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人的发展视角

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人的发展视角

一、本文概述

《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人的发展视角》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贫困问题的根源,并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分析反贫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文章首先界定了贫困的概念,并阐述了贫困问题对个人、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接着,文章回顾了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经典的贫困理论、反贫困策略和模式等,为后续的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章的重点在于将人的发展作为反贫困的核心视角,强调在反贫困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物质层面的帮扶,更要注重人的能力建设、权利保障和福祉提升。基于此,文章对国内外反贫困实践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指出了当前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文章提出了基于人的发展视角的反贫困策略和建议,包括加强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多方面的措施,旨在促进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包容性进步。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反贫困事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

二、贫困问题的理论基础

贫困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难题,其理论基础深厚且多元化。基于人的发展视角,贫困问题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人权理论、能力贫困理论、社会排斥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人权理论是贫困问题研究的基石。人权是每个人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生存权、发展权等。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往往受到侵害,因此,从人权视角出发,贫困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人权问题。反贫困工作应尊重和保护贫困人口的人权,确保他们享有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能力贫困理论为我们理解贫困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理论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下,更重要的是能力的贫困,包括教育、健康、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反贫困工作应注重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再次,社会排斥理论揭示了贫困的社会根源。社会排斥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被边缘化或排斥的现象。贫困人口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被社会排斥,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基本的社会服务和资源。因此,反贫困工作应关注社会排斥问题,通过政策干预和社会

支持,帮助贫困人口融入社会,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服务。

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反贫困工作提供了长期指导。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在反贫困工作中,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社会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等方式,实现贫困人口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贫困问题的理论基础涵盖了人权理论、能力贫困理论、社会排斥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多个方面。这些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贫困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分析框架,为反贫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在未来的反贫困实践中,我们应综合运用这些理论,不断探索和创新反贫困的方法和路径,为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减贫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三、人的发展视角在反贫困中的应用

人的发展视角是一种全面、深入、系统的反贫困理论,它在反贫困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从人的发展视角出发,反贫困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救助,而是更加关注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方面。

在经济层面,人的发展视角强调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其经济收入的稳定增长。这包括提供教育培训、创业支持、就业服务等措施,帮助贫困人口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上的自立和发展。

在社会层面,人的发展视角关注贫困人口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优化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在文化层面,人的发展视角强调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参与。通过推广文化教育、丰富文化活动、保护文化遗产等措施,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心理层面,人的发展视角关注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干预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增强其面对困境的勇气和信心。

人的发展视角在反贫困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关注贫困人口的物质需求,更加注重其全面发展,从多个层面推动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因此,在反贫困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人的发展视角,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和机会,推动其实现全面、

可持续的发展。

四、国内外反贫困实践案例分析

在中国,反贫困工作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反贫困成果。以贵州省为例,该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有效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同时,贵州省还注重教育扶贫,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项目,为贫困家庭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稳定脱贫。这些实践案例表明,中国在反贫困工作中,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反贫困工作格局。

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反贫困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以巴西为例,该国通过实施“家庭补助金”计划,为贫困家庭提供现金补贴,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水平。同时,巴西还注重发展农业和乡村经济,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减少贫困。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也通过实施社会福利制度、教育援助等措施,帮助贫困人群改善生活状况。这些实践案例表明,国外在反贫困工作中,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同时注重

提高贫困人群的自身发展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脱贫。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反贫困实践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反贫困工作需要政府的主导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贫困工作格局;反贫困工作需要注重发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措施的作用,帮助贫困人群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反贫困工作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善贫困人群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帮助他们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大反贫困工作力度,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实现全面脱贫。中国也将积极参与全球反贫困事业,与国际社会共同探索反贫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五、基于人的发展视角的反贫困实践挑战与对策

在基于人的发展视角的反贫困实践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它涉及到教育、健康、就业、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然而,这些方面在贫困地区往往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和不足,如教育资源匮乏、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就业机会有限等。这些问题使得反贫困实践难以全面推进,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贫困地区的居民往往面临着文化、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障碍。他们可能缺乏自信、缺乏创新精神,也可能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些障碍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制约了整个贫困地区的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和措施。我们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和支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就业创业等。这些措施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我们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教育、健康、文化等方面的投入。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帮助贫困地区居民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通过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通过推广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引导居民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我们需要关注贫困地区的居民需求和心理状态,加强心理疏导和社会关怀。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贫困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增强贫困居民的归属感和自信心;通过鼓励创新创业、提供技能培训等方式,激发贫困居民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

基于人的发展视角的反贫困实践需要我们全面考虑贫困地区居民的

需求和发展问题,采取综合性、系统性的措施和对策。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真正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深入研究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从人的发展视角出发,探讨了贫困的本质、反贫困的策略以及其实践效果。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点

贫困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低下,更是一种能力的剥夺,包括教育、健康、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反贫困工作应更加注重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反贫困的实践表明,单纯的经济援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我们需要在扶贫工作中引入更多元化的策略,如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以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能力。

再次,反贫困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政策,社会应提供丰富的扶贫资源,而个人则应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贫困格局。

展望未来,反贫困工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贫困人口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对我们的扶贫工作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贫困挑战。

因此,未来的反贫困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一是进一步完善反贫困理论体系,深化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二是加强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扶贫资源能够真正惠及贫困人口;三是推动多元化的扶贫模式,激发贫困人口的内在动力;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

反贫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相信,在人的发展视角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反贫困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公平而有尊严的生活。

扶贫的理论、模式、难点及路径

扶贫的理论、模式、难点及路径 一、扶贫的主要理论 国外学者对扶贫开发问题的研究早于我国,他们称之为反贫困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系统。 1、xx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克斯(Nurkse)在他的《不发达国家资本的形成》一书中认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中存在着两个恶性循环,一个是因为低收入而导致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再到低收入;一个是低收入导致低购买、低投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再到低收入。这两个循环相互作用,阻碍了经济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经济缓慢发展和难以摆脱贫困的境地。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走出贫困,就一定要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国民储蓄能力,进而促进资本的积累与形成。该理论指出了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主要原因,也为这些国家摆脱贫困指明了方法,但由于过于强调储蓄和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功用而受到非议。 2、xx的“低水平陷讲”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基本处在维持生命或者接近这一水平的均衡状态,也就是所谓的“低水平均衡陷讲”。他认为当人均收入低于人均收入这一理论值时,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就会被比国民经济收入增长更快的人口增长所抵消,从而使得人均收入倒回到维持生命的阶段;而当人均收入大于人均收入这一理论值时,国民经济收入增长又超过了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就会相应增加;然而一旦国民经济收入水平下降到与人口增长水平一致,那么这两者之间就会达到一种新的均衡。故在最低人均水平增长到人口增长率相等之间,就存在着所谓的“低水平均衡陷讲”。该理论分析了资本不足、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增长的阻碍,强调了资本积累和形成对摆脱“低水平均衡陷讲”的决定性作用。 3、舒尔茨的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理论

贫困理论

选题的理由多半来自阅读:阅读现实和阅读文献。阅读现实时,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社会转型已经掀起了一轮新阶级的涌动:人们热衷讨论的“新中产阶级”、“新管理精英”诞生了;人们始料未及的城乡新贫困群体――城市农民工、下岗工人和那些因制度变迁而越发贫困的乡村贫穷人口――也作为新阶级相继出现。然而目前有关贫困的社会学解释相当乏力,多是围绕贫困线的讨论,或是一些经验层次上的描述与对策的实际操作性文章。在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有关贫困的理论纷争就已十分激烈,尤其是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的对垒,已经将原本尚属政府行为的政策学贫困研究纳入了理论轨道。走进理论,我们才有入世(入贫穷世界)的感觉,需要梳理、归纳和评价它们,更需要将它们借鉴到转型中国的发展实践。这是这篇文章选题的初衷和目的。 本文章将沿结构和文化两个面向,对现有的贫困研究作一系统的综述和评价。力求在“综述”中透析贫困研究随社会发展从经验迈向理论的路程;在“比较”中阐释结构和文化解释的异趣及其关系,以期为社会学的贫困研究提供新思路。 结构取向的解释 不平等:社会力制造的贫困 制度造成贫困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比如,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除了出卖劳力,一无有。这就形成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形成了支配和被支配、压迫和被压迫的生产关系。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所有者能够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使工人贫困化。随着资本的增长,工人阶级的贫困会进一步加剧,因为“资本增长得愈迅速,工人阶级的就业手段即生活资料就相对地缩减得愈厉害” (马克思,1972:380),工人将愈面临严重的失业贫困。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只有通过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最终解决贫困问题。 社会政策导致的不平等是制造贫困的元凶。英国有“圈地运动”造成数以百万无家可归者的贫穷;美国有“种族歧视政策”下的有色人种的穷困潦倒;中国有“剪刀差”下的农民的穷困……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感悟,制定政策本身、政策的失误或不合适的政策导向,都将引起不平等而导致贫困。奥科克(Pete Alcock)首先指出,“从政策决定问题的意义上来看,贫困的界定通常取决于应对贫困的各项政策,于是政策和贫困就好像学术圈内存在着的‘鸡和蛋’的谜面,理解贫困首先就要去理解政策”(Alcock, 1993:4)。我以为,这里至少包含两层涵义:其一,政策可以确定“穷人”标签的指向,即“谁是穷人,谁将成为穷人”;其二,政策可能再造贫困。后一层意思又可让我们具有两种可能的想象空间:(A)解救贫困的政策因执行失误再造了贫困。(B)政策本身就不是平等之策。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样

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研究

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研究 让人民摆脱贫困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贫困问题,我国在深入学习马克思的贫困和反贫困思想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贫困问题进行了的深刻论述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理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仍有许多贫困人口。因此,在进入新时代以后,国家领导人结合新的时代要求,提出新的脱贫目标和减贫措施。本文将对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生成的必然性、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进行探讨,为新时期有效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标签:精准扶贫;六个精准;实践路径 正确的思想是时代发展的反映,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对于实践活动具有积极地指导作用。精准扶贫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社会矛盾转变的具体表现,更是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节点上产生的。对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必然性 (一)精准扶贫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5年来,我们动员了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準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使减贫事业取得重大成效,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3.1%。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生动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精准扶贫彰显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然突出。贫困问题严重影响低收入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也是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最大绊脚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集中各方面资源力量深入贫困地区,深入了解贫困群众,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精准化要求开展扶贫工作。随着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东西部协作扶贫、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各项措施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如今,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一些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党中央提出,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坚决打赢这场硬仗,兑现我们党“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彰显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贫困概念的三维要素——贫困理论探讨之二.

贫困概念的三维要素——贫困理论探讨 之二 《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七期刊发的《贫困概念的经典释义》一文,介绍了国际社会和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学者对贫困概念的经典解释或权威定义。如果对这些经典释义作进一步抽象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关于贫困概念的定义至少包括三组基本要素(或称三维要素):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 例如,斯密在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对贫富概念的定义是:“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在什么程度上享有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在这句话中,“一个人”是主体;“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是客体;“什么程度”是尺度。 再例如,朗特里将贫困概念定义为:“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在这一定义中,“家庭”是贫困主体;“收入”是贫困客体;“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是贫困尺度。 还例如,英国社会学家皮特?汤森将贫困定义为:一个人缺乏参与社会惯例或社会所广泛认同的活动和享受普通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资源。在这一定义中,“一个人”是贫困主体;“资源”是贫困客体;“社会惯例、社会广泛认同、普通生活水平”是贫困尺度。 本文认为,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是构成贫困概念必不可少的三维基本要素,是贫困理论研究的三个基本范畴。下面,先对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的涵义进行分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探讨贫困概念的一般涵义。 一、贫困主体 (一)贫困主体的涵义 "主体”一词是从哲学范畴引用而来,它是指有意识、意志和实践能力的人。社会是由有意识、有意志、有自已目的的人组成的。因此,具有一定地域空间和一定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也是主体。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存在。既然是社会现象或社会存在,那么就必然与人有关。因此,谈到贫困,不可能没有主体。不难理解,所谓贫困,实际上是指人的贫困或由人组成的社会实体的贫困。如穷人、贫困家庭、贫困群体、贫困阶层、贫困乡村、贫困地区、贫穷国家等等,这些都属于贫困概念中的主体要素。本文对贫困主体的涵义表述如下:贫困主体是指处于贫穷状态中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实体。 (二)贫困主体的类型 从人与社会的层次角度来看,贫困主体可分为两大类、六个层次(参见表1)。

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政策比较研究

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政策比较研究 作者:欧阳琦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9期 欧阳琦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和政策有一些共同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尊重我国国情,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下,我国在推进贫困治理进程中,可合理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反贫理论 政策。 关键词:贫困治理;理论、政策比较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263-03 贫困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孜 孜以求的理想。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不平衡现象突出。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积极探索,不断消除贫困,努力推进共同富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推进贫困治理 的进程中,我们对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政策进行比较,在尊重我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原则下,可以对西方国家的反贫理论政策进行合理分析与借鉴。 一、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比较 (一)国外贫困治理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贫困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贫困理论主要是以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困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资本 主义制度是造成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的决定原因。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是“剥夺者被 剥夺”,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消灭贫困、彻底消灭贫困。 2、西方经济学的贫困治理理论 (1)1943年,英国伦教大学教授保罗·N·罗森斯坦-罗丹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 《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提出“大推进的平衡增长”反贫困理论。(2)1949年 普雷维发表了《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详细阐述了“中心——外围”理论。(3)195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格纳蚋克斯(RagnarNarkse)出版了《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系统地提出了贫困恶循环理论。(4)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 《略论“发展极”的概念》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发展极”的概念和理论。(5)1956年,美 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发表了《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一文,提出“低水平均衡 陷阱”理论。(6)1958年,针对平衡增长理论模型的缺陷及其运用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 所面临的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障碍,美国经济学家艾仁特·赫希曼(Albea·O·tIirschman)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7)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其代表作《亚洲的戏剧:一些国家的贫困问题研究》和《富国与穷国》中,详细地阐述了“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的贫困理论。(8)1969年,希腊著名的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家伊曼纽尔在《不平等交换:对帝国主义贸易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平等交换”

马克思理论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研究

马克思理论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作为新时代扶贫攻坚工作的新理念,精准扶贫将贫困群众作为精准发力考察的出发点,正是过去马克思理论的当代体现。挖掘马克思理论的内在规定性,明确当前精准扶贫的马克思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全面理解精准扶贫的精髓要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精准扶贫; 前言 从十八大会议结束之后,党和政府以群众利益与幸福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对 我国存在的贫困状况开展了各类扶贫攻坚工作,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获得 鲜明的成效,已经有6000多万人成功脱离贫困,我国整体的贫困率从原本的 10.2%逐步减少到了4%左右1。不过贫困问题是很难彻底根除的,其依然对中国整 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阻碍,所以扶贫攻坚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打长久战 来逐步消除贫困。而在十九大会议中特别提到要进一步强化扶贫攻坚工作强度, 要确保贫困人口可以与我国整体一起步入小康时代。所以进一步探究马克思理论,摸索马克思理论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可以让我国精准扶贫体系与工作思想拥有 鲜明的长效性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与中国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 马克思提到的“贫困理论”是阐述贫困机制根由的理论性依据。马克思认为:导致工人阶层群众贫困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异化劳动”,由于“异化劳动主要是 将自由或者是自主活动降低成手段,逐步将人的生活贬低为维系身体存活的方 式”2。工人阶层不仅仅是只会生产资本家要求的产品,更多是工人也能够生产资 本价值,从工人阶层的角度而言,此类通过社会地位减弱获取的薪酬提升以及生 活条件变好,最终还是“保留在资本阶级和工人阶级中间的差距鸿沟,并且差距

农村反贫困问题解决中社会工作的介入实践-农村研究论文-社会学论文

农村反贫困问题解决中社会工作的介入实践-农村研究论文-社会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社会工作在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中具有着一定的专业优势,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原则以及专业的工作方法解决农村反贫困问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务领域,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增权赋能和优势视角,为农村反贫困问题提供理论上的指导,通过内力和外力推动模式,发挥农村贫困群体的优势,提升其脱贫的主动自觉性,从而解决贫困问题。 关键词:社会工作; 农村反贫困; 精准扶贫; Abstract:Social work has certain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in intervening in the anti-poverty problem in rural areas. It can solve the anti-poverty problem in rural areas by using the values, principles and

professional working methods of social work, 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winning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At present domestic related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heoretical study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u can use increases the power and advantages perspective,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rural poverty problem, through the internal force and external force driving mode, play the advantages of rural poverty groups, enhance their active consciousness, to reduce poverty so as to solve poverty problems. Keyword:social work; anti-poverty in rural areas; targeted poverty reduction; 近几年,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根据国家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之间,我国已经连续六年完成了减少千万贫困人口的任务。2018年我国共减少138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比2017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2018年农村贫困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村数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加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步伐进行部署,

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贫困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贫困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作者:董小玲 来源:《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02期 摘要:新中國成立以来,我国反贫困事业经历了社会救济式扶贫、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着力点的反贫困、以区域发展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整村推进与“两轮驱动”的综合性扶贫、以精准扶贫为特征的反贫困五个阶段。我国反贫困的经验主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四位一体”协同参与,开展综合性扶贫。 关键词:反贫困;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世界意义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0.002 文章编号:1009-6922(2020)02-11-07 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日益临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了决胜期。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针对反贫困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1]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创新发展并总结出其基本经验,能够清晰地展示出中国是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反贫困事业,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的反贫困事业是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的,而不是别的什么政党;中国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为指引实现消除贫困的伟大目标,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总之,该研究不仅能够展现出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还能够为其他国家的反贫困事业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贫困的历史进程 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反贫困事业的实际状况,可以将反贫困事业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社会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前期战乱、政治动荡和恶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之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采取的经济封锁,广大人民群众虽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但仍然生活在物资短缺、经济落后的艰难困境之中。对此,毛泽东代表广大中国共产党人向世界做出庄严宣告:“中央政府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

新时代中国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

新时代中国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 范小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曾在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农业部工作;2000年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7年4月至2009年7月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 公室主任、党组书记。2009年7月至2013年11月,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 室主任、党组书记。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编了《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扶贫开发常用词汇释义》《扶贫开发形势 和政策》《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农业政策调整》《西藏农牧业发展方式研究》《西藏农牧业增 长方式研究》等书籍。 主持人语: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组织开展“新时代中国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很有意义。精 准脱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决定意义的一场攻坚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 此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30多次国内考察涉及扶贫,连续6年国内首次考察看扶贫,连续4年新年贺词讲扶贫,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就脱贫攻坚作出上百次重要批示,在陕西延安、贵川贵阳、宁夏银川、山西太原、四川成都主 持召开5次跨省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在重要会议、重要时点、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亲力亲为、驰而不息、一以贯之推进脱贫攻坚,半年来,几乎是逢会必讲。2017年10月18日,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6处论述脱贫攻坚,是 历次党代会报告中份量最重、内容最多的。10月25日,他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 外记者见面时强调,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11月10日,他在亚太经合 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宣布,将持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11月20日他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次全体 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12月20日、29日,他在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用大量篇幅阐述脱贫攻坚,就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明确部署。12月31日,他在一字千金的新年贺词中用较大篇幅讲脱贫攻坚,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尽锐 出战,精准施策。2018年2月11日,即春节前夕,他专程赴四川凉山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并 于2月12日在成都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部署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3月30日,他主持 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17年省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的汇报,对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出新的要求。总书记如此密集地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展现了他的强烈政治责任 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表明了脱贫攻坚在总书记心中的份量和一抓到底的坚强决心。 总书记指出,这一轮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 性进展,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创 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促进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构筑了全社会扶贫强大合力,建立了 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探索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 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 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等宝贵经验,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经济学理论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经济学理论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迄今为止,学术界缺乏对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原因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很少将人的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素质作为人力资本或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方面,缺乏对人的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素质与家庭收入、贫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反贫困实践中,缺乏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反贫困或非物质扶贫措施(如思想反贫困或思想扶贫)的应用。探索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非物质原因,既是重大的学术关怀,又是经济发展和反贫困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原因 (一)思想 人的经济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受其思想观念支配,受其思想心理驱使。思想是中性的,先进思想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反之则反。发展经济学家的论述已经涉及到人的思想观念及其转变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其“研究项目把‘发展’和‘不发达’的现实与思想观念结合起来”。佩雷菲特指出:“贫穷国家赶上富裕国家是可能的。追赶,首先是思想上的追赶。日本如果没有思想上的转变,还会是一个被贪婪的西方蹂躏的封建社会”,尤其是“竞争信念的思想主导着日本的发展。”而“满清的墨守成规、固守传统、敌视创新,,内战使中国在3/4的世纪里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失之交臂。但在10年

或20年之后,随着国民思想的解放,轮到把中国奇迹列入经济发展的历史不是不可能的。”刘易斯也认为,思想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物质的力量并指出:“人是由他们应该如何生活的思想所激励的,这些思想能影响社会经济变化,并且是社会经济变化的首要力量。”“在不发达国家里,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通常是,这些国家如同缺乏资本和自然资源一样,在社会领域里缺乏各种思想以及实现这些思想的人。”赫希曼指出,思想观念的转变成为经济变革的障碍,经济发展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吴碧英指出:“扶贫要先扶思想,改变观念,在制定扶贫方针政策时重在唤起贫困者脱贫意识”。叶普万认为思想观念贫困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众多国内学者揭示了解放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国民从“左”的、姓“社”姓“资”的、姓“公”姓“私”等思想困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 (二)新思想 刘易斯认为,新思想是人们对创新、冒险等新事物的认可、接受的态度。具有某种新思想的人即为“新人”,新人善于抓住经济机会,在影响经济增长变化方面起最主要作用。第一,经济增长源于经济机会,“一旦人们抓住经济机会是可能的,经济增长就会发生”,或者“新机会引起了新的富裕”,“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基本问题是抓住机会。因此,经济增长的加速可能是由于新机会的出现,也可能是由于制度的变化允许抓住业已存在的机会,或者也可能是由于两者兼有。第二,经济机会又源于冒险、创新等新思想。“经济增长要求人们有

贫困陷阱理论与反贫困政策

贫困陷阱理论与反贫困政策 【摘要】 贫困陷阱理论认为贫困是一个恶性循环,贫困家庭难以摆脱贫困 状态。本文首先介绍了贫困陷阱的定义和特点,深入分析了贫困陷阱 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因素。接着讨论了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国家的反贫困政策的成效。本文给出了贫困 陷阱理论的启示,探讨了未来反贫困政策的发展方向。通过对贫困陷 阱理论和反贫困政策的综合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贫困问题的本质, 并为实现贫困减少和社会公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 贫困陷阱、反贫困政策、贫困陷阱理论、历史背景、影响因素、 制定、实施、案例分析、启示、发展方向。 1. 引言 1.1 贫困陷阱理论与反贫困政策 贫困陷阱理论是指一种导致个体和家庭在一代又一代之间无法摆 脱贫困状态的情况。贫困陷阱不仅影响到个体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也 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在贫困陷阱中,穷人往往处于恶性循环中。由于缺乏教育、无法 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缺乏就业机会等原因,他们很难脱离贫困状态。这种情况不仅对个人造成了伤害,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打破贫困陷阱,各国纷纷制定了反贫困政策。这些政策包括提供教育补助、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医疗服务等措施。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许多人成功摆脱了贫困状态,社会也实现了更加平等和可持续的发展。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反贫困政策,不断探索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新措施。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实现贫困陷阱的彻底打破,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和谐的社会。 2. 正文 2.1 贫困陷阱的定义和特点 贫困陷阱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而难以摆脱的困境。这种困境具有以下特点: 1. 循环性贫困:贫困陷阱常常呈现出循环性的特点,即贫困在一代又一代之间延续传递。贫困家庭的子女往往也会面临贫困的困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 缺乏机会:贫困陷阱的另一个特点是缺乏机会。贫困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进而影响他们的发展和提升社会地位的机会。 3. 心理阴影:长期处于贫困环境中的人们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阴影,感到无助和绝望,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

基于资产建设理论的中国反贫困政策研究

基于资产建设理论的中国反贫困政策研究 赵祁1,曾国平2 (1·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400055; 2·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 院,重庆400044) 摘要:“资产”是一个仅与富人或者是非贫困者相关的概念,穷人没有也不可能拥有资产是毋庸置疑的。政 府以及社会给予穷人的救助也局限在以收入为基础的现金和财物的补贴上。然而,收入补贴仅能维持最基 本的生活,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基于迈克尔·谢若登教授提出的“资产建设理论”,资产能够带来用 收入难以比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穷人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资产账户,可以帮助他们逐步摆脱贫困,而不 仅仅是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文章通过对资产建设理论的理解以及“美国梦”示范工程的研究,提出中国反贫 困政策适当应用资产建设理论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资产建设;个人发展账户;反贫困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08)05-0060-03 现行大多数福利国家,对穷人的社会政策一直基于收入观点,即对穷人的判 定以收入为尺度,扶贫的措施也是以收入达到某个标准线以上为目标。这种政

策的基本假定是:贫困和困难产生于资源供应量的不足,所以解决方案是使供应 量更加充分。在穷人的世界里,资产是个陌生的概念,对于穷人,资产积累不被 鼓励,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不被允许。然而,当前以收入为基础的救助政策并 没有从根本上减少贫困,数以万计的家庭依然靠低保金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 在从收入角度无法找寻答案的时候,选取角度的正确性便值得怀疑。收入是否 是贫困的唯一尺度呢?在依靠收入补贴不能摆脱贫困的时候,还有什么途径可 以走出贫困的漩涡呢? 一、赋予穷人资产———资产建设理论的提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谢若登在《资产与穷人》一书中,打破传统福利 政策领域以收入为基础的救助政策,率先提出“资产建设理论”的概念。他认 为,收入只能维持消费,而资产则能够改变人们的思维和互动方式。收入只是贫 困的一种尺度,一种忽视了家庭福利的长期动态的尺度。穷人之所以为穷人,收

最新-农村社会工作的策略与方法 精品

农村社会工作的策略与方法 如何实现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的战略目标,是当前中国社会从政府到民众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发展议题,也是7000万仍然处于贫困生活中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群众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 在这一轮新的扶贫攻坚的战略追求中,精准扶贫作为反贫困的新举措,在突显政府解决贫困问题的决心和态度的同时,也提出了怎样才叫做扶贫中的精准和怎么做到精准扶贫,以及谁来做的问题。 从当前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情况来看,如何避免在新的扶贫攻坚中出现急于求成和简单化的偏差,防止因行政性的干预和各种外来资源的输入而使受援者产生对政府资金、社会帮扶的依赖,就成为反贫困行动中理论探讨、政策研究和实务推进等各个层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本文以内源发展的社会政策理念为核心,把精准扶贫工作方略的实施放到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分析框架中,探讨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反贫困的农村社会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对正在全面开展的脱贫攻坚行动提供一点建议。 一、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依托的内源发展观内源发展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出现,而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进入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务领域,并引起各国关注的原因,是20世纪的80年代初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项研究计划对促进适应各国社会实际和需要的内源发展和多样化发展过程的社会文化条件、价值体系以及居民参加的动机和方式进行研究。 这一研究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总结二战以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各种关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对它们的局限进行分析批判,特别是在各种现代化的话语系统下,后发现代化国家追赶型社会发展模式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反思而提出的新发展战略和政策思维。 按照这种新发展观,一个社会不能完全照搬另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每一个国家都应根据本国的资源、需求、文化特性、思维结构和行动方式,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模式和风格[1]来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政策路径,运用内源发展战略来解决自己发展中的问题。 而所谓内源发展的理念强调的是发展是人民的发展。 人民的发展最核心的是人民的创造力和自主性的提高,它们必须是来自于人民的生活、自己的文化和从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