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六年级下册古诗

浣溪沙六年级下册古诗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原文及译文汇总

第一单元 古诗三首 寒食 唐韩翃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 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 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十五夜望月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原文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译文 读书只有苦下功夫,才会有文辞精妙的文章。 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 听有修养的人说一番话,胜过读十年书,受益匪浅。 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力气,相处时间长了才了解人心。 常在水边能知道鸟的情况,常在山旁能分辨各种鸟的声音。 第四单元古诗 古诗三首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案--浣溪沙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情感) 3.范读,齐读。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 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在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感慨时光流逝。)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 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优美的风光和环境)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哀怨惆怅) 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师:“谁道人生无再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所有背诵的课文古诗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所有背诵的课文古诗整理 一、必备古诗 1 《寒食》唐·韩翃(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曰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 《迢迢牵牛星》两汉·佚名 迢(tiáo)迢牵牛星,皎(jiǎo)皎河汉女。纤纤(xiān)擢(zhuó)素手,札(zhá)札弄机杼(zhù)。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mò)脉不得语。 3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 《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yān)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 《竹石》清·郑燮(xi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 《采薇》(节选)先秦·佚名 昔(xī)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行道迟迟,载(zài)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8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1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2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jī)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4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5 《浣溪沙》宋·苏轼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6 《清平乐》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zhuàn)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二、日积月累 1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天命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3.语文园地四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语文园地五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 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 2.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情感) 3.范读,齐读。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在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感慨时光流逝。)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优美的风光和环境)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哀怨惆怅) 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师:“谁道人生无再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 (2)“白发”“黄鸡”比喻什么?(时光流逝) (3)苏轼写这首词时,正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而我们却从“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感受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师结语: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指引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乐观面对。我们还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五、诵读和背诵这首词。 六、总结诗词,拓展延伸。 师:全词情景理交融,充分体现了苏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我们以生活 的启示。给了我们哪些生活启示呢?课下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写。 板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教案第1篇】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大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那么大家回忆一下“小李杜”。指的是谁?(李商隐和杜牧),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无题》板书 2、作家、作品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与李贺一样,都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

(《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3、赏析全诗 师:请全班同学朗读诗歌一遍 师:好,下面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是一首什么诗。从内容上形式上说都可以。 生:离别诗。 师: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离别诗。 师:好。还有同学能说的更具体么?或者从形式上说说。 生:律诗。 师:刚才同学们从形式上来说是律诗。那么是几言律诗?(生纷纷:七言。)既然是律诗,我们就要注意对仗,注意第三四联表现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全部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全部 1、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3、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4、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5、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0、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2、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6、浣溪沙宋·苏轼 游蕲山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7、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及诗意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及诗意 1.《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意:春季的长安城中,漫天飞舞着柳絮,寒食节里,东风吹得宫中柳枝斜飘。暮色降临,宫中忙着传赐火烛,袅袅轻烟散入王侯贵戚家。 2.《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意:牵牛星是那么的遥远而明亮,织女星是那么的皎洁而遥远。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中间只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距又能有多远呢。相隔在清澈的银河两边,他俩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意:庭院中,地上雪白,树上栖息着鸦雀,清冷的露水悄消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天晚上,明月当空,人们都在望月、赏月,不知道那无尽的秋思会降落在哪一户人家。 4.《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意:园中的葵菜绿油油的,郁郁葱葱;早晨的露珠亮晶晶的,等待阳光晒干。温暖的春天把恩泽洒满人间,世上的万物展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经常害怕寒秋季节就要来到,到那时茂盛的花草树木都开始衰败枯黄。江河水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它才会再向西流回来?年少时不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5.《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六年下册古诗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作者:<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苏轼(其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七步诗》的诗意: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

紧逼迫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 《鸟鸣涧》诗意: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春桂在无声地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 《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在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首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江畔独步寻花》诗意: [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翻译]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石灰吟》的诗意: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 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世上,自己就是粉身碎骨也一点都不怕。 竹石的诗意: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意: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已亥杂诗诗意: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浣溪沙诗意: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白发,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诗意 【注释】: 1. 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2. 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 3. 眉神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9.浣溪沙 一、解释下列词语。 蕲水: 短浸溪: 萧萧: 子规: 无再少: 休: 二、默写填空。 1.山下兰芽短浸 溪, , 。 2.谁道人生无再 少? ! 。 3.这首词的作者是代。 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三、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四、课内阅读。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黄鸡”的本意是什么?在词中是指什么?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有何用意? 2.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 3.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浣溪沙 一、在今湖北浠水一带。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形容雨声。杜鹃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不要。 二、1.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2.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宋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三、1.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苗,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泉水冲刷,一尘不染。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鸟的啼叫声。 2.谁说人生只会变老,不能再变得年轻?你看门前的流水不是也能向西奔流吗!不要再发出白发暮年时光流逝这样的感慨了。 四、1.“黄鸡”的本意是指黄鸡报晓,在词中是指时光流逝。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2.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表达了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3.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与解释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 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2、《鸟鸣涧》唐王维体裁:五言绝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体裁:七言绝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4、《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人。 5、《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6、《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六年级下册最后十首诗新版的意思

六年级下册最后十首诗新版的意思 1、《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2、《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春天的晚上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3、《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4、《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人。 5、《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6、《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在剑外忽然听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时悲喜交集,眼泪沾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词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宋苏轼 游蕲山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溪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统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教案

浣溪沙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和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吟诵,让优美的词句引导学生进入词的 意境,细细品味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问答法,在梳理词作时,教师相机提出问题,让学生解 答,在问答中品析词作内容。 3、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对词蕴含的思想感 情,让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老师唱水调歌头,让学生想一想作者是谁?(同学们,上课前我

想为大家唱一小段词,请大家边听边想这首词的作者是谁?)由歌曲引入苏轼,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2、你们了解苏轼吗?喜欢苏轼吗? 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作品有《江城子》、《水调歌头》、《念奴娇》等。 4、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浣溪沙》。 二、质疑课题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老师板书课题),你们有什么发现 吗?课题只有词牌名,还多了“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一句。 2、课件出示《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同学们感受两种词 的形式的不同。 3、课件展示“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并 告诉学生这是词前小序。 4、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词前小序的作用。学生齐读词前小序,并思考在词前小序中获取了哪些信息。(知道了苏轼游玩的地点是蕲水的清泉寺,兰溪在清泉寺的旁边,溪水向西流。)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必背古诗词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必背古诗词 六年级语文的学习即将结束,那么有哪些古诗词需要同学们熟记背诵的呢?店铺在此整理了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必背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必背古诗词整理 《元日》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七步诗》曹植【三国.魏】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王维【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于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郑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苏轼【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墨梅》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浪淘沙》刘禹锡【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第三单元 囚歌(叶挺)

六年级下册的古诗(精选5篇)

六年级下册的古诗 六年级下册的古诗(精选5篇)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小编在此整理了六年级下册的古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年级下册的古诗【篇1】 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观沧海/碣石篇》曹操魏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六年级下册的古诗【篇2】 1、《赤壁》杜牧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过零丁洋》文天祥宋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行路难·其一》李白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年级下册的古诗【篇3】 1、《滁州西涧》韦应物唐代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论诗五首·其二》赵翼清代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山中杂诗》吴均南北朝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4、《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微课知识点

古诗诵读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1101年8月)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二、创作背景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写下此词。

三、注释 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四、古诗大意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五、古诗赏析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泥。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布谷的叫声。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唤起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诗人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教学设计1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浣溪沙苏轼教案 【篇一:《浣溪沙》教学设计】 《浣溪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2、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3、背诵全词。 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苏轼图片、古曲。 教学步骤: 一、导入,并展示“学习目标”(投影): 一首词的意境往往是由画面构成的,我们要学会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每一首词都表 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今天要体会的是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二、苏轼及背景介绍;教师范读全词: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 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诗的 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2、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 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 4、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 学生沉思中,悠扬的古曲响起,屏幕上出现苏轼的画像及全词内容。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 范读全词。 三、全体学生在乐曲声中初读全词: 四、整体感知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 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教师提醒重点(投影): 子规—布谷鸟;白发—代指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 五、由苏轼的心境引入画面赏析: 1、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苏轼在游清泉寺时心情是怎样的?” 对学生各种不完全的回答,教师随机引导。 请大家伴随着悠扬的乐曲,走进这幅画面,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会儿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