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第三次物理化学小考答案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第三次物理化学小考答案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第三次物理化学小考答案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第三次物理化学小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氯化镁可以采用基本单元MgCl 2或

21MgCl 2。在一定温度与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两者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存在下列关系:2∞Λm (2

1MgCl 2)( b )∞Λm (MgCl 2) 选择填入:(a) >; (b) =; (c)<; (d) 二者之间无一定的关系

2、在一定条件下,强电解质AB 的水溶液中只存在A +与B -两种离子(H +、OH -与它们相比较完全可忽略不计)。已知A +与B -运动的速率存在下列关系:υ+ = 1、5υ- 。则B -的迁移数t -=( a )。

选择填入:(a) 0、40; (b) 0、50; (c) 0、60; (d) 0、70

3、在300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极限摩尔电导率∞Λm 最大的正离子就是( d )。

选择填入:(a) Na +; (b) 21Mg 2+; (c) 3

1La 3+; (d) H +

4、在25℃时,若要使电池 Pt|H 2(g, p 1)| HCl 水溶液| H 2(g, p 2) Pt

的电动势E 为正值,则必须使( b )。

选择填入:(a) p 1=p 2; (b) p 1>p 2; (c) p 1

5、25℃时的水溶液中,当b (NaOH) = 0、10mol·kg -1时,其正、负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γ=0、766,则正、负离子的平均活度±a =( b )。

选择填入:(a) 0、766; (b) 7、66?10-2; (c) 7、66; (d) 15、32?10-2

6、在电解池的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而放电的就是( c )。

选择填入:(a)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b)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

(c) 极化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 (d) 极化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

7、已知25℃时电极反应

(1) Fe 2+ + 2e -

Fe(s)的标准电极电势O 1E =-0、439V (2) Fe 3+ + e -

Fe 2+的标准电极电势O 2E = 0、770V (3) Fe 3+ + 3e -Fe(s)所对应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O )}Fe(s |Fe {33E ( b )。 选择填入:(a) 0、331 V;(b) -0、036V; (c) -0、331V; (d) 0、036V

8、25℃时电池反应:H 2(g, 100kPa) + 0、5O 2(g, 100kPa)

H 2O{1,p (环)=100kPa} 所对应的电池的电动势E 1=1、229V 。

25℃时电池反应:2H 2O{1,p (环)=100kPa }2H 2(g,100kPa) + O 2(g,100kPa)

所对应电池的电动势E 2=( c )。

选择填入:(a) -2、458V; (b) 2、458V; (c) -1、229V; (d) 1、229V

9、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p 一定就是( d )。

选择填入:(a) 大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不等于零

10、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将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剂中后,所产生的结果必然就是( a )。

选择填入:(a) T c )/(??σ <0,正吸附; (b) T c )/(??σ>0,负吸附;

(c) T c )/(??σ >0,正吸附; (d) T c )/(??σ<0,负吸附

二、填空题

1、在A 与B 两个串连的电解池中,分别放有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dm -3的AgNO 3水溶液与1mol·dm -3的CuSO 4水溶液。两电解池的阴极皆为铂电极,阳极分别为Ag(s)与Cu(s)电极。通电一定时间后,实验测出在A 电解池的铂电极上有0、02mol 的Ag(s)析出,B 电解池的铂电极上必有( 0、01 )mol 的Cu(s)析出。

2、在温度、溶剂一定时,当某强电解的物质的量浓度c ( c 无限趋近于零 )时,该强电解质的∞Λm 趋于定值。

3、一个原电池必有两个电极。相对而言,电势高的电极称为( 正极 );电势低的电极称其为(负极)。

4、25℃时,E O [Cl -{a(Cl -)=1}|AgCl(s)|Ag] = 0、2221V , E O {Cl -{a (Cl -)=1}|Cl 2(g,p =100kPa)|Pt = 1、358V 由上述两电极在25℃组成电池时,该电池的阳极为( AgCl 电极 ),电池的表示式为( Ag|AgCl(s)|Cl{a (Cl -)=1}|Cl 2(g, p =100kPa)|Pt ),电池的电动势E =( 1、1359 )V 。

5、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其表面张力( 越大 )。

6、不论就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小液滴与小气泡,或者就是分散在液体中的小气泡,以及在毛细管中的凹液面与凸液面,它们所承受附加压力?p 的方向,皆就是指向( 弯曲液面曲率半径的中心 )。

7、在一定T 、p 下,一个小液滴滴在光滑的固体表面上,可以迅速地平铺在固体表面上,此过程可以视为气-液界面与固-液界面取代固-气界面的过程。若已知固体与液体的表面张力分别为σs -g 与σl -g ,固-液界面张力为σs -l ,铺展的面积为A ,则此铺展过程的表面吉布斯函数变

?G (表面)= ( A (σg -l + σg -l -σs -g )

三、简答题

1、 在两支水平放置的毛细管中间皆放有一段液体,如附图所示。a 管中的液体对管的内壁完全润湿;b

管中的液体对管的内壁完全不润湿。若皆在两管的右端加热时,管内的液体各向哪一端流动。为什么?

当在毛细管的右端加热时,右端的毛细管膨胀而使液面的曲率半径r 变大;液体的温度升高而使其表

面张力σ变小。由?p =2σ/r 可知,上述两因素皆使加热端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p 在数值上变小,因而破坏了原来的平衡。由于a 管内两端的?p 皆指向气体,使管内液体向左流动。b 管内两端的?p 皆指向液体,而使管内液体向右流动。

2、在一定的温度与大气压力下,半径均匀的毛细管下端,有两个大小不等的圆球形气泡,如右图所示,试问在活塞C 关闭的情况下,将活塞A 、B 打开,两气泡内的气体相通之后,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两气泡连通后,由于大气泡的附加压力小于小气泡的附加压力,大气泡将会变得更大,而小气泡将会变得

越来越小,直到小气泡收缩到毛细管口,其液面的曲率半径与大气泡的曲率半径相等时为止。

四、计算题

1、已知25℃时,纯水的电导率κ=5、50?10-6S ·m -1,无限稀释时H +与OH -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m 分别为349、82?10-4S ·m 2·mol -1及198?10-4S ·m 2·mol -1,纯水的密度ρ=997、07kg ·m -3,水的摩尔质量M =18、015?10-3 kg ·m -1。试求25℃时水的离子积K W 为多少?

解:25℃时,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c = ρ/M = 997、07 kg ·m -3/18、015?10-3 kg ·m -1=55、347?10-3 mol ·m -3=55、347 mol ·dm -3

纯水的摩尔电导率:

Λm = κ/c = 5、50?10-6S ·m -1/55、347?10-3 mol ·m -3=9、9373?1011S ·m 2·mol -1

水就是一种弱电解质,只有极少量的水分子发生如下电离:

H 2O(l) H + + OH -

c (1-α) αc αc

25℃时水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Λm = ∞Λm (H +) + ∞Λm (OH -)

= (349、82 + 198、0) ?10-4S ·m 2·mol -1=547、82?10-4S ·m 2·mol -1

25℃纯水的电离度: 9411

m m 10814.110

82.547109373.9---∞?=??ΛΛ=α 选用c O =1 mol ·dm -3为标准状态,纯水的活度a (H 2O) = 1, 纯水中H +与OH -的平均活度系数:

O O ±-+±====c ac c ac a a //)OH ()H (,1γγ

水的离子积:14292W 10008.1)347.5510814.1()/(--O ?=??===c ac K K a

2、25℃时,Ag 2O(s)标准摩尔生成焓O ?m f H = -31、0 kJ ·mol -1,标准电极电热Ag}|O(s)Ag |OH {2-

O E = 0、343V ,Pt)|(g)O |O H ,OH (22-O E = 0、401V 。在空气中将Ag 2O(s)加热至什么温度,才能发生下列分解反应?

Ag 2O(s) 2Ag(s) + 0、5O 2(g)

假定此反应的?r C p ,m = 0,空气中氧气的分压力p (O 2) = 21、278kPa 。

解:为求上述反应的O ?m r S ,需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阳极反应:2OH -(a 1) H 2O(1)+0、5 O 2(g)+2e -;

阴极反应:Ag 2O(s)+ H 2O(1)+ 2e -2Ag(s)+ 2OH -(a 1)

两电极反应中OH -的活度相等,这两个电极反应之与则为题给反应。可设计成下列单液电池:

Pt|O 2(g)|NaOH 溶液| Ag 2O(s)|Ag

25℃时,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E O = Ag}|O(s)Ag |OH {2-O E -Pt)|(g)O |O H ,OH (22-O E =0、343V -0、401V = -0、058V

O ?m r G = - 2F E O = -2?96485?(-0、058) J ·mol -1=11192 J ·mol -1

O ?m r S =(O ?m r H -O ?m r G )/T =(31、0?103-11192) J ·mol -1/298、15K=66、44J ·K -1·mol -1

由于?r C p,m = 0,故O ?m r H 及O ?m r S 皆不阻碍T 而变。Ag 2O(s)发生热分解温度T 可由下式求出。

)(m r T G ?=2/12m r }/)O (ln{)(O O +?p p RT T G = (O ?m r H -T O ?m r S )2/12}/)O (ln{O +p p RT < 0

由上式可得:

T > 5.02m r m

r }/)O (ln{O O O -??p p RT S H =1-1--13K

mol J )21278.0ln 314.85.04.66(mol J 1031???-??=425、40K

即Ag 2O(s)在空气中,当温度高于425、40K 时开始分解。

3、铅酸蓄电池可表示为:

Pb | PbSO 4(s) | H 2SO 4 (b =1mol ·kg -1) | PbSO 4(s) | PbO 2(s) | Pb

在0℃~60℃的范围内,此电池的电动势E 与温度t 的关系为:

E / V = 1、91737 + 5、61?10-5t /℃ + 1、08?10-8(t /℃)2 25℃时,此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O =2、041V 。试写出放电2法拉第时的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计算电动势的温度系数,25℃时电池反应的?r S m 及?r H m ,H 2SO 4的活度及正负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γ各为多少?

解:放电2法拉第,即z =2

阳极反应:Pb(s) +-24SO PbSO 4(s) + 2e -

阴极反应:PbO 2(s) + 2H 2SO 4 + 2e -

PbSO 4(s) +-24SO +2H 2O(l) 电池反应:Pb(s) + PbO 2(s) + 2H 2SO 4(b ) 2PbSO 4(s)+2H 2O(l)

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p p t E T E )/()/(??=??=(5、61?10-5 +2、16?10-8t /℃)V ·K -1 t =25℃时,

p T E )/(??=(5、61?10-5 +5、664?10-5 )J ·K -1·mol -1 = 10、93 J ·K -1·mol -1 E = 1、918V; m r G ?= -zFE = -370265J ·mol -1

m r H ?= m r G ?+T m r S ? = (-370265 + 298、15?10、93)J ·mol -1 = -367、0 kJ ·mol -1

H 2SO 4活度及活度系数的计算:

已知b = 1mol ·kg -1,假设溶液中a (H 2O)≈1,其它纯固态物质的活度皆为1。25℃时:

)SO H (ln )/()

SO H ()PbO ()Pb ()O H ()s ,PbSO (ln 4242222242a F RT E a a a a a zF RT E E +=-=O O ∴ ln a (H 2SO 4) = 15

.298314.896485)041.291877.1()(??-=-O RT E E F = -4、7577 a (H 2SO 4) = 8、586?10-3

又知b = b O = 1mol ·kg -1, a (H 2SO 4) = 43±γ(b /b O )3

∴ ±γ(H 2SO 4) = {a (H 2SO 4)/4}1/3 = 0、129

湖南大学工程热力学试题及答案1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 理想气体只有取定值比热容时,才能满足迈耶公式g v p R c c =-。……( ) 3. 不可逆过程不能T-s 图上表示,所以也不能计算过程的熵变量。………… ( ) 4.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大于其它循环的热效率。…………………………( ) 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适用于所用工质的稳定流动情况,不论过程是否可逆,有无耗散效应。……………………( ) 6. 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都是可逆过程。…………………( ) 7. 活塞式压气机应采用隔热措施,使压缩过程接近绝热过程。………………( ) 8. 经不可逆循环,系统与环境无法完全恢复原态。……………………………( ) 9. 熵产大于0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 10. 实际气体绝热自由膨胀之后,其热力学能不变。…………………………(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理想气体可逆吸热过程,下列哪个参数一定增加:( )。 A.热力学能; B.熵; C.压力; D.温度 2. ? +?=pdv u q 适用于 ( B ) A 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B 一切气体可逆过程 C 理想气体一切过程 D 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 3. 下面参数中,量纲不相同的有( B ) A. 比热容 B. 比焓 C. 质量气体常数 D. 比熵 4. 若空气进行可逆定压加热过程,则:( C )。 A.空气作功量大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B.空气作功量等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C.空气作功量小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D.无法确定 5. 下列三种状态的空气,哪种状态的熵最大( A )。 A. 100oC ,20bar ; B. 200oC ,10bar ; C. 100oC ,10bar ; D. 150oC ,15bar 6. 某制冷机在热源1T =300K 及冷源2T =250K 之间工作,其输入功W 为25kJ ,从冷源吸热量Q ,2为110kJ ,此制冷机是( C )。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第三次物理化学小考答案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第三次物理化学小考答 案 一、选择题 1、氯化镁可以采用基本单元MgCl 2或21 MgCl 2。在一定温度和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两者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存在下列关系:2∞Λm (2 1 MgCl 2)( b )∞Λm (MgCl 2) 选择填入:(a) >; (b) =; (c)<; (d) 二者之间无一定的关系 2、在一定条件下,强电解质AB 的水溶液中只存在A +和B -两种离子(H +、OH -与它们相比较完全可忽略不计)。已知A +与B -运动的速率存在下列关系:υ+ = 1.5υ- 。则B -的迁移数t -=( a )。 选择填入:(a) 0.40; (b) 0.50; (c) 0.60; (d) 0.70 3、在300K ,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极限摩尔电导率∞Λm 最大的正离子是 ( d )。 选择填入:(a) Na +; (b) 21Mg 2+; (c) 3 1 La 3+; (d) H + 4、在25℃时,若要使电池 Pt|H 2(g, p 1)| HCl 水溶液| H 2(g, p 2) Pt 的电动势E 为正值,则必须使( b )。 选择填入:(a) p 1=p 2; (b) p 1>p 2; (c) p 1

环境科学与工程复习试题库

.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真菌、 病毒等)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包括了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态破坏:外界的压力和冲力超过生态系统的阀值(自我调节能力的极一次污染物 限值)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人口容量:是在不损害生物圈或者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的资源条件下,世 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能供应的人口数量的多少。 (4)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 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 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5)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以 及由此衍生的各种环境效应(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等),从而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 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6)大气污染:是指大气污染物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致对公众 健康、动植物、大气特性以及环境美学因素等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 (7) PM10:是指粒径小于十微米的大气悬浮物的总称。 (8)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 反应,生成臭氧、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这类光化学反应的反应 物(一次污染物)和生成物(二次污染物)形成的特殊混合物,即称为光化学烟雾。 (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使其水质和沉积物的 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并达到了影 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现象。 (10)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 行生物氧化,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可以间接的反应出有机物的含量,以每升水 消耗氧的毫升数表示(mg/L) (11)化学需氧量(COD):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以每升水消 耗的氧的毫克数表示(mg/L),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KMnO4)和重铬酸钾(K2Cr2O7). (12)生物富集/生物浓缩/生物放大:生物有机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元素或稳定不易 分解的化合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 . .

环境工程方向

研究方向简介: 水环境恢复工程 以水环境恢复为目标,综合考虑水量、水质、城市区域水的良性循环、节水技术、城市污水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和科学化管理等因素对水环境恢复的影响,研究水环境恢复工程的理论与技术。研究领域包括: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和超深度处理与技术、城市污水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城市区域水循环生态特征、饮用水除铁除锰理论与技术、城市区域水良性循环系统科学化管理与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等。 水污染研究与控制工程 本研究方向是围绕着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理论、控制与应用展开的。其中主要以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理论、控制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为主,包括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污水处理的新工艺与新技术、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的防止与控制、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智能控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水环境与污水处理的地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特色是以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为核心研究内容,紧跟本领域的世界前沿研究方向,并密切结合我国实际,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近年来,主要开展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控制理论与应用,特别是活性污泥法非稳定条件下的最优控制、模糊控制及其他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环境毒理学与预防工程 环境毒理学与预防工程的研究方向包括:1、环境污染物构效关系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与生物大分子作用的理论与实验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将上述研究所得到的理论成果应用于环境污染的防治、高效低毒抗癌药、抗爱滋病药物、防癌剂或其它低毒无污染化学品的设计与合成、仿生催化剂的研制与绿色化学生产工艺过程的开发等过程中。2、环境病毒学与相应疾病的防治研究,尤其是涉及病毒作用的各类疾病,包括肝炎、爱滋病、癌症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的病毒学、病理学、早期诊断与预防方法、药物治疗与药理学方面的研究等。 催化技术与污染控制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在较低温度下迅速氧化成CO2和H2O,有害气体迅速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这种方法具有净化效率高,工作温度低,能耗少,操作简便和安全性好等特点,已成为控制气态化学物质污染的主要手段之一。30年来形成了以下五个研究内容:1.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2.二氧化碳激光器工作气体的催化净化;3.氮氧化物的选择催化还原;4.燃料电池用催化剂;5.基于催化原理的化学传感器。 水环境工程与系统优化 本方向围绕水环境工程与城市给排水系统优化、管理、模拟和防灾等几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用生态学理论进行水环境工程理论研究,将计算数学、计算机技术与

湖南大学工程热力学第4章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复习题)

第4章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 4.1 本章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定容、定压、定温、绝热、多变过程中状态参数p 、v 、T 、?u 、 ?h 、?s 的计算,过程量Q 、W 的计算,以及上述过程在p -v 、T -s 图上的表示。 4.2 本章重点 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四个基本热力过程、多变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和过程参数及在p -v 、T -s 图上表示。本章的学习应以多做练习题为主,并一定注意要在求出结果后,在p -v 、T -s 图上进行检验。 4.3 例 题 例1.2kg 空气分别经过定温膨胀和绝热膨胀的可逆过程,如图4.1,从初态1p =9.807bar,1t =300C ο膨胀到终态容积为初态容积的5倍,试计算不同过程中空气的终态参数,对外所做的功和交换的热量以及过程中内能、焓、熵的变化量。 图4.1 解:将空气取作闭口系 对可逆定温过程1-2,由过程中的参数关系,得 bar v v p p 961.15 1 807.9211 2=?==

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1 1 1p RT v = =0.1677kg m /3 125v v ==0.8385kg m /3 12T T ==573K 2t =300C ο 气体对外作的膨胀功及交换的热量为 1 2 11ln V V V p Q W T T ===529.4kJ 过程中内能、焓、熵的变化量为 12U ?=0 12H ?=0 12S ?= 1 T Q T =0.9239kJ /K 或12S ?=mRln 1 2 V V =0.9238kJ /K 对可逆绝热过程1-2′, 由可逆绝热过程参数间关系可得 k v v p p )( 2 11'2= 其中22'v v ==0.8385kg m /3 故 4.12)5 1 (807.9'=p =1.03bar R v p T ' ''222= =301K '2t =28C ο 气体对外所做的功及交换的热量为 )(1 1)(11'212211T T mR k V p V p k W s --=--= =390.3kJ 0'=s Q 过程中内能、焓、熵的变化量为 kJ T T mc U v 1.390)(1212''-=-=? 或kJ W U 3.390212'-=-=? kJ T T mc H p 2.546)(1212''-=-=? '12S ?=0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第三次物理化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第三次物理化 学小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氯化镁可以采用基本单元MgCl2或MgCl2。在一定温度和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两者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存在下列关系:2(MgCl2)(b )(MgCl2) 选择填入:(a) >; (b) =; (c)<; (d) 二者之间无一定的关系 2、在一定条件下,强电解质AB的水溶液中只存在A+和B两种离子(H+、OH与它们相比较完全可忽略不计)。已知A+与B运动的速率存在下列关系:+ = 1.5。则B的迁移数t=( a )。 选择填入:(a) 0.40; (b) 0.50; (c) 0.60; (d) 0.70 3、在300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极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正离子是( d )。 选择填入:(a) Na+; (b) Mg2+; (c) La3+; (d) H+ 4、在25℃时,若要使电池 Pt|H2(g, p1)| HCl水溶液| H2(g, p2) Pt 的电动势E为正值,则必须使( b)。 选择填入:(a) p1=p2; (b) p1>p2; (c) p1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翻译

第二单元环境工程 这本书主要关于什么? 这本书的目标是使工程和科学的学生了解学科间的研究环境问题:它们的起因,为什么它们被关注,我们怎么控制它们。这本书包括: ●描述环境和环境系统意味着什么 ●关于环境破坏基础原因的信息 ●理解环境问题本质和能够定量计算它们所必要的基本科学知识 ●目前运用在水,空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控制技术的状况 ●我们目前在很多关于理解和控制人类活动、自然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科学知识上存在着相当大的空白 ●很多环境问题能运用目前的技术消除或减少,但因为社会缺少意愿这么做或在很多例子中因为缺乏资源去这样做,这些环境问题没有被处理 一些重要的定义: 在这本书中,它们第一次被使用,定义被以大写或印刷成黑体字的形式展示 环境是围绕在我们周围的物质生命的栖息地,在这儿我们能看到,听到,触摸,闻到,和品尝到 系统依据韦氏字典,被定义为“一组或一系列能形成一个整体或者有机整体的相互关联的事物”,例如,太阳系统,灌溉系统,供应系统,世界和宇宙。 污染被定义为“在大气,水或土地中的物质的,化学的或生物的特性的不合意的改变,这一改变有害地影响人类或其它生物的健康,生存,或活动”。 当改进环境质量的目标被用来改进人类福利,“环境”一词扩展成包括所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内容。这一扩展在许多真实情况下是不可行的以及在一本被设计为一学期课程的教科书中也是不实际的。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考察因此限于我们对“环境”的定义。 系统的相互作用 许多不同的环境问题都与水,空气或土地系统有关联。许多这些问题都只适用于这些系统中的一个,这为这些种类中的细目分类提供了充分的理由。这样的分类也更有用于及易于理解一个系统内的相关问题。而且,这样做是明智的,这是因为由于管理上的和行政上的原因,这些有关空气污染,水供应,废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的子域通常由政府机构分别处理。 很遗憾的是,很多重要的环境问题不仅仅限制于空气,水或土地系统,还包括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现在举个例子,酸雨问题起源于从发电站烟囱,冶炼厂和汽车尾气中向大气排放的含硫二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接着这些气体由气流运输到广阔的区域,降雨“将它们洗去”,产生了有害于水生生命,森林和农作物的酸雨。两个有关于系统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增加的全球问题,及通常具有地域性质的酸雨问题。 环境问题 许多对我们生活标准的主要改进能被归因于科学和技术的运用。这里举一些例子,你能想出其它例子吗? ●生产更多及更好质量的食物 ●创造能避免极端环境的保护所和生存空间 ●快速和可靠的运输方法的建立 ●各种交流系统的发明 ●代替人类和动物体力的机器的发明 ●安全水的供应和废物处理 ●对很多传染疾病的消除

湖南大学工程热力学试题及答案

.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诚信应考, 考试中心填写: 月日年__________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 c?c?R gvp。……()2. 理想气体只有取定值比热容时,才能满足迈耶公式 3. …………)(不可逆过程不能T-s图上表示,所以也不能计算过程的熵变量。 4.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大于其它循环的热效率。…………………………() 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适用于所用工质的稳定流动情况,不论过程是否可逆,有无耗散效应。……………………() 6. 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都是可逆过程。…………………() 7. 活塞式压气机应采用隔热措施,使压缩过程接近绝热过程。………………() 8. 经不可逆循环,系统与环境无法完全恢复原态。……………………………()9. 熵产大于0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10. 实际气体绝热自由膨胀之后,其热力学能不变。…………………………()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理想气体可逆吸热过程,下列哪个参数一定增加:()。

A.热力学能; B.熵; C.压力; D.温度 ?pdv??uq?)2. B适用于(一切气体可逆过程B A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DC理想气体一切过程 3. 下面参数中,量纲不相同的有( B ) A. 比热容 B. 比焓 C. 质量气体常数 D. 比熵 4. 若空气进行可逆定压加热过程,则:( C )。 A.空气作功量大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B.空气作功量等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C.空气作功量小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D.无法确定 5. 下列三种状态的空气,哪种状态的熵最大?( A )。 A. 100o C,20bar; B. 200o C,10bar; C. 100o C,10bar; D. 150o C,15bar TT=250K之间工作,其输入功W为某制冷机在热源6. 及冷源=300K25kJ,从冷源吸12热量Q 为110kJ,此制冷机是( C )。,2. . D.可逆或不可逆的 B.不可逆的; C.不可能的;A.可逆的; )。B 7.工质不可逆稳态稳流经某控制容积,则此控制容积内,则:( 储能不变,熵不变 B. A.储能不变,熵增大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精)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奖(助)学金评选实施细则 按照教育部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要求和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基金管理办法及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评选办法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成立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选委员会,组成成员为: 主任委员:关秦川黄涛 副主任委员:欧阳峰 委员:刘丹吕有良陈俊敏董海山宋宏艺 秘书:张庆 二、研究生奖(助)学金在全日制非定向(委培)研究生中择优评选。其中,硕士研究生的奖(助)学金在两年半的学制内评选两次,入学前评选一次,一学年后再评选一次;博士研究生的奖(助)学金在四年的学制内,入学前评选一次,每一学年结束后再次评选下一学年,博士第四年不评选奖助学金。 三、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评选原则,在研究生院培养基金管理办公室下达我院奖(助)学金指标的基础上,制定我院评选程序如下: 依照本细则,博士和硕士分开进行研究生奖(助)学金评选。直博生第一名免试获得一等奖(助)学金。其他硕博连读、考博升学的

博士生统一参加奖(助)学金考试。 2010年及以后入学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将分年级、分类别统一参加奖(助)学金考试,评定方法相同。 (一)第一学年评选 (1)由研究生本人填写学校统一制定的《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申请表》,经导师签署意见后,提交学院奖(助)学金评选委员会。(2)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奖(助)学金评选采用入学成绩(40%)+综合笔试(60%)+附加分项综合考评的方式评选;博士研究生第一学年奖(助)学金评选采用综合笔试+附加分项综合考评的方式评选。 Ⅰ、入学成绩 考研生入学成绩按其升学考试成绩计算。 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入学成绩依据推免排名综合评定。推免成绩分环境大类和消防大类、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分别排序。校内推免排名前50%的学生成绩按当年考研学生入学成绩的前15%最低分计算,校内推免排序后50%的学生成绩按当年考研入学成绩前30%的最低分计算。校外推免生入学成绩按当年考研入学成绩前30%的最低分计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复试真题(水控和气控)

例题 名词解释 1 活性污泥法: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2 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微生物在曝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是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和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的比值。 3 SVI,污泥体积指数,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重量干污泥形成的污泥的体积。 5 好氧生物处理:在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6 污水土地处理:在利用人工调控下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净化的处理方法。 7膜分离技术:利用薄膜分离水溶液中溶质或微粒的方法。 8水体的自净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在水体中向下游流动过程时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9离子树脂的全交换容量:一定量的离子交换树脂所具有的活性基团或可交换离子的重数量。 10吸附:在相界面上,物质的浓度自动发生累积或浓集的现象。 11生化需氧量: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要的眼量。 12 BOD5污泥负荷:指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BOD5的量。 13 MLSS:混合液污泥浓度,指在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曝气池中由污水、回流污泥和空气互相混合形成的混合液中悬浮固体的浓度。 简答 1. 简述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的优点。 污水从曝气池的不同位置分为多点进水,解决了传统推流式曝气池中供养量和需氧量不平衡的问题,在同样的曝气池中,在相同供气量的条件下,得到较高的处理效果。 2. 简述生物膜法的净水机理及生物膜的形成与脱落过程。 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成水、CO2、NH3和微生物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所需氧气直接来自于大气。 污水流过滤床时,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细菌附着在滤料上,微生物便在滤料表面大量繁殖,不久形成一层充满微生物的年末,即生物膜。但生物膜超过一定厚度后,吸附的有机物在被传递到生物膜内层时就被消耗完,内层微生物因为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进入内源代谢期,失去其吸附性能而从滤料上脱落下来,随水流处。同时有机负荷、水力负荷也和生物膜的脱落速度有较大关系。 3. 简述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特点。P124 4. 讲述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P193 5. 绘出UASB工艺结构图并就其工艺流程进行说明。P199 7. 为何难降解或高浓度有机废水在经过厌氧处理后,往往还在后段设置好氧生物处理?P204 8. 写出米式方程式的表达式(或者莫诺特方程),并说明米式常数的重要物理意义。P72.9. 生物滤池有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作用?P95 10. 生物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中,活性污泥法由哪些部分组成,并说明每一部分的作用。P136 11. 生物法除磷的机理是什么?P258

最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重点翻译

第二单元 What is this book about?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 The objective of this book is to introduce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students to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environment problems;their cause,why they are of concern,and how we can control them. The book includes: 这本书的目的是使理工科的学生了解跨学科间的研究环境问题;它们的起因,为什么它们受到关注,以及我们怎样控制它们。这本书包括: Description of what is meant by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描述环境和环境系统意味着什么 Information on the basic causes of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关于引起环境干扰基础原因的基本信息 Basic scientific knowledge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o be able to quantify them 理解环境问题本质,并能够定量计算它们所必要的基本科学知识 Current state of the technology of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 its application to water,air and pollution problems 目前适用于水,空气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控制技术的现状 Considerable gaps in our current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ling many of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e 我们目前的科学知识在理解和控制人类活动和自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科学知识上存在 相当大的缺陷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hich could be eliminated or redu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current technology,but which are not dealt with because of society’s lack of will to do so,or in many instance because of a lack of resources to do so. 许多环境问题可以应用现有技术消除或减少,但没有得到处理是因为社会缺乏这样做的意愿,或者像许多例子那样因为缺乏资源。 Interaction of Systems互动系统 A number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associated with water, air, or land systems. 许多不同的环境问题都涉及到水,空气,或土壤。 Many of these problems will apply only within one of these systems, justifying the breakdown into these categories.许多这些问题只适用于在其中一个系统,这为这些种类中的细目分类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Such a classification is also useful for easier comprehension of related problems within one system.这种分类也有助于更容易理解一个系统里的相关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原华中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和原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院拥有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本科专业;具有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二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卫生与机械研究所、环境治理与评价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给排水实验室为原建设部重点实验室。学院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近6000平方米,设备总资产1300余万元。目前学院共有博士生导师14人,教授16人,副教授18人,讲师13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在读硕士生、博士生400余人。 学院专业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学科涉及生态、生命、化学、材料、机械、工程和医学等领域;在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环境生物/生态技术、水质工程技术与装备、固废资源化和绿色能源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15项、国家支撑计划子项目5项、国家“863”、“973”等项目8项;年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主编国家、行业标准十余项;获批专利三十余项;发表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130余篇,出版专著十余本。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各院系有关规定实行。2012年硕士招生有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及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五个专业。各专业招生计划人数在招生简章中标出,其中拟接收的推免生人数比例为15%左右,此比例仅供参考,具体人数比例由政策而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2年,学费自筹,不能申请三助岗位但可以申请一定比例的助学金。 1.生态学 生态学主要研究方向有:生态毒理、生态治理与修复、生态环境评价、分子生态学、生态能源技术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本学科涉及化学、生物、材料、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工程等众多领域,研究生态环境规划、管理、评价、保护和治理过程中的法律、经济、政策和技术等,培养了大批高层次、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管理、规划人才。

湖南大学工程热力学试题及答案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z. . 2. 理想气体只有取定值比热容时,才能满足迈耶公式g v p R c c =-。……( × ) 3. 不可逆过程不能T-s 图上表示,所以也不能计算过程的熵变量。………… ( × ) 4.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大于其它循环的热效率。………………………( × ) 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适用于所用工质的稳定流动情况,不论过程是否可逆,有无耗散效应。……………………( √ ) 6. 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都是可逆过程。…………………( × ) 7. 活塞式压气机应采用隔热措施,使压缩过程接近绝热过程。……………( × ) 8. 经不可逆循环,系统与环境无法完全恢复原态。…………………………( × ) 9. 熵产大于0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 ) 10. 实际气体绝热自由膨胀之后,其热力学能不变。…………………………( √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理想气体可逆吸热过程,下列哪个参数一定增加:( B )。 A.热力学能; B.熵; C.压力; D.温度 2. ? +?=pdv u q 适用于 ( B ) A 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B 一切气体可逆过程 C 理想气体一切过程 D 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 3. 下面参数中,量纲不相同的有( B ) A. 比热容 B. 比焓 C. 质量气体常数 D. 比熵 4. 若空气进行可逆定压加热过程,则:( C )。 A.空气作功量大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B.空气作功量等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C.空气作功量小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D.无法确定 5. 下列三种状态的空气,哪种状态的熵最大?( A )。 A. 100oC ,20bar ; B. 200oC ,10bar ; C. 100oC ,10bar ; D. 150oC ,15bar 6. 某制冷机在热源1T =300K 及冷源2T =250K 之间工作,其输入功W 为25kJ ,从冷源吸热量Q ,2为110kJ ,此制冷机是( C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2009真题

同济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419 试卷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命题单位:050 A组:普通化学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98K时,纯物质的Sm°=0 B.一切单质的Sm°=0 C.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产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D.对孤立体系而言,DrSm°>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2.有两个平行的反应A®B和A®C如果要提高B的产率,降低C的产率,最好的办法是() A.增加A的浓度 B.增加C的浓度 C.控制反应温度 D.选择某种催化剂 3.下列哪些效应是由于溶液的渗透压而引起的() ①用食盐腌制蔬菜,用于储藏蔬菜;②用淡水饲养海鱼,易使海鱼死亡; ③施肥时,兑水过少,会烧死农作物; ④用和人类血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对人体输液,可补充病人的血容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E.②③④ 4.EDTA(乙二胺四乙酸)同金属阳离子结合生成() A.螯合物 B.笼形(包合)物 C.非化学计量的化合物 D.聚合物 E.超分子化合物 5.水分子的键角最接近于() A.90º B.105º C.109º D.120º E.180º 6.下列元素中,其化合物经常呈现颜色的是() A.碱金属 B.过渡元素 C.卤素 D.碱土金属 E.惰性气体 7.常用氧化仲醇(通式R2CHOH)方法来制备() A.醛 B.酮 C.烃 D.酯 E.酰胺 8.下列溶剂中,最能溶解离子性溶质的是() A.四氯化碳 B.甲醇 C.戊烷 D.丁基醚 E.苯 9.已知Eº(I2/I-)=+0.535V;Eº(H2O2/H2O)=+1.776V;Eº(Cl2/Cl-)=+1.358V;Eº(Na+/Na)=-2.76V。则以下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Na+ B.H2O2 C.Cl2 D.I2 E.H20 10.下列哪一组混合物可用作冰盐浴() A.CaSO4和冰 B.Ca3(P04)2和冰 C.CaCl2·6H2O和冰 D.CaF2和冰 11.从化学动力学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应该() A.与反应物浓度成呈比 B.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根呈正比 C.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正比 D.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 E.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12.在298K,反应H2(g)+½O2(g)=H20(l)的Qp与Qv之差是() A.-3.7KJ·mol-1 B.3.7 KJ·mol-1 C.1.2 KJ·mol-1 D.-1.2 KJ·mol-1 13.往As2S3胶体溶液中,加入等摩尔量的下列哪一种溶液,As2S3胶体凝结的最快() A.NaCl B.CaCl2 C.Na3PO4 D.Al2(SO4)3 E.MgCl2 14.100g水溶解20g非电解质的溶液,在-5.58ºC时凝固,该溶质的分子量为() A.33 B.50 C.67 D.200 E.20 15.如果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8×10-5,0.1mol·L-1NH3·H2O溶液中的OH-浓度是多少()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00-2010十一年考研真题合集

湖南大学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命题专用纸 一.填空题(30分,每空0.5分) 1.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为好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 三类。 2.细菌细胞的特殊节后主要为芽孢、鞭毛、荚膜、粘液层、菌胶团等。 3.放线菌的菌丝由于形态和功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4.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可将培养基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三类。 5.微生物与其他类型微生物相比具有个体极小、分布广种类繁多、繁殖快、易变异等特 点。 6.病毒的繁殖过程一般可分为吸附、侵入、复制、聚集与释放等四步。 7.水体污化系统一般将受有机污染的河段分为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和寡污带 等四带。 8.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可分为竞争关系、互生关系、共生关系、拮抗关系(偏害)、 捕食关系、寄生关系。 9.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能源和碳源的不同,一般可将微生物分为光能自养、光能异养、 化能自养、化能异养。 10.革兰氏染色的步骤是先用草酸胺结晶紫、碘-碘化钾着色和媒染,使用乙醇脱色,最后 用蕃红染液复染。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乙醇脱色。大肠杆菌经蕃红革兰氏染色后呈红颜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11.细菌细胞的原生质体是由细胞质膜、细胞质内膜、和细胞核物质组成。 12.活细菌数的测定方法有载玻片薄琼脂层培养计数、平板菌落计数、液体稀释培养计数、 薄膜过滤计数。 13.微生物所需的营养主要包括:水、C源、N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这些营养物质如果 是大分子、则首先要分解为小分子然后以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等不同方式穿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内。 14.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主要有四类:鞭毛纲、纤毛纲、吸管纲、肉足纲。 它们一般具有指示作用和净化作用。 15.根据厌氧消化(沼气发酵)三阶段理论,可将厌氧消化过程分为水解与发酵、生成乙酸 与氢、生成甲烷等三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28分,每题4分) 1.灭菌P137 2.菌胶团P30 3.水体自净P190 4.硝化作用P210 5.污泥驯化P148 6,互生关系P141 7.酶P77 污泥驯化:在工业废水生物处理中,用含有某些污染物的工业废水筛选、培养来自处理其他废水的菌种,使它们适应该种工业废水并有高效降解其中污染能力的方法。 三.问答题 1.什么叫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几个阶段? 在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时,一般应选择哪个阶段最为合适?为什么?(9分) P116 2.细菌的呼吸作用的本质是什么?它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类型有何特点?(8分)P97 3.检验饮用水时,为什么一般不直接测定致病菌,而检测指示菌?用发酵法检测饮用水中

同济大学2017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硕士考试大纲_同济大学考研大纲

同济大学2017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硕士考试大纲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 考试要求: 环境科学专业考生须完成A组考题和B组考题。 环境工程专业考生须完成A组考题和C组考题。 A组考题的考试要求:掌握大学普通化学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大学普通化学的有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有关计算和分析,掌握有关技巧与方法。 B组考题的考试要求:掌握环境科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够运用环境科学的有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有关计算和分析,掌握有关技巧与方法。 C组考题的考试要求: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污水处理问题;掌握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固体废物处理工艺过程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 考试大纲(范围):A组考题(50%) 1.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基本概念、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2.水基分散系分散体系、稀溶液依数性、胶体分散体系 3.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化合物及水溶液中的配位平衡、溶液中的电化学平衡及其应用 4.结构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5.单质及无机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元素的分类、分布及其单质的制备、非金属元素化合物 6.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及分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普通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特性及典型反应、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方法 7.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几种重要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8.生命与化学生命的演化及其物质组成、基本的生命物质、生物工程与技术 9.环境与化学人类、环境与化学、当代重大环境问题、现代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 10.能源与化学能源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化石能源深度利用的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B组考题(50%) 1.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环境科学及其发展概述、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其特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全球环境变化 2.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环境伦理、环境地学、环境物理、环境化学、 环境经济学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有关计算 3.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及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则等 4.环境管理与实践环境政策与法规、流域环境管理、城市环境管理与实践、工业环境管理与生态工业、农业环境管理与实践等。 C组考题(50%) C1污水处理部分(30%) 1.污水处理的水质指标 2.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格栅、沉砂、沉淀、气浮等 3.污水处理的基本数学模型与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化学反应级数,曝气池的常用型式,米门公式,Monod 公式,生物处理基本数学模型 4.污水生物膜法处理的基本概念生物膜法基本概念,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5.污水处理的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有机物

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

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整理 一、环境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与区域性; 2.变动性与稳定性; 3.资源性与价值性。 二、环境污染按来源分类 1.工业污染; 2.农业污染; 3.交通运输污染; 4.生活污染等。 三、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 1.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防治机体在环境污染影响下产生遗传变异和退化; 2.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种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使之得以恢复和扩大再生产。 四、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1.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2.二次能源是指经过加工,转化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包括电力,煤气,汽油等。 五、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一次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水力等(不可再生能源是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六、生态学的任务 生态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生态学规律,探讨生态自然保护的原则和机制,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合理和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协调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七、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且进入大气后其性态没有发生变化; 2.二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污染物(例如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毒性一般比一次污染物强)。 八、化学烟雾的类型 1.硫酸型烟雾:伦敦型烟雾,还原型烟雾,主要出现在冬季; 2.光化学烟雾:洛杉矶烟雾,氧化型烟雾,主要出现在夏季。 九、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的原理 在900~1100℃温度范围内,在无催化剂时,氨或尿素等氨基还原剂可选择性地把烟气中的NOx还原为N2和H2O,基本上不与烟气中的氧气作用。 氨(NH 3)为还原剂时 尿素((NH 2)2CO)为还原剂时 温度超过1100℃时,会生成NO , 十、袋式除尘器的作用机制 1.筛分作用; 2.惯性碰撞作用; 3.扩散作用; 4.静电作用; 5.重力沉降作用。 十一、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的原理和特点 1.原理: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是用含石灰石的浆液洗涤烟气,以中和(脱除)烟气中的SO2,形成的产物为石膏; 2.特点:SO2的脱除率高。效率可达90%以上,能适应大气量、高浓度SO2烟气的脱硫。 十二、汽车尾气三效催化转化器的作用 利用铂(催化氧化反应)和铑(催化还原反应),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成分CO,NO x,碳氢化合物等催化转化为无毒的N2,H2O,CO2等排放,属于机外净化。主要反应: 十三、SCR脱硝过程中用的还原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