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益可调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增益可调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增益可调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射频宽带放大器的设计方案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报告 摘要:本系统以AD公司生产的高速可控增益运放AD8330为核心,结合固定增益放大、可变增益放大、末级差分电路等主要部分,能实现放大倍数0~50dB 增益可调。前级放大采用一片AD8330实现可变增益放大,固定增益放大采用OPA847芯片实现10倍的固定增益放大,再经末级1片电流反馈型运放THS3001扩流,构建末级差分驱动负载。 关键词:宽带放大器高速运放 OPA847 AD8330

一、方案论证与选择 1、方案选择与比较 1.1 固定增益放大器比较 方案一:采用OPA820运放芯片作为固定增益放大,该芯片是一种高速运算放大器,在6 Hz~ 20 MHz 的通频带中可实现放大增益为43 dB, 具有带内波动小, 输出噪声低的特点。但是缺点是通频带不够宽。 方案二:采用OPA695电压反馈型高速运算放大器,在1400MHz频率下能实现两倍放大,符合本题要求,但在高频下,该运放易产生自激。 方案三:采用OPA847, 电压反馈型高速运算放大器,最大频带宽度达 3.9GHz,完全满足本题频带要求,输入电压噪声低,带内波动小,自激现象 少。 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方案三。 1.1.2 可变增益放大器比较 方案一:采用可编程程控放大器AD603。该运放增益在-11~+30dB范围内可调,通过改变管脚间的连接电阻值可调节增益范围,易于控制。但该运放增益可调带宽为90MHz,不满足题目要求。 方案二:采用高增益精度的压控VGA芯片AD8330。该芯片可控增益带宽可达150MHz,增益可调范围0~70dB,符合本题指标要求. 因此,该电路采用方案二。 1.1.3 电压增益可调方案比较 方案一:基于单片机做步进微调。由单片机MSP430G2553及12位DA转换芯片TLV5616对AD8330进行程控,实现增益在可取范围内可调。但是,此设计只能步进调节,不能连续可调,此方案不可取。 方案二:基于精密电位器做连续可调。用一个精密电位器对+5V分压后输入AD8330 5脚VDBS,从而对电压增益实现连续可调。电路简单,节省成本。 经比较,本设计选择方案二。 2、方案描述 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射频宽带放大器

射频宽带放大器(D题) 摘要:本系统以可控增益放大器LMH6502为核心,外加宽带放大器OPA695的配合,实现了增益可调的射频宽带放大功能。系统主要由四个模块构成:前置固定放大电路模块、可控增益电路模块、后级固定放大电路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显示模块。前置放大电路和后级放大电路以OPA695为核心器件,分别可提供约25.3dB 和23.5dB的固定增益;可控增益模块主要由LMH6502构成,可实现-50dB~20dB 的动态增益变化;单片机显示模块用于控制并显示可控增益电路模块的控制电压,使整个网络能够完成0~60dB的增益可调。本系统具有增益可调,频带宽,电路形式简单且调试方便的特点。经测试,系统完成了全部基本功能和部分发挥功能。 关键词:宽带放大器;可控增益;单片机控制;

一、系统方案: 1.1方案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分立三极管或双栅场效应管,将每一级构成的可控放大器级联,分别对每一级增益进行控制。该方案灵活度相对较高,但电路稳定度低,不利于调节和控制。 图一方案一总体框图 方案二:用模拟开关构成电阻网络,由单片机控制以改变信号增益。这种方案存在的不足是模拟开关会导致导通电阻较大,信号会互相干扰,容易影响系统性能。而且电阻网络级数多,造成硬件电路复杂,且电阻网络的电阻选择也较为困难,很难做到高精度控制。 方案三:用多级固定增益的运算放大电路和电压增益控制运算放大器构成。集成可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与控制电压成严格线性关系,控制电压由单片机控制DAC 产生,精度高,可以满足题目指标要求,而且外围电路简单,便于调试,故采用此方案。 图二电路总体框图 1.2方案描述: 1.2.1总体框图:

(整理)1-宽带放大器(03)(通).

宽带放大器 摘要 本设计全部采用集成电路,具有硬件电路形式简单,调试容易,频带宽,增益高,AGC动态范围宽的特点,且增益可调,步进间隔小。本宽带放大器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AD603为核心,由三级放大器组成,前级放大主要是提高输入阻抗,对小信号进行放大;中间级为可变增益放大器,主要作用是实现增益可调及AGC功能,增益控制和AGC功能都由单片机控制,可预置并显示增益值,增益可调范围10dB~58dB,步进1dB,由单片机自动调节放大倍数可实现AGC功能,使输出电压稳定在4.5V~5.5V 之间;后级放大进一步增加放大倍数,扩大输出电流,提升放大器的带负载能力,提高输出电压幅度。后级输出接峰值检波电路,检波电路输出由单片机采样并计算后,用液晶显示屏显示输出正弦波电压的有效值和峰峰值。由于宽带放大器普遍存在容易自激及输出噪声过大的缺点,本系统采用多种形式的屏蔽措施减少干扰,抑制噪声,以改善系统性能。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1、总体方案 方案一:选用结电容小,f T高的晶体管,采用多种补偿法,多级放大加深度负反馈,以及组合各种组态的放大电路形式,可以组成优质的宽带放大器,而且成本较低。但若要全部采用晶体管实现题目要求,有一定困难,首先高频晶体管配对困难,不易购买;其次,理论计算往往与实际电路有一定差距,工作点不容易调整;而且,晶体管参数易受环境影响,影响系统总体性能。另外,晶体管电路增益调节较为复杂,不易实现题目要求的增益可调。 方案二:使用专用的集成宽带放大器。如TITHS6022、NE592等集成电路。通过外接少数的元件就可以满足本题目要求,甚至远超过题目要求的带宽和增益的指标,但这种放大器难以购买,价格较贵,灵活性不够,不易满足题目扩展功能要求。 方案三:市面上有多种型号、各具特色的宽频带集成运算放大器。这些集成运算放大器有的通频带宽,有足够的增益,有的可以输出较高电压,使用方便,有的甚至可以实现增益可调及AGC的功能。总体上硬件的实现和调试较为简单,所以,我们决定采用多个集成运放级连实现本题目。系统方框图如图1-1-1

通用可变增益放大器

通用可变增益放大器(B题) 摘要 本着简单、准确、可靠、通用的原则,采用了分级设计匹配互连的思想。本放大器系统分为前级放大部分、增益放大与控制电路部分、档位控制部分、后级稳压输出部分四部分。全系统采用单一的模拟电路方式,通过前级放大部分获得所需输入电压、输入阻抗等重要参数;通过拨码开关连接的反馈电阻进行精密全局控制,获得20dB至40dB之间分辨力不低于0.1%的可变增益范围;通过档位控制部分电路实现四个档位增益值转换,在衰减电路的作用下得到三个档位的增益值,即—20dB至0、0至20dB、20dB至40dB;最后通过后级稳压输出部分获得输出幅度不低于±8V的输出电压,此部分电路包括抑制零点漂移的调零电路。通过验证,本系统可以对输出电压数值的漂移,零点漂移等不良影响进行有效地抑制和降低。通过全面的调试和测量,使得本系统基本满足题目的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的要求并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思想,设计出了一个可控范围大、输出幅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幅频特性好的通用可变增益放大器。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4) 1、前级放大部分 (4) 2、增益放大与衰减控制电路 (4) 3、后级电压输出 (5) 二、系统设计 (5) 1、总体设计思路 (5) 2、主要电路原理分析与计算 (6) 2.1、前级放大电路 (6) 2.2、增益放大与控制电路 (6) 2.3、档位控制电路 (7) 2.4、电压输出电路 (7) 三、系统测试方法与测试数据 (8) 1、测试仪器 (8)

2、测试方法与测试数据 (8) 2.1、测前级放大电路 (8) 2.2、测增益放大与控制电路 (8) 2.3、各级电路调节好后,进行测量和详细记录 (8) 3、测试结果分析 (9) 3.1、测试结果分析 (9) 3.2、误差分析 (9) 3.3、测试心得 (10) 四、总结 (10)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1、前级放大部分 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实现。此方案成本低,元器件易于得到,但是设计、调试难度过大,硬件电路连接与制作困难,在大赛规定的时间内很难保证作品的可靠性和指标,因此不

一种增益可控的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一种增益可控的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射频宽带放大器是各类电子仪器与仪表里很常用、很重要的一个單元电路。为此,论述了一款增益可控的射频宽带放大器的设计选型的过程,给出了参数的计算过程和选型是要考虑的技术指标和功能。因此结论对模拟放大电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射频;宽带放大器;参数计算;选型要求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fa7562377.html,ki.16723198.2017.09.088 1理论计算 1.1设计要求 根据用户对高频、大信号的放大要求,课题研究小组进过分析和研究,得出下列的具体设计参数: (1)被设计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 V≥52dB,增益可控52dB,输入信号电压的有效值Vi≤5mV,其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均为50欧姆,负载电阻50欧姆,且输出电压有效值V o≥2V,波形无明显失真; (2)在50MHz~160MHz频率范围内增益波动不大于2dB; (3)-3dB的通频带不窄于40MHz~200MHz,即fL≤40MHz和fH≥200MHz; (4)电压增益A V≥52dB,当输入信号频率f≤20MHz或输入信号频率f≥270MHz时,实测电压增益A V均不大于20dB; (5)放大器采用+12V单电源供电,所需其它电源电压自行转换。 通过对上述设计要求的分析可知,此课题对宽带放大器的参数选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诸如:压摆率、增益带宽积、最大输出功率、高频高输出摆幅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计算。只有做到科学计算,才能为正确的集成放大器选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设计提供科学保障。 1.2放大器的参数计算 (1)最小增益需要达到52dB(400倍),带宽200MHz,系统增益带宽积高达8*109MHz(*此处应注意多级放大和增益分配*); (2)输入电压有效值最大5mv,需要做小信号低噪声放大;

射频宽带放大器

电子系统设计 方案设计:增益可调的宽带放大器 团队成员: 指导教师: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11日

增益可调的宽带放大器 摘要:本设计以增益调整、带宽预置、单片机反馈调节为核心,制作一个射频宽带放大 器,要求具有0.3~100MHz 通频带,增益0~60dB 范围内可调,并且实现输入输出阻抗、最大输出正弦波有效值、指定频带内平坦度等功能指标要求。由于系统输入信号小,频率高,带宽要求大,可控增益范围宽,并且需要满足平坦度、输出噪声电压等指标。为此,采用高增益带宽运放组成频带预置、AD8367的压控增益放大系统完成增益调整、单片机实现反馈调节。除此之外,通过增加缓冲级、外加硬件保护措施有效地抑制了高频信号的噪声和自激振荡。经测试,系统对mV 1≤的输入信号实现了增益0~60dB 范围内可调,带宽0.3~100MHz ,并在1~80MHz 频带内增益起伏dB 1≤,且全程波形无明显失真。完成了题目所要求的所有基本要求以及绝大部分发挥部分的性能指标。

1.系统方案设计与论证 1.1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分析该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的指标,为达到题目所设定带宽与增益可调,并且能够满足在输入和输出阻抗=50Ω的情况下,最大输出正弦波电压有效值达到要求的目的,我们将整个系统分为前置缓冲级、带宽预置、增益调整、输出缓冲级、峰值检波等部分组成,主控器采用STC12系列单片机。系统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框图 1.2前置缓冲级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前置缓冲电路使用电压跟随器实现,如图2所示。考虑到本系统的通频带为0.3~100MHz,且输入阻抗限定为50Ω,由正相输入电压跟随器的输入阻抗为Rj趋于无穷大,所以图2电 路的输入阻抗为 k k k k R R R R R R R R≈ + * = = j j j n i // 。则可令实际电路取Rk=50Ω以达到输入阻抗要求。 除此之外,此前置放大电路还具有缓冲、避免引入噪声等作用,起到了良好的隔离功能。其电压增益接近于1,运算放大器选用AD8005,此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达到270MHz。 图2 前置缓冲级

基于vca820的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

基于vca820的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 摘要 对于压控增益放大器的设计,采用可调增益运放,并给出测试数据。关键词:VCA820 增益控制 一、设计要求 (一)设计要求采用压控增益放大(VCA820)。 (二)输入1mv输出1v。 (三)用TINA软件仿真,给出仿真结果,画出原理图。 二、方案设计 设计压控增益放大器有多种方案,本设计采用VCA820作为放大电路的核心部件。 VCA820的增益与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最大带宽能达到150MHz,增益控制围为-20dB到20dB,精度较高。所以选用VCA820作为运放以达到实验的要求。

三、原理分析 电路前级可控增益放大,后级放大电路为OPA695控制的放大电路,VCA820放大电路接入反馈,经过后级放大输出达到设计的要求。系统实现框图如下: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四、系统硬件设计 (一)VCA820简介 TI公司的VCA820芯片是一款直流耦合、宽带宽线性放大器,通过改变控制电压能够连续改变放大倍数。它提供高阻抗单端转换的差分输入,增益控制一般通过设置增益电阻和反馈电阻从理论上最大值设定到40dB。VCA820的部结构由两个输入缓冲和集成了一个乘法器核的输出电路反馈放大级,该电路提供了一个无须外接缓冲就能有完整可变电压增益系统。最大增益由外部两个电阻设置,这为设计提供了很大灵活性。 VCA820带宽增益放大器,在控制电压作用下,该器件可以提供精确的增益,按Vout/Vin线性变化,基本增益为:Vout/Vin=RfRGVG+RfRG-RdR1,其中VG是控制电压输入,电压基本增益为(V/V),调节VG可实现对数增

增益可调差动放大器的设计(特别版)

说明:这篇课题设计是小酒花生为陈姐特别制作!如果需要可以进行修改,若觉得不是很满意,那么自己可以设计更好的;倘有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正,谢谢!!! 增益可调差动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 物理信息学院08电科二班XXX20081030XX 摘要: 本课题设计利用增益可调放大器uA709芯片为设计核心,根据uA709的放大原理,利用公式计算出放大倍数,然后利用专业软件(如ORCAD)模拟和仿真增益可调放大器电路,并测出其电压及电压增益的实际值! 关键字:UA709LM709CN ORCAD 一﹑课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信息的高速传输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放大器作为集成电路的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集成放大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级运放的补偿、宽带高速运放、满足专用放大器的特殊结构和提高通用放大器指标的方法等这几个方向。但是可调增益放大器的研究国外开展较多,国内目前已有少量关于可调增益放大器的研究,主要是基于CMOS工艺的可调增益放大器的设计放大。宽带放大器在光纤通信、电子战设备及微波仪表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系统一般要求放大器具有增益可调、宽频带、低噪音、工艺稳定等特点。可调增益放大器是一种通过改变电路某一参对量对放大器增益进行调节的放大器,广泛应用于无线通讯、医疗设备、助听器、磁盘驱动等领域。 差动放大电路又叫差分电路,他不仅能有效的放大直流信号,而且能有效的减小由于电源波动和晶体管随温度变化多引起的零点漂移,因而获得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大量的应用于集成运放电路,他常被用作多级放大器的前置级。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由两个完全对称的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组成,该电路的输入端是两个信号的输入,这两个信号的差值,为电路有效输入信号,电路的输出是对这两个输入信号之差的放大。设想这样一种情景,如果存在干扰信号,会对两个输入信号产生相同的干扰,通过二者之差,干扰信号的有效输入为零,这就达到了抗共模干扰的目的。 第一个使用真空管设计的放大器大约在1930年前后完成,这个放大器可以执行加与减的工作。今日的运算放大器,无论是使用晶体管(transistor)或真空管 (vacuum tube)、分立式(discrete)元件或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 元件,运算放大器的效能都已经逐渐接近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要求。早期 的运算放大器是使用真空管设计,现在则多半是集成电路式的元件。但 是如果系统对于放大器的需求超出集成电路放大器的需求时,常常会利 用分立式元件来实现这些特殊规格的运算放大器。 1960年代晚期,仙童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推出了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型号为μA709,设计者则是鲍伯?韦勒(Bob Widlar)。但是709很快地被随后而来的新产品μA741取代,741有着更好的性能,更为稳定,也更容易使用。741运算放大器成了微电子工业发展历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象征,历经了数十年的演进仍然没有被取代,很多集成电路的制造商至今仍然在生产741。直到今天μA741仍然是各大学电子工程系中讲解运放原理的典型教材。

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阻抗变换器和阻抗匹配网络已经成为射频电路以及最大功率传输系统中的基本部件。为了使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入、输出达到最佳的功率匹配,匹配电路的设计成为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重要任务。要实现宽带内的最大功率传输,匹配电路设计非常困难。本文设计的同轴变换器电路就能实现高效率的电路匹配。同轴变换器具有功率容量大、频带宽和屏蔽好的特性,广泛应用于VHF/UHF波段。常见的同轴变换器有1:4和1:9阻抗变换,如图1所示。但是实际应用中,线阻抗与负载不匹配时,它们的阻抗变换不再简单看作1:4或1:9.本文通过建立模型,提出一种简化分析方法。 1 同轴变换器模型 同轴变换器有三个重要参数:阻抗变换比、特征阻抗和电长度。这里用电长度是为了分析方便。当同轴线的介质和长度一定时,电长度就是频率的函数,可以不必考虑频率。 1.1理想模型 理想的1:4变换器的输入、输出阻抗都匹配,每根同轴线的输入、输出阻抗等于其特征阻抗Z0,其等效模型如图2所示。

其源阻抗Zg与ZL负载阻抗变换比为: 图2和公式(1)表明:变换器的阻抗变换比等于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之比。 同轴变换器的输入阻抗等于同轴线的输入阻抗并联,输出阻抗等于同轴线的输出阻抗串联。 1.2通用模型 由于特征阻抗是实数,而源阻抗与负载阻抗一般都是复数,所以,就不能简单的用变换比来计算。阻抗匹配就是输入阻抗等于源阻抗的共轭,实现功率的最大传输。特征阻抗为Z0,电长度为E的无耗同轴线接复阻抗的电路如图3所示。 由于源阻抗与同轴线特征不匹配,电路的反射系数就不是负载反射系数。 由于同轴线是无耗的,进入同轴线的功率就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那就可以把电路简化只有一个负载Zin,又因为Zg与Zin都是复数且串联,就可以把Zg中的虚部等效到Zin中,最后得到反射系数为: 其中:

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

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 一、系统方案 1、方案分析与比较 方案1:以高增益精度的压控VGA芯片AD603作为核心放大器,但频率再高时,效果很不理想,并且在级联时,很容易产生自激现象。 方案2:采用宽带可变增益FET放大电路,其缺点是增益步进控制难以实现,高频时频率的稳定性不好,在75MHz~108MHZ增益起伏较大,不能满足要求。 方案3:采用射频放大器AD8321+衰减器HMC472+放大器AD809的形式。第一级为AD8321三级级联,使增益倍数达到52dB。考虑到输入信号为高频信号,随着频率增加,幅度衰减增大,所以第二级加上可设置分贝衰减器,衰减器随着频率升高衰减效果明显,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输出幅度稳定。但考虑实际拟合后,增益会稍微下降,最后通过第三级放大器将增益值稳定至输入增益。AD8321是一款低成本、数字控制式可变增益放大器,所需输出增益由8比特串行字决定,方便STM32程控,输出增益范围为-27.4dB~26dB,增益变化为0.75 dB/LSB。具有极低输出噪声电平,上行带宽高达235 MHz(最小增益),符合题目200MHz要求。 综上考虑,AD8321具有频带宽、噪声低、增益可编程,易于与STM32进行串行通信等优点,选用方案3。 2、系统整体设计 根据题目要求,本系统主要由:键盘控制,液晶显示、语音播报模块,三级AD8321级联,衰减器,第二级放大模块,滤波器电路,电压转换电路组成。总体设计框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1、射频放大器设计 按照本设计要求,带宽为40MHz~200MHz ,电压增益为52dB 。所以采用AD8321三级级联的方式。8321最大增益为26dB ,理论上总增益=26+26+26=78dB ,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阻抗之间已经匹配,级联时无需额外电阻网络。为了防止高频走线间干扰,采用贴片式电路,原理图是根据器件手册的应用电路来设计。 2、频带内增益起伏控制 造成通频带内增益起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带内波动、运放幅频响应不平坦及供电电源电压不稳等,为了降低增益波动,在三级放大输出加上衰减器,利用衰减器HMC472随着频率增高衰减效果明显的特性,使频带内增益起伏得到控制。对幅度衰减特性进行补偿,最后再加一级AD809,将增益稳定。 3、射频放大器稳定性 由于本系统的处理对象是高频信号,所以整个系统对噪声的处理要求很高才能保证射频放大器的稳定性。噪声来源包括:电源、外界环境、级间干扰,以及走线间相互干扰等。针对不同的噪声,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措施: (1)电源干扰:使用电感、电容构成滤波电路,能有效滤除纹波。在每个运放的电源引脚并联去耦电容。 (2)外界环境干扰,为了防止外界干扰,可以将电源线和地线加宽,并且在制PCB 板时加以覆铜;对自动增益级及功率放大级增加屏蔽罩,提高其抗干扰性能。 (3)级间干扰,各级之间,采用了高低频电容来滤除高低频噪声。 DC-DC (9V ) DC-DC (5V ) AD8321 AD8321 AD8321 STM32 液晶显示 键盘 直流稳压电源 输入 输出 语音播报 AD809 滤波器 衰减器

2015年国赛D题-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

D 题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 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谭文张育铭易嗣为

摘要 本系统由电流反馈型运算放大器AD8009,程控衰减器HMC307构建而成。系统前级通过级联四片AD8009实现46dB固定增益放大,由前级衰减器和中间级衰减器实现4dB~66dB总动态增益范围,后级由RF3827做功率级保证输出有效值2V 以上且波形不失真。系统各部分采用屏蔽盒进行电磁屏蔽,各个模块独立线性稳压电源供电,提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经测试,本系统达到了题目的所有要求。 关键词:射频宽带放大器、HMC307、AD8009 Abstract This system consists of current feedback amplifier AD8009 and digital attenuator HMC307.The primary System achieve 46dB fixed gain by cascading 4 AD8009 and achieve 4dB~66dB gain dynamic rang with two digital attenuatores. To reach 2Vrms output without distortion,we use RF3827 as final amplifier . All parts of system are warped up by shielding box protected from EMI.Every module are supplyed by separate LDO to enhance system’s stability and anti-jamming capability.This system pass text andmeet all request of subject

宽带放大器(B题)

宽带放大器(B题) 本设计由三个模块电路构成:前级放大电路(带AGC部分)、后级放大电路和单片机显示与控制模块。在前级放大电路中,用宽带运算放大器AD603两级级联放大输入信号,输出放大一定倍数的电压,经过后级放大电路达到大于8V的有效值输出。ADUC812的单片机显示、控制和数据处理模块除可以程控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外,还可以实时显示输出电压有效值。 本设计采用高级压控增益器件,进行合理的级联和阻抗匹配,加入后级负反馈互补输出级,全面提高了增益带宽积和输出电压幅度。应用单片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增益进行预置和控制,AGC稳定性好,可控范围大,完成了题目的所有基本和发挥要求。 方案论证与比较 1.可控增益放大器部分 方案一简单的放大电路可以由三极管搭接的放大电路实现,图1为分立元件放大器电路图。为了满足增益60dB的要求,可以采用多级放大电路实现。对电路输出用二极管检波产生反馈电压调节前级电路实现自动增益的调节。本方案由于大量采用分立元件,如三极管等,电路比较复杂,工作点难于调整,尤其增益的定量调节非常困难。此外,由于采用多级放大,电路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自激现象。 方案二为了易于实现最大60dB增益的调节,可以采用D/A芯片AD7520的电阻权网络改变反馈电压进而控制电路增益。又考虑到AD7520是一种廉价型的10位D/A转换芯片,其输出V out=Dn×Vref/210,其中Dn为10位数字量输入的二进制值,可满足210=1024挡增益调节,满足题目的精度要求。它由CMOS 电流开关和梯形电阻网络构成,具有结构简单、精确度高、体积小、控制方便、外围布线简化等特点,故可以采用AD7520来实现信号的程控衰减。但由于AD7520对输入参考电压Vref有一定幅度要求,为使输入信号在mV~V每一数

2013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报告材料

射频宽带放大器 摘要:本系统采用宽带电压反馈运放OPA690、压控增益放大器VCA810以及宽带电流反馈放大器THS3001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增益可调的射频宽带放大器。系统主要由四个模块构成:前置放大电路、压控增益放大电路、后级放大电路、单片机显示控制模块。压控增益放大电路以VCA810为核心,实现60dB的可调节围;使用THS3001等运放进行电压放大使最大有效值达到1V;整个电路波形稳定、无明显失真,噪声电压小,通频带增益平坦,较好得完成了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的要求。 关键词:射频放大、宽带放大、压控增益、单片机控制

Abstract Adopting a combination of wideband voltage-feedback amplifier OPA690, voltage-controlled gain amplifier-VCA810, wideband current-feedback amplifier THS3001, the system can achieve a RF(RF-Radio frequency)broadband amplifier with adjustable gain. The system is consisted of four blocks: pre-amplifier circuit, voltage-controlled gain amplifier circuit, the latter amplifier circuit, MCU display control module. With a

高增益宽带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2013届) 题目:高增益宽带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XXX 学号: XXX 指导教师:王兴和职称:教授 填写日期: 2013-5-10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高增益宽带放大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性能的好坏对整个系统起着重要的的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军用和民用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射发系统的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是全新的要求。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模拟运算放大器实现的增益可控的宽带放大器。该器件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运算放大器OPA2613组成,第二部分中间级连续可调增益由放大器OPA842完成,第三部分功放由AD811完成。工作频带宽可达3.9MHZ,增益调节0dB-53dB。放大器噪声小, 动态范围宽。在通频带内增益起伏为1dB左右。通过反馈电阻可调,可实现增益的变化。通过Multisim的仿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整个系统工作可靠,稳定,而且成本低效率高。 关键词:OPA2613 OPA8421 AD811 可控增益带宽放大器

ABSTRAC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igh-gain broadband ampl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at, It is good or bad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ilitary and civilia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it, Hair on the radio system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even entirely new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ulation-bas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gain controlled wideband amplifier. The devic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 OPA2613,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intermediate stage adjustable gain amplifier OPA842 completed by the third part of the amplifier by the AD811 is completed. Frequency band up to 3.9MHZ, gain adjustment 0dB-53dB. Amplifier noise, wide dynamic range. Ups and downs in the pass band gain is about 1dB.. Adjustable through the feedback resistor, the gain variation can be achieved. By Multisim simulation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The whole system is reliable, stable and cost-inefficient rate. Key words: OPA2613 OPA8421 AD811 Controllable gain Bandwidth amplifier

射频宽带放大器(D题)..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射频宽带放大器(D题) 【本科组】 2013年9月7日

摘要 本系统以程控增益调整放大器AD603为核心,外加宽带放大器OPA690的配合,实现了高增益可调的射频宽带放大器。系统主要由六个模块构成:前置放大电路、一阶RC 高通滤波电路、可控增益放大电路、输出缓冲电路、直流稳压电源以及单片机显示控制模块。系统通过第一级OPA690两级级联电路放大20dB,再通过单片机程控两级级联的AD603实现-20~60dB的动态增益变化,从而满足电压增益Av在0~60dB范围内可调的要求。整个系统放大器可放大1mV有效值信号,增益可达80dB,通频带内增益起伏1dB,放大器在Av=60dB的时候,输出噪声电压峰-峰值为80mV,通过单片机控制可实现电压增益Av可预置并显示的功能。整个系统工作可靠、稳定,且成本低。 关键词:射频宽带放大;可控增益;AD603

目录 1系统方案论证 (1) 1.1方案比较与选择 (1) 1.1.1前置放大电路 (1) 1.1.2可控增益放大电路 (1) 1.1.3直流稳压电源 (2) 1.2方案描述 (2) 2理论分析与计算 (3) 2.1宽带放大器设计 (3) 2.2频带内增益起伏控制 (3) 2.3射频放大器稳定性 (3) 2.4增益调整 (3) 3电路与程序设计 (4) 3.1电路的设计 (4) 3.1.1前置放大电路 (4) 3.1.2可控增益放大电路 (4) 3.1.3输出缓冲电路 (5) 3.1.4自制直流稳压电源模块 (5) 3.2程序的设计 (5) 3.2.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5) 3.2.2程序流程图 (6)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7) 4.1测试仪器 (7) 4.2放大器增益测试 (7) 4.3最大输出有效值测试 (8) 4.4通频带内增益起伏测试 (8) 4.5放大器噪声电压测试 (8) 4.6输入电阻与负载电阻阻值测试 (8) 附录1:源程序 (9)

2013年电子设计竞赛D题射频宽带放大器(国家二等奖)

瑞萨杯2013全国大学生电子 设计竞赛 射 频 宽 带 放 大 器

摘要 本设计以低噪声、低功耗、的THS3001和增益可变放大器AD8330运算放大器为主控器件,放大器分别由前级放大、二级增益控制和稳压直流电源等模块。论文根据放大器系统的特点,结合相关的电路设计理论,设计出了几本符合要求的放大器,系统整体提高电压增益,使电压增益大于dB A V 20≥,放大器dB 3-BW 的下限截止频率≤L f 0.3Z MH ,上限截至频率≥H f 20Z MH ,并要求在1Z MH ~15Z MH 频带内增益起伏dB 1≤。 关键字:THS3001 AD8330 电压增益 截止频率 增益起伏

设计报告 一、总体方案的选取及确定 1.1 系统方案的确定 题目中要求电压增益大于dB A V 20≥,放大器dB 3-BW 的下限截止频率 ≤L f 0.3Z MH ,上限截至频率≥H f 20Z MH ,并要求在1Z MH ~15Z MH 频带内增益 起伏dB 1≤。我们从网上查到THS3001的单位增益宽带为420Z MH ,而且它的0.1dB 的平坦宽带为115Z MH ,因此我们首先采用THS3001来作为首级的电压增益,但是发挥部分要求dB A V 60≥,因此电压增益还需扩大,从手册中查到AD8330是一款DC 至150Z MH 的宽带可变增益放大器,适合要求完全低噪声、精确定义增益和适度低失真的应用,因此我们在第二级增益可控部分采用AD8330作为主控元件来控制电压放大的倍数,最后可直接驱动50欧姆的负载。系统方案框图见图1.1。 输入 输出 图 1.1 系统方案框图 1.2 各级电路方案的确定 1. 2.1 前置放大电路部分 方案一:采用场效应管或三极管设计增益放大电路,主要利用场效应管的可变电阻区或三极管的放大区可实现电压增益放大,但是本方案采用了大量的分立元件,电路复杂,在设计本放大器的高频功率条件下,可能会造成电路的稳定性很差,而且很容易受外界噪声等的因素影响,因此未选此方案。 方案二:根据题目要求,电压增益大于dB A V 20≥,放大器dB 3-BW 的下限截止频率≤L f 0.3Z MH ,上限截至频率≥H f 20Z MH ,我们查到THS3001的单位增益宽带为420Z MH ,而且它的0.1dB 的平坦宽带为115Z MH ,非常符合我们题中的要求,因此我们采用此方案来实现第一级放大电路的增益控制。 1.2.2 电压增益控制设计方案 经过前一级的放大,电压增益达不到题目的要求。只要信号和干扰比在设定的范围内,则可以实现在电压增益控制的同时保证输出信号的信噪比满足题目要求,我们查到AD8330具有特性完全差分信号通路,也可使用单端信号,线性dB 和线性幅度增益模式、低噪声、低失真等特点,可以作为该部分的主控元件。因此我们采用次方案来实现电压的增益控制。 前置增益放大电路 (THS3001) 二级增益可控 电路 (AD8330)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方案

宽带直流放大器方案设计 一、方案的选择和论证 分析题目要求,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技术指标:在输入电压有效值Vi≤10 mV 情况下放大器电压增益必须大于60dB,且电压增益为60dB时,输出端噪声电压的峰-峰值VONPP≤0.3V。另外,3dB通频带0~10MHz;在0~9MHz通频带内增益起伏≤1dB,能为50欧姆的负载输出正弦有效值10V的电压。 基于以上要求,我们把整个放大器分为5个板块来设计。前置缓冲级,中间增益可调放大级,后级功率放大电路,电源部分和滤波器。 系统总体框图: 1.前置缓冲级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宽带高精度集成运放。 缓冲级对整个放大电路来说尤为重要,高质量的前级是放大电路的基本保障,故本设计中采用宽带高精度低噪声运算放大器OPA620构成电压增益为6dB的缓冲级。该运放增益宽带乘积为200M赫兹,能很好的满足题目要求。 方案二:采用普通运放。 普通运放虽然价格稍低,但是带宽和精度都十分有限,理论上虽然能用反馈的方式扩宽通频带,但是题目要求的10M赫兹频带太宽,故普通低价的运放很难达到实验要求。 比较上述两种方案,方案一能更好的完善题要求的指标,方案二虽然成本较低,但是不容易达到题目要求,且前级配置的高低对后级电路影响很大。故选择方案一。 2.中间增益放大级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三极管构成多级放大电路

若用分立元件构成60dB放大器,则须采用三极管构成的多级放大器。此方案有选材方便和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选择性能合适的三级管比较费时间,选择合适的三极管配对组合更是不容易,并且题目给出的指标较高,三级管构成的多级放大器容易引起更多的干扰,影响放大质量。此外,晶体管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不易实现大范围的增益连续可调,这是相比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又一大缺点。所以,我们对下一种方案进行论证。 方案二:使用集成运放OPA620构成2级放大 单个OPA620的增益可调范围为 -20bB — +20dB ,采用两级相连,则可以实现-40dB-+40dB的可调范围。从厂商的数据手册可以看出,OPA620外围电路简单,容易操控,通频带内增益起伏小于0.05dB,且放大效果较好。但是若要求实现提高部分0-60dB全范围的连续可调,两级OPA620放大则不能达到题目要求。 方案三:使用低噪声增益可控放大器AD603 使用两级AD603构成的增益可调放大电路。 AD603是主要用于RF和IF AGC系统的低噪声可调增益放大器,它具有引脚可编程增益功能,可以使用一个外部电阻设置增益范围内的任何增益子范围,控制接口可以输入差分电压,也可以输入单端的正控制或负控制电压,使用十分方便。单级AD603便可以实现0-40dB的电压放大,且该增益范围内有30MHz的频带宽,性能优异,如果采用两级连放,理论上可以实现0-80dB的增益可调范围,能满足题目要求。其次,AD603构成的增益可控放大电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通过电位器获取基准电压进行手动控制,通过模拟开关连接电阻器实现增益程控,通过单片机配合DAC模块实现不同精度的增益数控。 所以比较上述两种方案,AD603与OPA620相比,容易实现增益数控,AD603有更高的性价比,我们最终选择方案三。 3.增益控制电路 方案一:单片机和数模转换芯片实现增益可调 使用89C51单片机,选择稳定的基准电压,配合DAC0832输出电压信号控制AD603,从而实现增益数控。 DAC0832是采样频率为8位的D/A转换芯片,集成电路内有两级输入寄存器,D/A转换结果采用电流形式输出,理论精度为1/256,能满足增益步进5dB的要求。该芯片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算是较常用的8位DAC芯片。该芯片为电流输出型,若采用该芯片实现AD603的增益可控,则须在输出端加上运算放大器LM324,实现电流到电压的转换,从而稳定实现增益可调。 方案二:单片机、模拟开关和电阻网络实现增益可调 使用89C51单片机,配合模拟开关控制不少于12个串联的电阻,通过取得电阻上的稳定电压控制AD603,从而实现步进为5dB的增益数控。模拟开关控制电阻网络与DAC模块工作原理相似,但是精度就远远不如8位DAC,并且使用模拟开关和电阻网络扩大了控制电路,电路集成度降低,引入更多的干扰因素。再者,从成本上看来,该方案也是不经济的。 方案三:滑动变阻器实现增益手动可调 通过电位器获取与基准电压成一定比例的控制电压输入AD603控制端,实现手动增益可调。 该方案很容易实现增益连续可调,相比以上两种方案成本是最低的,理论控制精度最高,精度仅有电阻器可调精度决定,但是此方案仅适用于固定范围内的手动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射频宽带放大器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

射频宽带放大器(D题) 摘要 本设计以增益调整、带宽预置、单片机反馈调节为核心,制作一个射频宽带放大器,要求具有0.3~100MHz通频带,增益0~60dB范围内可调,并且实现输入输出阻抗、最大输出正弦波有效值、指定频带内平坦度等功能指标要求。由于系统输入信号小,频率高,带宽要求大,可控增益范围宽,并且需要满足平坦度、输出噪声电压等指标。为此,采用高增益带宽运放组成频带预置、AD8367的压控增益放大系统完成增益调整、单片机实现反馈调节。除此之外,通过增加缓冲级、外加硬件保护措施有效地抑制了高频信号的噪声和自激振荡。经测试,系统对mV ≤的输入信号实现了增益0~60dB范围内可调,带宽0.3~100MHz,并在1 1~80MHz频带内增益起伏dB 1 ≤,且全程波形无明显失真。完成了题目所要求的所有基本要求以及绝大部分发挥部分的性能指标。 关键字:带宽预置AD8367压控增益单片机

1. 系统方案设计与论证 1.1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分析该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的指标,为达到题目所设定带宽与增益可调,并且能够满足在输入和输出阻抗=50Ω的情况下,最大输出正弦波电压有效值达到要求的目的,我们将整个系统分为前置缓冲级、带宽预置、增益调整、输出缓冲级、峰值检波等部分组成,主控器采用STC12系列单片机。系统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框图 1.2前置缓冲级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前置缓冲电路使用电压跟随器实现, 如图2所示。考虑到本系统的通频带为 0.3~100MHz ,且输入阻抗限定为50Ω,由 正相输入电压跟随器的输入阻抗为R j 趋 于无穷大,所以图2电路的输入阻抗为 k k k k R R R R R R R R ≈+*==j j j n i //。则可令实际 电路取R k =50Ω以达到输入阻抗要求。除 此之外,此前置放大电路还具有缓冲、避 图2 前置缓冲级 免引入噪声等作用,起到了良好的隔离功能。其电压增益接近于1,运算放大器选用AD8005,此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达到270MHz 。 1.3带宽预置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通过对继电器L 1和L 2触点的控制实现系统通频带0.3~20MHz 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