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缓冲装置的原理

气缸缓冲装置的原理

气缸缓冲装置是一种常用于机械设备中的装置,其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压缩和释放来实现对机械运动的缓冲控制。本文将详细介绍气缸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一、气缸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

气缸缓冲装置主要由缓冲器、气缸和调节阀组成。当机械设备运动到末端位置时,缓冲器会起到缓冲作用,使机械停止时不会发生冲击。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压缩阶段:当机械设备接近末端位置时,气缸会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开始运动。同时,调节阀会控制气缸内部的气体流动,使气体逐渐被压缩。

2. 缓冲阶段:当机械设备接近末端位置时,气体压力达到最大值。此时,调节阀会控制气缸内部的气体流动,使气体释放出来,从而减缓机械的运动速度。缓冲器中的减震材料也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3. 停止阶段:当机械设备到达末端位置时,气缸停止运动。此时,缓冲器会通过减震材料和气体的缓冲作用,使机械停止时不会发生冲击。

二、气缸缓冲装置的应用

气缸缓冲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自动生产线、工业机械等。其主要作用是减少机械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保护设备和工件不受损坏,并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自动生产线:在自动生产线中,气缸缓冲装置常用于控制机械臂的运动。通过减缓机械臂的运动速度,可以确保机械臂在抓取和放置工件时的稳定性,避免工件损坏。

2. 工业机械:在工业机械中,气缸缓冲装置常用于控制大型设备的运动。例如,将气缸缓冲装置安装在起重机的液压缸上,可以实现起重机的平稳起升和放下,减少对起重机本身和起升物体的冲击。

3. 机床设备:在机床设备中,气缸缓冲装置常用于控制工作台的运动。通过减缓工作台的运动速度,可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气缸缓冲装置通过控制气体的压缩和释放来实现对机械运动的缓冲控制。其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通过减少机械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气缸缓冲装置可以保护设备和工件不受损坏,并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各种类型气缸的原理

一.产品的性能及特点: 1.免润滑性:该产品采用含油自润滑轴承,使活塞杆无需加油润滑; 2.耐久性:气缸本体、采用优质不锈钢、硬质氧化铝合金材质,前后端盖经过阳极硬质氧化处理,不仅具有耐磨耐腐蚀性,而且更显外观小巧精美; 3.可调缓冲性:该产品除了带有固定缓冲外,气缸终端还带有可调缓冲,是气缸换向时平稳无冲击; 4.安装形式多样性:多种安装附件供客户根据使用要求来选择; 5.耐高温性:可采用耐高温密封材料,使气缸在180°C高温条件下正常工作(客户订货时需向本公司特殊说明订购); 6.附磁性:气缸活塞上装有一个永久磁铁,它可触发安装在气缸上的感应开关来感应气缸的运动位置(客户订货时需向本公司特殊说明订购); 7.行程可调性:活塞杆端配有一个可调螺母,是气缸在其行程范围内实现可调(推力F1=拉力F2); 8.派生多样性:可在原来的基础上派生出多样化的非标产品以此适合客户需要的各种使用要求。 气动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 气动执行元件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摆动、旋转运动或冲击动作。气动执行元件分为气缸和气马达两大类。气缸用于提供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输出力和直线速度或摆动角位移。气马达用于提供连续回转运动,输出转矩和转速。 气动控制元件用来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和方向等,以保证执行机构按规定的程序正常进行工作。气动控制元件按功能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 气缸 一、气缸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安装形式 1.气缸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 1 普通双作用气缸 1、3-缓冲柱塞 2-活塞 4-缸筒 5-导向套 6-防尘圈7-前端盖 8-气口 9-传感器 10-活塞杆 11-耐磨环 12-密封圈 13-后端盖 14-缓冲节流阀 以气动系统中最常使用的单活塞杆双作用气缸为例来说明,气缸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后端盖及密封件等组成。双作用气缸内部被活塞分成两个腔。有活塞杆腔称为有杆腔,无活塞杆腔称为无杆腔。 当从无杆腔输入压缩空气时,有杆腔排气,气缸两腔的压力差作用在活塞上所形成的力克服阻力负载推动活塞运动,使活塞杆伸出;当有杆腔进气,无杆腔排气时,使活塞杆缩回。若有杆腔和无杆腔交替进气和排气,活塞实现往复直线运动。 2.气缸的分类 气缸的种类很多,一般按气缸的结构特征、功能、驱动方式或安装方法等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也不同。按结构特征,气缸主要分为活塞式气缸和膜片式气缸两种。按运动形式分为直线运动气缸和摆动气缸两类。 3.气缸的安装形式气缸的安装形式可分为 1)固定式气缸气缸安装在机体上固定不动,有脚座式和法兰式。 2)轴销式气缸缸体围绕固定轴可作一定角度的摆动,有U形钩式和耳轴式。 3)回转式气缸缸体固定在机床主轴上,可随机床主轴作高速旋转运动。这种气缸常用于机床上气动卡盘中,以实现工件的自动装卡。 4)嵌入式气缸气缸缸筒直接制作在夹具体内。 二、常用气缸的结构原理 1.普通气缸 包括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气缸。常用于无特殊要求的场合。 图2为最常用的单杆双作用普通气缸的基本结构,气缸一般由缸筒、前后缸盖、活塞、活塞杆、密封件和紧固件等零件组成。 缸筒7与前后缸盖固定连接。有活塞杆侧的缸盖5为前缸盖,缸底侧的缸盖14为后缸盖。在缸盖上开有进排气通口,有的还设有气缓冲机构。前缸盖上,设有密封圈、防尘圈3,同时还设有导向套4,以提高气缸的导向精度。活塞杆6与活塞9紧固相连。活塞上除有密 封圈10,11防止活塞左右两腔相互漏气外,还有耐磨环12以提高气缸的导向性;带磁性开关的气缸,活塞上装有磁环。活塞两侧常装有橡胶垫作为缓冲垫8。如果是气缓冲,则活塞 两侧沿轴线方向设有缓冲柱塞,同时缸盖上有缓冲节流阀和缓冲套,当气缸运动到端头时, 图 2 普通双作用气缸

气缸使用原理

气缸 1 概述 1.1气缸的分类 普通气缸的结构组成见图42.2-1。主要由前盖、后盖9、活塞6、活塞杆4、缸筒5其他一些零件组成。 气缸的种类很多。一般按压缩空气作用在活塞面上的方向、结构特征和安装方式来分类。气缸的类型及安装形式见表42.2-1、2。 图42.2-1普通气缸 1—组合防尘圈;—前端盖;3—轴用Y X密封圈;4—活塞杆;5—缸筒; 6—活塞;7—孔用Y X密封圈;8—缓冲调节阀;9—后端盖

1.2气缸的工作原理 1. 2.1 单作用气缸 单作用气缸只有一腔可输入压缩空气,实现一个方向运动。其活塞杆只能借助外力将其推回;通常借助于弹簧力,膜片张力,重力等。 其原理及结构见图42.2-2。 图42.2-2 单作用气缸 1—缸体;2—活塞;3—弹簧;4—活塞杆; 单作用气缸的特点是: 1)仅一端进(排)气,结构简单,耗气量小。 2)用弹簧力或膜片力等复位,压缩空气能量的一部分用于克服弹簧力或膜片张力,因而减小了活塞杆的输出力。 3)缸内安装弹簧、膜片等,一般行程较短;与相同体积的双作用气缸相比,有效行程小一些。 4)气缸复位弹簧、膜片的张力均随变形大小变化,因而活塞杆的输出力在行进过程中是变化的。 由于以上特点,单作用活塞气缸多用于短行程。其推力及运动速度均要求不高场合,如气吊、定位和夹紧等装置上。单作用柱塞缸则不然,可用在长行程、高载荷的场合。 1.2.2 双作用气缸 双作用气缸指两腔可以分别输入压缩空气,实现双向运动的气缸。其结构可分为双活塞杆式、单活塞杆式、双活塞式、缓冲式和非缓冲式等。此类气缸使用最为广泛。 1)双活塞杆双作用气缸双活塞杆气缸有缸体固定和活塞杆固定两种。其工作原理见图42.2-3。

气缸的类型及原理结构

5.1.2 气缸的工作原理 1 普通气缸 (1)单作用气缸 如图5-1所示为弹簧复位式单作用气缸,这种气缸在夹紧装置中应用较多。这种汽缸一个方向的运动由气压驱动,另一方向的运动由其他机械力驱动。 1 后缸盖 2活塞 3弹簧 4活塞杆 5密封件 6前缸盖 图5-1弹簧复位式单作用气缸 (2)双作用气缸 单活塞杆双作用气缸的结构原理如图5-2所示。所谓双作用是指活塞的往复运动均由压缩空气来推动。在单伸出活塞杆的动力缸中,因活塞右边面积比较大,当空气压力作用在右边时,提供一慢速的和作用力大的工作行程;返回行程时,由于活塞左边的面积较小,所以速度较快而作用力变小。此类气缸的使用最为广泛,一般应用于包装机械、食品机械、加工机械等设备上。 1.后缸盖 2.密封圈 3.缓冲密封圈 4.活塞密封圈 5.活塞 6.缓冲柱塞 7.活塞杆8.缸筒 9.缓冲节流阀 10.导向套 11.前缸盖 12.防尘密封圈 13.磁铁 14.导向环图5-2普通型单活塞杆双作用气缸 2.特殊气缸 (1)气液阻尼缸 气液阻尼气缸是由气缸和液压缸组合而成,它以压缩空气为能源,利用油液的不可压缩性和控制流量来获得活塞的平稳运动,调节活塞的运动速度。图5-3所示的工作原理。它的液压缸和气缸共用同一缸体,两活塞固定在同一活塞杆上。

1气缸 2液压缸 3单向阀 4油箱 5节流阀 图5-3气液阻尼缸 气液阻尼缸运动平稳,停位精确,噪声小,与液压缸相比,它不需要液压源,经济性好。同时具有气缸和液压缸的优点。 (2)薄膜式气缸 如图5-4所示为薄膜式气缸,它是一种利用膜片在压缩空气作用下产生变形来推动活塞杆做直线运动的气缸。它有单作用式(图5-4a)所示和双作用式(图5-4b)所示两种。薄膜式气缸中的膜片有平膜片和盘形膜片两种,因受膜片变形量限制,活塞位移较小,一般都不超过50mm。 图5-4薄膜式气缸 1缸体 2膜片 3膜盘 4活塞杆 (3)无活塞杆气缸 无杆气缸没有普通气缸的刚性活塞杆,它利用活塞直接或间接实现直线运动,如图5-5所示,无杆气缸由缸筒2,防尘和抗压密封件7、4,无杆活塞3,左右端盖1,传动舌片5,导架6等组成。拉制而成的铝气缸筒沿轴向长度方向开槽,为防止内部压缩空气泄漏和外部杂物侵入,槽被内部抗压密封件4和外部防尘密封件7密封。内、外密封件都是塑料挤压成形件,且互相夹持固定,如图10.10b所示。无杆活塞3的两端带有唇型密封圈。活塞两端分别进、排气,活塞将在缸筒内往复移动。该运动通过缸筒槽的传动舌片5被传递到承受负载的导架6上。此时,传动舌片将防尘密封件7与抗压密封件4挤开,但它们在缸筒的两端仍然是互相夹持的。因此,传动舌片与导架组件在气缸上移动时无压缩空气泄漏。 无杆气缸缸径范围为25~63mm,行程可达l0m。这种气缸最大的优点是节省了安装空间,

气缸的结构原理和作用

气缸得结构及基本原理 一、气缸气缸种类 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得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得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有作往复直线运动得与作往复摆动得两类。作往复直线运动得气缸又可分为单作用、双作用、膜片式与冲击气缸4种。 ①单作用气缸:仅一端有活塞杆,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靠弹簧或自重返回。 ②双作用气缸:从活塞两侧交替供气,在一个或两个方向输出力。 ③膜片式气缸:用膜片代替活塞,只在一个方向输出力,用弹簧复位。它得密封性能好,但行程短。 ④冲击气缸:这就是一种新型元件。它把压缩气体得压力能转换为活塞高速(10~20米/秒)运动得动能,借以作功。冲击气缸增加了带有喷口与泄流口得中盖。中盖与活塞把气缸分成储气腔、头腔与尾腔三室。它广泛用于下料、冲孔、破碎与成型等多种作业。作往复摆动得气缸称摆动气缸,由叶片将内腔分隔为二,向两腔交替供气,输出轴作摆动运动,摆动角小于280°。此外,还有回转气缸、气液阻尼缸与步进气缸等。 二、气缸得作用: 将压缩空气得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摆动与旋转运动。 三、气缸得分类: 直线运动往复运动得气缸、摆动运动得摆动气缸、气爪等。 四、气缸得结构: 气缸就是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与密封件组成,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五、SMC气缸原理图 (1)缸筒 缸筒得内径大小代表了气缸输出力得大小。活塞要在缸筒内做平稳得往复滑动,缸筒内表面得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0、8um。对钢管缸筒,内表面还应镀硬铬,以减小摩擦阻力与磨损,并能防止锈蚀。缸筒材质除使用高碳钢管外,还就是用高强度铝合金与黄铜。小型气缸有使用不锈钢管得。带磁性开关得气缸或在耐腐蚀环境中使用得气缸,缸筒应使用不锈钢、铝合金或黄铜等材质。 SMC CM2气缸活塞上采用组合密封圈实现双向密封,活塞与活塞杆用压铆链接,不用螺母。 (2)端盖 端盖上设有进排气通口,有得还在端盖内设有缓冲机构。杆侧端盖上设有密封圈与防尘圈,以防止从活塞杆处向外漏气与防止外部灰尘混入缸内。杆侧端盖上设有导向套,以提高气缸得导向精度,承受活塞杆上少量得横向负载,减小活塞杆伸出时得下弯量,延长气缸使用寿命。导向套通常使用烧结含油合金、前倾铜铸件。端盖过去常用可锻铸铁,现在为减轻重量并防锈,常使用铝合金压铸,微型缸有使用黄铜材料得。 (3)活塞 活塞就是气缸中得受压力零件。为防止活塞左右两腔相互窜气,设有活塞密封圈。活塞上得耐磨环可提高气缸得导向性,减少活塞密封圈得磨耗,减少摩擦阻力。耐磨环长使用聚氨酯、聚四氟乙烯、夹布合成树脂等材料。活塞得宽度由密封圈

气缸的作用和原理

单作用气缸 单作用气缸只有一腔可输入压缩空气,实现一个方向运动。其活塞杆只能借助外力将其推回;通常借助于弹簧力,膜片张力,重力等。 其原理及结构见下图 图:单作用气缸 1—缸体;2—活塞;3—弹簧;4—活塞杆; 单作用气缸的特点是: 1)仅一端进(排)气,结构简单,耗气量小。 2)用弹簧力或膜片力等复位,压缩空气能量的一部分用于克服弹簧力或膜片张力,因而减小了活塞杆的输出力。 3)缸内安装弹簧、膜片等,一般行程较短;与相同体积的双作用气缸相比,有效行程小一些。 4)气缸复位弹簧、膜片的张力均随变形大小变化,因而活塞杆的输出力在行进过程中是变化的。 由于以上特点,单作用活塞气缸多用于短行程。其推力及运动速度均要求不高场合,如气吊、定位和夹紧等装置上。单作用柱塞缸则不然,可用在长行程、高载荷的场合。 1.2.2 双作用气缸 双作用气缸指两腔可以分别输入压缩空气,实现双向运动的气缸。其结构可分为双活塞杆式、单活塞杆式、双活塞式、缓冲式和非缓冲式等。此类气缸使用最为广泛。 1)双活塞杆双作用气缸双活塞杆气缸有缸体固定和活塞杆固定两种。其工作原理见图42.2-3。 缸体固定时,其所带载荷(如工作台)与气缸两活塞杆连成一体,压缩空气依次进入气缸两腔(一腔进气另一腔排气),活塞杆带动工作台左右运动,工作台运动范围等于其有效行程s的3倍。安装所占空间大,一般用于小型设备上。 活塞杆固定时,为管路连接方便,活塞杆制成空心,缸体与载荷(工作台)连成一体,压缩空气从空心活塞杆的左端或右端进入气缸两腔,使缸体带动工作台向左或向左运动,工作台的运动范围为其有效行程s的2倍。适用于中、大型设备。

气缸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气缸 引导活塞在其中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工质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涡轮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等的壳体通常也称“气缸”。气缸的应用领域:印刷(张力控制)、半导体(点焊机、芯片研磨)、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等等。英文名:cylinder 气缸-气缸种类 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有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和作往复摆动的两类(见图)。作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又可分为单作用、双作用、膜片式和冲击气缸4种。 ①单作用气缸:仅一端有活塞杆,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靠弹簧或自重返回。 ②双作用气缸:从活塞两侧交替供气,在一个或两个方向输出力。 ③膜片式气缸:用膜片代替活塞,只在一个方向输出力,用弹簧复位。它的密封性能好,但行程短。 ④冲击气缸:这是一种新型元件。它把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高速(10~20米/秒)运动的动能,借以作功。冲击气缸增加了带有喷口和泄流口的中盖。中盖和活塞把气缸分成储气腔、头腔和尾腔三室。它广泛用于下料、冲孔、破碎和成型等多种作业。作往复摆动的气缸称摆动气缸,由叶片将内腔分隔为二,向两腔交替供气,输出轴作摆动运动,摆动角小于280°。此外,还有回转气缸、气液阻尼缸和步进气缸等。 气缸的作用: 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摆动和旋转运动。 气缸的分类: 直线运动往复运动的气缸、摆动运动的摆动气缸、气爪等。 气缸的结构: 气缸是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组成,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SMC气缸原理图 1)缸筒 缸筒的内径大小代表了气缸输出力的大小。活塞要在缸筒内做平稳的往复滑动,缸筒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0.8um。对钢管缸筒,内表面还应镀硬铬,以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并能防止锈蚀。缸筒材质除使用高碳钢管外,还是用高强度铝合金和黄铜。小型气缸有使用不锈钢管的。带磁性开关的气缸或在耐腐蚀环境中使用的气缸,缸筒应使用不锈钢、铝合金或黄铜等材质。 SMC CM2气缸活塞上采用组合密封圈实现双向密封,活塞与活塞杆用压铆链接,不用螺母。 2)端盖 端盖上设有进排气通口,有的还在端盖内设有缓冲机构。杆侧端盖上设有密封圈和防尘圈,以防止从活塞杆处向外漏气和防止外部灰尘混入缸内。杆侧端盖上设有导向套,以提高气缸的导向精度,承受活塞杆上少量的横向负载,减小活塞杆伸出时的下弯量,延长气缸使用寿命。导向套通常使用烧结含油合金、前倾铜铸件。端盖过去常用可锻铸铁,现在为减轻重量并防锈,常使用铝合金压铸,微型缸有使用黄铜材料的。 3)活塞 活塞是气缸中的受压力零件。为防止活塞左右两腔相互窜气,设有活塞密封圈。活塞上的耐磨环可提高气缸的导向性,减少活塞密封圈的磨耗,减少摩擦阻力。耐磨环长使用聚氨酯、聚四氟乙烯、夹布合成树脂等材料。活塞的宽度由密封圈尺寸和必要的滑动部分长度来决定。滑动部分太短,易引起早期磨损和卡死。活塞的材质常用铝合金和铸铁,小型缸的活塞有黄铜制成的。 4)活塞杆 活塞杆是气缸中最重要的受力零件。通常使用高碳钢,表面经镀硬铬处理,或使用不锈钢,以防腐蚀,并提高密封圈的耐磨性。 5)密封圈 回转或往复运动处的部件密封称为动密封,静止件部分的密封称为静密封。 缸筒与端盖的连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整体型、铆接型、螺纹联接型、法兰型、拉杆型。 6)气缸工作时要靠压缩空气中的油雾对活塞进行润滑。也有小部分免润滑气缸。 气缸-工作原理 根据工作所需力的大小来确定活塞杆上的推力和拉力。由此来选择气缸时应使气缸的输出力稍有余量。若缸径选小了,输出力不够,气缸不能正常工作;但缸径过大,不仅使设备笨重、成本高,同时耗气量增大,造成能源浪费。在夹具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增力机构,以减少气缸的尺寸。 气缸 下面是气缸理论出力的计算公式: F:气缸理论输出力(kgf)

气缸的结构原理和作用

气缸的结构与基本原理 一、气缸-气缸种类 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有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和作往复摆动的两类。作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又可分为单作用、双作用、膜片式和冲击气缸4种。 ①单作用气缸:仅一端有活塞杆,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靠弹簧或自重返回。 ②双作用气缸:从活塞两侧交替供气,在一个或两个方向输出力。 ③膜片式气缸:用膜片代替活塞,只在一个方向输出力,用弹簧复位。它的密封性能好,但行程短。 ④冲击气缸:这是一种新型元件。它把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高速(10~20米/秒)运动的动能,借以作功。冲击气缸增加了带有喷口和泄流口的中盖。中盖和活塞把气缸分成储气腔、头腔和尾腔三室。它广泛用于下料、冲孔、破碎和成型等多种作业。作往复摆动的气缸称摆动气缸,由叶片将内腔分隔为二,向两腔交替供气,输出轴作摆动运动,摆动角小于280°。此外,还有回转气缸、气液阻尼缸和步进气缸等。 二、气缸的作用: 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摆动和旋转运动。 三、气缸的分类: 直线运动往复运动的气缸、摆动运动的摆动气缸、气爪等。 四、气缸的结构:

气缸是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组成,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五、SMC气缸原理图 (1)缸筒 缸筒的内径大小代表了气缸输出力的大小。活塞要在缸筒内做平稳的往复滑动,缸筒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0.8um。对钢管缸筒,内表面还应镀硬铬,以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并能防止锈蚀。缸筒材质除使用高碳钢管外,还是用高强度铝合金和黄铜。小型气缸有使用不锈钢管的。带磁性开关的气缸或在耐腐蚀环境中使用的气缸,缸筒应使用不锈钢、铝合金或黄铜等材质。 SMC CM2气缸活塞上采用组合密封圈实现双向密封,活塞与活塞杆用压铆链接,不用螺母。 (2)端盖 端盖上设有进排气通口,有的还在端盖内设有缓冲机构。杆侧端盖上设有密封圈和防尘圈,以防止从活塞杆处向外漏气和防止外部灰尘混入缸

气缸的结构原理和作用

气缸的结构及基本原理 一、气缸-气缸种类 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有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和作往复摆动的两类。作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又可分为单作用、双作用、膜片式和冲击气缸4种。 ①单作用气缸:仅一端有活塞杆,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靠弹簧或自重返回。 ②双作用气缸:从活塞两侧交替供气,在一个或两个方向输出力。 ③膜片式气缸:用膜片代替活塞,只在一个方向输出力,用弹簧复位。它的密封性能好,但行程短。 ④冲击气缸:这是一种新型元件。它把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高速(10~20米/秒)运动的动能,借以作功。冲击气缸增加了带有喷口和泄流口的中盖。中盖和活塞把气缸分成储气腔、头腔和尾腔三室。它广泛用于下料、冲孔、破碎和成型等多种作业。作往复摆动的气缸称摆动气缸,由叶片将内腔分隔为二,向两腔交替供气,输出轴作摆动运动,摆动角小于280°。此外,还有回转气缸、气液阻尼缸和步进气缸等。 二、气缸的作用: 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摆动和旋转运动。 三、气缸的分类: 直线运动往复运动的气缸、摆动运动的摆动气缸、气爪等。 四、气缸的结构: 气缸是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组成,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五、SMC气缸原理图 (1)缸筒 缸筒的内径大小代表了气缸输出力的大小。活塞要在缸筒内做平稳的往复滑动,缸筒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0.8um。对钢管缸筒,内表面还应镀硬铬,以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并能防止锈蚀。缸筒材质除使用高碳钢管外,还是用高强度铝合金和黄铜。小型气缸有使用不锈钢管的。带磁性开关的气缸或在耐腐蚀环境中使用的气缸,缸筒应使用不锈钢、铝合金或黄铜等材质。 SMC CM2气缸活塞上采用组合密封圈实现双向密封,活塞与活塞杆用压铆链接,不用螺母。 (2)端盖 端盖上设有进排气通口,有的还在端盖内设有缓冲机构。杆侧端盖上设有密封圈和防尘圈,以防止从活塞杆处向外漏气和防止外部灰尘混入缸内。杆侧端盖上设有导向套,以提高气缸的导向精度,承受活塞杆上少量的横向负载,减小活塞杆伸出时的下弯量,延长气缸使用寿命。导向套通常使用烧结含油合金、前倾铜铸件。端盖过去常用可锻铸铁,现在为减轻重量并防锈,常使用铝合金压铸,微型缸有使用黄铜材料的。 (3)活塞 活塞是气缸中的受压力零件。为防止活塞左右两腔相互窜气,设有活塞密封圈。活塞上的耐磨环可提高气缸的导向性,减少活塞密封圈的磨耗,减少摩擦阻力。耐磨环长使用聚氨酯、聚四氟乙烯、夹布合成树脂等材料。活塞的宽度由密

气缸缓冲原理

气缸缓冲原理 气缸缓冲原理是指在气缸活塞到达末端时,利用气体的压缩和释放来减缓活塞 的速度,以防止活塞猛烈碰撞末端而造成损坏。气缸缓冲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其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 气缸缓冲原理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当气缸活塞接近末端时,气缸内的 空气被压缩,活塞的速度逐渐减慢。当活塞到达末端时,压缩的气体会迅速释放,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减缓活塞的速度,达到缓冲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气缸缓冲原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包括气体缓冲器、液压缓冲器等。气体缓冲器是利用气体的压缩和释放来实现缓冲效果,而液压缓冲器则是利用液体的流动和阻尼来实现缓冲效果。不同的缓冲器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要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气缸缓冲原理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有效保护设备 和工件,避免因活塞猛烈碰撞而造成损坏。其次,它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因振动和冲击而导致的故障和损坏。此外,它还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除了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气缸缓冲原理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汽车制造中,气缸缓冲原理可以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活塞缓冲,提高汽车的行驶平稳性和舒适性。在航空航天领域,气缸缓冲原理可以用于飞机起落架和舱门的缓冲,保证飞行安全和乘客舒适度。 总的来说,气缸缓冲原理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原理,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应用,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和保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缓冲器类型和参数,合理设计和布置缓冲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发挥作用。同时,需要定期对缓

压缩机管流脉动的消减措施

压缩机管流脉动的消减措施 压缩机管线压力脉动的控制比较复杂,除反复计算,合理调整外,尚须在系统的适当位置正确配置缓冲器,孔板,支管,集管器的元件,或者在某些部位设置诸如液流消振器,消振簧,储能器等装置,以消减或抑制压力脉动。 消振设备有以下几种。 一、气缸出口设置缓冲管设置缓冲管可以有效地降低压力脉动对管道的冲击,主要原理是凭借缓冲器容积的能量储存作用。进气缓冲器限制从气缸上游来的放射压力波进入进气管道;排气缓冲器不仅限制返回的反射波进入气缸,而且限制压力波进入排气管道。 缓冲器的消振效果取决于缓冲器容积的大小和位置是否足够靠近气缸。缓冲器安装在靠近压缩机气缸处是简单而有效的减振措施,远离气缸的缓冲器往往不能起到预期的缓冲效果。 二、增加孔板 所谓孔板衰减器就是把开有圆孔的厚度为几毫米的钢板插在连接管道的法兰之间。孔板能够使气流脉动下降,就在于它是一个阻力元件。如果我们能在管道和容器的适当位置安上一块尺寸恰当的孔板,当气流通过它时,形成局部压力降,使原来具有反射能力的端点失去反射能力,构成无声学反射的端点条件。 当压缩机组结构不允许缓冲器紧靠气缸,缓冲效果不理想时,特别是气缸与缓冲器连接管为共振管长时,通过在缓冲器法兰处安装恰当尺寸的孔板可以把管道内的气流由驻波变为行波,从而降低气流压力的不均匀度,以增强缓冲效果,达到减振目的。 选择孔板尺寸及安装位置是很重要的。孔板的尺寸对减振的效果也有极大影响,根据试验推荐孔板孔径与管道内径比为:d/D=043~050,厚度b =3~5mm,选用时对低声速介质,d/D 可以取靠近05;对于高声速介质,可取靠近043.孔板材料与管道材料要相同,孔板内径边缘处必须保留锐利棱角,不得倒角,否则效果要降低。孔板应安装在足够大的容器进,出口法兰处。孔板远离容器时,不再形成无反射的条件,只是一个单纯的局部阻力元件,无法起到消振作用。因此,没有缓冲罐而单独使用孔板将无法起到消振作用。 三、增加集管器 几台压缩机同时并联使用时,气流在集气管处相汇合,脉动量就相互迭加。迭加的结果:有时相互抵消,有时相互加强。一般为了减少正向脉动迭加,使集气管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通常原则是增大集气管的流通面积,其大小应是所有进气管流通面积总和的3倍。集管器消振是由几台并联运行的压缩机排气管汇合于总管(称为集管)而消振的。 另外还可以用穿膛式液流脉动消振器来减少气流脉动引起的振动,穿膛式液流脉动消振器的消振机理是隔振型的。充入的气体提供了极柔软的弹簧作用,使后继管内的液柱与振源隔离,滤波管对脉冲液流起着良好的抑制作用,后继管液流脉动是典型的受迫振动。

气缸的工作原理

气缸的工作原理 LT

[导读]气缸工作原理一、单作用气缸只有一腔可输入压缩空气,实现一个方向运动。其活塞杆只能借助外力将其推回;通常借助于弹簧力,膜片张力,重力等。单作用气缸的特点是:1)仅一端进(排)气,结构简单,耗气量小 一、单作用气缸只有一腔可输入压缩空气,实现一个方向运动。其活塞杆只能借助外力将其推回;通常借助于弹簧力,膜片张力,重力等。 单作用气缸的特点是: 1)仅一端进(排)气,结构简单,耗气量小。 2)用弹簧力或膜片力等复位,压缩空气能量的一部分用于克服弹簧力或膜片张力,因而减小了活塞杆的输力。 3)缸内安装弹簧、膜片等,一般行程较短;与相同体积的双作用气缸相比,有效行程小一些。 4)气缸复位弹簧、膜片的张力均随变形大小变化,因而活塞杆的输出力在行进过程中是变化的。 由于以上特点,单作用活塞气缸多用于短行程。其推力及运动速度均要求不高场合,如气吊、定位和夹紧等装置上。单作用柱塞缸则不然,可用在长行程、高载荷的场合。 二、双作用气缸 工作原理图 双作用气缸指两腔可以分别输入压缩空气,实现双向运动的气缸。其结构可分为双活塞杆式、单活塞杆式、双活塞式、缓冲式和非缓冲式等。此类气缸使用最为广泛。 1)双活塞杆双作用气缸双活塞杆气缸有缸体固定和活塞杆固定两种。 缸体固定时,其所带载荷(如工作台)与气缸两活塞杆连成一体,压缩空气依次进入气缸两腔(一腔进气另一腔排气),活塞杆带动工作台左右运动,工作台运动范围等于其有效行程s的3倍。安装所占空间大,一般用于小型设备上。 活塞杆固定时,为管路连接方便,活塞杆制成空心,缸体与载荷(工作台)连成一体,压缩空气从空心活塞杆的左端或右端进入气缸两腔,使缸体带动工作台向左或向左运动,工作台的运动范围为其有效行程s 的2倍。适用于中、大型设备。 三、缓冲气缸

气缸结构原理参考资料

气缸结构原理 气缸结构原理 1、直线型气缸 按结构可分为两种基本的型式: 带一个进气口的单作用气缸,在一个方向上产生动作的行程 带二个进气口双作用气缸,产生伸出和回缩动作的行程 专用气缸的选择: 双活塞杆气缸 串联气缸 多位置气缸 带锁(定位)气缸 2、摆缸与气动马达 摆缸是指通过控制元件的充排气控制,使得执行机构产生旋转运动,而且输出一定的扭矩的一种气动执行元件,可分为: 叶片式摆缸 活塞连杆式摆缸 齿轮齿条式摆缸 丝杆式摆缸 气动马达 3、气动手指 气动手指是指用气压控制的手指来夹持工件。一般是通过一定的机械机构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化成机械手指的夹持动作,按机械手指所处的状态,大体可分为: 收拢式 张开式 平行式 4、特殊气缸 无杆气缸与传统气缸比较,同样的行程无杆气缸总长大大缩短,节省安装空间。 磁石式无杆气缸 机械密封带式无杆气缸

气缸的安装 直接安装式 脚座式 前法兰式 后法兰式 螺纹轴耳式 后部U形铰接式 中间轴耳式 浮动接头用于调节不可避免的气缸活塞杆运动方向和设备的连接轴之间的“不同轴性”,安装在活塞杆的头部。 气缸的缓冲 当活塞运动的速度很快,拖动的负载又比较大时,活塞运动的惯性力就比较大,为了防止活塞直接撞击缸盖而损坏活塞,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吸收活塞的冲击能量,故采用缓冲装置来缓和活塞对缸盖的冲击。常用的缓冲装置有: 气垫缓冲装置 橡胶缓冲 液压吸震器 气缸的选型 程序1:根据操作形式选定气缸类型: 气缸操作方式有双动,单动弹簧压入及单动弹簧压出等三种方式 程序2:选定其它参数: 1 选定气缸缸径大小根据有关负载、使用空气压力及作用方向确定 2 选定气缸行程工件移动距离 3 选定气缸系列根据1、2对照SMC气缸产品系列选定 4 选定气缸安装型式不同系列有不同安装方式,主要有基本型、脚座型、法兰型、U型钩、轴耳型 5 选定缓冲器无缓冲、橡胶缓冲、气缓冲、油压吸震器 6 选定磁感开关主要是作位置检测用,要求气缸内置磁环 7 选定气缸配件包括相关接头

气缸的结构原理和作用

气缸的构造及根本原理 一、气缸-气缸种类 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有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和作往复摆动的两类。作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又可分为单作用、双作用、膜片式和冲击气缸4种。 ①单作用气缸:仅一端有活塞杆,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靠弹簧或自重返回。 ②双作用气缸:从活塞两侧交替供气,在一个或两个方向输出力。 ③膜片式气缸:用膜片代替活塞,只在一个方向输出力,用弹簧复位。它的密封性能好,但行程短。 ④冲击气缸:这是一种新型元件。它把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高速(10~20米/秒)运动的动能,借以作功。冲击气缸增加了带有喷口和泄流口的中盖。中盖和活塞把气缸分成储气腔、头腔和尾腔三室。它广泛用于下料、冲孔、破碎和成型等多种作业。作往复摆动的气缸称摆动气缸,由叶片将腔分隔为二,向两腔交替供气,输出轴作摆动运动,摆动角小于280°。此外,还有回转气缸、气液阻尼缸和步进气缸等。 二、气缸的作用: 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摆动和旋转运动。 三、气缸的分类: 直线运动往复运动的气缸、摆动运动的摆动气缸、气爪等。 四、气缸的构造:

气缸是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组成,其部构造如下列图:五、SMC气缸原理图 〔1〕缸筒 缸筒的径大小代表了气缸输出力的大小。活塞要在缸筒做平稳的往复滑动,缸筒外表的外表粗糙度应到达Ra0.8um。对钢管缸筒,外表还应镀硬铬,以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并能防止锈蚀。缸筒材质除使用高碳钢管外,还是用高强度铝合金和黄铜。小型气缸有使用不锈钢管的。带磁性开关的气缸或在耐腐蚀环境中使用的气缸,缸筒应使用不锈钢、铝合金或黄铜等材质。 SMC CM2气缸活塞上采用组合密封圈实现双向密封,活塞与活塞杆用压铆,不用螺母。 〔2〕端盖 端盖上设有进排气通口,有的还在端盖设有缓冲机构。杆侧端盖上设有密封圈和防尘圈,以防止从活塞杆处向外漏气和防止外部灰尘混入缸。杆侧端盖上设有导向套,以提高气缸的导向精度,承受活塞杆上少量的横向负载,减小活塞杆伸出时的下弯量,延长气缸使用寿命。导向套通常使用烧结含油合金、前倾铜铸件。端盖过去常用可锻铸铁,现在为减轻重量并防锈,常使用铝合金压铸,微型缸有使用黄铜材料的。 〔3〕活塞 活塞是气缸中的受压力零件。为防止活塞左右两腔相互窜气,设有活塞密封圈。活塞上的耐磨环可提高气缸的导向性,减少活塞密封圈的磨耗,减少摩擦阻力。耐磨环长使用聚氨酯、聚四氟乙烯、夹布合成树脂等材料。活塞的宽度由密封圈尺寸和必要的滑动局部长度来决定。滑动局部太短,易引起早期磨损和卡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