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证据

循证医学证据
循证医学证据

首都医科大学

写在课前的话

循证医学是基于证据的医学,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兴起最权威的一种医学研究方法,是评价药物疗效最科学、最公正的方法,因此能得出真正值得患者信赖的用药依据。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掌握循证医学的定义、实施步骤、几个研究实验的结论,了解临床指南、严格评价证据、应用证据时需要考虑的方面、Loeb氏医学法则。

一、概述

(一)定义

循证医学指慎重、准确、明智地运用当前获得的最有利的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及患者的价值和愿望,为患者制定最佳的诊疗措施。

(二)实施步骤

1.提出问题(Question formulation):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找出要解决的问题;

2.搜寻证据(Evidence search):根据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

3.明辨是非(Critical appraisal):对文献进行严谨评价和判断;

4.恰当运用(Evidence application):合理应用最恰当、最有力的证据;

5.评估结果(Outcome evaluation):采取最适宜的诊断方法,估计预后,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三)证据来源

1.数据库;

2.网站;

3.期刊和专著

(1)Cochrane图书馆:通过查询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297622.html,可免费获取Cochrane系统的评价摘要;

(2)NGC:美国的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是一个提供临床实践指南和相关证据的功能完善的数据库,至今已有将近900个指南,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297622.html,,权威的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如Medline等;

(3)中国循证医学/ Cochrane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297622.html,。

(四)面临问题

1.片面性,不客观,如证据多由厂家提供;

2.把某些证据当指南;

3.证据与患者具体情况不符;

4.对同一问题不同实验得出结论的矛盾之处,无明确解释。

(五)临床指南

临床指南是系统发展的陈述和建议,是医务人员给予患者适当诊疗的指南。因此,它是把大量的医学知识转为规范和应用的一种形式。

举例说明:

1.关于预防血栓栓塞的建议:2006ACC/AHA房颤治疗指南(1)Ⅰ类所有房颤患者,除孤立性房颤或有禁忌症的患者,均建议进行抗血栓治疗,预防血栓栓塞(证据级别:A);

(2)应根据患者发生脑卒中与出血的绝对危险性、个体相对危险性和实际获益,选择抗血栓药(证据级别:A);

(3)除非有禁忌症,卒中高危而没有机械性心脏瓣膜的患者,应当长期口服维生素K

拮抗剂,INR目标值为2.0~3.0;

(4)房颤患者卒中高危的相关因素包括血栓栓塞病史(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体循环栓塞)和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证据级别:B);

(5)具有多个中度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5岁、高血压、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射血分数≤35%,缩短分数<25%)和糖尿病(证据级别:A);

(6)治疗初期应至少每周监测1次INR,待稳定后,至少每月监测1次(证据级别:A);

(7)低危或口服抗凝禁忌症的患者,建议应用阿斯匹林81~325mg/d替代维生素K 拮抗剂(证据级别:A)

(8)有机械性心脏瓣膜的房颤患者,应当根据瓣膜类型而确定抗凝目标值,INR至少为2.5(证据级别:B);

(9)心房扑动患者的抗血栓治疗与房颤患者相同(证据级别:C)。

2.大型研究(高血压较多)

(1)ALLHAT;(2)ELSA;(3)VALUE;(4)HOPE;(5)INVEST;

(6)STONE;(7)PEACE;(8)ASCOT-BPLA;(9)ACCOMPLISH;(10)ONTARGET;

(11)ACTION;(12)JMIC-B;(13)PERFECT;(14)SYST-EUR;(15)CAMELOT;

(16)INSIGHT;(17)ARES;(18)ASCOT;(19)FEVER;(20)CHIEF;

3.2009ACC

(1)SYNTAX(介入);(2)HORIZONS;(3)PROTECT AF;(4)GENIUS-STEMI;

(5)SPIRIT II;(6)ESTROFA-2;(7)ACTIVE(抗栓抗凝);(8)EARLY ACS;

(9)REVERSE(CRT与药物);(10)JUPITER(血脂);(11)AURORA;(12)Eprotirome;

(13)OMEGA;(14)TALENT(高血压);(15)STICH(心衰诊治);(16)FIX-HF-X;

(17)PRIMA;(18)HF-ACTION;(19)Pre-RELAX-AFH

(六)争议1.ACCOMPLISH试验:其结果动摇了噻嗪类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首选地位;

2.ONTARGET试验:其结果提高了ARB在治疗中的地位;

3.TRASCEND和PROFESS试验:对ARB类药物在心血管病防治的作用提出质疑,进一步稳固CCB和ACEI的地位;

4.而ADVANCE 和ACCORD试验:结果的发布震撼了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治疗界,怀疑强化降糖无益,甚至有害;

5.CHARM替代试验:坎地沙坦比安慰剂能显著降低血压,但心肌梗死增加36%;

6.SCOPE试验:与安慰剂相比,坎地沙坦使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增加10%;

7.LIFE试验:氯沙坦组降低小脉压的效果比阿替洛尔组好(相差1.7mmHg),但ARB 未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8.RENAAL试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氯沙坦有肾保护作用,但未降低心血管死亡率,而30%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二、研究举例

(一)INSIGHT试验

1. INSIGHT试验是一项在欧洲进行的双盲、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该研究对6321例高危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利尿剂的疗效。

2.结果:硝苯地平控释片(1次/d)与常规抗高血压一线治疗的疗效相似,血压得到平稳持续的控制,且避免了短效CCB所导致的交感神经激活风险。

3.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5%。

并非所有CCB降压效果都有利于心脏,右图为INSIGHT、ACTION、STOP、ALLHAT等的比较。黄色的区域表示降压效果不明显,比如说INSIGHT、ACTION全在黄色区,与前面所述结果互相矛盾。统计方法、观察者、观察对象、入选对象不同,其结果也不同。见右图。

(二)ACTION研究

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硝苯地平控释片安全性良好,一级终点(全因死亡和心梗)并未增加,且致残性卒中发生的危险下降了22%(P=0.10)。虽然有效性的一级终点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但二级终点中顽固性心绞痛、心衰、致残性卒中、冠脉造影及冠脉旁路移植(CABG)均减少,其中冠脉造影减少18%(P<0.01),CABG减少21%(P=0.0021)。

2.结论

(1)CCB硝苯地平控释剂与安慰剂相比,对标准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是安全的,但对血压正常的患者效果不明显,仅对血压升高的患者有效。

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显著增加心率。见左图。

(2)静息心率过快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未能减少死亡及心肌梗死,见下图

3.日本多中心心血管疾病研究-B(JMIC-B)

(1)观察了硝苯地平控释片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伴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2)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患者因心绞痛住院率显著低于ACEI组(P=0.013);

(3)本研究中,需住院治疗的心绞痛以冠脉造影为依据,其发生率与冠脉内壁出现新损伤或旧损伤进展呈正相关,而这两项指标在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均显著低于ACEI组(分别为P=0.042和P=0.028);

(4)使用冠脉定量分析比较硝苯地平组和ACEI组的冠脉腔直径变化发现:最小的冠脉腔在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无显著改变,而在ACEI组显著减小(t检验P=0.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

(5)JMIC-B心梗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硝苯地平控释片可以通过抑制冠脉粥样硬化进展,从而更有效地预防有心梗史的患者因心绞痛住院治疗。

4.AVLIANT研究联合用药组结果与Val-HeFT和CHARM-added研究结果不一致,主要原因:

(1)疾病的状态不同:如急性心梗后与慢性心衰;

(2)用药方法不同:VALIANT研究是同时用药,而心衰研究是在先前ACEI使用基础上加用ARB,同时用药不会产生ACEI治疗中的血管紧张素逃逸现象,从而发挥协同作用;

(3)意义Val-HeFT研究的意义在于对心衰治疗,当ACEI无法耐受时可以选用ARB,VALIANT研究意义就在于对心梗后的治疗中,缬沙坦和ACEI达到了更好保护心脏的作用;

"VALIANT研究不仅是单纯心衰的临床试验,更重要的是急性心梗合并心衰的临床试验,说明了ARB(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

5.2001年Morgan比较了ACEI、β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和利尿剂控制高血压的作用:

(1)钙拮抗剂和利尿剂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明显优于ACEI和β受体阻滞剂;

(2)服用氨氯地平或赖诺普利的糖尿病和血糖正常的患者,比氯噻酮组发生心衰的几率大;

(3)与服用氯噻酮者比较,服用氨氯地平的空腹血糖损害的患者发生致命性冠心病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几率更高(高73%);(4)氨氯地平等CCB改善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是通过阻断N-型Ca2+通道,从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5)硝苯地平控释片未能改善左室肥厚,可能是由于缺乏N-型Ca2+通道的阻断作用,而不能抑制伴随的血压降低,而出现反射性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6)对于伴随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应选择能阻断N-型Ca2+通道的CCB,如氨氯地等。

(三)PEACE

1.强化治疗(阿司匹林+Beta阻滞剂+他汀)的稳定冠心病患者,加用ACEI群多普利与安慰剂相比没有进一步获益;

2.CAMELOT;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297622.html,B络活喜与强化治疗(阿司匹林+Beta阻滞剂+他汀)且血压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能进一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优于ACEI依那普利和安慰剂;

4.颈动脉超声证实,络活喜明显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IMT)。

(四)UKPDS (The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1.虽然在UKPDS研究中没有观察到强化治疗组心血管事件的显著降低,但对所研究人群的流行病学分析却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与大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增高显著相关。该研究中强化治疗组与普通治疗组之间血糖控制的水平差距不大(两组间HbA1c相差0.9%)或强化治疗组的血糖水平控制的不够低,而使得强化血糖控制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没有被显现出来。此外,因UKPDS所研究的人群均为新发生糖尿病、相对年轻和没有明显心血管病变者,该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所导致的用于进行有效的统计学分析的心血管事件数偏少,也是人们试图解释阴性试验结果的另一个原因。但在对UKPD人群的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在预测心血管事件的能力上,血糖的排位在血脂、血压和吸烟之后。UKPDS研究的受试者存活率为56%。研究结束1年后原试验中强化降糖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之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已不存在。10年随访结束后,原强化降糖组患者的糖尿病终点降低9%(P=0.04),微血管事件减少了24%(P=0.001),心肌梗死减少15%(P=0.01),全因死亡率降低13%(P=0.007),其中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者中,任何糖尿病相关性终点事件减少21%(P=0.01),心肌梗死减少33%(P=0.005),全因死亡率降低27%(P=0.002),而UKPDS35(2000年)则发现,血液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每降低1%,心血管死亡率就降低14%,糖尿病相关死亡降低21%。

2.新临床试验结果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启示:UKPDS的随访研究再次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相关的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死亡;无论是在初诊的UKPDS 人群还是在处在糖尿病病程晚期的ADVANCE、ACCORD和VADT人群,短期的强化血糖控制(

3.5~11年)并没有明显改善心血管病变。

3.举例说明

(1)DIGAMI-1(1997年)对6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的对照试验发现,1年后胰岛素强化降糖组(HbA1C达到7.1%)组比常规降糖处理组(HbA1C达到7.9%)死亡率降低28%。其结果表明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应该强化降糖治疗;

(2)ACCORD试验确定了对伴有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的高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的有害性;这种有害性或源于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的过快或过低,对无心血管病或HbA1C 较低者,强化降糖可能有效。

4.结论

(1)早期为了验证降低血压和降低胆固醇能够减少心血管发病率,而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所设计的HOPE和4S研究一致;为了验证UKPDS试验中,所产生的"强化血糖控制组血糖控制的实际水平,距离正常血糖水平差距较大,可能是没有观察到大血管病变临床终点改善的原因"的假设;ACCORD试验的强化血糖控制目标设定在正常血糖(HbA1c<6%);至于强化组血糖下降的速度,则符合糖尿病指南和国际共识关于血糖尽早达标的建议;虽然该试验中强化降糖组患者死亡人数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但死亡率与其他的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预计的死亡率相比,降低较为明显;

(2)这些临床试验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终点上的阴性结果,并没有排除高血糖不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病因。在体外和体内的研究均显示,高血糖可以导致糖尿病患者和试验动物大血管内皮功能和结构的改变;高血糖所导致的氧化应激可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因此,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讲,高血糖对大血管有损害的证据,是肯定的;高血糖本身不是2型糖尿病人群中与冠心病相关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3)严格控制血糖也不能降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原因:三个临床试验中强化血糖控制组与标准治疗组的主要终点,即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虽然在ACCORD试验中观察到强化血糖控制组非致死性心梗发生的风险,显著低于标准治疗组,但因是亚组分析的结果,只能提示强化血糖控制可能对减少非致死性心梗有利,尚不能定论;从试验的主要终点结果角度讲,这三个试验的结果均为阴性结果,即没有为"降低高血糖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风险的降低相关"的科学假设提供确凿的证据;严格控制血糖的主要目标仍是为了减少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

(3)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声明:

2008年完成的ADVANCE和VADT,显示强化血糖控制并不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ACCORD研究由于发现强化血糖控制组的受试者死亡率升高,而提前结束了关于血糖控制的研究。这些发现,使重新审视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建议,并在2009年新年伊始发表声明。造成ACCORD强化组死亡率增加的原因可能包括严重低血糖发生率的增加、胰岛素、TZD等药物及药物的联合应用增加,体重增加,以及过于激进的强化治疗方案,而并非仅与A1c相关。强化血糖控制对于心血管获益的证据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最为充分。2型糖尿病病程较短,并且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疗效也比较显著。相反,强化血糖控制的潜在风险在糖尿病史很长,具有严重低血糖病史,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和老年、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中可能超过所带来的益处。到目前为止,<7%的A1c目标仍然是合理的。声明提倡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对糖尿病病史较短,预期寿命长且没有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将A1c 目标定为<7%或更低;对于有严重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较短,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严重,存在多种合并症或糖尿病病史很长的患者,应适当放宽血糖控制标准。

2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多为数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体,为了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应该严格按照指南的要求,在药物治疗上全面落实经循证医学研究,肯定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基本措施,即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主的调脂治疗、降压治疗、抗凝治疗和降糖治疗。

(五)老年高血压

1.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程度,INDANA荟萃了1670例80 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结果,其结果显示:采用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脑卒中发生率降低了34%,主要心血管降低了22%,心力衰竭降低了39%,但是总死亡率却增加了6%。荟萃分析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前瞻性研究解答了更多的疑问;

2.2008年HYVET(The HYpertension in the Very Elderly Trial)研究的结果:该研究以80 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试验对象(共3845例),一组采用药物干预(利尿剂+ACEI),另一组使用安慰剂。药物治疗组的血压比安慰剂组多降低15/6mmHg,其血压平均降至142.5/80.1mmHg,而临床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普遍降低,总死亡率也降低21%。

3.老年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时的降压目标及药物选择

(1)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130/80mmHg。如无禁忌症,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于血压难以控制的冠心病患者,可使用长效钙拮抗剂(CCB),对于稳定型心绞痛伴心力衰竭的患者,可选择非洛地平缓释片及氨氯地平;

(2)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血压控制的目标为≤130/80mmHg。可选用ACEI、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治疗,如果不能使血压达标,可加用血管选择性较高的二氢吡啶类CCB 非洛地平缓释片及氨氯地平;

(3)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宜使用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对于持续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CCB有助于控制心率;

(4)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 。ARB或ACEI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糖代谢、减少尿微量蛋白作用,有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应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首选药物。长效CCB对代谢物无不良影响,也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5)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密切相关,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尽量减少蛋白尿。为达到降压目标,常需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包括襻利尿剂。首选ARB或ACEI治疗用于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减少终末期肾病;

(6)老年高血压合并卒中:急性脑梗死72h内降压治疗应慎重,现有指南建议血压过高(收缩压>200mmHg)时或病情稳定后再进行降压治疗,收缩压如需降至<180mmHg,24h的降压幅度应<15%。急性脑出血收缩压>180mmHg时,应给于降压治疗,目标血压为160/90mmHg。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应评估脑血管病变的情况,如无禁忌症,在保障脑供血的前提下,初始治疗可选择一种降压药或联合应用降压药,逐步将血压控制在较理想水平(<130/80mmHg)。伴有双侧颈动脉≥70%狭窄时降压治疗应慎重(收缩压一般不应<150mmHg)。

某老年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收缩压210mmHg)入院后给予的治疗,错误的是()窗体顶端

A. 入院立即降收缩压至160mmHg

B. 降压时,应评估脑血管病变的情况

C. 在保障脑供血的前提下,初始治疗可选择一种降压药或联合应用降压药,逐步将血压控制在较理想水平

D. 如伴有双侧颈动脉≥70%狭窄时降压治疗应慎重

窗体底端

循证医学证据来源及获取

循证医学证据来源及获取 繁忙的医疗工作与繁杂的循证过程的矛盾,如何解决? 要实践循证医学必然需要检索证据。但循证医学问世至今,临床医生最常反映的实践循证医学的障碍多数与检索有关,如:时间不够、证据资源缺乏、检索知识和技能不足、证据强度不够以及证据太多等。加上评价技能不足、没有循证实践氛围等相关因素,多数临床医生在需要解决临床问题时仍选择翻阅传统教科书和咨询有经验的专家。面对海量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始文献、层出不穷的各种数据库,即使有一定的检索经验,也未必能一帆风顺地循证解决临床问题。以下内容将从循证医学证据分类、分级,证据资源的类型,相关数据库介绍、检索思路和步骤、实践举例等几方面,介绍临床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借助现有条件,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可靠的临床证据用于解决床问题。 一、循证医学证据 循证医学中的“证”就是对临床研究的文献,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评价获得的新近的最真实可靠且有临床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临床研究证据主要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核心,临床医生要想从海量的医学信息中快速准确的获取循证医学的证据,必须依赖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类分级,以及对循证医学证据资源的认识是获取证据的基础。(一)证据的分类 临床研究证据种类繁多,根据研究和应用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划分。 1.按研究问题的不同分类 按临床研究问题类型分为,病因临床研究证据,诊断临床研究证据,预防临床研究证据,治疗临床研究证据,预后临床研究证据。 2..按照研究方法分类 临床研究证据分为原始研究证据和二次研究证据。 原始研究证据是直接在受试者中进行单个有关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试验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的结论。 原始研究的设计方法分为:观察性研究(未向受试者施加干预措施)和试验性研究(给予受试者一定的干预措施)。观察性研究主要采用的设计类型包括: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调查,描述性研究,病例系列和个案报道,试验性研究主要采用的设计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二次研究证据是指全面的收集某一问题的全部原始证据,进行评价、整合处理、分析最终结果后所得出的结论。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工后得到的更高层次的证据。主要包括: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SR),临床实践指南(cinical practice guideines,CPG),临床决策分析(cinical decision analysis),临床证据手册(handbook of cinical evidence),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实践参数(practice parameter)。 (二)循证医学证据的级别 循证医学问世以来,其证据质量先后经历了“老五级”、“新五级”、新九级和GRADE 四个阶段。前三者关注设计质量,对过程质量监控和转化的需求重视不够;而GRADE关注转化质量,从证据分级出发,整合了分类、分级和转化标准,它代表了当前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类分级的国际最高水平及意义。目前,包括WHO和Cochrane协作网等在内的28个国际组织、协会已采纳GRADE标准。为便于掌握证据级别,以下简要介绍这四个不同分级。1.老五级:治疗研究证据依据质量和可靠程度大体可分为如下以下五级:

1.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分级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 I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1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2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 II-3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 III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英国的国家医疗保健服务部(National Health Service) 使用另外一套以字母标识的证据分级体系。上面的美国式分级体系仅适用于治疗获干预。而在评价诊断准确性、疾病自然史和预后等方面也需要多种研究提供证据。为此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提出了另外一套证据评价体系,可用于预防、诊断、预后、治疗和危害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评价: * A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在不同群体中得到验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队列研究、全或无结论式研究、临床决策规则; * B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生态性研究、结果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是A级证据的外推得出的结论; * C级证据:病例序列研究或B级证据外推得出的结论;

* D级证据:没有关键性评价的专家意见,或是基于基础医学研究得出的证据。 总的来说,指导临床决策的证据质量是由临床数据的质量以及这些数据的临床“导向性”综合确定的。尽管上述证据分级系统之间有差异,但其目的相同:使临床研究信息的应用者明确哪些研究更有可能是最有效的。 此外,在临床指南和其他著述中,还有一套推荐评价体系,通过衡量医疗行为的风险与获益以及该操作基于何种证据等级来对医疗行为的医患沟通作出指导。以下是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推荐评价标准: * A级推荐: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告讨论该医疗行为; * B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 * C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近,无法进行一般性推荐。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些个体性考虑; * D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的潜在风险超过潜在获益;临床医生不应该向无症状的患者常规实施该医疗行为; * I级推荐:该医疗行为缺少科学证据,或证据质量低下,或相互冲突,例如风险与获益无法衡量和评估。临床医生应当帮助患者理解该医疗行为存在的不确定性。

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EBM证据的分级 循证医学问世近20年来,其证据质量先后经历了“老五级”、“新五级”、“新九级”和“GRADE”四个阶段。前三者关注设计质量,对过程质量监控和转化的需求重视不够;而“GRADE”关注转化质量,从证据分级出发,整合了分类、分级和转化标准,它代表了当前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类分级的国际最高水平,意义和影响重大。目前,包括WHO 和Cochrane 协作网等在内的28 个国际组织、协会已采纳GRADE 标准,GRADE同样适用于制作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及指南。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采用GRADE 标准制定甲型流感H1N1指南。 老五级证据 级别内容 Ⅰ级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RCT后作出的系统评价或Meta 分析结果;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Ⅱ级单个大样本的RCT结果。 Ⅲ级设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Ⅳ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 级别临床研究结论可靠性 Ⅰ级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 析 最可靠 Ⅱ级单个样本量足够的RCT 可靠性较高,建议使用 Ⅲ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非RCT)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采用 Ⅳ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可靠性较差,可供参考Ⅴ级个人经验和观点可靠性最差,仅供参考

证据金字塔

证据质量定义 高质量进一步研究也不可能改变该疗效就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中等质量进一步研究很可能影响该疗效就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 低质量进一步研究有可能影响该疗效就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该评估结果很可能改变 极低质量任何疗效评估结果很不确定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GRADE证据质量分级方法中,无严重缺陷的随机对照试验成为高质量证据,无突出优势或有严重缺陷的观察性研究属于低质量证据。 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 可能降低证据质量的因素可能增加证据质量的因素 研究的局限性效应值很大

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分级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分级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 I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II-1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II-2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II-3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III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英国的国家医疗保健服务部(National Health Service) 使用另外一套以字母标识的证据分级体系。上面的美国式分级体系仅适用于治疗获干预。而在评价诊断准确性、疾病自然史和预后等方面也需要多种研究提供证据。为此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提出了另外一套证据评价体系,可用于预防、诊断、预后、治疗和危害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评价:* A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在不同群体中得到验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队列研究、全或无结论式研究、临床决策规则;* B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生态性研究、结果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是A级证据的外推得出的结论;* C级证据:病例序列研究或B级证据外推得出的结论;* D级证据:没有关键性评价的专家意见,或是基于基础医学研究得出的证据。总的来说,指导临床决策的证据质量是由临床数据的质量以及这些数据的临床“导向性”综合确定的。尽管上述证据分级系统之间有差异,但其目的相同:使临床研究信息的应用者明确哪些研究更有可能是最有效的。此外,在临床指南和其他著述中,还有一套推荐评价体系,通过衡量医疗行为的风险与获益以及该操作基于何种证据等级来对医疗行为的医患沟通作出指导。以下是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推荐评价标准:* A级推荐: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告讨论该医疗行为;* B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 C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近,无法进行一般性推荐。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些个体性考虑;* D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的潜在风险超过潜在获益;

循证医学基本特征

折叠循证医学的基本特征 1、将最佳临床证据、熟练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这三大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寻找和收集最佳临床证据旨在得到更敏感和更可靠的诊断方法,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案,力争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结果。掌握熟练的临床经验旨在能够识别和采用那些最好的证据,能够迅速对患者状况作出准确和恰当的分析与评价。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要求根据患者对疾病的担心程度、对治疗方法的期望程度,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并真诚地尊重患者自己的选择。只有将这三大要素密切结合,临床医师和患者才能在医疗上取得共识,相互理解,互相信任,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重视确凿的临床证据这是和传统医学截然不同的。传统医学主要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遵从上级或高年资医师的意见,参考来自教科书和医学刊物的资料等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显然,传统医学处理患者的最主要的依据是个人或他人的实践经验。 主要区别 传统医学并非不重视证据,更不是反对寻找证据。实际上传统医学十分强调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在实践中善于寻找证据,善于分析证据和善于根据这些证据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但传统医学强调的证据和循证医学所依据的证据并非一回事。在传统医学的模式下医师详细询问病史、系统作体检,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力求从中找到有用的证据——阳性发现;医师试验性地应用治疗药物,观察病情的变化,药物的各种反应,从而获取评价治疗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可行的证据。 利用这些证据,临床医师可以评估自己的处理是否恰当。如果效果不理想,则不断修正自己的处理方案。在实践中临床医师从正反两方面的经历中逐渐积累起临床经验,掌握了临床处理各种状况的方法和能力。这种实践仍然应该受到鼓励,这种个人的经验仍然值得重视,但此种实践存在局限性,不可能满足现在的临床活动的需求,因为它所反映的往往只是个人或少数人的临床活动,容易造成偏差,以偏概全。 一些新的药物或治疗方法由于不为临床医师所了解而得不到应用;一些无效或有害的治疗方法,由于长期应用已成习惯,或从理论上、动物实验结果推断可能有效而继续被采用。例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仍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中用来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因为在理论上该药扩张动脉和静脉的作用,有助于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也证实,此种作用的确可以产生有益的短期效应。但长期临床研究表明,这类药物会增加病死率,不宜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治疗。 理论上可能有效或动物实验中提示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不必定也会在临床上产生有益的治疗效果。同样是上面提到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但理论上是恰当的,因为此类药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的灌注状态,对缺血或损伤的心肌有益;而且动物实验中也证实实验性心肌梗死动物的状况可获改善,甚至可减少死亡率。但在临床试验中已充分证实,急性心肌梗死后应用这类药物反而增加病死率。因此,一种治疗方法的实际疗效,必须经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验证,仅仅根据个人或少数人的临床经验和证据,是不够的。

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分级

1.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 I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1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2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 II-3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 III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英国的国家医疗保健服务部(National Health Service) 使用另外一套以字母标识的证据分级体系。上面的美国式分级体系仅适用于治疗获干预。而在评价诊断准确性、疾病自然史和预后等方面也需要多种研究提供证据。为此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提出了另外一套证据评价体系,可用于预防、诊断、预后、治疗和危害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评价: * A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在不同群体中得到验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队列研究、全或无结论式研究、临床决策规则; * B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生态性研究、结果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是A级证据的外推得出的结论; * C级证据:病例序列研究或B级证据外推得出的结论; * D级证据:没有关键性评价的专家意见,或是基于基础医学研究得出的证据。 总的来说,指导临床决策的证据质量是由临床数据的质量以及这些数据的临床“导向性”综合确定的。尽管上述证据分级系统之间有差异,但其目的相同:使临床研究信息的应用者明确哪些研究更有可能是最有效的。 此外,在临床指南和其他著述中,还有一套推荐评价体系,通过衡量医疗行为的风险与获益以及该操作基于何种证据等级来对医疗行为的医患沟通作出指导。以下是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推荐评价标准: * A级推荐: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告讨论该医疗行为; * B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

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证据的分级 循证医学问世近20年来,其证据质量先后经历了“老五级”、“新五级”、“新九级”和“”四个阶段。前三者关注设计质量,对过程质量监控和转化的需求重视不够;而“”关注转化质量,从证据分级出发,整合了分类、分级和转化标准,它代表了当前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类分级的国际最高水平,意义和影响重大。目前,包括和协作网等在内的28 个国际组织、协会已采纳标准,同样适用于制作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及指南。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采用标准制定甲型流感H1N1指南。 老五级证据 级别内容 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后作出的系统评价或分析结果;大Ⅰ级 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Ⅱ级单个大样本的结果。 设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Ⅲ级 队列研究。 Ⅳ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 Ⅴ级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 可靠性排序 级别临床研究结论可靠性

Ⅰ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或分析最可靠 可靠性较高,建议使Ⅱ级单个样本量足够的 用 有一定的可靠性,可Ⅲ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非) 以采用 可靠性较差,可供参Ⅳ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 考 可靠性最差,仅供参Ⅴ级个人经验和观点 考

证据金字塔

证据质量定义 高质量 进一步研究也不可能改变该疗效 就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中等质量进一步研究很可能影响该疗效就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 低质量进一步研究有可能影响该疗效就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该评估结果很可能改变 极低质量任何疗效评估结果很不确定 证据质量分级 证据质量分级方法中,无严重缺陷的随机对照试验成为高质量证据,无突出优势或有严重缺陷的观察性研究属于低质量证据。

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分级

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分级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 I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1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2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 II-3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 III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英国的国家医疗保健服务部(National Health Service) 使用另外一套以字母标识的证据分 级体系。上面的美国式分级体系仅适用于治疗获干预。而在评价诊断准确性、疾病自然史和预后等方面也需要多种研究提供证据。为此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提出了另外一套证据评价体系,可用于预防、诊断、预后、治疗和危害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评价: * A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在不同群体中得到验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队列研究、全或无结论式研究、临床决策规则; * B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生态性研究、结果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是A级证据的外推得出的结论; * C级证据:病例序列研究或B级证据外推得出的结论; * D级证据:没有关键性评价的专家意见,或是基于基础医学研究得出的证据。 总的来说,指导临床决策的证据质量是由临床数据的质量以及这些数据的临床“导向性”综合确定的。尽管上述证据分级系统之间有差异,但其目的相同:使临床研究信息的应用者明确哪些研究更有可能是最有效的。 此外,在临床指南和其他著述中,还有一套推荐评价体系,通过衡量医疗行为的风险与获益以及该操作基于何种证据等级来对医疗行为的医患沟通作出指导。以下是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推荐评价标准: * A级推荐: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告讨论该医疗行为; * B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 * C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近,无法进行一般性推荐。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些个体性考虑; * D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的潜在风险超过潜在获益;临床医生不应该向无症状的患者常规实施该医疗行为; * I级推荐:该医疗行为缺少科学证据,或证据质量低下,或相互冲突,例

循证医学证据等级

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Levels of Evidence (May 2001) Produced by Bob Phillips, Chris Ball, Dave Sackett, Doug Badenoch, Sharon Straus, Brian Haynes, Martin Dawes since November 1998.

Notes Users can add a minus-sign "-" to denote the level of that fails to provide a conclusive answer because of: ?EITHER a single result with a wide Confidence Interval (such that, for example, an ARR in an RCT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whose confidence intervals fail to exclude clinically important benefit or harm) ?OR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troublesom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Such evidence is inconclusive, and therefore can only generate Grade D recommendations. Grades of Recommendation "Extrapolations" are where data is used in a situation which has potentially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s than the original study situation.

循证医学证据

首都医科大学 写在课前的话 循证医学是基于证据的医学,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兴起最权威的一种医学研究方法,是评价药物疗效最科学、最公正的方法,因此能得出真正值得患者信赖的用药依据。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掌握循证医学的定义、实施步骤、几个研究实验的结论,了解临床指南、严格评价证据、应用证据时需要考虑的方面、Loeb氏医学法则。 一、概述 (一)定义 循证医学指慎重、准确、明智地运用当前获得的最有利的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及患者的价值和愿望,为患者制定最佳的诊疗措施。 (二)实施步骤 1.提出问题(Question formulation):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找出要解决的问题; 2.搜寻证据(Evidence search):根据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 3.明辨是非(Critical appraisal):对文献进行严谨评价和判断; 4.恰当运用(Evidence application):合理应用最恰当、最有力的证据; 5.评估结果(Outcome evaluation):采取最适宜的诊断方法,估计预后,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三)证据来源 1.数据库; 2.网站; 3.期刊和专著 (1)Cochrane图书馆:通过查询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297622.html,可免费获取Cochrane系统的评价摘要; (2)NGC:美国的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是一个提供临床实践指南和相关证据的功能完善的数据库,至今已有将近900个指南,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297622.html,,权威的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如Medline等; (3)中国循证医学/ Cochrane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297622.html,。 (四)面临问题 1.片面性,不客观,如证据多由厂家提供; 2.把某些证据当指南; 3.证据与患者具体情况不符; 4.对同一问题不同实验得出结论的矛盾之处,无明确解释。 (五)临床指南 临床指南是系统发展的陈述和建议,是医务人员给予患者适当诊疗的指南。因此,它是把大量的医学知识转为规范和应用的一种形式。 举例说明: 1.关于预防血栓栓塞的建议:2006ACC/AHA房颤治疗指南(1)Ⅰ类所有房颤患者,除孤立性房颤或有禁忌症的患者,均建议进行抗血栓治疗,预防血栓栓塞(证据级别:A); (2)应根据患者发生脑卒中与出血的绝对危险性、个体相对危险性和实际获益,选择抗血栓药(证据级别:A); (3)除非有禁忌症,卒中高危而没有机械性心脏瓣膜的患者,应当长期口服维生素K

循证医学中文献证据等级标准的系统性综述

循证医学中文献证据等级标准的系统性综述 管红珍① 彭智聪① 傅 鹰② 摘 要 目的:了解文献证据等级的不同标准和总体概貌,探索标准制定的依据和要素。资料与方法:用“level of evidence ”等2个关键词组分别检索Alltheweb 等4个通用搜索引擎所得前20名结果为初步搜集对象,以其中有关链接或文献的引文为补充搜集对象,按一定原则选择符合要求的各种证据等级标准。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等级标准,分析和归纳标准制定的依据和要素。结果:共搜集到“证据金字塔”等16个证据等级标准或序列,其中《加拿大定期体检特别工作组的标准》等4个标准具有代表性;研究或论述的类型是证据等级分类的基本依据,研究的质量、设计、偏倚、样本、个数和结果是许多标准考虑的因素。结论:医学文献的证据等级标准多种多样、繁简不一、各有特点,可根据临床问题的特点选用某一标准或对某一标准先行增删修订后再予利用。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医学信息 医学文献 证据等级 质量评价 系统性综述  ①武汉市儿童医院(430016);②武汉市《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430014)。 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或环节是评价医学证据(医药学论述、文献或研究)。这不仅涉及对证据含义的理解,而且关系到证据的应用或利用。医学证据的评价指标至少应包括外在指标(载体的公认度、被引用情况和影响系数等)、程序指标(研究方案的科学性等)和内容指标(结果或结论的真实性等)。根据医学文献所用研究方法的类型,对文献的证据效力评等分级,再确定对文献的结果或结论的推荐力度,是程序评价的一个方面,被广泛地应用于循证性临床指南、医疗技术评价、大型医学证据报告和归同报告等的开发或撰写过程之中。另外,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活跃和相对成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分析评估指标的构成和要素,选择具有一定特点或代表性的标准给予介绍,有助于对医学证据评等分级标准的理解和应用。1 资料与方法 1.1 医学证据评等分级文献的界定 关于医药学研究或论述的方法学类型与该研究或论述的证据效力的评级分等标准的英文文献。1.2 搜集方法1.2.1 因特网 以关键词(组)level of evidence 和grade of rec 2ommendation 检索Alltheweb 、Ask Jeeves 、Excit 、Lycos 所得结果的前20个网站为初步筛选对象,以 初步筛选对象中有关网站链接或资料栏联接的网站 为补充筛选对象,用上述标准进行选择。除了回溯 标准的原始出处外,不对补充筛选对象的链接线索进行搜集。1.2.2 其他 以文献的引文为线索,进行搜集。考虑到“level of evidence ”不是主题词,不进行Medline 检索。由 于中文的关于证据等级的标准很可能译自英文,不进行中文文献的检索。 1.3 分析和集成资料的方法和内容1.3.1 代表性证据等级标准的选择和介绍 代表性标准是指最原始的,或最全面的,或应用较广泛的标准。 1.3.2 研究或论述的方法学类型 罗列所有提及的研究方法或论述方法的类型。1.3.3 方法学其他方面影响证据效力的因素 罗列所有提及的“非方法学类型”的影响研究或论述的证据效力的因素。2 结 果2.1 搜集结果 共搜集到25篇(份)证据等级标准[1-25]。25篇中,有一篇文献[13]罗列了4种标准;采用加拿大定 期体检特别工作组标准(“ 86版”)的有4篇[7,12,13,23];列出美国卫生研究和质量管理局(AHCPR )标准(“92版”)的有5篇[4,9,13,14,17];有 关2种未查到原始出处的标准分别有3篇[1,5,15]和2篇[8,24]。另外,有2篇文献不是证据等级标准, 但它们是非常形象的证据类型序列[18,20]。所以,一共搜集到16种证据等级标准和2种证据类型序列。2.2 证据类型序列简介2.2.1 证据金字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