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艺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音乐教案设计]

教科版小学艺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音乐教案设计]
教科版小学艺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音乐教案设计]

小学艺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摇呀摇

课题一小时侯的歌

一、教学目标: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童谣歌曲的学习,为学生能够和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提高对语言节奏的感受能力,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积累合作、交流、反思、创作、分享等方面的体验。

二、教学准备

1、歌曲《童年的小竹笛》、的光盘或录音带。

2、不同风格、内容的童谣及录像、录音、光盘等资料。

3、绘画、折纸材料及节奏乐器等。

三、欣赏引导

在这个单元主题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弯弯的月亮是娃娃的小床,天上的星星是娃娃的被子,天边的月儿奏出美妙的乐曲,静静的水面仿佛在听你诉说。妈妈的催眠曲陪伴着娃娃进入了梦乡……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生共同说一说各自耳熟能详的童谣,边说边表演,并说说个人的理解等,引导学生的兴趣。

2、例如,〈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咪咪咪……猫来了,咕噜咕噜滚下来。

3、〈笑一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两只黄狗会抬轿。

4、〈不倒翁〉: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大把,样子象小孩。说你呆你不呆,把你一推你歪。要你躺下去,你又站起来。

5、〈鞋子和茄子〉:一个孩子,拿双鞋子,看见茄子,放下鞋子,去拾茄子,忘了鞋子。

6、〈手指歌〉:伸开手,数指头,大牛不吃草,二牛不吃料,三牛不拉车,四牛不上套,剩下五牛要不要?要!

7、〈三轮车〉:三轮车,跑得快,上面坐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

二、学唱歌曲:〈童年的小竹笛〉。

1、引导学生反复听、轻声哼唱、拍手唱、配合律动唱。

2、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等,待音律、歌词、节奏

3、准确后可加进行打击乐集体演唱,并录音来反思评价。

三、教学评价:

1、在歌唱、绘画、表演、创作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评价。

2、将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的童谣,绘画作品等存入挡案夹。

四、教学思路拓展:

1、欣赏表现童谣的舞蹈、结合律动展开教学。

2、通过自制乐器,更加了解乐器的性能和用法。

教学后记:

课题二歌声中走来一个娃

(二教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前捷克斯洛伐克儿童歌曲〈牧童〉的学唱、表演和绘画。

2、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积极参与,愉悦地创作和表现。

3、学生尝试制作简单打击乐器,学歌曲伴奏。

4、结合着给童谣编曲调,学生尝试和探索进行艺术的表现和创作。

二、教学准备:

1、〈牧童〉的歌曲录音或VCD光盘。

2、找做简易打击乐器用的材料〈纸盒、纸、铁丝、医拉罐、沙石、竹筒、杯子、废墟料瓶、铃铛等〉。

第一教时

三、教学过程:

1、由牧童牧归的绘画或童谣等作品引出歌曲〈小牧笛〉并学唱。

2、学唱歌曲《小牧笛》并朗读歌词。

3、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打击乐器给歌曲〈牧童〉伴奏,并探索不同物体发声的特点、音色、敲击方法〈部位〉等。

4了解各种打击乐器的名称、用法和乐器的打击方法。

5、启发学生课后用废墟塑料瓶装进沙子盖上盖后做沙锤,做双响筒〈找竹筒或不同的两种木质品〉、三角铁〈废金属或自行车铃铛等〉、鼓(大小纸盒等)。

6、为歌曲进行伴奏表演。

第二教时

一、教学过程:

1、在表演、绘画活动后,回味反思活动内容、个人收

2、再听一次歌曲〈牧童〉,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或者书写出来,进行手抄报和绘画的展示。

3、选择自己身边的工具和材料进行伴奏创作。

二、朗诵歌谣:

学生和老师共同欣赏和朗诵熟悉的童谣,并根据童谣的内容进行表演活动。

1、〈错歌〉:鸭子咪咪叫,老牛蹦又跳。大马吃白菜,熊猫跑步快。白兔圆耳朵,老虎叫呱呱。老鼠比猪胖,公鸡会下来。到底错在哪?请您想一想。要孩子们将歌谣改一改,并根据歌词即兴表演。

2、〈板凳板凳歪歪〉:板凳板凳歪歪,里头坐个乖乖,乖乖出来买菜,里有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头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磕头,里头坐个孙猴,孙猴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此童谣朗朗上口诙谐,适合孩子们边读边表演。

3、〈三轮车〉:三轮车,跑得快,上面坐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

三、教学评价

1、关注每个同学的兴趣,鼓励每个学生的创作、表演、

言和抒发个人意愿。

2、有条件时将表演录象、制作的乐器存放在音乐教室或

入学生的艺术挡案夹。

四、教学思路拓展

1、给喜欢的童谣选配音乐或加伴奏进行表演,成为学校和班级的“保留节目“。还可以请专业儿童剧的艺术家对学生的表演给予指导。

2、可以从绕口令及相声、快板的练习进入,引导学生关注发声的方法和说话的声调、语气等。

3、将歌曲、绘画活动同时融入一整节课中进行教学,内容相当丰富,由教师视条件、个人情况而定。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十二生肖

课题一奔腾的骏马

(二教时)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以“马“为内容的艺术作品欣赏、表现活动中,感受不同材质、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特点,了解马的造型特点。

2、尝试运用不同的歌曲、舞蹈、绘画、成语等表达自己对马与人的关系,马的精神及其形、神的感受。

二、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收集有关马的图片、画册、音像等相关资料。

2、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电教等设备及马的相关资

料。

3、彩色纸、包装纸、剪刀、胶水、图画纸、彩色水笔。

第一教时

一、教学过程:

1、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手段(如律动模仿、马蹄声响、动物录像等)。

2、启发学习欣赏学生用书中的单元主题页。

3、通过欣赏,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马的成语,并把大家收集的表现马的艺术的品按照年代的远近排序,说一说各自的特点。

5、结合陕西民间泥塑马玩具和农民画中的马,启发学生在马的相同轮廓造型中进行色彩、图案造型的变化的比较

6、布置学生用装饰画的方法创作一幅表现马的绘画作品。儿童装饰画的表现一般可以启发学生在画面的构图上要形态布局饱满,少留空白。

第二教时

一、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欣赏二胡曲《赛马》,听赏歌曲《马头琴的故事》及一组外国乐曲。

3、例如:《马刀舞曲》、《轻骑兵序曲》、《威廉·退尔序曲》,《自由射手》等片段。

4、配合放映奔马的照片、雕塑、录像及徐悲鸿的《奔马》国画作品,体验不同艺术形式表现同一题材的多种手法,启发学生的创作表现。

5、欣赏哼唱二胡曲的《赛马》的主题旋律,可用口腔弹响或敲击作伴奏模拟马蹄声。

6、用跑马步即兴创编舞蹈,体验感受跃马奔腾弛骋北疆之时的欢乐、自豪情感。

7、可引导学生分析《赛马》主题旋律的音乐风格及情绪特点,试着哼唱记忆下这段好听优美的蒙古族风格乐曲,体味感知节奏、力度、旋律、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在音乐艺术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二、游戏:

1、学做骑马的动作,双手拉住马缰绳,跟老师做。

2、随着音乐节奏并骑着马编队进行。

教学后记:

课题二小羊的故事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以“羊”为内容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相关及汉字中“羊大为美”的审美观。

2、了解、欣赏、学习古代先人们高超的艺术创作和设计。

3、尝试运用歌舞、绘画、制作等艺术形式加深对“羊”的造型特点的表现,并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二、教学准备:

1、课前可动员学生收集、画册、玩具等资料。

2、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等相关设备及羊的题材的艺术作品。

3、彩色纸、图画纸、剪刀、胶水、彩色水笔等工具材料。

4、歌曲《保护小羊》的录音带或光盘。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讲《草原英雄小姐妹》保护羊群的故事。

2、听《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插曲,体会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

3、学生分组将搜集到的有关“羊”的成语故事进行集体创作(绘画、编舞、表演等)或学唱《保护小羊》,各组将作品完成后交流、互评。

4、教唱与欣赏歌曲《保护小羊》。

5、即兴创编简单情节,歌唱表演。

6、学唱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由几个音级构成,歌词会唱后,试着唱唱歌谱。

7、再和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一下,这首歌有几个句子(两大句),句子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是重复的关系,两句的句尾有变化和呼应)。

四、教学评价建议:

组织学生填写课堂及课外调查表,对在这一课题学习中的反应和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展开讨论,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进行评价

教学后记:

课题三淘气的小猴

一、教学目标:

1、搜集、欣赏有关猴子题材的艺术作品,了解“猴”的造型和神态所产生的文化蕴涵。

2、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法创作活泼、淘气的猴子形象,初步体验中国画笔墨的特点,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欣赏猴戏,模仿在“急急风”锣鼓经伴奏下猴子亮相的造型特点。

二、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猴子的资料图片及玩具等。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图片及猴子题材的绘画,工

艺作品。

3、彩色纸、包装盒、生宣纸、国画颜料、毛笔、剪刀、

胶水等。

三、教学过程:

1、展示一组猴子题材的动画片:《猴子抢草帽》或《猴子捞月亮》等。

2、在欣赏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影视作品里猴子的音乐仔细聆听,展开讨论,谈谈自己对音乐表现的感受。

3、学生结合节目的欣赏以及自己的理解,尝试用肢体语言来创造猴子的多种姿态造型。

4、观看京剧猴戏《蟠桃会》片段,了解艺术家如何模仿

猴子的动态、表情。

5、安排学生进行选猴王,学习猴戏动作,表演花果山猴

子的生活的创新表演。

四、教学评价:

1、采用师生、学生相互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

励。

2、特别是对制作、绘画、集体和个人表演中表现出色的同学要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里的宣传活动多出力。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小小建筑师

课题一神秘的地下宫殿

(二教时)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着学生对小蚂蚁的好奇与探究心理,引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求索的精神。

2、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蚁穴的构造特点,学习运用线条、色彩、手工制作等造型表现语言进行绘画和制作,并用舞蹈、话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对小蚂蚁的活动进行创编表演。

3、学生结合对蚁穴的了解,拓展知识领域,了解人类是怎样从小动物身上获得启示,在人类的建筑中吸收其有用的方面。

二、教学准备:

1、有关自然界中蚂蚁的影像资料、图片资料。

2、表现蚂蚁的歌曲、诗歌、美术作品等。

3、学生手工制作与绘画表现时所需的工具材料。

第一教时

三、教学过程:

1、上课常规音准、节奏训练:(略)

2导人新课:

A、组织学生到自然界中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习性,学生与小蚂蚁一起做游戏,体验蚂蚁的团队精神。

B、如:在小蚂蚁经过的路上放一块小饼干,看着小蚂蚁是怎样一传十、十传百地把这块饼干搬回洞中。

C、完成一幅表现小蚂蚁的想象画。

3、听唱歌曲《小蚂蚁》,放录音,教唱。

第二教时

一、教学过程:

1、接上一课内容,训练复习。

2、每个同学将自己画的小蚂蚁剪下来,粘帖到一张大的画面里,大家共同完成一幅表现蚂蚁的美丽图画。

3、选择自己身边常见材料一件有关小蚂蚁的手工,如头饰、挂饰、面具等。

4、表演、游戏活动。

二、教学评价

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表现蚂蚁的美术作品、表演活动、歌曲学习做出大胆客观的[评价。

2、对积极参加“小蚂蚁”教学活动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对活动中出现的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要结合本课的主题给予表扬。

三、教学思路拓展

1、通过体验小蚂蚁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2、通过对自然界小蚂蚁的观察、了解,培养学生们热爱自然、热爱劳动和科学求索的思想品质。

教学后记:

课题二瞧这家子

(二教时)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引发对自然界小燕子生活的兴趣和观察。

2、借助艺术课中的绘画与手工制作、舞蹈与戏剧表演、歌曲学唱与乐曲欣赏等学习形式,学生提高艺术表现生活的能力与手段。

3、培养具有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表现自然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

1、有关自然界中燕子的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

2、《小燕子》的歌曲音像资料。

3、与燕子有关的美术作品及优秀的学生作业。

4、本课所使用的美术用具、材料等。

第一教时

一、教学过程:

1、常规教学,音准、节奏、视唱训练。

2、导入新课:燕子是人类的朋友,自古以来它们与人类朝夕相处、和睦为邻,彼此间建立了充分的信任与友谊。

3、请学生讲述有关燕子的故事。特别是农民伯伯把飞进家中的燕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甚至流传出许多有关燕子的美丽传说。

4、可见人们对燕子倾注的情感之深,本课围绕着燕子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

5、观看片子《小燕子》

A、教师组织学生到自然界观察燕子的生活习性,倾听小燕子的叫声,观察、了解小燕子的筑巢形式以及燕巢的构造特点等(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音像资料了解以上内容)。

B、教师引导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了解到小燕子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肢体动作、声音、画笔等形式描述出来。

6、学生借助诗歌、乐曲、图画等形式对自己的表述进行艺术的再现,使学生在吟诗、听音乐和赏画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7、听歌曲并随歌曲轻声哼唱。

第二教时

一、教学过程

1、连接上一课内容。

2、学唱歌曲《小燕子》,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3、展开想象:用配乐散文、诗歌或谜语的形式引导新课。“春天来了,小明的奶奶家来了一对美丽小燕子,燕子在

房檐下叽叽喳喳嬉戏喧闹,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它们在干什

么?噢!它们在盖房子。你看两只小燕子你来我往不停地将衔

来的黏土,用唾液一点一点地粘牢。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拉!

慢慢地一个椭圆形的巢穴建成了!两只小燕子高高兴兴地搬了

进去……秋天到了,小燕子带着他们新出生的小宝宝要到南方

去了!他们围着自己的新房飞来飞去,最后恋恋不舍地踏上南

迁的旅途。小明伤心地哭了!可奶奶却说:“好孩子,没关系,

到明年春天小燕子一家还会回来的。”

4、再配乐中进行朗读更加深了学生对美感。

5、让学生自由发挥:结合故事内容组织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不同形式的表述。

二、引出问题:语言的、歌曲的、表演的,绘画的等完成(回

家)作业。

1、燕子用什么筑巢?

2、燕子为什么南迁?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燕子?

三、教学评价:

1、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在自然界中对燕子的观察,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2、学生在表演、歌唱时表现出的真情投入,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3、对有创意的学生要加以鼓励,肯定其创造性地使用丰富的表现材料。

四、教学思路拓展:

1、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的资料,以综合艺术课的角度重新组织安排教学。

2、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阐述侯鸟迁徙与小燕子归巢

的秘密所在。探索人们从燕子筑巢中感受到的启示,如:仿生学建筑等,进一步激发燕子科学求索的精神。

3、从小燕子筑巢来学习燕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燕子“我爱

我家”的亲情与爱心。

4、从本课所涉及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寻找其中共性的内在

规律和联系。

教学后记:

课题三我们有个甜蜜的家

(二教时)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着以往的生活,了解蜜蜂的生存状态和活动规

律,引发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

2、学生结合着有关小蜜蜂的歌唱,画面欣赏、游戏、舞蹈

等活动,引起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3、结合蜜蜂飞舞的特点,让学生欣赏乐曲,感知是哪些音

乐要素(力度、速度、音色等)对形象塑造起作用。

二、教学准备

1、自然界蜜蜂、蜂巢的影像资料、图片。

2、与蜜蜂有关的歌曲、乐曲的音像资料。

3、表现蜜蜂的造型艺术作品、学生作业、美术用具、材料

等。

第一教时

一、教学过程:

1、常规教学。(略)

2、儿歌导入:

“小蜜蜂,嗡嗡嗡。花丛里,忙做工”。“甜甜的房子真奇妙,六角形的窗户现光明”。

3、谜语。例如,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飞舞花丛中,手足不闲爱劳动,酿造蜜糖好过冬。

4、这里所说的小蜜蜂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野生状态下的小蜜蜂。就小蜜蜂和他们奇妙的“小房子”展开课题。

5、音乐欣赏:结合蜜蜂翅膀扇动的特点,引导学生欣赏著名乐曲《野蜂飞舞》,感知并分析音乐中的速度(快速)、力度(渐强渐弱)、音色(小提琴及其弦乐显得急促碎弓)等音乐要素塑造了大群野蜂。

6、聆听歌曲《小蜜蜂》并要学生在原地小踏步,摆动双臂模仿蜜蜂扇动翅膀飞舞采蜜筑巢的动作。结合声音和肢体模仿,学生体验“我是一只小蜜蜂”。

第二教时

一、教学过程:

1、连接上一课的内容。

2、借助影视资料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小蜜蜂和它们精巧

的“小房子”。

3、学唱歌曲〈小蜜蜂〉。

A、教唱乐谱;

B、朗读歌词;

C、完成歌曲的演唱。

4、结合歌曲学习和乐曲欣赏完成作业:想像画〈蜜蜂的家园〉。

5、教师结合学生对蜜蜂的观察、了解,讲述一个蜜蜂筑巢的小故事。

二、欣赏弗朗西斯·舒伯特的小提琴独奏曲〈蜜蜂〉,或李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野蜂飞舞〉。

三、教学评价:

1、鼓励学生对欣赏的乐曲、学唱的歌曲谈出自己的体验

与感受。

2、能对自己和同学的美术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说一说

自己的作品哪里比较满意,哪里有待提高。

3、通过对蜜蜂一课的学习,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新

的收获,对以后的学习会有什么启示。

四、教学思路拓展

1、蜜蜂每天辛勤酿蜜,而用于自己食用的蜜却少之又少,通过对小蜜蜂品行的了解,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奉献精神。

2、结合蜂房构造来探究科学、美观与实用的关系。蜂房给人类带来了哪些联想与启示?

3、蜂房为什么是六角形的?

蜜蜂造什么样形状的房子只是一种本能,但是,六角形的蜂房最省蜂蜡,空间最大。蜜蜂造的房子非常科学,所以说蜜蜂是杰出的“建筑师”。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影子

课题一形形色色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找影子游戏”、“做影子造型”、“画影子形状”等活动,发现生活中光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引发创作兴趣。

2、学生通过欣赏黑白摄影、欧洲剪影和中国剪影作品,在比较鉴赏中,了解不同色彩、形态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安排和启发学生自己收集关于光和影的生活现象

以及艺术表现作品等方面的资料。

2、彩色纸、剪刀及其其他手工创作的工具。

三、教学过程:

1、用幻灯投影机导入新课。手的动作、剪纸、形体动作、身体的动作进行投影,让学生发挥想象。

2、、欣赏黑白摄影作品,对作品中光与影的艺术处理形式

和形象,谈自己的感觉。

3、引导学生针对对作品中黑白对比的强烈反差视觉效果发表看法。

4、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故事剧,可用剪影的形式制作剧中的角色形象。

5、演一演:学生之间以跟随某一个同学的背(身)后做

影子模仿表演的方式,展开表演活动,以肢体的形态造型为主要表现内容,并配合音乐作品进行伴奏。

6、游戏活动

A、边唱歌边做相应的动作,引发学生对影子的兴趣,体验快乐。玩法:全体学生站成圆圈面向圆心,一、二报数结对子,一数在前二数在后,二数学一数的动作,反复进行,然后交换。

B、游戏开始时,选择一首熟悉的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7、猜影子:

A、获得新经验:能够设计多种动作构成有趣的影子,并根据自己的想像猜出影子的造型,共享想像创造的乐趣。

玩法:3——4个学生一组,猜拳决定出一人为猜影子者,其他学生背队阳光或灯光。面对墙壁做各种动作,当设计者出口令后,猜影子者猜出墙壁各种影子的造型,并与其中一个做动作的学生交换角色。替换也由猜拳决定,反复进行。

四、教学评价建议

1、采取自评和相互评价的方法,对自己及同学的剪纸(影)作品进行评价,并在班里展示这些作品。

2、对欣赏过的马帝斯剪纸作品进行图表式的评价调查,归纳同学们的意见,引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学后记:

课题三光与影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猴子捞月〉等寓言故事进行戏剧性表演,增进学生对光与影现象理解,拓展艺术思维与想象与想像的空间。

2、欣赏巨石陈图片,学生在交流、探索中了解光和影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发挥想像创造自己的“巨石阵”。

二、教学过程:

1、观看VCD片子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我国古代最具创造性用品——日晷图片或录像资料。例如,从故宫太和殿前的日晷引入教学,启发学生根据这一古代人的创造展开课题。

2、请学生选择讲述或朗诵自己所熟悉的〈猴子捞月〉、〈月亮走,我也走〉等寓言故事及童谣。

3、从这些作品的情节中回忆和感受生活中光与影的现象,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并举例说明。

4、启发学生利用不同的社会资源查找有关金字塔的资料,在班里展示埃及金字塔的图

片,利用金字塔的造型用光的不同角度的照射产生的光照效果,讨论光与影的科学问题。三、教学评价:

注重对光与影问题在艺术作品表现中应用的讨论,对有新的、特殊见解的同学要及时鼓励,建议大家将自己学习这一课题的感受书写出来,存入自己的艺术挡案夹。

第五单元锦绣飞花大歌情

课题一锦绣壮乡

(二教时)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图片的欣赏,知道壮族人民的服饰和生活环境,了解他们在绘画、纺织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在观察中能够发现作品中的色彩特点和巧妙利用几何图案表现的民族风格。

2、学生通过聆听故事、欣赏壮族歌舞,感受壮族人民丰富的情感,在游戏中了解壮族山歌的对唱形式和扁担舞的节奏特点,加深对壮乡的感性认识。

3、学生在绘画、制作、表演等艺术活动中,感受壮族人民的生活,抒发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

1、有关壮族的资料图片(壮锦、面具、节日、服饰)、桂林风光片和资料、壮族民歌的录音带或VCD光盘、壮族舞蹈扁担舞VCD光盘、蜂鼓图片和音乐带。

2、美术材料和工具:油画棒、彩色水笔、毛笔、水粉色、透明水色(或彩色水笔水——、图画纸、宣纸。

第一教时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A、师生问好歌,“小朋友你好,你好你好,XXX你好!”

B、音准节奏练习:(板试)

5 1 3 5;3 5 3 1;5 3 5 3;1 3 5 3;3 5 3 1;

X X;XX XX;X XX X XX;(XX X XX);

○XX ○X;○XX ○X;○XX ○X;○X X;

C、根据节奏进行律动训练:脚(踏、点步);手(1~8簇腰;2~8拍手;3~8空心双拳上摆;4~8双手顺风旗);

2、导入新课:听《一幅壮锦》的故事。

3、根据故事,看图,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色泽鲜艳,坚固耐用,如:被面、台布、背带、围裙、手提包。

4、让我们先来听一首壮族的歌曲:《柚子龙眼棵棵甜》

5、教师示范唱歌曲;

6、教唱歌曲;注意难点、重点。(略)

7、欣赏歌曲并进行歌曲律动启示

8、利用录音伴奏演唱歌曲及律动表演。

9、我们在下一课给小朋友介绍壮族、侗族、苗族,让我们唱更好听的民歌。(下课)(一幅壮锦)

从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老妈妈和她的三个儿子。老妈妈织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美丽的画,那画上有田园、房屋、花园、池塘和成群的鸡鸭牛羊。老妈妈满心欢喜,就买下这幅画。她决心把画上那美丽的村庄织成一幅壮锦。

老妈妈不分昼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眼泪淌上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小河和池塘。鲜血滴在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太阳。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老妈妈真高兴啊!

忽然,一阵大风把壮锦卷上了天空,向东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老妈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

大儿子出发了。走了一个月,来到一个大山口,那里有一座石头,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旁边有一匹石马。

老奶奶说:“是东方太阳山的仙女把你妈妈的壮锦借去做样子了。你要去找,先要打落两颗牙齿,放在石马嘴里,等石马吃到第十颗杨梅果时,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后要经过咧焰熊熊的火山和漂浮冰块的大海,才能到达太阳山。如果不能坚持,就会丧命。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给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大儿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倒在床上,不见大儿子回来,又让二儿子去寻找。二儿子也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她拿了老奶奶的金子,也到大城市享乐了。

老妈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

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大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妈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三儿子说明了来意,仙女们答应织完马上就还给他。

三儿子收好壮锦,马上往回赶。他没有想到,一位红衣仙女因为喜欢壮锦中的美景,把自己的像也织到了壮锦上。

三儿子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奄奄一息了。他赶紧拿出壮锦,那耀眼的光彩把妈妈的眼睛都照亮了。

一阵香风吹来,老妈妈住的茂草屋不见了,只见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丽的田园,和壮锦上织的一模一样。

花园里有个红衣姑娘正在看花,原来她就是那个红衣仙女。

三儿子和美丽的仙女结了婚,从此和妈妈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儿子和二儿子用完了老奶奶给的金子,变成了两个叫花子。他们没脸去见妈妈和弟弟,只得到处去乞讨。

第二教时

一、教学过程:

1、展示欣赏作品。

2、导入新课,欣赏壮族民歌。

3、观看刘三姐的电影资料或图片,了解对歌的形式。

4、听故事《刘三姐的传说》。

5、、学习打击节拍,学生尝试按照扁担舞的节奏进行打击乐演奏,可以使用自己身边容易找到的乐器,或者在课堂上利用手中的画笔杆和小水桶进行节奏型练习。

6、节选《扁担舞》片段学习和欣赏。

教学后记:

课题二飞歌跳花到苗家

(二教时)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苗族服饰、佩服、刺绣,展示欢乐、勤劳的苗族人民生活。在对比中欣赏壮

锦和苗绣手工艺术,了解它们的区别和主要特点。

2、在绘画活动中,通过对一幅作品进行绘画表现技法的探讨,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如苗族景象记忆想像画,苗族风格图案绘制等,加深对苗族服饰及节日的了解,使学生在观察记忆力、表现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二、教学准备:

1、苗族资料图片(服装、佩饰、刺绣、蜡染工艺品、节日场景)。

2、苗族“飞歌”音乐带、祭鼓节图片或VCD光盘。

3、舞蹈〈跳花〉的VCD光盘。

4、美术材料和工具:彩笔、油画、图画纸等。

第一教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利用少数民族景致的手工艺品,欣赏苗族刺

绣的图案。分析特点。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例如,苗族人民为什么在他们的刺绣作品中反复出现龙的形象,这些龙的图案在苗族民俗中又说明了什么?

2、师生共同探讨这一问题,并根据这一民俗创作想像画。

3、新歌教唱: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4、教学难点:(略)

5、歌曲演唱及伴奏歌曲。

第二教时

一、教学过程:

1、上一课内容的延接,复习歌曲。

2、欣赏苗族的跳花舞。

2、先放一段音乐,在欢快的乐曲中想像这是什么情况下的

音乐,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播放苗族跳花舞的资料带,作为对问题的回答。

3、教学生跳花舞的一个片段,大家一起学跳这个民族舞蹈。

4、、聆听民间传说故事,学习简单的苗族舞蹈动作、学唱民歌,,感受苗家人的欢乐,通过表演、比赛、游戏的方法,增强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了解。

5、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这一次经历用画笔表现出来,进行“记忆画”创作。(回家作业或当场作画参加展出)。

6利用苗族的跳花舞配歌曲演唱。

四、教学评价:

1、根据学生在舞蹈、音乐、美术等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2、分别对学生学习跳花舞、记忆画、唱歌等活动进行单独评价。

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深深的怀念

课题一向前!向前!

(一教时)

一、教学目标:

1、在欣赏表现革命先烈的艺术作品中,感受和体验庄严、凝情、怀念之情。

2、了解不同艺术手段的表现特点及作用,积累艺术欣赏的经验。

3、、欣赏〈雨花石〉等歌唱,感受速度、音色与情感的关联。

二、教学准备:

1、相关的美术作品,如〈狼牙山五壮士〉等。

2、录音机、歌曲录音带〈雨花石〉、〈国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欣赏教材中出现的烈士,英雄雕塑,了解艺术作品的造型美、内涵美、构图美。

1、辨认教材中英雄人物的名称,讲一讲自己所了解的烈士故事。

3、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4、学唱歌唱《雨花石》

5、学唱歌曲《雨花石》。知道雨花石的来历,引导学生创作石头画,以石头寄托思念之情。

6、经典问题——视听结合,欣赏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歌曲VCD光盘。

7、伴着音乐交流、朗诵课前查找的缅怀烈士的感人诗篇。

8、歌曲伴奏与歌曲欣赏、演唱,感受速度、音色与情感。

四、教学评价:

1、对学生感受艺术作品之后的表演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适当鼓励,对识别美术作品的构图知识,学唱歌曲中的每个细小的环节,要特别关注,引导学生的审美倾向。

教学后记:

课题二王二小的歌

(二教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和连环画的欣赏,了解王二小和鸡毛信的故

事,学习小英雄们机智勇敢的革命精神,不畏强暴的民族环节。

2、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用不同歌唱表现手段恰当表现

叙事性歌曲体裁特点。

二、教学准备

1、有关王二小的故事片段和文章。

2、有关《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像资料。

第一教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学生讲个故事,那就是王二小。

2、有那位学生知道这个故事……?

3、王二小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当代小学生学习。特别是他虽然年龄小,在敌人面前,在敌人面前却能表现出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大义凛然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本课围绕着学唱歌曲展开各种教学活动,以引起学生对英雄的深深的思念。

4、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四声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演唱形式。同时教师可结合歌曲对演唱对演唱形式做简单介绍,使学生对多声部的音乐欣赏有初步认识、了解和感知、感受。

5、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6、朗读歌词,听录音并跟唱。

7、跟伴奏演唱歌曲。

第二教时

一、教学过程:

1、接上一课内容,复习歌曲。

2、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对比连环画,让学生在听唱中进一步感受歌曲内容含义,增强学生对王二小的敬佩、怀念之情。

3、试图用线条和颜色来表达自己在听赏不同的情绪的变化,呈现对音乐作品中的速度(上下曲线)、力度(线条粗、细)、情绪(颜色)来理解表达。

4、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用连环画和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完善故事情节。

5、进一步拓展延伸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使情感得到升华,从而也锻炼了学生想像力与戏剧表演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1、对学生在歌曲学唱和美术活动以及表演中的表现进行

自评和互评,特别重点关注那些在表演中比较担小学生,鼓励他们和同学们一起完成学习活动。

2、对学习活动的感受和作文以手抄报形式展示,各小组

相互评价。

教学后记:

第七单元小小旅行家

课题一古老的北京

一、教学目标:

1 、欣赏单元主题页,在歌曲《龙的传人》的欣赏与演唱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风情的歌曲等艺术有关北京风景、京剧脸谱的图片,通过学唱京剧曲调,制作脸谱。

3、欣赏反映北京风情的歌曲等艺术活动,加深学生对北京的了解。

二、教学准备:

〈长城谣〉、〈冰糖葫芦〉、〈唱脸谱〉的歌曲磁带。

第一教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我来做个导游”,请学生或以老师来扮演导游,让学生乘上交通工具开始。

2、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老师边讲到达的目的地,或从各种媒体了解到的北京,带领大家逛逛京城。

3、边听边欣赏有关描绘北京风情的歌曲,如〈长城谣〉、〈大碗茶〉、〈北京的桥〉。

4、教唱歌曲〈北京有个金太阳〉

A、朗读歌词。

B、歌唱歌曲〈北京有个金太阳〉。

5、逛逛北京城:长城——天安门(华表)——故宫(石狮、麒麟、历代服饰)——北海——颐和园(十七孔桥)——圆明园(残恒断壁)——天坛(九龙壁)。

第二教时

一、教学过程:

1、用歌曲接上一课内容,复习上一课玩过的地方,你能说出几个地方。

2、引导学生观察北京有特色的建筑形状、色彩。如天坛、天安门城楼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北京及其悠久的历史。

3、歌曲欣赏:《龙的传人》

4、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寄予龙以美好的希望,让学生说说“龙”(回顾十二生肖、赛龙舟、舞龙、建筑的龙)。

5、接龙游戏:分组说说有关龙的内容。

6、歌唱歌曲《龙的传人》并能准确无误的唱准歌曲,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增加学生

的爱国情感。

五、活动与手工指导:

1、让学生收集饮料瓶盖,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著名城市、名胜、图片等剪成与瓶盖相同的圆形标志,将标志贴在瓶盖上。

2、充分发挥学生以自己的兴趣制定安排游戏的线路。(回家作业:要求每人写一个旅游线路,下一节课说给同学和老师听)。

例如:有一个星期天去苏州旅游,你能安排XX——XX——XX——XX——XX——XX,什么时候出发,一站又一站,

3、可按著名城市作为行棋路线,也可以按我国的名山作为行棋路线,还可以按我国珍稀动物分布作为行棋路线。让学生自由游戏,在游戏中增强对祖国的认识,激发热爱的情感。教学后记:

课题二天涯海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和风景图片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海南的风土人情,体验天涯海角的独特韵味。

2、学习演唱歌曲《小螺号》,体验节奏、力度的变化对歌曲表现作用,在歌曲表演中表现海边孩子热爱家乡、盼父归来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海南的资料(文字、图片、录像等)

2、有关天涯海角的影视资料以及相关主题教学软件。

3、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的录音带和各种打击乐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听赏《请到天涯海角来》,引出课题——《天涯海角》,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出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对天涯海角大了解或想象。

2、发问:“天涯海角”在那里?讲述老师去海南旅游的感想。并用语言、文字、图片、录像进行欣赏。

3、欣赏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老师朗读一下歌词。

4、教唱《小螺号》。朗读歌词,教唱歌谱。

5、用欢快的节奏和感情进行演唱,配录音。

四、教学评价:

1、对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搜集资料等表现给予鼓励。

2、用评价手册进行及时评价,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给予奖励。

教学后记:

附:教案格式模板

所在单位

所属教研室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教案(宋体二号,标题加粗)

一、课程性质:(注:填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核心必修课、师范技能必修课、师范技能选修课)

二、总学时∕学分:

三、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含实验)课()

四、学时分配:理论课()学时实践(含实验)课()学时

五、授课专业、层次:

六、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七、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

八、教材和参考书:

《******》教案内容(宋体二号,标题加粗)

一、章节内容:(正文:宋体五号,标题加粗,18磅)

二、课时:

三、教学目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小结:

七、作业布置:

八、教具:

想要了解更多,请访问我的豆丁主页:https://www.360docs.net/doc/fb7246229.html,/2363291614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快乐的do re mi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识记do re mi三个音。 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 re 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四、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认识唱名do re mi;用不同唱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活泼快乐的情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自我评价 五、教学反思:学生能在演唱歌曲时表达欢快热烈的情绪,并能在涂色处用打击乐伴奏。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 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 的价值观,本册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进入三声部合唱练习。 2、巩固小学期间学到的全部歌唱知识。 3、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全册总课时:32课时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1.1 节第一课 朝夕 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及自然”的人文 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师弹琴 讲新学期要求 教师伴奏 1.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听《晨景》主题。 2.再播放音乐主题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初听的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表示吗?”复听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 4.欣赏全曲(时间不够可省略)。 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1.播放范唱设境 复习巩固上学期学过的歌曲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认真听再分析 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教师伴奏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使用口风琴、竖笛等吹奏乐器,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教师指导 5.教师弹琴伴奏下, 6.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7.教师播放伴奏带 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1.2 第一 课朝夕

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及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师弹琴讲新学习要求 教师伴奏 1.导语:“上节听了外国的…《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4.播放《渔舟唱晚》第二部分。唱师生问好歌 学生可分组分段演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欣赏并回答问

湖南文艺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猜谜语》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歌曲《小乌鸦找妈妈》,感受歌曲表达的情境,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并能设计形体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2.能学会《猜谜语》,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松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 教材重点与难点: 学会《猜谜语》这首歌,并能选择适合的节奏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光盘、钢琴 教学过程: 一、听赏歌曲《小乌鸦找妈妈》 1、听《小乌鸦找妈妈》的音乐进教室 2、聆听歌曲回答问题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里写了谁?学生回答。。。。。 师:对,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小乌鸦找妈妈》(看书)让我们再认真听一遍,边思考两个问题: ( 1 )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欢快) ( 2 )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明快)学生听音乐并设计一些动作参与歌曲表现(边欣赏,边用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如拍手、跺脚等) 二、想想小乌鸦在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 学习歌曲《猜谜语》 1、同学们喜欢才谜语吗?当才出来谜底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2、试一试为歌曲伴奏每一组可才用三角铁、碰玲、响板、铃鼓等乐器讨论为乐曲伴奏 3、学唱歌曲师:这么好听的歌曲,同学们一定想唱一唱,我们首先来熟悉歌词 ( 1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师生分角色领读、齐读 ( 2 )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 3 )学生随琴声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 三、歌曲表现 1、引导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歌曲的情绪是:欢快速度是:中速是稍快 2、加入打击乐伴奏表现歌曲 四、尝试填词 师:大家能不能再自己编几个类似的谜语入歌词,可以使用重复的手法。 以小组形式讨论,然后唱一唱学生互评,看那一组唱得最好 五、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既聆听了歌曲《小乌鸦找妈妈》,又学会了《猜谜语》,大家觉得今天的心情怎样呢?

2017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2017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基本情况: 三年级学生大部分热爱音乐,喜爱唱歌,但由于学生的不同基础,一小部分学生视唱,识谱,听辨不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要求。因此,影响了整个班级,所以提高这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三.教材目标及要求 1.在识谱能力的教学上,让学生掌握拍号,听音,换气记号,渐强渐弱记号等基本音乐符号。通过训练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特点,内容不同的歌曲。能通过学习灵活运用换气符号,并在歌唱时,体现出二拍子,三拍子的不同特点。 2.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掌握简易的知识,通过对学生引导,让他们自己识唱简易的歌曲。 3.在学习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动物,热爱人民,培养学生的爱心,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在

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并有理解和表现歌曲的能力。 4.在欣赏方面,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欣赏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并熟悉我国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欣赏的习惯,发展听觉,记忆力,想象力,并了解祖国悠久的音乐历史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美感。 四.教材分析 1、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除对原有教学内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因乐知识和技能的框框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 唱歌: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2 演奏:能初步学习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听赏: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4识谱: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全册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感受 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1 .感受人声和乐器不同的音 色。2 教学目标.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3 .能够用 声音编织一个简单的故事。4 。.会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和 《大鼓和小鼓》5 .歌曲《大雨和小雨》1 教学内容.歌曲 《大鼓和小鼓》2 (一).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 3 课时安排四课时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通过创编音乐 的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对创教学重点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 喜悦。对声音的联想。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 但没有从声音教学难点引起联想的经验。教师通过本课的教 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 基础。 .五个盛水的瓶子、碟子及课堂打击乐器。1 教学教具准备.电子琴、打击乐器。2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时课一第教学随笔 教学内容:.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3。.歌曲《大雨 和小雨》 2.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 教学目 标:.能够准确朗读歌词。 2.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 的声音。1 .能创造几种声音。 4。.学唱歌曲《大 雨和小雨》3 教学过程:(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设计.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 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1 )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吸 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 中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2放教材中城市、

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设计目的:丰富学生的知识。、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3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鱼的歌曲.1 。《大雨和小雨》2 )(设计目的: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4。.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3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1.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2 创造能力).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3 课后反思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随笔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1 、能够熟练朗读歌词。2 。、会唱《大鼓和小鼓》3 教学过程: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象,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第一单元我的朋友Do Re Mi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内容 1.听《Do Re Mi》 2.游戏:小音符找朋友 教学 目标 1.欣赏歌曲《Do Re Mi》两个版本,能模唱部分旋律,加深对音乐的兴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友好氛围。 2.学习音符fa和ti,掌握和巩固七个音符的科尔文手势。 重难 点 重点:结合简单分析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 难点:能用七个音符的科尔文手势辅助唱准音高。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音名卡片(或头饰) 教 学 过 程 主备复备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在歌曲《Do Re Mi》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听一听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七个音符朋友,他们 是谁呢?请你们在歌曲中找一找吧!听赏歌曲《Do Re Mi》。 师:大家听得真用心,歌曲中唱了哪几个音符的名字? 生:do、re、mi 师:你们还记得do re mi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和手势吗? 复习do re mi sol la的科尔文手势。 2.学一学 (1)师:七个小音符还缺少哪两个?学习fa和ti手势 (2)复听歌曲第二乐段,加入科尔文手势。 (3)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名就是《Do Re Mi》,有谁知道这首 歌选自哪部电影? 歌曲《Do Re Mi》简介。

教学过程认识反复记号,并了解其作用。 (6)完整唱歌曲,注意音准,同时引导学生使用科尔文手势,以及用手势提示第二乐段的节奏变化。 3.创编活动,表现歌曲。 (1)为歌曲《七个小兄弟》不同段落加入打击乐器伴奏。(2)师:童话故事里的七个小矮人,有一个非常可爱又漂亮的朋友,是谁呀? 生:白雪公主 师:我们也把她请来一起跳舞、唱歌吧! 学生讨论:请老师或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个小矮人”。 歌表演:结合歌曲、科尔文手势及角色分组讨论创编动作并做汇报表演,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鼓励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三、课堂小结 1.Do ri mi fa so la ti这七个小兄弟是所有音乐的基础,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无数动人的音乐,给了我们无限美好的感受。我们要和它们做好朋友,了解它们、熟悉它们,与它们相伴!2.随音乐离开教室。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2.歌曲《大雨和小雨》。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教学目标: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2.能创造几种声音。。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过程:(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二)歌曲《大雨和小雨》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教学评价: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2.会唱《大雨和小雨》。3.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2.歌曲《布娃娃弹琴》。 《大鼓和小鼓》教学目标: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2.会唱《布娃娃弹琴》。 《大鼓和小鼓》教学过程:(一)在音乐厅里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弦乐队的录像。提问:除了生活中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你认识哪些乐器呢?学生说出一种乐器,教师就可以出示这种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它的乐器。3.有打击乐器的可让学生敲击一下,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4.还知道其他的乐器吗?(二)学唱《布娃娃弹琴》1.你们知道木琴是什么形状,它发出的是怎样的声音吗?教师可出示木琴的图片并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骑兵》片断)。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布娃娃弹琴》。2.教师范唱或放录音。3.跟着老师学唱《布娃娃弹琴》。4.边唱歌曲边做律动。(三)学唱《大鼓和小鼓》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像,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小鼓等)?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3.学唱《大鼓和小鼓》。4.边走步边唱《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以上两首歌曲也可以选择一首学唱)。教学评价:1.能认识一种以上的乐器并说出它的名称。2.会敲击一种打击乐器。3.会唱《布娃娃弹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教学目标:了解《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相应的声音。教学过程:1.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表现雷、闪电、大风以及故事情节中要求表现的声音。4.安排学生课下寻找能表现制《小白兔盖新房》内容的声音材料。教学评价:1.能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2.能够创造出表现风、雷、闪电的声音。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二)。教学目标:能用声音表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并在表演中担任一个角色。教学过程:1.学生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2.将学生分成 2~4 组,讨论如何用声音来表现。3.分组到前面表演。由一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用声音来表现。4.师生共同评价。5.如有时间还可创编其他内容。教学评价:1.能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2.能与组内同学团结合作。3.能在表演中创造出一种

小学音乐一年上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上册 音 乐 教 案 教师: 学校:

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彝家娃娃真幸福》。 过程与方法: 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探宝〉,全面复习,掌握前三个单元的内容。 情感与价值态度: 能激发孩子们快乐表演的兴趣。 二、教学的主要内容: 1、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彝家娃娃真幸福 3、吹芦笙 4、快乐小舞曲 5、音乐探宝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进一步启发和鼓励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合作精神。 2、继续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做到声音自然、姿势良好,并能较为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 难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和〈好朋友〉,由于字多腔少,吐字不易清晰,学生演唱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2、洋娃娃之梦作为集体舞,对于未上过幼儿园从未跳过舞的学生来说,随着歌声做动作会感到困难。 四、设计教学方法 游戏法、表演法、引导法等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可划分为六课时。 第一课时:找朋友。 第二课时:好朋友。 第三课时:洋娃娃之梦 第四课时:两只小象

第五课时: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第六课时:彝家娃娃真幸福 《找朋友》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的音乐节奏感; 2、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熟悉2/4节奏。 重点与难点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讲述的是“我”去寻找好朋友共同游戏时走在路上、敲朋友家门的欢愉心情。孩子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体会情感,表现歌曲的气氛是重点,这首歌曲的难点是熟悉2/4节奏,感受不同的2/4节奏,表现节奏。 环境创设及材料准备 1、(录音磁带“找朋友”。 2、若干圆舞板、铃鼓、串铃、小铃等乐器。 3、每人一张椅子。 设计思路 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感受乐曲的气氛并表现乐曲并不容易,因此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会和好朋友共同游戏时的开心相当重要。另外2/4节奏的培养只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感受,孩子节奏感才能提高。 活动流程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欣赏乐曲 “找朋友”游戏,教师请孩子互相找朋友,每一对朋友中有一名孩子反坐椅子上以示坐在家里,另一名孩子念着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去找我的朋友,嘭嘭嘭、嘭嘭嘭嘭来把门儿敲。笃笃笃”边念边敲椅子背,坐在家里的孩子调皮地模仿敲门声也念“笃笃笃”敲击自己椅子,最后共同一声“嗨”相互灿烂一笑。 活动说明 “找朋友”游戏一来解决孩子熟悉歌词,二来帮助孩子理解好朋友共同游戏时开心、友好的情绪情感。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孩子都来玩过。 反复欣赏“找朋友”旋律,熟悉旋律,感受2/4节奏。 “拍拍手”游戏,教师和孩子做模仿游戏,教师可拍击各种2/4节奏型,让孩子模仿,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创造几种声音。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 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 2.会唱《大雨和小雨》。 3.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布谷》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小燕子、布谷鸟的情感。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说春天) 1.播放《小燕子》,师生律动进教室。 2.用语言叙述春天(景色、动物、事物等)。 (1)师: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说一说春天吗?(引发学生用语言来描绘美丽的季节:花、草、树木……)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童年 教学目标: 1、《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捉迷藏》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捉迷藏》。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1、聆听钢琴曲《捉迷藏》,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新湘教版

歌曲《猜谜谣》 教学内容: 1、唱《猜谜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猜谜谣》的伴奏音乐进教室入座。 2、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猜谜谣》 (一)导入。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听听人家是怎样回答的。 (二)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 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三)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1、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四)学唱歌曲。 1、跟着范唱反复学唱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2、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3、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 1)导入: 中国是一个山地较多的国家,在我国的山区生活着很多人,但是由于地理 环境以及一些因素影响,那些村民们买东西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因此很不方便,而今天却来了一个人令这些山区的人们高兴的唱起了歌来, 你们听。 (听赏全曲) 是谁来了?你听出了吗? (出示课题《山村来了售货员》) 2)售货员来了,村民们都非常高兴,你们听。 (听赏全曲) 你们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 1=C 2/4 (听赏此句)在模仿什么声音? 4)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乐中唢呐与乐队的对答,使你联想到怎样的场面? 5)哪一段音乐描绘售货员挑担上山的情景? 你能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6)听赏了这首乐曲后你想到了什么? 7)吹奏这首乐曲的唢呐,你们认识它吗?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唢呐又俗称喇叭,音色高亢明亮,除用于合奏、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伴奏。在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吹吹打打,大多都要用到它。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集(人音版) 第一课《好朋友》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2、聆听《口哨与小狗》 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4、表演《拉勾勾》 二、教学总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材分析: 1.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 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歌曲,例如皮埃尔的《玩具兵进行曲》,伊格鲁的《玩具兵阅兵式》,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玩具兵小进行曲》,波埃鲁涅的《玩具兵》等。但是,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写的这首《玩具兵进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广的一首。 莱昂?耶塞尔生于1871年。《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内容是这样的: 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

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这支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C大调,24拍。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描写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军鼓为前导开始游行。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鱼声,那叮叮笃笃的音响更增加了儿童的乐趣。第一部分情调明朗活泼,第二部分主题雄壮而有气势,反复时,加进了短笛、木琴、小钟琴,显得活泼风趣。然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接尾声。在尾声里,作曲家用半音阶快速下行滑音,将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那惊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乐曲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 2.管弦乐《口哨与小狗》 《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C大调,24拍 3、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规整,多为一音一字,词曲结合紧密,以亲切的询问名字的方式,自报姓名,互相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这首歌作为起始课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自然的条件,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歌曲在课本上采用儿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配上活泼的插图,使学生看起来亲切,缩短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心理距离。 4.歌曲《拉勾勾》 《拉勾勾》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歌曲。3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拉勾勾是小朋友的一种游戏,游戏时两个人用自己的小拇指勾在一起,口唱歌谣,表示友谊。作者正是抓住了儿童这一游戏特点,创作了这首歌曲。歌曲的节奏平稳、舒展,三拍子的运用增加了亲切感,旋律主要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使小曲在变化中统一,形成完整的结构。歌曲具有天真的想象力,用金勾勾,银勾勾形容小手指,喻意友谊的珍贵,教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

《小树快长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认真的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通过节奏的对比练习,认识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 能力目标:能用充满童趣、天真的动作进行表演。 情感目标:能积极的、自愿的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树快长高》。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小花园,请大家帮助小精灵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 2、小朋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 3、小朋友,你们的表演引来了小鸟,引来了美丽的春天,小树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瞧!它们正向你们示意、为你们歌唱呢! 二、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lu”的发音练习: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3、1=C - G 2/4 , 5 4 │3 - │3 2 │1 - ┃ lu lu lu lu lu lu 三、教师范唱 教师边弹琴边唱《小树快长高》,学生体会歌曲。 四、歌曲体验 1、用“沙、哩、啦、叽”等跟唱歌曲的旋律。

2、朗读歌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 { 4、学生学唱歌曲。 5、同唱歌曲。 五、节奏练习: 1、××××│×- │,认识八分休止符:0 2、××0 ×│×0│,认识四分休止符:0 3、找歌曲《小树快长高》乐谱中的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4、再次感受音乐中的休止符的作用。 六、小结 ; 《大树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回味妈妈的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歌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爱妈妈的情感。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进行动作表演。 3、能准确唱好带有“0”的节奏。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并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 教学难点:正确唱好后八分休止。 $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1、教师面带笑容,师生问好歌。 2、在《小雨沙沙》的律动中进入课堂。 3、发声练习。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最新音乐教案 全册

三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计划第一学期三年级音乐

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 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二、教材分析:本教材的编写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于相关文化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于多元文化相结 合的关系。本教材的设计特色是以单元式的教学结构,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传统于现代相结合的教材内容,独特的评价方式,活泼大方的版面设计。三、本学期 教学任务: ( 一) 发声训练部分:1、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 2、运用非连音及断音唱法时,声音要有弹性。 3、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4、在韵母变换时,逐步做到声音位臵不变,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确。 5、二声部发声逐渐做到声部和谐。 (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结合键盘认识音名从c1到c2在高音谱表上的位臵。认识各 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附点音符,知道它们的 名称和时值。学习各种拍子的指挥图式。学习顿音记号及其唱法。 2、视唱部分:视唱C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及五声徽、商等调式音阶。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 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包含所学过的音程及节奏)。练唱有大 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大小六度、纯八度旋律音程的练习(不出现名称)。划拍视唱各拍子歌曲。 3、练耳部分:练习听记两个音——四个音连续进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 六度音程。(不说出名称)。练习听记2——4小节的节奏。听辩二拍子、三拍 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 较深入的欣赏。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丰收欢乐而归第一时 教学内容: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教学目标: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凉爽。 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跟什么有关呢对了,首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师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你们学会了。

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分乐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声伴奏较唱歌曲两遍。 3、重点讲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学和老师一起把《赶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两遍。 结束新。 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唱本首歌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第二时 教学内容:表演《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 教师:上节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二、舞蹈教学、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第三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教学目标:

、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开始是什么乐器领奏的? 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教学反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感受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范文整理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 复习上学期所学习的知识。 2、综合训练。 3、读谱知识:高音谱号、音符。 4、歌曲:海鸥。 教学目标: 1、认识高音谱号和音符的构成,并练习书写。 2、通过听辨和音的高低排列,使学生初步知道音阶的一种排列形式。 教学重点:理解高音谱号和音符的构成,并能书写。 教学难点:听辨和音的高低排列。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新学期要求、常规训练。 1、请同学说一说新学期应该怎样上好音乐课。 2、教师讲解自己对学生的要求。 3、做常规训练:发声练习、队形。 二、综合训练: 1、请学生按顺序将书上的音符读一读、认一认。教师将

每个音弹一遍,请学生跟着唱一唱。. 2、教师每次弹两个音,以do为出发点。请学生听辨。将听到的两个音连起来。 三、读谱知识: 1、教师介绍高音谱号:是G字的变形,其中心记在五线谱上的第二线上,表示第二线上的音为小字一组g。 2、请同学观察高音谱号有什么特点?讨论并说一说。 3、教师示范书写,请同学跟着教师一起写一写。 注意:起笔略低于第二线,交叉在第四线。 。 4、同样方法学习音符,注意分清音符的符头、符干、符尾、符杠。同样在书上写一写。 四、学唱“海鸥“ 1、导入:同学们,大家都见过什么鸟类?请同学介绍。有一种鸟,它飞翔在大海上,身姿矫健,大家猜猜是什么鸟? 对它就是海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说一说,这首歌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两人一组,一起念谱。 4、教师带领大家一起读谱。 5、听琴唱谱,注意休止符处。 五、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高音谱号和音符各个部分的名称,而且 我们学会了写音符。今天回去请同学们在五线谱上写写。另外,下节课我们学唱海鸥,请同学们回去以后搜集海鸥的有关知识,下节课给大家介绍一下,看谁找的最丰富。 课后小记: 课题:海鸥 总课时数:第2节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一 2、熟练唱会“海鸥”,并作歌曲处理。 3、欣赏:国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坚定、热烈的情绪,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赞美海鸥的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 2、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旋律进行的特点的感受,初步了解旋律的表现方式和作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海鸥”。 教学难点:演唱中,休止符的应用。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好朋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视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寄语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 展示给大家看。

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聆听《你的名字叫什么》《口哨与小狗》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分小组编创动作。 D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歌唱并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拉勾勾》,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鼓励学生为歌曲自编动作。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拉勾勾》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 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童年(三课时) 第一课时《摇啊摇》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