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原理实验

人工智能原理实验
人工智能原理实验

人工智能实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必修

实验一产生式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复习产生式系统相关内容,熟悉和掌握产生式系统的运行机制,掌握基于规则推理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产生式系统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产生式系统用来描述若干个不同的以一个基本概念为基础的系统,这个基本概念就是产生式规则或产生式条件和操作对。在产生式系统中,论域的知识分为两部分:用事实表示静态知识;用产生式规则表示推理过程和行为。

三、实验条件:

1、PC机

2、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

3、VC集成开发环境

四、实验内容:

1、问题描述:设有N(本次设计控制在1-9之间,下同)个传教士和N个野人同在河的左岸,他们都要到对岸去;河里只有一条船,他们都会划船,但每次渡船至多只能乘N人;如果在任何一边河岸上,野人的数量超过传教士,野人就要吃掉传教士,问怎样才能用船将N个传教士和N个野人从左岸都渡到右岸,又不会发生传教士被吃的事件呢?

2.建造产生式系统(包括规则库和事实库),然后进行推理,即可以自己输入任何的规则和事实,并基于这种规则和事实进行推理。

五、实验步骤:

1.数学模型描述:设计该问题的状态。使用三元组表示某一时刻传教士,野人,渡船情况,(左岸牧师数,左岸野人数,船的位置)。其中:左岸牧师数、左岸野人数取值范围为1-9之间;船的位置取值范围为0-1,0代表左岸,1代表右岸。

2.定义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根据数学模型描述,初始状态为(N,N,1),目标状态为(0,0,0)。

3.定义产生式规则库。根据系统设计的规则要求列出所有合法的状态转变过程。基本思想:树的按层次遍历算法。由初始状态开始按层次逐个生成符合规则的产生式规则。

4.控制策略应用深度优先搜索方式在规则库中查找答案。控制策略用于整个的推理过程实现,本次设计的搜索算法为图搜索策略中的深度优先搜索方式。实验结论:

包括做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等,具体要写成实验报告,如下图所示。

次:左岸到右岸,传教士过去1人,野人过去1人次:右岸到左岸,传教士过去1人,野人过去0人次:左岸到右岸,传教士过去0人,野人过去2人次:右岸到左岸,传教士过去0人,野人过去1人次:左岸到右岸,传教士过去2人,野人过去0人次:右岸到左岸,传教士过去1人,野人过去1人次:左岸到右岸,传教士过去2人,野人过去0人次:右岸到左岸,传教士过去0人,野人过去1人次:左岸到右岸,传教士过去0人,野人过去2人次:右岸到左岸,传教士过去0人,野人过去1人

实验二谓词公式合一

一、实验目的:

理解代换、合一的概念,掌握对文字进行代换的方法;能够判断文字L1和L2经过执行某个代换s是否可合一。

二、实验原理

合一算法:文字L1和L2如果经过执行某个代换s,满足L1s=L2s,则称L1与L2可合一,s称为其合一元。

三、实验条件:

1. 合一演示程序。

2.IE5.0以上,可以上Internet。

四、实验内容:

理解合一原理,熟悉对可合一文字进行合一的方法。

五、实验步骤:

1.对测试用例进行试验。进入演示程序,点击“合一测试”,得到合一结果。

2.自定义待合一文字。点击“合一测试”验证合一概念。

3.语法检查。点击“语法检查”检查输入谓词公式的语法错误。如无错误,则依次点击步骤按钮进行消解。

4.重复运行2、3步,熟悉消解原理和消解过程。

六、实验报告:

实验三子句归结与合一

一、实验目的:

理解含有变量的子句如何使用消解规则,掌握子句消解的原理和规则,能熟练进行任意两个子句的消解,了解消解推理的某些常用规则。

二、实验原理:

对子句集进行消解推理,得到相应的结论。为了对含有变量的子句使用消解规则,我们必须找到一个置换,作用于父辈子句使其含有互补文字。消解两个子句时,可能有一个以上的消解式,不过,在任何情况下最多有有限个消解式。三、实验条件

子句归结与合一演示程序。

四、实验内容:

1.运行并观察演示实例。

2.输入新的子句,检查消解结果。

3.根据消解过程理解消解原理和常用规则。

五、实验步骤:

1. 默认示例演示。进入演示实例,点击“演示实例1”,然后点击“开始消解”,得到消解结果。

2.分别运行“演示实例2”和“演示实例 3”,观察消解结果,理解常用消解规则的应用。

3.自定义消解子句。点击“系统重置”按钮,再通过键盘与两个按钮“~”

与“∨”输入合法的子句,点击“加入子句集”加入子句集,点击“开始消解”,观察消解结果。

4.重复步骤3,多次输入不同子句进行消解,熟悉消解过程。

六、实验结论:

1.熟悉消解过程,理解子句消解规则。

2.给出自己输入的待消解子句、消解结果和详细过程。

实验四搜索算法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广度优先、深度优先及启发式搜索的定义、估价函数涵义及作用,掌握算法实现方法,并利用A*算法求解N数码难题,理解求解流程和搜索顺序。

二、实验原理:

A*算法是一种有序搜索算法,其特点在于对估价函数的定义上。对于一般的有序搜索,总是选择f值最小的节点作为扩展节点。因此,f是根据需要找到一条最小代价路径的观点来估算节点的,所以,可考虑每个节点n的估价函数值为两个分量:从起始节点到节点n的代价以及从节点n到达目标节点的代价。

三、实验条件:

1.N数码难题演示程序。

2.IE5.0以上,可以上Internet。

三、实验内容:

1.分别以8数码和15数码为例实际求解A*算法。

2.画出A*算法求解框图。

3.分析估价函数对搜索算法的影响。

4.分析A*算法的特点。

四、实验步骤:

1.开始演示。进入N数码难题演示程序,可选8数码或者15数码,点击“选择数码”按钮确定。第一次启动后,点击两次“缺省”或者“随机”按钮,才会出现图片。

2.点击“缺省棋局”,会产生一个固定的初始节点。点击“随机生成”,会产生任意排列的初始节点。

3.算法执行。点击“连续执行”则程序自动搜索求解,并演示每一步结果;点击“单步运行”则每次执行一步求解流程。“运行速度”可自由调节。

4.观察运行过程和搜索顺序,理解启发式搜索的原理。在下拉框中选择演示“15数码难题”,点击“选择数码”确定选择;运行15数码难题演示实例。

5.算法流程的任一时刻的相关状态,以算法流程高亮、open表、close表、节点静态图、当前扩展节点移动图等5种形式在按钮上方同步显示,便于深入学习理解A*算法。

6.根据程序运行过程画出A*算法框图。

五、实验报告要求:

1.A*算法流程图和算法框图。

2.试分析估价函数的值对搜索算法速度的影响。

实验五博弈树的启发式搜索

一、实验目的:

内容为极大极小搜索和α—β剪枝技术。极大极小搜索方法表示:对博弈树中的“或”节点,选其子节点中一个最大的得分作为父节点的得分,即选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对“与”节点,选其子节点中一个最小的得分作为父节点的得分,即立足于最坏的情况。由于极大极小搜效率较低,因此引入α—β剪枝技术以减少扩展结点的数目。

“一字棋”游戏和一个给定结构的博弈树为媒介来展示搜索策略的。

二、实验原理:

重点掌握α—β剪枝技术,其原理是:

(1) 为α剪枝:对于一个与节点,若能估计出其倒推值的上确界β,并且这个β值不大于其父节点(一定是或节点)的估计倒推值的下确界α,即α≥β,则就不必再扩展该节点的其余子节点。这一过程称。

(2) β剪枝:对于一个或节点,若能估计出其倒推值的下确界α,并且这个α值不小于其父节点(一定是与节点)的估计倒推值的上确界β,即α≥β,则就不必再扩展该节点的其余子节点。

三、实验条件:

1.“一字棋”演示程序。

2.IE5.0以上,可以上Internet。

三、实验内容:

1.运用极大极小搜索策略,选择不同的搜索的层次进行博弈树问题的求解。

2.运用α—β剪枝策略,选择不同的搜索的层次进行博弈树问题的求解。

3.分析比较α—β剪枝对搜索过程的影响。

4.分析α—β剪枝算法何时最为高效。

四、实验步骤:

1.在菜单"Choice"中选择"Game",进入"一字棋"游戏;

选择"Demo",进入剪枝演示;

选择"Exit",退出该程序。

2.在"一字棋"游戏状态下,选择菜单"Game"下的"Play Game",切换到游戏界面;

在游戏界面中,左边的棋盘上进行游戏,单击下子;

点击右边的Search按钮以当前棋盘状态为初始状态进行搜索,右面的小棋盘显示搜索结果,红色点为建议下子的位置。

可选择搜索的层次和搜索的策略(极大极小搜索和α—β剪枝搜索)

3.选择菜单"Game"下的"Search Tree",进入搜索树界面,如上图所示。此时棋盘缩小到屏幕左上角。

在左边区域每单击一次可显示搜索树的一个结点(注意:一定要确保已经点击了下方的"Search"进行过搜索,该搜索树以最近产生的搜索树为依据);

叶节点左上角的数字为该节点所代表棋局的静态估计函数值:

非叶节点左上角的数字为经过搜索之后该节点的子节点中最佳的估计函数值。

棋盘大小选择框设置搜索树中棋盘节点的大小,选择完毕后需点击Search 按钮后才有效。

在棋局的任何时刻可搜索当前方的最佳走步。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博弈树搜索问题求解算法框图。

实验六 基于可信度的不确定性推理系统

一、实验目的:

理解和掌握基于可信度的不确定知识表示方法和推理过程,能够用Prolog 建立一个简单的不确定性推理系统。

二、实验原理

可信度方法是E.H.Shortliffe 等人在确定性理论(Theory of Confirmation)基础上,结合概率方法等提出的一种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其中C-F 模型是基于可信度表示的不确定性推理的基本方法。

1、知识不确定性的表示

C-F 模型中,知识用产生式规则表示,其一般形式是:

IF E THEN H ( CF(H, E) )

其中:

E 是前提,它既可以是简单条件,也可以是复合条件(AND 、OR ); H 是结论,它可以是一个单一的结论,也可以是多个结论;

CF(H, E)是该条知识的可信度,称为可信度因子(Certainty Factor)或规则强度,为静态强度。CF(H, E)在[–1, 1]上取值,它指出当前提E 所对应的证据为真时,它对结论H 的支持程度,CF(H, E)的越大,就越支持结论H 为真。

2、证据不确定性的表示

在该模型中,证据的不确定性也是用可信度因子CF(E)表示的。

3、组合证据不确定性的表示

当组合证据是多个单一证据的合取时,即

E = E1 AND E2 AND (( AND En

则: CF(E) = min{CF(E1),CF(E2) ,(,CF(En)}

当组合证据是多个单一证据的析取时,即

E = E1 OR E2 OR (( OR En

则: CF(E) = max{CF(E1),CF(E2) ,(,CF(En)}

4、不确定性的传递算法

结论H 的可信度计算公式:

)}(,0max{),()(E CF E H CF H CF ?=

5、结论不确定性的合成算法

设有如下知识:

IF E1 THEN H ( CF(H, E1) )

IF E2 THEN H ( CF(H, E2) )

则结论H 的综合可信度可按如下步骤算出:

(1)首先,分别对每一条知识求出CF(H):

)}(,0max{),()()}

(,0max{),()(222111E CF E H CF H CF E CF E H CF H CF ?=?=

(2)然后,用下述公式求出E1和E2对H 的综合影响所形成的可信度CF1,2(H):

???????-+<

与)()(|})(||,)(min{|1)()(0)(,0)()

()()()(0)(,0)()()()()()(2121212121212121212,1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三、实验条件:

根据自己熟悉的领域,自行建立一个不少于10条规则的知识库,其中至少有两条规则支持同一结论,规则的静态强度用可信度表示。

四、实验内容:

用选定的编程语言开发一个具有解释功能的不确定推理系统。

五、实验步骤:

1、选定应用领域。

2、建立规则库,应用可信度因子标识规则不确定程度。

3、编程实现基于可信度的不确定性推理系统。

4、指定不同的初始证据及其不确定性,运行已建立的不确定系统,进行不确定推理,分析输出结果。

5、当多条规则支持同一结论时,完成结论不确定性的合成运算,分析输出结果。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证据不确定性、知识不确定性、结论不确定性的表示。

2、基于可信度的不确定性推理过程。

3、自定义规则及其推理结果。

4、分析不确定性的传递。

《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王万森)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人工智能概述课后题答案 1.1什么是智能?智能包含哪几种能力? 解:智能主要是指人类的自然智能。一般认为,智能是是一种认识客观事物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智能包含感知能力,记忆与思维能力,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行为能力 1.2人类有哪几种思维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解:人类思维方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形象思维也称直感思维,是一种基于形象概念,根据感性形象认识材料,对客观对象进行处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一种基于抽象概念,根据逻辑规则对信息或知识进行处理的理性思维形式。 灵感思维也称顿悟思维,是一种显意识与潜意识相互作用的思维方式。 1.3什么是人工智能?它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解:从能力的角度讲,人工智能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智能;从学科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使它能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学科。 研究目标: 对智能行为有效解释的理论分析; 解释人类智能; 构造具有智能的人工产品; 1.4什么是图灵实验?图灵实验说明了什么? 解:图灵实验可描述如下,该实验的参加者由一位测试主持人和两个被测试对象组成。其中,两个被测试对象中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机器。测试规则为:测试主持人和每个被测试对象分别位于彼此不能看见的房间中,相互之间只能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会话。测试开始后,由测试主持人向被测试对象提出各种具有智能性的问题,但不能询问测试者的物理特征。被测试对象在回答问题时,都应尽量使测试者相信自己是“人”,而另一位是”机器”。在这个前提下,要求测试主持人区分这两个被测试对象中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如果无论如何更换测试主持人和被测试对象的人,测试主持人总能分辨出人和机器的概率都小于50%,则认为该机器具有了智能。 1.5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解:孕育期,形成期,知识应用期,从学派分立走向综合,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的兴起

人工智能实验一梵塔问题实验

实验一梵塔问题实验 (2学时)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问题规约法的原理、实质和规约过程;理解规约图的表示方法。 二、实验原理 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先把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和子-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初始问题归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然后解决较小的问题。对所有本原问题的解答就 意味着原始问题的解决。 三、实验条件: 1.编写三圆盘梵塔问题系统实验程序。 2.编写多圆盘梵塔问题系统实验程序。 3.编写梵塔问题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内容: 1.编写三圆盘梵塔问题系统实验程序,更改圆盘数量,了解问题解决的归约过程。 2.分析归约机理,熟悉问题规约的详细过程。 3.自己建造一个梵塔问题归约系统,然后根据归约原理进行逆向推理,得到本原问题集合。通过解决这 些本原问题,最终求解问题。 五、实验步骤: 根据操作界面编程实现如下实验步骤 1.开始演示。进入三圆盘实例程序,点击“play ”按钮开始演示程序,观察其求解步 骤,“Stop”按钮可停止演示,“Speed+”、“Speed-”按钮可增减演示速度。 2.改变圆盘数量。点击“ Re new”按钮,通过“ Number+ ”和“ Number- ”改变圆盘数量,再次点

击“ play ”按钮。 3.重复演示、比较,根据其求解过程得到圆盘数量与步骤数目之间的规律。归纳并理解问题归约的实质。 4.自己建立一个梵塔问题求解难题,利用归约法进行问题分解。 5.画出其问题规约图。 六、实验结论: 1.圆盘数目与移动步骤之间的数学关系。 2.根据自己所建梵塔问题,画出问题规约图,得到子问题集,列出求解过程。 3.分析问题规约的实质。

人工智能大作业实验

人工智能大作业实验-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执笔人:丁长松 审定人:*** 学院负责人:***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一四年三月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适应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药信息工程专业。本课程是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引导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在计算机领域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分析和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主要研究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开发具有智能特性的各类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本课程主要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常用的知识表示、逻辑推理和问题求解方法、人工智能发展学派以及主要理论。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数理逻辑 二、课程目标 人工智能实验应在一种为高效率开发专家系统而设计的高级程序系统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环境中进行。在目前开来,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和环境可分为5种主要类型:程序设计语言、知识工程语言、辅助型工具、支持工具及开发环境。在这里主要是要求学生能用相关术语描述、表示一些问题;用程序设计语言如:C、C++、JAVA编程来实现一些基本的算法、推理、搜索等过程。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谓词表示 【实验内容】 设农夫、狼、山羊、白菜都在河的左岸,现在要把它们运送到河的右岸去,农夫有条船,过河时,除农夫外船上至多能载狼、山羊、白菜中的一种。狼要吃山羊,山羊要吃白菜,除非农夫在那里。试设计出一个确保全部都能过河的方案。

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第二版)习题答案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 精 品 文 档

知识表示方法部分参考答案 2.8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 (1)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y):x喜欢y 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 (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B(x):x打篮球 A(y):y是下午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y) (A(y)∧B(x)∧P(x)) (3)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 NC(x):x是新型计算机 F(x):x速度快 B(x):x容量大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NC(x)→F(x)∧B(x)) (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 S(x):x是计算机系学生 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 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 (5)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 y):x喜欢y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

2.9用谓词表示法求解机器人摞积木问题。设机器人有一只机械手,要处理的世界有一张桌子,桌上可堆放若干相同的方积木块。机械手有4个操作积木的典型动作:从桌上拣起一块积木;将手中的积木放到桌之上;在积木上再摞上一块积木;从积木上面拣起一块积木。积木世界的布局如下图所示。 图机器人摞积木问题 解:(1) 先定义描述状态的谓词 CLEAR(x):积木x上面是空的。 ON(x, y):积木x在积木y的上面。 ONTABLE(x):积木x在桌子上。 HOLDING(x):机械手抓住x。 HANDEMPTY:机械手是空的。 其中,x和y的个体域都是{A, B, C}。 问题的初始状态是: ONTABLE(A) ONTABLE(B) ON(C, A) CLEAR(B) CLEAR(C) HANDEMPTY 问题的目标状态是: ONTABLE(C) ON(B, C) ON(A, B) CLEAR(A) HANDEMPTY (2) 再定义描述操作的谓词 在本问题中,机械手的操作需要定义以下4个谓词: Pickup(x):从桌面上拣起一块积木x。 Putdown(x):将手中的积木放到桌面上。 Stack(x, y):在积木x上面再摞上一块积木y。 Upstack(x, y):从积木x上面拣起一块积木y。 其中,每一个操作都可分为条件和动作两部分,具体描述如下: Pickup(x)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_2

课程实验报告 学年学期2015—2016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人工智能原理与技术实验名称PROLOG语言编程练习实验室无 专业年级电气134 学生姓名赵倩 学生学号2013011989 提交时间2015.12.28 成绩 任课教师樊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第一章PROLOG语言编程练习 1.1实验目的 加深学生对逻辑程序运行机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PROLOG语言的特点、熟悉其编程环境,同时为后面的人工智能程序设计做好准备。 (1)熟悉PROLOG语言编程环境的使用; (2)了解PROLOG语言中常量、变量的表示方法; (3)了解利用PROLOG进行事实库、规则库的编写方法; 1.2实验环境 计算机,Turbo PROLOG教学软件。 1.3预习要求 实验前应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预习PROLOG语言的相关知识。 1.4实验内容 (1)学习使用Turbo PROLOG,包括进入PROLOG主程序、编辑源程序、修改环境目录、退出等基本操作。(2)在Turbo prolog集成环境下调试运行简单的Turbo PROLOG程序,如描述亲属关系的PROLOG程序或其他小型演绎数据库程序等。 1.5实验方法和步骤 (1)启动Windows XP操作环境。 (2)打开文件目录,执行prolog应用程序,启动Turbo prolog,并按空格键(SPACE)进入集成开发环境。(3)选择Setup项,打开下拉菜单,选择Directories项,进行工作目录修改,按Esc键退出,选择Save Configuration项,保存修改。 (4)选择Files项,打开下拉菜单,选择New file项,进入源程序输入和编辑,或选择Load项,选择要打开的示例程序,再选择Edit项,可以进行编辑源程序。 (5)编辑之后,可以选择Run项,执行程序,可以在Dialog窗口进行询问,即外部目标的执行,查看程序运行结果,分析程序之功能。 (6)仿前例,可以选择其他程序并运行,分析程序功能。 (7)退出,选择Quit项,可以退出Turbo Prolog程序,返回到Windows XP环境。 1.6示例程序 逻辑电路模拟程序。该程序以逻辑运算“与”、“或”、“非”的定义为基本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异或”运算。那么,利用这些运算就可以对“与”、“或”、“非”和“异或”等逻辑电路进行模拟。事实上,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对其他任一逻辑门电路进行模拟。 domains d=integer predicates not_(d,d) and_(d,d,d) or_(d,d,d) xor_(d,d,d) clauses not_(1,0). not_(0,1). and_(0,0,0). and_(0,1,0). and_(1,0,0). and_(1,1,1).

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_(张仰森_著)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答案

2.7解:根据谓词知识表示的步骤求解问题如下: 解法一: (1)本问题涉及的常量定义为: 猴子:Monkey,箱子:Box,香蕉:Banana,位置:a,b,c (2)定义谓词如下: SITE(x,y):表示x在y处; HANG(x,y):表示x悬挂在y处; ON(x,y):表示x站在y上; HOLDS(y,w):表示y手里拿着w。 (3)根据问题的描述将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分别用谓词公式表示如下: 问题的初始状态表示: SITE(Monkey,a)∧HANG(Banana,b)∧SITE(Box,c)∧~ON(Monkey,Box)∧~HOLDS(Monkey,Banana) 问题的目标状态表示: SITE(Monkey,b)∧~HANG(Banana,b)∧SITE(Box,b) ∧ON(Monkey,Box)∧HOLDS(Monkey,Banana) 解法二: (1)本问题涉及的常量定义为: 猴子:Monkey,箱子:Box,香蕉:Banana,位置:a,b,c (2)定义谓词如下: SITE(x,y):表示x在y处; ONBOX(x):表示x站在箱子顶上; HOLDS(x):表示x摘到了香蕉。 (3)根据问题的描述将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分别用谓词公式表示如下: 问题的初始状态表示: SITE(Monkey,a)∧SITE(Box,c)∧~ONBOX(Monkey)∧~HOLDS(Monkey) 问题的目标状态表示: SITE(Box,b)∧SITE(Monkey,b)∧ONBOX(Monkey)∧HOLDS(Monkey) 从上述两种解法可以看出,只要谓词定义不同,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就不同。所以,对于同样的知识,不同的人的表示结果可能不同。 2.8解:本问题的关键就是制定一组操作,将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为了用谓词公式表示操作,可将操作分为条件(为完成相应操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动作两部分。条件易于用谓词公式表示,而动作则可通过执行该动作前后的状态变化表示出来,即由于动作的执行,当前状态中删去了某些谓词公式而又增加一些谓词公式从而得到了新的状态,通过这种不同状态中谓词公式的增、减来描述动作。 定义四个操作的谓词如下,操作的条件和动作可用谓词公式的增、删表示: (1)goto

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实验(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实验1)

-可编辑修改- 实验1 Fisher 线性判别分析实验 一、摘要 Fisher 线性判别分析的基本思想:通过寻找一个投影方向(线性变换,线性组合),将高维问题降低到一维问题来解决,并且要求变换后的一维数据具有如下性质:同类样本尽可能聚集在一起,不同类的样本尽可能地远。 Fisher 线性判别分析,就是通过给定的训练数据,确定投影方向W 和阈值y0,即确定线性判别函数,然后根据这个线性判别函数,对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数据的类别。 二、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流程图 1 基本原理 (1)W 的确定 各类样本均值向量mi 样本类内离散度矩阵i S 和总类内离散度矩阵 w S 12w S S S =+ 样本类间离散度矩阵b S 在投影后的一维空间中,各类样本均值T i i m '= W m 。样本类内离散度和总类内离散度 T T i i w w S ' = W S W S ' = W S W 。样本类间离散度T b b S ' = W S W 。 Fisher 准则函数满足两个性质: ·投影后,各类样本内部尽可能密集,即总类内离散度越小越好。 T x S (x m )(x m ), 1,2 i i i i X i ∈= --=∑T 1212S (m m )(m m )b =--

·投影后,各类样本尽可能离得远,即样本类间离散度越大越好。 根据这个性质确定准则函数,根据使准则函数取得最大值,可求出W:-1 w12 W = S(m - m) 。 (2)阈值的确定 实验中采取的方法: 012 y = (m' + m') / 2。 (3)Fisher线性判别的决策规则 对于某一个未知类别的样本向量x,如果y=W T·x>y0,则x∈w1;否则x∈w2。 2 流程图 方差标准化(归一化处理) -可编辑修改-

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第2版)》王万森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37

第2章知识表示方法部分参考答案 2.8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 (1)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y):x喜欢y 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 (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B(x):x打篮球 A(y):y是下午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y) (A(y)→B(x)∧P(x)) (3)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 NC(x):x是新型计算机 F(x):x速度快 B(x):x容量大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NC(x)→F(x)∧B(x)) (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 S(x):x是计算机系学生 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 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 (5)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 y):x喜欢y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 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 2.9用谓词表示法求解机器人摞积木问题。设机器人有一只机械手,要处理的世界有一张桌子,桌上可堆放若干相同的方积木块。机械手有4个操作积木的典型动作:从桌上拣起一块积木;将手中的积木放到桌之上;在积木上再摞上一块积木;从积木上面拣起一块积木。积木世界的布局如下图所示。 图机器人摞积木问题 解:(1) 先定义描述状态的谓词 CLEAR(x):积木x上面是空的。 ON(x, y):积木x在积木y的上面。 ONTABLE(x):积木x在桌子上。 HOLDING(x):机械手抓住x。 HANDEMPTY:机械手是空的。 其中,x和y的个体域都是{A, B, C}。 问题的初始状态是: ONTABLE(A) ONTABLE(B) ON(C, A) CLEAR(B) CLEAR(C) HANDEMPTY 问题的目标状态是: ONTABLE(C) ON(B, C) ON(A, B) CLEAR(A) HANDEMPTY (2) 再定义描述操作的谓词 在本问题中,机械手的操作需要定义以下4个谓词: Pickup(x):从桌面上拣起一块积木x。 Putdown(x):将手中的积木放到桌面上。 Stack(x, y):在积木x上面再摞上一块积木y。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书 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前言 本实验是为了配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的理论学习而专门设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高级课程和信息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书共分为八个实验:1.产生式系统实验;2.模糊推理系统实验;3.A*算法求解8数码问题实验;4.A*算法求解迷宫问题实验;5.遗传算法求解函数最值问题实验;6.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实验;7.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8.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每个实验包括有:实验目的、实验容、实验条件、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报告等六个项目。 本实验指导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实验的教学大纲;第二部分是介绍八个实验的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实验指导书的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目录 实验教学大纲 (1) 实验一产生式系统实验 (4) 实验二模糊推理系统实验 (7) 实验三A*算法实验I (12) 实验四A*算法实验II (15) 实验五遗传算法实验I (17) 实验六遗传算法实验II (22) 实验七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 (25) 实验八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 (29)

实验教学大纲 一、学时:16学时,一般安排在第9周至第16周。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运行环境:PC机、Visual C++ 6.0、Matlab 7.0。 三、实验项目及教学安排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 平台实验容学 时 类型教学 要求 1 产生式系统应用VC++ 设计知识库,实现系统识别或 分类等。 2 设计课 2 模糊推理系统应 用Matlab 1)设计洗衣机的模糊控制器; 2)设计两车追赶的模糊控制 器。 2 验证课 3 A*算法应用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N数码问题的 A*算法。 2 综合课4 A*算法应用I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迷宫问题的A* 算法。 2 综合课5 遗传算法应用I Matlab 1)求某一函数的最小值; 2)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 2 验证课6 遗传算法应用I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不同城市规模 的TSP问题的遗传算法。 2 综合课 7 基于神经网络的 模式识别Matlab 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字识 别设计; 2)基于离散Hopfiel神经网络 的联想记忆设计。 2 验证课 8 基于神经网络的 优化计算VC++ 设计与实现求解TSP问题的连 续Hopfield神经网络。 2 综合课 四、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单独按五分制评定。凡实验成绩不及格者,该门课程就不及格。学生的实验成绩应以平时考查为主,一般应占课程总成绩的50%,其平时成绩又要以实验实际操作的优劣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对于实验课成绩,无论采取何种方

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实验(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实验1)

实验1 Fisher 线性判别分析实验 一、摘要 Fisher 线性判别分析的基本思想:通过寻找一个投影方向(线性变换,线性组合),将高维问题降低到一维问题来解决,并且要求变换后的一维数据具有如下性质:同类样本尽可能聚集在一起,不同类的样本尽可能地远。 Fisher 线性判别分析,就是通过给定的训练数据,确定投影方向W 和阈值y0,即确定线性判别函数,然后根据这个线性判别函数,对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数据的类别。 二、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流程图 1 基本原理 (1)W 的确定 各类样本均值向量mi 样本类内离散度矩阵i S 和总类内离散度矩阵w S 12w S S S =+ 样本类间离散度矩阵b S 在投影后的一维空间中,各类样本均值T i i m '= W m 。样本类内离散度和总类内离散度 T T i i w w S ' = W S W S ' = W S W 。样本类间离散度T b b S ' = W S W 。 Fisher 准则函数满足两个性质: ·投影后,各类样本内部尽可能密集,即总类内离散度越小越好。 ·投影后,各类样本尽可能离得远,即样本类间离散度越大越好。 根据这个性质确定准则函数,根据使准则函数取得最大值,可求出W : -1w 12W = S (m - m ) 。 (2)阈值的确定 实验中采取的方法:012y = (m ' + m ') / 2。 (3)Fisher 线性判别的决策规则 对于某一个未知类别的样本向量x ,如果y=W T ·x>y0,则x ∈w1;否则x ∈w2。 x 1 m x, 1,2 i i X i i N ∈= =∑T x S (x m )(x m ), 1,2 i i i i X i ∈= --=∑T 1212S (m m )(m m )b =--

动物识别系统实验报告 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 1.熟悉产生式的特点,基本结构和设计思想 2.掌握基于规则推理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在实验中采用正向推理过程) 3.学会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基于规则的动物识别系统 实验要求: 1.根据动物识别系统的规则建立合理的数据结构或数据库来表示知识。 2.利用所选开发语言来建立推理过程。(该程序能正向推理识别动物过程)3.利用控制台或者图形界面给出合理的交互接口,实现基本演示功能。 4.提交实验报告和源程序,总结实验结论和经验教训。 实验原理: 1.基于规则产生式系统结构: 基于规则的产生式系统一般由规则库(知识库)、综合数据库和推理引擎(推理机)三部分组成,规则库中它的基本组成框架如下图1所示。 知识库由谓词演算事实和有关讨论主题的规则构成,综合库又称为上下文,用来暂时存储推理过程中的结论和数据。推理机是用规则进行推理的过程和行为,。知识采集系统是领域专家把相关领域的知识表示成一定的形式,并输入到

知识库中。解释系统通过用户输入的条件来分析被系统执行的推理结构,并将专家知识以易理解的方式并把知识解释给用户。 图1 规则产生式系统的基本结构 2. 简单动物识别产生式系统结构: ⑴知识库ANIMAL的知识库非常小,仅仅包含16条规则(一 般说来,一个产生式系统的知识库应包含≥几百条规则); ⑵解空间很小,仅仅包含8个解,或8个最高假设(在一个特定 的动物园里,共有虎、豹、长颈鹿、斑马、鸵鸟、企鹅和信天 翁、八哥等8种动物); ⑶初始事实集合很小,仅仅包含21个事实,如图中的F1至F21; ⑷数据(即事实、证据、断言),知识(即浅层知识,规则)和推 理都是精确的,即确定性的; ⑸知识库。 实验步骤: 本识别系统需要通过正向推理,正向推理过程的具体步骤是: (1)读入事实集到工作存储器。 (2)取出某条规则,将规则的全部前件与工作存储器中的所有事实进行比较。如果匹配成功,则所得结果显示到屏幕上,转向(3);否则,直接转向(3)。 (3)结束。 大体步骤流程图:

人工智能原理MOOC习题集及答案 北京大学

Quizzes for Chapter 1 1单选(1 分)图灵测试旨在给予哪一种令人满意的操作定义得分/ 总分 ? A.人类思考 ? B.人工智能 ? C.机器智能1.00/1.00 ? D.机器动作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2多选(1分)选择以下关于人工智能概念的正确表述得分 /总分 ? A.人工智能旨在创造智能机器 该题无法得分/1.00 ? B. 人工智能是研究和构建在给定环境下表现良好的 智能体程序该题无法得分/1.00 ? C.人工智能将其定义为人类智能体的研究该题无法 得分/1.00 ? D.人工智能是为了开发一类计算机使之能够完成通 常由人类所能做的事该题无法得分/1.00 正确答案:A、B、D你错选为A、B、C、D 3多选(1分)如下学科哪些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得分/总分 ? A.经济学0.25/1.00 ? B.哲学0.25/1.00 ? C.心理学0.25/1.00 ? D.数学0.25/1.00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4多选(1分)下列陈述中哪些是描述强AI(通用AI)的正确答案? 得分/总分 ? A.指的是一种机器,具有将智能应用于任何问题的 能力0.50/1.00 ? B.是经过适当编程的具有正确输入和输出的计算 机,因此有与人类同样判断力的头脑0.50/1.00 ? C.指的是一种机器,仅针对一个具体问题 ? D.其定义为无知觉的计算机智能,或专注于一个狭 窄任务的AI 正确答案:A、B你选对了 5多选(1分)选择下列计算机系统中属于人工智能的实例得分/总 分 ? A.Web搜索引擎 ? B.超市条形码扫描器 ? C.声控电话菜单该题无法得分/1.00 ? D.智能个人助理该题无法得分/1.00 正确答案:A、D你错选为C、D 6多选(1分)选择下列哪些是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 得分/总分 ? A.人脸识别0.33/1.00 ? B.专家系统0.33/1.00 ? C.图像理解 ? D.分布式计算 正确答案:A、B、C你错选为A、B 7多选(1分)考察人工智能(AI)的一些应用,去发现目前下列哪些 任务可以通过AI来解决得分/总分 ? A.以竞技水平玩德州扑克游戏0.33/1.00 ? B.打一场像样的乒乓球比赛 ? C.在Web上购买一周的食品杂货0.33/1.00 ? D.在市场上购买一周的食品杂货 正确答案:A、B、C你错选为A、C 8填空(1分)理性指的是一个系统的属性,即在_________的环境 下做正确的事。得分/总分 正确答案:已知 1单选(1分)图灵测试旨在给予哪一种令人满意的操作定义得分/ 总分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 八数码难题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12 —2013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开课实验室:信自楼442 2012 年10月 24日 一、上机目的及内容 1.上机内容 用确定性推理算法求解教材65-66页介绍的八数码难题。 2.上机目的 (1)复习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课程的相关知识,实现课程间的平滑过渡; (2)掌握并实现在小规模状态空间中进行图搜索的方法; (3)理解并掌握图搜索的技术要点。 二、实验原理及基本技术路线图(方框原理图或程序流程图) (1)设计并实现程序,求解出正确的解答路径; (2)对所设计的算法采用大O符号进行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分析; (3)对一般图搜索的技术要点和技术难点进行评述性分析。 三、所用仪器、材料(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或使用软件) 1台PC及VISUAL C++6.0软件 四、实验方法、步骤(或:程序代码或操作过程)

流程图: 源代码: Source files: 主函数main: #include #include "Node.h" #include "Queue.h" #include "Search.h" #include "Tree.h" void CreateNode1(std::vector& s)

{ s.push_back(2); s.push_back(8); s.push_back(3); s.push_back(1); s.push_back(0); s.push_back(4); s.push_back(7); s.push_back(6); s.push_back(5); } void CreateNode4(std::vector& d) { d.push_back(2); d.push_back(8); d.push_back(3); d.push_back(1); d.push_back(6); d.push_back(4); d.push_back(7); d.push_back(0); d.push_back(5); } void CreateNode8(std::vector& d) { d.push_back(0); d.push_back(2); d.push_back(3); d.push_back(1); d.push_back(8); d.push_back(4); d.push_back(7); d.push_back(6); d.push_back(5); } void CreateNode20(std::vector& d) { d.push_back(2); d.push_back(0); d.push_back(8); d.push_back(1); d.push_back(4);

浅谈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摘要: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另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这些说法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即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门前沿学科,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为研究内容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由于人工智能自出现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它又同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并称为20世纪的三大科学技术成就。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发展方向 ①、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一门综合了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哲学的交叉学科。“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美国计算机协会组织的达特莫斯(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自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由于智能概念的不确定,人工智能的概念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著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童天湘在《从“人机大战”到人机共生》中这样定义人工智能:“虽然现在的机器不能思维也没有“直觉的方程式”,但可以把人处理问题的方式编入智能程序,是不能思维的机器也有智能,使机器能做那些需要人的智能才能做的事,也就是人工智能。”诸如此类的定义基本都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即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人工智能的原理及应用

人工智能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一直都处于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经历了几起几落……长久以来,人工智能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它却吸引了无数研究人员为之奉献才智,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到IBM公司,再到日本的本田公司、SONY公司以及国内的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全世界的实验室都在进行着AI技术的实验。不久前,著名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还将这一主题搬上了银幕,科幻片《人工智能》(A.I.)对许多人的头脑又一次产生了震动,引起了一些人士了解并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 关键词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模式识别 ABSTRACT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experienced severa l ups and downs several…… a long time, the ordinary peop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so elusive, but it has attracted countless It dedicated intelligence researchers, from the U.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Carnegie - Mellon University (CMU) to IBM, and then to Japan's Honda, SONY, as well as domestic companies of QingHua University, China Branch Hospitals and other research institutes, laborator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carrying out the AI technology experiments. Not long ago, the fam ous director Steven Spielberg will be the subject ? onto the screen, sci-fi fil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on many people's minds once again produced a shock, caused some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explore Interest in the fiel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Expert System ; Pattern Recognition 引言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达到很高水平,电子计算机将更接近大脑的功能了,虽然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技术角度看目前还有很大局限性,计算机万能论者的理论依据也是有问题的。计算机暂时不能代替人我相信他预见的会成为现实,目前也有了很多技术突破,这就是人类-机器的结合体,他预见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飞跃。在这样一个结合体形式下,肯定超出目前的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这个结合体中,人类的大脑将植入能和机器直接沟通的芯片,这个芯片是人机的桥梁,而人类-机器结合体将发挥出人与机器的各自优势。 1.介绍什么是人工智能 由于人工智能是一个边缘学科,是哲学、数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混血儿。它的研究队伍由未自不同领域的学者组成,各自从事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他们对人工智能是什么有不同的认识。所以,要想在他们之间找出一个什么是人工智能的共同的看法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如果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电脑表现智能化,使电脑能支灵活方效地为人类服务。只要电脑能够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智能行为、就算是达到了目的,而不在乎在这过程中电脑是依靠某种算法还是真正理解了:这样,人工智能就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个分支,人工智能的目标就是研究怎样用电脑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并开发相关的技术产品,建立有关的理论。 除了上述的观点以外,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倾向于将重点放在用电脑去再现人脑思维的内部状态上.也就是要使电脑程产真正理解它所他的事情,就好保人脑一样去“思考问题”。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2008年试题

y 值。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 觉 遵 守 考 试 规 则,诚 信 考 试,绝 不 作 弊

二、人工智能有哪些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其中有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10分) 三、将下列命题写出其语义网络(10分) 1.每个学生都喜欢老师上的一门课. 2.人工智能课程的学生中有男有女,有数学系的学生也有外系的学生。

四、假设已知下列事实: 张某被盗,公安局派了五个侦察员去调查。研究案情时,侦察员A说: ”;侦察员D说:“钱与孙至少有一人作案”;侦察“孙与李中至少有一个作案”;侦察员D说“赵与孙至少一个与案无“钱与李中至少有一人与此案无关”。如果这五个侦察员的(15分)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 觉 遵 守 考 试 规 则,诚 信 考 试,绝 不 作 弊

五、.写出图中树的结点两个访问序列,要求分别满足以下两个搜索策略:(10分) 1.深度优先搜索 2.广度优先搜索 六、将下列谓词公式化成子句集 ()()()()()()a f y x R z x Q z P z y x ,,,~→∧???。(10分)

七、已知有如下不确定推理规则: r1:C 11∨C 12 ? H 1 0.7; r2:H 1 ? H 0.5; r3:C 21∧C 22 ? H -0.6; r4:(C 31∧C 32)∨C 33 ? H 0.8; 11) = 0.8, CF(C 12) = 0.9,CF(C 21) = 0.3,CF(C 22) = 0.6, ) = 0.9,CF(C 32) = 0.5,CF(C 33) =0.7; 求CF(H)。(10分)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 觉 遵 守 考 试 规 则,诚 信 考 试,绝 不 作 弊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课程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课程 期末考核补考题目与设计要求 专业:级物联网班时间:第学期任课老师:陈建峡 一、目的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针对学习完《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对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可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其成绩将作为本课程的期末考核成绩。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得到较系统的技能训练,从而巩固和加深对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独立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要求 、课程设计项目完成后,应提交如下设计成果:源程序(打包成如下文档名:课题名称本人姓名);数据库文件;用户指南即如何运行系统以及你在本系统中的具体工作的文件;字数不少于英文单词(不含源码)的课程设计报告(格式按照任课老师提供的英文格式排版,撰写内容均为英语表达,格式模板可在课程群上下载)。 、课程设计报告分以下几部分: [1]封面(包括题目,完成人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分) [2]背景介绍(分) [3]相关工作调研(分) [4]测试数据集合(分) [5]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分) [6]设计所用机器学习算法(分) [7]实验结果与分析(分) [8]结论与展望(分) [9]致谢(分) [10]参考文献:不少于篇文献(分) 三、设计验收及评分标准 .验收时间: 补考日期后一周内上交课程设计报告并答辩。 .验收内容:

系统完成及运行情况;系统演示、答辩情况和课程设计报告三部分,最后成绩以三部分综合评定。各部分所占比例为:系统完成及运行情况()、系统演示和答辩情况()、课程设计报告()。 四、人员分组 ()人题。 ()选题时在课代表处选题并登记。选题不能重复,已被其它组选定的题目不能再选。五、待选题目(程序设计中的文字内容均为英语表达,若用中文表示扣分) 1. 2. 3. 4. 5.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系统的原理与发展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系统的原理与发展 一、引言 人脸识别系统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是当今国际科技领域攻关的高精尖技术。它广泛采用区域特征分析算法,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12年4月,铁路部门宣布车站安检区域将安装用于身份识别的高科技安检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对人脸明暗侦测,自动调整动态曝光补偿,人脸追踪侦测,自动调整影像放大; 二、概述 人脸识别系统概述 广义的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研究的生物特征包括脸、指纹、手掌纹、虹膜、视网膜、声音(语音)、体形、个人习惯(例如敲击键盘的力度和频率、签字)等,相应的识别技术就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语音识别(用语音识别可以进行身份识别,也可以进行语音内容的识别,只有前者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体形识别、键盘敲击识别、签字识别等。 人脸识别系统功能模块 人脸捕获与跟踪功能:人脸捕获是指在一幅图像或视频流的一帧中检测出人像并将人像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并自动地将其保存。人像跟踪是指利用人像捕获技术,当指定的人像在摄像头拍摄的范围内移动时自动地对其进行跟踪。 人脸识别比对:人脸识别分核实式和搜索式二种比对模式。核实式是对指将捕获得到的人像或是指定的人像与数据库中已登记的某一对像作比对核实确定其是否为同一人。搜索式的比对是指,从数据库中已登记的所有人像中搜索查找是否有指定的人像存在。 人脸的建模与检索:可以将登记入库的人像数据进行建模提取人脸的特征,并将其生成人脸模板(人脸特征文件)保存到数据库中。在进行人脸搜索时(搜索式),将指定的人像进行建模,再将其与数据库中的所有人的模板相比对识别,最终将根据所比对的相似值列出最相似的人员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