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

教学目的:七年级新开学第一节课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先向他们指导初中数学的特点和要求,对以后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让学生尽快进行自我调整,明确奋斗目标,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1 使学生对初中数学产生初步认识并产生兴趣。

2 使学生对今后的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3 明确数学课堂要求及课后作业要求(合理的安排一些奖惩)。

教学内容:新课有理数知识点的讲解。

教学时间:一节课(2个小时)。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相反数和倒数。

难点:绝对值,多重符号的化简。

教学过程:

一:先进行自我介绍以及与学生进行5分钟左右的一个初步了解谈话。(用时五分钟)

二:课堂引入:(5分钟左右)

问题一:世界上最大的温度计是由原上海南市发电厂165米高的烟囱改建的,我们常用来量体温的温度计根据咱们人体温度是从35度开始的,但是实验所用的温度计可以从零下开始,科学家们记为-40度。那思考一下咱们如果测得温

度是零下70度,又该怎么表示呢?

问题二:今天上午妈妈去菜市场买了一条鱼,花了40块钱,回来之后在记账本上写下-40,那如果今天爸爸发工资7000元,又该怎么表示呢?

新知识点1(用时15分钟左右):

正数和负数的定义:

(1)正数:像3,1.8%,3.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

数。

(2)负数:像-3,-2.7%,-4.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

符号“-”(负)的数叫负数。

(3)符号:一个数前面的“+”,“-”叫做它的符号,

正数前的“+”号可以省略,负数前的“-”号不能省

略。

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带“-”号的数就是正数

大于0的数就是正数

任意一个正数,前面加上“-”,就是一个负数

解析:第一个0不是正数第二个和第三个正确。

易错点总结:1.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0

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

负数。

2.注意符号,正数的“+”是可以省略的,不写

出来并不代表它不是正数。

新知识点2(用时10分钟左右):

相反意义的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反意义,二是要有量。

(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必须是同类量,例如支出和收入,上升和下降等。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必须是成对出现的,而且总是意义相反,数字可以不相等。例如盈利100元,表示和它相反意义的量可以是亏损20元,也可以是亏损30元。

例题:向东走20米记作+20m,向西走50记作?

解析:-50m

易错点总结:1:相反意义的量一定是成对出现的,需要读清题干。

2:有单位的必须把单位带上。

新知识点3(10分钟左右):

0的特殊性:(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0是自然数。

(3)0的意义:表示没有,0支铅笔:表示

一个数,0度;作为基准,海拔高度为0m表

示的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例题:下列有关于“0”的说法,正确的是()

1.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2. 0度是一个确定的温度

3. 0是正数

4. 0是自然数

5.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解析:1,2,4正确 3和5均错误的原因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易错点总结:0是很特殊的一个数,也是有理数板块的一个考点,一定要记住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新知识点4(30分钟):有理数的定义以及有理数的分类定义:1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分类:按定义分: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符号分: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注意: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转换为分数,因此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例题1: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目录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1) 第一章有理数(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3)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4)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5) 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6)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6)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 第七章三角形(9)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3) 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14)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14) 第十二章轴对称(15) 第十三章实数(16)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17)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18) 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19) 第十六章分式(19)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20)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21) 第十九章四边形(22)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3) 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24)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24)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根式(25) 第二十三章旋转(26) 第二十四章圆(27)

第二十五章概率(28) 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30)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30) 第二十七章相似(32)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33)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34) 1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同学们,我们将一起走进美妙的初中数学世界,这里有崭新的“代数”世界—不断扩充的数域、奇妙的字母表示数、威力巨大的方程、不等式、运动变化的函数;这里有“图形”世界—我们将一起拼剪、折叠、平移、旋转,在操作实验中发现图形的性质。在这里,我们还将一起畅游“数据”的世界,学会从图形中获取信息,并用所学的概率、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数学将继续开拓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心灵的目光穿过无限的时间,使我们的心灵的手延伸到无边无际的空间。 哲学家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读历史使人明智,学逻辑使人周密,学哲学使人善辩,学数学使人聪明…” 1、为什么学数学? ※数学是工具学科 数学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曾有人说:一个物理学家必须是数学家,而一个数学家未必是物理学家。可见数学的价值。 ※生活离不开数学

小到集市买东西,大到火箭发射卫星都离不开数学。又如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 马克思:”一种科学只有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数学使人聪明 有人形象地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体的例子来体验一下某些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故事一:据说国际象棋是古印度的一位宰相发明的。国王很欣赏他的这项发明,问他的宰相要什么赏赐。聪明的宰相说,“我所要的从一粒谷子(没错,是1粒,不是1 两或1斤)开始。在这个有64格的棋盘上,第一格里放1粒谷子,第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即每下一格粒数加倍,……如此下去,一直放满到棋盘上的64格。这就是我所要的赏赐。”国王觉得宰相要的实在不多,就叫人按宰相的要求赏赐。但后来发现即使把全国所有的谷子抬来也远远不够。 故事二:古希腊有个国王,一次想处死一批囚徒,那时候处死囚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砍头,一种是用绳子绞死。他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制定了一条规定:你们可以任意说一句话,如果是真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 b+ 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 c = a +(b+ 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 a?b = a +(?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 b a 4.乘法结合律:(ab)c = a (b c) 5.乘法分配律:a(b +c)= a b+ 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七)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写作a n 。(乘方的结果叫幂,a 叫底数,n叫指数) 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 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w w w .x k b o m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 0a (a )0a (0)0a (a a 或 ?? ?≤-≥=) 0() 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65652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新起点新希望 从前有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考前,一个晚上他断断续续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大概是这样的,他梦见自己在种青菜,但是这菜呢,是种在墙头上的。书生百思不得其解。每二天他便去请教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倒是一个老实人,长叹一口气说,算了算了,你这钱我也不收你的了,这次大考你是没有一点希望的啦,赶快卷铺盖回家吧。书生不解。算命的说,种菜种到墙头上去了,你这不是找错地方了吗没戏没戏。回家去吧。书生觉得很有道理,就收了铺盖要回家。 同住的同窗见了忙问何故。书生想反正就要回去了,说出来也无妨。便如实相告。同窗听了哈哈大笑,连声说恭喜恭喜。书生又不解。敢问喜从何来啊。同窗便说。此乃高中的先兆哇.把菜种到墙头上去了,这种菜的地方可真是够高啊,高种者,高中也.所以,家还是不急着回,和我一起去考,肯定高中。后来书生听从劝说,果然皇榜高中。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心态,思想,精神,对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消极的思想像阴天,初一十五都不亮,而积极的思维和心态则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米卢有一句话非常著名,他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常常,态度是可以决定一切的。 一、自我介绍、 三个方面:自己的姓名、自己的优点或值得你骄傲的地方、我的打算。 一个要求:声音要很响亮。 回答以下问题: 1、进入初中你最想所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你认为人最重要的优秀的品质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你具备吗? 3、你有偶像吗,或你崇拜的人吗?理由。 4、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5、进入初中你最想对数学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6、进入初中你最想对数学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7、进入初中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二:初中学习 从优秀走向卓越(卓越:非常杰出;十分优秀) 考高分,上好学校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但是考高分,上好学校的好处之一,就是“水涨船高”四个字——在好学校,你会有一批非常出色的同学和你并肩奋斗,会有出色的老师指导你得学习、生活、做人,你会面对去多机会——不得不承认中考的竞争是激烈的,而抓住一次机会,或许可以改变一生。我们都爬过山,都指导越向上爬才能看得越远,才能“一览众山小”。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越是卓越,他得人生机遇就越多,他获得更大才成功的可能就越大。而你们一个个个体的更大成功,最终汇成一个班级(初一2班)、一个学校(宝箴塞初中)的更大辉煌。在小学,可能大多数同学在班里的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这就如龟兔赛跑——在小学,同学们都是班里的“兔子”,停下来休息一会也不会被“乌龟”赶上;而到了中学,因为大家都是“兔子”,所以要想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就必需要勤奋刻苦,靠耍小聪明或时靠着小学的基础都是不行的。 成为一名真正的初中生: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要逐渐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成就自己 三、数学学习: 从初中三年学习的全局来看,初一年级的学习是一个基础性的阶段。在我看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一时期要打好学习内容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最全)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 1.2 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 正分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目录 一、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有理数 2、整式的加减 3、一元一次方程 4、图形的认识初步 二、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5、相交线与平行线 6、实数 7、平面直角坐标系 8、二元一次方程组 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三、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1、三角形 12、全等三角形 13、轴对称 14、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5、分式

四、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16、二次根式 17、勾股定理 18、平行四边形 19、一次函数 20、数据的分析 五、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21、一元二次方程 22、二次函数 23、旋转 24、圆 25、概率 六、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26、反比例函数 27、相似 28、锐角三角函数 29、投影与视图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负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 ???<-=>=) 0()0(0) 0(a a a a a a 或???<-≥=)0a (a ) 0a (a a 或???≤->=)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下册知识点全版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8.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七年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七年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学期。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不是数学课,不是英语课,也不是语文课。是一节班会课。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行为规范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句话吗?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因此今天我们的班会就从“讲行为规范,做文明学生”开始。 一、首先进入知识问答环节。大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道多少呢?下面我们来参加“规范知多少”竞答活动。 1、星期一早上,同学们正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丁丁来晚了,走到操场门口时,正在升国旗、奏国歌。他该怎么办? A、立刻跑到班级的队伍中。 B、站在原处,敬礼。 C、躲一躲再说。 2、倒垃圾时,一张废纸掉在了路上,你认为该怎么做? A、不管它。 B、捡回垃圾桶。 C、别人会来扫的。 3、当拾到的钱找不到失主时,你怎么做?() A、交给家长。 B、交给老师或警察。? C、买点学习用品。 4、我国的国旗是 A五星红旗B齿轮和谷穗?C人民大团结 5、我们值日生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A、随便扫一下 B、看老师不在,放学就逃回家了。 C、清扫每一个角落,摆好桌椅,关好门窗,灯,一齐回家。 6?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都是劳动人民用汗水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我们应该 A?吃的好、穿的好B家里富裕,可以浪费?C?讲节约,不浪费 7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养成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放学后按时回家的好习惯。概括地说就是要自觉 A?完成学习任务??B遵守学校纪律 8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 分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q p (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 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正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有理数零正整数 正分数 正整数 整数零②有 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 负分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a (a0) (2)绝对值可表示为:a0 (a0)或a a (a0)a(a0) a(a0)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

比 0 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 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1 6.互为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 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 a 的倒数是 ; a 若 ab=1 a 、b 互为倒数;若 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 a -b=a+(-b ). 9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 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a 即 无意义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 n 为正奇数时: (-a)=-a 或( a -b)=-(b-a) ,当 n 为正偶数时: (-a)=a 或 (a-b)=(b-a)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记成 a×10 的形 式,其中 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 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 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 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培养学生 n n n n n n n n n

人教版__初一数学知识点下册总结

初一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唯一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

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 >0或ax+b <0 ,(a ≠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 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注意:ab >0 ? b a >? ?? ?>>0 b 0 a 或?? ?<<0 b 0a ; ab <0 ? b a < ? ?? ?<>0 b 0a 或?? ?><0 b 0a ; ab=0 ? a=0或b=0; ?? ?≤≥m a m a ? a=m .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与解法:所有这些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应分别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确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类型:设 a >b 9.几个重要的判断: 是正数 、y x 0xy 0y x ?? ?? >>+, 是负数 、y x 0xy 0y x ?? ?? ><+, 异号且正数绝对值大, 、y x 0xy 0y x ?? ?? <>+ .y x 0xy 0y x 异号且负数绝对值大 、?? ?? <<+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知识讲解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的另一种分类 想一想:零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 自然数吗? 零是整数;自然数一定是整数;自然数不一定是正整数,因为零也是自然数; 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因为负整数不是自然数。 判断正误: ① 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 ( ) ② 如果a 是正数,那么-a 一定是负数 ( ) ③ 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 ) ④ 0℃表示没有温度 ( ) 知识点二:数轴 1、填空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0 负分数 正分数 自然数 正有理数 零 负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有理数 含正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含负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①规定了唯一的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要素)的直线叫做数轴。 ②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已知m是整数且-4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 从前有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考前,一个晚上他断断续续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大概是这样的,他梦见自己在种青菜,但是这菜呢,是种在墙头上的。书生百思不得其解。每二天他便去请教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倒是一个老实人,长叹一口气说,算了算了,你这钱我也不收你的了,这次大考你是没有一点希望的啦,赶快卷铺盖回家吧。书生不解。算命的说,种菜种到墙头上去了,你这不是找错地方了吗没戏没戏。回家去吧。书生觉得很有道理,就收了铺盖要回家。 同住的同窗见了忙问何故。书生想反正就要回去了,说出来也无妨。便如实相告。同窗听了哈哈大笑,连声说恭喜恭喜。书生又不解。敢问喜从何来啊。同窗便说。此乃高中的先兆哇.把菜种到墙头上去了,这种菜的地方可真是够高啊,高种者,高中也.所以,家还是不急着回,和我一起去考,肯定高中。后来书生听从劝说,果然皇榜高中。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心态,思想,精神,对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消极的思想像阴天,初一十五都不亮,而积极的思维和心态则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米卢有一句话非常著名,他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常常,态度是可以决定一切的。 一、自我介绍、 三个方面:自己的姓名、自己的优点或值得你骄傲的地方、我的打算。 一个要求:声音要很响亮。 回答以下问题: 1、进入初中你最想所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你认为人最重要的优秀的品质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你具备吗?

3、你有偶像吗,或你崇拜的人吗?理由。 4、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5、进入初中你最想对数学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6、进入初中你最想对数学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7、进入初中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二:初中学习 从优秀走向卓越(卓越:非常杰出;十分优秀) 考高分,上好学校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但是考高分,上好学校的好处之一,就是“水涨船高”四个字——在好学校,你会有一批非常出色的同学和你并肩奋斗,会有出色的老师指导你得学习、生活、做人,你会面对去多机会——不得不承认中考的竞争是激烈的,而抓住一次机会,或许可以改变一生。我们都爬过山,都指导越向上爬才能看得越远,才能“一览众山小”。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越是卓越,他得人生机遇就越多,他获得更大才成功的可能就越大。而你们一个个个体的更大成功,最终汇成一个班级(初一2班)、一个学校(宝箴塞初中)的更大辉煌。在小学,可能大多数同学在班里的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这就如龟兔赛跑——在小学,同学们都是班里的“兔子”,停下来休息一会也不会被“乌龟”赶上;而到了中学,因为大家都是“兔子”,所以要想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就必需要勤奋刻苦,靠耍小聪明或时靠着小学的基础都是不行的。 成为一名真正的初中生: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要逐渐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成就自己 三、数学学习:

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 p q,p( p q ≠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 ? ? ? ? ? ? ? ? ? 负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零 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② ? ? ? ? ? ? ? ? ? ? ?? ? ? ? 负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整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 ? ? < - = > = )0 a( a )0 a( )0 a( a a或 ? ? ? < - ≥ = )0 a( a )0 a( a a;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a的倒数是1;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a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a. 即 无意义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 (-a)n=-a n或(a -b)n=-(b-a)n , 当n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a-b)n=(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本章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教学内容

驿鑫教育第一课 课堂练习1 1.实数可以分为和两类. 2.有理数可以分为和;但按符号来分还可以分为、和 . 3.叫无理数. 4.122,0.3,0.3, ,3.14,37π&在无理数有个,它们是 课堂练习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3的平方是9,所以9的平方根是3 (B )因为-3的平方是9,所以9的平方根是-3 (C )因为2(3)-的底数为-3,所以2(3)-没有平方根 (D )因为-9是负数,所以-9没有平方根 2.下列各数是否有平方根,如果有,有几个?并说明理由. (1)2(4)-(2)-8 (3)0 (4)2 x - 3.,求22a b +的值 4.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1)0.0009 (2)2(5)- (3)2 (6)-- 5.求值. (1)2 (2(3) (4)(2 (5(6)

课堂练习3 1.判断 (1)125512的立方根是58和58 - ( ) (2)1216 -的的立方根是没有意义的 ( ) (3)127-的立方根是13 - ( ) (4)1 64的立方根是4 ( ) (5)3 5是27 125±的立方根 (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数的立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 (B )任何一个数必有立方根和平方根 (C )一个数的立方根必与这个数同号 (D )负数没有立方根 3. 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27 (1)343(2)(3)0216- 4.求下列各式的值: 3 (1)(2)(3)? ?5.计算: (2)课后作业 1.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 ,比这个数大2的数是 ( ) (A)2a + (B 2 (C 2 (D )22a + 5a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 (A) 5a ≥ (B )5a ≤ (C )5a > (D )5a < 3.若25x <<,.= 4.已知9y =,求2x y 的值.

2017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大全

七年级上册各章知识点 第1章有理数 一、正数与负数 1.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问:收入+10元与支出-10元意义相反吗? 2.有理数的概念与分类 ①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就是有理数。判断: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 ②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判断:0是最小的正整数(),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③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都能化成分数,故都是有理数。判断:0是最小的有理数() ④无限不循环小数因为不能化成两个整数之比,固称为无理数,如π,π/2等。判断:整数和小数统称有理数() 二、数轴 1.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另:数轴是一条有向直线) 2.作用:1)描点:数形结合;2)比较大小:沿着数轴正方向数在逐渐变大;3)直观反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4)绝对值的几何意义;5)有理数都在数轴上,但数轴上的数并非都是有理数。 3.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正加负减”向数轴正方向(或负方向)则对应的数应加(或减)4.数轴上以数a和数b为端点的线段中点为a与b和的一半(如何用代数式表示?) 三、相反数 1.定义: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特例:因为0+0=0,所以0的相反数是0 2.性质: ①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 ②-a不一定表示负数,但一定表示a的相反数(仅仅相差一个负号) ③若a与b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零,a/b<0 ④除0以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总是成双成对的分布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⑤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平方也相等。即:∣a∣=∣-a∣ 四、绝对值 1.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点到原点的距离,称为a的绝对值。记作a 2.法则: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2)0的绝对值是0;3)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即 3.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小,说明这个数越接近0(离原点越近)。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0 4.数轴上数a与数b之间的距离d满足:d 五、倒数 1.定义: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注意: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为0,所以0没有倒数。2.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 3.因两数相乘同号才能得正,故互为倒数的两数必定同号。所以负数的倒数肯定还是负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