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倡导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以引导、合作、探究为主旋律,同时使用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即采用发现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侧重学生的观察、合作、探究、归纳等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三维的生物科学素养。设计思路为: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3节。该节内容主要从细胞水平阐述了XY型性别决定方式,以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例阐述伴性遗传的概念和有关特点。教材中前后涉及了染色体组型、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Y型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等概念,其中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性染色体概念的建构是伴性遗传概念形成的基础和关键,因为伴性遗传这部分教学内容实质上是基因分离定律知识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

2.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遗传的基本规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知识的深入和升华,本课的学习也可以为第6章“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同时本节内容与学生自身的健康和疾病有一定联系,因此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教材涉及的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故事和摩尔根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经典实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从中可以学到科学家的严谨求实、献身科学的科学品质,对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因此,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构建有关概念和规律,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发展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说出染色体组型的概念。②在染色体图中辨别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③举例说明XY型性别决定④举例说明伴性遗传的特点

2)能力目标:

①在讨论和探究过程中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传递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原理学习,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②通过道尔顿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科学品质教育

③通过对人类遗传病传递规律的研究, 培养优生意识

4.重点难点:

①伴性遗传的机理和传递规律

②遗传系谱图的判别

5.教具和课时: 本课内容我准备用二课时来完成。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来辅助教学,既可以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又可以解决知识量大、时间较紧的问题。

6.重难点突破: 学生已经掌握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基因分离规律等概念,为性染色体、伴性遗传等新概念的建构奠定了认知基础。我通过对性染色体的剖析,基因分离定律的迁移,利用果蝇伴性遗传实验的分析和探究,突破伴性遗传概念,再结合色盲遗传的实例,引导学生层层分析色盲的遗传规律, 并要求学生举一反三的探究归纳其他伴性遗传方式的遗传规律,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迁移,在多次总结和分析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具备了染色体、基因、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基因分离规律等概念,为性染色体、伴性遗传等新概念的建构奠定了认知基础。同时学生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所以用探究方式来学习本节课应该不成问题。但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

考,因此,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要做到适时引导、启发和鼓励。

四、教学过程

优质课自用《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以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特点,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发现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小故事,学习科学家——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且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通过红绿色盲家系图谱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学习态度。 3.在了解常染色体遗传及伴性遗传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近亲婚配对人口素质产生的危害,更好的理解国家为何要禁止近亲结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了解伴性遗传。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

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人类红绿色盲,总结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 学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 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 临泽一中柳咏霞 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根本”,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因此,教师授课时要变决策者为参与者,提高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目的。 二.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7章第2节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本节的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相对知识目标,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能够适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讨论--总结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所以本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教学策略: 1.以学生自主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串,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 2 .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3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生物进化历程 2.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图片观察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2.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认识,使学生增加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难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讨论、教师讲授相结合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余干县新时代学校符九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遗传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 (3)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4)通过对遗传图解进行观察、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假说—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 伴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练习法、讲授法。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承接了上一堂课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假设中就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又学习了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通过引导和讲解也是可以有个很好的掌握,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色觉的测试,让学生观察红绿色盲检查图,问学生这几张图里画的是什么?(色觉测试图2张),问问学生有哪位分辨不出的。 然后再将一张道尔顿的图片呈现给学生们看,问是否认识这个人,发生在他身上有个什么样的故事,然后由老师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故事,从而引出红绿色盲病,这时可以问问学生,假如当时道尔顿看到了上述两张红绿色盲检查图,能否分辨的出来?并再次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来?红绿色盲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当学生回答完上述的问题后,老师可以追讲抗维生素D佝偻病,并问上述两种病中男女比例为什么不一致?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呢?通过大概讲解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中,F2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的内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本章特别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本章有限的篇幅里不能详尽地介绍,课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必要拓展。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认可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为以后投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光荣使命埋下种子。 二、学生分析 在学生已经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含义的基础上,通过搜集与调查相关的信息资料,了解现在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以及对环保的重大意义,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刻不容缓的,从而积极参与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生物多样面临威胁的原因, 能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 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首先使用视频剪辑及配音技术,将从网络上下载的关于“生物多样性对生物圈的重要性”进行剪辑、整合,并进行音乐和解说的配音,作为本节课的导入环节。 2.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已灭绝或濒临灭绝动植物的图片展示,并配以相关音乐,自动播放,点燃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欲望。 3.使用电子遥控设备对多媒体进行操控,既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又能使课堂进度紧跟自己的思路,使课堂更加连贯。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 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 持(资源、 方法、手段 等)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2018题汇总

1.(2018海南卷,1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夫妻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这对夫妻如果生育后代,则理论上() A.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 B.儿子和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都为1/2 C.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育的概率为1/2 D.儿子正常,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 3.(2018浙江卷,1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2018江苏卷,25多选)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6.(2018天津卷,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 B)对无节律(X 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 B X 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7.(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理科生物试题)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在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伴性遗传详细教(学)案

《伴性遗传》详细教案

学习 阶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对于多细胞生物而 言,它们的发育起点是什么? 受精卵。那同是受精卵,为什 么会产生雄性个体和雌性个 体呢?性别决定 (二)授课部分 1、伴性遗传的概念(让学生 看PPT) 2.性别决定 大家都知道人的染色体一共 有多少条呢?对 46条,其中 常染色体44条,另外两条是 性染色体,这种决定类型是 XY型。鸡是ZO型、蝗虫是 XO型、蜜蜂雌蜂是二倍体雄 蜂是单倍体 3、红绿色盲症的自我检测 翻开书本33页,认真思 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讨论,叫一个学生 起来回答人的决定类型 叫学生回答自己看到的 数字 设下悬念,引起学 生好奇心。通过两 个疑问导入,引起 学生的疑问,激发 学生的兴趣,既向 学生提出今天要 学习的容,又利用 高中学生的好奇 心理引起他们对 新课的关注。 由于之前是学习 过的容,这样可以 检测学生的掌握 情况 体现学生为主体 的新概念教学

教学过程6.总结红绿色盲(伴X隐性遗 传)的遗传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 遗传,隔代遗传 7.其他常见的伴性遗传病: (1)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 X显性遗传)利用红绿色盲的 一样方法,总结它的遗传特 点。 (2)果蝇的红眼白眼(伴X 显性遗传);血友病(伴X隐 性遗传) 学生在书本上划下红绿 色盲遗传的特点并记住 学生观察、讨论并且总 结。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连续遗传 看书本第36页 并将知识点划出来 为后面总 结伴性遗传的特 点做铺垫。 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了解更多的常 见伴性遗传病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及联系,强 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顺口溜: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 看女性。女病父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 看男性。子病母正,非伴性 学生呼应,跟着老师 一起练习顺口溜 用顺口溜来加深 新知识的印象。培 养学生分析归纳 的能力,落实本节 课的能力目标。

生物多样性公开课教案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竹园初级中学杨舒景 教学目的 1 人类不是地球唯一的主人,人类与各种生物共享我们的地球。 2 每种生灵都有生存的权力,我们无权剥夺。 3 生物多样性造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地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诺亚方舟的故事吗?我很荣幸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故事,介绍故事引入课题(板书课题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二、介绍生物多样性 1、提问,在学校周围有哪些生物?(包括动物,植物,昆虫,细菌等。)可能出现的答案有:蝴蝶、蜜蜂、树、小草、水池里有鱼,虫等等 总结:我们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包围,没有这些生物,我们就无法生活。 2、小到我们的学校,大到自然界,生物都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也能看到很多生物,这些生物举不胜数。这就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那究竟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呢?(多媒体出示生物多样性)抽生为大家介绍、朗读。 3、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不能单独生存,自然界可能只有人类吗?(生答)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有很重要的价值,你知道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吗?(请同学看书,总结回答这个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

介绍藏羚羊(学生)为何要保护藏羚羊? 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藏羚羊濒危的原因是什么?

不仅是藏羚羊,我们还有很多生物都在面临这样的悲剧。我们何时才能让悲剧停止呢?可怜的人们应该醒醒了。 2、那么,同学们,你们还能介绍几种珍稀动植物吗?(让学生依次一人说一种。包括植物) (多媒体出示珍贵动植物照片) 3、今天我们了解了生物多样性,也了解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不过,今天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2010年多生物多样性来说,将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联合国将2010年设立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是。(对媒体出示) 4、带领同学们宣誓 我想,今后每一位同学都会投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的事业中去,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四、作业 1、课本活动题 2、如果失去的是一些毒蛇,蛰人的昆虫之类的生物,你会不会有像失去大熊猫那样的感受?为什么? 3、人类对其他生物有什么责任和义务?

高一生物伴性遗传习题+答案解析汇编

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5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果蝇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Ⅰ),结果F1全部为红眼。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于是他继续做了下表所示实验(Ⅱ、Ⅲ)。与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1 B.实验Ⅲ是实验Ⅰ的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其不属于核遗传 C.实验Ⅲ的结果表明野生型红眼果蝇的精子只有一半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 D.对实验Ⅰ、Ⅱ、Ⅲ最合理的解释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两个遗传定律;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两者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次 ..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B.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3.下列关于红绿色盲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男性不存在携带者 B.表现为交叉遗传现象 C.有隔代遗传现象 D.色盲男性的母亲必定是色盲 4.一个正常男子与一个色盲女子结婚,他们所生的儿子和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A.X B Y和X B X b B.X B Y和X b X b C.X b Y和X B X b D.X b Y和X b X b 5.人类表现伴性遗传的根本原因在于 A.X与Y染色体有些基因不同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C.性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 D.基因通常只存在于一种性染色体上,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2)优质教案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三节伴性遗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遗传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 (3)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4)通过对遗传图解进行观察、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假说—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伴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练习法、讲授法。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承接了上一堂课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假设中就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又学习了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通过引导和讲解也是可以有个很好的掌握,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色觉的测试,让学生观察红绿色盲检查图,问学生这几张图里画的是什么?(色觉测试图2张),问问学生有哪位分辨不出的。 然后再将一张道尔顿的图片呈现给学生们看,问是否认识这个人,发生在他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伊通一中艾威 一、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三个教学知识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中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2)培养探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1、人类红绿色盲症的主要婚配方式 2、伴性遗传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1、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2、遗传图谱的解题方法及思路。 设法解决: (1)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教案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14/11/23 【字体:小大】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4.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5.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使命感,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 2.学生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教学过程 一、生物多样性 [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 教师:请问“生物的多样性”这个词侧重于哪个字? 学生:“多”字。 教师: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呢?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投放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如下: 画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画面中出现: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 学生:近十种。(注意:可适当的增加播放次数) 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到底有多少,请同学们看书P90页图表。 学生:分析图表。 [概述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独特性] 教师:试分析生物多样性,从种类上看,多在什么地方?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的判定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的判定方法 导语:我们人在时代相传的过程中,人体的一些基因也会随之进行下一代的遗传,这也是医学中儿女跟父母关系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基因染色体的对比可 我们人在时代相传的过程中,人体的一些基因也会随之进行下一代的遗传,这也是医学中儿女跟父母关系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基因染色体的对比可以检测出是否是父母亲生的儿女。遗传作为一种后代的特征,在下一代的身上往往都会有与父母相似的一些特点,但是也有一些疾病也是会通过遗传导致,所以导致很多的新生儿伴有遗传性疾病。 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常显性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确定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双亲患病,子女正常则为显性遗传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伴性遗传病:①若已确定是隐性遗传,则父正,女儿患为常染色体遗传。母患,儿子正也为常染色体遗传。②若已确定是显性遗传,则父患,女儿正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母正儿患也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特例:若全家患者为男性,且父传子,子传孙,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父子相传为伴Y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正常,子女患病),隐性遗传看女病,父亲,儿子无病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双亲患病,子女正常)。显性遗传看男病,母亲,女儿无病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是说父母有病,但所生子女没病,那该病就为显性遗传。显性看男病,男病母(女)正非伴性,意思是显性遗传要看患病的男性,若患病男性的母亲或女儿患病则该遗传不是伴性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有一个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这个和上面那句理解思路一样。还有就是伴性遗传主要是与

“伴性遗传”一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伴性遗传”一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福清龙西中学高中生物教师陈向炎 一、概述: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安排的,其中性染色体及其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学习,是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扩展、补充和深化。在学习了这节内容后,既复习基因分离规律也总结出伴性遗传特点。同时,遗传规律的不同形式传递特点也在对比、分析遗传系谱中得以应用和深化综合运用。显然,抓住这部分的内容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思维等能力的良机。并且本节内容如血友病形成原因等可为后面内容“变异”中的“基因突变” 教材处理 (1 的判断。 (2 1 ①知道伴性遗传的概念; ②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2、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信息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学习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行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主体参与意识和行为,得到自我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 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5、教学难点 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5.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一、提问,导入新课。思考: 1、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 2、男性和女性染色体有何不同? 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 人体细胞内有46条(23对)染色体 22对相同的常染色体和1对不同的性染色体(XX和XY)。 过渡 情境创设 请同学们思考:1 分析: 1、 2、 ① ② XBXB ③ ④ ⑤ ⑥ XbXb 三掌握规律,学会运用 总结伴X隐性遗传病遗传规律 对同学们分析的不同婚配方式下子女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进行点评和讲解。 提问:根据同学们自己写的情况,请总结一下色盲这种伴X隐性遗传病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如致病基因传递有何特点? 与性别联系体现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父亲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3.母亲的致病基因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 4.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伴性遗传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 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求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能力要求 学会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熟悉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三)品德要求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 1. 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 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 教学难点 1. 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和伴性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色盲遗传。 [解决办法] 以人的色盲为例了解伴性遗传。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 [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2)通过讲解例题和练习,应用伴性遗传原理解决特定情境中的新问题。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伴X显性遗传。 [解决办法]通过比较和练习有关习题,对以上遗传知识作一般的了解。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谈话和复习(注意启发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 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X和Y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图。 XY型性别决定图解,色盲检查图,关于色觉的四种婚配情况的汇总图解。板书内容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学生活动设计 1.授课前可组织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进行色盲普查,并对色盲患者作家谱调查。

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 2、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家族系谱图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2、通过遗传图解的学习,明白伴性遗传的规律特点,初步运用遗传 规律解决一些遗传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 2、认识遗传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 解决方法:逻辑推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各种基因型,分工合作搞清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分别运用正推和逆推的方法进行归纳各种伴性遗传的特点,充分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 难点: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析 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由学生先对系谱图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并自己总结判断的方法,教师加以总结,并即时进行练习巩固。 【教学方法】 为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案 【教学课时】 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再巩固和提升,并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反思】 1、本节课在学习果蝇眼色遗传后在开展的新课,应该说学生学起来难度有所降低。在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上,以探究性学习方法展开,通过学生对遗传图解的书写到系谱图的分析,最后自我总结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在单基因遗传病的判断上,由学生自学到教师的教学,再加以练习巩固。完成新课标确定的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目标。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定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相互讨论中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标。而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点拨与讲解,教学效果良好。 2、本节课开始的学生提问还有待加强,课后要强调学生多看书,多质疑,这样才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另外,教师设计的相关问题还需进一步调整,问题要有启发性,有思考性,更要贴近学生学习实际。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教案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数量与分布。 2.了解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球历史上5次大规模物种灭绝,探讨物种灭绝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 通过阅读近300年俩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探讨人口增长和物种灭绝的关系,并掌 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生物物种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逐步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与分布 2.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学难点: 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是罗素追求的人类社会各人群、各种族及多元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共存、交流与和谐相处。但今天,我们追求参差多态的现实可能更多地转移到人类赖于生存的自然环境。由于目前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造成的消极影响,地球物种灭绝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正愈演愈烈。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一、物种灭绝的原因——自然因素 1、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灭绝关系: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 【提问】:物种灭绝和物种濒危是否是一回事? 【点拨】:物种灭绝和物种濒危的区别是它们分别处于某一特定物种走向消亡过程的不同阶段。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对象是濒危物种而不是已灭绝的物种。 【提问】: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物种灭绝的例子? 【举例】:(1)两亿四千五百万年以前,所有动物的95%,几乎是整个动物王国,全部灰飞烟灭,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恐怖的物种灭绝事件。 (2)《美国国家地理》发表文章指出在过去600年中,至少有4.4万种昆虫从地球上销声匿迹,更令人吃惊的是,大量昆虫灭亡这一趋势将逐年恶化,预计在未来50年里,可能会有数十万种昆虫走向灭绝之路。 【提问】:物种灭绝仅仅是一种偶然的不幸事件吗? 【点拨】:答案是否定的。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7最后两自然段和课本P108页阅读材料,从而认识到:物种灭绝不是一种偶然的事件。提示学生从数量、分布、寿命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点拨】: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2、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提问】:那么物种灭绝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呢?

最新整理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知识讲解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知识点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 1、萨顿的假说 (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遗传行为特性、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来源、在形成配子时的行为变化有平行关系,从而大胆地提出假设。) 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方法:类比推理法 2、摩尔根果蝇实验(实验证据)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相对性状多且明显、培养周期短、成本低、容易饲养、繁殖率高、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3)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测交。(请在右边方框内写出遗传图解) 实验结论: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发展: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通过荧光染色证明)。 【典题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C)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典题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抗V 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典题3】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

物种的多样性教案

公开课教案: 《第2章第6节物种的多样性》 执教者:刘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都知道生物是能够适应环境的,为了适应环境有各种不同表现。 2、学生复习使用温度计,学生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3、初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含义 能力目标: 1、学生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学生能设计实验方案,学会控制实验条件。学生会观察实验并进行记录。 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学生具有实证意识。 2、通过小组共同合作实验,学生具有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3、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培养一盆直立生长的豆苗和向光弯曲生长的豆苗 2、4人小组为单位准备一盒干沙子或一盒湿泥土,三支温度计,红外线灯,秒表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并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原因 教学难点: 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1、出示两盆豆苗(一盆直立生长,一盆弯曲生长) 2、说明弯曲生长的豆苗1、观察、比较两盆豆苗的 生长状况 2、猜测弯曲生长豆苗的培 从问题的情景始课,问题是培养学 生创新意识的切入口,从问题情景 开始,互动过程容易建立。在教学 互动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学会提问, 敢于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 题提出后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对问 1

的培育过程,出示培育的 装置。 3、植物为什么要向光生长育过程 3、分析培育装置的特点 4、思考后得出结论:植物 对环境的适应。 题进行猜测性的解答,充分调动课 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 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的一个个提出和分析,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1、放映江南蝎子的 生活片段及沙漠中蝎子的 生活片段 1、引导学生:探究沙漠 中 温度的变化情况 2、对学生设计的实验 进 行简要的评价,必要时进 行一定的指导。1、比较他们的生活方式的 不同 2、提出疑问:为什么会不 同? 3、学生进行假设 4、设计实验:探究沙漠中 温度的变化情况 (1)、4人小组讨论 a、实验所需的器材。 b、实验可测哪些温度、为 什么测、怎么测? c、用什么方式记录实验数 据? (2)、小组代表发言。 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选 出最佳方案。 5、4人小组分工合作进行 实验。 6、对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 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7、根据所得出的结论,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进入要当科学家的心理状 态,从而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实验设 计能力,以及互相帮助、协同配合 和团队精神。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学会倾听,培 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使学生形成正 确的、科学的评价态度。 互相帮助、协同配合和团队精神 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培养分析 数据能力 2

(完整版)高一生物伴性遗传习题+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学校5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果蝇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Ⅰ),结果F 1全部为红眼。F 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 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于是他继续做了下表所示实验(Ⅱ、Ⅲ)。与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实验Ⅱ可视为实验Ⅰ的测交实验,其结果表明F 1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 B .实验Ⅲ是实验Ⅰ的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其不属于核遗传 C .实验Ⅲ的结果表明野生型红眼果蝇的精子只有一半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 D .对实验Ⅰ、Ⅱ、Ⅲ最合理的解释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两个遗传定律;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两者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 .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B .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 C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D .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3.下列关于红绿色盲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男性不存在携带者 B.表现为交叉遗传现象 C.有隔代遗传现象 D.色盲男性的母亲必定是色盲 4.一个正常男子与一个色盲女子结婚,他们所生的儿子和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X B Y 和X B X b B .X B Y 和X b X b C .X b Y 和X B X b D .X b Y 和X b X b 5.人类表现伴性遗传的根本原因在于 A .X 与Y 染色体有些基因不同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C .性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 D .基因通常只存在于一种性染色体上,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教案

教案 课程名称: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执教者: 学时安排:两学时授课班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人类染色体组图及XY型性别决定。 2、学会书写和分析性别决定图解。 3、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并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4、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运用。 (二)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 2、总结人类伴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 (三)情感目标 1、认同道尔顿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如何利用伴性遗传的知识知道人类本身的优生优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XY型性别决定方式,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并总结伴性遗传的特点。 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三、教学方法 1、学生通过看书、课件、讨论和书写性别决定图解来认识XY型性别决定。 2、教师规范书写、师生一起分析讨论,共同总结,循序渐进的进行重点落实。 3、精选例题、讲清思路,课件图片辅助讲解,重在难点突破。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3min) 上课之前,给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 提问1:图片中的公鸡和母鸡有哪些差别呢? (体形、羽毛色泽、鸡冠形状等) 提问2:它们是同时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性?而且雄性个体在某些遗传性状上还表现得不同? (染色体类型不同等等)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就能够解决以上的这些问题。 【二】课程讲述 (一)、性别决定(15~17min)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的第37页,看一下书上下方的这两幅图, 《展示幻灯片:人的染色体分组图》 提问1: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人的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学生活动一: 观看、思考、回答 学生活动二:看图、思考、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