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 王慧茹 原创

浅析如何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 王慧茹 原创
浅析如何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 王慧茹 原创

浅析如何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

引 言

2012年世界上四大同为茶叶主产国和出口国依次为:中国(大陆)、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中国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国际竞争力却远不如斯里兰卡。虽然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有着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也曾经在历史上垄断过茶叶贸易。但在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却不是茶叶贸易强国,这种茶叶贸易状况的确引人深思。

中国与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同为世界茶叶市场上的主产国和出口国,也是垄断世界茶叶市场的主要国家。由于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和代表性,可以通过统筹研究四大国的茶叶出口贸易状况和形成茶叶国际竞争力差距及原因,从而提出能够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方针。

一、四大国茶叶产量与出口贸易概况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分析2009年-2012年中国(大陆)、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茶叶市场发展状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四大国茶叶产量状况分析

图1 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产量折线图

单位:吨 1375780146746716403109727009911829667331714902314198399006377912369400331400327500330000290000

11117600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1000000

1200000

1400000

1600000

1800000

2000000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中国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 GETEWAY ),图表是本人整理而得。

图2 2012年世界茶叶产量分析饼状图

单位:% 7.67%

6.85%

23.07%26.82%

35.59%中国

肯尼亚

斯里兰卡

印度

其他国家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 GETEWAY ),图表是本人整理而得。

根据图一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产量折线图显示,中国四年来茶叶产量全球第一位,排名依次为中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

根据图二2012年世界茶叶产量分析饼状图显示,中国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量为1714.9千吨,比重达到了35.59%;其次是印度,产量为1111.7千吨,比重为23.07%;另外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的产量比重分别占为7.67%和

6.85%,其他国家产量之和占比重为26.82%。

(二)四大国茶叶出口状况分析

图3 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量柱状图

单位:吨 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中国

302952302525322580313484肯尼亚

331594417661388344301895斯里兰卡

288427312913321074318397印度198113218793322548225082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资料来源: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 里的数据库(TRADE MAP ),图表是本人整理而得。

根据图三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量柱状图所显示的情况,2011年

前,肯尼亚的茶叶出口量位居首位。2011年,除了肯尼亚外的其他三个国家茶叶出口量都在32万吨左右;2012年四大国的茶叶出口量都在30万吨左右,印度为22.5万吨。

(三)四大国茶叶出口总值状况分析

图4 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总值柱状图 0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斯里兰卡

1,175,6771,366,8151,475,0381,403,154印度

554,326694,852865,427685,456中国

704,947784,145965,0801,042,116肯尼亚893,9841,163,6301,176,308942,101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资料来源: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 里的数据库(TRADE MAP ),图表是本人整理而得。

通过图四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总值柱状图显示,斯里兰卡茶叶出口总值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在2012年时赶超肯尼亚1亿美元,成为第二位出口创汇大国,出口值为10.4亿美元。但中国离第一名茶叶出口创汇大国斯里兰卡还差4亿美元。

(四)述评

通过2009-2012年四大茶叶主产国和出口国的茶叶产量,出口量及出口总值的研究分析,结论如下:

历年来中国都是产茶大国,甚至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产茶大国不是其他国家能够超越的。

在这四年里,中国和斯里兰卡的茶叶出口量一直稳定在30万吨左右,说明中国和斯里兰卡的茶叶国际市场需求度一直都很稳定。2009年-2011年肯尼亚茶叶出口量全球第一,但肯尼亚却在2012年的茶叶出口量比2011年下降了22.3%,出口量为30.19万吨,排名第三。

因此,2012年斯里兰卡、中国和肯尼亚的茶叶出口量趋于相似,说明该三国的茶叶国际占有率也差不多。因此,中国有必要抓住这个机遇,了解国际市场的茶叶需求,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中国茶叶的国际占有率。

2009年-2012年,斯里兰卡一直是茶叶出口的创汇强国。虽然中国和斯里兰卡的茶叶出口量一直稳定在30万吨左右,但斯里兰卡的茶叶出口额却一直高于

中国。经过这四年的努力,中国茶叶的出口额已从是斯里兰卡茶叶出口额的57%上升为74%。说明中国茶叶的茶叶价格不断上涨,从侧面也反映出近年来茶叶的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但还需从茶叶的世界营销、品牌文化和文化服务上提高中国茶叶的附加值,从而使增强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二、四大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差距分析。

(一)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从出口所占比例来分析四大国在茶叶国际竞争力上的差距。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提出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1],这一理论可以用于判断四大国中哪一国的茶叶产业更具出口竞争力。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是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出口总额占该国所有产品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出口该种商品的出口总额占世界所有产品出口总额份额的比重,用公式可表示为:RCAij =(Xij / Xtj )÷(Xiw / Xtw ) [1]。

当RCA 指数大于1时,则表示该商品在国家中的出口比重大于在世界的出口比重,那么此国的该产品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1];反之亦然。

图5 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RCA 指数折线图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斯里兰卡

373.89386.73375.94422.09印度

7.17.417.32 6.67中国

1.34 1.16 1.3 1.43肯尼亚453528512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资料来源: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 里的数据库(TRADE MAP ),图表是本人整理而得。

如图五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RCA 指数折线图所示,四大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比较优势。但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的RCA 指数较高,显示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中国和印度的RCA 指数比较低,显示较弱的比较优势。

主要原因在于肯尼亚与斯里兰卡都是贸易小国的RCA 指数较高,说明该两国的茶叶对于本国而言茶叶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极强。而中国和印度都是贸易大国,所以茶叶的RCA 指数较低,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一定低。

(二)通过计算贸易竞争力指数(TCI ),从贸易收支差额角度来分析四大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贸易竞争力指数(TCI Trade Competitive Index )是对国际竞争力分析时常用的测度指标。主要表示一国该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该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即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1]。

其公式可表示为:TCij=(Xij-Mij )/(Xij+Mij ),TCij 为国际竞争力指数,其取值范围在[-1,1]之间[1]。若TCij 大于0,则该国产品有比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若TCij 越接近于1,则该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亦然。

图6 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TC )折线图 0

0.2

0.4

0.6

0.8

1

1.2

中国

0.9530.8860.8850.872印度

0.6680.7730.8770.86肯尼亚

0.990.9710.980.685斯里兰卡0.930.9370.8940.947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资料来源: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 里的数据库(TRADE MAP ),图表是本人整理而得。

从图六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TC )折线图来看,中国、印度、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的TC 都大于0.6,说明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都很强。在2011年时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最强的是肯尼亚,TC 指数为0.98;中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的TC 指数在0.8到0.9之间,茶叶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趋于相似。但到了2012年,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从强到弱排名依次为:斯里兰卡、中国、印度、肯尼亚。2012年,由于肯尼亚受干旱天气以及霜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之一肯尼亚茶叶产量下降,而茶叶价格则是一路飙升[2]。因此,肯尼亚的TC 指数急速下滑为0.685;斯里兰卡的茶叶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最强,TC 指数为0.947。

由此来看,2009年-2011年肯尼亚和斯里兰卡茶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较高,则这两个国家的茶叶国际较强。但四年里,中国TC 指数在持续下降,说明茶叶

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略有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印度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的不断上升。

(三)通过研究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均价与世界茶叶出口均价之比,分析各国的茶叶产品附加值的强弱。

产品附加值(Product Value Added ) 是指企业内部生产活动等创造的产品附加值和通过市场战略在流通领域创造的产品附加值。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价值将比普通产品高很多,在市场上更多的利润的竞争,更大的升值空间[3]。

假如通过计算一个国家某类产品的出口均价与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均价之比,来判断某国某类产品的附加值的高低。用公式可以定义为:PVAij =(Vij / Nij )÷(Viw / Niw )

其中,Vij 表示国家j 出口产品i 的出口总值,Nij 表示国家j 出口商品i 的总出口总量;Viw 表示世界出口产品i 的出口总值,Niw 表示世界出口产品i 出口总量。

当PVA 指数大于1时,则表示该产品在国家中的均价大于该产品在世界的均价,那么此国的该产品在国际上具有附加值较高。当PVA 指数小于1时,则表示该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附加值较低。如果,PVA 指数等于1,则表示中性的相对比较利益。

图7 2009年-2012年茶叶出口四大国的PVA 指数折线图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斯里兰卡

1.37 1.36 1.37 1.25印度

0.940.990.80.87中国

0.780.810.890.95肯尼亚0.90.870.90.89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资料来源: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 里的数据库(TRADE MAP ),图表是本人整理而得。

根据图七显示,四大国茶叶出口PVA 指数排名首位为斯里兰卡。2009年-2012年,斯里兰卡的PVA 指数都大于1,说明斯里兰卡出口茶叶的平均价格大于世界茶叶出口的平均价格。而肯尼亚、中国和印度的PVA 指数都小于1,表示该三国的出口茶叶的平均价格低于世界茶叶出口的平均价格。

由此可见,斯里兰卡的出口茶叶附加值较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更强,甚至在未来几年里有较多的利润和甚至空间。而肯尼亚、中国和印度得产品PVA指数较低,从侧面反映出该三国的出口茶叶的附加值较低。若在外来几年里提高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必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增加文化价值等。

(四)述评

通过对四大国茶叶出口的显示性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指数(TC)和四大国茶叶出口均价与世界茶叶出口均价之比(PVA)的研究。结论如下:茶叶出口的显示性优势指数(RCA)会受其他行业产品的出口值影响。由于中国和印度是国际贸易的大国,而肯尼亚和斯里兰卡却是贸易小国。如果我们将肯尼亚和斯里兰卡放大为世界大国时,用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的RCA指数来与中国和印度比较时,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的RCA指数较强。因此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的RCA指数显示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和印度的RCA指数显示较弱的比较优势。

茶叶出口的贸易竞争指数(TC)不受其他行业产品的出口值影响,能一定意义上反映各国茶叶产品的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强弱。2012年,TC指数排名为斯里兰卡、中国、印度、肯尼亚。由于斯里兰卡在RCA指数上显示较强比较优势,又在TC指数上排名第一,因此斯里兰卡茶叶显示绝对优势。中国在RCA指数上显示较弱比较优势,TC指数在2012年时排名第二,因此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低于斯里兰卡,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在茶叶出口方面。

最后,结合四大国茶叶出口均价与世界茶叶出口均价之比(PVA)进行统筹分析。2009年-2012年斯里兰卡茶叶的PVA指数大于1,而中国的PVC指数小于1。所以统筹三个理论指数分析,2012年在四大国中斯里兰卡的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最强。

2012年,斯里兰卡和中国的茶叶出口量都在31万吨左右,但斯里兰卡的茶叶出口总值比中国多4亿美元。因此通过以上研究,表明中国茶叶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之所以比不上斯里兰卡,差就差在了产品的附加值上。若想实现强大的茶叶大国民族的梦想,中国必须促进中国茶叶的附加值,也需要拓展茶叶国际市场。

三、分析中国与斯里兰卡茶叶产生国际竞争力差距的原因

2009年-2012年斯里兰卡的茶叶出口在四大国里的国际竞争力最强。对国际竞争力差距成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国家钻石”模型分析。因此斯里兰卡和中国通过“国家钻石”模型的对比分析,找出两个国家间形成国际竞争力差距的原因,就可以帮助中国茶叶提出战略方针,从而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这样才能知己知彼,使中国在茶叶出口贸易上拥有绝对优势,才能完成产茶大国的强国之梦。

“国家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该理论可分析某国家某产品具有竞争优势的各种条件,即国家某产业的竞争优势与以下四个

要素密切相关:(1)生产要素;(2)需求要素;(3)相关产业即辅助产业状况;(4)产业组织[5]。如果这四个基本要素进行动态组合,那么这个国家的那个产业就会有国际竞争优势,如图八。

图8 “国家钻石”模型

(一)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可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高级生产要素包括知识资源和基础设施。

从初级生产要素来看,斯里兰卡和中国一样拥有得天独厚的产茶气候、地质条件,同样能够生产出各种奇特口味的茶叶。由于斯里兰卡对茶叶生产的质检较高,都已经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栽培,大多数茶叶都是绿色有机农作物;而中国好多茶叶在出口的过程中,都是因为农药超标,而遭遇了绿色贸易壁垒。因此,中国茶产业需提高茶叶的生产质量,大规模的生产绿色有机茶叶。

在21世纪之前,斯里兰卡的茶叶行业就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源的投资。如今,斯里兰卡早已通过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劳动力的培训上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率。在斯里兰卡的茶业价值链里,每个部门都能以市场导向为前提而去协调运作,其原因在于该国茶业提出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力,从而实现和平共存的茶庄园和周边人口。这些人力资源可以分别负责茶产业的管理、质量控制、国/内外物流、国/内外市场营销及其他技能。通过这样的一个产业链方式,使茶叶的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升,茶叶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保障,为提升其附加值打下了内在基础。但中国的茶产业人力资源投资严重不足,从事茶叶生产的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其对茶树无法使用的修剪、施肥,防虫害,加工等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资本要素上,斯里兰卡的政府监管机构会等机构对茶叶的各大企业进行相

关评估,并向企业提供相关基金用于茶叶的研究与开发。而中国却没有重视茶产业,没有及时给与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到目前为止,中国茶企业实力较弱,还处于粗放式分散经营。从企业自身条件上来讲,根本也无充足的资金去研究茶叶和开发市场。

从高级生产要素来看,斯里兰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知识资源。茶企业投资组织的茶集群召集茶叶产业链上的各大生产商、制造商、外贸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去共同讨论分析如何促进斯里兰卡茶叶的发展。还有斯里兰卡茶董事会、锡兰茶促进会和斯里兰卡的茶叶研究所还负责茶叶对外的消费研究、战略研究和市场开发研究。这些决策会对斯里兰卡出口茶叶产生长期的利益,从而使该国茶叶形成国际竞争力指明前进的方向。而中国的茶企业非常多,但是管理无序、茶叶标准缺失、企业实力弱等原因造成我国茶行企业有三大特点:多、乱、弱。我国茶行业需要向斯里兰卡学习,设置一个相关茶叶贸易局,带领中国的茶叶走向世界。

(二)需求要素

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国内市场需求。企业在国内市场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客户需求;而在与国际市场上,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竞争者很难把握国外市场的客户需求。因此波特认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要靠国内市场需求的支持。

所以,斯里兰卡在国内市场上选择拥有高质量茶叶的品牌“锡兰茶”,并将其茶叶品牌推向国外市场,帮助这个品牌进行市场定位,让这个品牌更加接近国外消费者需求。这样这个方法就能使本国出口的茶叶避免了对低价竞争带来的价格波动的依赖性,还能直接从国外获得消费需求的信号来帮助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从而在出口茶叶上获得茶叶上的溢价。中国没有茶叶国际品牌,其原因在于国内茶企业的多、乱、弱,从而把握不住国内的茶叶需求。若中国茶行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茶叶企业品牌,有如何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一个世界级的中国品牌呢?

(三)相关产业及辅助产业情况

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波特的研究提出:“产业集群”是指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5]。

斯里兰卡出口茶叶的服务产业为市场营销,广告行业和包装印刷行业。斯里兰卡不断发展这三个产业,为其茶品牌的推广做出贡献。目前,我国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不明显,其原因也在于国际市场营销、广告宣传和包装上。“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已经让中国的茶叶处于世界的窘境。中国需要完善配套产业的发展,树立企业品牌意识。

目前,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的茶叶贸易方式都采用了茶叶拍卖制度,设

立茶叶拍卖中心。茶叶拍卖交易的茶叶以新鲜的优质茶叶为主。从而提升茶叶种植和生产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茶叶生产经营者按照茶叶市场的需求来生产茶叶。多年来中国一直延续传统的茶叶贸易方式,使中国茶叶缺少市场经济的积极因素。这样盲目的生产茶叶很难迎合国际市场的需求,不利于提升优质茶叶的附加值,造成盈利较少,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四)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主要指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斯里兰卡茶叶行业的企业战略在以考虑消费者需求和本国茶叶行业的竞争地位为前提,不仅要提升本国茶叶行业的竞争地位,还要通过本国茶叶国际品牌进行市场定位。斯里兰卡的茶叶行业把握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然后用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贴近消费者需求,同时通过品牌增加其附加值,这样斯里兰卡也避免了马拉维、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在茶叶出口上带来的低价竞争。中国出口的茶叶只有品类却没有品牌,品牌缺失和标准缺失是中国茶叶无法产生价格溢价的主要原因。

四、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研究

中国与斯里兰卡的茶叶国际竞争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茶叶出口价格的附加值上。只有提升中国茶叶出口价格的附加值,才能提升中国出口茶叶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国家钻石”模型,对斯里兰卡和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条件研究得知,要提升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生产要素

1.改善茶叶的生产技术水平,大力生产绿色有机茶叶

在生产技术上:中国茶叶应采用微电脑技术,从根本上改变机械化加工所带来的工艺不合格。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连续自动茶叶加工过程中,避免了茶叶的质量参差不齐。对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质检,避免二次污染。

在茶树栽培上,提倡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来保证茶叶品质;在防治病虫害上,禁止使用农药;主要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其他绿色措施来治理。加快建立绿色有机茶叶及无公害茶叶等的认证标准,要切实做到“质量有保、源头可溯和生产科控”。

2.投资人力资源,提高茶叶管理

鼓励茶叶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对劳动者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吸引高素质人才,对茶行业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产品物流、茶叶质检等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需求要素

1.设立茶文化体验馆,树立国内/外品牌

积极宣传茶文化,通过广告宣传和文化营销来宣传茶叶的保健功能。国内外建立具有中国风情的特色体验茶馆,吸引消费者体验地方饮茶习俗。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更好的监测消费趋势外,还能使中国特色茶叶作为差异化产品更容易使消费者接受中国文化,这样也会使消费者更愿意支付更多中国传统产品,如刺绣、陶瓷等。这种茶馆类似于星巴克、麦当劳等行业,通过建立消费需求,使消费者更愿意为差异化的高质量产品支付昂贵价格。

2.政府设立基金机构,推动产品创新及预测市场导向

大多数茶企业关注散装茶出口的价格,忽视茶叶的研究及创新。由于中国的茶叶行业实力过弱,无法监测国际市场的消费趋势。即使中国有能力推出一个茶叶品牌,若过度依赖分销商,也无法使中国的出口商获利。因此,建议政府设立基金机构,主要用于预测国际市场行情及产品开发,使我国茶产品更加符合国际市场消费趋势。

(三)相关产业及辅助产业情况

1.发展相关服务业,辅助品牌推广

如果一个茶企业需要推广其品牌,必定要对产品进行市场营销,包装和广告。综合利用市场营销,包装和广告的组合营销,一定会有利于增加其品牌的附加值,最终使消费者认同中国茶叶的内在价值。

2.茶叶相关产业专业化,利于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发展

中国在生物制剂产业上有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使中国的生物制剂专业生产茶多酚是利于中国茶产业的长期发展。茶多酚是一种绿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杀菌消炎、抗辐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护肤等其他的功效。若使生物制剂产业专业化生产茶多酚,并且运用于食品、护肤品、保健品等产品上,就能间接提高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四)产业组织

1.建立茶业商业联盟,有利于解决市场茶叶的混乱局面

通过商业联盟的形式,召集茶叶的生产商,制造商,贸易商等相关利益者共同讨论分析国内外的市场形式,统一商贸形式,其决策将影响中国茶叶行业的长期利益。

2.改变茶叶贸易方式,设立中国茶叶拍卖中心

中国茶叶贸易方式若采用拍卖制度,有利于中国茶叶国际价格的透明度,从而防止了传统贸易方式所带来的低价竞争,避免了有实力的利益集团的谋取暴利。因此设立中国茶叶拍卖中心,有利于提升中国茶叶的附加值[4]。

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通过同为茶叶主产国和出口国的斯里兰卡、中国、肯尼亚和印度之间的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发现斯里兰卡的茶叶国际竞争力最强。中国的茶叶之所以没有斯里兰卡的茶叶好,其原因在于附加值上。若想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就需要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对茶产业的支持、相关产业对茶产业的带动发展、以国际标准生产高质量茶叶、设立茶叶拍卖行等策略来提高茶叶的附加值,从而提升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家峰. 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7):192-194.

[2] 郑治. 肯尼亚茶叶收成下降价格创近三年新高[J].中国茶叶,2012(9).

[3] 韩志辉. 创造附加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4] 龙敏. 中国茶叶拍卖交易前景广阔[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11-1(03).

[5] 闫逢柱,张文兵.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的评价与分析[J]. 经济林研究,2006,12(1):5-10.

[6]范增平.茶文化在茶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及意义[J].农业考古,2006(2):22-25.

[7]于孔燕,倪洪兴,封岩.从世界茶叶供需看中国茶叶国际贸易[J].世界农业,2008(354):3-5.

[8]何旭辉,闫逢柱.如何提高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基于斯里兰卡、印尼和肯尼亚的比较分析[J].经济透视,2006(3):21-24.

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钻石模型又称钻石理论、菱形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简介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 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 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如下图)。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关于生产要素 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波特认为,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因为对它的需求在减少,而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的市场网络来取得(当然初级生产因素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非常重要的)。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高级生产要素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和持续地投资,而作为培养高级生产要素的研究所和教育计划,本身就需要高级的人才。高等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 从另一个角度,生产要素被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越是精致的产业越需要专业生产要素,而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也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如果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与一般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它通常是不稳定的。 波特同时指出: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人工短缺、资源不足、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股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升级。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其实可以从不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 根据推测,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应该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但是这类产业对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不会有大的突破,同时仅仅依赖初级生产要素是无法获得全球竞争力的。 国内需求市场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与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这是国外竞争对手所不及的,因此波特认为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波特指出,本地客户的本质非常重要,特别是内行而挑剔的客户。假如本地客户对产品、服务的要求或挑剔程度在国际间数一数二,就会激发出该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能满足最难缠的顾客,其它的客户要求就不在话下。如日本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上的挑剔是全球出名的,欧洲严格的环保要求也使许多欧洲公司的汽车环保性能、节能性能全球一流。美国人大大咧咧的消费作风惯坏了汽车工业,致使美国汽车工业在石油危机的打击面前久久缓不过神来。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预期性需求。如果本地的顾客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也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一种优势,因为先进的产品需要前卫的需求来支持。德国高速公路没有限速,当地汽车工业就非常卖力地满足驾驶人对高速的狂热追求,而超过200公里乃至300公里的时速在其他国家

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最突出表现之一,是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生产能力。“中国制造”成为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之一,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经济地位,而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以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生活。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巨大发展和世界性影响,基于其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正在和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对中国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本章作者从1995年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组对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本章是最近完成的若干研究项目所获得的一些分析结论和讨论意见。 一、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额和出口增长率所反映的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表现突出,出口额从1990年的44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129亿美元,年均增长20%。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更是高达9690、8亿美元数值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的《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文。,其中制造业出口值估计为9067亿美元(见图14-1)。数据是作者根据历史数据推测而来的。

从产出结构的国际比较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偏高。1995~2005年,中国制造业占GDP比例为34%左右,而日本和韩国均低于25%。美国的这一比例自1995年以来也呈递减趋势,从1995年的18、92%降为2001年的15、16%。与其他下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第一产业比重,中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中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同时远高于巴西、哈萨克斯坦和埃及三国,在所有列举的国家中是最高的,这与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关。第三产业比重,中国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明显偏低(见表14-1)。而且,近两年,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还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40%,2006年为39、5%。 中国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加之新闻媒体的传播和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或集团利益的夸大性宣传,在全世界已形成了中国“工业大国”或“制造业大国”的形象。其实,客观地分析,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以及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占有世界1/4~1/3的产出规模的角度看,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很低和收入水平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达程度也不高。一方面,中国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仍然很低;另一方

TCL集团提高国际竞争力方案

TCL集团提高国际竞争力方案 (讨论稿) 2001年12月16日

目录 第一章发展的基础:TCL的现状和经验 (3) 1.1.TCL已具备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的实力 (3) 1.2.TCL已初步形成大公司的基本架构和持续发展能力 (5) 1.3.TCL创新变革、持续发展的主要经验 (9) 第二章企业环境:TCL的机会和挑战 (11) 2.1.经济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11) 2.2.未来5年电子信息及家电业的发展趋势 (12) 2.3.基于SWOT分析的可选战略组合 (15) 第三章TCL与标杆公司的比较 (17) 3.1.竞争力指标体系和标杆公司的选择 (17) 3.2.基本指标比较:TCL与标杆公司规模差距大,但经营指标较好 (19) 3.3.内在指标比较:影响战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因素 (22) 3.4.对标比较小结及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30) 第四章战略选择:目标、业务方向和发展思路 (33) 4.1.使命和发展目标 (33) 4.2.目标业务群和阶段任务 (33) 4.3.未来5年主要业务群发展战略 (36) 4.4.战略管理的重点和思路 (41) 第五章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实施方案 (43) 5.1.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3) 5.2.建立有效控制和充分授权相结合的组织体制 (44) 5.3.提升资本和财务运作能力,加快企业资源整合发展 (46) 5.4.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核心技术能力 (49) 5.5.分步推进,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体系 (51) 5.6.强化和延伸品牌优势,进一步提升销售网络的能力 (54) 5.7.按效率和柔性原则进一步提升大规模制造供应能力 (55)

浙江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正1

摘要:经济全球化早已惠及浙江,尤其相比其它省份浙江是茶叶出口大省,它的兴衰关乎整个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所以,解决浙江茶叶生产和出口中的问题就具有示范意义。本文考察了浙江茶叶的本地发展和出口概况,发现本地茶叶市场和企业的基础产业和设施教完善,各种茶公司非常多。通过SWOT分析模型可知,浙江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国际品牌凤毛麟角,还因为价格低经常遭受绿色技术贸易壁垒,让浙商和茶农蒙受损失。本文提出了要重视茶文化的传播和注意茶的保健作用,发展食品以外的行业,扩大产品销量。针对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三个解决方案:一、浙江应加强行业预警,切实提高茶品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二、树立国际品牌意识,做好品牌营销;三、巩固传统优势,加快产业化。 关键词:浙江茶叶;SWOT分析;国际竞争力;茶品牌 一、引言 浙江是产茶和出口茶叶大省,这种经济作物带活了浙江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像丽水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后去丽水的一个松阳县考察,发现近年来茶叶普遍种植,于是开始研究茶叶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力。为的是探索一些切实有用的,适合浙江中小企业实行的措施。根据swot分析模型,发现浙江茶叶的优势劣势等,据此提出了些减少贸易摩擦,树立品牌等的具体措施。真正解决问题才是为浙江茶叶出口注入的强心剂,保持活力的方法。 二、浙江茶叶的发展及出口概况 (一)浙江茶叶的发展状况 浙江是茶叶大省,其中的丽水,杭州及其周边等地有相当数量的茶叶。茶叶作为经济作物却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总体来说,这几年的茶叶发展势头趋好: 1、专业茶叶市场是外贸发展的原动力 浙江有几个较大的专业茶叶交易市场:新昌浙东名茶市场(年交易额已达4个多亿元,以大佛龙井茶为主);松阳浙南茶叶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近3亿元,

国际竞争力分析指标参考公式

附件2: 国际竞争力分析指标参考公式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MS) 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某类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该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某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则表明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在竞争力比较中被广泛的采用。用公式表示为: MSij = Xij/Xwj 式中:MSij——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Xij——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 Xwj——世界j产品的出口总额 二、贸易专业化指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TSC) 贸易专业化指数,是一个国家某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差额与该国该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表明该国是某类产品的净出口国,还是净进口国,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用以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之间同种产品的竞争力。 贸易专业化指数的基本公式:出口(X)-进口(M)/出口(X)+进口(M)。其中,进口和出口分别表示某一年度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当TSC=1时,表示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完

全出口专业化,即净出口;TSC=-1时,表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完全进口专业化,即净进口。 当用来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时,其公式变为:(一国某产品对世界出口额-一国某产品从世界进口额)/(一国某产品对世界出口额+一国某产品从世界进口额)。当结果趋于1时,表明该产品国际竞争力强,当结果趋于-1时,表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 三、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是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种产品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率,用来表现一国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程度。计算公式为: RCAij=(Xij/Xit)/(Xwj/Xwt) 式中:RCAij——i国j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Xij——表示i国j类产品的出口额 Xit——表示i国全部产品的出口额 Xwj——表示世界上第j种产品的出口总额 Xwt——表示世界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 如果RCAij>1,则表示i国j产品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其数值越大,显示比较优势越明显;RCAij<1,则表示i国j产品不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其数值越小,比较劣势越明显。

中国茶叶产业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和分析

1 引言 世界上有100 多个国家有消费茶叶的习惯, 而只有28个国家生产和出口茶叶。众所周知,茶树的原产地是中国,早在西汉时期,中国茶叶的生产与贸易就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作为中国的农业优势产业和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的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中国作为世界茶叶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中国茶叶的品种多样、花色齐全,茶园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出口量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茶叶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在生产还是销售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从事茶叶生产的劳动者手工操作技术娴熟但工资水平很低,所以中国具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随着茶文化的推广,致使世界其他国家也都掀起茶叶生产及贸易的热潮,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固有的优势本就受到威胁,再面临市场需求及产业调整的变化,自身的不足慢慢暴露出来,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步履日益沉重。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近几年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茶叶的出口量虽然有稳步上升,但出口额却有所下降,经营着全球最大茶园的中国,竟没有获得最多的外汇收入。可见,中国虽是一个茶叶大国,却不是一个茶叶贸易强国。虽然中国加入 WTO后,出口市场的增大以及出口低价格的优势成为了一种机遇,但另一方面,出口问题也有所增多,比如市场的经营秩序混乱,低价竞销,农残量超标,茶叶低质低价以及水货冲击等。在目前的形势下,提高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仅是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同时也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论文通过运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研究影响中国茶叶产业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和各评价指标的分析,为如何提高中国茶叶产业的出口国际竞争力,提出比较有针对性的及切合实际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使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 1.2.1 国外相关文献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论坛”(总部位于日内瓦,简称WEF)和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简称IMD)开始研究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并在每

创新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创新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拥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借助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不仅能够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能为本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中央把“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作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要着力打造国家竞争力基础,在国际竞争中为我国赢得发展空间。当前,要在整体上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一、目前我国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旋律,我国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大幅提高。2006年我国19家内地企业入选《财富》全球企业500强,而1995年仅有3家入围。不少创新型企业如华为、海尔、中石油等以挑战者的姿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支新军。但与大举进入我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群雄相比,我国企业还有很大差距和突出问题。 (一)经济实力与跨国公司不在一个档次,研究开发和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经费更为短缺。我国企业难以通过研发攻关、规模经营和兼并科技型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比较优势。如果我们不能在产业高端把企业做强做大,在当今创新密集的国际竞争中,将面临被日益边际化的威胁。 (二)技术创新缺少历史积累,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受制于人。有些企业长期依赖引进技术,身陷“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落入外国企业知识产权“陷阱”。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高技术前沿处于外国专利包围之中。如果不能真正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则产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有继续拉大的危险。 (三)企业品牌战略处在弱势地位。企业品牌创建、广告策划、市场营销与维权等起步较晚。由于知名品牌匮乏,更无国际大品牌,广阔市场被凝聚巨大无形资产的外国著名品牌所主导,丰富的利润从定价、标准、服务和零部件采购诸多环节流失。如果不能打响自主著名品牌,成功推进品牌国际营销和维权,则将日甚一日地丧失市场的优先分配权。 (四)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大生产的要求。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创新型企业再次更新经营理念、调整结构布局和实施流程再造,新的国际标准、规则和惯例开始形成。如果我国企业不能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和增长模式,与国际模范对接,并扩大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那么,长期沿袭的体制性、结构性障碍,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科技创新任重道远转型升级大势所趋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虽然2010年我国茶叶出口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有不少瓶颈需突破,茶企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加强宣传推广力度,走科技兴茶之路。同时要注意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需政府、行业、企业联手互动,形成合力,才能尽快、尽早实现茶业崛起,提升我国茶业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茶叶出口量、出口额屡创历史新高,骄人成绩难掩背后隐忧,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棘手瓶颈问题,行业全面转型升级是中国茶引领世界茶叶发展潮流大势所趋。 2010茶叶出口金额创新高 自2005年以来,茶叶出口量始终徘徊在28-30万吨,2009年突破30万吨,创历史新高,2010年出口30.24万吨,同比基本持平,但出口金额再创新高,达7.84亿美元。分析来看,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有以下几大特点: 首先,绿茶、花茶、普洱茶出口量上升,红茶、乌龙茶出口量下降。2010年,我国绿茶出口23.42万吨,同比增2.12%,金额5.67亿美元,同比增8.07%,实现连续9年量价齐增;花茶出口7356吨,同比上升24.4%,出口金额3990

IMD_WEF国际竞争力评价比较研究_以中国为例_肖红叶(已读)

第23卷第1期Vol .23 No .1 统计与信息论坛 Statistics &Information Fo rum 2008年1月Jan .,2008 收稿日期:2007-12-30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竞争力评价理论方法体系化研究》(2006ZD80)作者简介:肖红叶(1949-),男,河北定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统计分析; 郑华章(1963-),女,四川万源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竞争力理论与应用研究。 【统计理论与方法】 IM D -WEF 国际竞争力评价比较研究 ———以中国为例 肖红叶,郑华章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统计研究中心,天津 300222) 摘要:从IM D 和WEF 对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存在很大差异的事实出发,基于两机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评价结果数据的比较研究,得到了以下基本结论:I M D 和W EF 对竞争力概念的不同认识,是产生差异的理论背景;其相应的竞争力模型、指标体系、综合信息处理方法设计,是评价结果产生差异的决定因素;就中国而言,决定差异的因素集中体现在与GDP 相关的指标、对外收入指标及就业人口规模等指标数据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评价差异;IM D ;WEF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16(2008)01-0005-06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u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简称IMD )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 rum ,简称WEF )是目前 国际上从事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最著名的两家机构。近两年,两家机构对中国大陆竞争力的排名出现分化,特别是2006年,IM D 评价中国大陆竞争力有明显提升,在61个经济体中位居第19位,而WEF 的排名显示中国大陆竞争力在继续下降,在125个经济体中仅排在第54位。由此引发了国内各界对两种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有效性的质疑,并对中国竞争力究竟是一个什么水平而感到困惑。本文通过对IMD 和WEF 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正确理解国外对中国竞争力水平的评价信息,以及如何开展中国竞争力评价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支持。 一、评价差异的统计描述 图1、图2展示了近六年IM D 和WEF 对中国 大陆竞争力排名情况,其中图1是当年公布的排名,图2则是为保持可比性,将同年份,同时参加两家机构评价的经济体重新编序的排名。由于2003年 WEF 竞争力核算方法有较大变动,更早时期的排名不具 可比性。2002 年WEF 的排名是WEF 按照2003年方法修订的结果。 图1 中国大陆竞争力图 图2 可比参评体下的中国大陆竞争力图显然,IMD 对中国大陆竞争力的评价始终高于WEF ,即便剔除了经济体不可比因素,也是如此。在2002~2005年期间,两家机构对中国的评价差异

心得体会:更高质量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最新)

心得体会:更高质量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最新)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归根结底要靠人才。X历来是人才大省,一直保持较强的人才国际竞争力。近年来,X在人才培养、政策保障、社会综合环境及人才市场配置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效,为进一步提升X人才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方协同人才培育机制正在形成。X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改革,通过改进双创计划、“333工程”等人才培养支持方式,推行以奖代补、跟奖跟补,实现奖励与贡献实绩挂钩。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布局调整,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铸造新型企业家队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文化引领;建立企业家培训制度,开办“苏商大讲堂”,支持优秀企业家赴境外学习交流,促进企业家能力提升。随着政府、高校及企业的联系互动日益密切,以教育系统为主体,企业和社会用人需求为导向的多方协同人才培育机制逐步形成。 政策保障力度不断加大。X高度重视人才制度建设。从《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再到《X省贯彻<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办法>(试行)实施细则》,X一直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充分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大大提升了X参与人才国际竞争的政策水平。 人才发展综合环境日益优化。X聚力创新,深化改革,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居改善力度,通过建设人才周转公寓、购买或租赁商品住房向人才出租、发放购房租房补贴等形式,多渠道解决人才阶段性居住需求。对于人才聚集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开发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人才公寓(公共租赁房)。建立人才健康档案和补充医疗保险,优先为高层次人才配备家庭医生,适当提高诊疗待遇。入选中央、省级重点人才计划的,享受所在城市高层次人才购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同城待遇。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中小学接收外籍人才子女入学。不断完善人才奖励制度,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的褒奖力度,努力营造尊才重才的社会环境。 人才配置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目前,X已初步构建了就业市场一体化、招聘活动特色化、就业服务公益化、培训指导系统化、服务手段信息化、信息服务普惠化、代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浙江和福建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省份, 在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响浙江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政策体制、市场条件、茶叶卫生质量等方面,到底哪个最主要?对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可以得出解决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茶叶生产企业规模偏小、茶叶缺乏知名品牌、单产低、成本比较高等因素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则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于我国是非常有利的。但近年来,是我国茶叶出口增加的同时,出口价值则不断下降。 胡新光在《杭州龙井茶及龙井茶原产地保护》中提出了一个茶叶原产地保护的问题,她指出浙江茶叶以西湖龙井最为出名,保护西湖龙井茶必须保护原产地,实行“龙井”茶原产地命名,除此以外的产茶地区不得以“龙井茶”命名。钱杭园,杨小威在《农产品品牌构建及其途径》中,以浙江茶产业为例,指出浙江省于2001年提出实施茶产业精品战略和名牌战略,要求各地按照每个产色、竞争力强的茶产业品牌,全面开展品牌整合和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基本形成了茶产业的品牌构架,即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等系列品牌形式,使茶产业品牌构建取得了显著成效。 汤一、刘祖生对浙江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作出了分析。经过纵向比较,得出浙茶发展速度快,来势相当好。同时他认为,浙江茶叶的高速发展有着国际和国内的背景:国际茶叶市场红茶产区调整,绿茶消费比重增加,为中国绿茶拓展了市场,扩大了获利的空间;国内经济条件明显改善,茶叶消费水平从量与质两个方面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全国茶叶得到了普遍发展,但是浙江茶叶量、质、效三个方面的增长幅度都不是很快,所以横向比较,形势并不令人乐观。省财政厅发布的一份《浙江省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 2007年浙江省出口茶叶15.2

四川茶叶出口现状

四川茶叶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 四川茶叶是四川主要出口土特产品之一,最近一些年四川茶叶出口分额呈下降趋势。四川茶叶出口中存在生产水平较低,质量不能适应消费新需求;国际市场茶叶产品质量要求趋严,绿色壁垒不断出现;品牌建设跟不上市场需要产品单一,与市场不对路;四川茶叶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水平有待提高等的问题,因此四川茶叶出口发展应从茶叶生产的源头抓起,将农、工贸相结合,转变观念,加强四川茶叶的品牌建设,从而扩大四川茶叶的出口。 [关键词] 茶叶出口现状对策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占据着四川盆地绝大部分。这块美丽而神奇的盆地,西被青藏高原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南为云贵高原所拱卫,北是秦岭巴山屏障。四川省地形西高东低,大致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氛围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四川茶文化。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岐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 随着国际上贸易保护壁垒的不断加强,尤其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拦截,加之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四川茶叶出口遭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就四川省茶叶自身的发展情况,找出一条内增竞争力,外抵壁垒的出路是当务之急。 一、四川茶叶的出口现状 四川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出口创汇有过辉煌的历史。1986年,四川茶叶自营出口1.13万吨,创汇1275万美元,名列全国第二。2004年,四川茶园面积达到209万亩,居全国第四,产量8.6万吨,列全国第五,茶叶总产值12亿元。但是2003年四川省茶叶自营出口却仅有111吨,2004年130吨,2005年204吨。而在2004年,四川所产茶叶以原材料供应到外省再出口的数量却达到了6000吨。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四川省的茶叶产量目前约占全国的10%,但出口值仅占全国的0.41%。在官方的中国十大名茶排行榜上,川茶是名落孙山。四川的出口状况与其产茶大省的身份不相匹配。

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汽车产业已经越来越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经济增长点,类似于房地产业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拉动作用。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制造工艺水平,但入世以来随着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中国汽车产业及国际贸易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本论文在前人的探索研究基础上,主要对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建立论述分析框架,并对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以及与国外先进国家进行比较总结。文章目的在于阐述我国目前该产业现状,参考国际上对汽车产业的评价体系研究,对提高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的分析举措与建议。文章主要是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方面产品、企业以及行业三个角度进行实际的分析,进而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水平做出判断,并就提高中国汽车业国际竞争力及贸易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Automobile industr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 at this stage the economy and major economic growth point, similar to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has led to launch a systemic stimulus. On the one hand we have a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and leve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but since the WTO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uto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lso faces enormous pressure of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previous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he main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to build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framework and target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advanced countries. This paper aims to set for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dustry in China, the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evalu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make their own analysis of initiatives and proposals.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products, companies and industries such as the angle of the actual analysis, and thus the level of Chinese auto industry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status quo to make judgments, and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ese auto industry and raised the level of trade own suggestions. Key words:Automobile industry comparative advantage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ternational trade

浙江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

浙江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浙江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一个重要省份,茶叶是其最主要的传统产业中之一,浙江茶叶在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出口量等方面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在我国的茶叶出口市场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茶叶市场的开放,国际竞争愈加激烈,浙江茶叶出口的价格、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已经逐渐失去往日的比较优势,出口前景不容乐观,浙江茶叶出口将在曲折中发展。本文从浙江茶叶出口现状入手,对浙江茶叶的出口量、出口规模、出口市场、出口价格和出口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影响浙江茶叶出口的因素,最后提出一系列浙江茶叶出口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浙江,茶叶出口,出口竞争力,现状,对策 I

An Analysis of Zhejiang Tea Export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Abstract】Zhejiang being one of Chinese important tea export provinces, tea industry is its traditional industry. Ranking in our country’s top place in tea gardening areas, outputs, exports and so on, i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port of tea market in China. With the opening of tea market and increasing inten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re no longer obvious as before, the situation of exporting is not optimistic. Zhejiang’s tea export develops tortuously. By means of studying the situation of Zhejiang’s tea export, this paper analyzes Zhejiang’s tea export quantity, export scale, export market, export quotation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Meanwhi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reasons influencing Zhejiang’s tea export. Finally,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tea export. 【Key Words】Zhejiang, Tea export, Export Competitiveness,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国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 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简介:本报告系2008年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中国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Y200846;课题承担单位: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课题负责人:王素。本报告曾摘登于《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27日第四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科学技术竞争力的核心是人才竞争,而人才培养要靠教育。 教育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要素和基础。国家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教育竞争力则是国家竞争力在教育领域里的体现。国内外对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广泛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而近年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各国人才与教育的竞争,教育竞争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教育竞争力的内涵 一般认为,竞争是指不同主体之间由于机会、资源等问题而产生的,为获得或实现既定利益与目标的行为过程。竞争包含了几大要素:竞争主体、竞争缘由、竞争目标和竞争领域等。英文中“竞争”(competi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ompetere,意指“寻求”,适时适地为疑难寻得适切的解答。现代英语中compete为动词,是指为赢得某一对象而与他人进行对抗、比赛;竞争为名词,可指参与竞争的人,也可指力量、技巧、能力等的较量或对抗行为。 竞争力是指不同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较之对手处于优势地位的能力。从竞争主体来看,竞争力是其具有的某种能力,这种能力可能是组织能力、盈利能力、市场销售能力、核心能力、创新能力或综合能力;从主体比较来看,竞争力是竞争主体的某种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是投入要素的优势,也可能是竞争过程中的行为优势,或者可能是投入产出的效率优势,还有可能是竞争主体所处的环境方面的优势;从竞争客体来看,竞争力是主体对客体(要素)的吸引力;从竞争结果来看,竞争力最终反映在主体的获益大小上,可以是出口份额及其增长,也可以是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课题主持人:王素;核心成员:方勇、孙毓泽、苏红、王小飞、李协京、李建忠、姜晓燕、田辉、胡玲、蓝建;报告执笔人:王素、方勇、苏红、孙毓泽。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安全意义(1)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安全意义(1) 内容摘要: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战略举措。针对WTO后过渡期我国产业安全面临的严重形势,本文从深化体制改革、突出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行业重组、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以及主动运用WTO贸易规则进步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就如何全面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出一些对策。关键词:产业竞争力产业安全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以新的发展观做好维护产业安全工作的战略举措,这关系到我国能否处理好外贸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应对加进WTO后过渡期的复杂形势,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贸易摩擦和各种贸易壁垒的影响。由于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的因素十分复杂,因此,提升产业竞争力以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基本对策思路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有利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国际因素,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国内因素,主动适应国际贸易形势和国际市场要求,积极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以进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结构升级为基本路径,同时积极运用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各项权利,依法维护国内产业的正当权益。 充分熟悉国际贸易形势对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新要求

尽管我国事贸易大国,但产业国际竞争力总体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从近几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我国的排名远不及印度,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状况。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过分集中,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和中国香港占近70%;另一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及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比重很低,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人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我们应当有忧患意识,看到我国一些产业确实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对我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快,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形式也越来越多,不再局限于使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特别是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等非贸易壁垒为武器,加大了保护国内市场的力度。由于我国出口商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水平相对不高,受环保因素影响较大,国外对我国实施的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出口的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品、建筑材料等都已经或即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我国产业应当充分熟悉到产业安全面临的严重形势,尽不能由于当前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而失往正确判定,必须从根本上采取切实措施进步产业整体竞争上风。 深化体制改革,突出科技创新

茶叶出口贸易市场分析报告

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八八年,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 服务理念得到客户的青睐和肯定。目前公司主要经营红茶、白茶、绿茶、青茶、黑茶、黄 茶六大系列下各类茶叶的出口。 欧洲、亚洲作为中国茶叶销售的两大市场,一直是中国茶业出口的传统市场,本文主 要从产品出口到消费出口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茶业至欧 洲、亚洲做出口茶业成本核算,为出口茶业的宣传和推广设计出口经营方案。 关键词:茶业出口贸易市场分析 一、出口商品概况 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经过多次深化改革而成的专门经营研发茶业进出口的国际品 牌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红茶、白茶、绿茶、青茶、黑茶、黄茶等六大系列,在此专门介绍红茶,绿茶,黑茶三大系列。 (一)红茶、绿茶、黑茶的基本概况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凋萎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霍红、滇红、越红、苏红、川红、英红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祁门红茶独具的特色是:成品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二大咼香名茶之首。 绿茶绿茶,又称不发酵茶。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 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 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 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茶。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营养丰富,可以防止疾病。 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饮用。 1 ?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者、醉酒者。 2?长期吸烟饮酒过多,发热口渴、头痛目昏、小便不利及进食奶类食品过多者也宜 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