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明设三司,废丞相;内阁制度的由来及演变;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及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2.了解明清在政治制度上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及影响,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归纳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及其影响,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明朝和清朝强化君主专制制度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教师通过分析清朝专制政策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1.重点: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创立、军机处。

2.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与自己制作的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运用“四导一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问题:①同学们谁能背出中国历代王朝的名称顺序?②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统一的王朝明、清是怎样建立的?

引入: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大大加强。

【导读】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16-19,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并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阅读第一目“宰相制度的废除”

A层次:简述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和作用。

【答案提示】原因:明初承袭元朝中书省,权势过重,妨碍皇权高度集中;丞相胡惟庸谋反,被明太祖诛杀后,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作用:秦以来的宰相制度被废除,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B层次:明太祖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度?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历史现象的?

【答案提示】原因:明初承袭元朝中书省,权势过重,妨碍皇权高度集中;丞相胡惟庸谋反,给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提供机会与借口。看待: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矛盾与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但也加重了君主处理军政等事务的负担,协助皇帝处理军政等事务

的机构必然应运而生。

2.阅读第二目“内阁的出现”

A.简述明朝内阁出现的原因、创立过程和地位。

【答案提示】原因: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政务过于繁忙,需要新的办事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事务。创立过程: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协理奏章;明成祖在文渊阁正式设立内阁。地位: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侍从咨询机构。

B层次:简述明朝内阁出现的原因、创立过程,你认为内阁制与宰相制有何异同?

【答案提示】原因: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政务过于繁忙,需要新的办事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事务。创立过程: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协理奏章;明成祖在文渊阁正式设立内阁。相同(相似)点: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相异点:①在地位上,宰相为法定制度,制度赋权;内阁为非法定,只是咨询机构。②在职权上,宰相参与决策,内阁无决策权。③在对皇权的作用上,宰相制约皇权,内阁不能制约。

3.阅读第三目“军机处的设立”

A层次:简述清朝设置军机处的原因、过程、职能和影响。

【答案提示】原因: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王权;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过程:康熙帝时设立南书房扩大皇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职能: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旨意,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影响: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层次:简述清朝设置军机处的原因、过程和职能,由此你认为军机处有何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答案提示】原因: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王权;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过程:康熙帝时设立南书房扩大皇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职能: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旨意,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特点:①临时性:军机大臣的任命、职务没有制度上的规定,完全出于皇帝自己喜好。②兼职性:军机处无专门官员,全为兼职。③机构简单: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④始终不算正式衙门,只是皇帝辖下的秘书班子。影响:①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②通过军机处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导练】

A层次:

1.明太祖朱元璋和宋太祖赵匡胤在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中最相似的是(B)

A.废除丞相,改设别职

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C.文化专制

D.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2.下列对明朝内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内阁是在明太祖时期正式建立的

B.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C.内阁可帮助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处理意见

D.内阁大臣只有“票拟”权力而无“批红”权力

3.之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是因为(B)

A.军机处行事快捷办事效率高

B.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C.参与处理内政外交等机要政务

D.军机处均由汉族地主官员组成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材料二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院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院学士掌内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请回答:

(1)你是怎样看待材料一中明太祖给其子孙所作出的规定的?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看待:明太祖给子孙作出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丞相乱政夺权,巩固明王朝的统治。理由:一是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二是当时丞相胡惟庸专权谋反。

(2)依据材料二,说出军机处的最初名称、设置时间、所在地点和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

【答案提示】军机处最初名称:军机房。设置时间:雍正年间。所在地点:紫禁城隆宗门内。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皇帝亲信的满汉官员。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答案提示】康熙年间中枢机构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对皇帝的集权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雍正帝另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B层次:

1.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无关的措施是(C)

A.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元代设立中书省

D.明代废除丞相

2.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D)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3.下列两幅历史图片从本质上反映了(C)

A.明清中央官吏地位不高,生活清苦

B.从皇帝到中央官员都廉洁奉公

C.明清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得到加强

D.防止了官员玩乐提高了办事效率

4.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和相权不断削弱,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的重要趋势之一。据此回答:(1)有的学者认为明朝的宰相制度并没有废除,他们以张居正为例,断定明朝内阁首辅就是宰相。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这种看法不对。理由:①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②张居正任首辅时,虽然大权尽归六部,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作用。

(2)从清初统治者设立议政大臣会议到设置军机处,说明了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清初议政大臣会议到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君主专制进一步的强化,封建专制制度走上腐朽。影响:基本上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妨碍社会进步,表明封建社会正在走向衰落,开始落后于西方。

【导议】各模块小组内围绕本课内容和阅读练习中遇到的不能理解或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并将讨论结果及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展示。

【导疑】依据学生的展示,师生互动,解决“导议”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学生提出的新问题。

【评价反馈】

A层次:

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自秦以来辅佐天子处理国政的相位,至是废去,遂成绝对君主独裁的局面”。对“至是废去”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D)

A.仿效前代末期皇权稳固的做法 B.六部名存实亡使皇帝萌生废相念头

C.殿阁大学士篡夺相位对皇帝的鼓动D.皇帝认为宰相擅专威福,危及君主

2.“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A)

A.适应军事需要B.加强中央集权 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D.巩固皇权

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C)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B层次:

1.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C)

A.唐朝设六部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2.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到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个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C) A.汉代内外朝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处

3.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C)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

4.清朝著名的“贪污大王”和珅在乾隆五十六年同时担任了13个重要职务,如首席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户部尚书、九门提督等,然而嘉庆年间,当和珅被问罪的时候,他的罪名却与其掌握的权力无多大的关系,如“娶出宫女子为次妻,其大罪四……”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D) A.和珅谨小慎微,工作并无失误

B.和珅出身贫寒,对官员礼数不够精通

C.和珅位高权重,锋芒毕露,专权乱政

D.和珅所掌握的职权有名无实,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