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课程设计修改版

金属材料课程设计修改版
金属材料课程设计修改版

摘要

铜与锌组成的合金称为简单黄铜,在此基础上加入其他合金元素称为复杂黄铜;黄铜具有美丽的颜色、较高的力学性能、耐蚀、耐磨、易切削、低成本、良好工艺性能等,是应用最广泛的铜合金。铜合金在电器、电子、机械、车辆、化工、船舶、航空、工艺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目前也是无线通信、IC卡、计算机、网络、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不同的铜合金具有不同的专业用途,H62是商业黄铜,通过对H62材料成分特点及性能特点,确定铜合金板带材的热处理工艺。本次主要讨论退火处理对H62黄铜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马氏体不锈钢具备高强度和耐蚀性,可以用来制造机器零件如蒸汽涡轮的叶片(1Cr13)、蒸汽装备的轴和拉杆(2Cr13),以及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如活门、螺栓等(4Cr13)。碳含量较高的钢号(4Cr13、9Cr18)则适用于制造医疗器械、餐刀、测量用具、弹簧等。其中含碳量比较低的12Cr13. 20Cr13. 14Cr17Ni2对应的类似于结构钢中的调质钢。可以制造机械零件,如汽轮机叶片,叶轮等要求较高且具有抗弱腐蚀介质的零件。其中20Cr13钢是较常用的不锈钢,具有较高的热强性,抗氧化性,良好的减震性。在弱腐蚀介质中具有较好的耐蚀性。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性能。常用来制作450℃以下的机械零件和常温以下使用的化工及食品工业容器。例如,传动件,固定销,拉杆,汽轮机叶片,阀座,阀板,模具等。传统的热处理调质工艺是高温加热,油淬,然后回火。

关键词:退火工艺,H62黄铜,硬度,缺陷,金相显微组织

2Cr13,汽轮机叶片,调质

前言 (3)

第1章金属材料分析 (4)

1.1 H62黄铜的材料分析 (4)

1.2 H62黄铜的材料分析 (4)

第2章H62黄铜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艺方法选择和工艺路线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制定热处理工序的工艺参数 (5)

2.2.1加热方法与冷却方式 (5)

2.2.2热处理后检验方法 (5)

2.2.3热处理工艺曲线 (5)

第3章H62退火前后组织观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H62黄铜退火前后分析 (7)

3.1.1H62黄铜退火前后组织 (7)

3.1.2H62黄铜退火前后组织图 (8)

3.1.3 退火前后组织变化分析 (8)

3.2退火前后组织变化分析 (9)

第4章2Cr13钢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10)

4.1 工作环境 (10)

4.2 性能要求 (10)

4.3 选材 (10)

4.4 2Cr13钢的性能 (11)

4.5 工艺方法选择和工艺路线的确定 (11)

4.6 工艺参数 (12)

4.7 工序说明 (15)

4.8 常见热处理缺陷 (15)

结论 (17)

课程设计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前言

铜和铜合金是古老而永远年轻的有色金属。它伴随着中华民族历尽了近五千年的历史沧桑。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铜和铜合金加工技术也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在铜合金加工理论取得很多新成果的同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也相继出现。我国铜合金加工产业发展迅速,铜合金材料加工产量居世界首位。铜合金材料的加工技术是控制和改善材料形状、组织、性能及尺寸的主要手段。加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铜合金新材料的开发研究、应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改善和提高传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性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汽轮机叶片的工作条件及性能要求分析,根据要求选用适当的材料,通过对2Cr13钢的材料成分特点及性能特点,确定汽轮机叶片的热处理工艺。首先,分析零件的使用工况及性能,根据要求选用材料;然后,确定加工工艺流程,针对流程中的具体热处理工艺查看热处理手册查找钢种的方法、参数等做出设计。最后,根据钢种设计写出总结。汽轮机叶片在高温高压下工作,而2Cr13钢在淬火状态下硬度高,耐蚀性良好。常用作汽轮机叶片。

2Cr13钢机械加工性能好,经热处理后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较好的强韧性,适宜制造承受高负荷并在腐蚀介质作用下的模具。经调质后有比较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但2Cr13钢需经过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性能以使用。而热处理无疑是摆在前面的一道难题。通过对经典2Cr13钢热处理工艺的分析,更加明确在热处理工艺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能够正确确定加热温度,时间,保温时间,冷却方式。其目的就是通过正确的热处理工艺,使金属材料的潜在能力得到发挥。

第1章金属材料分析

1.1H62黄铜的材料分析

H62黄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u含量为61.5%左右,Zn含量为38.2%左右,余为杂质。含36%~46%Zn的合金为双相组织。α相为锌溶解在铜中的固溶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冷热加工性,β相为电子化合物,具有体心立方结构。与纯铜相比"黄铜不但具有铜及铜合金的一般特性"还具有优于纯铜的力学性能以及价格和色泽美的优势使之成为了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铜合金。退火有可以使之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本次主要进行退火处理。

1.2H62黄铜的热处理类型介绍

因为铜无同素异构转变,所以普通黄铜的强化不能通过热处理实现。黄铜的主要热处理是低温退火和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可消除黄铜在压力加工、焊接和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稳定尺寸和性能,防止切削过程中产生变形;防止应力腐蚀开裂;提高工件的弹性稳定性。查表2-1和表2-2可知H62黄铜的去应力退火温度和中间退火温度。H62黄铜的去应力退火温度为260~300℃,保温1~3h。

再结晶退火包括冷加工工序间的中间退火及成品的最终退火。目的是消除冷变形强化和恢复塑性,为下道冷加工工序做准备。工件有效厚度>5mm,所以H62黄铜试样的中间退火温度为650~700℃,保温1~2h后,根据要求可选择空冷或水冷。

第2章H62黄铜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2.1 工艺方法选择和工艺路线的确定

2.1.1 方案

查阅资料可知对于H62铜合金来说,在各种机加工工序间最好采用退火处理,去应力退火可以消除残余内应力,再结晶退火可以使材料通过再结晶而恢复塑性,降低硬度,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2.2. 制定热处理工序的工艺参数

查阅材料结果表明:在600~750℃退火温度范围内,H62黄铜出炉后直接空冷得到的显微组织均为α+β相,且随着退火加热温度的升高,显微组织中的β相逐渐增多,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高,且抗拉强度均高于技术要求;H62黄铜经650℃退火保温后先随炉缓冷至500℃再出炉空冷可得到单一均匀的α相组织,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均最低,且抗拉强度满足技术要求。故制定H62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为660℃

工艺参数再结晶退火:650~700°C31~2h,空冷

2.2.1 加热方法与冷却方式

采用箱式电阻炉,装炉温度≤300°C,加热时间≥60 min

空冷可以缓慢均匀降温,可以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

2.2.2热处理后检验方法

用电动布洛维硬度计来测试其洛氏硬度

2.2.3热处理工艺曲线

T/℃

图2.2.3 H62黄铜热处理工艺曲线

2.3工序说明

H62黄铜在各退火温度保温后直接出炉空冷得到的显微组织均为α+β相,且随着退火加温度的升高,β相由从α相弥散析出逐渐转变为网状析出,β相所占体积分数也逐步增加,并逐渐向孪晶转变。根据铜锌二元合金相图,α相为锌溶解在铜中的固溶体,高于500℃时锌在铜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增加,低于500℃时锌在铜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本次采用的再结晶退火的目的用以消除金属线材、薄板在冷拔、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硬度升高、塑性下降)。加热温度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50~150℃,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

第3章H62退火前后组织观察3.1 H62黄铜退火前后分析

3.1.1 H62黄铜退火前后组织

表3-1 退火前后平均硬度

3.1.2 H62黄铜退火前后组织图

图3-1 H62黄铜退火前组织图

图3-2 H62黄铜退火后组织图

3.1.3 退火前后组织变化分析

H62黄铜轧制过程中的中间退火,目的是消除材料的加工硬化,降低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便于后续加工。硬脆的β相是制约H62黄铜冷加工率的主要因素,因此退火处理后β相越少越好。上述实验证明,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退火处理工艺都会影响材料中的β相含量。因而在生产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将合金中的锌含量控制在小于37%

2.采用较低的退火温度和较短的退火时间。

3.2 铜合金常见热处理缺陷

表3.2铜合金热处理特殊缺陷及防治补救方法

第4章2Cr13钢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4.1 工作环境

汽轮机叶片受高温高压蒸汽的作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弯矩,高速运转中的动叶片还要承受很高的离心力;处于湿燕汽区的叶片,特别是末级,要经受电化学腐蚀及水滴冲蚀.动叶片还要承受很复杂的激振力

4.2 性能要求

(1) 有足够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

(2) 有高的抗振动衰减能力;

(3) 高的组织稳定性;

(4) 良好的耐腐蚀和抗冲蚀能力;

(5) 良好的工艺性能.

4.3选材

叶片材料应用12Crl3、20Cr13等及以此为基含有 Mo、W、Nb、B、Ni 等强化元素的12%一13%Cr钢,有良好的抗振性能和抗腐蚀性能,成为汽轮机叶片的主要材料。

表4-3 2Cr13钢的元素成分

4.42Cr13钢的性能

为了了解2Cr13钢的性能我们查热处理手册得到的标准性能如下:按照GB/T 1220-1992标准规定的2Cr13钢推荐热处理制度为。

退火,800~900℃缓冷或约750℃快冷;淬火,920~980℃油冷;回火,600~750℃快冷。金相组织:组织特征为马氏体型。

而标准规定的抗拉强度σb (MPa):淬火回火,≥635;条件屈服强度σ0.2 (MPa):淬火;回火,≥440;伸长率δ5 (%):淬火回火,≥20;断面收缩率ψ (%):淬火回火,≥50;冲击功 Akv (J):淬火回火,≥63;硬度 :退火,≤223HB;淬火回火,≥192HB所以需要我们根据2Cr13钢的标准规定根据要求进行热处理。

2Cr13钢的物理性能示于下列表中,其熔点为1450~1510℃;密度为7075t/m3;质量定压热容Cp为459.8j(kg·K)。

表4-4 2Cr13钢的临界温度

4.5工艺方法选择和工艺路线的确定

方案:2Cr13常用调质处理以获得综合的力学性能。2Cr13钢在高温加热时可获得全奥氏体,所以淬火后的可获得板条马氏体组织和少量的残留奥氏体。淬火后应及时回火。

4.6工艺参数

表4-6 钢件工艺参数

4.6.1制订热处理工序的工艺参数

(1)淬火加热温度的确定

对于合金钢来说淬火加热温度也应根据其临界点温度来选择。但考虑到合金元素的影响,为了加速奥氏体化而又不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化,一般应选定为Ac3(或Ac1)+(50~100°C)。一般2Cr13的淬火温度在Ac3附近950℃,取950℃加热油淬时硬度要明显低于1050℃加热油淬,950℃油淬后硬度为45~50HRC,1050℃油淬后硬度要高2HRC。但1050℃淬火后得到的组织晶粒较粗,脆性大。所以采用950°C淬火温度。

(2)加热方法

采用SX—25—14箱式电阻炉,装炉温度≤300°C,加热时间≥60 min (3)淬火保温时间及冷却方式

根据保温时间经验公式(1.4-1.8)D,可以确定保温时间。

采用油淬可以避免冷速过快导致工件的变形与开裂。并冷却到室温。

(4)回火加热温度的确定

淬火后回火就是消除残余应力和增强钢的韧性。淬火后的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是不稳定的组织,通过回火处理后的马氏体组织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组织,这与回火温度的高低和回火时间关系很大。因为Cr的抗回火性和Ac1的提高,所以调质处理的回火温度也可相应的提高。通常2Cr13的回火温度为600~750°C区间回火

(5)加热方法

采用SX—25—14箱式电阻炉,装炉温度≤300°C,加热时间≥20 min (6)回火保温时间及冷却方式

根据保温时间经验公式(2-2.5)D,可以确定保温时间。由于试样直径比较小,保温时间0.4~1h已经足够。

为了避免600°C以上高温回火后产生脆性,均采用回火后快冷(即水冷)方式。

综上所述,试样的热处理工艺为:950°C 淬火,保温10min:油淬;600~750°C回火2h,水冷

300

时间

淬火回火

图4-6 热处理工艺曲线如图

表4-6-1 实验数据记录

图4-1 500X 图4-2 500X

材料:2Cr13

工艺情况:调质处理

浸蚀方法:三氯化铁盐酸水溶液浸蚀

组织说明:图1:回火索氏体、少量未溶铁素体和少量碳化物颗粒。

2Cr13钢的A

c1为820℃,A

c3

为950℃,正常的淬火温度应为980~

1000℃。由于淬火温度偏低,晶粒过于细小,碳化物溶解不充分,合金元素均匀化不够,从而会降低钢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热性能。

图2:带马氏体位向的均匀回火索氏体,属正常的调质组织。

2Cr13钢淬火后通常采用600~750℃高温回火,而不采用中温回火。因

为中温回火时,生成(Cr,Fe)

7C

3

碳化物,碳化物的周围形成贫铬区。中温

回火的温度不足以使基体富铬区的铬向贫铬区扩散,使腐蚀性能明显降低;

而高温回火形成M

23C

6

碳化物,其周围的贫铬区容易通过高温回火的扩散而

得到消除,同时高温回火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4.7工序说明

淬火:目的在于提高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赋予工件以需要的综合机械性能. 2Cr13钢在Ac1以上Ac3(约900℃)以下加热,其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含铬碳化物(γ+α+(Cr.Fe)23C6)奥氏体相对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铁素体量则不断减少,淬火后马氏体量增加,所以强度,硬度都随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回火:减少或消除淬火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获得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的适当配合,以满足不同工件的性能要求。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又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2Cr13钢在600~750℃温度范围内回火所得到的是典型的回火屈氏体组织,其组织特征是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细小的粒状碳化物。

4.8常见热处理缺陷

1)淬火裂纹壁厚不均匀和有尖角的工件,淬火时易变形开裂,影响

淬裂的因素很多,淬火温度不当引起零件淬裂,淬火时由于冷却不

当,也会使零件产生淬裂事故,在本次试验中工件表面出现了宏观

裂纹,经分析可能的原因,由于保温时间过长导致出现过烧现象,

导致工件出现裂纹。

2)过烧由于加热温度过高,出现晶界氧化,甚至晶界局部熔化,造

成工件报废。防止过热的主要措施是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

间。

3)纵向裂缝:沿着工件轴向方向由表面裂向心部的深度较大的裂缝。

横向裂缝:常发生于大型轴类零件上。

4)表面裂缝:这是分布在工件表面的深度较小的裂缝。

综上:在本次试验中工件表面出现了宏观裂纹,经分析可能的原因,由于保温时间过长导致出现过烧现象,导致工件出现裂纹。工件过烧无法补救只能报废。但可以通过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来防止出现过烧现象。

结论

(1)在600~750°C退火温度范围内,H62黄铜出炉后直接空冷得到的显微组织均为α+β相,只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显微组织中β相的含量逐渐增加,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升高,且抗拉强度满足技术要求。

(2)H62黄铜经660°C保温后先炉冷至500°C再出炉空冷,可得到单一均匀的α相组织,其硬度和抗拉强度均最低,且抗拉强度满足技术要求。

(3)通过实验结果研究分析知道2Cr13钢在淬火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其硬度相应的也会增加。并会在500~510°C时硬度达到最大值。当温度进一步提高时,硬度会逐渐降低。主要是因为在500~540°C区间内存在回火脆性,而在600~750°C区间内回火则会避免回火脆性区,回火韧性会随温度的提高有所上升。

收获

这次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使我们获得综合运用所学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科学的工作作风和勇于进取开拓的精神。

首先,增加了不少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学会如何将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平时上课时间紧,所学内容很多是用于考试,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有很多知识学过,但一用到实践就感觉到很不熟悉,于是就不断查课本,上网查资料。熟悉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其次,作为小组成员的我更加学会了如何去安排时间,安排工作。更加学会了如何去协调,团结合作,增强了自己的团队精神。最后,大大提升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接手这个课程设计题目,到分析,提出自己的方案都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在实行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新问题,遇到问题,可以找老师,找同学,上网查资料,我觉得大家一起讨论更是一种好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光立谢希文编著钢的热处理(原理和工艺)第四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2]戴起勋主编,金属材料学2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王碧文王涛王祝堂编著铜合金及其加工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刘培兴刘晓瑭编著铜合金板带材加工工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李积彬编著铜合金压制摩擦、润滑及化学摩擦研究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6]田荣章,王祝堂主编铜合金及其加工手册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7]谭树松主编有色金属材料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8]樊东黎主编热加工工艺规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吕丽华,刚理论基础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0]东北大学,中南大学编有色金属与合金板带材生产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2

[11]宋宝森. 化学热处理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 张洁.金属热处理及检验[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2]王广生等. 金属热处理缺陷分析及案例[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13]张玉庭. 热处理技师手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9

20

化工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 《化工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乙醛缩合法制乙酸乙酯 学生姓名胡曦班级、学号化工091017 指导教师姓名任晓乾 课程设计时间2012年5月12日-2012年6月1日 课程设计成绩 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及设计图纸质量,70% 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能力及设计过程表现,30% 设计最终成绩(五级分制) 指导教师签字

目录一、设计任务3 二、概述4 2.1乙酸乙酯性质及用途4 2.2乙酸乙酯发展状况4 三. 乙酸乙酯的生产方案及流程5 3.1酯化法5 3.2乙醇脱氢歧化法7 3.3乙醛缩合法7 3.4乙烯、乙酸直接加成法9 3.5各生产方法比较9 3.5确定工艺方案及流程9 四.工艺说明10 4.1. 工艺原理及特点10 4.2 主要工艺操作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工艺流程说明10 4.4 工艺流程图(PFD)错误!未定义书签。4.5物流数据表10 4.6物料平衡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工艺总物料平衡10 4.6.2 公共物料平衡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 消耗量19 5.1 原料消耗量19 5.2 催化剂化学品消耗量19 5.3 公共物料及能量消耗21 六. 工艺设备19 6.1工艺设备说明19 6.2 工艺设备表19 6.3主要仪表数据表19 6.4工艺设备数据表19 6.5精馏塔Ⅱ的设计19 6.6最小回流比的估算21 6.7逐板计算23 6.8逐板计算的结果及讨论23 七. 热量衡算24 7.1热力学数据收集24

7.2热量计算,水汽消耗,热交换面积26 7.3校正热量计算、水汽消耗、热交换面积(对塔Ⅱ)29 八.管道规格表24 8.1 装置中危险物料性质及特殊储运要求24 8.2 主要卫生、安全、环保说明26 8.3 安全泄放系统说明24 8.4 三废排放说明26 九.卫生安全及环保说明24 9.1 装置中危险物料性质及特殊储运要求24 9.2 主要卫生、安全、环保说明26 9.3 安全泄放系统说明24 9.4 三废排放说明26 表10校正后的热量计算汇总表34 十有关专业文件目录34 乙酸乙酯车间工艺设计 一、设计任务 1.设计任务:乙酸乙酯车间 2.产品名称:乙酸乙酯 3.产品规格:纯度99.5% 4.年生产能力:折算为100%乙酸乙酯10000吨/年 5.产品用途:作为制造乙酰胺、乙酰醋酸酯、甲基庚烯酮、其他有机化合物、合成香料、合成药物等的原料;用于乙醇脱水、醋酸浓缩、萃取有机酸;作为溶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中;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

常用建筑金属材料的品种、性能和应用

金属材料有着优良的加工性能和安全性,以及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造型设计,因而不单是在结构部分承担着重要角色,在建筑表面上运用也十分广泛,今天小编就具体介绍金属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等。 一、常用的建筑钢材 (一)钢结构用钢 钢结构用钢主要有型钢、钢板和钢索等,其中型钢是钢结构中采用的主要钢材。型钢又分热轧型钢和冷弯薄壁型钢,常用热轧型钢主要有工字钢、H型钢、T型钢、槽钢、等边角钢、不等边角钢等。薄壁型钢是用薄钢板经模压或冷弯而制成,其截面形式多样,壁厚一般为1.5~5mm,能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节约钢材。薄壁轻型钢结构中主要采用薄壁型钢、圆钢和小角钢。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主要品种有热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等。热轧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之一,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 (三)建筑装饰用钢材制品

现代建筑装饰工程中,钢材制品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主要有不锈钢钢板和钢管、彩色不锈钢板、彩色涂层钢板和彩色涂层压型钢板,以及镀锌钢卷帘门板及轻钢龙骨等。 1.不锈钢及其制品 不锈钢是指含铬量在12%以上的铁基合金钢。铬的含量越高,钢的抗腐蚀性越好。建筑装饰工程中使用的是要求具有较好的耐大气和水蒸气侵蚀性的普通不锈钢。用于建筑装饰的不锈钢材主要有薄板(厚度小于2mm)和用薄板加工制成的管材、型材等。 2.轻钢龙骨 轻钢龙骨是以镀锌钢带或薄钢板由特制轧机经多道工艺轧制面成,断面有U形、C形、T 形和L形。主要用于装配各种类型的石膏板、钙塑板、吸声板等,用作室内隔墙和吊顶的龙骨支架。与木龙骨相比,具有强度高、防火、耐潮、便于施工安装等特点。 轻钢龙骨主要分为吊顶龙骨(代号D)和墙体龙骨(代号Q)两大类。吊顶龙骨又分为主龙骨(承载龙骨)、次龙骨(覆面龙骨)。墙体龙骨分为竖龙骨、横龙骨和通贯龙骨等。 二、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 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包括拉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制药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 3.6万吨/年氯苯车间分离工段工艺设计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 专业班级:制药071班 学号: 5 8 0 1 3 0 7 0 3 0 学生姓名:晏金华 起讫日期:2010-10-25—2010-12-20 指导教师:杜军职称:副教授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说明 1.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生。 2.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3.本任务书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课程 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 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 风;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查阅资料、运算和绘图等)的能力及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得到工艺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 2.在课程设计期间,要求学生遵守设计纪律和考勤制度。 3.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严格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的 态度,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设计任务书,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学生所完成的设计,应体现设计方案正确、工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并参考文献资料,结合生产实际,尽可能吸收最新科技成果,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争取使设计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二)课程设计内容—1万吨/年氯苯车间反应工段工艺设计 1.设计说明书内容 (1)总论 ①设计依据;南昌市东北郊xx厂,厂内现有氯碱车间,可提供Cl ;且具备 2完善的公用工程系统。即可供最低-15℃冷冻盐水,20℃(平均)工业上水及 0.6MPa的蒸汽。 ②氯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用途),国内外氯苯生产发展概况; ③氯苯生产方法简述及论证; ④生产流程的选择及论证: (2)产品规格,主、辅原料规格及来源情况 (3)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按生产工艺流程说明物料经过工艺设备的顺序及生成物的去向,物料输送及贮备方式,同时说明主要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配料比等。 (4)物料衡算 ①根据生产规模及其特点确定年生产时间(h)、单位时间产量及计算基准; ②物料衡算:选定计算方法,对车间所有有变化的过程及设备(或系统),按一定顺序和计算步骤,逐个进行物料衡算,确定每股进、出料的组分、流量及百分比含量。要求及时整理计算结果,对每个过程设备列物料平衡表。 (5)列表: ①工艺条件一览表; ②生产控制一览表; 2. 图纸内容及张数:反应工段工艺流程图,1张

2017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2017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2017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指引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周,是上大学以来第一次独立的工业化设计。从老师以及学长那里了解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我们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由于第一次接触课程设计,起初心里充满了新鲜感和期待,因为自我认为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终于可以加以实践了。可是当老师把任务书发到手里是却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所措。可是在这短短的三周里,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同学讨论,再进行整个流程的计算,再到对工业材料上的选取论证和后期的程序的编写以及流程图的绘制等过程的培养,我真切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的种种困难,也体会到了利用所学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各种问题的不易。我的课程设计题目是苯――氯苯筛板式精馏塔设计图。在开始时,我们不知道如何下手,虽然有课程设计书作为参

考,但其书上的计算步骤与我们自己的计算步骤有少许差异,在这些差异面前,我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通过查阅《化工原理》,《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书籍,以及在网上搜索到的理论和经验数据。我们慢慢地找到了符合自己的实验数据。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模版和计算过程。在这三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这些“非泡点一族”在计算进料热状况参数q时,没有任何参考模板,完全靠自己捉摸思考。起初大家都是不知所措,待冷静下来,我们仔细结合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一步一步的讨论演算,经大家一下午的不懈努力,终于把q算出来了。还有就是我们在设计换热器部分,在试差的过程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经历了几乎一天多的时间才选出了合适的换热器型号,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试差成功后那激动的心情,因为我尝到了自己在付出很多后那种成功的喜悦,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血泪史”的见证哈。 在此感谢我们的杜治平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课程设计的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同时感谢同组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由于本人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我十分乐意接受你们的批评与指正,本人将万分感谢。 2017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二

河北科技大学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剖析

化工工艺与化工设计概论 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四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初步设计系别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姓名曹泽众

学号100101401 指导教师刘洪杰孙立明赵瑞红 目录 1.前言 (2) 2.工艺原理 (2) 3.工艺条件 (2) 4.设计规模及设计方案的确定 (3) 5.工艺流程简述 (4) 6.主要设备的选择说明 (4) 7.对本设计的综述 (4) 第一章变换工段物料及热量衡算 (6) 第一节变换炉物料及热量衡算 (6) 第二节主要设备的物料与热量衡算 (15) 第二章设备的计算 (17) 主要设备一览表................................................‥ (25)

前言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化学肥料的生产。合成氨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化工生产工艺。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分为:原料气的制取;原料气的净化与合成。粗原料气中常含有大量的C,由于CO可使氨合成触媒中毒,必须进行净化处理,所以, 变换工段的任务就是,使co转化为易于清除的CO 2和氨合成所需要的H 2 。因此,CO变换既是原 料气的净化过程,又是原料气造气的继续。最后,少量的CO用液氨洗涤法,或是低温变换串联甲烷化法加以脱除。 变换工段是指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在合成氨工艺流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艺原理: 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式为: CO+H 2O=CO 2 +H 2 +Q (1-1) CO+H 2 = C+H 2 O (1-2) 其中反应(1)是主反应,反应(2)是副反应,为了控制反应向生成目的产物的方向进行,工业上采用对式反应(1—1)具有良好选择性催化剂,进而抑制其它副反应的发生。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是一个可逆的放热反应,反应热是温度的函数。变换过程中还包括下列反应式: H 2+O 2 =H 2 O+Q 工艺流程的选择 合成氨变换工艺发展至今,工艺主要有4种:全中变、中串低、全低变和中低低。对于每一种变换工艺,由于采用不同的热回收方式而使变换工艺的流程及设备结构有所不同。 合理选择变换工艺应考虑一下因素:半水煤气、水和蒸汽的质量,半水煤气中硫化氢的质量;变换气中CO含量要求;对变换后续工段的影响;企业现有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 本设计采用全低变流程。 变换炉的段间降温方式有:半水煤气冷机降温、水冷激降温和蒸汽冷激降温。由于水的蒸发潜热大,少量的水就能达到降温的目的,用它降温既方便又灵敏,另外,由于水冷激降温是将气体的显热转变为蒸汽的潜热,降温后系统内总的热负荷并没有增加多少,相应的系统阻力也变化较小。所以,本次设计变换炉段间降温方式采用水冷激降温。 工艺流程简述 下边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最终版

青岛科技大学 化工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乙醇-正丙醇溶液连续板式精馏塔的设计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35班 日期: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二塔板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精馏塔设计模拟 (三)塔板工艺尺寸计算 1)塔径 2)溢流装置 3)塔板分布、浮阀数目与排列 (四)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 1)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强降2)淹塔 3)雾沫夹带 (五)塔板负荷性能图 1)雾沫夹带线 2)液泛线 3)液相负荷上限 4)漏液线 5)液相负荷上限 (六)塔工艺数据汇总表格 三塔的附属设备的设计 (一)换热器的选择 1)预热器 2)再沸器的换热器 3)冷凝器的换热器 (二)泵的选择 四塔的内部工艺结构 (一)塔顶 (二)进口 ①塔顶回流进口 ②中段回流进口 (三)人孔 (四)塔底 ①塔底空间 ②塔底出口 五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六主体设备图 七附件 (一)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二)主体设备图 八符号表 九讨论 十主要参考资料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设计一板式精馏塔,用以完成乙醇-正丙醇溶液的分离任务 【设计依据】如表一 表一 【设计内容】 1)塔板的选择; 2)流程的选择与叙述; 3)精馏塔塔高、塔径与塔构件设计; 4)预热器、再沸器热负荷及加热蒸汽消耗量,冷凝器热负荷及冷却水用量,泵的选择; 5)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及主体设备图。 二塔板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设计的任务是分离乙醇—正丙醇混合液,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运用Aspen软件做出乙醇—正丙醇的T-x-y 相图,如图一:

图一:乙醇—正丙醇的T-x-y相图 由图一可得乙醇—正丙醇的质量分数比为0.5:0.5时,其泡点温度是84.40o C (二)精馏塔设计模拟 1.初步模拟过程 运用Aspen软件精馏塔Columns模块中DSTWU模型进行初步模拟,并不断进行调试,模拟过程及结果如下:

第6类普通金属及其合金,金属建筑材料

第 6 类普通金属及其合金;金属建筑材料;可移动金属建筑物;铁轨用金属材料;普通金属制非电气用缆线;五金具,金属小五金具;金属管;保险箱; 不属别类的普通金属制品;矿石。 更新时间:2012-6-21 21:22:25 点击率:132 来源:郑州统力知识产权 【注释】 第六类主要包括未加工的和半加工的普通金属,以及这些金属的简单制品。 本类尤其不包括: ——铝土(第一类); ——汞,锑,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第一类); ——画家、装饰家、印刷商和艺术家用金属箔及金属粉(第二类)。 0601 普通金属及其合金、板、各种型材(不包括焊接及铁路用金属材料) 未锻造或半锻造的钢060001,钢合金060002,铸钢060005,镍银060016,铝060017,青铜060018,耐磨金属060027,锌白铜060031,镀银锡合金060032,铍060043,白合金060046,镉060061,铪060067,铬060079,铬铁060080,钴(未加工的)060088,未加工或半加工铜060109,生铁或半锻造铁060115,未加工或半加工的铸铁060133,钼铁060136,硅铁060137,钛铁060138,钨铁060139,铅封060146,锗060147,铟060154,未加工或半加工黄铜060157,金属锉屑060161,普通金属锭060164,大钢坯(冶金)060168,镁060169,锰060174,未加工或半加工普通金属060182,可自燃金属060185,钼060189,镍060193,铌060194,未加工或半加工的铅060214,锌060223,钽(金属)060246,钛060251,顿巴黄铜060253,钨060257,钒060259,锆060264,普通金属合金060269,铝箔*060270,锡060373,马口铁060374,锡箔060375,包装和打包用金属箔060416,粉末状金属*060434 ※钢砂C060001,铁砂C060002,白铁皮C060003,电解铜C060004,电解铅C060005,粉末冶金C060006,铝锭C060007,钨粉C060008,锰粉C060009,锌粉C060010,电解镍C060011,钢纤维C060043 钢条060003,钢桅杆060006,钢板060010,锚定板060020,垫板060020,金属桅杆060023,金属杆060024,装甲金属板060047,铁板060052,装甲板060107,铁条060131,金属板条060160,金属桩060188,金属板桩060188,金属柱060205,角铁060345,金属支架060372,金属片和金属板060376,金属陶瓷060401 注:1.第三自然段商品与0603建筑用金属盖板,建筑用金属衬板,金属隔板,建筑用金属板,建筑用金属嵌板,钢模板等金属制板材类似; 2.锚定板与0604铁路金属材料类似; 3.金属支架与第九版及以前版本的0603装货物用金属支架交叉检索; 4.镁与0101碱土金属类似。 0602 普通金属管及其配件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水吸收氨气填料吸收塔设计 学院河南城建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教师王要令 班级 1014112 姓名喻宏兴 学号 101411252 2013年 12月24日

附: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 年处理量为吨氨气吸收塔设计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2600m3/h,其中含空气为94%,氨气为6%(体积分数,下同)。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2%,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塔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 1.5 倍【20℃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l/(m3·kPa)】 (2) 工艺操作条件 ①操作平均压力:常压; ②操作温度:t=20℃; ③每年生产时间:7200h; ④填料类型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规格:DN50 (3)设计任务 1.填料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填料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设计与计算; 3.填料吸收塔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 4.绘制吸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5.编写设计说明书; 6.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录 0. 前言 (5) 1. 设计方案简述 (5) 1.1 设计任务的意义 (5) 1.2 设计结果 (5) 2. 工艺流程简图及说明 (7) 3. 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 (8) 3.1 液相物性数据 (8) 3.2 气相物性数据 (8) 3.3 物料计算 (8) 3.4 平衡曲线方程及吸收剂用量的选择 (9) 3.5 塔径的计算 (10) 3.6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1) 3.7 填料层压降计算 (14) 4. 附属设备计算及选型 (15) 4.1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15) 4.2 填料支承装置 (15) 4.3 填料压紧装置 (15) 4.4 液体再分布装置 (16) 4.5 塔顶除沫装置 (16) 4.6 塔附属高度及塔总高的计算 (16)

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文档3篇

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文档3篇Experience docu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ourse d esign 编订:JinTai College

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文档3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 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主题的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文档 2、篇章2:化工课程设计文档 3、篇章3:2020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文档 篇章1: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文档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周,是学习化工原理以来 第一次独立的工业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

利用编程使计算效率提高。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在短短的两周里,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同学讨论,再进行整个流程的计算,再到对工业材料上的选取论证和后期的程序的编写以及流程图的绘制等过程的培养,我真切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的种种困难,也体会到了利用所学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各种问题的不易。 我们从中也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在我们所查找到的很多参考书中,很多的知识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到的,我们对事物的了解还仅限于皮毛,所学的知识结构还很不完善,我们对设计对象的理解还仅限于书本上,对实际当中事物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成本方面上考虑的还很不够。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还发现由于没有及时将所得结果总结,以致在后面的计算中不停地来回翻查数据,这会浪费了大量时间。由此,我在每章节后及时地列出数据表,方便自己计算也方便读者查找。在一些应用问题上,我直接套用了书上的公式或过程,并没有彻底了解各个公式的出处及用途,对于一些工业数据的选取,也只是根据范围自己选择的,并不一定符合现实应用。因此,一些计算数据有时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只是拥有一个正确的范围及趋势,而并没有更细地追究下去,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完整版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道路二班 姓名:黄叶松 指导教师:但汉成 二〇一五年九月

目录 一、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3) (一)设计内容和要求 (3) (二)设计内容 (3) (三)设计资料 (3)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1. 车辆换算荷载 (4) 2. 主动土压力计算 (5) 3. 设计挡土墙截面 (9) 4. 绘制挡土墙纵横截面(附图1) (30) 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1.设计资料 (12) 2. 轴载分析 (12) 3. 拟定路面结构方案 (16) 4. 各材料层参数 (16) 5. 设计指标确定 (17) 6. 确定设计层厚度 (18) 7. 底层弯拉应力验算 (21) 8. 防冻层厚度验算 (29) 9. 方案可行性判定 (29) 10. 绘制路面结构图 (31)

一、重力式挡土墙 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的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的基本训练,进一步加深对路基路面工程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将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及全部设计计算图表编好目录,装订成册。 (二)设计内容 ①车辆荷载换算; ②土压力计算; ③挡土墙截面尺寸设计; ④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三)设计资料 1.墙身构造 拟采用细粒水泥混凝土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如草图1),墙高H =?m ,墙顶宽1b =?m ,填土高度2.4m ,填土边坡1:1.5,墙背仰斜,1:0.25(α=—14°02′),基底倾斜1:5(0α=—11°18′),墙身等厚,0b =7.0 m 。 2.车辆荷载 车辆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挡土墙荷载效应组合采用荷载组合Ⅰ、Ⅱ,路基宽度33.5m ,路肩宽度0.75m 。 3.土壤工程地质情况

常用建筑金属材料的品种、性能和应用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点笔记2A311031常用建筑金属材料的品种、性能和应用 感谢你能看到我的笔记,希望我的整理能为你的二建顺利拿证提供帮助,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 那就是在真正知道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不要放弃,请坚持下去,生活不止如此 2A311031常用建筑金属材料的品种、性能和应用 钢材是以铁为主要元素 优质碳素结构钢一般用于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锚具,以及高强度螺栓、重要结构的钢铸件等。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主要用于轧制各种型钢、钢板、钢管及钢筋,广泛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特别适用于各种重型结构、高层结构、大跨度结构及桥梁工程等。 一、常用的建筑钢材 (一)钢结构用钢 (1)钢结构用钢主要有型钢、钢板和钢索等,其中型钢是钢结构中采用的主要钢材。型钢又分热轧型钢和冷弯薄壁型钢,常用热轧型钢主要有工字钢、H 型钢、T型钢、槽钢、等边角钢、不等边角钢等。薄壁型钢是用薄钢板经模压或冷弯而制成,其截面形式多样,壁厚一般为1.5~5mm,能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节约钢材。薄壁轻型钢结构中主要采用薄壁型钢、圆钢和小角钢。 (2)钢板材包括钢板、花纹钢板、建筑用压型钢板和彩色涂层钢板等。钢板规格表示方法为“宽度×厚度×长度”(单位为mm)。钢板分厚板(厚度大于4mm)和薄板(厚度不大于4mm)两种。厚板主要用于结构,薄板主要用于屋面板、楼板和墙板等。在钢结构中,单块钢板一般较少使用,而是用几块板组合成工字形、箱形等结构形式来承受荷载。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主要品种有热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等。热轧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之一,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 热轧光圆钢筋强度较低,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也较低,主要用作板的受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精馏塔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苯-氯苯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 (3) 一.设计题目 (3) 二.操作条件 (3) 三.塔设备型式 (3) 四.工作日 (3) 五.厂址 (3) 六.设计内容 (3) 设计方案 (4) 一.工艺流程 (4) 二.操作压力 (4) 三.进料热状态 (4) 四.加热方式 (4) 精馏塔工艺计算书 (5) 一.全塔的物料衡算 (5) 二.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5) 三.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7) 四.精馏塔工艺条件及相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8) 五.塔体工艺尺寸设计 (10) 六.塔板工艺尺寸设计 (12) 七.塔板流体力学检验 (14) 八.塔板负荷性能图 (17) 九.接管尺寸计算 (19) 十.附属设备计算 (21) 设计结果一览表 (24) 设计总结 (26) 参考文献 (26)

苯-氯苯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苯-氯苯分离过程精馏塔设计任务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座苯-氯苯连续精馏塔,要求年产纯度为%的氯苯140000t,塔顶馏出液中含氯苯不高于%。原料液中含氯苯为22%(以上均为质量%)。 二.操作条件 1.塔顶压强自选; 2.进料热状况自选; 3.回流比自选; 4.塔底加热蒸汽压强自选; 5.单板压降不大于; 三.塔板类型 板式塔或填料塔。 四.工作日 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五.厂址 厂址为天津地区。 六.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2.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3.塔板数的确定; 4.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5.精馏塔主要工艺尺寸;

(完整word版)化工机械基础课程设计.docx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带液氨储罐 学生姓名:张辉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 -2 班 指导教师:兰大为

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 液氨贮罐的机械设计 设计内容:根据给定工艺参数设计一台液氨储罐 二、已知工艺参数: 最高使用温度: T=50℃ 公称直径: DN=2600mm 筒体长度(不含封头):L0=3900mm 三、具体内容包括: 1.筒体材料的选择 2.罐的结构尺寸 3.罐的制造施工 4.零部件型号及位置、接口 5.相关校核计算 6.绘制装备图( A2 图纸) 设计人:张辉 学号: 前言 化工专业课程设计室掌握化工原理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相关内容后进行的一门课程 设计,也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化工设计技能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此课程设计所进行的是化工单元设备或主要辅助设备的工艺设计及选型,其性质属于技术设计范畴。?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训练环节,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的单体设备或单元设计方面的专业训练过程,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理论计算、工程制图、调查研究、数据处理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 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是设计 - 卧式液氨储罐。液氨储罐是合成氨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储存容器。为了 解决容器设计中的各类问题,本设计针对这方面相关问题做了阐述。综合考虑环境条件, 液体性质等因素并参考相关标准,按工艺设计,设备结构设计,设备强度计算,分别对储 罐的筒体,封头,鞍座,人孔,接管进行设计,然后用强度校核标准,最终形成合理的设 计方案。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得到了化工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化工技术工作奠定了基础。此次设计主要原理来自 <<化工过程设备机械基础 >>一书及其他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版

------------------------------------------装订线------------------------------------------ 综合课题说明书 题目传动系统测绘与分析 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专业04机43 班 完成人xx 学号xxxxxx 同组人xx、xxx…… 指导教师XX 完成日期200x 年x 月xx 日 XX机电工程学院

目录 课题任务书 (1) 一、减速器结构分析 (1) 1、分析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1) 2、分析减速器的结构 (2) 3、零件 (3) 二、传动系统运动分析计算 (7) 1、计算总传动比i;总效率 ;确定电机型号 (7) 2、计算各级传动比和效率 (9) 3、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9) 三、工作能力分析计算 (10) 1、校核齿轮强度 (10) 2、轴的强度校核 (13) 3、滚动轴承校核 (17) 四、装备图设计 (18) 1、装备图的作用 (18) 2、减速器装备图的绘制 (19) 五、零件图设计 (22) 1、零件图的作用 (22) 2、零件图的内容及绘制 (22) 参考文献 (25)

04机电综合课题任务书 学号: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 同组姓名:xx、xxx、xxx、xx、xx 一、课题:机械传动系统与分析 二、目的 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的知识和绘图技能,完成传动装置的测绘与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全面了解一个机械产品所涉及的结构、强度、制造、装配以及表达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已知条件 1.展开式二级齿轮减速器产品(有关参数见名牌) 2.工作机转矩:300N.m,不计工作机效率损失。 3.动力来源: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输出功率 P=1.5kw。 4.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行,载荷较平稳。 5.使用期:8年,每年按360天计。 6.检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二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7.工作环境:室内常温,灰尘较大。 四、工作要求 1.每组拆卸一个减速器产品,测绘、分析后将零件装配复原,并使用传动系统能正常运转。 2.每组测绘全部非标准件草图(徒手绘制),并依据测量数据确定全部标准的型号。 3.每组一套三轴系装配图(每人一轴系)。 4.各人依据本组全部零件测绘结果用规尺绘制减速器装配图、低速级大齿轮和输出轴的零件工作图。 5.对传动系统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并确定电动机型号、工作能

课程设计之绘本阅读(格式修改版)

教案:绘本阅读 课程名称: 绘本阅读(一、二、三年级) 课时: 四课时(每周两节,共两周) 授课老师: 龙川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3.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4.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5.学习一些基本的人生道理 教学进程: 第1课时 (1)教学目标: 与孩子们相互认识 引入绘本阅读 让孩子懂得做自己最幸福 学会一些基本的课堂纪律动作 (2)教学准备: 老师自我介绍: 绘本阅读教材 (3)教学内容: 1老师与学生相互熟悉 2简要概述绘本阅读 3学习绘本阅读《小猪变形记》 (4)教学形式: 1老师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并选择一小部分的同学进行自我介绍 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第一次和小朋友们见面,老师先做

一个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很简单,应该是所有的哥哥姐姐中笔画最少的,我叫龙川(在黑板上写好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是不是很好记啊,你们以后可以叫我小川哥哥哦,我们看哪位小朋友最乖最听话,坐得最好哈,恩,不错,每个小朋友很乖很聪明哒,听到小川哥哥的提示,马上就知道坐端正,那我们来鼓励一下自己吧,来,大家跟我一起做一个动作哈,叫棒棒你最棒,恩,小朋友们真棒。小朋友们知道我给大家上的什么课吗?绘本阅读,会给大家讲一些很有趣的故事哦,有可爱的小猪,有慈祥的爷爷,比语文数学好玩多了啦!那么接下来的十多天里,你们就要和小川哥哥一起阅读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大家开不开心?而且在小川哥哥的课上大家都放得轻松一些,每一节课都会有一些的小活动做哦,大家想不想玩?但是你们要是调皮不听小川哥哥的话,哥哥就不给你们安排这些活动了哦,所以你们要不要听小川哥哥的话?恩。小朋友们都很乖,不过有些小朋友怎么没有坐端正啊,这样可就不乖咯。 小朋友做自我介绍:(小川哥哥做了一个自我介绍,有没有勇敢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让老师认识一下?勇敢的小朋友都是会有奖励的哦,老师会给你记录上一个印章,累计到一定的印章就可以去换小礼物哦,那个小朋友第一个举手,好的,这位小朋友真勇敢,大家要不要给他一个鼓励,还记得刚上课老师教给大家的那个手势吗?棒棒你最棒,来我们一起哈,棒棒你最棒!还有没有其他勇敢的小朋友,勇敢的表达自己,不要害羞。好还有最后一个机会,谁要抓住这个机会呢?好啦小朋友都很棒。) 正式开始上课好了,(现在大家把你们的绘本课本拿出来,看哪位小朋友最迅速哈,先不要翻开课本,现在小川哥哥就要给大家讲有趣的故事哦,我们要讲的第一个故事叫做《小猪变形记》)故事引出:询问小朋友几个问题,引出故事让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画,力争发现到每一个细节询问小朋友对于小猪的看法(这只小猪是不是特别可爱,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肚子,小朋友的家中有养小猪吗?你们家的和这只小猪哪一个更可爱,我们看着这只小猪和普通的小猪有什么区别?对啊,为什么这只小猪会有一只翅膀?给小猪取一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专业名称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题名称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教师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概述 (6) 2.1乙醇的性质及质量标准 (6) 2.1.1物理性质 (6) 2.1.2化学性质 (6) 2.1.3生化性 (6) 2.1.4质量标准 (6) 2.2乙醇生产的意义及发展史 (7) 2.2.1乙醇生产的意义 (7) 2.2.2乙醇生产的发展 (7) 2.3乙醇的应用领域 (8) 2.4主要生产工艺 (8) 2.5 乙醇发酵常用的微生物 (10) 3 乙醇发酵工艺 3.1 乙醇发酵分类 (10) 3.2 操作要点 (12) 3.3 结果 (12) 4 参考文献 5 感谢

1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精细化工是化学或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之后,把基础知识用于具体化工生产的一个专业体现。而精细化工课程设计是继前面专业课之后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化工类人才培养中进行的一次实践,它犹如学生搞毕业设计那样的一次“预演习”,无疑对学生毕业前进行毕业设计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一些毕业前只搞毕业论文不搞毕业设计的学生,是使他们得到工程师训练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以表面活性剂、涂料、香料、化妆品、抗静电剂、热稳定剂、纳米材料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等精细化工研究领域为基本方向,相应的组别选择相应的方向中具体的精细化学品作为设计目标,进行合成设计。 设计题目举例:

1.3 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对所选择的设计目标做出文献综述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具体要求为: 1、查阅至少四篇相关文献,写出文献综述,并设计相应的设计方案; 2、设计方案要求画出具体的设计工艺及参数,要求工艺及方案合理可行; 3、课程设计期间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1.4 设计数据基础 可查相关教材或工具手册 1.5 工作计划 1、领取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3天); 2、确定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的工艺设计(5天); 3、校核验算,获取最终的设计结果(2天);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绘制工艺流程图(3天)。 1.6设计成果要求 1、通过查阅资料、设计计算等最终提供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电子稿及

化工课程设计自我总结

化工课程设计自我总结 这次为期六个星期左右的课程设计终于结束,这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列管式换热器。虽然设计和学习的时间不长,却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首先,这次课程设计是我们所接触的实践任务中最繁琐的、专业性的课程设计,让我认识到:课堂上理论知识掌握的再好,没有落实到实处,是远远不够的。换热器的设计,从课本上简单的理论计算,到根据需求满足一定条件的切实地进行设计,不再仅仅包括呆板单调的计算,还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区分和确定所设计的换热器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这是的一个挑战。 其次,这次课程设计还考验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平和的心态。这次设计工作量大,用到的知识多,而且我们又是第一次设计,所以单独靠自己是不法完满的完成本次课程设计。我经常与同组同学一起讨论,甚至争论,这样,我们就能发现问题,并能因此产生比较合理的结果和方法。大家都明白了,那其他的都不是问题。同时争论让我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让我明白我要更加耐心的表达我的想法,把问题解析清楚,也要耐心的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在同组同学无法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结果的时候,我们通过请教其他组同学或者与其讨论得到新的想法和正确的结论。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绘图了。由于工程制图不是我们的专业,而且

我们将近两年时间没有接触了,差不多都将其内容忘光了。于是乎我们只能捧着厚厚的课本将其仔细的复习一遍,然后再进行正式的绘图工作。绘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麻烦,简直让人头疼。刚开始整体的布局规划就很麻烦,要布局得当才能使图既能够画完,又表现得十分清晰。而且因为换热器中有很多的零部件,它们的尺寸或者厚度很小,画的时候很难准确地按照比例将其绘画出来。而且A1图纸又是非常的巨大,我只能早点去图书馆,找个没人的位置坐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的努力,最后将换热器图圆满顺利地完成了。虽然在这次的换热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的麻烦,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同学们的帮助,最终还是完成了任务。通过这次的设计任务,我巩固了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并让我对化工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还增强了我的查阅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总之,收获还是蛮多的。 通过这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我收获颇丰,不但把之前学过的内容复习一遍,加深对该课程的印象。通过与同学一起讨论,是我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对于即将立足于社会的我们也有非常大的意义。感觉做完之后非常累,但是也感觉这段时间过得非常充实!

常见金属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性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材料的种类非常多,而金属材料属于其中的一个大类主要以金属元素或者金属构件材料为主。包含的是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等材料。 一、种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不锈钢、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

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1.3性能: 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类。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力。由于加工条件不同,要求的工艺性能也就不同,如铸造性能、可焊性、可锻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等。 所谓使用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使用条件下,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在机械制造业中,一般机械零件都是在常温、常压和非常强烈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的,且在使用过程中各机械零件都将承受不同载荷的作用。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过去也称为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零件的设计和选材时的主要依据。外加载荷性质不同(例如拉伸、压缩、扭转、冲击、循环载荷等),对金属材料要求的力学性能也将不同。常用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多次冲击抗力和疲劳极限等。 安徽宏俊钢结构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钢结构加工制作、设计和施工安装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具有国家钢结构专业承包贰级资质。公司主要从事钢结构、轻钢厂房、钢网架、彩钢压型板、彩钢复合板等产品的设计、制作、施工及配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以国家优惠政策为向导,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市场规律,恪守优良的质量和服务理念;以科技为先导、质量管理为中心,用全新的姿态步入新世纪高新建筑安装钢结构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公司承建省内外钢结构工程100余项,产品覆盖安徽、湖北、江西、河南等多个省市,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赢得了良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