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1840—2020)(解析版)

专题01 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1840—2020)(解析版)
专题01 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1840—2020)(解析版)

【热点直击】

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同时,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隐性考查为主,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

一、鸦片战争

1.爆发背景

(1)鸦片战争前的中西方对比:西方,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根本原因:为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开展虎门销烟。

2.过程

(1)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厦门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英军。英军继续北上,一度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3)清政府革职查办林则徐,派琦善与英方“议和”。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道光帝感到有失尊严,对英宣战。

(4)在镇江,清军满族将领海龄率守军同敌人浴血战斗,最后壮烈殉国。

(5)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3.结果

(1)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

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商定。

(2)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3)1844年,美法两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4.影响

(1)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2)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3)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全面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三、全面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对外关系上: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国门被迫开放。

(3)思想文化上:封建传统思想受到冲击,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刺激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经济上: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5)社会生活上:外国的生活方式、习惯、衣着、饮食首先传入,西方的社会习俗也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四、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对比

【考法预测】

考法一考查背景、原因

【例1】鸦片战争时期,英国舰队司令伯麦对清朝谈判人员说:“断鸦片可,断一切贸易不可。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著名传教士领袖李提摩太也说:“泰西各国素以爱民为治国之本,不得不藉兵力以定商情。”上述材料表明

A.英国承认鸦片走私的不合法性

B.西方世界对英国发动战争的支持

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

D.英国对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不满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不并在于禁止鸦片贸易,而是打开中国商品市场,便于英国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故C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英国对鸦片贸易的态度,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西方国家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态度,排除;D项,材料未涉及英国对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态度,排除。

【例2】1830年,47名在华英商上书英国国会,历数在华遭受的禁止乘轿等诸多限制,控诉广东当局称其为“奸夷”。1834年,80余名英商致国王的请愿书建议发动战争解决对华关系问题。这反映出

A.侵华战争舆论氛围逐渐形成

B.“海禁”政策阻断了中英贸易

C.英国寻求平等的对华关系

D.英商旨在维护大英帝国尊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商人上书内容从控诉中国对英国商人的限制到要求通过战争解决中英问题,而且上书人数增加,显示战争舆论氛围逐渐形成,选项A正确;从材料中英国商人认为受到歧视可知,中英之间存在贸易关系,排除B;选项C只是表象,排除;英国商人的行为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利益,而非维护帝国尊严,排除D。

考法二考查结果、影响

【例1】有学者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由清初建立起来“天朝”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全然被废除。各通商口岸需要实行一种新制度。尽管《南京条约》在文字上,对这种制度未作过多的具体规定,但从精神上理解,应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该学者认为,《南京条约》

A.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为以后列强扩大战争埋下伏笔

【答案】A

【解析】《南京条约》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这有利于中国贸易的近代化,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故A正确;材料反映《南京条约》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肯定了《南京条约》在客观上的积极影响,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 错误。

【例2】1859年,清政府任命李泰国为中国海关第一任总税务司,李泰国不仅“霸占”了中国海关的最大权利,还在其任期内将司税改为税务司,税务司的实际地位就相当于各地海关行政最高长官。海关税务司的设立

A.便利了英国对华倾销工业品

B.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C.实现了中国海关近代化转型

D.打开列强进入内地的门户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李泰国不仅‘霸占’了中国海关的最大权利”“税务司的实际地位就相当于各地海关行政最高长官”等信息可知,李泰国是英国人,而李泰国掌握中国海关的最大权力有利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即便利了英国对华倾销工业品,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规定标志着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人掌控我国海关权力,便利了英国对华倾销其商品,便利了英国对中国侵略,而不是实现中国海关的近代化,故C选项错误;英国人掌握中国海关的最大权力有利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而不是打开列强进入内地的门户,列强进入中国内地主要通过开放通商口岸,故D选项错误。

【例3】1843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开办墨海书馆,1845年英国人在广州黄埔开办柯拜船坞,美国传教士在

宁波开办美华书馆。此后英美又在上海、厦门接连开办船舶修理厂、印刷厂、药房、打包厂等,他们雇佣了一部分中国人从事生产。据此可知

A.中外文化逐步融合B.传统自然经济迅速解体

C.通商口岸数量增加D.早期近代产业工人诞生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此后英美又在上海、厦门接连开办船舶修理厂、印刷厂、药房、打包厂等,他们雇佣了一部分中国人从事生产。”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开始在华投资设厂,并雇佣了一部分中国人从事生产,中国早期近代产业工人诞生,D正确;据材料可知,英国人在设厂中也开设书馆,这只是在华投资设厂的一方面,A片面;B违背史实;据材料反映的英国人开始在华投资设厂,并雇佣了一部分中国人从事生产,材料中不能推断“通商口岸数量增加”,C错误。

【名题精练】

1.(2020年湖北省鄂东南联盟高三上期中)黄爵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书朝廷:“各省州县地丁漕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悉以钱易银,折耗太苦,故前此多有盈余,今则无不赔垫。各省盐商卖盐俱系钱文,交课尽归银两。昔之争为利薮,今则视为畏途。”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巨商屯积银元B.地方官吏盘剥

C.鸦片走私猖獗D.银钱比价剧变

【答案】C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1838年清朝各省出现钱文贬值银价上升的现象,由“1838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当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鸦片走私猖獗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故C项符合题意;巨商囤积银元的现象在1838年之前也多有发生,因此不是材料中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排A项不符合题意;地方官吏盘剥的现象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因此也不是造成材料中所提到现象的主要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银钱比价剧变是材料中描述的现象,而非原因,D项不符合题意。

2.(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期中)鸦片战争爆发前,前往广东进行中英谈判的钦差大臣琦善在给义律的照会中说:“(英方)乃先占据定海,本不能不上干天怒。特缘本大臣……叠奏贵国情词恭顺,方简派本大臣爵阁部堂来此查办。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由此可见,琦善A.认识到英国船坚炮利

B.依然秉持天朝上国观念

C.缓和了中英之间矛盾

D.熟悉近代国际交往准则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可知,当时的琦善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对国际变化没有全面的了解,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可知,琦善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没有认识到英国船坚炮利,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的琦善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对国际变化没有全面的了解,没有体现缓和中英之间矛盾的问题,并且琦善的上述言论也不利于缓和中英矛盾,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叠奏贵国情词恭顺,方简派本大臣爵阁部堂来此查办”“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等信息可知,体现了琦善依然秉持天朝上国观念,不熟悉近代国际交往准则,故D选项错误。

3.(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期末)英国近代历史教科书中涉及中国与外国冲突的记述时,多次出现“forcedto”(被迫)、“weak”(虚弱)等词,这些记述反映出

A.英国的教育领先于中国B.教科书违背了历史事实

C.近代中外冲突过于频繁D.列强炮火下中国的困境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多次出现‘forcedto’(被迫)、‘weak’(虚弱)等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历史教材中与中国相关的“被迫”“虚弱”等词体现了英国对当时中国的认识,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落后与困境,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中国和英国的教育发展进行对比,无法得出英国的教育领先于中国结论,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近代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中国相关的“被迫”“虚弱”等词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中国的现状,而不是违背历史事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通过英国近代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中国的表述来体现当时中国在列强炮火下的困境,无法得出近代中外冲突过于频繁结论,故C选项错误。

4.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类似的现象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不断重复上演。这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没落B.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

C.近代中国国人民族意识淡薄D.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

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等信息可知,说明当时普通民众对国家政治漠不关心,国人民族意识淡薄,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统治腐朽没落,但这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等信息可知,体现了当时中国国人民族意识淡薄,“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是材料内容体现的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材料反映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的问题,没有体现民族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问题,故D选项错误。

5.(2020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期末)有学者认为,“尽管澳门在它坎坷的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次危机,但一八四二年才是它真正衰落下去的日子。”该学者观点

A.真实揭示了澳门政治地位变化B.基于澳门在远东贸易地位的变化

C.号召澳门人民起来抗击侵略者D.为侵略者侵占澳门寻找现实依据

【答案】B

【解析】材料提及澳门的衰落是在1842年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使澳门失去了贸易的优势,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澳门的政治地位变化无关,当时的澳门仍然属于中国管辖的范围,A选项排除;号召澳门人民起来抗击侵略者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为侵略者侵占澳门寻找现实依据的说法,D选项排除。

6.(2020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期末)《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劄(同‘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申明

A.冲击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B.使中国丧失部分政治主权

C.表明西方以平等对待中国D.体现英国自由贸易的要求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照会”“申陈”“劄行”“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结合所学可知,“平行照会”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使中国天朝上国的观念,以强调中国是世界中心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答案为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不能表明英国平等对待中国,C错误;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7.(2020年广东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南京条约》第九条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豁免”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经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此条款表明英国

A.与清朝建立起了正常关系B.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C.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D.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干涉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对充当汉奸的中国人进行“豁免”,释放监禁的卖国贼,这是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答案为D;《南京条约》是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应该正常关系,A错误;材料没有提到贸易问题,B错误;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8.(2020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上期末)1840年英国政府提出战争议案后,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勉强通过,并且议会“反战派”在辩论中称这场将要发生的战争为“鸦片战争”。“反战派”的做法反映出英国

A.工业资产阶级不同的贸易理念B.下议院中平民数量不占多数

C.光荣革命后君主仍然长期理政D.责任内阁之军事权力的膨胀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政府在其最为关心的财政、经济利益驱使下发动了第一次中英战争,体现了其自由贸易和殖民扩张的要求。当时英国的许多国会议员站在事实、法律和道德的立场上极力反对英国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这反映出工业资产阶级不同的贸易理念,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这一做法与下议院中平民的数量多少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英国君主的内容,该表述与这一做法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议会斗争,并未涉及内阁权力的膨胀。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9.(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四次检测)1821—1845年中国银钱比价表

由上表可知,当时

A.白银外流恶化了中国经济形势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战争扭转了英国对华贸易逆差

D.中国的综合国力仍处于世界前列

【答案】A

【解析】晚明以来,白银成为中国主流货币,形成了“银钱兼使”的格局。而英国鸦片走私导致的白银外流,使国内铜钱贬值,恶化了中国的经济形势,故A符合题意;英国鸦片走私导致我国的白银外流,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故B不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之前,英国通过鸦片走私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的局面,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英国对华贸易顺差进一步加强,故C不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综合国力已落后主要资本主义强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2019届北京市高三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上内容属于

A.历史事实的叙述

B.历史过程的描述

C.历史原因的分析

D.历史结论的阐释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结果是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故D项正确。历史事实的叙述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故A项错误。历史过程的描述是指对历史发展的过程性描述,故B项错误。历史原因的分析是指对历史事件发展的原因分析,故C项错误。

鸦片战争的起因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程

鸦片战争的起因研究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政金融系山东青岛 266510) [摘要]:1840—1842年、1856—1860年,英法等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野蛮地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更由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两次战争均以中国战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定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引起了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关键词]:鸦片战争失败原因 一、历史背景 只有对更早期的中外交往史有所了解,而不是局限于 1840 年或之前的一两年,才能理解鸦片战争的真正起因。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虽说已到了封建末世,新的社会因素渐多地进行了量的积累,在一度程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 政治上,封建社会已是强弩之末,根本无法再维持中国的发展。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封疆大吏愚昧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 经济上,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手中。经济非常的脆弱。 军事上,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八九十万人,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而且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二千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年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都到了腐朽不堪的程度。 文化上,清朝统治者还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沿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大力提倡空疏的宋学即理学和脱离实际的汉学,并大兴文字狱,钳制和禁锢士人的思想。 可以说,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资本主义发展如日中天的西方列强差距太大。根本就没有办法抵御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鸦片战争前夕,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它按照自己的形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也就是说,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潮流,正在迫使所有落后民族走向近代化,亦即走向资本主义化。中国当然不可能例外。英国下决心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闭关的大门,正是不自觉地充当了强迫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工具。 而此时的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清政府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当时的英国政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清朝统治的衰落 1、经济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但是,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发展缓慢。 2、政治 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参加群众数十万,绵延近十年。1813年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波及豫、鲁、冀等省。3、军事 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拥有八旗军22万和绿营兵66万。但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都以腐败不堪,军

官不理营务,克粮冒饷,花天酒地。士兵不勤操练。至于沿海的水师,大都老弱无用,战船多半都是用薄板旧钉锭成,遇击即破。这样腐败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1、战前的世界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美大陆各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到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 2、西方的殖民扩张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中国及东方各国怀有野心。16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尔后,英国兵船多次侵扰我国东南沿海。除英国之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分析

浅谈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摘要:前些天,中国的J—10隐形战机试飞成功,中国再次震撼了全世界,因为它能与美国的F—35一决高下。中国确实要站起来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屈辱的历史。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鸦片战争以中国惨败而告终。自此以后,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开端,中国的大片领土逐渐被资本主义国家蚕食,大好河山变得残破不堪,使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强大的民族逐渐衰败下来。中国在那段时间里垮的那么彻底,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分析一下我们失败的原因。以史为鉴,才能让中国长盛不衰。 关键词:鸦片战争清政府英国失败原因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是被侵略者,正义完全站在中国一边。中国抗战是正义之战。而英军则出师不义。中国的正义之战为什么败给了英国的非正义之战?鸦片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六十八年,但我们能用旁观者的眼光去更好地认清中国失败的原因。这点是当时的统治者无法认识的。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和自己的阅读分析,我认为鸦片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有三个原因。 (一)清朝政府的腐败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无论从任何角度来分析都少不了清政府的腐败。 清政府愚昧无知,清王朝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帝国,长期以来,它夜郎自大,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视外国为“蛮夷”,拒绝—切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传入,因此,清廷同西欧各国近行贸易虽有近200年的历史,但都是外国人到中国来,而很少有中国人到西欧去,更谈不上对西方列强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林则徐是较早注意了解世情的人物之一,史载:“林则徐至粤,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从中了解西方列强的情况。不过,出于时间短,手段少,翻译人才缺乏,他对西方列强的了解是很有限的,对英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了解也甚为肤浅,因此,所作的判断往往不够准确。直到英国舰队巳在来华途中,林则徐仍向道光帝奏称: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运载鸦片。奸夷借以扬言恫吓,以求得准许其贸易。现在各兵船只在外洋游奕,此东彼西,总无定处。此外别无动静,诚如圣谕(该夷)实无能为。可见林则徐对英国政府出动诲陆军大举进犯中国,也完全缺乏了解,这当然会影响广东方面战备工作的加强。至于其他沿海省份的战备工作就更差了,如英军抵达浙江定海时,兵勇都毫无准备,大沽口的大炮都不堪用,天津、大沽驻防的清军总共不及千人,这与清朝上下对英国将发动的武装侵略了解甚少有直接关系。 鸦片战争时,清军已经腐败到了极点。八旗兵骄奢淫逸、贪吃懒散、酗酒赌博的作风严重。绿营兵一般既无训练,又无纪律,千里调遣,所到之处,居民横遭骚扰。封建统治者在整个战争中和战方针不定。说战,没有切实可行的对策,稍受挫折,立刻求和,和议不成,又空喊作战。在这种情形下,当然更谈不到鼓起坚强的军心和民心。封建统治者既然在抵抗侵略的战争中仍然纵兵扰民,当然它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群众帮助的军队,反而不如得到一些汉奸导引的外国侵略者那样熟悉地理情况。但为侵略者所收买的汉奸在居民中终究只占极少数。英国在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时,显然不能不考虑到以少数的军队去和成亿的中国人敌对是危险的事。中国政府的外强中干和中国人民对这个政府的敌对情绪,是他们认为可以利用的机会。英军初到广东时,用汉文发表一个声明,向中国人保证对于和平居民并无恶意,愿彼此和睦相处,英军所攻击的仅仅是政府

【英语】 英语语法填空专题练习(及答案)及解析

【英语】英语语法填空专题练习(及答案)及解析 一、语法填空 1.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A hotel chain is employing human bed warmers to help guests get a good night's sleep. ________ (dress) in special all-in-one sleeping suits, the walking electric blankets are sent to warm the beds of guests staying at the Holiday Inn ________ they get under the covers. Dr Chris Idzikowski, ________ (direct) of the Edinburgh Sleep Centre, said the idea could help people get off to sleep. He ________ (explain) that "There's plenty of scientific evidence to show that sleep star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ight ________ body temperature starts to drop. The drop occurs partly because the blood vessels (血管) ________ the hands, face and feet open up and release heat." "A warm bed –approximately 20 to 24 degrees Celsuis –is ________ good way to start this process while a cold bed isn't. It helps people sleep well especially as it's taking much ________ (long) for them to warm up when they come in from the snow." Dr Chris Idzikowski and ________ (he) colleague Jane Bednall said the idea was like "having a giant hot water bottle in your bed". The five-minute free bed warming sessions will be tried out in London and Manchester ________ the end of next month. 【答案】 Dressed;before;director;explained;when;of;a;longer;his;at 【解析】【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一款新发明的暖床器以及使用暖床器的好处。 (1)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行走的电热毯将会穿着特制的连体睡衣被送去假日酒店在客人上床之前给客人进行暖床。动词dress与这句话的主语the walking electric blankets之间是被动关系,故填Dressed。 (2)考查状语从句。句意:行走的电热毯将会穿着特制的连体睡衣被送去假日酒店在客人上床之前给客人进行暖床。根据句意,客人睡觉之前需要暖床,故填before。 (3)考查名词。句意:爱丁堡睡眠中心的主任Chris Idzikowski博士说,这个办法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空格前是一个人名,两个逗号之间的部分是这个人名的同位语,所以应填一个表示人的名词。故填director。 (4)考查时态。句意:他解释,有充分科学依据显示,入夜人体体温开始下降的时候就是睡眠产生的时候。由上一句中said使用的是一般过去时可知,这句话也应使用一般过去时。故填explained。 (5)考查定语从句。句意:他解释,有充分科学依据显示,入夜人体体温开始下降的时候就是睡眠产生的时候。根据句意,这是一个定语从句,先行词为the beginning of the night,并且先行词在从句中做时间状语,故填关系词when。 (6)考查介词。句意:人体温度之所以会下降,部分原因在于,(这时)人的手部、脸部以及脚部的血管开始扩张,散发了热量。空前前后都是名词,所以空格处应填介词,the blood vessels与the hands之间属于所属关系,故填of。 (7)考查冠词。句意:温暖的床(温度大约在20到24摄氏度之间)有助于人们入睡而冰冷的床则会妨碍人们入睡。空格位于谓语动词后,空格后为一个可数单数名词短语,所以空格处应填不定冠词。“good”是以辅音音素开始的,故填a。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1.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有两方面的原因。国内原因是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前夕,已从其发展的顶峰“康乾盛世”跌落下来,国势日衰,整个封建制度日暮途穷。自嘉庆以来这个封建王朝已经走上政治腐败、军备废驰、财政拮据的衰败道路。在这时候的欧美各主要国家却已进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衰弱落后的封建中国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重要目标。英国资产阶级首先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正是他们不断向外掠夺殖民地的必然结果。 鸦片战争前,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防范外国入侵,在对外关系方面实行“闭关”政策。英国自从占领印度、新加坡等国后,力图打开中国的大门。早在18世纪末英国已成为对华贸易的主要国家。但英国的工业品如手织、棉布、棉纱等在中国缺乏销路,而英国却要从中国购进大量的生丝、茶叶、瓷器等。英国资产阶级企图利用工业品打开中国的大门,没有达到目的,竟不顾人类道德,无耻地用贩卖鸦片毒品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重要手段。导致中国的烟毒泛滥。使清朝的吏治更加腐败,军队失去战斗力,吸毒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还有一个严重后果是白银大量外流。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感到流毒将会带来军队瓦解和财源枯竭的严重威胁,为了维护其统治阶级利益,倾向于禁烟派。1838年月12月,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雷厉风行。英、美鸦片贩子于1839年被迫缴出鸦片2万余箱。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2.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清政府的腐败集中表现在投降派在朝廷得势和军队战斗力低下、军事指挥失当等方面。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形成抵抗派和投降派。两派明争暗斗。后来投降派占了上风,受到重用;抵抗派则受到排挤、打击。其时的清军,无论是绿营兵,还是八旗兵都已腐败不堪,战斗力十分低下。被派往前方的统帅根本不会指挥作战,导致战争失败。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人民一直抱敌视态度。 3.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答: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 条约》。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 4.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和掠夺,在华大量倾销商品,严重打击中国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副业。清朝封建统治者加重对人民的搜刮的压迫,以填补国库空虚。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社会危机日趋严重。鸦片输入,白银外流。地主贵族兼并大量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地租剥削。 5.《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对它如何评价? 答: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方面,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不论男女,重新平均分配土地。 政治方面,建立新的管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乡官制度。太平天国采用君主制的政体形式,其政权机构分中央、省、郡、县四级。 它无疑是一个鲜明的反封建纲领。平分土地的主张,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在19世纪50年代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扫除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是我国近代社会历史提出的任务。《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的规定适应了时代的这一要求,所以它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但《天朝田亩制度》有空想的成分,并且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其不足之处

第一章 鸦片战争-历史试题

第一章鸦片战争-历史试题 第一章鸦片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⒈英王乔治三世派使者来华,赠与中国航海望远镜和战舰模型,而乾隆帝以丝绸、宣纸回赠的史实可以看出 A、中英交往密切 B、英国向中国炫耀武力 C、英国有联合中国之意 D、中英科技已有相当差距 ⒈中国在漫长的岁月里,曾走在世界的前列,开始落后与西方是在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⒈在鸦片战争中壮烈殉国的蒙古族爱国将领是 A、关天培 B、葛云飞 C、裕谦 D、陈化成 ⒈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益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A、假做公允以欺骗舆论 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被迫对中国作出有限的让步 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 ⒈英国在华攫取的下列特权,那一项不是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而得到的? A、英舰任意出入各通商口岸 B、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C、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永久居住 D、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⒈1853年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表明当时马克思 A、明确谴责英国对华的侵略扩张 B、对鸦片战争的性质认识不清 C、认为旧中国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 D、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

⒈19世纪40年代,列强从中国攫取的下列特权中危害最大的是 A、割占香港岛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协定关税 D、领事裁判权 ⒈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和实质是 A、振兴清王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D、启蒙人民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 ⒈鸦片战争前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鸦片战争后一段时间英国工业品对中国的进出口额总体上没有太大变化。导致这种相近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购买力有限 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 C、鸦片走私严重 D、清政府仍实行闭关政策 ⒈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含义是 A、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和封建社会 B、一半是殖民地,另一半是封建社会 C、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联合统治的社会 D、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 ⒈下列著作中不是全面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状况的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康輶纪行》 D、《瀛环志略》 ⒈1854年,英法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他们然后就把这一要求搁置的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B、顽固派的抵制 C、英法忙于克里米亚战争 D、其它列强的干涉 ⒈在1860年,按清朝当时的行政区划,拥有通商口岸数量最多的省是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江苏省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浅析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浅析 【摘要】鸦片战争一过去170年,但由此开始的百年大耻却始终让国人念念不忘。尽管鸦片战争以中国惨败为终,但也由此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正视历史,痛定思痛,笔者将从经济,政治,军事三方面分析反思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鸦片战争失败原因 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而南京条约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遭受更加深重的苦难。鸦片战争的原因,在经济上表现为中国封闭保守的封建经济和罪恶的鸦片贸易,政治上则是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集团,在军事上为武器落后,战斗力弱。 一、封闭保守的封建经济和罪恶的鸦片贸易 “战争是交战双方力量的较量,而经济实力是一切力量的基础。它不仅制约着政治、军事力量,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利。”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封建经济的落后。 英国早在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且从19世纪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取得了垄断地位,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当英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的时候,中国仍然在清王朝的

统治下,仍然在封建主义的老路上爬行。封闭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自给自足,生产工具落后,生产率极低。并且由此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停滞不前。清朝华丽辉煌的外表下腐朽破烂的经济惨景,被闭关锁国制造出的假象所掩盖了。 罪恶的鸦片贸易更是沉重打击了封建经济,英国也借此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中英两国如此悬殊的经济实力,鸦片战争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二、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集团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失人心,伤国体,竟至不可收拾,是不能无恨耳”。但罪魁祸首毫无疑问就是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集团。作为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不论在禁烟问题上还是在战争问题上都没有一贯的坚定方针。他和他的臣子们情况对于外国情况没有任何了解,甚至在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两年之后皇帝还询问英国坐落何方,可见清帝昏庸到什么地步。 在暗无天日的清朝统治集团中,林则徐是头脑比较清醒的,一贯坚定地主战论者。他力主禁烟,却被无情的排挤和打击。当整个封建

(完整版)初中语法填空专题讲解

初中语法填空专题讲解学习目标:语法填空技巧解读及实训 Part A:语法填空技巧 一、题目形式:一篇文章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其中,一般7个空是有提示词(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另外3个是没有提示词(需要填入连词,代词,介词,冠词)。 二、解题要求:它不但要求考生有扎实的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和对句型结构的灵活运用能力, 而且还要求考生有良好的语感和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解题步骤: 1、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对于简单有把握的空,可以先填出来; 2、上下求索,填出答案。根据上下文及空格前后的逻辑关系,填出正确的词以及正确的形式; 3、通读全文,检查确认。特别要注意,根据文章意思,有些空是否要加入否定前缀。 四、解题思路: 1、有提示词 这类题和咱们以前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做题方法基本一致,首先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分析句子成分,确定空格所需要的词性,再根据前后文确定词形。 ★解题小窍门: (1)形容词修饰名词或作表语; ①如果需要填入,我们则需要判断是否有的变化; ②如果需要填入,应考虑是否需要变成。 https://www.360docs.net/doc/fa7858924.html,ng Lang is a _________ (success) pianist and he is popular with many people. 2.If you like candy and chocolate, Candylicious must be the (good) place for you. 3. There are three _____ (paragraph) in this passage. 4.My English teacher is very ____ (patience).She explains every question carefully to me. https://www.360docs.net/doc/fa7858924.html,pared(比较) cats and dogs, I like dogs more because dogs are (easy) to look after. (2)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及整个句子。 ①当副词修饰整个句子时,它的位置通常是位于且与整个句子隔开。 ②如果需要填入,也应考虑是否需要变成。 1.I went to many places to find a job. (final),I found a job. 2.I am very glad to get this task. , it is so difficult for me to finish it. 3. The mother looks _______ (sadness). She looks at her son _______(sadness).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一次战争。英军以较少 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今天小编就来分析一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 爆发经过、原因及结果。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19世纪3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 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 ?2、重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国力衰弱为英国发动战争提供了可能。 ?3、直接原因:中国正义的禁烟运动被英国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经过概述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交出 凶手,义律却自己轻判了事。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开 进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虽然依据中国法律英国人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存放鸦片。1840年1月5日,林则徐根据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1月8日英国“窝拉疑”号舰长宣布,自1月15日起,封锁广州口岸与珠江口。1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演说,谓正密切注意英人在华利益及国家尊严。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 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向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2月,英 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国 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

论述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是原因

论述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是原因 摘要: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在于: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清政府的动摇不定;政府官员的腐败无能;军事武器装备的落后;英国综合能力的强大。 关键词:历史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落后英国制度 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英国侵略军封锁珠江口和广东海面开始,到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结束,仅仅两年的时间,最后以中国惨败而告终。然而,这并不只是一场战争的失败,更是中国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点。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中英《虎门条约》。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牵动不平等条约,如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夏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但我们不能忘记鸦片战争清政府的惨败。 正是从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大量的特权,破坏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了我国的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和司法主权……也正是从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入侵,导致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我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我认为,当时的清政府之所以会在这场事关民族命运的战争中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封建制度的弊端主要有: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

碍历史发展的因素。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封建制度根深蒂固,中央集权往往导致了权利集中在皇帝一人,形成君主专制.专制因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所以往往引发分裂混乱,造成宦官和外戚专权。 清政府就是极端君主制,什么都皇帝说了算,超乎通常意义上的皇权集中范围,出现了以抹煞臣僚政治个性,严密控制臣僚思想意识和政治活动为显著特征的非理性强化趋势,许多属于臣僚职责范围的事务,改由自己操办,皇权恶性发展,皇帝逐渐成为事必躬亲的专制家长,而且高度强调臣僚要与自己“一德一心”,反对臣僚独立思考,鼓吹臣僚凡事唯皇帝之令是从,以皇帝之是非取代臣僚之是非;广泛利用奏折制度、特务统治等手段强化对臣僚的严密监督与控制。极端君主专制局面一旦形成,就会深刻地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带有明显非理性特色和恐怖色彩的个人独裁,并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久安长治。相反,它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产生了十分明显的消极影响。 总之,所谓极端君主专制,就是它不但将皇权作为一切政治权力的源泉,而且以片面的极端方式,将皇帝权威推进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种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如此多的弊端终究造成了中国在晚清时期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强大的英国侵略军给了闭关自缚的清政府当头一棒。

浅论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浅论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2011级历史教育2班蔡亚平 指导老师:张郁萍 【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破坏性的一面,但也有促进性的一面。鸦片战争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从另一方面来说,鸦片战争使小农经济解体,封建制度开始动摇,,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本文就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进行以下论述。 【关键词】鸦片战争,近代化,双重作用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在迅猛发展,帝国主义国家正在不断的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此时的清王朝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虚骄自大、闭目塞听,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的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危害到了清王朝的统治,道光帝命林则徐禁烟,英国政府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对中国使用了坚船利炮,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战争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鸦片战争动摇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始,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毒害中国人民、阻止中国禁烟而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环境又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方面,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仅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

2021新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题解析及方法指导

2021新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题解析及方法指导 I.题型研读 ◎命题宗旨 语法填空题于2014年首次出现在高考新课标英语试卷中,它标志着把英语基础知识放在一句话中做单项选择的时代的终结,标志着在语篇中考查语言基本功的时代已经到来。 ◎材料词数 短文体200词左右;对话体(广东卷)180词左右。 ◎命题方式 *提示词类 要求改变词的呈现形式(偶尔也可以不改) *纯空格类 要求填“小词”,指的是体型短小、实际含义不是很大、又不可或缺的词汇。如冠词、连词、介词、代词、副词、引导词、以及特殊句式中涉及到的小词。 ◎考查重点 词法、语法、句法、语篇 II. 语法填空题满分指南 ◎提示词类 1.动词的考点分布研究

a.做谓语 On my way to school, A boy on a bike caught(catch) my attention. It was(be) unimaginable that it could ever be cleaned up. If the new students are accepted (accept),many universities will offer an instruction program for them to get to know the procedures. b.做非谓语 It took years of work to reduce (reduce) the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clean the water. While there are amazing(amaze) stories of instant transformation, for most of us the changes are gradual. One morning, I was waiting at the bus stop, worried about being(be) late for school. There were many people waiting at the bus stop, and some of them looked very anxious and disappointed(disappoint). When she got home with her small but well chosen(choose) present in her bag, her parents were already at table having dinner. The bell rang again, and then she heard her letter-box being pushed(push) open. Generally speaking(speak),they can meet people’s needs very well. c.考查词性转换 *动词变成形容词 I was so excited that I couldn’t sleep last night. I fell asleep(sleep) at about two o’clock in the morning. Suddenly, all fear was gone(go) and I backed up and unlocked my car door.

浅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 一、鸦片战争前的国际形势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掠夺原料产地和市场。英国又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态势喷薄而出。 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中国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清王朝走上衰败的道路,政治黑暗,国防薄弱,国势日衰。 经济方面: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具有高度自给自足的特点。《中国见闻录》中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也无怪乎乾隆自诩“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了。 政治方面: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清王朝对外“闭关锁国”政策.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侵犯,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三、马戛尔尼访华 清政府下令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此后又陆续制订各种严格措施.规定外国商人只准通过行商进行贸易。英国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打开中国市场的愿望破灭了,只能通过其他的途径来实现。 四、禁烟运动 19世纪以后,英帝国主义将大量鸦片输入中国。通过鸦片贸易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变入超为出超,变劣势为优势.林则徐到广东禁烟。英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决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决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其次是加速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反思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反思 两百多年前叩击国门的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这样的结果不仅在当时难以接受,在今天也被国人视为巨大的屈辱。因此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对失败的反思却一刻也没停止过。是武器落后还是指挥无能?是国力衰弱还是用人不当?透过历史的表象,人们思考着失败的种种原因,设想着胜利的种种可能。在众多的胜利假设中,人口优势论、奸臣误国论甚有说服力,意志让人相信鸦片战争不过是提早了仅百年的抗日战争,只是缺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领袖。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看看所谓的人口优势论。 在战争中,最直观呈现的是武器装备,清军在这方面的劣势一览无遗。鸦片战争期间,清军装备的主要是仿制的土枪土炮,辅之以刀矛弓箭,而英军装备的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枪。清军使用的火炮在样式上和英军使用的火炮大体相同,但是由于质量上的巨大差异,其射程范围、射击速度、射击精度和威力都远不及英国的火炮。正是如此,在战争的全过程中,清军未能击沉英军的一艘战舰,而自己的阵地却被打得千疮百孔。中英双方差距最大的还是海防力量。英国海军为当时世界之最,拥有各类舰船400余艘,都以蒸汽为动力。清军的海军,当时称“水师”,拥有舰船数量上虽有百艘之多,但速度、吨位、技术均不及英国海军。而且水师的任务主要是缉拿海盗,算不上是一支正式的海军,大体上相当于海岸警卫队。一言以蔽之,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武器装备各自的水平,英军已经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 兵器上处于劣势的清王朝,在兵力上却处于优势。是时清朝有八旗兵约20万,绿营兵约60万,总兵力达到80万。英国的兵力却小得多,本土和海外的兵力总共不过20万人。与清军相比,大约是1:4。而且中英两国远隔万里,英军自然不能全数派到中国。鸦片战争初期,英国远征军的总兵力,大约是7000人,后期兵力不断增加,至战争结束时,大约有2万人。与清军相比,大约是1:40。鉴于此,普遍的观点认为,只要清政府决心抵抗,指挥得当,发挥人民战争优势,以逸待劳,以众击寡,是完全可以击败英国的。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优势,实际状况却恰恰相反。 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全部分散在全国各地,以营为单位驻防,每营从200至1000人不等,每营又数十名不等分散在当时的市镇要冲等地。这些分散各地的军队扮演着警察的角色,日常任务是维持地方治安。因此不仅集中费时费日,而且还不能全盘调动,只能抽调一部分,否则地方完了。这样实际兵力和参战兵力就是两个不同量的概念。80万常备军真正能投入到战斗中数量极为有限,而且主要还是从地方抽调。当时清军调兵的大概速度,邻省

单句语法填空专项练习(有答案与解析)

单句语法填空专项练习 1.A worker monitors the ________(operate) of a water-spraying machine at a construction site in Beijing’s Chaoyang district on Tuesday. 2. The district launched a campaign to find ways ________ (deal) with construction dust. 3. Many streets were flooded, ________ water reaching more than 1 meter in some sections 4. A top Thai medical college has caught students ________(use) spy cameras linked to smart watches to cheat during exams. 5. If they ________ (pass) and graduated, we might have had illegal doctors working for us. 6. In the 2014 PISA rankings, which measures global educational standards, Thai students performed below the global average and much ________(bad) than those from poorer Vietnam in subjects like maths and science. 7. Wild bison was once nearly ________(drive) to extinction. 8. Lei Jun, founder and CEO of Xiaomi, said the Mi Max, ________(equip) with a 6.44-inch screen, is perfect for watching movies and playing games. 9.Our users often spend four to five hours ________ smart phones every day. 10.The 6.44-inch screen may be not a mainstream option ________ it is too big to many consumers. 11.Just like Apple’s newly released small-screen iPhone SE, Xiaomi is targeting a market with the new phone, ________ (hope) it can be popular among hardcore gamers and video lovers. 12.The ________ (grow) number of Chinese tourists traveling to Spain has in recent years offered opportunities for local companies. 13.Spain is still in its first stage ________ it comes to attracting Chinese tourism. 14.Some selected companies have also started to introduce Chinese ________(culture) elements to make the visitors more at home. 15.Still a month away from its official opening, Walt Disney Co’s ________ (late) theme park resort in Shanghai is already a popular destination attracting thousands of Chinese. 16.I am full of energy when I am singing, ________ I want to pass on this energy to the audiences. 17.She has a powerful voice, a wide vocal range and produces dramatic facial ________(express) when she sings. 18.Gong will perform songs adapted from works by such ancient poets ________ Li Bai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