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园区雨水收集利用

世博园区雨水收集利用
世博园区雨水收集利用

世博园区雨水收集利用

来源:世博科技网更新时间:4-30 16:49

一、蓄渗、缓排、利用等已成为国际雨水管理重点

传统城市雨水收集式是在雨水落到地面上后,一部分通过地面下渗补充地下水,不能下渗或来不及下渗的雨水通过地面收集后汇流进入雨水口,再通过收集管道收集后,排入河道或通过泵提升进入河道,即传统城市雨水管理以雨水尽快汇集至收集系统、经收集输送后快速排除为目标。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高强度人类活动改变城市地表环境的结构与功能,使得相当比例的软性透水性下垫面变为不透水表面(路面、屋面、地面)所覆盖,改变地表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影响雨水截留、下渗和蒸发等环节,导致水的自然循环规律变化,加剧了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因此,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表现出城市洪灾风险加大、雨水径流污染严重、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主要问题。

国际上雨水资源处理、处置和管理的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雨水蓄渗、缓排、利用等已成为雨水管理的重要内容。德国、美国和日本是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开展较早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制定较为系统全面的法律法规,利用经济、技术和管理手段,开发了多种多样的雨水利用技术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雨水资源利用管理框架和技术体系。

二、上海世博对国际先进雨水资源管理理念的探索和实践

上海年均降雨量约1160mm,年均最大月降雨量为169.6mm。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正是上海每年6月至9月的汛期,常年雨量达到580毫米以上,单场降水量超过50毫米的降雨可达4-8次以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创造一个生态和谐、尺度宜人、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共空间,结合世博园区建设,探索以国际先进雨水资源管理理念对城市雨水径流资源进行管理和合理的利用,如对屋面雨水进行收集、经过简单处理后用于绿化浇灌和道路洒水以节约优质水资源。另外,通过屋顶绿化、低洼绿地、渗透性辅面等措施强化雨水的储蓄和下渗以减少雨水泾流,通过景观水体的调蓄削减外排雨水量,通过地下雨水调蓄池以减少雨水污染等措施。通过这些技术措施的实施,展现将雨水资源资源利用、预防洪涝、城市景观、环境改善等功能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符合“生态世博”的理念,也是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实际需求。

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图

1、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

屋面雨水水质情况随城市化程度、屋面下垫面类型、交通量、人口密度、空气污染程度、降雨量及降雨历时等因素变化,一般来说,相对于其它道路等下垫面的雨水,屋面雨水水质相对较好,有关试验表明,雨水中的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悬浮固体、好氧物质、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降雨污染物集中在初期的几毫米雨量中。

考虑到雨水降雨的不均匀性,需要设置雨水贮存池,雨水储存调蓄池根据建造位置不同可分为地下封闭式、地上封闭式、地上敞开式等。储存池的大小根据雨水降雨量特征、贮水池的形式及雨水回用的效益等综合确定,一般而言,贮存池越大,可收集的雨水量较大,雨水的集蓄效率越高,但储存池投资大;相反,贮存池小,降雨量超过设计调蓄容积多,储存池投资小,但可收集的雨水量也小。根据上海市的降雨特性曲线,采用采用混凝土地下式贮存池作为调蓄池时,计算表明,储存池按降雨量10-20mm储存,此时的集蓄效率约为

45-60%,雨水回用工程可以实现效益大于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由于初期雨水污染程度高,在雨水利用时,对初期雨水的控制主要采用弃流处理和调蓄处理。将这部分雨水弃流,排入污水管网,大大减少雨降低后续雨水处理的难度,提高雨水回用水的水质,可大大提高工程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雨水回用用途主要用于构造城市水景观、人工水面、灌溉绿地、补给地下水、冲洗厕所、改善生态环境等。雨水处理程度与雨水的水质、回用用途等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的回用要求,可采用人工湿地、稳定塘、MR系统(水洼-渗透渠组合系统)等生态处理技术。在建筑密度高、土地昂贵的城区,一般采用成套水处理装置,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措施可达到杂用水水质要求,对于要求较高的水,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活性炭处理和膜技术等处理措施。世博会核心区域的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主题馆、中国馆等四大永久场馆和世博轴,都对屋面雨水加以收集利用。

(1)演艺中心雨水的收集利用

世博演艺中心位于世博浦东园区北端,紧临黄浦江,世博轴以东。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在建筑设计上,世博演艺中心采用了光电幕墙系统、江水源冷却系统、气动垃圾回收系统、空调凝结水与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程控绿地节水灌溉系统等多项环保节能技术,注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其目标是成为一座”绿色生态建筑”。演艺中心采用设计了完善的雨水利用系统,将空调凝结水与屋面雨水收、处理,用作道路冲洗和绿化浇灌用水,采用程控型绿地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演艺中心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2)“阳光谷”的雨水收集系统

世博轴上6个喇叭状阳光谷,是以阳光和雨水“为食”的“杂食建筑”。地下空间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昏暗与沉闷,然而阳光谷的喇叭造型让阳光自然泻入地下,并保持空气流通,让绿色植物在地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喇叭口”还是下水口和蓄水池,大量雨水将通过阳光谷,被储存在世博轴的地下室,经过过滤,不仅可以自用,还可用于周围其他场馆的灌溉与清洁。

阳光谷巧借“天赐之水”

(3)世博中心的雨水收集系统

世博中心是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场馆之一,“绿色、节能、环保”是世博中心绿色建筑设计的宗旨。通过朴素而有效的技术手段,对能源、水消耗、室内空气质量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多方面进行控制,使世博中心成为一座充满智慧的绿色建筑。世博中心屋面的雨水将被收集起来用于道路冲洗和绿化灌溉。

世博中心屋面可以收集大量的雨水

(4)国家馆和上海企业联合馆的雨水收集系统

在中国馆的景观设计中,加入了先进的“循环自洁”功能。中国国家馆的屋顶上,设计有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利用收集下来的天然雨水,进行绿化浇灌和道路冲洗。在地区馆南侧的大台阶水景观和其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雨水配合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在城市中心创造出一片生态湿地。

世博上海企业联合馆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智能建筑,在建材上采取环保材料,利用全球最新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实现了能源利用新突破。同时,馆场地范围内的雨水将得到回收,经过沉淀、过滤和储存等技术处理之后,可作场馆内的日常用水之用。

世博上海企业联合馆效果图

2、雨水蓄渗利用

雨水蓄渗是一种雨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近年来,各国相继开发出新的雨水排放系统,如德国开发出“洼地-渗渠系统”,日本提出“雨水的碎石空隙储存渗透系统”等,其核心理念是以“就地”处理雨水的措施取代传统的快速排除雨水排放系统。雨水就地蓄渗处理有着诸多的生态环境效应,在控制城市面源污染及削减洪峰水量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来源广泛、复杂,但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的主要载体是雨水及其所形成的径流,其水动力因素主要是降雨的冲刷作用和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雨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无机物质和一些有机物质(主要是挥发性化合物),同时还存在少量的重金属(如铜、铬、铅、锌等),如果将这些雨水直接排入河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雨水中污染物的控制是控制面源污染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利用城市渗滤来降解雨水径流中污染物质是一种自然有效,成本低廉的方法。雨水径流经过植被和土壤时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许多污染物质通过吸附降解、沉积、离子交换、氧化还原及其他反应在土壤表层被去除。由于粘土的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比表面能大,有些细小颗粒甚至接近于胶体颗粒,因此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它们通过对有机物质的物理、化学作用的截留吸附,一些污染物被固定于绿地渗滤系统的滤层中。使流出绿地土壤的径流污染物浓度降低,污染物去除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用,径流流经土壤时,土壤颗粒截留其中的营养物质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和能量来源,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不断增加的微生物进一步降解被截留的污染物。有资料表明:在各种不同降雨条件下,对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可达40?50%左右,表明绿地渗滤系统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削减作用显著。

促进雨水下渗的技术措施很多,如增加绿地面积、采用透水性路面、下凹式绿地和增加水体面积等方法。雨水蓄渗技术有植草洼地、低势绿地以及渗透性路面、渗透井、渗透塘、渗透管沟等。其中,绿地作为一种天然的渗透设施,它具有透水性好、节约投资、便于雨水引入等优点。

(1)“低绿地+下排水系统”措施

目前,采用低势绿地是常用的雨水蓄渗方法之一,该方法通常建造在低于路面的景观隔离带内或采用低势绿地,与路面雨水口一起构成蓄渗排放系统,具体过程是结合原有的绿化布局,对土壤应进行改造,通过填加石英砂、煤灰等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同时在地下增设排水管,穿孔管周围用石子或其他多孔隙材料填充,具有较大的蓄水空间,将屋面、道路等各种铺装表面形成的雨水径流汇集入绿地中进行蓄渗,以增大雨水入渗量,多余的径流雨水从设在绿地中的雨水溢流口或道路排走,这种蓄渗设施有效地提高了道路景观隔离带的调蓄与下渗能力,同时可确保景观植物生长条件与景观效果,人行道外侧的绿化带也可进行类似设置。

低绿地+下排水系统雨水蓄渗措施

(2)透水性路面、广场

采用透水性路面也是降低雨水径流量的措施之一,透水性路面是降低地表径流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因地制宜地设置透性路面,具有一定的削峰减排作用,主要方法在行车道、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人工地面,尽量采用多孔沥青或混凝土、草皮砖、连锁砖铺面等透水性铺面。

渗透性路面的典型结构

排水性沥青路面采用高空隙率的磨耗层,雨水可渗入路面之中,由路面中的连通空隙向路面边缘排水,导致雨天路面表面不会形成较厚水膜,避免了水飘与水膜反光的产生,同时不会出现溅水现象,有效地保证了行车的安全,降低了噪声。多年来,发达国家不断进行这一技术的开发研究,发展迅速。

密实路面与排水性沥青路面对比

经研究表明,上海市城市绿地土壤入渗率的变异非常大,但属于慢和较慢的稳定入渗率比例达50%。因此,上海市属于高地下水、高绿地景观标准,低土壤入渗速率地区,这对该区域内促进绿地雨水下渗的应用带来不利影响。考虑上海地区土壤入渗性能较差,当土壤的渗透系数小于10-6m/s时,渗透速度过慢、渗透时间过长,雨水在短时内很难渗净,可采取扩大入渗面积和蓄水空间等措施来强化雨水入渗,浅层地下雨水蓄渗是结合城区的功能规划要求,在人行道、广场的辅装层或绿化种植土以下,在地下水位以上用多孔空隙材料堆彻成大小、形状不同的形成可供短暂储存的雨水连通空间,在多空隙材料底部用渗水材料以提高下渗速率,当暴雨来临时,屋面等相对干净的雨水通过初期弃流和简单预处理后,通过

管道或沟渠方式导流进入高孔隙材料空间内短暂储蓄,暴雨过后雨水继续下渗,超过储蓄容量的雨水外排。

浅层地下雨水蓄渗技术上至下分别由植被层(草皮)、基质层、隔离过滤层、储水层、渗滤层等组成。

浅层蓄渗透视图

采用浅层蓄渗技术,不改变原有土地的使用功能,充分利用人行道、绿化或广场的浅层地下作为雨水短暂储存和渗透设施,雨水储存设施的大小、形状可根据小区或城市的要求灵活设置,不影响绿化景观要求,解决了传统蓄渗技术对高地下水位、高景观要求的地区难以应用问题。通过该系统的应用,雨水尽可能长久的得到储存,支持和延长渗透过程,分散补充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在不影响设施功能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就地雨水滞留的方式分散城市的雨水达到雨水的就地处理,减少外排量和因雨水外排而导致河流污染,减少城市排水和防洪设施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浅层蓄渗的多孔隙材料

在上海世博园区,示范应用了具有排水性的全生态透水沥青路面,路面使用材料的80%为经特殊工艺处理的再生废钢渣。路面具有降温降噪、防滑排水、安全不反光等功能及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缓地表沉降、改善生态环境等显著的生态效应。同时在人行广场、停车场等地区,大量采用具有渗水性能材料和具有透水性能的面层铺装、有效地降低园区的雨水径流,促进行雨水下渗,在现有雨水排放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可显著提高地区内的雨水排放标准。

世博园区全生态透水道路样板段世博A13广场全生态透水地面

世博公园全生态透水道路

3、初期雨水调蓄池的应用

降雨径流初始部分含有较高浓度或较大负荷的污染物质,在屋面径流污染控制或雨水利用的工程实践中,合理处置初期雨水可大大提高工程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初期20%的雨水中含有60%左右的污染物,说明降雨存在初期污染效应。

在世博会园区雨水排涝泵站中,建设有初期雨水调蓄池,如后滩雨水泵站和浦明滩雨水泵站分别建有约3000m3和8000m3的初雨调蓄池。在暴雨时,雨水管网的污染物较高的初期雨水先进入雨水调蓄贮存,然后在暴雨停止后,将收集的雨水缓慢的输送至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污水厂进行处理,中后期的雨水由雨水泵站排入黄浦江水体,大大减轻了初期污染雨水对水体水质的污染影响,具有工程示范作用。

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水资源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应坚持技术和非技术措施并重,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用的原则,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标本兼治,促进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讲述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该方案由:“海绵雨水”公司,一家从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十多年专业企业。 城区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雨水径流量增大,流出时间缩短。这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还对城市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将雨水有效收集利用? 首选,我们讲下关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1、节约城市水资源 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城市道路冲洗,晒水减雾,甚至于城市洗车行业的逐步增多,对于城市自来水的需求也相应增多,而供水负担加重,自来水等原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使得回用雨水作为循环用水水源的呼声也日渐增大。 2、改善城市水源环境 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表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等水体的用水将相对减少,有利于维持河、湖、地下水源等天然水体的正常生态环境用水量,另一方面通过收集雨水的调蓄构筑物的运作,既可以缓解城市的内涝灾害,还可以变废为宝,稀释污水污染物,改善污水的水质。 3、具有经济和生态意义 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既可缓解城市对自来水依赖,又能解决水源污染,最终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另一方面,回用雨水在一定程度还可以做到城市区域自给自足,对于飞速发展的城市来说,尤其是城市不断扩张,而后续配套的管网无法跟上的时候,采用雨水回用,减少城市建设管道的费用,使得城市管网合理优化,而且对于雨水使用,可部分替代自来水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与其它非传统水源利用对比,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系统及处理技术 随着国际雨水集流系统会议的召开和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的成立,国际上掀起了雨水收集利用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热潮,内容涉及集雨水面处理、集雨系统设计、集雨模型和收集雨水的高效利用等。 雨水收集系统将进一步细分为四种类型: 一、集雨系统 1、屋顶收集系统:在屋顶和庭院安装管道,输水设备和蓄水设备,收集屋顶上的与供家庭

小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摘要:对已投入运行3年的小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回访,从该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及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对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总结,为今后对该系统的实施总结经验。 一、工程概况 小区占地1.25万m2,地上商住楼32层,建筑高度99.95m,总建筑面积83081.28m2,绿化面积约4000m2,该小区获评2010年武汉市十大节水型示范小区。 二、设计原理 1、雨水收集系统 由于武汉处于雨水较为丰富地区,所以水源的收集较为可靠,收集到的雨水经处理后可作为小区景观,绿化及保洁等用水水源,以减少对市政自来水的使用,达到节约用水及降低物业管理费用的目的。 考虑到该项目占地面积,投入运行成本、水源清洁及多方面原因,该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待处理水源只对屋面雨水进行收集,并未将阳台、二层架空层雨水及路面纳入该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过程为:屋面-雨水管-溢水箱-雨水收集主干管-集水池。因受限于地下室空间布局及考虑建造成本,集水池和清水池容积设计尺寸受限,该系统集水池由效容积50m3,清水池有效容积75m3。为防止暴雨时雨水收集量过大,造成集水池溢水能力小于多余雨水流量,从而造成地下室强排水量增加而导致强排运行费用增加,在外立面雨水立管底部设置0.5mX0.4mX0.3=0.06m3的溢水箱,在箱内设置溢水管,对收集雨水进行第一步溢流以控制进入集水池的雨水流量,并出水管上安装阀门以便人工控制雨水收集量,同时在该箱出水管关口处设置一钢制雨水篦子,起到初步过滤的作用,为保证雨水收集集管道通畅,需定期对该箱内过滤杂质进行清理。 该小区绿化面积约4000m2,绿化日用水量约10m3,清水池有效容积75m3,在蓄满有效容积75m3处理水情况下,可维持连续7天不下雨时的绿化用水量。 2、雨水处理工艺 雨水进入集水池沉淀后,经提升泵提升至过滤灌进行过滤处理,处理后的净水进入清水池(见图1)完成雨水处理,将处理后的水接入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用水系统。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篇一: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 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论文从国 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 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 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 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 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 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 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 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雨水利 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 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 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 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 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 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 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 都是树木花草。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 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 利用的典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篇一: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再利用记录表】 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再利用记录表 工程名称:公共实验楼(组团4)(沙河校区公共实验楼(组团4))工程 【篇二:雨水收集再利用解决专项方案2】 gd220103□□ 雨水收集再利用解决专项方案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深圳福永碧绿花园5期 工程地点:深圳市福永镇华文大道118号 总承包施工单位:(法人章) 施工单位:(法人章) 编制单位:汕头市第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 审批人:(编制企业技术负责人) 审批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渗漏概 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地下室渗漏水部 位: ............................................................................... 错误!未定 义书签。 1.2渗漏水部位特征 为: ............................................................................... 错误!未定 义书签。二、渗漏水的原因分 析: ................................................................................. 错误!未 定义书签。三、渗水处理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材料选 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主要施工方 法: ....................................................................................... 错误!

小区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设计简论

小区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设计简论 中图分类号:tu201.5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摘要:雨水的回收和利用是新建小区工程的重点项目,它通过将屋面、地表甚至地下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储存,简单处理过后再进行排放使用,实现小区雨水的人工调蓄和分配。本文针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研究。 关键词:雨水回收和利用;小区工程;调蓄 abstract: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is the key of the newly built residential engineering project, it will through the roof,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s are collected storage, simple treatment after discharge, realize rainwater artificial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study the process in detail. key words: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residential projects; to regulate 一、雨水利用系统简述 建筑小区雨水利用主要是指将天然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重复利用,可用于小区绿化景观用水,卫生间冲洗、小区道路冲洗用水或者消防用水等。针对不同的用途和水质要求,其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可以大大节省经济成本,为开发商以及

雨水收集系统方案

XX大学雨水收集方案 (一)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城市雨水作为水资源利用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都很关注雨水的利用,如日本结合已有的中水工程,在城市屋顶修建雨水浇灌的“空中花园”,在楼房中设置雨水搜集装置与中水道工程共同发挥作用;德国在八十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列为九十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修建大量的雨水收集装置来载流,处理及利用雨水,并且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地貌及人工设施来截流,渗透雨水,消减雨水地面径流,减轻城市洪涝。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时空不均的现象,因此我国为缓解北方严重缺水问题进行南水北调工程,该项目工程量大,工期长,作为缺水地区不能坐等外源调水,应充分开发和回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其中雨水就是长期忽视的一种水资源,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一般采取的都是将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合并,雨水直接当做污水排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在雨季时,往往因为一套管道无法在排污的同时又承担排雨的负荷,造成内涝。目前我国对雨水的利用率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总之,通过雨水的合理收集与利用,补充地下水源,消减用水洪峰流量,有效控制地面水体的污染,对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有重要的实施意义。 (二)设计前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然降水进行收集、储存并加以利用。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一般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校园一直以来既是集中用水大户,也是浪费水的大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水资源浪费严重。据调查,北京大学评选出的校园八大浪费现象,其中以浪费水居首。②校园面积广阔,尤其是绿化面积较大,不懂得利用雨水(中水),任其排入市政雨水管网。③校园内用水以学生生活用水、食堂用水、实验室用水、浇洒道路和灌溉绿化为主,其中以学生生活用水为主(主要为冲厕、洗衣等基本生活用水,饮用水占很少部分)。而现今校园管网不分用水情况,统一供水,造成自来水在某些方面的严重浪费。针对校园目前的用水情况,开发第二水源:雨水。雨水是污染很小的水源,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直接利用,但是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降水极不均与且相对较小),如果只建立雨水回收系统而不建立循环系统,则此方案的适用用性和经济性都大大降低。结合我校四方校区的总体规划,提出校园雨水利用措施。(三)设计总原则经济、适用、雨水利用率高。(四)设计方案对于雨水的回收利用工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雨水的处理和雨水的供应。一般模式是将屋顶雨水通过雨漏管收集,通过分散或集中过滤除去径流中颗粒物质,然后将水引入蓄水池贮蓄,再通过水泵输送至用水单元。经净化的雨水一般用于学校的:水建环境,浇灌绿色林地,校园街道洒水,洗衣房用水,冲洗厕所和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等。1、雨水回收技术主要有:( 1 )水径流收集来自屋面等面积的降水径流初期受到轻度污染,水质较差,实测资料表明, COD 为 2000mg/l ,SS为 1 000-3000m g /l,随着降雨时间迅速降低,降雨后期 COD (100mg/l), SS 为 20-50m g/l,色度45度,收集雨水时,一般要经过初期弃流,将水质较差的雨水,经过初弃装置,排至校园雨水管道,初期弃流量为2mm 降雨量计。( 2 )径流传输与贮存由于降雨的随机性,间断性和地理、气候、经济条件等因素,一般就地利用,贮存池不宜过大,造成浪费,一般按 1 年的水量存贮设计。(3 )

雨水收集综合利用

浅谈雨水综合利用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价值和实用性 城市雨洪利用技术是针对城市开发建设区域内的屋顶、道路、庭院、广场、绿地等不同下垫面所产生的径流,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收集利用,或渗入地下,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外排径流量、减轻区域防洪压力的目的,系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范之中的系统工程。与缺水地区农村雨水收集利用不同,城市雨洪利用不是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还包括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回补地下水减缓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因此,城市雨洪利用是一项多目标综合性控制技术。 集雨用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轻城市河湖防洪压力,减少需由政府投入的排洪设施资金。据统计,北京城区每年可利用的雨水量达到2.3亿立方米,是一笔不容忽视的宝贵财富。 二、雨水收集利用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1、水资源方面 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和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雨水利用就是把从自然或人工集雨面流出的雨水进行收集、集中和储存利用,是从水文循环中获取水为人类所用的一种方法。雨水利用将会为解决未来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造成地面硬化(如建筑屋面、路面、广场、停车厂等)改变了原地面的水文特性,干预了自然的水文循环。这种干预产生的效果是负面的:大量雨水流失,交通路面频繁积水影响正常生活,雨洪峰值变大加重排水系统负荷,土壤含水量减少,热岛效应及地下水位下降现象加剧等。 建设部已发布的《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对加强雨水回收与利用做了明确规定,目前正组织编写的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征求意见稿)、北京市于2003年4月1日起执行的《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及上海市颁布的《生态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都要求对雨水进行利用。综上,城市雨水利用是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一种新的系统工程,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生态效益。目前我国城市水慌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健康住宅、生态住区正迅猛发展,建筑区雨水利用系统,以其良好的节水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适应了城市的现状与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见,建筑区雨水利用系统的研究与推广,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2、生态方面 (1)改善生态环境,补充涵养地下水,减少水旱灾害雨水集蓄利用有利于水土保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有效减少毁林开荒,推进坡改梯等生态保护措施。在修建小水池、小山塘等小型水利工程后,有效地拦蓄径流,削减洪峰,减少了洪水危害。同时,就地拦蓄雨水径流入渗,减轻了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和水土流失,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的保证率、土地的使用效率和林草成活率,增强了抗旱能力,有利于恢复植被,促进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2)有效缓解农村饮水困难,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

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

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 案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水资源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进相结合,应坚持技术和非技术措施并重,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用的原则,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标本兼治,促进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讲述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该方案由:“海绵雨水”公司,一家从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十多年专业企业。 城区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雨水径流量增大,流出时间缩短。这不但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还对城市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将雨水有效收集利用? 首选,我们讲下关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1、节约城市水资源 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城市道路冲洗,晒水减雾,甚至于城市洗车行业的逐步增多,对于城市自来水的需求也相应增多,而供水负担加重,自来水等原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使得回用雨水作为

循环用水水源的呼声也日渐增大。 2、改进城市水源环境 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表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等水体的用水将相对减少,有利于维持河、湖、地下水源等天然水体的正常生态环境用水量,另一方面经过收集雨水的调蓄构筑物的运作,既能够缓解城市的内涝灾害,还能够变废为宝,稀释污水污染物,改进污水的水质。 3、具有经济和生态意义 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既可缓解城市对自来水依赖,又能解决水源污染,最终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另一方面,回用雨水在一定程度还能够做到城市区域自给自足,对于飞速发展的城市来说,特别是城市不断扩张,而后续配套的管网无法跟上的时候,采用雨水回用,减少城市建设管道的费用,使得城市管网合理优化,而且对于雨水使用,可部分替代自来水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与其它非传统水源利用对比,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系统及处理技术 随着国际雨水集流系统会议的召开和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的成立,国际上掀起了雨水收集利用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热潮,内容涉及集雨水面处理、集雨系统设计、集雨模型和收集雨水的高效利

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在住宅小区建设开发过程中,雨水利用空间比较大,而且利用形式丰富,在新型住宅小区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雨水直接利用系统 雨水的直接利用是指由集水沟、输水管道、截污装置、储存设备、净水设备、配水管道组成的系统,根据雨水区域不同,又可分为屋面雨水利用、道路雨水利用、绿地雨水利用。 1.屋面雨水利用 屋面雨水利用是指利用建筑物与屋顶或天台等暴露的区域,作为集雨面收集雨水利用的系统。屋面相较于其它区域,收集的雨水直接来自于天空,水质相对较高,pH呈中性,硬度低,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处理,便可用于消防、浇灌、景观、洗车用水。在设计屋面雨水搜集利用系统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屋顶材料宜选择金属、陶片、混凝土材料,石棉等易渗湿、水解的材料不宜作为采集材料,石棉纤维可能会进入收集系统,此外部分材料含铅等重金属,也不宜作为集水屋顶; (2)雨水弃流装置应依据当地实测降水情况设计,若无当地实测资料,弃流厚度宜在2~3mm,根据弃流厚度与实际集水面积,计算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体积,当集满雨水后,利用自动或手动的阀门,将雨水进入调节池,自控式主要应用于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3)雨水调节池有效蓄水容积,参照GB50400—2016《建

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4)蓄水池应配套简单的处理系统,并与喷洒系统、消防系统等水使用系统相连接,也可直接通过渗透管沟补充地下水,蓄水池可设置在屋顶、地面或底下,储存设施需有溢流装置,大型建筑一般设置在地下; (5)蓄水池需要由耐酸、耐碱对水无污染材料制作,市场上已有比较成熟、廉价成本低、安装方便、无需维护、承压能力较强的雨水蓄水模块技术; (6)应据实际需求设计蓄水处理工艺,基本的处理包括过滤、消毒,但在酸雨区等水质较差的区域,或空气质量较差的时间段降水,还需使用混凝剂,以吸附杂质,若直接过滤水中COD、ss 去除效果并不理想,若用户对水质量要求较高,还可配备更深层次的处理设备; (7)采用生物方法处理雨水时,对水质要求较高,需增加深度处理装置。 2.道路雨水、绿地雨水利用 道路雨水是指将非建筑面集雨面雨水搜集利用的系统,道路雨水质量相对更差,水质受路面材料、降雨量、降雨间隔、交通、路面卫生等因素影响。绿地雨水是指利用绿地收集利用雨水的系统,其主要通过绿地的渗透、植物吸收作用收集利用雨水,利用的雨水水量较少,但可初步净化雨水,水质相对较高。 绿色建筑住区雨水收集与处理工艺

浅谈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浅谈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6-10-08T10:56:16.4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0期作者: 1唐晓劲 2沈健强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雨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不但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蓄洪排涝,还能实现污水资源化,雨水的收集及利用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相关规范和资料,介绍了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概念;以某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为实例,对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的计算进行逐一阐述。 1浙江东都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7;2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博约分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摘要: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雨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不但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蓄洪排涝,还能实现污水资源化,雨水的收集及利用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相关规范和资料,介绍了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概念;以某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为实例,对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的计算进行逐一阐述。 关键词: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利用系统;案例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新建小区建筑的屋面、路面、活动广场、停车场地等表面均进行了硬化处理(即大多是由石材、沥青、水泥混凝土和砌块铺砌而成),这些硬化处理虽然满足了美观、舒适、整洁的要求,但也为人类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潜在影响。降落的大量雨水滴落到这些硬化处理的材料上,只能以表面径流的方式排除,造成了水资料的极大浪费。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众多国家开始了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的研究。在一定的区域内,尽量地降低成本,让雨水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距离内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一直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既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组成的重要要部分,也是衡量建筑节水的重要标准。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概念及设计原则 (一)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概念的由来 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内的道路多采用砌块砖、石材及水泥混凝土铺砌而成,面材底部和缝隙都被水泥砂浆封住,雨水难以从地面渗透至地下,从而造成降落的雨水随着降雨历时的快速增长向市政管网和河道聚集,城市雨水排水量突然剧增,致使现有的排水设施不能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城市主干道发生道路淹水的现象时有发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彻底解决了城市雨季雨水过剩的问题。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二)雨水收集利用的分类 按照雨水用途的不同,可将雨水收集利用分为三种系统:雨水入渗系统、收集回用系统、调蓄排放系统。 1.雨水人渗系统:汇水区域内的降雨,自然或经管道收集后,通过低洼绿地、透水铺装地面等地面渗透设施,以及渗透管、渗透井等地下渗透设施将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减少小区水涝。 2.收集回用系统:将汇流面上的径流雨水收集后处理加以利用,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如环境绿化、道路除尘、冲洗车辆、消防等,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达到非传统水源最大利用的目的。 3.调蓄排放系统:利用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池塘、洼地、景观水体或人工修建的蓄水池,来储存、调节高峰雨水径流量,达到消减洪峰、降低下游雨水管道设计管径,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待高峰过去再缓慢排出。 图1 雨水收集利用的流程示意图 以上三种系统应用比较灵活,可以各自成为独立体系,也可以结合进行综合使用,例如雨水入渗和收集回用相结合系统,雨水入渗和调蓄排放相结合系统等。雨水收集利用的流程示意图,见图l。 (三)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影响因素 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际调查,总结出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①气象资料,包括降雨量,蒸发量,设计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等;②地质资料,包括土壤的渗透程度,自然水体状况等;③规划内容,包括小区规模,绿化水平,地面高差,是否有景观水体等;④利用要求,包括绿化、消防、道路冲洗等用水定额,用水时间等。 (四)小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的设计原则 1.住宅小区内有景观水体,首先利用水体进行调蓄,补充景观水体用水量。雨水利用量需要根据项目的基础资料、水景的模式及形式、

雨水回收再生利用系统ppt

雨水回收再生利用系统ppt 【篇一:雨水收集系统简介】 一,雨水收集系统概念 就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 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目前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 深圳市雨博士雨水利用设备有限公司历经八年铸造国际品质,专业 从事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排放系统设备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有 pp塑料雨水收集模块、雨水排放模块、绿植固定模块、工程排水板等。 doctorrain雨博士产品使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通过了各 项严格的测试,确保了产品的质量与性能。产品远销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国家,产品广泛应用在小区与房地产建筑、大型体育 场馆、学校操场、城市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高尔夫球场、私 人别墅花园等雨水综合利用项目中。 二,雨水收集系统的组成 雨水收集系统的由六部分组成 集水区:是一个确定的表面区域。收集降落的雨水一般来自于屋顶 表面、地面、墙体。输水系统:将水从集水区转输到贮水系统的渠 道或者管道。 屋顶冲洗系统:该系统可以过滤并且去除污染物和碎屑,包括初期 的弃流装置。贮水系统:用做贮水收集雨水的地方。 配送系统:利用重力或泵配送雨水的系统。 净化系统:包括过滤设备、净化装置和用于沉淀、过滤和消毒的添 加剂。 三,雨水收集系统的优点: 1,可以为附近的使用者提供自给自足的供水方式。 2,减少了直接用水泵抽取地下水的需要,降低了施工成本。 3,提供矿物质含量低的高品质软水。 4,经过景观和农田的处理后,雨水进入到地下含水层,可增大地下 水的供应量并提高水质。5,可以将盐分通过溶解和下移而排除土壤,减少甚至消除土壤中的盐分。 6,可以缓解城市洪涝,进一步减少了 城市的水土流失。 7,比其他水源更经济。

建筑与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

建筑和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 一、设计 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因空间限制等原因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建筑与小区,径流雨水还可通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引入城市绿地与广场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如结合小区绿地和景观水体优先设计生物滞留设施、渗井、湿塘和雨水湿地等。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如图所示。 1场地设计 (1)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并合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湿地、坑塘、沟渠等。 (2)应优化不透水硬化面与绿地空间布局,建筑、广场、道路周边宜布置可消纳径流雨水的绿地。建筑、道路、绿地等竖向设计应有利于径流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 (3)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除生物滞留设施、雨水罐、渗井等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外,还可结合集中绿地设计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等相对集中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并衔接整体场地竖向与排水设计。 (4)景观水体补水、循环冷却水补水及绿化灌溉、道路浇洒用水的非传统水源宜优先选择雨水。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的建筑与小区,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应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要求,其他建筑与小区宜参照该标准执行。 (5)有景观水体的小区,景观水体宜具备雨水调蓄功能,景观水体的规模应根据降雨规律、水面蒸发量、雨水回用量等,通过全年水量平衡分析确定。 (6)雨水进入景观水体之前应设置前置塘、植被缓冲带等预处理设施,同时可采用植草沟转输雨水,以降低径流污染负荷。景观水体宜采用非硬质池底及生态驳岸,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或生长条件,并通过水生动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土壤渗滤等辅助手段对水体进行循环净化。 2建筑 (1)屋顶坡度较小的建筑可采用绿色屋顶,绿色屋顶的设计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的规定。 (2)宜采取雨落管断接或设置集水井等方式将屋面雨水断接并引入周边绿地内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集中调蓄设施。 (3)建筑材料也是径流雨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优先选择对径流雨水水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筑屋面及外装饰材料。 (4)水资源紧缺地区可考虑优先将屋面雨水进行集蓄回用,净化工艺应根据回用水水质要求和径流雨水水质确定。雨水储存设施可结合现场情况选用雨水罐、地上或地下蓄水池等设施。当建筑层高不同时,可将雨水集蓄设施设置在较低楼层的屋面上,收集较高楼层建筑屋面的径流雨水,从而借助重力供水而节省能量。 (5)应限制地下空间的过度开发,为雨水回补地下水提供渗透路径。 3小区道路 (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等,便于径流雨水汇入绿地内低影响开发设施。 (2)路面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路面雨水首先汇入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通过设施内的溢流排放系统与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或城市雨水管渠系

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篇一: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研究】 龙源期刊网 .cn 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研究 作者:吕子明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结构逐渐 向高层、大型等方向发展,由于高层建筑的用水量较大,增加了工 程成本,使得建筑用水紧张问题成为了建筑施工的重要问题,因而,要发展节能建筑,提高建筑结构的节水性,而雨水作为一种天然的 水资源,可以缓解建筑用水压力,充足建筑用水水源,有效控制工 程成本,而文章主要分析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对高层建筑的重要意义,阐述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特点,进而探讨了雨水收集利用系 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从而推进节能建筑的推广与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随着城市经济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加深了城市用水的压力,也 扩大了城市生态环境矛盾问题,因而,为了解决用水紧张情况、生 态环境问题,人们和现代建筑行业已经普遍认识到雨水收集利用的 重要意义,而且建筑行业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通过增加雨水收集利用 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建筑结构的节水环保效果,而且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水污染,极大提高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 1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对高层建筑的重要意义 雨水是一种利用成本低、经济性较高、来源充足的补充水资源,已 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建筑行业等各个领域中,且得到了普遍的认 可与充分的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作为一种补水水资源,在高 层建筑的节能、高效等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第一,使用 方便,来源充足,高层建筑居民小区就可以建立属于小区的独立雨 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水源,可以充分利用降落在小区的雨水来节约水 资源;第二,雨水收集利用可以缓解城市地下水道的排水压力,通 过收集降落在高层房屋建筑屋顶的雨水,可以减轻城市城市地下水 道的排水量,有效避免出现城市型洪水的发生;第三,具有很大的 用途,通过收集雨水可以用于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也可以用于消防 用水的备用水源等。总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缓解国家用水压力,完善高层建筑小区的使用 功能,而且不断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用水需要,充分利用了自然

雨水收集利用的意义

雨水收集利用的意义 【篇一: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 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论文从国 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 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 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 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 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 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 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 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雨水利 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 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 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 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 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 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 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 都是树木花草。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 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 利用的典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工艺流程标准

雨水一种不可多得的淡水资源,随着生活发展的需要,人类将刚落到地面的雨水采取一定的方法汇集到蓄水池加以利用,这样就能解决生活杂用水的需求,减轻自来水供给的压力,这个行业在我国处于刚发展的阶段,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硬化地面,屋面越来越多,自然生态的雨水排放系统被破坏,雨水落到地面以后,产生大量的径流,会造成很多城市的水灾。虽然现在城市雨洪排放系统很多城市都有,但一旦遇到大雨暴雨时,怎么样很好的解决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海绵雨水”雨水收集系统设备生产厂家为您介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工艺流程标准如下:1、施工前准备 1)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测量人员根据施工图纸放线。 2、基坑开挖 1)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编制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施工方案,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 2)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3)基础表面应平整光滑,高程误差值控制在±20mm。 3、复合土工膜敷设 1)塑料储水模块外侧包裹防渗土工布(两布一膜),布为无纺布(机织塑料编织布),重量不得低于100g/m2;膜为PE膜,其厚度不得小于1mm,重量不得低于400g/m2。 2)防渗土工布施工工艺:铺设、剪裁→对正、搭齐→压布定型→擦拭尘土→焊接试验→焊接→检测→修补→复检验收。

3)防渗土工布搭接宽度应大于500mm,采用双道焊缝接缝方式,以提供多重保护,可以在焊层之间充气测试焊接效果。焊接后,应及时对焊缝焊接质量进行检测。 4)铺设土工布时,应从最低部位开始向高位延伸。不要拉得过紧,应留足够余幅(大约1.5%),以备局部下沉拉伸。 4、塑料模块组合水池安装 1)塑料模块单体安装时排列整齐,便于同层和上下层之间固定连接,按施工图纸要求雨水收集池长宽高尺寸安装塑料模块数量。 2)同层储水模块之间用塑料模块横向固定卡连接,每个模块长边一侧使用的固定卡不少于2只,短边一侧使用的固定卡不少于1只。 3)上下层储水模块之间用塑料模块纵向固定杆连接,每座模块单体上下层之间的固定杆不少于2只。 4)储水模块在连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垂直连接,先铺设第一层,然后再逐层往上铺设。 5、包裹焊接防渗土工布 在雨水收集池储水模块全部安装完成后,将事先焊接好的复合土工膜围裹在储水模块骨架周围,并按折痕将其折好。在顶面包裹时两侧搭接宽度大于500mm,焊接按复合土工膜焊接技术要点进行焊接。 1)预制套管与复合土工膜贴合面边长应2倍于管道直径,套管部分直径略大于管径。管道与HPDE套管使用双箍固定。 2)复合土工膜开十字口,管道通过PE法兰连接入模块水池。 3)接管道部分预留出足够余量,土工布开十字口,管道插接入模块内部,单箍扎紧。

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及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对城市雨水生态利用展开研究,但是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雨水利用研究与规划滞后。近年来,虽然国内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开始重视对城镇雨水利用和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但总体看,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还显得薄弱,滞后于城镇建设与发展。城镇雨水利用和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很大程度上要从基础设施上,确切地说,要从排水设施(污染源头控制、收集、利用和输送等)建设着手,即在城镇规划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加以妥善解决。 (2)缺乏配套技术与管理。由于人手与研究上的不足,我国目前在城镇雨水的利用及雨水径流污染控制领域还没有成实用的技术体系及相应的设计规范,也缺乏配套的法规、政策和管理体系。 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1、雨水收集 目前城市雨水利用成熟的技术主要有三种:屋顶雨水收集、城市路面雨水利用、城市绿地、花坛和园林雨水集蓄利用。 1.1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利用工程模式 城市道路路面、广场和停车场等都是良好的雨水收集面。雨水自然产生径流,只要修建一些简单的雨水收集和蓄存工程,就可将雨水资源化,用于城市清洁、绿地灌溉、维持城市水景等。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可以采取分路段于绿地下修建蓄水池的工程模式,见图1。 由于人行便道面积小,分散性强,可以采用在人行便道上铺设可渗透路面砖的工程模式,雨水直接渗入地下,回补地下水。可渗透路面砖的强度应大于30MPa,渗水能力保证在1mm/s 的降雨情况下随降随渗。典型地面铺设见图2。

可渗透路面砖是由特殊级配的骨科、胶凝材料、水及增强剂拌制成混合料,经特定工艺制成的混凝土制品,其中含有很大比例的连通孔隙,滤层原料为粗沙,用来过滤下渗的雨水,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区雨洪控制和利用,碎石层可起到短时贮存雨水的作用,主要为防止由于雨水在土壤中下渗不及而产生积水的现象。 1.2屋顶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模式 将屋顶雨水收集并储存于地下或地面的蓄水池,经简单处理后直接用于浇花、冲洗厕所或者洗衣等。该设备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在德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屋顶雨水的收集利用要比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复杂得多,主要包括雨水收集系统、过滤系统、贮存系统、回用系统等等。图3为典型的屋顶雨水利用工程模式。

某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范本

每当下暴雨的时候,许多城市街道都会积水,行人无法通行,汽车也常常深陷其中。望着满大街的积水,更多的人是在抱怨排水系统的不畅,希望这些水赶紧排走。 水资源的缺乏已经成了全球性问题,我国有上百个城市缺水。一方面,积水排不出去,一方面地下水一天天在减少,有心人提出,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些雨水呢? 据测算,如果每个小区、每个住房都有自己的雨水收集系统,至少可以解决公共空间的灌溉以及冲洗厕所之用,这将大大节约地下水的开采量,而且收集雨水还可以对地下水提供补充。在这方面,国外有许多经验可鉴,澳大利亚的无花果小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项目背景: 许多人认为地上的雨水是个麻烦,都希望它们尽快流走。城市排水系统的主要目的也是要将雨水泛滥的风险降到最小程度,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及环境质量等则考虑较少。 一些人认为水就是供人使用的,只要打开水龙头,就会自然流出来。然而,正是这种对水的错误观念以及对水的过度使用或滥用,给水资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水资源的压力反过来影响到饮用水以及海洋、河湖里的各种生命。 面对这种局面,澳大利亚各地开展以水为核心的城市住宅开发项目,主要是通过雨水收集利用,节约地下水的开采量,同时大量补充地下水。无花果小区(Figtree Place)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项目概况: 无花果小区原址为纽卡斯尔一个主要公交车站,最初是有轨电车的车站,后来成了公共汽车站。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碳氢化合物的渗漏情况越来越严重,重金属、油腻将原址10米厚的沙层严重污染。当时采取的矫正措施只是在表面上加了一层水泥盖子,因此只治标,不治本。 实际上,水泥盖子以下300毫米的土层已经被污染了,而在3米~4米深的地方,地下水是可以用来灌溉的。因此,无花果示范区的第一步,就是将那层水泥盖子和已遭污染的300毫米厚的土层除掉,然后填进去好土。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清除能够见到的所有污染物。纽卡斯尔市议会城市水资源中心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雨水对地下水的补注作用明显,而且成了主要的家用水资源。家用范围包括热水、冲洗厕所和公共空间的灌溉,但不

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要点

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 城市综合水资管理(IUWM) 长三角地工一直是中国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但是随着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工业废物,生活垃圾毫无限制地排入自然环境中。2007到2008太湖流域,巢湖流域大面积蓝藻频繁地爆发已使长三角地区大中城市的饮用水源遭受极大的威胁,这一地区的城市已经成为污染性淡水资源短缺城市。 因北,我们将导入结合水资源敏感性考虑的城市设计概念: 水资源敏感性城市设计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性的雨水收集和汇流方案:同时为雨水和中水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多种可能:而且还创造性的降低与平衡了城市可饮用水的需求。这需要各区政府、发展商以及相关法律机构的协同努力下,水资源敏感性城市设计需要在城市发展建设与道路设计中被一体化实施。 保护自然水资源建设半人湿地

大量生态景观设计的实践证明,由湿地及水生植物构成的自然水循环体系,其效果要远好于人工的化学净化方式,并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起到促进与维护的作用。我们的设计更导入了中水过滤与景观水系循环的双重水体过滤系统。 雨水利用的意义 雨水作为一种非传统水源,曾被作为灾害加以防治,现在雨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可用水资源,成为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水源之一,雨水利用是一种资源的开发和节约,以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a)收集利用雨水,可直接节约水资源,缓解城市供水紧张。 b)建设渗透设施,使雨水下渗,可涵养地下水;

c)减轻城区雨洪负荷,减少接纳水体下游洪峰流量和洪涝威 胁; d)增加浅层土壤的含水量,调节气候,遏制城市热岛效应; e)可以减轻城区径流导致的面源污染;减少扬尘污染,降 低噪音。 雨水利用的现状 目前应用的雨水利用技术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分散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中水系统:建筑或小区集中式雨水收集利用中水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 屋顶花园雨水式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屋顶花园、中水、渗透、水景)等。 湿地公园雨水的利用 规划地块内,设计希望通过结合场地中的雨水系统,污水系统与环保节能技术的结合来达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