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新特点及对策分析

试论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新特点及对策分析

论文报告

一、引言

二、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

三、中印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四、应对中印贸易摩擦的对策分析

五、结论

一、引言

中印作为两个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投资潜力。然而,近年来中印之间出现了不少贸易摩擦,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如药品、钢铁、太阳能电池等,互相对抗的形式日益加强。这些贸易摩擦对两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对两国合作关系带来了挑战。本文旨在分析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新特点并提出对策分析,以促进两国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

1、中印贸易总量增长缓慢

自2018年以来,中印贸易总量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根

据印度贸易部的数据,2019年度中印贸易总额为872亿美元,同比下降4.05%。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额为570亿美元,同

比下降4.4%。

2、贸易逆差对印度经济造成影响

中印贸易逆差一直是印方最大的诉求之一。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总额为742亿美元,进口总

额为130亿美元,贸易顺差为611亿美元。相比之下,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极度严重,对其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3、困扰双方的贸易限制措施

为了防止廉价中国货涌入本土市场,印度自2014年开始,加

强了对中国货物的进口限制,发放核准进口的许可证控制数量。同期,中国更新了进口产品清单,一些重要的进口产品开始施行安全检测、验货、品质检测等标准限制。此外,中印之间还涉及很多反倾销、反倾销措施争端。

三、中印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1、高技术产品贸易遭受质量检验限制

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对于高技术产品的依赖度较高。然而,中印之间在很多高技术领域,如电子、通信等领域,出现了质量检验的限制。

2、贸易保护主义和非关税壁垒增加

双方在贸易保护主义和非关税壁垒方面的斗争逐渐升级。中国产品的赴印出口在短时间内复苏的可能性很小,而印度的保护主义倾向加剧。

3、贸易摩擦持续一段时间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印贸易摩擦持续一段时间,双方的贸易关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双方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如印度要求中国停止在印度边界的活动、中国禁止印度出口药品等。

四、应对中印贸易摩擦的对策分析

1、深化中印间的经济合作

中方可以进一步扩大对印度的投资,并开展更长远的合作,加强经济和金融协调和合作。

2、印度要放松对中国投资的限制

印度应该尽快放开对中国投资的限制,并扩大对华出口,以减少贸易逆差,增加贸易总额。同时,印度需要着手推进国内制度和结构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

3、中印应合作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

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中印应该增强市场开放和贸易自由化。两国可以共同发起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倡议,强化多边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贸易关系。

4、双方积极开展互补合作

双方可以协力推进双方在信息技术、通信、制造业等领域的互补合作,在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商业模式设计及其它领域合作等方面积极探讨,完善贸易匹配制度。

5、通过友好磋商解决分歧

中印双方应通过友好磋商解决分歧,促进双方所需的合作。

五、结论

中印地位特殊,两国的合作有助于加强龙虎共处的亚洲兴起。但是,在中印的贸易关系上,贸易摩擦和分歧也时常存在。未来中印贸易关系的发展,需要双方进一步开启互信的大门,扩大合作的领域,同时也需要中方切实履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

义务,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双方的长远发展,推动中印关系更上一层楼。

案例分析

1、药品出口限制

中国出口到印度的药品是一项庞大的行业,但自2016年起印

度下令对110家待审药企实施撤销审批所需的进口药品标准检验,导致中国药企出口印度的药品数量大幅下降。

对策:中国企业应该加强品质控制,同时印度应该加强出口政策和标准,鼓励中国的药品企业出口到印度,加快审批和放行进口药品。

2、太阳能电池

2018年7月,印度对太阳能电池的进口施加了高昂的保障税,价值达到32亿美元/年,这给了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市场带来

负面影响。

对策:建议印度在保护自己的产业的同时,减少太阳能市场的保护限制,中国也应该在控制价格的基础上配合印度的监管要求,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3、贸易顺差问题

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顺差在2018年达到了近400亿美元。由于

中国主要出口制成品和机械设备,对印度出口的商品和服务减少对印度的投资和扩大市场的潜力。

对策:中国加强对印度投资,扩大对印度的出口,改变单一的贸易供给方式。印度需要改善贸易顺差问题,加强对后期制造

和高附加税商品的进口,增加出口,优化外贸结构。

4、印度向中国出口商品的质量限制

印度也向中国出口商品。尽管中国从印度进口很多物资,但这种印度商品质量上的不确定性也使中国在海外市场的声誉受到影响。

对策:印度应该加强对本地供应商的资格认定、检验检疫制度、相关产品证书、产品保险等方面的监管和机制改革,提高商品

质量的保证,增强与中国的合作。

5、对贸易的附加限制

中国和印度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限制措施,如安全检测、验货、品质检测等标准限制,从而对贸易造成了困扰。

对策:中印双方应互相尊重彼此的现行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合作制定贸易规则和标准,共同维护双边合作的基础。当然,双方还可以开展谈判和磋商,以解决彼此的分歧,达成共识。

总之,中国和印度是具有很大合作潜力的国家,两国经济的发展对彼此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双方下一步应继续加强经贸合作,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深化对话和交流,加强合作。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HUNAN UNIVERSITY 课程设计论文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论文题目: 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马超 学生学号:20062010409 专业班级:法学2006级4班 学院名称:法学院 指导老师:李小明 2010年1月12日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显然,面对当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能仅有平常心。我们必须弄清两国贸易摩擦的根源在哪里? 哪些是技术问题,哪些是制度问题? 哪 些摩擦短期能解决,哪些摩擦将长期存在? 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为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贸易摩擦;贸易失衡;贸易格局;贸易对策 纵观中美双边贸易的历史,尽管中美贸易关系几经起伏和曲折,甚至一度出现过中断,但是由于中美经济具有巨大的互补性和市场容量,只要外部条件成熟,中美贸易关系就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中美贸易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在中美经贸关系开始的初期,中美贸易就已经出现了债务纠纷、质量纠纷等贸易摩擦。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摩擦焦点 1.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 中美自1979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双边经贸关系虽受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经历了许多波折,但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971.8亿美元,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为15.7%,美国是居日本之后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商务部负责亚太政策的副助理亨利·莱文的一份报告中显示,中国不仅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且还是美国“十大贸易伙伴中增长最迅速的出口市场”。2002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地;2004年中美贸易总额为1696.3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其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2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1%,自美进口额为446.8亿美元,同比增长32.0%,中国顺差额为802.7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2116.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额为487.3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141.7亿美元,创下了中美贸易顺差的新高。 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服务业。从贸易结构上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鞋类、服装和玩具等传统产品,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则是飞机、电站设备、电子和机械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这些互补性特征决定,中美发展经贸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利益。 2. 中美贸易摩擦焦点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一直扮演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但是,随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压力。本文将从发展现状以及对策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分析 1.出口表现:中国的出口一直占据国际市场份额较大的位置,但是近年来出口增速放缓。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增加等因素造成的。 2.进口表现:中国的进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进口产品多样化。中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以扩大进口,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但是进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进口结构尚需优化。 3.贸易结构:中国的贸易结构仍以加工贸易为主,利用低成本劳动力进行加工再出口。这导致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附加值较低,对贸易形势的变化较为敏感。 4.贸易摩擦:中国在与一些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中面临着压力。特别是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两国之间的关税战对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对策分析 1.创新驱动:中国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贸易产品的附加值。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

2.多元市场拓展: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依赖度较高,因此需要加大对 新兴市场的拓展。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拓宽贸易渠道,减 少对少数市场的依赖。 3.优化进口结构:加大进口力度,提高进口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鼓励国内企业与外国公司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进口产品的附 加值。 4.处理贸易摩擦:加强与贸易伙伴的沟通合作,寻求通过对话和协商 解决贸易争端。同时,扩大对外投资,建立自由贸易区,推动经济全球化 进程。 5.推动产业升级: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水平。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其对外贸易能力。 总结起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面临一些挑战,但是也有一些对策 可以采取。通过创新驱动、多元市场拓展、优化进口结构等手段,可以提 高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应对当前复杂的贸易环境。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印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 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一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而印度也是农业大国,两国在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019年,中印两国的农产品相互贸易额达到了约750亿美元,占到了双边贸易总额的近20%。 在具体的农产品贸易中,中印两国的主要贸易产品包括稻谷、小麦、棉花、水果、蔬菜等。中国向印度主要出口稻谷、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而印度则向中国出口小麦、棉花等产品。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中都存在很大的市场需求,因此贸易规模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尽管中印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但在实际贸易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贸易壁垒加剧。 由于中印两国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的竞争力较强,因此在实际贸易中经常出现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印度对中国的一些农产品进行了限制性的贸易措施,影响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正常进行。中印在农产品贸易中也存在着贸易补贴、反倾销等问题,这些都加剧了双方贸易摩擦。 2. 品质标准不一。 中印两国的农产品在生产、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双方的行业标准、质量认证体系不统一,这一方面加剧了贸易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限制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空间。 3. 物流配送不畅。 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比较依赖于物流配送,但由于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远、交通运输不便等因素,导致物流配送上存在一定的不畅,增加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成本。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试论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新特点及对策分析

试论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新特点及对策分析 论文报告 一、引言 二、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 三、中印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四、应对中印贸易摩擦的对策分析 五、结论 一、引言 中印作为两个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投资潜力。然而,近年来中印之间出现了不少贸易摩擦,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如药品、钢铁、太阳能电池等,互相对抗的形式日益加强。这些贸易摩擦对两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对两国合作关系带来了挑战。本文旨在分析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新特点并提出对策分析,以促进两国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 1、中印贸易总量增长缓慢 自2018年以来,中印贸易总量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根 据印度贸易部的数据,2019年度中印贸易总额为872亿美元,同比下降4.05%。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额为570亿美元,同 比下降4.4%。 2、贸易逆差对印度经济造成影响 中印贸易逆差一直是印方最大的诉求之一。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总额为742亿美元,进口总

额为130亿美元,贸易顺差为611亿美元。相比之下,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极度严重,对其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3、困扰双方的贸易限制措施 为了防止廉价中国货涌入本土市场,印度自2014年开始,加 强了对中国货物的进口限制,发放核准进口的许可证控制数量。同期,中国更新了进口产品清单,一些重要的进口产品开始施行安全检测、验货、品质检测等标准限制。此外,中印之间还涉及很多反倾销、反倾销措施争端。 三、中印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1、高技术产品贸易遭受质量检验限制 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对于高技术产品的依赖度较高。然而,中印之间在很多高技术领域,如电子、通信等领域,出现了质量检验的限制。 2、贸易保护主义和非关税壁垒增加 双方在贸易保护主义和非关税壁垒方面的斗争逐渐升级。中国产品的赴印出口在短时间内复苏的可能性很小,而印度的保护主义倾向加剧。 3、贸易摩擦持续一段时间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印贸易摩擦持续一段时间,双方的贸易关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双方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如印度要求中国停止在印度边界的活动、中国禁止印度出口药品等。 四、应对中印贸易摩擦的对策分析

现阶段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现阶段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引言 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经济潜力。经贸合作对两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印经贸合作面临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对双方的合作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探讨目前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贸易不平衡 中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贸易不平衡,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远远大于进口。这一不 平衡的贸易关系对印度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使印度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种不平衡对两国关系造成了一定的紧张。 解决对策: - 加强贸易合作,促进双向贸易平衡。中印可以加强沟通,共同探 讨如何减少贸易不平衡。双方可以加强市场准入的对话,为对方开放更多的市场,促进贸易平衡。 - 推动区域合作,深化贸易联系。中印可以通过参与区域贸易协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提高贸易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问题二:贸易壁垒 中印之间存在着一些贸易壁垒,限制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一方面,中印在 某些领域存在争议,存在一些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两国的贸易规则和标准存在差异,增加了贸易壁垒。 解决对策:- 深化贸易合作,建立双边贸易协议。中印可以通过双边贸易协议,明确双方的贸易规则和标准,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 - 加强政府间的沟通, 解决贸易争端。中印可以通过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和协商,积极寻找解决贸易争端的途径,减少贸易壁垒的影响。 问题三:投资环境不稳定 中印之间的投资环境不稳定,这对两国的投资合作构成了一定的困扰。一方面,中印之间存在着政策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存在风险。另一方面,两国的法律制度和行政规定存在差异,给企业的投资活动带来不确定性。 解决对策: - 加强政策对话,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中印可以加强政策 对话,共同制定并落实有利于投资的政策,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 加强法律合作,促进法律制度的互通。中印可以加强双边间 的法律合作,加强法律制度的互通,为企业投资提供更有保障的法律环境。

最新现阶段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1论文

现阶段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 决对策(1)论文 论文摘要:自2008年辛格总理访华以来,中印经贸合作不断加强,经贸快速增长,两国经贸互补性不断增强。经贸关系从一般商品贸易领域逐步扩展到包括工程承包、相互投资和技术合作等领域。但两国之间仍然存在很多贸易摩擦,例如,中印互信问题,贸易平衡问题以及能源、信息技术合作等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贸易问题,双方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分析中国和印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诸多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中印经贸合作进程。论文关键词:中印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对策一、中印经贸合作现状中印两国领土相接,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两国领导人以及人民的友好往来更加频繁,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得到了较大发展,贸易额逐年增加,2007年11月底,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印度2007—2008年第一季度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目前,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但是贸易总额和规模相对于两个人口大国来讲是极不相称的,两国应该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辛格总理访华期间在与温总理会谈时说,印度把与中国发展“互利合作关系”列为优先考虑的重点,两国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经贸发展合作的潜力非常巨大。两国经贸关系正在从一般商品贸易领域逐步扩展到包括工程承包、相互投资和技术合作等在内的广泛经贸合作领域。有印度学者认为,中国可能在未来取代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很多中国投资家认为,中国将是印度企业投资的理想地区,印度也将成为

新形势下对外经贸热点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对外经贸热点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贸易格局的持续调整,对外经贸热点问题日益突出。以下是对新形势下对外经贸热点问题及对策的分析。 第一,贸易摩擦问题。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国家利益的回归,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这使得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对各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对策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推动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壁垒,维护自由贸易体制的稳定。要加强国内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应对贸易摩擦的挑战。 第二,外商投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外商投资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一些国家对外商投资采取了更加严格的审查和管理措施,对外资流入进行了限制。对策方面,要加强与各国的投资合作,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外商投资。要加强对外商投资的监管,保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仍然存在问题。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知识产权被侵权的风险,损失巨大。对策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强国际合作,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化和规范化,共同维护全球知识产权秩序。 第四,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区域经济合作是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和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方式。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调整,各国对区域经济合作的需求日益增强。对策方面,要加强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加强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第五,数字经济发展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策方面,要加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水平。加强数字经济的创新和创业环境建设,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形势下对外经贸热点问题涉及贸易摩擦、外商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区域经济合作和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实现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发展水平依然不高,尤其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外贸易量出现很大跌幅。然而,又由于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技术壁垒的限制和贸易摩擦的增多,对外贸易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现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概述。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发展概况两方面着手,讲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本文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现状主要是从对外贸易的规模、质量、形势、出口商品结构和服务贸易发展五方面入手。其中形势又从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摩擦的增多,技术贸易壁垒的阻碍三方面着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第三部分介绍了针对现状中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不同的对策去实施。对金融危机,我们应从政府和企业从面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对贸易摩擦,我们应从健全贸易救济制度,加快技术创新,加快制度调整和创新三方面做起。同时还要做到调整商品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本文第四部分是文章的结论。我们应按照相应的对策去实施,逐一解决问题,力求使得我国外贸持久有序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对外贸易的现状;技术壁垒;商品结构;对外贸易的对策

目录 前言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概述 (1)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 (1)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况 (1)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1) (一)我国外贸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1) (二)我国外贸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1) 1.从产品结构看 (1) 2.从主体结构看 (2) (三)我国外贸的出口形势日趋严峻 (2) 1.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2) 2.贸易摩擦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3) 3.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限制 (3) (四)我国外贸的出口商品结构不平衡 (4) (五)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4) 三、我国对外贸易的对策 (5) (一)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5) 1.政府层面 (5) 2.企业层面 (5) (二)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 (5) (三)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对策 (6) 1.健全和完善贸易救济体系 (6) 2.加快技术创新及技术认证工作 (6) (四)调整商品结构的对策 (6) (五)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中国与印度贸易摩擦原因及其建议

中印对外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中印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印度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各种经济利害关系也不断突出,印度频频对涉华商品设置贸易障碍,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文章对中印两国贸易摩擦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从双方历史原因以及各自的政治、经济、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贸易摩擦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印度;贸易摩擦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sino-indian trade unceasing development, China and India trade closer relations, trade volume increases unceasingly, various economic interests also unceasingly outstanding, India SheHua goods to frequently set trade barrier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trade. This paper trade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objective description on the status, from both sides of their respective historical reasons and political, economic, industrial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countries' trade friction cause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words] China ;India; trade friction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分析与对策探讨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分析与对策探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发展日益重要。然而,近年来,我国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摩擦,这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本文从我国当前面临的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入手,探讨我国应该采取何种对策来应对。 一、当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其经济发展模式仍然依赖于低成本制造和出口。这种依赖性使我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也给其带来了贸易逆差等问题。 2.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国际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各国普遍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政策,这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而美国则是当前主要的贸易保护主义国家之一,其采取的行动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很大压力。 3.知识产权和技术保护。知识产权和技术保护是经济发达国家保护自身利益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我国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保护在国际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也是我国面临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 1.对出口的冲击。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一些关键产业的出口。近年来,美国对我国钢铝产品、太阳能电池板、半导体等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贸易制裁,对我国出口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贸易摩擦有可能导致外贸企业的订单减少,从而导致生产规模缩小和成本上升,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 3.对国民经济的冲击。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贸易摩擦会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从而减少企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贸易摩擦可能导致价格上涨,从而降低国民购买力。 三、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1.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该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通过多哈回合谈判、贸易和投资协议等方式,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2.稳定外贸政策。我国应该加强对贸易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加强与出口企业沟通,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3.推进结构调整。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到内需导向。这有助于减少我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性,减轻贸易摩擦的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特点

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特点 2003年,在全球贸易处于低迷的形势下,中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7.1%。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居世界第三位;进口4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9%,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地位的改变,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需要认真面对、深入研究,并适时转变观念,调整对外贸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 新形势与新要求 第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东亚地区尤其引人注目;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天然秉赋,更取决于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和制度等要素的动态变化;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的规则日益强化,以往推行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措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迫使各国转向更加开放的竞争战略. 第二,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示范与刺激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方兴未艾。到2002年底,世界贸易组织累计收到250个区域贸易协议的通报,预计到2005年,世界上将有300个区域贸易协议。区域贸易协议具有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双重效应,有利于成员国企业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配置资源,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从而获得分工深化带来的效率提高,区域内贸易将由此增加。尽管参加区域贸易协议会对国内部分原有产业造成冲击,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区域贸易协议采取更积极的态度。 第三,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长期以来,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本国的出口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努力,由于国外投资的大量进入,国内外贸体制改革和竞争压力的增强,中国出口竞争力大大提高,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但近年来,中国出口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逐年增加,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的经贸环境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提升出口竞争力,而是要维护一个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通过开放市场让贸易伙伴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带来的机遇,努力创造一个共赢的新局面。 上述形势变化的特点要求我国的对外贸易体制、贸易政策都应该在国际新形势、新要求的大背景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经济潮流,更好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政策取向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贸易组织(WTO)现有的决策机制框架是“每一成员一票、全体一致通过才能生效”的表决方式。在任何问题上要达成一致都相当困难。因此,多边贸易谈判的成本颇高。这也是为何WTO成立以后反而出现了更多的区域化多边贸易协议的原因。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取向也顺应了这种变化趋势,在积极参与WTO事务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性的金融、贸易和经济合作。 第一,中国积极参与了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10+3)的合作机制。目前虽然还不是一

新形势下中印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新形势下中印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摘要]中印关系源远流长,二者在亚洲的地位举足轻重,两国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本文从中印关系现状入手,阐述两国关系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希望中印两国能在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以推动亚洲的腾飞。 [关键词]中印关系;问题;原因;前景 中印作为相邻的两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50年4月中印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印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如今中印关系已经走过了60年,在这60多年中,中印两国一路风雨走来,有过共同抵抗霸权主义的黄金时期,也有相互仇视甚至发生军事摩擦的紧张时期,从总体来看,中印关系一直处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之中,但是近来中印关系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1 当前中印关系面临的问题 2010年以来,我国和一些周边国家之间摩擦和矛盾上升,特别是2010年9月7日,日本在钓鱼岛附近撞击我国渔船并非法扣押我国渔民之后,两国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外交领域中都出现了一系列矛盾,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也开始望风而动。而10月24日至27日,印度总理辛格对日本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积极与日本联合构筑反华阵线,此举得到一些印度媒体与官员的支持。10月25日印度的官方喉舌《印度时报》在报道中说道:“现在是印度将东京建成防止中国扩张堤防的最有利时机。”另外,印度前外交秘书希巴尔称,“印度应趁目前的‘最好时机’与日本共筑一道障壁,以制约中国的发展,把中国‘将死’”。印度在中日关系十分敏感的时候与日本共同联手遏制中国,严重地阻碍了中印关系的正常发展。 近年来,印度国内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是美国等西方大国一直以来借以遏制中国发展的论调,它们便不厌其烦地大肆热炒,过分强调中国崛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印度则一直是“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近来印度的很多官方人员极力鼓吹中国要入侵印度。印度的前国防部长穆拉亚姆•辛格•亚达夫宣称确信中国很快进攻印度,并警告印度政府不要轻视中国的威胁。据2010年11月11日环球时报报道,在亚达夫等人的推动下11月9日召开的印度议会中“印度人民院同意就中国入侵话题展开讨论”。印度的议会作为印度的立法机构,做如此毫无根据的讨论是对中国赤裸裸的挑衅。 印度还以中国的威胁为借口加大军备投入,对中国的安全形成威胁。据2010

中印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印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中印两个发展中大国是世界瞩目的新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印携手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中印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印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一:中印关系形势政策论文 一、中印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20世纪50年代是中印友好关系的黄金时期。 印度是与中国建交的第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两国共同倡导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印关系奠定了新的基础,迎来了中印友好合作的第一个高潮。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中印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年10月,印度尼赫鲁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接待的第一位非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首脑。在4个月内实现了两国互访。尼赫鲁到达北京当天,毛泽东主席就会见了他,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陪同会见。4天后,毛主席再次会见并设宴招待尼赫鲁,,如此高规格的接待,说明中国政府对印度及对中印关系的高度重视。1956年11月,周恩来再次访问印度,贺龙副陪同访问,也受到印度政府和人民群众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在首都新德里等地,有上百万人欢迎周一行。到处都可以听到“印地—秦尼巴依巴依”(意即印中人民是兄弟)的口号声和欢呼声。周发表讲话说,我们两大民族之间的友谊有两千年的历史,但是,今天,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中印两国在反帝、反殖和加强亚非团结、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等方面互相支持和配合。在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上,中印两国共同努力为会议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发扬光大,从起初处理中印双边关系的原则逐步发展成为公认的处

中国面临贸易摩擦问题的研究

题目: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日期:2014年6月12日

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出口商品竞争力增强,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因此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关系也越来越强烈,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也逐渐增加,贸易摩擦的加剧不但直接制约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破坏了公平的贸易环境,而且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安全乃至政治安全,所以,如何正视我国在国际上的贸易争端,以及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的贸易摩擦所呈现的新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举例剖析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现状,并且,文章结合典型贸易摩擦案例深入分析外贸摩擦产生原因,最后,对如何调整外贸政策以减少贸易争端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贸易摩擦原因应对策略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贸易摩擦的内涵 (3) 第一节.有关贸易摩擦界定的论述 (2) 第二章、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状况 (3) 第一节.入世前后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对比分析 (3) 一.入世前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情况 (4) 二.入世以后中国贸易摩擦的情况 (4)

第二节、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情况 (4)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4) 二.具体案例分析(中印最大丝绸反倾销案) (5) 第三节、中国与印度的贸易摩擦情况 (6) 一.中印贸易摩擦现状 (6) 二.具体案例分析(中印最大丝绸反倾销案) (7) 第三章、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 (9) 第一节.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 (9) 第二节.小结 (11) 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贸易摩擦的内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日渐紧密,与之相伴随的贸易摩擦也随着不断增多,并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阻碍。要对贸易摩擦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就需要对贸易摩擦的内涵进行科学的界定。 第一节.有关贸易摩擦界定的论述 中国《辞海》中对贸易摩擦进行过以下定义:所谓贸易摩擦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间剧烈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 王厚双在其着作《贸易战:离中国有多远?》(2002年)中定义贸易战(贸易摩擦)为经济战的一种表现形式,他认为“经济战的实质是发展机会与生存空间的争夺战,因而贸易战是指为了本国的国家利

我国对外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欧债危机的影响持续扩散,全球整体经济环境或将继续恶化,各国纷纷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应对本国的经济衰退,但收效甚微。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加之国内经济的自主回落、内需放缓等原因,致使国内的经济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我国的对外贸易又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国内外如此复杂的经济环境的背景之下,通过对我国经济运行环境的分析,提出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所面临的问题,剖析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与其相应的对策,对改善我国的外贸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对外贸易,问题,原因,对策

目录 摘要 (Ⅰ) 一、绪论 (1) 二、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1) (1)进出口增速回落较快,贸易基本平衡 (1) (2)对欧出口负增长,与新兴市场贸易增长较快 (2) (3)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降低,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平稳 (2) (4)民营企业对出口增量贡献过半,加工贸易增长乏力 (3)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负面影响 (3) (1)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3) (2)我国外贸在结构调整转型期所存在的问题 (4) (3)成本上升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5) (4)本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5) 四、我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原因分析 (6) (1)主要贸易伙伴需求萎缩的原因分析 (6) (2)我国不断遭遇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分析 (7) (3)我国外贸在结构调整转型期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 (4)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8) (5)本币升值的原因分析 (8) 五、我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9) (1)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拉动内需 (9) (2)完善贸易制度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9) (3)优化外贸结构,促进转型升级 (10) (4)顺应成本上升趋势,寻求自身突破 (10) (5)完善汇率改革制度,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10) 六、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