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十二五规划

康复科十二五规划
康复科十二五规划

中国康复医学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为依据,根据中国科协"八大"的总体部署,坚持"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把促进学科发展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新成就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和学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大局,创新思路、找准位置、凝聚合力、展现特色,努力促进学会改革与学科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 通过科学规划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夯实基础,凸显优势,培育品牌,引领创新.积极推进学会自身建设、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培训、对外往来、决策咨询等各项业务的纵深发展,进一步强化桥梁和纽带功能,全面提升学会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努力打造"功能完备,实力一流,运行规范、特色鲜明、政府信任、同行认可"的新型科技社团,创造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三、重点任务 (一)主动承接政府职能,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1.认真贯彻落实"防、治、康"三结合指导方针,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协助卫生部建立健全综合医院-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康复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和完善康复三级服务网络建设.2015年前在全国建立7个国家级区域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建立1所省级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 指导和带动区域内康复医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2.协助卫生部贯彻落实《中国康复医学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康复医院建设标准与管理、、指南》等一系列推进学科发展的重大举措,组建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指导、监督《规划》及相关标准和指南的实施.力争至2012年70%的全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达到标准;2015年在确保90%的全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达到标准的同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至少有2-3所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医学科达到省级重点学科的标准; 3. 受卫生部委托启动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准入和执业注册制度,至2015年力争全部完成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证; 4.受卫生部委托启动《2010—2020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发展规划》—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程.协助筛选、确认国家级和区域康复治疗师培训基地,建立健全康复治疗师培训体系,制定培训大纲、培训目标和培训方案并具体实施; 5.制定常见伤病的临床康复治疗路径和技术规范,推进康复医疗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进程; 6.积极参与西部开发战略和对口援疆、援藏项目.组织协调国内康复医学人力、技术资源,有计划地在新疆、西藏举办康复医学专业培训、科普讲座、咨询服务、技术指导等活动,协调安排来自西部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内地康复医疗机构学习进修, 对西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二)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学会服务功能 1.召开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进一步优化学会理事会结构.按照中国科协要求, 2011年下半年启动"六大"各项筹备工作,根据学会改革和学科发展需求,妥善做好会员代表、理事候选人以及主要负责人的酝酿和推荐工作. 2.以"六大"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学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民主治理结构,理顺学会权利机构、决策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关系,

强化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民主决策和监督制度,推进民主办会进程,防止学会决策的行政化和随意性倾向. 3.健全学会职能部门设置,提升学会办事机构综合服务能力.2012年在秘书处的基础上完成学术交流部、会员服务部、继续教育部、对外联络部、项目管理部、事业发展部等6个常设工作部门的组建.实施岗位竞聘,强化目标管理,细化岗位职责,组建更

加职业化、专业化的学会工作人员队伍,全方位提升学会综合服务功能. 4.服务会员,推进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落实中国科协关于统一会员证号的部署,2011年开始启动会员重新登记换证工作.建立和完善个人会员管理系统,创新会员服务和会籍管理机制,加大服务力度,把为会员服务和保障会员权益切实落到实处. (三)繁荣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 1.丰富学术交流平台,创新学术交流形式.根据本学科综合交叉和跨度大的特点,支持和引导举办跨学科、交叉性、综合性的学术会议,注重围绕学科前沿举办高端学术研讨,推动在线学术交流,创新实用康复医学论坛的组织运作模式,鼓励产、学、研三位一体综合架构,促进学术交流与产业升级的紧密结合,丰富和发展康复医学学科体系. 2.加强学术会议质量管理,培育学术活动品牌.倡导自由探究,鼓励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原始创新.建立健全学术交流评价体系,规范学术交流立项申报程序,营造平等和谐的良好氛围,提升学术交流的影响和会员满意度. 3.提高期刊质量,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继续巩固和强化本会所属学术期刊在各专业领域的核心地位和影响,进一步加强期刊编辑部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论文审核录用程序,提高编委会和审稿专家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和英文版期刊的国际化水平,推进期刊数字化平台建设,着力培育国内领衔期刊和精品学术期刊,提升学会所属期刊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 4.做好2013年第七次世界康复医学大会的筹备和组织服务工作.按照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的要求,与中华医学会紧密合作,科学策划,周密筹备,广泛动员, 全力以赴,力争举办一届大规模、有特色、高水平的经典国际学术会议,全面提升学会在国际康复医学界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四)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培育实用型康复专业技术人才. 1.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和教育规划纲要,以承担卫生部《2010—2020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训项目"为抓手,2011-2012年组建7个建立国家级区域康复医学培训中心和31个省级康复治疗师培训基地,全面启动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至2015年完成4万名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的培训目标. 2.充分利用境外专业资源,积极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康复医学继续教育.继续做好与香港复康会、世界健康基金会、挪威协力会等境外团体的人才培训合作项目,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国内外继续教育资源,共同开发、实施康复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积极推进重点、高端、关键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探索将继续教育与专业人才评价、执业资格认证、职业标准制定等政府委托项目之间的有机衔接,强化继续教育工作的复合功能. (五)助力科研协作, 提高学科研究水平. 1.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设立"中国康复医学科技奖",鼓励、引导和组织专业人员的探索和创新,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协作平台,全方位提升康复医学的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2.组织实施科技部"十二五 "科技攻关项目——慢病康复技术与产品研发,发挥学会专家荟萃、智力密集和各项目参与单位的学科集成优势,科学策划,周密部署,突出重点,分工协作,以项目带动学科发展和康复产业升级,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进程. (六)重视学会科普工作,落实民生科普项目 1. 健全学会科普工作部门,调整、充实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学会秘书处增设科普

工作部,制定学会科普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学会科普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社会化. 2.2012年正式启动面向西部的大型综合性科普项目——"春风行动".由科普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依托各地方学会和专业委员会资源,深入西部各省、自治区,开展包括科普讲座、康复进社区、科普画廊、影像制作、技术示范等系列康复医学科普活动,普及残疾预防及常见伤病的康复知识,改善和提高伤、病、残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能力,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 3.开展应急科普工作.建立储备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康复科普资源,建设和完善应急科普服务支撑体系和应急科普响应机制,及时提供应急响应和科普资源服务. 4.创新康复科普形式,多途径推进学会科普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

网络及各种平面媒体,开设各种形式新颖、特色突出的专题科普栏目,提高康复科普的覆盖面和受众,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健康水平服务.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中国科协、卫生部及其他政府有关部门对学会工作和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支持,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学会工作,推动解决学会工作中遇到的时机困难和问题. 2.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整合各专业委员会、各地方学会资源,发挥学科群优势,制定阶段性工作重点、进度要求和任务目标,推进规划实施. 3.争取政府项目委托经费,拓展合作平台,开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鼓励和吸纳境外资金支持,为规划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撑. 4.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的检测评估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组织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总结评估和表彰奖励.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征求意见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1年12月2日)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和管理,突出中医康复特色,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康复科加强科室康复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第三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中医医院康复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第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医整体观、辨证观与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如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三级医院应开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学术特点,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开设康复病床的,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第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第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第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评定工具的同时,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以配备康复测评系统;并应配备中药浸浴设备、熏蒸(洗)设备、低频治疗设备、电针治疗设备、微波治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水平的设备,有条件可配备手功能治疗设备、运动训练器等设备。第十一条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建立本科室相关管理制度,重点病种的诊疗常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预防并发症,防止发生二次损伤,保证康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三、人员队伍第十二条中医医院康复科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师、治疗师、护士。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第十三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医师具备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对于本科室的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均有连续的人才梯队。治疗师队伍也应体现层次、结构合理,岗位

责任分工明确,团队协作特征鲜明。第十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医生在掌握中医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应接受1年以上的康复医学专业培养,掌握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建立康复理念。住院医师应进行规范化培训,完成住院医师轮转(包括急诊科、重症病房),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重点培训本科室常见病种与功能障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能分析康复评定结果并用于指导临床康复治疗,能掌握康复方法的适用范围,并根据疾病的病种和所处阶段开具相应的康复治疗处方。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熟悉中医特色疗法,对康复科常见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对常见的疑难病与难治性功能障碍形成系统的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能够及时发现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指导下级医师。中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康复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疑难病的诊断和处理疑难重病症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并能结合本学科的发展进行临床科研设计,领导下级医师进行康复医学科的科研工作发展。第十五条中医医院康复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康复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康复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常用功能障碍的评定方法、本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规范、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100首常用方剂的掌握。中医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学习班、进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诊疗技术方法、康复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等,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在某一疾病康复治疗方面有专长。

中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重病症的诊疗技术方法,掌握国内外康复学新进展。中医医院康复科治疗师应系统接受康复治疗技能的培训,具备康复治疗师执业资格。在医师指导下,负责具体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实施。第十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应有从事康复相关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应由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应由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第十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应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康复相关专业临床工作10年以上。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康复特色的传承和创新,科学制订康复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培训计划,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第十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康复科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资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康复理论素养、老专家独特经验、康复学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第十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做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名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第二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在护理人员培训中,要注重专科特色,培养符合科室需要的专科护理人才结构队伍。第二十一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护士应掌握康复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康复科常见病与不同功能障碍的基本护理和方法。应经过康复科规范化培训合格,掌握良姿位摆放、体位转移、二便功能障碍护理、皮肤护理、吞咽功能障碍护理、营养指导等康复科常用护理技术;基本了解康复科特色技术操作的基础知识并掌握相关护理措施,能进行具有康复特色的常见病康复宣教工作。第二十二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护士长是康复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康复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2年以上康复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

中医医院康复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以上康复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第二十三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用中医康复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康复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非药物疗法)应用、辨证论治优良率、中医治疗率、中药辨证使用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区人社局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区人社局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根据要求,现把区人社局关于XX年暨“十二五”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情况 “十二五”期间,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坚决贯彻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的决策部署,牢牢抓住就业和社会保障两个重点,坚持民生为本,立足人才优先,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十二五”期间,我区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扎实开展就业促进、就业扶持、就业技能培训民生工程,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整体功效,提升就业服务能力,优化就业服务质量,努力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先后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招聘会65场次,达成就业意向8355人,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劳动者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就业形势始终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98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260人,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33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就业

局势基本稳定。 (二)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我区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城乡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大病保险全面建立实施,“保基本、守底线”的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基金规模不断增加,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截至XX年底,全区城乡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万人,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职工)、%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余人,实现应保尽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五年进行增资,人均月基本养老金为1777元,比“十一五”期末(1056元)增加721元;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10520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积极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累计发放被征地农民5500人基本养老保险费3434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0周岁以上领取养老金人员11645人3685万元;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享受待遇总人次为79383人次,待遇发放总金额为29811万元。(其中: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人次29476人次,统筹基金支付16670万元;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人次为48143人次,统筹基金支付10884万元;大病救助350余人次,大病救助基金支付700万元;

(完整word版)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建设规划 为了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的开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规范我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根据“十二五”发展计划,本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划。 一、实验室现状 (一)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目前,我系实验室有高级实验师一名,聘用制实验员1名。有建材、测量、力学、土力学实验教师7名,其中,副教授4名,讲师1名,工程师1名,助教1名。多名教师可担任建筑CAD、制图实训等课程的教学。主要问题是专职实验员较为短缺,多数实验室管理任务由教师兼任。 (二)实验室建设状况 实验室现有力学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筑多功能机房5个实验室,面向土木工程和城市规划两个本科专业及工程造价专科专业服务。实验室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设备总值约575万元。目前可开设的实验课程有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土木工程测量、材料力学、建筑CAD、制图实训等课程,可开设各类实验项目30余个。 (三)实验教学情况 实验室名称实验课程名称开出实验 项目数 面向专业 承担人时 数/学年 备注 测量实验室土木工程测量9 土木工程、城 市规划、工程 造价 8640 建材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 5 土木工程、工 程造价 8640 土工实验室土力学 5 土木工程4320

力学实验室材料力学 5 土木工程4320 建筑多功能 机房建筑CAD 土木工程、城 市规划 主要承担 实训课程 设计等任 务 (四)实验室承担科研及教学研究情况 目前,实验室可承担少量的社会建设项目和部分校级科研项目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研究。 二、建设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努力造就一支思想活跃、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完全能够胜任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实验符合教学评估要求,数量充足,实验设备完善,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要求,初步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实验室。 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 按照学院十二五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国家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要求,以学科建设和实验教学的需要为依据,紧紧围绕“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专业结构调整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以科研促进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规范、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四、建设内容 (一)建设项目 完善测量实验室、工程造价及建筑设计实训室、力学实验室,

国土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

国土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一】 “十二五”期间,**市国土资源局在市委、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关心指导下,全局上下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努力破解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矛盾,坚持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全市五年中确定的大事、实事任务,以实际行动为宁东一号工程、机场三期、综合保税区、银川高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旧城改造、枣博园、城市新区建设、孵化园及全民创业园等国家、自治区、市属重点项目提供用地保障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市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整体呈现出重点工作成效突出,基础工作全面推进,执法监管力度到位,改革创新有所突破,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的特点。 20XX年以来,我局被国土资源部授予12336为民服务示范窗口;被自治区政府评为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工程建设先进集体;被自治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评为“全区依法治理示范单位”;被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先进集体三等奖”;被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评为“全区国土资源系统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先进集体”、“20XX年度全区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单位”“30万亩基本农田建设一等奖”;被**市政府评为“创新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政府授予“2009—20XX年度文明单位”称号,“三星级”党支部达标。 一、国土资源“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

(一)围绕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一是加强土地规划管理。从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入手,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安排使用土地。针对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期1997-20XX年)与宁东能源化工 基地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实际,我市率先编制完成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指标为22万亩。同时,为保障重点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高质量完成了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完善工作、评估调整工作,并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实施。二是圆满完成市区土地基准地价测算更新工作。继20XX年完成外业调查后,20XX年初完成了内业测算,确定了4个商业级别、3个住宅级别和3个工业级别的级别体系成果,更新总面积为18.97平方公里。基准地价更新成果于20XX 年经自治区、银川市评估验收。三是全力服务宁东基地及各类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自治区“一号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和资源保障主体,我局始终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全力以赴积极做好征地协调报批工作。为此,我局在宁东管委会特派驻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驻地为企业跟踪服务,及时办理用地报批手续,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十二五”期间,共依法审核并上报自治区政府审批各类建设用地145个批次,涉及项目用地203宗,总用地面积4230.84公顷。共为综合保税区、机场、宁东铁路公司、水洞沟电厂、211高速公路、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新区、创业园、307国道等226个国家、自治区、市属重点建设项目征(占)用土地12.05万亩。四是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充分认识规划

人社局“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_工作总结.doc

人社局“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_工作 总结 “十二五“期间,区人社局紧紧围绕“人才优先、民生为本”的工作主线,充分发挥部门职能,锐意进取,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迈上新水平,为“十三五”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范文” /> 一、“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13558人,比2010年上升59%。农村劳动力转移由2011年的9950人增加至2015年的11000人。2011年以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近10000余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600个,安置就业困难对象2600人次,发放各类岗位补贴、社保补贴3700万元。356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50”人员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题得到有效缓解。城镇登记失业率在 2.6%-3.5%之间,低于

4.5%的控制线。 我区输送机社区、凤凰社区被省人社厅评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输送机社区被评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二)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中村村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以来,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55人,累计征缴保费3637万元。基金滚存结余6004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14人,基金征缴6970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参加人数34562人,参保率9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520人,参保率98.6%,累计发放养老金1654万元。为26个城中村4124名村民办理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已有3500余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财政补贴资金8772.8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由1780人增至3783人,累计征缴失业保险基金257万元。 (三)人才结构日趋优化。坚持人才优先、服务发展,不断

医学院十二五规划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学校“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大学,整体办学水平处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努力实现办学层次、特色构建、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新突破的总体目标。在学校全面深化特色大学建设进程中,医学院紧紧围绕提高办学水平、增强综合实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学校建设特色大学的目标,特制定医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学校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五年来,学院根据学校建设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定位与规划,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资源优势,加强建设,学院的办学条件与办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医学院现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三个本科专业和临床医学(定向农村社区医学)专科专业,在校生1900余名。 师资队伍素质提高。现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13人,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位教师3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其中博士生9名。另有附属医院临床教师115人。 学科和科研建设成果显著。护理学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是省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口腔医学的口腔修复学科是市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在全省率先开展面向农村社区培养临床医学人才,并被确立为全省三个培养基地之一。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获得市厅级以上课题3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6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新世纪教改课题4项。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教学条件建设得到改善。实验仪器设备总资产约1200万元,形成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与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和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并立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室建设五年规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室建设五年规划 为了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室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的开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规范我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根据“十二五”发展计划,本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划。 一、实验室现状 (一)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计算机系成立于1996年,2000年开始招收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已有10多年的办学历史。2001年招收计算机教育专业专科学生,根据高等教育专业规划,2005年开始专业调整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两个专业。2009年与太原师范学院联合办学,招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本科)”专业,2010年开办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时面向全省招生,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2个专科专业,本、专两个层次的学生共13个教学班1350人,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学生1236人,专科学生114人;没有技术型的实验教师,目前,实验室的维护和维修等全部由教师兼任。 (二)实验室建设状况 计算机系现有软件基础实验室1个(60[2010]台),计算机硬件及维护实验室1个(50台微机(2003)、50套电路及接口实验箱[2006]),一个网络实验室(三套实验设备[2006]),实验用房300平方米,不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训需要,缺少重要的实验室。

(三)实验教学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有实验室主要开设《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设计》、《数据库类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论文》、《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学校主办及国家主办的一些竞赛等课程实验实践的教学任务。 (四)实验室承担科研及教学研究情况 实验室主要可以承担教师应用软件、数据库类、语言类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软件开发、课程设计、毕业论文与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各类比赛实验基本条件。 二、建设目标 在我系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建设,使我系实验室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上质量,形成特色鲜明,辐射作用大,示范作用强的教学示范实验室。具体目标如下: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 2、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培养高质量的实验技术人才; 3、建设具备先进的、资源共享的、可以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和管理的软硬件环境; 4、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水平; 5、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带动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人社局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人社局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人社局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人社局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人社局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人社局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社局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省、市人社部门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圆满地完成了“十二五”期间及201X年人社工作任务。现将“十二五”期间及201X年人社工作总结如下。 一、“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整体功效,五年累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0.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以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从“十一五”末的 4.4万人次增到1 37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安全良好,基金滚存结余2379 4.86万元。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五年累计新招录用公务员143人,新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39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才达1342人,高技能人才575人;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2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6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人,省政府津贴2

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配套政策法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实施《XX市XX区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XX市XX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工作,为全区2177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956名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工资。认真开展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劳动关系日趋和谐。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稳步提高,“十二五”末全区劳动用工登记11143人,合同签订率达97%;规范企业用工,企业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率先完成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在三区四县率先推行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在社区办、各乡镇、规上企业共成立13家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委员会),走在全市前列;成立了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调解,调解率达90%。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夯实。依托全区创新的“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建设,在乡镇、村居为民服务中心(工作站)设立社会保障“一站式”服务窗口;积极做好社保业务档案省级达标验收工作,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和居保中心被评为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单位。人社政策宣传不断加强。整合各类资源,丰富宣传形式,构建了一个互联互通、覆盖广泛、信息全面、方便实用的“综合性”区级宣传服务平台,并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基层宣传平台试点区县。5月28日,人社部宣传中心副巡视员龚南相一行来我区调研,对我区人社基层宣传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全国会议上推广。“十二五”期间先后被省就业工作领导组授予“就业工作先进区政府”、被省城乡居保工作领导小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为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一系列挑战,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各项任务。 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二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 三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迈出坚实步伐,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是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 五是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工资分配关系进一步理顺,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上传者知盟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b3586028.html,

六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十一五”时期,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实现较快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是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和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我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我省坚持走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应对危机和复杂局面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十二五”时期,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持续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难度加大;我省人均发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没有改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改善民生任务艰巨。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自身看,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十二五十三五实验室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1-2015或2016-2020年 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一、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现状分析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目前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人数大约在70人左右,一年 级学生是计算机大类招生,未分专业,按其平均人数35人左右计算,本专业每 年承担100人左右的专业教学工作。本专业目前主要的培养方向有:java软件 开发、.NET软件开发、网页设计三个方向,但涉及到的课程面很广,需要使用到的实训室包括:软件实训室、软件开发与测试实训室、网络实训室、硬件实训室和多媒体实训室。 目前计算机系已建立校内实训室4个,如下表: 表-1现有校内实训室 目前计算机系已建立校外实训基地5个,如下表: 表-2现有校外实训基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考虑本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人数情况,及将来本专业可能专升本的情况,现 有的校内实训室对于本专业而言存在如下问题:网络实训室设备落后,数量不足,不能跟上较新的网络技术的实训要求;硬件实训室组装机设备落后,缺乏相关电路板、焊接设备、硬件故障检测设备、打印机等,无法展开如电路板级别的维修、打印机常见故障的维修等实训内容;软件实训室设备不足;缺乏多媒体实训室和IT技术创业实习基地。 现有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还不够,没有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等方面的实训基地。 三、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 1. 建设目标:满足本专业教学的实训要求。实训室建设要根据教学、科研具体情况,务实建设,并能强有力的支撑实践教学,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顺利开展,还能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注重实训室教师队伍建设,以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打造高质量的实训室;实训室建设经费在学校投入为主的前提下,争取校企联合、省、校共建等多种方法,多种渠道筹集经费。 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除了每年组织学生和教师赴实习基地参加顶岗实行之外,争取与企业签订项目开发协议,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学生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加强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切实在顶岗实习中体现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2. 建设内容: 表-3计划新建校内实训室 表-4计划新建校外实训基地

江苏省国税局十二五规划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纲要 ——“十二五”时期国税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坚持“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工作主题,以优化纳税服务和强化税收征管为核心,加速专业化、信息化进程,完善人才强税、廉洁从税的保障体系,努力把江苏国税打造成为服务型税务机关,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江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做出新贡献。 ——“十二五”时期国税工作的发展蓝图。未来五年江苏国税发展的愿景是:力争使江苏国税在全国率先成为法治、服务、责任、和谐、效能、廉洁的税务机关,使之成为一个集优质服务、公正执法、社会认同于一体的政府组织。达成这一愿景,必须始终致力于“优化纳税服务、强化税收征管以及实现人员、流程、技术的现代化”三大战略目标不动摇,从而在新起点上实现江苏国税发展的新跨越,力求使江苏国税成为“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工作主题的模范实践区;借鉴国际经验、推进税收管理专业化、信息化的先行试验区,为率先基本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国税工作的具体目标

国税收入随经济发展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增长。国税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收入规模随经济发展稳步扩大,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的缺口逐步缩小,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税收调控作用更加有效发挥。税收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税收调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的措施更加有力,办法更加灵活,政策效应分析更为准确,反馈更加及时。 税收法治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国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监督体系健全完善,税收执法公开、公平、公正;税收行政救济体系趋于完善;部门协作运转畅通有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坚决有力,税收秩序进一步好转;建成江苏省依法行政示范点。 纳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纳税服务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税收政策法规更加透明,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纳税服务方式手段创新发展,更多涉税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纳税人正当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办税负担明显减轻;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不断提升。 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征管程序不断规范,业务流程简便高效,专业化分工更为科学,现代税收征管体系趋于完善;信息技术对税收征管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信息情报采集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管税取得重要进展;税收征管成本逐步降低,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

在安监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全局2019年工作,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扎实抓好2019年全局各项工作。下面,我对2019年我局工作作简要回顾,就2019年工作提出安排意见。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强有力支持下,在省局的大力指导帮助下,在市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局、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局党组提出的“强基础、严执行,谋创新、求突破,保安全、促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队伍能力建设,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强化机关效能管理,工作运转不断规范,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监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全系统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在2019年实现“创新局面、上新台阶、打翻身仗”的基础上,继续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巩固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的局面。 2019年,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28起,死亡131人。与2019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35起,下降13.31%,死亡人数减少20人,下降13.25%。死亡人数比控制考核指标少死亡9人,比奋斗目标少死亡2人,较大事故比控制考核指标少3起;四项相对指标中,亿元GDP事故死亡率0.368,比控制指标少0.002;煤炭百万吨死亡率0.21,

比控制指标少0.7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3.05,比控制指标少0.25;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6.05,比控制指标少0.12。除工矿商贸企10万业从业人员死亡率外,其余3项指标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其中安全监管系统直接监管的行业领域的生产各项指标控制在考核指标内。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继续保持零事故;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为全省“摘帽”作出积极贡献。全年发生煤矿事故3起,死亡3人,比年度控制指标数少12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21,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3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436。 全局2019年各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在一系列的考核、考评中取得了好的成绩,汇总起来主要有: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任务考核中,我市排名第三,获优秀等次;市直部门年度目标考核我局获创先争优奖;惩防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得到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电煤保障工作获一等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获先进单位;依法行政责任制目标考核获最高分(99.5分);煤安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表彰为全国煤炭工作先进集体;局机关党支部被市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创”、“满意在xx”、“整脏治乱”等考核均获优秀等次。 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局及所属各单位全体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努力和奉献,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刚才已进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 一、“十一五”实验室建设总结 按照“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分布实施,集中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建成了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十一五”期间,学校建有19个中心制的实验教学中心(下设87个分室)及1个工程训练中心,形成了以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实验室为基础的结构层次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实验室体系。制定和完善了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开放等各类实验管理制度,并成立了实验室指导委员会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进行指导,使实验室建设有据可依,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十一五”建设期,学校新增实验用房面积约22000平方米,2007-2010年,共投入11366万元购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建成多媒体教室10个,1162座,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和语言实验室3个,256座。截止2010年8月31日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计22324台/套,总值已达24849万元。2007年以来,我校中地共建项目成效显著,共有13个中地共建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的资助,资助总额达4500万元。(2010年9月建成多媒体教室60个,6653座,语言实验室11个,660座) 学校加强了实验室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设置实验教师岗位,部分实验室主任由高职称的教师担任。目前,全校实验队伍总人数有209人,其中专职实验教师4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占45.45%,兼职实验教师41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占56.10%,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2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占29.84%,本科以上人员占43%。 学校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本满足了人才培养目标规定的实验教学要求,目前全校实验室承担实验项目2072项,年实验学时数约7693时(不含毕业设计),人时数达2839627人时,实验项目开出率达98%,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的课程459门,占总开出的实验课课程的77%,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936项,占总实验项目总数的46%。实验室还加大了开放力度,学校大多数实验室都不同程度地向学生开放。开放的形式包括:以开放实验项目为载体向学生开放;以选修实验课程开放;为学生社团完成课外科技活动开放;为学生实验竞赛、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实验预习、实验续做、实验重做、实验拓展研究以及完成毕业设计实验等。 二、目前学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学校的不断扩招使学生数量快速增长,而学校的实验设备与师资力量并未能实现同步增长,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只能维持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而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管监察能力建设规划(2011-2015年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管监察能力建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工作效能,促进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重要载体。《规划》的发布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度负责,标志着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规划》出台的背景和重大意义 2012年3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管监察能力建设规划(2011—2015年)》(发改投资〔2012〕611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工作效能,促进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重要载体。 《规划》出台的背景 《规划》是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2011〕1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要求,全面实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1〕47号)确定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是在“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继续保持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安全发展任务十分艰巨繁重的背景下出台的。

近年来,随着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安全监管和煤矿安全监察体制进一步完善,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安全监管与行业管理、煤矿安全国家监察与属地管理的关系进一步理顺。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承担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职业危害监管,以及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省级、区域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承担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与道路交通、消防、铁路交通等其他行业安全监管部门相比,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监察机构组建时间短、基础较为薄弱,监管监察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和巨大挑战。 突出表现为:一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监管监察工作任务艰巨繁重;二是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传统监管监察模式面临新的考验;三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略不断推进,使提高执法效能和维护执法队伍稳定面临新的课题;四是保障政府部门履行监管监察职能,对监管监察技术支撑和业务保障提出新的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经多次座谈沟通,共同研究了当前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了监管监察能力发展方向,确定了《规划》编制的工作原则,对《规划》的基本思路、涵盖范围和重点项目达成了一致意见,于2010年1月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需求普查与针对性调研、17个重大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15位专家反复研究论证与科学必选,先后多次征求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内部司局的意见,数易其稿,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出台的重大意义 《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统揽,通篇贯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贯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穿“科学监管、依法行政、有效救援”的要求,与《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相配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安全生产上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对“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是从全局和整体上推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人社局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

人社局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社局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省、市人社部门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圆满地完成了“十二五”期间及20XX年人社工作任务。现将“十二五”期间及20XX年人社工作总结如下。 一、“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 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整体功效,五年累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以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从“十一五”末的万人次增到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安全良好,基金滚存结余万元。 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五年累计新招录用公务员143人,新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39人;

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才达1342人,高技能人才575人;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2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6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人,省政府津贴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配套政策法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实施《XX市XX区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XX市XX 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工作,为全区2177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956名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工资。认真开展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 劳动关系日趋和谐。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稳步提高,“十二五”末全区劳动用工登记11143人,合同签订率达97%;规范企业用工,企业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率先完成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在三区四县率先推行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在社区办、各乡镇、规上企业共成立13家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委员会),走在全市前列;成立了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调解,调解率达90%。 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夯实。依托全区创新的“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建设,在乡镇、村居为民服务中心(工作站)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