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2008.7.28)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2008.7.28)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2008.7.28)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报批稿)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编写组

2008年7月

前言

本规范系根据铁道部经规院经规标准(2005)17号文的要求,对《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进行全面修订而成。

本规范共分八章,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和符号、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线路测量、隧道测量、桥涵测量、构筑物变形测量,另有三个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1.强调了控制测量在新建铁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增加了第3章平面控制测量和第4章高程控制测量的内容,把线路、桥梁、隧道有关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都集中到第3章和第4章中。

2.体现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理念

为保证控制网的测量成果质量满足新建铁路勘测、施工、运营维护三个阶段测量的要求,适应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三阶段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必须采用统一的基准。

3.确定了新建铁路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分级布网的布设原则。

4.提出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宜满足投影长度变形值≤25mm/km的要求。

5.提高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

6.将采用定测中线控制桩作为联系铁路勘测设计与施工的线路平面测量控制基准,修改为以平面控制网为新建铁路设计与施工测量的基准。

7.对施工复测的内容进行修改。

8.增加GPS RTK定测放线及航测法测绘路基横断面等内容。

9.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增加了在山区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三等水准测量的内容。

10.增加构筑物变形测量和轨道施工测量章节的内容。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邮政编码:610031),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铁二局、中铁大桥局、西南交通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目录

1 总则

1.0.1 为统一新建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保证测绘成果的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设计行车速度200km/h及以下新建铁路工程测量。

1.0.3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坐标系或工程独立坐标系,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宜大于25mm/km。

桥梁和隧道控制测量可采用施工独立坐标系。

1.0.4 新建铁路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个别地段无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时,可引用其他高程或以独立高程起算,但在全线高程测量贯通后,应消除断高,换算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有困难时应换算成全线统一的高程系统。

1.0.5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可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为了保证勘测、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平面测量成果的一致性,三阶段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必须采用统一的基准。

1.0.6 线路平面、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行车速度和轨道结构类型分级进行设计。

1.0.7 测量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极限误差(简称限差)规定为中误差的2倍。

1.0.8 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书写清楚,签署完善,并应复核和检算,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使用。各种测量原始记录(包括电子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妥善保存。

1.0.9 铁路工程测量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结合各阶段工作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

1.0.10 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应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并定期检校和鉴定。

1.0.11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工程独立坐标系engineering dependent coordinate system

为满足铁路工程建设要求采用的以任意中央子午线和高程投影面进行投影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1.2 卫星定位测量satellite positioning

利用两台或两台以上卫星定位接收机同时接收多颗定位卫星信号,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方法。

2.1.3 基础框架平面控制网(CP0)horizontal control points (CP0)for basic frame network

为满足线路平面控制测量起闭联测的要求,沿线路每50km左右建立的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作为全线(段)的线路平面坐标基准。

2.1.4 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horizontal control points(CPⅠ)for basic network

在基础框架平面控制网(CP0)的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网和铺轨基桩控制网起闭的基准。

2.1.5 线路控制网(CPⅡ)horizontal control points (CPⅡ)for route network

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上沿线路附近布设,为勘测、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控制和轨道施工阶段基桩控制网起闭的基准。

2.1.6 铺轨基桩控制网(CPⅢ)horizontal control points (CPⅢ)for track base-stake network。

沿线路布设的三维控制网,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或线路控制网(CPⅡ),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施测,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

2.1.7 三角形网triangular network

由一系列相连的三角形构成的测量控制网,它是对以往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的统称。

2.1.8 工点地形图topographic map of construction site

为车站、桥梁、隧道、路基和站场等工程设计提供的局部大比例尺地形图。

2.1.9 中线测量center line survey

将设计的铁路中心线详细测设到地面的工作。

2.1.10 中桩高程测量center-line stake leveling

沿线路以水准点为起闭,测定中线桩处的地面高程或既有线的轨顶高程,也称中桩水准。

2.1.11 交叉测量across survey

电线、管线、公(道)路等建筑物与铁路线路交叉关系(平面、高程)的测量工作。2.1.12 洞外控制测量outside tunnel controlling survey

为保证隧道贯通,在洞外进行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

2.1.13 洞内控制测量inside tunnel controlling survey

为保证隧道贯通,在洞内进行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

2.1.14 竖井联系测量shaft connection survey

隧道施工测量中,将洞外控制网的坐标、方向和高程通过竖井传递到洞内的测量。

2.1.15 贯通误差through error

隧道贯通后,在贯通面处的坐标、方向和高程的误差。

2.1.16 水文测量hydrological survey

为了工程的正确设置而进行的相关水文方面的测量,如水位、水文断面、水坡等的测量。

2.1.17 桥梁墩台定位location of pier and abutment

桥墩、桥台中心位置的定位放样测量。

2.1.18 变形测量deformation survey

在铁路建设和运营阶段,对路基、桥梁、隧道和轨道等构筑物的水平位移、沉降、倾斜等变形量进行定期或持续的测量。

2.2 主要符号

DS05、DS1、DS3——水准仪的等级

C——照准差

D——测距边长

m D——测距中误差

mβ——测角中误差

mα——方位角中误差

W——三角形角度闭合差

fβ——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n——连续自然数的一个数值

L——测量线路导线、GPS、水准等长度,单位为km

K——测段长度,单位为km

MΔ——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

M W——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

N——附合线路或闭合环的个数

R——地球平均曲率半径

P——测量的权

S——边长、斜距

H m——平均高程

h——高差

m L——桥轴线长度中误差

ΔD——墩中心点位放样限差

3 平面控制测量

3.1一般规定

3.1.1 新建铁路平面控制网包括线路、桥梁和隧道等工程的控制网,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和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施测。

3.1.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依次为特、一、二、三、四、五等,导线测量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一、二、三、四等。

3.1.3 平面控制网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 控制网布设应符合因地制宜、技术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进行联测方案设计。

2 各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铁路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 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2 卫星定位测量

3.2.1 卫星定位测量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3.2.2)

式中σ——基线弦长标准差(mm)

a——固定误差(mm)

b ——比例误差系数(mm/km)

d ——相邻点间距离(km)

3.2.3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网设计应视其目的、预期达到的精度、作业时卫星的可见性、成果的可靠性,以及参加作业的接收机台数和交通等后勤条件,按照优化设计的原则进行。

2 控制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各等级控制网同步图形之间的连接应采用边联式或网联式。五等控制网也可采用点联式布网,但应加强全网定位结果的检核,防止粗差出现。

3 特等GPS网应与GPS永久性跟踪站联测,联测站数不得少于2个。一、二、三、

四、五等控制网应与高一级的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总数不得少于3个,特殊情况下不得少于2个。为求得控制点的正常高,应根据需要适当进行高程联测。

3.2.4 GPS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GPS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注:平均重复设站数≥1.5是指至少有50%的点设站2次。

2 一、二、三、四、五等GPS控制网测量可不观测气象要素,但应记录天气状况。特等GPS控制网测量应同时观测气象元素。气象元素的观测方法、要求及气象仪表的检定应符合现行国家《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规定。

3 特等控制网观测时段应尽可能日夜均匀,且应至少有一个时段为夜间观测时段,夜间观测从日落后1小时开始起算至日出为止(以同步环最西部点为标准)。

3.2.5 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等及以下各等级控制网的基线解算和特等GPS控制网基线预处理可以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特等GPS控制网基线精密处理须采用专门的软件,计算结果中应包括相对定位坐标和协方差阵等信息。

2 起算点坐标系,特等应为ITRF YY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一等及以下各等级可为WGS 84坐标系。特等起算点的瞬时历元坐标精度不低于1m,一等及以下各等级起算点坐标精度应不低于20m。

3 特等网基线处理应采用精密星历。一等及以下各等级网基线处理时,可采用广播星历。

4 GPS测量计算应进行表3.2.5中的几项检查,并提交相应资料。

表3.2.5 基线质量检验限差

注:1 σ为相应等级规定的测量中误差 ,σ

=n 为闭合环边数。

2 当环由长短悬殊的边组成时,宜按边长和等级规定的精度计算每条边的σ,并按误差传播定律 ,计算环闭合差的限差。

3.2.6 一等及以下各等级网测量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线解算起算点的单点定位观测时间不宜少于30min 。可采用单基线解算模式或多基线解算模式,并采用双差固定解。

2 外业观测的全部数据应经同步环、独立环和重复基线检核,并符合本规范表3.2.5的规定。

3 控制网约束平差后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应符合本规范表3.2.1的规定。

3.2.7 特等网测量数据处理应参照现行国家《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B 级网的要求执行。

3.2.8 卫星定位测量提交的成果资料应包括:

1 技术设计书;

2 技术总结;

3 控制网坐标成果;

4 点之记;

5 控制网计算表。

3.3 导线测量

3.3.1 导线控制网可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导线网。 3.3.2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注:表中n为测站数,D为测距边长,以千米计。

3.3.3 导线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相邻边长之比不宜小于1:3。

3.3.4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作业前应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校,仪器性能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3.3.5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5的规定。

表3.3.5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2 当观测方向数少于3个时,可不归零。

3 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4 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测回间应均匀配置度盘。采用全站仪或电子经纬仪时可不受此限制。

2)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3)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值不得超过一格;四等以上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o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有垂直轴补偿器的仪器可不受此限制。

3.3.6 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度盘位置上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同方向测回间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2 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应立即重测该测回。

3 测回中重测的方向数超过方向总数的1/3时,该测回数据作废并重测。

]

[12

n f N m β

=4 测站中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该测站全部成果作废并重测。 3.3.7 水平角观测结束后,导线环(段)的测角中误差应按(3.3.7)式计算:

(3.3.7) 式中 m —— 导线环(段)测角中误差(″);

f β —— 导线环(段)角度闭合差(″); N —— 导线环(段)个数; n —— 导线环(段)测站数。

3.3.8 距离测量应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观测,使用的仪器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 的规定。测距仪精度等级按表3.3.8划分。

注:表中m d 按测距仪出厂标称精度的绝对值,归算到1km 的测距标准偏差。

3.3.9 距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距离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9-1的规定。

注:一测回是指仪器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

2 距离往返观测平距较差应小于2m D 。

3 测距边的斜距应进行气象改正和仪器常数改正。

气象改正应以观测时记录的气压、气温按式(3.3.9-1)计算。气压、气温读数精度应符合表3.3.9-2的规定。三等及以上等级测量应在测站和反射镜站分别测记,四等及以下等级可在测站进行测记。当测边两端气象条件差异较大时,应在测站和反射镜站分别测记。当测区平坦,气象条件差异不大时,也可记录上午和下午的平均气压、气温。当使用全站仪时,也可将气象条件输入仪器,让仪器自动进行气象改正。气象改正值按(3.3.9-1)式计算: ΔD =(n 0-n )·D (3.3.9-1) 式中 D ——测量斜距长(

km );

n ——实际群折射率; n 。——仪器基准折射率。

4 测距仪与反光镜的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应按(3.3.9-2)式计算: D p =2

2h s -

(3.3.9-2)

式中 Dp ——测距边两端点仪器与反光镜的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m );

s ——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m ); h ——仪器与反光镜之间的高差(m )。 5 测距边的精度评定,应按(3.3.9-3)、(3.3.9-4)式计算。 1)往返测距单位权中误差 μ=

[]n

pdd 2 (3.3.9-3)

式中 μ—— 往返测距单位权中误差(mm );

)1(00A

m

R H H D D -+

=d —— 各边往返距离的较差(mm ); n —— 测距的边数;

p —— 各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其值为1/δD 2 ,δD 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按测距仪的标称精度计算。

2)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

m Di =μ

i

P 1

(3.3.9-4) 式中 m Di ——第i 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m );

Pi ——第i 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3.3.10 成果记录、整理和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或外业电子记录数据,确认观测成果全部符合本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计算。

2 一级及以上导线计算,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法平差,并应提供单位权中误差、测角中误差、点位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点位误差椭圆参数和相对点位误差椭圆参数等精度评定数据。二级导线可采用近似平差法平差。

3 测距边长的归化投影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归算到测区投影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3.3.10-1)式计算:

(3.3.10-1)

式中 D ——归算到投影高程面上的测距长度(m );

D 0——测距边两端平均高程面上的平距(m ); H 0——投影面高程(m );

H m ——测距边两端的平均高程(m );

R A ——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的法截弧曲率半径(m )。

2)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3.3.10-2)式计算:

???? ?

?+++-=m m A m m h H R h H D D 101 (3.3.10-2) 式中 D 1——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长度(m );

h m ——大地水准面高出参考椭球面的高差(m )。

3)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应按(3.3.10-3)式计算:

????

?

??++=2222

122421m m m R y R Y D D (3.3.10-3)

式中 D 2——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m );

Y m ——测距边中点横坐标(m ); Δy ——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增量(m );

R m——测距边中点的参考椭球平均曲率半径(m)。

4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应符合表3.3.10的规定。

3.4三角形网测量

3.4.1 各等级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4.1的规定。

表3.4.1 三角形网测量的技术要求

作为三角形网中的观测量参与平差计算。

3.4.3 三角形网水平角观测,除符合本规范第3.4.1条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3.3.6条的规定。

3.4.4 三角形网的边长测量应按本规范第3.3.9条和表3.4.1的规定执行。

3.4.5外业工作完成后,经各种归算后的观测值,应按三角形网的各种几何条件,检查观测成果质量。三角形闭合差限值应符合本规范表3.4.1的规定。

3.4.6 三角形网测角中误差应按(3.4.6)式计算。

mβ=[]

n

WW

3

(3.4.6)

式中mβ——测角中误差(");

W ——三角形内角和闭合差(");

n ——三角形个数。

3.4.7 三角形网平差时,观测角(或观测方向)和观测边均应作为观测值参与平差,角度和距离的先验中误差,应按本规范第3.3.9条、3.4.6条的方法计算,也可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求得的经验公式估算,并用以计算角度(或方向)及边长的权。

3.4.8 三角形网严密平差后应提供单位权中误差、测角中误差、点位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点位误差椭圆参数和相对点位误差椭圆参数等精度评定数据。一测站上有不同等级观测成果时,高等级的先进行平差,低等级的强制附合。

3.4.9 三角形网内业计算取位应符合本规范表3.3.10的规定。

4 高程控制测量

4.1一般规定

4.1.1 高程控制测量等级划分为一、二、三、四、五等。各等级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有困难的山岭地带、沼泽及水网地区,三等及以下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4.1.2 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铁路工程设计行车速度、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选择。首级网可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环形网,加密网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各等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2的规定。困难条件下,水准路线长度可酌情放宽。 大型桥梁和隧道应根据工程规模和精度要求建立独立高程控制网。

表4.1.2 高程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注:表中,M Δ和M w 应按(4.1.2-1)、(4.1.2-2)式计算:

][41L

n M ??

=

? (4.1.2-1)

][1L

WW N M W =

(4.1.2-2) 式中 △ ——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

L —— 测段长(km ); n —— 测段数;

W —— 经过各项修正后的水准路线闭合差(mm ); N —— 水准路线环数。

4.2水准测量

4.2.1 水准测量的各等级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 水准测量限差要求(mm )

注:K为测段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Ri为检测测段长度,以千米计。

4.2.2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4.2.3 对于新购置的仪器、水准标尺应进行全面检验,新购仪器、水准标尺的检验项目、方法和要求应按现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与《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4.2.4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类型必须符合相应等级的要求,宜采用相应等级的数字水准仪及其自动记录功能采集数据。

4.2.5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在每个项目作业前按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进行检验。

4.2.6 水准测量的观测方式应按表4.2.6中相应等级测量的规定执行。

表4.2.6 水准测量的主要方式

注:1 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2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以千米计。

4.2.7 水准测量观测的限差应符合表4.2.7的规定。

4.2.8 水准观测中,测站观测限差超限必须立即重测,否则从水准点或间隙点起重测。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超限必须重测,重测后应选用往返合格的成果。如果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差时,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4.2.9 观测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纪录,在全面检查确认观测成果全部符合规定后,才能进行计算。

4.2.10 四等及以上高程控制测量均应计算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应以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按(4.1.2-1)式计算偶然中误差MΔ。

4.2.11 四等及以上水准测量应在全线测量贯通后采用严密平差方法进行整体平差,并求出各点的高程中误差。

4.2.12 水准测量数据取位应符合表4.2.12的规定。

表4.2.12 水准测量数据取位

4.3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4.3.1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注:D 为测距边长,Li 为测段间累计测距边长,以千米计。

4.3.2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宜布设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视线高度和离开障碍物的

距离不得小于1.2m 。高程导线的闭合长度不应超过相应等级水准线路的最大长度。 4.3.3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注:表中D 以千米计。

4.3.4 三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按单程双往返或双程往返方法。测站间两组对向观测高差的平均值之较差不应大于12D mm 。

4.3.5 所使用的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作业前应按本规范附录B 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校,

仪器性能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 的要求。

4.3.6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结合平面导线测量同时进行。闭合限差应符合本章表4.3.3条的规定。

2 仪器高和反射镜高量测,应在测前、测后各测一次,两次互差不得超过2mm 。三、四等测量时,宜采用专用测尺或测杆量测。

3 距离应采用不低于Ⅱ级精度的测距仪观测,取位至毫米。测距限差应符合本规范表3.3.9-1相应仪器等级的规定。导线点应作为高程转点,转点间的距离和竖直角必须往返观测,并宜在同一气象条件下完成。计算高差时应考虑大气折光差和地球曲率的影响。两点间高差采用往返观测平均值。

4 测距时,应测定气温,读至0.5℃,并在斜距中加入气象改正。

5 竖直角采用中丝法测量,往返观测应符合本章表4.3.3的规定。竖直角不宜大于20°,否则,应适当增加测回数,提高竖直角和距离的测量精度。

6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观测时间的选择取决于成像是否稳定。但在日出、日落时,大气垂直折光系数变化较大,不宜进行长边观测。

4.3.7 三角高程高差应按(4.3.7-1)~(4.3.7-4)式进行计算。 1 用光电测距的斜距计算高差: 单向观测

Δh 1.2 =S 1.2 sinV 1.2+R

V S 2cos 2

.1222.1(1-K )+ i 1 -l 1 (4.3.7-1)

对向观测

Δh 1.2 =

2

sin sin 1.21.22.12.1V S V S -+21(i 1+l 2)-21

(i 2+l 1) (4.3.7-2) 2 用水平距离计算高差:

单向观测

Δh 1.2 =D 2.1tanV 1.2+R K 21-D 2

2

.1+i 1-l 1 (4.3.7-3) 对向观测

Δh 1.2 = D 2

.12

tan tan 1.22.1V V -+21(i 1+l 2)-21

(i 2+l 1) (4.3.7-4) 式中 Δh 1.2——点1至点2间的高差;

S i.j ——点i 至点j 间的斜距; D 2.1 ——点1至点2间的水平距离;

V i.j ——点i 至点j 间的垂直角; i 1、i 2 ——点1、点2的仪器高; l 2、l 1 ——点1、点2的反射镜高; K ——折光系数;

R ——地球平均曲率半径。

4.3.8 一组测量中,各边球差改正后,当往返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往返重测。重测的往返测高差较差仍然超限,但往返测高差平均值与原往返测高差平均值之差小于各等级水准测量限差时,其结果取2次往返测高差平均值的均值。

4.4 跨河水准测量

4.4.1 线路跨越江河、深沟时,各等级水准线路的跨越水准测量按下列规定执行:

1 当一、二等水准线路的跨越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 的江河、深沟时,可采用一般观测方法进行施测。但在测站上应变换仪器高度观测两次,两次高差之差不得超过 1.5mm ,取用两次结果的中数。当视线长度超过100m 时,应按跨河水准测量的规定执行。

2 当三、四等水准线路跨越视线长度不超过200m 的江河、深沟时,可以采用一般观测方法进行施测,但在测站上应变换仪器高度观测两次,两次高差之差不得超过7mm ,取用两次结果的中数。当视线长度超过200m 时,应按跨河水准测量的规定执行。

4.4.2 跨河水准测量应采用双线过河,并应按等精度在两岸联测,组成四边形闭合环。测量方法及其适用的距离按表4.4.2的规定执行。

表4.4.2 跨河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注:视线长度超过上表规定时,采用的方法和要求,应依据测区条件进行专项设计。

4.4.3 采用光学测微法、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和测距三角高程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时,测回数及组数应按表4.4.3的规定执行。仪器检校、场地布设、觇牌设计制作、观测方法、

记录与计算及跨河点高程检测等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注:1 表中s 为跨河视线长度千米数,尾数凑整到0.5或1。

2 各测回高差互差应小于按(4.4.3)式计算的限值。

S N M dH ??

?=4限 (4.4.3)

式中 限dH —测回间高差互差限值,mm ;

M Δ—相应等级的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m ; N —双测回的测回数; S —跨河视线长度,km 。

3 当只用一台水准仪或两台经纬仪进行跨河水准测量不能组成双测回时,测绘数为表4.4.3所列数

值的2倍。计算单测回互差的限dH 时,N 按单测回数计。

4.4.4 GPS 跨河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按现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

(新)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测量考试题(含答案)

宝兰客专BLTJ-10标段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由于各项测量工作中都存在误差,导致相向开挖中具有相同贯通里程的中线点在空间不相重合,此两点在空间的连线误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分量称为( B )。 A.贯通误差 B.横向贯通误差 C.水平贯通误差 D.高程贯通误差 2.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B)。 A.同级换手测量 B.彻底换手测量 C.施工复D.更换全部测量人员3.施工单位对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工作一般由(D)检查人员承担。 A.测量队 B.监理单位C.分包单位D.施工单位 4.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复测、路基边坡放样和(B)。 A.地形测量B.横断面测量C.纵断面测量D.线路竣工测量5.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桥梁控制测量B.墩台定位及轴线测量C.变形观测D.地形测量 6.下列水准仪使用程序正确的是( D ) A.粗平;安置;照准;调焦;精平;读数 B.消除视差;安置;粗平;照准;精平;调焦;读数 C.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D.安置;粗平;照准;消除视差;调焦;精平;读数。 7. CPⅡ控制网复测时,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为:( C ) A、1/55000 B、1/80000 C、1/100000 8.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9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 C ) 引起的。 A 大气折光 B 测距误差 C 测角误差 D 地球曲率 10.水准仪i 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与水准轴之间的( A ) A 在垂直面上技影的交角 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 C 在空间的交角 11.有一台标准精度为2mm+2ppm 的测距仪,测量了一条lkm 的边长, 边长误差为( B ) A、土2mm B、土4mm C、土6mm D、土8mm 1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C )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13. 测量工作要按照( B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A.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B.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碎部 C. 从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D. 从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14.设AB 距离为200.23m ,方位角为121 0 23' 36" ,则AB 的x 坐标增 量为( D )m. 。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第1章总则 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 一般规定 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 水平角观测 距离测量 内业计算 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 一般规定 水准测量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第4章地形测量

一般规定 图根控制测量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水域地形测量 地形图的修测 第5章线路测量 一般规定 铁路、公路测量 架空索道测量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第6章绘图与复制 一般规定

绘图 编绘 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 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 打样与胶印 第7章施工测量 一般规定 施工控制测量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 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 第8章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一般规定 竣工总图的编绘 竣工总图的实测

第9章变形测量 一般规定 水平位移监测网 垂直位移监测网 水平位移测量 垂直位移测量 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 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 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 附录四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 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 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 工程测量规范-总则

工程测量规范 第1章总则 第1.0.1 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对于测图面积大于50K㎡的1∶5000比例尺地形图,在满足工程建设对测图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宜按国家测绘局颁发的现行有关规范执行。 第条工程测量作业前,应了解委托方对测绘工作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踏勘,并应搜集、分析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或勘察纲要。工程进行中,应加强内、外业的质量检查。工程收尾,应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资料整理、工程技术报告书或说明书的编写工作。 第条对测绘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修。

高铁项目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序,也是施工质量控制与监测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测量工作的管理,统一项目测量管理的有关制度,规范测量工作,制定本测量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XX铁路第四经理部正线及其相关工程的测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质量管理部设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所管辖的测量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经理部应重视测量工作,加强领导和监督。为测量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证必要的交通、后勤服务。对测量工作应结合质量检查进行全面检查。 第二章技术标准 第五条《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第六条《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第七条《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规范》(GB/T18314-2001) 第八条《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 第九条《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1994) 第十条《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第十一条《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第十二条《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第十三条《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 第十四条条新建XX铁路工程设计文件。

其中,《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为根本,也是执行顺序的最高级,其次是行业标准,最后是参照国家标准。 第三章职责分工 第十五条项目经理部职责: 1、负责对各架子队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 2、负责组织全线精密工程控制网贯通复测工作,对精密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3、负责对各架子队精密测量技术方案的审批工作,并将批准的方案及时下发各架子队; 4、负责加强精密测量过程的质量检查,及时分析处理测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第十六条架子队职责: 1、各架子队必须组建测量队,测量队必须选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负责本管段的精密测量工作(包括控制点的加密及恢复、施工测量复核等工作),同时负责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 2、负责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确保持证上岗; 3、各架子队负责组织对本管段内精测网进行加密控制测量,并将控制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 4、负责工程施工测量的日常管理工作; 5、负责精密网控制点的保护工作; 6、负责精密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7、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样工作,并且在放样前对所用控制点进行常规检核。 第四章人员及设备管理 第十七条人员管理: 1、经理部指定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测量负责人应有从事测量工作相关经验,完全能胜任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考试题(含答案)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考试试题 姓名职务单位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由于各项测量工作中都存在误差,导致相向开挖中具有相同贯通里程的中线点在空间不相重合,此两点在空间的连线误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分量称为( B )。 A.贯通误差 B.横向贯通误差 C.水平贯通误差 D.高程贯通误差 2.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B)。 A.同级换手测量 B.彻底换手测量 C.施工复D.更换全部测量人员3.施工单位对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工作一般由(D)检查人员承担。 A.测量队 B.监理单位C.分包单位D.施工单位 4.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复测、路基边坡放样和(B)。 A.地形测量B.横断面测量C.纵断面测量D.线路竣工测量5.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桥梁控制测量B.墩台定位及轴线测量C.变形观测D.地形测量 6.下列水准仪使用程序正确的是( D ) A.粗平;安置;照准;调焦;精平;读数 B.消除视差;安置;粗平;照准;精平;调焦;读数 C.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D.安置;粗平;照准;消除视差;调焦;精平;读数。 7. CPⅡ控制网复测时,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为:( C ) A、1/55000 B、1/80000 C、1/100000 8.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9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 C ) 引起的。 A 大气折光 B 测距误差 C 测角误差 D 地球曲率 10.水准仪i 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与水准轴之间的( A ) A 在垂直面上技影的交角 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 C 在空间的交角 11.有一台标准精度为2mm+2ppm 的测距仪,测量了一条lkm 的边长, 边长误差为( B ) A、土2mm B、土4mm C、土6mm D、土8mm 1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C )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13. 测量工作要按照( B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A.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B.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碎部 C. 从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D. 从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14.设AB 距离为200.23m ,方位角为121 0 23' 36" ,则AB 的x 坐标增 量为( D )m. 。 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

新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前言 本规范系根据铁道部经规院经规标准(2005)17号文的要求,对《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进行全面修订而成。 本规范共分八章,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和符号、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线路测量、隧道测量、桥涵测量、构筑物变形测量,另有三个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1.强调了控制测量在新建铁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增加了第3章平面控制测量和第4章高程控制测量的内容,把线路、桥梁、隧道有关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都集中到第3章和第4章中。 2.体现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理念 为保证控制网的测量成果质量满足新建铁路勘测、施工、运营维护三个阶段测量的要求,适应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三阶段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必须采用统一的基准。 3.确定了新建铁路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分级布网的布设原则。 4.提出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宜满足投影长度变形值≤25mm/km的要求。 5.提高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 6.将采用定测中线控制桩作为联系铁路勘测设计与施工的线路平面测量控制基准,修改为以平面控制网为新建铁路设计与施工测量的基准。 7.对施工复测的内容进行修改。 8.增加GPS RTK定测放线及航测法测绘路基横断面等内容。 9.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增加了在山区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三等水准测量的内容。 10.增加构筑物变形测量和轨道施工测量章节的内容。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邮政编码:610031),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铁二局、中铁大桥局、西南交通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工程测量学复习材料

工程测量学复习资料 绪论 1、工程测量学的定义。P1 (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3)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广义工程测量学。PPT 广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提供、处理和表达地表上、下及周围空间建筑和非建筑工程几何物理信息和图形信息,以及研究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3、工程测量学的相关组织与机构。PPT (1)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之第六委员会为“工程测量委员会(Engineering Surveys)”。 (2)“工程测量国际学术讨论会”德国、瑞士、奥地利三个德语系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发起组织了一个“工程测量国际学术讨论会”,每隔3~4年举行一次会议。到2004年已有14届了,每一届都有几个与当时发展有关的专题。 (3)中国测绘学会下设有工程测量分会。每2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4)各省的测绘学会,下设有工程测量专业委员会。 4、工程测量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PPT “六化”: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的网络化。“十六字”:精确、可靠、快速、简便、实时、持续、动态、遥测。 第一章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测绘 1、测绘资料要满足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需要,其主要质量标准是什么?P10 (1)地形图的精度(2)比例尺的合理选择(3)测绘内容的取舍适度 2、平板仪测图的地形图平面位置的精度衡量指标?用图根点直接测定的地物点平面位置的中误差来源?P12 (1)地形图平面位置的精度可用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来衡量。 (2)在图上,用图根点直接测定的地物点平面位置的中误差来源主要有: 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图根点测定地物点距离产生的中误差 图根点测定地物点方向产生的中误差;地物点的刺点中误差 ·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约为0.2mm):包括图根点的测量中误差和图根点的展绘中误差。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09-12(附录).

95 附录A 控制点埋石图及标志注字方法 本附录所规定的各级平面水准点标石的埋设规格均为一般地区普通标石的埋设(标石可采用混凝土预制桩或现场浇注),对于特殊地区的标石埋设,应根据线路所在地区的土质、地质构造及区域沉降等因素,进行特殊地区的控制点埋设(如基岩点、深埋点等)。 A.1 控制点标志 A.1.1 金属标志制作材料为铸铁或其它金属。规格应符合图A.1.1的规定,图中“××××××”处为测量单位名称。 A.1.2 不锈钢标志可采用直径为12~20mm ,长度为20~30mm 不锈钢材料,下部采用普通钢筋焊接而成。规格应符合图A.1.2的规定。 不锈钢

普通钢 图A.1.1 金属标志(单位:mm )图A.1.2 不锈钢标志(单位:mm ) A.2 平面控制点标石的埋设 A.2.1 建筑物顶上设置标石,标石应和建筑物顶面牢固连接。建筑物上各等平面控制点标石设置规格应符合图A.2.1-1、图A.2.1-2的规定。 图A.2.1-1 建筑物CP0平面控制点标石(单位:mm ) 96 图A.2.1-2 建筑物上CPI 、CPII 平面控制点标石(单位:mm ) A.2.2 CP0控制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图A.2.2的规定。 图A.2.2 CP0控制点标石埋设图(单位:mm ) 注:1-盖;2-土面;3-砖;4-素土;5-冻土;6-贫混凝土 A.2.3 二等导线/三角形网/GPS平面控制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图A.2.3的规定。 97

图A.2.3 二等导线/三角形网/GPS平面控制点点标石埋设图(单位:mm ) 注:1-盖;2-土面;3-砖;4-素土;5-冻土线;6-贫混凝土 A.2.4 三等导线/三角形网/GPS平面控制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图A.2.4规定。 图A.2.4 三等及以上导线/三角形网/GPS平面控制点点标石埋设图(单位:mm ) 注:1-盖;2-土面;3-砖;4-素土;5-冻土;6-贫混凝土

铁路规范清单

铁路规范 TB10001-2005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10002.1-2005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02.2-2005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2005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5-2005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TB10003-2005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10-1998 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TB10011-1998 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 TB10012-2001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10013-2004 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 TB10016-2002 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 TB10017-1999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TB10018-2003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TB10025-2006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TB10027-2001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 TB10035-2006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 TB10038-2001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 TB10041-2003 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 TB10044-1998 铁路工程CAD技术规范 TB10049-2004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TB10052-1997 铁路柔性墩桥技术规范 TB10053-1998 铁路工程地质风沙勘测规则 TB/T10058-1998 铁路工程制图标准 TB/T10059-1998 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 TB10061-1998 铁路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TB10063-1999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TB10066-2000 铁路站场道路和排水设计规范 TB10077-2001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10079-2002 铁路生产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TB10082-2005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 TB10083-2005 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 TB10101-1999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2-2004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4-2003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 TB10108-2002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TB10118-2006 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TB10120-2002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TB10202-2002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TB10203-2002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204-2002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9-2002 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

铁路专用线定测技术要求(总)

新建铁路 眉山金象化工专用线定测技术要求 中中铁铁二二院院工工程程集集团团有有限限责责任任公公司司二〇一一年三月成都

目录第一部分:综合要求 一、勘测范围 二、线路走向及工程概述 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四、综合技术要求及有关注意事宜 第二部分:专业技术要求 一、线路 二、轨道 三、路基 四、桥涵 五、站场 六、机械 七、电力 八、施预

第一部分:综合要求 一、勘测范围 1、既有眉山车站; 2、眉山站至企业站区间线路,线路长3.2km; 3、金象化工园区企业站; 4、既有成昆线K92+700~K95+200段复核线路平纵断面。 二、线路走向及工程概述 线路经既有眉山车站昆明端引出,沿既有线而行,上跨眉象路、小碾河后,夹既有成昆线与成昆新双线之间而行,在成昆新双线DK50+300附近下穿成昆新双线至西侧,而后线路折向西侧,与金象大道并行上跨成了高速公路,落地后设企业站。 正线长度4.4km(其中增建第二线长0.3km,新建单线4.1km)。共设2个车站:眉山(既有改建)、金象站(新建)。 三、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国铁Ⅲ级。 正线数目:单线。 限制坡度:6?。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600米,困难地段350米。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SS3。 装卸线有效长度:850m。 闭塞类型:继电自动闭塞。 四、综合技术要求及有关注意事宜 (一)勘测设计一体化的基本要求 1、执行院颁勘测设计一体化的有关规定。

2、充分利用相关软件和科研成果,及时整理和提交勘查成果,尽可能的缩短勘测设计周期。 3、参与本项目勘测设计的各单位和人员,要加强联系、密切协作,尤其是需要勘测队配合收集资料的施预和站后专业,要加强与勘测队的现场配合工作,确保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以保证设计的需要。 4、外业测绘和地质勘查单位和人员必须服从项目总体组的统一指挥和安排。 5、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本项目边勘测、边稳定方案、边开放、边设计的流水作业顺畅。 (二)勘测中执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和规则 1、勘测中参照执行《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以及院颁《高速铁路勘察细则》、《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并执行现行有关规定、规范和细则以及各专业技术要求中的有关规定等。勘测中严格执行质量自检制度,对不满足精度要求的勘测资料必须返工重测。勘测资料严禁弄虚作假。 2、各专业勘测资料的收集严格按“二设科技发〔2006〕424号关于发布《工程建设项目勘察技术资料搜集暂行办法》的通知”,以及中铁二院科技发〔2007〕163号关于印发“工程建设项目三电及管线调查迁改工程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办理。 3、勘测资料的计量单位、图例、图式、图幅、图标等均按院现行规定办理。平、纵断面图可不作正式封面,封底外业工作人员栏应签署齐全。 4、总体组的补充技术要求及现场核对纪要作为本技术要求的补充。 (三)勘测中的注意事项 针对本线设计标准高、道路纵横、建筑物密集等特点,特别要求

铁路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 - 1 - 2.工程概况 ........................................... - 1 - 3.测量组织管理................................................................................... - 1 - 测量管理机构...................................................................................... - 1 -测量人员配备...................................................................................... - 2 -测量仪器配备...................................................................................... - 3 -测量管理制度...................................................................................... - 4 -? 施工测量质量技术管理 ............................................................ - 4 - 测量内业管理............................................................................ - 5 - 测量外业管理............................................................................ - 7 -施工测量安全防护.............................................................................. - 8 -测量人员安全防护 .................................................................... - 8 - 测量仪器安全防护 .................................................................... - 9 - 4.控制测量 .......................................................................................... - 9 - 平面控制测量 ................................................................................... - 9 -% 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的复测 ............................................ - 9 - 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的复测 ............................................ - 12 - 加密CPII的测量...................................................................... - 13 -GPS平面控制测量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 - 15 -高程控制测量.................................................................................... - 16 -水准点的复测及加密点测量 .................................................. - 16 - 水准点的复测及加密技术要求技术指标与精度要求............ - 16 - 高程控制网复测成果的确认 .................................................... - 18 -— 5.施工放样测量................................................................................. - 18 - 路基施工测量 ................................................................................. - 18 -桥涵施工测量 ................................................................................. - 20 -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一技术依据 《客运专线无渣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 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BT10054-97《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范》。 二施工控制测量 2.1 测量组织管理形式 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及高速铁路的高标准要求,测量组织机构本着人尽其责、物尽其力的原则,建立了一支精干高效、组织纪律严明的管理队伍来进行项目的测量管理工作。 工区经理部的测量工作由工区总工程师总负责,由测量工程师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对于测量方案设计、测量成果的整理以及测量放样数据的计算等工作,须经测量工程师复核,总工程师审核合格后上报项目经理部工程管理审核,审核合格后报送监理单位审批,所有内业计算资料须经监理单位审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2 施工测量控制点的复测及加密 2.2.1 测量人员: 2.2.2 测量设备:莱卡GPS一套、 GTS-711全站仪、苏光水准仪、 SOKKI ∧ C32Ⅱ水准仪 2.2.3 加密点的选布 加密桩选点时应充分利用设计单位的CPI、CPII控制点,并结合施工放样的要求,加密点应按少而精的选择分布。 加密点应选埋在便于施工放样和保存的地方,应在设计单位的CPI或者CPII 控制点之间进行加密,两相邻加密点间的距离不应短于300米;相邻点之间要求通视,为便于GPS测量,加密点应埋设在开阔地带,远离高压线、发射塔、树木、房屋等遮盖物。选点位置直接影响GPS测量的观测质量,点位务必选在高度角15°以上无障碍物遮挡的地方。

2.2.4 加密点的埋设 ****高速铁路施工工期较长,为保证控制点长期保存,避免锈蚀,加密点标心应采用不锈钢桩头,十字丝刻划,标石采用混凝土现场浇注,标石面规格为40cm*40cm. 2.2.5 加密点命名原则 为防止加密点点名命名重复,在使用时造成混淆,以距离设计单位CPI、CPII 点最近的点名为基础,点名加后缀,如在某个设计控制点附近加密两个点,沿线路桩号加大方向第一个点名后缀为:“-1”,第二个点名后缀为:“-2”,依次类推。水准和平面共用点的在编号前加G。点名应标识清楚,便于识别和保存。 2.3 施工平面控制点加密技术要求 2.3.1 测量方法 采用GPS测量的方法进行施工控制点的加密测量。测量等级和技术标准按《客运专线无渣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执行,按C级网的精密度要求进行复测。 2.3.2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2.4 水准点加密测量技术要求 2.4.1 加密水准点的布置 水准点加密和平面控制网并网。点位规格参照四等水准点的规格实施。水准

(完整版)2019年铁路工程知识点-测量、材料

1. 施工测量 1、铁路施工测量,是指在铁路工程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目的:根据施工的需要,将设计的线路、桥涵、隧道、站场等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敷设在地面上。 时间: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2、铁路施工测量的技术人员,需要获得技术培训和执业资格上岗证书,方可上岗。 3、测量仪器设备及工具定期(一般为1年)到国家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 4、鉴于不同的工程对象,有不同的精度要求,精度标准不能低于规范要求。 5、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应实行同级换手测量。彻底换手测量,须更换全部测量人员、仪器及计算资料;同级换手测量,须更换观测和计算人员。 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记录清楚,签署完善,并应复核和检算,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使用。人工记录采用铅笔记录。 6、施工测量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施工测量质量过程检查施工单位测量队检查人员承担;实施施工测量质量最终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机构承担;施工测量质量验收工作监理单位组织。 7、施工测量成果的评定采用百分制,按缺陷扣分法(施工测量的缺陷分类表见表1C411012-2,缺陷值可参照制定)和加权平均法计算测量成果综合得分。 8、严重缺陷:a.伪造成果b.起算数据采用错误c.施工控制网的测设不符合要求d.施工控制网的现场复测误差超限e.计算程序采用错误f.仪器未经计量检定或经检定不符合要求 重缺陷:a.控制点点位选择不当b.施工放样时,放样条件不具备c.各项误差有50%以上大于限差的1/2 d.记录中的计算错误,对结果影响较大e.上交资料不完整f.仪器检验项目不全,检验结果有轻微不符合规定g.观测条件掌握不严h.其他严重的差、错、漏 轻缺陷:a.记录字体潦草、不规整b.数字或小数点错漏,对结果影响轻微 1

地铁施工规范

地铁施工规范 1《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2《地铁限界标准》 CJJ96-2003 技术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质量 3《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技术 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2 技术 5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TB10304-2009 安全 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质量 7 《建筑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质量 8《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质量 9《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 YBJ-225-2001 技术 1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2009 技术 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安全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 12 《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规程》 JGJ106-2003 试验 13 《钢筋焊接与验收规范》 JGJ18-2003T 质量 1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T114-2003 技术 15《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20104-99 技术 16《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测量 17《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资料 1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质量 19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141号文令质量 2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安全 21《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0070-88 安全 2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2014 质量 2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质量 24《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50152-2012 试验 25 《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 测量 26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2008 测量 2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安全 2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12 安全 2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技术 30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设计

高铁常用规范2016年

高铁常用规范 序号规范名称价格 1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27 2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9 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36 4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32 5 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5-2010 40 6 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6-2010 26 7 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7-2010 31 8 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8-2010 24 9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2 10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TB10601-2009 19 11 既有线施工监理工作手册(TD.9787113128067) 20 12 路基施工监理工作手册TD.9787113128050 18 13 桥梁施工监理工作手册TD.9787113128074 20 14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25 15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18

16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26 17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22 18 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6-2009)26 19 中国铁路总公司安全管理规定2015 16 20 高速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760-2013 20 21 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761-2013 18 22 中国高速铁路动态验收铁路总公司主编35 23 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Q/CR9202-2015 12 24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0402-2007 12 25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 14 26 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TB10443-2010 15 27 铁路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指南35 28 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3-2014)26 2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0.00 30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52-2012 21.00 3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10.00 3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204-2002(2010年版)20.00 3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8.00 3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5.00 3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2.00 3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9.00 37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10.00 38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 32.00

铁路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 作业指导书 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有关铁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有关铁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介绍:铁路工程施工测量的任务;、着重介绍路基、中小桥梁放样检查程序;强调放样放样检查制度和内 外业资料的管理工作、控制导线建立、移交、复测加密、施工测量的依据与工作原则等技术保证措施。 1、铁路工程施工测量的特点与任务 铁路工程一般由桥梁工程、路基工程、沟涵排水工程、隧道工程等附属工程 组成,构造繁杂,线路线型多变,施工里程一般较长,施工测量任务繁琐,特 别控制导线一般为线性要素点,位于线路左线,施工时全部破坏,需要重新布 设控制导线。一般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2、路基、桥梁的施工放样程序 路基施工放样检查程序与工作要求: (复测结果,报监理复测) (监理复测满足精度要求) ↓ ↓ ↓(监理复测满足精度要求)

(满足安排大临设施、施工便道的需要,满足征地的需要) ↓ (复测原地面标高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如果与设计图纸出入较大,通知项目部打联系单,重新确认工程量地面起伏较大,可用全站仪,同时测得高程点与中桩的关系,绘制断面图。) ↓ (确认工程清表后高程,计算实有工程量,特出地段清表深度超出设计要求,通知工程部,以联系单上报监理、建设单位;清表后标高资料由测量、监理、项目部三家共同认可后,以放样、复核、监理复测方式 签字) ↓ (目的确定路基填筑范围,放坡范围,即坡脚线,保证路基宽度,防止土源浪费,挖临时排水沟等) ↓ ↓ (即厚度测量,分层填筑时控制填土厚度。) ↓ (分层填筑时控制填土宽度。) ↓ ↓ ↓ ↓

铁路项目工程测量管理制度(3)

铁路项目工程测量管理制度(3) 铁路项目工程测量管理制度(三) (1 组织机构:工区设测量队,其中测量队长1人,队员7人,下设平面测量小组、高程测量小组、沉降观测测量小组。 (2 工区测量人员的主要职责,具体如下: 1、负责日常施工测量工作,负责精密网控制点的保护工作,按客运专线相关测量标准、规范设计单位提出的精度标准要求,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测量放样工作。 2、参加项目经理部组织的各自管段测量设计交底,制定测量方案,点收设计移交的精密控制点,签署交接桩纪要。 3、负责在设计加密施工控制点。 4、在复测过程中发现差错资料与现场不符时,应立即书面通知项目测量队,以便及时处理。 5、负责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保存、使用精密测量成果。 6、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监理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 7、工区负责工区测量仪器设备保养、标定,负责加密控制网测量资料的整理与管理,项目测量队对工区的上述工作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8、在项目测量队统一组织下按要求进行竣工测量。 (3 工程测量的基本内容,主要如下: 1、土建工程施工测量。 2、建筑物、构筑物变形测量、沉降观测。 3、轨道工程施工测量。 4、安装工程测量;竣工测量。 (4 测量依据 1、经批准采用的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测量方案。 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6、《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5 所有施工放样测量都必须进行换手测量。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实行同级换手测量。彻底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人员、仪器计算资料;同级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和计算人员。 (6 工区指定专人负责测量工作和监控量测工作,并任命一名责任心强、测量技术水平高、具有相应资历的技术人员为测量主管工程师,负责组织和实施各项测量工作,随时处理测量过程中的问题。负责测量的技术人员和测量工应保持稳定,以保证持续有效地工作。 (7 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国家行业的有关测量规范、施工规范、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了解工程设计与施工意图,做到对测量任务心中有数。 (8 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测量仪器的性能和操作规程,并能熟练操作测量仪器,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测量仪器造成损害使测量结果产生错误。 (9 测量使用的仪器精度指标必须满足相应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要求。 (10 测量仪器必须按计量法规的要求进行定期送检。超过检定周期精度达不到要求的禁止使用,因仪器计量不合格产生工程测量事故要追究责任者。 (11 每台测量仪器和每件测量工具都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所有测量器具的使用、维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有关技术问题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有关技术问题 发表时间:2019-02-25T14:32:46.6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作者:鲁军[导读] 工作人员才会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工作态度,并且能够认真完成自己的工程测量任务,进而促进我国高铁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摘要:交通运输业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大力发展高铁建设,国家对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高速铁路测量中应用到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测量技术都存在一些不足,甚至跟不上时代发展得脚步,因 此,这就需要将先进的测量技术应用到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我国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在不断提高,以适应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只有保证了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才能够很好的满足高速铁路发展需求。关键词: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问题 1、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概述 1.1工程测量的作用及方式 铁路工程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铁路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以及养护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测量数据支持。根据测量方式进行划分,可分为高程控制网测量、平面控制网测量两种类型。铁路工程测量中,最为常用的测量方式便是平面控制网测量。 1.2要求解析 铁路工程测量中运用平面控制网测量方式时,主要是按照逐级控制、分级布网原则来进行实际测量。平面控制网测量的具体步骤包括六个方面。第一,框架控制网。采取卫星定位测量技术构建而成的三维控制网,是铁路全段的坐标起算基准。第二,基础平面控制网。主要通过采取卫星定位测量技术,为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与养护提供准确的坐标基准。第三,线路平面控制网。其主要作用是为铁路勘测、施工提供准确的控制基准。第四,轨道控制网。其主要作用是为轨道铺设、铁路工程的运营维护提供准确的控制基准。第五,施工测量。主要为铁路工程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包括桥梁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加密、隧道控制网、施工放样、线路中线贯通、建筑物变形以及竣工测量等。第六,运营管理及维护。主要为铁路工程的运营管理及维护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包括构筑物变形测量、各级控制网的复测、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以及沉降地段变形测量等。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存在问题2.1测量仪器导致的质量问题 在实际铁路工程测量中,测量仪器的质量问题以及使用不当是导致工程测量数据不准确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①测量仪器相对落后,达不到当前工程测量的标准要求。在一些工程施工中,为了节省成本,不能及时的换新的仪器,还在使用比较老式的测量仪器,这样难保证测量精度;②测量人员在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工程测量时,往往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工程测量,没能够按照相关的规范来使用仪器,这很可能使测量的数据与实际不符,最终导致铁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③没能按照相关的规定来管理仪器,造成仪器失真。而对于工程测量仪器来说,其管理及保养都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不能让其他人员随意使用或放置,以防仪器失去精度。 2.2未能控制好测量质量 对于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监控来说,它既涉及到铁路工程的质量问题,又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问题,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监察,更加需要政府的职能监督。政府及社会监理要和相关部门协同进行工程验收,高铁质量重中之重不可忽视。然而,许多工程监理没能担负起应尽的责任,没有按照监理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其次有一些监理人员未使得当的测量仪器进行工程监理,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监理质量。 2.3工程测量产生误差 2.3.1GPS测量误差 (1)与控制段相关的误差,包括星历误差和卫星时钟误差,指的是在卫星传播过程中导航电文的参数值产生误差。(2)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一般是接收机噪声引起的误差。(3)与卫星信号有关的误差,指信号受到接收机和卫星之间的传播介质的影响而造成的误差。 2.3.2CPⅢ控制测量误差 CPⅢ控制网测量方式是采用后方交会全站仪自由设站的形式。误差来源主要是:(1)由观测值误差产生的自由设站点误差,主要原因是出现了方向观测误差;(2)两相邻测站在平面位置和高程产生的相对误差;(3)全站仪测量轨道各点的误差。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的主要内容和要求3.1检查工作 为了可以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提高施工质量,开工前的放线测量工作必须要严谨且精准,只有检测以及检查合格之后,才可以开始后续测量工作。具体检测内容如下:在开展测量放线工作之前,需要检测使用仪器的精准度以及破损程度;仪器安置完成以后,需要对三脚架的牢固性以及架腿伸缩的灵活性进行检测;对各种脚螺旋、对光螺旋以及微调螺旋和制动螺旋的有效性予以精确检测;对读数显微镜和望远镜呈现的清晰程度予以精确检测;检测仪器竖轴与照准部水准管轴、仪器横轴与十字丝、横轴与视准轴、仪器竖轴与横轴的垂直情况。 3.2重复测量水准点和导线点坐标项目部在开展施工之前,需要复测设计单位以及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复测的时候需要采用同精度等级的测量标准,复测内容主要包括水准点和导线,通过复测可以对设计单位以及业主所提供材料与桩位的精读、准确度的吻合程度、交桩点位的精确度进行检测。复测结果若是与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存在较大的差异,则需要二次复测。如果二次复测结果依旧与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不相符,则需要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联合分析该问题,并予以有效且合理的解决。 3.3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平面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