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芯片(proteinchip)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蛋白质芯片(proteinchip)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蛋白质芯片(proteinchip)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

肖仔婧14301050266

蛋白质芯片,又称为蛋白质微矩阵(protein micro array),是大量的蛋白质分子,例如抗体或抗原分子,或肽链有序排列固定在载体薄片上形成的。

基本原理

将各种蛋白质有序地固定于滴定板、滤膜和载玻片等各种载体上,然后,用标记了特定荧光的蛋白质或其他成分与芯片作用,经漂洗将未能与芯片上的蛋白质互补结合的成分洗去,再利用荧光扫描仪或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测定芯片上各点的荧光强度,通过荧光强度分析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由此达到测定各种蛋白质的目的。

固定在芯片上的蛋白可以是:抗原、抗体、小肽、受体和配体、蛋白质-DNA 和蛋白质-RNA复合物等。而抗体芯片是蛋白质芯片的主要类型,它的称谓来源于免疫学角度,由于其在微生物感染检测中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是蛋白质芯片研究中进展速度较快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检测方法有双抗体夹心法,样品标记法。

双抗体夹心法:捕获抗体排列于膜或玻片上,加入样品孵育,再加入目标蛋白的生物素标记抗体,最后,HRP-链霉亲和素或荧光素-链霉亲和素用于检测芯片信号。

样品标记法:样品中的蛋白用生物素标记,然后与捕获抗体一起孵育,对照蛋白加入到样品中来监测整个反应过程,包括生物素标记和标准化。结合在芯片上的蛋白利用HRP-链霉亲和素来检测,最后采用化学光或者HiLyte?Fluor 555-链霉亲和素来检测信号。

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药物筛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某些

蛋白质的变化有关,如果以这些蛋白质

构筑芯片,对众多候选化学药物进行筛

选,直接筛选出与靶蛋白作用的化学药

物,将大大推进药物的开发。蛋白质芯

片有助于了解药物与其效应蛋白的相互

作用,并可以在对化学药物作用机制不

甚了解的情况下直接研究蛋白质谱。还可以将化学药物作用与疾病联系起来,以及药物是否具有毒副作用、判定药物的治疗效果,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另外,蛋白芯片技术还可对中药的真伪和有效成分进行快速鉴定和分析。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图

样品标记法原理图

疾病诊断:蛋白质芯片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有着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蛋白质芯片能够同时检测生物样品中与某种疾病或者环境因素损伤可能相关的全部蛋白质的含量情况,即表型指纹。表型指纹对监测疾病的过程或预测,判断治疗的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Ciphelxen Biosystems公司利用蛋白质芯片检测了来自健康人和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样品,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发现了6种潜在的前列腺癌的生物学标记。Englert将抗体点在片基上,它检测正常组织和肿瘤之间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发现有些蛋白质的表达,如前列腺组织特异抗原,明胶酶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给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途径。应用蛋白质芯片在临床上还发现乳腺癌患者中的28.3KD的蛋白质;存在于结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的血清13.8KD的特异相关蛋白质。

优点:直接用粗生物样品(血清、尿、体液)进行分析;同时快速发现多个生物标记物,小量样品;高通量的验证能力;发现低丰度蛋白质缺点:成本过高,需一系列昂贵的尖端仪器;芯片的标准难以确定芯片有可能存在特异性;样片制备和标记操作程序还需简化

蛋白质芯片的综述

蛋白质芯片的综述 摘要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如蛋白质组学研究、新药的开发、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和疾病检测等。论文详细介绍了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芯片介质及蛋白质的固定技术,论述了蛋白质芯片在肿瘤研究,食品检验的应用以及传染病检测中的研究概况。分析了蛋白质芯片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肿瘤,食品检验,传染病检测,应用 蛋白质芯片的研究工作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技术日趋成熟。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技术因具有高通量平行分析、信噪比较高、所需样品量少,以及可直接关联DNA序列和蛋白质信息等优点,自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医学诊断学等领域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 1.蛋白质芯片介绍 1.1 技术原理 蛋白质芯片是由固定于不同介质上的蛋白微阵列组成,这些蛋白包括抗原、抗体及标志蛋白,然后用标记的或未经标记的另外一个蛋白,如抗原、抗体或配体进行反应,有的需要经洗涤后再加入标记的二抗进行反应,从而达到放大抗原抗体反应的目的。所用的标记物有荧光物质,如Cy3(青色素,一种荧光染料)和Cy5等;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发光物质等;其他分子,如免疫金标记,然后再进行银染对反应结果显色。反应结果用扫描装置进行检测或用肉眼直接进行观察。 1.2 蛋白质芯片的介质 目前作为蛋白芯片的介质有滤膜类、凝胶类和玻璃片类,前2种介质的优点是能够保持所固定的蛋白的三维结构,但缺点是由于其质地较软,所以不能满足机械点样的强度,同时凝胶类的蛋白质芯片所点样品容易发生扩散。玻璃片的优点是成本低和性能稳定,可满足高强度的机械点样。此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的液相芯片技术使蛋白芯片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其被喻为后基因组时代的芯片技术,也可称为灵活的多种被分析物质的检测 ( 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xMAP)技术,xMAP技术是集流式技术、荧光微球、激光、数字信号处理和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物分子高通量检测技术,这种技术将流式检测与芯片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生物芯片反应体系由固相反应改变为接近生物系统内部环境的完全液相反应体系,因此也被称为液相芯片技术[1]。 光学蛋白芯片也是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是将高分辨的椭偏生物传感器技术和集成化多元蛋白质芯片技术相结合发展形成的生物分子识别和检测技术。该技术的优点是无需标记待检样品,无需预处理直接检测非纯化分析物,样品用量少,检测时间短并且可以进行多元检测。 1.3 蛋白质的固定 将蛋白质固定于芯片上的方法很多,各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在单位面积/体积上固定最大量的蛋白质并保持其天然构象,该环节成为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 蛋白质的固定可以分为两类:非专一性固定和专一性固定,非专一性固定即通过被动吸附的方式使蛋白质结合到相应的介质上,如硝酸纤维素膜和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玻片通过被动吸附蛋白质的氨基或羧基来固定蛋白质,此方法产生的芯片背景值往往较高。 1. 4 蛋白质芯片的检测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 (1961-2003) 历史沿革表明,本课程历史悠久,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代代相传,环环相扣。 1961年初,全增嘏先生以“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名义率先在国内独立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61年下半年—1965年,刘放桐接替全增嘏先生承担整个课程的教学,并编写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相当一部分流派的讲义。1966年—1977年由于十年动乱教研工作停顿。1977年起,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得到恢复。全增嘏在尹大贻、陈京璇、黄颂杰等辅助下酝酿主编《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重新着手编写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79年,为了加强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刘放桐、黄颂杰、张庆熊等从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分离出来成立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吸收了原在马哲的陈学明参加(他于2002年才重返马哲教研室)。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此得以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1980受教育部委托分别开设了“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师进修班”(义务性),为一些兄弟院校培养本课程第一批师资。1986年再次开办。 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放桐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它最早为我国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份虽并不完善、但较完整的教学框架和较系统的材料,它在80年代一直是国内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同年全增嘏获准设立国内第一批西方哲学史博士点。1983和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全增嘏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大部分统稿工作由黄颂杰担任),其中下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属“现代西方哲学”。 1985年起,文革后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俞吾金、张汝伦、王新生、汪堂家、莫伟民、佘碧平等继刘放桐和黄颂杰、张庆熊、陈学明等人之后先后开始参与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教学(由辅导到主讲)。他们逐渐成了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使本学科始终能生气勃勃。

临床肿瘤学概论___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 参考书:现代肿瘤学汤钊猷主编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 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教学内容 1.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协同致癌作用 3.肿瘤的播散: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 4.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 2.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学 教学内容 1.肿瘤病因学概述 2.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 3.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4.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在《应用伦理学》获得校级精品课程之际,我们一方面感到教学改革成果得到大家肯定和认可的欣慰,另一方面意识到这一荣誉是对今后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鞭策和激励。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下面是我们新一轮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 计划设想。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始终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 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2、着力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使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充分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使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理论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崇高的道德风范和较强的教研能力。换言之,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影响学生,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带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加强课程建设,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学法,探索教学规律,力求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把《应用伦理学》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二)强化“实践育人”意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教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开展课题调查研究已成为《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些年来,《应用伦理学》课程注重开展实践教学,以课题调查研究为把手,连续八年多发动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学期不仅举行优秀调查研究报告交流展示活动,而且还编印累计八本《复旦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汇编》(详见本网站“实践教学”、“教学视频”栏目以及“教学展示”栏滚动照片)。在新一轮的《应用伦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活动中,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亮丽特色,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开展“课

复旦大学校园网二期工程规划.doc

校园网二期工程规划 1. 97年度校园网规划 继96年度校园网正式开通并完成一系列基本网络设施和应用的建设后,97年度的校园网工作任务将以更大、更快和更多为主要目标,覆盖骨干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服务、系统运行四大方面。骨干网络建设工作将以即将完工的邮电电话计算机网光缆铺设和以前的小规模的网络骨干网主体为基础,大规模延伸骨干网,进一步扩大外围网的组网规模,提高网络整体运行效率,加强骨干网安全和网管功能。应用系统建设将依托Internet和上海市教育网、科技网和邮电网,以网络数据库为核心,开拓有我校特色的高速先进网络应用。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资料的信息电子化问题。规范服务管理、加强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被列为本年度的另一重点工作方向。服务管理和系统运行维护将用规范化,制度化,专人化来改变目前的服务混乱状况。 二期工程拟于1997年4月~1999年4月。计划将在两年的时间内将整个高速网络覆盖 复旦校园的所有大楼。 2.二期工程框架 2.1网络结构 校园网二期工程采用分级的网络结构。 一级网络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提供一个高速的网络通信平台以及最重要的 信息资源,由三个主要节点(一级中心点)和高速网络组成。 二级网络包括各院系大楼的局域网。由45个分支节点(二级中心点)和中 速的网络构成。

光纤布线已于1997年2月完成。 2.2节点内部网络 2.2.1 主节点(一级中心点) 主节点是一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主节点分别是逸夫楼、新行政楼,文科图书馆。主节点提供校园网的主要信息服务功能,因此各主节点的局部网络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 高速、交换式的网络,155M ATM。 (2) 按全网平均在线用户数2000计算,每个用户端口带宽需求约为10Kbps。 (3) 主干网任意点吞吐能力不应小于20Mbps. (4) 具有容量大、处理能力强、容错的、有备份功能的服务器,并独立接入高 速主干网,提高服务器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 (5) 交换设备支持至少64个虚网的划分功能,可以为MAC base或port base。 (6) 交换机具备简单路由功能,能完成虚网之间的路由交换。 (7) 主干网上的各用户接入端口是应是可管理的,并能提供多种网络互连规 范。 (8) 重要的端口及网络线路是冗余的。 (9) 关键性设备具备单点故障解决能力。 (10) 具有高速的对外接口。 2.2.2 分支节点(二级中心点) 分支节点包括45幢大楼内的局域网。每个局域网应该有以下特点: (1) 具有高速端口与主干网相联。 (2) 连接设备具有光纤端口,可通过光纤与主交换设备直连。 (3) 网络设备可以接受网管平台的管理。 (4) 服务器和管理系统组成的局域网为高速交换式网络。其余的局域网可为非 交换式网络。 (5) 最终用户基本上以以太网方式接入主干网。

第二章 弗雷格:现代逻辑之父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弗雷格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张庆熊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 【提要】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中阐述了三条基本原理,这三条原理一方面说明他为什么要构造他的人工语言系统,另一方面说明算术何以能够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这是从哲学的高度出发论证他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基础。 弗雷格(Gottlob Friedrich Ludwig Frege,1848-1925)于1897年发表《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Begriffsschrift,eine der arithmetischen nachgebildete Formelsprache des reinen Denkens)。这本薄薄的书可谓现代逻辑的开山之作。它奠定了数理逻辑中的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的基础。然而,对于这本逻辑史上划时代的专著,在当时却少有人问津。弗雷格反思其原因,认为除人们对那陌生的符号系统望而生畏外,还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构造这一系统的理由。他在1884年发表了专著《算术基础》(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在这本书中,他没有使用数理逻辑的符号,而是哲学理论上论证他所构造的人工语言系统的基本原理,指出严格区分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的必要性;强调决不要忘记概念和客体之间的区别;对当时所流行的逻辑学和数学中的心理主义展开批判。他认为逻辑是数学的基础,数的概念可以被定义为逻辑的类的概念,而类则被看成概念的外延。可以说,《算术基础》一书是弗雷格在哲学的方面为他的数学基础研究中的逻辑主义的方案奠定基础。 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中所提出的原理一共只有三条,下面我们就结合考察这三条原理来评述弗雷格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逻辑规律的客观性 在弗雷格所处的时代,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占支配地位。按照这种心理主义的观点,逻辑推理是一种思维的活动,思维的活动是一种心理的活动,所以逻辑的规律可以还原为心理的规律,逻辑的真理是一种主观的真理。弗雷格认为,这种心理的观点就如压在逻辑和数学成长之树上的巨石一样,为使逻辑和数学研究得以顺利展开,必须搬开这块巨石。为此,他在《算术哲学》导言中所列出的第一条原理就是: “严格区分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1 弗雷格认为,这种心理主义的观点混淆了逻辑本身和从事逻辑推理的心理活动。一个人在从事逻辑推理的时候,确实发生心理的活动。这种心理的活动是主 1G. Frege,Die Grundlage der Arithmetik. Eine Logisch-mathematische Untersuchung über den Begriff der

复旦大学2020年招生政策解读

复旦大学2020年招生政策解读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即将开始,广大考生对复旦大学的招生政策、培养模式等方面有诸多疑问,为帮助同学们填报志愿,顺利报考复旦,复旦大学招办主任来回答考生最关心的7个问题。 2020年复旦大学招生录取政策有何特点 复旦大学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不断优化招生录取政策,吸引最优秀的、适合复旦人才培养理念的才俊报考。整体而言,复旦大学今年招生录取政策有如下6个特点: 1.今年复旦大学本科安排35个招生专业(类)招生,涵盖了79个专业,为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提供了更宽的口径,为考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2.今年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工智能(纳入工科试验班(新工科本研贯通)大类)、口腔医学3个招生专业。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西班牙语、护理学(助产士方向)等专业一样,它们都是近年来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新增,且广受考生关注的专业与方向。 3.随着复旦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深入开展,招生与培养环节贯通,如新闻传播学类(卓越新闻人才计划)、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经济学类(含数理经济拔尖项目、经济学专业国际项目和复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2+2双学位项目)、经济管理试验班、数学类(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自然科学试验班(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技术科学试验班(卓越班)、工科试验班(新工科本研贯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保密技术(国家保密学院)、软件工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临床医学(8年制本博连读)(卓越医生计划)、临床医学(5年制)(卓越医生计划)等专业(类)人才培养能级不断提升,均是社会反响热烈、考生关注度较大的招生专业(类)。 4.复旦大学进一步深化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理念,在部分省市提前批设置自然科学试验班、技术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医学试验班等招生大类。此举有利于传播通识教育理念,大幅提高考生录取几率,有效满足专业志愿。 5.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今年继续分代码招生,国标代码为19246,在教育部及各省级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中名为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学历、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统一为复旦大学。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2019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正式启动。复旦大学医学人才培养开启了新的篇章。 6.为保护高考统招考生的利益,保送生、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含浙江三位一体)、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录取均不占用现公布的高招计划数。 复旦大学本科教育有什么特点及优势 复旦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掌握未来的复旦人。复旦紧紧围绕一流育人质量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一步巩固本科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论文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1年5月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XXX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081班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蛋白质芯片是一种研究蛋白质组学的新技术,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如蛋白质组学研究,新药的开发以及疾病的临床诊断等,具体为用于构建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受体一配体检测,靶目标和靶向药物筛选,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肿瘤诊断等。本文从蛋白质芯片的概念、基本原理、制备及检测方法、蛋白质芯片的应用及展望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制备;应用;发展前景 生物芯片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才发展起来的,是一项融电子学、生命科学、物理学于一体的崭新技术,可分为DNA芯片、蛋白质芯片以及芯片实验室三类。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顺利实施,业已产生的大量DNA序列数据刺激人们去发掘湮没于其间的“珍宝”——功能基因组数据。因此,以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和体现者——蛋白质为研究对象的蛋白质组学越来越显得重要。 蛋白质芯片的发展将会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从而推动疾病诊断、药物筛选、个性化药物的的生产和应用等发生重大革新。因此,利用蛋白质芯片分析蛋白质功能就必然是一种趋势。蛋白质芯片具有传统蛋白质检测技术所欠缺的优势,为蛋白质检测及蛋白质组学研究等方面开创了新的方式,对蛋白质检测及蛋白质组学研究等的发展期了推动作用。虽然蛋白质芯片技术为人们的研究提供可很大的便利,但其本身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所以对其本身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继基因芯片后的又一种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技术平台。 1 蛋白质芯片的概况 1.1 蛋白质芯片的概念 现在的蛋白质芯片[1]是指在固相支持物(载体)表面固定大量蛋白探针(可以

复旦大学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作业01

作业1:阅读2011年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规划(ITRS)https://www.360docs.net/doc/fb3473369.html,/ 题目1-3为必做题,参考“Executive summary”,其余选做。选做题目需要参考其他文档,见题目后面括号中的文档名。 注:技术节点以“DRAM”为准。 1.最小特征尺寸 a.请说明以下概念的区别:DRAM 1/2线宽、MPU 1/2线宽、光刻栅长以及物理栅长。 b.作图比较DRAM 1/2线宽、光刻栅长和物理栅长三个技术参数随年代的变化。 c.每个技术节点DRAM 1/2线宽减少多少?(以比例表示) 2.四个技术节点(32,22,16,10 nm)的比较: a.作图说明高性能器件和低功耗器件工作电压的预期值。 b.作图说明四个技术节点高性能器件和低功耗器件阈值电压和工作电压的预期比值。 c.作图说明四个技术节点芯片尺寸的预期值。 d.作图说明四个技术节点最高时钟频率的预期值。 e.作图说明四个技术节点功率耗散的预期值。假定你同时知道源电压的预期值,则这 些预期暗示着对32 nm技术节点和10 nm技术节点平均工作电流怎样的要求? 3.缺陷的数目及光刻版数目 a.作图对比2005版和2011版关于缺陷数目的规划(CPU和DRAM)。 b.作图表示CPU和DRAM光刻版数目在各个技术节点的变化。 4.驱动电流(I on)和关断电流(I off)(Process Integration, Devices, and Structures) a.作图说明四个技术节点驱动电流(mA/um)的预期值。 b.作图说明四个技术节点关断电流(nA/um)的预期值。 c.作图说明四个技术节点驱动电流和关断电流的预期比值。 5.本征延时(Process Integration, Devices, and Structures) a.作图说明四个技术节点CV/I的预期值。 b.作图说明相应CV/I和时钟频率的预期比值。 6.氧化层厚度(Process Integration, Devices, and Structures) a.作图说明四个技术节点栅氧化层厚度的预期值。 b.作图说明四个技术节点的栅漏电流密度的预期值。 7.硅片表面处理(Front end processes) a.作图说明随年代硅片表面颗粒大小和数目的要求。 b.作图说明随年代可动离子密度的变化。

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发表时间:2016-05-24T14:14:25.3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布威海丽且姆·阿巴拜科日奥布力喀斯木·图尔荪[导读]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蛋白质芯片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组的新技术,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新疆维吾尔 848000) 摘要:蛋白质芯片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组的新技术,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该技术在对基因表达、抗原抗体检测、药物开发、疾病诊断等研究方面显示出快速、高效、高通量处理信息的能力。它不仅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也是临床应用中疾病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评测的新手段,其研究成果拓展了与人类健康更加贴近的应用领域。本文主要讲述了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制作、蛋白质芯片检测、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疾病诊断、应用。 1 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芯片又称蛋白质阵列或蛋白质微阵列,它是将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检测试剂或检测探针作为配基以预先设计的方式固定在玻片、硅片或纤维膜等固定载体上组成密集的阵列,能够高通量地测定蛋白质的生物活性、蛋白质与大分子和小分子的相互作用,或者用于高通量定性和定量检测蛋白质。 2 蛋白质芯片的分类及检测方法 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微型化、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根据其结合被测蛋白的介质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化学型蛋白质芯片和生物化学型蛋白质芯片[1]。 2.1 化学型蛋白质芯片该类芯片的构想来源于经典色谱的介质,芯片上所铺的介质可通过疏水力、静电力、共价键等结合被测样品中的蛋白质,然后用特定的洗脱液去除杂质蛋白而保留感兴趣者。其缺点是特异性较差,但目前仍占已商品化并得到广泛应用的蛋白质芯片中的大部分。这一方法具有样品用量小、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高通量等优点。 2.2 生物化学型蛋白质芯片该类芯片的基本原理是将已知的生物活性分子(如抗体、受体、配体、核酸等) 结合到芯片表面,来俘获样品中的靶蛋白。由于生物活性分子的多样性和高度特异性,所以其应用范围和前景都明显优于化学型蛋白质芯片。但由于蛋白质比DNA 难合成,更难于在固相支持物表面合成,且定位于固相载体表面的蛋白质容易因空间构象的改变而失活,造成了该类芯片的开发应用与商品化落后于化学型芯片。 2.3 蛋白质芯片的检测方法 目前在蛋白质芯片检测中应用最广的是荧光染料标记,原理较为简单、使用安全、敏感性高,且有很好的分辨率[2]。用荧光染料Cy3或Cy5直接标记待检测的蛋白质,或用荧光染料标记该蛋白质的二抗,和芯片上的蛋白质结合后,用激光扫描和CCD照相技术对激发的荧光信号检测,用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系统进行分析。对于低丰度的蛋白质样品来说,荧光和化学发光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低,近年来出现的滚环扩增方法对捕获的蛋白质的检测达到了飞摩尔的量级,有望改善荧光检测的灵敏度。蛋白质芯片联合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质谱检测法。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质谱仪具有分析速度快、简便易行、样品用量少和高通量等特点,可直接检测各种体液如尿液、血液、脑脊液、关节腔滑液、支气管洗脱液、细胞裂解液和各种分泌物等。 3.蛋白质芯片的应用 近来在蛋白质的固定、反应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蛋白质芯片的走向成熟铺平了道路,许多研究者已经采用蛋白质芯片作为他们研究的工具。目前,蛋白质芯片被研究人员应用到生命研究的各个领域,如利用蛋白芯片发现新的蛋白并且阐明其功能;寻找与疾病有关或直接引发疾病的新蛋白;发现新的药物靶标和肿瘤标记物。 3.1 蛋白质芯片与疾病的诊断 微阵列的ELISAs在疾病的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同时检测生物样本中的多个指标,敏感度高且需要的样本量少,试剂的消耗量少。在聚苯乙烯的96孔板上固定细胞因子抗体,在5~50ul样本中可一次检测9种细胞因子,检测的灵敏度达到1~10pg/ml,目前已有类似的细胞因子抗体芯片出现,一次可以检测50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可以用于观测用药后病人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可以用来发现食物中的变应原,将已知的多种变应原制成芯片,然后用病人的血清和芯片反应,可以及时找到变应原。通过和正常人血清反应芯片的比较,还可以更进一步研究过敏反应的机理,以及为什么不同个体对同种变应原有不同的反应。 3.2 肿瘤标志物的筛选与检测 近几年来,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与人们的期望仍有距离,利用蛋白质芯片的高通量优点,可以使肿瘤标记物的发现和确认速度大大加快。Roboz等采用SELDI-TOSMS技术,分析了大肠癌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的血清蛋白图谱之间的差异,其中大肠癌患者高表达8.9kD蛋白,而9.3kD的蛋白呈低表达,正常对照组上述两个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组正好相反。实验过程中用胰岛素作为内标参照。根据质谱检测结果患者组8.9kD表达量为正常对照组的3倍。实验结果表明8.9kD和9.3kD蛋白可作为检测大肠癌的肿瘤标记物。Rosty等通过对胰腺分泌液的分析发现,67%(10/15)的胰腺癌患者和17%(1/7)的其它胰腺病患者出现16.57kD蛋白的高表达,免疫分析证实为肝癌-肠-胰腺/胰腺炎联合蛋白。该蛋白≥20mg/ml时,患者患胰腺癌的可能性增大。 4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蛋白质芯片将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提供强有力的工具,相对于DNA芯片研究的进展速度,蛋白质芯片的研究进展显得相对滞后,主要有以下问题待解决:(1)寻找材料表面的修饰方法;(2)简化样品制备和标记操作;(3)增加信号检测的灵敏度,如低拷贝蛋白质的检测和难溶蛋白质的检测;(4)高度集成化样品的制备及检测仪器的研制和开发。这些问题不仅为蛋白质芯片技术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是蛋白质芯片能否从实验室推向临床应用的关键所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和技术的更加完善,如表面化学修饰技术的进步,可以做到在载体上固定多种活性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可获得大量重组高特异性蛋白质用于芯片制作;纳米技术标记的引人可提高芯片检测的灵敏度。蛋白质芯片技术可以对成千上万的蛋白质的活性、功能、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并且使检测系统小型化,大大节约了样本和试剂的用量,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敏感性,使成本效益比大大降低。蛋白质芯片技术作为一项有着广泛前途的新型技术,一旦投入实际应用,将在21世纪医学中的临床诊断、药物研究、环境检测、食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在《应用伦理学》获得校级精品课程之际,我们一方面感到教学改革成果得 到大家肯定和认可的欣慰,另一方面意识到这一荣誉是对今后教学改革和发展的 鞭策和激励。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下面是我们新一轮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 计划设想。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 育教学工作的主题,始终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 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2、着力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学的说服 力和实效性。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使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充分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使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理论功底、 独特的教学风格、崇高的道德风范和较强的教研能力。换言之,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影响学生,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带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加强课程建设,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学法, 探索教学规律,力求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把《应用伦理学》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二)强化“实践育人”意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教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开展课题调查研究已成为《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些年来,《应用伦理学》课程注重开展实践教学,以课题调查研究为把手,连续八年 多发动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学期不仅举行优秀调查研究报告交流展示活动,而且还编印累计八本《复旦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汇编》(详见本网站“实践教学”、“教学视频”栏目以及“教学展示”栏滚动照片)。在 新一轮的《应用伦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活动中,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亮

液相蛋白芯片技术

液相蛋白芯片技术 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由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Luminex研制开发并于2O 世纪9O年代中期发展起来,是在流式细胞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 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和传统芯片技术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生物芯片技术和新型蛋白质研究平台。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推动了功能基因组时代的蛋白质研究,相关的仪器、分析软件以及试剂盒研发备受瞩目并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现拟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免疫诊断和分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综合介绍。 一、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 传统的蛋白芯片技术是将蛋白质分子有序地固定在滤膜、滴定板和载玻片等固相载体上,用标记了特定荧光抗体的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与芯片作用,再利用荧光或激光扫描技术测定其荧光强度,通过荧光强度分析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研究蛋白质功能或免疫诊断的目的。但固相载体难于维持蛋白质的天然构象,不利于蛋白质功能研究。 液相芯片技术在国际上被称之为xMAP(flexible MultilyteProfili ng)技术,其核心技术是乳胶微球包被、荧光编码以及液相分子杂交。液相芯片体系以聚苯乙烯微球 ( beads ) 为基质,微球悬浮于液相体系,每种微球可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标定上特定抗体或受体探针,可对同一样品中多个不同的分子同时进行检测。微球表面可进行一系列修饰以适合固定各

种蛋白、多肽或核酸等生物分子。xMAP技术可应用于蛋白或核酸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分别称之为液相蛋白芯片技术和液相基因芯片技术。 液相蛋白芯片体系主要包括微球、蛋白探针分子、被检测物和报告分子四种成分。在液相系统中,为了区分不同的探针,每一种用于标记探针的微球都带有独特的色彩编码,其原理是在微球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红色分类荧光及发色剂,可产生100种颜色差别的微球,可标记上100种探针分子,能同时对一个样品中多达100种不同目标分子进行检测。反应过程中,探针和报告分子都分别与目标分子特异性结合。结合反应结束后,使单个的微球通过检测通道,使用红、绿双色激光同时对微球上的红色分类荧光和报告分子上的绿色报告荧光进行检测,可确定所结合的检测物的种类和数量。 二、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的特点 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有机地整合了微球、激光检测技术、流体动力学、高速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和计算机运算功能,不仅检测速度极快,而且在免疫诊断以及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方面,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往往也超越常规技术。其技术特点可归纳如下。 1、反应快速,灵敏度高。反应环境为液相、微球上固定的探针与待检样品均在溶液中反应,其彼此间碰撞几率与速度相对于固相芯片或ElISA等反应模式,可增加10倍以上,因此可提高反应速度及灵敏度。抗原---抗体

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 参考书:现代肿瘤学汤钊猷主编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 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教学内容 1.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协同致癌作用 3.肿瘤的播散: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 4.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 2.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学 教学内容 1.肿瘤病因学概述 2.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 3.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4.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在《应用伦理学》获得校级精品课程之际,我们一方面感到教学改革成果得到大家肯定和认可的欣慰,另一方面意识到这一荣誉是对今后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鞭策和激励。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下面是我们新一轮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计划设想。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始终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2、着力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使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充分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使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理论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崇高的道德风范和较强的教研能力。换言之,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影响学生,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带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加强课程建设,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学法,探索教学规律,力求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把《应用伦理学》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二)强化“实践育人”意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教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 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开展课题调查研究已成为《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些年来,《应用伦理学》课程注重开展实践教学,以课题调查研究为把手,连续八年多发动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学期不仅举行优秀调查研究报告交流展示活动,而且还编印累计八本《复旦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汇编》(详见本网站“实践教学”、“教学视频”栏目以及“教学展示”栏滚动照片)。在新一轮的《应用伦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活动中,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亮丽特色,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开展“课上问题课下议”专题讨论会活动;开展“婚恋与伦理”课堂讨论活动;等等,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是贯彻落实通识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们的经验体会和计划打算如下:(1)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将实践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

复旦大学探索建设新型智库

复旦大学探索建设新型智库——合力培育我们的“中国观” 发布时间: 2015-01-24 访问次数: “上海自贸区建设应该成为中国主动参与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切入口”,“一些地方基层治理‘行政有效、治理无效’”,“用10-1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普遍实现允许两胎”,“剩女是主动选择,剩男形势更为严峻”……这些涉及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论断或预测,或许并没有见诸媒体,成为广受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却已悄然潜入、储存进各级各类政府的决策体系,成为政策制定中必不可少的依据或参考。 这些政策建议,有一个共同的出处,叫作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 得益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决定,眼下中国,从高校、社科研究机构和民间组织,智库建设正如火如荼。一个多月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还专门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 在这场正在展开的新型智库建设热潮中,复旦大学已是先行者。在大学智库建设的机制探索上,做了可贵探索。12月5日,由教育部主办的中国高校智库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智库崛起,比一比谁提供的咨政、启民服务更有效 不单比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数,也比比看谁向政府提供的咨政服务、政策建议水平更高,被采纳或被中央高层领导关注批复的数量更多。这是在复旦大学人文社科学者中间出现的新现象。 “到目前为止,我们做了18期亚太问题专报,三分之一都被中央高层采纳。今年上半年,亚信峰会在上海召开,作为亚信会议专家组成员,我们提供的研究报告受到了好评。现在正在集中关注的课题之一,是中美如何在亚太地区走向良性互动……”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开会交流时,旗下拥有美国研究中心、亚太合作与治理研究中心等众多机构的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教授介绍说。 2012年才构建的金砖国家研究中心是复旦大学诸多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中的后起之秀。但它的研究成果已受到从外交部、中联部直到商务部和教育部等多方关注。在此工作的30多名专家中,有分属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国际问题研究、经济、社会、法学等校内不同学院的教授22人,其余10多人为校外兼职研究人员和海外特约研究员。他们中,有人直接参与了金砖国家峰会的组织运作策划,针对金砖国家的一些应急课题做出快速响应,对于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研究和推

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大力支持复旦大学建设

整体规划科学设计打造精品实践研修基地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上好思政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009年,我们有幸成为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首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参观考察活动”承办单位之一;今天,我们又有幸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之一,这是教育部对上海的“厚爱”和“厚望”,我们既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也感到一份巨大动力。 下面,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上海的认识和做法。 一、科学规划,精心做好实践基地的顶层设计 我们感到,上海有幸成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为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搭建了发展平台,需要我们认真培育、科学规划,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要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特点,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出发,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特点,推出个性化研修课程路线,积极引导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善于运用科学理论为学生解疑释惑,引领青年学子健康成长。 二是要聚焦实践研修环节关键要素,从科学规范角度,设计精品研修路线。要开展全市各类社会实践教育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本着“精办、办精”原则,从研修主题确定、研修目标设立、研修线路安排、研修形式策划、安

全保障、规范管理、后勤服务等环节要素着手,开发出系列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路线。 三是要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强研究,着力提升实践研修成果。要为基地建设搭建研究平台、交流平台,完善各类实践教育资源研发,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专题研究,能够真正将研修培训的过程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过程,将实践研修的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成果。 二、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实践基地的制度保障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高度重视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基地建设。我们要把思想上的重视切实落实为人力、物力、财力的全力支持,为基地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是切实体现在工作指导上。我们将成立实践基地领导小组,召开专家研讨会,对基地的建设工作全程介入、深度指导,帮助“实践基地”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各类实际问题和困难。 二是切实体现在政策扶持上。我们将对基地给予政策倾斜,为基地建设注入优质资源。设立“实践基地”办公室,配备精干、得力的组织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确保基地建设高效运行。 三是切实体现在经费投入上。我们将每年划拨专项财政经费,确保基地正常运行,推出精品化实践研修项目。 四是切实体现在制度管理上。我们要根据教育部工作要求,结合上海自身特色,制定《实践研修基地工作管理条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加强动态检查、评估,推动实践基地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