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精品教案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精品教案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精品教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精品教案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导思想:了解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通过学习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化学,人类进步的阶梯”。

关键信息:

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开发、使用教材,将教材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在第一部分中以化石燃料的形成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化石燃料漫长的形成过程;在第二部分中侧重当今社会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第三部分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需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并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能初步认识化学应用带来的两重性,形成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石油、天然气,形成过程漫长而且是不可再生资源。

空气污染及污染来源:空气污染主要是空气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目前计入空气污染的项目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而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化工厂产生的废气等。

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原理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

4、了解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中中考资源网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合作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当今社会合作精神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师生合作作为走向成功的起点,把生生合作作为尚未开发的重要教学资源。生生合作是师生合作走向成功教育的起点,智慧常常在相互交流、撞击中产生,在相互启发、补充中完善。在相互交流中促进学生不断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2、基本环节设定为:设置问题情境→提出讨论话题→表达与交流→总结和评价。

3、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应具有一定的激励性,要善于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帮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相对水平。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形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也可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用于展示学生设计的课件。煤的标本。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本节课为教材第六单元“第二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计划安排1课时(需45分钟)。

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大组。每一小组选出负责人、中心发言人,由负责人负责召集本小组的一切活动。

我也剪辑了一段煤的形成和煤的综合利用的影片。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八个部分来完成:

第一部分:谈话引入

[师]:很高兴的看到同学们进入教室能迅速坐好,并安静的等待上课,说明大家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神秘的礼物,礼物只属于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积极讨论、大胆发言的同学,大家能做到吗?

[生]:能。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问同学们:

1.农村冬季取暖用什么燃料?

2.汽车行驶需要什么燃料?

3.城市居民做饭用什么燃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