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专项训练:说明性文本阅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专项训练:说明性文本阅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专项训练:说明性文本阅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专项训练:说明性文本阅读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 . 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

2 . 第三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第四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精彩赏析阁。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

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什么形状?

2.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3.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外阅读

多功能植物一仙人掌

①在很早以前,仙人掌和其他植物一样,是有叶的,那时候的仙人掌的生长环境没那么恶劣,它们的外形和普通植物没多大区别。后来,因为生长环境逐渐变得干旱,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为了适应沙漠中的缺水气候,仙人掌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叶子演化成短短的小刺,既能减少水分蒸发,也能防止动物吞食;茎演化为肥厚多汁的形状,用来储存大量水分;根系覆盖范围非常大,可以吸收雨水。

②仙人掌主要生活在沙漠区域。在墨西哥北部地区有大片的沙漠,那里的仙人掌种类极多,占全世界仙人掌种类的一半以上。巨大的仙人掌高达15米,有几百个枝权,仿佛一座楼房。仙人柱更是高达几十米,像是沙漠上屹立的巨人。最大的仙人球直径为2-3米,重达1吨。仙人棒、仙人山也各展风姿,独具魅力。

③仙人掌的果实被称为“杜纳”,它是墨西哥的一种特殊水果。带着籽粒的果肉,尝上一口,你会觉得比甘蔗还甜。仙人掌的叶片经过发酵加工后,可以制成一种名叫“诺乔特”的饮料,它是墨西哥人非常喜欢的饮料之一。

④仙人掌的肉茎捣烂外敷或绞汁涂抹,对腿腺炎,乳腺炎、烧烫伤均有疗效;对于心脏病、胃病、肠炎。菌痢等疾病,仙人掌也有一定缓解作用。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发现从仙人掌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⑤人们还用仙人掌的茎杆做燃料、建造农舍,用仙人掌的木质做家具,还用它的纤维制作粗布。

7 . 下列选项中,与短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仙人掌的根系覆盖范围非常大。B.仙人掌都生活在大片沙漠区域。

C.仙人掌的果实是?种特殊水果。D.仙人掌的叶片还可制作成饮料。

8 . 下列选项中,用上“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的是()。

A.巨大的仙人掌高达15米,有几百个枝杈,仿佛座楼房。

B.仙人柱更是高达几十米,像是沙漠上屹立的巨人。

C.带着籽粒的果肉,尝上一口,你会觉得比甘蔗还甜。

D.仙人掌的果实“杜纳”,是墨西哥的-种特殊水果。

9 . 对③④⑤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仙人掌的果实可以吃,肉茎可以来治疗疾病。

B.仙人掌的果实可以吃,芝杆、木质可做家具。

C.仙人掌的果实、叶片、肉茎等各有各的作用。

D.仙人掌浑身都是宝,在人类生活中用途很多。

10 . 读短文的第①自然段填空:因为____,仙人掌的形态从___、____、____ 这三个方面发生了改变。

11 . 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的“以上”一词可以到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雨荷(节选)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

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那么完美自足的世界!

(1)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改为陈述句)

(2)文中为什么说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

(3)画出文中排比、比喻句。并注明。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

2、

3、

4、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卷 时间:40分钟 (一)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 ①2004年1月,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进行了一次探测旅行。但是,这种旅行不是光有机器人就足够了,我们对这颗遥远的星球早已望眼欲穿,对亲临火星的探险从来就没有死心过。 ②然而,那些希望不久就玩一把火星旅游的人最好还是回到地面上来。因为不论是旅行期间还是着陆以后,都有不可克服的技术问题、难以承受的艰苦生活以及人身健康的诸多风险,这种超长途旅行的实现尚遥遥无期。 ③首先,目前的推进方法不适合一个如此遥远的旅程,能达到这种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科学家考虑要使用原子发动机,但这一设想目前还处于样机阶段。由于排除了带足用于返程的碳氢燃料的可能性,从安全角度考虑,在太空旅行者到达火星的两年前,必须先发送一个装备有小型原子喷气发动机和液化氢油箱的返程飞行器到火星上去,以便利用火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来合成碳氢燃料。但这一设想还只是在实验室里行得通。若要把人的生命悬系于这样一个系统,则无论如何是靠不住的,因为这当中完全可能发生技术事故,无法确保万无一失。1960年以来,地球向火星发射自动探测器共有32次,其中2/3因技术问题遭到失败。事实上,在关键技术领域,一切都还在试验当中。 ④另外,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千米,最远时可达4亿千米。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境况:只吃

最新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

2018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 第17题“理解探究”考点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广州四中聚贤中学杨洋 ◆教学目的: 1.通过限时训练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速度,熟悉广州中考第17题的题型 2.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理解探究”这一考点的答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夺分能力。 ◆教学重点: 1.巩固“理解探究”这一考点的答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夺分能力。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探究归纳法 ◆教学过程: 回顾一: 2017学年九上区统考真题 文段选读: 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这次勇敢的尝试被普遍认为是共享单车的起源。现今,这个古老且曾经超级发达的城市约有40%的交通由自行车承担,那一条条河道把城市规划分成了无数个格子街区,字形城成为最适合的出行工具。此外,荷兰还具有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良好基础。早在1890年,荷兰就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 法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国家。1974年拉罗舍尔推出了供市民租赁使用的“小黄车”项目。2004年里昂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使用计算机控制、采取会员卡制度系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开启了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第三代公共自行车潮流。 英国的自行车租赁业务很发达,租赁公司遍布全国,许多外国游客使用自行车环游英国。2010年,伦敦推出自行车出租服务,由当地政府税收支撑,实行全天24小时不停歇运营。租车系统中的两个租借点之间一般不超过300米,用控制触屏在无停车位时直接搜索,并点选宽限15分钟找车位的选项,可免去找下一个车位的租用金。2016年,伦敦的11500辆公共自行车安装了blaze激光灯,它会在车前的地面上投射一个绿色的符号,可以让骑行者在夜间更加醒目,提高骑车的安全性。 17. 结合国内外的情况,请你就如何使用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使用日趋完善,提几点建议(5分) 请你为你的同龄人的答案评分: (1)答:建议有:①倡导更多的人绿色出行;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③增强身体素质;④缓解道路交通压力。⑤发展城市自行车专用道; 你的评分:分; 评分标准原因:。 答题启示:审题要准,划出题目关键词。。 (2)答:我的建议是:①增加自行车的重量,使得人们搬不动自行车;②改善自行车的功能,让自行车即使被停放在角落里,也能主动地回到原位置;③采用会员卡制度;④改进设备,提高骑行安全性;⑤采用收费骑车; 你的评分:分; 评分标准:。 答题启示:审清所隐含的信息““建议的合理性”。”。 回顾二:2016年广州中考《互联网安全吗》

(完整版)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 一、问题探究。 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⑴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让世界充满爱②明天更美好③手拉手,心连心 选项:。(只填序号) 理由:。 ⑵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 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① ② ⑶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 ① ② 二、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三、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完成下列题目。 1. 说说它的含义: 2.请设计一条广告语: 四、阅读: 公元 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翼,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14省,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

2019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试题例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这里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是相对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一种阅读材料,多以图表、图画、数据或清单等形式呈现,其主要特点是直观、概括性强、易于比较。根据上述要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型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强化,成为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考查的方向也会逐渐向“多种材料组合”和“较为复杂”发展。现结合2012 年各地中考语文 试卷中的相关题目,对此题型作一分析。 (一)读图识表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展现,“读图”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图文转换也成了一种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表述等多种能力的题型。此类题型的答题步骤如下: 1.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 2.仔细观察,看图表画了什么,由几部分组成,各自位置、相互间的关系如何,注意画面文字提示及 细节。观察要有序:整体—局部—再总体;左—右,上—下(表述时注意方位词的使用)。 3.明确主旨,读懂图表局部和整体意思,通过比较分析,挖掘、领悟其显性的信息或隐含的寓意(漫 画多为讽刺;正面画多扣生活热点)。 4.不停留于画面,不就事论事,要联系生活,关注生活和时代热点,发表看法。 5.准确表述,语言要准确、简明、完整。 例如:北京卷: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将于2012年7 月 1 日起实施。为了深入宣传该“办法”,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某校举办了“北京水资源”专题展览。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北京水资源的现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卷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5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卷 时间:40分钟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一)有趣的动物睡相 动物的睡相因其需要和本能而千姿百态,有些令人意想不到。 大象是站着睡觉的,这是由于它的鼻孔十分娇嫩。它最怕蚊蝇等小虫子钻到鼻孔里,(),它睡觉时总是把鼻子举得高高的。 鱼在水中静止不动,就表示它已经酣(hān)然入梦。有些鱼在入睡前躲进石缝、泥洞之中,以保障安全,睡得更为酣畅。 狗睡觉时总要将一只耳朵紧贴地面。这是因为声音在地面的传播比空气要快得多,用耳朵贴着地面便于听到很远地方的声音,稍有动静,沉睡的狗就会立刻惊醒。 蝙蝠的睡相也很特别。当它要休息或睡觉时,它会以头朝下的方式,用后肢的尖爪钩住细缝,把整个身体倒挂起来,这是因为蝙蝠前肢退化,后肢短小且与翼膜(yì mó)相连,所以当它在地面上时,不能站立、行走,只能慢慢爬行。因此,它习惯到高处倒挂起来,一旦发生危险,就可立即展翼飞行。 1.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种动物的睡相。 2.请找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是()。 A.因为B.所以C.而且D.同时 4.狗睡觉时耳朵紧贴地面是为了()。 A.散热B.便于听到声音 C.保暖D.防止小虫子钻入耳朵 5.蝙蝠睡觉时倒挂身子是为了()。 A.保暖B.方便随时飞走C.透气D.方便爬行 6.动物的睡相为什么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还知道哪种动物的睡相很特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游客须知(节选) 故宫博物院欢迎您!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1987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博物院全院禁止吸烟。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火灾。每个点燃的烟头都可能是对这片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威胁。 尊重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古迹。请不要在古建筑和古树上留下您的大名。 做文明观众。为了不妨碍、影响他人参观,在展厅内请勿使用闪

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 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 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请认真阅读以上引自互联网的摘录,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则材料中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答: 2、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答: 3、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5:说明性文本阅读突破卷(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5:说明性文本阅读突破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穷鸟和富鸟 朱永波 鸟儿与人类一样,也有穷富之分,它们的穷富主要体现在食物获取的难易程度上。比如有的鸟儿为了吃口食物你争我夺,甚至丧命,有的鸟儿食物却来得很容易,只要它愿意,整个大自然都是它的粮仓。 以蜂鸟为例。全世界的蜂鸟有300多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它们90%的食物为花蜜。由于飞行速度快,采食花蜜使用的悬停技术耗费能量多,所以蜂鸟必须不停采食,一天要吃超过自身重量一半以上的食物才可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这就必然要求有更多的花可供它们采。 花虽然在森林里随处可见,但蜂鸟同样很多,为了抢夺资源,蜂鸟之间必然会产生争斗,大打出手的情况经常发生。甚至,有时候蜜蜂也会和它们竞争,而不幸被蜜蜂蜇到,蜂鸟便会毙命。 但是有一种蜂鸟活得却没那么艰难,它们要食用的花蜜香甜可口,花儿也随处可见,却并没有别的种类的蜂鸟和它们抢夺。这种鸟便是刀嘴蜂鸟。刀嘴蜂鸟体长14厘米左右,鸟喙却在8厘米以上,是全世界唯一一种喙长过身子的鸟类。鸟喙长有一个明显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吸食花冠很长的一类花的花蜜,其中生活在南美洲的攀缘植物西番莲属的花蜜便是刀嘴蜂鸟的主要食源。西番莲属植物喇叭形的花冠有10多厘米长,刀嘴蜂鸟的喙长刚好可以够到,而其他蜂鸟因为鸟喙短于这种花的花冠,就只能“望花兴叹”了。 从进化角度分析,刀嘴蜂鸟的超长喙和西番莲属植物的超长花冠是为了相互适应,协同进化而成的,二者形成专属合作伙伴关系后,花儿不再为授粉发愁,鸟儿也与世无争地拥有了铁饭碗。 在茂密的森林里,举目都是自己带锁的粮仓,而且没人和你抢,从这个角度看,刀嘴蜂鸟是何其富有!而别的种类的蜂鸟就可怜多了,它们不得不为了温饱而风里来雨里去,不得不为了一口吃的而整日和别的蜂鸟喋喋不休地争吵打斗。 然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刀嘴蜂鸟虽然富有,却也有烦恼。由于喙太长,它们休息的时候必须把头抬起,这样才能避免长长的鸟喙戳到树枝树叶,导致自己站不稳摔下树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知识汇总及训练

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非连续性文本的其他呈现形式。 方法归纳: 一、对于选择题1、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2、划区间,锁定信息来源。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3、筛选,重视归纳整合。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二、主观题l、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主要内容。2、分析、比较文本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写出探究结果。整合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3、踩好点,注意分条作答。坚持两项原则:忠于原文而不照搬原文,踩点答题而不过度答题。 例题解读: (一)(2019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湿度(%)寿命倍数温度(℃)一年平均湿度(%) 70503010 3525150.140.74 2.74 0.191.00 5.81 0.301.56 9.05 0.683.572 0.70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 12分)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挥阶段,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318.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223.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02%。 (摘编自2017年1月 16日中国报告网)附图: 近五年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 材料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销售额已超20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1.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48.5%。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7亿美元,仅占出口额的33%。 (摘自2013年11月20日中国经济网)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走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范文

走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走近“非连续性文本” 在本周的90课时理论培训中,听取嘉兴教育学院刘晶老师的《明确年段目标,实施有效教学》讲座后,我对“非连续性文本”这个名称记忆犹新。“非连续性文本”是个新鲜词儿,它到底是啥呢?我在网上浏览了一些文章,现整合如下。一、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的要求: 1.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学段) 2.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第四学段) 二、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所谓的“非连续性文本”,就是指“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其关键词为“说明、解释、讨论”。“非连续性文本”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特点是直观、简明。 三、它和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取向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连续性文本,即由句段构成的文本,句子是文本的最小单位(课文中的文学作品或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对比中稍加分析,不难看出,两者阅读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连续性文本,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解与运用。用什么来达成这个要求?使用的教材主要是课本,检测或监测学生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的主要手段是考试。一句话,为了阅读而学习。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体现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它的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说明书、统计图表、信件等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的各种材料,测试要考察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就有了我们国际阅读PISA测试,主要关注学生对阅读过程的掌握、阅读技能的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如何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 1.在教学、作业中积极补充非连续阅读文本,增加学生这方面的阅读活动与能力训练。除了数据、表格等材料外,可以引进包含图示、地图、表、曲线图等的文章,增加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兴趣。比如,教六年级的时候,整理课文重点是学生最烦的,费时费力,容易让学生引起厌烦情绪。如果指导孩子用图表的形式来整理知识点,让学生把课文重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用这样的方式来提炼观点、归纳摘录等,既省力,又能把关键的内容显现出来,孩子们很喜欢这种练习。同时,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生活中的素材也同样可以拿来用,适当增加非连续性阅读文本练习,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比如,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已经挂着月票牌自己坐公交上学了,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可设置这样的情景,出示一块公交站牌,指导学生阅读,并能够通过阅读解决下面的问题:坐几路车?行车方向怎么读(不会看的话,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哪一站是目的地?等等。让孩子学会读懂公交站牌,

【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金嗓子喉片 【药品名称】金嗓子喉片 【主要成分】薄荷脑、金银花、西青果、桉(ān)油、石斛(hú)、罗汉果、橘红、八角茴香油。辅料为:蔗糖、葡萄糖浆。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咽,芳香辟秽。适用于改善急性咽炎所致的咽喉肿痛,干燥灼热,声音嘶哑等症状。 【规格】每片重2克。 【用法用量】含服,一次1片,一日6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 3.孕妇慎用。糖尿病患者、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脾虚大便溏(tánɡ)者慎用。 5.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36个月 1.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吃了金嗓子喉片,不能吸烟、喝酒。()

(2)妈妈吃了金嗓子喉片后,随手把它放在桌子上。()(3)爸爸在服用温补性中药时不宜服用金嗓子喉片。()2.两岁的小明感冒了,嗓子疼,发烧,流清鼻涕,妈妈给他吃了一粒金嗓子喉片。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奶奶嗓子疼得十分难受,于是她一次服用了3片金嗓子喉片,一天服用了6次。奶奶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骨文 材料一 ①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甲骨文多是刻在龟甲或牛肩胛(jiǎ)骨上的文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它的发现,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殷商时期,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占卜,预知吉凶,并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乌龟的腹骨、背甲和牛的肩胛骨。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公元前11世纪殷商灭亡,甲骨文开始了长达3000余年的沉寂。 ③19世纪中叶,安阳小屯村偶有农民耕地翻到了被刻画过的骨头。历经千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最初,发现甲骨时只是作为中药使用,直到1899年才被有意识地作为甲骨文的载体收藏。1899年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 非连续性文本(一) (2017福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3分) 对于诗词大会,19岁以下的群体(年轻人)关注度较高,50岁以上人群关注度较低。(或:关注人群的数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至少说出两点,4分) 示例:我认为有必要。因为积累、背诵古诗词能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能拓展思维,激发灵感,促进学习。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是(3分)A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2017厦门质检)对1950~2000年出生人群的抽样调查表明,当今,旅游已成为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材料一:中国民众出境游人数统计 材料二:中国民众出境游群体调查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期末说明性文本专项训练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32分) ①2004年1月,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进行了一次探测旅行。但是,这种旅行不是光有机器人就足够了,我们对这颗遥远的星球早已望眼欲穿,对亲临火星的探险从来就没有死心过。 ②然而,那些希望不久就玩一把火星旅游的人最好还是回到地面上来。因为不论是旅行期间还是着陆以后,都有不可克服的技术问题、难以承受的艰苦生活以及人身健康的诸多风险,这种超长途旅行的实现尚遥遥无期。 ③首先,目前的推进方法不适合一个如此遥远的旅程,能达到这种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科学家考虑要使用原子发动机,但这一设想目前还处于样机阶段。由于排除了带足用于返程的碳氢燃料的可能性,从安全角度考虑,在太空旅行者到达火星的两年前,必须先发送一个装备有小型原子喷气发动机和液化氢油箱的返程飞行器到火星上去,以便利用火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来合成碳氢燃料。但这一设想还只是在实验室里行得通。若要把人的生命悬系于这样一个系统,则无论如何是靠不住的,因为这当中完全可能发生技术事故,无法确保万无一失。1960年以来,地球向火星发射自动探测器共有32次,其中2/3因技术问题遭到失败。事实上,在关键技术领域,一切都还在试验当中。 ④另外,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千米,最远时可达4亿千米。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想想看,往返路

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境况:只吃航天冻干食品;饮用从尿液中回收的再循环水;加之火星灰尘非常细小,四处飞扬,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刮起时速300千米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 ⑤无线电通信也成了难题。“火星上气温是多少啊?”“-120℃。”以光速传播,太空旅行者与地球上的朋友之间这种最平常的通话也要花上大约两个半小时。 ⑥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持续影响也不可小视。出了太空舱,太空旅行者会有好几天不能行走。除了心血管系统的衰弱,几乎完全失重所导致的器官消融、骨骼脱钙,仅执行一次这样的任务,宇航员周身的骨骼就可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很平常的碰撞就会造成股骨、颈骨骨折。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打算设计一种人工重力飞船,太空旅行者同时还要辅以每天坚持肌肉锻炼。即便如此,也不足以完全抵消失重对人体的影响。 ⑦因此可以说,火星旅游还远不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4分)A.火星B.到火星探测旅行的条件 C.去火星的技术要求D.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 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提到的“这个问题”? ( )(4分) A.心血管系统的衰弱B.头晕目眩,肌肉酸痛 C.器官消融、骨骼脱钙D.周身的骨骼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 3.文中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4分)A.列数字B.举例子C.作比较D.打比方

四年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考核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食物“消化时间表”》,完成第17-19题。 17. 较合适?()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18.小明在睡前有吃东西的习惯,从消化时间看,吃什么比较合适?()A.香蕉 B.牛奶 C.牛肉 D.猪油剪鸡蛋 19.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请给他提些建议。(5分) 二、某市教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 ① ② 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四)美林药品说明书 【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

【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美林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 【美林不良反应】 (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 【美林注意事项】 (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高血压。 (4)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美林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美林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美林药物相互作用】 (1)美林与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同用时可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并可能导致溃疡。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判断 1、【美林注意事项】第7条“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改为“对美林过敏者慎.用,过敏体质者禁.用。”可以吗?为什么?(3分) 2. 下列做法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半夜,张小明体温39℃,妈妈倒出清澈如水的美林,喂小明。 B.陈琳感冒发热,吃了999复方抗感冒颗粒,又吃了美林。 C.王方身体发烧,早上七点半他喝了美林去上学,十二点回家喝了一次,下午五点到家又喝了一次,十点钟睡觉前又喝了一次。 D.李伟伟是个壮小子,才八个月大,就有21斤了。有天发热了,妈妈心疼,喂了他4毫升的美林。 3.【美林注意事项】第9条为什么要求“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 ....的地方”,请阅读整篇说明书,说出其中的原因。

2020-2021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说明性文本阅读

新题型版全优卷2020 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说明性文本阅读、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两份材料,完成练习 1 —— 2 题. 1 .判断题。 (1) 一、二年级的春游主题“与植物交朋友”主要是指要与植物合影。( ) (2)三、四年级的春游活动是以锻炼意志、培养生活能力为目的的。()

(3) 每人 60 元的春游费用包含同学们路上买零食、水果的费用。( ) (4) 小林和小东带了大量的果冻、水果,这是允许的。( ) (5) 中午,全校同学都由老师带着亲白动手朋土灶做饭。( ) (6) 春游小贴士中的标语“春天等着你欣赏,也等着你去爱护” 的意思是要热爱春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 2.春游这一天,你打算怎样着装和携带哪些物品呢? 观察xx 公交站牌,完成练习3—— 6 题. 3 .判断题。 (1) 27 路公交车一共有19 个站。( ) (2) 这两个站牌所在的位置是仙岳路口站。( ) (3) 如果要去一中,你要乘109 路车。( ) (4) 从该处坐109 路车无法到华昌站,因为行车方向不对。( ) (5) 小东23:20 想从轮渡坐27 路车去T3 候机楼,可以赶上末班车。( ) A.塘边 B.仙岳路口 C.SM 城市广场

4.下列哪个不是这两路公交车都经过的车站?( ) D.吕厝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上6:00 可在会展中心乘109 路车 B.早上6:00 可在轮渡乘27 路车 C.晚上23:00 可在县后乘27 路车 D .晚上23:00 可在湖里乘109 路车 6.现在的时间是上午十点,李明在三中站,他想去莲花路口东站,请你为他设计一条路线。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练习7——10 题. 续表

(完整)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阅读一统计表阅读理解 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佩戴上了眼镜。请根据“新城市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题目。 1 答: 2、根据你的生活体验,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从两个方面尝试)? 答: 阅读二体质统计图表阅读理解 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觉得这是原因造成的?答:① ② 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答: 阅读三止咳灵药物说明书阅读理解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 1、这种药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 答: 2、请告诉家里8岁的小弟弟怎样吃这种药,还要提醒他注意什么?

答: 阅读四火车票面信息阅读 1、请根据这张车票填空: 乘车时间出发 地目的地 车次 2、仔细观察这张火车票,请 根据票面上的信息,做一 个你从进站开始,直至找 到座位的预案(包括时 间): 答: 阅读五地铁路线图信息阅读 1、图中有几条地铁 线路? 答: 2、请简述从沙河高 教园到回龙观东大 街的乘车经过。 答: 阅读六关于“方言和普通话”主题的网络跟帖阅读理解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

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请认真阅读以上引自互联网的摘录,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则材料中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答: 2、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答: 3、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答: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卷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监测项目升降趋势监测项目升降趋势 身高↑肺活量↓ 体重↑视力↓ 胸围↑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 ① ② 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2分) 二、请阅读右边的“图书漂流活动”海报,回答以下问 题。 【取标题】图书漂流活动海报副标题还空着,请你取个 别致而吸引人的标题。 图书漂流—— 【读信息】根据海报内容,下列哪一项说法不对?() A.本次活动是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而举办的。 B.4月23日之后,图书漂流现场活动便结束了。 C.教材和教辅类用书不能捐赠。 D.凡是向图书馆捐赠三本图书,便可获得一张捐赠纪念 卡。 【改病句】下面两点“注意”里,其中一点是病句,请找 出,并写出修改意见。 注意: 1.捐赠图书要求:非教材、辅助类用书,无不良内容。 2.凡在4月6日至4月23日期间向图书馆捐赠三本及以 上图书,可获得图书馆制作的捐赠纪念卡一张。 第_____点是病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关于碎片化阅读的系列报道”阅读理解。 【引自互联网】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含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趣的标识 标识就是用图画、数字、文字、方向标等组合成的记号。 今天,丁丁和妈妈在商场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标识,大家快来看看它们分别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吧! 进入商场大门,丁丁就看到下面的一组标识。 来到食品区,丁丁在一袋速冻饺子的包装上又发现了下面的标识。 1.看到①②③这几个标识,你一定知道商场的有关规定了吧!请你把这几 个规定写下来。 温馨提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识④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识⑤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在商场还看到过哪些标识?选择一个画在下面,并说明这个标识表示 的意思。 这个标识表示___________。 二、阅读《食物消化时间表》,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消化时间表 食物消化所用时间例1 例2 水果30分钟~1小时西瓜、苹果、橘子香蕉时间最长 蔬菜45分钟~2小时 瓜类蔬菜(冬瓜)所 需时间最短芋(yù)头时间最长 谷物 1小时30分钟~3 小时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 食品所需时间短 发酵(j iào)食品 消化率高,达98% 蛋白质 1小时30分钟~4 小时牛奶、豆浆比较容易 消化 牛肉等完全消化 需要4小时 脂肪类2小时~4小时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 易消化脂肪与谷物或蛋白质类食物共同摄入会延长后者的消化时间 1.选一选。(填序号) (1)状状下午2:00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赛前不宜吃得太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项——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卷【名校试卷】

5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卷 时间:40分钟 (一)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 ①2004年1月,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进行了一次探测旅行。但是,这种旅行不是光有机器人就足够了,我们对这颗遥远的星球早已望眼欲穿,对亲临火星的探险从来就没有死心过。 ②然而,那些希望不久就玩一把火星旅游的人最好还是回到地面上来。因为不论是旅行期间还是着陆以后,都有不可克服的技术问题、难以承受的艰苦生活以及人身健康的诸多风险,这种超长途旅行的实现尚遥遥无期。 ③首先,目前的推进方法不适合一个如此遥远的旅程,能达到这种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科学家考虑要使用原子发动机,但这一设想目前还处于样机阶段。由于排除了带足用于返程的碳氢燃料的可能性,从安全角度考虑,在太空旅行者到达火星的两年前,必须先发送一个装备有小型原子喷气发动机和液化氢油箱的返程飞行器到火星上去,以便利用火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来合成碳氢燃料。但这一设想还只是在实验室里行得通。若要把人的生命悬系于这样一个系统,则无论如何是靠不住的,因为这当中完全可能发生技术事故,无法确保万无一失。1960年以来,地球向火星发射自动探测器共有32次,其中2/3因技术问题遭到失败。事实上,在关键技术领域,一切都还在试验当中。

④另外,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千米,最远时可达4亿千米。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境况:只吃航天冻干食品;饮用从尿液中回收的再循环水;加之火星灰尘非常细小,四处飞扬,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刮起时速300千米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 ⑤无线电通信也成了难题。“火星上气温是多少啊?”“-120℃。”以光速传播,太空旅行者与地球上的朋友之间这种最平常的通话也要花上大约两个半小时。 ⑥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持续影响也不可小视。出了太空舱,太空旅行者会有好几天不能行走。除了心血管系统的衰弱,几乎完全失重所导致的器官消融、骨骼脱钙,仅执行一次这样的任务,宇航员周身的骨骼就可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很平常的碰撞就会造成股骨、颈骨骨折。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打算设计一种人工重力飞船,太空旅行者同时还要辅以每天坚持肌肉锻炼。即便如此,也不足以完全抵消失重对人体的影响。 ⑦因此可以说,火星旅游还远不是可以预见的未来。(有删改)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A.火星B.到火星探测旅行的条件 C.去火星的技术要求D.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 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提到的“这个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