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拣麦穗》练习1(含解析)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拣麦穗》练习1(含解析)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拣麦穗》练习1(含解析) 冀教版

《拣麦穗》

我夯基我达标

1.看拼音写汉字。

(1)然后,她又戏(xua)___地说:“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

(2)他的背更弯了,步(lǚ)___也更加(pán shān)___了。

(3)我站在土(kǎn kǎn)___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ào ào)___里。

解析:根据拼音写汉字,要特别注意区别同音字及多音字,另外还应注意笔画复杂的字。

答案:(1)谑(2)履蹒跚(3)坎坎坳坳

2.解释下面两个词语。

(1)蹒跚:

(2)大言不惭:

解析: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一是看课文注释,记牢;二是要勤查词典,把握词的本义、比喻意;三是解释时要注意联系语境。

参考答案:(1)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2)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3.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你能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吗?

解析:依据叙述的内容并结合全文主旨。

答案示例:姑娘们拣麦穗/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卖灶糖的老汉去了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课文歌颂了纯美的人性。

B.文章写出了“我”的年少幼稚。

C.课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D.“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倒不是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懂得害臊,而是老汉觉得自己快死了。

解析:依据文中“懂得了我说的都是让人害臊的话”这句话判断。

答案:D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的身后拣麦穗了。

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子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蝴蝶和蚂蚱,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我的篮子里再掉到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她又戏谑地说:“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

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目夾了目夾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

是啊,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5.这段文字选自____写的《拣麦穗》,她是____(时期)女作家。她的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6.为什么“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蝴蝶和蚂蚱”?

7.文章题目为“拣麦穗”,课文主要写的是拣麦穗吗?为什么以“拣麦穗”为题?

8.当二姨问起“你要嫁谁”时,“我”脱口而出“那个卖灶糖的老汉”,结合课文考虑,为什么“我”会这么惦记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答案:

5.解析:对文学常识的记忆是近年常考的一个考点。从现在积累不无益处。

答案:张洁当代

6.解析:从“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这句话可知。

参考答案:童心的真实体现。

7.解析:要想弄清文章为什么以“拣麦穗”为题目,就要弄明白“拣麦穗”在文章中的意义。故事是以“拣麦穗”而起,文章的意义又以“拣麦穗”而生。

参考答案:文章一开始用不少的笔墨交代了“拣麦穗”的原因。后文的“我”与老汉的故事是由“拣麦穗”引发出来的。

8.解析:从“脱口而出”一词可体会“我”的单纯幼稚。

参考答案:体现了“我”童心至真,惦记那个卖灶糖的老汉不仅仅是儿时的馋嘴,还有卖灶糖老汉“很慈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5题。

①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啦。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馋丫头!馋丫头!”羞得我连头也不敢回。

②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也还是一片饥饿……

③吃那些没收进主人家仓房里的东西,我还一次也没有被人家抓到过。倒不是因为我的运气格外好,而是人们多半并不想认真地惩罚一个饥饿的孩子。可有一次,我在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被他的大管家发现了,他立刻拿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木头棒子,毫不留情地紧紧向我追来。

④我没命地逃着。我想我一定跑得飞快,因为风在我的耳朵旁边呼呼直响。不知是我被吓昏了,还是平时很熟悉的那些田间小路有意捉弄我,为什么面前偏偏横着一条小河?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地纵身跳进那条河。

⑤河水并不很深,但是足以没过我那矮小的身子。我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我几乎背过气去,而河水却依旧在我身边不停地流着,流着……在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笑声。

⑥我简直不知道我是怎么样才爬上对岸的。更使我丧气的是脚上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一只。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了的鞋子,可我也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不,我并不是怕她打我。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

⑦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

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张洁《挖荠菜》节选)9.第①段从“馋”字谈起,“我”到底“馋”到什么程度?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0.财主家的胖儿子羞“我”的动词有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式改成陈述句。

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

12.第⑦段从表达方式上看主要是什么描写?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描写的?

13.“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为什么“不敢答应”?

14.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5.“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这种“可怕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答案:

9.解析:理解“馋”字的含义。“馋”结合文意可知是由于“我”的饥饿,急于要填饱肚子便饥不择食。

参考答案:吃蔷薇枝,吃蜂房,吃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为后文作铺垫。

10.解析: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跟、拍、跳、叫刻画出了以欺凌穷孩子为乐的神态

11.解析:首先要弄明白被改写的句子是反问句。

参考答案:七八岁的姑娘,没有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

12.解析:弄明白描写的类型。

参考答案:景物描写。听觉、视觉、感觉。

13.解析:体会贫困中与妈妈相依为命的感情。

参考答案:①当时“我”浑身湿漉漉的,怕妈妈见了刺伤她的心。②因为丢了一只鞋,怕看到妈妈那双被贫困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

14.解析: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用美丽、和平静穆的山村傍晚风景渲染气氛,反衬“我”有家不能归的孤独、悲苦的心情,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15.解析:从“比饥饿更可怕”这一修饰成分考虑。

参考答案: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人生的悲苦、恐惧和孤独。

二、语言运用

16.下面一段话如果去掉加点的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等到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

............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

唉,她能.想什么呢!

解析: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就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文章中人物的性情考虑。“偷偷地”是指不知不觉的。与“悄悄地”一起描述月亮。不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也映衬了姑娘的心情。一个“能”字体现出了无可奈何的心情。

参考答案:①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去掉以后就表达不出少女隐秘的、羞涩的心情。②突出“能”,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好人。

三、拓展延伸

17.课文开头写农村姑娘们拣麦穗时的梦,后来写“我”的梦。删掉开头的部分,文章也依然是一个整体,可以删吗?请大家课后思考。

参考答案:不能删。①我的“梦”是放在农村姑娘拣麦穗寄托梦想的大背景之下的。介绍了当地当时的特殊景象之后,就很自然地展开下文情节,“我”和卖灶糖老汉之间的美好情意就更能打动人。②只有后一部分,文章的内容显得有些单薄。开头为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农村姑娘们的梦破灭了,就顺从地认命,丢掉梦想,这里有作者对她们命运的深切同情。而“我”自老汉去了之后直到现在仍执著地追寻那分美好纯真的感情。作者关注自我,也关注他人,关注个体,也关注社会。她不仅仅只是在回忆儿时的那段经历,更是以充满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胸怀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感情生活。第一部分丰富了整篇文章的内涵和意蕴。

(完整版)初一上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请你将下面诗句端正、规范、清楚地写在格子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蜷曲瘫痪倏忽恍然大悟... B.攥着尴尬菡萏随声附和...... C.贮藏须臾斜竦峙... D.嫩叶曲肱抖擞镶嵌..... 3.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A.酝酿搓捻并蒂小心翼翼一字不漏不求甚解. B.匿笑绰号肥硕水波粼粼翻来覆去浑为一谈 C.停滞寒战攥着花团锦簇持之以恒疲倦不堪 D.并蒂徘徊黑痣鸦雀无声萍水相逢敏而好学 4、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起先大厅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B. 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C.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D. 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眉飞色舞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一个班级班风的好环,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②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时无法弥补的。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④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B、《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满簇,北京人。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 C、《我的老师》,魏巍,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诗《黎明的风景》,长篇小说《东方》,《东方》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解析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 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握一把月光 高林瑜 ①因子,清池荡漾。月光像盛开的花朵落在肩上。白天聚拢在心中的那些困顿杂芜,变得轻如柳影。 ②月光银粉般朗润轻泻,澄澈清凉,在心田上,舒展着,荡漾着——没有喧哗和浓艳,也没有炫目和缤纷。清灵寂然,透着股禅味儿。它圈了或缺了,都是生命的美质,是一种精神涅槃。月光是孤独的,不炽热,不局促。宁和静慢,给人神圣和安宁。这样的时刻,最适宜一个人去寻找自己,抚慰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自己。 ③月,散着澄黄的光,走在残缺的路上。月,是天之心。它的圆润与鲜亮其实永远不会缺的。缺的,是人自己的心。而我眼中的这轮月,不是缺了,只是一点黑暗与荒凉暂时遮蔽了它罢了。哪怕数日后,它彻底被黑暗湮没。它依旧是圆的。无须伤恨、怨叹、忧愤。我曾见过被风暴裹挟的无垠稻田。风在狂翻,所有稻穗,竟齐齐隐入风暴的方向,起伏,旋舞。当阳光再次照耀,所有的稻穗又昂起头,蓬蓬勃勃。有时屈就,就是抗争:就是用沉重的付出,去隐忍。是啊,月,为下一次圆润,也必须承受渐渐深入的残缺和幽暗。 ④月光,是一种淡淡的甜,轻浥心尘。我突然想起一些历史的月光。那枚赤壁的月,使苏子领悟乾坤风云,超然世外:那片春江花月,使王若虚丰获旷古的哲理;那轮松间明月,使王维坚守一生的恬淡;那朵菊篱月辉,使陶渊明隐去忧....这月,一清至骨,让人想起“真水无香,真人无名”这几个 ⑤月光,是洁净幸福的花朵,让人在迷醉中领悟人生:生命如月,当圖时就圆,当缺时就缺吧。它或亏或盈,或黑或明,质本圆满。月亦如人,或乐或忱,或梦或醒,心清自安。世间百态,纷纭莫测,不完美。绿意是给春天的,饱满是给夏天的,安详是给秋天的,清寂是给冬天的。而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我曾想。 ⑥月光,是我的乡愁。常让我心存怀恋。【A】那月的光影。像一片扬花的麦子。像一垅吐须的玉米,像一畦莱蔬吧。让我想起村口的石碾、井台,屋后的杏树、槐树,篱边的一簇簇芒花。还有月光深处,油灯下纺棉花的母亲,手持燃烟的艾篙驱逐老屋蚊蝇的父亲。也让我想起,哥哥们带着我,和一群群乡民铺开凉席,睡在麦场的月光里,睡在麦秸浓浓的芬芳里。萤火虫鸣,柔綿轻荡;庄稼与花朵的味道妖娆。在江南快二十年了,如此明媚的月光,我再也没体味到。只是在思乡之夜,这童年的月光,就会在心口燃烧,发疼。 ⑦月光,给我丰沛的熏陶。把无数渴望还给了我,引领我走进一种精神。当心情残伤时,我常面对它,用明净的月色隐没自己,在幽静的深处给自己疗伤。我知道:那是我心灵的月亮,亏了或缺了。我无须怨叹悲伤什么,只能等待下一次心的复圆。 ⑧当秋果上露珠发亮时,月光就挽着玉米高粱谷穗的手变黄。【B】收割后,原野、泥土开始憨睡,月光与风雪中的油菜冬麦便静静过冬。这是四季轮回。那人呢? ⑨五十载,月光是我静夜的粮食,用思想的泥土涵养我。它是我的故乡,我的田园:是我的根与归途;它,是我生命的果。它让我明了:人生不一定非得用沉重或苦难去雕饰,也可以用清灵的幸福去点綴。我们弥补不了所有人生的残缺,但我们可以盈握一捧生命的月光,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 第一单元1 散步1.(1)歧 (2)蹲 (3)霎 (4)粼粼 2.(1)信服 (2)熬过 (3)随意3.(1)② (2)①理由:与上文相衔接,读起来很顺口。4.作出走大路的决定。因为“我”伴同儿子的年月还长,而伴同母亲的时日已不多了。 5.这是作者精心的安排,既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很浓,充满着生机,照应了前面儿子说走小路“有意思”的原因,也点明了母亲担心“走不过去”的原因。 6.这是传神之笔,对照中,既体现了尊老爱幼之情,更蕴含了继往开来之意。他们背上背的,意味着对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所担负的使命,因而也意味着整个世界。 7.(1)梅格安捐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布娃娃;(2)布兰德捐出了他最喜欢的圣斗士;(3)布雷特捐出了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4)“我”将旧夹克衫换成了新夹克衫捐给灾民。8.(1)他们被梅格安无私的举动和爱心深深地触动并深受启发 (2)“我”被孩子们“诚挚的仁爱”所感动,“我”希望那个年轻女人也如“我”一样生活得幸福美好 9.示例:(1)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愫。 (2)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精彩。 10.示例: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我们做起吧!2秋天的怀念1.捶飘诀 2.(1)① (2)② 3.示例:(1)有的云飘逸,有的云深沉,有的云活泼而轻快,各具情态.天空中正玩得愉快。 (2)妈妈的爱温柔,爸爸的爱深沉,老师的爱广博而无私,浓浓郁郁,成长中我幸福温暖。 4.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5.“悄悄地”、“偷偷地”细腻地写出母亲的小心翼翼。她很怕自己的情绪或措辞刺激到因病而烦躁的“我",但又放心不下“我”,因此悄悄地出去、进来,偷偷听“我”的动静。体现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 6.不能。这句属于插叙。“母亲喜欢花”补充说明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说明母亲为了“我”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这句话能表现母爱的深沉。 7.母亲说这句话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选择题训练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选择题训练题(一)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 A ) A、瞬.间(shùn)嶙.峋(líng )lín B、眩.目(xuàn)纳罕.(hǎn) C、小憩.(qì)擎.天(qíng )C、撼.地(hàn )鹤唳.(lì)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全都准确的一组(A ) A、脊.梁(jǐ)猝.然(zǘ)cù B、洗濯.(zhuó)寂寥.(liáo) C、玷.污(diàn)点缀.(zhuì) D、姊.妹(zǐ)蹂躏.(lìn)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C ) A、蓑.衣(suō)酝酿.(liàng)肥硕.(shuò) B、应和.(hè)薄.烟(bó)báo廖.阔(liáo ) C、着.落(zhuó)澄.清(chéng)枯涸.(hé) D、栀.子(zhī)唱和.(hé)hè清冽.(liè)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豁然开朗至礼(理)名言愚昧无知 B、亲疏远近慈善事业军备竟(竞)赛 C、生命伦理和睦相处战争暴行 D、炯然不同铭记心中头晕目炫(眩) 5、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词语(C ) A、绝处逢生繁弦急管玲珑剔透擎天憾(撼)地 B、回味无穷坚忍(韧)不拨问心无愧肃然起敬 C、理所当然专心至志天灾人祸庞然大物 D、多愁善感温故知新见贤思全抖擞精神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丫杈.(chà)瑟.缩(sè)宽恕.(sù)苦心孤诣.(yì) B、虐.杀(nüè) 怦怦 ..(lín) ..(pēng) 拆.散(chāi ) 水波粼粼 C、嫩.芽(nèn) 匿.笑(nì) 沐浴 ..(mùyù) 促膝.谈心(qī) D、牛棚.(pēng) 委.屈(wěi) 信.服(xǐng) 惊魂.未定(hún)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C) A、骸.骨(hái)冰雹.(báo)静谧.(yì)mì峰峦.(luán) B、点缀.(zhuì)轻盈.(yíng)yín 诀.别(jué)飞甍.(móng)méng C、连亘.(gèn)篝.火(gōu)高垣.(yuán)睥睨 ..(pìnì) D、窟隆.(lóng)弥.(mí)漫葱茏 ..(chōnglóng)喙.(zhuó)huì啄木鸟 8、下边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D ) A、孪.生(luán)赏赐.(cì)御聘.(pìng)pìn B、鲛.人(jiāo)女娲.(wō)wā附和.(hè) C、愚蠢.(chǔn)酥.软(sū)供给(gěi)jǐ D、澄.澈(chéng)炫.耀(xuàn )莽莽榛榛 ..(zhēn) 9、找出下列词语中没有的错别字一项(A) A、葱茏莴苣海市蜃楼一愁莫展 B、迷(弥)漫喧嚣高垣睥睨化为乌有 C、崩塌喑yīn哑历历在目直接宵(霄)汉 D、篡夺倏shū忽黯然漂(缥)缈丝丝缕缕 10.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 D ) A、堆积杂物满不在乎久经逝去行(形)影不离 B、苦心孤诣莫明(名)其妙历历在目子虚乌有 C、高级栽(裁)缝恍然大悟理直气状(壮)纷纷白雪 D、千姿万态德高望重具体而微蜂围蝶阵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俄而 ..(不久,一会儿)相委.而去(丢下、舍弃)期.行(日期)约定 B、熬.过(忍受)委屈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家君 ..(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C、公欣然 ..曰(高兴的样子)至.爱(极、十分)无端.(端详)缘由 D、匿笑 ..(偷偷地笑)乃.至(于是,就)瑟缩.(蜷曲) 12、按所给多音字的读音组词有误的是(A ) A、称(chèn)称心据(jù)拮据jū B、煞(shà)煞白难(nàn)劫难 C、曲(qū)曲折间(jiàn)间隔 D、冠(guān)衣冠挑(tiǎo)挑拨 13、为下面词语中加黑字选择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 准备着着火了没着了着落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语言表达练习 1.进入初中以来,小军明显感觉学科增多,学习压力大,针对语文老师提出的阅读名著的要求,他迟迟不能完成,并扬言道:“那些书都过时了,读了也没用!”你作为语文课代表,针对他的困惑,请写一段劝说他的文字,100字左右。 要求:①符合情境;②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答案】小军,名著没有过时,阅读名著大有好处。名著是历史的奠基,是创新的先导,是历史的沉淀。进入初中以后,学科增多,学习压力加大,我们可以在课余时间看某些有情节的名著,这样不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与眼光,还会提高写作水平。希望你能重视名著,按照老师要求阅读名著。 【解析】【分析】小军,名著没有过时,阅读名著大有好处。经典名著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阅读名著,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她还能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不仅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又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故答案为:小军,名著没有过时,阅读名著大有好处。名著是历史的奠基,是创新的先导,是历史的沉淀。进入初中以后,学科增多,学习压力加大,我们可以在课余时间看某些有情节的名著,这样不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与眼光,还会提高写作水平。希望你能重视名著,按照老师要求阅读名著。 【点评】解答此题,要针对小军的“名著过时,阅读名著无用论”劝说,语气要委婉,要讲清楚名著在文坛的地位,阅读名著的好处即可。注意题干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更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春风,为我送来芬芳;如________,________;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 【解析】【分析】在仿写时要注意把握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内容和合适的修辞手法。根据上下文可以看出仿写的句子应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示例:如大海里的一座灯塔,为我带来希望。如饥渴中的一泓清流,为我送来甘甜。 故答案为: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3.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央视网消息)广东省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音乐会12月16日在星海音乐厅举行。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的艺术家们演绎了《美丽大湾区》、《澳门一九九七》、《七子之歌》等经典曲目,用歌声共同祝福澳门明天更美好。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匿()笑脸颊()嫌恶()攥()着寒颤()nüè( )杀宽shù( ) dǎo( )告 sè()缩 jüé( )别 2、根据下列各句意思概括成成语。(5分) (1)久久地注视着一个地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2)彼此关系十分密切。形容关系亲密无间。 () (3)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对事情很不重视。 () (4)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 () (5)各人都得到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 3、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不知所错()无精打彩()林荫大道()再接再励() 晃然大悟()相题并论()戒骄戒燥()仗义直言() 4、填空。(6分) (1)《风筝》节选自集《野草》。作者,我国伟大 的、 、。 (2)《羚羊木雕》的线索是,作者是。 (3)《金色花》与《纸船》都是以表达为主题的现代诗歌,前者以口吻来写,后者则以的口吻来写,二者在情调上明显不同。 (4)《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彭城人。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4分)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景物描写 (1)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2)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3)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 (4)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7、借鉴仿写一句,模仿句子的对称美。(2分)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名著默写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默写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默写练习 1.古诗文名句默写。 推开古诗文的大门,经典名句如山中珍奇,吸引我们再次回味:想起李白与王昌龄的友谊“①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想起王湾远行在外的那只帆船“潮平两岸阔,②________。”想起马致远笔下饱含的思乡之苦“夕阳西下,③________。”想起世事无常,繁华落幕“④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想起受降城上听见凄凉幽怨的笛声,诉尽思乡之情⑤________,⑥________。想起孔子向我们告知,学和思是不可分割的:⑦________,⑧________。 【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风正一帆悬;断肠人在天涯;正是江南好风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古诗文的积累答题,注意“悬、涯、罔、殆”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风正一帆悬;断肠人在天涯;正是江南好风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答题时应注意,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则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2.古诗词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观沧海》曹操) (2)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3)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直抒胸臆,表达思乡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展现奇特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带有“雨”字的连续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岛竦峙 (2)夜发清溪向三峡 (3)一夜征人尽望乡 (4)落花时节又逢君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析】【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及解析(1)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及解析(1)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 1.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西游记》中的一段文字。 那_____ 闻得此言,满心欢喜,对大圣道:“圣经云:‘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 '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大圣声声道:“愿去,愿去! (1)文中横线处的人物是________ (2)《西游记》中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_ (3)为什么说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西游记》这部小说也许更像一个励志故事?请简要回答____________ 。 【答案】(1)观音菩萨 (2)斗战胜佛 (3)示例:《西游记》这部小说让我们感受到: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苦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1 )选文选自《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文中横线处的人物是观音菩萨。 (2)《西游记》中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猪悟能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 (3)题干问《西游记》这部小说更像一个励志故事的原因。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先说说什么叫励志,“励”字古同“厉”砺“”,有磨炼,振奋的意思。“志”字最初是“之”字下面一个“心”字,“之”字的意思要去的地方,和心合起来就是心要去的地方就叫做志,现在通俗的讲叫理想。有一句话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任何一个理想的实现都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孙悟空的一生就是一部不断战胜自己磨砺意志的过程。因此他最后成的佛叫斗战胜佛。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放弃,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才能成功。 故答案为:⑴ 观音菩萨; ⑵斗战胜佛; ⑶示例:《西游记》这部小说让我们感受到: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苦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⑴ 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⑵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应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酝酿.()黄晕.()静谧.() 枯涸.()贮.蓄()吝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奇迹伦墩响晴唤醒熙熙攘攘 B.害羞慈善摇蓝暖和敝帚自珍 C.秀气镶嵌安适响午人才济济 D.肌肤绿萍贮蓄地毯蓝汪汪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一,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 D.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 ....,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4.下列语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D.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 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D.《天净沙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之情 6 最适合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一项是()(2分) 季节不同,注定了雨的风格各不相同。夏雨热烈,往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果然,不一会儿,()地面又恢复了生机。夏之雨来得猛烈,去得快捷,丝毫不拖泥带水。 Α雷声渐远,风速渐慢,雨声渐缓,乌云渐散 Β雷声渐近,风速渐快,雨声渐紧,乌云渐聚C.渐近的雷声,渐快的风速,渐紧的雨声,渐聚的乌云 D 渐远的雷声,渐慢风速,渐缓的雨声,渐散的乌云 《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_。 (4)《次北固山下>揭示自然界新旧交替现象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 城的重要性。 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 市民的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 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9、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 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 浓重的,;轻淡 的,,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 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④① B.②③ C.②① D.④③ 10、下面是城市居民交通工具的一组变化和趋势图,请看图后回 答问题。(4分) (1)根据这组图,简要说明居民出行使用交通工具的变化。(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推测两次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1.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段话,修辞相 同,句式不限。(2分) 示例; 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的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枯叶小溪 事物; 仿写;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 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那么贴近, 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2分) (2)请你仿照例子为这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2分) 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第二环节: _____ 第三环节:唱四季歌。第四环节: _____ (3)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请打开你的知 识库,挑几句诗词与大家分享。(4分) 春: 夏: 秋: 冬: (4)3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大自 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为了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请你提两条 合理化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0-13题。(8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像牛毛,像花针, 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 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 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 默着。 1、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把春雨的 特点概括出来,写在括号内:(3分)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C、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语段中与“稀稀疏疏”相对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2分) 3、在这段文字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 请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8---21题。(1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 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

2017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 1 散步 1.(1)歧(2)蹲(3)霎(4)粼粼 2.(1)信服(2)熬过(3)随意 3.(1)② (2)① 理由:与上文相衔接,读起来很顺口。 4.作出走大路的决定。因为“我”伴同儿子的年月还长,而伴同母亲的时日已不多了。5.这是作者精心的安排,既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很浓,充满着生机,照应了前面儿子说走小路“有意思”的原因,也点明了母亲担心“走不过去”的原因。 6.这是传神之笔,对照中,既体现了尊老爱幼之情,更蕴含了继往开来之意。他们背上背的,意味着对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所担负的使命,因而也意味着整个世界。 7.(1)梅格安捐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布娃娃;(2)布兰德捐出了他最喜欢的圣斗士;(3)布雷特捐出了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4)“我”将旧夹克衫换成了新夹克衫捐给灾民。8.(1)他们被梅格安无私的举动和爱心深深地触动并深受启发(2)“我”被孩子们“诚挚的仁爱”所感动,“我” 希望那个年轻女人也如“我”一样生活得幸福美好 9.示例:(1)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愫。(2)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精彩。 10.示例: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我们做起吧! 2秋天的怀念 1.捶飘诀 2.(1)① (2)② 3.示例:(1)有的云飘逸,有的云深沉,有的云活泼而轻快,各具情态.天空中正玩得愉快。(2)妈妈的爱温柔,爸爸的爱深沉,老师的爱广博而无私,浓浓郁郁,成长中我幸福温

暖。 4.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5.“悄悄地”、“偷偷地” 细腻地写出母亲的小心翼翼。她很怕自己的情绪或措辞刺激到因病而烦躁的“我",但又放心不下“我”,因此悄悄地出去、进来,偷偷听“我”的动静。体现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 6.不能。这句属于插叙。“母亲喜欢花”补充说明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说明母亲为了“我”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这句话能表现母爱的深沉。 7.母亲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我”珍惜生命,坚强地活下去。“好好儿活” 的意思是:无论发生什么.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坎坷都不能屈服后退。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8.(1)追忆钱家塘的日子;(2)带“我”上街单独买东西吃;(3)因“我”不肯与她一同上街而伤心,并责备“我” 9.“心中一惊”是因为突然看到母亲皱纹密布的老态,与原先定格在“我”脑中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想到她过着单调的日子就这样老了,因而吃惊。“过于简单”指母亲一生都为了她的孩子付出,一直都习惯于家庭主妇的定位,“围着锅台和孩子转”,根本没有为自己而活。 10.母亲是一个勤劳坚忍、温柔安静,放弃自己的青春梦想,把一切都交付给了儿女的人。 11.母亲真正的心愿是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享受天伦之乐。作者认为报答母爱不是用野心和荣华,而是用爱心和平凡的家庭乐趣。 12.示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练习题】一、字词积累 1、补充词语: ( )人听闻盘( )卧龙仙露( )浆心旷神( ) ( )然大悟繁( )急管玲珑( )透具体而( ) ( )然长逝开( )破肚险象( )生苦心孤( ) ( )天撼地头( )目眩蜂围( )阵忍俊不( ) ( )然缥缈高( )青冥直接( )汉碧瓦飞( ) 随声( )( ) 小心( )( ) 莽莽( )( ) 水波( )( ) ( )( )跄跄 ( )( )乐道 2、注音写字: 洗濯( ) 窸窣( ) 静谧( ) 贮( )蓄竦峙( ) 唱和( ) 嫌恶( ) 倔( )强奢( )望雏( )形 喑( )哑狩( )猎匿( )笑湛( )蓝孪( )生 dian( )污 jue( )别 chi( )想 shu( )间 chuo( )泣liao( )阔 枯he( ) 梦mei( ) 宽shu( ) 庸lu( ) 喧teng( ) dou sou ( ) bian ce( ) rou lin( ) ling ding( ) qiao cui( ) yun niang( ) mi man( ) liao liang( ) 二、修改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生产超薄购物袋。

四面荷花三面柳白首方悔读书迟 竹直心虚乃吾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城山色半城湖 黑发不知勤学早水性淡泊是我师 4、某中学七年级某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汇报:第一小组发现这样一些字:家俱(具);另售(零);烧并(饼) 第二小组发现广告中常有这样的“成语”出现:步步为赢;咳不容缓;默默无蚊 第三小组在报纸中发现这样的标题:《超女能有如此众多的“粉丝”,是代表了亿万观众的一种心愿》 ①结合三个小组的汇报,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语言现象。(答出两点即可) 答:⑴ ⑵ ②假如你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会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 5、读文答题 (1)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杆奇

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清冽.(liè)酝酿.(niànɡ)竦峙.(zhì)偌.大(ruò) B.锥.形(zhuī) 薄.雪(bó) 烘.托(hōnɡ) 寥.阔(liáo) C.枯涸.(hé) 嘹.亮(liáo) 蜷.曲(juǎn) 禅.心(chán) D.抚.摸(fū) 栖.息(qī) 肥硕.(shuò) 梦寐.(mèi) (点拨:B项中“薄”应读báo;C项中“蜷”应读quán;D项中“抚”应读fǔ) 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婉转 的曲子。( 轻—清 ) (2)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 带—戴 ) (3)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狐形。( 狐—弧 )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2分)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 ....,玩起了打雪仗。 C.春华秋实 ....,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通过学习学校颁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我们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C.七年级(5)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D.任何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动摇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扞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2017新人教版导语:初一学生入学时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适应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升入初中后,语文成绩肯定也不一样,渐渐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指导初一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刻不容缓。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2017新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15课阅读理解 4.选了水、云、莺、燕、花、草 5.几处、谁家说明其少,更能点出春天之意 6.钱塘湖的早春明丽美好,诗人陶醉在这迷人的湖光山色中,流连忘返。7.更加;燃烧8.暮春今春看又过说明春天即将过去9.A 10.江水碧绿澄澈,显得飞翔的水鸟更加洁白无瑕,江边青山葱郁,山花像要燃烧的火焰,绚烂无比11.有四种类型1:莺燕——常常象征春天美丽景色如,几处早莺争暖树2:雁、青鸟——信使如,归雁洛阳边3:杜鹃——深深的离愁很多指乡愁4:鸿鹄、鹰——远大志向如,雁雀焉知鸿鹄之志无忧考网: 导语:丰富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2017年长江暑假作业七年级语文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4题:略5、C6、第①句在句末添加“活动”;第②句将“行动”和“积极”互换位置;第③句将“领导”改为“引导(劝导、劝说)”。(找出一处并修改正确得1分,其他方法修改正确也可。共3分)7、略8、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一实一虚,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3分)9、忧国忧民。(2分)10、熟悉打开虽然第二天(4分)11、(1)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来读,一读就是一整天。(2)赵普脸色不变,跪下拾起撕碎的奏折,退朝回家。(共4分)12、为治国而勤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而奏荐人才。(4分)13、(1)宋太祖悟出了赵普的良苦用心,由此也悟出了其所荐之人必定是个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练 习题汇总 一、字词积累 炫耀称职妥当滑稽呈报陛下精致头衔爵士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嬉戏哞哞潺潺眨巴红润孪生痒酥酥踉踉跄跄庇护虚荣较量凯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二、了解 1.安徒生及其童话代表作 2.郭沫若及其主要作品 3.童话及其特点 4.“寓言四则”作者及出处 5.中外寓言的不同点 三、理解分析 1.皇帝的新装分析故事情节层次,理解文章主旨 找出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句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为什么大家都不敢说真话?骗局揭穿后,为什么皇帝大臣仍然装模做样的把戏演下去? 2.郭沫若诗两首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区别 理解两首诗的主题思想 背诵这两首诗,并描述诗中的想象世界 3.女娲造人复述课文,找出作者想象再造的地方

找出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概括女娲形象特点 4.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朗读课文,感受语言 理清文章情节发展步骤 理解文章主题思想(主旨) 5.寓言四则口头复述这四则寓言 了解这四则寓言的寓意 第五单元 一、字词积累 风筝堕落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荡漾嫌恶笑柄可鄙 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抹攥 逮怦怦树杈寒颤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嗅 各得其所摩衍叠摇摆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倘若 惊讶无端至爱笑嘻嘻俄而欣然 二、了解 1.鲁迅及其作品 2.泰戈尔及其作品 3.冰心及其作品 4.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5.散文特点 三、理解分析 1.风筝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感受一个伟大作家的心灵,

及对教育和家庭的忏悔。 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 2.羚羊木雕找出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文中人物的矛盾冲突 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思考怎样正确处理此类事情? 3.散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细节描写并体会作者表达的亲情 品味最后一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4.诗两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主题。并背诵 理解:《金色花》篇末含蓄的诗句,《纸船》中“爱”“悲哀”的含义 5.世说新语两则背诵。字、词、句的理解及课文的翻译 学习古今异义的词语;区别“君、家君、尊君”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散文:1.形散神聚。选材广泛,形式自由,但主题是集中的。 选材上,可写景状物,可议论抒情;写法上千变万化,有清晰的线索和明确的主题 2.洗练的语言。它以洗练、准确、优美,富于魅力的语言打动读者。 3.强烈的感情色彩和诗一般的意境。即使是平实的叙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20 分 一、积累运用 (3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酝酿.(ni n àɡ) 黄晕.(y ū n) 咄.咄逼人 (du ō) B .贮.蓄(zh ù) 静谧.(m ì) 彩棱.镜(l n éɡ) C .粗犷.(ɡu ǎɡn ) 应和.(hu ò) 山岛竦峙.(zh )ì D .吝.啬 (l n ì) 莅.临(l )ì 绿茵.茵(y ān)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不禁又沉浸在那个一直 在脑海里的美丽 梦境中 (2) ____________ 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 时你的心灵便 __ 了山的心灵。 (3) _________ 我正 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 .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 当务之急。 B .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女儿打决赛 的那一段。 C .本月底前,北京通州区将正式采用共享自行车“电子围栏”技术,对所 有共享自行车进行规范化管理。 D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保证。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 .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 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 .《雨的四季》是当代着名诗人刘湛秋的一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 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晚年自号香 山居士。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2.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了亮 喉咙 烘托 B . 抖擞 肌肤 地毯 淅淅历历 C . 水藻 高邈 屋檐 呼朋引伴 D . 化妆 萧瑟 骄媚 盛气凌人 ( )(3 分 ) 花枝召展 _______ 地走过我的身旁。 A .萦绕 贴紧 欣赏 泰然自若 B . 环绕 贴近 观赏 悠然自得 C . 环绕 贴近 观赏 泰然自若 D . 萦绕 贴紧 欣赏 悠然自得 驴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作业本答案系列】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xx年新版人教版) 高分网资料频道 ziliao.gaofen. 专业提供资讯、备考指导及学科资料等_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高分网资料频道 ziliao.gaofen. 专业提供资讯、备考指导及学科资料等 高分网资料频道 ziliao.gaofen. 专业提供高考资讯、备考指导及学科资料等 高分网资料频道 ziliao.gaofen. 专业提供高考资讯、备考指导及学科资料等 七年级语文上作业本答案 xx年新版

又到了九月,初一的新生也已经开学。以下是了语文配套练习答案人教版,希望可以帮到你! 1.①发呆地想②希望③喧闹沸腾,文中指呼喊、召唤 2.①梦想②仍然③引诱(4)信念⑤浸湿⑥隐蔽 3.略 4.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那个海呢? 5.山;指困难,也可以指实现理想之路;海;自己追求的理想,也可以指一个全新的世界。6,不能。不停;表明在人生路上,我们不能停下脚步,一次次地:表明实现理想需要战胜许许多多的失望。 7.第1节:从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2节:为实现理想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一是幼稚的幻想渐渐少了,二是双手(身体》在慢慢长大,三是有了更多的思想和感情。此琶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合理即可,如:写在童年,写童年的生活和成长的过程,10.此题为开放性题目,以下看法供参考:与好友分别的优郁,不被师长理解的烦恼,朦胧的初恋受挫后的痛苦。11.缓慢一些,低沉一点,以表现成长中的"我"面对着大千世界的诱惑在等待,在思考。 12.以下思路供参考:海是如此辽阔,海的那边又是什么?海如此平静,如此深邃,海的下面藏着什么?站在大海边,人是如此渺小,人可以做些什么?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所见到的海却是平常而又平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