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习题4讲课教案

马基习题4讲课教案
马基习题4讲课教案

马基习题4

1. 哲学上所认为的“人类世界”是指()

· A. 人类世界是由人组成的世界

· B. “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 C. 与自在世界无关的又一个世界

· D. 人的“自然性”和人的“自然史”答案( 2 )

2. 事物矛盾的精髓是()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B.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 D.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答案( 2 )

3.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 A. 主体不同

· B. 层次、水平不同

· C. 跟经济基础的联系不同

· D. 跟社会生活的联系不同答案( 2 )

4. 哲学是(????? )

·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 C.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答案( 3 )

5.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 C.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答案( 4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 只有唯心主义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答案( 4 )

7.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 A. 矛盾的普遍性

· B. 矛盾的斗争性

· C. 矛盾的特殊性

· D. 矛盾的同一性答案( 3 )

8.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 生产方式

· B. 地理条件

· C. 社会意识

· D. 人口因素答案( 1 )

9. 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

· A. 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

· B. 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 C. 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 D. 事物的永恒运动答案( 3 )

10.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说明:

· A. 国家的社会法律制度、民族精神都根源于地理环境的本性

· B. 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决定着社会法律制度的形成

· C. 地理环境影响并作用于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D. 地理环境既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答案( 3 )

1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答案( 4 )

12. 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这句话体现的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原理是

· A.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 B.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C. 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D.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答案( 1 )

13. 一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

· A.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

· B.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 C.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答案( 4 )

14. 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 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 B. 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 C. 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 D. 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答案( 4 )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 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 C. 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 D. 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答案( 2 )

16. 矛盾的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斗争本身就是发展

· B.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C. 任何斗争都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

· D. 斗争性始终处于主要的方面答案( 2 )

17.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答案( 3 )

18.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外力的的推动

· B. 矛盾的斗争性

· C. 矛盾的同一性

· D. 事物内部矛盾答案( 4 )

19. 作为辨证否定的联系环节是指

· A.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 B. 新事物和旧事物达到合为一体

· C. 新事物在本质上区别于旧事物

· D. 新事物优于旧事物答案( 1 )

20.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 价值规律

· B. 剩余价值规律

· C. 劳动力成为商品规律

· D. 部门之间竞争规律答案( 2 )

21. 阶级的划分()

· A. 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 B. 唯一的是根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

· C. 最根本的是根据取得社会财富的不同方式

· D. 主要是根据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作用不同答案( 2 )

22.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A. 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 B.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 C.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 D. 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决定的答案( 2 )

23. 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

· A. 认识上的唯理论

· B. 认识上的经验论

· C. 认识上的唯物论

· D. 认识上的辩证法答案( 4 )

24. 认为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

· A. 形而上学观点

· B. 诡辩论的观点

· C. 唯心主义观点

· D. 辩证法的观点答案( 4 )

25.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结论的理论前提是( )

· A. 社会革命理论

· B. 阶级斗争学说

· C.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原理

·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答案( 4 )

26.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

· A. 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 B. 武装斗争问题

· C. 农民问题

· D. 国家政权问题答案( 4 )

27. 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 A. 它是构成生产关系的根本形式

· B. 它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

· C. 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D. 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物答案( 3 )

28.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 A. 存在

· B. 理想

· C. 灵魂

· D. “原初”物质答案( 4 )

29.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阶级斗争的问题

·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

· D. 国家政权问题答案( 2 )

30.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实践性

· B. 运动性

· C. 物质性

· D. 客观性答案( 3 )

31.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A. 有利于所有国家

· B. 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C.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 D. 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答案( 2 )

32. 1921年3月,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 A. 联共(布)十大

· B. 俄共(布)十大

· C. 联共(布)九大

· D. 俄共(布)九大答案( 2 )

33. 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 A. 各个资本家普遍延长雇佣工人工作日的结果

· B. 各个资本家普遍提高雇佣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

· C. 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 D. 各个资本家追求绝对剩余价值的结果答案( 3 )

34.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

· A. 通过革命和改革实现的

· B. 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

· C. 通过实践实现的

· D.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答案( 4 )

35.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A. 人在确定事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 B.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 C.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 D. 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答案( 3 )

36.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 B. 社会分配的原则

· C. 社会风气的状况

·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 4 )

37. 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 A.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答案( 3 )

38.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C.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D.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答案( 2 )

39.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可感性

· B. 具体性

· C. 客观实在性

· D. 真实性答案( 3 )

40. 科学的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制约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社会条件是()

· A.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B. 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 C. 是否尊重知识和人才

· D. 是否有正确的哲学指导思想答案( 1 )

41.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 A. 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 B.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 C. 非决定论的观点

· D.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答案( 4 )

42.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运动变化观点

· B.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观点

· C. 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

·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观点答案( 3 )

43.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A. 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 B. 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 C. 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 D.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答案( 4 )

44. 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 A.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 B.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 C.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答案( 4 )

45. 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 马克思

· B. 爱因斯坦

· C. 达尔文

· D. 牛顿答案( 1 )

46.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 A. 不可知论的观点

·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 D. 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 4 )

47. 按社会意识构成的高低层次,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 A.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 B.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 C. 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 D.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答案( 2 )

48.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A. 纯粹是偶然的

· B. 纯粹是必然的

· C. 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 D. 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答案( 3 )

49.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是

· A. 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

· B.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 C. 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

· D.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答案( 2 )

50.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A. 完全必然的

· B. 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

· C.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 D. 偶然的机遇答案( 3 )

51. 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 A. 暴力掠夺的产物

· B. 社会契约的产物

· C. 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 D.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答案( 4 )

52. 矛盾双方辩证的同一是()

· A. 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 B. 不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

· C. 矛盾双方的相互等同

· D. 矛盾双方的相对平衡答案( 1 )

53. 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 A. 劳动时间和停工时间

· B.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 C. 销售时间和购买时间

· D. 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答案( 2 )

54.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上层建筑范围的是()· A.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 B. 政治思想、管理学、语言学

· C. 哲学、艺术、环境科学

· D. 法律思想、哲学、宗教答案( 4 )

55.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观点属于

· A. 历史宿命论观点

· B.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C. 机械决定论观点

· D. 否认个人历史作用的观点答案( 2 )

56.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 A. 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 B. 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 C. 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 3 )

57.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它揭示了

· A.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 B.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C. 事物发展的结构和层次

· D.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答案( 2 )

58. 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 移动电话本身的各种功能

· B. 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

· C. 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

· D. 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答案( 2 )

59.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 D. 变动性和稳定性答案( 2 )

60.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于

· A. 1918年10月——1923年初

· B. 1923年10月——1928年秋

· C. 1928年10月——1932年底

· D. 1928年10月——1933年秋答案( 3 )

多选 (共 20 题,总分 20 分)

1.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对马克思主义政党阶级性和先进性理解正确的是

· A.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 B. 以工人阶级为基础,不等同于工人阶级本身,也与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有明确的区别

· C. 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虽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

· D. 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成员主要是工人答案( 1,2,3, )

2. 二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新变化有

· A. 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 B.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 C. 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 D. 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答案( 2,3, )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 E.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答案( 1,2,4,5, )

4.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

· A.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B. 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C. 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

· D. 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作用

· E. 意识活动能够改变社会运动的规律答案( 1,2,3,4, )

5. 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就是肯定:

· A. 凡经过实践检验证实的真理,可以被丰富、完善和发展,却不能推翻它· B. 发展着的实践终将对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作出确定的检验

· C. 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

· D. 即使已经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识,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答案( 1,2,3,4, )

6. 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本可以专靠神思任意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鬼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身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脖子二三尺而已这句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 A.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 B. 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 C. 可以从人世间找到他的原型

· D. 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答案( 2,3,4, )

7. 唐朝诗人杜苟鹤在《小松》中写道:“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与这首诗内涵一致的古诗还有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C.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D.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答案( 1,2,4, )

8. 价值评价的特点包括

· A.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 B.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 C.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 D.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并无直接联系答案( 1,2,3, )

9. 下列成语中符合辩证否定原理的有

· A. 防微杜渐

· B. 水滴石穿

· C.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D. 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 E. 既克服又保留答案( 3,4,5, )

10.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形式的基本观点

· A.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 B. 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 C.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

· D. 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与和平两种形式答案( 2,4, )

11.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表明()。

· A. 人类认识的不可靠性

· B. 人类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 C. 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D. 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E. 人类认识运动是无止境的辩证发展过程答案( 2,3,4,5, )

12.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体现了

· A.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 B.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 C.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特点

· D. 事物彼此之间存在着差别答案( 2,3,4, )

13.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 A. 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 B.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 C.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 D.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答案( 3,4, )

14. 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它是(?? )

· A.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现存的物质力量

· B. 前人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客观结果

· C. 当代人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 D. 由各种客观的物质要素构成的答案( 1,2,3,4, )

15. 关于资本主义工资,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工资的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 B. 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 C.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 D. 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答案( 1,2,4, )

16. 下面哪些是一个企业的量的规定()。

· A. 劳动生产率

· B. 生产规模

· C. 技术水平

·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 E. 产品名称答案( 1,2,3, )

17.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 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 B.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 C.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 D.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案( 1,2,3, )

18. 构成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有()。

· A. 劳动者

· B. 劳动资料

· C. 劳动对象

· D. 科学技术

· E. 科学管理答案( 1,2,3, )

1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有

· 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B.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 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 D.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答案( 1,2,3,4, )

20. 2013年 12 月 5 日,中央人民银行联合四部委发出《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通知》明确了比特币的性质,认为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 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关于货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货币就是资本

· B. 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商品经济的矛盾

· C.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D. 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答案( 3,4, )

判断 (共 20 题,总分 20 分)

1. 一切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正确错误答案( 0 )

2.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正确错误答案( 1 )

3. 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正确错误答案( 1 )

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由于这种制度遵循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需要的原理。

·正确错误答案( 2 )

5. 整个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正确错误答案( 1 )

6.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正确错误答案( 1 )

7. 英雄造时势。

·正确错误答案( 2 )

8. 基本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其经济体制也必然相同

·正确错误答案( 0 )

9. 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具有决定作用。

·正确错误答案( 1 )

10.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一国胜利论

·正确错误答案( 1 )

11. 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

·正确错误答案( 1 )

12.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正确错误答案( 0 )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整个世界所有事物作出科学说明的理论体系。

·正确错误答案( 0 )

14.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现成答案。

·正确错误答案( 0 )

15. 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正确错误答案( 2 )

16. 只有矛盾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正确错误答案( 0 )

17.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正确错误答案( 1 )

18.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生产工具。·正确错误答案( 1 )

19. 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正确错误答案( 2 )

20. 物质存在于它的具体中( )

·正确错误答案( 1 )

小学:一年级美术多彩的拉花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 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美术教案 / 小学美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学美术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一年级美术多彩的拉花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小学美术学科《多彩的拉花》的课例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美术《多彩的拉花》[教学目标]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拉花,了解纸材特性的同时,培养学生装饰生活、美化生活的意识;孩子们在运用不同方法剪制拉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探究制作拉花的不同方法,学习装饰、美化环境[教学难点]探究制作拉花的不同方法[教学准备]1、运用多种拉花布置好美术教室。2、在每组的桌子上放好用不同方法制作好的拉花。3、电脑课件、实物投影、照像机。[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互相问候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情境教学引入新课1、谈话:今天的教学布置与以往教室有什么不同?2、数一数共有几种3、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拉花?4、假设:老师也给你很多的拉花,你会用它美化哪里呢?(课件欣赏)5、出示课题1、看到老师用拉花布置好的教室,回答。2、数教室的拉花种类。3、回忆,如:过年,过节等。4、思考,回答――总结拉花的用途。5、 第2页共5页

外研版公开课教案模板

外研版公开课教案模板 教案内容分析:现在完成时态是中考必考的一个时态,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外研版公开课教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把现在完成时的知识进行梳理。使此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同时,重点是此知识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以达到课标的要求“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复习现在完成时的意义、用法、构成及某些标志词。 2.掌握常见的短暂性动词在肯定句、疑问句中与时间段连用时,需转换为延续性动词。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现在完成时。 教学重点、难点: 1.现在完成时中的非延续性动词转化为延续性动词及如何转化。 2.现在完成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 多媒体教学 流程: Step 1: Students talk freely学生们利用各种时态进行对话交流,加强语言技能的训练。 Step2: Revision by doing exercises1. Look ! What _ the man _ ( do)?2. It is 8 o’clock .The students _ ( have )a class.3. Where ________ Tom ________(come)

from?4. Lei Lei _________(go) toschool by bike every day.5. He ________(not do) my homework last night. Step3: PresentationNow this class we will revise the tense “ thepresent perfect tense”.构成:have/has +动词的过去分词 一、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标志词:still一直,还,仍然,just刚刚, before以前, ever 曾经, never从不;already已经,用在肯定中; yet已经,还,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Exercises:1.My father ________(not come) back yet.2.I _______ never ________(be) to Beijingbefore.3.I _________(not have) my lunch yet.4.________ you _______(see) the film before?5.Tom ________already ________(finish) hiswork. 二、表示从过去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在此必须强调动词必须是延续性动词。这一点也是这一用法的重点和难点。常见的非延续动词有come,start/ begin, buy, borrow, leave, die and so on.标志词:for,since.即在现在完成时态的肯定句或疑问句中看到for或since时,动词必须转化成延续性动词,在否定句中可不转化,转化关系如下:come——be here 或be in; start/ begin——be on; buy —— have; borrow ——keep;leave —— be away

历年马基试题精华整理版

历年马基试题 【辨析题】 1、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答:不完全正确。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就其现实性即它们的具体实现来说是有限的。(1分)然而,有限与无限是对立的统一。有限是无限的环节、部分和因素,有限包含、体现着无限。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的本性,决定有限的界限必然不断地被打破和超越,而趋于无限。(2分)人类已有的认识和实践的成果不是限制、束缚新的认识和实践的框框,而是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3分) 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答:错。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分)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3分) 3、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答:错。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1分)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1分)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3分) 4、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是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答: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工人的劳动,而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不仅补偿劳动力的工资,还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5、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标准。 答:不完全正确。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但生产力起间接作用。 6、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答:错。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但量与事物的存在则不是直接同一的。量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并不影响事物性质的变化,只有量变突破度,才会引起质变。 7、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错。本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如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盲目的,这有合理之处,但是,不能以此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政治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一、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分析 (一)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道德政治观 1.孔子:“政者,正也。”-仁义礼智信。柏拉图: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亚里士多德:国家等同“最高的善”,是人们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道德政治观的根本弱点: (1)从哲学思辨出发,具有浓厚的“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2)掩盖了社会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 (二)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神权政治观 1.“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绝对精神 2.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三)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法家-韩非:政治就是用权 马基雅佛利(意大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利或力求影响力的分配。哈罗德.拉斯韦尔(美):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2.权力政治观: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 (四)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1.孙中山:“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吴恩裕:政治乃是用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地集体活动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2.众人管理政治观的特点:政治的公共性;政治的管理性 (五)其他观点: 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是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的含义: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四、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主要由利益关系的状态和政治权力关系的状态、性质双方力量强弱等因素决定的) 1.指令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宣传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 2.压力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以此使权力客体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作出行为选择。

多彩的拉花教学反思

群英学校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多彩的拉花》教学反思 群英学校杜蓓蓓 这节课是非常的有意思!让一张张本没有弹性的纸变的有弹性,并且很好看。我在课前自己就先兴致勃勃的学着剪各种各样的拉花,精心地设计了教学过程,力争使课堂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达成目标。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我先做了一些拉花穿在身上,学生一见到我就立刻兴奋起来。看到他们的眼神,我知道他们渴望制作,好像在说这么漂亮的拉花怎么做出来的呢? 这个成人看似小小的剪拉花活动,却包括了许多知识难点。如数学概念:折成三角形、平行的概念、几层、对等,从何剪起,……美感:粗细、宽窄、匀称、色彩……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确实有一点难度。因此,在引导孩子学习时,要等待,成人必须学会等待!我经常就等待不住,一着急就想手把手的教,那样就阻断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一开始我没有教孩子怎样制作,而是让孩子自己发挥原有的经验和想象自己尝试。孩子们兴奋地开始制作了,但是不一会儿,问题就出现了。除了极个别的孩子会剪以外,大部分的孩子都不会。于是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胆子大的孩子走到讲台边不停地问我“老师怎样剪呀?”我笑笑回答:“我们一起来探索。”大概过了 5 分钟,我示意孩子们静下来。我说:“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通过尝试,都发现原来自己不会剪,想看看老师怎样剪的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我就示范给坐得工整的小朋友看!”这时,孩子们都坐好了。于是我开始教他们们怎么正确的折纸,我让孩子自己观察,看我手上的纸从侧面看像什么, “像字母W!”那你的呢?你如何将你手中的纸变的从侧面看是一个字母W 呢?我开始演示剪拉花的方法,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了3种基本的方法。因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无穷的潜能,有自己的创造和想象。如果一开始成人就想用教的方法,也许就束缚了孩子的思维空间,所以要给孩子琢磨、探究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积累经验,学会主动探索、认真做事。之后再将课前预先做好的各种各样的特色拉花,象变魔术一样,一一展示出来,学生一听是魔术,就兴奋起来了。。 重点解决孩子们普遍不会的、做错的地方,师生一起来讨论为什么?他的拉花为什么折对了,剪好后却拉不开?他的拉花为什么剪的方法对,但是拉开后没有预期的效果,哪点出问题了? 一节课下来,大多数的孩子们已经能够掌握课本上的方法,一些孩子们还创造了一些新剪拉花的方法向我炫耀。分析这节课,我觉得主要是:导入课时部分,通过教师衣服上的装饰的形式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人美版美术一上《多彩的拉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美版美术一上《多彩的拉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初步感受纸的弹性与伸缩性能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观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3.通过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观看、摸索、想象、自主学习等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自制的拉花美化自身与环境。 教学难点: 剪刀的使用与操纵,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折叠后拉花的展开技巧。教学预备: 1、教具预备:若干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2、学具预备:剪刀、胶水及各色彩纸。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教师出示一根橡皮筋 师:认识它吗? 生:橡皮筋。 师:我想请一位小助手来帮我拉一拉橡皮筋。(师生同拉,使之变长) 你发觉橡皮筋有什么变化? 生:橡皮筋变长了。

师:老师那个地点还有一样东西,看是什么? 生:纸条。 师:每个小朋友的桌上都放着如此的纸条,请你们拉一拉,它会变长吗?有弹性吗? 生:(好奇的尝试)可不能变长!一点也没有弹性! 师:你能想方法让它变长、变得有弹性吗? (生表示疑咨询) 师:老师给你30秒钟时刻,请你动动你的小手,能够折一折,也能够剪一剪,让我们来比一比,谁能让纸条变得像橡皮筋一样奇异。 师:请你们给老师15秒,看老师让纸条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数时刻 师:老师的纸条如何样了? 这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多彩的拉花》 (二)审美与观赏 1、课件观赏拉花。 2、请学生讲一讲:拉花美吗?拉花有什么用吗?能够美化什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拉花布置的环境吗?观赏课件 3、师小结: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元旦等喜庆的生活我们经常会用一些五彩的拉花来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除了要爱护环境外,更要学会用自己灵活的双手来美化环境。 (三)尝试与探究 1、师:同学们,我们光看还只是瘾,这么好的拉花是如何做出来的,想不想学一学呀? 2、师:谁还记得老师刚才是如何样剪的?大屏幕看制作图 3、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比一比谁的拉花长,什么缘故? 4、看制作图,师生共同剪。边剪边念:左一剪,右一剪,千剪万剪要相连。 5、同学们会剪了吗?还想不想学一学其他拉花的制作方法? 6、看大屏幕,看示意图,边剪边念儿歌:小剪子,转转转,一圈一圈向里转,一圈一圈向里剪。剪那个拉花应注意什么? 7、师示范

体育公开课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体育课教案 教材内容:1、技巧:前滚翻。2、游戏:快快跳起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能说出游戏的方法、名称及要求。2、技能目标:90%的学生学会前滚翻。95%的学生能熟练地游戏。 3、体能目标:发展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反应、快速跳跃能力。 4、情 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干部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服装鞋子情况。 3、宣布新课内容、要求。①技巧:前滚翻。 ②游戏:快快跳起来。 二、准备部分: 1、螺旋形慢跑。 2、拍手操一套。 ①伸展运动②体转运动③扩胸运动④体侧运动⑤踢腿运动⑥腹背运动⑦跳跃运 动 3、专项准备活动。①抱腿深蹲团身练习②颈、踝、腕关节运动 三、基本部分: 1、技巧:前滚翻: 重点:团身滚动。难点:两臂撑地力量均匀,用头后着地。 技术要求: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前滚。 动作技术过程:蹲撑,提臀,两脚稍蹬地,两腿蹬直,获得向前翻转的动力,同时屈臂,低头、含胸、用头的后部、颈、肩、背、腰、臂依次着垫前滚。当背腰着垫时,两手迅速抱腿,缩短身体的翻转半径,上体紧跟大腿成蹲立。 教法:(1)教师利用警察抓小偷的情景导入。(问:小偷腿摔断了,而警察为什么完好无损。) (2)学生分组结合图片及动作要领自主体会尝试练习。 (3)集合队伍教师了解学生尝试掌握情况。 (4)教师给予评价激励并利用正方体与圆球的滚动让学生领悟团身紧的重要性。 (5)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评价。①做前滚翻成并腿坐,体会腱的伸直过程。②团身滚动练习。③胸前夹手绢练习。④完整前滚翻练习。(6)集合队伍学生到光荣垫示范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2、游戏:快快跳起来。要求:反应灵敏、快快跳起。

马基考试题目

原理思考题2011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来源。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伟大发现。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内容。 2、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如何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5、简述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6、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什么是联系?联系有哪些特点? 8、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9、什么是矛盾?简述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对立统一关系。 10、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1、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2、简述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3、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14、简述规律及其特点。 15、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1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简述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的本质的回答。 4、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区别。 5、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6、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意义更为重要? 7、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8、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是什么?为什么说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9、什么是真理?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0、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原理。这一原理对正确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何指导意义?

马基期末复习重点

马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基本形式。 3、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5、时间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为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湖边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饭凑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的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阐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4、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四、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五、阐述认识运动的发展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其发展过滤为以下三点: 1、 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无限发展 六、什么是改革?它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哪里?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

一年级美术《多彩的拉花》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多彩的拉花》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多彩的拉花》教学设计 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4课 课题:《多彩的拉花》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刘芳/金水区柳林镇第四小学 一、目标分解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 2、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美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4课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全套教材手工制作系列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使用多种纸材,运用折、剪、卷、粘等纸造型的简单方法,在体验设计和制作拉花、装扮自己和美化环境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拉花外形与用途的关系,感悟纸材的特征。

3、基于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册的美术学习过程中,对手工制作的基础知识刚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练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为本节课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本节课在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同时,体会不同的拉花造型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掌握手工制作的表现方法,并运用彩色手工纸进行拉花的制作。学习掌握制作拉花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 1、学习折、剪、卷、粘等纸造型的简单方法及设计制作拉花的方法。培养学生参考示意图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拉花的用途设计制作出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创设情境、了解设计目的、初步体验、参与游戏、教师演示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拉花的用途,感受拉花的美感,观察、思考、探究拉花的设计制作方法。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及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习参考示意图进行制作的方法,并根据拉花的用途,使用多种纸材、运用纸造型的方法设计制作出不同的拉花。 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控制,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折叠

马基辨析、材料题题库

复习资料 辨析题部分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并非就是市场经济。 正确。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形态。只有建立了统一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商品经济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只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才能成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经济关系货币化,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经济运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货币化的商品经济。只有在开放条件下,才能与世界经济接轨,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起来,形成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开放化的商品经济。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基础。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影响价格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既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 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所以,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必然的,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

马基考试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其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⑴马克思主义哲学,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⑶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及理论意义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理论意义: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三种历史形态:(实物、结构、系统)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物质的定义的意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文明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意识的本质、能动作用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实质、核心⑴内因、外因⑵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⑶质量互变规 律⑸辩证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补充: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内因、外因: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指事物的外部矛盾。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多彩的拉花》教案

《多彩的拉花》教案 课型:手工制作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了解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设计制作出一至二种自己喜爱的拉花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拉花的作用;设计制作拉花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探索各种制作的新方法。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的意识。 课题分析: 本课教学主要是运用各种色彩的纸村料,通过设计、思考、撕、剪、拼、贴等各种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力进行设计,并借助制作拉花这一活动使学生相互合作文流,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教材中用明快、简洁的文字.及各种漂亮的花饰,让围绕范作进行学习、思考、探究、创作。从而美化自我、美化环境、美化生活,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创新。发挥个人的智慧、集体的智慧,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各种问题。 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拉花的作用和制作拉花的各种方法。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各种手段,发挥学生的特长,制作精美的拉花。 三、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的方式 l、预先布置拉花所需要的材料,提供学生寻找制作拉花的信息,为学生拓宽思路铺设一定的活动空间 2、人人表观、集体展示、表扬、奖励的方式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3、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展开不同方式的制作,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设计思路: 1、演示法:教师预先制作好各种形式的拉花,贴、挂、戴、包在各种物体上,使学生提高兴趣、集中思想。教师示范制作l一2件花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2、分组法:把全班分成四人一组,,几个进行单独制作,安排好组长进行负责,先小组进行表演展示,小组评选优作,到班上进行展示评比。 3、自由法:学生在制作小花饰中以各种制作的方法部可以,可以剪,可以折剪,可分步制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各式各样的拉花。 4、引导法:学生在制作时,老师要不断地发现成功的、好的制作方法及时表扬、鼓励;当遇到制作困难时,老师要积极引导,让其在愉说的氛围中积极创作:一个班的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总有一定差距,采用以上几种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其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从而人人参与、增加感情: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各种彩色纸、剪刀、胶水、订书机、拉花应用作品,课前安排好学生位置。 学生:剪刀、胶水。

体育公开课教案_体育教案模板

体育与健康教案 授课对象:四(1)班(水平二)授课人:王志强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四年级的体育课,主要教材是“立定跳远”和游戏“青蛙障碍跳”。课的设计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课的目标为:1.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对跳跃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投掷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法—情景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

成的素质优生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分组协作游戏,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游戏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自从经历了将近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让我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活动各环节的拟订,要淡化教师说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通过此次公开课,我发现自己有以下几项须改进之处: 1、体育教师的声音应该更洪亮一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清楚地听到老师的声音。 2、教师在讲解时应该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明白。 3、教师在示范时应多做几次,使学生能够看清楚。 4、“兔子舞”游戏的导入很不错,但要掌握好音乐的节奏。 5、教师不必要急于授教,要做好安全教育。 6、结尾的放松过于仓促,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充分的放松。 总之,这堂课虽有中心校领导、校领导和学校同事的肯定,但我自己感觉上的不够理想,也许有点紧张和准备的不够,不过,通过这次公开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有很大地收

《多彩的拉花》--教案

《剪贴纸拉花》(研课)活动方案 双河镇中心校李福军 一、教学目标: (一)初步感受纸的弹性与伸缩性能,了解拉花的制作方法,体会环境与艺术作品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美化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二)能大胆的创作,把绘画和手工结合起来。 (三)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感受纸制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 尝试不同的工具,通过折纸、画痕、剪纸、粘贴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来美化环境。 四、教学设计: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这有一张正方形的纸,你们谁能告诉我怎样让它变长? 2、你真聪明!你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课题:《剪贴纸拉花》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制作纸拉花,同学们喜欢吗? (二)欣赏:多彩的拉花 1、教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到拉花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放课件:

多彩的拉花) 学生:看到了拉花布置后的环境与拉花与服装服饰的搭配等,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自己制作一件拉花作品。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条件,是我们的家,让我们每个同学都来爱护环境。 2、教师: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拉花的制作方法。〈课件演示〉 教师小结:拉花的几种基本做法,关键是如何折叠纸张,如何剪开。(三)练习:大家一起动手做 1、教师:想一想拉花可以装饰哪些环境?(居室、班级、礼堂等)拉花的制作方法还有哪些? 2、拉花剪短后该怎么办?为什么会断?怎样可以做的更好? (四)欣赏艺术作品 教师出示学生作品,比一比,说一说作品色异同之处,谁的最好。(1)给5秒钟的时间,学生欣赏讨论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创作过程 (五)欣赏学生及教师优秀作品,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六)作业要求: 教师:学生分组创做一件拉花作品,并把作品与校园环境结合起来,看那个同学的手法最新颖,作品最漂亮。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情,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采取创设情境、观察欣赏、直观演示等方法教

西方法律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

西方法律思想史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主要内容及学习。 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归纳为两个文化起源,一个思想核心,三大法学流派和多元的法学思想运动。 两个文化起源,古希腊罗马的法律遗产和中世纪基督教法律传统。 一个思想核心是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古典自然法学。 第一,自然状态,说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之下,第二,自然权利说,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想要不变的自然权利, 第三,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普遍遵循一定的法则, 第四,社会契约论。人类通过社会契约的方法,从野蛮的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第五分权原则,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权利必须分立和制约。 第六,法治原则,政治的通知必须以法律为基础,法律就是以非暴力的方式协调人们之间的冲突, 第七,法律平等,要求法律公正对待。 19世纪的,法理学的形成与西方法学流派的出现为标志,主要流派有三,第一,哲理法学派,是指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来研究法律现象,认为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分析法学,注重对法律概念法律结构法律体系的研究, 第三,历史法学派,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法律现象。 20世纪,西方法律思想呈现多元的特征。 第一,法律社会,社会法学是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法律现象,他强调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二,法律规则,法律是规则或规范的体系, 第三,法律道德,认为法律与道德不可分,第四,法律政治,批判法学运动研究法律的内在政治意识形态,认定法律是乔装打扮后的政治。 学习意义: 第一,学习和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是培养高层次法律伦理人才的需要。 第三,有利于提高法律实践水平。 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他主张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第一,法律不会感情用事,而任何人都不免有感情。 第二,法律不会在政治中加入偏向,而任何个人也不免有热诚,会在其执政之中加入个人的偏向。 第三,集体智慧胜过一个人的智慧。 第四,法治不易腐拜,一人之治易于腐败。

人美版美术一上《多彩的拉花》版教案

人美版美术一上《多彩的xx》版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在节日里,我们经常用一些五彩的拉花来美化教室,布置舞台。在剪制拉花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拉花的神奇与美妙,体验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神奇的艺术品——像橡皮筋一样能够伸缩的彩纸的快乐,并且通过联想,进一步将拉花变化成更多的艺术品:如鱼、围巾、帽子等。 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纸材及剪制手段,围绕如何运用多彩的拉花美化自身和环境这一目的进行设计及制作,并通过活动本身以及作品传递、信息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问、好动、好奇心强,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较弱。教师应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敢剪、敢于表现、敢于合作,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发挥、提高。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初步感受纸的弹性与伸缩性能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3.通过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自主学习等能力。 四、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自制的拉花美化自身与环境。

五、教学难点: 剪刀的使用与控制,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折叠后拉花的展开技巧。 六、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若干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2、学具准备:剪刀、胶水及各色彩纸。 七、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教师出示一根橡皮筋 师:认识它吗? 生:橡皮筋。 师:我想请一位小助手来帮我拉一拉橡皮筋。(师生同拉,使之变长) 你发现橡皮筋有什么变化? 生:橡皮筋变长了。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样xx,看是什么? 生:纸条。(图1) 师:每个小朋友的桌上都放着这样的纸条,请你们拉一拉,它会变长吗?有弹性吗?生:(好奇的尝试)不会变长!一点也没有弹性! 师:你能想办法让它变长、变得有弹性吗? (生表示疑惑) 师:老师给你10秒钟时间,请你动动你的小手,可以折一折,也可以剪一剪,让我们来比一比,谁能让纸条变得像橡皮筋一样神奇。

体育公开课教案教案模板

XXX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授课对象:授课人: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四年级的体育课,主要教材是“立定跳远”和游戏“青蛙障碍跳”。课的设计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课的目标为:1.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对跳跃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投掷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法—情景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优生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分组协作游戏,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游戏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自从经历了将近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让我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进

【精品】马基习题1.doc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三(C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 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止统一性在于它的(C ) 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尢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山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來的现实基础(B ) A .运动 B .实践 C .精神生产 D ?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B )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來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速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变化的 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