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合成工艺学作业思考题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作业思考题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作业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1、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哪些?

2、石油化工路线可以得到哪些重要的单体与原料?简述石油化工路线裂解生产乙烯单体的过程,并由乙烯单体可以得到哪些聚合物产品?

聚合物产品: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ABS树脂、丁苯橡胶、聚氧化乙烯、涤纶树脂。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1、简述四种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的定义以及它们的特点与优缺点。

2、举例说明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分类,在高聚物生产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引发剂。

3、在聚合生产工艺中如何控制产品的分子量,举例说明常用的分子量调节剂。

《高分子合成工艺》作业参考答案

《高分子合成工艺》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 1、单体储存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储存设备应考虑哪些问题,为什么?答:单体储存过程应该注意: (1)为了防止单体自聚,在单体中添加少量的阻聚剂,如在1,3-丁二烯中加人防 老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 (2)为防止着火事故的发生,单体储罐要远离反应装置,储罐区严禁明火以减少 着火的危险。 (3)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首先要防止单体泄漏,因单体泄漏后与空气接触产生 易爆炸的混合物或过氧化物;储存气态单体(乙烯)或经压缩冷却后液化的单体(丙烯、氯乙烯、丁二烯等)的储罐应是耐压的储罐;高沸点的单体储罐应用氮气 保护,防止空气进入。 2、引发剂储存是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多数引发剂受热后有分解和爆炸的危险,干燥纯粹的过氧化物最易分解。因此,工业上过氧化物引发剂采用小包装,储存在阴暗、低温条件下,防火、防撞击。 3、聚合反应产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聚合物的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聚合物的形态有坚韧的固体、粉状、粒状和高 粘度的溶液;聚合物不能用一般产品精制的方法如蒸馏、重结晶和萃取等方法进行精制和提纯。 4、选择聚合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答:聚合方法的选择原则是根据产品的用途所要求的产品形态和产品成本选择适当的聚合方法。 自由基聚合可以采用本体、溶液、乳液和悬浮聚合等方法;离子聚合只能采用本体和溶液聚合。 聚合操作可以是连续法或者间歇法;聚合反应器有不同的类别、排热方式和搅拌装置等。 5、如何选用聚合反应器? 答:根据聚合反应器的操作特性、聚合反应及聚合过程的特征、聚合反应器操作

特性和经济效益等聚合反应的特性以及过程控制的重点,按下列原则选择聚合反应器: 对度高浓物应,在原料配方一定的情况下,当反时物的生成标产)重点在于目1(. 于目标聚合物生成有利时,可选用管式聚合反应器或间歇操作的釜式聚合反应器,当反应物浓度低对目标聚合物生成有利时,可选用连续操作的釜式聚合反应器或多级串联釜式聚合反应器 (2)重点在于确保反应时间的场合可选用塔式或管式聚合反应器 (3)重点在于除去聚合热的场合可以选用搅拌釜式聚合反应器 (4)重点在于除去平衡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物的场合,可选用搅拌釜式聚合反应 器,薄膜型聚合反应器或表面更新型聚合反应器 (5)对于高粘度体系,应尽量选择相应的特殊型式的聚合反应器。 6、常见的聚合反应器有哪些?简述釜式聚合反应器结构。 答:常见的聚合反应器有: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塔式反应器、流化床式反应 器、特殊形式聚合反应器。 釜式反应器包括:容器部分、换热装置、搅拌装置、密封装置、其它结构 7、高分子合成工艺路线选择原则? 答:高分子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原则为:满足产品的性能指标要求;生产的可靠性; 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生产装置大型化;清洁生产、注重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1、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几条?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答: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和其它(农副产品)路线。 对原料来源要求:来源丰富、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各种原料能综 合利用、经济合理,可以从着几方面简单分析。 2、简述由最基本的原料(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制造高分子材料的过程。 从高分子合成的六个步骤结合具体的例子描述。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习题集

习题集(348) 第一章绪论(37) 一、判断(10) 1、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它们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2、连续聚合特点是聚合反应条件是稳定的,容易实现操作过程的全部自动化,机械化,便于小批量生产。() 3、进行聚合反应的设备叫做聚合反应器。根据聚合反应器的形状主要分为管式、塔式和釜式聚合反应器。() 4、本体聚合与熔融缩聚得到的高粘度熔体不含有反应介质,如果单体几乎全部转化为聚合物,通常不需要经过分离过程。如果要求生产高纯度聚合物,应当采用真空脱除单体法。() 5、乳液聚合得到的浓乳液或溶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溶液如果直接用作涂料、粘合剂,也需要经过分离过程。() 6、合成橡胶是用物理合成方法生产的高弹性体。经硫化加工可制成各种橡胶制品。() 7、合成纤维通常由线型高分子量合成树脂经熔融纺丝或溶液纺丝制成。加有少量增光剂、防静电剂以及油剂等。() 8、合成树脂生产中回收的溶剂。通常是经离心机过滤与聚合物分馏得到的。() 9、高分子合成工厂中最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是引发剂、催化剂、易燃单体、有机溶剂引起的燃烧与爆炸事故。() 10、塑料具有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加工方便,质地轻巧等优点。() 二、填空(10) 1、根据产量和使用情况合成橡胶可分为与两大类。 2、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实施方法主要有与两种方法。 3、在溶液聚合方法中,如果所得聚合物在反应温度下不溶于反应介质中而称为。 4、塑料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 5、塑料成型重要的有:注塑成型、挤塑成型、吹塑成型、等。 6、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产品形态可能是液态低聚物、坚韧的固态高聚物或。 7、高分子合成工业的基本原料为、天然气、煤炭等。 8、为使釜式聚合反应器中的传质、传热过程正常进行,聚合釜中必须安装。 9、自由基悬浮聚合得到固体珠状树脂在水中的分散体系。可能含有少量反应单体和分散剂。脱除未反应单体用的方法,对于沸点较高的单体则进行,使单体与水共沸以脱除。 10、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反应得到的如果是固体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淤浆液,但是通常含有较多的未反应单体和催化剂残渣。如果催化剂是低效的,则应当进行脱除。用破坏金属有机化合物,然后用水洗涤以溶解金属盐和卤化物。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答 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3-1 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图3-80a、b、c所示误差是什么原因,分别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或消除答: a) 误差原因: 1)由于细长轴工件的刚性差,在加工过程中因受力变形而使加工出的工件呈两端细中间粗的鼓形。随着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在两端,工件刚度最大,变形最小,切去的金属层厚;中间工件刚度最小,变形最大,切去的金属层薄。 2)误差复映 减小误差的措施: 使用中心架或跟刀架,提高工件的刚度,比如改为反向进给,使工件由轴向受压变为轴向受拉。 b) 误差原因: 1)机床的刚性较差。随着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在两端,机床变形较大,切去的金属层薄;中间机床变形较小,切去的金属层厚。因此因工件受力变形而使加工出的工件呈两端粗、中间细的鞍形。 2)误差复映 减小误差的措施:

1)提高机床部件的刚度,减小载荷及其变化 2)减小误差复映系数或减小毛坯形状误差 c) 误差原因: 1)机床导轨与主轴不平行 2)主轴回转误差中的倾角摆动 3)尾座偏移(前后顶尖连线与导轨扭曲) 减小误差的措施: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参数,并给以充分冷却和润滑,以减少切削热。提高导轨副的导向精度。 3-2 试分析在转塔车床上将车刀垂直安装加工外圆时,影响直径误差的因素中,导轨在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弯曲,哪个影响大与卧式车床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解: D:工件直径;ΔDy,ΔDz工件直径误差;Δy:导轨在水平面内的弯曲;Δz:导轨在垂直面内的弯曲; 车刀垂直安装时误差的敏感方向在垂直方向。因此导轨在垂直面内的弯曲对工件直径误差的影响较大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习题答案

《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工艺路线: 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 径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 2、邻位效应: 指苯环内相邻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基团的活性和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的 一种效应。 3、全合成: 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 药物,这种途径被称为全合成。 4、半合成: 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的途径。 5、临时基团: 为定位、活化等目的,先引入一个基团,在达到目的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将这个基团予以除去,该基团为临时基团。 6、类型合成法: 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的方法。 7、分子对称合成法: 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经化学合成反应,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相同的部分同时构建起来,制得具有分子对称性的化合物,称为分子对称合成法。 8、文献归纳合成法: 即模拟类推法,指从初步的设想开始,通过文献调研,改进他人尚不完善的概念和方法来进行药物工艺路线设计。 二、问答题 1、你认为新工艺的研究着眼点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答: (1)工艺路线的简便性, (2)生产成本因素, (3)操作简便性和劳动安全的考虑, (4) 环境保护的考虑, (5) 设备利用率的考虑等。 2、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一方面,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 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3、你能设计几种方法合成二苯甲醇?哪种路线好? 答:

机械制造工艺学作业参考答案.doc

机械制造工艺学作业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精加工阶段 精密、超精密或光整加工阶段 2.工人 工作地点 3.基本 辅助 4.封闭性 5.铰孔(或浮动镗刀块镗孔) 6.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7.定心 偏心 8.5 4 9.形状精度 位置精度 10.工件 机床 11. ±3σ 12.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13 拉 14.金相组织 残余应力 15 增大 16 越小 17 回火 退火 18 较好 19 最差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简答题 1.加工箱体类零件时,常以“一面两孔”作为统一的精基准,因为这样可以比较方便地加工大多数(或所有)其它表面;可以简化夹具设计;可以减少工件搬动和翻转次数。 2.成批大量生产中采用调整法加工, 若毛坯硬度不均匀将造成切削力的变化较大,使工艺系统变形变化较大,将造成加工后尺寸不一。 3.提高切削速度和刀具的刃磨质量,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因为:1)刀具刃口表面粗糙度会“复印”在工件表面上,所以提高刀具的刃磨质量,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2)在低、中切削速度下,切削塑性材料时容易产生积屑瘤或鳞刺,提高切削速度有利于抑制积屑瘤或鳞刺的产生,从而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 4.“自身加工法”、“合并加工法”是由修配装配法发展成的。“误差抵消法”是由调整装配法发展成的。 四、分析题 1.b 结构工艺性好。 槽与沟的表面不应与其它加工面重合,这样可以减少加工量;改善刀具工作条件;在已调整好的机床上有加工的可能性。 2.b 结构工艺性好。 孔的位置不能距壁太近。图b 可采用标准刀具和辅具,且可提高加工精度。 3. x ρ y ρ

高聚物合成工艺课后题答案

1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哪几种?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答:①石油路线:目前最主要的单体原料路线②煤炭路线:乙炔,电石生产需大量电能,经济上不合理,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和资源情况,乙炔仍是高分子合成的工业的重要原料。③可再生资源路线,原料不充足,成本高,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的基础上,小量生产某些单体出发点还是可取的。 2、如何有C4馏分制取1,3丁二烯? ①用C4馏分分离出来的丁烯进行氧化脱氢制取②将裂解气分离得到的C4馏分用PM下进行萃取蒸馏抽提制取。 第三章本体聚合 1、简述高压聚乙烯工艺流程 答:精制的乙烯进入一次压缩(一级);来自低压分离的循环乙烯与相对分子量调节剂混合后,进入一次压缩机入口,压缩至250MPa,然后与来自高压分离器循环乙烯混合后进行二级压缩;冷却单体进入聚合反应器,引发剂溶液用高压泵送入进料口或直接进入气相聚合;然后高压分离、低压分离挤出切粒,未反应单体分离循环使用。 2、高压PE有哪两种主要工艺路线?各有什么特点? 管式反应器进行、反应釜中进行两条主要工艺路线 管式反应器反应中:物料在管内呈柱塞状流动,无返混现象,反应温度沿反应管长度而变化,得高压聚乙烯分子量分布较宽,耐高压。无搅拌系统,长链分枝少。生产能力取决于反应管参数。 釜式反应器:物料可充分混合,反应温度均匀,还可分区操作。耐高压不如管式,反应能力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反应易控制。PE分布窄,长链分枝多。3、高压PE合成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具体条件如何?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设在150℃~330℃,原因有二:①乙烯无任何取代基,分子结构对称,纯乙烯在350℃以上爆炸性分解,从安全角度,避免因某些特殊不可预知的因素造成温度上升,引发事故,故使T<330℃②PE熔点为130℃,当T<130℃时造成大量PE凝固,堵塞管道,同样造成反应难以进行,造成事故,故最低温度不低于130℃,一般温度大于150℃。 反应在低压下进行,原因:乙烯常压下位气体,分子间距离远,不易反应,压缩后,分子间距离显著缩短,极大增加了自由基与单体分子之间碰撞几率,易反应,在100~300MPa下,C2H4接近液态烃,近似不可压缩状态,其次T上升,需压力也增加,才能使PE与单体形成均相状态,保持反应顺利进行。 转化率15~30%:明显低于其他单体本体聚合,f造成大量乙烯需要循环使用。—CH高,热容小,f提高1%,温度上升12~13℃,如果反应热不能与时移除,极易造成温度急剧上升,从而造成爆炸发生,故一般提高f困难,另外提高f,

青岛科技大学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 07级A卷标准答案

(答案要注明各个要点的 评分标准) 一. 填空题(201. 自由基聚合过程典型的实施方法包括 本体聚合 、 溶液聚合 、 悬浮聚合 、 乳液聚合 。 2. 合成橡胶一般采用 溶液聚合 、 乳液聚合 工艺进行聚合。 3. 溶液丁苯胶的合成是按阴离子机理进行反应的。 4. 热塑型酚醛树脂采用 酸法 制备,热固型酚醛树脂应采用 碱法 制备。 5. 制备顺丁胶采用的催化剂(引发剂)为 镍系 ;制备乳聚丁苯胶采用的催化剂(引发剂)为 过硫酸钾 。 6. 两步法合成聚氨酯:首先合成两端为-NCO 预聚物;然后与 二元醇、二元胺 进行扩链反应。 7. 乳液聚合主要组分包括单体、水、引发剂、乳化剂。 8. 双酚A 型环氧树脂的单体分别为和。(写出结构式) C CH 3CH 3OH HO CH 2CH O CH 2Cl 二. 判断并改错(20分,每题2分)(判断对错1分,改正1分) 1. 利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可合成LDPE 。( 错,LDPE →HDPE ) 2. 悬浮聚合突出特点是聚合速度快,同时产物分子量大。(错,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 3. PVC 的空隙率主要影响材料的强度。(错,强度→ 对增塑剂的吸收 ) 4. 溶液聚合中溶剂极性将影响离子链的增长速度。( 正确 ) 5. 线型缩聚影响分子量主要因素为官能团转化率、小分子含量及保持熔融状态。 (错,去掉保持熔融状态 ) 6. 聚氨酯具有很高的强度,其中一个原因是分子链上的-C=O 可与另一分子上的C 形成氢键。(C → 另一分子N 上的H ) 7. 乙烯高压聚合,当压力升高,反应过程在均相中进行时,容易产生凝胶物。 (错,容易→不会) 8. 在制备溶液丁苯胶过程中,常加入一定量的四氢呋喃,目的是为了增大苯乙烯在分子链中的嵌段含量。( 错,嵌段含量→无规含量 ) 9. 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所用催化剂是镍系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正确 ) 10. 二元胺-二元酸聚酰胺的熔点随主链上的C 原子数目的升高逐渐降低。 (错,逐渐降低→呈锯齿形变化 ) 三. 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 ( A )可作为自由基悬浮聚合的引发剂。 A. BPO ; B. K 2S 2O 8; C.K 2S 2O 8-FeSO 4; D. TiCl 3-AlCl 3; 2. 为解决本体聚合过程中反应热导出的问题,一般采用的手段是:( C ) A. 降低反应温度; B. 加大引发剂用量; C. 分段聚合; D. 共聚其他单体; 3. 离子聚合过程,反应温度将影响( C )。

机械制造工艺学作业

第一次 1. 2. 如下图所示为某航空发动机油泵齿轮轴,齿轴端面粗糙度为Ra=0.8,淬火后用看火花磨削法,磨削端面1和端面2,设磨削余量Z 1=Z 2=0.1±0.02mm ,求磨削前的车削工序尺寸A 1和A 2。 3. 作业三:如图所示,终加工时铣缺口须保证尺寸 和 mm,按调整法加工:试计算调整尺 寸(铣缺口时的工序尺寸 0.20010+00.05 5 -φ

第二次 1. 何谓加工精度?何谓加工误差?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 一批工件的内孔(0.025045mm φ+) ,加工后测得尺寸为45.01~45.023mm φφ,试问该批工件的加工误差及大小和最小加工误差为多少? 3. 研究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4. 普通车床主轴前端锥孔或三爪卡盘夹爪的定心表面,出现过大的径向跳动时,常在刀架上安装内圆磨头进行自磨自的修磨加工,修磨后的定心表面,其径向跳动量确实大为减小,试问:(1)修磨后是否提高了主轴的回转精度?为什么? (2)在机床主轴存在几何偏心的情况下,以精车过的轴套工件的外圆定位,来精车轴套内孔时,会产生怎样的加工误差? 5. 中心距为2000mm 的M131外圆磨床的导轨,经过测量其水平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如下图所示,若只考虑此项误差影响吗,试分析计算磨削1000mm 长的光轴将产生的最大圆柱度误差?又如何调整机床可以使产生的圆柱度误差为最小? 第三次作业: 1.什么是原理误差?试分别举出三种近似加工运动和近似刀具轮廓的例子。 2.近似加工运动原理误差与机床传动链误差有什么区别? 3.简述分布曲线法和点图法的特点、应用和各自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实际分布曲线符合正态分布时能说明什么问题?又σ6

(已排版)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课后习题全解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课后习题全解 1. 何谓三大合成材料?简要说明他们的特点。 答:(1)用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或称做合成的高聚物为挤出制造的有机材料,统称为合成材料。其中以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特点: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本成分,具有质轻、绝缘、耐腐蚀、美观、制品形式多样化等。塑料大多是有机材料,因此其主要的缺点是绝大多数塑料制品都可以燃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光线、空气中氧的作用以及环境条件和热的影响,其制品的性能逐渐变坏,甚至损坏到不能使用,即发生老化现象。 合成橡胶是用化学的合成方法产生的高弹性体。经硫化加工可制成各种橡胶制品。某些种类合成橡胶的橡胶具有较天然橡胶为优良的耐热、耐磨、耐老化、耐腐蚀或耐油等性能。合成纤维,线型结构的高分子量合成树脂,经过适当方法纺丝得到的纤维称为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相比较,具有强度高、耐摩擦、不被虫蛀、耐化学腐蚀等优点。缺点是不易着色,未经过处理时易产生静电荷,多数合成纤维吸湿性差。 2.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主要包括哪两大类? 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主要包括连锁聚合反应和逐步聚合反应两大类。 3. 单体储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并说明原因? 答:单体储存时应达到防止单体自聚、着火和爆炸的目的。 (1)防止单体自聚,为了防止单体自聚,在单体中添加少量的阻聚剂。 (2)防止着火,为了防止着火事故发生,单体储罐要远离反应装置,储罐区严禁明火以减少着火的危险。 (3)防止爆炸,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首先要防止单体泄露,因单体泄露后与空气接触产生易爆炸的混合物或过氧化物;储存气态单体或经压缩冷却后液化的单体的储罐应是耐压的储罐;高沸点的单体储罐应用氮气保护,防止空气进入。 4. 聚合物反应产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 ②聚合物的形态有坚韧的固体、粉状、粒状和高粘度的溶液。 ③聚合物不能用一般产品精制的方法如蒸馏、重结晶和萃取等方法进行精制和提纯。 5. 选择聚合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答:聚合方法的选择原则是根据产品的用途所要求的产品形态和产品成本选择选择适当的聚合方法。 6. 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几条?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答:工业上生产的高聚物主要是加聚高聚物和缩聚高聚物。当前主要有两条路线。 (1)石油化工路线(石油资源有限))石油化工路线(石油资源有限)石油经开采得油田气和原油。原油经炼制得到石脑油、煤油和柴油等馏分和炼厂气。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上)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 2、某机床厂年产CA6140 卧式车床2000台,已知机床主轴的备品率为1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5%。试计算主轴的年生产纲领,并说明属于何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有何特点?若一年工作日为280天,试计算每月(按22天计算)的生 产批量。 解:生产纲领公式N=Qn(1+α)(1+β)=(1+15%)(1+5%)=2415台/年 查表属于成批生产,生产批量计算:

定位?各举例说明。. 答: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的六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位置。 不完全定位:没有全部限制在六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 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达到全部限制的定位。 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d)一面两销定位,X,两个圆柱销重复限制,导致工件孔无法同时与两销配合,属过定位情况。 7、“工件在定位后夹紧前,在止推定位支承点的反方向上仍有移动的可能性,因此 ?为什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其位置不定 答:不正确,保证正确的定位时,一定要理解为工件的定位表面一定要与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相接触,只要相接触就会限制相应的自由度,使工件的位置得到确定,至于工件在支承点上未经夹紧的缘故。 8、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图中各工件需要限制哪些的自由度,指出工序基准, 选 择定位基准并用定位符号在图中表示出来。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题集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习题集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章绪论 1.试述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主要任务。 2.简述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类型,主要品种以及发展方向。 3.用方块图表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说明每一步骤的主要特点及 意义。 4.如何评价生产工艺合理及先进性。 5.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步骤和需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第二章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 1.简述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即三烯、三苯、乙炔)的来源。 2.简述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3.如何由石油原料制得芳烃?并写出其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工艺过程。 4.画出C4馏分中制取丁二烯的流程简图,并说明采用萃取精馏的目的。 5.简述从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出发制备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单体合成路线(可用方程式或图表表示,并注明基本工艺条件)。 6.如何由煤炭路线及石油化工路线生产氯乙烯单体? 7.简述苯乙烯的生产方法。 8.试述合成高分子材料所用单体的主要性能,在贮存、运输过程中以及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9.论述乙烯产量与高分子合成工艺的关系 第三章游离基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1.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反应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工艺过程中如何调节? 2.自由基聚合所用引发剂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引发剂的分解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发剂的半衰期的含义是什么?生产中有何作用? 4.引发剂的选择主要根据哪些因素考虑?为什么? 5.举例说明在自由基聚合过程中,调节剂,阻聚剂,缓聚剂的作用。 6.为什么溶剂分子的Cs值比调节剂分子的Cs小的多,而对聚合物分子量的 影响往往比调节剂大的多? 7.以乙烯的本体聚合为例,说明本体聚合的特点。 8.根据合成高压聚乙烯的工艺条件和工艺过程特点,组织高压聚乙烯的生产 工艺流程,并划出流程示意图。 9.高压聚乙烯分子结构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对聚合物的加工及性能有何影响。 10.乙烯高压聚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1.对比管式反应器及釜式反应器生产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 12.聚乙烯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改进它的性能,开发新用 途。 13.比较高压聚乙烯及聚苯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改进聚苯乙烯的性能,可采用哪些方法? 14.试述聚苯乙烯和有机玻璃的优缺点及改性方向。 15.比较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工艺的异同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上)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 2、某机床厂年产CA6140 卧式车床2000台,已知机床主轴的备品率为1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5%。试计算主轴的年生产纲领,并说明属于何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有何特点若一年工作日为280天,试计算每月(按22天计算)的生产批量。 解:生产纲领公式 N=Qn(1+α)(1+β)=(1+15%)(1+5%)=2415台/年查表属于成批生产,生产批量计算: 定位各举例说明。 答: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的六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位置。 不完全定位:没有全部限制在六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 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达到全部限制的定位。 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d)一面两销定位,X,两个圆柱销重复限制,导致工件孔无法同时与两销配合,属过定位情况。 7、“工件在定位后夹紧前,在止推定位支承点的反方向上仍有移动的可能性,因此其位 置不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不正确,保证正确的定位时,一定要理解为工件的定位表面一定要与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相接触,只要相接触就会限制相应的自由度,使工件的位置得到确定,至于工件在支承点上未经夹紧的缘故。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与思考题要点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与思考题 第七章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 一、基本概念: 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 工序 工步 走刀 工位 生产纲领 生产类型 基准 经济精度 加工余量 工序余量 二、问题 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2、工艺规程在生产中起哪些作用? 3、什么是工序、工步、走刀、工位?他们有何关系? 4、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 5、何谓基准?基准分为几种?各种基准之间有何关系? 6、何谓加工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7、什么叫做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反复加工、自为基准?解释其意义。 8、工序余量的确定与哪些因素有关? 9、生产类型不同的生产其工艺特点有何不同? 10、何谓劳动生产率?提高机械加工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11、生产成本和工艺成本有何区别? 12、比较不同工艺方案经济性时需考虑哪些因素? 三、习题: 1、如图所示零件,其主要加工工艺过程如下:(1)外圆至φ25.3-00840.; (2)铣键槽;(3)渗碳淬火HRC56~(4) 磨外圆至φ25-00140 .。 加工完毕要求保证键槽深度4-0140 .外圆同轴度误差为零。试求:为测量基准的测量尺寸A 。 2、 及各面,现在须铣出右端槽,并保证尺寸26±0.2切调刀的度量尺寸A 。 3、某零件的有关尺寸如图7-3所示,b 、c 、d 过程的最后三个工序,工序c 以有图c 所示三种方案, 试分别求尺寸H 1±Δ1

一、基本概念:六点定位原理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欠定位与过定位 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位移误差 二、问题: 1、机床夹具由哪几部分组成;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试题两套和答案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试卷两套和答案 第一套 一. 解释或说明以下基本概念(20分,每题2分) 悬浮聚合;单体在水中,悬浮剂存在下由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进行的聚合反应 的制备;采用自由基引发剂,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的 乳液聚合特点;分子量和聚合速度同时提高 熔融缩聚;在单体和聚合物熔点以上进行的聚合过程 高顺式聚丁二烯;顺式含量打印94%的聚丁二烯 界面缩聚;在两不相容的溶剂界面进行的缩聚反应 双酚A型环氧树脂;由双酚A作为单体组分之一而得到的氧树脂;甲苯二异氰酸酯 氨基树脂;由尿素或三聚氰胺等与甲醛反应得到的树脂 溶液丁苯胶:采用溶液法合成的丁苯胶 二. 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 自由基聚合可以采用四种工艺过程,乳液、悬浮、 溶液、本体。 2. 乳聚丁苯橡胶一般分为两种低温、高温。 3. 乳液丁苯胶的合成是按自由基机理进行反 应的。 4. 酚醛树脂是由苯酚与甲醛反应制备 的。 5. 制备采用的催化剂(引发剂)是 43 ;制备采用的催化剂(引 发剂)是33 。

6. 聚氨酯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备的。反应类 型为聚加成反应。 7. 悬浮聚合主要组分包括悬浮剂、单体、引发 剂、水。 8.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单体分别为不饱和酸酐和二元 醇。 三. 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 乳液丁苯胶可选用( C. )作为引发剂。 A. ; B. K2S2O8; C. K2S2O84; D. 33; 2. 本体聚合常采用分段聚合工艺,其目的是( B. ) A. 降低反应温度; B. 导出反应热; C. 提高转化率; D. 简化工艺; 3. 离子聚合过程,一般选择(D )工艺。 A. 悬浮聚合; B. 乳液聚合; C. 本体和悬浮; D. 本体和溶液; 4. 聚醚型聚氨酯与聚酯型聚氨酯相比具有(C )。 A. 耐热性好、机械强度高; B.耐热性好、柔韧性好; C. 低温性好、柔韧性好; D. 低温性好、机械强度高; 5. 特点是支链量(多),机械强度(低),可应用于薄膜。 A. 少,低; B. 少,高; C. 多,低; D. 多,高;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 题及参考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答案: 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简称工艺规程。 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什么是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答案: 基准是指用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 设计基准是指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在零件的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在加工中或加工后,用以测量工件形状、位置和尺寸误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在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上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什么是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什么是欠定位与过定位各举例说明。 答案: 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布置的6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就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完全定位:工件的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唯一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没有全部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达到全部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称为过定位。 (举例在课本page12、13)。 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何谓套装、组装、部装、总装和装配 答案: 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它是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构成的。 套件是在一个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而构成的。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部件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用。 将零件装配成套件的工艺过程称为套装。

聚合物合成工艺

第一章绪论 4. 20世纪50年代,谁发现了可用于高密度聚乙烯和立构规整聚丙烯的合成催化剂?这些催化剂的基本成分是什么? 5. 21世纪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什么? 6. 简要说明聚合物合成的生产步骤。 第二章合成聚合物的原料路线 4. 石脑油的裂解-催化重整可以获得哪些重要芳烃原材料?其中的加 氢工艺是为了除去哪些有害物质? 5. 什么是C4馏分?如何通过C4馏分制备1,3-丁二烯? 10. 从动、植物体内获得的原料路线有哪些?你认为哪些原料路线具有很好的前景。 第三章自由基本体聚合过程及合成工艺 17.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苯乙烯在60℃进行本体聚合,试计算正常引发反应、向引发剂转移反应、向单体转移反应三部分在聚合度倒数中各占多少百分比?对聚合度各有什么影响,计算时选用下列数据:[I]=0.04mol/L,f=0.8,k d=2.0×10-6s-1,k p=176L/mol·s,k t=3.6×107 L/mol·s,ρ(60℃)=0.887g/mL,C I=0.05,C M=0.85×10-4。 18. 为了改进聚氯乙烯的性能,常将氯乙烯(M1)与醋酸乙烯(M2)共聚 得到以氯乙烯为主的氯醋共聚物。已知在60℃下上述共聚体系的r1=1.68, r2=0.23,试具体说明要合成含氯乙烯质量分数为80%的组成均匀的氯醋共聚物应采用何种聚合工艺? 第四章自由基溶液聚合过程及合成工艺 9. 苯乙烯在60℃以过氧化二叔丁基为引发剂,苯为溶剂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当苯乙烯的浓度为1mol/L,引发剂浓度为0.0lmol/L时,引发剂分解和形成聚合物的初速率分别为4×1011mol/(L·s)和1.5×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作业答案 1、解释名词术语 工艺过程、工序、工步、试切法、静调整法、加工经济精度 答: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与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机械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划分工序的依据就是加工就是否连续完成与工作地就是否改变。 工步:在一次安装或工位中,加工表面、加工工具与切削用量中的转速及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静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与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方法。比试切法生产率高,而且加工尺寸的稳定性也好,适合于成批大量生产。 加工经济精度: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种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称为加工经济精度。2、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有几种? 答:有四种: (1)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到被加工尺寸达到要求为止的加工方法。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静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与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方法。比试切法生产率高,而且加工尺寸的稳定性也好,适合于成批大量生产。 (3)定尺寸刀具法:就是利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加工尺寸的。如用钻头、铰刀直接保证被加工孔的尺寸。 (4)主动与自动测量法:就是在一些精密机床上加工工件尺寸的同时,利用检测装置测量与控制被加工表面尺寸的一种方法。 3、汽车零件加工时,零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几种? 答:有三种: (1)轨迹法:就是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所需要的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2)成形法:就是使用成形刀具加工,获得工件表面的方法。 (3)展成法:在加工时刀具与工件做展成运动,刀刃包络出被加工表面的形状,称为展成法、范成法或滚切法。 8、在大批大量与单件小批生产时,汽车零件尺寸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获得? 答:大批大量生产中,汽车零件尺寸多采用静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与主动及自动测量法来保证;单件小批生产中多采用试切法与定尺寸刀具法来保证尺寸精度。 第二章作业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设计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六点定位规则、第一类自由度、第二类自由度、定位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位移误差 答:设计基准:就是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位置的基准。 定位基准:即在加工中用来确定工件在机床工作台上的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一般在工序图中用规定符号表示出来。可分为粗基准与精基准。 六点定位规则:用适当分布的六个定位点与工件接触,即能限制住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唯一确定位置的规则,称为六点定位规则。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复习

1、为什么要对聚合物进行后处理? 经过分离过程制得的聚合物,含有一定的水分和未脱除的少量溶剂,需要经过脱水和干燥。 2. 合成树脂的后处理过程 潮湿的粉状树脂 稳定剂干燥的粉状树脂 干燥方法:气流干燥和沸腾干燥 3.聚合方法的选择:聚合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聚合物性质;相同性能的产品,产品质量好,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的方法将得到发展。其它方法则逐渐被淘汰。 4.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三废来源、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对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利用 答:废气主要来自气态和易挥发单体和有机溶剂或单体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气体;废水主要来源于聚合物分离和洗涤操作排放的废水和清洗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渣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中的结垢聚合物和某些副产物。对于废气处理,应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避免设备或操作不善而造成的泄露,并且加强监测仪表的精密度,以便极早察觉逸出废气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废气减少到容许浓度之下。对于三废的处理,首先在井陉工厂设计时应当考虑将其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不得已时则考虑它的利用,尽可能减少三废的排放量,例如工业上采用先进的不适用溶剂的聚合方法,或采用密闭循环系统。必须进行排放时,应当了解三废中所含各种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针对性地回收利用和处理,最后再排放到综合废水处理场所。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有以下三种途径: 1、作为材料再生循环利用; 2、作为化学品循环利用; 3、作为能源回收利用 5.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那些? 答:石油路线:石油行高温裂解,得到的裂解气经分离得到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产生的液体经加氢后催化重整使之转化为芳烃,经萃取分离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化合物。然后可将它们直接用作单体或进一步经化学加工以生产出一系列单体。煤炭路线:煤炭经炼焦生成煤气、氨、煤焦油和焦炭。由煤焦油经分离可得到苯,甲苯、苯酚等。焦炭与石灰石在电炉中高温反应得到电石,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由乙炔可以合成一系列乙烯基单体或其他有机化工原料。其他原料路线:主要以农副产品或木材工业副产品为基本原料,直接用作单体或经化学加工为单体。 6.成纤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特征: 答:①、聚合物长链必须是线形的,支链应尽可能少,无交联.因为线型大分子能沿纤维的纵方向发生取向,可提高纤维的强度。②、聚合物应具有适当高的分子量,且分子量分布要窄。③、聚合物分子结构应规整,易于结晶,最好能形成部分结晶的结构。④、聚合物大分子中含有极性基团,可增加分子间作用力,提高纤维的物理和机械性能。⑤、结晶性聚合物的熔点和软化点应比允许的使用温度高很多,而非结晶性聚合物其玻璃化温度比使用温度高。⑥、聚合物要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易于加工成纤,并具有实用价值。 7.什么是生物基高聚物?什么是可生物降解高聚物?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生物基高聚物:以生物产品为原料制成的高聚物称为生物基高聚物。 生物降解聚合物:能够被细菌、真菌、藻类等微生物分解、破坏的高聚物。 8.可生物降解高聚物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答:①直链、②柔软的链结构、③脂肪族高分子、④宽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低分子量的低聚物、⑤非晶态聚合物低熔点高分子比、⑥酯键、肽键、⑦亲水高分子、⑧表面粗糙 9.研究可生物降解高聚物的意义何在?答: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能被微生物完全分解,对环境有积极的作用。 10.具有下述两条件之一的聚合物具有水溶性:a、主链上含有亲水性优良的短链醚键或仲胺键,而形成的聚合物为无定形结构;b、主链为C-C键,但沿主链分布众多的亲水基团。 11.聚电解质:离子型的水溶性聚合物 12.憎水缔合聚合物:憎水缔合聚合物:水溶性聚合物分子中如果含有少量憎水长碳链(C6~18)构成的单体链段,则具有憎水缔合的现象,与一般水溶性聚合物的溶液性质有所不同,因此叫憎水缔合聚合物. 13.吸水性树脂:具有交联结构的水溶性聚合物,失去了水溶性,但具有吸水性和保水性。 14.水凝胶:吸水能力较小的吸水性树脂,吸水量为干树脂百分之数十份。 15高吸水性树脂:吸水量达数10倍以上的称为高吸水性树脂。 16.比较乳液丁苯和溶液丁苯的异同点。 答:1溶聚丁苯橡胶和乳聚丁苯橡胶两种生产方法的原料和配置基本相同,主要原料都是丁二烯和苯乙烯,但是乳液聚合过程中需要几十种助剂,而溶聚丁苯橡胶只需烷基锂作催化剂,和少量几样助剂,溶液配置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溶聚无规丁苯橡胶的分子量小,可以填充大量的炭黑和油墨。同时不需要塑炼,低温性能良好,永久变形小,不需要使用,增塑剂,比较容易包锟,在添加原料以后,很容易形成带状,胶片十分光滑,收缩度小,加工过程也比较安全,比起乳聚丁苯橡胶的混炼容量大多了。2溶液聚合转化率理论上可达百分百,反应周期约为乳液聚合周期的一半;乳液聚合转化率一般在70%左右,反应周期约七个小时。3溶聚需要大量的溶剂,使用的催化剂也是不同的,主要产生的橡胶根据催化剂的不同分为几种。分为醇烯系溶液共聚丁苯橡胶和锂系溶液共聚丁苯像胶。锂系溶聚丁苯橡胶可分为两种类型:嵌段型、无规型。这里一般是指:无规型溶聚丁苯橡胶。在生产装置上,需要增添一些设备,主要用于溶剂精制和回收,对水、电、气的需求加大。4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过程中,排污量远高于溶聚丁苯橡胶,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5采用溶液聚合法生产丁苯橡胶用到的生产装置应变能力强,适应性强,可迅速转产,改产,可与SBS等共用一套生产装置。6溶液聚合的生产过程较灵活,可以通过控制分子量、分布情况、支化度、苯乙烯含量及嵌段程度来生产各种产品,橡胶烃含量可高达98%。7溶聚丁苯橡胶硫化速度快,加工性能好,胶质纯,硫化剂和促进剂的用量减少,溶聚丁苯橡胶的加工省时、省力、省能。 17.有机硅聚合物:如何提高有机硅聚合物的分子量。 答:提高线型聚合物分子量的合成方法-催化重排 如欲制取分子量较高的线型聚合物(硅橡胶),必须采用高纯度的二氯硅烷单体,实际上这种高纯度单体很难制得.工业上通常由二氯硅烷先转化成环状的四聚体,即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再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催化重排(开环聚合),可获得分子量高达40-80万的线型聚合物. 18.聚乙烯的合成与生产工艺:LDPE生产工艺,气相本体法聚合工艺条件的控制。答:(1)生产工艺控制原料准备:主要是乙烯单体、分子量调节剂的选择与准备。(2)分子量的控制根据PE的分子量的大小可选择相应的分子量调节剂即链转移剂。(3)添加剂: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根据PE的牌号和用途来定。为了便于计量及与PE混合均匀常将添加剂配成浓度为12.0%的白油溶液或分散液。(4)催化剂的配制实际上是聚乙烯引发剂,工业上称催化剂 2 气相本体聚合 1.压力一般在122~303MPa之间;2.温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引发剂的类型,反应温度一般在130℃~350℃范围之间;3.反应时间:一般在15s~2min范围内,主要取决于反应器类型和产品的不同牌号。 19聚氯乙烯的合成与生产工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条件的控制。 答:1、反应组分的选择和配比:悬浮聚合的反应组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单体、水、引发剂、分散剂、反应助剂。 (1)单体:纯度>99.98% (2)水:去离子水(3)分散剂:分散剂种类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颗粒的形态,生产过程中的分散效果和产品的性能。 2、助分散剂作用:进一步降低单体表面和单体-水相界面的张力,使聚合物颗粒疏松度进一步增强,另外催化剂、助分散剂的电荷作用,可增强液滴的稳定性,助分散剂实际是一些表面活性剂,一般亲油力>亲水力。 3、分散剂的配比:随分散剂的种类不同,配比略有不同。 4、主分散剂:为水量的0.1%左右 5、助分散剂:为水量的0.001%~0.01% 6、引发剂:油溶性自由基引发剂 7、聚合助剂VCM聚合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的性能和改善聚合条件,往往还要加入若干聚合用的助剂。(1)抗氧剂(2)水相阻聚剂(3)防粘釜剂(4)链转移剂(5)抗“鱼眼”剂(6)链终止剂 2、聚合条件的控制(温度、搅拌速度、时间) (1)温度聚合温度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单体、引发剂和产品的性能来确定。一般聚合温度高于引发剂的分解温度,低于单体和水的沸点温度,一般46~60℃范围内。(2)时间悬浮聚合是间歇式反应,出料是一釜接一釜的进行的,工业上称聚合时间为“干锅”时间,聚合时间由转化率来决定 粘釜产生的原因 a、釜壁由于腐蚀或机械损伤,形成凹凸不平的缺陷,聚合物尤其是少量单体在水相中形成的粒性低聚体在此沉积,与金属釜壁产生范德华力,形成物理吸附。 b、粘附作用,粘稠的聚合物被搅拌力飞溅到釜壁。 防釜措施根据以上原因可采取相应措施如下: a、使聚合釜内壁钝化,最有效的方法,对内壁进行防粘涂布处理。防粘涂层面法方面能利用的文献很多,防粘技术是工厂的商业秘密。 b、加入水相阻聚剂 20.酚醛树脂的合成与生产工艺:碱法酚醛树脂的合成工艺 答:1、合成原理:过量甲醛与苯酚 [mol比为(1.1~1.5):1] 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缩聚就能生成热固性酚醛树脂。其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从树脂的外形及其溶解性来区分。(1)甲阶树脂(A 阶树脂):苯酚在碱NaOH作用下,生成酚钠,由于酚氧离子的离域化作用,而使邻位、对位离子化,然后甲醛与之发生亲电加成反应。2)乙阶树脂(B阶树脂):甲阶树脂在 100~130℃加热,进一步反应产生部分交联,即可转变为乙阶酚醛树脂(或B阶树脂),也称半熔树脂,为固体,在丙酮中不溶解,只能溶胀,热塑性较差。3)丙阶树脂(C 阶树脂;在固化成型时形成)在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乙阶材料进一步被加热约120~170°C生成网状结构,这时候苯酚的三个官能团位置全部发生了作用,达到了理想的分子结构,这种树脂已完全硬化失去热塑性,也不溶(或溶胀)于任何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