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为加强我院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证中药煎药质量,保证临床病人服药安全、有效,根据《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国中医药发〔2009〕3号)规定,制定烟台山医院煎药操作规程。

一、收方审核

收方审核人员由中药专业人员担任。接收代煎中药后,先清点付数再确认打印药签,及时登记(即将姓名、付数、取药日期、科室等信息

打印在药签上并贴于药袋,接着再将送药日期、姓名、付数、科室等信息登记在煎药记录本上,并有经办人签名)。代煎中药处方随药至煎药、

汤剂存放处。

二、浸泡

1、中药房调剂完毕的待煎中药,取药时必须查看药袋内是否附有随药处方,并核对病人姓名、科别、剂数、日期及特殊煎法等,核对无误

后进行后续操作,开始填写煎药记录。

2、将布袋包装的待煎药物置洁净的不锈钢桶内,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浸泡30分钟以上,水量以淹过药袋为准,一般每剂药物约加

400毫升的水,根据药质地而定,按中药剂数计算总水量。若有需要先煎或有人参、西洋参,则在其他药材浸泡的同时,用电炉单煎备用。

4、随药处方应附在浸泡药物的容器上,不得混淆,避免差错事故。

三、煎煮

1、选择煎药机:根据煎药剂数选择适宜体积的煎药机(一般剂数<5选用YJD13-GL型密闭两煎机,在常压状态煎煮药物两次,煎药温度

一般不超过100℃。随药凭证或发药单应挂在煎药机上。

2、确定煎药水量:先把浸泡中药的水倒进药煲内,再将已浸泡的中药放在过滤网内(严格防止中药掉进煲内影响包装时阻塞),以浸过药

面的2~5厘米为宜,如遇花草类中药或煎煮时间较长者应酌量加大水量。

3、确定煎煮时间:应根据药剂的性能确定,一般药物煮沸后一煎再煎煮20~30分钟,二煎再煎煮10~20分钟(平煎);解表类、清热类、

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一煎再煎10~20分钟,二煎再煎煮5~10分钟(短煎);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一煎再煎煮

40~60分钟,二煎再煎煮30~50分钟(久煎)。

4、汤剂量:按处方审核栏下规定执行。一般儿童每剂煎至100~300ml,成人每剂煎至400~600ml,按每天使用次数等量分装。

5、搅拌:在煎煮过程中搅拌2~3次。十功能煎药机可以自动完成搅拌操作。

6、特殊煎法: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烊化等特殊要求的中药,应按医嘱进行,确保煎药质量。

6、1先煎药:应当煮沸10~15分钟,再与其它药同煎(已先行浸泡)。

6、2后下药:应当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时间时,投入同煎5~10分钟(已先行浸泡)。

6、3溶化(烊化)药:应当在其它药物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煮,搅拌,溶解即可。

6、4另煎药:应当切成小薄片,煎煮约2小时,取汁。

6、5另炖药:应当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此类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

方,则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它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再行分装。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炖)药时间(用

水适量)。

6、6包煎药:应当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包煎袋材质应符合药用要求(对人体无害)并有滤过功能。

6、7煎汤代水药:应当将该类药物先煎15~25分钟后,去渣、过滤、取汁,再与方中其它药料同煎。

6、8冲服药:不需煎煮,将冲服药调入适量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6、9兑服药:不需煎煮,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同服。

6、10泡服药:不需煎煮,用开水适量或将煎好的药汁趁热浸泡(须加盖)10~15分钟,降至适当温度时滤出药汁。

6、11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按处方要求操作。

7、煎药标准:煎液有原处方中各味中药的特征气味,无煳化,无焦化及其他霉烂异味,残渣无硬心,无焦化、煳化,挤出的残液量不超

出残渣总重量的20%。

四、包装、入库

将两煎药液混合、浓缩至所需量后,按常规或遵医嘱在包装机上调节好每包剂量和包数,打开分装按钮,分包灌装,产出成品后检查成品质量,剔除渗漏包装,装入外包装袋,外包上贴标签并核对其与随药凭证是否一致,交给收发药处,由此处人员核对后放置汤剂存放区。

五、清场

1.处理药渣:将煎煮罐内的药渣袋取出,放置规定区域。

2.清洗器具:煎药机煎煮锅及一煎储药桶(按煎药机操作程序清洗项下规定操作),清洗包装机的储液桶及喷嘴煎药(按包装机机操作程

序清洗项下规定操作),清洗输送药液管道(按煎药室清洁、消毒规程中煎药机、包装机链接输液管道清洗、消毒项下规定操作),等待下一次

煎煮。浸药桶用水清洗至洁净,倒置沥干。等待下一次使用。

3.清洗单煎布袋:倒尽药渣后用水清洗,并查布袋是否破损,如有必须及时缝合或更换。

六、发药

住院患者的汤剂由各科室领取并验收签字,在取药交接本上登记。门诊患者的汤剂领取时,要核对病历本或发票的一致性,并在取药交接

本上登记。

七、注意事项

1、防止药物溢出。药料应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2熟悉煎药机、包装机操作程序并按规定使用。使用前要确定煎药机进水管路是否通畅,防止干烧。注意安全,防止烫伤、触电。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一、煎药人员必须按本煎药操作规程和医嘱煎药。领药、煎药、装药、送药、发药时要认真核对与处方是否相符,各个环节应严格按照煎药操作规程进行,防止差错。每方(剂)煎药应有一份反映煎药各个环节的操作记录。记录应保持整洁,内容真实、数据完整。 二、一般药物的煎煮法 1、煎药必须使用饮用水。待煎药物应先行浸泡,然后煎煮。一般浸泡30-60 分钟。煎煮时的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如遇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者应酌量加水。 2、应根据方剂的性能确定煎煮时间。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一般药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分钟至一小时。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药剂第二煎的时间略缩短。每剂药一般煎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3、煎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三、特殊药物的煎煮法 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先煎药:应煮沸10-15分钟后,再入其它药同煎。 1 2、后下药:应当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3、另炖或另煎药:另炖药应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开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另煎药应切成小薄片,煎煮约2小时。此

类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方,则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它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再行分装。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药时间(用水适量)。 4、溶化药(烊化):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使之溶解。 5、包煎药:凡有绒毛或细小籽粒及需包装后煎药的应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包煎袋材质应符合药用要求(对人体无害)并有滤过功能。 6、煎汤代水:根据医嘱要求,对于质地松泡、用量大或泥土类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过滤、取汁,再与其它药料同煎。 7、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按相应的规范操作。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四、煎药注意事项 1、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2、煎药时应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焦者禁止药用。 3、内服药与外用药应有不同的标识区分。 4、注意另包药的投下时间和煎煮方法。 5、煎好的药液必须装入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并符合盛放食品要求的容器内,严防污染。 6、使用煎药机煎煮中药,煎药机的煎药功能必须符合传统的中医理论和中药的煎煮理论。应在常压状态下操作。煎药温度一般不超过100?。煎出的药液量必须与方剂的剂数相符,分装剂量必须准确。 7、使用煎药包装机包装药液,包装材料必须符合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 一、煎药室人员收到药剂后,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经核对无误后再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如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时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对先煎、后下、另煎、冲服、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处理。内服、外用药严格区分。 三、煎药卡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包装容器转移。 四、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药,保证急煎中药不可超过2小时。 五、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六、药品煎干或煮焦严禁使用,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应丢掉重新配方。 七、药品煎煮好后,包装打袋,清点数量,贴好标签以备取药人取药。 八、煎煮用具、容器、煎药机每煎好一次药剂后,应清洗干净,以备下次煎药使用。停止煎药时请关掉电源开关。

九、煎药过程中严禁离岗,其他非本室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与煎药工作无关的活动。煎药人员严禁私自将剩余药液送人或自用。煎药室消耗用品(煎药袋、塑料袋等)严禁送人或自用。 十、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戴煎药手套工作,做好个人卫生,严禁煎药手套与打扫卫生手套同用。 十一、以上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如违反,按院内规定处罚。 十二、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点等,注意安全隐患。 十三、定期(一周)对煎药室所有墙面、棚顶、隐蔽处清洁。定期(一月)请后勤人员检查用水用、电路安全。定期(一月)维护设备仪器,保证起工作正常进行。 煎药室工作流程 一、煎药室人员接到中药师通知取待煎药品后,及时取药(不可超过15分钟),收到待煎药物时,应对“中药房送药记录本”、“煎药处置单”、“煎药袋标签”核对,做到六查五对:六查: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现金收讫章或住院收讫章。五对:剂数、每剂煎药袋数、每袋留药量、特殊煎法药物、约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室人员收药后登记“煎药室取药记录本”、“煎药记录”。 三、待煎药物(群药)应当冷水浸泡40-60分钟,煎煮开始时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煎药室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一、工作场所的清洁、消毒规程 1.每日工作结束后或需要时,工作场所(包括地面、排水沟、工作台、洗涤盆、设备表面、凳椅、塑料筐、污物桶等)用水擦洗干净,必要时用洗涤剂涮洗后用水洗净,并填写日清洁记录。 2.每周一次或有需要时消毒地面、排水沟和污物桶:先用水清洁,待干后,再用消毒液擦洗地面、排水沟及污物桶内外,15分钟以后再用水洗去消毒液,填写记录。 4.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消毒工作台、洗涤盆、不锈钢设备、门框及门把手:先用常水清洁,待干后,用75临醇擦拭消毒,填写记录。 5.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清洁、消毒墙壁、顶棚墙壁、天花板(包括照明设施)及门窗:先用常水清洁,待干后,用75胚醇擦拭消毒,填写记录。 6.每天早晚两次在人员离开时开启紫外线灯,30分钟后关闭紫 外灯,并填写记录。 二、煎药器具的清洁、消毒规程 1.清洁 1.1连接接管道的清洁利用“清洗”键,在煎药机中注入清水,打开主阀门,用剪刀将包装机机头下端包装袋封口剪开,打开充填总开 关,按下“注入键”排完污水和遗留药液即停止,然后关好充 填总开关。使得玻璃筒、锅壁、锅底、过滤网及连接管道即得到充分清

洗。包装机的玻璃筒及煎药机的锅壁锅底禁止用铁刨或掉毛毛刷工具进行清洗。 1.2煎药机内部的清洁在确保自来水开启的前提下,在操作面板上按下“清洗” 当在设备以外的水池中清洗,利用煎药机自带的清洗功能清洗煎煮锅及一煎储液桶,排尽洗液,关闭电动及手动阀门。用软布擦洗锅壁(禁用钢丝球擦洗以后免电磁阀堵塞),过滤网可在设备以外的水池中清洗。 1.3包装机内部清洁按操作面板上的“进水阀”,打开进水阀, 手动打开排液阀,对储液桶进行喷淋清洗,并排水。清洗喷嘴应先剪开包装袋下口,为防止第一包药液被污染,包装前用少量高温药液再清洗一次喷嘴,按“喷嘴清洗”健并立即再按此当在设备以外的水池中清洗关闭。 1.4浸药器具清洁每次使用完后毕用清水冲洗干净,倒置,放置规定位置,备用。 1.5装药布袋清洁每次用完后,倒出药渣,先用清水将药渣冲洗掉,再集中放在洗衣机中用洗洁精作为洗涤剂清洗,晾干。 1.6其他煎药用具清洁米用手工方法清洗刮掉沾在器具表面 上的大部分药物残渣、污垢,再用含洗洁精的溶液洗净器具表面,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洗洁精,晾干。 1.7填写上述清洁之记录。 2.消毒 2.1煎药机内部、连接管道的消毒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按煎药包装的程序操作,用2淋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煎药锅、一煎储液桶

中药膏滋煎煮、浓缩、收膏操作规程

中药膏滋煎煮、浓缩、收膏操作规程 1.查看随药同行的中药膏方登记内容,逐项认真核对,确认无误签名后,将浸泡过的药材进行煎煮,并认真填写状态标记卡。 2.煎煮:遵照医嘱和处方药物性质,须特殊处理的如先煎、单煎、榨汁、包煎、烊化、研粉等按规定方法制取。 2.1 用容量40L微压煎药机提取:取浸泡后的中药煎煮三次,每次加适量水(首次须超过药面15cm),设定“加热煮沸,头煎沸后保持药液温度100oc、2小时,二煎、三煎沸后保持药液温度100℃分别为1.5、1小时”。每一次“煎药加热控制程序”完成,按照煎药机“输液”操作,压榨过滤,药汁另存。煎煮过程中需时常挤压以利于药物成分的溶出。 2.2 理论加水量:首次10~12倍(包括浸泡用水量),第2、第3次各6倍左右,视中药性质而定。实际加水量还必须另加煎煮过程中的蒸发量(密闭型煎药机可不计),由于加热面积、温度、时间与蒸发量成正比,具体按使用设备确定。每次煎煮时,加水量应准确估算后一次加足,中途不宜添加。 3.浓缩:滤取静置后的上清液,加入单煎、另煎等方中所有另处理药液,加热浓缩至清膏,相对密度为1.21 - 1.25 (80 - 85℃)。

4.收膏:取清膏,加入处方中预处理过的的胶类中药(胶液)、炼糖或炼蜜,小火加热,时时搅拌,浓缩至俗称”“挂旗”(或取膏滴于桑皮纸上,四周不渗水痕)为度,相对密度在1.35—1.40,若处方中有药粉的,此时加入,搅匀即得(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被破坏的药粉,应待温度降至50℃左右时加入,搅匀)。 5.收膏结束后,根据成品量选择适宜的食用或药用容器分装,待膏滋充分放冷后再加盖,以免水蒸气冷凝滴入煎膏中,久贮后易产生霉变现象。 6.认真核对膏方登记卡,贴上标签,装外包装,签名后交发膏处。

煎药室清洁消毒规程

煎药室清洁消毒规程 一、工作场所清洁、消毒规操作程 1、每日工作结束后或需要时,工作场所(包括地面、排水沟、工作台、洗涤盘、设备表面、凳椅、塑料桶、污物桶等)用水擦洗干净,必要时用洗涤剂刷洗以后用水洗净,并填写清洁记录。 2、每周一次或需要时消毒地,面、排水沟和污物桶:先用水清洁,待干后,再用消毒液擦洗地面、排水沟和污物桶。 3、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消毒工作台、洗涤盆、不锈钢设备、门框及手把:先用清水清洗,待干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 4、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清洁、消毒墙壁、顶棚墙壁、天花板(包括照明设施)及门窗,先用清水清洗,待干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 5、每周用紫外线消毒2小时。 二、煎药器具的清洗、消毒规程 1、清洁 a)煎药机内部的清洗,在确保自来水开启的前提下,用 软毛巾清洗锅壁、锅底排尽洗液,关闭手动阀门。 b)按操作面上的“进水阀”,打开进水阀,手动打开排液 阀,对储药桶进行喷淋清洗,并排水。清洗喷嘴应先剪开包装袋下口,为防止第一包药液被污染,包装前用高温药液再

清洗一次喷嘴。 c)浸药器具清洁,每次使用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倒置、 放置规定位置,备用。 d)装布药袋清洁,每次用完后,倒出药渣,先用清水把 药渣冲洗掉,用洗涤剂清洗,晾干备用。 三、消毒 1.煎药机内部、连接管消毒(水煮沸消毒),每季度一次或 有需要时按煎药机包装机的程序操作。 2.包装机储液桶消毒,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取75﹪乙 醇溶液适量,放入包装机储液桶中,用干的清洁软布擦洗,余液从管道放出。每季度一次。 3.装药带消毒,一般用水煮沸消毒。 4.其它煎药器具消毒,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用5﹪乙醇 溶液擦拭消毒。 四、清洁、消毒注意事项 1.室内环境和煎药器具必须严格分开,不得混用。 2.清洁、消毒时,应按从上到下、从里向外擦拭,不得留有死角。 3.用常水清洁时,待挥干后,才能用消毒剂擦拭,保证清洁、消 毒效果。 石城县人民医院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2016年6月5日

包装机,煎药机规范

一.清洗: 用热水冲洗灌装机储液桶及进出管道后,关闭排液阀,使灌装机处在养护正常使用状态。 二.预热: 接通电源,确认设备不漏电,按电源开关加热压膜铁块,待有音乐声且恒温指示灯已亮,表示达到工作温度。 三.包装: 按下设定包装数量开关、药液流出开关、包装操作开关,进行包装,如发现封口不牢,药量不足,袋内有气泡等现象,应随时调整,重新包装。 1. 包装准备工作 在首锅煎煮同时,打开包装机电源开关,进入包装机预热状态,此时两个小显示灯为红色状态。预热完成后,此时小灯转为绿色,进入包装机待机状态。 2. 压出药液 当煎药锅指示温度达到120度,继续加热20分钟,停止加热,检查是否关闭装液锅下面的排液阀门,确认关闭后,打开煎药锅向上排液阀门,用蒸汽压力把锅内药液压出到灌装机储液桶,通过刻度计算包装数,若药量不符应重新调节重煎(煎药卡随药液转挂往包装机)。 3. 包装 排出首袋废弃液(150毫升左右)后,开启自动排液与转动开关,进行自动包装,所包袋数为2R(R为剂数)。 4. 冲洗 打开排液阀,排掉剩余药渣,并注入一定量清水冲洗,反复2-3次; 5. 装袋 将包装好的药包,根据标签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对号入袋。 四. 保养 1.每天开机前,用机油在六根包装转动轴两旁部位喷少量润滑油,并把封合光滑面润滑。 2.每天包装完毕关机后,用微湿的抹布把封合面及周围擦拭干净,把装液玻璃锅内三个小滤管卸下,冲洗干净,刷洗锅内壁和锅底,确保干净,再把小滤管重新装上;注入一定量的(2000--3000毫升)水,加热100℃煮沸5分钟消毒。 3.定期(每周一次)卸下排液管,把管道内壁药垢用长条薄片刮下后,冲洗干净,同时用手捏(轻力)箱内橡胶管,使内壁的药垢脱落。然后装上排液管,注入一定量水在锅内,剪掉包装袋下面封合部分,打开冲洗开关,把管内药垢排除,反复数次,直至排除氺液干净为止。

(完整版)中药煎药机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机标准操作规程 一、领药 煎药室拿取药剂。 二、浸泡 将需要煎煮的药材装入专用药袋,放入洁净桶内,加水浸泡1小时,然后翻转药袋继续浸泡至透为止。加水量为:需要调剂出的液体量+1000ml(根据不同的药材做适当调整)。 三、加料 将浸泡好的药袋放入煎煮罐内,加入适量水,以轻压药袋时可见到水为准,盖上盖。注意此时不要对罐内药物进行挤压,以免空间不够,药物无法充分吸水膨胀导致煎煮不透。 四、煎煮 打开机器电子开关,将温度设为110度,根据药材质地,设定高温时间为20-30分钟,然后开始运行工作。 五、出料 待温度、压力和时间都达到标准时,机器会出现提示音,此时,打开上出料阀门到贮液罐内或打开下出料阀门,以洁净的不锈钢容器接盛药液,打开出料阀门时,注意要微开,不要开的太大,出液方向不要有人员,以避免蒸汽灼伤。出液停止时,关闭出料阀们,将煎煮罐内的药袋翻转,再次加入约1000ml的水,其余操作同前,继续煎煮15-20分钟,放出药液,待出液停止时,转动挤压杆尽量将药渣里

的药液挤压至净,将两次的药液合并。 六、浓缩 将药液用不锈钢容器浓缩至规定量,注意此时需要有专人看守,不可擅自离开。 七、封装 打开加热封装按钮,待温度达到封装要求,将浓缩后的药液趁热灌入封装容器内,根据袋数和服用次数来调解设定每袋装量。 八、清场 煎煮机:将煎煮罐内的药渣袋取出,打开下出料阀门,以洁净水冲洗内壁至洁净,关闭下出料口。等待下一次煎煮。 封装机:封装完毕后,关闭封装机电源,待存贮罐冷却后,打开出料口,以室温水冲洗至洁净,关闭阀门,等待下一次封装使用。 控制要点: 1、所用水质纯净无污染。 2、保持容器洁净。 3、阀门微开,注意出料时的安全,出液口不可正对人员。 4、清洗贮罐时要注意使用室温水,以免玻璃存贮罐炸裂。 5、封装时,药液一定要趁热封装,以免药液凉后发凝(特别是方中有胶类药时)甚至产生沉淀(容易阻塞输液管路影响药物滤出)。

中药煎药器使用安全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中药煎药器使用安全措施(标准 版)

中药煎药器使用安全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为保证人身安全,必须做好接地保护。 2、清洗过程中,电器控制部分不能用水清洗。 3、打开锅盖前,必须打开排气安全阀,排掉锅内压力。 4、在煎药过程中严禁打开排液阀门,防止人员烫伤。 5、每锅药煎好后,清洁锅盖与密封圈的接触面,防止残留药粘起密封圈。 6、每次煎药药关锅盖前,仔细检查密封圈,保证密封圈正确安装在槽内。 7、如煎药过程中,包装药的无纺布袋破损,一定要把药渣清洗干净后再用,防止残渣打到包装机后造成包装机的堵塞。 8、煎药机切忌干烧。 9、煎药机拧紧把手时,要对角均匀加压,以防锅盖变形。 10、煎药机在工作中未达到设定时间时,下次再煎药时应关闭电源开关,使计数器清零。否则机器累计自动计时,到达时间后自动停

机。 海丰县中医医院 2010年7月11日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中药煎煮基本原则及操作规程

【摘要】综述了中药煎煮与中医中药疗效的关系。目前汤药煎煮不规范,困扰中药质量,须摸索自动煎药包装机“规范化操作程序”和“可控质量标准”。 【关键词】煎煮原则;中药质量;中药炮制 煎药是中药汤剂在使用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中药煎煮对药物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历代医家对中药的煎煮非常重视,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也无功也。”清代徐灵胎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此乎”。作为在医院从事基层中药工作的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煎药工作,寻求比较有操作性的质量标准,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基本原则 1.1煎药人员要求煎药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中药专业知识,具有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还必须是身体健康,严格遵守煎药操作规程。 1.2煎药器具的选择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历代医家对煎药器具均有论述。梁代陶弘景说:“温汤勿用铁器”。明代李时珍说:“煎药并忌铜、铁器,宜银器瓦罐”。现代一般选用陶器砂锅、不锈钢或搪瓷器皿,避免直接接触铁、铅和有害塑料制品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或污染药液。 1.3煎药用水量的控制煎药用水目前常用的是自来水、井水或洁净的河水。加水量的控制常用的有3种方法:(1)将饮片置煎锅内,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cm为度,第二煎可超过药渣表面1~2cm;(2)按每克中药加水约10ml计算,然后按总药量计算总加水量,将其中70用于第一煎,余下的30留作第二煎;(3)根据中药的吸水性大小、煎药时间长短、水分蒸发的多少以及所需药液的多少来具体掌握加水量。 1.4煎煮次数一般药物煎煮2次,补益药或质地坚硬的药物可煎3次。 1.5煎煮火候和时间根据各类药剂的不同特点应用不同的火候和时间,可最大程度地煎出有效成分和保留有效成分。解表药应用武火速煎,头煎煮沸后煎10~15min,二煎煮沸后10min。一般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武火交叉煎煮。头煎煮沸后20~25min,二煎煮沸后15~20min。滋补调理药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煎,使药汁浓厚,药力持久。头煎煮沸后30~35min,二煎煮沸后20~25min,如需三煎,煮沸后15min。 2注意事项 2.1浸泡煎药前中药饮片一定要浸泡,因为中药大多数是植物类干品,有一定的体积和厚度。因此,在煎煮前必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使中药饮片湿润变软,细胞膨胀,产生一定的渗透压,使有效成分渗透扩散到细胞组织外部的水中,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一般花、茎、全草为主的药材浸泡30min,根、根茎、种子、果实等为主的药材可浸泡1h。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药物有效成分酶解或药品的霉败。 2.2煎药前是否要清洗有的病人以为中药很脏,用清水洗后再浸泡、煎煮。这是不对的。因为中药中有很多药是粉末的,如滑石粉等,会被洗掉。还有中药饮片中的水溶性成分在洗的过程中会与水一起流失掉。蜜炙、麸炒的中药饮片也会被洗掉。因此煎煮前不要清洗,否则有效成分将有所损失,影响中药疗效。 2.3药渣是否挤压药煎好后即将药液滤出,末煎应将药渣挤压,使药渣内药液残留量减至最少。实际操作证明,药渣挤压后有效成分增加10,这点自动煎压机做的很好。 2.4儿科用药煎煮注意小儿内服药要求少而浓,以便喂服。头煎、二煎药液合并静置澄清,取上清液再加热浓缩至合适量。 2.5外用药的煎煮外用熏洗药一般用药量大,且多含药性猛烈或毒性的中药,煎煮时加水量要适当增加,采用武火、文火交替煎煮,煎出液要比内服药多2~3倍。外搽药要少而浓,加水量适当减少。凡外用药一般均要趁热使用,以利有效成分透皮吸收。 3特殊药物的煎煮

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质量管理规范 (2014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中药煎药管理,提高代煎服务质量,根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煎药管理的通知》(沪卫计中管〔2014〕19号)要求,参照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承接本市医疗机构委托中药煎药加工服务的上海中药饮片生产和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企业应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信自律,保证中药煎药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第二章场地设施和加工用具要求 第四条企业接受医疗机构委托,提供中药代煎是中药饮片销售的延伸服务,应设置独立的中药煎药管理部门与操作区,其场所应与饮片生产经营场地严格分隔,周边环境卫生安全,无废气、废水、垃圾等污染源。 第五条开展中药煎药服务的饮片生产企业应当设置中药煎药专用饮片仓库。仓库面积应与代煎业务量相适应,能满足代煎饮片的周转和存储,仓储管理符合GSP的相关要求。 第六条企业应当设有与代煎业务量相适应的饮片调配场所(饮片生产企业的调配区域建筑面积应不小于100平方米),调配区、煎药区应与生活区分开;配有调配操作台、调温、控湿、防虫、防鼠等

设施,有温湿度监测调控记录;调配间的药斗(筒)等饮片存放容器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标签和药品相符,并做到正名正字;不同批号的调配饮片装斗(筒)前应及时清斗,并做好清斗记录,防止错斗、串斗等混药情况发生。 第七条调剂使用的计量器具、监测器具应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规定进行定期校验,有合格标志。不合格的器具不得使用。 第八条煎药区域应有储药、冷藏设施和场地,能防止作业差错和交叉污染,场地面积和设备设施等应与代煎加工的业务规模相适应,区域布局合理。设有浸泡、煎煮、包装、清洗等功能区域,有明显的分区标识,实行定置管理。需要进行临方炮制的,应按行业的有关规范要求制定管理制度,配置相应的辅料和器具,做好炮制记录。 第九条煎药间地面、墙面、顶壁应平整,易清洁,不易发霉和脱落;管道、灯具、风口等设施的设置应当便于清洁;有安全消防等防护措施和给排水、通风、防尘、防动物昆虫侵入等设施。 第十条企业应根据煎药业务规模和操作要求,配备必要的煎药设备(煎药机与包装机的配比不得大于4∶1)和量杯(筒)、过滤、计时、捣碎加工等辅助器具。直接与药物接触的煎药容器具应选用耐腐蚀、不易与药汁起反应、不释放有害物质的材料,不得使用铝、铁和普通塑料制品。煎药袋的材质应无毒害、耐用、耐高温、有滤过功能并定期更换。 第十一条煎药场地应保持整洁卫生,不得放置与煎药无关的物品,煎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每剂煎药结束,应及时洗净煎药袋及煎药、包装设备和容器具,严防混药和污染;每天煎药结束按规定做好清场工作。

煎药室工作制度及规范

煎药室工作制度 1.煎药人员收到药剂,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地址、电话、服药时间、 剂数及煎法等,经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调剂人员联系。 2.煎药时应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做到一剂一煎,保证煎药质量。对先煎、后下、冲服、 烊化、包煎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特殊处理。 3.药剂煎好后,必须检查煎药锅和装药袋签姓名是否相符,无误者可由护士验收签字领取。 药渣应保存24小时备查。 4.煎药用具、容器应清洁干净,每煎完一剂后,应清洗容器。内服、外用药容器应严格区 分。 5.对急重病人的药剂(急煎中药),应即领、即煎、即送,全过程不超过2小时且要保证 质量。 6.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7.七、.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保持室内及个人清洁卫生。注意安全,做好防 火、防毒、防盗措施,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其他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1.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时应核对处方药味、剂数、数量及质量,查看是否有需要特殊处理 的饮片,如发现疑问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不少于30分钟,不宜使用60℃以 上的热水浸泡饮片,一般水量以高出药面2~5cm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第二煎则用水量应当酌减。用于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减少用水量。3.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则按特殊方法处理。在煎煮过程中要经常搅 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使饮片充分煎煮,若发现煎干或煎煳现象,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4.煎煮用火应"先武后文".解表药多用武火,补虚药多用文火。 5.煎药时间的长短,常与加水量、火力、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有关。中药煎煮一般分 为一煎、二煎。一般药一煎沸后煎20-30分钟为宜;解表药一煎沸后用武火煎15-20分钟为宜;而滋补药一般沸后煎40-60分钟,。二煎的煎煮时间比一煎的时间略短。 6.每剂药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煎液,以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煎液的滤出及有效成分的 含量。滤药时应压榨药渣,使药液尽量滤净。将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用。 7.煎液量:儿童100-300成人400-600ml,每剂按两份等量分两装,分二次服用。 8.凡注明有特殊煎药方法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9.核对煎药袋内的姓名、药味、质量及煎煮方法等,复核无误后,即可签字发出。 10.煎药标准:煎液有原处方中各味中药的特征气味,无煳化,无焦化及其他霉烂异味,残 渣无硬心,无焦化、煳化,挤出的残液量不超出残渣总重量的20%。 中药煎药机标准操作规程 为了更好的提高中药临床疗效,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中药煎药机操作

中药煎药机操作 1、准备工作: 把要加工的中药装入特制的布袋中,把口扎好,放入煎药机中,用冷水浸泡30分钟。 加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把锁紧手柄推到位,锁紧锅盖,关闭放气阀。 加水量=(每袋药容量×每日服几次×共煎几副药)×1.2 例如:所煎药为5付,每付药3袋,每150ml 加水量=(150×3×5)×1.2=2700ml 2、煎药加热控制操作: 打开电源,设定煎药自动控制的最高温度(一般设定为110度),同时设定高温时间(高温时间是指水沸腾的煎煮时间,它为倒计时,显示是煎药剩余时间)。高温时间一般设定的范围是0-60分钟,它与中药饮片性质有关,中药饮片中有根、茎、壳、骨等硬物则高温时间要长些。工作时间不能设定,它只记录从运行到停止的时间。 设定完后,按“运行”按钮,机器自动加热,当温度到达100度后,高温时间显示值开始减少,到达设定高温时间后,自动停止加热,此时“运行”灯灭,“完成”灯亮,并响起音乐声,表明煎药完成。此时按动“停止”按钮,“完成”灯灭,工作时间恢复为设定时间。 注:控制盘上“停止”按钮也做暂停使用(暂停时可以重新设定温度和高温时间)。 3、输液操作: 待药煎好后,慢慢打开排药液阀门,药液通过排液软管注入包装机药罐内,排药液过程中,同时顺时针旋转挤压杆手轮来挤压药渣,挤出药包中的残余药液,直到药液完全挤出。当压力表指针恢复到零时,打开放气阀门,逆时针旋转挤压杆手轮到转不到为止,将挤压盘提升到最上部。 注:因锅内压力较高,开启阀门时要缓缓开启,不要快开,否则高温药液冲击力很大,会发生危险。 4、清洗: 药液输完后,待锅内排完气,再打开锅盖,用钩子将桶内药袋取出,提出多孔桶,尽快加入适量清水,以防干锅结垢,用抹布清扫锅底沉积的杂物。清洗后,打开排液阀和清洗阀,排出污水(必要时可多清洗一至二次),盖上锅盖,关闭排药液阀门,关闭清洗阀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全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1、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时应核对处方药味、剂数、数量及质量,查看是否有需要特殊处理的饮片,如发现疑问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一般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30分钟以上,使药材的组织内部充分吸收水分。不宜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饮片,一般水量以高出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第二煎则用水量应当酌减。用于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减少用水量。 3、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则按特殊方法处理。在煎煮过程中要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使饮片充分煎煮,避免出现煎干或煎煳现象。若发现煎干或煎煳现象,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4、煎煮用火应“先武后文”,解表药多用武火,补虚药多用文火。 5、煎药时间的长短,常与加水量、火力、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有关。中药煎煮一般分为一煎、二煎。一般药一煎沸后煎20-30分钟为宜,解表药一煎沸后用武火15-20分钟为宜;而滋补药一般沸后煎40-60分钟,二煎的煎煮时间比一煎的时间略短。 6、每剂药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煎液,以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煎液的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滤药时应压榨药渣,使药液尽量滤净。将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用。 7、煎液量:儿童100-300 ml,成人400-600ml,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分二次服用,或遵医嘱。 8、凡注明有特殊煎药方法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9、核对煎药袋内的姓名、取药号、药味、质量及煎煮方法等,复核无误后,即可签字发出。 10、煎药标准:煎液有原处方中各味中药的特征气味,无煳化,无焦化及其他霉烂异味,残渣无硬心,无焦化、煳化,挤出的残液量不超出残渣总重量的20%。

中药煎药室煎药机操作流程

中药煎药室煎药机操作流程 一、浸药 1. 煎药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2. 将布袋洗净,要煎煮的药材装袋,一般不宜超过15剂。然后用棉线将袋口扎紧。 3.待煎药材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浸泡药材的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袋2-3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4.将煎药证夹在相应的浸泡容器中,防止混乱。 二、清洗、排液 清洗煎药机,打开排废液阀,放干净水,关闭排废液阀门,关闭排药液阀门,把浸泡透的药袋放入药锅,加入浸泡的液体和水。 三、煎药 1. 接通电源开关。 2. 设定温度和时间:按压温度显示窗旁的上下温度设定键设定煎药温度;再按压高温时间显示窗旁的上下温度设定键设定煎药高温时间。 3. 放药加水:关闭排液阀和排水阀,放入浸泡好的中药,根据药量加水。计算公式:加水量=药材重量*1.1+剂数*240+600,每袋药容量默认为200ml。 4. 盖好煎药锅的上盖,锁紧锁紧手柄(拧紧压缩手柄)。在煎药状态使挤压盘处于煎药锅的最上部,关闭排气阀。 5.煎药操作:按运行键,控制电路进入煎药状态,煎药完成后控制电路自动进入结束状态。在水温超过100℃后,间隔5分钟挤压2次,提高药物的煎出率,注意挤压后要复位。 6.输液操作:在挤压到位后,慢慢打开排液阀门,把药液输入包装机。 四、包装 1. 开始包装前20分钟打开包装机,设定温度为120℃。 2. 设定包装量、包装付数:煎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3. 按包装健进行包装。 4. 紧急停机:在包装时按下复位键立即停机。 五、清洁及保养 1、清洁:每锅煎好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煎药机,排净废液,用软布擦净锅盖和密封圈,防止残留药液粘连,每天工作后,请将滤桶取出,用软布将底部和内壁彻底清洗干净,不能用掉丝、掉毛的清洗工具清洗。 2、保养:旋转手柄丝母、丝杆用一段时间后,加黄油,使操作更加灵活,防止磨损,排液软管定期用清水冲洗内壁。

2021年煎药室清洁消毒规程

煎药室清洁消毒规程 一、 欧阳光明(2021.03.07) 二、工作场合清洁、消毒规操纵程 1、每日工作结束后或需要时,工作场合(包含空中、排水沟、 工作台、洗涤盘、设备概略、凳椅、塑料桶、污物桶等)用水 擦洗干净,需要时用洗涤剂刷洗以后用水洗净,并填写清洁记 录。 2、每周一次或需要时消毒地,面、排水沟和污物桶:先用水清 洁,待干后,再用消毒液擦洗空中、排水沟和污物桶。 3、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消毒工作台、洗涤盆、不锈钢设备、 门框及手把:先用清水清洗,待干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 4、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清洁、消毒墙壁、顶棚墙壁、天花 板(包含照明设施)及门窗,先用清水清洗,待干后,用75 ﹪乙醇擦拭消毒。 5、每周用紫外线消毒2小时。 三、煎药器具的清洗、消毒规程 1、清洁 1.1煎药机内部的清洗,在确保自来水开启的前提下,用软毛 巾清洗锅壁、锅底排尽洗液,关闭手动阀门。 1.2按操纵面上的“进水阀”,掀开进水阀,手动掀开排液阀, 对储药桶进行喷淋清洗,并排水。清洗喷嘴应先剪开包装

袋下口,为避免第一包药液被污染,包装前用高温药液再 清洗一次喷嘴。 1.3浸药器具清洁,每次使用完后用清水冲刷干净,倒置、放 置规定位置,备用。 1.4装布药袋清洁,每次用完后,倒出药渣,先用清水把药渣 冲刷失落,用洗涤剂清洗,晾干备用。 四、消毒 1、煎药机内部、连接管消毒(水煮沸消毒),每季度一次或 有需要时按煎药机包装机的法度操纵。 2、包装机储液桶消毒,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取75﹪乙醇 溶液适量,放入包装机储液桶中,用干的清洁软布擦洗,余液 从管道放出。每季度一次。 3、装药带消毒,一般用水煮沸消毒。 4、其它煎药器具消毒,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用5﹪乙醇 溶液擦拭消毒。 五、清洁、消毒注意事项 1.室内环境和煎药器具必须严格分隔,不得混用。 2.清洁、消毒时,应按从上到下、从里向外擦拭,不得留有死角。 3.用常水清洁时,待挥干后,才干用消毒剂擦拭,包管清洁、消 毒效果。 石城县人民医院 6月5日

煎药机正确的操作流程

煎药机正确的操作流程 作者:煎药机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fb12730094.html,/利用自动煎药机进行煎药时,整个煎药的过程分为几步,而在每一步中都要把握好,出现了一步的失误就会导致整个煎药的效果不明显,这也会影响到中药的疗效,所以在煎药时每一步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来完成,以免出现失误。 下面是有管煎药机进行煎药的步骤: 第一,做好煎药前的准备工作之后,第一个步骤就是将药装入煎药机中,按照煎药的比例放适量的清水,将所需煎的药放入一个布袋内,将装好药的布袋在煎药机的不锈钢过滤中进行过滤的步骤,最后再将装完药的过油放进汤药煲的玻璃筒内进行浸泡的过程,而且还要进行适量的搅拌。将装好的布袋袋口翻向玻璃筒外,然后将玻璃盖盖好。在这个步骤中应该注意的就是对药量的控制,选择好要煎的药量,经过清水的冲洗和过滤后方可在机器中进行煎制。 第二,完成了装药的步骤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煎药的过程,在煎药时要将电源启动,当指示灯处于工作的状态时即可进行煎药的工作,其中又加热、武火还有加热时间等设置,根据煎药的实际情况对指示进行调试,确保在煎药时能够保证机器运转的正常性。只要将时间以及该设置的步骤调整好,煎药机就可以自动的进行煎制,而不需要人为的来操作,这和传统的煎药方法来比较方便了许多。 第三,完成了装药和煎药的过程后最后一步就是包装的步骤了,根据机器上的显示以及提示信息,将各显示器的初始值设为定值,在不定式的三到五秒后显示实际值,同时进入包装的状态。还可以选择利用模式来对有关项目进行重新的选择与设定,利用上下键可以对改变之前设置好的定值大小。 在煎药机进行煎药过程中时,主要的步骤就分为以上的装药、煎药和包装的过程,同时在这三步中煎药的设置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重要的煎制是否符合本身的治疗效果,所以有利的进行调整是需要掌握的。不管是哪一步都要注意,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制约关系。

煎药室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煎药室清洁消毒操作规 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中药煎药室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一、工作场所的清洁、消毒规程 1.每日工作结束后或需要时,工作场所(包括地面、排水沟、工作台、洗涤盆、设备表面、凳椅、塑料筐、污物桶等)用水擦洗干净,必要时用洗涤剂涮洗后用水洗净,并填写日清洁记录。 2.每周一次或有需要时消毒地面、排水沟和污物桶:先用水清洁,待干后,再用消毒液擦洗地面、排水沟及污物桶内外,15分钟以后再用水洗去消毒液,填写记录。 4. 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消毒工作台、洗涤盆、不锈钢设备、门框及门把手:先用常水清洁,待干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填写记录。 5. 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清洁、消毒墙壁、顶棚墙壁、天花板(包括照明设施)及门窗:先用常水清洁,待干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填写记录。 6.每天早晚两次在人员离开时开启紫外线灯,30分钟后关闭紫外灯,并填写记录。 二、煎药器具的清洁、消毒规程 1. 清洁 1.1连接接管道的清洁利用“清洗”键,在煎药机中注入清水,打开主阀门,用剪刀将包装机机头下端包装袋封口剪开,打开充填总开关,按下“注入键”排完污水和遗留药液即停止,然后关好充填总开关。使得玻璃筒、锅壁、锅底、过滤网及连接管道即得到充分清洗。包

装机的玻璃筒及煎药机的锅壁锅底禁止用铁刨或掉毛毛刷工具进行清洗。 1.2 煎药机内部的清洁在确保自来水开启的前提下,在操作面板上按下“清洗”当在设备以外的水池中清洗,利用煎药机自带的清洗功能清洗煎煮锅及一煎储液桶,排尽洗液,关闭电动及手动阀门。用软布擦洗锅壁(禁用钢丝球擦洗以后免电磁阀堵塞),过滤网可在设备以外的水池中清洗。 1.3包装机内部清洁按操作面板上的“进水阀”,打开进水阀,手动打开排液阀,对储液桶进行喷淋清洗,并排水。清洗喷嘴应先剪开包装袋下口,为防止第一包药液被污染,包装前用少量高温药液再清洗一次喷嘴,按“喷嘴清洗”健并立即再按此当在设备以外的水池中清洗关闭。 1.4浸药器具清洁每次使用完后毕用清水冲洗干净,倒置,放置规定位置,备用。 1.5装药布袋清洁每次用完后,倒出药渣,先用清水将药渣冲洗掉,再集中放在洗衣机中用洗洁精作为洗涤剂清洗,晾干。 1.6其他煎药用具清洁采用手工方法清洗刮掉沾在器具表面上的大部分药物残渣、污垢,再用含洗洁精的溶液洗净器具表面,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洗洁精,晾干。 1.7填写上述清洁之记录。 2.消毒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全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全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1、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时应核对处方药味、剂数、数量及质量,查看是否有需要特殊处理的饮片,如发现疑问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一般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30分钟以上,使药材的组织内部充分吸收水分。不宜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饮片,一般水量以高出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第二煎则用水量应当酌减。用于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减少用水量。 3、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则按特殊方法处理。在煎煮过程中要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使饮片充分煎煮,避免出现煎干或煎煳现象。若发现煎干或煎煳现象,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4、煎煮用火应“先武后文”,解表药多用武火,补虚药多用文火。 5、煎药时间的长短,常与加水量、火力、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有关。中药煎煮一般分为一煎、二煎。一般药一煎沸后煎20-30分钟为宜,解表药一煎沸后用武火15-20分钟为宜;而滋补药一般沸后煎40-60分钟,二煎的煎煮时间比一煎的时间略短。 6、每剂药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煎液,以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煎液的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滤药时应压榨药渣,使药液尽量滤净。将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用。 7、煎液量:儿童100-300 ml,成人400-600ml,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分二次服用,或遵医嘱。 8、凡注明有特殊煎药方法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9、核对煎药袋内的姓名、取药号、药味、质量及煎煮方法等,复核无误后,即可签字发出。 10、煎药标准:煎液有原处方中各味中药的特征气味,无煳化,无焦化及其他霉烂异味,残渣无硬心,无焦化、煳化,挤出的残液量不超出残渣总重量的20%。

煎药室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精心整理 中药煎药室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工作场所的清洁、消毒规程 1.每日工作结束后或需要时,工作场所(包括地面、排水沟、工作台、洗涤盆、设备表面、凳椅、塑料筐、污物桶等)用水擦洗干净,必要时用洗涤剂涮洗后用水洗净,并填写日清洁记录。 2.每周一次或有需要时消毒地面、排水沟和污物桶:先用水清洁,待干后,再用消毒液擦洗地面、排水沟及污物桶内外,15分钟以后再用水洗去消毒液,填写记录。 4.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消毒工作台、洗涤盆、不锈钢设备、门框及门把手: -r €I Id ' 、、 先用常水清洁,待干后,用75临醇擦拭消毒,填写记录。 5.每季度一次或有需要时清洁、消毒墙壁、顶棚墙壁、天花板(包括照明设施)及门窗:先用常水清洁,待干后,用75临醇擦拭消毒,填写记录。 6.每天早晚两次在人员离开时开启紫外线灯,30分钟后关闭紫外灯,并填写记录。 二、煎药器具的清洁、消毒规程1.清洁 1.1连接接管道的清洁利用“清洗”键,在煎药机中注入清水,打开主阀门, 用剪刀将包装机机头下端包装袋封口剪开,打开充填总开关,按下“注入键”排完污水和遗留药液即停止,然后关好充填总开关。使得玻璃筒、锅壁、锅底、过滤网及连接管道即得到充分清洗。包装机的玻璃筒及煎药机的锅壁锅底禁止用铁刨或掉毛毛刷工具进行清洗。 1.2煎药机内部的清洁在确保自来水开启的前提下,在操作面板上按下“清 洗”当在设备以外的水池中清洗,利用煎药机自带的清洗功能清洗煎煮锅及一煎储 精心整理 液桶,排尽洗液,关闭电动及手动阀门。用软布擦洗锅壁(禁用钢丝球擦洗以后免电磁阀堵 塞),过滤网可在设备以外的水池中清洗。 1.3包装机内部清洁按操作面板上的“进水阀”,打开进水阀,手动打开排液 阀,对储液桶进行喷淋清洗,并排水。清洗喷嘴应先剪开包装袋下口,为防止第一包药液被污染,包装前用少量高温药液再清洗一次喷嘴,按“喷嘴清洗”健并立即再按此当在设备以外的

中药煎药机标准操作规程1

中药煎药包装一体机标准操作规程 一、煎药及封装流程 1、准备、消毒开启电源,打开手动排液阀,打开进水开关,加入2L~3L 冷水,煮沸20分钟,按清洗键机器自动清洗,并人工手动对煎煮锅和储药桶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按排液键将锅内水排净,待储药桶内水排净后,关闭排液阀,结束准备、消毒工作; 2、领药煎药室领取药剂,并在领单上签字,注明领取时间,并核对姓名,性别,剂数,所需要煎煮的包数,每袋剂量,如果领单上未注明,则按照每日一剂,一剂服用2次,每次150ml的剂量煎煮。 3、浸泡将需要煎煮的药材或饮片装入专用药袋,放入洁净桶内,加水浸泡30分钟,把口袋扎牢扎紧,然后翻转药袋继续浸泡至透为止。加水量为:需要调剂出的液体量+1000ml(根据不同的中药饮片作适量调整)。 4、加料关闭煎煮罐上部的蒸汽阀门和下部的出料阀门。将浸泡后的药袋放入煎煮罐内,加入适量水,以轻压药袋时可见到水为准,盖上盖,按照对角顺序拧紧压盖罗丝。注意此时不要对罐内药物进行挤压,以免空间不够,药物无法充分吸水膨胀导致煎煮不透。 5、煎煮打开机器电子开关,将温度设为110度,根据药材质地,设定高温时间为20-30分钟,然后开始运行工作。 6、出料待温度、压力和时间都达到标准时,机器会出现提示音,此时,打开上出料阀门到贮液罐内或打开下出料阀门,以洁净的不锈钢容器接盛药液,打开出料阀门时,注意要微开,不要开的太大,出液方向不要有人员,以避免蒸汽灼伤。出液停止时,关闭出料阀门,将煎煮罐内的药袋翻转,再次加入约1000ml 的水,其余操作同前,继续煎煮15-20分钟,放出药液,待出液停止 6 时,转动挤压杆尽量将药渣里的药液挤压至净,将两次的药液合并。 7、浓缩将药液用不锈钢容器浓缩至规定量,注意此时需要有专人看守,不可擅自离开。 8、封装打开加热封装按钮,待温度达到封装要求,将浓缩后的药液趁热倒入封装容器内,根据袋数和服用次数来调解设定每袋装量。 9、清洗药液输完后,打开放气阀,排完气后,再打开锅盖,用钩子将桶内的药袋取出,提出多孔桶,尽快加入适量清水,以防干锅结垢,用抹布清扫锅底沉积的杂物,清洗后,打开清洗阀,排出污水,盖上锅盖,保持排气阀打开状态。 二、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