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

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实践感知

(1)画一画,剪一剪。

学生自己选择工具画角剪下来。

集体交流。

(2)摸一摸,探究角的特点。

(3)闭眼想像角的样子。还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比画比画。

三、活动操作、巩固应用

(1)找一找。

①明确活动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学具盒中摸出一个带角的图

形。

②反馈摸出的图形。

③分组交流,每个图形的角在哪儿?

④用手势反馈。

(2)做一做。

①交代活动要求。

②学生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开始活动。

③组织学生参观作品。

④学生质疑,评价。

四、总结提升

(1)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关于它你了解多少?

(2)延伸:关于角,你还想知道什么?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

二、探索新知

(1)从生活中找直角。

(2)判断直角。

出示课件,在图中判断哪些图形中的角是直角。

(3)制作直角

①刚才我们认识了直角,现在我们用一张纸来制作直角。

②学生动手操作。

③展示成果。

④小结:将纸片对折两次得到直角。

(4)画直角。

①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

②示范画直角。

③请同学们在纸上画直角。

三、积累运用

(1)折直角。

(2)完成练习八第6、7、8、14题。

a)总结提升

谁能说出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直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第三课时

角的分类

【教学目标】: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难点:能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角)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

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的回忆,调动学生发挥认知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本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学生在卡片上画角。

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分类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做好记录。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

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其用三角尺验证。贴出直角。

师:“你们认为他们分的怎么样?”

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贴上“锐角”。(钝角同上。)

师:“对于这些,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

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贴上“的分类”。

三、巩固练习。

师:“请组长将这些角分还给大家。同学们可以在角的旁边写上角的名称。”

学生写角的名称。

师:“写好的人互相说一说你刚才都画了哪些角。”

学生互说,教师指名说。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

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

师:“第五个任务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凑在一起试着拼一拼。”

学生合作拼。

师:“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来拼一拼吗?”

学生在黑板上用学具拼。

师:“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拼成的?还有其他的拼法吗?”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第四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会用三角尺拼角。

2、通过拼一副三角尺,两副三角尺,使学生更进一步辩认直角、

锐角、钝角。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

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两个三角尺、三个三角尺拼出直角、钝角和锐角。

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三角尺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每人一套三角尺、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探索活动

(1)你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钝角、什么是锐角,但你们会画钝角吗?会画锐角吗、

画钝角的方法是什么?画锐角的方法是什么?(分组操作、探究

方法)

你们都画了什么角?(用展示平台展示学生所画的各种角)

(2)让学生自己展示所画的角和画角的方法。(指每组代表到前面边演示边说明,集体讨论订正)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同桌合作,用两块三角尺拼一拼,说一说,你们都拼出了什么角?

师:能拼出来吗?(能)拼出钝角的,请举手。你是怎么拼的?

(请生上来,用大三角尺演示)

师:他拼出的是钝角,你还有不一样拼法可以拼出钝角吗?

(至少展示2种)

2.请同学们拿出两块三角尺,研究一下,两副三角尺还能拼出哪些角?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研究。

3.刚才我看到同学们都很仔细、认真,而且热烈。下面谁能把拼出的角,利用老师这儿的三角尺,贴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并说出是什么角,说明理由。

生:上台贴图,并说明理由。

师:实在太漂亮了,有这么多的答案,那你还能拼出什么角吗?

生:拼角,并上台贴图。

4.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两块三角尺拼出了这么多的角,真是聪明极了。你是如何检验这些角就是锐角或钝角的呢?

(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用两副相同的三角尺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

2.在钉子板上任意围一个图形,再找出图形中的直角、锐角或钝角。

3.课本第45页第13、14题。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小朋友真能干,用不同的学具创造出了不同的锐角和钝角。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拼角)

教学目标:

1.通过拼角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不同角的特征,加深对直角、锐角、钝角之间关系的理解。

2.通过拼角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直角、锐角、钝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角的特征拼角。

教学准备:课件、七巧板、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学生回顾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按角的大小排一排。

2.学生说一说两个三角尺上的角各是什么角。

3.老师课件展示用一副三角尺拼的角,让学生说一说拼的是什么角,并板书课题。

二、发展活动

出示教材第42页例6的情境图。(出示两个三角尺)

1.师:这两个三角尺上有些什么角?

(生: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2.师:用两个三角尺可以拼成什么角?(学生可能会说可以拼成一个钝角、两个直角、一个锐角)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用两个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分组操作,指名演示。

3.师:你们还可以拼出其他的角吗?希望你们多动脑筋,多动手拼一拼,看谁拼的角多。

分组操作,展示学生拼的各种角。

可能出现:

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钝角。

用锐角和锐角拼出的还是钝角。

用锐角和锐角拼出了锐角……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

学生小组操作,集体展示。

2.讨论:一幅三角尺和两幅三角尺拼出来的角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3.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八第13题。

(1)师:说一说七巧板中的每块板是什么形状,上面各有哪些角。

(2)师:比一比5块三角形板的各个角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3)师:用两块板拼直角,你能拼出几个?拼钝角呢?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操作、汇报、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拼角课后反思

今天引领孩子用三角板拼出规定度数的角,并画出来,在上课之前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教研组昨天在集体教研时有了共同的思考:

在遵从人教版教材的编者意图的前提下,如何引导学生想到用三角板画出一定度数的角?如何让孩子学生借助三角板画角的过程中

自己发现些什么?如何使孩子利用他们的发现找到用三角板画出角

的度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情推理,如何让他们在感觉到三角板是个神奇的学习工具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本身的趣味?

所以,我把让孩子的操作变得有顺序、不遗漏,能够在操作中发现所拼出角的度数的规律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操作中体验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是通过大量的学具操作中进行观察,学会问题,开始思维活动的。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没有常用的测量工具,学具的拼摆)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数学课的兴趣点应该在数学知识本身。本节课没有出现生活情境,更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而是从数学知识本身引入。本节课只能用三角板来画出角,我先让孩子快速反应,指出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90°、45°、30°、60°,熟悉之后我马上说出75°,这样让孩子

在自己的认知冲突中,引导其发现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的出路。在孩子的尝试中,我的引导和孩子们的学由无序变得有序。并在孩子思考的过程中,向更高的学习层次迈进,临下课我对孩子说:“165°的角如何拼?”雪易初马上做出反应:“30°+45°+90°”他还高高举起自己的三角板向大家讲解,靳轶然又想出不同的拼法:“60°+60°+45°”

这节课的最大的特点也就在于:让学生在纯粹的数学环境中,渐渐感受到数学本身带给他们的不断发现、不断改进、不断肯定和否定自己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体验到数学自身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数学家陈省身曾提倡:“数学好玩”。让孩子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让孩子们觉得数学真的很好玩儿,这才应该是数学课真正的魅力和主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