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2010年第1期(总第223期

)

EDUCATI O N EXPLORATIO N

No 1,2010Serial No 223

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常保瑞1

,方建东

2

(1 铜仁学院教育系,贵州铜仁554300;2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增强一个人的心理弹性,就是培养人处于逆境时,具有创造积极情感的能力以及用乐观心态面对压力的能力。近年来,心理弹性的研究开始为国内心理学研究者所重视。心理弹性研究对教育的启示可归纳为四点:要注重家庭的基本功能;要重视学校的人际支持;要注重社会的支持功能;要注重培养个体的优秀品格。 关键词: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01-0147-02收稿日期:2009-06-10

作者简介:常保瑞(1973-),女,河南林州人,讲师,硕士,从事心理健康研究;方建东(1974-),男,河南林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心理咨询研究。

学术界长期以来致力于发现危险因子与何种心理或行

为问题相关联,却忽略了对另外一种情况的考察,那就是,尽管有一些人儿时经历了严重的压力或逆境,长大成人后却功能完好,甚至还很优秀。最早对传统研究提出挑战的,被认为是Ru tter1972年所做的有关母爱剥夺的研究综述,报告了个体差异的现象与证据[1]。其后基于Norman Garmezy 等人20世纪80年代的奠基性研究工作,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一、心理弹性的定义

作为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弹性概念,在国内外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国内研究者除了译为 心理弹性 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译法,如 心理韧性 、 恢复力 、 复原力 和 压弹 等。本文暂采用 心理弹性 这种译法。国外研究者们对remlience 的定义各有偏重,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如Masten A S (200t)认为, 心理弹性是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仍能产生适应较好或发展顺利等结果的一类现象 。

能力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做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WemerE E (1995)[2]认为, 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 , 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3]。

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APA Help Center(2002)提出, 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 恢复过来 ,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 , 心理弹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 [4]。 二、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

在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中,特别是在心理弹性的早期

研究中,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 )和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是不得不提到的两个相关概念,它们贯穿于心理弹性的整个研究过程中。

1 危险性因素

危险性因素最早是从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引入的,指那些增加人们不期望的消极结果可能性的相关变量。Kopp (1975)把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危险性因素分为两大类:遗传或基因方面的因素和环境方面的因素。危险性因素包括气质与人格(例如神经质)、冲动性、低智商和低教育成绩、父母的教养方式不佳、虐待孩子、父母之间的冲突、破裂的家庭、反社会性父母、人口多的大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同伴影响、

学校与社区影响等等[5]

在对处于高危情境下儿童青少年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有一些个体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各种不良发展结果,相反,他们能够正常地适应甚至从压力、逆境中成长。于是,研究者们开始对这些适应良好的个体进行研究,也就开始了关于保护性因素的研究。

2 保护性因素

保护性因素就是能减轻不利处境对儿童消极影响的因素,它与危险因素是相对的。这些保护性因素既可以是个体外部的因素(如社会支持),也可以是个体本身的一些特点(如自我效能感)。Mastea 和Coatsworth(1998)[6]25年研究的成果,注意到不同的心理弹性研究中,都提到了类似的保护性因素。

我们可以将保护性因素总结起来,分为三类[7]:个体方面的因素、家庭方面的因素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其中个体方面的因素包括自尊、内部控制源、积极的归因、良好的人格等。家庭方面的因素包括诸如家庭凝聚力、与至少一个家长的良好关系、家庭和睦等。在社会环境方面,保护性因素包括与重要其他成人的良好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安全的学校氛围、邻里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等。 三、心理弹性的模型

所谓弹性发展的机制,就是阐明在儿童的弹性发展中,保护性因素是通过哪些途径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Rutter 1990年在对许多经验性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出了弹性发展的四种作用机制[8]:1)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包括改变个体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和避免或减少与危

险因素的接触。先让儿童在危险性较低的环境下学习如何成功应付这些危险因素,这样,当他(她)碰到更大的危险时就可以减少环境对其不利的影响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补偿或抵消作用。2)减少由于(长期的)危险因素而产生的消极连锁反应。例如,由于得到健在父亲或母亲的良好照顾或得到他人的良好照顾,儿童得以幸免于由于父亲或母亲一方的去世带来的消极连锁影响。3)保护性因素对儿童弹性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来实现。研究发现,有两类经验可以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一是与他人建立安全与爱的和谐关系,二是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样,儿童就有信心应对不利的处境。4)为个体获取资源或为个体完成生命中的重要转折期而创造机会。

1985年,Garmczy研究出三种理论模型[9],分别为补偿模型(the compensatory model)、预防模型(the i noculation model)和保护因素模型(the protective factormodel)。在补偿模型中,强调环境危险因子与保护性因子共同预测儿童的发展,其中危险因子起负向作用,保护性因子起正向作用,两类因子之间相互独立。在预防模型中,每个强度不是过大的危险因素,都被看做增强适应成功的一种潜能。这种情况发生在压力水平最佳状态下。压力是对个体的挑战,但被克服后也可以增强个体的心理能力。它与能力之间是曲线相关的:在较低或中度水平的压力状态下,能力会增强;但在高度压力状态下,能力反而会下降。在保护因素模型中,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减少了消极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保护性因素起着调节器的作用。尽管保护性因素可能对行为后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它的作用在危险因素出现后会得到强化。

Richardson(2002)[10]的心理弹性模型描述的是一个人身体、心理、精神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适应了外界环境时的暂时平衡状态,它受到来自个体内外的各种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联合影响。在此模型中,危险生活事件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系统失调是否会发生。如果保护因素无力抵抗危险生活事件的冲击,那么就会产生系统失调。随着动态平衡被打破,在意识或无意识领域会出现一种机能重组,并导致如下情况的发生:1)心理弹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不仅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而且还在原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2)回归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3)缺失性重组,即个体在达到新的平衡态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些动机、理想或信念;4)机能不良重组,即个体通过药物滥用、危险行为等来应对危险生活事件。

四、心理弹性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增强一个人的心理弹性,就是培养人处于逆境时,创造产生积极情感的能力以及用乐观心态面对压力的能力。当我们无法改变现实时,就尝试着改变对现实的态度。家庭、学校、社会提供的支持和自身的能力素质都是走出困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心理弹性研究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启示:

1 注重家庭的基本功能

父母是孩子探索外部世界的原点。研究表明,婴儿期的安全依恋、父母一致的教养方式以及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孩子创造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孩子有多勇敢多自信能走多远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创造了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有研究表明,监狱犯人早年被教养的方式表现出过少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多的拒绝、惩罚和干涉,存在极端化倾向和双亲教育严重分歧的缺陷。

2 重视学校的人际支持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自然会考虑如何在学校教育中采取措施增进学生的心理弹性。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同伴关系、师生关系都影响着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在某一特定阶段,这些关系可能胜过家庭关系对于他们的影响。尤其是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关怀和尊重的孩子,会更多地寻求师生的支持,但他们又很敏感或者容易成为问题学生,这就更需要教师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鼓励、期望和引导这部分孩子融入到其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支持。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也要根据个别差异来发掘其心理弹性,切实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状况。

3 注重社会支持功能

帮助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失败、挫折,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应允许孩子们犯错,引导他们积极地看待压力、挫折和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甚至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我国已加强了对流离失所的孩子的关注,并在某些地方尝试进行 类家庭 模式的教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在家庭中受虐待的孩子如何提供更有效的帮助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外有的国家取消不合格父母的监护权,直到有能力教养孩子,我们需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

4 注重培养个体的优秀品格

许多研究表明,高自尊、高自我效能感、以问题为导向的应对方式、乐观且有责任感的人在经历高危或重大消极生活事件后仍能发展良好。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重这些品质的培养,形成对未来生活的乐观信念等积极品质。引导儿童青少年从客观、积极的角度来认识压力,形成客观的归因方式和向往成就的动机取向,消除或者避免由压力引起的消极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以促进心理弹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utter M Resiliene Reconsidered:Concoptual considerati ons,empiricl

findings,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J P Shonroff,S J Meisels(Eds ), Handbook of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 on[M].Cambridge Univers ity Press,2000

[2]Werner E E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J] American Ps ychological

s ociety,1995

[3]Laz arus R S From psychological s tress to the 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 ooks[J] Annual Review of Psyc hology,1993

[4]Kathleen T,Janyce D Resilence:A his 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 truct

[J] Holi stic Nursing Practice,2004

[5]郝传慧,雷雳 青年心理弹性的效用与提升[J] 中国青年研

究,2007(1)

[6]Masten,A S &Coats worth,J 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 n fa

vorable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s:Less ons from research Oil suc ces sful chil dren[J] AIBerleall Ps ychol ogist,1998(53)

[7]曾守锤,李其维 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

学,2003,26(6)

[8]H B Kaplan Toward all Understandi ng ofResilience:ACritic al Review

of Definitios and M odels[M] In Glanlz,&J ohns on Kluwer(eds ) R 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Pos titive Li fe Adapti ons Ne w York: Acadmnic/Plenum Publishers 1999

[9]Garmez y,N Stress-resis tant children:The search for protective fac

tors In J Stevens(Ed),Recent tnesearch in develoc mental ps yehopa thology[C] Oxford,England:Pergamon Press,1985

[10]Richards on,G E The metattumry of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 Jou

rnal of Clinical Ps vcholokrv,2002(58) 责任编辑:姚 丹

心理弹性综述

专业英语论文 心理弹性综述 院系: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姓名:董丹 学号:4 2 1 0 0 1 2 8 任课教师:井婷

心理弹性综述 董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00) 摘要:心理弹性是一种处于逆境中能过克服危险因素,避免发展功能,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受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本文在心理健康的视角下,在对心理弹性内在结构的基础上,就心理弹性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的理论模型,研究范式,及理论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为改进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教育改进提供依据,并对心理弹性的研究的缺点和发展趋势做了总结。 关键词:儿童心理弹性内在结构研究范式 分类号B849:C91 一、心理弹性的概念 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译作复原力,韧力)研究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心理弹性这一概念颠覆了研究学者以往高风险环境下儿童发展的悲观性结论。比如,Werner Smith[1]在纵向的研究结果表明,一部分儿童即使经历了高风险环境,其发展功能仍然保持完好。 关于心理弹性,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没有一致的看法。由于研究者所处于的历史时期,所依据的理论背景不尽相同。心理弹性的概念因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差异。Masten Best Gamezy[2]在1990年定义了三类弹性概念:第一类弹性指的是“克服逆境”,认为弹性是个人内部的一种具体的个人力量;第二类弹性指的是,面对急性或慢性生活压力(如父母、离婚、家庭经济困难),个体并未受到消极影响,而是成功的应付了这些压力;第三类弹性是指经历创伤后能较好的回复,即创伤没能将个体打到。这三个概念蕴含着一个共同点,即个体处于逆境仍能发展和适应良好。通过总结大量的文献,目前关于心理弹性的概念在总体上分三种:结果性定义、品质性定义、过程性定义。 结果性定义:研究者们通常根据心理健康、机能、社会能力来定义弹性的结果,如Msten,Best和Garmezy就将心理弹性定义为经历压力、挫折、创伤后机能维持,也就是指处于危境中的青年的胜任行为和有效机能。 品质性定义: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和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的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Connor认为“心理弹性是应对压力、挫折和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 过程性定义:指个体在压力事件中适应良好的过程。即一种动态的适应过程。Luthar 等人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的动态过程”APA Help Center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是的良好适应过程。 二、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 Rutter[3][4]提出,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与危险因素产生交互作用的因素或保护性过程。这样心理弹性的操作定义就是:具体的保护性因素的结果。研究这考察人的心理弹性的发生、发展与机制,涉及两个关键性因素: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和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也被称为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 (一)危险性因素 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收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活环境方面的因素。这一概念已经被研究者广泛接受和研究,特别是在对压力、逆境、挫折、创伤等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中,更是备受关注。 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关注的对象是处于高危环境的个体以及个体所面临的危险性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的管理学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征。 3、教学内容 具体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从简单的教具模型、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不可替代的因素。 5、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硬件设施(如桌椅、黑板、投影仪)和空间布置(如教室文化建设情况、座次排列)等要素; 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校风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要素。 (二)学习与教学的三种过程模式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教育的启发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教育的启发 历史文化学院 王璇 20120401068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也是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代表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以斯金纳为首。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 虽然还没有很深入,很完整地去学习行为主义,但是从老师上课的讲授知识中却了解到了一些。作为一位师范生,我觉得行为主义对教育的启发很大。华生在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的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对老师的教育实践有很大的帮助。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时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再看我们的教育,都说环境造就人。而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也要懂得给学生创造一些积极主动,奋发向上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接下来我且从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语言报告法和测验法来展开细说。 客观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试则者在自然情境中的表情、动作、行为和言语等外部表现,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必要时也可采用录音录象等辅助手段进行。在教育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状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够收到最大的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在炎热的夏天下午上课学生是很困的,经常会显示出一幅慵懒和疲劳的状态,这时候就要求老师要会观察学生们的这些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少讲一些枯燥单调的理论知识,多设计一些有趣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环节,寓教于乐,如可以让学生做游戏或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另外,老师在平时也要多注意学生的情绪,多观察学生的表现,特别是一些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学生,与外界人群的相处逐渐扩大,就免不了会交友不慎,染上一些陋习,出现赌博、吸烟等不良现象,在学校拉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认知的科学 今天,我们都知道脑是人心理活动的器官,但是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活动由心脏产生的,而脑的功能是用来冷却血液的。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探讨心理活动是怎么被组织起来产生智能思维,心理活动又是如何在脑中产生的科学。在这一章,我们通过讨论下面的问题来介绍认知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 为什么要研究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起源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大脑中的细胞是如何加工信息的? 脑由哪些部分来负责他的各种不同功能? 哪些新的研究方法扩展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为什么要研究认知心理学? 1.1求知欲 人的心理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装置,展现出令人惊奇的智慧和适应能力我们想要了解这种复杂精妙的智力到底是怎么工作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们试图开发男士计算机展现智能行为的程序,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他们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开发出一个能够比得上人的心理的程序,有一个程序具有人类那样回忆、解决问题、推理、学习、加工语言的能力。 但是,人的智能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使得我们没有办法用计算机来建立模型。曾经因为在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建树而通过了1978年的诺贝尔奖的赫伯特西蒙,在生命中的最后40年研究认知心理学,他集中研究了从事科学时涉及的智力过程,他发现,科学探索的方法,可以用基本的认知过程来阐明,因为这些活动中很多只是问题解决过程。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的智慧涉及的是基本的认知过程,它们以复杂的方式一起运行产生出灿烂的成果。 1.2 对其他领域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是所有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支配人类思维的基本机制,对于理解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行为类型非常重要。例如,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某种思维障碍(临床心理学)、人在对待别人时会有怎样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劝说是如何起作用的(政治学)、如何作出经济决策(经济学)、为什么某些组织群体的方法要比其他方法更为有效和稳定(社会学)、为什么自然语言具有一定的特征(语言学)。 虽然是这样,很多社会科学在没有认知心理学做基础的情况下已经发展起来了。你是因为认知心理学领域还待发展,二是因为研究者们已经找到了其他途径来解释他们感兴趣的现象。 1.3 实际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关键动机。如果我们能搞清楚人们是怎如何获得知识和技能,如何执行智能行为,那么我们就能够相应的改进他们的智能训练和绩效。已经出现了一些直接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成果,例如:关于目击者证词的可靠性研究、关于网络浏览的研究。关于课堂练习的研究以及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脑功能异常的理解。 启示: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有效的学习 学习的关键在于抓住书中每一节的主要观点,并理解这些观点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可以用PQ4R法(预习、提问、阅读、反思、复述、复习)帮助自己记住这些内容。 2.认知心理学的历史

《教育心理学》作业原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某种现象,分析研究的方法。 3. 性格:性格是指由人对客现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4.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5. 遗忘: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再认和回忆。 6. 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是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7. 身心发展:身心发展是生存期间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积累而引起的有规律的身心变化。 8. 主导性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9.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10. 学习: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建构心理结构,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表现为持久的行为或潜能变化。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11. 知识迁移:知识技能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影响。 12.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为提高学习效率,而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选择、运用与调控的方略。 二、填空题 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思维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3.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 4. 情绪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四种。 5.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等于(效价)乘期望值。 6.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7. 心理学是一门界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科。 8. 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或依从变量。 9.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动)的内部动力。 10. 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两种。 11. 据动机目标的远近,可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12. 教育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的(教育)情景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敏、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和反应能力。 1 3. 心理学 ( psychology) 是以(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1?学习者是自主积极的“学徒式学习者” 学生接受知识是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生的学习就是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东西构造出一 个内在的结构或图式,用以吸收、接纳和解释新信息,来思考和完成具体的任务。在合作的 社会性背景下完成任务时,学生会对所运用的心理策略进行明确或不明确的模仿、证明和辩论。因此,情绪、动机、个性等心理要素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2?学生的学习是受背景影响的 任何学习都是与一定的社会或实际的有意义的背景相联系的,它包括学习者原有经验、所处的社会文化系统及生活环境、课堂中与教师和同伴的相互作用等,这些因素特别是社会 性作用,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会受到不同途径影响。 教学是一个依赖于先前知识和过去经验而不断累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要受他们在特定 情境下所激活的经验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使教学在开始时能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然后帮助他们建构和联结新信息。 3?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挑战性认知任务和支架 挑战性认知任务是指那些稍微超出学生能力,但在专家的帮助下可以完成的任务,即处在最近发展区内,与学生的能力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不匹配状态。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不仅应该 考虑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要考虑儿童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水平,主张教师要重视学生 “学习的最佳期限”,不应盲目拔高和迟滞,以免错过“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向学生 提供挑战性认知任务和支架,使得学生可以借助支架来参与问题解决并获得意义上的理解,从而确保教学获得最大效益。这条原则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者地位,要求教师在进行教 学设计、安排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并认为教学内容或任务应该给学生 造成积极的认知冲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 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 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4?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适当水平的教学和有一定指导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 作用的社会性关系是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为学生的学习和智能发展提 供了必要的信息和支持。这种支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支架,学生可以借助支架建构出一个稳 定的理解,最终独立地完成任务。 维果斯基用预期法,来解释相互作用情境下学习的机制。在沟通中,成人预期儿童会了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什么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什么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人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性。人一出生就要接受社会的影响,特别是要接受社会中教育的影响。最初是养育的问题,这大都由家庭负责,继之就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或群体教育,从而达到社会化。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人的教育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人从儿童、少年到青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生活,学校是由受教育者──学生和教育者──教师组成的。一方面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影响受教育者,同时受教育者也有接受教育的需求,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和技能,形成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在这过程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必然引起各种心理活动。教育所引起的心理活动,不仅服从于在一般生活实践中人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具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 例如,年幼儿童最初掌握的概念多属日常概念,日常概念一般既含有本质属性,也含有非本质属性,或者只含有非本质属性,经过一定的学习,接受了科学知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于是就分辨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形成科学的概念,达到理性认识。儿

童认识能力从感性水平提高到理性水平,是一个质的飞跃。这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产生的心理变化。又如,人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过程逐渐形成的。儿童、青少年在先天素质基础上,接受各种文化教育的熏陶,或者是受父母的影响,或者是受教师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导,于是便形成社会所要求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 所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既如上述,那么,这门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呢? 教育心理学从它的发展来看,最早是把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问。教育心理学在它成为心理学的独立分支以前,许多教育家都重视在教育中运用心理学,他们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近代欧洲早期的教育家如夸美纽斯(https://www.360docs.net/doc/fb15828282.html,enius)、裴斯泰洛齐 (J.Pestalozi)就持有这种观点。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J.E.Herbart,1776-1841)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最早尝试把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一本书。他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要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待教育中的问题。这是把教育心理学看作是科学的观点。后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做了许多实验研究,积累了大量关于动物的(也有人类的)学习材料,提出一些学习心理的定律。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理论学习 “读写结合”有其深厚的理论依据,其理论依据并非唯一,但最基本的原理是迁移理论。迁移理论为读写结合提供了理论支撑,迁移理论背景下的样例学习为读写结合提供了实践路径。 在早期的迁移理论中,桑代克将学习机制看作是通过强化和反馈形成的S-R的联结,迁移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联结,根据这一观点,迁移能力的获得只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和联系,使这些联结的强度得到加强。这种迁移观是一种机械的迁移观。目前,语文教学中盛行“多读多写”观念大多沿用的是这一理论。不理解由读促写、由写促读的内在机理,仅凭多读多写来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虽或有效,但事倍功半。 由于早期的迁移理论缺乏科学的知识分类观,试图在动作技能及简单的联想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寻找人类学习的一般规律,势必造成了为了实现迁移而反复地机械练习。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知识分类的思想已被认同和接受,进而在知识分类视域下探讨迁移的内在机制及其规律,出现了新的学习迁移观。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陈述性知识在人的大脑中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并贮存的,其层次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新知识的获得。所谓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也称之为迁移的图式理论,其实是“概括化理论”的推衍,它是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奥苏贝尔指出,为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良好的知识结构必须满足以下三个特点:(1)具有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框架;(2)已有的知识是按一定的结构、层次组织的;(3)已有的知识是清晰的、巩固的和稳定的。在这一理论中,奥苏贝尔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表示为图式,并从概念同化的角度提出了在教学中促进迁移的措施。季克和霍约克从图式归纳的角度解释了迁移的机制: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中可以存在同一个问题图式(称为“辐合图式”),它们的表面特征不同,但结构特征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问题的初始状态之间建立起部分的映射关系,并由此获得一个类比的解题策略,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类比迁移。 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读写结合的可能性在于,读文与写文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由“读”可以获得一类文章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套文章的结构图式,这种结构图式可以与写作形成映射关系,成为写作时的“先行组织者”。 1989年,西格勒和安德森出版了《认知技能迁移》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迁移的“共同要素理论”。共同要素理论是建立在安德森的“自适应控制理论”(Adaptive Control Theory,简称为ACT理论)基础之上的。根据ACT理论,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理等;过程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过程或操作程序的知识,可以表示为“条件―动作”形式的产生式规则。这一理论认为,熟练的技能是陈述性知识被“编辑”为过程性知识的结果。在这一理论中,“知识使用的特定性原则”是其核心观点。根据这一观点,两种技能之间发生迁移的条件,是它们之间必须共用相同的过程性知识,并且,两种技能之间的迁移量,可以通过计算它们共用的过程性知识的数量作出估计:(1)如果两种技能共用的过程性知识较多,它们之间将产生显著的迁移;(2)如果两种技能共用的过程性知识较少,即使它们共用相同的陈述性知识,它们之间也将产生很少的迁移。 依据这一迁移理论,读写结合的教学所寻求的是:(1)通过精读细读以及评点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进而言之,在读写结合教学中,阅读就是要从“读出什么”导向“怎么读出”、从“写出什么”导向“如何写出”;(2)在读与写的结合中最重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本节考纲透视 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考点精讲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 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韵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狭义上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4.教学媒体

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这学期我在教学之余读到一本很有意义,对工作特别有帮助的书《教育心理学》,这 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同时也对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一定讲述,以中小学的实际相结合,其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读这本书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认为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是帮助。本书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书中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服务教育。因此,我将谈谈我对这本书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和感受。 一、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指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为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了中小学生和成人学习的特点;强调教师通过认真学习心理学,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使教师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教师,只有了解这些,才能为学生创造更适合的学习环境,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 因为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学习心理学,这本书是强调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素质。 因此教师必须提高教育水平,学习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做了一个相对简明的总结和概括。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而教师只有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地掌握学生认知过程和年龄特征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研究了教育心理学中的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心理特征形成的各种因素。能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也就是说,教师要了解不同年龄和不同时期的学生心理,以鼓励学生的优点,纠正他们的缺点。教育的功能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认为这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三、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 1、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素质。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 2、中小学教育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基础。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如果我们想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学习规则。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运动技能与态度、道德学习的过程以及有效学习的内外条件。 4、教师必须学习教学心理学,使学习理论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大量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教师必须了解和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任何课堂教学方法或技巧都必须适合教学的目的。激发和保持学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成长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往往要经历一些挫折, 有时甚至是严重挫折。学术界长期以来致力于发现危险因子与何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相关联,却忽略了对另外一种情况的考察,那就是,尽管有一些人儿时经历了严重的压力或逆境,长 大成人后却功能完好,甚至还很优秀。最早对传统研究提出的挑战的,被认为是Rutter1972 年所做的有关母爱剥夺的研究综述,报告了个体差异的现象与证据。其后由于Norman Garmezy等人20世纪80年代的奠基性研究工作,儿童弹性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本文试图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介绍,并提出作者认为今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心理弹性的定义作为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弹性概念,在国内外至今没有一 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国内研究者除了译为“心理弹性”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译法,如“心理韧性” 、“恢复力”、“复原力” 和“压弹”等。本文暂采用“心理弹性”这种译法。国外研究者们对resilience 的定义各有偏重,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如

MastenA.S. (2001) 认为“心理弹性是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仍能产生适应较好或发展顺利等结果的一类现象” 。 能力性定义: 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品质, 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Werner E. E. (1995)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 ;“ 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 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 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如APA Help Center (2002) 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 ”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 ,“心理弹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 。 尽管各位研究者,对心理弹性从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总体来说,大多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都公认心理弹性的两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个体遭遇逆境;(2)个体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 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在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中,特别是在心理弹性的早期研究中,危险性因素( risk factor )和保护性因素 ( protective factor ) 是不得不提到的两个相关概念,它们贯穿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什么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呢? 科学是以有系统、有组织、经过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这个定义的重点不在研究的知识体系,而在研究的方法。不管研究的题材是什么,只要所用的是有系统、有组织的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知识体系,便可以算是科学。可见,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是科学中的关键问题。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是一种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认识活动,是追求有关教育心理知识或解决教育心理问题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从事这种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便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方法。一套完整的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方法,要涉及一系列的内容:(1)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课题的正确选择;(3)有关资料文献的搜集和查阅;(4)研究计划的制定;(5)研究材料的编制和指标的确定;(6)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7)具体研究步骤或程序的实施;(8)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9)对研究结果的检验等。这是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这些程序的运用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可以说,一部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学的历史。 教育心理学中任何课题的研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作为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原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既要重视实际,又要合乎逻辑。理论不是空想,站得住脚的理论必须具有实证性意义。理论的功能主要有四个:第一,综合现有的知识;第二,解释已有的知识;第三,预测未来的知识;第四,指导研究的方向。理论具有描述性和解释性,描述性重要,解释性也重要。教育心理的某些方面是可以用描述来认识的,如学习过程的结构、品德心理的成分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等。教育心理某些方面也可以用解释来认识,如学习动机理论、品德和人格形成的原因及学习迁移理论等。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心理学这门科学之所以年轻,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是一个根本原因,而研究方法之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同样是如此,教育心理学中有许多问题未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研究方法还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随着整个心理学的发展,研究方法的逐步改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大有改进。目前从事教育心理学课题研究,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供采用。概括起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法 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在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此法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学情境下观察学生的行为,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资料,如通过观察,随时注意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或学习的困难所在,作为辅导学生学习与调整教学方法的参考,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反映,借此加强或改进师生间的关系。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它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使用起来方便易行。但是观察不是一种很严密精确的方法,应用观察法只能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外部表现,而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同时观察者所获得的资料,难免带有主观的色彩,因而影响其准确性。为了使观察客观、准确起见,观察者宜注意下列几点:(1)每次观察不宜太广泛,最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2)所观察的行为须事先明确规定;(3)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或利用录音、录像帮助;(4)每次宜用较短的时间,对同一类行为,可做多次重复观察,即采用“时间取样”(time

心理学效应在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启示

心理学效应在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启示 一、《心理学效应在教师工作中的启示》之马太效应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国王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让他们去做生意。结果第一个仆人赚了10锭银子,于是国王奖励给他10座城池。第二个仆人赚了5锭银子,国王就奖励给他5座城池。而第三个仆人仍旧是1锭银子,于是国王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了第一个仆人。这种让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就是“马太效应”。 在教师工作中,“马太效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困生的基础差,学习效率低,用在学习上的时间短,结果学习成绩与优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优生呢,基础扎实,学习效率高,学习时间长,成绩越来越好。所以,改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是从延长他们的学习时间开始的。因为能力的培养是缓慢的,让学困生的能力超越优生,是很困难的,但让学困生的学习时间超过优生,则比较容易,当天就可以做到。 有些民办的复读的学校,学生经过“高四”一年的学习,成绩提高了100多分,由名落孙山变成一本上线。那么,这一年里,对于提高成绩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延长了学习时间。当然,我们不提倡复读,也不提倡毫无限制的延长学习时间。但是,在高中阶段,给学生一个合理的作业量,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样,课堂上,若老师旁征博引,讲课讲得“天花乱坠”,学生讨论的“热火朝天”,学生成绩不一定好;相反的,老师按部就班,注重练习和训练,学生的成绩则可能更好。 对于老师而言,如果能当班主任,则机会更多一些,成功的几率更大一些。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工作累,任务多,几乎每个学校在各个方面对班主任都有政策上的倾斜。例如,竞聘中层领导必须班主任工作满多少年,职称评定时班主任加多少分,优质课比赛等必须是班主任等等。 有些优秀的有能力的老师,觉得班主任工作累,主动申请不当班主任,结果发现很多能力不如自己的同事,在各个方面逐渐超过了自己,就开始埋怨不公平,其实这是不应该的。学校的很多机会、资源,更倾向于给那些为学校付出更多的老师,而不是仅仅看老师的高低。所以,建议有能力的老师,应该当班主任,为学校多做贡献,如果不这样,即使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也不要有怨恨。

当代教育心理学问答题(第六至八章)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举例说明认知结构是如何帮助学习者“超越所给信息”的。 人们如果要超越直接的感觉材料,那么,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把感觉输入归入某一类别,并根据这一类别进行推理,而且,还要根据其他相关的类别作出推理,这些相关的类别就构成了编码。例如: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药衣服的人时,我人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个是位女子,她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等。然而,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息。我们先判定这是一位女子,然后根据女子这一类别,作出推断。简述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三种最基本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 简述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学习及其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即心理意义。画出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式图,并加以解释。 这一模式表示,来自学习者的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他的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最初的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像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中,保持0.25~2秒。当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它再次被编码,这时信息以语义的形式储存焉,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也短的,一般只保持2.5~20秒。但是如果学习者作听复述,信息在短时记忆里就可以保持长一点时间,但也不超过一分钟。经过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编码,信息被转移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储存,以备日后的回忆。大部分学习理论家认为长时记忆中的储存是长久的,而后来加快不起来的原因是由于“提取”这些信息的困难。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图上的“执行控制”和“期望”。“执行控制”即已民用工业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结构的作用下进行的。 加涅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把学习过程分成哪些基本阶段? 把它分成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要使学习得以发生,首先应该激发起学习者的动机。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要使他们具有一种奔向某个动力。要把学习者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头脑中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了解阶段。在了解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对外部信息一旦开始注意和知觉,学习活动就可进入获得阶段。获得阶段指的是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

引言 伴随着二十世纪中叶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童年困境、危险经历等负面 成长环境与个人心理疾病的联系。Rutter(1972 )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童年生活的负面环境对于儿童心理行为能力的损伤存在个体差异,并将此类个体发展现象统称为心理弹性(Re-silience )[1]。心理弹性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正式向对于压力/逆境的传统认识提出挑战,强调以积极的角度看待逆境中的个体发展。 1.心理弹性的定义及研究沿革 1.1心理弹性的定义 目前尚无有关于心理弹性的统一定义。早期研究者将其描述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可以帮助个体在处于不利环境时,避免产生消极的心理发展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弹性被概括为 心理的动态发展过程,包括处于危险环境中的个 体通过克服逆境获得良好发展;个体能够面对并适应持续的生活压力;经历心理创伤的个体得到 了很好恢复。[2] 周会娜等国内学者后期通过总结归纳,将心 理弹性的定义归纳为三种类型:(1)结果性。在危险环境下,心理弹性仍能使个体顺利发展并取得较好的结果;(2)能力性。它是使个体能够承受较大破坏性的环境变化、产生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反应,并能从消极经历中得到恢复,灵活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与品质;(3)过程性。它是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等压力事件时产生良好适应的过程,并意味着个体从困境中走出。 1.2心理弹性的研究沿革 心理弹性的研究历史并不算长,研究者一般将这二三十年的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研究者倾向于将心理弹性看作是心理发展的结果,研究目标在于如何确定影响其最终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与如何评价研 作者简介:缪胜龙,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就读于南京政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军人心理教 育与疏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 缪胜龙 摘要:作为心理健康培养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弹性”一直是国内心理学研究者 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研究取向的差异,心理弹性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通过分析国 内近年来关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国内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向总结为特质型、因素型与过程型三类,并结合国内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心理弹性研究取向本土化研究

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

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 摘要: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化的进行就一直存在着,发展到21世纪,再纠结教育的起源已意义不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学习西方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本土化的新目标——素质教育。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学界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一些成熟的观念和理论,并论述其运用于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应用赏识效应 什么是教育?这个看似简单确是让很多学界的大师都头疼的问题。古今中外,有关教育的定义,众说纷纭。鲁迅从教育的使命出发认为: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立足教育的历史责任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则从教育的功能上分析: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有关教育的定义还有很多,但综合以上三位大家的观点基本可以代表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其落脚点都是侧重教育的实际意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实际意义的具体体现,有关教育目的的定性,学界有两种声音:一是教育的职业性,二是教育的文化性。不管教育的目标是职业性的还是文化性的,或者是其他性质的,对于教育本身来说必具备三个基本目标。教育必须提供信息,必须训练学生某些能力,必须激发学生某些兴趣。[1]因此要做好素质教育,必要从这三点出发。有关心理学对教育的辅助,也将基于这三点。 一、教育必须提供信息 在教育中,信息承载着知识。所以更进一步,提供信息就是传授知识。好的教育就是要高效率的将知识准确传达到位以及传授最必要的那部分知识。而不太成功的教育往往在信息传达这一环节表现出信息沟通的障碍。常见的信息沟通障碍表现有: 1、语义障碍,理解差异。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心得体会 在假期中,我通过校视通学习了《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学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学习的本质,二是学习的过程,三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四是教学与管理。 其中,学习与学习理论是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既介绍了学习的本质,并对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学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它让我开始了对学习的思考,第一次去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 行为主义、认知派、人本主义、构建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佩服和敬仰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同时,我学会了用辩证的方

法来看待问题。 他们提出的理论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对问题得到很好的解释,但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 仔细深入的思考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关于认知领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我主要学习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学习、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 这是对认知领域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的详细介绍。 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实用的。 而且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喜欢学习这部分的知识。 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知识的定义学习心得,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