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雾露霜雪雾凇冰雹冰凌物态变化

云雨雾露霜雪雾凇冰雹冰凌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云、雨、雾、露、霜、雪、雾凇、冰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的不同物态,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云的形成

地面附近的水蒸气上升,越往高空温度越低,到了一定高度,如果高空的温度高于0°C,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滴,如果高空温度低于0°C,水蒸气就凝华为小冰晶。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就形成了云。云涉及的物态变化有液化或凝华。

二、雨的形成

?我们已经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如果云中的雨滴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在重力作用下就会下落形成降雨;如果小冰晶增大后下落,当到0°C以上的气层时就会熔化形成降雨。雨涉及的物态变化有熔化。

三、雾的形成

春秋季节夜间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如果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便液化成雾。雾涉及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四、露的形成

初秋季节空气湿润,夜间温度下降,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在植物枝叶表面液化便形成露。露涉及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五、霜的形成

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深秋或初冬季节的夜间,

当夜间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水蒸气在地面或枝叶上凝华形

成霜。霜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六、雪的形成

?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并且高空的气温降到0℃以下时,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晶,下落过程中周围水蒸气与其接触而结晶成雪。雪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七、雾凇的形成

雾淞,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自然现象,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观。经常一夜间松花江畔长堤上的大柳树成了“白发三千丈”的雪柳,苍松则成了“玉菊怒放”的雪松。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夜间温度下降,江面上方的水蒸气凝华附着在草木和其他物体上便形成了雾凇。雾凇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八、冰雹的形成

?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云,遇到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滴凝固在冰晶上变大,而后下落,经历上升和下落反复几次越来越大,最后当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冰雹了。冰雹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九、冰凌是冬天下雪后,房顶的积雪融化,顺着屋檐滴下而冻结成的椎状冰柱。

十、冰挂是指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玻璃状的透明或无光泽的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卷(三)

2018年中考模拟卷(三)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第1~5题每句1分。第6题每小题1分,第7题2分;书写1分) 1.________________,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莺歌燕舞表达对早春的喜爱。 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①时间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生命则是河上的一叶小舟。②在这条河里,生命之舟必然要穿峡谷过险滩。③顺流而下,自由徜徉,生命就造就了一曲春江花月K(; ,)逆流而上,________(坚忍坚持)执著,生命将奏响英雄的乐章。④让时间的每一滴水滋润生命,让时间的每朵浪花映照生命,让时间之流承载生命,你会发现生命将更加精彩。 (1)给第③句“K”处选择恰当的标点。 (2)给第③句画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3)文段中有一句有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4)仿照第①句句式,写一句话。 7.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结合《水浒传》或《西游记》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我选: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10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本文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____ 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 (人名)。(1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援.疑质理( ) (2)礼愈至.( ) (3)持汤沃灌 ..( ) (4)同舍生皆被.绮绣( ) 10.从作者的成长中我们不难看出,除勤奋刻苦外,他还有许多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你把体会最深的两点写在下面。(2分)

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1)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__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曹操《观沧海》) (3)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木兰诗》) (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5)李白《行路难》中充满信心展望未来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有冬景、表达惊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8)《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⑴切问而近思 (2). ⑵日月之行 (3). 若出其中 (4). ⑶关山度若飞 (5). 寒光照铁衣 (6). ⑷会当凌绝顶 (7). 一览众山小 (8). ⑸长风破浪会有时 (9). 直挂云帆济沧海 (10). ⑹忽如一夜春风来 (11). 千树万树梨花开 (12). ⑺但愿人长久 (13). 千里共婵娟 (14). ⑻人生自古谁无死 (15). 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对课内古诗词的默写和理解的掌握。(1)—(4)是上下句默写,要注意:关山度若飞的“度”,会当凌绝顶的“绝”。 (5)《行路难》情感有次起伏变化,前三联抑郁愤懑的,第四联引用姜子牙和伊尹的典故流露出一丝希望,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2018年中考模拟卷(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第1?5题每句1分。第6题每小题1分,第7题2分;书写1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读一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提醒我们无论人生的顺逆都要保持豁达的胸襟。 4 ?《登幽州台歌》中作者独自登台远望,看到天地苍茫辽阔,愈发显得自己卑微渺小,使作者感到无比孤独无助 而伤感落泪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 _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次北固山下》) 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①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②用心泉熄灭如火的嫉妒,用心泉冲尽如尘的虚荣, 生命_________ (才更)会获得无限的轻松。③低语的心泉告诉你_______________ (:;)人心并非你想象的那样险恶,生活也 不像你认为的那般沉重!④远离卑劣的顷轧,躲开世俗的纷争,走近叮咚的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醇净,让生命愈加丰盈生动! (1)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写在横线上。 (2)语段第④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 (3)给第②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写在横线上。 (4)依据画线句子在下面横线上仿写一句话。 7.初中学习阶段,我们阅读过很多经典的名著,很多情节已经深深印入我们的脑海,令我们沉浸其中,回味不已。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两部,选取印象深刻的情节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篇目:《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2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1)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2)□□□□,□□□□。星汉灿烂, (曹操《观沧海》) (3)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5)李白《行路难》中充满信心展望未来的句子是“□□□□□□□,□□□ □□□□”。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有冬景、表达惊喜之情的句子是“□□□ □□□□,□□□□□□□”。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8)《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句子是“□□□□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 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 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 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2.本文作者是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人名)。(1分)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每假借..于殿书之家( )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3)负. 箧曳展( ) (4)余则缊袍敝. 衣处其间( ) 4.选择文中恰当的画线句,将其序号填写到对应横线上。(2分) 作者家贫无书,却能“遍观群书”,离不开他“____________”的勤奋刻苦精神,离不开他“____________”的诚信守时品质。 5.阅读选文结尾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完本文后,小强同学想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副对联,请你使用以下短语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圣贤之道 德隆望尊 色恭礼至 君子之名 上联:先达□□□□传□□□□ 下联:弟子□□□□成□□□□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关中书院学程① (节选)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如何识别冰雹云

如何识别冰雹云 永仁县人工防雹作业人员培训教材看云识天知识 如何识别冰雹云 人工防雹的作业对象是冰雹云。对于冰雹云的识别?目前已经可以利用雷达进行监测。但是?雷达不可能24 小时开机?而冰雹云的生成、发展又很快?不可能 每一次都被雷达监测到,另外?在探测距离较长?或者前方有遮挡的情况下?雷达探测信号衰减较为严重。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作业点必须坚持密切监 24小时值班? 视天空状况?一旦有冰雹云生成、发展立即报告指挥中心?指挥中心 再启动雷达观测?从而达到早发现、早作业的防雹要求。因此?作业人员应该掌握看云识天知识?特别是要能准确判断出冰雹云?清楚地掌握作业有效部位?采用正确的作 业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作业效果。 第一部分看云识天知识 云的概念 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或者两者混合的可见聚合体?底部不能接触地面?地不接触低?底部接触地面的称为雾。 、云的分类 云的形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世界气象组织1956年公布的国际云图分类体 系?根据云底的高度?将云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三族?再根据云的外形?将云分为十属二十九类。其中低云有积云(Cu)、积雨云(Cb)、层积云(Sc)、层云(St)和雨层云(Ns)?中云有高积云(Ac)和高层云(As),高云则有卷云(Ci)、卷层云(Cs)、卷积云(Cc)。一般来说?高云云底在 4.5公里以上?中云云底在 2.5-4.5 公里?低云云底为0.1-2.5 公里。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云属经常会伸展至其它层?如属于中云族的高层云可能伸展至高云族所在的层次?积云和积雨云能伸展至中云族和高云族所在的层次。 在上述三族十属云中?高云一般是不会产

吉林省长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9 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 28 道小题。共 6 页。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 60 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 15 分)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口口口口口。 ( 《诗经·蒹葭》 )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陈子昂《登幽州台 歌》 ) ; 3.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杜甫《春望》 ) 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5. 孔子见贤思齐,以贤为师,曾有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求教的佳话。 《论语》中能体 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6.真诚的友谊不会因离别而愁苦,不会因距离而淡漠。只要心怀挚情,千山万水不再 遥远。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对此是这样表述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月,感月之阴晴圆缺,悟人之悲欢离合,从而生发出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8.梁衡说:“好文章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岳阳楼记》就是这样的典范,范仲淹在此文中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政治理想提炼为: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震寰宇而醒人智,承千古而启后人。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 分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 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 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016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对联。(第1-8题每句1分,第9题2分;书写1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3.,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8.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9.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诵”“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 二、阅读(46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本文作者是东晋诗人____(人名)。(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屋舍俨然 (2)便扶向路____ 1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2分) 13.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2分) 14.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3分) (乙)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5分)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5.“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1分) 16.“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沙枣 梁衡 沙枣是农田与沙漠交错地带特有的树种,研究黄河沙地和周边的生态不能不研究沙枣。 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冰雹云闪电活动特征及应用分析

冰雹云闪电活动特征及应用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冰雹云频繁活动地区的闪电定位系统探测得到的数 据结果,综述冰雹云活动期间闪电频次与对流强度的关系、正负地闪频率特征、 云闪在冰雹云降雹时段的比例特点,体现正闪/总地闪比例随云闪/总闪比例的变 化特征并分析二者关系。详细分析降雹时次正负地闪频率变化,总结冰雹云电荷 结构,初步探索冰雹云闪电特征成因和对降雹量影响,结合人工防雹模型推广运用,提高雹灾临近预报能力及人工防雹水平,减少损失。 关键词:冰雹云;云闪;地闪;正地闪;电荷结构;人工防雹 引言 闪电定位系统作为一种成本和维护费用较低的大气监测仪系统,探测范围广,可以无人值守不间断工作,实现西北大范围对流云的监测,如果能从闪电特征及 早识别和预警冰雹、暴雨、龙卷等发生及演变趋势,应用雷达进一步识别和指挥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将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和效益,也为认识和分析强对流天气电 学机制提供观测事实,研究强云的荷电结构和对流天气演变中闪电特征及其与气 象条件的关系,最后达到降低冰雹灾害目的,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1冰雹云闪电总数、地闪数目规律 1.1华北雹暴闪电活动规律 统计石家庄强雷雨云和暴雨云闪电特征可知,雷雨日每小时正地闪平均比率 为23.5%,雷雨日总闪平均次数显著偏少,相应云闪比率下降较多,云闪平均次 数占总闪平均次数的13.68%。对正闪比例云闪比例做拟合,发现弱对流天气点相 对离散,没有特别规律。石家庄暴雨日每小时正地闪平均比率为14.3%,比冰雹 日明显偏少。暴雨日总闪平均次数与冰雹日相差不大,云闪平均次数占总闪平均 次数的23.09%,也比冰雹日偏少。六次闪电拟合发现,随着云闪次数上升,正闪 比例会先上升再下降。 1.2西北雹暴闪电活动规律 西北内陆地区冰雹云发源于山区,有较为固定移动路径,多受地形热力抬升 作用,一次冰雹过程在多个地方产生降雹,常伴有较强降水。西北地区正地闪最 高占总地闪数40%,最低为15%,平均为24.5%,偏高正地闪率体现了冰雹灾害 天气有别于弱对流天气电学特征,对流强度和正地闪比率有较好相关性。西北冰 雹云闪电活动中没有明显正闪比例随云闪比例增加而增加趋势,但是云闪比例增 加到一定程度时,正闪比例下降。 2雹暴天气闪电活动特点 2.1冰雹云发展过程 冰雹云生命演变史可划分为发生、跃增、孕育、降雹和消亡五个阶段。出生 阶段是从对流云初生到云体迅速发展阶段,云体不断生消,垂直发展缓慢,雷达 回波强度≤20dB;跃增阶段雷达回波顶高度增高,云体垂直发展迅速,云体内回 波强度和回波高度迅速增长;孕育阶段回波顶高度、强度不再迅速增长,但强回 波区扩大;降雹阶段是降雹开始到降雹终结,随着地面降雹,回波顶高、回波强 度迅速下降;消亡阶段是指降雹云分裂、瓦解和消散。 2.2冰雹云闪电频数特点 2005年5月31日北京门头沟区出现自西向东并穿过北京城区的雷暴过程, 大部分地区出现雷阵雨,14时25分左右地面观测到较强降雹,直径2-3厘米, 持续约10-15分钟。该雷暴为一单体,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但移动较快。使用

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吉林省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请在试卷上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字扣0.5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请在下面田字格中端正书写名句和对联(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书写1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 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的千古名句是:□□□□□□□,□□□□□□□。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人们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8、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 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今年端午节的时候,学校文学 社举行征联活动,请你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出下联。上联是:喜迎盛世龙舟竞渡,下联是:□□□□□□□□。 二、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知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巳矣”(《子张》) 【注释】①知:(zhì)记住。②厌:满足。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④及:赶上。 ⑤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⑥亡(wú):指不知道的东西。 9、《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经典著作之一。(1分) 10、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解释不同的是(2分) ⑴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⑵五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自省.也⑶诲.汝知之乎/诲.人不倦 ⑷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省”的具体内容。(2分) 12.请写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吉林省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共6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6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 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您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1分,第8题每小题2分)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二章) 2.□□□□,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两句通过对鸟动态的描写,展现出春的生机与活力。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建功立业愿望的句子是:□□□□□□□,□□□□□□□。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1)“仰面”中“仰”的读音是。 (2)“颓唐”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 A.精神萎靡 B.心情悲痛 C.神色自若 D.表情严肃 (3)语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标示引文中内容的省略 B.标示欲言又止,断断续续 C.标示余意未尽 D.标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6.“不过那天我还是整天无精打彩,因为我还有点晕船”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改为“”。(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7.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儿》) A.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 8.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

吉林省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2018年中考模拟卷(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第1~5题每句1分。第6题每小题1分,第7题2分;书写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读一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提醒我们无论人生的顺逆都要保持豁达的胸襟。 4.《登幽州台歌》中作者独自登台远望,看到天地苍茫辽阔,愈发显得自己卑微渺小,使作者感到无比孤独无助而伤感落泪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①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②用心泉熄灭如火的嫉妒,用心泉冲尽如尘的虚荣,生命________(才更)会获得无限的轻松。③低语的心泉告诉你________(: ;)人心并非你想象的那样险恶,生活也不像你认为的那般沉重!④远离卑劣的顷轧,躲开世俗的纷争,走近叮咚的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醇净,让生命愈加丰盈生动! (1)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写在横线上。 (2)语段第④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给第②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写在横线上。 (4)依据画线句子在下面横线上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初中学习阶段,我们阅读过很多经典的名著,很多情节已经深深印入我们的脑海,令我们沉浸其中,回味不已。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两部,选取印象深刻的情节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篇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上面两文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__________ (2)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雹云的形成有哪几个阶段

冰雹云的形成有哪几个阶段 相信对物理知识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要想形成冰雹就需要很多条件,这当然也包括冰雹云的存在。冰雹云的形成有哪几个阶段?这也是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问题,这样的云我们在盛夏常常看到。在形成阶段中,云中全部为比较规则的上升气流,在云的中、上部为最大上升气流区。上升气流的垂直廓线呈抛物线型。一般不会产生雷电。在其形成阶段,淡积云向浓积云发展。云的垂直尺度有较大的增长,云顶的轮廓逐渐清晰,呈圆弧状或花菜形,云体耸立成塔状。在这一阶段,云中全部为比较规则的上升气流,云的中上部是最大气流上升区。此阶段经历的时间大约为15分钟,一般不会产生雷电和降水。 成熟阶段 从浓积云发展成冰雹云,就伴随雷电活动和降水降雹,这是成熟阶段的征象。在成熟阶段,云除了有规则的上升气流外,同时也有系统性的下沉气流。上升气流通常在云的移动方向的前部。往往在云的右前侧观测到最强的上升气流。上升气流一般在云的中、上部达到最大值,浓积云逐渐发展成冰雹云。此阶段,云中除了有规则的上升气流外,同时也有系统性的下沉气流。上升气流通常在云的移动方向的前部,气流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云的中上部,其速度可以达25—60

米每秒,甚至更高。下沉气流是一支从云的中下部倾斜地穿出来的气流,它对雷雨云的发展成熟不单纯起消极作用,还与上升气流一起构成云中的铅直环流。对流云的厚度与起水平尺度具有同一数量级。这是对流云与其他种类云最重要的差异之一。 消散阶段 一阵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加冰雹之后,冰雹云就进入了消散阶段。这时,云中已为有规则的下沉气流所控制。云体逐渐崩溃,云上部很快演变成中、高云系,云底有时还有一些碎积云或碎层云。 希望大家看过上面的详细介绍之后,能够对冰雹云的形成阶段有了比较深刻印象。雹灾有哪些危害?这就需要大家平时多关注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才会对冰雹云以及冰雹灾害有更多认知。

吉林省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 (含答案)

吉林省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在田字格中或横线上书写诗文名句、对联和交际语句,(第1——7题每题1分,第8、9题,每题各2分,书写1分) 1、关关睢鸠,。(《诗经·关睢》) 2、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4、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5、,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借明月对远隔千里的胞弟表达思念和祝愿的句子是,。 7、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核弹专家林俊德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我们可以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来概括他无私奉献的一生。 8、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 下联:。 9、暑假,王阳同学和爸爸、妈妈去长白山旅游。在大巴车上,王阳看见邻座的一位中年男子在吸烟,他对男子说了几句话后,男子立刻熄灭了香烟,并表示歉意。假如你是王阳,请把委婉劝阻男子的话写下来。 二、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017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吉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相应的方框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对联和正确答案。(第1~5题每句1分,第6题每小题1分,第7题2分;书写1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当与朋友远别时,我们会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赠别壮行。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周敦颐《爱莲说》中“□□□□□□,□□□□□□”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世界需要爱。②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③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_________( , ;)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④_________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④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触动过我们的心灵,令我 们沉浸其中、回味不已。请从下面篇目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乡愁》《最后一课》 篇目:《______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吉林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7题15分) 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韩愈《马说》)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崔颢的《黄鹤楼》中通过眼前所见景物,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的两句诗是: , 。 4.《登幽州台歌》中作者独自登台远望,看到天地苍茫辽阔,愈发显得自己卑微渺小,使作者感到无比孤独无助而伤感落泪的语句是: ,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我登上山顶,[A]拂去了心头的疲惫,[B]丝丝山风袭来,[C]燥热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①我回首仰望,葱茏草木掩于山间,悬崖峭璧,像是斧劈一样,透着粗犷与危耸。眺望远方,碧蓝的天空,青翠的山峦,还有不远处的城市,一切景物尽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蕴沁入每个人的心间。为了体验别处风景,也考虑到同学们的身体状况,我们下 山选择了乘后山的索道而行。后山因为 ..也别有一番幽静之美。 ..无前山的磅礴大气,但是 (1)语段中加点的一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2)“粗犷”一词中“犷”的读音是“”。 (3)画线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将其中的“”改为“”。 (4)[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只填序号) (5)语段中①处应该用的标点是 ( ) A.; B., C.。 D.!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道道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C.你要是走过淮河,乘着轮渡,轮渡扯着呜呜咽咽的笛声,就有些像这种固定不变的东西。 D.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7.关于重音表达的效果,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知道你注意保护环境,重音为“我”。(别人不知道) B.我知道你注意保护环境,重音为“知道”。(有人认为我不知道) C.我知道你注意保护环境,重音为“你”。(保护环境的还有没有别人我不知道) D.我知道你注意保护环境,重音为“环境”。(我知道你对环境的态度) 第二部分阅读(8~23题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10分) 小石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