活性翠兰应用要点

活性翠兰应用要点
活性翠兰应用要点

活性翠蓝染料在染色中应用要点

一.活性翠蓝的特点

1.1 耐盐析性

活性翠蓝分子量大,分子结构呈立体形态。溶解于水以后,染料分子趋向于结晶化,在水溶液中呈溶胶状。活性翠蓝的溶解度对电解质相当敏感。当有电解质存在时,染料分子的结晶化现象更明显,其溶胶逐渐凝聚成团状。当电解质浓度超过一定量以后,这种凝聚会脱水形成沉淀。以氯化钠为例,在室温下静止状态,当浓度超过250g/L,数分钟内染料就会发生沉淀,这种现象称为盐析。因此,活性翠蓝在染色时,渗透性和扩散性较差,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容易积聚在纤维表面,造成表面浮色,如果不采用特殊工艺,其染色牢度,如皂洗牢度、白布沾色和干湿摩擦牢度等就比较差,还经常会发生色花。

活性翠蓝的盐析现象随溶液pH值的升高更加敏感,当溶液pH值大于1O,足以使大部分染料的β-乙基砜基硫酸盐发生消除反应,转化为乙烯砜基。β-乙基砜基硫酸盐是染料的溶解基团,转化为乙烯砜基后,染料的溶解度瞬间下降。此时,如果溶液中有大量电解质存在,染料的盐析现象将更明显。一旦出现盐析,染色必定出现色点、色渍、色花,染色深度明显下降。

1.2 上染速率

活性翠蓝的分子量较大,直接性也大,一旦被纤维吸收以后,较难解析,所以沾色牢度较差。但是活性翠蓝的亲和力相当小,在同样的染色条件下,比其它染料更难被纤维吸尽。活性翠蓝对电解质(促染剂)的盐感度较小。当元明粉或盐浓度<30g/L时,促染效果较明显;但是当浓度>30 g/L,促染效果明显下降。因此,对于活性翠蓝,要提高其上染率,不能采用增加促染剂量的办法,因为这样会使染料发生盐析。为了提高活性翠蓝的上染率,一般都采用预加碱法。预加碱可以在染料加入之前,俗称打底。通常采用纯碱0.5~1 g/L,少量的碱剂使纤维素上的伯醇羟基的负离子转化率增加,以吸引部分已经发生消除反应的染料。碱剂作为第二类有效的促染剂,可以弥补该染料盐感性较差的缺陷。但是打底所用的碱剂不能过多,否则,反而会促使染料凝聚盐析。

1.3 耐碱水解性

活性翠蓝的凝聚盐析,常被误认为是染料发生了水解反应。事实并非如此,翠蓝的耐碱水解性并不低。假如翠蓝发生盐析以后,将已经盐析的染料重新溶解(例如加入增溶性匀染剂、助溶剂,如尿素、硫脲等,或者加温充分搅拌),其染料仍然可以上染并与纤维发生反应。但在实际生产上,并不可行,因为一旦发生盐析,即使采用各种手段使它重新溶解,也必定会产生色花。

二.推荐的染色工艺

活性翠蓝染色工艺可以采用高温升温法及降温法。

高温升温法:

降温法:

高温升温法适合不耐高温的拼色染料,降温法适合耐高温染色的拼色染料,并且染料的渗透和扩散较好,色牢度相对较高。两种工艺的最终色光对活性翠蓝影响不大,但对拼色组分的色光有所不同。

2.1操作关键:

在活性翠蓝染色工艺中,其加料方式较易出问题。因此,无论是染料、元明粉或纯碱都必须缓慢地加入。在染色过程中,染料出现凝聚或沉淀往往不是在染缸内,而是在辅料缸。目前,许多设备都采用自动补料,染料、元明粉、碱剂均事先分别溶解以后,定时、定量用已稀释的溶液补料,绝不会使染缸或辅料缸内局部浓度过高。这样的加料方式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出现因染料凝聚而产生色点、色迹。但是,有许多设备还是依靠手工或半自动加料,甚至直接将固体倒入辅料缸中,然后用回流液来溶解。这种方法往往会造成辅料缸中浓度较高,使回流液中的染料产生凝聚,甚至沉淀。

如图所示,正确的加料方法是一边辅料进缸,一边放回流液,同时一边加入各辅料。这就使辅料缸内的辅料组分任何时刻都处于低浓度,相对接近染缸内的浓度。补料始终在流动,与染缸中的浓度尽可能达到平衡。加料时无论是元明粉还是碱剂,始终保持低补入、高流量,一般不会出现色点、色渍。除此之外,染液温度

越高,流动越大,染料的凝聚及盐析倾向越小;染液温度低,流动越小,染料的凝聚和盐析倾向越大。

2.2染色后处理

活性翠蓝染色完成后,先用60℃温水洗涤一次,然后进行酸洗中和。活性翠蓝与纤维素建立的醚键,不耐碱性高温皂洗,容易断裂。一旦断键以后,其母体溶解度很低,吸附在纤维表面,很难洗净,会严重影响色牢度。酸洗工艺采用醋酸l mL/L于60℃洗20 min,只要保证在高温皂洗时pH值为中性或偏弱酸即可。另外,活性翠蓝的酞菁分子很容易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及其它重金属离子结合而影响色光,经过酸洗以后,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杂质离子,使翠蓝的色光更纯正。皂洗一般采用中性皂洗剂,并加入0.5~l g/L螯合分散剂,选择分散值较高(螯合值不宜太高)的螯合分散剂,有利于防止浮色回沾到纤维上。皂洗工艺为:95℃以上皂洗2~3次,每次20~30 min,深色需3次以上。

要提高翠蓝的色牢度,除染色工艺以外,后处理是一个关键。如果后处理充分,一般不需要固色处理。大多数固色剂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翠蓝的色牢度(可提高0.5级左右),但会影响色光,同时会明显降低其日晒牢度。

2.3染后风印的防止

翠蓝在染色完成以后,必须尽快烘干,以免失风变色。一旦造成风印是无法回修的。较好的办法是在出缸脱水以后,覆盖薄膜,尽量与空气隔离,并及时烘干。活性翠蓝即使烘干以后,如果长期置于潮湿的环境里也会造成风印,所以成品也要注意包装及贮藏。

三.活性翠蓝的染色配伍性

活性翠蓝的拼色染料主要以黄色(嫩黄、金黄)和蓝色(艳蓝、深蓝)为主,它与其它颜色如橙、红、紫等的配伍性极差,极少与这类颜色拼色。但是,即使是黄色和蓝色,也必须选择配伍性较好的染料与其拼色。拼色组合选择不合理,极容易造成色花不匀。

地。嫩黄WH-4GL和嫩黄HE-4G耐高温性较好,是生产鲜艳绿的主要染料;在黄及金黄染料中,金黄RNL最鲜艳,但对碱非常敏感,不适合高温固色;在艳蓝及蓝色染料中,艳蓝R最鲜艳,但耐盐析性较差,也不适合高温固色;在藏青及深蓝

染料中,藏青GG对碱相当敏感,不适合高温固色。在这些可拼色的染料中,金黄RNL、艳蓝R、藏青GG一般不适合浓度低于0.3%的拼色,即使与翠蓝拼色组合,也必须将固色温度降为70℃。在拼色组合中,翠蓝用量相对很少,仅占总浓度的1/5~1/10,其染色工艺可以按照常规工艺,即固色温度为60℃。由于翠蓝适合高温固色工艺,因此当翠蓝作为主色料时,可考虑与高温型的HE型染料拼色。这就弥补了不耐高温固色的一些中温型染料。但在选择组合时,金黄RNL、艳蓝R 及藏青GG等不适合与HE型染料组合。

比较适合的组合选择有:

(1)翠蓝+嫩黄+HE型(黄或蓝) 蓝G的日晒牢度。

(2)翠蓝+两只HE型(黄或蓝)

(3)翠蓝+嫩黄+中温型(黄或蓝)。

四.注意事项

4.1 溶解方法

活性翠蓝的溶解度较低,在染色时不能直接将染料倒入辅料缸中,要依靠回流水来溶解。较好的溶解方法是先用冷水将染料搅成浆状,再用60℃左右的热水搅拌溶解,用过滤网过滤后待用。如果染料用量较多,可加入3~5倍尿素助溶。活性翠蓝不可用沸水直接溶解,沸水会使染料粘结,很难化开。

4.2 色牢度

(1)日晒牢度

活性翠蓝的日晒牢度较高,但不代表任何浓度下日晒牢度均较高。在生产浅色时,例如<0.1%,日晒牢度也仅为2~3级。此外,如果染色工艺不当、表面染色现象严重时,也会影响日晒牢度。大多数固色剂、阳荷性较强的柔软剂、树脂整理剂均会影响活性翠蓝的日晒牢度。

(2)湿处理牢度

湿处理牢度包括皂洗原样变色、白布沾色、湿摩擦牢度等。活性翠蓝由于分子量较大,即使染色工艺恰当,其湿牢度仍不太理想。

4.3水质

染色水质钙镁离子浓度在75 mg/kg以下时,对活性翠蓝染色影响不大,但超过150 mg/kg,会加速活性翠蓝G的二次凝聚,容易造成色花。过量的铁离子或其它重金属离子也会置换活性翠蓝分子中铜离子,影响其色光和鲜艳度。必要时可加入螯合分散剂或软水剂,但用量不宜过大。不能用EDTA类的络合剂,络合能力太强,会将染料中铜离子络合下来。

活性翠蓝用于筒子纱染色时,水的硬度必须小于25mg/kg,否则容易产生内、外层差。

4.4化验室仿色小样

活性翠蓝大生产工艺有一定特殊性,主要是解决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的凝聚和提高染色的色牢度,但在化验室仿小样时,其工艺不必如此复杂。

4.5 匀染剂

具有增溶性的匀染剂可阻止活性翠蓝染料在浴中的凝聚,有效地防止染料产生色点、色渍,同时可提高其匀染性和色牢度。匀染剂有一定浅色效应,不能加入过多。

学习总结:强化技能的种类

学习总结:强化技能的种类 任丘市第二中学刘文芳 强化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教师实际应用强化技能的具体形式看,强化技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语言强化 语言强化是指教师运用语言评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反应或行为表示某种判断和态度,或提供线索引导学生将他们的理解从客观实际中得到证实。 (二)动作强化 动作强化是指教师运用非语言的身体动作,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有时,无声语汇,教师的点头示意、微笑、期待的目光、专注的神情等非语言行为,运用恰当,就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评价效果。 (三)标志强化 标志强化是指教师运用各种象征性的标志、奖赏物,对学生的成绩或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强化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年龄小的学生,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鼓励,印象更深刻,激励的时效更长久。

(四)活动强化 活动强化指教师安排一些特殊的活动,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和贡献给予奖励,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巩固正确的行为,得到自我强化。(五)内在强化和外在强化 外在强化是指由于来自孩子/行为个体以外的奖励的刺激(如:夸奖,奖品等等),使一个行为(如:坐好)得到强化而继续出现。举例,如果一个孩子做对了一件事,你会夸奖他,还可能会对他说:“你可以吃一块糖。”或是一些其它类似的话。就是说你给他一些他喜欢的东西。 内在强化也被称做“自我奖励”,指一个行为的出现是由于受到来自孩子行为个体本身的奖励的刺激(如愿望、兴趣、对社会规范/规则的自觉认可等等)。在通常的情况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奖励的刺激也会逐步由外部转向内部。所以教师在面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时,会逐步(或很快)地减少外在强化,因为他们觉得有些行为会得到学生的自我奖励。 (六)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

设备维护要点

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一:机泵的保养维护要点 1.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 2.定时、定点巡回检查机泵的运行情况。 a.有无异常的声音和振动; b.检查压力,轴承,机封是否正常; c.检查机封水,循环水是否正常投用,管线有无堵塞; d. 所有的仪表和电器是否正常。 3.定期检查设备、管线连接及地脚螺栓有无松动、支撑是否可靠。 4.对于电机等润滑点要定期加注润滑脂并做好记录。 5.备用泵要坚持每班盘车一次。 二:电动机的使用和维护要点 1.使用环境应经常保持干燥,电机应定期检查和清扫。风罩进风口不应受尘土 纤维等的阻碍,不得用水清扫电机。 2.保证电机运行中润滑良好,一般电机运转2500小时(约半年)至少检查一 次。 3.轴承寿命终了时,电机运行时的振动噪声明显增大,应更换轴承。 三:齿轮减速机的使用与维护要点 1. 减速剂应安装在通风冷却空气循环流畅的场所,排油孔的油应能排除。 2.齿轮减速机出厂时未添加润滑油,使用前应添加润滑油只油标正常油位。 3.减速器(或新更换齿轮副)第一次使用时,当运转150-300H后必须更换润滑油,在以后的使用中应定期检查油的质量。

4. 一般情况下,对于长期连续工作,须500-1000H后必须换油一次。对于每天工作不到8小时的,毎1200-3000H换油一次。减速器应加入与原来使用牌号相同的油。电动润滑油脂泵储油桶内应随之检查,保证不脱油。 5.在换油过程中,齿轮应使用与运转时相同牌号的油进行清洗(用煤油会损坏密封件,并影响润滑油的性能。 6.工作中,当发现油温超过75度及产生不正常的噪音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检查原因,如因齿面胶合等原因所致,必须排除故障,更换润滑油后,方可继续运转。 7.减速器应定期检查。发现擦伤,胶合及显著磨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备件必须按标准制造和采购,更新的备件必须经过跑合和负载试车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8.轴承使用终了时,减速器运行时的振动噪声明显增大,应及时更换。 四:磨机维护与保养要点 (一)、磨机的维护和保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经常性的、全员参与性的工作,它应于磨机的操作和检修等密切配合,并应有专职人员进行值班检查。 维护的主要内容有: 1.不给料时,磨机不能长时间运转,一般不超过30分钟,严禁无料、无水空 车运行; 2.定期检查磨机筒体内部衬板进出料衬套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衬 板和进出料衬套等易损件,以保护筒体和中空轴等重要部件; 3.经常检查和保证各润滑点有足够和清洁的润滑油(脂),对稀油站的回油过 滤网应定期进行清洗或更换,定期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及时更换新油;

强化技能训练

专题讲座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导入?强化?语言沟通 第二部分:强化技能训练 本课程主要包括:强化与强化技能的概念,强化技能的功能,强化技能的构成要素,强化技能的类型,以及强化技能的应用要点五部分。 一、强化与强化技能 (一)强化概念 1.强化(reinforcement) 强化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称为强化。”它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变量。引起强化作用的物体或手段称为强化物。 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不可缺少的关键,其理论源于条件反射和反应性条件反射,刺激和反应学习理论。 强化的主要心理学依据是刺激反映的连接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合(简称S—R联结学说)。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桑代克、华生、斯金纳等。他们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动物与人的行为类比的客观研究,着重于客观的观察和实验。 2.强化构成要素 内驱力:推动个体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的需要; 线索:有区别的已分化的刺激物,它标志和指引特定的反应; 反应:在起信号线索作用的刺激物和起促进作用的内驱力作用下引起反应; 奖赏:即强化,对正确的反应给予奖励(对错误的反应不奖励或惩罚)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怎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 华生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习惯,而习惯是通过学习将由于遗传对刺激做出的散乱、无组织、无条件的反应,变成有组织、确定的条件反应。他提出了两条学习的基本规律——频因律、近因律。 强化是成功的关键,强化所增加的不是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性,即发生的概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如果一个行为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行为的强度就会增加。因而,直接控制强化物,就是控制行为。 反应+强化=增强反应; 反应无强化=减弱反应; 反应+惩罚(负强化)=压抑反应。 刺激——反应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也有其局限性,此学习理论建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的,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毕竟有着某些重要的差别。另外,这种理论完全排除学生内部的知识经验结构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只强调外部的刺激

《透镜及其应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

《透镜及其应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撰稿:史会娜审稿:雒文丽 【学习目标】 1.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2.知道凸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3.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4.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5.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1、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3、光心(O):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点,通过这个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凹透镜

4、焦点(F):凸透镜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凹透镜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5、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 凸透镜凹透镜 6、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要点诠释: 1、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2、放在凸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发散光束,经过凸透镜折射之后变成平行光束,幻灯机、投影仪、舞台上的追光灯等仪器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3、凹透镜的虚焦点,“虚”表示该点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而是逆着凹透镜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要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质应用举例 凸 透镜 u=∞ (平行光) v=f 像与 物异 侧 成一点测定焦距u>2f 2f>v>f 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眼睛 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 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投影仪 u=f v=∞ 同侧 不成像探照灯的透镜u<f v>f 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凹透镜物在镜前任意处v<U 同侧缩小、正立、虚像 2、口诀记忆: 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3、凸透镜成像应用: (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技能考试要点

组织市场调研(技能知识) 市场调研的重点 市场调研计划的内容 对调查项目的要求 市场调研的主要内容 问卷的构成 提问项目的设计 问句设计的办法 问题顺序的设计 抽样调查的含义 简单随机抽样法 等距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法 分群随机抽样法 非随机抽样 实地调查的注意事项 调查员的选派 试调查 质量控制 第二资料获得的渠道 实际调查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调研报告的定义 调研报告的构成 组织市场调研(技能知识) 市场调研的重点 市场调研计划的内容 对调查项目的要求 市场调研的主要内容 问卷的构成 提问项目的设计 问句设计的办法 问题顺序的设计 抽样调查的含义 简单随机抽样法 等距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法 分群随机抽样法 非随机抽样 实地调查的注意事项 调查员的选派 试调查市场评估与预测(技能知识)

总市场潜量的含义 地区市场需求 企业市场需求 市场评估与购买者意向调查法 预测的步骤销售人员综合意见法 专家意见法 市场试销法 市场因子推演法 回归分析法 时间序列分析法 统计需求分析法 直线趋势法 制定营销战略(技能知识) 规定企业任务需考虑的因素 企业任务报告应具备的条件 企业业务目标应符合的要求 波士顿咨询公司法 通用电器公司法 密集性增长策略 一体化增长的方式 多元化增长的方式 波士顿矩阵业务发展策略 多元化增长需要的条件 制定市场营销计划(技能知识) 市场营销计划的特点 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 环境与状况分析的内容 市场营销战略的构成 管理营销活动过程(技能知识) 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含义 收集市场信息 分析产品/市场矩阵 进行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的意义 市场营销组合的内容 市场营销组合的特点 大市场营销组合的定义 产品管理(技能知识) 产品整体概念 按产品的耐用性和有形性对产品的划分按产品的用途对产品的划分 工业品类别的划分

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规定

文件编号:MYH.03/BA.ZD-05.05-2013(C) 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规定 C B 董会平郭艳宝张培杰2012.8.16 A 刘宏波许凯荣张培杰2011.6.14 版次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 编制部门机械动力部

文件会签表 序号职能部门签署日期 1 年月日 2 年月日 3 年月日 4 年月日 5 年月日 6 年月日

目录 1 目的 (4) 2 适用范围 (4) 3 编制依据 (4) 4 组织与职责 (4) 5 管理要求 (5) 6 制度执行与检查 (8) 7 相关文件 (8) 8 记录 (8) 9 其他 (9)

1 目的 为了加强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明确设备设备管理责任,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设备管理人员、运行人员、检修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本规定适用于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的监督和管理。 3 编制依据 3.1 SHS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 3.2中油化生〔2009〕191号附件3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设备综合管理办法 4 组织与职责 4.1 机械动力部 4.1.1 认真贯彻煤制油化工公司有关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规定和要求,根据公司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单位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规定。 4.1.2 对影响重点装置正常生产的重大设备隐患和故障,必须及时上报煤制油化工公司生产管理部。对关系全局的设备故障应组织力量进行会诊,并制订监护措施,做好检修的准备工作。 4.1.3 负责对各中心设备使用及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1.4 督促、检查各中心及时整改设备缺陷,确保设备完好率。 4.2 各生产中心及机电仪中心 4.2.1 认真执行煤制油化工公司有关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规定和要求及公司相关规定,根据中心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本中心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细则; 4.2.2 建立健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4.2.3 负责所辖设备的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和精心维护保养,保证设备保持完好和有效利用。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总结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 I .《心理诊断技能总结》 、心理问题分类:

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 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典型症状及行为。

三、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四、神经症的判定: 五、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1、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2、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 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4)对家庭的看法。(4)产生不准确的信和范围?P4 (5)早年回忆。息。 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6 )出生和成长。(5)产生防卫心理和 (1)求助者主动提出(7 )健康及身体状行为。 的求助内容。况。 (6)提问过多可影响 (2)心理咨询师在初(8)教育及培训。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 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9 )工作记录。明。 (3)心理咨询师可以(10 )娱乐。 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11)性欲的发展。4、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 步分析发现问题。 (12)婚姻及家庭资P12 (4)上级心理咨询师料。答:( 1)“为什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13 )社会基础。的问题。 会谈目标。(14)自我描述。(2 )多重选择性 问 (5)会谈目标中若有(15)生活的转折点题。 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和选择。(3 )多重问题。 处理。 (16)对未来的看法。(4 )修饰性反问。 (17)求助者附加的(5 )责备性问题。 2、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任何材料。(6 )解释性问题。 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 P9 3、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5、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答:(1)身份资料。用。P11 P12 (2)来就诊的原因和答:(1)造成依赖。答:( 1)适合求助者的接 对治疗服务的期望。 (2)责任转移。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3)现在及近期的状(3)减少求助者的自趣。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第四章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第一节概述 一、设备的使用管理 1.设备的合理使用 (1)充分发挥操作工人的积极性;(2)合理配置设备;(3)配备合格的操作者;(4)为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5)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①制定设备使用程序;②制定设备操作维护规程;③建立设备使用责任制;④建立设备维护制度,开展维护竞赛评比活动。 2.设备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①技术资料的编制;②对操作工的技术培训和配备必需的检查及维护用仪器工具;③全面检查设备的安装、精度、性能及安全装置;④向操作者点交设备附件。 3.设备使用守则 (1)定人、定机和凭证操作制度 (2)交接班制 (3)“三好”、“四会”和“五项纪律” 4、设备操作规程一般包括:(1) 操作设备前对现场清理和设备状态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2) 操作设备必须使用的工作器具; (3) 设备运行的主要工艺参数;(4) 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5) 开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6) 润滑的方式和要求;(7) 点检、维护的具体要求;(8) 停车的程序和注意事项:(9) 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和调整要求;(10) 交、接班的具体工作和记录内容。 5、设备使用规程一般包括:(1) 设备使用的工作范围和工艺要求; (2) 使用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3) 使用者的岗位责任:(4) 使用者必须遵守的各种制度,如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交接班、维护保养、事故报告等制度;(5) 使用者必备的规程,如操作规程、维护规程等;(6) 使用者必须掌握的技术标准,如润滑卡、点检和定检卡等;(7) 操作或检查必备的工器具;(8) 使用者应遵守的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9) 对使用者检查、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二、设备的维护管理 1、设备的维护保养的要求:①清洁;②整齐;③润滑良好;④安全。 2、设备的维护保养内容: (1) 日常维护: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设备维护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2 定期维护: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要制定工作定额和物资消耗定额,并按定额进行考核,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应纳入车间承包责任制的考核内容。 (3)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是一种有计划的预防性检查,检查的手段除人的感官以外,还要有一定的检查工具和仪器,按定期检查卡执行,定期检查有人又称为定期点检。

微格教学中的强化技能

强化技能 一、什么是强化技能 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反应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不可缺少的关键,其理论早先源于条件反射和反应性条件反射,刺激和反应理论,现代又源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中的信息强化理论。 二、强化的目的 1.引起学生的注意 2.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激起学习动机。 3.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4.形成和改善学生的正确行为,如遵守纪律正确观察等 强化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因素,它是课堂教学中为促进学习的进展,而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教师应研究和掌握这种技能。 三、强化技能的类型 1.语言强化 它是教师运用语言,即通过表扬、鼓励、批评、惩罚等方式来强化教学的行为。 2.标志强化 它是教师运用一些醒目的符号、色彩对比等各种标志来强化教学活动的行为。 (1)作业中加评语五星等 (2)重点关键处的板书加标志,引起学生注意。 (3)在演示实验中,为引起学生注意,再观察重点出加标志。 3.动作强化 它是教师运用师生之间的交流动作,来强化教学行为。如用非语言方式(体态语言)肯定或否定学生课堂行为的表现。 (1)微笑,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赞许 (2)点头、摇头,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肯定或否定 (3)拍手鼓掌、举手,表示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强烈的鼓励或同意 (4)接触教师运用接触学生,起到暗示、关心、起动学习的强化作用 (5)接近教师走到学生身边、站住、倾听讲话 4.活动强化 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确行为相互影响,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活动达到强化,起到促进学习的确作用。 (1)有针对参与课堂练习,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或通过设置问题“陷阱”,叫同学解答,“先错后纠”,达到强化的作用。 (2)请同学“代替”教师,帮助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3)给个别学生布置新的、高一级的观察练习和习作练习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4)采用竞赛性活动。 (5)变化方式进行强化。它是教师运用变换信息的传递方式,或变换活动等使学生增强对某个问题反应的一种强化。 四、应用原则与要点 1.目的明确。应用时一定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任务上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帮助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行为,并以表扬为主,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 2.注意多样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弘德教育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讲义(一) 教师:钟老师制作日期:2016年11月21号 §5.1 透镜 一、透镜 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 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3.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二、基本概念: 1. 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2. 光心: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3. 焦点: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2)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主光轴一点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靠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远离主光轴的方向偏折。 三、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的表面凸起程度决定它的焦距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四、3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三条特殊光线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图例 凸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经过焦点 经过焦点或由焦点射 出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凹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平行于主光轴 反向延长线经过焦 点

健康管理师(三级)考试各章节重点知识归纳总结(包括技能操作)

健康管理师(三级)考试各章节重点知识归纳总结(包括技能操作) 健康管理概论 1、健康管理 A概念:以现在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B健康管理特点:是管理学、预防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的交叉与结合,是三者互相弥合与提炼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与行业。 C健康管理的宗旨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其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C健康管理目标和任务:1)完善健康和福利。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3)预防高危人群患病。4)易化疾病早期诊断。5)增加临床效用效益。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7)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8)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D健康管理基本步骤:1)了解你的健康,开始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2)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3)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4)效果评价 E健康管理服务流程:1)健康体检2)健康评估3)个人健康管理咨询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5)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F健康管理基本策略是通过评估和控制健康风险,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 基本策略六种: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 不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2、生活方式管理 1)概念 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是通过健康促进技术,来保护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疾病,改善健康。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适度饮酒、精神压力等是目前对国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2)生活方式管理特点: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3)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4种: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3、需求管理 1)概念:是通过帮助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 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4种:患病率;感知到的需要;患者偏好;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3)需求的主要方法:以问卷为基础的健康评估;以医疗卫生花费为基础的评估。 3、疾病管理 疾病管理概念: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患者沟通的系统,它强调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患者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以及定期的报告和反馈。 疾病管理特点: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2)关注个体和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4、综合人群健康管理方法:包括一级、二级、三级预防。一级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预防其发生。二级指在疾病发展前对疾病早期诊断检测,问卷、筛查;三级指在疾病发生后预防其发展和蔓延,减少疼痛和伤害。 5、优秀的灾难性病伤管理项目的特征: 1、转诊及时 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 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 4、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5、尽可能使患者及家属满意。

强化技能的应用要点

强化技能的应用要点 第一部分导入技能 一、导入技能概述 (一)导入技能的意义 什么是导入?导入是指课的开头,也叫课“引子”或“导语”,就象一部剧的“序幕”或一部书的“序言” ,乐曲的“引子”,导语设计的好,可以快速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先生夺人的教学效果。导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一环。 教师如能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导语,那么你的课堂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导入的作用 导入技能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堂好的导入设计,能很快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思维、注意力集中,把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如,《皮球浮上来了》; 2、能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巩固学习内容。学生学习过的一些知识经过一定的时间会产生遗忘,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要巩固这些知识,防止回生,就必须反复学习。而联系旧知识导入,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 3、能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训练的内容放在哪里以及学习的思路如何。这样的课堂有的放矢,恰当运用导入方式,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二、导入技能的类型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专家总结出一线老师的许多好的导入方式,把各种各样的导入方式进行归纳,大体可以归为两大类: 一是以知识导入,二是以情绪导入。 以知识导入的开头:

或联旧知识,激发学习思维的“热点”,以较强的探究心理投入新课学习;或开宗明义,直接点明本课学习的目的、内容、重点。 以情趣导入: 或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老师的引导,将学生带进新的学习情境中,或通过播放音乐、朗颂录音、讲述故事引发共鸣;通过猜谜、游戏、观赏幻灯、图片等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导入方式: (一)直接导入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是最常用最简便的导入新课的方式。其特点是运用对话或提问的方式,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交代课文中的只要内容,提出学习要求,明白学习方法。例1、《养兔日记》;例2、《翠鸟》。 (二)联系旧知识导入 联系旧知识导入,就是重温学过的旧知识,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导入方法,通常是新旧两篇课文作比较,找出他们的异同点,达到温故而知新。 例1、《惊弓之鸟》 (三)利用课题导入 利用课题导入,就是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或根据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导入新课的方法,其特点是通过解题帮助学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明确学习重点。 例1、《鹿柴》 师:(板题《鹿柴》),大家看看“柴”这个字在这里怎么读呢? 生:(看注音)念“zhai” 师:对,它的意义同“寨”,也写作“砦”)有谁能说说这里的寨指的是什么?“鹿”又如何理解呢? 生:……

(完整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 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 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 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公务员考试分析技巧总结

资料分析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可能是一个统计表、一个统计图或者是一段文字资料,或则是一组综合资料。其中,统计表与统计图是现代行政管理中用来表达资料的数量关系的主要方式。在资料之后相应的有1~5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再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来。 1.统计表 举例 如: 统计表的解题思路及要点 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 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

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 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 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关于统计表,他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字运算能力,特别是快速计算的能力。这需要考生能够在日常就开始掌握。 一般来说,涉及到的计算涉及到几种:几种类型比例的相加,不同基数按比例增加的个数。 在计算的同时,还涉及到判断。考生应该先从判断出发,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这样才会是高效率的。 另外,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同类运算中加法比减法更经济,乘法比除法更省事;不同类运算中,做3次加法可能比做1次乘法还要快。这需要考生尽量注意,在日常的训练中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速度。 2.统计图 介绍

车间设备使用与维护的基本要求

1. 主题内容与使用 本规范规定了车间设备使用的基本要求,设备操作“五项纪律”,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维护类别经管。 2. 适用范围 电解一车间天车使用维修保养工作 3. 经管职能和分工 3.1 各班组应把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规程上墙;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必须严格要求遵守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经管制度。 3.2 各班组按照车间使用于维护经管制度,进行设备的维护,检查监测和预防性实验。 3.3 车间设备主任对设备使用于维护经管负有全面领导责任。 3.4 车间技术员 3.4.1制订车间管好、用好、维护好设备的措施、方法,监督使用,制止违章作业,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4.2 负责制订点检制度(点检部位、点检时间、点检内容、点检人员)并负责主要设备的定时点检工作。 3.4.3 生产车间(班组长):负责车间设备的正常使用,维护人员按各种规程制度管好、维护润滑好各设备。 3.4.4 车间技术人员要遵守设备使用程序做好新工人的岗前培训计划和有计划的做好操作人员的技术教育工作,提高操作技能。 3.4.5 各班组要根据设备各自结构、性能、特点及重要性,执行定人、定机和凭证操作制度。

3.4.6 车间技术人员在根据各类设备的结构和运转特点,以及安全运行的要求,编制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 3.4.7 车间技术人员针对各类设备的要求,制订使用设备的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 3.4.8 生产和维修要认真做好设备使用的“三好”、“四会”要求和设备操作的“五项纪律”的要求。 3.5 “三好”要求 3.5.1 管好设备:操作者应负责保管好自己使用的设备,未经领导者同意,不准其他人操作使用,不随意变动或拆卸设备的零件和安装装置。 3.5.2 用好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禁止不文明操作。 3.5.3 修好设备:设备操作人员要配合维修工人修理设备,及时排除设备故障按计划检修设备。 3.6 对操作工人基本功的“四会”要求。 3.6.1 会使用:操作者应先学习设备操作规程、维护规程,熟悉设备性能,结构转动原理,弄懂工艺要求(经考核合格后上岗)正确使用设备。 3.6.2 会维护:学习和执行设备维护、润滑规定、上班加油下班清扫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完好。 3.6.3 会检查:了解自己所使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易损零件部位,熟悉日常点检工程、规范和方法。

教学技能重点总结

教学技能 第一章 1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构成了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起点。17世纪末,教师教育机构开始萌芽。1681年拉萨尔(法)教师训练机构,1695年法兰克(德)教员养成所,以及德、奥各地出现的短期师资培训机构是公认的第一批世界教师教育机构。 ☆2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三层涵义: 1.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 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 3.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种表现形态。 4爱伦微格教学(即微观教学或录像反馈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课堂教学技能分为:提问技能;强化与控制技能;举例技能;运用教学手段技能;课堂结构技能;组织合作学习技能;运用教学原理技能;试误技能。 第二章 √5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6备课的类型: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7个人备课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组织、规范和优化的过程。 √8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级同科的教师互相合作,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教学资源。 △9学期备课即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时备课是教师根据学期进度计划和单元进度计划,对每一节课进行设计。 ☆10备课的内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11钻研教材的意义:有助于1.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2.教师科学设计教学内容3.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12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1.通览教材,全面理解(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多渠道搜集教学资源)2.精度教材,深层领会(把握教材的内在特征和重点、难点、关键点)3.精细加工,再创教材(教材语言的转换,内容的取舍、增补、调整和再加工) △13观察法和谈话法是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 △14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15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具体描述。 △16每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也有不同的层级:学期(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17正确表述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18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的表述由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对象、表达学习结果的行为、表现行为的条件和学习程度。☆19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划一般由标题、说明部分和教学进度三部分构成。 ☆20教案内容主要由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四部分组成。教案的类型:纸质教案、电子教案。 21电子教案是指采用电子设备和软件工具设计、制作、使用与存储的一种多媒体教案。△22电子教案的特点:形象生动、数字化、可交互操作、可方便地改作课件、便于携带和传输、便于标准化信息的自动提取与管理、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 △23课件是指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计算机软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某种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的一种教案形式。电子教案与课件是两个不同但又联系紧密的概念。 ☆24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1.高度重视,端正态度2.切合实际,坚持“五性”(科学、主体、教育、经济、实用性)3.优选教法,精设课型4.重视“正本”,关注“附件”5.认真备课,纠正“背课”6.内容全面,及时调整。 第三章 ☆25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26根据课堂教学技能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9项:课堂导入、讲授、提问、倾听、对话、板书技能,教学反馈和强化技能,结课技能,布置和批改作业技能。☆27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作用: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课题。☆类型: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审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基本要求: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趣味性、有艺术性、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 28课堂讲授是教师运用系统的口头语言,通过分析、解释、说明、论证、叙述、描绘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行为方式。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类型: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29讲述是指教师通过系统地叙述或描述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讲授方式。 30讲解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讲授方式。分为解说式、解析式、解答式讲解。 31讲读是在讲述、讲解的过程中,把阅读材料有机结合到教学内容的一种讲授方式。有范读评述式、词句串讲式、讨论归纳式、比较对照式、辐射聚合式五种方式。 32讲演是教师通过深入地分析教材,论证事实,解释道理,进行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判断等,作出科学的结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立场、观

初二物理单元知识点整理-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凹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实物形状 主光轴和 光心 透镜上通过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光心。 对光线作 用及光路 图 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光线透过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入射 光线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 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原入射 光线的传播方向更远离主光轴。 特殊光线 焦点和焦 距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 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这些发散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叫做虚焦点,也用F表示。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凹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凸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实焦点,同一透镜 两侧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虚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 焦距相等。 焦距与会 聚能力的 关系 凸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会聚能力的强弱, 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 凹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 小,发散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 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会聚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凹透镜表面的凹陷程度决定了 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凹,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 强。 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每个凹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到纸的距离,使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这个光斑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关于两种透镜三条特殊的光线: 1、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A.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过焦点 B.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C、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A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B、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C、射向对侧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 1、教学技能的观点:活动方式说,行为说,结构说,能力说,知识说; 2、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3、教学技能的含义: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整体体现;教学技能是内外兼修的结果;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燕尾服阶段表现出的三种不同形态。教学技能即表现为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教学技能是教师个体经验与教师群体经验,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多样性和简约性的统一。 5、教学技能的分类:备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择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说课与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 6、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整体素质。包括以下目标:掌握教学技能的基本知识;熟练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提高训练意识,掌握训练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教学能力和个人教学风格。 7、教学技能训练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分解原则,示范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原则。 8、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介入教学,教育教学实习,微格教学。 9、微格教学由美国瓦特爱伦创立。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性较强的方法。 10、微格教学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技能训练单一集中,针对性强;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全面。 11、微格教学的操作过程:理论学习和研究;确定要训练的教学技能;提供示范;组织讨论,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和记录,反馈评价,修改教案,再循环。12、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前提,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一环。 13、备课:是指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14、备课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悟和把握,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个性风格和教学特长,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统观全局,二是深入章节。 15、备课类型: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16、备课内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17、钻研教材的意义: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有助于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有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