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E119建筑物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检测

ASTME119建筑物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检测
ASTME119建筑物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检测

ASTM E119-00 建筑物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检测 1. 适用范围 1.1本防火实验特性曲线标准所描述的实验方法,适用于建筑上的砖石构件和结构材料的复合构件,包括承重和非承重墙和隔墙、柱、主梁、次梁、板材以及用于地板和屋顶的板梁组合构件。这些方法还适用于其它构成建筑体永久性整体部分的组件和结构件。 1.2 分类的目的应当是记录特定条件下暴露于火焰时的相对性能,在其它条件下或离开火焰后,不应当引申决定具有适用性。 1.3 本标准用于在控制条件下描述材料、制品或组件对热和火焰的特性曲线,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火灾情况下材料、制品或组件的火灾危险评估所需的所有因素。 1.4 这些测试方法规定了一种暴露火焰的标准,用以比较建筑构件的测试结果。这些测试结果是评估建筑物和构件的预期防火性能的一个因素。应用这些测试标准来预计实际建筑的防火性能时,需评价测试条件。 1.5 用英制单位标记的数值作为标准值。括号内给出的数值仅供参考。 1.6 本标准无意阐明所有与之有关的安全问题。在使用本标准前,采用适当的安全和卫生措施以及决定规范限制的适用范围,是使用者的责任。 1.7 本标准文本中参照了注释和注脚作为解释性材料,这些注释的注脚(不包括表的图中的)不应作为本标准的要求。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C569,

E176。 3. 术语 3.1定义:本实验方法中术语的定义,

参照术语标准E176。 4. 意义和用途 4.1 本测试方法可评价1.1节所述建筑构件在预设的实验条件下所具有防火时间、保持结构完整的时间或同时评价两种性能,防火性能与构件种类有关。 4.2 试验将一个试样置于标准火焰之中,通过一段时间达到规定的温度。必要时,构件置于火焰中后还需经受规定的标准软管水流的测试。试验提供建筑构件在这些火焰条件下防火实验曲线的相对测量值。试验的火焰条件并不代表实际火灾情形,实际情形可随着火焰量、火焰性质、火焰分布、通风情况、房间大小和形状以及房间的热降特性的不同而变化。测试条件的变化和构件样本的尺寸、材料、组合方式等不同,也会影响到防火实验曲线。鉴于此,实际建筑应用中应考虑这些变量。 4.3 本测试标准适合以下用途: 4.3.1 对于墙、隔墙、地板或天花板构件:4.3.1.1 测定传热量。 4.3.1.2 测定足以点着废棉花的热气体传输量。 4.3.1.3 对承重构件,测定被测试样在火焰下的载荷能力。 4.3.2 对于单独的承重构件如梁和柱: 4.3.2.1 考虑到底座支撑情况(即受限或非受限),测量在实验火焰下的承载能

力。 4.4 本测试标准不提供以下内容: 4.4.1 不在被测构件测试部件组成或尺寸大小范围之内的建筑构件的全部性能数据。 4.4.2 由烟雾、毒气或其它物体燃烧

引起的火灾对建筑构件危害程度的评价。 4.4.3 控制程度、烟通道限制或物品燃烧对建筑构件影响程度的测量。 4.4.4 建筑部件之间的连接如地板-墙、墙-墙之间连接的火灾特性的模拟。 4.4.5 被测构件表面火焰流动的测量。 4.4.6 除非专门为被测建筑提供,构件中常规孔洞如电插座留孔、管线孔等的耐火效果。防火测试的控制 5. 时间-温度曲线 5.1 材料和建筑物防火测试的进行由图1所示的标准时间-温度曲线来控制。oooo曲线上表征特性的温度点有:1000F(538C),5min;1300F(704C),10min;ooooooo1550F(843C),30min;1700F(927C),1h;1850F(1010C),2h;2000F (1093oooC),4h;2300F(1260C),8h或大于8h。

5.2 详细的时间-温度曲线,参见附录X1。

6. 火炉温度

6.1 曲线上标定的温度点应试温度平均值,地板、屋顶或隔墙应使用不少于9个热电偶,结构柱应使用不少于8个热电偶。炉内热电偶应对称放置和分布,使其显示出样品几乎所有部位的温度。热电偶放置在保护套管内,套管的用材和形状应使所保护的热电偶器件的时间常数为5.0至

7.2min。高温温度计和热电偶在炉膛内伸进的长度不得小于12in.(305mm)。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保护套管和高温温度计,只要在实验条件下测量炉温时在精度范围内能显示相同的前述标准值即可。 6.1.1 对地板和柱子,热电偶测温点在测试开始时应放于样品

向火面12 in.(305mm)处,同时在测试期间不得接触到样品,以防止产生偏差。 6.1.2 对墙和隔墙,热电偶测温点在测试开始时应放于样品表面6 in.(152mm)处,同时在测试期间不得接触到样品,以防止产生偏差。

6.2 在开始的2小时内温度读取的间隔不超过5分钟,此后读取的间隔不超过10分钟。 6.3 火炉精度的控制应当是这样:由高温温度计读数结果的平均值所得到的时间-温度曲线,与图1所示的标注时间-温度曲线相比较,测试1小时内的偏差不超过10%,1至2小时之间的偏差不超过

7.5%,超过2小时的偏差不超过5%。 7. 地板、屋顶、墙和隔墙的背火面温度 7.1 背火面的温度应由置于干毡垫下的满足附录A1要求的热电偶或温度计来测量。热电偶的金属头或温度计的主干应埋于垫子之下,并且与背火面接触的距离不小于

31/2in.(89mm)。热电偶的热端或温度计的球体应近似地放置于垫子中央。保护或绝热套管和温度计主干的外径不得超过5/16in.(8mm)。垫子应紧贴于表面,并应与热电偶或温度计紧贴。温度计应只是部分埋入,埋入位置和球体之间的长度为3in.(76mm)。被垫子覆盖的热电偶金属丝不得超过B&S18度(0.04in.)(1.02mm),并应表涂放热防潮涂料进行电绝缘。 7.2 应记录表面上不少于9个点的温度。其中5个点应对称放置,1个点近似

处于试样中央,其余4个点应置于能表征测试下构件性能的地方。热电偶与试样

边缘的距离不得少于试样厚度的1.5倍,或

12in.(305mm)。例外情形:测试样品的其余部分无法代表建筑的某一部件。若次梁、大梁、壁柱或其它结构构件的背面或顶端的温度低于有代表性区域的温度,则热电偶不应至于这些部位。出去紧固件穿透构件的情况,如果在背火面一个直径为6in.(152mm)的圆内螺丝、钉子或夹钉总面积小于1%而使得紧固件位置的温度比有代表性区域的温度或高或低,则热电偶不应置于这些紧固件之上。oo 7.3 在任意一点的温度超过212F

(100C)之前,读取温度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5min。尔后的读书间隔可根据试样自行决定读得更频繁些,但不宜超过5min。 7.4 在背火面温升有一个限额的其规定情况下,耐火时间的终极温度点的确定应取单个点测量值的平均值。如果某一点的温升值超过规定极限的30%,其它点就可忽略而视为达到了耐火极限。由测试决定的分类 8. 试验结果报告 8.1 试验报告应与依规定测试方法所作测试结果一致。结果应采用精确到分钟的耐火时间来表达。报告应记录材料和构件在测试期间及火焰停止后的详细特性,包括变形、剥落、裂缝、试样及其组件的燃烧、火苗持续时间和烟雾的产生。

8.2 有关墙、地板、梁或天花板构件的测试报告,若对构件的膨胀、收缩及旋转性有限制,则在报告中应描述测试这些限制的办法。 8.3 在有最大荷载要求的情况下,测试报告应充分定义测试中所采用的荷载条件,并且应在测试报告的标题中指定荷载限制的条件。 8.4 当根据背火面和试样内的平均温升或最大温升,或根据荷重失效所测得的耐火极限为1/2h或大于1/2h时,由于火炉火焰与规定有差异从而可导致分类的变化,需要对耐火极限进行校正,校正值可由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2I(A-A)/3(A+L),其中:SS C:与I相同单位的校正值, I:测得的耐火时间, A:在3/4测得的耐火时间内,火炉平均温度曲线下的面积, A:标准火炉温度曲线下与测得的耐火时间相同部分的面积,S L:与A和A单位相同的热滞校正值(54℉.h或

30℃.h(3240℉.min或S1800℃.min))。当火焰温度高于标准时,耐火极限应加上校正值;同样地,当火焰温度低于标准时,应减去校正值。 8.5 不对称的构件可以用其中一面作为向火面,报告中应指明所选的向火面。当两面都测试时,报告应阐明每个面所具有的耐火极限类型。测试试样 9. 测试试样 9.1 测试试样应真正代表建筑构件的所期望的特征如材料、生产质量和各部件的尺寸等细节,同时试样施工的条件应代表在实际建筑施工操作中所处的条件。测试中所用材料和组分的

物理性能应被确定和记录。 9.2评价建筑防火等级时,建筑尺寸应落在测试时所采用的用测试试样的大小和尺寸的范围。若使用条件下建筑物的尺寸变小,则测试试样的尺寸应按相同比例变小,使测试结果能用于此限制条件。 9.3 被测试样带有屋顶时,屋顶应盖上3层厚、重15-lb(6.8-kg)的毡子,表

22面不用碎石而用单位面积(100ft(9m))不超过

120lb(54kg)的热浇沥青。带有这种毡子的构件的测试结果,可以允许在现场使用其它类型如更多层的、更多沥青的、表面有碎石的毡子。 9.4 设计的屋顶系统不使用屋顶毡子时,应采用能代表实际现场所用的材料和施工细节来进行试验。防火测试的进行 10. 耐火时间测试 10.1 在试样上连续做耐火时间测试,若有荷载做到荷载失效为止;或者做到试样能承受实验条件一段时间为止,该段时间等于给定的建筑类型验收条件所规定的时间。 10.2获得附加的数据,则在耐火时间类型确定以后的时间内继续进行测试。 11.软管水流测试 11.1 在验收条件有规定的地方,应进行软管水流测试,用来对10.2 或10.3描述的试样进行软管水流的冲击、侵蚀及冷却效果的测定。 11.1.1 免测:当耐火时间测试结果表明建筑物耐火时间小于1h时,不应作软管水流测试。 11.2软管水流的测试应在副本试样上进行。

11.2.1 副本试样在经过一半的耐火时间(耐火时间由初始试样的耐火时间测试确定)后,应立即进行软管水流效果测试。 11.2.2 副本试样所作耐火测试的时间长度不应超过1h。 11.3 可选方案: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步骤,在初始试样作完耐火时间测试后,可立即在其上作软管水流测试。 11.4 进行软管水流测试时,首先调节软管水流在试样向火面中央,接着调向所有部位。任何方向的改变应缓慢进行。 11.5 水流设备和细节:水流应通过一个21/2-in.(64mm)的软管输送,由一个相应尺寸的国家标准排放管来排放,排放管配有一个11/8-in.(28.5mm)的空口无肩的标准锥形平钻尖嘴。水压和持续使用时间应按表1规定。表1 软管水流测试条件使用时间22耐火时间喷嘴底部水压

min/100ft(9m)向火 psi (kpa) 面积 8h或以上 45(310) 6 4h至8h之间 45(310) 5 2h至4h之间 30(207) 21/2

11/2h至2h之间 30(207) 11/2 1h至11/2h之间 30(207) 1 小于1h 30(207) 1 11.6 喷嘴距离:喷嘴嘴尖与向火面中心的距离应由喷嘴中心轴线与向火面中心之间的夹角来确定。当喷嘴中心轴线与向火面中心正交时,该距离为020ft(6m)。当夹角每偏离10时,距离应减去

1ft(305mm)。 12.测试试样的保护和调节 12.1 在建造期间和建造后保护测试试样,以保证其在测试时的质

量和状况。在未达到其最终强度之前,以及满足12.1.1至12.1.3所要求的空气条件之前,不应进行测试。在测试设备和样品经历防火测试时,应对其进行保护,避免任何能影响测试结果的风和气候条件。测试开始时周围空气温度应为50至90℉(10至32℃)。测试开始时所测量的空气流过样品向火面的速度不应超过

4.4ft(1.3m)/s,风速由置于向火面正上方的风速仪测定。测试中采取机械通风时,气流不应流过试样表面。

12.1.1防火测试前,调节建筑的环境以提供试样一个湿度环境,该环境能代表与实际建筑相似的环境。出于标准化的目的,该环境条件设立为50%相对湿度、73℉的大气干燥下所达到的平衡。但是,在一些建筑中很难或者不可能达到该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当结构最潮湿的部分(即大型建筑位于地面以下6in.(152mm)处)的湿度达到与50-75%相对湿度、73±5℉(23±3℃)空气干燥达到的平衡下的湿度一致时,就可进行测试。如果12个月后试样在受热建筑中得到干燥而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或者如果建筑特性表明因密封材料的阻隔试样内部不能得到干燥,就可以不作该湿度要求,当试样强度达到其设计强度时就进行测试。 12.1.2 若采用12.1.1条方法进行干燥的结果会改变试样的耐火特性,则不适用干燥程序。 12.1.3 测试前72小时内,应得到有关试样内实际湿度和分布的信息。将其写入测试报告。

13. 精度和误差 13.1 没有进行综合测试得到数据,并由此得到有重复性和复制性(试验范围内)的统计测量数据。有限的数据表明,对某些某些类型的构件由一定程度的重复性和复制性。影响结构的因素包括被测构件和材料的类型、火炉的性质、荷载的类型和位置、边界环境的性质(限制和端头固定)以及组装时的施工细节。承重墙和隔断的测试 14. 试样尺寸22 14.1 暴露于火焰的面积不应少于100ft (9m),每边的尺寸不小于

9ft(2.7m)。测试试样的垂直边部应有限制。 15. 加载15.1 在整个耐火和软管水流测试中,模仿最大荷载情形在试样上附加一个荷载。这个荷载应是认可的国家结构设计标准所允许的最大荷载,由特定设计标准限制时可将荷载相应地减少。测试中应采用双墙的组合来承载荷载,可以使每面墙分别承载或者两面一起承载。报告中应注明所用方法。 16. 验收条件 16.1 若满足以下条件则认为测试是成功的: 16.1.1 防火测试期间,在所期望的防火等级的时间以内,墙和隔断在维持荷载期间应没有火苗泄出,或没有足以点着废棉花的热气体通过。

16.1.2 按第11节规定进行防火和软管水流测试期间,墙和隔断在维持荷载期间应没有火苗泄出、没有足以点着废棉花的热气体泄出或没有水流泄出。在软管水流测试期间,若产生开口使水流从背火面流出,则构件没有通过软管水流测试。 16.1.3 耐火测试期间,穿过墙和

隔断的传热使背火面超过初始温度的温升不应超过250℉(139℃)。非承重墙和隔断的测试 17. 试样尺寸

22 17.1 暴露于火焰的面积不应少于100ft (9m),每边的尺寸不小于9ft(2.7m)。测试试样的垂直边部应有限制。

18.验收条件 18.1若满足以下条件则认为测试是成功的: 18.1.1 防火测试期间,在所期望的防火等级的时间以内,墙和隔断在维持荷载期间应没有火苗泄出,或没有足以点着废棉花的热气体通过。 18.1.2 按第10节规定进行防火和软管水流测试期间,墙和隔断应没有火苗泄出、没有足以点着废棉花的热气体泄出或没有水流泄出。在软管水流测试期间,若产生开口使水流从背火面流出,则构件没有通过软管水流测试。 18.1.3 耐火测试期间,穿过墙和隔断的传热使背火面超过初始温度的温升不应超过250℉(139℃)。柱的测试 19. 试样尺寸 19.1 柱暴露于火焰的长度不应小于9ft(2.7m)。根据现场施工方法,对其连接和保护措施的进行细节考虑。暴露于火焰期间柱应是垂直的。 20. 加载 20.1 在整个耐火测试中,将柱的各面暴露于火焰,并模仿最大荷载情形对其附加一个荷载。这个荷载应是认可的国家结构设计标准所允许的最大荷载,由特定设计标准限制时可将荷载相应地减少。不增加柱的有效长度而将荷载

移至柱的露火部分时,应作出规定。 20.2 作为可选程序,在进行耐火测试前对柱加载13/4倍设计工作荷载。这样进行测试不应被认为对耐火测试性能将产生有害的影响。 21. 验收条件 21.1 如果在耐火测试期间,在所期望的防火等级的时间以内,柱能维持荷载,则测试是成功的。可选测试:结构钢梁保护 22. 应用22.1 在设计不要求保护材料具有结构承重功能的情况下,本可选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无设计荷载的钢梁保护。

23. 试样的尺寸和特性 23.1 被保护梁的长度至少为

8ft(2.4m)。暴露于火焰期间柱应是垂直的。 23.2 测试前,用固定在钢梁终端的坚硬钢板或增强混凝土来限制所用的保护材料,以防止材料纵向温度膨胀大于钢柱的膨胀。钢板的尺寸或混凝土的用量应能对保护材料的整个横向区域提供直接的支撑。 23.3 对试样终端包括限制工具,采用绝热措施以限制火炉的直接传热。 24. 温度测量 24.1 在四个水平面的每一个上用不少于3个的热电偶来测量钢的温度。上下两个面距钢梁终端的距离应为2ft(0.6m),中间两个面应等距离隔开。在保护材料沿着试样长度方向厚薄不均的情况下,至少应有一个温度测量面包括材料最薄点。将热电偶放于每个面上来测量钢结构组件的温度。 25. 置入火焰 25.1 在整个耐火测试中,将试样全长的各面置入火焰之中。 26. 验收

条件 26.1 在预期耐火等级的置入火焰时间之内,若穿过保护材料的热量使四个水

平面中任一平面的平均温度没有达到1000℉(538℃)以上,或者任意一点的温度不超过1200℉(649℃),则认为本测试是成功的。地板和屋顶的测试 27. 应用27.1 本测试适用于带或不带固定的、起毛的或悬挂的天花板的地板和屋顶,要求所测试样的底面暴露于火焰。

27.2 从限制热膨胀的构件测试,应得到两种防火类型。带限制的构件一类的验收条件见31.1.1和31.1.2条的规定,有的场合见31.1.3至31.1.5条的规定。不带限制的构件一类的验收条件见32.1.1和32.1.2条的规定,有的场合见32.1.3至32.1.6条的规定。 27.3 从不限制热膨胀的构件测试,应得到一种防火类型,其验收条件见31.1.1和31.1.2条的规定。 27.4 从梁的带限制构件测试和不带限制构件测试,应得到单个无限制梁的类型,其验收条件见40.1.1和40.1.2或40.1.3的规定。 28. 试样的尺寸和特性22 28.1 试样暴露于火焰的面积不应小于180ft(16m),各边尺寸不小于

12ft(3.7m)。若仅部分建筑处于测试,结构部件处于燃烧室内,且与室壁的距离不应少于8in.(203mm)。28.2 试样所代表的实际建筑中若加有热膨胀限制,则火炉中应相应地加以限制。 29. 加载 29.1 整个耐火测试

中,仿照最大荷载情形对试样加以荷载。这个荷载应是认可的国家结构设计标准所允许的最大荷载,由特定设计标准限制时可将荷载相应地减少。 30. 温度测量30.1 若试样采用的钢结构部件(梁、开腹板钢搁栅等)中心间距大于4ft(1.2m),用四个热电偶在沿部件长度方向等距的3或4个截面的每个面上测量结构部件中钢的温度。在保护材料沿试样长度方向厚薄不均的情况下,至少应有一个测量温度的截面包括了保护材料最薄的点。 30.2 若试样采用的钢结构部件(梁、开腹板钢搁栅等)中心间距等于或小于4ft(1.2m),用四个热电偶每个部件上测量结构部件中钢的温度。如此测量的部件不应超过4个。热电偶放于中间跨度、天花板接头之上及轻质固定件之上等位置。不应让4个热电偶位于同一截面。 30.3 热电偶放置示意于图2:两个位于底部法兰或轩杆的底面,一个位于腹板中央,一个位于顶部法兰或轩杆。 30.4 对增强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热电偶置于每个张紧增强部件之上。若这样的部件超过8个,则选择这些部件中具有代表温度的8个部件放置热电偶。 30.5 对钢质地板或屋顶单元,将四个热电偶置于每个截面(截面应包含每个单元的宽)。一个放于单元底面的边界接头处,一个放于离单元底面的边界接头处较远处,一个放于单元侧墙上,一个放于单元顶面上。热电偶应沿宽度方向排放于单元表面并远离

火焰。每个有代表性的跨度如此测量的截面应为2到4个之间。在有代表性的位置安放每组四个热电偶。单元截面安放热电偶的典型位置示意于图3。 31. 验收条件(受限构件)

31.1 为得到受限构件耐火类型,应满足如下条件:31.1.1耐火类型对应的时间内,试样维持荷载并且没有使背火面足以点燃废棉花。 31.1.2 耐火类型对应的时间内,穿过试样的传热使背火面超过初始温度的平均温升不应超过250℉(139℃)。 31.1.3 若试样采用的钢结构部件(梁、开腹板钢搁栅等)中心间距大于

4ft(1.2m),对于等于或小于1小时的耐火类型的构件,构件应在32.1.3节规定的温度基础上达到耐火时间。若耐火类型大于1小时,则构件在上述温度标准基础上只测试耐火时间的一半或1小时(取较长时间)。

31.1.4 若试样采用的钢结构部件(梁、开腹板钢搁栅等)中心间距等于或小于4ft(1.2m),对于等于或小于1小时的耐火类型的构件,构件应在32.1.4节规定的温度基础上达到耐火时间。若耐火类型大于1小时,则构件在上述温度标准基础上只测试耐火时间的一半或1小时(取较长时间)。 31.1.5 对采用传统设计的中心间距等于或小于4ft(1.2m)的混凝土梁的试样,对于等于或小于1小时的耐火类型的构件,构件应在32.1.5

节规定的温度基础上达到耐火时间。若耐火类型大于1小时,则构件在上述温度标准基础上只测试耐火时间的一半或1小时(取较长时间)。 32. 验收条件(不受限构件) 32.1 为得到不受限构件耐火类型,应满足如下条件: 32.1.1 耐火类型对应的时间内,试样维持荷载并且没有使背火面足以点燃废棉花。 32.1.2 耐火类型对应的时间内,穿过试样的传热使背火面超过初始温度的平均温升不应超过250℉(139℃)。 32.1.3 若试样采用的钢结构部件(梁、开腹板钢搁栅等)中心间距大于4ft(1.2m),耐火时间内任何位置的钢的温度不得超过1300℉(704℃),同时在耐火时间内在任何截面上四个热电偶记录的平均温度不得超过1100℉(593℃)。 32.1.4 若试样采用的钢结构部件(梁、开腹板钢搁栅等)中心间距等于或小于4ft(1.2m),在耐火时间内所有搁栅或梁上的热电偶记录的平均温度不得超过1100℉(593℃)。 32.1.5 对采用传统设计的混凝土结构部件的试样(现浇混凝土楼顶和地板跨度小于所测试样的除外),在耐火时间内冷拉预应力钢筋任何截面的钢的温度不得超过800℉(427℃);增强钢筋相应的温度不得超过1100℉(593℃)。 32.1.6 对于因需要用较大跨度而采用钢质屋顶或地板单元的试样,在耐火时间内处于屋顶或地板单元任意一跨度上所有热电偶记录的平均温度不得超过1100℉(593℃)。

33. 测试结果报告 33.1 限制构件的耐火类型的报告决定应按照验收条件31.1.1和31.1.2条的规定,有的场合见31.1.3至31.1.5条的规定。 33.2 不限制构件的耐火类型的报告决定应按照验收条件见32.1.1和32.1.2条的规定,有的场合见32.1.3至32.1.6条的规定。承载受限梁的测试 34. 应用 34.1 在37条规定的验收条件下,通过承载受限梁的测试程序可得到单个受限梁的耐火类型。如此得到的耐火类型应该用于地板或屋顶建筑中所用的梁,地板

或屋顶建筑的热扩散能力应与所测地板或屋顶相当或高一些。本方法所得到的耐火类型不应应用于比测试尺寸小的梁。 35. 试样的尺寸和特性 35.1 梁暴露于火焰的长度不得小于12ft(3.7m),部件应在水平位置进行测试。 35.2 若所测试样是代表地板或屋顶的一部分,则该部分的宽度不应大于7ft(2.1mm),并根据梁的位置均匀分布。 35.3 模仿所代表建筑,沿纵向热膨胀方向对梁加以限制,包括所设计的形成整体梁(如复合钢和混凝土建筑)的地板或屋顶部分部件。不应对地板或屋顶试样部件的周边部分加以支撑或限制,除非周边部分设计为梁的一部分。 36. 加载 36.1 整个耐火测试中,仿照最大荷载情形对试样加以荷载。这个荷载应是认可的国家结构设计标准所允许的最大荷载,由特定设计标准

限制时可将荷载相应地减少。 37. 验收条件 37.1 应满足如下条件: 37.1.1 试样在耐火类型对应的时间内能维持所加荷载。 37.1.2 试样能达到32.1.3规定的温度标准对应的耐火类型,其标准为构件耐火时间的一半或1小时(取较大者)。可选测试程序:承载梁的耐火类型 38. 应用 38.1 从27-30(除27.3外)节所述梁作为地板或屋顶构件的一部分进行的测试,以及从34-36节所述承载受限梁的测试,可以得到单个不受限梁的耐火类型。如此得到的耐火类型应该用于地板或屋顶建筑中所用的梁,地板或屋顶建筑的热扩散能力应与所测地板或屋顶相当或高一些。本方法所得到的耐火类型不应应用于比测试尺寸小的梁。 39. 温度测量 39.1 用四个热电偶在沿部件长度方向等距的3或4个截面的每个面上测量结构部件中钢的温度。在保护材料沿试样长度方向厚薄不均的情况下,至少应有一个测量温度的截面包括了保护材料最薄的点。 39.2 热电偶放置示意于图2:两个位于底部法兰或轩杆的底面,一个位于腹板中央,一个位于顶部法兰或轩杆。 39.3 对增强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热电偶置于每个张紧增强部件之上。若这样的部件超过8个,则选择这些部件中具有代表温度的8个部件放置热电偶。 40. 验收条件 40.1 为得到不受限梁的耐火类型,应满足如下条件: 40.1.1 试样在耐火类型对应的时间内能维持所加荷载。 40.1.2

钢梁中钢的温度在耐火时间内任何位置的钢的温度不得超过1300℉(704℃),同时在耐火时间内在任何截面上四个热电偶记录的平均温度不得超过1100℉(593℃)。 40.1.3 对采用传统设计的混凝土梁,在耐火时间内冷拉预应力钢筋任何截面的钢的温度不得超过800℉(427℃);增强钢筋相应的温度不得超过1100℉。可选测试:整体结构钢梁和大梁的保护 41. 应用 41.1 在设计不要求保护材料具有结构承重功能的情况下,本可选测试方法用

于评估无设计荷载的钢梁和大梁的保护。如此得到的耐火类型应该用于地板或屋顶建筑中所用的梁,地板或屋顶建筑的热扩散能力应与所测地板或屋顶相当或高一些。本方法所得到的耐火类型不应应用于比测试尺寸小的梁。 42. 试样的尺寸和特性 42.1 梁或大梁暴露于火焰的长度不得小于12ft(3.7m),部件应在水平位置进行测试。试样应包括宽度不小于5ft(1.5m)的代表地板或屋顶的一部分,并沿着梁或大梁长度方向对称分布。

42.2 测试前,用固定在钢梁终端的坚硬钢板或增强混凝土来限制所用的保护材料,以防止材料纵向温度膨胀大于钢梁或大梁的膨胀。对试样终端包括限制工具,采用绝热措施以限制火炉的直接传热。 43. 温度测量 43.1 在离火炉内表面不小于2ft(0.6m)的距离沿梁长度方向

等距的四个水平面的每一个上用不少于4个的热电偶来测量钢的温度。在保护材料沿着试样长度方向厚薄不均的情况下,至少应有一个温度测量面包括材料最薄点。将热电偶放于每个面上来测量钢截面组件的温度。

44. 验收条件 44.1 在所期望的耐火类型对应的耐火时间内,如果穿过保护材料的热量使四个截面中任一截面的平均温升(算术值)不超过1000℉(538℃),或使任意一点测量的温度不超过1200℉(649℃),则本测试是成功的。墙、隔断、地板或屋顶保护膜的性能 45. 应用 45.1 为决定墙、隔断、地板或屋顶中膜部件所赋有的热保护作用,应按照本测试程序得到保护膜的非结构性能。保护膜性能仅作为补充内容,不能替代本防火测试标准中其它地方来决定耐火类型。 46. 试样尺寸46.1 试样尺寸应符合14.1对承重墙和隔断、17.1对非承重墙和隔断或28.1对地面和屋顶的要求。 47. 保护薄膜的温度性能 47.1 保护薄膜的温度性能应采用热电偶测量,热电偶测量点应与被保护部件的向火面紧密接触。接头处热电偶金属丝直径不得超过所依附的金属架板或板式部件的厚度,并且无论如何不得超过B&S18

度(0.04in.)(1.02mm)。头部应覆盖以放热防潮涂层进行电绝缘。 47.2 对每一种被保护部件,应在不少于5个代表点读取温度。热电偶不应置于距测试构件边缘

12in.(305mm)以内。若某部件或建筑特征不能由所测构

建筑物防火等级

第一章建筑物耐火等级 耐火, 建筑物, 等级 第一节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其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这项性能由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发热、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我国国家标准GB8624-97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种等级。 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 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 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 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 第二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 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建筑物是由建筑构件组成的,诸如基础、墙壁、柱、梁、板、屋顶、楼梯等。建筑构件是由建筑材料构成,其燃烧性能取决于所使用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我国将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1.不燃烧体(非燃烧体) 金属、砖、石、混凝土等不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称为不燃烧体(以前也称非燃烧体)。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高温作用下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如砖墙、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梁等构件

都属于非燃烧体,常被用作承重构件。 2.难燃烧体 用难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制成而用不燃性材料作保护层制成的构件。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和微燃立即停止。 3.燃烧体 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或发生微燃,而且当火源移开后,仍继续保持燃烧或微燃。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木搁栅、纤维板吊顶等构件都属燃烧体构件。 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1.时间--温度标准曲线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其内的温度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分别取时间和温度作为横、纵坐标,即可绘制出火灾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曲线。在实际的火灾中,每一起火灾的时间--温度曲线是各不相同的,但为了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实验,进而对其耐火极限进行度量,必须人为规定一种能反映、模拟一般火灾规律的标准温升条件,把它绘制成曲线就称为时间--温度标准曲线。 2.耐火极限的概念 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热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以小时表示。

装饰材料防火等级

装修材料防火等级划分如下: 一、目前等级主要有5个: A 级:不燃性建筑材料,几乎不发生燃烧的材料。 A1级:不燃,不起明火 A2级:不燃,要测量烟,要合格。 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难燃类材料有较好的阻燃作用。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不易很快发生蔓延,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立即停止。 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可燃类材料有一定的阻燃作用。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燃烧,易导致火灾的蔓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等。 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无任何阻燃效果,极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很大。 另外,根据不同的标准,等级的划分也不一样: DIN4102:A1、A2、B1、B2、B3 EN13501-1:A1、A2、B、C、D、E、F 二、墙面材料防火等级的划分

B1:、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珍珠岩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防火塑料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难燃墙纸、难燃墙布、难燃仿花岗岩装饰板、氯氧镁水泥经装配式墙板、难燃玻璃钢平板、PVC塑料护墙板、轻质高强复合墙板、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彩色阻燃人造板、难燃玻璃钢等。 B2?: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装饰微薄木贴面板、印刷木纹人造板、塑料贴面装饰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饰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纺贴墙布、墙布、复合壁纸、天然材料壁纸、人造革等 三、地面材料防火等级的划分 B1:硬,水泥刨花板、、地板等 B2:半硬质、地板、木地板氯纶地毯等 四、顶棚材料防火等级的划分 B1:、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珍珠岩装饰吸声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饰板、难燃木材、铝箔复合材料、难燃酚醛胶合板、铝箔玻璃钢复合材料等。 五、装饰织物防火等级的划分 B1:经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等

各类建筑防火等级

①重要的公共建筑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商店、学校、食堂、菜市场如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有困难,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②建筑物的长度,系指建筑物各分段中线长度的总和。如遇有不规则的平面而有各种不同量法时,应采用较大值。 ③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一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一倍计算。 ④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和水幕分隔。 ⑤托儿所、幼儿园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应独立建造。当必须设置在其他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出入口。 第5.1.1A条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简称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宜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不应设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当必须设置在建筑的其他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二、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 三、应设置防烟、排烟设施。对于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

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第5.1.2条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建筑面积之和不宜超过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 注:多层建筑的中庭,当房间、走道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设有可自动关闭的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设有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中庭每层回廊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封闭屋盖设有自动排烟设施时,可不受本条规定限制。 第5.1.3条地下、半地下建筑内的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m2。 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1000m2。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应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 第5.1.3A条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营业厅不宜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且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 二、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规定时,其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m2。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 三、应设置防烟、排烟设施。防烟、排烟设施的设计应按现行国

建筑材料防火等级分类

GB 8624——1997 本标准是GB 8624—88的修订版。在技术内容上非等效采用德国标准DIN 4102—81第一部分。本修订版与GB 8624—88相比,增设了A级复合(夹芯)材料,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增加了对特定用途的铺地材料、窗帘幕布类纺织物、电线电缆套管类塑料材料和管道隔热保温用泡沫塑料的具体规定。上述特定用途的材料若作为墙面或吊顶材料使用时,仍必须按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进行检验和分级。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原GB 8624—88即为失效。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建民、马祥林、卢国建。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8年2月。标准全文GB 8624—1997 目录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引用标准……………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 不燃类材料(A级)………………… 可燃类材料(B级)……………… 对某些特定用途材料的特别规定……………… 对复合材料、表面涂层材料等的特别规定……………… 燃烧,性能分级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代替GB 8624——88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评定和分级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结构材料和各种装饰装修材料。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406—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 2408—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GB/T 4609—84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T 5454—85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氧指数法GB/T 5455—85 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GB/T 5464—85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GB/T 8332—87 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GB/T 8333—87 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T 8625—88 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GB/T 8626—88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GB/T 8627—88 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GB/T 8629—88 纺织品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GB/T 11785—89 铺地材料临界辐射通量的测定辐射热源法GB/T 14402—93 建筑材料燃烧热值试验方法GB/T 14403—93 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 3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见表1。表 1 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表 1 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 │ 级别│ 名称│├————┼——————┤ │ A │ 不燃材料│ ├————┼——————┤ │ B1 │ 难燃材料│ ├————┼——————┤ │ B2 │ 可燃材料│ ├————┼——————┤ │ B3 │ 易燃材料│ └————┴——————┘ 4 不然类材料(A级)4.1 A级匀质材料按GB/T 5464进行测试,其燃烧性能应达到a)炉内平均温升不超过50℃;b)试样平均持续燃烧时间不超过20s;c)试样平均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0%。4.2 A级复合(夹芯)材料达到下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A缎。a)按GB/T 8625进行测试,每组试件的平均剩余长度≥35 cm(其中任一试件的剩余长度>20cm),且每次测试的平均烟气温度峰值≤125℃,试件背面无任何燃烧现象,b)按GB /T 8627进行测试,其烟密度等级(SDR)≤15,c)按GB/T 14402和GB/T 14403进行测试.其材料热值≤4.2 MJ/kg,且试件单位面积的热释放量≤16.8MJ/m^2; d)材料燃烧烟气毒性的全不致死浓度LCo≥25mg/L.5 可燃类材料(B级) 5.1 Bl级材料达到下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B1级.a)按GB/T 8626进行测试,其燃烧性能应达到GB/T 8626所规定的指标且不允许有燃烧滴落物引燃滤纸的现象;b)按GB/T 8625进行测试,每组试件的平均剩余长度≥15cm(其中任一试件的剩余长度>0cm),且每次测试的平均烟气温度峰值≤200℃。c)按GB/T 8627进行测试,其烟密度等级(SDR)≤75.5.2 B2级材料按GB/T 8626进行测试燃滤纸的现象。其燃烧性能应达到GB/T 8626所规定的指标,且不允许有燃烧滴落物引燃滤纸的现象。5.3 B3级材料不属于B1和B2级的可燃类建筑材料,

材料防火等级

材料防火等级 可燃性UL94等级是应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可燃性能标准。它用来评价材料在被点燃后熄灭的能力。根据燃烧速度、燃烧时间、抗滴能力以及滴珠是否燃烧可有多种评判方法。每种被测材料根据颜色或厚度都可以得到许多值。当选定某个产品的材料时,其UL等级应满足塑料零件壁部分的厚度要求。UL等级应与厚度值一起报告,只报告UL等级而没有厚度是不够的。 塑料阻燃等级由HB,V-2,V-1向V-0逐级递增: 1、HB:UL94标准中最底的阻燃等级。要求对于3到13 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40毫米每分钟;小于3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70毫米每分钟;或者在100毫米的标志前熄灭。 2、V-2: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可以有燃烧物掉下。 3、V-1: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不能有燃烧物掉下。 4、V-0: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30秒内熄灭。不能有燃烧物掉下。-UL94 塑料材料燃烧测试-标准名称: UL94: Test for Flammability of Plastic Materials for Parts in Devices and Appliances

UL94: 设备和器具部件塑料材料的可燃性能测试 UL94 塑料材料燃烧测试-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设备和电器的塑料零件的可燃性试验 -材料最后是否合格取决于它在整体设备中的用途,并与适用于该设备的标准一致 -本要求可以用于其它非金属材料;但不适用于建筑材料和装饰的塑料材料 -本标准中描述的方法包括了标准尺寸样品,且仅用来衡量和说明设备和电器所用材料相对于受控试验室环境中的热和火焰的可燃性 UL94 塑料材料燃烧测试-等级划分: 1) HB级: 水平燃烧测试 Horizontal Burning Test 2) V0-V2级: 垂直燃烧测试 Vertical Burning Test 3) 5VA/5VB:5V级防火试500w (125 mm) Vertical Burning Test 4) RP Class: 辐射板火焰蔓延测试 Radiant Panel Flame Spread Test 5)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

高层建筑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分为四级:A级,不燃性;B1 级,难燃性;B2级,可燃性;B3级,易燃性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 B3级装修材料可不进行检测。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如下: A 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 粘土制品、玻璃、瓷砖、马赛克、钢铁、铝、铜合金等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珍珠岩装饰吸声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饰板、难燃木材、铝箔复合材料、难燃酚醛胶合板、铝箔玻璃钢复合材料等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防火塑料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料、难燃墙纸、难燃墙布、难燃仿花岗石装饰板、氯氧镁水泥装配式墙板、难燃玻璃钢平板、 PVC 塑料护墙板、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彩色阻燃人造板、难燃玻璃钢等 硬 PVC 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丝板、氯丁橡胶地板等 经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等 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四氟乙烯塑料。三聚氰胺、 脲醛塑料、硅树脂塑料装饰型材、经阻燃处理的各类织物等。另见顶棚材料和墙面材料内中的有关材料 B2 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装饰微薄木贴面板、印刷木纹人造板、塑料贴面装饰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饰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纺贴墙布、墙布、复合壁纸、天然材料壁纸、人造革等 半硬质 PVC 塑料地板、 PVC 卷材地板、木地板氯纶地毯等 纯毛装饰布、纯麻装饰布、经阻燃处理的其他织物等 经阻燃处理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玻璃钢、化纤织物、木制品等

建筑物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

建筑防火类别和耐火等级 建筑防火分类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及火灾危险性,对建筑物防火设计进行分类,世界各国有各自的规定。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将建筑分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一些特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般称“低规”)适用于9层及9层以下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单层、多层和高层工业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般称“高规”)适用于10层及双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米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高层建筑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一类和二类。高层一类建筑包括居住建筑中的高级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公共建筑中的医院、高级旅馆;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商住楼;中央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建筑物高度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高层二类建筑包括10层至18层的普通住宅;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耐火等级 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的划分基准和依据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使之具有一定的耐火性,即使发生了火灾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通常用耐火等级来表示建筑物所具有的耐火性。 一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是由一两个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是由组成建筑物的所有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即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我国现行规范选择楼板作为确定耐火极限等级的基准,因为对建筑物来说楼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构件。在制定分级标准时首先确定各耐火等级建筑物中楼板的耐火极限,然后将其它建筑构件与楼板相比较,在建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比楼板重要的,可适当提高其耐火极限要求,否则反之。根据我国国情,并参照其他国家的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二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 各耐火等级的建筑物除规定了建筑构件最低耐火极限外,对其燃烧性能也有具体要求,因为具有相同耐火极限的构件若其燃烧性能不同,其在火灾中的情况是不同的。 耐火等级-建筑物耐火等级的选定条件 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的目的,主要是使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耐火性能,从而实现安全与经济的统一。 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建筑物的重要性。 2.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 3.建筑物的高度。 4.建筑物的火灾荷载。

建筑等级划分防火

按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 (四)按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 (1)耐火等级取决于建筑物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它的单位为小时。 1)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具体判定条件如下: 失去支持能力一一非承重构件失去支持能力的表现为自身解体或垮塌;梁、板等受弯承重构件,挠曲率发生突变,为失去支持能力的情况,当简支钢筋混凝土梁、楼板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跨度总挠度值分别达到试件计算长度的2%、3.5%和5%时,则表明试件失去支持能力。 完整性一一楼板、隔墙等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在试验中,当出现穿透裂缝或穿火的孔隙时,表示试件的完整性被破坏。 隔火作用——具有防火分隔作用的构件,试验中背火面测点测得的平均温度升高到1400C,(不包括背火面的起始温度):或背火面测温点任一测点的温度到达2200C时,则表明试件失去隔火作用。 2)构件的燃烧性能。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 不燃烧体:即用不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天然石材、人工石材、金属材料构件等。 燃烧体:即用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木材构件等。 难燃烧体:即用难燃烧体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不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例如沥青混凝土构件、木板条抹灰的构件均属难燃烧体。 (2)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与最多允许层数以及最大防火分区允许建筑面积相关应符合表2-2的规定。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表2-2

装饰材料的防火等级划分

装饰材料的防火等级划分 一. 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 等级装修材料燃烧性能 A不燃性 B1难燃性 B2可燃性 B3易燃性 1.1安装在钢龙骨上的纸面石膏板,可做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 1.2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1.3单位重量小于300G/㎡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时,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1.4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无机装饰涂料,可做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施涂于A级基材上,湿涂覆比小于1.5kg/㎡的有机装饰涂料,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涂料施涂于B1、B2级基材上时,应将涂料连同基材确定其燃烧性能等级。 二. 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饰材料七类。 注:装饰织物系指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等;其他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 各部位材料: A 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粘土制品、玻 璃、瓷砖、马赛克、钢铁、铝、铜合金等 顶棚材料: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珍珠

岩装饰吸声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饰板、难燃木材、铝箔复合材料、难燃酚醛胶合板、铝箔玻璃钢复合材料等 墙面材料: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防火塑料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料、难燃墙纸、难燃墙布、难燃仿花岗岩装饰板、氯氧镁水泥经装配式墙板、难燃玻璃钢平板、PVC塑料护墙板、轻质高强复合墙板、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彩色阻燃人造板、难燃玻璃钢等 B2 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装饰微薄木贴板、印刷木纹人造板、塑料贴面装饰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饰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纺贴墙布、墙布、复合壁纸、天然材料壁纸、人造革等 地面材料: B1 硬PVC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丝板、氯丁橡胶地板等 B2 半硬质PVC塑料地板、PVC卷材地板、木地板氯纶地毯等 装饰织物: B1 经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等 B2 纯毛装饰布、纯麻装饰布、经阻燃处理的其他织物等 其他装饰材料: B1 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四氟乙烯塑料、三氯氰胺、脲醛塑料、硅树脂塑料装饰型材、经阻烯处理的各类织物等。 B2 经组燃处理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玻璃钢、化纤织物、木制品等

材料的防火等级划分

材料的防火等级划分 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饰材料七类。 注:装饰织物系指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等;其他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 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 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 等级装修材料燃烧性能 A 不燃性 B1 难燃性 B2 可燃性 B3 易燃性 安装在钢龙骨上的纸面石膏板,可做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 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单位重量小于300G/㎡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时,可做为B1级装修材 料使用。 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无机装饰涂料,可做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施涂于A级基材上,湿涂覆比小于1.5kg/㎡的有机装饰涂料,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涂料施涂于B1、B2级基材上时, 应将涂料连同基材确定其燃烧性能等级。 各部位材料: A 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粘土制品、玻璃、 瓷砖、马赛克、钢铁、铝、铜合金等 顶棚材料: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珍珠岩装饰吸声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饰板、难燃木材、铝箔复合材料、难燃酚醛 胶合板、铝箔玻璃钢复合材料等 墙面材料: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防火塑料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料、难燃墙纸、难燃墙布、难燃仿花岗岩装饰板、氯氧镁水泥经装配式墙板、难燃玻璃钢平板、PVC塑料护墙板、轻质高强复合墙板、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彩色阻燃人造板、难燃玻璃钢等

民用建筑等级划分耐火等级划分

一、民用建筑等级划分 按照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规定,我国目前将各类民用建筑工程按复杂程度划分为:特、一、二、三、四、五,共六个等级,设计收费标准随等级高低而不同。《注册建筑师条例》参照这个标准进一步规定,一级注册建筑师可以设计各个等级的民用建筑,二级注册建筑师只能设计三级以下的民用建筑。所以了解民用建筑的等级划分,对于建筑师执业是重要的。 以下是民用建筑复杂程度等级的具体标准: (一)特级工程 1.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或以国际活动为主的大型公建以及有全国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特别复杂的中小型公建。如国宾馆、国家大会堂,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大型航空港、国际综合俱乐部,重要历史纪念建筑,国家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级以上的人防工程等。 2.高大空间、有声、光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剧院、音乐厅等。 3.30层以上建筑。 (二)一级工程 1.高级大型公建以及有地区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复杂的中小型公建。如高级宾馆、旅游宾馆、高级招待所、别墅,省级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高级会堂、俱乐部,科研试验楼(含高校),300床以上的医院、疗养院、医技楼、大型门诊楼,大中型体育馆、室内游泳馆、室内滑冰馆,大城市火车站、航运站、候机楼,摄影棚、邮电通信楼,综合商业大楼、高级餐厅,四级人防、五级平战结合人防等。 2.16—29层或高度超过50m的公建。 (三)二级工程 1.中高级的大型公建以及技术要求较高的中小型公建。如大专院校教学楼,档案楼,礼堂、电影院,省部级机关办公楼,300床以下医院、疗养院,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俱乐部、排演厅、报告厅、风雨操场,大中城市汽车客运站,中等城市火车站、邮电局、多层综合商场、风味餐厅,高级小住宅等。2,16-29层住宅。 (四)三级工程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

-- 高层建筑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分为四级:A 级,不燃性 ;B1 级,难燃性; B2 级,可燃性; B3 级,易燃性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B3 级装修材料可不进行检测。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如下: A 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 粘土制品、玻璃、瓷砖、马赛克、钢铁、铝、铜合金等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珍珠岩装饰吸 声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饰板、难燃木材、铝箔复合材料、难燃酚醛胶合板、 铝箔玻璃钢复合材料等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 纤维板、防火塑料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料、难燃墙纸、难燃墙布、难燃仿花岗石装饰 板、氯氧镁水泥装配式墙板、难燃玻璃钢平板、PVC 塑料护墙板、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彩色阻 燃人造板、难燃玻璃钢等 硬PVC 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丝板、氯丁橡胶地 板等经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等 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四氟乙烯塑料。三聚氰胺、 脲醛塑料、硅树脂塑料装饰型材、经阻燃处理的各类织物等。另见顶棚材料和墙面材料内中 的有关材料 B2 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装饰微薄木贴面板、印刷木纹人造板、塑料贴 面装饰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饰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纺贴墙布、墙布、复合壁纸、 天然材料壁纸、人造革等 半硬质 PVC 塑料地板、PVC 卷材地板、木地板氯纶地毯等 纯毛装饰布、纯麻装饰布、经阻燃处理的其他织物等 经阻燃处理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玻璃钢、化纤织物、木制品等 --

装饰材料防火等级及常用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防火等级及常用装装饰材料防火等级及常用装饰材料 防火等级及常用 第一节:防火等级划分 公共场所要求装修材料防火等级为B1 级以上。 材料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地下室要求装修材料防火等级为A 级。 1) A 级:不燃性材料2) B1 级:难燃性材料3) B2 级:可燃性材料4) B3 级:易燃性材料 第二节:常用隔断墙体材料及防火等级 商用建筑每平米承重420 公斤以上,住宅建筑每平米承重350 公斤以上。 5) 轻钢龙骨石膏板墙:特点有重量轻、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内部填充隔音岩棉时有隔音效果,防火等级为B1 级。通常采用75 毫米厚的轻钢龙骨层,两侧通常防火等级为采用12mm 厚的隔墙石膏板。 6) 轻体砌块墙:特点有稳定性较高、厚度可选性较大、保温性能好、隔音性能好、防水性能好,有利于贴墙砖,多数建筑中因重量比石膏板墙大而不允许使用。厚度分为8cm、12cm、15cm、20cm 等多种规格。 7) 砖墙:特点有稳定性高、保温性能好、隔音性能好、防水性能好、防火性能好,有利于贴墙砖,因重量太大除平房外通常不允许使用,防火等级为A 级。 8) 轻钢龙骨水泥板墙:用于厨房及卫生间、消毒间等贴瓷砖的墙体,如单面贴砖可单面用水泥压力板,另一面用石膏板,防火等级为B1 级。 9) 玻璃隔断墙:特点有通透性能好、能用白板笔写字并涂擦、占用空间少等特点防火等级为B1 级。 第三节:墙面装饰材料防火等级 10) 内墙乳胶漆:需要在刮腻子找平后,刷乳胶漆底漆一遍、面漆两遍。白色墙漆价格较低,彩色为颜色越深,价格越贵。乳胶漆的防裂、防异味等功能详见材料说第1页明。11) 壁纸:需要在刮腻子找平后,刷壁纸基膜,然后铺贴壁纸。壁纸有吸音的效果,粗糙纹路的壁纸效果更好一些。纯木浆壁纸的环保性能最好,玻璃丝壁纸(外刷乳胶漆)的立体感较好,防水壁纸主要用于卫生间及浴室,仿真石漆、仿文化石壁纸能降低装修成本。 12) 墙面砖:主材通常为釉面砖,拉毛后用水泥砂浆粘贴。地爬墙或定制切割的地砖通常为玻化砖。卫生间墙砖根据设计方案,部分会加花砖或加腰线。 13) 装饰木墙面:先制作木龙骨基层:制作木墙面需先在墙面抹灰后的墙面上,用细木工板(大芯板)或多层板裁成条状,在墙面上做方格网状龙骨基层,然后固定一层细木工板,再铺贴面层装饰板材。 14) 石材墙面:根据石材重量及墙面高度,先用适当型号的方钢和角钢紧贴墙面制作钢架, A.干挂石材,在石材背后安装干挂件,与钢架中的角钢用螺栓安装固定完成; B.湿贴石材,在石材四角的侧面用切割机切槽后挂铜丝,并将铜丝固定在钢架上,在墙面和石材之间灌水泥砂浆,完成对石材的粘贴固定。 15) 造型墙: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做简单造型或混合大芯板、木龙骨做复杂造型,部分造型墙内有暗藏灯光或发光灯片,部分造型墙为弧形或不规则造型,部分造型墙内含玻璃、镜子、木格或镂空,部分造型墙倾斜,部分造型墙有循环水系,与下方水池配合使用。16) 镜面装饰墙:先制作木龙骨基层,铺一层大芯板,再根据功能需要,部分面层以镜子为主,部分是将镜子作为点缀,面层大部分是其它装饰板材。

2020年材料防火等级划分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高层建筑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分为四级:A级,不燃性;B1 级,难燃性;B2级,可燃性;B3级,易燃性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 B3级装修材料可不进行检测。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如下: A 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 粘土制品、玻璃、瓷砖、马赛克、钢铁、铝、铜合金等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珍珠岩装饰吸声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饰板、难燃木材、铝箔复合材料、难燃酚醛胶合板、铝箔玻璃钢复合材料等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防火塑料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料、难燃墙纸、难燃墙布、难燃仿花岗石装饰板、氯氧镁水泥装配式墙板、难燃玻璃钢平板、 PVC 塑料护墙板、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彩色阻燃人造板、难燃玻璃钢等 硬 PVC 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丝板、氯丁橡胶地板等 经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等 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四氟乙烯塑料。三聚氰胺、 脲醛塑料、硅树脂塑料装饰型材、经阻燃处理的各类织物等。另见顶棚材料和墙面材料内中的有关材料 B2 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装饰微薄木贴面板、印刷木纹

人造板、塑料贴面装饰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饰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纺贴墙布、墙布、复合壁纸、天然材料壁纸、人造革等 半硬质 PVC 塑料地板、 PVC 卷材地板、木地板氯纶地毯等 纯毛装饰布、纯麻装饰布、经阻燃处理的其他织物等 经阻燃处理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玻璃钢、化纤织物、木制品等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建筑物防火等级与保护范围

建筑物防火等级与保护范围 (一)防火等级 (1)民用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防火等级的分类,一般可按表5-1和表5-2划分。 表5-1 高层建筑物分类表防火涂料 名称一类二类 居住建筑高级住宅 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10~18层的普通住宅 公共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医院病房楼 每层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 每层面积超过800m2的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省(市)级邮政楼、防火指挥调度楼 大区级和省(市)级电力调度楼,中央级、省(市)级广 播电视楼 高级旅馆 每层面积超过1200m2的商住楼 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楼 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 楼、科研楼等 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 览 楼、综合楼、商住楼、财贸金 融楼、 电信楼、图书楼 建筑高度不超过50m 的教学 楼 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 楼 省级以下的邮政楼 市级、县级广播电视楼 地、市级电力调度楼 地、市级防灾指挥调度楼 注:1.本表未列出的建筑物,可参照本条划分类别的标准确定其相应类别。 2.本表所列之市系指:一类包括省会所在市及计划单列市,二类的市指地级及以上的市。表5-2 低层建筑物分类表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702441.html,/ 一类二类 电子计算中心 300张床位以上的多层病房楼 省(市)级广播楼、电视楼、电信楼、财贸金融 楼 省(市)级档案馆 省(市)级博览馆 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楼3000座以上体育馆 2.5万以上座位大型体育场 大型百货商场 1200座以上的电影院 1200座以上的剧场 三级及以上旅馆 特大型和大型铁路旅客站 省(市)级及重要开放城市的航空港一级汽车及码头客运站大、中型电子计算站 每层面积超过3000m2的中型百货商场藏书50万册及以上的中型图书楼 市(地)级档案馆 800座以上中型剧场 注:1.本表未列出的建筑物,可参照本条划分类别的标准确定其相应类别; 2.本表所列之市系指:一类包括省会所在市及计划单列市。二类的市指地级及以上的市。

建筑物防火等级与分类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建筑物防火等级与分类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建筑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为三大类: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 2、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为五大类:生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3、按建筑结构的承重方式分为四大类:墙承重式、骨架承重式、 内骨架承重式、空间结构承重式。 4、民用建筑按层数分五类: a、低层建筑:主要指1~3层的住宅建筑。 b、高层建筑:主要指4~6层的住宅建筑。 c、中高层建筑:主要指7~9层的住宅建筑。 d、高层建筑:主要指10至30层的住宅建筑或总高度超过24米 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 e、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 建筑物的等级是从重要性、防火、耐久年限等不同角度划分的建 筑物级别。民用建筑可按以下方式划分等级: 1、按重要性分为五等: a、特等:具有重大纪念性、历史性、国际性和国家级的种类建筑。 b、甲等:高级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c、乙等:中级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d、丙等:一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2、按防火性能分四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耐火等级标 准是依据房屋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

3、按耐久年限分四级: a、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b、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c、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d、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高层建筑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分为四级:A级,不燃性;B1?级,难燃性;B2级,可燃性;B3级,易燃性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B3级装修材料可不进行检测。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如下: A??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 粘土制品、?玻璃、瓷砖、马赛克、钢铁、铝、铜合金等?? B1??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珍珠岩装饰吸声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饰板、难燃木材、铝箔复合材料、难燃酚醛胶合板、铝箔玻璃钢复合材料等??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防火塑料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料、难燃墙纸、难燃墙布、难燃仿花岗石装饰板、?氯氧镁水泥装配式墙板、难燃玻璃钢平板、?PVC?塑料护墙板、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彩色阻燃人造板、难燃玻璃钢等? 硬?PVC?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丝板、氯丁橡胶地板等? 经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等? 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四氟乙烯塑料。三聚氰胺、 脲醛塑料、硅树脂塑料装饰型材、经阻燃处理的各类织物等。另见顶棚材料和墙面材料内中的有关材料? B2??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装饰微薄木贴面板、印刷木纹人造板、塑料贴面装饰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饰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纺贴墙布、墙布、复合壁纸、天然材料壁纸、人造革等??

材料的防火等级划分

材料的防火等级划分 本文章由防火玻璃转载:www。ba-glass。com 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饰材料七类。 注:装饰织物系指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等;其他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 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等级装修材料 1. 安装在钢龙骨上的纸面石膏板,可做为A 级装修材料使用。 2. 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做为B1 级装修材料使用。 3. 单位重量小于300G/㎡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 级基材上时,可做为 B1 级装修材料使用。 4. 施涂于A 级基材上的无机装饰涂料,可做为A 级装修材料使用;施涂于A 级基材上,湿涂覆比小于1.5kg/㎡的有机装饰涂料,可做为B1 级装修材料使用。涂料施涂于B1、防火玻璃B2 级基材上时,应将涂料连同基材确定其燃烧性能等级。防火玻璃。 顶棚材料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珍珠岩装。 饰吸声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饰板、难燃木材、铝箔复合材料、难燃酚醛。 胶合板、铝箔玻璃钢复合材料等。 各部位材料 A: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粘土制品、玻璃、瓷砖、马赛克、钢铁、铝、铜合金等。 B2 :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装饰微薄木贴板、印刷木纹人造板、塑料贴面装饰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饰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纺贴墙布、墙布、复合壁纸、天然材料壁纸、人造革等。 墙面材料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防火塑料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料、难燃墙纸、难燃墙布、难燃仿花岗岩装饰板、氯氧镁水泥经装配式墙板、难燃玻璃钢平板、PVC塑料护墙板、防火玻璃轻质高强复合墙板、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彩色阻燃人造板、难燃玻璃钢等。 地面材料 B1 :硬PVC 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丝板、氯丁橡胶地板等。 B2 :半硬质PVC 塑料地板、PVC 卷材地板、木地板氯纶地毯等。 装饰织物 B1 :经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等。 B2 :纯毛装饰布、纯麻装饰布、经阻燃处理的其他织物等。 其他装饰材料 B1 :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四氟乙烯塑料、三氯氰胺、脲醛塑料、硅树脂塑料装饰型材、经阻烯处理的各类织物等。防火玻璃。 B2:经组燃处理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玻璃钢、化纤织物、木制品等。

防火材料等级确定

建材的防火等级有几个呢 jinyi1314521 10级分类:理工学科被浏览4290次qq 采纳率:51% 10级有5个。 A 级:不燃性建筑材料:几乎不发生燃烧的材料。A1级:不燃,不起明火A2级:不燃,要测量烟,要合格。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难燃类材料有较好的阻燃作用。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不易很快发生蔓延,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立即停止。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可燃类材料有一定的阻燃作用。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燃烧,易导致火灾的蔓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等。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无任何阻燃效果,极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很大。具体的可以到朗域官网看一下,有A级防火材料的检测报告。 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定 (2007-03-20 11:39:17) 转载 标签: 氧指数 燃烧性能 试件 试样 温升 分类:建筑工程管理 两个标准对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定要求的对照 内容 GB 50222—95附录A GB 8624—1997 适用范围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内部设计。民用建筑中 包括顶棚、墙面、地面、隔断的装修以及固定家具、 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固定饰物等。工业厂 房中包括顶棚、墙面、地面、隔断等。 适用于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 用的结构材料和各种装饰装修材料。 A级材料判定条件1炉内平均温升不超过50℃。 2试样表面平均温升不超过50℃。 3试样中心平均温升不超过50℃。 4试样平均持续燃烧时间不超过20 s。 5试样平均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0%。 1炉内平均温升不超过50℃。 2试样平均持续燃烧时间不超过20 s。 3试样平均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0%。 B1级材料判定条件1要经过难燃性试验,试件燃烧的剩余长度平均值 ≥150 mm,其中没有一个试件的燃烧剩余长度为零。 1按GB/T 8626测试,燃烧性能达到规定 指标,且不允许有燃烧滴落物点燃滤纸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