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篇一: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全)】

初三物理教案

一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cm.

3、长度单位换算

33691km=10m 1m=10dm=100cm=10mm=10?m=10nm

例:45?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其中:(1)计算时将s和t的单位化成m/s或者

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

汽艇以10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船=v船t=100m/s?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声=v声t=340m/s?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船+ s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s

t来计算,切勿利用v=v1?v2

2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的公路上行驶,前50m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

这100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解:前半段时间为:t=

后半段时间为:t=svsv==50m20m/s50m

10m/s

st=2.5s =5s =100m

7.5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应用练习] =13.3m/s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

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

______的。

(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____的,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_______的,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2.一只小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5m,则它通过20m路程后的速度是________m/s。

3.作直线运动的某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接下来的15s时间内作速度为5m/s的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这20s 时间内作的是_______运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m/s,合___________km/h。

4.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5.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6,运动路程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9:1 b.1:9 c.4:1 d.1:4

6.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20m/s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杆,从第1根电线杆在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1分钟时间共有41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 a.30.8m b.30m c.29.3m d.28.6m

7.以乙为参照物,甲作匀速直线运动。以丙为参照物,乙静止不动。那么以丙为参照物,甲作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变速”)。 8.某商厦安装有自动扶梯,当扶梯不动时,人走上去需要2分钟。当扶梯运行时,人走上去只需40秒。当人站在运行的扶梯上,由扶

梯送上楼,需要_________分钟。

9.某物体以8m/s的速度通过全程的2/3,通过剩余1/3路程的速

度是21.6km/h,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初三物理总复习二声的世界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二、乐音与噪声

1、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

2、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

集中程度有

关。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

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

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

个人说话或哪种

乐器就是因为音色。

3、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三、超声与次声

1、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

超声: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

次声: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

2、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1)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

(2)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超)

(3)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

四、与速度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

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

2s,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

0m/s)

解1:设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则

s340—s

5200=2 解得s=727.6m

解2:设声音通过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则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为t+2,则依题意有:340(t+2)=5200t 解得t=0.14s

则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vt=5200m/s?0.14s=727.6m

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乐器商店的标志。

2.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哪一个是

无效的:( )

a.赶快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3.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是根据:( )

a.音调;b.音色; c.响度; d.以上都不对。

4.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一听便能从声音中区分出两种乐器发

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

a.音调;b.频率; c.响度; d.音色。

5

.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

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b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c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6.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7.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m。.

8.声音要靠传播,登月的人只能靠无线电交流,因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9.噪声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试举世2个例子。

(1)__________ ;

(2)。

10.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

着细线)、橡皮筋、鼓、

11、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

秒他听到了回声。问:若他喊时离高崖是

875m,则汽艇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初三物理总复习三多彩的光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m/s,

2、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3条)

(2)漫反射与镜面反射:区别及应用

(3)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2点)

(4)作图:(如下)

3、光的折射:

(1)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2)光折射成的虚像比实际物体高

4、光的色散

(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基色:红、黄、蓝;

8

(3)物体的颜色:

Ⅰ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

光线,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光线);如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

Ⅱ透明物体只能透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如蓝色镜片只能透过蓝光例:穿红裙子、白t恤的女孩在只有蓝光的暗室里被看到穿蓝上衣、黑裙子。

5、凸透镜成像:(1)正立虚像(不可在光屏上呈现):uf,即物

体放在一倍焦距内

(2)倒立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将u或者v跟2f进行比较。u2f:物大?缩小

u=2f:物等?等大

u2f:物小?放大(同理,可应用在v上)

例:(04上海)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侧光屏上得

到—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

a 10厘米

b 20厘米

c 30厘米

d 40厘米

解:缩小?物较大?u2f?u32cm即选d。

6、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1.(04广东)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m/s.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 ______. 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宁夏)(2分)“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__形成的;“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形成的

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3.(04佛山)如图2所示,“汾江”牌台灯有一个灯罩,它的内表面做得很光滑,其作用是将光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它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a.光的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c.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的反射且光路是不可逆的 4.(04黑龙江)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立竿见影 b.在岸边观看水中游动的鱼

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6.(04南京)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

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离是()

a.3mb.4mc.5m d6m

7.(04江苏宿迁)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b.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

c.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 d.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

8.(04西宁)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

b.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90度

d人离平面镜较远时,在镜中所成的像比人要小.

9.(04福建宁德)小明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

前lm处,他在境中所成的像高是1.70m.当他再后退1m时,他在

镜中的像高为____m,像离镜面的距离为

_____

图1的距

【篇二:2014年中考初中物理复习教案】

一、声现象

【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声音的传播

3.声速及有关计算

4.乐音的三要素

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

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知识结构】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原因:振动

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

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

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

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

二、乐音的三要素

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三、乐音和噪声

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

【方法提示】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

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5.噪声的控制方法。

【对应训练】

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

2.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是反映声音的,响度是反映声音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

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

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 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

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

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

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曲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它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7.小明用不锈钢尺和塑料尺设计了验证乐音的三个特征的实验,请你帮他简述实验的做法。

8.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m? (声音在海水中传

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

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9.人体里许多器官,它们总在不停地运动,这些运动就引起了振动,人体器官里就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说出其中的三种吗? 10.小伟所在的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轻

轻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酒精的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中的

响声比原来小的多。

实验三: 把自行车支起来,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头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要特别注意

安全,不要把手伸到辐条中)先慢慢转,这时可以听到纸片的“轧轧”声;再加快转速,纸片发出的声调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纸片就会尖叫起来了。

以上三个实验中,能表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另

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声现象(参考答案)

1.振动 2.高低大小音色3.强4.a 5.b6.b和da说明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c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7. 将不锈钢尺压在桌

边沿,变换振动部分的长度,可体验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将不锈钢尺压在桌边沿,用不同的力拨动不锈钢尺,可体验响度与

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可由拨动不锈钢尺和塑料尺发出的声音不同

体验物体的音色不同。8. 3000m原因是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有真空的

9.略10. 实验一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二、物态变化

【考点聚焦】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

1.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

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知识结构】

一、温度

1.温度的意义

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

3.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2)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

2.汽化和液化:

(1)汽化:(a)蒸发:蒸发的特点及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沸腾:沸腾的特点及条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2)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

3.升华和凝华

【方法提示】

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观察它的

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2)“三要”。(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

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

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

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

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

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

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

【对应训练】

1.云、雾、雪、霜、露、雹、冰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

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是。

2.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

是因为,

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3.如图1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80℃的萘是〔〕

a. 固态

b. 固、液共存状态

c. 液态

d.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可能

4.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

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

那么〔〕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

5. 探究《 0℃水和0℃冰的有什么不同?》

器材:水、冰块、容器(塑料杯、小口瓶、大口瓶)、布、锤子、

纸巾

猜想:小组讨论:请根据已有经验,讨论水和冰的不同,并提出猜想,记下讨论的结果,采用

控制相等,

步骤:

1. 拿一大块冰和一杯水,设法把它们分别装满两个大小相同的容器,你有什么发现?

2. 拿质量相等的一大块冰和一杯水,设法让冰熔化成水。看它们的

质量是否相等。

10℃。

6.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

a. 液体温度;

b.液体的表面积;

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

d. 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荫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

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b”、“c”或“d”)。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7.如图2所示,表示晶体的熔化图象的是()

图1

a.甲图 b.乙图c.丙图 d.丁图

8.设计一个简易实验,验证“蒸发的快增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

慢有关”(将设计思路及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

物态变化(参考答案)

1.雾云露云雪霜雹冰2.吹气使水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液化,液

化放热 3.d 4.c 5.略 6.

(1)a;(2)取两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上等量和酒精和煤油;(注意液体的挥发性相同)放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下,一段时间后,

用天平分别称出它们的质量,若相等,则与液体的种类无关,不相等,与液体的种类有关7.d 8.提示: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的慢

三、光的反射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光的反射定律,会完成反射光路图

4.平面镜成像及其特点

【呈现形式】

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对反射

定律的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反射现象和反

射光路可以通过作图题进行考查。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可以通过实

验或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知识结构】

一、光的产生: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日、月食的形成;(4)三点一线。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

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三线共面,

两角相等,法线居中。”

2.光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2)漫反射。

3.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2)像和物

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

像和物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方法提示】

1.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现象

该类问题的解释掌握三点(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物体;

(3)说明出现什么现象和结果。例如:影子的形成。由于光在均匀

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而当光在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

正对准物体传播的光就会被挡住,在物体背光的一侧产生了与物体

相似的暗区,这就是影子。

2.有关反射面的转动

当反射面绕入射点转动时,注意法线也随着转动,且法线转过的角

度同界面转过的角度相同,法线始终与界面垂直,弄清该关系,是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判断平面镜的成像图是否正确

(1)观察各像点是否用虚线连接。因成的是虚像,应当用虚线表示;(2)连接对应的物点与像点,观察它们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物、像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4.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问题

(1)类型:①已知物和镜画像;②已知像和镜画物;③已知物和像

画镜

(2)注意:物用实线,像及物像连线用虚线,镜面要打斜线。

(3)具体作法:①根据反射定律作图:从物点任意画两条光线射向

平面镜,根据反射定律作其反射光线,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的焦点,即为虚像点。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性)

这里重点介绍利用对称法作光路图,就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

完成光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利用对称法可以方便地

解决四种类型的平面镜作图题:(1)确定虚像的位置;(2)确定

观察范围或光照范围;(3)确定光路;(4)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在作图过程中,我们

【篇三: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93页)】

第一章声现象

一、单元复习目的

(一)知识和技能: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

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

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复习内容

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讲述的内容有声音的发生的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四、知识梳理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

做下面一组填空题。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

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⒋乐

音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

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⒌噪声减弱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_,在传播过程中减弱_,在耳朵处减弱_。

三、复习过程: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

1、声音的产生: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

继续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

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c、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

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

巨大的涛声。

d、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

声音,秋风怒号。

2、声音的传播

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

传声速度、优劣)

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

声音传播的距离。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在振动发声.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

空气。c.听觉器官完好. 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

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

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例题分析

例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例题2: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

是由于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

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例题3: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

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例题4: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

的物体都在________。

四、堂上练习

1、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而被誉为中华民

族艺术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它的主奏乐器琵琶(南琶),

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声是靠琴弦产生的;琴声是通过传到人的耳

朵的。

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等一系列现象后,可运用的方法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3.小玉爱听收音机,他发现收音机里的报时声“嘟、嘟、嘟??”共有

六响,从第一声到最后一声,前后间隔10秒钟,最后一响声调比较高。有一天,他听过手中收音机响过最后一响后,远处楼里又传来

最后一响的报时声,这是为什么?

4. 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

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l )实验器材: ( 2 )实验步骤:

( 3 )实验分析与结论: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过程

学完本章要常识性的了解到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使

人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就是乐音。

声音的三个特性:

a、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

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

②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③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

④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

到超声波、次声波。

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

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教师比较频率和振幅的不同。

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

黑夜、人们都能区分,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之使然。

例题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

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

例题7: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例题8: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

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

二、动脑动手

填空题

1、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人们距离发声体越近,响

度就越________。

2、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黑龙江)编钟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用相同的方法

敲打大小不同的编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4、(河南)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的琴声是靠振动产生的。演奏前,

演员们常常要调节一下琴弦(拧紧或放松),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

声的。

5、(江苏)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我们

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不同。

6、(江苏常州)刚竣工的三峡大坝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三、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复习过程

学习本章要求能常识性地了解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

1.噪声:

①物理定义: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②环保角度上的概念:影响人们学习、休息、工作、谈话的声音。

③噪声强弱的表示:用分贝(db)表示。教师讲一讲保证工作、学

习的声强级、保护人听力的声强级等知识。

④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实施。

声的利用:

①声音中含有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②回声:回声定位

③声音中含有能量:超声波除结石,城市噪声中声能的开发(研究中)。

例题9: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

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例10:(l)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和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

(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

是从途径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途径减少噪声。

例11: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

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

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

的产生

例12: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①;

②。

二、学生练习

⒈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话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c)真空不能传声。

(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

⒉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

⒊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空气、海水、铁管

⒋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炮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⒌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

(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d)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到2万次

⒍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a)一次回声 (b)两次回声 (c)三次回声 (d)四次回声

7. (06江苏淮安)在城市的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的两旁,两侧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保护车辆的行驶安全

b、减少车辆的噪声

c、使高架道路更美观

d、阻止汽车排放的废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