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教案

帕金森病教案
帕金森病教案

帕金森病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帕金森病教案

课程名称:帕金森病

课时:10分钟

授课者:湖北中医药大学王东

授课对象:李玉洁胡欣玫方惠东王梦梦李丽君邹杰

授课媒体:PPT

授课地点:内科2号楼神经内科10楼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掌握:帕金森病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要点熟悉:帕金森病的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和健康教育

了解:帕金森病的病因病理

【教学重点】

帕金森病的概念

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难点)

临床表现-- 一般特点

主要临床表现概括

临床表现详细

帕金森病的辅助检查

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

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分类

帕金森病的治疗(重点)

帕金森病的护理要点(重点)

帕金森病的健康教育(重点)

【教学安排】

时间内容

3min介绍概念,帕金森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3min帕金森病的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

3min讲解帕金森病的护理诊断、护理要点和健康教育

1min结束语、布置课后思考题

【教学过程】

1、引言介绍相关内容,与听课者达成互动,进入状态

2、讲解帕金森病相关知识

3、布置课后思考题、结课

【教学小结】

通过本次的小讲课,对帕金森这一疾病做了简单的介绍,让大家对帕金森病这一疾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以后的实习工作中遇到了此类疾病希望大家能够知道如何判断此疾病以及如何护理和如何向病人做健康教育。希望大家能将此知识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帕金森病。谢谢大家的聆听!

【引言】

各位同学,大家好,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161床吴恒舫这位爹爹,他静止性震颤的表现让我们印象深刻。今天我将向大家讲解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变和各种感染因子的存在,神经系统疾病也逐渐频繁发生,下面带着大家并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疾病——帕金森病。

【教学内容】

1.帕金森病概念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于其突出特点是静止性震颤,故又称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

2.病因及发病机制

年龄老化:黑质DA神经元、纹状体DA,随年龄增长逐年减少。但老年人发病者仅是少数,只是PD发病的促发因素。

环境因素: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除草剂、鱼腾

酮中毒、重金属。

遗传因素:约10%的PD患者有家族史,呈不完全外显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临床表现-- 一般特点

1)帕金森病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2)全世界有400万的帕金森病人,170万在中国。

3)青少年型帕金森病约占发病率的10%

4.主要临床表现概括

1)静止性震颤

2)肌强直

3)运动迟缓

4)其他症状

5)初发症状:震颤最多(60%~70%),步行障碍(12%)、肌强直(10%)、运动迟缓(10%)

5.临床表现详细

1)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拇指与食指“搓丸样”(pill-rolling)动作,节律4~6Hz,安静时出现,随运动而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症状常自一侧上肢开始---波及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及下肢,呈“N”字型进展(65%~70%)。

25%~30%病例自一侧下肢开始,两侧下肢同时开始者极少见。

少数患者尤其70岁以上发病者,可不出现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

2)肌强直(rigidity)

肌强直表现屈肌与伸肌同时受累,被动运动关节阻力始终增高,似弯曲软铅管(铅管样强直)若伴震颤,检查感觉在均有阻力有断续停顿,似转动齿轮(齿轮样强直),是肌强直与静止性震颤叠加所致。

被动运动关节开始阻力明显,随后迅速减弱(折刀样强直),常伴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后者视部位不同只累积部分肌群(屈肌或伸肌)。

3)运动迟缓(bradykinesia)

表情肌活动少,双眼凝视,瞬目减少,呈面具脸(masked face)手指精细动作(扣纽、系鞋带等)困难。不能同时做多个动作。

随意动作减少,始动困难

6.辅助检查

1)脑脊液

2)能影像学

3)无特异性变化

4)CT或MRI检查:少数可见黑质变薄或消失

PD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技术。

7.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

1)中老年发病,缓慢进行性病程;

2)四项主征中至少具备两项,前两项至少具备其中一;症状不对称;

3)左旋多巴药物治疗有效;

4)患者无眼外肌麻痹、小脑体征、体位性低血压和肌萎缩等。

8.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分类

神经营养剂:如VitE、CoQ10

抗组织胺药物:如金刚烷胺

帕金森病案例分析

精心整理 典型护理案例(帕金森) 一、患者病情 床号:###床姓名:###性别:男年龄:74岁籍贯:### 入院日期:2012—03—20 入院医疗诊断:1.帕金森病、 2.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1 2 3 4、日常活动与自理情况:机体活动能力1度,生活能自理 5、嗜好:无烟酒不良嗜好 心理社会资料:(包括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个人工作学习情况,经济与家庭支持系统等) 患者为退休教师,经济上没有负担,发病九年,病程较长,症状进行性加 重,所以,患者及家属比较焦虑,担心疾病预后。患者配偶已去世,现由子女照顾。 二、身体评估(包括生命体征、身高、体重、一般情况、心肺腹部体检等阳性体征、专科情况)T:36.5℃P:68次/分R:20次/分卧位BP:160/100mmHg立位BP:120/78mmHg身高:175cm体重:

70Kg,患者神志清醒,由卧位转为坐卧位或立位时感头昏,记忆力、计算力下降,余高级神经功能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光反射灵敏,眼球各个方向运动正常,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慌张步态,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齿轮样增高,左上肢静止性震颤,针刺觉两侧对称,快速轮替运动不协调,跟腱串联试验不能完成,平衡障碍,颈强直。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它诊断性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磁共振示:多发性腔梗 改善微循环。 1 有关 2 3 4 5 6 7 8 9、自尊的紊乱:与震颤、体位不稳导致身体形象改变有关 六:主要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安全防范措施,如活动、外出需有人陪伴。 2、指导患者起床等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防止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有头晕或眩晕症发生时,嘱患者卧床休息。 3、鼓励患者自己照顾自己,增加独立性,必要时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4、鼓励患者每天活动关节至少两次,加强主动活动,主动活动不好时,协助进行活动。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12-01-11T10:25:25.5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王丽娟[导读] 健康指导保持健康的生活与饮食,预防便秘。 王丽娟(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河南濮阳 457000)【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2-0290-02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易导致智能减退,行为步态异常,言语错乱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严重影响了病人及其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8年元月—2010年12月共收治53例帕金森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治疗 本组患者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58-7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震颤、步行障碍、肌强直、运动迟缓。 2 护理 2.1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适量优质蛋白(高蛋白饮食摄入可降低左旋多巴的释放)等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多吃水果与蔬菜等。病情轻的患者给予普食,流涎过多,张口困难者用吸管,吞咽困难的病人给予半流质和流质饮食。进食时尽量使病人保持坐位,双肘支撑于前方的桌面上,集中注意力,如手颤严重者可改造餐具,如把筷子换为勺子,或将勺子固定于手指上,将盘底碗底装上吸盘,固定于桌面上,盘子周围加上高度约2-3cm的护沿,防止病人将饭菜撒至桌面上,防止病人将盘碗碰翻导致烫伤或增加病人的挫折感,同时减少照料者的劳动强度,增强病人的自信心。 2.2体位护理鼓励病人采取主动舒适卧位,对于完全卧床者,应适当抬高床头(一般15°—30°)。协助病人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将一手放于病人膝盖下向上抬举,另一手握持病人踝关节向臀部方向推,双手同时,缓慢用力,使膝关节屈曲。同法再屈曲另一条腿,然后护士站于欲翻向侧。一手扶持双侧膝关节,另一手扶对侧肩关节,双手缓慢用力,将病人翻向侧卧位。此方法将病人的躯干变为了一个整体,肩髋关节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故病人较易接受,且不易引起疼痛。 认知功能佳能配合的病人,很容易即能诱发出主动运动,激发病人潜力,提高自信心。能保持坐位的病人尽量让病人保持坐位,椅子高度以大腿和小腿呈90°,小腿和脚呈90°为最佳。椅子前方尽可能有支撑或有小桌。 2.3安全护理 2.3.1预防坠床因病人肌张力高,翻身困难,且由于静止性震颤翻身时极易出现意想不到的坠床,故床上需加床档。翻身时护士站于欲翻向侧,贴紧床沿。有空调设施的病房,热天尽量不用凉席,以防凉席外移而发生坠床。 2.3.2预防摔伤因此类病人屈肌与伸肌张力同时增高,活动时始终保持阻力增高,故主动运动减慢。患者行走时呈“慌张步态”,病人站立和行走时应加强看护,防止地板湿滑,穿防滑且大小合适的鞋,走廊加扶手,安装坐便,坐便前方安装竖向扶手,便于站立时借力。 2.4康复护理 2.4.l面肌训练(1)练习叩齿,鼓腮,示齿,撅嘴,伸舌等动作;(2)练习闭眼,因病人眨眼少,泪液分泌减少,易发生干眼,角膜损伤;(3)练习吹口哨,吹吸管,将吸管插入瓶子中,用鼻吸气,闭嘴鼓腮,吹出连续的气泡。 2.4.2咽肌训练(1)练习鼻吸气,屏气咳嗽;(2)练习发音i u a b p m f,使面部表情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提高咽腔肌肌力,改善吞咽困难现象,协调发音,保持呼吸平稳顺畅。 2.4.3肢体训练每天被动活动四肢,在无痛范围内从大关节到小关节缓慢进行,每个关节都要达到最大关节活动范围,以提高关节活动度,进行坐站训练、坐位平衡、站位平衡训练,肢体控制性训练,提高病人灵活性和运动速度。 2.5心理护理多用语言指导,多用鼓励性语言。给予足够的时间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做好健康教育,使病人充分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与用药方法,从而消除病人的自卑忧郁心理和恐惧绝望情绪。 2.6健康指导保持健康的生活与饮食,预防便秘。坚持活动各个关节,防止关节僵硬。注意外出活动锻炼和用药的安全,服用左旋多巴时定时测量血压。

关于帕金森的治疗

帕金森症的病因 1.原发性帕金森病 原因不明,只是了解病变在黑质,是以黑质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有典型的阳性家族史可为特发性震颤。从神经受体学说解释,已确定帕金森病患者的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为帕金森病的受体、递质改变神经病理传导基础。多巴胺为纹状体的抑制性调节递质,抑制兴奋性调节递质乙酰胆碱,使其多巴胺/乙酰胆碱比例达到平衡,为黑质一纹状体通路兴奋传导正常。当黑质一纹状体神经纤维末梢囊泡内存在多巴胺的发生变性,居于纹状体上的神经末梢处多巴胺不足,导致多巴胺,乙酰胆碱下降,

相对乙酰胆碱活性增强、亢进,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的出现,帕金森病的发生。5一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亦稍减少,但并非主要病因。 目前普遍认为,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患性增加,并在环境因素及年龄老化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缺陷、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免疫异常、细胞凋亡等机制才导致黑质DA能神经元大量变性。 外在环境某些化学物质可选择性地破坏神经元而诱发,如甲基苯甲氢吡啶(MPTP)是一种选择性作用于黑质纹状体系统的神经毒性物质,抑制线性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活性,使ATP生成减少,并促进自

由基生成和氧化应激反应,导致多巴瞎能神经元变性死亡。与MFTP分子结构类似的物质如杀虫剂,除草剂等。重金属铁、锰、铅等有关的工业环境暴露也被作为PD的危险因素。 2.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1)感染性如脑炎后、慢病毒感染等。 (2)外伤性:颅脑外伤、拳击性脑病等。 (3)血管性:多发性脑梗死,低血压性休克等。 (4)药物性如酚噻嗪类药物、利血平、抗抑郁剂等。 (5)中毒性如汞、一氧化碳、锰、二硫化碳、甲醇、乙醇、毒品等。

帕金森病患者如何用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1171613.html, 帕金森病患者如何用药 作者:王学廉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1年第12期 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为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还是建议患者到较为专业的治疗中心,才能获得疗效保证。选择药物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病情。根据是原发性帕金森病还是帕金森综合征,对症下药。 2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及临床表现来选择药物。轻、中度患者,可选用抗胆碱药物。自1892年以来,这类药物就被用来治疗帕金森病,迄今仍是轻症帕金森病患者的首选药物。抗胆碱药物能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和强直症状,而对缓解少动的作用不明显。复方左旋多巴(如息宁、美多巴等)是外周多巴羧酶抑制剂与左旋多巴的复合制剂,左旋多巴和复方左旋多巴是目前最有效的抗帕金森病药物。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的四个主要症状(震颤、强直、少动、姿势异常)中的少动和强直的疗效较好,而对震颤的疗效较差;重度帕金森病患者可选用左旋多巴类与抗胆碱药物合用,或应用其他左旋多巴增效剂(如溴隐亭、司来吉兰等);金刚烷胺适用于以少动和肌张力增高为主的轻症患者,它能迅速缓解少动症状,也适用于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和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禁忌者。 3合理联合用药。多巴胺疗效衰减或副作用严重时可与小剂量左旋多巴制剂合用。此类药物能在多巴胺神经元突触点直接激动受体,与多巴胺起协同作用。合用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司来吉兰,此药可与复方左旋多巴联合应用,其作用机制是阻滞多巴胺的氧化脱氢,以延长外源性及内源性多巴胺的作用时间。 4应遵照“减缓原则”用药。选用抗帕金森病的药物时,对于帕金森病初期患者,能简单者不应复杂,不可多品种同时应用;无论何种抗帕金森病药物均应由小剂量逐步缓慢加至适合量。适合量是指患者能够耐受,病情有明显改善的最佳有效剂量。 新癀片外用新法/蒋肖男 新癀片是老药,其成分是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水牛角、吲哚美辛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热毒淤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等症。新癀片外用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最新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转载) 发表者:谢安木1015人已访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制订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正式发布,发表在中华神经科杂志第六期,指南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执笔。 学组在2006年和2009年分别制定了第一、二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 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5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组对中国帕金森病 治疗指南第二版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新版指南明确提出,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疗的理念,同时强调了“早诊断、早治疗”的用药原则。陈生弟教授呼吁:“广大神经科医生须在临床实践中参考新指南,以控制帕金森 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治疗目标,使患者获得改善生活质量的长期获益。” 【治疗原则】 一、综合治疗 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 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 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二、用药原则 用药原则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会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副 作用,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 发生率。 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是以震颤为主,还是以强直少动为主)和疾病严重程度、有无认知障碍、发病年龄、就业状况、有无共病、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患者的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尽可能避免、推迟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运

帕金森病的健康教育

帕金森病的健康教育 一、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为由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 二、帕金森病主要功能障碍 1、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经常出现顽固性便秘,给予钡餐检查时,可显示结肠无张力,甚至形成巨结肠。还可以引起食管、胃及小肠的运动障碍。因此,患者可有食欲减退,也可因胃-食管反流而出现恶心、呕吐。而应用复方左旋多巴起始时引起的恶心、呕吐、头晕,是由于呕吐中枢的刺激所致,一般应用6—8周消失。 2、循环系统功能障碍:帕金森(震颤麻痹)病会使许多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即在忽然起立时会出现低血压。在以前的研究中,一直认为这种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左旋多巴所致。但后来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本身才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罪魁祸首。研究人员发现,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存在交感神经功能丧失。而交感神经负责调剂人体在运动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血压变化。交感神经系统的完整对于患者耐受站起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是十分重要的。帕金森病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丧失导致了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是疾病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3、其他:有些患者大量出汗,常见于患者的头面部,也可以只限于震颤一侧的肢体。由于大量的皮脂溢出,使患者出现脱发或秃顶。性功能降低和男性阳痿也较常见。应用复方左旋多巴后性功能可以改善。 三、帕金森病患者注重心理护理 近来强调家庭成员与患者的关系在患者的康复中的作用,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功能丧失逐渐加重,影响着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常需要依靠配偶或依靠已成立家庭的中年子女。因此,患者除了遭受机体病痛外,还要体验到依附于别人的感觉。家庭在为残疾患者建立一个合适的康复环境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在康复治疗前估计康复效果常常要取决于患者及家庭成员的态度、对治疗的反应及生活环境三个方面。如果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很注意尊重患者,鼓励他参与各种活动,这样有利于刺激患者的主动性和生活的积极性,由此患者可在主动参与家庭活动中能康复。本病多发于中老年,精神障碍多表现情绪低落,反应迟钝,行为拘谨,退缩、不愿与人交往等。尤其是忧郁,常无明显诱因处于隐袭发展中,往往易被忽视,故应引起注意,实施心理治疗及护理,多与患者交谈,并引导患者与周围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亲属多探视,热情关怀,细心观察,防止意外发生。

帕金森的病理变化

帕金森的病理变化 作者:武燕萍帕金森发病原因:帕金森病的起病是缓慢的,最初的症状往往不被人所注意。但出现以下症状时,临床上就基本可以诊断为帕金森病了。该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 黑质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的原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有学者认为蛋白质、水果、乳制品等摄入不足,嗜酒、外伤、过度劳累及某些精神因素等,均可能是致病的危险因素。原因不明的多巴胺减少导致的震颤麻痹,在医学上称为"原发性震颤麻痹",即帕金森病(又译为巴金森病)。 病理变化: 1,肉眼观:早期无明显病变,晚期可见中脑黑质,桥脑的蓝斑及迷走神经运动核等处的神经色素脱失是本病相对具有的特征性的变化; 2,光镜下:可见该处的神经黑色素细胞丧失,残留的神经细胞中有Lewy包涵小体形成,该小体位于神经细胞胞浆内,呈圆形,中心嗜酸性着色,折光性强,边缘着色浅; 3,电镜下:该小体由细丝构成,中心细丝致密,周围则较松散。部分老年性痴呆病患者大脑皮质神经元也可检出Lewy小体。 病情等级

Ⅰ级:一侧症状,轻度功能障碍。 Ⅱ级:两侧肢体和躯干症状,姿势反应正常。 Ⅲ级:轻度姿势反应障碍,生活自理,劳动力丧失。 Ⅳ级:明显姿势反应障碍,生活和劳动能力丧失,可站立,稍可步行。 Ⅴ级:帮助起床,限于轮椅生活。 温馨提示:上面的介绍还不是很完全,若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我院的在线专家。若是您得了脑病,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治疗,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疾病都是越早治疗治疗的效果越好。

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

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 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5日,市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温业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城市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且有逐渐向年轻人“蔓延”的趋势。 帕金森病向年轻人群蔓延 “门诊接诊的帕金森病人数逐年小幅上升,每月接诊多则20余名患者。”市二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余丽霞告诉记者,近年来,帕金森病发病正呈现一个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而且有一小部分低于50岁。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仍是帕金森病的主力军。 据介绍,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的一种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 “帕金森病已经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温业旺告诉记者,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完全杳出帕金森病的病因,但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杀虫剂或某些工业化学用品等密切相关,“年龄的老化,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这也只是帕金森病的促发因素。” “每月接诊至少3名失眠患者,多则达数十名。”爱康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何江涛告诉记者,在门诊经常能见到四五十岁的中年帕金森病患者,这些患者往往生活压力比较大,自我要求也高,患病以后比老年患者更加痛苦。 记者了解到,其实帕金森病在发病前会表现出一些“蛛丝马迹”,了解这些常识有利于帕金森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比如,手臂不由自主地抖动;平时颤抖,但睡眠时不会出现抖动的现象;行走比正常人缓慢,走路迈不开步子,而以小碎步前进,但仍然容易跌倒;讲话语速日渐缓慢,肢体僵硬不灵活,写字时手发抖,而且越写越小等。 尽早治疗效果较好 “帕金森这病无法预防,属于慢性病,发病后症状将会伴随一生。”余丽霞告诉记者,从临床经验来看,在发病早期就开始接受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病情也相对稳定,生活能基本自理。如果病情到了晚期,现有的治疗手段对改善病症也很有限,患者通常会出现残障。因此,一旦发现有帕金森病的症状后,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症状,还可延缓疾病进程。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然而药物治疗只能改善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不能控制病情发展,而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失效后,通过植入体内的脑深部电刺激,控制引起症状的异常神经电,从而消除症状。“一般来说,手术治疗对年龄较轻,症状以震颤为主且偏于一侧的患者效果较好,但手术后仍需药物治疗。”余丽霞介绍。 多做有氧运动食物要清淡 温业旺表示,无论是对帕金森病患者药物还是手术治疗,有氧运动、心理调节仍是对抗疾病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帕金森病患者多伴有抑郁症,甚至会患上精神分裂等精神障碍。因此帕金森病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平时家人要和他们多交流谈心,让他们笑口常开。与此同时,病人自己要多进行锻炼,如快走、慢跑、游泳、蹬车、瑜伽、练太极拳,这些有氧运动都是缓解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病情的良方。温业旺提醒,患者做运动时,最好家人陪伴身旁,以防止意外发生。 有些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便秘,平时要多吃有益消化的食物,尽量清淡点。温业旺提醒,帕金森病患者服药时不要进补一些甲鱼等高蛋白质的食品,否则不但会降低了药物中美多巴

2016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2016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路易小体形成,其主要生化改变为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临床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及嗅觉减退、快动眼期睡眠行为异常、便秘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近10年来,国内外对帕金森病的病理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临床医师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我们在英国UK脑库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参考了国际运动障碍学会(MDS)2015年推出的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新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2006年版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 一、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的诊断标准 帕金森综合征诊断的确立是诊断帕金森病的先决条件。诊断帕金森综合征基于3个核心运动症状,即必备运动迟缓和至少存在静止性震

颤或肌强直2项症状的1项,上述症状必须是显而易见的,且与其他干扰因素无关。对所有核心运动症状的检査必须按照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PDRS)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值得注意的是, MDS-UPDRS仅能作为评估病情的手段,不能单纯地通过该量表中各项的分值来界定帕金森综合征。 二、帕金森综合征的核心运动症状 1.运动迟缓:即运动缓慢和在持续运动中运动幅度或速度的下降(或者逐渐出现迟疑、犹豫或暂停)。该项可通过MDS-UPDRS中手指敲击(3.4)、手部运动(3.5)、旋前-旋后运动(3.6)、脚趾敲击(3.7)和足部拍打(3.8)来评定。在可以出现运动迟缓症状的各个部位(包括发声、面部、步态、中轴、四肢)中,肢体运动迟缓是确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所必需的。 2.肌强直:即当患者处于放松体位时,四肢及颈部主要关节的被动运动缓慢。强直特指“铅管样”抵抗,不伴有“铅管样”抵抗而单独出现的“齿轮样”强直是不满足强直的最低判定标准的。 3.静止性震颤:即肢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出现4~6Hz震颤(运动起始后被抑制)。可在问诊和体检中以MDS-UPDRS中3.17和3.18为标准判断。单独的运动性和姿势性震颤(MDS-UPDRS中3.15和 3.16)不满足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三、帕金森病的诊断

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

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 案例编号:101031 知识点: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帕金森病患者的用药护理;帕金森病患者安全护理;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关键词:帕金森病;慌张步态;面具脸;齿轮状强直;跌倒;美多芭用药护理 患者,女,78岁,农民。因“四肢不自主抖动伴行动迟缓2年”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右手不自主抖动,静止时明显,持物、活动时减轻,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随之右下肢及左侧肢体也出现抖动,并渐进性出现行动迟缓,走路启动困难,慌张步态,转身迟缓,表情呆板,病情逐渐加重,出现翻身困难、系纽扣困难,随意动作明显减少,伴进食呛咳。 体格检查:T37.1℃,P83次/分,律齐,R20次/分,BP136/80mmHg,神志清楚,口齿清,面具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舌肌无萎缩,饮水试验3级,颈抵抗约3横指,双上肢呈齿轮状强直,静止时可见震颤,行走时躯体前倾前屈,步距小,四肢肌张力增高,四肢肌力5级,腱反射两侧对称(+++),双侧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颅脑CT:脑萎缩;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医疗诊断:帕金森病 入院医嘱:神经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低脂低盐饮食,留陪一人,多巴丝肼片(美多巴)口服。 情境1 入院护理 该患者在家属陪护下轮椅送入病房,责任护士予热情接待,安置床位,完成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护理评估。 问题1 该患者符合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该患者符合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为:

1. 症状出现右上肢不自主抖动,静止时明显,持物、活动时减轻,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随之右下肢及左侧肢体也出现抖动,并渐进性出现行动迟缓,走路启动困难,慌张步态,转身迟缓,表情呆板,病情逐渐加重,出现翻身困难、系纽扣困难,随意动作明显减少,伴进食呛咳。 2. 体征面具脸,颈抵抗约3横指,双上肢呈齿轮状强直,肢体可见静止性震颤,四肢肌张力增高。 问题2 目前该患者首优的护理问题是什么?你将如何护理? 躯体移动障碍与黑质病变、椎体外系功能障碍所致震颤、肌强直、体位不稳、随意运动异常有关。 护理措施: 1. 生活护理护士经常巡视病房,主动了解患者的需要,与患者沟通时态度要和蔼、诚恳,要尊重患者:指导并鼓励患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大小便料理,增进患者的舒适,预防并发症。 2. 运动护理告知患者运动锻炼的目的在于防止和推迟关节僵直和肢体挛缩,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锻炼计划,以克服运动锻炼的不良影响。 (1)尽量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床边体操等,注意保持身体和各关节的活动强度与最大活动范围。 (2)指导患者注意姿势,以预防畸形。应小心观察头与颈部是否有弯曲的倾向。正确姿势有助于头、颈直立。躺于床上时,不应垫枕头,且患者应定期俯卧。 (3)该患者存在起步困难和步行时突然僵住等现象,因此指导患者步行时思想要放松,尽量跨大步伐;向前走时脚要抬高,双臂摆动,目视前方而不要注视地面;转弯时要以弧形式前移,不能原地转弯,以免失去平衡;护士和家属在协助患者行走时,不要强行拖着患者走;当患者感到脚黏在地上时,可告诉患者先向后退一步,再往前走,这样会比直接向前容易。 (4)过度震颤者让他坐在有扶手的椅子上,手抓着椅臂,可以稍加控制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我国65 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 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些年来,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对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其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帮助。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在2006 年和2009 年分别制定了第一、二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5 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现对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1. 治疗原则 1.1 综合治疗 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但在整个病程中都会伴有这两类症状,有时会产生多种非运动症状。不仅运动症状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运动症状也明显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 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1.2 用药原则 疾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都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因此,用药原则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我们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会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副作用,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事实证明我国帕金森病患 者的异动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国外的帕金森病患者。 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是以震颤为主,还是以强直少动为主)和疾病严重程度、有无认知障碍、发病年龄、就业状况、有无共病、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患者的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尽可能避免、推迟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运动并发症。 进行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时,特别是使用左旋多巴时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恶性综合征。 2. 药物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严重度的不同,可以将帕金森病的病程分为早期和中晚期,即将 Hoehn-Yahr1~2.5 级定义为早期,Hoehn-Yahr3~5 级定义为中晚期。以下我们分别对早期和中晚期帕金森病提出具体的治疗意见。 2.1 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疗

2020年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

2020年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 近年来,国内外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对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对2014年制定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以下简称“2014年指南”)进行了修改和更新,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以下简称“2020年指南”)于2020年12月重磅发布!两版指南进行了对比,重点总结了指南的更新亮点,下面带大家快速了解一下新版指南! 指南的更新亮点2020年第四版指南较2014年第三版指南: 更加详细地提出了帕金森病的单药治疗和联合用药治疗、症状波动处理和异动症处理的治疗方案和流程; 疾病早期不建议刻意推迟使用左旋多巴,根据需要可以作为首选,但应维持满足症状控制前提下尽可能低的有效剂量; 新增了开-关现象的处理方法; 更加详细地介绍了非运动症状的治疗方案; 新增了治疗进展的若干新药物;

新增了人工智能及移动技术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管理; 更新了许多药物在治疗作用方面的循证证据。 1、治疗原则 2020年指南中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与2014年指南一致,强调了多学科治疗模式。 ?坚持综合治疗,应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疗。 ?强调多学科治疗模式,药物治疗仍为首选,并结合手术、运动与康复、心理干预等多种治疗手段;同时,提倡在临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建神经内科、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心理、康复乃至社区全科医生等多学科的医生团队。 ?明确全程管理,目前的治疗仍以改善症状为主,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治疗不仅立足当前,而且需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2、药物治疗 一、帕金森病的用药原则 2020年指南中帕金森病的用药原则与2014年指南基本一致,在治疗目标中增加了“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2020)要点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2020)要点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和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随着疾病的进展,帕金森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会逐渐加重,一方面会损害患者本身的日常活动,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医疗负担。 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 一、综合治疗 应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疗。 二、多学科治疗模式 在临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建以神经内科、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心理、康复乃至社区全科医 生等多学科团队的医生,可以更有效地治疗和管理帕金森病患者,更好地

为患者的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带来更大的益处。 三、全程管理 治疗不仅立足当前,而且需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药物治疗 一、帕金森病的用药原则 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达到延缓疾病的进展。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急性不良反应,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可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证据,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是以震颤为主,还是以强直少动为主)和疾病严重度、发病年龄、就业状况、有无认知障碍、有无共病、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患者的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尽可能避免、推迟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运动并发症。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时不能突然停药,特别是使用左旋多巴及大剂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时,以免发生撤药恶性综合征。 二、早期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些年来,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对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其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治疗原则 一、综合治疗 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但在整个病程中都会伴有这两类症状,有时会产生多种非运动症状。我们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二、用药原则 疾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都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因此,用药原则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我们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副作用,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治疗应遵循

帕金森患者的护理(1)

1、流涎的处理 有很多帕金森病的患者经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严重者需要拿着手帕不停地擦拭,显得很不雅观,尤其是在饭桌上或社交场合,因此患者觉得很难为情。最初,人们认为这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唾液分泌过多所致,后来研究发现病人的唾液分泌并没有增加,而是因帕金森病人吞咽反射困难,自动吞咽动作的减少使唾液在口腔内淤积的原因,淤积的量大了唾液就会自动流出。因此,患者要经常有意识的将唾液吞咽下去,可以减少流口水。对年轻的患者,应用抗胆碱药物如安坦可抑制唾液的分泌,但对70岁以上患者不主张用。最近的研究报道,对严重的患者在其唾液腺的局部注射少量肉毒素,对减轻流涎症状有帮助。 2、吞咽困难的处理 帕金森病的晚期,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吞咽动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一系列喉部肌肉收缩和松弛的协调动作。帕金森病患者从把食物推送到咽喉后部到将食物送入食管,都变得缓慢而且不协调。当病人吃东西的时候,一是速度缓慢,二是容易呛咳。在吃固体食物时,食物就好象堵在喉咙的前面,难以下咽,即使是流食吞咽起来也比较困难,还容易呛到气管里去。如果病人想努力加快吞咽速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实际上病人这时应该耐心,一口一口地慢慢吃。 现在,除了帕金森病本身造成吞咽障碍以外,各地都有一些“细胞刀”毁损脑组织手术后造成的吞咽障碍的病例,其后果比前者更加严重,而且抗帕金森病治疗对它是无效的。双侧苍白球切开术或其它术式造成的吞咽麻痹是一种器质性的损害,很难恢复。这种情况除了功能锻炼和慢慢恢复外,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最后,长期插胃管也是一个办法。通过胃管给予流质饮食和药物,是严重吞咽障碍患者的明智选择。许多食道疾患的患者有长期带胃管的方法,帕金森病患者也可以考虑应用。虽然,从胃管进食,失去了享受美味佳肴的乐趣,但是当有严重的吞咽困难的时候,进食不仅已经失去了乐趣,反而变成了一种负担,还容易导致呛咳,形成吸入性肺炎。服药物也成了困难,有许多吞咽困难的患者,药片经常是含在嘴里咽不下去,帕金森病的症状自然也就缓解不了。所以,建议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尤其是手术后导致吞咽麻痹的患者,可从鼻腔插入一根胃管,用注射器注入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为保证营养的摄入,需要专业的营养师配置食谱。胃管的插入可求助于医院的医护人员,定期更换,同时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每次注入食物前,胃管都在胃中,以免发生胃管脱落到气管引起窒息的意外。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6,49(04): 26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 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路易小体形成,其主要生化改变为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临床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2]及嗅觉减退、快动眼期睡眠行为异常、便秘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3]。近10年来,国内外对帕金森病的病理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临床医师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我们在英国UK脑库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参考了国际运动障碍学会(MDS)2015年推出的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新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2006年版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4]进行了更新。 一、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的诊断标准 帕金森综合征诊断的确立是诊断帕金森病的先决条件。诊断帕金森综合征基于3个核心运动症状,即必备运动迟缓和至少存在静止性震颤或肌强直2项症状的1项,上述症状必须是显而易见的,且与其他干扰因素无关[2]。对所有核心运动症状的检查必须按照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PDRS)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5]。值得注意的是,MDS-UPDRS仅能作为评估病情的手段,不能单纯地通过该量表中各项的分值来界定帕金森综合征。 二、帕金森综合征的核心运动症状 1.运动迟缓: 即运动缓慢和在持续运动中运动幅度或速度的下降(或者逐渐出现迟疑、犹豫或暂停)。该项可通过MDS-UPDRS中手指敲击(3.4)、手部运动(3.5)、旋前-旋后运动(3.6)、脚趾敲击(3.7)和足部拍打(3.8)来评定。在可以出现运动迟缓症状的各个部位(包括发声、面部、步态、中轴、四肢)中,肢体运动迟缓是确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所必需的。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导读:本文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作者:王丽娟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易导致智能减退,行为步态异常,言语错乱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严重影响了病人及其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8年元月—2010年12月共收治53例帕金森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治疗 本组患者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58-7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震颤、步行障碍、肌强直、运动迟缓。 2 护理 2.1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适量优质蛋白(高蛋白饮食摄入可降低左旋多巴的释放)等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多吃水果与蔬菜等。病情轻的患者给予普食,流涎过多,张口困难者用吸管,吞咽困难的病人给予半流质和流质饮食。进食时尽量使病人保持坐位,双肘支撑于前方的桌面上,集中注意力,如手颤严重者可改造餐具,如把筷子换为勺子,或将勺子固定于手指上,

将盘底碗底装上吸盘,固定于桌面上,盘子周围加上高度约2-3cm 的护沿,防止病人将饭菜撒至桌面上,防止病人将盘碗碰翻导致烫伤或增加病人的挫折感,同时减少照料者的劳动强度,增强病人的自信心。 2.2体位护理鼓励病人采取主动舒适卧位,对于完全卧床者,应适当抬高床头(一般15°—30°)。协助病人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将一手放于病人膝盖下向上抬举,另一手握持病人踝关节向臀部方向推,双手同时,缓慢用力,使膝关节屈曲。同法再屈曲另一条腿,然后护士站于欲翻向侧。一手扶持双侧膝关节,另一手扶对侧肩关节,双手缓慢用力,将病人翻向侧卧位。此方法将病人的躯干变为了一个整体,肩髋关节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故病人较易接受,且不易引起疼痛。 认知功能佳能配合的病人,很容易即能诱发出主动运动,激发病人潜力,提高自信心。能保持坐位的病人尽量让病人保持坐位,椅子高度以大腿和小腿呈90°,小腿和脚呈90°为最佳。 椅子前方尽可能有支撑或有小桌。 2.3安全护理 2.3.1预防坠床因病人肌张力高,翻身困难,且由于静止性震颤翻身时极易出现意想不到的坠床,故床上需加床档。翻身时护士站于欲翻向侧,贴紧床沿。有空调设施的病房,热天尽量不用凉席,以防凉席外移而发生坠床。2.3.2预防摔伤因此类病人屈肌与伸肌张力同时增高,活动时始终保持阻力增高,故主动运动减慢。患者行走时呈“慌张步态”,病人站立和行走时应加强看护,防止地板湿滑,穿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 268-271. DOI: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 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路易小体形成,其主要生化改变为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临床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及嗅觉减退、快动眼期睡眠行为异常、便秘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近10年来,国内外对帕金森病的病理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临床医师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我们在英国UK 脑库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参考了国际运动障碍学会(MDS)2015年推出的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新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2006年版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 一、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的诊断标准 帕金森综合征诊断的确立是诊断帕金森病的先决条件。诊断帕金森综合征基于3个核心运动症状,即必备运动迟缓和至少存在静止性震颤或肌强直2项症状的1项,上述症状必须是显而易见的,且与其他干扰因素无关[]。对所有核心运动症状的检查必须按照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PDRS)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值得注意的是,MDS-UPDRS仅能作为评估病情的手段,不能单纯地通过该量表中各项的分值来界定帕金森综合征。 二、帕金森综合征的核心运动症状 1.运动迟缓:

即运动缓慢和在持续运动中运动幅度或速度的下降(或者逐渐出现迟疑、犹豫或暂停)。该项可通过MDS-UPDRS中手指敲击()、手部运动()、旋前-旋后运动()、脚趾敲击()和足部拍打()来评定。在可以出现运动迟缓症状的各个部位(包括发声、面部、步态、中轴、四肢)中,肢体运动迟缓是确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所必需的。 2.肌强直: 即当患者处于放松体位时,四肢及颈部主要关节的被动运动缓慢。强直特指"铅管样"抵抗,不伴有"铅管样"抵抗而单独出现的"齿轮样"强直是不满足强直的最低判定标准的。 3.静止性震颤: 即肢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出现4~6 Hz震颤(运动起始后被抑制)。可在问诊和体检中以MDS-UPDRS中和为标准判断。单独的运动性和姿势性震颤(MDS-UPDRS中和)不满足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三、帕金森病的诊断 一旦患者被明确诊断存在帕金森综合征表现,可按照以下标准进行临床诊断: (一)临床确诊的帕金森病 需要具备:(1)不存在绝对排除标准(absolute exclusion criteria);(2)至少存在2条支持标准(supportive criteria);(3)没有警示征象(red flags)。 (二)临床很可能的帕金森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