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坐标系统介绍

数控机床坐标系统介绍
数控机床坐标系统介绍

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教师姓名谭晓芳课程名称数控编程授课时数2课时

课题三数控机床坐标系统

【新课导入】:

在数控编程时,为了描述机床的运动,简化编程的方法及保证记录数据的互换性,我们把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和运动方向均已规范化。今天,我们以数控机床坐标系统为主线,一起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新课内容】:

一、坐标轴和运动方向命名的原则

(1)、假定刀具相对于静止的工件而运动。当工件移动时,则在坐标轴符号上加“`”表示。

(2)、规范坐标系是一个右手直角笛卡尔坐标系。

(3)、刀具远离工件的运动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

二、坐标轴的规定

1、基本坐标轴

数控机床的坐标轴和方向的命名制订了统一的规范,规定直线进给运动的坐标轴用X,Y,Z表示,常称基本坐标轴。

2)旋转轴

围绕X,Y,Z轴旋转的圆周进给坐标轴分别用A,B,C 表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如图所示,以大姆指指向+X,+Y,+Z方向,则食指、中指等的指向是圆周进给运动的+A,+B,+C方向。

3)附加坐标轴

在基本的线性坐标轴X,Y,Z之外的附加线性坐标轴指定为U,V,W 和P,Q,R。这些附加坐标轴的运动方向,可按决定基本坐标轴运动方向的方法来决定。

三、机床坐标轴的确定

(1)Z坐标轴。

1)在机床坐标系中,规定传递切削动力的主轴为Z坐标轴。

2)对于没有主轴的机床(如数控龙门刨床),则规定Z坐标轴垂直于工件装夹面方向。

3)如机床上有几个主轴,则选一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主轴作为主要的主轴。

(2)X坐标轴。

1)X坐标轴是水平的,它平行于工件装夹平面。

2)对于工件旋转的机床,X坐标的方向在工件的径向上,并且平行于横滑座。

3)对于刀具旋转的机床,如Z坐标是水平(卧式)的,当从主要刀具的主轴向工件看时,向右的方向为X的正方向;如Z坐标是垂直(立式)的,当从主要刀具的主轴向立柱看时,X的正方向指向右边。

4)对刀具或工件均不旋转的机床(如刨床),X坐标平行于主要进给方向,并以该方向为正方向。

(3)Y坐标轴。Y坐标轴根据Z和X坐标轴,按照右手直

角笛卡尔坐标系确定。 四、机床原点与参考点

1、机床原点:指在机床上设置的一个固定点,即机床坐标系的原点。它在机床装配、调试时就已确定下来,是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运动的基准参考点。

(1)数控车床的机床原点一般取在卡盘端面与主轴中心线的交点处。

(2)数控铣床的机床原点位置因生产厂家而异,有的设

和控制的固定位置点。 (1)机床参考点的位置一般是各轴的最大正向行程处。

X

参考点

定位开关

X

Z

X

Z

X

Y

Z

M

R

W

工件原点

R

(2)参考点对机床原点的坐标是一个已知数。

(3)通常在数控铣床上机床原点和机床参考点是重合的;

3、机床参考点与机床原点之间的关系。

(1)数控系统的处理器能计算所有坐标轴相对于机床原点的位移量,但系统通电时并不知道各轴测量的起点,也就是说并不知道机床原点的位置。

(2)为了正确地在机床工作时建立机床坐标系,通常在每个坐标轴的移动范围内设置一个测量起点(即机床参考点)。

(3)数控机床开机启动时,通常都要进行返回参考点操作,进行一次位置校准,以找到机床原点并建立机床坐标系。

作业:

一、简答题:

1.简述机床原点、参考点,并说明如何建立机床坐标系。

2.简述确定机床坐标轴的顺序及方法。

3.标出下列机床的坐标轴及其正方向。

前置刀架卧式车床后置刀架卧式车床

立式车床立式铣床

二、预习题:P165-170

3 加工中心的工具系统

3 加工中心工具系统 3.1 概述 1.数控刀具的分类 数控机床加工时都必须采用数控刀具,数控刀具主要是指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机床上所使用的刀具。数控刀具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分成几类。 (1)按数控刀具的结构可分为: 1)整体式由整块材料磨制而成,使用时根据不同用途将切削部分修磨成所需要形状。 2)镶嵌式分为焊接式和机夹式。机夹式又可分为不转位和可转位两种。 3)减振式当刀具的工作臂长度与直径比大于4时,为了减少刀具的振动,提高加工精度,所采用一种特殊结构的刀具,主要用于镗孔。 4)内冷式刀具的切削冷却液通过机床主轴或刀盘传递到刀体内部由喷孔喷射到切削刃部位。 5)特殊形式包括强力夹紧、可逆攻丝、复合刀具等。目前数控刀具主要采用机夹可转位刀具。 (2)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金刚石刀具和其他材料刀具,如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等。目前数控机床用的最多最普遍的是硬质合金刀具。 (3)从切削工艺上可分为:①车削刀具,分外圆、内孔、螺纹、切割刀具等多种; ②钻削刀具,包括钻头、铰刀、丝锥等;③镗削刀具;④铣削刀具等。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对刀具耐用、稳定、易调、可换等的要求,近几年机夹式可转位刀具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量上达到整个数控刀具的30%~40%,金属切除量占总数的80%~90%。

从现实情况看,应从广义上来理解“数控机床刀具”的含义。随着数控机床结构、

功能的发展,现在数控机床所使用的刀具,不是普通机床所采用的那样“一机一刀”的模式,而是多种不同类型的刀具按加工需要在同一台加工中心的主轴上轮换使用。又由于加工中心加工内容的多样性,其配备的刀具和装夹工具种类很多,并且要求刀具更换迅速。因此,刀辅具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十分重要。把通用性较强的刀具和配套装夹工具系列化、标准化,就成为通常所说的工具系统。 工具系统是针对数控机床要求与之配套的刀具必须可快换和高效切削而发展起来的,是刀具与机床的接口。它除了刀具本身外,还包括实现刀具快换所必需的定位、夹紧、抓拿及刀具保护等机构。 3.2 加工中心工具系统 3.2.1 概述 采用工具系统进行加工,虽然工具成本较高,但它能保证加工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率,使加工中心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1.工具系统的分类 目前数控机床采用的工具系统有车削类工具系统、镗铣类工具系统两类。镗铣类工具系统一般由工具柄部、刀具装夹部分及刀具组成。它们经组合后可以完成钻孔、扩孔、铰孔、镗孔、攻螺纹等加工工艺。 2.加工中心对工具系统的要求 (1) 工具系统的高度安全性; (2) 工具系统优异的动平衡性; (3) 高的系统刚性; (4) 高的系统精度; (5) 高的互换性; (6) 高效性; (7) 高适应性。 3.刀具选择原则 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选择总的原则是: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刚性。 3.2.2 加工中心工具系统分类 镗铣类工具系统分为整体式结构和模块式结构两大类。 1.整体式结构 我国TSG工具系统就属于整体式结构的工具系统。它的特点是将锥柄和接杆连成一体,不同品种和规格的工作部分都必须带有与机床相连的柄部。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更换迅速等。缺点是锥柄的品种和数量较多。图3-1所示是整体式工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2.1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在编写数控加工程序过程中,为了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必须通过机床参考点和坐标系描述刀具的运动轨迹。在国际ISO标准中,数控机床坐标轴和运动方向的设定均已标准化,我国机械工业部1982年颁布的 JB3052-82标准与国际ISO标准等效。 2.1.1 坐标系及运动方向 1. 坐标系的确定原则 1)刀具相对于静止工件而运动的原则这个原则规定不论数控机床是刀具运动还是工件运动,编程时均以刀具的运动轨迹来编写程序,这样可按零件图的加工轮廓直接确定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 2)标准坐标系的规定标准坐标系是一个直角坐标系,如图2-1-1(a)所示,按右手直角坐标系规定,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代表X、Y、Z三根直角坐标轴的方向;如图2-1-1(b)所示,旋转方向按右手螺旋法则规定,四指顺着轴的旋转方向,拇指与坐标轴同方向为轴的正旋转,反之为轴的反旋转,图中A、B、C 分别代表围绕X、Y、Z三根坐标轴的旋转方向。

图2-1-1 右手直角坐标系 3)坐标轴正负的规定使刀具与工件之间距离增大的方向规定为轴的正方向,反之为轴的反方向。 2. 机床坐标轴的确定方法 Z轴表示传递切削动力的主轴,X轴平行于工件的装夹平面,一般取水平位置,根据右手直角坐标系的规定,确定了X和Z坐标轴的方向,自然能确定Y轴的方向。 1)车床坐标系 如图2-1-2所示,Z坐标轴与车床的主轴同轴线,刀具横向运动方向为X坐标轴的方向,旋转方向C表示主轴的正转。 图2-1-2车床坐标系 2)立式铣床坐标系

坐标轴反方向运动的极限位置的交点,即在此状态下的工作台左前角上。 图2-1-5 数控车床坐标系的原点2)工件坐标系设定工件坐标系XpYpZp 目的是为了编程方便。设置工件坐标系原点的原则尽可能选择在工件的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上,工件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与机床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保持一致。在数控车床中,如图 2-1-6所示,原点Op点一般设定在工件的右端面与主轴轴线的交点上。在数控铣床中,如图2-1-7所示,Z轴的原点一般设定在工件的上表面,对于非对称工件,X、Y轴的原点一般设定在工件的左前角上;对于对称工件,X、Y轴的原点一般设定在工件对称轴的交点上。 图2-1-6 数控车床工件坐标系的 原点

FANUC数控系统技术概述

FANUC 数控系统简介 一、FANUC数控系统的发展 FANUC 公司创建于1956年,1959年首先推出了电液步进电机,在后来的若干年中逐步发展并完善了以硬件为主的开环数控系统。进入70年代,微电子技术、功率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FANUC公司毅然舍弃了使其发家的电液步进电机数控产品,一方面从GETTES公司引进直流伺服电机制造技术。1976年FANUC公司研制成功数控系统5,随时后又与SIEMENS 公司联合研制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数控系统7,从这时起,FANUC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产品日新月异,年年翻新。 1979年研制出数控系统6,它是具备一般功能和部分高级功能的中档CNC 系统,6M适合于铣床和加工中心;6T适合于车床。与过去机型比较,使用了大容量磁泡存储器,专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元件总数减少了30%。它还备有用户自己制作的特有变量型子程序的用户宏程序。 1980年在系统6的基础上同时向抵挡和高档两个方向发展,研制了系统3和系统9。系统3是在系统6的基础上简化而形成的,体积小,成本低,容易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适用于小型、廉价的机床。系统9是在系统6的基础上强化而形成的具备有高级性能的可变软件型CNC系统。通过变换软件可适应任何不同用途,尤其适合于加工复杂而昂贵的航空部件、要求高度可靠的多轴联动重型数控机床。 1984年FANUC公司又推出新型系列产品数控10系统、11系统和12系统。该系列产品在硬件方面做了较大改进,凡是能够集成的都作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其中包含了8000个门电路的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有3种,其引出脚竟多达179个,另外的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有4种,厚膜电路芯片22种;还有32位的高速处理器、4兆比特的磁泡存储器等,元件数比前期同类产品又减少30%。由于该系列采用了光导纤维技术,使过去在数控装置与机床以及控制面板之间的几百根电缆大幅度减少,提高了抗干扰性和可靠性。该系统在DNC方面能够实现主计算机与机床、工作台、机械手、搬运车等之间的各类数据的双向传送。它的PLC装置使用了独特的无触点、无极性输出和大电流、高电压输出电路,能促使强电柜的半导体化。此外PLC的编程不仅可以使用梯形图语言,还可以使用PASCAL语言,便于用户自己开发软件。数控系统10、11、12还充实了专用宏功能、自动计划功能、自动刀具补偿功能、刀具寿命管理、彩色图形显示CRT 等。 1985年FANUC公司又推出了数控系统0,它的目标是体积小、价格代,适用于机电一体化的小型机床,因此它与适用于中、大型的系统10、11、12一起组成了这一时期的全新系列产品。在硬件组成以最少的元件数量发挥最高的效能为宗旨,采用了最新型高速高集成度处理器,共有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6种,其中4种为低功耗CMOS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专用的厚膜电路3种。三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习题1-2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一.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将错的地方改正。 1. ( )主轴(spindle )转速控制,刀具(tool )自动交换控制属于数控系统的辅助功能。 2. ( )数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运动坐标的位移及速度。 3. ( )轮廓控制数控系统控制的轨迹一般为与某一坐标轴(axis)相平行的直线。 4. ( )直线控制数控系统可控制任意斜率的直线轨迹。 5. ( )开环控制数控系统无反馈(feedback )回路。 6. ( )配置SINUMERIK 802S 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采用步进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 7. ( )闭环控制数控系统的控制精度(accuracy)高于开环控制数控系统的控制精度。 8. ( )全闭环控制数控系统不仅具有稳定的控制特性,而且控制精度高。 9. ( )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安装有直线位移检测装置。 10. ( )机床工作台(table )的移动是由数控装置发出位置控制命令和速度控制命令而实现的。 11. ( )刀具(tool )按程序正确移动是按照数控装置发出的开关命令实现的。 12. ( )机床主轴(spindle )的起动与停止是根据CNC 发出的开关命令,由PLC 完成 的。 13. ( )CNC 中位置调节器是用模拟调节器。 14. ( )在双环进给轴控制器中,转速调节器的输入是位置调节器的输出。 15. ( )穿孔纸带(tape )是控制介质的一种。 16. ( )软盘属于输出装置。 17. ( )M 功能指令被传送至PLC-CPU ,用PLC 程序来实现M 功能。 图1-2-1 数控机床控制方式

18.()数控加工程序中有关机床电器的逻辑控制及其他一些开关信号的处理是用PLC 控制程序来实现的,一般用C语言编写。 19. ()HAAS立式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动作是这样完成的:换刀指令经CNC-CPU译码后,由轴控制器(axis controller)控制完成。 20. ()HAAS立式加工中心(vertical machining center)共有三个坐标轴,其控制主要由PLC完成。 21. ()CNC machines generally read and execute the program directly from punched tapes. 22. ()CNC对加工程序解释时,将其区分成几何的、工艺的数据和开关功能。刀具(tool)的选择和交换即属于开关功能。 23. ()位置调节器的命令值就是插补器发出的运动序列信号。 24. ()目前的闭环伺服系统都能达到0.001μm的分辨率。 25. ()经济型数控机床一般采用半闭环系统。 26. ()数控机床一般采用PLC作为辅助控制装置。 27. ()半闭环和全闭环位置反馈系统的根本差别在于位置传感器安装的位置不同,半闭环的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工作台上,全闭环的位置传感器安装在电机的轴上。 28.()只有半闭环系统需要进行螺距误差补偿,而全闭环系统则不需要。 29.()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装置和伺服系统等部分组成。 二. 填充,以完成下列各表述。 1.只有在位置偏差(跟随误差)为时,工作台才停止在要求的位置上。 2.半闭环控制中,CNC精确控制电动机的旋转角度,然后通过传动 机构,将角度转换成工作台的直线位移。 3.开环伺服系统主要特征是系统内没有装置,通常使用为伺服执行机构。 4.辅助控制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接受数控装置输出的指令信号,主要控制装置是。 5.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包括了、、、、、。 6. 进给伺服系统是以为控制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根据数控装置插补运算生成的,精确地变换为机床移动部件的位移,直接反映了机床坐标轴跟踪运动指令和实际定位的性能。 7. 闭环和半闭环控制是基于原理工作的。 8.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包括、、、、、以及机床本体。 图1-2-2 HAAS立式加工中心

数控车床与数控铣床介绍(

数控加工技术实训报告(苏州科技学院机电系慎用) 班级:机械0811 学号:0820116*** 姓名:* *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 *

为了提高我们对数控机床的认识,今年暑假特定为我们安排了为期15天的数控实训,围绕数控实训内容,谈谈我在此次实训中学习到的知识。 此次实训就是针对数控机床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操作,在学习和认识了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对机床进行一些简单指令的操作。以下就是我数控实训的具体内容: 1、数控机床基本结构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以数字量作为指令信息形式,通过数字逻辑电路或计算机控制的机床。它综合运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控制、信息、传感测试、电子电力、计算机、接口和软件编程等多种现代技术,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控机床通常由程序载体(控制介质)、输入装置、数控装置、强电控制装置、伺服控制装置和机床六部分组成。其原理图如下: 1) 程序载体 对数控机床进行控制,首先必须在人与机床间建立某种联系,这种联系的中间媒介物称为程序载体(或称控制介质)。在程序载体上存储了被加工零件所需的全部几何信息和工艺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对加工工件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它包括工件在坐标系内的相对位置、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的坐标参数、工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和顺序、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工艺参数以及各种辅助操作。 2) 输入装置 输入装置的作用是将程序载体上的数控代码信息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信号并传送至数控装置的存储器。根据程序控制介质的不同,输入装置可以是光电阅读机、录放机或软盘驱动器。最早使用光电阅读机对穿孔纸带进行阅读,之后大量使用磁带机和软盘驱动器。有些数控机床不用任何程序存储载体,而是将程序清单的内容通过数控装置上的键盘,用手工的方式输入。也可以用通信方式将数控程序由编程计算机直接传送至数控装置。 3) 数控装置 数控装置(即CNC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微型计算机、各种接口电路、显示器等硬件及相应的软件。它能完成信息的输入、存储、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各种控制功能。 数控装置接受输入装置送来的脉冲信号,经过编译、运算和逻辑处理后,输出各种信号和指令来控制机床的各个部分,并按程序要求实现规定的、有

完整word版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概述

《电器控制技术》教案 第七章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概述 学习目的: 1.什么是数控技术、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对机床的控制包括哪几方面? 2.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组成有哪些,他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3.数控机床的控制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4.数控机床的接口有几类,他们的接口规范是什么? 第一节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 一、数字控制技术简介 1.数字控制技术 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技术,简称数控技术,是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一种方法。 数控技术不仅用于机床的控制,而且还用于其它设备的控制,产生了诸如数控绘图机、数控测量机等数控设备。 2.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 用数字控制技术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称为数控系统。数控系统中的控制信息是数字量,其硬件基础是数字逻辑电路。 最初数控系统是由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所以也成为硬件数控系统。 现代数控系统采用存储程序的专用计算机或通用计算机来实现部分或全部基本数控功能,所以成为计算机数控系统(Comouter Numerical Control),简称CNC 系统。计算机数控系统是在硬件和软件共同作用下完成数控任务的,具有真正的“柔性”。 数控系统对机床的控制包括顺序控制和数字控制两个方面。 顺序控制是指对刀具交换、主轴调速、冷却液开关、工作台的极限位置等一类开关量的控制。 数字控制是指机床进给运动的控制,用于实现对工作台或刀架的位移、速度这一类数字量的控制。 数控系统与机床的有机结合称为数控机床,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 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是集机床、计算机、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检测等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设备。 二、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组成 1 《电器控制技术》教案

常用的数控机床维修工具

激光干涉仪可对机床、三测机及各种定位装置进行高精度的(位置和几何)精度校正,可完成各项参数的测量,如线形位置精度、重复定位精度、角度、直线度、垂直度、平行度及平面度等。 一、常用的数控机床维修工具 1.拆卸及装配工具 (1)单头钩形扳手:分为固定式和调节式,可用于扳动在圆周方向上开有直槽或孔的圆螺母。 (2)端面带槽或孔的圆螺母扳手:可分为套筒式扳手和双销叉形扳手。 (3)弹性挡圈装拆用钳子:分为轴用弹性挡圈装拆用钳子和孔用弹性挡圈装拆用钳子。 (4)弹性手锤:可分为木锤和铜锤。 (5)拉带锥度平键工具:可分为冲击式拉锥度平键工具和抵拉式拉锥度平键工具。 (6)拉带内螺纹的小轴、圆锥销工具(俗称拨销器)。 (7)拉卸工具:拆装在轴上的滚动轴承、皮带轮式联轴器等零件时,常用拉卸工具,拉卸工具常分为螺杆式及液压式两类,螺杆式拉卸工具分两爪、三爪和铰链式。 (8)拉开口销扳手和销子冲头。 2.常用的机械维修工具 (1)尺:分为平尺、刀口尺和90°角尺。 (2)垫铁:面为90°的垫铁、角度面为55°的垫铁和水平仪垫铁。 (3)检验棒:有带标准锥柄检验棒、圆柱检验棒和专用检验棒。 (4)杠杆千分尺:当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要求较高时,使用杠杆千分尺可满足其测量要求,其测量精度可达0.001mm。 (5)万能角度尺:用来测量工件内外角度的量具,按其游标读数值可分为2′和5′两种,按其尺身的形状可分为圆形和扇形两种。 二、常用的数控机床维修仪表 1.百分表 百分表用于测量零件相互之间的平行度、轴线与导轨的平行度、导轨的直线度、工作台台面平面度以及主轴的端面圆跳动、径向圆跳动和轴向窜动。 2.杠杆百分表 杠杆百分表用于受空间限制的工件,如内孔跳动、键槽等。使用时应注意使测量运动方向与测头中心成垂直,以免产生测量误差。 3.千分表及杠杆千分表 千分表及杠杆千分表的工作原理与百分表和杠杆百分表一样,只是分度值不同,常用于精密机床的修理。 4.比较仪 比较仪可分为扭簧比较仪与杠杆齿轮比较仪。扭簧比较仪特别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跳动量的测量。 5.水平仪

数控车床中机床坐标系-机床参考点与工件坐标系的关系(1)

数控车床中机床坐标系\机床参考点与工件 坐标系的关系(1) [摘要] 我们可以把数控车床分为三大模块,一是数控系统,二是车床本体,三是被加工工件,它们分别有三个坐标系,编程坐标系、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 [关键词] 机床坐标系机床参考点工件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在多年的数控编程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只注重数控编程的学习,而对坐标系的设置只是机械的照搬,对各坐标系的原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求甚解,虽然经常强调,但在思想上还是引不起足够的重视,致使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不知所措。 那么什么是机床坐标系什么是机床原点什么是机床参考点它们与设置工件坐标系又有什么关系呢 机床原点为机床上的一个固定点,也称机床零点或机床零位。是机床制造厂家设置在机床上的一个物理位置,在数控车床上,一般设在主轴旋转中心与卡盘后端面之交点处。以机床原点为坐标系原点在水平面内沿直径方向和主轴中心线方向建立起来的X、Z轴直角坐标系,成为机床坐标系。建立机床坐标系,其目的有三: 一、机床坐标系是制造和调整机床的基础

不论是普通车床还是数控车床,在车床硬件组装和调试时,都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工艺点,以此为基准来调整和修调一些工艺尺寸诸如机床导轨与主轴轴线的平行度、导轨与主轴的高度、尾座顶尖与主轴是否等高、主轴的径向跳动量、轴向窜动量等等。这是一个固定点,这个工艺点一旦确定,一般不允许随意变动。 二、建立机床与数控系统的位置关系 我们可以把数控车床分为三大模块,一是数控系统,二是车床本体,三是被加工工件它们分别有三个坐标系,即程序坐标系、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 数控机床上电后,三个坐标系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每次开机后无论刀架停留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任何位置,系统都把当前位置认定为,这样会造成坐标系基准的不统一,数控车床一般采用手动或自动方式让机床回零点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其原理是将刀架运行到主轴旋转中心与卡盘后端面之交点处,这时溜板碰到了已预先精确设置好的行程开关或机械挡块,信号即刻传送到计算机系统,系统复位,此时CRT 上显示系统已预设置好的、坐标值,使机床与系统建立了同步关系,也就是让系统知道了机床零点的具体坐标位置,建立了测量机床运动坐标的起始点。此后CRT上会适时准确地跟踪刀架在机床坐标系中运动的每一个坐标值。

数控机床的现状与发展

数控机床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数控机床的概念 数控机床就是在数字控制下,能在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两方面完成金属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形状的工作母机的总称。数控机床通常由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检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组成。 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一、国产数控机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数控机床是当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装备,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经历{HotTag}了30年跌宕起伏,已经由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可提供市场1,500种数控机床,覆盖超重型机床、高精度机床、特种加工机床、锻压设备、前沿高技术机床等领域,产品种类可与日、德、意、美等国并驾齐驱。特别是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数控超重型机床、立式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领域部分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五轴(坐标)联动数控机床是数控机床技术的制高点标志之一。 它集计算机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和精密加工技术于一体,应用于复杂曲面的高效、精密、自动化加工,是发电、船舶、航天航空、模具、高精密仪器等民用工业和军工部门迫切需要的关键加工设备。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应用,其加工效率相当于2台三轴机床,甚至可以完全省去某些大型自动化生产线的投资,大大节约了占地空间和工作在不同制造单元之间的周转运输时间及费用。国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品种日趋增多,国际强手对中国限制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五轴数控铣床、五轴龙门铣床、五轴落地铣镗床等均在国内研制成功,改变了国际强手对数控机床产业的垄断局面。 二、国产数控机床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还比较落后,数控机床的性能、水平和可*性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尤其是数控系统的控制可*性还较差,数控产业尚未真正形成。因此加速进行数控系统的工程化、商品化攻关,尽快建成与完善数控机床和数控产业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目前主要问题有: 三、核心技术严重缺乏 统计数据表明,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数控系统,由显示器、控制器伺服、伺服电机和各种开关、传感器构成,中国90%需要国外进口。如在上海设厂的德国吉特迈集团和意大利利雅路机床集团,在烟台建厂的韩国大宇综合机械株式会社,所有的核心技术都被外方掌握。国内能做的中、高端数控机床,更多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国产数控机床的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国内真正大而强的企业并不多。目前世界最大的3家厂商是:日

数控车床坐标系

一、基本坐标系 机床坐标轴: 为简化编程和保证程序的通用性,对数控机床的坐标轴和方向命 名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规定直线进给坐标轴用X,Y,Z表示,称基本 坐标轴。X,Y,Z坐标轴的相互关系用右手笛卡尔法则确定,如下图 所示 图中大拇指指向X轴的正方向, 食指指向Y轴的正方向, 中指指向Z轴的正方向。 小结:机床坐标系坐标轴应遵循的原则

运动方向的确定 刀具相对与静止工件而运动的原则,且刀具远离工件 的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则坐标系用加“’”的字母 表示,按相对运动关系,工件运动的正方向恰好与刀 具运动的正方向相反,则有: ?+X=-X′ +Y=-Y′ +Z=-Z′ ?+A=-A′ +B=-B′ +C=-C′ 确定机床坐标轴的正方向

坐标轴方向的确定 1、Z轴坐标的运动 一般取产生切削力的主轴轴线方向为Z轴方向 2、X轴坐标的运动 X轴一般位于平行于工件装夹面的水平面内,且垂直于Z轴,车床上是对应刀架的径向移动方向。 3、Y轴坐标的运动 Y轴(车床上通常设为虚轴)于X轴和Z轴一起构成遵循右手笛卡尔坐标系。 确定机床坐 标系各坐标 轴的具体方 位的方法

二、坐标系的类型 1、机床坐标系 以机床原点为坐标原点建立起来的直角坐标系称为机床坐标系。 机床坐标系是机床固有的,它是制造和调整机床的基础,也是设 置工件坐标系的基础。其坐标轴及方向按标准规定,其坐标原点 的位置则由各机床生产厂设定,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用户随意变 动。 刀具运动的参照坐标系 机床坐标系

2、工件坐标系 工件坐标系也称编程坐标系,专供编程时使用,选择工件上的某一已知点为原点,建立一个新的坐标系,称为工件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工件坐标系一旦建立便一直有效,直到被新的坐标系所代替为止。 工件坐标系编制程序所用的参照坐标系

CNC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一、CNC系统的组成 CNC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其核心是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它通过系统控制软件配合系统硬件,合理地组织、管理数控系统的输入、数据处理、插补和输出信息,控制执行部件,使数控机床按照操作者的要求进行自动加工。CNC系统采用了计算机作为控制部件,通常由常驻在其内部的数控系统软件实现部分或全部数控功能,从而对机床运动进行实时控制。只要改变计算机数控系统的控制软件就能实现一种全新的控制方式。CNC系统有很多种类型,有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的CNC系统。但是,各种数控机床的CNC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设备(I/O)、操作面板、显示器和键盘、纸带穿孔机、可编程控制器等。图4-1所示为CNC系统的一般结构框图。 图4-1 CNC系统的结构框图 在图4-1中所示的整个计算机数控系统的结构框图,数控系统主要是指图中的CNC控制器。CNC控制器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相应的I/O接口构成的专用计算机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组成。前者处理机床轨迹运动的数字控制,后者处理开关量的逻辑控制。 三、CNC系统的功能和一般工作过程 (一)CNC系统的功能 CNC系统由于现在普遍采用了微处理器,通过软件可以实现很多功能。数控系统有多种系列,性能各异。数控系统的功能通常包括基本功能和选择功能。基本功能是数控系统必备的功能,选择功能是供用户根据机床特点和用途进行选择的功能。CNC系统的功能主要反映在准备功能G指令代码和辅助功能M指令代码上。根据数控机床的类型、用途、档次的不同,CNC系统的功能有很大差别,下面介绍其主要功能。 1. 控制功能 CNC系统能控制的轴数和能同时控制(联动)的轴数是其主要性能之一。控制轴有移动轴和回转轴,有基本轴和附加轴。通过轴的联动可以完成轮廓轨迹的加工。一般数控车床只需二轴控制,二轴联动;一般数控铣床需要三2轴联动;一般加工中心为多轴控制,三轴联动。控制轴数越多,特别是同时控制的轴数越多,轴控制、三轴联动或21 要求CNC系统的功能就越强,同时CNC系统也就越复杂,编制程序也越困难。 2. 准备功能准备功能也称G指令代码,它用来指定机床运动方式的功能,包括基本移动、平面选择、坐标设定、刀具补偿、固定循环等指令。对于点位式的加工机床,如钻床、冲床等,需要点位移动控制系统。对于轮廓控制的加工机床,如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需要控制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给坐标具有联动功能。 3. 插补功能 CNC系统是通过软件插补来实现刀具运动轨迹控制的。由于轮廓控制的实时性很强,软件插补的计算速度难以满足数控机床对进给速度和分辨率的要求,同时由于CNC不断扩展其他方面的功能也要求减少插补计算所占用的CPU 时间。因此,CNC的插补功能实际上被分为粗插补和精插补,插补软件每次插补一个小线段的数据为粗插补,伺服系统根据粗插补的结果,将小线段分成单个脉冲的输出称为精插补。有的数控机床采用硬件进行精插补。 4. 进给功能根据加工工艺要求,CNC系统的进给功能用F指令代码直接指定数控机床加工的进给速度。 (1)切削进给速度以每分钟进给的毫米数指定刀具的进给速度,如100mm/min。对于回转轴,表示每分钟进给的角度。 (2)同步进给速度以主轴每转进给的毫米数规定的进给速度,如0.02mm/r。只有主轴上装有位置编码器的数控机床才能指定同步进给速度,用于切削螺纹的编程。 (3)进给倍率操作面板上设置了进给倍率开关,倍率可以从0~200%之间变化,每档间隔10%。使用倍率开关不用

数控机床传动系统设计介绍

1. 开发XXX型号数控车床的目的和理由 国内数控车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系列产品,但用户要求越来越高,对价格性能比更为看重,尤其对某些小型零件的加工,其所需负荷较小,调速范围不宽,加工工序少,效率高,但目前国内数控车床功能多,价格高,造成很大浪费,而我厂现有的数控车床,虽然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其加工范围的覆盖面也较宽,但针对上述零件加工的机床还是空白,对用户无法做到“量体裁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品升级换代,上述零件加工越来越多,市场对其具有较高效率,价格较低的排刀式数控车床的要求量越来越大,综上所述,为适应市场要求,扩大我厂数控车床在国内机床市场上的占有量,特进行N-089型数控车床的开发。 2 机床概况、用途和使用范围 2.1 概述: XXX型号是结合我厂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生产经验,为满足高速、高效和高精度生产而设计成铸造底座、平床身、滚动导轨,可根据加工零件的要求自由排刀的全封闭式小规格数控车床。本机床采用SIEMENS 802S系统,主电机为YD132S-2/4双速电机。主传动采用富士FRN5.5G9S-4型变频器进行变频调速,进给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110BYG-550A 和110BYG-550B步进电机驱动的半闭环系统,两轴联动。 2.2 用途: XXX型号型数控车床可以完成直线、圆锥、锥面、螺纹及其它各种回转体曲面的车削加工,适合小轴类、小盘类零件的单件和批量生产,特别适合于工序少,调速范围窄,生产节拍快的小轴类零件的批量生产。 2.3 使用范围: 本机床是一种小规格,排刀式数控车床,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纺织、仪器、仪表、航空航天、油泵油嘴等各种机械行业。 3 XXX型号型数控车床的主要技术参数: 3.1 切削区域: a. 拖板上最大回转直径75mm b. 最大切削长度180mm

数控机床数控改造系统

数控机床改造系统 (一)数控系统发展简史及趋势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起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6 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 发展。 1.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早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低,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但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HARD-WIRED NC),简称为数控(NC)。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历经了三代,即1952年的第一代--电子管;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1965年的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年~现在)到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业已出现并成批生产。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控(CNC)阶段(把计算

机前面应有的"通用"两个字省略了)。到1971年,美国INTEL 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又可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到1974年微处理器被应用于数控系统。这是因为小型计算机功能太强,控制一台机床能力有富裕(故当时曾用于控制多台机床,称之为群控),不如采用微处理器经济合理。而且当时的小型机可靠性也不理想。早期的微处理器速度和功能虽还不够高,但可以通过多处理器结构来解决。由于微处理器是通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故仍称为计算机数控。到了1990年,PC机(个人计算机,国内习惯称微机)的性能已发展到很高的阶段,可以满足作为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的要求。数控系统从此进入了基于PC的阶段。总之,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代。 即1970年的第四代--小型计算机; 1974年的第五代-- 微处理器和1990年的第六代--基于PC(国外称为PC-BASED)。还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外早已改称为计算机数控(即CNC)了,而我国仍习惯称数控(NC)。所以我们日常讲的"数控",实质上已是指"计算机数控"了。3.数控未来发展的趋势3.1继续向开放式、基于PC的第六代方向发展基于PC所具有的开放性、低成本、高可靠性、软硬件资源丰富等特点,更多的数控系统生产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组成doc

1.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输入/输出装置、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机床电气逻辑控制装置、位置检测装置。 2. 进给伺服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答:伺服驱动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执行机构,是数控系统和机床本体之间的电气联系环节。伺服系统的作用就是将进给位移量等信息转换成机床的进给运动,数控系统要求伺服系统正确、快速地跟随进给控制信息,执行机械运动,驱动工作台向指定的位置运动。 3. 数控机床按被控对象运动轨迹分为哪几类? 答:1)点位控制的数控机床 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只要求能够精确地控制从一个坐标点到另一个坐标点的定位精度,而不管是按什么轨迹运动,在移动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加工。 2)直线控制的数控机床 直线控制数控机床一般要在两点间移动的同时进行加工,所以不仅要求有准确的定位功能,还要求从一点到另一点之间按直线规律运动,而且对运动的速度也要进行控制。 3)轮廓控制的数控机床 轮廓控制又称连续控制,大多数数控机床具有轮廓控制功能。其特点是能同时控制两个以上的轴,具有插补功能。它不仅控制起点和终点位置,而且要控制加工过程中每一点的位置和速度,加工出任意形状的曲线或曲面组成的复杂零件。 4. 试简述数控装置的组成。 答:目前的数控装置都是基于微型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来实现其功能,所以称之为计算机数控(CNC)装置。它一方面具有一般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总线、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另一方面又具有数控机床完成特有功能所需要的功能模块和接口单元,如手动数据输入(MDI)接口、PLC接口、纸带阅读机接口等。 CNC装置在上述硬件基础上必须编写相应的系统软件来指挥和协调硬件的 工作,两者缺一不可。CNC装置的软件由管理软件和控制软件两部分组成。 5. 数控装置硬件结构是如何分类的?

BTS工具系统在数控车床中的应用

BTS工具系统在数控车床中的应用 盐城工学院博雅学院BMZ机制072 陈美军 摘要:主要介绍数控加工中刀具的一般使用;BTS工具系统的发展史;BTS工具系统在数控车床中的应用;圆柱柄的发展;通用型数控车削工具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数控车床;BTS工具系统;圆柱柄;通用型 刀具的选用和切削用量的选择在数控加工工艺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数控车床刀具必须具有稳定的切削性能,能够经受较高的切削速度,能够稳定的断屑和卷屑,能够较快的进行选刀和换刀。所以数控车床应该具有像数控铣床一样的工具系统。 1.数控车床刀具的选择。 数控车床工具系统是车床刀架与刀具之间的连接环节的总称。它的作用是能够使刀具迅速的定位和更换,以及传递回转刀具所需的动力。数控工具系统一般的组成一部分是刀具,另一部分是刀夹片,自动换刀装置的刀库,刀具的识别装置和刀具自动检测装置。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对刀具耐用、稳定、易调、可换等的要求,近几年机夹式可转位刀具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量上达到整个数控刀具的30 %~40 %,金属切除量占总数的80 %~90 %。数控刀具与普通机床上所用的刀具相比,有许多不同的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刚性好( 尤其是粗加工刀具) ,精度高,抗振及热变形小;(2) 互换性好,便于快速换刀;(3) 寿命高,切削性能稳定、可靠;(4) 刀具尺寸便于调整,以减少换刀调整时间;(5) 刀具可靠地断屑或卷屑,利于切屑排除;(6) 系列化,标准化,以利于编程和刀具管理。 2.数控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加工设备的稳定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经验而定。 (1) 切削深度t :在机床、工件和刀具刚度允许的情况下,t 就等于加工余量,这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有效措施。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应留一定的余量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数控机床的精加工余量可略小于普通机床。(2) 切削宽度L一般L 与刀具直径d 成正比,与切削深度成反比。经济型数控加工中,一般L 的取值范围为: L = (0. 6~0. 9) d 。(3) 切削速度v :提高v 也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措施,但v 与刀具耐用度的关系比较密切。随着v 的增大摩擦随之增大,温度升高,刀具耐用度急剧下降,故v 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刀具耐用度。另外,切削速度与加工材料也有很大关系,例如用立铣刀铣削合金钢30CrNi2MoVA 时,v 可采用8m/ min 左右;而用同样的立铣刀铣削铝合金时,v 可选200m/ min 以上。(4) 主轴转速n (r/ min) :主轴转速一般根据切削速度v 来选定。计算公式为n = v/πd式中,d 为刀具或工件直径(mm) 。数控机床的控制面板上一般备有主轴转速修调倍率) 开关,可在加工过程中对主轴转速进行整倍数调整。(5) 进给速度vF :vF 应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和工件材料来选择。vF 的增加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低时,vF 可选择得大些。在加工过程中,vF 也可通过机床控制面板上的修调开关进行人工调整,但是最大进给速度要受到设备刚度和进给系统性能等的限制。随着数控机床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数控编程已经成为数控加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编程人员必须熟悉刀具的选择方法和切削用量的确定原则。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水平 3.工具系统的发展史。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机械加工行业中被加工零件的形状日益复杂,精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批量少,加工品种多的要求。在电子工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基础上,自动换刀数控车削中心机床取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相应地,对于这类机床刀具也提出了一些新

数控机床坐标系统介绍

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教师姓名谭晓芳课程名称数控编程授课时数2课时

课题三数控机床坐标系统 【新课导入】: 在数控编程时,为了描述机床的运动,简化编程的方法及保证记录数据的互换性,我们把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和运动方向均已标准化。今天,我们以数控机床坐标系统为主线,一起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新课内容】: 一、坐标轴和运动方向命名的原则 (1)、假定刀具相对于静止的工件而运动。当工件移动时,则在坐标轴符号上加“`”表示。 (2)、标准坐标系是一个右手直角笛卡尔坐标系。 (3)、刀具远离工件的运动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

二、坐标轴的规定 1、基本坐标轴 数控机床的坐标轴和方向的命名制订了统一的标准,规定直线进给运动的坐标轴用X,Y,Z表示,常称基本坐标轴。 2)旋转轴 围绕X,Y,Z轴旋转的圆周进给坐标轴分别用A,B,C 表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如图所示,以大姆指指向+X,+Y,+Z方向,则食指、中指等的指向是圆周进给运动的+A,+B,+C方向。 3)附加坐标轴 在基本的线性坐标轴X,Y,Z之外的附加线性坐标轴指定为U,V,W 和P,Q,R。这些附加坐标轴的运动方 向,可按决定基本坐标轴运动方向的方法来决定。

三、机床坐标轴的确定 (1)Z坐标轴。 1)在机床坐标系中,规定传递切削动力的主轴为Z坐标轴。 2)对于没有主轴的机床(如数控龙门刨床),则规定Z坐标轴垂直于工件装夹面方向。 3)如机床上有几个主轴,则选一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主轴作为主要的主轴。 (2)X坐标轴。 1)X坐标轴是水平的,它平行于工件装夹平面。 2)对于工件旋转的机床,X坐标的方向在工件的径向上,并且平行于横滑座。 3)对于刀具旋转的机床,如Z坐标是水平(卧式)的,当从主要刀具的主轴向工件看时,向右的方向为X的正方向;如Z坐标是垂直(立式)的,当从主要刀具的主轴向立柱看时,X的正方向指向右边。 4)对刀具或工件均不旋转的机床(如刨床),X坐标平行于主要进给方向,并以该方向为正方向。 (3)Y坐标轴。Y坐标轴根据Z和X坐标轴,按照右手直

机床数控系统的PLC及编程

机床数控系统的PLC及编程 1、数控机床PLC 1.1数控机床PLC的控制对象 数控机床的控制可分为坐标轴运动的位置控制和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的顺序控制两大部分。 在讨论机床各部件的关系时,通常把CNC系统的软硬件及其外部连接设备称为NC侧;把机床机械部分和操作面板及各种线路称为MT侧。 1.2PLC的信号处理 (1)CNC装置至机床 CNC的输出数据经PLC逻辑处理,通过I/O传送至机床侧。M、S、T等功能代码是CNC输出的主要信息。PLC向机床侧传递的信息主要是控制机床的执行组件以及确保机床各运动部件状态的信号和故障指示等。 (2)机床至CNC装置 从机床侧输入的开关量经PLC逻辑处理传送到CNC装置中。机床操作面板上各开关、按钮等状态是机床侧传递给PLC的主要信息。 2、PLC在数控机床中的典型应用

2.1模拟主轴控制 伺服调速系统和变频调速系统是数控机床主轴无极变速的两种主要类型。对调速性能要求不太高的数控机床中,变频调速因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主流数控系统为配用变频调速功能除提供串行数字主轴接口外,还保留了模拟主轴接口或设置10V电压模拟接口。下面以三菱E60数控系统为例介绍驱动普通异步电动机实现机床主轴无极变速的方法。 (1)三菱E60数控系统 为实现模拟主轴功能,三菱E60数控系统配置FCU6-HR341或远程接口DXl20的I/O单元。实现了提供模拟主轴输出接口和1OV模拟电压的目的,模拟信号可以通过插头A0输出。 三菱E60数控系统的模拟电压输出是通过将带符号的二进制数据设定到文件寄存器R100-R103中并使模拟电压通过A0输出到外部来实现的。 图2.1 寄存器内容与模拟电压的关系 由图2.1可以得到:若文件寄存器中数据值为U,则输出电压为U/409.5。 (2)主轴命令值数据流 三菱E60数控系统的主轴速度控制S指令由6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