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产生一个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信号电路的设计

能产生一个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信号电路的设计
能产生一个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信号电路的设计

湖南城市学院通电学院实验报告单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3 级202班38号姓名李如玉日期2015年12月24日实验名称:能产生一个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信号电路的设计

实验目的及要求:设计制作一个矩形波至三角波的变换电路,将上题所产生的低频矩形波信号变换为同频率的三角波信号,在通用板上焊接好所设计的电路并请替换EDP实验箱上的恰当模块后进行调测。

实验内容:

1.设计思路

设计电路,产生一个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信号,频率在300Hz~700Hz之间,使用提供的元器件NE555设计电路产生,需要自己在通用板上焊接电路,并替换合适的EDP子模块后进行调测。

2.设计原理图及原理介绍

本设计是利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把电容C充电和放电回路隔离开来,再加上一个电位器,便可构成占空比可调的多谐振荡器。

3.仿真及波形分析

4.实物图及说明

5.测试及分析

可以看到占空比有明显的变化,并可以输出三角波。

6. 结语

对这次波形发生器的设计,虽然最终得到了需要的波形,但是里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通过555无稳态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利用积分电路可以得到三角波。但是对,RS 触发器以及延时电路的理解还有很大的不足。

基于51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的设计讲解

目录 1 引言 (1) 1.1 题目要求及分析 (1) 1.1.1 示意图 (1) 1.2 设计要求 (1) 2 波形发生器系统设计方案 (2) 2.1 方案的设计思路 (2) 2.2 设计框图及系统介绍 (2) 2.3 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2) 3 主要硬件电路及器件介绍 (4) 3.1 80C51单片机 (4) 3.2 DAC0832 (5) 3.3 数码显示管 (6) 4 系统的硬件设计 (8) 4.1 硬件原理框图 (8) 4.2 89C51系统设计 (8) 4.3 时钟电路 (9) 4.4 复位电路 (9) 4.5 键盘接口电路 (10) 4.7 数模转换器 (11) 5 系统软件设计 (12) 5.1 流程图: (12) 5.2 产生波形图 (12) 5.2.1 正弦波 (12) 5.2.2 三角波 (13) 5.2.3 方波 (14) 6 结论 (16) 主要参考文献 (17)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 1.1题目要求及分析 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即由51单片机控制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的多种波形。 1.1.1示意图 图1:系统流程示意图 1.2设计要求 (1) 系统具有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三种周期性波形的功能。 (2) 用键盘控制上述三种波形(同周期)的生成,以及由基波和它的谐波(5次以下)线性组合的波形。 (3) 系统具有存储波形功能。 (4) 系统输出波形的频率范围为1Hz~1MHz,重复频率可调,频率步进间隔≤100Hz,非正弦波的频率按照10次谐波来计算。 (5) 系统输出波形幅度范围0~5V。 (6) 系统具有显示输出波形的类型、重复频率和幅度的功能。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设计要点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设名称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设计 组长李为学号1232106101 组员谢渊博学号1232106102 组员张翔学号1232106104 专业电子物联网 指导教师 二〇一二年七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课题名称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要求与技术指标 2.1课程设计目的 (1)巩固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所掌握的电子制作技能; (3)会运用EDA工具对所作出的理论设计进行模拟仿真测试,进一步完善理论设计;(4)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元器件的原则; (5)掌握模拟电路的安装\测量与调试的基本技能,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力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正常或不正常现象(或数据)独立解决调试中所发生的问题; (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7)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 (8)完成一个实际的电子产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课程设计要求 (1)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及实验室条件设计出电路图,分析工作原理,计算元件参数;(2)列出所有元器件清单; (3)安装调试所设计的电路,达到设计要求; 2.3技术指标 (1)输出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2)频率范围:100HZ~200HZ连续可调;

(3)输出电压:正弦波-方波的输出信号幅值为6V.三角波输出信号幅值为0~2V连续可调; γ。 (4)正弦波失真度:% ≤ 5 三系统知识介绍 3 函数发生器原理 本设计要求产生三种不同的波形分别为正弦波\方波\ 三角波。实现该要求有多种方案。 方案一: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 方案二:首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方波变成正弦波或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 3.1函数发生器的各方案比较 我选的是第一个方案,上述两个方案均可以产生三种波形。方案二的电路过多连接部方便而且这样用了很多元器件,但是方案的在调节的时候比较方便可以很快的调节出波形。方案一电路简洁利于连接可以节省元器件,但是在调节波形的时候会比较费力,由于整个电路时一起的只要调节前面部分就会影响后面的波形。 四电路方案与系统、参数设计 4.1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的函数发生器 4.1.1设计思路 我们组总体设计思路为:先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方波通过积分器产生三角波,三角波通过差分放大器产生正弦波。 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如下所示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且占空比可调,频率可调,幅度可调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二) 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函数发生器 二、设计目的 1、研究正弦波等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2、学习波形产生、变换电路的应用及设计方法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三、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要求:设计并仿真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 1、方案论证,确定总体电路原理方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 3、仿真调试及测量结果。 主要技术指标 1、正弦波信号源:信号频率范围20Hz~20kHz 连续可调;频率稳定度较高。信号幅度可以 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 2、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方波占空比可调; 3、设计完成后可以利用示波器测量出其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还可以进一步测出其输出 电压的范围。 四、仿真需要的主要电子元器件 1、运算放大电路 2、滑线变阻器 3、电阻器、电容器等 五、设计报告总结(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不允许抄袭)。 1、对所测结果(如: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输出电压的范围等)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波形稳定等的条件。 2、分析讨论仿真测试中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3、给出完整的电路仿真图。 4、体会与收获。

1.正弦波输出电路 ,方波输出电路

,在正弦波的基础上通过LM339AD比较器稳定输出方波,可通过R15小幅调节占空比,但方波幅值不可调。R15调节范围0/100~~2/100,占空比约为0/100~~50/100之间,通过正弦波发生器中的R13可大幅度调节占空比。

3.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器 通过LM741CN运放,且由R18和C3组成积分电路,在方波基础上输出三角波,通过调节方波占空比可以产生锯齿波,当方波占空比为50/100时,输出三波。 4.三种波形的综合输出 一.正弦波输出波形

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函数发生器

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模电课程设计 题目:正弦波发生器设计 专业班级:10级自动化一班 学生姓名:杨香林 学号:P101813404 指导教师:刘明华 设计成绩: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三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2.课程设计内容 2.1总体概述 2.11 设计任务 2.12 设计要求 2.2系统方案分析 2.3系统设计及仿真 2.4硬件设计 3.课程设计总结 4.参考文献

1、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2.理解迟滞比较器的设计原理,掌握方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原理。 3.理解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多谐振荡器的设计原理。 4.熟练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设计和仿真电路。 5.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2、课程设计总文 2.1总体概述 2.11 设计任务 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稳压二极管、二极管、电阻等器件设计方波函数发生器。 2.12 设计要求 1、根据技术要求和现有开发环境,分析课设题目; 2、设计系统实现方案; 3、要求占空比可调;输出电压:8V<|Vo|<15V;周期:2ms

2.2系统方案分析 迟滞比较器,是将集成运放比较器的输出电压通过反馈网络加到同相端,形成正反 馈,如图2.21(a )所示,待比较电压I 加在反相输入端。在理想情况下,它的比较特性 如图2.11(b )所示。由图可见,它有两个门限电压,分别称为上门限电压OH U 和下门限 电压 OL U ,两者的差值称为门限宽度。 图2.2(a ) 图2.2(b ) 设比较器输出高电平 OH U ,则 OH U 和 ref U 共同加到同相输入端的合成电压为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湖南文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教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08101班 学生姓名:林洪湖(200816020143) 指导教师:邱德润 完成时间:2010 年6月25日 报告成绩:

目录 1.绪论 (3) 信号发生器现状 (3) 2.系统设计 (3) 控制芯片的选择 (4) 3.硬件电路的设计 (4) 3.1基本原理: (4) 3.2各部分电路原理 (8) 4.软件设计 (14) 4.1主程序流程图 (14) 4.2子程序流程图 (15) 5.测试结论 (18) 5.1软件仿真结果 (19) 5.2硬件测试结果 (21) 参考文献 (21)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 1.绪论 1.1信号发生器现状 波形发生器亦称函数发生器,作为实验用信号源,是现今各种电子电路实验设计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之一。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波形发生器多为纯硬件的搭接而成,且波形种类有限,多为锯齿、正弦、方波、三角等波形。 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电子仪器设备,传统的可以完全由硬件电路搭接而成,如采用555振荡电路发生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的电路便是可取的路径之一,不用依靠单片机。但是这种电路存在波形质量差,控制难,可调范围小,电路复杂和体积大等缺点。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如工业过程控制,生物医学,地震模拟机械振动等领域常常要用到低频信号源。而由硬件电路构成的低频信号其性能难以令人满意,而且由于低频信号源所需的RC很大;大电阻,大电容在制作上有困难,参数的精度亦难以保证;体积大,漏电,损耗显著更是其致命的弱点。一旦工作需求功能有增加,则电路复杂程度会大大增加。 本次用要用到的有函数发生器5G8038、集成振荡器E1648、集成定时器555/556. 2.系统设计 2.1系统方案 方案:采用函数信号发生器5G8038集成模拟芯片,它是一种可以同时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专用集成电路。但是这种模块产生的波形都不是纯净的波形,会寄生一些高次谐波分量,采用其他的措施虽可滤除一些,但不能完全滤除掉。

简易矩形波发生器报告

数字电路设计研讨 --简易矩形波信号发生器 姓名:尹晨洋 学号:13211023 班级:通信1301 同组成员:程永涛 学号:13211007 指导老师:任希

目录 一、综述************************************************************ 1 二、电路元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1 1)、555计数器******************************************************** 1 2)、74ls160同步计数器************************************************ 2 3)、74ls175 4位寄存器************************************************* 4三、频率可调的矩形波发生器***************************** 4 1)、频率可调的矩形波发生器电路图仿真电路图******************************* 4 2)、频率可调的矩形波发生器工作原理分析*********************************** 4 3)、仿真结果分析******************************************************** 5四、可显示频率计数器***************************************** 6 1)、可显示频率计数器仿真电路图******************************************** 6 2)、工作原理分析********************************************************* 6 3)、仿真结果分析********************************************************** 7 4)、实验误差************************************************************** 9 五、总结与体会************************************************** 9 六、参考文献*******************************************************

频率可调的方波信号发生器设计

频率可调的方波信号发生器设计 用单片机产生频率可调的方波信号。输出方波的频率范围为1Hz-200Hz, 频率误差比小于0.5%。要求用增加、减小2 个按钮改变方波给定频率,按钮每按下一次,给定频率改变的步进步长为1Hz,当按钮持续按下的时间超过2 秒后,给定频率以10 次/秒的速度连续增加(减少),输出方波的频率要求在数码管上显示。用输出方波控制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显示,用示波器观察方波波形。开机 默认输出频率为5Hz。3.5.1 模块1:系统设计(1)分析任务要求,写出系统整体设计思路任务分析:方波信号的产生实质上就是在定时器溢出中断次数达到规定次数时,将输出I/O 管脚的状态取反。由于频率范围最高为200Hz,即每 个周期为5ms(占空比1:1,即高电平2.5ms,低电平2.5 ms),因此,定时器可以工作在8 位自动装载的工作模式。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按键的扫描、功能键的处理、计时功能以及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等。问题的难点在按键连续按下超过2S 的计时问题,如何实现计时功能。系统的整体思路:主程序在初始化变量和寄存器之后,扫描按键,根据按键的情况执行相应的功能,然后 在数码显示频率的值,显示完成后再回到按键扫描,如此反复执行。中断程序 负责方波的产生、按键连续按下超过2S 后频率值以10Hz/s 递增(递减)。(2)选择单片机型号和所需外围器件型号,设计单片机硬件电路原理图采用MCS51 系列单片机At89S51 作为主控制器,外围电路器件包括数码管驱动、独立式键盘、方波脉冲输出以及发光二极管的显示等。数码管驱动采用2 个四联共阴极 数码管显示,由于单片机驱动能力有限,采用74HC244 作为数码管的驱动。在74HC244 的7 段码输出线上串联100 欧姆电阻起限流作用。独立式按键使用上提拉电路与电源连接,在没有键按下时,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串联500 欧 姆电阻再接到电源上,当输入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课题三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等非正弦电振荡信号是仪器仪表、电子测量中最常用的波形,产生这些波形的方法较多。本课题要求设计的多种波形发生器是一种环形的波形发生器,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互相依存。电路中应用到模拟电路中的积分电路、过零比较器、直流电平移位电路和锯齿波发生器等典型电路。通过对本课题的设计与制作,可进一步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及电路的调试方法,提高对电子技术的开发应用能力。 1、 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环形的多种波形发生器,能同时产生方波、三角波、脉冲波和锯齿波,它们的时序关系及幅值要求如图3-3-1所示。 图3-3-1 波形图 设计要求: ⑴ 四种波形的周期及时序关系满足图3-3-1的要求,周期误差不超过%1±。 ⑵ 四种波形的幅值要求如图3-3-1所示,幅值误差不超过%10±。 ⑶ 只允许采用通用器件,如集成运放,选用F741。

要求完成单元电路的选择及参数设计,系统调试方案的选取及综合调试。 2、设计方案的选择 由给定的四种波形的时序关系看:方波决定三角波,三角波决定脉冲波,脉冲波决定锯齿波,而锯齿波又决定方波。属于环形多种波形发生器,原理框图可用3-3-2表示。 图3-3-2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方框图 仔细研究时序图可以看出,方波的电平突变发生在锯齿波过零时刻,当锯齿波的正程过零时,方波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故方波发生电路可由锯齿波经一个反相型过零比较器来实现。三角波可由方波通过积分电路来实现,选用一个积分电路来完成。图中的u B电平显然上移了+1V,故在积分电路之后应接一个直流电平移位电路,才能获得符合要求的u B波形。脉冲波的电平突变发生在三角波u B的过零时刻,三角波由高电平下降至零电位时,脉冲波由高电平实跳为低电平,故可用一个同相型过零比较器来实现。锯齿波波形仍是脉冲波波形对时间的积分,只不过正程和逆程积分时常数不同,可利用二极管作为开关,组成一个锯齿波发生电路。由上,可进一步将图3-3-2的方框图进一步具体化,如图3-3-3所示。 图3-3-3 多种波形发生器实际框图 器件选择,设计要求中规定只能选用通用器件,由于波形均有正、负电平,应选择由正、负电源供电的集成运放来完成,考虑到重复频率为100Hz(10ms),故选用通用型运放F741(F007)或四运放F324均可满足要求。本设计选用F741。其管脚排列及功能见附录三之三。

基于MCS-51单片机的频率可调的方波发生器设计

基于MC51单片机的频率可调的方波信号发生器 用单片机产生频率可调的方波信号。输出方波的频率范围为1Hz-200Hz,频率误差比小于0.5%。要求用“增加”、“减小”2 个按钮改变方波给定频率,按钮每按下一次,给定频率改变的步进步长为1Hz,当按钮持续按下的时间超过2 秒后,给定频率以10 次/秒的速度连续增加(减少),输出方波的频率要求在数码管上显示。用输出方波控制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显示,用示波器观察方波波形。开机默认输出频率为5Hz。 1:系统设计 (1)分析任务要求,写出系统整体设计思路 任务分析:方波信号的产生实质上就是在定时器溢出中断次数达到规定次数时,将输出I/O 管脚的状态取反。由于频率范围最高为200Hz,即每个周期为5ms(占空比1:1,即高电平2.5ms,低电平2.5 ms),因此,定时器可以工作在8 位自动装载的工作模式。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按键的扫描、功能键的处理、计时功能以及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等。 问题的难点在按键连续按下超过2S 的计时问题,如何实现计时功能。 系统的整体思路: 主程序在初始化变量和寄存器之后,扫描按键,根据按键的情况执行相应的功能,然后在数码显示频率的值,显示完成后再回到按键扫描,如此反复执行。中断程序负责方波的产生、按键连续按下超过2S 后频率值以10Hz/s 递增(递减)。 (2)选择单片机型号和所需外围器件型号,设计单片机硬件电路原理图 采用MCS51 系列单片机At89S51 作为主控制器,外围电路器件包括数码管驱动、独立式键盘、方波脉冲输出以及发光二极管的显示等。数码管驱动采用2 个四联共阴极数码管显示,由于单片机驱动能力有限,采用74HC244 作为数码管的驱动。在74HC244 的7 段码输出线上串联100 欧姆电阻起限流作用。独立式按键使用上提拉电路与电源连接,在没有键按下时,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串联500欧姆电阻再接到电源上,当输入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 图1 方波信号发生器的硬件电路原理图 (3)分析软件任务要求,写出程序设计思路,分配单片机内部资源,画出程序流程图 软件任务要求包括按键扫描、定时器的控制、按键连续按下的判断和计时、数码管的动态显示。 程序设计思路:根据定时器溢出的时间,将频率值换算为定时器溢出的次数(T1_over_num)。使用变量(T1_cnt)暂存定时器T1 的溢出次数,当达到规定的次数(T1_over_num)时,将输出管脚的状态取反达到方波的产生。主程序采用查询的方式实现按键的扫描和数码管的显示,中断服务程序实现方波的产生和连续按键的计时功能。单片机内部资源分配:定时器T1 用来实现方波的产生和连续按键的计时功能,内部变量的定义: hz_shu:设定的频率数;

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课程设计正文 (2) 2.1总体论述 (2) 2.2方案选型 (2) 2.2.1总体方案 (2) 2.2.2各单元电路方案及集成电路 (2) 2.3电路原理图 (4) 2.4运行详细描述 (8) 2.5制作调试过程 (9) 2.6器件清单 (14) 三、实验设计总结或结论 (15) 四、参考文献 (15)

一、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2、理解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的设计原理,掌握占空比的设计原理和计算。 3、提高综合应用所学只是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正文 2.1总体论述 2.1.1设计任务 1、根据技术要求和现有开发环境,分析课设题目; 2、设计系统实现方案; 3、设计绘制电路原理图并选择元器件; 4、焊接电路、调试; 5、记录结果、修改并完善设计; 6、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2.1.2、技术要求 (1)设计要求:设计一方波产生电路。输出要求:占空比可调;输出方波电压值:8v<|V0|<15v;振荡周期:2ms

图(2)555定时器内部结构 图(3)555定时器的输出波形 接通V CC后瞬间,V CC通过R 对C充电,当u c上升到2V CC/3时,将触发器置0,u o=0,放电管T导通,C通过T放电,电路进入稳态。 u I到来时,因为u I<V CC/3,使u O又由0变为1,电路进入暂稳态。放电管T截止,V CC经R对C充电。直到u C上升到2V CC/3时,u O=0,T导通,C放电,电路恢复到稳定

矩形波发生器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设计原理及思路 (1) 2.1 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发生电路 (1) 2.1.1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1) 2.1.2 占空比可调电路的实现 (2) 2.2 RC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 (3) 第三章系统电路总图及元件清单 (4) 3.1电路设计图 (4) 3.1.1 Protel原理图 (4) 3.1.2 仿真图 (5) 3.2元件清单 (7) 第四章电路调试与分析 (8) 4.1 测试仪器 (8) 4.2 测试说明 (8) 4.3 误差分析 (8) 第五章设计心得 (8) 参考文献 (9)

第一章 概述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常常用于脉冲和数字系统中作为信号源,而常用的非正弦波发生电路有矩形波发生电路、三角波发生电路和锯齿波发生电路等。其中,矩形波发生电路是三角波发生电路和锯齿波发生电路等的基础,因此,本设计旨在创建一种能够产生稳定且占空比和频率可调的矩形波模块电路,包括了Protel 原理图和Mulstism 仿真图。 该电路主要由RC 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及一个滞回比较器和一个RC 充放电回路组成,重点阐述了发生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单元电路的制作和工作过程并进行了调试,调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在低频段是可行的。 第二章 设计原理及思路 2.1 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发生电路 2.1.1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图2-1为矩形波发生电路,它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 电路组成。RC 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RC 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 图中滞回比较器的阈值电压 Z T U R R R U ?+±=±2 11 (1) 因而滞回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2-2所示:

基于51单片机的方波,三角波,矩形波的低频信号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 -------期末课程设计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0-6-12

第0章实验室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交换机基本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使用交换机的命令行管理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交换机的全局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虚拟局域网VLAN...................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交换机端口隔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跨交换机实现VLAN........................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提供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端口聚合提供冗余备份链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快速生成树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使用命令行界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路由器的全局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路由器端口的基本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查看路由器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LM358做可调方波发生器

如何用LM358做可调方波发生器 阅读: 10260 | 回复: 5 六 2008/11/17 22:16:29 1 ywshgyw LV1 士兵 因为需要,想用LM358做一个28-400Hz 可调的,占空比为50%的方波发生器,网上找了点资料,搭了一下最后只调出一个50Hz 的方波 (是不是市电干扰 的缘故),想请教大家一下这个电路用LM358可行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原理图上是用双电源,我用单电源可行吗?) 另外有刚刚找了两张图,还没实验过,不知道可行否

先谢大家了! 标签LM 回复1帖 复制地址 收藏该帖 五2008/11/18 18:36:26 2 ywshgyw LV1 士兵

试过可以了回复2帖 四2008/12/02 20:40:14 3 xuetu LV2 班长 用图一好些 回复3帖 三2011/09/01 13:47:47 4 ouyjangxi LV2 班长 请教该电路计算公式望推荐 回复4帖 二2012/04/19 20:20:29 5 jzyhappy LV2 班长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这是一张缩略图,点击可放大。 \n 按住CTRL ,滚动鼠标滚轮可自由缩放;this.style.cursor=hand}" height=169 jQuery1334838395859="19"> 这一款的频率 应该怎么计算呢? 或是: 正比于 输入电压信号(V+) ? 谢谢! 回复5帖 一2013/10/23 15:31:46 6 火云鞋刷 LV1 士兵 偶而看到这个帖子,试了一下,频率和电容成反比 回复6帖

方波发生器设计

方波发生器设计 摘要:随着EDA技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波形发生器的各方面性能指标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采用CPLD/FPGA器件在QuartuesII设计环境中用VHDL语言完成的波形发生器具有频率稳定性高,可靠性高,输出波形稳定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基于EDA技术的波形发生器的研究与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方波发生器并且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00Hz~200KHz,输出频率可以调节;可以存储任意波形特征数据并能重现该波形,还可完成各种波形的线形叠加输出,具有显示输出波形、频率的功能。 通过运用VHDL语言编程,通过运用软件Quartus II 6.0,逐渐掌握EDA的用法,熟练步骤,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做很好的铺垫。 二、总体框图 (1)方案论证 方案一: 本系统由FPGA(可编程门阵列),数模转换,时钟(提供clk信号)等组成。全部为FPGA试验箱所有,不需要增加任何器件。用FPGA产生的255—0的计数值输入到DAC0832中,将产生对应的模拟信号。本系统采用的是软硬件结合的方法。由于一个周期内的任意波形的离散样点数对硬件实现的复杂性直接产生影响,因此,为了简化硬件存储器件的规模,取64个样点进行讨论。 具体做法是先对一个周期进行64点采样,然后依次存于ROM中,再以fs频率给出地址码,控制存储器周期的读出数据,并经D、A转换和模拟放大,便能得到一定的频率的周期信号。因此周期信号的频率为fo=fs/M.其中M为采样点个数,本设计中取为64;fs为存储器读出频率。显然,通过改变读出频率fs,便可获得不同频率的周期信号fo.。 原理说明: 完整的波形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由计数器构成的地址信号发生器、波形数据ROM和D/A。在FPGA的顶层文件中,计数器通过外来控制信号和高速时钟信号向波形数据ROM发出地址信号,输出波形的批评你率由发出的地址信号的速度决定;当以固定的频率扫描输出地址时,输出波形是固定频率,而当以周期性时变方式扫描输出地址时,则输出波形为扫频信号。波形数据ROM中存有发生器的波形数据,如正弦波或者三角波数据等。当接受来自FPGA的地址信号后,将从数据线输出相应的波形数据。波形数据ROM可以由多种方式实现,如在FPGA外面外接普通ROM或者由FPGA中的EAB模块相当,即利用LPM-ROM来实现。 D/A转换器负责将ROM输出的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经过滤波电路后输出。输出波形的频率上限与D/A转换器件的转换速度有重要关系,我们的试验箱上用

基于MCS-51单片机的可调频率方波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1]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 专业班级:生物医学工程09班 组长:李建华 组员:梁国锋,赖水兵,郭万劲,李建华2010 年 06 月 16日

摘要 本实验是基于PHILIPS AT89C51 单片机所设计的,可以实现键位与数字动态显示的一种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通过键盘键入(10HZ-9999HZ)随机频率,使用七段数码管显示,每一个数码管对应一个键位。单片机对各个键位进行扫描,确定键位的输入,然后数码管显示输入的数值,方波发生器输出以数码管显示的数值为频率的方波。 关键词:单片机七段数码管键盘电路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

一、目的和功能 1.1 目的: 设计一种频率范围限定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志在产生特定频率的方波。 1.2功能: 假设键盘是4*4的键盘,当键盘输入范围在10hz-9999hz的数字,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该数值,并把该数值当做方波发生器的输入频率,单片机控制该方波发生器以该数值作为频率显示方波,从而得到我们想要频率的方波。 二、硬件设计 2.1 硬件设计思想 键盘的数字和键位关系固定,通过键盘输入产生频率,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出来,每一个数码管对应一个键位。基本设备是基于PHILIPS AT89C51单片机,外围设备采用的是4个七段数码管,PHILIPS A T89C51单片机,1个OSCILLOSCOPE 方波发生器,16个Button,若干电阻,电源电池。 2.2 部分硬件方案论述 2.2.1 七段数码管扫描显示方式的方案比较 方案一:静态显示方式:静态显示方式是指当显示器显示某一字符时,七段数码管的每段发光二极管的位选始终被选中。在这种显示方式下,每一个LED数码管显示器都需要一个8位的输出口进行控制。静态显示主要的优点是显示稳定,在发光二极管导通电流一定的情况下显示器的亮度大,系统运行过程中,在需要更新显示内容时,CPU才去执行显示更新子程序,这样既节约了CPU的时间,又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其不足之处是占用硬件资源较多,每个LED数码管需要独占8条输出线。随着显示器位数的增加,需要的I/O口线也将增加。

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函数发生器设计

1.项目的目的 电子电路仿真项目是通信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环节。它将模拟电子线路(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数字逻辑电路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我们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掌握电子电路系统的设计、制作、调试、仿真的方法。 2.项目设计正文 2.1原始数据及主要任务 1、根据技术要求和现有开发环境,分析项目题目; 2、设计项目实现方案; 3、设计绘制电路原理图并选择元器件; 4、使用ewb软件进行仿真; 5、记录仿真结果、修改并完善设计; 6、设计实现电路功能; 7、编写项目设计报告。 2.2技术要求: (1)设计要求:设计一方波产生电路。要求占空比可调;输出方波电压值:8V<|V o|<15V;振荡周期:2ms

PWM波形的发生器的设计

综合实验二PWM波形的发生器的设计 一、系统设计与理论分析 1.用ADC0809进行A/D转换,采集到数字信号D 2.在P1.1上产生周期T为1kHz的PWM波形,其中脉冲宽度Tao由数字信号D决定(如当采集到的数字信号为80H时,占空比为50%,依此类推) 本实验是先采集模拟信号,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经CPU处理,用数字信号来决定CPU产生的波形的占空比,并将占空比显示出来。 二、硬件设计 本系统采用51芯片控制,使用可变电阻作为传感器,通过 ADC0809采集模拟信号,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给51芯片处理,再通过8155扩展IO口,显示模块采用数码管,与8155相连,51单片机通过8155控制数码管的显示。 本次试验器材采用的是试验箱,各模块的芯片选择已经固定,只需将所用模块线路搭连好即可。 本实验使用74LS164串转并来实现数码管的显示,减少了IO口的使用数量,使系统有更多的IO口实现其他功能的扩张。

三、软件设计 首先将8155的模式通过控制字地址传入8155,接着对8051的定时中断进行初始化设置,将从传感器上通过AD转换的数据送到8051,赋值给Tao,接着通过8051将Tao值拆分,然后将拆分的数据通过8155的IO口串行输出,再通过74LS164将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使与74LS164并行口相连的八段数码管显示出数据。另一方面,定时器每隔3ns对Tao与T进行比较,并在P1.1上输出相应的值。

四、系统测试 实验仪器使用的是实验箱,测试用的仪器仪表实验室均有提供,而软件代码老师已经给出,测试部分是本次实验主要要做的部分。由于实验箱好坏程度不同,在硬件方面,判断其好坏花去不少时间,实验器材换了又换,结果还是存在一定问题。而软件方面,keil的安装时常出现奇形怪状的问题,经老师检查,未查出原因致使电脑换了一台又一台,能否成功安装上keil软件的概率无法估计。总而言之,在到达这测试的部分时已花去相当一大部分时间,因此,测试数据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未解决。 根据系统设计,占空比=Tao·(2-1+2-2+……2-8)·100%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

附件2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 C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HONGQING UNIVERSITY 樹以电路课程设讣 课题: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 专业:物联网工程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2 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1XXXXX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过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学院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 」、设计目的 1. 掌握简易信号发生器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方法。 2. 能熟练使用multisimIO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设计仿真调试。 3. 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和要求 设计一个能够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波形的信号发生器,性能要求如下:基本要求: ①输出频率为300Hz误差小于2% ②正弦波输出幅度不小于5V,矩形波输出幅度不小于500mV三角波输出幅 度不小于20mV ③要求波形失真小,电路工作稳定可靠,布线美观。 发挥部分: ①改进电路使矩形波幅度不小于5V,三角波幅度幅度不小于1V,且波形失真小。 ②改进电路使输出频率能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如1Hz~1kHz可调。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本信号发生器由RC正弦波振荡器、滞回比较器、积分器三部分组成。经过RC正弦波振荡器输出正弦波信号,再经过滞回比较器电路输出方波信号,经过积分电路模块输出三角波信号。其原理图如下: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555芯片设计占空比可调的方波信号发生器

占空比可调的方波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原理: 1、555电路的工作原理 (1)555芯片引脚介绍 图1 555电路芯片结构和引脚图 555定时器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该电路使用灵活、方便,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原件就可以构成单稳、多谐和施密特触发器。因而广泛用于信号的产生、变换、控制和检测。 1脚:外接电源负极或接地(GND)。 2脚:TR触发输入。 3脚:输出端(OUT或Vo)。 4脚:RD复位端,移步清零且低电平有效,当接低电平时,不管TR、TH输

入什么,电路总是输出“0”。要想使电路正常工作,则4脚应与电源相连。 5脚:控制电压端CO(或VC)。若此端外接电压,则可改变内部两个比较器的基准电压,当该端不用时,应将该端串入一只0.01μF 电容接地,以防引入干扰。 6脚:TH 高触发端(阈值输入)。 7脚:放电端。 8脚:外接电源VCC (VDD )。 (2)555功能介绍 555定时器的功能主要是由两个比较器C1和C2的工作状况决定的。由图1可知,当V6>VA 、V2>VB 时,比较器C1的输出VC1=0、比较器C2的输出VC2=1,基本RS 触发器被置0,TD 导通,同时VO 为低电平。 当V6VB 时,VC1=1、VC2=1,触发器的状态保持不变,因而TD 和输出的状态也维持不变。 当V6V A V B >V B 不变 导通

矩形波发生器

设计题目:矩形波发生器

设计说明。 1.概述 矩形波发生电路在测量、自动控制、通讯、无线电广播和遥控等许多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甚至在收音机、电视机和电子表等日常生活用品中也离不开它。总之矩形波发生电路广泛地用于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中。 2.设计方案选择论证 矩形波发生电路实际上是由一个滞回比较器和一个RC充放电回路组成。其中,集成运放和电阻R1和R2组成滞回比较器,电阻R和电容C构成充放电回路,稳压管和电阻R3的作用是钳位,将滞回比较器的电压限制在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在矩形波发生电路中,如图1所示电位器Rw和二极管D1、D2的作用是将电容充电和放电的回路分开,并调节充电和放电两个时间常数的比。 矩形波发生电路没有稳态,它有两个暂态,一个是低电平,另一个是高电平。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可采用滞回比较器,同时利用RC充放电回路来改变集成运放反向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即u-=uc。当电容上的电压上升到u-=u+时,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将发生跳变,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当电容上的电压下降到u-=u+时,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将再次发生跳变,由低电平跳变成高电平。以后又重复上述过程。如此电容反复地进行充电和放电,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反复地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跳变,于是产生了正负交替的矩形波。 因此,在选择矩形波发生电路时,采用滞回比较器和RC充放电回路来构成矩形波发生电路。 图1 矩形波发生电路框图

3.单元电路设计 滞回比较器 滞回比较器可用于产生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各种非正弦波信号,也可用于波形变换电路。用于控制系统时,滞回比较器的主要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当输入信号受干扰或噪声的影响而上下波动时,只要根据干扰或噪声电平适当调整滞回比较器两个门限电平UT+和UT-的值,就可以避免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在高、低电平之间反复跳变。 滞回比较器的输入电压经电阻R1加在集成运放的反响输入端,参考电压REF U 经电阻R2接在同向输入端,此外从输出端通过电阻F R 引回同向输入端。电阻R 和背靠背稳压管Z VD 的作用是限幅,将输出电压的幅度限制在±UZ 。 图2 滞回比较器的输入输出波形 当集成运放反向输入端和同向输入端的电位相等,即-+=u u 时,输出端的状态将发生跳变。 其中I u u =- +u 则由参考电压REF U 及输出电压O u 两者共同决定,而O u 有两种可能的状态:+UZ 或-UZ 。由此可见,使输出电压由+UZ 跳变成-UZ ,以及由-UZ 跳变成+UZ 所需的输如电压值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这两种比较器有两个不同的门限电平,故传输特性呈滞回形状。 利用叠加原理可求的门限电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