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细长

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12:00

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1)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提示:1、关注每个单元的“典型例题”。 2、关注每个“典型例题”下面对应的“温馨提示”(黑体字即是)。 3、会“举一反三”。 建议: (1)先打印出全部汇总,给孩子装订好,进行复习。 (2)单独打印出“只保留典型例题”的一份(14——23页),当练习卷让孩子做一做。 (3)根据孩子的错题,可以再改改题中数字和图案,打印出练习让孩子做一做,加深印象。 第一单元数一数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用数字来表示。 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正确比较出所给物体的个数谁多谁少,或谁比谁多 几,谁比谁少几。 典型例题: 一、看图写数。 如:△△△△ △△△△ 温馨提示:有的数量较大,易漏数或重复数错,需要(1)按一定顺序数,(2)数一个划去一个,(3)做标记(数一个打一个对勾等)。 二、比多少。 1、△△△△ ○○○○○○○ (1)()和()同样多。

(2)()比()少3个。 2、比一比、填一填。 △△△△△△△△ ○○○○○○○○○○ ○比△多()个。○比△少()个。 3、画一画 (1)画○和△同样多。(2)画△比○少2个。(3)多3个。△△△△○○○○○○○ 温馨提示: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一定要用线一一连接起来),也可以用数数写出各自数量的方法比较多少。 第二单元位置 知识点:认识“上、下、左、右、前、后”6个方向,并知道谁在谁的什么方向。典型例题: 1、在的()边。 2、在的()边。 3、在()的左边。 4、的右边是()。 5、在的()边。 温馨提示: 1、一定要先找准“以谁为观察中心”,一般来说,找“谁”的哪一边,谁就是 观察中心。如:在的()边。是观察中心,去找。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秋季人教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2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1.1~5的认识……………………………………………………… 6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四、认识图形(一)(2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7课时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3课时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课时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7、8加几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具准备:课件、自制转盘和小花、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起兴趣 1. 师:咱们比比谁的反应快,看谁算得快。(复习数的组成) 2. 刚才大家表现很好,现在咱们去个有趣的地方,看看吧!(儿童乐园) 3. 想去吗?咱们乘车去,说对了就先出发! 最后一题9+7咱们一块答!(生回答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研究,学会算理 1.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大家看,已经有许多人在等着买票,你知道共有几个小朋友吗?应该买多少张门票呢?(出示主题图) (2)生汇报并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①数的②接数法③8+5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8加几(教学例1) ①师:9加几的方法咱们己经学过了,那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摆,并和同桌说说,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动脑筋,想的方法最多。 ②学生交流后汇报:指名生上台演示。并说算法。(出示学生的几种摆法,并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记下来。你们看哪种方法能一眼看出8+5是多少?) ③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以后同学们在口算时,可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来算。看着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装到脑子里吧! ④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算这几题,行吗?(练习P105页第1题) ⑤小结:这些题都是几加几?(8加几)8加几,怎么算?(生小结)( 2)自主探究7、6加几(教学例2) ①同学们刚才都学得很不错,下面咱们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课件出示:一些游乐项目及其票价,由师介绍。) ②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由生自主列式,师将板书设计成两组,一边写大数加小数,一边写小数加大数。) ③咱们先看左边的算式,如:8+4,怎么算?(由学生说算法) ④那这边的其它的算式该怎么算呢?(在小组里说说) ⑤指名生说出7加几、6加几的算法。 (3)算法多样化(教学例3) 师:再请看右边的算式,怎么算?如:“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①把8凑十②把9凑十③从9+8=17想到8+9=17 小结:看来解同一道题,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 三、趣味游戏,巩固新知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单元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1、想一想,连一连: 2、找规律,接着画,画满10个。 △○△○ □△○□△○ 3、(1)最短的画“√”,最长的画“○”。 (2)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4、 ○○○○○○ △△△△△△△△△ 5、填一填: (1)在8、4、7、1、2、3、10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 (2)在5、9、4、2、1、6、8、中,把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 6、在4、6、2、0、1 ),

最小的数是( ),左边起第3个数是( ),右边起第2个数是( )。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7、请你填上合适的数。 5>( ) ( )<8 ( )>7 2<( ) 9<( ) 1>( ) ( )<( ) ( )=( ) 8、用上、下、左、右填空。 9、看图填空: (1)第1盆开4朵,第4盆开( )朵花, (2)开3朵花的是第( )盆,它左面一盆开了( )朵,它右面一盆开了( )朵。 10、数一数,涂一涂: 一共有( )只苹果。从左起涂第3个,从右起涂3个。 11、 在第( )层第( )间 在第( )层第( )间 在第( )层第( )间 在第( )层第( )间 1 2 3

一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测试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看图写数 二、看数画出缺少的珠子 三、按要求排顺序 1. 把6、5、7、9、10、 8从大到小排列。 2. 把0、4、6、8、5、10、7从小到大排列。 四、在○里填上“>”、“<”或“=”。 3○5 7○9 10○8 6○5 2○8

4○3 6○6 10○1 0○1 6○4五、请你接着画△ 六、填一填 1 .在8、4、7、1、2、3、10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2.在5 、 9 、4 、 2 、 1、 6、 8、中,把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 3. 有()只有()只有()只 比比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a9410589.html,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 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给数字娃娃排队 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1 一、填空。 1、中有()个三角形。 2、一个数加5后是8,这个数是()。 3、中有()个长方形。 4、有两个相等的数,它们的和是6,则这两个数是()和()。 5、 (1)一共有 ( )种水果。 (2)从左数,在第 ( );从右数,在第 ( )。 (3) 前面有( )种水果,后面有( )种水果。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粉笔盒、冰箱都是长方体。() 2、足球、皮球都是球体。() 3、19后面只有一个数,那就是20. () 4、在1~7之间有6个数。() 5、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三、1、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9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1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2、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5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8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2 一、填空。

1、1的前面是(),8的后面是(),19的后面是(), 10的前面是()。 2、1个十和5个一组成()。2个十是()。 3个1和1个十是()。19里面有()个十和()个1。 20里面有()个十。 3、个位是5,十位是1的数是()。十位是2,个位是0的数是()。 个位是1,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1的数是()。 十位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5的数是()。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 有1个十在十位写(),有2个十在十位写(),有几个一在个位写()。 5、右边起,第一位是4,第二位是1,这个数是()。 6、 二、我会做。 1、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8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3位, 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2、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6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2位, 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3 一、填一填。 1、在1、0、3、4、 2、5、10、8、7、6这些数中,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比7大的数有(),比3小的数有(),从右数第6个数是()。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全套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 姓名得分 一、看图写数 (9分 ) ( ) ( ) ( ) 二、数数在内画○计数(18分) ★★★★ ★★★★

三、数一数,在横线上画出相应的“○”(5分) 你家里有几口人? 今年你几岁了? 你这一小组有几个同学? 你书包里有几本书? 你喜欢上的课有几节? 四、连一连 (28 分) 1. 2.(12分) 2.

五、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16分) ○○○○○○○○○○○○○○○○ 六、小红今年上一年级,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好吗? (8分) 七、数一数,在○里涂色(8分) ○○○○○○○○○○ ○○○○○○○○○○ ○○○○○○○○○○ ○○○○○○○○○○

九、提高题(10分,不计入总分) 1.画○,○比△多3个。 2. 画△, △比□少4个。 △△△△□□□□□□□□□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测试题(2)姓名得分

一、比长短(10分) ○。 ○。2.最长□ √,最短□ √,短□ 1.长□ 二、比高矮(15分) ○。 2.重的画“□ ○”。 √”轻的画“□1.最高□ √,最矮□ 三、比远近(10分) 1.小蚂蚁回家,走哪条路最近,在□里画“√”。 2.在最长的后面的“□”里画“√”。 四、实践能力题 (7分) 把同样多的方糖放进下面的杯中,哪一杯水最甜,在( )里打√。

( ) ( ) ( ) 五、多□ √,少□ ○(6分) 六、1.比一比,厚的画□ √,薄的画□ ○ 2.比一比,大□ √,小□ ○ □□□ 七、比一比(12分) 1.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2. 最快的画√,最慢的画△。 ① ② ③ ④ □□ □□

一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组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生活中的数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1、生活中的数 (1)认、读、数、写10以内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二)各课知识点: 1、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 (2)在数数的活动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 2、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认识1~10各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2)在具体情境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量。 3、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4、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知道在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意义,知道“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2)会正确书写“0” 5、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个数。 (2)学会6~10各数的读写方法。

习题设计: 一、找规律填数。 (1)2、()、4、()、()、()、8、9、() (2)10、()、()、7、6 二、数一数。(12分) ☆○△☆□□ 三、画你喜欢的水果,数量和左边的同样多。 四、把同类的圈起来。 (1)(2) 五、圈一圈,算一算。 二比较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1、比较 比较具体事物的有关属性(大小、多少、高矮、长短和轻重),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二)各课知识点:

1、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 2、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的关系。 (2)理解无题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3、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2)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无题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习题设计: 一、在○里填上“=”“>”或“<”。 1.8○10 2.9○7 3.6○6 4.5○4 5.6○9 二、看上面的数,画一画,划一划。 三、比一比,按问题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全套)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命题人:王振良) 姓名得分 一、填空(21分) 1.在最高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2分) ()()()()2.给不同类的物体涂上颜色。(2分) 3 的上面一个数是();5的下面一个数是( );的左边一个数是(); 5 的右边一个数是();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2分) 5. 从上图右边数起,第1个鱼缸里有6条鱼,第3个鱼缸里有( )条鱼;有5条鱼的是第( )个鱼缸,它左边一个鱼缸里 有( )条鱼,右边一个鱼缸里有( )条鱼. 6. □里能填几? (4分) 10>□ 3<□7=□□<5<□ 7. 6 7 □9 10 2 □□□ 6 2 □□□□ 8.比7小的数有。 9.比3大比9小的数有。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5+( )=10 8-( )=0 10=7+( ) ( )+2=9 3+( )=10 ( )-( )=5 三、画一画 (4分) 1. 每次画6个△,分成不同的两堆。 ( ) ( ) ( ) 2.画○比△多4个:△△△△△△ 四、在○里填上“>”、“<”或“=” (8分) 5+2 ○ 8 8-4+2 ○ 6 7-4 ○ 3 10+0-7 ○ 2 6-1 ○ 4 9-4+2 ○ 7 5+4 ○ 10 9+1-4 ○ 4 五、填一填,排一排 (6分) 2、0、4、8、9、6、10、1中 1.这里共有( )个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右起第4个数是( ),从左起第3个数是( )。 3.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排列:。六、直接写得数 (12分) 10-8= 9-8= 10-8+1= 2+4= 6-3= 8-4+2= 6+4= 2+2= 1+6-5= 8-7= 10-3= 2+7-3= 2+5= 4-2= 6-4+5= 9-6= 4+4= 1+9-4= 七、写一写(5分)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一年级数学试题 时间﹕60分钟试题分﹕100分 一、填(tián)一填(tián)。(每空1分,共41分) 1.看图写数。 2.在下面的 里填上“=”“<”或“>” – 3. 火田目口竹 从左往右数“目”是第()个;从右往左数“目”是第()个;“田”的右边有()个字;“田”的左边有()个字;与“口”相邻的是()和()。 4.在7、9、13、16中选出三个数,写出一道加法算式 5. 比多()个 6. 我是由6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我是(),三个三个的数,我的后面 分别是()、()、()…… 7. 数一数,填一填。

8. 填一填现在是几时。 : : 时大约时 9. 10. 先找出规律,再填一填。 7 + 5 = 8 + 5 = + 5 = 二、算一算。(共25分) 1. 看谁算得都对。(20分) 10 + 8 = 15–3 = 2 + 5 = 9 + 1 - 4= 7 + 7 = 4 + 7 = 16–6 = 10 – 5 + 3 = 8- 4 = 6 + 9 = 3 + 8 = 18 – 8 - 3 = 13 - 2 = 9 + 4 = 5 + 8 = 15 – 4 + 8 = 9 + 9 = 18 – 3 = 11–0 = 12 – 12 = 2. 连一连。(5分)

三、 画一画。(共4分) 同学们排队,第一队有9个同学,第二队有5个同学,请你画一画怎样做才能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可以用“ 所以,我的方法是:( ),两队人数同样多。 四、 列(li è)式(sh ì)计算。(共6分) 五 、 我最聪(c ōng )明(m íng)。(共24分) 1. 看图列式。(12分) 2. (8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目录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5)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6)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8)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 (10) 第七单元找规律 (14)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1、认识和会画 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 (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 8 )块 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 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计算方法 11-9=□ 方法一:破十法 11-9=2 先算:10-9=1,再算:1+1=2

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 11-9=2 因为:9+2=11,所以:11-9=2 方法三:连减法 11-9=2 11-1-1-1-1-1-1-1-1-1=2 2、解决问题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 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 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 12-7=5(个) 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 12-7=5(个)

2018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2018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准备课 1.1数一数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2比多少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第二单元位置 2.1认识上下和前后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2.2认识左右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11-5的认识 1、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3.2比多少

1、使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3几和第几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4分与合 1、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5加法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3、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3.61~5的加法 1、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3.7减法 初步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用数的组成正确口算5 以内的减法。 3.85以内的减法 1、进一步了解减法的意义,熟练口算5 以内的减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小学教师备课簿 数学(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二、揭示新课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4.数一数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学校。) 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预设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预设2:这里有一座大楼。)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大全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大全 习题一: 1、同学们要做8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 2、从花上飞走了26只蝴蝶,又飞走了1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3、飞机场上有15架飞机,飞走了3架,现在机场上有飞机多少架? 4、小苹种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 5、学校原有54瓶胶水,又买回19瓶,现在有多少瓶? 6、小强家有19个苹果,吃了13个,还有多少个? 7、汽车总站有73辆汽车,开走了28辆,还有几辆? 8、小朋友做剪纸,用了18张红纸,又用了同样多的黄纸,他们用了多少张纸? 9、马场上有29匹马,又来了15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 10、商店有15把扇,卖去9把,现在有多少把?

11、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60盆,兰花有26盆,菊花有几盆? 12、小青两次画了32个苹果,第一次画了1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13、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31个,苹果有24个,梨子有多少个? 14、学校要把4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要送几箱? 15、家有11棵白菜,吃了5棵,还有几棵? 16、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48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 17、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24辆,车场原来有多少汽车? 18、从车场开走3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19、学校体育室有13个足球,又买来29个,现在有多少个? 20、学雷锋小组上午修了18张椅,下午修了19张,一天修了多少张椅?

习题二: (1)小明有100只气球,其中红气球20只,黄气球50只,白气球有几只? (2)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马路,第一天修了37米,第二天修了4 2米,两天修了多少米?还剩几米没有修? (3) (4) (5)小明买了8朵花,小红买了7朵花,小明比小红多买了几朵花? (6)原来有12辆汽车,开来了5辆,又开走了6辆,现在有几辆? (7)灰兔有8只,白兔有9只,黑兔和白兔同样多,一共有几只兔子? (8)○有15个,◇比○少2个,◇有几个?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准备课 1.1数一数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2比多少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第二单元位置 2.1认识上下和前后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2.2认识左右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11-5的认识 1、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

写1~5各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3.2比多少 1、使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3几和第几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 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 的意识。 3.4分与合 1、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5加法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3、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3.61~5的加法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2~2013(一) 执教:章翠花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29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看图写数(9分) ( ) ( ) ( ) 二、数数在内画○计数(18分)

三、数一数,在横线上画出相应的“○”(5分) 你家里有几口人? 今年你几岁了? 你这一小组有几个同学? 你书包里有几本书? 你喜欢上的课有几节? 四、连一连(28分) 1. 2.( 12分)

五、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16分) ○○○ ○○○○○○○○○○○○○ 六、小红今年上一年级,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 来好吗?(8分) 七、数一数,在○里涂色(8分) ○○○○○○○○○○ ○○○○○○○○○○ ○○○○○○○○○○ ○○○○○○○○○○

八、这些食物该分给谁才合适呢?把它们用线连一连(8分) 九、提高题(10分,不计入总分) 1.画○,○比△多3个。 2. 画△, △比□少4个。 △△△△□□□□□□□□□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测试题(2) 姓名得分 一、比长短(10分) 1.长□√,短□○。2.最长□√,最短□○。 二、比高矮(15分) 1.最高□√,最矮□○。 2.重的画“√”轻的画“○”。 三、比远近(10分) 1.小蚂蚁回家,走哪条路最近,在□里画“√”。 2.在最长的后面的“□”里画“√”。

四、实践能力题 (7分) 把同样多的方糖放进下面的杯中,哪一杯水最甜,在( )里打√。 ( ) ( ) ( ) 五、多□√,少□○ (6分) 六、1.比一比,大□√,小□○ (10分) 2.比一比,厚的画□√,薄的画□○。 □ □ □ 七、比一比(12分) 1.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

————————————————————————————————作者:————————————————————————————————日期: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 1、0-10的认识与书写;会数数的方法:按顺序数、数一个划一个、分成几部分数、会2个2个的数、3个3个的数、5个5个的数等。 2、2-10的分成 3、0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分界线;起点;分数。 4、区分基数和序数:几个和第几个。 5、单双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考察题型:按规律写数。 6、筷子有几双?有几根?有几双手?几只手?几根手指?今年几岁?再过几年就10岁了? 7、认识“>”“<”“=”。并会比较两个数、算式和数、算式和算式的大小。 理解…比…多/少/同样多。并会用“>”“<”“=”表示。 会根据要求画图。如:画○,○比△多2个。 8、会对给出的数按照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能找出给出数中最大(小)的数。 9、会数数的个数,如:从0数到4,数了几个数;4和8之间有几个数;在3和7之间的数有(4、5、6);从3开始数,第4个数是几。 10、找规律填数,或者找规律画图形。 9 () 5 3 () () 2 () 6 ()()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 1、分类:①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②分类的方法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首先明确分类方法,分类时,只能按照一种分类方法来分,不能同时

按照两种方法来分。常考分类有:分动、植物;分天上飞的、地上跑 的、水里游的;分水果、蔬菜;分衣服、家具、电器;给图形分类(按 颜色、形状);按腿的条数分类等。 ③在书写时,注意一行一类,或者竖线间隔开。标号用圆圈把数字圈起 来。 ④会圈出不同类物品。 2、比较:①会用…比…(多、少、高、矮)等语言进行描述。多个比较时,会 选出最(多、高、长)的,知道“最”的只有一个。 ②比轻重:天平上两端一样重时,看数量。数量越多的越轻,数量越少 的越重。天平不一样重时,压下的一端重,抬高的一端轻。 比高矮:要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比较。坐着和站着一样高时,要考虑站起来就更高了。 比长短:“化曲为直”比长短(弯曲的拉直以后进行比较);一端对齐, 看另一端。 比较绕在小棒上的绳子长短时,匝数一样,小棒越粗,绳子越长; 小棒粗细一样时,匝数越多,绳子越长。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全)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位《数一数》 1、有顺序的数一数,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数,数一个划一个。 2、会用小圆点或其他形状的图形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一般每行画5个,一一对应画。 第二单元《比一比》 1、比较两个或几个物体的长短、高矮。 2、比较两个或几个物体的轻重。 第三单元《分一分》 1、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一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按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第四单元《认位置》 1、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位置为左边。 2、认识前后:前、后的含义:一般是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上下: 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4、左右、前后、上下儿歌: 伸伸左手,伸伸右手,摸摸左耳、摸摸右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 跺跺左脚,跺跺右脚,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 向前指一指,向后看一看。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1、1~10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 表示。 2、1~10各数的顺序 从前往后数:1、2、3、4、5、6、7、8、9、10 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 3、几和第几:

我们学过的1、2、3、4、5、6、7、8、9、10这10个数,当表示某物有多少时叫基数,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几个”,当表示某物的次序时叫序数,就是说物 体所在的位置,我们平时说的“第几”。 4、0的认识: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 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5、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 8=8,9-0=9,4-4=0 6、认识“>”“<”和“=” (1)“>”叫做大于符号,读作“大于”,“<”叫做小于符号,读作“小于”大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大口朝前大于号,尖角朝前小于号。 (2)“=”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表示同样多的数 我们可以用“=”连接。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20分) ⑴看图写数 ⑵1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0个一就是一个( )。 ⑶15中的1表示( )个(),5表示( )个( )。 ⑷在○里填上“>”“<”或“=”。 911 6 + 2 8 10-4 4 9 +8 16 ⑸看钟表,填写时间 ( ) ()() ⑹ 从左往右数,第3盆开了( )朵花;第( )盆和()盆都开了3朵花;开6朵花的是第( )盆;0朵花的是第( )盆。 我会想、也会填

二、4分 (1)在最长的线下面画“√”,在最短的线下面画“○” (2)在最多的下面画“√”,在最少的下面画“○” (3) 请你把不是同类的圈起来。 (4)画△,比□多2个。

三、 36分 (1) 2+4= 8-4= 3+9= 5-2= 10-7= 5+7= 3+6= 6-6= 6+9= 2+8 8+4= 0+5= 9-4= 5+8= 7+8= 14-4= 9+9= 11-10= 19-1= 16-4= (2) 4+4+6= 10-1-9= 8-3+6= 6+4-5= 12-2+4= 3+5+9= 17-4+3= 9+9-7= 四、 12分 (1) (2) 我会算 我会列算式计算 【 背面还有试题 】 ?个 17粒

(3) 五、 22分 (1) ?只 8瓶 我会用数学。 = (只) = (瓶) = (只) = (本)

现有多少只? (3) (4) ⑸买玩具 下面每一种玩具都是力力喜欢的,可是妈妈只给力力10元钱。圈出力力能买的玩具, 算一算还剩多少钱? 9元5元8元3元 我已经得了9颗☆,今天 老师又奖给我3颗☆。 你一共得了多 少颗☆? 两班共有树多少棵? = (颗) = (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