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工作所有制度

传染病工作所有制度
传染病工作所有制度

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传染病领导小组成员由主管院长及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办公室、防保科、化验室、内科主任及临床疫情专职人员组成,负责本院的疫情上报工作及解决疫情上报、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二、传染病领导小组要贯彻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疫情管理的有关规定及要求,以保证“传染病防治法”在我院实施。

三、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专职人员的工作汇报,解决疫情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困难。

四、组织安排全院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并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法”知识考核及创卫工作任务落实。

五、年终进行工作总结,制定新一年度工作计划、学习计划及各项任务。

传染病报告工作奖罚制度

一、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与《实施办法》,充分认识传染病工作重要性,对全年传报工作做的好、无漏报、卡片填写合格率达到要求质量指标,年终给予表彰,报质控科给科室加10分。

二、对全年传染病报告工作做的好,全年无漏报,质量要求达标者,科室要提出表彰,作为评选先进个人条件之一。

三、对违反传染病报告规则行为,给予通报批评。

四、发现传染病不及时报告者,除负法律责任外,每例扣2分,发生多例,累计扣分。

五、医生填写卡片后,科室不及时送卡,或遗失卡片,或夹在病历中忘送而造成漏报或迟报,均按漏报处理。

六、传染病卡片填写不合格三次以上者,给予通报批评。

七、对来院实习、进修人员必需加强管理,把学习传染病管理法及制度做为来院学习教育内容之一,科室要有专人管理宣传,督促检查,实习进修人员违反要求,扣科室分同上。

八、以上各条由防保科每月报质控科,执行扣加分。科室要及时补报,如处罚后一周内不补报者,影响医院工作时,处于双倍罚扣。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制度

为加强传染病报告工作,作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扩散、流行,确保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实施,特制定出我院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首诊医生发现传染病人(包括疑似病人)要及时填写传染卡,并在日志传报栏加盖疫情“已报”章。住院患者在出院登记册并发症栏填写报出病名并加盖“已报”章,及时将传染病卡片送往预防保健科。

二、同一病人发生两种传染病时,应同时做两例报告,分别填写传染卡,并填写所做实验和诊断方法等。

三、疑似病例报告时,在病例分类疑似病例前的方框内划勾,确诊后做订正报告时,直接填写订正后的病种名称并在订正栏注明。

四、填写种类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外,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羌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AFP、其他)也要填报。

五、进修、实习人员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门诊日志,必须有本院医生签字方可生效。

六、报告时限及疑似其他病例按卫生部[37号]令“甲类或同甲类等”应尽快先用电话向防保科报告;报告时限:甲类不超过2小时,乙类和丙类不超过24小时。

七、乙类按甲类报告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有: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小时内报告。

八、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指标:

(1)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传染病报告率要达100%;

(2)日志填写合格率要达85%(要按要求填写13项、传报栏要加

“已报”章,日志上要有科别、日志诊治医生签字)

(3)传染病报告及时率要达100%(参考报告时限)

(4)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合格率要达100%(填写时要用钢笔,不能用圆珠笔填写,患者户口所在地必须写清省、市、县、区、办事处。城市必须填写办事处、门牌、楼号、单元号、房号;农村要有村组号)

(5)门诊要在当日内及时送报传染卡,病区报卡要同时上本科传染病登记册,并由送卡人在防保科疫情收发登记册上签名。

以上各条归总起来要做到传染病报告的完整率、及时率、准确率、做到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证人民身体健康。

九、日志十三项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病名、诊断日期、发病日期、初诊、复诊、传报、科别、医生签名,注意不能用症状代替诊断病名。

十、出入院登记必须按要求做到13项登记: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入院和出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诊断、科别、医生签名、传报。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疫情管理人员职责

一、疫情管理专干负责全院的疫情上报工作,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医院疫情工作,掌握疫情发生动态,积极做好防治传染病工作。定期进行全院广泛宣传。

二、传管专干在接到传染病卡片后,要仔细审核传染病卡片填写情况,认真登记及时网报,并做好卡片质量自查登记。

三、传管专干对内科、儿科、急诊科、肠道门诊、感染性门诊以及外科、皮肤科、妇科、眼科的门诊日志要做到日查月报。

四、传管专干在处理传染病卡片及检查门诊日志时,发现卡片或日志填写不合格,出现漏项和项目不清时,要及时通知填报者更正,如再次发现和多次发现填写不合格时,视情节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五、传管专干要及时做好疫情的访视流调工作及宣教消毒工作。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突发疫情处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事件应急条理》。

二、严格执行碑林区疾控中心每年下发的传染病管理工作标准。

三、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确保疫情报告的及时率,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当疫情发生时,应迅速以电话或传真方式报告碑林区疾控中心。

五、在突发疫情处理领导小组领导下,积极救治病人,降低病死率。

六、严格控制传染病,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疫情扩散,减少发病人数。及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工作和疫源地消毒、隔离工作。

七、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和能力。提高群众及医务人员自我防护能力及应急反应。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

一、由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办、防保科、急诊科、内科、化验室等领导组成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院传染病管理工作。

二、将传染病管理工作纳入综合目标检查,做到专人负责,层层落实。

三、传染病管理专干负责传染病卡片的登记、上报及检查工作,对各种疫情上报情况及时做出评价,做到传染病卡片填写及时率、报告率、准确完整率达标,并及时做好网报。

四、传染病管理专干负责将区、市、省疾控对此项工作的要求及安排汇报给院方,负责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带给区、市、省疾控。

五、认真做好日查、月报及自查工作,做到自查工作要有记录,坚决杜绝漏报现象。

六、认真检查各科室的传报登记本、出入院登记本,并做到事事有记录。

七、认真抓好传报工作。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肠道及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一、肠道及发热门诊必须备齐防蝇设备,消毒泡手桶、盆。

二、设置夏秋季肠道及发热门诊,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尽快从就诊病人中发现和处理霍乱病人,杜绝交叉感染及传播,及时上报疫情。

三、在加强肠道及发热门诊诊疗的同时,严格搜索可疑病人。

四、本诊室人员要固定,设有专用器材和工具,专用便器或厕所,并随时消毒。

五、肠道及发热门诊必须备全必要的抢救药械。

六、肠道及门诊必须要执行严格的隔离制度,采样用品必须专人专用,专用窗口检查。

七、登记管理接触者,调查其健康状况,特别是每日大便情况。专人收集大便并消毒,劝阻其不与外界接触,观察五日。

八、做好工作人员自身保健与防护。

九、对化验阳性报告漏报者要及时补报,门诊内科、儿科等每月要上门诊化验室核对一次阳性记录。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化验室检查制度

一、本科工作人员应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交叉感染,保证病员及工作人员安全。

二、采血时,保证一人一针一管(HB吸管)一片(推血片),对用后采血器械,应分别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按照院感消毒办法执行。

三、工作人员应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工作完毕后应先用消毒水对用物、手消毒浸泡后,再用自来水仔细冲洗。

四、加强对粪便标本的消毒处理工作。

五、要认真核对检查结果、项目、作好登记,而后发出报告,与结果不符或可疑者,要重新复查,并与临床联系。发现与检验目的以外潜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六、登记本应按项目分开登记,按要求认真填写,13项内容,包括:检验方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送检原因、发病日期、送检日期、标本类型、检验结果,大夫签字、登记日期。字迹要工整,并要保证提高及时率。特殊报告要直接交付相关人员手中。尽量提高报告的反馈率。特别是肠道病(02号病)的报告.

七、同时检验科建立阳性结果报告单返回大夫手中签字登记本,

以保证阳性报告单的不丢失。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化验室痰检报告制度

一、对各病区及门诊送来的痰检单详细登记编号。

二、及时采取合格痰标本进行培养、涂片检查。

三、住院病人痰标本培养率要达标。

四、对各类涂片及培养结果要详细登记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址、住院诊断标本类别、实验时间、实验方法。

五、阳性标本报告单要及时返回送检医师手中,要有收发记录。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肺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制度

一、认真学习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

二、认真制定本院结核病工作计划。

三、做到组织落实、制度完善、措施到位、网络健全,加强结核病疫情报告责任管理。

四、把肺结核归口管理工作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兼诊门诊医师承担结核病人的诊断、转诊、健教宣传。

五、认真做好肺结核病防治工作及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六、保障抗痨用药安全有效,规范抗痨药品管理。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肺结核病人转诊制度

一、对门诊前来就诊的确诊及疑似病人,不论痰菌阳、痰菌阴一律进行详细登记,并及时做好转诊工作,开具转诊单,转至指定医院。

二、对住院手术和其他原因住院初查确诊或疑似病人,在其他病情稳定或手术后及时说明情况将病人转至指定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三、各类型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病例转诊率要求达100%。

四、转诊医师必须在转诊单上认真填写转诊情况并签字。

五、防保科对转诊单要进行详细登记并及时送区疾控结核科。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肺结核病人登记报告制度

一、认真做好新发病人的登记工作。

二、做好门诊疑似病人的诊断报告工作,要认真进行排查,以痰检为诊断依据,X线或CT为参考。

三、住院待手术患者及其他病症入院者,发现有肺结核疑似病人要先做痰检排查或进一步X线、CT检查。

四、对患者资料详尽登记,按痰培养结果认真筛选阳性病人,并于24小时内报告,同时做好转诊工作。

五、接诊同时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教宣传工作。

六、对疑似和确诊病例日志上要用红笔勾注肺结核诊断病名。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放射科肺结核病人登记检查制度

一、对现症和疑似病人在胸透时详细记录并实施进一步拍片诊断。

二、对拍片确诊和疑似病人先进行影像学诊断,结合临床诊断进行转诊登记。

三、对CT、磁共振所发现疑似病例要进行详细登记,将报告单及时返回送检医师手中并要有收发记录。

四、影像科各室对当日阳性、阴性报告都要进行详细登记。对肺结核病人及疑似患者诊断要用红笔钩注。

五、每月由登记员同防保科核对一次登记表,防止漏报。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疫点流调、处理制度

一、发生疫情时,立即逐级上报,及时划分疫点范围,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二、若发现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应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协同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疫点处理,并报告当地政府机关,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若发现上述规定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时,应在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及时进行疫点处理。

三、方法与步骤:到达疫点后,应立即进行下列工作:

(1)核实诊断,查明疫情。询问病人和查看临床诊治记录,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和诊治记录予以确诊,并做好个案调查记录。

(2)对少发病例逐例进行调查,对多发病,可根据发病率进行抽样调查。

(3)根据病种和前后可能接触的人群,查找疑似病例;确定密切接触者并进行医学观察;注意继发病例的出现;同时对易感人群采取保护措施,包括预防服药、应急接种、卫生防病知识教育。

(4)根据病种分别采集病人、接触者、环境等有关标本。尽快送检,进一步取得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的依据。

(5)查明病人发病前后活动范围,追索传染源和可疑病因;划定疫区范围,采取针对性消毒、杀虫、灭鼠措施。

(6)连续观察一个最长潜伏期,无继发病例出现,即可解除疫区,并及时写出调查报告。

四、疫点处理后要有记录,年末应对疫点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五、及时掌握本地区系统监测情况,专人收集疫情调查处理情况,定期做出统计。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医护人员及新入院医生、实习生的传染病知识、

传染病报告的培训、考核制度

为使《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进一步在我院贯彻落实,保证人民身体健康,防止疫情扩散,做到对各类疫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三早原则,规范我院的传染病管理工作,提高本院医务人员的执法自觉性,特制定以下培训、考核制度:

一、组织落实、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

二、全年上半年、下半年各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培训两次传染病法规及各类传染病诊断治疗标准,特别是新法规及病种分类。

三、加强对新上岗医务人员及实习进修人员传染病法规教育及传染病防治诊断标准、传染病报告知识的培训,特别是突发疫情知识培训强化记忆与训练,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四、每年进行两次全院考核,每季度不定期抽查一次,并进行随时面试,同时记录。

五、加强对地方病的知识学习培训与防治知识学习考核。

六、把传染病知识培训、考核列入医院考核评分之中。

七、在学习好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医生对各项报告和常规工作中日志、传染卡填写的规范操作与管理,促进医院各项传染病管理措施顺利实施。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2012年红会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规范及疫情管理目标

各科室:

为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结合市、区疾控中心的西安市法定传染病管理规范和要求及四城联创工作要求,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传染病管理工作计划及考核内容”。望各科室严格执行,以促进我院的传染病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一、传染病管理

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

1、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传染病诊断标准》学习情况。

2、抓学习落实,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记录,每年组织医务人员和新上岗实习进修人员学习两次,考核两次。

3、不定期组织抽查考核,现场提问有关传染病管理知识及相关传染病诊断标准。

4、加强传染病的流程管理,杜绝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加强门诊肠道病的管理是杜绝霍乱病流行的主要方法。每年5月初至10月底设立肠道门诊,设专职坐诊,设肠道病专用观察室、肠道病厕所、取药处、化验处、交费处等,防止交叉感染,加强感染疾病门诊管理工作及门诊感染性疾病分流工作,预防院内感染。

6、设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加强门诊肺结核病的诊断、报告及转诊工作。

7、贯彻执行“肺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实行归口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填写规定:

a、根据国家卫生部的要求,对门诊日志十三项(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病名、诊断日期、发病日期、初诊、复诊、传报、科别、医生签名)必须填写完整,不得漏项,初诊复诊都要写病名及发病日期,合格率达99%。

b.基数符合率:门诊各科每日挂号数与日志填写数符合率要大于85%。

c、出入院登记要及时填写,字迹要清楚,包括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入院和出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诊断、科别、医生签名、传报。要求年龄不能填写成人、地址要详细至门牌号,对同一病人登记信息不能使用两种颜色笔迹填写。

d、化验室登记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送检原因、日期、发病日期、检验日期、检验方法、标本类型、检验结果、检验师签字、备注十三项。化验室建立检验阳性结果报告单,返回医生手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 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 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 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 4、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 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 6、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 态。

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 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 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9、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 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传染病管理制度的意义

传染病管理制度的意义 传染病管理制度的意义 由于传染病多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变化快,病性危重,并发症多且重,同时还具有传染性的特点。所以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求传染病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相关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巾做到严密细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治疗赢得时机,并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扩散。 与此同时,传染病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给患者以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让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水平,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共同战胜传染病。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 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制度.doc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制度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贯彻实行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贯彻实行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传染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二、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健康教育。 1.定期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 2.根据传染病疫情,适时开展传染病防控救治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置传染病的能力。 3.在病人来院进行保健、诊疗、康复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对病人及家属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4.通过专家讲座、义诊、咨询,利用宣传橱窗、版报、图片、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资料以多种途径对病人及公众开展健康教育。 三、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四、实行国家免疫规划制度,按规定开展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五、对传染病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实行首诊负责制。 六、严格执行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按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重点传染病监测报告。 七、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原则,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的传播方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 八、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防止传染病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九、诊疗过程中传染病的防控。 1.按国家要求设置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医院指定的科室进行诊治。不得歧视、推诿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2.对患有甲类传染病以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必须安置到医院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隔离和治疗。对其他法定传染病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根据需要按规定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 3.按国家规定对特定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转诊、追踪随访。 4.配合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处理。 5.根据需要,按国家规定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尸体解剖查验。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细则》、《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等规范文件要求制定本制度。 1、由医院领导、医务科、感控科、质管科、感染科主任、防保科及相关临床科室主任组成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对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根据最新情况制定相关传染病有关制度。 2、为提高传染病监测质量,医院防保科及各临床科室设有疫情报告员,及时、准确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临床首诊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疑似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规定的时限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将传染病报告卡交防保科,防保科疫情管理人员做好核实、登记并进行网络直报。 4、医院相关科室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熟练掌握传染病的诊断、报告、隔离消毒及疫情的处理程序,增强传染病的疫情报告意识。 5、疫情管理人员按照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查看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录入传染病报告卡;在报告前对有疑问的卡片或

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 6、疫情管理人员每月全面检查门诊日志、检验结果登记、出入院登记等,对项目不清、不完整、填写不及时、不规范、以及有传染病漏报的科室,除及时补报传染病疫情外,应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责任,并可由医院按照情节严重与否进行适当处罚,与科室经济效益挂钩。 7、疫情人员凡未经医院领导批准,不得将疫情资料复制或借出;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的账号和密码;发现账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并向疾控中心报告,否则,由此导致的系统安全问题由个人承担。 8、疫情管理内容: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以及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于2小时内上报防保科;对乙类、丙类和其他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9、各级领导及科室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事件,不得隐报、谎报、缓报,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10、疫情工作人员必须24小时保持疫情电话畅通。 传染病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疫情防控办公室工作管理制度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扎实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必须在思想上对传染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 组长: 副组长: 疫情上报人: 成员: 二、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并启动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和防控工作预案。 三、严格执行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坚持凭教师证或学生证出入校门和做好来访登记工作,凡患传染病或疑似者,一律禁止进入校园。 四、严格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坚持晨检、午检制度,并做好晨检、午检记录。一旦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校,与此同时要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送学生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学生治疗阶段,不得到校,必须痊愈后持县级以上医院的康复证明才能返校就学。学生治疗期间,班主任必须每天跟踪疗情,详细掌握学生的治疗进展并记录在晨检记录本上。 五、做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健康教育课、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对师生加强传染病知识和日常保健意识

的宣传教育。做好对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业务培训。 六、做好消毒和开窗通风工作。学校保证各个教室、功能室、办公室等相对独立、采光通风良好,完善洗手区的建设,同时为每个班配发体温表、口罩、药品及消毒用具和用品,设置专人每天做好消毒和开窗通风工作。 七、按照要求,上报疫情。一旦出现疫情,要及时了解基本情况并迅速报告。班级必须在发现疫情的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学校相关负责人向防保科、镇教委、学校卫生科、疾控中心汇报,同时通过疫情预警系统进行网络报告,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疫情处理与控制工作。对瞒报、迟报、漏报疫情,并产生不良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2017

传染病防控领导组 组长:孙海涛 副组长:张维富石玉先赵玉福杜超 组员:张洪讲余传兴李磊徐明君秦德志10位班主任 疫情报告人:杜超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根据区教委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扎实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必须在思想上对传染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 组长:孙海涛 副组长:张维富石玉先赵玉福杜超 组员:张洪讲余传兴李磊徐明君 秦德志10位班主任 疫情报告人:杜超 二、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并启动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和防控工作预案。 三、严格执行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坚持凭教师证或学生证出入校门和做好来访登记工作,凡患传染病或疑似者,一律禁止进入校园。 四、严格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坚持晨检、午检制度,并做好晨检、午检记录。一旦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校,与此同时要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送学生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学生治疗阶段,不得到校,必须痊愈后持县级以上医院的康复证明才能返校就学。学生治疗期间,班主任必须每天跟踪疗情,详细掌握学生的治疗进展并记录在晨检记录本上。 五、做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健康教

育课、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对师生加强传染病知识和日常保健意识的宣传教育。做好对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业务培训。 六、做好消毒和开窗通风工作。学校保证各个教室、功能室、办公室等相对独立、采光通风良好,完善洗手区的建设,同时为每个班配发体温表、口罩、药品及消毒用具和用品,设置专人每天做好消毒和开窗通风工作。 七、按照要求,上报疫情。一旦出现疫情,要及时了解基本情况并迅速报告。班级必须在发现疫情的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学校相关负责人向防保科、镇教委、学校卫生科、疾控中心汇报,同时通过疫情预警系统进行网络报告,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疫情处理与控制工作。对瞒报、迟报、漏报疫情,并产生不良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应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组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兼职紧急救护师赵西林老师负责疫情管理、消毒等工作,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学生等,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辖区内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班主任、疫情报告员应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熟练掌握常见传染病诊断、报告、隔离消毒及疫情处理程序,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能力。 三、学校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四、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学校疫情报告员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机构报告疫情。 五、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对请假、缺课的学生要登记备查,询问原因,注意追踪,确保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做好补种工作。 七、加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立宣传栏、举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八、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教室、宿舍要经常通风,设置防蚊灭蝇设施。食堂要讲究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学生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九、任何班级对传染病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对那些玩忽职守,导致传染病疫情扩散流行的班级和个人,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工作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制度】 一、校医为学校的疫情报告人员,负责本校常见病的诊治,就诊的病人必须登记在门诊登记簿上,传染病还要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当地疾控机构。 二、在校所有教职工、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员,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事件要报告学校的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 三、执行晨检制度,每日早晨上班前对每位教职员工、学生进行相关健康状况及卫生状况检查,并留有详细记录。 四、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每位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均有权利和义务向在校疫情报告人员报告,疫情报告人员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五、协助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人及疑似传染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六、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二、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要了解主要以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乙脑、细菌性痢疾、肺结核、流脑、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 丙类: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织领导:校长为组织领导,各班主任、校卫生室负责具体工作。 疫情报告负责人:赵芙蓉 2、工作任务 (1)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应当立即报告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由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统计后报告校领导,最后经确认和领导审批后由学校报告员上级教育主管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发现丙类传染病应及时报告校卫生室,由校卫生室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制度】 3、报告顺序:学生→班主任→校卫生室或卫生工作人员→校领导→镇防保科和镇教委→区教委体卫科和区疾控中心。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学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教职工亦同。

传染病管理制度

目录 一、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二、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三、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度 四、传染病收报、核对制度 五、门诊工作日志制度 六、医院疫情自查制度 七、医院疫情奖惩制度 八、结核病防治管理实施细则 九、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规范 十、急性弛缓性麻痹报告管理制度 十一、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十二、甲型(H1N1)流感病人会诊制度 十三、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

一、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各科室均须按要求使用统一的传染病报告登记簿、门诊各科室填写统一的门诊日志。 2、全院各科室医务人员,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后,应立即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如在诊治过程中排除或确诊原已报过的疑似传染病,还需再次及时填卡确认或更正,并登记在传染病登记簿上(包括门诊和住院病人)。 3、传染病报告卡及科室的传染病登记簿必须按要求逐项填写,必填项目不得空项;对现住地址栏要详填到门牌号。 4、各科室医务人员一旦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院感科(工作时间)或医院总值班(非工作时间),院感科、院总值班接报后立即报告分管院领导,经院领导组织人员复核确认后,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报告。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各科必须在24小时内填好传染病报告卡,报送院感科(工作时间)和总值班(非工作时间)。由院感科进行网络直报。 检验科发现甲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和艾滋病时,应立即报告病人所在科室。并对其标本妥善保管,不得丢弃,以备上级卫生部门的核查和防止院内扩散及交叉感染。对其它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的检验报告单应及时发送到相关科室,以免相关科室延误传染病疫情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规定,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如下: 1、我校医务室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 2. 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及时向所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得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3. 定期对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同学通知家长了解情况,并进行登记。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并通知家长, 疫情报告责任人进行进一步排查。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4. 1天有3例相似症状当天向校医务室报告。 5.传染病报告员要加强责任心,对玩忽职守、瞒报或谎报,不按时报等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6.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以最快捷方式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同时向县教育部门报告,做到不漏报,不瞒报。 7.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共同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校医务室报告;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疫情报告人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报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报告。

传染病管理制度

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的预防制度 1、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做到六早: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预防工作要把好三关: (1)晨、午检关(见晨、午检制度)。早发现、早报告,幼儿缺勤三天内的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2)入园体检关。不合格者坚决不得入园。 (3)消毒、隔离、检疫关。坚持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常规,按各种传染病的规定执行隔离期,对密切接触者实行检疫期,检疫期间不得与其他班级接触,并暂停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 3、抓好二个环节: (1)控制传染源: A、检疫期内不混班,不串班,单独管理; B、针对传染病的接触者投放预防药,增强抵抗力; C、患者隔离期满痊愈后持医院医生证明,到医务室经保健医检查登记后方可入园。 (2)切断传播途径: A、切断呼吸道传染途径; a、室内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新鲜; b、采用消毒液对空气消毒; B、切断消化道传播途径: a、坚持做到入园时、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b、坚持不吃生冷、腐烂、变质、不清洁的食物; c、做好地面、餐桌、水杯、毛巾、玩具、卫生间的彻底消毒擦洗; d、对餐具柜内消毒30分钟; e、消灭蚊、蝇、老鼠、蟑螂等传染病的媒介。 C、保护易感人群: a、各班主任应掌握班内易感儿的情况,并登记专项管理。易感儿:经常感冒发烧者;得过肠道传染病者;有过其他病史者。 b、加强易感儿的体格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合理安排饮食,提高抗病能力。 c、根据不同流行病、不同季节及时投服预防药,降低发病率。 d、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e、家长不许进入幼儿活动室和寝室,防止疾病传染。 (二)预防隔离制度 1、幼儿园是幼儿密集的地方,必须加强传染病的管理,防止传染病传播,确保每个幼儿的健康。 2、保健室设有隔离室,既远离幼儿活动区,又便于保健医的护理与观察。 3、隔离室备有专门物品,各项设施齐全,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平时不得挪做他用。 4、发现传染病患儿立即隔离,及时按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保健科和防疫部门,并进行登记管理。 5、对传染病患者立即隔离,及时送医院诊治,同时通知家属。 6、依据病种安排对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彻底做好消毒处理,保健医要直接指导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做到无暴发、无续发。

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目录 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二、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三、学校传染病病因排查与登记制度 四、学校传染病康复学生复课制度 五、学校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与与报告制度 六、学校传染病疫情登记、晨检报告制度 七、传染病防控定期巡检制度 八、学校流行病学调查制度 九、学校定期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十、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十一、学校突发手足口病应急处理预案 十二、学校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理预案 十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十四、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组 十五、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理程序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日

一、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 2、充分利用板报、校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信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一、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二、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三、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属地CDC的按要求报告)。 四、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 (一)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二)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三)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

五、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 (一)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二)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三)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六、每月29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七、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传染病各项管理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 2、充分利用板报、校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信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

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控制无漏洞。 1、早发现。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晨检应在校医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对可疑者应由校医做进一步检查、确认。在传染病流行季节,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为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心校,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室、要通风良好;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工作,结合诊所实际,特制定管理制度。 一、组织管理 (一)诊所所有人员均为防治工作小组成员,所长负总责,临床医生为直接责任人。 (二)内科医师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的具体实施,接受区疾控中心的指导和监督。落实传染病登记和疫情报告制度。 二、疫情报告制度 (一)按要求建立疫情管理、报告制度,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二)发现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必须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便于传染性疫情的发现、收集和报告,凡确诊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要在门诊工 作日志上登记患者的病名、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做好相应处 理,及时将疫情报告区疾控中心。 (四)若发现疑似甲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病人,应在2小时内送上级 医院确诊。对其他有条件确诊的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在 24小时内报告区疾控中心,对疑似病人应及时送上级医院确 诊。

社会监督制度 1.设立社会监督电话或意见箱,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做好登记。 2.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定期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征求意见。 3.实施以下公开制度: (1)上岗人员必须佩带附有本人照片、姓名或编号、职称或职务等内容的胸卡。 (2)公开张贴卫生部制订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3)公布主要检查、治疗及常用药品价格。 (4)患者诊疗完毕后,应出具其费用结算凭证。 药剂师岗位职责 1.在所长领导下工作。 2.进行药品调配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 谨差错事故。 3.负责药品检验鉴定工作,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4.检查毒、麻、限制、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

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一)目的 1、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和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质量,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细则》、《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三)疫情报告及信息管理工作的原则 1、按照“依法报告,依法管理”的原则。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 2、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的通报与公布,按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试行)》执行。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及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

传染病防治知识,熟练掌握传染病诊断、报告、隔离消毒及疫情处理的程序,切实增强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发现传染病病例要认真做好传染病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2、责任报告人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共39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或疾病预防控制科负责全院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数据的备份及资料的

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制度 1、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学院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门诊部负责全院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指定专职医生作为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承担项目部传染病监控与报告工作,落实传染病管理制度。 3、项目部内一旦发现员工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要及时上报项目部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同时启动项目部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4、积极配合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切实做好疫点、疫区的卫生处置工作,防止疫情蔓延。 5、组织做好项目部有关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定期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查,杜绝传染病隐患的发生。 6、对全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教育活动,增强员工卫生健康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 项目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切实加强我项目部传染病管理工作,为维护和保障我项目部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建筑工地的传播,加强项目部传染病预防工作,

控制项目部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结合项目部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重要性 项目部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关系到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到项目部的稳定与发展,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预防工作,要把做好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维护项目部稳定的大事来抓。员工应提高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预防控制传染病人人有责,从而将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认真落实责任制 项目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展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意识,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各负其责的原则,确保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一)全面负责项目部传染病防治的管理与监督,负责组织传染病防病知识讲座。 (二)做好学院传染病预防控制及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三)组织学生管理人员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培训,提高预防传染病的警惕。 (四)要广泛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五)负责做好日常门诊传染病监测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负责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灭菌、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负责完成对接触者的普查和患病员工生活环境的消毒;负责患病员工治疗期间的追踪随访,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六)各劳务分包负责做好员工日常健康状况的监测,认真落实关于传染病预防控制及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措施; (七)后勤保障处、后服中心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中负有以下责任: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1.卫生室成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相关科 室业务人员组成,要有专人负责。 2.本室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熟悉病例具体情况者),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报告的病种:甲类传染病(2 种)、乙类传染病(26种)、丙类传染病(11种), 具体疾病病种详见传染病防治法。 4.负责人收集传染病人的信息、审核、上报、报告卡的订正、查重和资料备份 工作。 5.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6.疫情管理人员应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每天上午和下午进行两次传染病报卡签收(包括节假日)。每月进行一次传染病漏报调查,以规范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传染病登记簿等资料的登记工作,做好自查统计,实施奖惩制度,并将相关资料妥善保管存档。传染病报告卡等纸质资料保存3年. 传染病登记制度 1.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门诊日志登记的基本项目:患者姓名(家长姓名14岁以下儿童时必填)、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 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医生填写,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 2.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簿,对本科诊断的传染病患者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 及时上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