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

解读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
解读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9089296.html,

解读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

作者:王圣祯,孙俊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35期

摘要:自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至今,近两千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他开创了西方理性伦理学的先河,同时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疑问。我们将追溯这一命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具体内涵,并针对这一命题的缺陷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苏格拉底;德性;知识;善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27-02

虽然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曾经留下了许多疑点,后来的亚里士多德针对这一命题提出了相当尖锐的批评,但这些批评又引起了犬儒派和斯多亚派的强烈的反批评,推动了后来长达数百年的探讨。

一、“德性即知识”提出的历史背景

在苏格拉底以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大多把探索的目光放在人以外的自然界。从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开始,到巴门尼德提出“存在”这一完全抽象的概念,再到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把“人看做是万物的尺度”,人们关注的是对世界本原的本体论探讨。而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的主题变为了认识人本身,而不再是天上的和人之外的自然事物。他以一种崭新的方式理解哲学,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受其影响,在他之后相继产生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犬儒学派等许多新学派,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到了希腊化罗马时代。

虽然说研究主题向人自身的转变从智者学派就开始了,不过在智者心中的人还只是感性的人,但其价值观也是相对主义的。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对于存在的东西就是存在的,不存在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①一切以人的感觉为判断存在与否的准则,进而否定真理的客观标准。智者们把人置于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心,极大地提高了人的地位和作用,这在传统宗教盛行的古希腊无疑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苏格拉底正处于这一过渡时期,他完全认同智者们把人作为哲学的研究中心的主张,在他看来,那些“完全忽略了人类事务而研究天上的事情的人是愚妄的”。

但苏格拉底同时又指出,智者们其实并没有认识人自己,他们对人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人的感官的欲望和知觉的水平上,然而人之为人,并不在于他具有特殊的感性欲望和知觉,而在于他有思想并追求普遍的善。对于智者来说,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事实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②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真理和评判标准,道德规范存在与否,应当根据“人这个尺度”。

美德即知识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他认为,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苏格拉底时代,提出知德统一、德行可教的主张,有重大意义。他的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

《西方哲学简史》期末复习题2011年12月

《西方哲学简史》期末复习题2011年12月 授课教师:刘建成所在班级:思政1002班考试时间:2012年1月6日10:20—12:10 讲义编审:杨兴旺学分:3.0 考试地点:11教6段402 考号20102321XXX 题型介绍:1、填空2、名词解释3、简答4、论述 一、填空 1.希腊哲学的精神:非宗教精神、思辨精神。 2.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学派的三杰:泰勒 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再加 上赫拉克利特。 3.泰勒斯与水本原说 4.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 5.赫拉克利特与火本原说 6.毕达哥拉斯派数本原说 7.巴门尼德及其“存在” 8.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9.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10.“美德即知识”开创了理性主义道德哲学。 11.亚里士多德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 全书式的思想家。 12. 亚里士多德的三本原说:形式、缺乏和质 料是运动的三本原。 13.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 态。 14.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 15. 安瑟而谟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 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的著名格言是:“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 才能理解”。16. 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证明:五路: 运动、动力因、可能性与必然性、事物中 发现的等级、目的性。 17.文艺复兴人的发现:人的尊严、人的才能、 人的自由。自然的发现:和谐的自然、能 动的自然、经验的自然 18. 经验论的开创者:弗兰西斯?培根,知识 就是力量。 19.笛卡尔欧陆理性主义创始人:心物二元 论。 20.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21. 洛克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庞 大的唯物经验主义的理论体系 22. 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23. 康德三大批判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 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22.“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23.柏拉图:《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 篇》 2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 理学》、《政治学》、《物理学》 二、名词解释 1、早期自然哲学的自然和本原两个概念 自然:意义接近nature(本性),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自然哲学是对世界本原和宇宙整体的探讨。本原(也作本元、本源):本义为“太初”,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所以,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即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本原问题是贯穿希腊哲学始终的问题。 2、唯名论和实在论 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极端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唯名论认为一切词都是个别事物的名称,共相并不表示个别事物之外的实在。 实在论: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极端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犹如柏拉图式的理念;温和的实在论认为,这种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的一般本质。 3、什么是经验论,什么是唯理论?

知识即美德

知识即美德? 国内不少文学著作和杂志都提到过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并以此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思想的概括或立论的根据,这一说法在国内流传多年,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断的重复着这句“名言”,但大部分作者都很少注明出处,即使注明,也常引证不实,也很少考证这句名言在苏格拉底那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或者与他自身环境有何关系,往往简单的将他解释为:美德(道德)等于知识。我觉得这种解释逻辑上存在明显缺陷,并且也没有正确反映苏格拉底的伦理学的真实思想。 我查过一些资料哲学中,知识论回答的是“是一不是”,这属事实判断,伦理道德回答的是“该一不该”这属价值判断。苏格拉底把人的道德生活奠基在知识论的基础上表明西方人是从“是一不是”走向“该一不该”的。 在西方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命题试图为希腊人以至整个西方人的道德生活寻求奠定一个确定的知识论基础,但这种知识毕竟是人的知识,有人的限度和局限。我认为德行就是人在实现他特有的活动上所表现出的优点,德性是相对于灵魂的理性部分和欲望部分的活动的。既然灵魂有一个理性的部分和一个没有理性的部分,这两个部分各有不同的活动,人的德性也可以分为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两个部分。 中国的环境跟伦理思想跟西方有着一些差异,比较而言,中国的伦理道德也面临一个从古代的自然风俗习惯到社会

认识的转变,不同在于古希腊作为伦理道德源头的风俗习惯,其合理性来自于希腊诸神的担保;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则来自于家族、血缘和祖先崇拜。中国古代风俗习惯及其道德合理性是由家庭血缘传统和祖先崇拜担保的,中国人特别强调共同的祖先,讲龙的传人,讲华夏民族,就是把自己看作同一祖先的共同传人,由于共同的祖先,华夏民族的每一成员,共同构成一个大家庭一个大集体,由此构成伦理道德上的集体主义。在这个大家庭中小家庭是其基本的构成单位和核心,所以集体主义存在的基本形态和核心单位是家族或家庭。在这种集体主义观念中,个人消融于家庭这个小集体中,家庭又消融于民族国家这个大集体中。所以,在西方个人道德责任和义务是相对于神而言的,是人对神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神是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的绝对尺度,因而人和人之间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都是由神来规定和约束的。在中国道德责任和义务首先是对祖先而言的,由于在家庭内部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所以在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但由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祖先,所以不同家庭成员的道德行为和态度具有差异性。 这是中国和西方明显的同一时期不同的文化差异,我觉得它和现代的思想和方向没有特别的联系.因为知识和品德实在是相距太远.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知识即美德”这句话早在公元前就被苏格拉底这位圣贤所提出,也是他道德哲学的一个基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也就是说,他是站在哲学的高角度上思考这个问题的。他所说的知识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在书本上的,可以轻而易举被理解的那些东西,而是人们对于美

德的认识与理解;同时,“美德”就是美好的德行;是一个人身上所有优秀品质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本质。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真正了解美德的含义,他必定是一个具有美德的人;那些还会做恶事的人,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美德。 如此而言,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但是,我认为,如果将这句话放到当下而言,就需要再斟酌一下了。如今人们一听到知识,并不会想到是对美德的理解;大部分人所想到的,是书本上的,对大自然,对人文,可以让他们生活的更好的东西。而且,能有几个人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这句话呢!换而言之,当今的世界,步伐迈得太快了,很多东西,很多人,都渐渐地趋于功利化和肤浅化;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并不像古时的人那样虔诚,严肃,他们只是将知识作为一种工具,来为他们打开财富,权力,利益的大门;真正读书的人就像濒危动物一样的稀少。 亚里士多德也曾质疑过这个观点,他认为这个思想忽略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因为人的行为不仅仅与理性因素有关,非理性因素也起着巨大的作用。知识仅仅是知识,决定人们行为的除了知识还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 事实也可以证明,当下有越来越多会做事却不会做人的人;有的人有很高的学历,却和犯罪搭上了边;有的人辛苦读书做事,当上领导,却因贪污被判了刑;有的人能力很强,却处处遭人排挤,只因其人品实在不入眼……所以,有了知识也不一定就有美德,人们并没有把两者的关系当回事。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有的公司在面试新员工时,会故意设置一些东西来检验应聘者的品质?答案显而易见,是那些管理者知道,只有刻板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应与美德挂钩。是的,管理者应该选择兼具知识和美德的员工,我认为美德是较重要的一方;如果一个人

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他认为,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苏格拉底时代,提出知德统一、德行可教的主张,有重大意义。他的这

六大美德

六大美德: 一、智慧与知识;二、勇气;三、仁慈与爱;四、正义; 五、修养与节制;六、心灵的超越 二十四种优秀品质: 一、智慧与知识:知识的获得和应用 1.好奇心。你对任何事都感到好奇。你经常发问,你喜欢探索和发掘新事物。 2.喜好学习。你喜欢学习,不管是在课堂上或自学,你都喜爱学习新事物。你喜爱上学、阅读、参观博物馆和任何有学习机会的地方 3.创造力。你有创造力、独立性和完整性及开放胸襟,能够想出新方法做事是你拥有的重要特质。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你决不会满足于用传统方法去做同样的事。 4.开放的思想。你有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原创力,能从多角度思考和考证事物是你重要的特质。你不会妄下结论,只会根据实际的证据做决定。你能够变通。 5.智慧和知识。包括社会智慧、个人智慧、情绪智慧。你明白别人的动机和感受。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你知道该做甚么,也知道要做些甚么,才能使其它人感到自在。 6.独特视角。有统揽全局、洞察力和观点见解。你不认为自己有智慧,但你的朋友却认为你有。他们重视你对事物的洞察力,并向你寻求意见。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无论对自己和别人来说,都具有意义。 二.勇气:面对内部、外部两种不同立场誓达目标的一致 7.勇敢。英武、勇敢和勇气。你这个人无所畏惧,绝不会在威胁、挑战、困难或痛苦前畏缩。即使面对反抗,你仍会为正义大声疾呼。你会根据自己的信念而行动。 8.坚持不懈。坚持、努力、勤奋和坚毅。你努力完成自己开展的工作。无论怎样的工作,你都会尽力准时完成。工作时,你不会分心,而且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9.真实性。正直、诚实、真实。你是个诚实的人,不止说实话,还会以真诚和真摰的态度生活。你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不虚伪,是个“真心”的人。 三.仁慈和爱:人际交往的品质; 10.仁慈善良慷慨。你对别人仁慈和宽宏大量。别人请你做事,你从不推搪。你享受为别人做好事,即使是那些人和你认识不深。 11.爱与被爱的能力。你重视和别人的亲密关系,特别是那些互相分享和关怀的关系。那些给你最亲密感觉的人,他们同样感到跟你最亲密。 四.正义:文明的品质; 12.精神。责任、团队精神和忠诚。指公民之间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团队精神、忠诚。作为团队的一份子,你的表现突出,是个忠心和热心的队员。你对自己分内工作负责,并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 13.公平。平等、正义:对所有人公平,是你坚持不变的原则。你不会因为个人的感情,而影响你对别人作出有偏差的判断。你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教育启示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教育启示 作为西方教育的起源,古希腊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而作为古希腊著名教育家的苏格拉底,其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教育。故研究其教育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善当代的教育非常有帮助。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是,德智统一论和产婆术。 产婆术被后世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内容。这种教学法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甚至当代教育,我们依旧在实践着这种古老实用的教学法。相较而言,苏格拉底的德智统一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却似乎一直不尽人意。要么被过分阐释,要么被忽视,例如对伦理教育的过分强调,或者对伦理教育的过分轻视。 德智统一论的内涵,苏格拉底明确的给出了解释。苏格拉底提出的命题是“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通常被解释为,“知识是使一个人成为有美德的人的充分条件。”①(泰勒《从开端到柏拉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339)或者可以这样解释,“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②(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商务印刷出版社,2009.P128)足见,苏格拉底的这种关怀主要是集中在社会伦理方面,而非科学或者其他方面。 在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的含义之后,有必要将苏格拉底“善”和“美德”这两个中心词语进行分析。在古希腊用语中,“善”的含义相当于今天的“好”,也是一个道德意味比较浓重的词语;而“美德”是指任何形式的“好”。可见,在古希腊语境中,“善”和“美德”都是超越道德范畴的词语,而在苏格拉底语境中,他试图将这种语意的限制加强,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善”和“美德”被束缚在道德领域内,以构成一个社会价值核心的牵引,促进社会伦理的发展。可见,在苏格拉底的诸多概念中,“善”和“美德”是两个关联密切,却不能等同的道德概念。其中“美德”的范畴要大于“善”的范围,当两者特指个人道德的时候,可以被看做同义词。 由此可见,当谈及个人道德的时候,苏格拉底之“善”和“美德”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尤其在将塑造符合社会道德的个人道德,以更好促进社会道德的教育事业中,“善”基本可以和“美德”通用。则苏格拉底的著名命题“美德即知识”可以被翻译成“美德即知识,知识通向善。” 在当代语境中,“善”和“美德”便常常被作为关乎个人道德的特定词汇来使用。在今日的语境下,审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的内涵,对于促进当代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又明显的契合性的促进作用。 但苏格拉底美德和知识关系的探讨,并不能完全就解决伦理范围内“善”的问题。尤其牵扯到个人道德方面,“善”所牵扯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受到社会

知识即德性—述评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

知识即德性—述评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 [摘要]:理性在苏格拉底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教会来说,这显然过分地抬高了理性的地位而蔑视了神的地位,这也是造成苏格拉底被处死的理由之一:渎神。而黑格尔认为,“所谓苏格拉底引进的新神实际上就是用‘认识你自己’代替是神谕,人的自我意识是能够明辨是非识别善恶的,应该将传统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称为‘客观的自由’的东西都叫由理性来审查批判,使之成为‘主观的自由’即人得理性所认可的东西。”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认为的普遍的道德标准存在于认得理性之中,这个道德标准是人行为的原则,即“德性”(arete)指“过好神火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于是,一方面,德性等同于知识,而这种知识存于人的灵魂中;另一方面,苏格拉底认为肉体是污秽的,感官无法令他信任,只有理性能明辨是非,获得知识,达到善,所以求知的过程就是理性近于灵魂的过程们就是善的过程。 [关键词]:知识德性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 道德思想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提出“知识即道德”,在他的道德学说里,善知即善行,他否认人明知恶而为恶的可能性,认为人之所以为恶,是出于对其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不自知,于是他提出“无人有意为恶”。苏格拉底自喻为是“”雅典城邦针砭时弊的牛虻,希望通过自己的游说、辩论唤醒青年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以道德兴城邦。本文将以知识即真理为线索,从其产生根源、目的、影响几个方面对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试以述评。 一、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产生 (一)社会背景 苏格拉底生长于希波战争结束后,强盛、富裕的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而其壮年时,灾难性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雅典由盛转衰,伯利克里死后,其继任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

米利都泰勒斯:水本原 伊奥尼亚学派学派阿曼克西曼德:无定 (本原问题)阿纳克西美尼:气本原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流变说,逻各斯,辩证法(一切皆流无 物常驻) 早期毕达哥拉斯:数本原、美德在于和谐、灵魂轮回说 古希腊南意大利哲学 自然哲(由本原追溯到存在问题先驱:克赛诺芬尼(对神、万物、真理的认识) 并首次使用逻辑论证)爱利亚学派创立者、主要代表:巴门尼德(真理之路意见之路) 辩护者:芝诺(二分法、阿基里追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论证者:麦里梭(正面论证“存在”性质、修改巴门尼德) 多元论哲学恩培多克勒:四

根、爱恨、同类相知、流射 (①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用结合与分离来说明事物生灭变化阿克萨格拉:种子、努斯、异类相知 ②放弃单一本原传统从事物寻找运动根源之外,重视认识论)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老师,来自米利都 受巴门尼德与芝诺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影象论、灵魂思想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对立的说法、社会生成论 智者派高尔吉亚:三个命题(无物存在、有物也不能认识、认识也说不出来) (恩培多克勒学生) 古 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是什么”问题、助产术 腊(师从按阿克萨格拉学生

罗阿尔克劳) 哲 学古麦加拉派:欧克里德与欧布里德——善即存在 (阐述苏格拉底时,深受爱利亚学派影响 典并且对晚期希腊怀疑主义影响甚大) 小苏格拉底学派昔兰尼派:阿里斯底波——善即快乐 时(被晚期希腊伊壁鸠鲁幸福主义所继承) 犬儒派:安提塞斯尼与第欧根尼——善即节欲 期(受希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发挥) 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分有说和摹仿说、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床喻、日喻 和洞喻)、知识论、回忆说、知识等级说(四线段说) 亚里士多德:知识的区分、《范畴篇》个别事物实体论、《形而上学》中实体 学说和四因说、灵魂说 伊壁鸠鲁: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是目的(原子论、

传统美德 知识

传统美德 1.志不强者智不达。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有志者事竟成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志存当高远 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君子风一尘不染平生事三思而行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不怨天,不尤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言必信,行必果。

知耻近乎勇 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仁者寿。 仁者无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敬业乐群。 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8.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家和万事兴。

9.见利思义。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天下财富,仁者得之。 1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行成于思,毁于随。 圣人无常师。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西方哲学史 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马工程版)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姓名:xx 学号:xxxxxx

第一编古代哲学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第二章:古典时期希腊哲学 第三章:晚期希腊哲学 第一章:古希腊早期哲学 题目:古希腊早期哲学 时间:2019、09、12 地点:15301 授课: 内容:一、自然哲学的划分 从学派上划分:毕达哥斯拉学派米利都学派 爱菲斯学派爱利亚学派 原子论 从地域上分伊奥尼亚地区各派哲学 南意大利地区的哲学 阿布德拉地区的原子论哲学 哲学思想性质上分{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倾向哲学 (一)泰勒斯 论断:水是世界的本原 主要哲学思想: 1、关于世界的产生 2、关于宇宙的形成与结构形成:汪洋——陆地——世界万物 结构:大地浮于水上 3、关于灵魂的思想:物活论 思想简评:·“水是世界的本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命题,标志着古希腊哲学的正式诞生 古希腊人开始用自然本身去说明万物的存在,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 古希腊人力图在感性观察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去对自然的起源和统一做出理论上的抽象 概括,宣告了人类理性的胜利 理论局限: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这种特殊的,感性的事务,只能勉强说明世界的起源和构成,表现了哲学思考的朴素性 2、展现了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不自觉的理解 (二)阿那克西曼德 主要哲学思想:世界的本原是“无定” 思想简评:“无定”比泰勒斯的“水”更有高度,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无定可分离的思想包含着辩证法的幼芽 (三)阿那克西米尼 主要哲学思想:气是万物的本原 万物的生长过程 关于灵魂的思想 思想简评:稀薄和浓聚两种运动更能说明世界的生成,开辟了用量的不同来解释事务性质差异的新途径 关于灵魂的观点表现出用感性物质形态来解释一切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 (四)赫拉克利特总体特征:流变 主要哲学思想:1、万物变的本体和根基是火(火是万物的始基,一切生于火,一切又都归于火) 2、万物变的普遍性 3、变的原则和规律(火按一定分寸燃烧,按一定分寸熄灭) 4、变的源泉或原因(对立面之间的对立与统一) 5、变的总体特征(循环和平衡) 思想简评: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在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系统阐述自发辩证思想的哲学家 其辩证法以感性直观为基础,具有朴素性,自发性,神秘性,关于世界的循环流变观也 是荒谬的

初三政治“传统美德”知识点总结

“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这一专题是同学们在初三政治复习的难点专题,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一专题的知识点能够更加清楚,我整理了这一专题的重点。同学们不妨把以下知识点打印下来,当做复习提纲: 1.中华文化的产生、特点及具体内容 产生: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时俱进。 具体内容: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然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去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影响(或作用):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及品质 内容: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品质:作为传统美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5.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及作用 内涵(涵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作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6.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浅谈“美德即知识”

浅谈“美德即知识” 摘要: 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的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而“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哲学的重要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应的知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哲学的主旋律。 关键词:苏格拉底;美德;知识;哲学。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的中等阶级家庭,他是古希腊也是世界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重要性主要是使哲学从自然向人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哲学不再仅仅关注自然的本原问题,更多的是关注人类社会的问题。对其哲学思想的认识,也便成为认识和研究整个西方哲学的基础和前提。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命题。在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苏格拉底说,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就是德行。“德行”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行等同于知识。“德行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行的知识。他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下这样做的。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无人有意作恶”这一断言有这样的概述:“如果人们不相信一件事是最好的事,他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只是出去无知”。 苏格拉底提出“德行就是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他并没有仔细考虑到那些直到后世才产生的复杂的理论上的区分,他只

关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思考

关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思考 “美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他所提出的“知识即美德”的著名论题,也是他的道德哲学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命题。他一生都在考察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美德,并在进行道德实践。“美德”又译为“德性”,在荷马时代,它主要指人的优秀品质。而到苏格拉底的时代,“德性”所指的就是人的社会本性。它一方面指人的理性,另一方面是当时所公认的伦理道德和政治领域内的规范。“知识即美德”中的“知识”既不是自然物理知识,也不是数量知识,而是整个世界的理念的、善的、“自我”的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善的知识,知识是一种实践善的行为。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作为知识,它不仅是一种知,更是一种行,是知行合一。 在思考“知识即美德”这句话的时候,我认为对“知识”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把“知识”等同于科学意义上的知识,那么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这句话是很容易被推翻的。知识怎能等同于美德呢?这不就意味着知识越丰富的人道德水平越高,知识越浅薄的人道德水平越低?抑或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学历越高的人道德水平越高?如果从这狭义的知识观来理解的话,未免不使我们产生怀疑。我们都知道,知识并不总是与美德相伴而行,而美德也并不总是和知识统一的。比如,一个小偷知道偷窃是不对的,但他却仍然行窃。所有人都知道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者让座是有道德的行为,但是让座者又有几人呢?同样,众多知识层次高的人利用高科技

犯罪也比比皆是。可见,知识水平高的人道德水平不一定高。就拿最近一起热门事件来说,一位北大硕士生深圳公务员因冲突竟打骂来深圳帮其带孩子的亲生父亲,扯碎父亲衣服并咬破父亲肩膀,而其母亲则多次被他打被他骂猪骂怎么不被车撞死。这件事情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位毕业于北大的硕士生,无疑知识水平是高于一般普通人的,然而他却连基本的孝都不懂,伦理道德丧失,这不就说明了道德与知识是不等同的吗。所以,知识水平高的人道德水平未必高,同样,知识水平低的人道德水平未必低。最近被人们讨论地沸沸扬扬的“小悦悦”事件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司机撞人后不顾而去,18名路人对被撞躺在地上的小悦悦视而不见,最后竟由一位拾破烂的老婆婆救了小悦悦。老婆婆的知识水平固然是不高的,但是她却拥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品质,拥有救人的美德,与18位见死不救的路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有时候,道德与知识并不挂钩。因此,我们决不能从简单片面的角度来阐释苏格拉底“知识”的内涵,来理解苏格拉底关于“知识即美德”的意义。 其实,苏格拉底不同于他之前的哲学家,他把关注的目光从神转到人身上,他所说的知识不是自然万物的知识,而是指对人自己本性的认识,即“认识你自己”。于是这里的“知识”就不同于我们现代社会所理解的那种知识。对于这种知识,苏格拉底作了简要说明:“那些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事对自己合适,能分辨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而且由于做自己懂得的事情就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从而繁荣昌盛,不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就不至于犯错误,从而避免祸患。”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认识自己

关于认识自我、美德与知识的几点看法 【摘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也是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道德圣贤。他的智慧的火光不仅仅照亮了远去的一代又一代,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他的“认识自己”和“美德与知识”的论断是他的思想中最为璀璨耀眼的两颗。 【关键字】:自知其无知美德即知识 【正文】: 一、认识自我,自知其无知 对于自我的认识是一个很经典的话题,经常出现在那些伟人的宏篇巨著中,早在古希腊,柏拉图也论述了这样一个关于自我认识的观点。凯勒到神庙向神灵询问有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神的回答是没有,但是作为苏格拉底自己,他却说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智慧,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在许多著作中我们都会读到教我怎样去认识自己,而柏拉图的观点非常简单,他认识自己就是认为自己是无知的,他没有累赘的去论述自己如何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认为这是一种相当可爱而又有哲理的一种论述,就好比人身上的品质,我们能够说自己是没有品质的,但是要证明自己是有品质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一)人是无知的 无知的毛病在于尽管不美不善不聪明,却沾沾自满。凡是不觉得自己有欠缺的人就是不想弥补他根本不觉得的欠缺。 蒙田提出过这样一个命题:自命不凡的虚妄。其中也是阐述了一个关于自我认识的观点,与苏格拉底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蒙恬认为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是很奇怪的,他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他也不敢认为自己能做什么,他对于自己的本领心中无数,只有事后他才有所认识。他怀疑自己如同怀疑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在先人有关考察人的全部学说中,一般来说,那种轻视人、贬低人、把人视做虚无的学说是我最乐于接受的,也是我所最喜爱的。” (二)人是需要学习的

美文欣赏:Knowledge and Virtue知识和美德(上):

Knowledge and Virtue 知识和美德(上) Knowledge is one thing, virtue is another; good sense is not conscience, refinement is not humility, nor is largeness and justness of view faith. 知识是一回事,美德是另一回事。好意并非良心,优雅并非谦让,广博与公正的观点也并非信仰。 Philosophy, however enlightened, however profound, gives no command over the passions, no influential motives, no vivifying principles. Liberal Education makes not the Christian, not the Catholic, but the gentleman. 哲学,无论多么富有启迪和深奥莫测,都无法驾驭情感,不具备有影响力的动机,不具有导致生动活泼的原理。文科教育并不造就基督教徒抑或天主教徒,而是造就了绅士。 It is well to be a gentleman, it is well to have a cultivated intellect, a delicate taste, a can did, equitable, dispassionate mind, a noble and courteous bearing in the conduct of life—these are the connatural qualities of a large knowledge; they are the objects of a University. 造就一个绅士诚为美事。有教养的才智,优雅的情趣,正直、公正而冷静的头脑,高贵而彬彬有礼的举止--这些是与渊博的学识生来固有的品质, 它也是大学教育的目的。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精心整理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知识即美德”这句话早在公元前就被苏格拉底这位圣贤所提出,也是他道德哲学的一个基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 需要说明的是, 德。”美德不仅是知识, 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而 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 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也就是说,在 “美德”就 一个人如果真正了解美德的含义, 的理解什么是美德。? 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并不像古时的人 他认为这个思想忽略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因为人的行为不仅 知识仅仅是知识,决定人们行为的除了知识还 事实也可以证明,当下有越来越多会做事却不会做人的人;有的人有很高的学历,却和犯罪搭上了边;有的人辛苦读书做事,当上领导,却因贪污被判了刑;有的人能力很强,却处处遭人排挤,只因其人品实在不入眼……所以,有了知识也不一定就有美德,人们并没有把两者的关系当回事。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有的公司在面试新员工时,会故意设置一些东西来检验应聘者的品质?答案显而易见,是那些管理者知道,只有刻板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应与美德挂钩。是的,管理者应该选择兼具知识和美德的员工,我认为美德是较重要的一方;如果一个人从小不对美德进行真正的了解,等他定型了,想变得很有美德,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了;而他小时候不懂的书本知识,长大也可以再进行学习,也许会更快的理解。 今天我们的素质教育,就个人而言其本?质是主体的一种教育实践,因此,需要我们的教育者要善于用“助产”的方法来引导教育者理解、接受社会主义的美德观。这样通过自身实践所形成的美德观,是真实的,可信的、持久的;否则,没有主体的积极实践,?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许多道

知识论导论题库整理

1.【判断题】知识是关于真理的学问。(对) 2.【判断题】知识与信念有关。(对) 3.【判断题】有保证的可断定性意味着真的。(对) 4.【判断题】真理符合论与我们的常识直觉有关。(对) 5.【判断题】斯多葛学派是怀疑论的对手。(对) 6.【判断题】斯多葛学派的知识论是为了得到确实性。(对) 7.【判断题】古典怀疑论倡导一种宁静的生活。(对) 8.【判断题】怀疑论是与独断论完全对立的。(对) 9.【判断题】对怀疑论的批评主要针对的是怀疑论的论证。(对) 10.【判断题】常识是通过我们的五种感官认识世界的。(对) 11.【判断题】现象是与实在不同的。(对) 12.【判断题】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都属于物理对象。(对) 13.【判断题】贝克莱的现象主义就是一种唯心论。(对) 14.【判断题】当代的现象主义只承认感觉的存在。(对) 15.【判断题】笛卡尔确信可以得到真的知识。(对) 16.【判断题】休谟的知识论是一种怀疑论。(对) 17.【判断题】盖梯尔认为传统定义不是知识的充分条件。(对) 18.【判断题】信念的真假用于决定知识三要素分析的成功。(对) 19.【判断题】三要素条件仅仅提供了知识的必要条件。(对) 20.【判断题】语境论无法解决盖梯尔问题是因为其概念模糊。(对) 21.【判断题】多元论坚持知识三要素定义。(对) 22.【判断题】多元论是以承认传统定义为前提的。(对) 23.【判断题】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基础主义。(对) 24.【判断题】笛卡尔的自然之光确立了上帝的存在。(对) 25.【判断题】所有信念可以分为基本信念和推知信念。(对) 26.【判断题】基本信念是无需从其他信念中推导出来或得到确证的信念。(对) 27.【判断题】无穷倒退问题是基础主义不可避免的结果。(对) 28.【判断题】经验信念是关于外部世界的信念。(对) 29.【判断题】内在主义论证主要诉诸于所与物观念。(对) 30.【判断题】所与物观念受到了塞拉斯的批判。(对) 31.【判断题】黑格尔是一位真理融贯论者。(对) 32.【判断题】一致性是确证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对) 33.【判断题】输入反驳是指融贯论缺乏与外在世界的联系。(对) 34.【判断题】信念的目的是获得知识。(对) 35.【判断题】历史上的大多数知识论者都是内在主义者。(对) 36.【判断题】我们往往对我们所相信的东西无法给出合理的说明。(对) 37.【判断题】我知道他人的疼痛是因为我有同样的经验。(对) 38.【判断题】强的确证也可以被看做是客观的确证。(对) 39.【判断题】你不相信魔鬼的存在是因为你有强烈的反驳理由。(对) 40.【判断题】可以相信创世说是因为它在主观上是可以得到确证的。(对) 41.【判断题】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认知功能出了问题,这不是你的错误。(对) 42.【判断题】笛卡尔的魔鬼是内在主义的产物。(对) 43.【判断题】疯子的话也可以有证据。(对) 44.【判断题】认知机制必定会是好的筹划。(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