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机构一对一专用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教案(2)(版本一)

辅导机构一对一专用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教案(2)(版本一)
辅导机构一对一专用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教案(2)(版本一)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课前小测

学生:教师:日期:8月13日分数: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速度v0离开桌面,不计空气阻力,若以桌面为零重力势能参考面,则当物体经过A处时,它所具有的机械能是

A.1

2

mv02

B.1

2

mv02+mgh

C.1

2

mv02+mg(H+h)

D.1

2

mv02+mgH

2.下列关于起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管是何种起电方式,都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B.摩擦起电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C.摩擦和感应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D.一个带电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则两个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3.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和b,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的电荷量各保持不变B.a、b的电荷量都为0

C.a的电荷量为+q,b的电荷量为+3q D.a、b的电荷量都为+2q

4.关于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B.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

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向下沿光滑的轨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若物体通过最低点B点时的速度为gR

3,求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是多少?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生 学校 培正中学

年级 高一 次数 第 次 科目 物理

教师

日期

时段

1-3

课题

暑假预习(2)

【知识回顾】

【错题重做】

3、如图所示,A 为地球同步卫星,B 为运行轨道比A 低的一颗卫星,C 为地球赤道上某一高山山顶上的

一个物体,两颗卫星及物体C 的质量都相同,关于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运行周期和所受到的万有引力的比较,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 B>v A >v C B .A B C ωωω>> C 、F B>F A >F C D .T A =T C >T B 新内容讲解提纲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2、电场强度 知识点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说明:详细内容参考上一教案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 单位:库仑,符号:C.

(2)元电荷: 电子所带电荷量是带电体的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单元,叫做元电荷,用e 表示 关于点电荷和元电荷的理解

例1、(2014 西城区练习)下别关于电荷量和元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 .元电荷就是电子所带电荷量 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元电荷

C .物体带正电荷1.6×10-9 C ,这是因为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是1.60×10-19 C 例2、关于点电荷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

B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

C 、足够小(如体积小于1mm 3)的电荷,就是点电荷

D 、 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忽略不计

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种作用力叫做静电力,也叫库仑力.

公式:12

2

q q

F k

r

=

其中,q1、q2为两个电荷的电量,r为两个电荷中心的距离.k为静电力恒量,它的数值由选取的单位决定,国际单位制中k=9.0×109 N·m2/C2.

例1、关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球体

B、根据12

2

q q

F k

r

=,当两电荷的距离趋近于零时,静电力将趋向无穷大

C、若点电荷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则q1对q2的静电力大于q2对q1的静电力

D、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相似,都是平方反比定律

【变式】对于库仑定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B、两个带电小球即使相距非常近,也能用库仑定律

C、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不论它们的电荷量是否相同,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一定相等

D、当两个半径为r的带电金属球中心相距为4r时,对于它们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大小,只取决于它们各自所带的电荷量

涉及库仑力的力学综合问题

【例题】1、两个带有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质量均为0.1g,用长l=15cm的丝线挂在同一点,平衡时相距d=18cm(见图).取g=10m/s2,则每个小球所带电荷为.

2、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带有同种电荷,质量分别为m1和m2,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用绝缘细线悬挂

后,因静电力排斥而使两悬线张开,分别与竖直线方向成夹角α1

、α2,且两球同处于水平线,如图所示,若α1=α2,则下列正确的是

A、q1一定等于q2

B、m1一定等于m2

C、一定满足12

12

q q

m m

=

D、必须同时满足q1=q2 , m1=m2

3、(2018·新课标全国I卷)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4 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a、b的电荷同号,16

k=

9

B.a、b的电荷异号,16

k=

9

C.a、b的电荷同号,64

k=

27

D.a、b的电荷异号,64

k=

27

三个点电荷的平衡问题

满足的规律

1.“三点共线”——三个点电荷分布在同一直线上。

2.“两同夹一异”——正负电荷相互间隔。

3.“两大夹一小”——中间电荷的电荷量最小。

4.“近小远大”——中间的电荷靠近电荷量较小的电荷

【例题】1、两个可自由移动的点电荷分别放在A、B两处,如图所示。A处电荷带正电荷量Q1,B 处电荷带负电荷量Q2,且Q2=5Q1,另取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点电荷Q3,放在AB直线上,欲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

A.Q 3为负电荷,且放于A左方

B.Q3为负电荷,且放于B右方

C.Q3为正电荷,且放于A、B之间

D.Q3为正电荷,且放于B右方

2、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4 m的点电荷A、B,A带电+Q,B带电-9Q。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恰好使三个点电荷均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C的带电性质及位置应为()

A.正,B的右边0.4 m处

B.正,B的左边0.2 m处

C.负,A的左边0.2 m处

D.负,A的右边0.2 m处

【学生出题】

【三步一回头】

知识点 2:电场强度 要点一、电场、电场强度 要点诠释: 1、电场

(1)产生:电场是在电荷周围存在着的由自由电荷产生的一种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不管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电场具有能量.

2、试探电荷(试验电荷)与场源电荷

(1)试探电荷:用来检验电场是否存在及其强弱分布情况的电荷,也叫检验电荷.这种电荷必须电量很小、体积很小.

(2)场源电荷:被检验的电场是由电荷Q 激发的,则电荷Q 被称为场源电荷或源电荷. 3、电场强度 (1)物理意义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及方向的物理量,反映了电场力的特性. (2)定义

在电场中放一个检验电荷,它所受到的电场力跟它所带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个位置上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定义式: q

F E

单位:牛/库(N / C ) (3)电场强度的理解

矢量,唯一(确定),不受试验电荷影响

例1、在真空中O点放一个试探电荷Q=+1.0×10-9C,直线MN通过O点,OM的距离r=30cm,M点放一个试探电荷q=-1.0×10-10C,如图所示.求:

(1)q在M点受到的作用力;

(2)M点的场强;

(3)拿走q后M点的场强;

(4)M、N两点的场强哪点大?

(5)如果把Q换成电荷量为-1.0×10-9C的点电荷,情况又如何?

2、在电场中某点放一检验电荷,其电量为q,受到的力为F,则该点电场强度为

F

E

q

=,那么

A、若移去检验电荷,该点电场强度变为零;

B、若该点放一电量为2q的检验电荷,则该点电场强度变为E/2;

C、该点放一电量为2q的检验电荷,该点电场强度仍为E;

D、该点放一电量为2q的检验电荷,该点电场强度为2E.

要点二、点电荷的电场

1、点电荷Q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

(1)大小:E=k

2

r

Q,Q为场源点电荷,r为考察点与场源电荷的距离.

(2)方向: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场强方向, 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场强方向相反. 可见,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在以点电荷为球心的球面上的各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

2、两个关于场强公式的比较

区别

公式

物理含义引入过程适用范围备注

F

E

q

=

是电场强度大

小的定义式

由比值法引入,

E与F、q无关,

反映某点电场

的性质

适用于一切

电场

电场强度由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

关,不能理解为E与F成正比,与q

成反比

2

Q

E k

r

=是真空中点电

荷场强的决定

F

E

q

=和库

仑定律导出

真空中的点

电荷

2

kQ

E

r

=告诉人们场强大小的决定因素

是Q和r,而

F

E

q

=中E与F、q无关.

【例题】1、关于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E q

=

,若q 减半,则该处电场强度为原来的2倍 B 、2Q E k

r

=中,E 与Q 成正比,而与r 2

成反比 C 、在以一个点电荷为球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场强均相同 D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该点所放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 要点三、匀强电场 要点诠释:

(1)定义: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场就叫匀强电场. (2)特点:电场线是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

(3)常见的匀强电场:两等大、正对且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中,除边缘附近外,就是匀强电场.

【例题】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典型电场的情况中,指出其中哪种电场中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A .平行板电容器带电时,极板间除边缘附近外的任意两点a 、b

B .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的连线上,与连线中点O 等距的任意两点a 、b

C .离点电荷等距的任意两点a 、b

D .两个等量同号点电荷的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O 等距的任意两点a 、b 要点四、电场的叠加(矢量叠加)

如果空间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它们的电场就互相叠加,形成合电场,这时某点的场强等于各个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叫作电场的叠加原理. 电场叠加时某点场强的合成遵守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题】1、如图所示,真空中,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的点电荷A 、B 相距r ,则: (1)两点电荷连结的中点O 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2)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距A 、B 两点都为r 的O '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2、(2013·全国卷Ⅱ)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 、b 和c 分别位于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 ,c 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 A.3kq

3l 2 B. 3kq l 2

C.3kq l 2

D.23kq l 2

要点五、电场线 1、电场线的意义及规定

电场线是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规定电场线上每点的场强方向沿该点的切线方向,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 说明:

①电场线是人们为了研究电场而假想的曲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 ②没有电场线通过的位置不一定就没有电场存在

【例题】1、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M 运动到N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 、粒子必定带负电荷

B 、粒子在M 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N 点的加速度

C 、粒子在M 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 点的加速度

D 、粒子在M 点的动能小于它在N 点的动能

【变式】将质量为m 的正点电荷q 在电场中从静止释放,在它运动过程中如果不计重力,下述正确的是(多选)

A 、点电荷运动轨迹必与电场线重合

B 、点电荷的速度方向必定和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C 、点电荷的加速度方向必与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D 、点电荷的受力方向必与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电场线的特点

①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②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疏弱密强)

③静电场中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它不封闭,也不在无电荷处中断

④任意两条电场线不会在无电荷处相交(包括相切)

常见电场的电场线

电场电场线图样简要描

特点

正点电荷发散状

越靠近点电荷处,电场线越密,电

场强度E越大

以场源电荷为圆心一定长度为半径

的圆周上的各点场强的大小相同,

方向不同

负点电荷会聚状

等量同号电荷相斥状电荷连线的中点处电场强度E=0 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与中垂线共线

等量异号电荷相吸状电荷的连线上的电场的方向是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与该处的电场的方向处处垂直

匀强电场平行的、

等间距

的、同向

的直线

电场强度处处相等

【例题】1、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电场线,若一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运动到B的径迹如图AB实线所示.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为a A,在B点的加速度为a 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带正电,a A>a B

B、粒子带正电,a A<a B

C、粒子带负电,a A>a B

D、粒子带负电,a A<a B

【变式】(多选)(2017·三明模拟)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

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

D.两个粒子的动能均增加

电场力的方向

正电荷(带正电的物体或者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方向:

负电荷(带负电的物体或者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方向:

【例题】1、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带正电的小球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球运动到a点时突然加上一个平行水平面的电场,发现小球沿曲线abc运动且速率逐渐增大,则下列关于所加电场在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合理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

变式: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2、(2019·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

中的M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他们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多选)

A.a一定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

B.两个粒子的动能均增大

C.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

D.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

3、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M运动到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粒子必定带负电荷

B、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

C、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

D、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它在N点的动能

电场强度的叠加

如果空间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它们的电场就互相叠加,形成合电场,这时某点的场强等于各个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叫作电场的叠加原理.

电场叠加时某点场强的合成遵守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题】1、如图所示,在正方形四个顶点分别放置一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正方形中心处场强最大的是( )

【课堂总结】

巩固训练(限时15min,满分100分)

1.实线为三条未知方向的电场线,从电场中的M点以相同的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a、b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电场力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

C.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

D.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

2.下列情况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矢量相等的是()

A.与孤立正点电荷距离相等的A、B两点

B.与孤立负点电荷距离相等的A、B两点

C.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两点电荷的连线距离相等的A、B两点

D.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两点电荷的连线距离相等的A、B两点

3.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若放在P点的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

B.若P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点场强为零

C.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D.P点的场强方向为放在该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的试探电荷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若在该点放入电荷量4.在电场中的某点放入电荷量为q

+的试探电荷,此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

为2q

A.大小为E,方向和E相同

B.大小为2E,方向和E相同

C.大小为E,方向和E相反

D.大小为2E,方向和E相反

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描绘点电荷电场中电场线的是()

A.B.C.D.

6.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对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分布的是

A.B.C.D.

7.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P和E Q.则

A.E P<E Q,方向不同

B.E P>E Q,方向相同

C.E P>E Q,方向不同

D.E P<E Q,方向相同

8.某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A、B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A、E B,则E A、E B的大小关系是()

A.E A> E B

B.E A

C.E A=E B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A是电场中的一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

B.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

C.负点电荷在A点受力向右

D.正点电荷受力沿电场线方向减小

10.如图所示,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场强一定大于B点场强

B.在B点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将一定向A点运动

C.这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D.正电荷运动中通过A点时,其运动方向一定沿AB方向

高一数学函数及其表示期末复习知识点

高一数学函数及其表示期末复习知识点 (2019—2019) 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推动了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数学函数及其表示期末复习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及其表示_考点一映射的概念 1.了解对应大千世界的对应共分四类,分别是: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2.映射:设A和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存在唯一的一个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集合A 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mapping).映射是特殊的对应,简称对一的对应。包括:一对一多对一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及其表示_考点二函数的概念 1.函数:设A和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存在唯一确定的数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 的值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函数是特殊的映射,是非空数集A到非空数集B的映射。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这是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的依据。 3.区间的概念:设a,bR,且a ①(a,b)={xa ⑤(a,+)={xxa}⑥[a,+)={xxa}⑦(-,b)={xx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及其表示_考点三函数的表示方法 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 2.分段函数:定义域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对应法则的函数。注意两点:①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误认为是几个函数。 ②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能力知识清单 考点一求定义域的几种情况 ①若f(x)是整式,则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②若f(x)是分式,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0的实数集; ③若f(x)是二次根式,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0的实数集合; ④若f(x)是对数函数,真数应大于零。 ⑤.因为零的零次幂没有意义,所以底数和指数不能同时为零。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

中考英语一对一辅导:英语写作教案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1.回顾上次课内容 一.(总)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1.中考写作常见考查方式: 作文专题 一、语法问题 1.主谓齐全 作为一个句子,在一般情况下都应具备主语和谓语,但同学们写的句子经常出现主谓残缺不全

的现象。V是有宾语补足语的及物动词。常带宾语补足语的词有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名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常见的可接宾语补足语的动词很多,哪些动词可接哪几种形式作宾补,须根据动词的惯用法而定,不能统而概论。 【例题精讲】 1、found him out.缺少主语,改为I(He She…….) found him out. 2、I saw him in.缺少宾语,改为I saw him at home.(in the school….) 【巩固练习】 1、She in the school. 缺少,改为 2、Mr. Li from Beijing. 缺少,改为 Keys:谓语,She is in the school. 谓语,Mr. Li comes/is from Beijing. 2.关系一致 这里包括主谓关系的一致、代词指代关系的一致、句子前后时态关系的一致等等。例如: 【例题精讲】 (错误)In my eyes, we should do our best to achieve your goals. (正确)In my eyes, we should do our best to achieve our goals.我认为,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 批注:人称的前后一致是作文中的重点,应避免因粗心所导致的错误,例如前面以I为叙述者,而后面又说we should…。避免这类错误最好的方法就是写完作文以后一定要检查! 【巩固练习】 1、I usually swimming there. 圈出句中错误,改为 2、There is many balloons.圈出句中错误,改为 3、There are going to have a concert.圈出句中错误,改为 4、Alice gives me his books. 圈出句中错误,改为 Keys: 1、I usually swimthere. 2、There are many balloons. 3、There are going to be a concert. 4、Alice gives me her books. 3.词序恰当 英语词的词序有些是有规则可循的,有些要根据作者强调的重点调整位置。 4.前后连贯 这是指一个句子里的词语要衔接得当,关系清楚,合乎逻辑。 5.简练

高中数学一对一补习之高考数学必考点梳理

高中数学一对一补习之高考数学必考点梳理 高中数学知识点在教材出现的顺序和高考真题中的分值比重进行对比,发现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其学习都会有一个不同的侧重过程。 1、高中数学一对一补习不同知识点的难易分布 如基础题(图2左侧绿色部分)就属于知识点单一、答题过程固定,这种题目基本上就属于送分题,基本上可以拿满分;而中等题(图2左侧蓝色部分)就属于知识点学习难度中等,考试时题目综合两本书的知识点。而相对与高二,高一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且这些知识点无论分不分科都要学,因此高一必修的知识(图2右侧绿色部分)也是可以作为初期的突破点。 图2:高中数学知识点分布 所以,数学想要实现90分的目标,就要以01集合、02基本初等函数、04直线方程、05圆的方程、06算法与框图、07概率与统计、08三

角函数、09平面向量、10数列、15推理与证明、16复数(图2中间蓝色字)作为第一步突破口。 如果突破120分,还要再以03立体几何、13圆锥曲线与方程、14导数及其应用、17计数原理、18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突破点。 2、高中数学一对一补习函数为王 若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整个知识体系,高中数学可以分为函数部分和非函数部分,其中将以下知识点(02基本初等函数、04直线方程、05圆的方程、08三角函数、10数列、11不等式、13圆锥曲线与方程、14导数及其应用、18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归纳为函数部分。 在此,老师整理了近几年全国卷文科理科的函数部分的比重(图3红色部分)

图3:高考数学全国卷I、II、III中函数的分布 可以发现函数占55-65%的分值,即函数学得好,高中数学一通百通。 3、高中数学一对一补习知识点分值分析 老师紧接着整理了近几年全国卷文科理科不同知识点的分值进行整理(图4: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时间,横轴指代知识点,纵轴指代知识点对应的分值)以大于15作为分析对象,可以发现。 图4:高考数学全国卷I(文)知识点分值分布趋势图 全国I的文科中03立体几何、07概率与统计、13圆锥曲线与方程、14导数及其应用、08三角函数、11不等式分值最高。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学教案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学 教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语文任课教师:吴秀玉授课时间:2013年1月13日(星期天) 13:30~ 15 :30

一条船一把扇子一本书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 辆汽车 一列火车一架飞机一只(条)狗一束(朵)花一头 牛 五.写句子 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江上有一座大桥. 水里有小鱼。田里有禾 苗。 房子里有 _________ 。 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蓝蓝的天空像大海。闪闪的星星像眼睛。红红的 苹果像太阳。 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 越长越高越下越大越跑越快越飞越高越来越近越长越大 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飞机越飞越高小方越长越大。 ____越____越_______。 ____越____越_______。 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又绿又密又大又红又平 又稳又大又多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束一束束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棵一棵棵一棵棵高大的松树 个一个个一个个大大的苹果 只一只只一只只可爱的小鸟 群 ________ _______ 本 ________ _____________ 头 ________ _____________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________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 ___ ___爱_________ _______。 你去北京吗我的书包呢 ________________吗 _________________呢 ________________吗 _________________呢 他就是你的朋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六. 看图写话 1、看图填空: 二、看图填空: 图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多美. 啊!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一对一辅导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一对 一辅导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Exercise. 1.Miss Miao is very____________(friend) to us. 2.Leo thinks it’s_______________(interest) to see animals in the zoo. 3.There are some ___________(beauty) flowers in the garden. 4.Let’s_________(is) quiet. 5.Thank you for ________(give) me so much help. 6.Swimming in cold water sounds___________(terribly). Grammar Sixteen years ago a boy _________(give) me an inportant gift. It was a smile. It was the early autumn of my first year at a middle school, and my old school was far away. As a result, no one knew________ i was. I was very lonely, and afraid ________(speak) to anyone. Every time i heard the other students talking and laughing, i felt my heart break. I couldn’t talk with anyone about my problems. Then one day, when my classmates were talking_________(happy) with their friends, i _____(sit) at my desk unhappily as usual. At that moment, a boy entered the classroom. I didn’t know who he was. He passed by me and then turned back. He looked at me, with a smile. Suddenly, i felt th etouch of something bright and friendly. It made me feel happy and warm. That smile changed my life. I started to talk with other students and made friends. Day by day, i became_________(close) to everyone in my class. The boy ________the lucky smile has become my best friend now. One day i asked him________he had smiled, but he couldn’t remember doing so!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all the dark days have gone. I 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what you think it is. If you think______ is lonely, you might always be alone. ________smile at the world and it will smile back. Grammar review 代词(Pronouns) 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相互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和关系代词。 1.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的形式(用来指人的代词) 人称代词有主格和宾格,有单复数形式 单数复数 主格宾格主格宾格 第一人称 I me we us 第二人称 you you you You 第三人称 he\she\it him\her\it t hey them 人称代词主格的用法 作主语 e.g. I’m a student. You are a teacher. We all work very hard. 作表语,用在“It’… who(that)…”结构中 e.g. It’s she who has been wrong. 人称代词宾格的用法 作及物动词的宾语 e.g. Tell him\her to call back a little later. 作介词宾语 e.g. This pen is bad. I can’t write with it. 作表语人称代词作表语时,通常要用宾格 e.g. —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It’s me. 使用人称代词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主语是并列的几个人称时,应将you放在最前,I放在最后

教育高中数学一对一冲刺课程专题简介

高中数学一对一冲刺课程专题简介 第一讲集合 第二讲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基础理论,重难点,高考考点) §2.1函数及其表示 §2.2函数的基本性质 §2.3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4指数与指数函数 §2.5对数与对数函数 §2.6幂函数 §2.7函数的图象 §2.8函数的值域和最值 §2.9函数的应用 第三讲立体几何初步(基础理论,重难点,高考考点) §3.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3.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3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3.4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3.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基础理论,重难点,高考考点) §4.1直线方程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4.2圆的方程 §4.3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五讲算法初步与框图(基础理论,重难点,高考考点) 第六讲基本初等函数(基础理论,重难点,高考考点) §6.1三角函数的概念 §6.2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6.3三角函数的最值与综合应用 §6.4三角恒等变换 §6.5解三角形 第七讲平面向量(基础理论,重难点,高考考点) §7.1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 §7.2向量的数量积和运算律、向量的应用 第八讲数列(基础理论,重难点,高考考点) §8.1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 §8.2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8.3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8.4数列的综合应用 第九讲不等式(基础理论,重难点,高考考点) §9.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9.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9.3简单的线性规划 §9.4基本不等式 §9.5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第十讲计数原理(基础理论,重难点,高考考点) §10.1排列与组合 §10.2二项式定理 第十一讲概率与统计(基础理论,重难点,高考考点)

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

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数学 学生姓名 年级 八 任课老师 授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函数值大小的增减性 三、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若两个变量x ,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 (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x 为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例如:y=2x+3,y=-x+2,y=21x 等都是一次函数,y=2 1 x ,y=-x 都是正比例函数. 知识点2 函数的图象 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 与所对应的y 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画函数图象一般分为三步:列表、描点、连线. 知识点 3一次函数的图象 由于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 . 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在今后作一次函数图象时,只要描出适合关系式的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选取两个特殊点:直线与y 轴的交点(0,b ),直线与x 轴的交点(-k b ,0).但也不必一定选取这两个特殊点.画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0,0),(1,k )即可. 知识点4 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k ≠0)的性质 (1)k 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 ①k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②k ﹤O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2)|k|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k|越大,直线与x 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大(直线陡),|k|越小,直线与x 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小(直线缓); (3)b 的正、负决定直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上; ②当b <0时,直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上; ③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一】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考点一、映射的概念 1.了解对应大千世界的对应共分四类,分别是: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2.映射:设A和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存在的一个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mapping).映射是特殊的对应,简称“对一”的对应。包括:一对一多对一 考点二、函数的概念 1.函数:设A和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存在确定的数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值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函数是特殊的映射,是非空数集A到非空数集B的映射。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这是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的依据。 3.区间的概念:设a,bR,且aa}⑥[a,+∞)={xx≥a}⑦(-∞,b)={xx

一对一辅导数学辅导教案

一对一辅导教案 日期:2015年1月26日上课时段:8:00----------10:00辅导科目:数学课次:第1次课时:(2)小时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2.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 教学内容 任意角 教学重难点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或“∠α”可以简化成“α”;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⑵ B1 y ⑴ O x 45° B2 O x B3 y 30° 60o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教学信息反馈表

日期年月日

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整合 函数与方程区间建立函数模型 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 零点函数的应用 A 中元素在 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 函数的基本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对称性 最值 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1.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f (-x )=f (x )还是-f (x ). 2.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x =0有意义,则f (0)=0. 3.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f (x +T)=f (x );周期为T 的奇函数有:f (T)=f (T/2)= f (0)=0.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三角函数有界性、线性规划、导数、利用单调性、数形结合等。 函数的概念 定义 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 表示三要素使解析式有意义及实际意义 常用换元法求解析式 观察法、判别式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最值法、重要不等式、三角法、图象法、线性规划等 定义域 对应关系值域 函数常见的几种变换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伸缩变换 基本初等函数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幂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定义、图象、性质和应用 函数 映 射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退出 上一页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导数 导数概念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运动的平均速度曲线的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瞬时变化率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的斜率 ()()的区别 与0x f x f ' '0 t t t v a S v ==,() 0' x f k =导数概念 基本初等函数求导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ln 1ln ln 1 log sin cos cos sin 0''' ' 1' 'x x x x a n n e e a a a x x a x x x x x x nx x c c ==== -====-;;;;;;; 为常数()()()()[]()() ()()[]()()()()()()()()()()()[]2)3()2()1(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 ? ????+=?±=±是可导的,则有:,设()()[]()() x u u f x g f ' ' ' ?=1.极值点的导数为0,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2.闭区间一定有最值,开区间不一定有最值。导数应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曲线的切线变速运动的速度生活中最优化问题 ()()()(). 00''在该区间递减在该区间递增,x f x f x f x f ?1.曲线上某点处切线,只有一条;2.过某点的曲线的切线不一定只一条,要设切点坐标。 一般步骤:1.建模,列关系式;2.求导数,解导数方程;3.比较区间端点函数值与极值,找到最大(最小)值。 定 积分与微积分 定积分概念 定理应用 性质定理含意微积分基本 定理 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所做的功 ()的极限 和式i n i i x f ?∑-=1 1 ξ定义及几何意义 1.用定义求: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 2.用公式。 ()()()()[]()()()()()()()() c b a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dx x f k dx x kf c b b a c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 莱布尼兹公式牛顿则若--==?a F b F dx x f x f x F b a ,'1.求平面图形面积;2.在物理中的应用(1)求变速运动的路程: (2)求变力所作的功; ()?=b a dx x F W ()dt t v s a b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一对一辅导教案

Word property How many properties do you know about English words? Exercise. 1.Miss Miao is very____________(friend) to us. 2.Leo thinks it’s_______________(interest) to see animals in the zoo. 3.There are some ___________(beauty) flowers in the garden. 4.Let’s_________(is) quiet. 5.Thank you for ________(give) me so much help. 6.Swimming in cold water sounds___________(terribly). Grammar Sixteen years ago a boy _________(give) me an inportant gift. It was a smile. It was the early autumn of my first year at a middle school, and my old school was far away. As a result, no one knew________ i was. I was very lonely, and afraid ________(speak) to anyone. Every time i heard the other students talking and laughing, i felt my heart break. I couldn’t talk with anyone about my problems. Then one day, when my classmates were talking_________(happy) with their friends, i _____(sit) at my desk unhappily as usual. At that moment, a boy entered the classroom. I didn’t know who he was. He passed by me and then turned back. He looked at me, with a smile. Suddenly, i felt th etouch of something bright and friendly. It made me feel happy and warm. That smile changed my life. I started to talk with other students and made friends. Day by day, i became_________(close) to everyone in my class. The boy ________the lucky smile has become my best friend now. One day i asked him________he had smiled, but he couldn’t remember doing so!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all the dark days have gone. I 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what you think it is. If you think______ is lonely, you might always be alone. ________smile at the world and it will smile back. Grammar review 代词(Pronouns) 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相互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和关系代词。

高一数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总结技巧解答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 1、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图示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R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 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 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例题: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3.若集合M={y|y=x 2-2x+1,x ∈R},N={x|x ≥0},则M 与N 的关系是 . 4.设集合A=}{12x x <<,B=}{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5.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 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6. 用描述法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点(含边界上的点)组成的集合M= . 7.已知集合A={x| x 2+2x-8=0}, B={x| x 2-5x+6=0}, C={x| x 2-mx+m 2-19=0}, 若B ∩C ≠Φ,A ∩C=Φ,求m 的值

高中数学一对一讲义函数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 例:函数的定义域是 y x x x = --432 lg ()()()(答:,,,)022334Y Y 函数定义域求法: ● 分式中的分母不为零; ● 偶次方根下的数(或式)大于或等于零; ● 指数式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一; ● 对 数式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一,真数大于零。 ● 正切函数 x y tan = ??? ??∈+≠∈Z ππk k x R x ,2,且 ● 余切函数 x y cot = ()Z π∈≠∈k k x R x ,,且 ●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y =arcsinx 的定义域是 [-1, 1] ,值域是,函数y =arccosx 的定义域是 [-1, 1] ,值域是 [0, π] , 函数y =arctgx 的定义域是 R ,值域是.,函数y =arcctgx 的定义域是 R ,值域是 (0, π) . 当以上几个方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出现时,先分别求出满足每一个条件的自变量的范围,再取他们的交集,就得到函数的定义域。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f x a b b a F(x f x f x ())()()>->=+-0 义域是_____________。 [] (答:,)a a - 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已知)(x f y =的定义域为[]n m ,,求[])(x g f y =的定义域,可由n x g m ≤≤)(解 出x 的范围,即为 [])(x g f y =的定义域。 例 若函数 )(x f y =的定义域为?? ? ???2,21,则)(log 2x f 的定义域为 。 11、函数值域的求法 1、直接观察法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其值域可通过观察得到。 例 求函数y= x 1的值域

四年级英语上册一对一辅导教案

四年级英语上册一对一辅导教案 课题Lesson 1 — Lesson 2 教学目的 1.熟读并记忆Lesson 1 — Lesson 2 的单词 2.认识be动词,冠词,介词,名词和代词 3,掌握be动词,冠词,介词,名词和代词的用法 4,学习两个音标 5,做相关习题并熟读unit1.2单元课文 教学内容 Step 1: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Window 窗户board 写字板light 灯picture 图画 Door 门 floor 地板 classroom 教师computer 计算机Wall 墙 fan 电风扇 Chinese book 语文书 storybook故事书Notebook 笔记本 thirty 三十fifty 五十 heavy 沉重的 Step 2:认识be动词,冠词,介词,名词和代词 A:be 动词 Be 表示有,存在,成为。小学阶段常用的有(am ,is , are) I 用am you 用 are is用在 she ,he ,it Example: I am a student . You are a teacher . She(he) is an actor . It is a big tree . ★分析以上句子的成分(主,谓,宾) B: 名词 名词时表示人,事,物,地点以及抽象概念的词 Linda 琳达 dog 狗 table 桌子 boy 男孩Paris 巴黎 park 公园 ★专有名词 专有名词是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如: 人名: Peter 彼得 snow white 白雪公主星期: Monday 周一 Sunday 周天 月份: May 五月 July 七月 节日: Christmas 圣诞节 spring festival 春节国家: china 中国 Australia 澳大利亚城市:Beijing北京 London 伦敦 建筑:the Great wall 长城 the Eiffel tower 埃菲尔铁塔 街道: the Fifth avenue 第五大道 West street 韦斯特大街 组织: the WTO 世贸组织 . ★普通名称 凡不属于特定的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普通名词 个体名词: book 书 cup 杯子 desk 课桌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及其表示

第一课时: 1.2.1 函数的概念(一) 教学要求: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集合。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讨论: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在此实例中存在哪些变量?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 .回顾初中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此时y 是x 的函数,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表示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二、讲授新课: 1.教学函数模型思想及函数概念: ①给出三个实例: A .一枚炮弹发射,经26秒后落地击中目标,射高为845米,且炮弹距地面高度h (米)与时间t (秒)的变化规律是21305h t t =-. B .近几十年,大气层中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臭氧层空洞问题,图中曲线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变化情况.(见书P16页图) C .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八五”计划以来我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如下表. (见书P17页表) ②讨论:以上三个实例存在哪些变量?变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什么?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对应关系? 三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三个实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描述为,对于数集A 中的每一个x ,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 ,在数集B 中都与唯一确定的y 和它对应,记作::f A B → ③定义:设A 、B 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 f x x A =∈.

一对一辅导讲义---英语教案

辅导讲义 一、教学目标 1)复习七年级上册unit4中的重点单词、词组、句型 2)巩固语法知识:形容词的用法及考点 二、上课内容 1)复习七年级上册unit4中的重点单词、词组、句型 2)巩固语法知识:形容词的用法及考点 3)课堂练习,评讲错题 4)内容回顾 三、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下次课评讲 四、家长签名 (本人确认:孩子已经完成“课后作业”)_________________

每日谚语: Nothing down, nothing up. Today must borrow nothing of tomorrow. Unit 4 Seasons 一.词汇 Astralia 澳大利亚 foot print 脚印 wet 湿的 puddle 水坑 kick 踢 town 镇 blow 吹 everything 所有事物,一切 trip 旅行 shine 照耀 brightly 明亮地 picnic 野餐 dry 干燥的 snowy 下雪多的 spend 度过,花时间 relative 亲戚,亲属 during 在……期间 grandparent 祖父母,外祖父母 packet 小包装纸袋

二.词组 take a trip 去旅行make snowmen/a snowman 堆雪人 go on /have a picnic 野餐fly kites 放风筝 go swimming 去游泳in + 季节/月份(spring/summer/March/July) at the time of 在…的这个时候send out 发出 have a lot of fun 玩得很开心get + adj.(warm/hot/cold) 逐渐变… start to = begin to 开始… 三.句型 It is interesting/exciting to do sth. 做某事很有趣/兴奋 Spends some time on sth / (in) doing sth做某事花费某时间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某地+ today? 某地今天天气如何? —It’s hot, but it will be rainy a few days later. 很热,不过过几天会下雨。Which ... do you like best? 你最喜欢…? 四.语法 形容词的用法: 1.定义:形容词修饰名词,说明事物或人的性质或特征,通常可将形容词分成性质形容词和叙述形容词两类,其位置不一定都放在名词前面。 直接说明事物的性质或特征的形容词是性质形容词。 叙述形容词只能作表语,所以又称为表语形容词,这类形容词大多数以a开头的形容词都属于这一类。例如:afraid, asleep, awake, alone等。 2.形容词的种类 (1)品质形容词:英语中大量形容词属于这一类,他们表示人或物的品质,如:The play was boring. 那出戏很枯燥无味。You have an honest face. 你有一张诚实的脸。 (2)颜色形容词:有少数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

一对一家教计划 教学方案

一对一辅导教学总计划 学生分析: 初中升高中,英语基础知识较薄弱。 对英语的兴趣不是很高,偏爱数学理科知识。 英语发音基础很好,学过音标。 理解和接受能力很强,对于老师讲解的方法能很快掌握,但缺乏学习英语的方法,潜力很大,提升空间很大。 教学总目标: A.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单词、背课文、记笔记、写作业、检查作业 B.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信心 C.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 教学任务: A、新概念课文20篇 目的:练习口语和听力 B、语法包括时态(三时四体)+ 动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简单句型 目的:完成初中语法基础知识的复习,做好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C、完型和阅读 目的:保持学习状态 教学计划: 第一个十天(7月4-7月14日): 目标:口语和听力提高,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具体实施方案: A、口语:①采用对话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英语情景的氛围,鼓励学生多说,多用英语说。 ②从学生感兴趣的电影入手,教导学生模仿电影中的对白。 ③模拟情景,截取中高考考试对话文本,练习口语。 B、听力:①部分教学采用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力。 ②为学生制定听力计划,和听力练习。 C、学习习惯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①预习:指导学生预习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应该做的相关工作。 ②上课: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和能力。 ③下课:指导学生及时复习,以及应该如何巩固上课所学的知识。 第二个十天(7月15—7月25日): 目标: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语法知识的掌握 具体实施方案: A、语法讲解:采用归纳法,力求精、准、简 让学生掌握所学语法的结构

B、练习:采用演练法,配备有趣、鲜活的例子 让学生自己表达,自己说 C、应考:培养实际考试能力,让学生能从容应付考试。 第三个十天(7月26—8月4日): 目标:英语初升高的衔接,帮助学生摸索高中学习的方法。具体实施方案: A、选取高中课文中的精读部分讲解 B、配合相适应的题目讲解 C、复习前段时间所学知识和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讲授法谈话法示范法 课时安排: 第一个十天: 第一课时:巩固复习对话课文 第二课时:背诵听力讲解活动 第二个十天; 第一课时:讲解练习对话 第二课时:归纳复习活动 第三个十天: 第一课时:对话课文讲解 第二课时:练习归纳活动 教学记录: 每天记录学生所学的内容以及相关情况 教学反思: 教完及时反思教学成果以及发现学生教学中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