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浅谈最大熵原理和统计物理学 精品

推荐-浅谈最大熵原理和统计物理学 精品
推荐-浅谈最大熵原理和统计物理学 精品

淺談最大熵原理和統計物理學

文/曾致遠

摘要

在本文中我們將分別從物理和資訊論角度簡單討論熵的意義並介紹由E.T.Jaynes 所奠立基礎的最大熵原理的原始理解。透過研究理想氣體,我們將闡述如何運用最大熵原理研究真實問題。同時藉由簡短分析統計物理學研究方法的問題,本文會給出最大熵原理更深層涵義及其應用。我們將稱之為最大熵原理第二延伸。最後透過真實氣體的研究,我們將描繪出如何運用第二延伸來幫助我們思考及研究熱力學系統。

一、前言

長時間以來人們對於熵有物理上的理解也有資訊論 (Information theory) 上的理解。物理上的熵可以說明熱力學系統的演化方向、熱平衡的達成與否亦或是代表系統的混亂程度等[1-3]。在資訊論裡,資訊熵則代表量測資訊系統的可信度或者是忽略度[3,4]。然而不管物理或是資訊論上對熵的理解,實際上仍侷限於將熵視為一個量測的工具。正如我們可藉由系統能量的量測來了解系統狀態穩定與否。然而由於E.T.Jaynes的貢獻,熵可視為一種研究問題的推理工具,這一層意義才為人所知[5,6]。時至今日,我們雖然仍無法全盤了解熵的真正意含,但是我們也漸漸掌握熵在物理學尤其是統計物理中所能扮演的角色。通過本文淺顯的介紹,我們將從過去Jaynes對於熵的認識到今日我們的新發現,掀開熵的神秘面紗。

二、最大熵原理

l、什麼是最大熵原理

相信物理系學生和物理研究人員都很熟悉Clausius的經驗準則-熱力學第二定律[1,2]。該定律說明當一個熱力學系統達到最後熱平衡狀態時,該系統的熵會達到最大值。進一步的研究指出當系統的熵最大時,其自由能將會成為最小。在此一特性的影響下人們慣性的傾向於將熵視為類似能量的巨觀物理量。此一物理量成為描述系統亂度的依據。此後由於 Gibbs 引入 ensemble 觀念,開啟微觀角度的研究方法因而奠立近代統計力學理解熵的理論基礎。在統計力學的觀念中,觀察者所量測到該系統熱力學性質之巨觀物理量諸如

系統內能或壓力,基本上只能以平圴值來表現。原因在於觀察者無法明確掌握系統微觀狀態。此種不確定性可以藉由機率分佈如canonical ensemble 來量化表示。古典系統熵便可由此機率分佈來定義出不連續表示,

i i

i b P P k S ∑-=log , (1)

式中 b k 代表波茲曼常數而 i P 為觀察者量測到系統處在狀態i 時的機率分佈。或者是連續表示,

()()N N N b q P q P dq k S ?-=log , (2)

式中 ()p r q N ,= 代表空間和動量參數且

()N N dq q P 表示觀察者量測到系統微觀狀態在N dq 範圍之機率份佈。對於量子統計系統, von

Neumann 發現也同樣存在著類似形式來描述系統亂度。他給出熵密度矩陣 (density matrix) 型式, ()N q ρ,

()()?

-=N N N b q q dq k S ρρlog , (3)

。不過這些熵的微觀知識,只讓我們了解到熵和用以描述熱力學系統物理量平均值的機率份佈之間存在一個關聯性。除此之外,我們並未獲得更多觀念上的突破。熵仍只是一個量測工具。

在 1940年代 Shannon 等人所發展的 communication theory[4]

也就是後來漸趨成熟且

能獲得何種資訊。正因如此過去人們處理如統計物

理學的既定觀念和方式將變為有所依循而且可避

免許多針對特別問題由研究者所給定的人為假

設。如此一來一個具有最小偏差的研究理論可於焉

誕生。

三、統計物理學的問題

根據上述分析,使用最大熵原理作為統計力學

的研究方法基本上可以區分成兩部分討論。第一部

份為物理部份,唯有具備正確且相關於待研究系統

的物理資訊,恰當約束方程才能給定。第二部分為

處理物理資訊部份,亦即利用最大熵原理將相關

資訊做最佳編碼以得機率分佈。上一節中,理想氣

體的研究便是最佳典範。當理想氣體的物理特性由

約束方程(4) 和(5) 來描述後,canonical

ensemble 的決定則單純的由最大熵原理來進行。

其過程完全與物理無關。很明顯的因為最大熵原理

恆真,canonical ensemble 是否恰當描述理想氣

體則完全取決於約束方程的適當與否。而正如前所

述由於約束方程的決定需要相關的物理知識協助

來決定。如何抉擇有助系統研究的物理資訊是統計

力學所需面對的第一個問題。不幸的是目前為止,

並不存在一個系統化的方法來解答這個問題。大多

數時候,人們還是只能依賴著嘗試錯誤法或是從經

驗、實驗結果來判斷。這樣的課題關連到所謂“觀

念形成”的探討,有待進一步研究來回答。因此本

文將不會針對此問題來進行深入討論。

我們所關心的是除此之外,統計力學進一步所

需面對的問題。當機率分佈如canonical

ensemble 由最大熵原理給定後,我們如何去解讀

這些機率分佈以計算關於系統物理性質的期望值。換句話說,我們如何計算分配函數。對於理想氣體,由於氣體間不存在任何相互作用力,方程式(9) 中分配函數的計算是易如反掌。但事實上由於複雜的相互作用力,真實系統的機率分佈是難以計算。對於這樣的機率分佈我們稱之為不可計算機率分佈。因此當我們面對真實熱力學系統時,如何處理複雜多體相互作用力成為統計力學中一必要課題。換句話說只有當我們理解如何有效處理複雜多體相互作用力,我們才可能發展合適的近似法來計算分配函數。例如因為短距離排斥力和長距離吸引力的相互競爭造成流體不同於固體的物理性質,讓我們知道要計算含有這些相互作用力的分配函數可以利用如平均場近似法來進行。

簡單說,長久以來統計力學的研究有大部分的努力便是在尋找合適的近似方法。因此人們針對其想要研究的課題發展出各類型近似法。如凡德瓦(van der Waals) 引入平均埸概念用以取代氣體中複雜的多體相互作用力,因此而得到著名的凡德瓦方程,真實氣體方程式[8]。然而雖然凡德瓦方程成功顯示三態變化的相圖和預測流體臨界點,可是卻無法成功預測且描述液體或者固體物理性質如微觀結構等。問題在於除了平均場法的粗糙外,還根源於凡德瓦人為引入假設氣體分子為堅硬球體來描述相變所需的額外條件-短距離排斥力。結果基於這額外條件太過粗糙並無法精細的重現真實短距離排斥力,使得這近似無法成功使用於需詳細短距離排斥力資訊的液體和固體的研究。在此之後,由於了解到短距離排斥力這項資訊對於研究液體或固體的重要性,人們發展出許多以此資訊為基礎的近似法如易行模型 (Ising model) 或液體理論Ornstein-Zernike 方程[2,9,10]。這些的努力基本上都是為了有效處理分配函數中短距離相互作用。在檢視這些近似法後,我們質疑是否存在一個系統性且不需額外人為假設的方法。該方法只需要輸入系統初始資訊比如關於排斥力和吸引力資訊便可以產生恰當的近似法。從資訊論的角度審視,理論上的確存在這樣一個方法[11]。下一節中將針對我們的發現做一討論。

四、最大熵原理之第二延伸

1、基本概念

從資訊論的角度來看,利用近似法來計算真實系統分配函數這個方向,等同於利用一可計算且近似描述真實系統的機率分佈族群()N q

P

取代真實不可計算的機率分佈()N q

P。更明確的說法是,我們希望找到一個()N q

P

其含有的資訊最接近真實系統而利用此族群可以最佳回答我們有興趣的問題。

要具體化的從這個方向進行可以分做兩步驟來達成。第一步驟為尋找可資利用的族群,這個步驟類似於前一節中我們所面臨到的統計力學第一個問題。目前仍停留在利用錯誤嘗試法或是經驗法則來尋找而並無一系統化的方法。第二步驟則是在我們尋找到數個可計算的近似機率分佈族群而這些族群我們稱之為試驗族群(trial families) 都可部份正確描述我們所關心的系統後,我們該選擇那一個族群能最接近真實族群。我們如以這樣的方式重新詮釋,我們發現最大熵原理提供了最客觀最小偏差的解答。基本概念如下假設族群()N q

P

代表真實系統但我們無法計算,

的推理過程將會是最誠實的方法。因為整個過程只

有初始資訊的建立紮根於物理知識。只要我們輸入

正確的資訊,最大熵原理將給我們最正確關於該資

訊的表述。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輸入平均場來取

代氣體間相互作用力結果卻顯示此最佳試驗族群

只能用以描述稀薄氣體行為。因為最大熵原理恆

真,我們的方法導致此不完全正確結果僅可以理解

為由於初始資訊的不完整--平均場只適合描述長

距離吸引力並無法恰當的代表短距離排斥力,因此

我們的方法,最大熵原理將無法給出含有此排斥力

資訊的最佳族群。換句話說,若我們嘗試研究短距

離排斥力扮演重要角色的稠密氣體或是液體,除了

平均場這一參數外我們將需要另一關於短距離排

斥力參數。

五、結論

本文簡略的陳述出人們對熵的觀念從單純的

系統亂度乃至於推論工具的演變和成型。通過理想

氣體的簡單計算,我們知道了如何運用最大熵原理

來解決統計物理問題。然而當我們面對真實系統

時,我們發現最大熵原理的第一應用僅是將我們所

無法處理的物理資訊如分子間相互作用力公正客

觀的編碼成另一不可計算的機率分佈型式。解決之

道再於我們如何找到最佳近似表示,最大熵原理第

二延伸的發現則提供別於傳統方法,較為客觀有系

統的方法產生最佳近似法。正如文中所提只要我們

輸入正確相關的初始資訊,最大熵原理將公正客觀

的給出最佳近似。但是這方法存在著和統計力學第

一問題相同的困難,我們如何抉擇那一個資訊有

用、相關且可計算。在真實氣體的例子當中, 我們

可看到利用經驗法選取平均場理論作為初始資訊,雖然成功描述稀薄氣體行為,但我們卻喪失描述液體的能力。若我們有興趣研究液體物理性質,新的含有短距離排斥力初始資訊則需要加入考量。雖然關於最大熵原理第二延伸在統計物理上的適用性仍然在檢驗及建立當中[12],但我們仍然可以相信,熵不但可以是熱力學系統的亂度可以是資訊系統的可信度也同樣的可以是我們在研究問題時一個公正客觀的推理方法。至於這樣的推論結果是否正確則取決於初始相關資訊是否關聯至我們有興趣的課題而與此方法完全無關。在不久的未來,相信我們可以更加確信這一思考方式在幫助我們做物理研究時的可行性及客觀性。屆時我們也將更了解什麼是熵。

致謝

作者要特別感謝紐約州立大學 Albany分校物理系教授 Ariel Caticha,藉由通過與他的討論和在他的指導下而導致本文中許多觀念的突破和建立。同時對於林怡倩小姐的多方幫忙一併致上感謝之意。

參考資料:

[1]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ndau and E.M.Lishitz, Statistical Physics,by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69).

[2] Herbert B.Callen, Thermodynamics a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rmostatistics, by John Wiely and Sons(1985).

[3] Harry S. Robertson, Statistical Thermophysics,by P T R Prentice Hall(1993).

[4] C.E. Shannon and W. Weaver,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by Univ. of Illinois Press, Urbana (1949).

[5] E.T.Jaynes, Phys. Rev. 106, 620 (1957).

[6] E.T.Jaynes, Phys. Rev. 118, 171 (1957).

[7] John Skilling, Maximum Entropy and Bayesian Method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l.1, by Ki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

[8] J.D.van der Waals, On the continuity of the Gaseous and Liquid State, ed. by J.S.Rowlinson (1988).

[9] Jean Pierre Hansen and Ian R. Mcdonald, Theory of Simple Liquids, by Academic Press (1986).

[10] V.I.Kalikmanov, Statistical Physics of Fluids, by Springer (2001).

[11] Chih-Yuan Tseng and Ariel Caticha, in Bayesian Inference and Maximum entropy method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d. by Chris Williams, AIP Conf. Proc. 659,73 (2002).

[12]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的深入研究再探索最大熵原理第二延伸的完整架構及適用性。主要可包含兩部分,第一、在利用熱力學微擾理論[9,10]將短距離排斥力適當的引入情況下,如何使用最大熵原理第二延伸產生近似法及其適用性。第二、當第一部分的研究正確的考慮長短距離相互作用力的所造成的流體行為,是否我們的理論可正確無誤的顯示並解釋流體相變現象或臨界現象。

作者簡介

曾致遠(Richard Chih-Yuan Tseng)

現為紐約州立大學Albany分校物理系博士候選人,

研究領域主要為古典資訊論,量子資訊論及理論統計熱物理學,其中目前特別著重於從流體結構,相變,臨界現象及非平衡熱力學等物理現象理論研究古典資訊論在統計物理學中之意義及應用。Email: ct7663@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

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和时点资料。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非全面资料。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和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_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 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二、单选题

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反映职能 D.监督职能 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 C )。 A.15世纪末叶 B.16世纪末叶C。17世纪末叶 D.18世纪末叶 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B )。 A.威廉·配弟 B.阿亨瓦尔 C.康令 D.约翰·格朗特 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 B )。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 5、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A )。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 6、统计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A )。 A.威廉·配弟 B.阿亨瓦尔 C.康令 D.约翰·格朗特 7、“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 )。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8、统计活动的特点是(B )。 A.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和客观性B.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和客观性 D.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9、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 D )。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决策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和统计预测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和统计分析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多选题 l、统计资料或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以下特征(A )(B )( D )( E )()。 A.客观性 B.总体性 C.社会性D.数量性 E.扩展性

最大熵算法笔记

最大熵算法笔记 最大熵,就是要保留全部的不确定性,将风险降到最小,从信息论的角度讲,就是保留了最大的不确定性。 最大熵原理指出,当我们需要对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分布进行预测时,我们的预测应当满足全部已知的条件,而对未知的情况不要做任何主观假设。在这种情况下,概率分布最均匀,预测的风险最小。因为这时概率分布的信息熵最大,所以人们称这种模型叫"最大熵模型"。 匈牙利著名数学家、信息论最高奖香农奖得主希萨(Csiszar)证明,对任何一组不自相矛盾的信息,这个最大熵模型不仅存在,而且是唯一的。而且它们都有同一个非常简单的形式-- 指数函数。 我们已经知道所有的最大熵模型都是指数函数的形式,现在只需要确定指数函数的参数就可以了,这个过程称为模型的训练。 最原始的最大熵模型的训练方法是一种称为通用迭代算法GIS (generalized iterative scaling) 的迭代算法。GIS 的原理并不复杂,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假定第零次迭代的初始模型为等概率的均匀分布。 2. 用第N 次迭代的模型来估算每种信息特征在训练数据中的分布,如果超过了实际的,就把相应的模型参数变小;否则,将它们便大。 3. 重复步骤2 直到收敛。 GIS 最早是由Darroch 和Ratcliff 在七十年代提出的。但是,这两人没有能对这种算法的物理含义进行很好地解释。后来是由数学家希萨(Csiszar) 解释清楚的,因此,人们在谈到这个算法时,总是同时引用Darroch 和Ratcliff 以及希萨的两篇论文。GIS 算法每

次迭代的时间都很长,需要迭代很多次才能收敛,而且不太稳定,即使在64 位计算机上都会出现溢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很少有人真正使用GIS。大家只是通过它来了解最大熵模型的算法。 八十年代,很有天才的孪生兄弟的达拉皮垂(Della Pietra) 在IBM 对GIS 算法进行了两方面的改进,提出了改进迭代算法IIS (improved iterative scaling)。这使得最大熵模型的训练时间缩短了一到两个数量级。这样最大熵模型才有可能变得实用。即使如此,在当时也只有IBM 有条件是用最大熵模型。 由于最大熵模型在数学上十分完美,对科学家们有很大的诱惑力,因此不少研究者试图把自己的问题用一个类似最大熵的近似模型去套。谁知这一近似,最大熵模型就变得不完美了,结果可想而知,比打补丁的凑合的方法也好不了多少。于是,不少热心人又放弃了这种方法。第一个在实际信息处理应用中验证了最大熵模型的优势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马库斯的另一个高徒原IBM 现微软的研究员拉纳帕提(Adwait Ratnaparkhi)。拉纳帕提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对最大熵模型进行近似,而是找到了几个最适合用最大熵模型、而计算量相对不太大的自然语言处理问题,比如词性标注和句法分析。拉纳帕提成功地将上下文信息、词性(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句子成分(主谓宾)通过最大熵模型结合起来,做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词性标识系统和句法分析器。拉纳帕提的论文发表后让人们耳目一新。拉纳帕提的词性标注系统,至今仍然是使用单一方法最好的系统。科学家们从拉纳帕提的成就中,又看到了用最大熵模型解决复杂的文字信息处理的希望。

熵的应用和意义

浅谈熵的意义及其应用 摘要:介绍了熵这个概念产生的原因,以及克劳修斯对熵变的定义式;介绍了玻尔兹曼从微观角度对熵的定义及玻尔兹曼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熵在信息、生命和社会等领域的作用;从熵的角度理解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克劳修斯熵玻尔兹曼熵信息熵生命熵社会熵 0 前言:熵是热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其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 修斯(R.Clausius)于1854年提出,用以定量阐明热力学第二定律,其表达式为 dS=(δQ/T)rev。但克劳修斯给出的定义既狭隘又抽象。1877年,玻尔兹曼(L.Boltzmann)运用几率方法,论证了熵S与热力学状态的几率W之间的关系,并由普朗克于1900给出微观表达式S=k logW,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玻尔兹曼对熵的描述开启了人们对熵赋予新的含义的大门,人们开始应用熵对诸多领域的概念予以定量化描述,促成了广义熵在当今自然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1】【2】。 1 熵的定义及其意义 由其表达式可知,克劳修克劳修斯所提出的熵变的定义式为dS=(δQ/T)rev , 斯用过程量来定义状态函数熵,表达式积分得到的也只是初末状态的熵变,并没有熵的直接表达式,这给解释“什么是熵”带来了困难。【1】直到玻尔兹曼从微观角度理解熵的物理意义,才用统计方法得到了熵的微观表达式:S=k logW。这一公式对应微观态等概出现的平衡态体系。若一个系统有W个微观状态数,且出现的概率相等,即每一个微观态出现的概率都是p=1/W,则玻尔兹曼的微观表达式还可写为:S=-k∑plogp。玻尔兹曼工作的杰出之处不仅在于它引入了概率方法,为体系熵的绝对值计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而且更在于他通过这种计算揭示了熵概念的一般性的创造意义和价值:上面所描述的并不是体系的一般性质量和能量的存在方式和状态,而是这些质量和能量的组构、匹配、分布的方式和状态。 玻尔兹曼的工作揭示了正是从熵概念的引入起始,科学的视野开始从对一般物的质量、能量的研究转入对一般物的结构和关系的研究,另外,玻尔兹曼的工作还为熵概念和熵理论的广义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正是玻尔兹曼开拓性的研究,促使熵概念与信息、负熵等概念联姻,广泛渗透,跨越了众多学科,并促

熵函数的来历及统计学意义

熵函数的来历及统计学意义 12级物理学 阴爽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但是它并未涉及能量转换的过程能否自发地进行以及可进行到何种程度。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判断自发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的定律,它有不同的表述方法: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量使之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发生其他变化;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它不能从其他更普遍的定律推导出来,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实验事实与之相违背,它是基本的自然法则之一。 由于一切热力学变化(包括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都可归结为热和功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转化限度的问题,那么就一定能找到一个普遍的热力学函数来判别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可以设想,这种函数是一种状态函数,又是一个判别性函数(有符号差异),它能定量说明自发过程的趋势大小,这种状态函数就是熵函数。 如果把任意的可逆循环分割成许多小的卡诺循环,可得出 ∑(δQi/Ti)r=0 (1) 即任意的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温商之和为零。其中,δQi为任意无限小可逆循环中系统与环境的热交换量;Ti为任意无限小可逆循环中系统的温度。上式也可写成? ∮(δQr/T)=0 (2) 克劳修斯总结了这一规律,称这个状态函数为“熵”,用S来表示,即 dS=δQr/T (3) 对于不可逆过程,则可得? dS>δQr/T (4) 或 dS-δQr/T>0 (5) 这就是克劳修斯不等式,表明了一个隔离系统在经历了一个微小不可逆变化后,系统的熵变大于过程中的热温商。对于任一过程(包括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则有? dS-δQ/T≥0 (6)

浅谈最大熵原理和统计物理学

浅谈最大熵原理和统计物理学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别从物理和信息论角度简单讨论熵的意义并介绍由 E.T.Jaynes 所奠立基础的最大熵原理的原始理解。透过研究理想气体,我们将阐述如何运用最大熵 原理研究真实问题。同时藉由简短分析统计物理学研究方法的问题,本文会给出最大熵 原理更深层涵义及其应用。我们将称之为最大熵原理第二延伸。最后透过真实气体的研 究,我们将描绘出如何运用第二延伸来帮助我们思考及研究热力学系统。 一、前言 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熵有物理上的理解也有二、最大熵原理 (Information theory) 上的理解。物理上l、什么是最大熵原理信息论 的熵可以说明热力学系统的演化方向、热平衡的达相信物理系学生和物理研究人员都很熟悉成与否亦或是代表系统的混乱程度等[1-3]。在信Clausius的经验准则-热力学第二定律[1,2]。该定息论里,信息熵则代表量测信息系统的可信度或者律说明当一个热力学系统达到最后热平衡状态时,是忽略度[3,4]。然而不管物理或是信息论上对熵该系统的熵会达到最大值。进一步的研究指出当系的理解,实际上仍局限于将熵视为一个量测的工统的熵最大时,其自由能将会成为最小。在此一具。正如我们可藉由系统能量的量测来了解系统状特性的影响下人们惯性的倾向于将熵视为类似能态稳定与否。然而由于E.T.Jaynes的贡献,熵可量的巨观物理量。此一物理量成为描述系统乱度的

依据。此后由于 Gibbs 引入 ensemble 观念,开视为一种研究问题的推理工具,这一层意义才为人 所知[5,6]。时至今日,我们虽然仍无法全盘了解启微观角度的研究方法因而奠立近代统计力学理熵的真正意含,但是我们也渐渐掌握熵在物理学尤解熵的理论基础。在统计力学的观念中,观察者所其是统计物理中所能扮演的角色。通过本文浅显的量测到该系统热力学性质之巨观物理量诸如系统介绍,我们将从过去Jaynes对于熵的认识到今日内能或压力,基本上只能以平圴值来表现。原因在我们的新发现,掀开熵的神秘面纱。于观察者无法明确掌握系统微观状态。此种不确定 性可以藉由机率分布如canonical ensemble来量定义为忽略度 (degree of ignorance) 或者描述化表示。古典系统熵便可由此机率分布来定义出不了选取系统信息的倾向程度,称之为倾向度 (degree Of likelihood) 。通过 Cox 和 Skilling 连续表示, 完全不同的论证[5,7],信息熵的机率分布型式类 似于热力学熵。所不同者在于热力学熵含有波兹曼, (1) S,,kPlogP,biii常数。这样的相似性直到 Jaynes 在1957 年的研式中代表波兹曼常数而为观察者量测到kPbi究才证明这个相似其实是相等[5]。信息熵和热力系统处在状态时的机率分布。或者是连续表示, i学熵实际上具有相同的含意。Jaynes更进一步指出且证明最大熵原理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 ,,,,S,,kdqPqlogPq , (2) 并不只是单纯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他的研究指出,bNNN, 最大熵原理不具任何物理意义仅是一个推论的工 具。藉由此原理,观察者所拥有的相关系统信息可式中,,代表空间和动量参数且q,r,pN以公正客观的被编入特定机率分布中来描述观察,,表示观察者量

精品课程统计学导论学习心得

精品课程《统计学导论》学习心得 本人于XX年11月5日至7日在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统计学导论》精品课程培训,通过李勇教授详细的讲解该课程,作为该门课程的老师,我感觉收获颇丰。不论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还是课程建设中,都有很大的帮助。现将通过参加本次培训对统计学课程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要更新理念,转变策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学的要求 大学教学工作在于“教书育人”,主旨在于育人,但仍需以教学作为前提。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旨和主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发挥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李教授给大家讲述了在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必要性,在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如;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同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只有在吃透课标、深钻教材、研究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备课,在教学

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其次,恰当的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首先应该思考的就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水平,但是在运用这些现代教学方法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如李教授所说,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不能取代老师的作用,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做到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再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师引导学生讲;提问式;案例式;课内教学、课外辅导相结合;教师授课和师生研讨相结合;精读指定教材与泛读扩充性资料相结合等等,以便能够更好的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 再次,尽量结合经济管理的实际,设置一些应用性问题根据经管类专业教学需要,我们可以在不同章节设置一些应用问题,可以将时下学生关心的经济数据与概率统计的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假设检验问题时,以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为例,可以让学生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于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以及对于各行业对外贸易波动性的影响;又或者提出近期的物价、房地产等热门话题,让学生去预测政策变化对于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让学生去区分Z检验与t检验的差别,均值检验和方差检验的区别。为此可参考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统计年

概率与统计精品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 题库 张忠群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卷(一) 一、填空题(10×3=30分) 1、随机变量相互独立,且~P(2.3),~P(2.7),,则 , 。 2、随机变量ξ~N(0,4),则ξ的密度函数f(x)=,D(2ξ+1)= 。 3、随机变量~N(0,4;2,9;0),则,。 4、随机变量ξ~b(10,0.5),则E(ξ)= ,D(ξ)= 。 5、随机变量ξ的密度函数是,则C= ,。 二、设事件,P(A)=0.5,P(B)=0.3,P(AB)=0.2,试计算的值。 三、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求的分布列。 四、设随机变量相互独立,且~U[0,2],~,求的联合密度函 数 五、掷20个骰子,求这20个骰子出现的点数之和的数学期望。

六、设相互独立,且,,试求: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七、两名大学生约定在时间12时和13时之间于预定地点见面,先到者等一刻钟后离 去,假定每个大学生可以在12时到13时之间的任意时刻到达,求他们相遇的概率。 八、设与的分布列为 试问:为何值时,与相互独立?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卷(二) 一、填空题 1、随机变量相互独立,且~P(0.27),~P(1.73),,则, 。 2、随机变量ξ~N(0,9),则ξ的密度函数f(x)=,D(ξ+1)= 。 3、随机变量~N(0,4;2,9;0),则,的密度函数。 4、随机变量ξ~b(10,0.3),则E(ξ)= ,D(ξ)= 。 5、随机变量ξ的密度函数是,则C= ,。 二、设事件,P(A)=0.5,P(B)=0.3,P(AB)=0.2,试计算 的值。 三、设服从上的均匀分布,求方程有实根的概率。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语言建模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语言建模 1 问题的引入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为了建立语言模型,需要使用上下文文本中的信息特征,利用不同的信息特征所建立的语言模型,对当前词预测所得的概率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样的信息特征在上下文 中有多种。例如,利用当前词w i 前面的连续n-1个词(∈-+-1 i 1n i w h)作为历史信息特征构造的n-gram 模型,其概率估计为)W |W (P 1i 1n i i -+-;而触发对语言模型,则是利用当前词前面的某个历史窗口中的 词作为触发词,要预测的当前词作为被触发词,该模型中所用的历史信息特征和n-gram 中的就不同,它可以是历史窗口中与当前词相距为d 的某个词或词串。例如,如果我们想估计在给定的文本历史情况下词“模型”的出现概率P(模型|h),如果使用Bigram 模型,则就会将事件空间(h,模型)根据h 的最后一个词划分成几个等价类,比如说,在训练文本中可能有“数学模型”、“语言模型”、“工程模型”、“汽车模型”等这样的短语,因此,“模型”一词的历史文本h 的最后一个词可能就是“数学”、“语言”、“工程”、“汽车”等,并将它们分别看作一个等价类,Bigram 模型为每个等价类赋以相同的概率。例如: {语言,模型} 模型|语言)=K (P Bigram (1) 这里,K {语言,模型}定义如下: ) Count() ,Count(},{语言模型语言模型语言= K (2) Count(语言,模型)是“语言”与“模型”两个词在训练语料中的同现次数,Count(语言)是“语 言”在训练语料中出现的次数。另一种对“模型”出现概率的估计方法就是根据特殊的触发对,比如说“建立汉语语言模型”或“使用语言模型”,我们就要考察在相同的历史信息h 中,是否有“建立”或“使用”这样的词,这样,又可以形成对事件空间(h,模型)的另一种划分,利用Trigger 模型,可以为同一个等价类赋以相同的概率: 模型) 建立 模型建立建立模型,(h h K )|(P ∈=∈→ (3) 这里定义模型) 建立 ,(h K ∈为: ) C() ,C(K h h ,(h ∈∈∈建立模型建立= 模型) 建立 (4) 显然,利用Bigram 和Trigger 模型所使用的信息特征估计得到的“模型”出现概率是不一样的,同理,用前面提到的其他信息特征所得到的概率也会不一样,能不能将它们协调一致,建立一个符合多个信息特征约束的统一模型框架呢?1992年,Della Pietra 等人利用最大熵原理建立语言模型就是对这一想法的尝试。 2 最大熵原理 2.1 基本思想 最大熵原理是E.T.Jayness 于1950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假设{X }是一个事件空间,有许多种能够刻画该事件空间的信息源特征(或称约束),可以用来对事件的出现概率P(X)进行表述,假设每个约束i 与一个约束函数f i (X)和一个数学期望K i 相联系,则该约束可以写为:

浅谈熵

题目:浅谈熵 内容摘要:热力学中的熵是用来描述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在信息论中,将它定义为信息的缺失,试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实际上,热力学中的熵与信息论中的熵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它们是等价的。无论是在热力学中还是在信息论中,熵的定义以及导出过程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即将从着重统计力学的观点出发阐明热力学中的熵与信息论中的熵的关系,将信息论与热力学结合,以此来简明介绍有关Maxwell —demon 的问题。并简单介绍熵的量子观点,进一步说明熵的本质及其意义。并着重于热力学中的各种熵作出详细的讨论。诸如:平动熵、转动熵、振动熵、电子熵、核熵等。 关键词:统计力学、量子观点、信息论、混乱程度、不确定性、Maxwell —demon 在热力学中我们知道熵描述了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的大小。系统的熵值越大,则意味着系统越混乱。一切宏观现象上的热力学现象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来想:若一个系统内部它越混乱,则我们从中所获取的微观信息也就越少。也就是说熵描述了信息的缺失,系统的破确。至此我们来考虑这样的一个问题,比如一条具有一定长度的信息(There is a cat )共14个字符,包含空格。如果把组成上述信息的所有字符都打乱,在我们对此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将会有14!/3!2!21种组合方式(即系统完全破却)。得到一系列的概率分布。针对此问题,通过信息论我们知道,信息的获取意味着不确定性的消除,或不确定性意味着信息的缺失。在Maxwell —demon 中所谓的精灵就是通过信息与外界系统进行相互作用的,该精灵利用信息操控着过程,使其向逆自发方向方向进行。其实有了Maxwell —demon 的存在,系统已变成了敞开系统,该精灵将负熵引入了系统,降低了系统的熵。因此从整体看气体的反方向集中必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换句话说:信息即可视为负熵。这种不确定度完全由试验结果的一组概率来唯一确定,令这种不确定度为H ,则 123(......);n H H p p p p =且H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H 是一个关于123......n p p p p 的连续函数。 (2)若所有的概率相等,则1231111 (......)( .....)n H p p p p H n n n n =;为关于n 的单调增函数。 (3)如果一个实验的可能结果依赖于n 个辅助实验的可能结果,那么H 就是辅助实验的不确定性之和。即1 n i i H H == ∑。 数学家香农证实H 的最简单选择是:1231 (......)()n n i i H H p p p p f p === ∑;这里的f 是 未知的。因为是一个连续函数,所以对于等概率的特殊情况,可以定出f ,对已所有的i ,若有1i p n = ,则上述方程可写成:11111(.....)()H nf n n n n n =;由条件(2)知1 [()]0d f dn n ≥; 调用合成定律,考虑第一个辅助实验的等概率结果数目是r, 第二个辅助实验的等概率 结果数目是s,那么n r =; 并且:11111111 (.....)(.....)(.....)(.....);.......(1)H H H H r r s s n n rs rs +==,所以:

最大熵原理在气象学中的应用

第六章最大熵原理在气象学中的应用 上一章我们把熵原理作了简要介绍,并附带提及了它在一些领域的应用。由于熵原理的普遍的适用性,因而认真分析它在气象上的应用潜力是十分值得的。很显然,用熵原理说明的气象学中的问题越多,不仅越加显示熵原理的重要性,显示宇宙真理的统一性,而且也为气象学找到了新的理论武器,而这势必也提高了气象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这一章我们就重点讨论最大熵原理怎样应用于各种气象问题之中,以及由此得出的结果。把最大熵原理用于说明气象现象大致包含如下步骤: ◆首先把气象问题归结为某种分布函数(这在第二章 已列出约30个分布函数的个例)。 ◆找出形成上述分布函数的物理(气象)过程中有哪些 重要的约束条件。 ◆从物理(气象)过程含有随机性引出对应的熵达到极 大值(即随机性导致最混乱)。 ◆进行数学处理,从熵理论导出分布函数。 ◆用实际资料验证理论结果(如不符,可再重复上述过 程)。 后边的介绍就是把上述步骤分别用于各个具体的气象分布问题中,并从中逐步加深对最大熵原理的认识。 另外,从70年代以来Paltridge[1]等人从热力学熵平衡角度研究地球纬圈上的气温分布的工作,也应属于试着用熵原理的一种事例。这个工作中尽管在原理上尚有不清楚之处,但其结果与实况的一致性和引用极值原理都是很有意义的。鉴于汤懋苍[2]近年对此已有介绍,我们这里就不再评述

了。 顺便指出,早在上世纪,从力学中发展起来的最小作用原理就从力学领域体现了自然界遵守某种极值原理的精神。 在气象界,罗伦茨[3]在60年代就设想大气也应当遵守某种极值原理。而我们指出有一些气象分布函数可以从熵达极大的角度推导出来,这可以看成是罗伦茨思想从统计角度(非决定论角度)的具体体现。 所以,最大熵原理在气象学中的应用不仅应看作是随机论(非决定论)的胜利,也应当看成广义的极值原理的胜利。 §1 大气的温度场和气压场 从最大熵原理出发,很容易说明大气中的温度场和气压场的分布。在第二章第4节我们已经论证了大气的温度场和气压场的分布。对气压场,我们从简单的分析得出它应是均匀分布,对温度场则从平均图上得出其分布也是均匀分布。这就是说,如果从大气中纯随机地抽取一个空气样品,则其气压(气温)为各种可能值的出现概率都是相等的,或者说各种可能的气压(温度)占有的大气质量是一样的。图2.5 就是其代表。 大气温度为什么恰为均匀分布(它竟然遵守如此简单的分布,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形成现今温度分布的原因当然是太阳辐射和大气的对外辐射,这使我们想到如图6.1的极简单的模型。图的左侧有一高温的恒定热源,其温度为T1,左侧有一低温的恒定热汇,其温度为T0。介质处于T1和T0两个温度之间,它的温度在各处不会都是T1或T0,从而构成了一个温度场。如果介质仅能从左右两端吞吐热量而其他界面与外界绝缘,那么介质中的温度场理应会形成如图所示的等温线呈均匀分布之形状。此时介质上的温度分布函数应为均匀分布,对此我们也可以从解热传导方程中得出来。

熵S的物理意义

徐在新钱振华选自《物理教学》2008年第9期 18世纪中叶,物理学家在认识到运动物体有动能,地面上空的物体又有势能(两者即机械能)之后,又进一步认识到物体的内部也具有能量(即内能),这是人类对能量的认识和利用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为了利用蕴藏在物体内部的能量,使它们转化为机械能,开动各式各样的机器,就需将研究热量和内能的热学与研究做功和机械能的力学相结合,形成热力学,以便探究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规律。 热力学最基本的规律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或熵增加原理),内能和熵就是与这两个基本定律相联系的两个重要的物理量。人们利用这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可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内能。此外,由于热运动的普遍性,一切过程,包括物理、化学、生命和宇宙等领域中的一切运动变化过程都必然遵循热力学基本规律。 “熵”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不亚于“能”,它不仅应用于“热效率”这类对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科技领域,而且还广泛地应用于物质结构、凝聚态物理、低温物理、化学动力学、生命科学和宇宙学以及诸如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等领域。鉴于熵这一概念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我国近期出版的各套中学物理教材中都编入了这方面内容。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本文将对熵的定义及其在宏观和微观上的物理意义作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1.熵是描述自然界一切过程具有单向性特征的物理量 热传导、功变热和气体自由膨胀等物理过程具有单向性(或不可逆性)特征,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的过程则不能自发发生;机械功可通过摩擦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功;气体能向真空室自由膨胀,使本身体积扩大而充满整个容器,但决不会自动地收缩到容器中的一部分。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首先注意到自然界中实际过程的方向性或不可逆性的特性,从而引进了一个与“能”有亲缘关系的物理量——“熵”。熵常用S表示,它定义为:一个系统的熵的变化ΔS是该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绝对温度T的“商”,即 ΔS=ΔQ/T (1) 当系统吸收热量时,取为正;当系统放出热量时,ΔQ取为负。这里我们定义的是熵的变化,而不是熵本身的值。这种情况与讨论内能或电势能和电势时一样,在这些问题中重要的是有关物理量的变化量。 这样定义的熵是如何描述实际过程单向性特征的呢?以热传导过程为例,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设高温物体的温度为T1,低温物体的温度为T2,在热量ΔQ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中,高温物体熵变为ΔS1=-ΔQ/T1,低温物体熵变为ΔS2=+ΔQ/T2,总系统熵变为ΔS=ΔS2+ΔS1=ΔQ/T2-ΔQ/T1 ,因为T1>T2,所以总熵变ΔS>0,这表明,在热传导过程中系统的熵增加了!反之,如果热量从低温物体自发地转移到高温物体而不存在其他任何变化,则因为ΔS2=-ΔQ/T2;ΔS1=+ΔQ/T1,所以ΔS=ΔS1+ΔS2=ΔQ/T1-ΔQ/T2,且因T1>T2,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总系统的熵变ΔS<0,即系统的熵减少了! 自然界实际过程具有方向性特征这个客观事实表明,只有熵增加的过程才能自发发生。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时系统的熵增加,所以这样的过程能自发发生;反之,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时系统的熵减少,所以这样的过程不能自发发生。所谓自发发生的过程,就是指不受外界影响或控制而发生

熵最大原理

一、熵 物理学概念 宏观上:热力学定律——体系的熵变等于可逆过程吸收或耗散的热量除以它的绝对温度(克劳修斯,1865) 微观上:熵是大量微观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的分布概率的函数,是描述系统中大量微观粒子的无序性的宏观参数(波尔兹曼,1872) 结论:熵是描述事物无序性的参数,熵越大则无序。 二、熵在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熵增原理 一个孤立系统的熵,自发性地趋于极大,随着熵的增加,有序状态逐步变为混沌状态,不可能自发地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当熵处于最小值, 即能量集中程度最高、有效能量处于最大值时, 那么整个系统也处于最有序的状态,相反为最无序状态。 熵增原理预示着自然界越变越无序 三、信息熵 (1)和熵的联系——熵是描述客观事物无序性的参数。香农认为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消除或减少,他把不确定的程度称为信息熵(香农,1948 )。 随机事件的信息熵:设随机变量ξ,它有A1,A2,A3,A4,……,An共n种可能的结局,每个结局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1,p2,p3,p4,……,pn,则其不确定程度,即信息熵为 (2)信息熵是数学方法和语言文字学的结合。一个系统的熵就是它的无组织程度的度量。熵越大,事件越不确定。熵等于0,事件是确定的。 举例:抛硬币, p(head)=0.5,p(tail)=0.5 H(p)=-0.5log2(0.5)+(-0.5l og2(0.5))=1 说明:熵值最大,正反面的概率相等,事件最不确定。 四、最大熵理论 在无外力作用下,事物总是朝着最混乱的方向发展。事物是约束和自由的统一体。事物总是在约束下争取最大的自由权,这其实也是自然界的根本原则。在已知条件下,熵最大的事物,最可能接近它的真实状态。

统计学常用网址

统计学实用网址 一、国内统计相关网址 1.医学统计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 卫生统计之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 医学统计之星(统计学及软件应用的普及)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statdtedm/ 诊断试验评价与数据挖掘(本站主页)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 NOSA统计分析软件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 医学统计软件PemsWin 3.0 (含循证医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 生物医学统计咨询 http://www.qstat.ne 统计新视野(包括数据挖掘、预测决策等)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gwxy/stat/index.htm 医学统计在线(山西医科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 中国卫生信息标准化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 CaseMix研究组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zykj/~statistics/index/index.htm 第二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 四川大学公卫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xyyxsz/pub/department/tongji.htm 中南大学公卫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统计教研室教学网站 http://202.116.96.10/gw/tjylx/index.htm 中山大学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jigou/liuxingbing.htm 山东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gxmuks/gongweixy/sta/index.htm 广西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book/statistics/index.htm “生物谷”医学统计学教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003988.html,/tjxxzx/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精品课程 http://202.114.4.28:8088/ec/C244/zcr-1.htm

熵及熵增加的概念及意义

熵及熵增加的概念及意义 摘 要:熵是热学中一个及其重要的物理概念。自从克劳修斯于1865年提出熵概念以来,由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它已经超出物理学的范畴。本文从熵的概念出发,简述了熵的概念和意义及熵增加的概念和意义,促进我们对熵的理解。 关键词:熵;熵概念和意义; 一. 熵概念的建立及意义 1.克劳修斯对熵概念的推导 最初,克劳修斯引进态函数熵,其本意只是希望用一种新的形式,去表达一个热机在其循环过程所必须的条件。熵的最初定义建立于守恒上,无论循环是否理想,在每次结束时,熵都回到它最初的数值。首先将此过程限于可逆的过程。则有 0d =?T Q 图1-1 闭合的循环过程 公式0d =?T Q 的成立,足以说明存在个态函数。因此,对于任意一个平衡态,均可引 入态函数——熵:从状态O 到状态A ,S 的变化为 ? =-A O T Q S S d 0S 为一个常数,对应于在状态O 的S 值。对于无限小的过程,可写上式为 可逆)d ( d T Q S = 或 可逆)d (d Q S T = 在这里的态函数S 克劳修斯将其定义为熵。不管这一系统经历了可逆不可逆的变化过程,具体计算状态A 的熵,必须沿着某一可逆的变化途径。这里不妨以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p V

设总体积为2V 的容器,中间为一界壁所隔开。 图1-2 气体的自由膨胀 初始状态时,理想气体占据气体为1V 的左室,右室为真空气体2V 。然后,在界壁上钻一孔,气体冲入右室,直到重新达到平衡,气体均匀分布于整个容器为止。膨胀前后,气体温度没有变化,气体的自由膨胀显然是一个不可逆的问题。对于此过程,是无法直接利用公式(1-1)来计算熵的变化的。但为了便于计算,不一定拘泥于实际所经历的路线。不妨设想一个联系初、终状态的可逆过程,气体从体积1V 扩展到2V 得等温膨胀。在此过程中,热量Q 全部转化为功W 。 ??===T W T Q Q T T Q d 1d ??===?V P V V T T W T Q S d 1d 2112ln V V nR = 计算中引用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 NkT 时至今日,科学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克劳修斯当时引进熵的意图及目标。熵作为基本概念被引入热力学,竟带来了科学的深刻变化,拓展了物理内容,这是克劳修斯所没有预料到的。 2.熵的概念 熵,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用符号S 表示,其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3.熵的性质及意义 自然界中所有不可逆的过程不仅不能反向进行,而且在不引起其它条件的变化下,用任何方式也不能回到原来状态,这就表明,自发过程单向性或不可逆性并不由过程进行的方式和路径决定,而是由系统的初、终状态决定。所以,根据态函数的定义,不可逆的过程的单向性或不可逆性具有以上态函数的性质,因而熵就是用来表征这个态函数。熵的单位J/K 。熵具有以下两个性质: (1)熵是一个广延量,具有相加性。体系的总熵等于体系各部分的熵的总和。 (2)体系熵的变化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体系和外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另一部分是由体系内部的不可逆过程产生的。 熵的物理意义可以这样来理解,在孤立的体系中进行不可逆的过程,总包含有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进行的过程,平衡态与非平衡态比较,系统内运动的微观粒子更为有序,因此,系统的熵增加过程与从有序态向无序态转变有联系。熵越大的态, 系统内热运动的微观粒子越

最大熵原理及其应用

论文名称:最大熵原理及其应用班级:13级通信工程班 专业:通信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时间:2015年11月8日 摘要 熵是源于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后来Shannon在信息论中引入了信息熵的概念,它在统计

物理中的成功使人们对熵的理论和应用有了广泛和高度的重视。最大熵原理是一种在实际问题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的信息论方法。本文从信息熵的概念出发,对最大熵原理做了简要介绍,并论述了最大熵原理的合理性,最后提及它在一些领域的应用,通过在具体例子当中应用最大熵原理,展示该原理的适用场合,以期对最大熵原理及其应用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熵;信息熵;最大熵原理;不适定性问题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跨入了高度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信息理论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论方法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信息论一般指的是香农信息论,主要研究在信息可以度量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可靠地、安全地传递信息,涉及消息的信息量、消息的传输以及编码问题。1948年C.E.Shannon 为解决通信工程中不确定信息的编码和传输问题创立信息论,提出信息的统计定义和信息熵、互信息概念,解决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度量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论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严格的推导和证明,使以信息论为基础的通信工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信息论从它诞生的那时起就吸引了众多领域学者的注意,他们竞相应用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去理解和解决本领域中的问题。近年来,以不确定性信息为研究对象的信息论理论和方法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迄今为止,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有:A.N.Kolmogorov在1956年提出的关于信息量度定义的三种方法——概率法,组合法,计算法;A.N.Kolmogorov在1968年阐明并为J.Chaitin在1987年系统发展了的关于算法信息的理论。这些成果大大丰富了信息理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范围。 在信息论中,最大熵的含义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它解决的一大类问题是在先验知识不充分的条件下进行决策或推断等。熵方法在谱估计、图象滤波、图象重建、天文信号处理、专家系统等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最大熵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发展。 1.信息熵的概念 信息熵是将熵概念成功地扩展到信息科学领域。熵是描述客观事物无序性的参数,它最早是由R.Clausius于1865年引入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概念,通常称之为热力学熵。后来L.Boltzmann赋予熵统计意义上的解释,称之为统计热力学熵。1929年,匈牙利科学家

统计学课后题

第二章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检验 1、试谈willks统计量在多元方差分析中的重要意义。 2、形象分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形象又称轮廓图,是将总体样本的均值绘制到同一坐标轴里所得的折线图,每一个指标都表示为折线图上的一点。形象分析是将两(多)总体的形象绘制到同一个坐标下,根据形象(轮廓图)的形状对总体的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章聚类分析 1、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功能是什么? 聚类分析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具体的指标(变量)对所研究的个体或者对象进行分类,使得同一类中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比其他类的对象的相似性更强。聚类分析不仅可以用来对样品进行分类,也可以用来对变量进行分类。对样品的分类常称为Q型聚类分析,对变量的分类常称为R型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的目的或功能就是把相似的研究对象归成类,即使类间对象的同质性最大化和类与类间对象的异质性最大化。 2、试述系统聚类法的原理和具体步骤 (1)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是:距离相近的样品(或变量)先聚成类,距离相远的后聚成类,过程一直进行下去,每个样品(或变量)总能聚到合适的类中。 (2)系统聚类的具体步骤:假设总共有N个样品(或变量) 第一步:将每个样品(或变量)独自聚成一类,共有N类; 第二步:根据所确定的样品(或变量)“距离”公式,把距离较近的两个样品(或变量)聚合为一类,其他的样品(或变量)仍各自聚为一类,共聚成N-1类; 第三步:将“距离”最近的两个类进一步聚成一类,共聚成N-2类;。。。,以上步骤一直进行下去,最后将所有的样品(或变量)全聚成一类。 3、试述K-均值聚类的方法原理

这种聚类方法的思想是把每个样品聚集到其最近形心(均值)类中。 首先随机从数据集中选取 K个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然后计算各个样本到聚类中的距离,把样本归到离它最近的那个聚类中心所在的类。计算新形成的每一个聚类的数据对象的平均值来得到新的聚类中心,如果相邻两次的聚类中心没有任何变化,说明样本调整结束,聚类准则函数已经收敛。 4、试述模糊聚类的思想方法 模糊聚类分析是根据客观事物间的特征、亲疏程度、相似性,通过建立模糊相似关系对客观事物进行聚类的分析方法。在模糊聚类中,每个样本不再仅属于某一类,而是以一定的隶属度属于每一类。换句话说,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可得到样本属于各个类别的不确定性程度,即建立起了样本对于类别的不确定性的描述,这样就更能准确地反映现实世界。 第四章判别分析 1、应用判别分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判别分析最基本的要求是:分组类型在两组以上;每组案例的规模必须至少在一个以上;解释变量必须是可测量的,才能够计算其平均值和方差,使其能合理地应用于统计函数。2、试述贝叶斯判别法的思路 思想是:假定对研究的对象已有一定的认识,常用先验概率分布来描述这种认识,然后我们取得一个样本,用样本来修正已有的认识(先验概率分布),得到后验概率分布,各种统计推断都通过后验概率分布来进行。将贝叶斯思想用于判别分析,就得到贝叶斯判别。 3、试述费歇判别方法的思想。 费歇判别的思想是投影,将K组P维数据投影到某一个方向,使得它们的投影组和组之间尽可能地分开。 4、什么是逐步判别分析 凡具有筛选变量能力的判别方法统称为逐步判别法。逐步判别法的基本思想是:逐步引入变量,每次引入一个"最重要"的变量,同时也检验先前引入的变量,如果先前引入的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