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模式 浅析及展望---运调部王炎

国内外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模式 浅析及展望---运调部王炎
国内外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模式 浅析及展望---运调部王炎

国内外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模式浅析

---畅想运指系统未来

(运行调度部王炎)

目录

一、国内外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的模式 (1)

A. 集中式的运行控制模式 (2)

B. 其他运行控制模式 (3)

二、目前运行控制存在的问题 (3)

A.人工干预过多 (3)

B.签派员队伍梯队建设不足 (3)

C.系统集成度不高 (4)

三、未来的运行控制模式 (4)

A.更少的人工干预 (5)

B.更合理的排班 (5)

C.更迅速的反应 (6)

近2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业也从逐步摸索的状态迎来了高速的发展以及扩张,并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航空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大的变化,航空公司同时面临着日益加重的市场竞争。“安全、准时、高效”已成为世界对于民航业的要求,与此同时,航空公司对于“地面的飞行员“—签派员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航空公司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运行控制模式,在现有条件下,以期望将签派员与规章安全更好的结合。

一、国内外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的模式

A.集中式的运行控制模式

将航空公司和运行相关的不同业务综合为一个系统运行控制中心是国外一些先进航空公司经过多年的运营经验累积认为最有效的控制手段。

以下为国内外几家航空公司的运行控制模式:

1.AirTran航空公司是美国一家低成本运行航空公司,目前的机队规模83架飞机,包括77架波音飞机,经营飞往43个城市的航线。公司的系统运行控制中心(OSC),该中心共有二十几名工作人员,负责全公司所有飞机的维修控制、维修计划、机组排班、签派、航路管理等业务,工作效率很高。由飞行签派人员统一协调指挥,收集各方面信息和资料,做出有利于公司的决策。

2.2004 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成立了自己的运行控制中心(AOC ),同时东航将分子公司的运行控制权集中到其 AOC,实施东航 AOC 集中控制、分子公司分散实施的签派放行模式。东航在发展中逐渐壮大,运力不断增加,如今东航拥有近 430 架左右的飞机在运行,东航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集中运行、统一协调、安全控制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的航空公司使用的运行控制的主系统来自两大巨头Sabre系统以及Lido系统,其优点是由许多先进的航空公司使用,成熟且服务好。缺点是 1.需要大笔费用,该比费用还包括后期的升级换代需要。2依赖性强。因需要使用其系统,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航空公司只能一直依赖其系统进行工作。

B.其他运行控制模式

当然,集中地运行控制模式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建立SOC中心,固然有着许多优点,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其不足之处。在不同的席位之间产生不必要的干扰是最大的问题,这样有可能影响员工之间的工作效率。使得运行控制中心的工作更加纷繁复杂。这是因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职能机构划分越来越细致,各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将会越来越难。所以在满足民航规章对于飞行签派中心的要求下,可供航空公司选择的运行控制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不要集中办公和怎样集中办公因公司而异,其重点是运作方式是不是因地制宜,是不是与其自身的特点相符,是不是与自身的规模相适应才是航空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目前运行控制存在的问题

A.人工干预过多

因为运行控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汇总处理过程,在目前的航班运行控制中,更多的还是依赖签派员人脑去判断航班的具体情况。例如我公司的手册规定航班运力调整应符合如下的原则: a)先VIP航班,b)先国际 ( 地区 )后国内航班,c )先长航线后短航线航班,d )优先考虑有机旅客等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上述几条则之间常常会出现矛盾需要动态席位签派员根据自身经验平衡调整。个人考虑角度的不同可能使得调整航班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实现航班调整结果的相对一致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B.签派员队伍梯队建设不足

因为航空业的迅猛发张,飞机数量的激增,合格证持有人必须建立一定数量的签派中心以符合民航局的规定,也就导致了签派员的极速短缺,因一个成熟的签派员的培养时间需要十年,而国内民航业发展也就20年,故目前中国民航签派员趋于年轻化,不能得到较好的历练,缺少经验以及临场处置事件的能力

C.系统集成度不高

虽然Sabre系统和lido系统已经能够高度集成航班所需数据,但是随着民航业的发展,对于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系统需要集成的数据包括航班动态,飞行计划,配载,地面服务,市场订座,以及目前监控航班动态更重要的CDM系统以及ACARS报文。只有通过这些数据,签派员才能够更好的分析航班目前所处状态,做出经济效益最高,安全裕度最大,最迅速的决策。

三、未来的运行控制模式

作者BILL SAPORITO在《时代》杂志中对于AA航空公司,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对于AA航空公司来说,是谁要在愤怒和绝望的旅客中间,对一个航班是继续执行任务还是取消做出决定呢?在2014年,这样的决定是由一个软件的算法决定的——由运行控制中心的员工输入一系列参数——然后尝试计算出哪个航班可以继续执行,以保证航空公司的计划尽可能完整地执行。AA航空的员工给这个软件起了个外号——“取消者”。跟两三年前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那时签派员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取消航班。今天,一旦航班计划发生变化,签派员就可以从“取消者”软件的结果中找到方案,或者对“取

消者”生产的方案进行调整,或者对迅速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在不远的未来,我们所需要的运行控制模式将是由计算机控制的系统,这样的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更少的人工干预、更合理的排班、更迅速的反应。

A.更少的人工干预

目前大多数的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仍然保持着没有变化的手工方式,在航班数量激增的现在,仍然依靠简单的人工方式进行航班调整,难免出现顾此失彼和考虑不周的情况。未来理想的模式正是由系统主宰的世界,人工更改航班的运行毕竟是一个从脑到手的过程,需要反应时间。而未来,签派员们需要做的就是用鼠标点击“yes or no”,这并不表示签派员没有在工作,而是表示系统已经做出了反应,作为计算机的主宰者,签派员只是在授权计算机执行。

B.更合理的排班

排班不仅仅是飞机串的排班,还包括了机组的排班,中转旅客的排班,以及重点关注的航班的排班,是结合了空管流控信息以及机务维修信息后能够给出的最佳的航班预计关门时间。目前大家的做法是靠人脑来判断航班到底等不等中转旅客,来判断航班需要延误2小时还是3小时,这个在流程的基础上,全靠经验。而经验如果不及时更新的话,就有可能变成失误,用更新的系统来实现排班,实现尽可能的减少人为差错,且给出最准确的关门时间可以更好的保护机组,旅客的利益,机组可以晚进场,旅客不用在机场在飞机上空耗等待的时间,从另一方面来说,不需要去安抚旅客,也减轻了地面服务部门

的压力。

C.更迅速的反应

在中国大多数航空公司中,大部分虽然在一个集中控制的模式中工作,但是各自的系统却并不统一,各职能单位自成体系,不重视信息的横向沟通,工作易重复,造成效率不高;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在这样的模式中。在未来,各相关部门一起用同一个集成各种信息的系统,关于航班的各种数据也被存储在一起,形成所谓的“大数据”。航班的信息共享,避免了中间传递环节有可能造成的时间浪费和信息传递失误,航班执行的指令直接布置给各单位,在各单位执行的过程中,由计算机记录其工作效率。此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航班的执行力,而且可以依赖“大数据”系统分析航班数据,分析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未来,签派员的角色将从一个执行者真正变成决策者,运行控制的工作也将更加科学化以及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期待,并坚信这一天的到来。

航空公司安全工作总结

航空公司安全工作总结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航空公司安全工作总结航空公司安全部年度工作小结 航空公司安全部年度工作小结范文 对于国家来说是命运多舛的一年,对公司来说是扎实推进、稳步提高的一年,对于我而言,也是接受考验、人生转折的一年。时光飞逝,转眼间已到了年底,到公司工作近五个月了,感受颇多,收获颇多。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从几乎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手,到现在基本能独立地完成一项工作。新环境、新领导、新同事、新岗位,对我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管理规范、运作有序、各司其职、兢兢业业、工作愉快、亲如一家”是我这近半年来切身的感受。在此,首先特别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的大力支持、关心和帮助,使我能够很快地适应了公司的管理制度与运作程序,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进入公司工作以来,我认真了解了公司的发展概况,学习了公司的规章制度,熟悉了业务流程以及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在日常工作上与专业工作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这几个月里,我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按时并较好的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于律已是准则,作风建设是重点。近一年来我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耐得住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不断改进工作质量;坚持做到不利于公司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公司形象的话不说,积极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 (二)内务方面事情小,点点滴滴从头做。对航安部多年来的文件材料进行了整理、分类和归类做到了整齐、有序,能方便、迅速地找到所需的文件资料;对电脑与投影仪的日常维护,做好了会议前所需设备的准备工作。 (三)形象气质要加强,自身素质要提高。为做好本职工作,我坚持严格要求自己,以诚待人。一是爱岗敬业讲奉献。我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和价值,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的关系,坚持甘于奉献、诚实敬业。二是锤炼业务讲提高。经过半年的学习和锻炼,自己在文字功夫上取得一定的进步,完成部门新闻稿3篇(《sms是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的指导性标准》,《航空安全部顺利完成林芝机场航空保安第三方审计工作》,《关注机场安防工程运筹帷幄合作意向》,及时有效的发布部门最新信息,最新动态,为公司新闻网页添加亮点,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三是讲团结,讲协作。参与了对部门制度建设的修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卫星通信实施方案

— 1 — CAAC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卫星通信 实施方案 中国民用航空局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卫星通信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则 1.1目的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卫星通信实施方案》是航空公司建设独立于空中交通管制通信系统之外的,用于运行控制语音通信系统的基准文件。 本方案为航空公司制定卫星通信实施计划和与其他相关技术的融合应用提供政策与标准指导。它的目的是利用卫星通信系统,全面解决飞机与运行中心(AOC)之间的陆空语音通信联系问题,快速提升运行控制能力。 1.2依据 (1)《航空器运行》(ICAO附件6); (2)《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R4); (3)《航空承运人运行中心(AOC)政策与标准》(AC-121-FS-2011-004R1)。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按照CCAR-121部实施国内、国际定期载客和使用飞行签派系统的补充运行航空承运人。 — 2 —

对于使用飞行跟踪系统的CCAR-121部补充运行航空承运人,使用飞机定位系统的CCAR-135部和CCAR-91部航空公司,推荐按照本方案建立运行控制卫星通信能力。 1.4背景 随着我国机队数量和航空运输量的快速增长,面对空域紧张、复杂运行以及由于天气和流量控制等不利因素造成的航班大面积延误等问题,航空公司的通信联系和监控问题极大影响了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的提高,安全压力日益增大。 在飞行运行中,可靠、稳定和不间断的语音通信可以帮助飞行签派员及时将影响飞行安全的信息通知机组,协助机组安全飞行,有效避免一些由于判断失误、决策不及时发生的飞行事故。与受限的高频、甚高频通信相比,卫星通信具有质量高、保密性强、干扰小、容量大、覆盖范围广和运行稳定等优点,是航空公司首选的运行控制通信手段。 卫星通信技术在国际上已日臻成熟,并被发达国家航空公司普遍用于飞机与运行控制之间的语音通信解决方案。当今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卫星通信系统有:海事卫星系统(BGAN)、铱星卫星系统。另外,我国基于甚小口径天线系统(VSAT)技术的Ku或Ka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现代移动地空宽带通信技术,在解决技术难点后转向为航空公司飞行运行提供服务。 — 3 —

航空公司运行管理系统(FOC)解决方案

航空公司运行管理系统(FOC)解决方案 1.方案简述 1.1 FOC的定义 FOC(Flight Operations Control)是一个对航空公司进行运行管理的系统,它囊括了公司运行所涉及到的各部门的职能,同时还应与公司进行机务、商务管理的系统建立接口,以及与机场和空管局等相关单位的生产系统建立接口。 1.2 FOC总体结构 目前,各航空公司FOC系统根据其特点会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包括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下图描述了航空公司FOC系统的总体结构。 1.3 建设目标 航空公司通过FOC系统的建设,基本上可以实现运行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具体体现在:

1. 建立整个航空公司的数据仓库,对历年的航班时刻数据、飞机的性能数据、全球的导航数据、各航班的运营数据等等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方面可以为本系统所用,同时也可以为其它系统提供数据上的有力支持。 2. 对航班运行计划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各部门是按照同一份航班计划来工作,避免产生工作脱节现象。 3. 有效及时地监控公司航班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如天气、延误、旅客人数等)对航班进行合理有效地调整。 4. 根据各方面汇总的信息(如油量、机组、飞机、气象、NOTAM等)对飞机进行放行评估,保障飞机飞行的安全性。 5. 建立ACARS、SITA、AFTN等报文系统的接口,提高获取信息及发送信息的效率。 6. 制作计算机飞行计划,在最大程度上节约燃油成本,保障飞行安全。 7. 对本公司飞机的飞行进行全程监控,保障飞行安全。 8. 提供多种信息的网上查询手段,为旅客提供方便;同时也为相关人员的航前准备提供方便。 1.4 系统特点 安全性:通过对用户的有效管理,可有效防止非法用户登录和修改数据;通过应急系统的的设计,使主系统出现故障时仍能开展基本的工作。 可扩展性:完全按照IATA AHM和SSIM标准对系统数据结构进行设计,保证系统在今后的建设中可以基本不对目前系统进行修改;通过接口的方式,提供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换,可在必要的情况下对系统体系不做修改而增加数据的来源。 高效性:通过基于消息的数据传输,提高对关键数据的响应速度,并有效减轻系统的负荷。 数据完整性:通过对数据库备份方案的严谨设计,以保证在出现硬件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完整地恢复系统数据。 容错性:通过各种数据来源之间的相互备份关系,保证在部分数据源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行。

航空公司岗位职责

航空公司岗位职责介绍 (1)运行值班主任/ 经理 ①生产组织与决策:根据航班运行计划,组织实施运行生产,监控航班运行,监督AOC 各岗位的决策过程,对航班运行调整做出最终决策; ②生产讲评:根据运行制度,主持召开生产讲评会议,对运行做出评估,布置生产任务、解决生产运行中的问题; ③应急处置:根据应急处置程序,组织、指挥运行中突发事件的处置,负责应急处置程序的启动; ④AOC管理:根据运行政策,实施对当日AOC各岗位的工作管理,并做出综合考评,达到AOC整体高效运行; ⑤分析调查:根据运行政策,调查、分析、落实公司运行不正常事件的责任原因和责任部门,做出奖惩决定。 ⑥当值班的运行主任不能执行该岗位工作时,应由主任签派员代替其值班。 (2)飞行签派 ①签派放行:根据运行计划,评估放行条件,放行航班; ②运行监控:根据运行计划,监控所有航班的运行状态; ③运行控制:根据运行状况,实施在航班不正常运行情况下全公司的运力调整,保证航班正常运行; ④运行计划:根据航班计划,制定、申请与发布短期航班运行计划; ⑤非正班运行:根据需要,制定紧急加班、包机的组织、申请、保障工作计划; ⑥应急处置:根据公司应急指令,处置突发事件,参与应急处置和大面积延误处置。 ⑦在飞行签派席位中设置主任签派员岗位,当值班的主任签派员不能执行该岗位工作时,应由负责运行控制签派员代替其值班。 (3)工程技术 ①机务运行计划:根据航班计划,提供准确的飞机排班计划、维修计划和备份飞机计划; ②运行主控:收集、提供飞机的故障保留信息和机务运行限制信息并维护FOC/SOC机务信息; ③故障处置:根据航班的运行情况,接收飞机的故障信息、排故时间、判断故障对航班运行的影响,并录入FOC/SOC调配航材、实施排故方案; ④运力调整:根据AOC航班运行调整计划,落实公司72小时以内航班的飞机调配,保证航班正常运行; ⑤应急处置:根据应急处置手册,实施本部门的应急处置程序,保证应急救援行动的进行。 (4)机组运行 ①机组计划:根据运行计划,收集公司机组(包括飞行、乘务和安全员)的中短期航班计划及机组信 息; ②生产运行:根据运行计划,制定、实施机组的任务书、机组派遣单、机组申报单和出入境单、机组座位预留、机组餐食、延伸服务、住宿、接送机组派车计划; ③运行监控:根据天气状况,监控机组值勤、飞行时间和过夜休息时间,根据特殊、不正常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④机组调配:根据运行状况,统一调配不正常航班机组的航班计划。 (5)飞行总队 ①掌握计划:根据运行计划,汇总、优化飞行机组的短期计划,并向FOC/SOC系统提供机组运行信息; ②机组监控:根据运行情况,实时监控机组值勤和飞行时间限制,并做出相应调整计划,监控备降航班的机组运行保障情况,保证航班的正常运行;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 A、民航的组织的体系 一、发展历程 ***中国民航飞机的发展历程 1、空中客车工业公司于1970年12月18日在法国成立; 2、波音公司于1916年7月1日成立。 3、1970年7月,毛提造大飞机计划; 1970年8月,提出《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708计划,运十计划 1980年9月26日,运十首飞。 4、2008年,中国商飞(COMAC919)成立——第二次大飞机发展。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49——1978)民航由空军管理,以军队领导为主的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第二阶段(1978——1987)民航脱离军队建设,实行政企合一的企业化管理; 第三阶段(1987——2002)第一次政企分离,航空公司与政府分离开来 组建六个骨干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西北航、西南航、北方航空; 第四阶段(2002——2007)第二次政企分离,机场属地化管理 成立7大地区管理局和26个省级民航安监办,33个安监局 成立6大集团公司:中航、东航、南航、中航信、中航油、中航材; 民航政府:民航局——7个地区管理局——33个监管局 民航的企事业单位:三大集团(中航、东航、南航)、海航;深航、川航 山航、夏航;春秋、奥凯、东星、吉祥 民航保障单位:中航信、中航油、中航材 第五阶段(2007年至今) 空管政企分离 针对政府改革: 政府: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管制处、气象处、通信导航处、安全处、综合处地区管理局——空中交通管制处、通信导航监视处、气象处 监管局——空中交通管制处 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三横三纵”改革,空管一体化运行 事业单位: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三横) 民航地区空管局(7) 民航地区空管分局(站)(33) 业务:空中交通管制、气象、通信导航监视(三纵) 二、ICAO和IATA的联系和区别 答:1)名称 ICAO: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2)是否官方 ICAO:官方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章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本章提示: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题。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早在1957年10月5日就对民航工作作了重要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这一指示高度科学地概括了民航工作的特点,深刻地阐明了民航工作的基本内容,精辟地确定了航空运输质量的综合指标,成为民航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对民航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习本章课程目的是掌握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内容,了解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和组成及国际相关民航组织对于安全管理的职权和职能。 ·

2 第一节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是国际民航组织倡导的管理安全的系 统化方法,它要求组织建立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标。通过对组织内部的组织结构、责任制度、程序等一系列要素进行系统管理,形成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体系,并实现既定的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标。 一、中国民航推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 2005年3月,加拿大民航局局长到中国民航总局访问,期间介绍了加拿大开展SMS的情况和SMS的理念,帮助中国民航建立SMS,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民航开展SMS研究的序幕。 2006年3月,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对《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6《航空器运行》的第30次修订。该次修订增加了国家要求航空运营人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各缔约国应要求其航空运营人实施被局方接受的安全管理体系。 2006年,民航总局将SMS建设确立为民航安全“十一五”规划的工作重点之一,设立6个专业组,其中航空公司组由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负责,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局方整合各方力量,深入研究国际民航组织有关SMS的内涵和要求,向全民航宣传SMS的理念。编写SMS差异指南材料和指导手册,开展相关培训。选择海航、深航作为SMS试点单位。 2007年3月,总局颁发了《关于中国民航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通知》,在全行业进行SMS总体框架、系统要素和实施指南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于10月份正式印发了《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总体实施方案》。 2007年11月,总局飞行标准司根据SMS的要求提出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部)做相应修订,增加要求航空运营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设立安全总监等条款;同时,下发了相应的咨询通告《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就CCAR121修订内容和咨询通告征求各航空公司的意见。 2008年,民航工作会上进一步明确:2008年是SMS“全面实施年”,要求航空公司要重点抓好安全质量管理系统、主动报告机制、飞行数据译码分析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的建设。

航空公司运行管理系统(FOC)解决方案

航空公司运行管理系统(FOC)解决方案

航空公司运行管理系统(FOC)解决方案 1.方案简述 1.1 FOC的定义 FOC(Flight Operations Control)是一个对航空公司进行运行管理的系统,它囊括了公司运行所涉及到的各部门的职能,同时还应与公司进行机务、商务管理的系统建立接口,以及与机场和空管局等相关单位的生产系统建立接口。 1.2 FOC总体结构 目前,各航空公司FOC系统根据其特点会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包括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下图描述了航空公司FOC系统的总体结构。

1.3 建设目标 航空公司通过FOC系统的建设,基本上可以实现运行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具体体现在: 1. 建立整个航空公司的数据仓库,对历年的航班时刻数据、飞机的性能数据、全球的导航数据、各航班的运营数据等等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方面可以为本系统所用,同时也可以为其它系统提供数据上的有力支持。 2. 对航班运行计划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各部门是按照同一份航班计划来工作,避免产生工作脱节现象。 3. 有效及时地监控公司航班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如天气、延误、旅客人数等)对航班进行合理有效地调整。 4. 根据各方面汇总的信息(如油量、机组、飞机、气象、NOTAM等)对飞机进行放行评估,保障飞机飞行的安全性。 5. 建立ACARS、SITA、AFTN等报文系统的接口,提高获取信息及发送信息的效率。

6. 制作计算机飞行计划,在最大程度上节约燃油成本,保障飞行安全。 7. 对本公司飞机的飞行进行全程监控,保障飞行安全。 8. 提供多种信息的网上查询手段,为旅客提供方便;同时也为相关人员的航前准备提供方便。 1.4 系统特点 安全性:通过对用户的有效管理,可有效防止非法用户登录和修改数据;通过应急系统的的设计,使主系统出现故障时仍能开展基本的工作。 可扩展性:完全按照IATA AHM和SSIM标准对系统数据结构进行设计,保证系统在今后的建设中可以基本不对目前系统进行修改;通过接口的方式,提供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换,可在必要的情况下对系统体系不做修改而增加数据的来源。 高效性:通过基于消息的数据传输,提高对关键数据的响应速度,并有效减轻系统的负荷。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实施指南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实施指南》 目录 .目的错误!未指定书签。 .适用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 .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 背景错误!未指定书签。 . 系统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 系统建设流程错误!未指定书签。 .风险等级划分错误!未指定书签。 .审批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 过渡期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件一:系统功能示范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件二:航班运行风险因素分析样例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件三: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件四:算例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编写说明错误!未指定书签。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实施指南 .目的 本咨询通告为航空承运人和航空运营人建设与实施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提供指南,为局方对航空承运人和航空运营人的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的审定和监察提供依据和指导。

.适用范围 本咨询通告适用于按照部和部实施运行的航空承运人和航空运营人。航空承运人和航空运营人应按照本咨询通告的政策、标准与指南,结合自身运行实际,建立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部运营人可参照本咨询通告建立或使用运行风险控制系统。 本咨询通告附件中提供的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实施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航空承运人和航空运营人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局方可接受的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 .依据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公约》附件《航空器运行》;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公约》附件《安全管理体系》;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安全管理手册》;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航空承运人运行中心()政策与标准》。 . 背景 目前民航已进入系统安全管理()时代,开展系统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特征和手段。近年来,随着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安全管理》的正式颁布,更是明确提出了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运行控制在航空公司的整个运行中处于核心地位,运控部门是航空公司安全的神经中枢、是组织和实施飞行的指挥中心、是协调控制飞行运行的职能部门、是集中处理不正常或应急事件的决策和发布机构,更是航空公司运行风险管控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因此,建立有效的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对于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航空公司的运行控制涉及到机组、签派、机务、乘务等多个部门及人员,对内需协调飞行、客舱、机务、地服、营销等部门,对外需协调空管、机场等单位,工作协调难度大、信息处理复杂度高、运行管理综合性强,导致了人为因素引发的差错概率高;同时,伴随着中国民航航班量的高速增长,运行风险在数量和复杂度上已呈几何式增长为进一步提升实际运行中风险的动态评估与管控能力,航空公司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改进现有的风险控制手段,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并逐步实现运行控制风险管理由事件驱动型向数据驱动型的转变,强化对运行风险的有效识别、监控、预警、缓解和消除,充分发挥运行控制在航空公司风险管控中的核心作用,从而更好的适应行业高速发展的安全需求。 运控风险管理涵盖航班运行的各个阶段,需要建立航班运行风险控制系统,从气象、航路、机场、飞机、机组等方面对影响航班运行安全的危险源进行系统分析,并制定风险缓解方案,实现风险的主动管控,为相关运行单位和人员提供有力决策支持。本通告从管理政策、建设流程、风险等级划分、审批等方面对运控风险管控系统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系统要求 风险管控是涵盖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绩效评估、效果反馈、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过程,表现形式为手册、团队、指标体系等。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具体应包括风险管控的政策、手册、危险源库、运行团队、工具等,同时应注重相关人员在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培训。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航空公司应建立运行控制风险管控政策,包括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风险管理和安全保证的流程和程序、人员配备、绩效评估方法等。 )运营人应建立并保持运行控制风险管控手册,手册可单独编制,也可整合进入公司运行手

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文件

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 文件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文件 一、目的: 在发生不安全事件并对安全绩效产生不利影响之前,就通过危险源识别和风险控制措施来实施预防,使得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或其以下。 二、依据(相关文件): 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135(《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6《航空器运行》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Doc9859《安全管理手册》 FAA AC 120-92 《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介绍》 FAA AC 120-59 A《航空器承运人内部评估方案》 三、范围: 适用于按照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和CCAR-135(《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运行的运营人。 四、定义: 危险源——有可能导致人员受到伤害,疾病或死亡,或者系统,设备或财产遭到破坏或受损,或者环境受到破坏的任何现有的或潜在的状况。

风险——某一危险源可能导致潜在后果预计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综合 衍生风险——作为风险控制结果无意中带来的新风险 风险管理——安全管理体系内的一个正式过程,由系统和工作分析,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组成。风险管理过程处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不是一个独立的或特殊的过程。 安全管理体系——正式的,自上而下的,有条理的管理安全风险的做法。其包括安全管理的系统的程序,措施和政策 五、职责: -组成正式的安全风险管理队伍,负责定期召开会议处理安全系统相关的各项程序 -检查并审核风险管理政策 -开展危害确认及相关作业,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 -检查并审核风险降低策略 -提出风险降低策略,提供安全专业意见 -发布安全信息给所有员工和利益相关方 -检查并审核内部,外部审计报告 -监督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施行 六、内容:

航空公司运行管理系统FOC解决方案样本

航空公司运行管理系统( FOC) 解决方案 1.方案简述 1.1 FOC的定义 FOC( Flight Operations Control) 是一个对航空公司进行运行管理的系统, 它囊括了公司运行所涉及到的各部门的职能, 同时还应与公司进行机务、商务管理的系统建立接口, 以及与机场和空管局等相关单位的生产系统建立接口。 1.2 FOC总体结构 当前, 各航空公司FOC系统根据其特点会有所不同, 但从总体上包括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下图描述了航空公司FOC系统的总体结构。 1.3 建设目标 航空公司经过FOC系统的建设, 基本上能够实现运行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具体体现在:

1. 建立整个航空公司的数据仓库, 对历年的航班时刻数据、飞机的性能数据、全球的导航数据、各航班的运营数据等等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方面能够为本系统所用, 同时也能够为其它系统提供数据上的有力支持。 2. 对航班运行计划进行有效的管理, 确保各部门是按照同一份航班计划来工作, 避免产生工作脱节现象。 3. 有效及时地监控公司航班的执行情况, 并根据实际情况( 如天气、延误、旅客人数等) 对航班进行合理有效地调整。 4. 根据各方面汇总的信息( 如油量、机组、飞机、气象、 NOTAM等) 对飞 机进行放行评估, 保障飞机飞行的安全性。 5. 建立ACARS、 SITA、 AFTN等报文系统的接口, 提高获取信息及发送信息的效率。 6. 制作计算机飞行计划, 在最大程度上节约燃油成本, 保障飞行安全。 7. 对本公司飞机的飞行进行全程监控, 保障飞行安全。 8. 提供多种信息的网上查询手段, 为旅客提供方便; 同时也为相关人员的航前准备提供方便。 1.4 系统特点 安全性: 经过对用户的有效管理, 可有效防止非法用户登录和修改数据; 经过 应急系统的的设计, 使主系统出现故障时仍能开展基本的工作。 可扩展性: 完全按照IATA AHM和SSIM标准对系统数据结构进行设计, 保证系统在今后的建设中能够基本不对当前系统进行修改; 经过接口的方式, 提供与其 它系统的数据交换, 可在必要的情况下对系统体系不做修改而增加数据的来源。 高效性: 经过基于消息的数据传输, 提高对关键数据的响应速度, 并有效减轻 系统的负荷。

航空公司安全工作总结

航空公司安全工作总结 百度《航空公司安全工作总结》,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航空安全工作总结民航业内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天涯容为全力配合领导完成年质量管理中心各项工作任务,本人严格按年初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一、年工作重点业绩总结指标分解。 为严格完成部门年工作指标,配合领导分解部门的安全指标、延误指标、投诉指标,动态监控各中心的指标完成情况并做分析评估,部门安全指标及延误指标均在控制范围内,投诉数量指标超出年初设定的数据。 质量报表。 全年配合完成一、二、三季度的质量季报表,配合完成、、月度质量报表,所有安全指标均在控制范围内,各项任务全部完成。 风险管理。 实时监控部门危险源,全年新增危险源条,组织开展个风险评估项目,完善部门安全质量控制体系。 其中风险管理项目开展数量未达到公司要求的每月开展一个项目。 安全专项活动。 全力落实集团、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调研活动,协调领导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汇总完成部门的集团整改指令反馈材料等。

全部按计划完成任务。 事件调查。 为有效提升部门质量,年度共下发不符合整改通知单,开展个事件调查。 能够按时完成相关事件的调查。 质量监察。 拟定部门年度专项监察活动,范文动态监控各项监察活动完成情况,年度开展货物运输的检查、航前准备监察等,完成率%。 二、问题与不足对质量整改的监控力度不够,部分整改通知单下发流于形式。 业务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客舱监察频次不足,未能及时发现空中安全、服务不足之处。 三、年工作计划指标分解。 为全面落实部门年工作指标,全力配合领导分解部门的安全指标、延误指标、投诉指标,动态监控各中心的指标完成情况并做分析评估。 质量报表。 每日不定期收集相关工作数据,于月初按时完成上月的质量报表,分析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下月工作方向依据。 风险管理。 实时部门危险源,监控各岗位按时、按量完成主动数据的汇报;按公司要求及时完成部门的风险管理项目。

航空公司管理

2.01 公司政策 2.01.01 运行管理总政策 上海航空公司运行管理总政策:安全第一、优质服务、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注重质量、树立信誉。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公司参与飞行运行作业与管理的所有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争取正常飞行,优质服务和最佳经济效益。 2、上海航空公司接受局方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在实施的所有运行中,遵守CCAR-121FS和适用的中国民用航空法规、规章,《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其附件,公司运行合格证与运行规范的授权、限制和要求。任何情况下,不得低于CCAR-121FS规则的标准,保证达到并坚持公司贯彻CCAR-121FS而制定的各种手册和文件。公司参与飞行运行作业与管理的所用人员必须在中国民用航空规章和公司政策,规定,程序,运行合格证,运行规范的要求和颁发的偏离许可,豁免许可下从事飞行运行作业与管理。 3、上海航空公司明确执行和遵守CCAR-121FS及适用的中国民用航空规则,运行合格证及运行规范的要求是强制性的,并认识到发生CCAR-121FS 121.763所列行为将造成上航运行合格证的吊扣或吊销;发生CCAR-121FS 121.765所列行为将造成对上航的警告和罚款。 4、公司实行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规范化管理与作业。参与公司飞行作业与管理的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照公司制定的各类程序,确认的各种岗位职责,明确的各种岗位表式、单据,作业指导书等实施飞行运行作业与管理,严格管理,千方百计地杜绝人为差错,确保飞行运行安全、正常、有序。 5、上海航空公司在飞行运行中,特别注重安全、质量。机长是保证飞行安全、质量的核心。在飞行实施中,机长对飞行安全、飞行质量负全责。遇危及飞行安全情况发生时,出于安全考虑对飞机行使最后处置权,机组其他成员和地面各有关部门或个人均有责任为机长安全飞行提供支援。 公司参与飞行运行作业与管理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履行其职责。公司通过严格执行规定的持续合格培训和监督检查制度,以保证所使用人员持续合格达到履行其职责要求的资格水平。 6、上海航空公司在民航当局持续监督、检查下,不断完善飞行运行管理体系,及时修订完善被批准和认可的各类手册,确保手册在飞行运行中的符合性、适合性和实施性。不断提升飞行安全控制能力、飞行运行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服务质量控制能力等,以确保公司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办成国内最好的、旅客首选的航空公司之一。 7、除非法律允许或政府机关批准外,上海航空公司禁止载运国家法规中定义为麻醉药、大麻、镇静药物、兴奋药物或物品在中国境内外实行运行。 2.01.02 安全政策 1、安全第一是公司的宗旨和原则,各部门和员工在工作中应把安全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2、各项工作的安全由该项工作的主管人直接负责。 3、全体员工应对其自身的安全以及同事、用户和他人托付照管之财产与设备的安全给予充分的关心。 4、在飞行运行过程中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对消除不安全隐患都负有责任,由于相互推诿而产生不良后果者,应承担事故责任。

机场和航空公司安全的重要性

机场和航空公司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是民用航空永恒的主题,保障航空安全是民用航空生存和发展 的基础,也是民航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民用航空是一个庞大 的系统,从航空器的生产制造、运行使用到各类保障,每一个系统 和环节,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作为一种交通工具,飞机已被越来 越多的人接纳和选择,选择的理由是快捷方便和优质的服务。飞机 的特性和优势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因而也就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我们发展航空事业的同时,永远要关注并且永远被置于最基 本最重要的位置的就是安全。下面我简单论述一下航空公司和机场 安全管理问题。 一、关于航空公司安全管理问题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涉及范围广泛,有指挥控制安全管理、飞行技术 安全管理、航空器维修维护安全管理、客舱安全管理、地面运行保 障安全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航空安全管理理论方面,存在着一个多米诺骨牌连锁理论,就是说航空安全管理各环节均为多米诺骨牌的一环,抽掉其中任何 一环,都将造成其他环节的崩溃。

众所周知,品牌是现代企业的灵魂,是优秀企业存在和延续的价值 支柱。卓越的品牌在为航空公司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同时,也为航 空公司带来实际的利益。事实上,航空公司在自身品牌文化建设中,一个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必须高度重视航空安全管理。 世界一些着名航空公司,在品牌文化建设上不遗余力地下工夫,在建设品牌要素过程中,则以安全管理为切入点,把安全管理的特色、特点作为竞争要素之一,融入品牌建设中,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对航空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的航空公司因一次空难或重大事故,品牌形象受到毁损,甚至走 向倒闭和破产的边缘;有的则依靠过硬的安全管理赢得旅客广泛赞誉。如澳大利亚快达航空公司自1920年成立以来已连续安全飞行90多年,仅靠安全这张竞争牌,该航空公司就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旅客。相反,美国瓦卢航空公司因1996年发生了一起空难,不得不在 重组中更名。欧盟2008年11月14日发布了一起公告,全球有194 家航空公司因安全问题被列入“黑名单”,禁止飞入欧洲空域,可 见航空安全是航空企业进入市场的最基本的通行证。 航空服务业的产品从本质上讲区别不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 而出,则取决于不同航空公司在旅客心目中建立的品牌形象及声誉,而在这其中,安全则常常扮演了“一票否决权”的重要角色。所以,

《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1)课程名称:面试技巧 (2)适用专业:航空服务专业 (3)课程学时/学期/学分:36学时/第五学期/2学分 (4)课程性质: 面试技巧是一门航空类专业毕业班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讲述的是在航空类专业学生在参加面试之前的准备、参加面试中发挥和面试之后的自我调整等,以及各个岗位面试流程及区别,使学生能够在面试中把握更多关键环节,将自己的潜力和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获得面试的成功,是航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 (5)课程目标: 本书以民用航空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问题,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突破以往同类教材的编排思路,在内容体系上做了重新的设计,让课本内容更加易于接受,使读者对航空公司的管理体系有一个简单了了解,为航空公司培养现代化的新型中高层管理类人才。。 (6)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航空公司为研究主体,以培养航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才为出发点来阐述航空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全书以航空公司的运营过程为主线,按照“环境分析-战略规划-市场调查与预测-运营计划-航班运行-具体运行”的总体思路,从宏观到微观,对航空公司的主要运营业务管理进行了介绍,其中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大量的定量分析。 在具体的内容编写上,强调结合航空公司的运营实际,力图为相关人员提供解决航空运营管理个各种问题的方法、建议和思路,避免泛泛的做一般性的介绍。 同时,本书中也穿插了大量的相关案例来辅助教学,以增强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保证课堂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课本共分为十三章,从介绍航空运输市场的现状和航空公司的概况到航空公司的业务量的预测方法,到航空公司的服务开发,从航空公司的服务和质量到航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以及航空公司飞机的采购与维修包括航材的采购和库存管

航空公司流程与组织结构管理手册半成品

航空公司流程与组织结构管理手册半成品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部门主要职能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1. 运行板块 1.1飞行总队 1.2航空安全监察部 1.3飞行技术管理部 1.4培训部 1.5运行质量管理部 1.6运行控制中心 2 机务板块 2.1机务工程部 3 商务板块 3.1市场部 3.2销售部 BSP(Billing and Settlement Plan)事务; 3.3网络收益部 AOC 值班,协调处理生产运营中商务系统与AOC 等部门的相关工作;利用收益管理系统调配舱位和座位实现航班收益最大化; 3.4结算部 3.4.8负责公司与国际、国内航空运输组织间的相关业务联系; 3.5对外合作部 4 服务板块 4.1地面服务部 4.2客舱服务部 5 保障支持板块 5.1董事会秘书局 5.2总裁办公室 5.3规划发展部 5.4人力资源部 5.5财务部 5.6企业管理部 5.7审计监察办公室 5.8综合保障部 5.9信息技术中心 5.10国航空中保卫支队 5.11首都机场 3 号航站楼规划运行办公室 3 号航站楼经营的业务范围、深度、方式、方案、实施步骤等; 3 号航站楼的可能性及可行性方案;加强对首都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跟进力度,落实北京中枢战略规划要求,深化枢纽运营所需的功能布局与面积、内外场流程设计、站坪操作管理等需求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分公司 1.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1.1其主要业务为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 1.1国内、国际公务飞行业务; 1.1飞机执管业务; 1.1航空器维修; 1.1航空公司间业务代理; 2.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2.1其主要是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在其经营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3.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3.1其主要业务为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 3.2国内、国际公务飞行业务; 3.3飞机执管业务;航空器维修; 3.4航空公司间业务代理; 4.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 4.1其主要业务为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 4.2国内、国际公务飞行业务; 4.3飞机执管业务; 4.4航空器维修; 4.5航空公司间业务代理; 5.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5.1其主要是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在其经营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6.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6.1其主要业务为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 6.2国内、国际公务飞行业务; 6.3飞机执管业务; 6.4航空器维修; 6.5航空公司间业务代理; 7.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 7.1其主要业务为国际、地区、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 7.2国内通用航空业务; 7.3航空器维修; 7.4航空客、货销售代理。 8.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公务机分公司 8.1其主要业务为国际、国内通用航空及公务飞行业务; 三、上海基地 1.其主要业务为航空客货邮件运输、通用航空业务、代办公司在沪业务(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经营)。

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文件

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文件 一、目的: 在发生不安全事件并对安全绩效产生不利影响之前,就通过危险源识别和风险控制措施来实施预防,使得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或其以下。 二、依据(相关文件): 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135(《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6《航空器运行》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Doc9859《安全管理手册》 FAA AC 120-92 《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介绍》FAA AC 120-59 A《航空器承运人部评估方案》 三、围: 适用于按照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和CCAR-135(《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运行的运营人。 四、定义: 危险源——有可能导致人员受到伤害,疾病或死亡,或者系统,设备或财产遭到破坏或受损,或者环境受到破坏的任何现有的或

潜在的状况。 风险——某一危险源可能导致潜在后果预计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综合 衍生风险——作为风险控制结果无意中带来的新风险 风险管理——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正式过程,由系统和工作分析,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组成。风险管理过程处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不是一个独立的或特殊的过程。 安全管理体系——正式的,自上而下的,有条理的管理安全风险的做法。其包括安全管理的系统的程序,措施和政策 五、职责: -组成正式的安全风险管理队伍,负责定期召开会议处理安全系统相关的各项程序 -检查并审核风险管理政策 -开展危害确认及相关作业,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 -检查并审核风险降低策略 -提出风险降低策略,提供安全专业意见 -发布安全信息给所有员工和利益相关方 -检查并审核部,外部审计报告 -监督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施行

中国五大航空企业经营数据分析

2017上半年国内五大航企经营数据统计 截止到2017年8月底,各大上市航空公司基本都对发布了2017年半年报。本文针对南方航空、东方航空、海航控股、春秋航空以及吉祥航空五大航空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数据进行统计对比,上半年该五大航企共实现营收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旅游运输量亿人次。 五大航企中营收同比增速最快的是海航控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净利润最高的航企是东方航空,2017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旅客运输量最多的当属南方航空,上半年共运输旅客6059万人次。 数据来源:各公司公告、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南方航空 8月29日,南方航空发布2017年半年报,公司2017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同比下降%。 2017年上半年,旅客运输量605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客座率为%,比上年同期增加%;飞机利用率为每日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小时。旅客运输收入为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每收费客公里收益为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上半年南航货邮运输收入为4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每货邮吨公里收益为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东方航空

8月29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17年上半年,东航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利润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 上半年实现客运收入亿元,同比增长%;直销收入同比增长%,直销收入占比同比提升个百分点;承运旅客万人次,同比增长%;东航常旅客会员人数达到3146万人,同比增长%。 海航控股 海航控股8月25日晚间披露的2017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总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的增长及新航线的开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亿元,同比下降%。上半年共实现旅客运输量万人次。 春秋航空 8月16日,春秋航空发布2017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春秋航空营业收入达亿元,同比上年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亿元,同比上年下降%,净利润的下降主要是受油价上涨,航油成本大幅提高影响,以及民航局自2017年4月1日执行的关于民用机场收费标准调整方案。春秋航空2017年上半年旅客运输量达832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平均客座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 吉祥航空

降低航空公司运行成本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毕业论文 论题:降低航空公司运行成本初探 作者:罗锦川 专业:飞行技术 年级: 2003届 指导教师:方学东 完成日期:2003.5.16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降低航空公司运行成本初探 学生:罗锦川指导教师:方学东 摘要 根据中国航空市场目前形势分析,干线空运竞争激烈,支线市场开发艰难。从目前来看中国空运能力堪称饱和,运力相对过剩,除民航三大集团外,各地方航空公司在竞争市场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现阶段民航运输成本过高,需要降低成本,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所以如何有效地降低航空公司的成本,成为了各航空公司加大竞争力,占领更大市场份额而必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民航本来就是一个高科技运用集中的地方,除了运用先进的管理外,使用先进的航行和导航技术对于降低成本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运行成本、航线、导航、竞争

H ow to Lower the Airline’s Operation Cost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analyzes of the Chinese aviation market, the trunk line transports the competition by air vehemence, the branch line market develops difficult. So, how to lower the cost of the airline availably, become each airline enlargement competition ability, take possession by force the larger market quota but essential the initial problem that resolve!People's airline will is a high-tech the place that application concentrates originally, in addition to advanced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 use the advanced voyage with navigate the technique for decline the low cost ising also what essential to have! Key Words: Operation Cost、Route、Navigation、Competi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