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少数民族的相貌特征

部分少数民族的相貌特征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就有13个,即: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等。

下面就将100万以上的部分少数民族的相貌特征作一简单介绍,仅供参考。

【蒙古族】

由于他们是放牧民族,脸部为能经受住风沙的吹打,颧骨处肌肉特别坚硬,皮质也较厚,脸色大多晒成酱红色,颧骨处毛细血管外露。不论男女大多数眼睛较小,基本上是长眼型的细眯眼、眯缝眼、三角眼,眼珠多呈黄褐色;宽鼻型较多,少量有鹰勾鼻;耳朵大多数是长阔型;男子脸型多为申字、用字型;女子多呈田字型即圆型或椭圆型;老年人喜留胡须。

【回族】

回族人由于饮食习惯,他们的体质、气色较好,肤色较白,面部光滑,特别是妇女和儿童。

从其祖源说,波斯人、阿拉伯人的特征还有些保留。男子脸型瘦长型较多、尖鼻子较多;男子眼睛小的多、女子眼睛大的多;男子眉毛较重,多喜留连鬓胡、下巴胡,不留志胡,鼻孔不留毛;脸色普遍细嫩、有光泽。

【藏族】

藏族人最明显的特征是鼻骨高、鼻腔大,这是为适应高寒地区缺氧和寒冷所致;他们皮肤粗糙,在风吹日晒下,脸色多呈酱红色;男子脸型多呈用字、申字型,腮部咬肌发达,颧骨较高,三角眼、细眯眼较多;女子圆脸、国字脸较多;鼻子较尖、嘴唇较薄。

藏族人脂肪型胖的少,老年妇女瘦的多。男子脸型像刀切一般,有棱有角。由于高原缺氧,无论男女走路、行动都很迟缓。

【壮族】

壮族人的特征是:发直、发色黑;整个头的直径大多数属短而宽;头型稍圆、额头较高;眼珠呈褐色,眼睛大多数是细眯眼,眼裂较长,肿眼泡较多;蒙古褶不发达,两眼间距离较远;鼻子不大、中等。

女子脸型大多数是圆脸、鼻子较小、双眼皮多、体态较男性壮;男子大多数较瘦、鼻子较宽,多呈瓜子脸、用字脸;普遍嘴唇较厚;圆型耳居多。

总之,壮族人体质特征属华南人类型。

【维吾尔族】

维族人的外貌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虽然他们是黄种人,但是由于种族的形成,通婚等使他们保留了大量的白种人的血统。

男子体毛较发达,喜留胡须,两眼间距离较近,眼窝内陷,身材较高大,脸型多呈长方脸(国字型)、尖鼻子较多,大部分杏核眼、双眼皮较多,发色、眼色较浅,女性80%以上是双眼皮大眼睛,瓜子脸较多(甲字型),眼裂较长、鼻子尖、发色、眼色呈黄褐色,老年妇女胖的较多。男性40岁以后发胖,这与饮食有关。

维族人的外貌特征南疆与北疆还有差别。北疆人接近原苏联无论从地理条件或通婚等原因来看,他们的肤色特别白,发色、眼色浅,基本上接近白种人的特征。南疆人接近印度、阿拉伯,从地理气候、通婚等原因,他们的发色、眼色较黑,有的接近阿拉伯人特征。哈密地区由于接近蒙古人民民主共和国,那里的人就有点蒙古人的特征。

【朝鲜族】

朝鲜族人的特征是:男子脸型大多数是用字型(四方脸)、申字型(棱型脸);胖的较少、颧骨高、额头较窄,大部分单眼皮、大多数是细眯眼、三角眼、八字眉较普遍。老年人喜留胡须。女性大多数矮胖,田字型(圆脸)较多,细眯眼较多,老年人三角眼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