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知识宣传汇报材料

中医药知识宣传汇报材料
中医药知识宣传汇报材料

中医中医知识宣传资料(2)

中医诊病的奥妙

中医作为中国人的国粹,其发展并非完全以历代知识的积累为基础,而是以不同的理论或实践模式在不同时期并行发展而成。“师授家传”是中医教育的主要形式,至今师承教育仍很受重视,中医诊断是一门复杂深奥的学问,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需对其如何精通,只须知其皮毛,把它当做平日里遇到的小毛病,身体出现不好端倪时查体的一种方法。通俗意义上说就是“望闻问切”,中医诊法的其本原理是在整体观理论基础上的“司个揣”(以表知里)、“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地探测和推理,即通过诊察患者外在的表现,以推测体五脏的变化。

我们熟悉的西医诊病,是从五脏六腑、血液神经、肌肉骨骼等客观功能上,进行客观细致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就病理而言,西医认为有器质性和功能性的不同,还十分重视微生物如细菌毒素所引起的病理反应。

中医医则讲究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如脉象、舌象),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的关系等。如阴阳失调、邪正相争、气血津液失调等等。这就是中医诊病的奥妙之处,其中尤其以阴阳失调为其最基本的病机。在健康状态下,人体处在“阴平阳秘”的相对稳定状态。当这种稳定状态一旦遭到破坏,人体便进入病理状态了。譬如咳嗽;碰到西医则必先晨确是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还是肺结核、甚到肺癌等等。而中医则辩明其为外感不是伤,如系外感则又有风寒、风热的不同,如系伤则有肺虚、肾亏。甚或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说法。再如就头晕来说,西医必定先要辩明肝风等等。

家庭常见五种疾病的中医药简便防治

感冒

风寒感冒:

适应症状:用于风寒感冒初期,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等特点。

简便方药:

生3袋、大枣1袋。以100ml热水冲化均匀,趁热顿服,热捂发汗,小儿用量可酌减。在受凉、淋雨之后,及时以生1袋、大枣1袋冲化热服,可振奋阳气,预防感冒。

风热感冒:

适应症侯:用于风热性质的感冒初期,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出汗、口渴、痰液粘稠呈黄色、舌苔黄等特点。

简便方药:

金银花1袋,板蓝根根1袋,野菊花1袋。以100ml温开水冲化调匀,放凉冷服。

家庭护理常识:

1、感冒期间别激烈运动。表面上看,运动时大量出汗,体的毒素排出较快,可以暂时缓解感冒症状,但会埋下不上的“隐患”。因为激烈的运动后大约24小时,会出现免疫抑制情况,在这段时间里,免疫细胞开始“罢工”,进行休息调养,而感冒病毒入侵体,正需要免疫系统与之斗争,没有免疫细胞,感冒病毒自然更加猖狂,很可能让小感冒演变为病毒性心肌炎、肺炎、风湿病。同时,运动后机体代会相对旺感些,这样大量消耗体的糖、脂肪、蛋白质等,会削弱身体的抵抗力,“脆弱”的抵抗力在人多的运动场合,常常经不起任何细菌的攻击,加重感冒的程度。

2、感冒时少吃抗生素。抗生素类药物对细菌性感冒有作用,对病毒性感冒则没有什么

威力。而绝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起的,服用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不仅毫无作用,还会导致耐药。只需多喝水、多休息,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出入公共场所。若有咳嗽、有痰、流鼻涕鼻塞则可依不同症状给予药物治疗以减轻不适。

3、因为感冒多伴的发热,所以应多饮水,每天摄入液体总量在2500-5000ml之间,有助于退热发汗,排除病毒。可饮用开水、清淡的菜汤以及新鲜的果汁,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藕汁等,稀饭、蛋汤、牛奶、豆浆也可。亦应多食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4、患感冒时可有腹胀、纳差、腹泻、便秘等胃肠机能失调症状,因此饮食应素净、清淡。佐餐则宜用各种酱菜、豆腐、肉松等清淡食品。应忌食油油腻、油炸、黏滞、咸辣、过硬及海腥食物。

咳嗽

风寒咳嗽:

症状:咳嗽声重,痰色稀白,容易咳出,口不渴,常兼有头痛、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等症状。舌质淡,苔溥白,脉浮。或咳嗽日轻夜重。

简便方药:

炙麻黄1袋,苦杏仁1袋,炙甘草1袋。每日一刻,以100ml热开水冲化元调匀,趁热顿服,小儿用量可酌减。

风热咳嗽:

症状:咳痰黄稠,突然发作,不易咳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常伴的发热,口渴,舌苔薄黄,脉浮。

简便方药:

桑叶1袋,菊花1袋,桔梗1袋。每日一剂,以100ml热开水冲化调匀,凉服,小儿用量可酌减。

痰湿咳嗽:

症状:咳嗽多痰,因痰作嗽,咳嗽重浊,痰滑易咯,色白而稀,喉间痰声漉漉,胸闷纳呆,神乏困倦,舌苔白腻,脉濡滑。

简便方药:

法半夏1袋,苦杏仁1袋,橘红1袋,茯苓1袋。每日一剂,以100ml热开水冲化调服,小儿用量可酌减。

痰热咳嗽:

症状:咳嗽痰多色黄粘稠,难以咳出,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甚至喉间痰鸣,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

简便方药:

桑白皮1袋,浙贝母1袋,桔梗1袋,橘红1袋。每日一剂,以100ml热开水冲化调服,小儿用量可酌减。

咳嗽的预防措施: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化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家人有感冒时,室可用醋熏蒸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6、感冒流行期间可服中药预防。配方是:贯众1袋,防风1袋,荆芥1袋,每日一帖,连服2-3天。

7、对经常容易感冒的小儿,可每天以黄芪15克,红枣7颗,煎汁代茶,长期服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泄泻

寒湿泄泻:

症状:泄泻清稀,甚至加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伴的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简便方药:

蕾香1袋,紫叶一袋,白芷1袋,茯苓1袋,厚朴一袋,每日一剂,以100ml热开水冲化调匀,趁热顿服。小儿用量可酌减。

湿热泄泻:

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苦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简便方药:

黄芩1袋,黄连1袋,根1袋,车前子1袋。每日一剂,以100ml 热开水冲化调匀,顿服,小儿用量可酌减。

食滞泄泻:

症状: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

简便方药:

焦山楂1袋,炒神曲1袋,炒菜菔子1袋,茯苓1袋,皮1袋,法半夏1袋。每日一剂,以100ml热开水冲化调匀,每服50ml,一日2服,小儿用量可酌减。若食积已欲化热,见烦躁口干者,加生大黄1袋、炒枳实1袋,消导积滞,清利湿热;伤于生冷者,可加干1袋、肉豆蔻1袋,湿中散寒。

注意事项:

1、急性泄泻应及时诊治,以防转为慢性,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症。

2、注意饮食,勿过食油腻肥甘,忌生冷不洁食物。

3、注意自我保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便秘

热秘:

症状:好发于素体阳盛、嗜酒,喜食辛辣或热病之后的人,表现为大便燥结,数日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面赤身热或日晡潮热,小便短赤,时欲饮冷,口臭,口舌生疮,苔黄厚腻或焦黄起芒刺,脉沉实或滑数。

简便方药:

生大黄1-2袋,枳实1袋,厚朴1-2袋,火麻仁1袋。每日一剂,以100ml热开水冲化调服,小儿用量可酌减。

冷秘:

症状:多发于年老体衰、久病者,表现为大便秘结,面色青黑,腹中冷痛,或腰脊冷乏,肢冷身凉,喜热畏寒,夜尿多,小便清长,尿后余沥,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或反微涩。

简便方药:

肉苁蓉1袋,牛膝1袋,当归1袋,升麻1袋,肉桂1袋,炒枳实1袋。每日一剂,以100ml热开水冲化调服。

气秘:

症状:我发于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畅或久坐不动的人,表现为大便不通,欲便不得,甚则腹胀疼痛,嗳气频作,胸脘痞满,胁肋作胀,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

简要方药:

木香1袋,乌药1袋,沉香1袋,生大黄1袋,槟榔1袋,柴胡1袋,每日一剂,以

100ml热开水冲化调服。

虚秘:

症状:好发于劳倦过度、年高津衰或病后、产后及失血伤津过多者,表现为大便干结如关屡,排便异常困难,甚则十如日次,形体消瘦,咽干津少,面色不泽,头晕心慌,唇甲淡白,舌淡或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无力。有的患者还会有肛门坠迫等现象。

简便方药:太子参1袋子,当归1袋,火麻仁1袋,桃仁1袋,玄参1袋,炒枳实1袋。每日一剂,以100ml热开水冲化调服。

便秘预防

便秘的人不常可以吃些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番薯、地瓜叶,芹菜,菠菜、香蕉、奇异果等。而有便秘问题的老年人同可以吃些松子、腰果、核桃、芝麻、蜂蜜、桑椹、白木耳等具有润肠功能的食物。此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起早睡,三餐定时定量,尤其要好好地吃顿早餐,适时地补充水分,规律的运动,纾缓紧压力,这些都有助于改善便秘。

发热

可以采用“扬汤止沸法”、“釜底抽薪法”、“寒凉退热法”及“滋阴消热法”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发热症状进行家庭简易治疗。

扬汤止沸法:

适应症候:1、感冒发热的病人。常见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出现,无汗或有汗不畅,根据发生病症的不同,又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大类。使用发汗退热法,家庭防治参见“感冒”。2、有郁热的病人。常表现为发热,胸膈烦热,口干唇裂,面色红赤,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数等。可使用升散退热法。

简便方药:

柴胡1袋,薄荷1袋,焦栀子1袋,牡丹皮1袋。以100ml温开水冲化调匀,放凉冷服。

釜底抽薪法:

适应症候: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表现为高热汗出,大便不通,腹胀、腹痛拒按,甚至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脉滑有力。

简便方药:

生大黄1袋,芒硝1袋,炒枳实1袋,焦栀子1袋。以100ml湿开水冲化调匀,放凉冷服。

寒凉退热法:

适应症候:发热而不恶寒的病人。表现为高热不退(大热),汗出较多(大汗),口渴喜喝冷饮(大渴),脉象洪大而数(大脉)。

简便方药:生石膏1袋,知母1袋,甘草1袋。以100ml温开水冲化调匀,放凉冷服。

滋阴清热法:

适应症候:阴虚而导致发热,常见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国]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苔少,脉细数,多于见体菜瘦弱的人,也常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舅结核、肿瘤等疾病的患者。

简易方药:知母1袋,地骨皮1袋,生地黄1袋。以100ml温开水冲化调匀,放凉冷服。

注意事项

1、可通过多喝热水,多盖被子捂汗、洗桑拿,用热水泡脚的方法发汗来起到退热的目的但洗桑拿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风;发热时皮肤的毛孔都闭塞,刮痧能使毛孔开泻,里面的寒气可以排泄出来,也有退热的功效。按摩天枢、大肠俞、大横、庭等穴位,也能起到通腑泄热的功效。

2、体温在38℃以上的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可将冰块放在额头、腋下等部位或用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此外,还可按住风池或曲池穴10分钟,达到发汗退热的效果。

3、发汗退热虽然十分常用,且有很好的退热作用,但过汗通损伤津液,故对体虚病人就当慎用。

冬吃萝卜赛人参

“冬吃萝卜夏吃,不劳医生开处方”,寒冷的冬季吃些萝卜,既可消火、滋补,又可开胃、养生。凛冽的寒风中,守着一碗萝卜汤,觉得整个冬季都暖了。

古代,萝卜被称为“雹突”、“紫花菘”、“莱菔”、“罗服”。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冬季人们活动减少,体易生热生痰,多吃萝卜,可消食、祛痰、止咳嗽,从这个意义上说,萝卜是民间廉价的滋补品。萝卜吃法众多,生食、熟食均可。

萝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萝卜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瘀之功效。民间把萝卜称为“小人参”,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萝卜进城,医生关门”、“萝卜一味,气煞太医”、“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满街爬”之说。元代诗人曾写诗夸赞萝卜的药用:“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真品题”。时珍也对萝卜情有独钟:“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

萝卜食疗作用也不可小视。冬季吃“萝卜药膳”,可养生保健。如“萝卜煲羊腩汤”,有补中益气、健脾消积食功效,也可预防皮肤干燥、皲裂、生冻疮等;“萝卜煲鲍鱼”有滋阴清热、宽中消渴之功效,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蜜蒸萝卜”有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萝卜烧墨斗鱼”能降低血脂、血压,有助于减肥。冬季,常见的萝卜经典吃法如下。

萝卜羊肉汤

做法:取羊腿肉500克,洗净加黄酒、生片浸半小时,入油锅爆炒,倒入砂锅,加水煮沸后用小火煨半小时;白萝卜切块,放水中煮沸后加入羊肉汤,放盐,用小火煨至萝卜羊肉均酥烂即可。

功用:羊肉性热,有补脾肾、壮筋骨、御风寒的作用。

萝卜丝饼

做法:萝卜250克切成细丝,用菜油煸炒至五成熟。另取瘦猪肉100克切细,与萝卜丝调和成馅子。面粉250克和成若干面团,放入油锅中烙熟即成。

功用:可治疗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咳喘多痰等症。

腌萝卜

做法:白萝卜刷洗干净后切成0.5cm厚扇形小片,加入盐抓拌均匀,腌制15分钟。用手轻轻搓揉腌过的白萝卜片,揉出的萝卜汁倒掉,并将搓揉过的白萝卜片放入沥水筐静置8小时以上。将辣豆瓣酱、白醋、蒜末、香油、白砂糖、米酒、凉开水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腌酱待用。将做好的白萝卜片以剩余的凉开水揉洗后,再放入有网眼的沥水筐中,以重物压住,静置1小时。取出,加入腌酱,搅拌腌渍2天即可。

功用:开胃助消化。

羊排萝卜

做法:小羊排洗净加黄酒、生片浸半小时,入油锅爆炒后倒入砂锅,加水煮沸后用小火煨半小时;白萝卜切块煮沸后加入羊肉汤,放盐,继续用小火煨至萝卜羊排肉均酥烂即可。

功用:补脾壮肾,寒祛开胃。

中医中医知识宣传资料(1)

中医养生的奥妙

中医养生思想是我国中医药宝藏中的璀璨明珠,异彩夺目。在我们周围常常可碰到有些根本没学过医的人会告诉你一些中医养生的道理的方法。例如感冒后,有人会告诉你泡泡肢、出出汗睡一觉,比吃药管用。口舌生疮,又有人耸动告诉你,这是“上火了”,让你去找些败火的的苦瓜吃吃,多喝点水……民间的谚语中也有不少与中医养生有关,如“饭后百步走,活动到九十九”、“三分药,七分养”、“药补不如食补”……春温风热,喝板蓝根;秋燥咳嗽,饮枇杷露;冬至,炖当归牛肉汤;夏临,熬绿豆汤清火……端午节采艾蒿、菖不蒲,喝雄黄酒;新生儿吃“开口药”;新产妇喝生化汤,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常识中,饱含了深刻的智慧。中医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典型符号,也是我们祛病延年的重要保障,天佑中华有中医!

人是自然之子,有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世间百草皆有属性,寒热温凉,辛酸甘苦咸,四气五味,各有所司。以自然之物、自然之法,医自然之身,让人和自然和谐统一,让身与心健康愉悦,这就是中医养生。低估古至今,中医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神奇的疗效,一直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发挥作重要作用。中医养生最核心的是顺其自然返璞归真。

中医养生首重预防。《黄帝经》首提“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包括三层含义:未病先防,即病防变以及病后防复。如何预防疾病呢?古人认为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男与女的关系。

中医主“”天人合一。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象鱼在不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一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天人合一”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人体仿佛是天地的缩影,“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生理功能活动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更而发生生长收藏的变化。一年12个月,一中12个时辰也有类似的特点,随着自然界的消长变化,人体的阳气也发生改变。所以饮食起居,都应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如春季阳气升发,所以应注意保持精神舒畅,穿着宽松,并注重温补阳气,在饮食上控制酸味食物,适当多吃了味甜的食物,并配以菊花脑、马兰头、枸杞头等时鲜蔬菜。

五味中药远离疲劳

具有益气、养阴、补血、温阳作用的中药,能增强机体抗疲劳系统的功能。以下介绍几种对抗疲劳作用显著的中药,了解其特性,再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就能得心应手。

制何首乌制何首乌为何首乌的炮制加工品,性味苦、甘、涩、微温,入肝、心、肾经,功能补益精血,解毒润肠。本品有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煎剂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及抗氧化等作用,其所含卵磷脂还具促进血细胞新生发育作用。

巴戟天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甘辛微温。功能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煎剂有抗氧化,抗自由基等作用,其醇提取物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抗疲劳及耐缺氧等作用。

三七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甘、微苦,温,入肝、胃经,功能化瘀止血,补虚强壮。本品能增加动物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并有耐缺氧,抗疲劳,提高SOD活力等作用。

黄精黄精,又名老虎、鸡头参。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可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等症。对糖尿病有疗效。其煎剂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抗疲劳、抗氧化、抗衰老等药理作用。

灵芝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全株。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有紫、赤、青、黄、白、黑六种,性味甘平。灵芝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抗疲劳、延缓衰老及改善记忆、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

四季饮食调养

春季饮食

春季是一年的开始之季,天气逐渐转暖,整个自然界生机盎然,气温变化较大,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较大。从季节和脏腑的关系上说,春季和肝的关系密切。肝为风木之脏,应于青色,为刚脏,肝气旺往往乘脾犯胃等,除了本身病以外往往连及他脏,而这段时期也是高血压病的高发期或活跃期。高血压病患者在这一时期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其中饮食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