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常识

1、现任日记转发者是谁?

答:侯军虎

2、舞蹈动作的基本元素?

答:动态动速动律动力

3、舞蹈的定义?

答: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来表达和交流人类的情感,传达信息、劳动技能和经验的人体动作。

4、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有哪些作品在世界获了奖?(3—5个)答:红绸舞荷花舞鄂尔多斯舞孔雀舞春江花月夜

5、舞蹈有哪些种类?(3—5种)

答:生活舞蹈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自于自娱舞蹈体育舞蹈

6、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最佳女主角奖是谁?

答:《额吉》中青年演员王颖

7、你知道《云南映象》的编导和主演是谁吗?

答:杨丽萍

8、芭蕾舞起源于哪个国家?

答:意大利

9、芭蕾舞兴盛于哪个国家?

答:法国

10、《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三大舞剧音乐的作者是谁?答:柴科夫斯基

11、你了解世界一流的芭蕾舞团有哪些吗?

答: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基洛夫芭蕾舞团

莫斯科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剧院纽约城市芭蕾舞团

12、请问谁是“第一个在脚尖上翩翩起舞的芭蕾明星”?

答:法国的塔里奥尼

13、“古典芭蕾之父”是谁?

答:马里于斯—毕季帕

14、你知道《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属于哪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答:古典芭蕾

15、谁被称为俄罗斯芭蕾的骄傲?

答:伊万诺夫

16芭蕾等于脚尖舞吗?

答:不等于

17、你知道芭蕾的四大审美原则?

答:开、绷、直、立

18、请问现代舞之母是谁?

答:依莎多拉—邓肯

19、中国古代舞蹈史上有几个舞蹈艺术发展高峰?答:周代—汉代—唐代

20、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舞蹈家?

答:西施、赵飞燕、杨玉环

21、敦煌舞蹈有哪些艺术特色?

答:西域文化外来文化中原文化交融的产物

22、列举3—5种不同风格的秧歌舞?

答: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

23、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的芭蕾舞剧是哪一部?答:《红色娘子军》

24、芭蕾舞有几百年的历史?

答:五百年

25、芭蕾史上第一部芭蕾舞剧是哪一部?

答:《皇后的喜剧芭蕾》

26、浪漫主义芭蕾的代表作品是哪一部?

答:《吉塞尔》

27、谁被称为交响芭蕾之父?

答:巴兰钦

28、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民族舞剧是哪一部?答:《宝莲灯》

29、

舞蹈作品的内容指的是什么?

答: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环境

30、舞蹈艺术有哪些审美特征?

答:形象性感染性功力性独创性记忆性

31、舞蹈传播有哪些方式?

答:群众性舞蹈活动舞蹈教学塑像和绘画中的舞蹈形式舞蹈演出

32、美国现代舞之父?

答:泰德—肖恩

33、后现代舞的东方代表有哪两位?

答:武井慧洪信子

34、锅庄指什么?

答:围着圈歌舞

35、现代芭蕾的早期代表人物?

答:佳吉列夫福金尼金斯基

36、现代芭蕾的中期代表人物?

答:巴兰钦阿西顿

37、现代芭蕾的后期代表人物?

答:贝雅佩蒂罗宾思

38、谁是第一个在脚尖上翩翩起舞的的芭蕾明星?

答:玛丽塔里奥尼

39、“拉班舞谱”的创始人是谁?

答:鲁道夫拉班

40、舞蹈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41、胶州秧歌是哪个地区的舞蹈?

答:山东

42、浪漫芭蕾的处女作是什么?

答:《仙女》

43、中国古代舞蹈史上有几个舞蹈艺术发展高峰?

答:周代汉代唐代

44、中国最早学习欧美舞蹈的是谁?

答:晚清时期的裕容龄

45、中国新舞蹈的开拓者是谁?

答:吴晓邦

46、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类型有几种?

答:农耕文化型草原文化型海洋文化型农牧文化型绿洲文化型

47、蒙古族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答: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等

48、傣族有哪些民间舞蹈形式?

答:嘎光象脚鼓舞孔雀舞等

49、朝鲜族有哪些民间舞蹈?

答:农乐舞杖鼓舞扇子舞剑舞等

50、维吾尔族有哪些民间舞蹈?

答:塞乃姆多郎舞萨玛舞

51、芭蕾经历了哪几个历史时期?

答: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当代芭蕾舞大时期

52、“早期芭蕾”的三大改革家是谁?

答:玛丽卡玛戈玛丽萨莱让乔治诺维尔

53、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舞蹈作品?

答:《大武》、《灵星舞》、《盘鼓舞》

54、舞蹈有几种情感形态?

答:情绪型情感型情理型

55、舞蹈情感有几种样式?

答:外射式内敛式

56、舞剧结构有几种类型?

答:哑剧模式性格化模式交响模式风俗模式

57、舞蹈语言有几种组合方式?

答:重复对比平衡变化复合拟喻

58、舞蹈形体运动有几种规律?

答:节奏规律呼吸规律步伐规律

59、世界史上最早的舞谱是哪一部?

答:《德寿宫舞谱》

60、法国最早的皇家舞蹈学院是由谁建立的?

答: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61、现代芭蕾的早期代表作品是哪一部?

答:《春之祭》

62 、《春之祭》的编导是谁?

答:尼金斯基

63、《天鹅湖》的女主角叫什么?

答:奥杰塔

64、《天鹅湖》共有几幕?

答:四幕

65、芭蕾史上第一个高潮是哪个时期?

答:“浪漫芭蕾”时期

66、“现代芭蕾”的处女作是哪一部?

答:《仙女们》

67、现代舞的“倒地—爬起”的训练体系是谁发明的?答:多丽斯—韩芙丽

68、新疆地区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例举3个)

答: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

69、例举四个古典舞作品的名称?

答:《扇舞丹青》、《秦王点兵》、《垓下雄魂》、《春江花月夜》等等

70、第一部比较成功的电视多媒体舞蹈是哪一部?

答:《扇舞丹青》

71、《咱爸咱妈》的编导是谁?

答:肖燕英

72、桃李杯几年一届?

答:三年

73、二十世纪人类艺术三大巨匠?

答:斯特拉文斯基毕加索玛莎—格莱姆

74、在现代舞中第一个不用音乐的舞蹈家是谁?

答:玛丽—魏格曼

75、舞蹈创作的结构三要素?

答:时间空间样式

76、林怀民是哪个舞团的编导?

答:台湾“云门舞集”

77、《生命之舞》是哪位外国编导编的?

答:贝雅

78、例举一名俄罗斯著名的芭蕾舞女演员?

答:巴甫洛娃

79、例举毕季帕的三部作品?

答:《唐—吉歌德》、《舞姬》、《天鹅湖》(第三幕)

80、傣族的“孔雀舞”最初是由女子表演还是男子表演?答:男子

81、“多郎舞”是否可根据舞者的情况随意编排?

答:不可以,因为该舞有非常严谨的结构。

82、“现实主义舞蹈”是谁提出的艺术观?

答:吴晓邦

83、“Ballet”源于哪个国家的词源?

答:意大利

84、“一顺边”是源于哪个地域文化审美特征?

答:高原文化

85、“果谐”是哪个民族舞蹈表现样式?

答:藏族

86、“芦笙舞” 是哪个民族舞蹈表现样式?

答:苗族等

87、布农维尔是哪个国家芭蕾学派的创始人?

答:丹麦学派

88、我国建国以后第一部以少数民族民间舞故事为题材的舞剧是哪一部?答:召木屯与喃木偌娜

89、例举一种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名称?

答:赛乃姆、多郎

90、深受雕塑家罗丹赞誉的舞蹈家是哪一位?

答:尼金斯基

91、春江花月夜是谁的代表作?

答:陈爱莲

92、刀美兰的表演的《水》是哪个民族的?

答:傣族

93、阿细跳月是哪个民族的民间舞蹈?

答:彝族

94、梁山彝族把情歌称做什么?

答:阿惹妞

95、“毛古斯舞”是哪个民族的民间舞蹈?

答:土家族

96、美国三大现代舞技术体系中谁的体系在世界范围中影响最为深远?答:玛莎—格蕾姆

97、“积累编舞法”是哪位现代舞蹈家的编舞方法?

答:崔士—布朗

98、手足同边顺的动态是哪个民族的主要动态特征之一?

答:朝鲜族

99、“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是出自哪本古代书书籍?

答:《毛诗序》

编群舞,个人的动作、姿态、熟练,皆如文章的词藻,运用得好可以增分,运用得差则减分,然而无关乎大局,只是细微末节之事。大局者,似文章的段落,段落条理分明,层次有序,词藻虽不华美,仍有平易朴实的好处,未必全盘皆输。所以舞蹈的舞蹈队形之编排,比细节动机的引发,更为重要,先定舞蹈队形,再想舞之推演,为编群舞应该的步骤。

况且,舞蹈队形,可以纯粹在形式上考虑,不必问有什么意义,如文章起始,自然可以先拟个起承转合顺序,不必先想好内容是些什么,所以更可以优先想好。当然,在编舞过程中,因为对舞蹈动作的安排,而修正先定的舞蹈队形,更改舞蹈队形的排列,未尝不可。只是这是编舞的权变,而不是常态的步骤。

舞蹈队形的型态,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适合在跳舞时,每一个人都跳得差不多的舞;因为每个舞者分别跳自己的,与其它舞者少有交集,我们不访称为「独立式」。另一种舞者间彼此有关系,要经常配合,共同组合队形,我们可称为「组合式」。这两种之中,又有各种变形,兹将常见的分述如下:

一、独立式:这种群舞队形,几乎从头到尾不变,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A. 一字排列形:每个舞者面对观众一字排开,各跳各的,没有主从之分,这种队形,优点在人多壮声势,不过显然有些单调,是独立式的基本型。

人人人人人

B. 雁行式:中间的突出来,其它的依次退后些,如雁飞时的队形,舞蹈的动作也许仍相似,但是观众主观上认为中间突出的是主,其它是次,于是有了主次之分,只是这种主次之分,可以在舞蹈中轮换舞者,来消除其阶序;也可以变换成其它独立式舞队,使主次之分不明显。

人人

人人

C. 散点式:是一种平均分布的队形,然而其精神是在舞者每个人都同样重要,不分主次,所以前排不可以挡住后排,前排人数也多,所以也没有前排较重要的感觉。(许多街舞采这种方式)

人人人人

人人人

人人人人

D. 圆圈式:这是围着圈圈跳舞的方式,于现在多是镜框式舞台的情形下,已经很少见,然而民族舞蹈中,强调参与,而非给人欣赏的舞蹈,这却是非常多。○

独立式的舞群,强调每一个成员的平等性,每一个成员的表现,都让人注目,在欣赏这样的舞蹈时,每一个舞者都可以被视为主角,也同时可以被视为舞群中的一员,这样看似矛盾的说法,实在是因为每个人都重要,又每个人都与别人一样的现象造成的。

编这样舞队时的变化法,常见的有:

1. 动作轮流:虽然动作一样,但是时间不同,例如火焰之舞有一段一字排开轮流动作的安排。

2. 交换位置:是指舞者在舞蹈中互换位置,但是舞蹈队形基本不变,这种小插曲,可以多些变化,增加趣味性。

3. A、B、C三种队形穿插变化:舞蹈是时间艺术,可以在其中变换舞队的形式,这三种舞蹈队形性质近似,常有变换的情形。变成D的或许有,但是比较少见。

4. 还有一种轮流突出个人的,例如街舞有时会出现其它舞者皆退后,拍着手打拍子,一个人上前独秀舞技的情形。

5. 至于可不可以与组合式交互运用,变化更多的舞蹈队形呢?当然可以。

舞蹈构图的基本原理,必须从表现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塑造人物的形象出发,来选取适当的表现形式,安排和舞蹈动作相结合的空间运动线,而形成不断移动的舞蹈画面。舞蹈的空间运动线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不同线条所能引起人的审美情感的体验为其标准。以直线运动所形成的斜线和竖线,都能表现出强劲、有力的动势,横线则比较平稳、缓和,而有棱角的曲折线则给人一种游移跳荡和不安定的感觉;以曲线运动所形成的圆线、弧线和蛇形线,则能表现出流畅、圆润、柔和的情调。不过舞蹈队形画面的移动线的选取还要结合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变化的需要,所以,它并没有固定的程式。

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根据一般舞蹈创作中常用的构图方法和原则,把舞蹈移动线的使用,归纳了下面几句话:

"二四七、一零八,直斜圆曲相交插,

前后左右高中低,地面空中方位佳;

整齐对称黄金律,平衡统一多样化,

调和对比相结合,情景交融美如画。"

所谓"二四七、一零八"是舞蹈中常用的队形构图:二、四是两排或四排的横线和竖线的队形,七是曲折线的队形,一是一横排或一直排,零是圆弧形的构图,八是在舞台两侧呈八字形;

"直斜圆曲相交插"是舞蹈队形的流动变化要有各种线条的相间交错,不能一种线形的贯彻始终;

"整齐对称黄金律,平衡统一多样化,调和对比相结合,情景交融美如画。"就是要求舞蹈队形的移动变化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

总括来说,舞蹈构图应遵循以下四点原则:一、舞蹈构图要服从和适应舞蹈作品的内容的要求;二、舞蹈构图要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发;三、舞蹈构图要

衬托和展现舞蹈作品所规定的环境;四、舞蹈构图要符合艺术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

各种舞蹈体裁的构图

在我们论述各种舞蹈体裁的构图以前,首先要把舞台空间的平面的分区和立体的方位给以明确的划分。根据我国舞蹈界通常的舞台区的划分方法,把舞台分为九个区域,即:中、左、右;前、左前、右前;后、左后、右后。(如图一)把舞台的空间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和1至8个方位,即:1-一正前方,2-一右斜前方,3—正左方,4—右斜后方,r-一正后方,6-一左斜后方,7—正左方,8,左斜前方。(如图二)从舞台的平面来看,前区是表演的强区,能给观众较强烈的感受,后区是弱区,而中区相对来说比较中和;从中间与两侧相比较,中间是强区,两侧则稍弱。从舞台的立体空间来看,空中是强区,地面是弱区。从舞台的位置来看,中区和前区的交界线,即距舞台最前面五分之二或三分之一的地方,属于舞台的黄金线,是舞蹈表演最佳的地区。

先是藏舞,一般来说藏舞是专业艺校最先开的民间舞种课程,而且藏舞的剧目也很多

西藏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劳动对象不同,尤其是地理条件的差异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城镇和农村、农村和牧区、牧区和森林地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形体动作。就目前发掘和发现的古代舞蹈以及前藏、后藏、昌都、阿里西部地区藏族民间舞和古典舞分布的现状来看,真是多彩多姿,五光十色:

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

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

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曲的“囊玛”(内庭歌舞);

有踏地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圈舞);

有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旧称锅庄舞);

有圆润舒展,长袖翩翩,铃声震荡,粗犷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铃鼓舞;有羽锤翻飞,气吞山河的“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和“卓谐”(前藏腰鼓舞);

有配合剧情表演、自成一体的藏戏性格舞蹈;有伴合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勒谐”哑剧性系列舞“羌姆”(俗称“跳神”);

以及稀世罕见,古香古色,具有西域风味的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等等。

从动律上看,既有“舞靴”,又有“舞袖”;

从韵律上讲,既有“圆滑风”,又有“顿挫风”,既有“点”的强烈音响,又有“线”的圆曲流动,呈现出同一民族不同形态的多风格特征。

因此,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并非溢美之词,而是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真实写照。尽管藏舞千姿百态,品种繁多,但若从它的纵轴和横面关系上综合考察,仍大体上可归结为:“四系”、“四类”和“多品种”、“多风格”。

“四系”,即民间、宗教、戏曲、宫廷。

“四类”,即民间舞果谐、堆谐、果卓、康谐等;宗教舞羌姆、祭祀舞、贡嘎尔鼓舞等;戏曲舞拉姆、格萨尔、希荣仲孜等;宫廷舞供云乐舞(嘎尔)等。

然而,在多品种舞蹈中,即使是同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各地也有不同的跳法和表演程序,

呈现出同形式舞蹈的多风格特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又可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找出传统藏舞中每个类型的内在联系及其共同的形态特征,归纳起来综合分析,得以一个比较系统而概括的认识。

藏舞的特点

在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然后是东北秧歌,这个是汉族舞,要求表情韵味比较到位、相对藏舞来说稍微会难表现点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然后是蒙族。这个比较大气、豪迈。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蒙古族舞蹈产生于民间,然后搬上舞台。以久负盛名的"筷子舞"为例,它原先

是鄂尔多斯的民间舞蹈,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筷子舞自娱性很强,由坐式表演,逐步发展为边蹲、边站、边走、边巧妙自如地打击自己身体,变化不同画面的舞蹈形式,从而真切地抒发了牧民热爱生活,乐观欢快的性格和感情。发源于科尔沁草原的安代舞是群众性的民间舞蹈。它动作简捷明快,歌声流畅自然,由众人边唱边舞,气氛和谐而热烈。安代舞最初是由萨满教巫者领唱,众人齐唱齐舞,用以医治病人,所以早期安代舞的歌词有宗教色彩。解放后,安代舞越来越生活化,成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也常常搬上舞台。由于简单易学,参加者很快融为一体,深受旅游者的喜爱。

然后是胶州秧歌,是山东秧歌的一种,属于汉族舞。《一片绿叶》这个剧目可以去看下

胶州秧歌体态动律的基本特征和动律特点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的延伸感。如:丁字拧步向前,上推扇,身旁转扇;丁字拧步后退,跨旁转扇,遮羞横拉扇,就表现丁字拧步的“抻”。因为换脚拧步过程快,姿态形成过程慢,因此在上推扇时,把韧劲推向身体各部位,从脚到膝、腰、肩、头、双肩、指间,直到神经末梢,展现给观众的是肢体渐渐伸展,给人一种神韵丰厚饱满之感。“拧”:是指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脚下的“拧”作为动作的发力点,使胶州秧歌形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力上。“碾”的律动特点,在舞蹈动作上,主要呈现在脚部。如丁字拧部、提拧部、丁字三部等。这些脚步动作,舞动时,由于先内侧后外侧的碾转同时膝部则以先开后关、或先合后开的转动及脚步一关一开的快速变化,又由于舞者大腿与膝内侧拧动抬起时,支撑着主力腿的脚跟提起,而动力腿下踩时,主力腿又有控制地向外侧拧动落脚跟、再落脚的边缘,从而使其动作呈现了“碾”的律动特征,同时呈现出另一种重抬轻落的力度美感。胶州秧歌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在一个“扭”字上,所谓“扭”是动力脚脚掌和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从而波及腰和上身各部位的扭动而形成的,形成流动中“三道弯”曲线特征,也和原来舞蹈踩矮跷有直接关系。“韧”是在流动的动作变形中,表现出的一种力的性格,是通过小臂的绕8字,手推翻碗的有机配合,训练了身体上下的协调性和内在控制身体的能力,给人以不间断的里的延伸美感。“拧、碾、扭、韧、抻”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身体各部按一定次序,依次向上下同时进行,构成统一和谐的运动,它形成收与伸、强与弱极鲜明的对比动感特点,是舞蹈生动细腻,更具魅力。胶州秧歌调动全身各部位“拧、碾、扭、韧、抻”,使女性演员的舞蹈动作重抬(抬起来较快)、落轻(脚落地而轻)、走飘(扭动运行飘逸),活动起来扭断腰。

过后是维族,维族跳起来很好看,如果说要简单的话就尽量选择一些转圈比较少的剧目跳,维族用腰和转圈比较多。

风格与特点由于新疆南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不同,使维吾尔族各种舞蹈既有共同的风格,又有不同的地区特色。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其特点还表现在:①膝部连续性的微颤或变换动作前瞬间的微颤,使动作柔美,衔接自然。②旋转快速、多姿和嘎然而止。各种舞蹈形式的旋转,均各具特色,通常在舞蹈的高潮时作竞技性旋转。③音乐伴奏多用切分音、符点节奏,弱拍处常给以强奏的艺术处理,用以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色彩。

然后是朝鲜族。看似很简单,却是最不好跳出味道来的舞蹈

朝鲜民族——朝鲜族民间舞蹈——鹤的心态在民间舞蹈中体现朝鲜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朝鲜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潇洒典雅的风韵——崇鹤心态的体现

鲜族民间舞蹈中有各种不同的节奏类型,细腻又具有跳跃感的12/8拍是主要的节拍型之一。人们还把不同节拍形成的节奏型称作“长短”,如“古格里长短”“他令长短”等。长短一词,是朝鲜语中形容乐舞的特有名词,包括有:节奏、节拍、速度、风格等含义。每种“长短”都有特定的鼓点与敲击方法,都有与它相应的特定舞蹈动作。而且舞者呼吸与“长短”相吻合中、与乐手默契交流,随着“长短”流畅地进行,其表演才能充分体现出朝鲜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味。朝鲜族民间舞蹈富有艺术性,舞姿优美,技艺精湛,深受人们称赞。

还有傣族,这个比较容易上手,音乐也好掌握,

傣族舞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侧。

旁一位手:双手手腕蛇回来,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在大腿2侧。

后一位手:双手放在臀部后面,不能*在一起,稍稍分开,手不能离身体太远,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

侧一位手:双手放在身体的一册,和一位手差不多。

基本动律:

1正面起伏:重拍向下沉,慢慢的沉,向下走的要均匀,脊椎要垂直,蹲的时候不能前侵也不能后仰,脊椎对着脚后跟下沉,向上提的时候慢慢的,跟下垂一样!

2旁边起伏:下沉的时候出右垮,双膝向下弯,左膝*住右脚的膝盖,上身向左比出,头向右看,反方向动作,出左垮,右脚点地向左腿*,这个时候左腿是主力腿,重心都在左腿上,出垮的时候上身不能前侵后仰,保持正直,顶出右腰,头往左看。

3脚部的正步起伏:当身体下沉的时候都有个抬腿,勾回来的时候膝盖不能向前顶(因为傣族舞蹈穿的是桶裙)向前会很难看,一定要垂直向后踢腿,而且是勾脚,每当踢起时都要迅速,动作要做的干净,还要带有呼吸!当腿向后踢的时候上身有点左右起伏,不能直直的起伏!当起左腿的时候,出右垮,起右腿的时候出左跨,这个动作在傣族舞中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苗族、彝族、侗族、瑶族、羌族、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海阳秧歌。等等、、

就看你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了

傣族和维族都比较普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