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子工程师的成长过程

一个电子工程师的成长过程
一个电子工程师的成长过程

一个电子工程师的成长过程

2008-11-06 22:57 我是一个电子工程师,我把我原来写的关于电子工程师怎样成长的一个帖子改改放在这里。

实际上,技术这种东西的规律是大同小异的,虽然是电子工程师的成长的道路,但是,其它领域的技术人员,我想也是一样的。

因为我也是比较痛苦地用了较长的时间才完成了从初学者到一个系统工程师的转变,所以啊,将自己这点体会写出来,希望能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

作为一个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如果有高手带的话,实际上只需要大概6个月到1年的时间就能实现这个转变。

只要你够勤奋、善于沟通、人品好。

前2者大家都可以理解;人品好就是大家看着这个人顺眼,愿意帮他,什么都愿意跟他讲,相处不厌倦。

要是狗脾气、自私,谁爱理你?要知道,自私的人,也愿意跟人品好的人在一起。

一个电子工程师,或者说,一个电子系统设计工程师,需要有机会,这种机会是靠自己去争取,“哭着喊着要进步”,有这种精神,还需要明师带着,就可以。

可是,上了班,谁会带你?很少,或者没有。市场竞争激烈,过去还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种现象,国营单位或许严重一些,民营企业中你需要给老板创造效益,至于学习,是在工作中学,老板是不会让你不干活而学习的,只能边干边学。

我把技术人员的成长之路分成几个阶段:

1.入门1~2年

2.登堂入室3年

3.勤奋至卓越

4.沟通、协作

5.对某个行业深入理解,做出产品5年

第一步入门-51核心和基本电路

中国人有10亿啊,每年有多少大学生毕业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有一张照片,招聘会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十分震撼。从来没有一个时刻让我感觉到中国的人力资源是如此的丰富。但是,从现在的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东西呢?一些理论,跟实际脱钩的理论。有没有用呢?有点用。但是,在企业中,需要的是实际干点事情出来,实际解决问题。所以说,很多企业不想要大学本科出来的大学生,说动手,没有动手能力,不知道电阻电容长得什么样子,能够做什么?但是又自视甚高,对工资的期望值比较高。等到能够干点事情了,又拍拍屁股跑了。所以企业现在喜欢使用大专中专甚至是职业学校培训出来的小孩,至少这些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份量,能够实实在在地做事。要知道,他们很多人的天赋并不差,很多人是家庭条件不好,打小就是苦孩子,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一旦给机会,他们都比较珍惜。

现在的大学,误人子弟甚多。扩招是没有错,但是,实验室扩了吗?教室扩了吗?教师扩了吗?至少实验室是没有扩。老树认得的一

个研究生说,只有到了一个阶段,才能到实验室作实验。很多导师就是把学生当奴隶一样干活,要是在干活中能够学到东西那就算是运气好的;运气不好的,直接就是导师的廉价的劳力了,学不到东西,活倒干了不少。

但是,既然学生要拿文凭,要应付考试,没有办法,那怎么自救?

在入门这个阶段,需要去学习大量的知识,摸清你所在的领域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从最基本的学起。

如果励志要做一名出色的电子工程师,老树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

做一个电子工程师,先从51学起,这是得到公认的。不需老树饶舌。

首先,去买一个开发板,越便宜的越好,在上面可以练练keil C。最好再买一个仿真器,这样调试的效率高。当然这个不便宜,但是我觉得可以志同道合的哥几个合买。反正1天24小时,每人8个小时轮流上,有个几个月,C51语言也就差不多了。

其次,看看老树的文章,北京的大学生没事到中发去转转,认认老树的文章上说得哪些电阻、电容、三极管、芯片、接插件什么的,看看自己的电脑上的主板、网卡、声卡、显卡是怎么画的,找到感觉,这些板卡都是高手的杰作啊。

构思一个小的产品,按照老树文章上的思考题,找本protel99se 的书,从每个菜单练起,循序渐进,从单片机最小系统->输入-> LED->RS232/RS422/RS485->固态继电器、继电器等原理图画起,边

画边学,一点一点做,做好了,最好找个高手看看,找出毛病在哪里,再反复改进。在这样的模拟实战中找到感觉。

顺便说一句我对市场上的开发板的看法,这些开发板当然都不错,但是,只能学到语言,不能教你画原理图和PCB,实际做的时候,还是需要高手带一带是最快的。我就是一个朋友教我的,也就半天的功夫,就会了。当时还是DOS下的protel 3.16版本。

以战养战。找个公司、企业,帮他们做个小产品,既能得到公司的高手的指点,又能赚到一笔费用,岂不甚佳?这时,你的开发板、仿真器的费用就出来了。从原理图->PCB->C51,单片机也入门了。

第二步:登堂入室

对所在的技术领域的知识全面进行了解,做好知识的储备,同时彻底掌握单项和多项技术。

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这时,需要对电子技术的所有东东进行全面的了解,主要是看看杂志、BBS、网站上的技术文章、何立民先生主持编著的《单片机应用技术大全》系列,将单片机和它的配套的电路,输入输出、通讯等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目标是为什么?系统的技术储备。知道什么问题可以使用什么方法解决,可能在什么地方找到解决的方法,这对你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你真能这么做,那么,你今后肯定比单位中的老同志还要棒。

老树在国营研究所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无所事事,就是在那一两年的时间内将研究所的技术杂志看了一遍,尤其是《电子技术应

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这时,争取机会,学习高手们的硬件设计。一个比较快的办法就是到工控机的厂家那里,看看工控机的板卡和调理板是怎样设计的,都使用了哪些东西。记得老树第一次看到国外的一个器件,到处去问,也不知道是什么东东。后来在四通工控那里看到了,原来是固态继电器。这时,脑子里关于固态继电器的知识都冒出来了。

什么东西就是这样,你要是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你天天看见,也熟视无睹。

有心人就是这样,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慢慢积蓄知识和力量。毕竟一个产品,不是只会单片机就可以了,还是需要很多的外围电路,按照何老师的分类,前向、后向、人机、互相通道等,才能做成一件产品的。

这个时候,抓住任何机会,去参与一个大型产品开发,在其中做一件事情,你可以学到沟通、协作、界面等产品开发的一些要素。

第三步:勤奋至卓越

中国人多啊,每个人都是智商100,谁比谁傻啊。凭什么你比别人强?你能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你能香车宝马,醇酒美人?老树认为,没有别的办法,就是靠勤奋。

勤奋学习-这个道理大家知道,知识就是金钱啊;

勤奋工作-想比别人多赚钱,在智商相同的情况下,就是靠多付出时间干活,再提高工作效率。别人5×8小时工作,你是7×16小时,再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你不久赚了比别人多5倍的钱吗?老树公

司有2个员工,原来在老家种苹果,没有赚到钱,到老树的公司中干活,计件,活忙的时候,早晨8:00起来,晚上12:00收工,年底也赚了一笔钱回家,高高兴兴,老树也开心,原来一屋子人干的活,现在2个人干了,公司管理省事了,员工也赚到了钱。

开发也是一样。当然,这个需要你的公司有这个机制,多劳多得的机制。但是,要是现在没有,你要不要这样干呢?

我认为,需要。一方面,干别人的活,练自己的技术,长自己的本事。另一方面,多干活,才能快速增长本事,技术才能跃变、突破,登堂入室,再得心应手、出神入化。至少,熟练工种是没有问题的吧。

就象一壶水,老是小火,烧了半天,也是温吞水;可是大火一上,一会就开了,就是这个意思。

你看《射雕英雄转》中的郭靖,没有别的本事,就是傻练,有一天开窍了,如有神助。技术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突破了门槛,就是坦途。需要勤奋勤奋再勤奋。有一天这个日子来了,你就苦尽甘来了。

勤奋还有另外一个含意,就是天道酬勤。其实是每个人看见勤奋的人,都会给他机会的,觉得帮助这样的人,高兴;把事情放在他的手里,也放心。

还有一个含意是触类旁通。知识需要很多的参照物,去比较、联想、萃取、升华。换句话,你可能付出的是其他人的n倍的努力,可是你得到的是n倍以上的回报,你的知识已经不是简单的累加了,已经质变了。

如果你在这个单位,勤奋了,也出成果了,就是没有得到公平的

待遇,也没有关系。换一个环境就是了,总有人会欣赏你的。再说了,付出总有回报。

有些人习惯怨天尤人,没有好的老爸老妈,没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同伴,没有好的环境。这些人需要去看看周立功的文章,看看周老师怎样一步步成长的。

第四步:沟通、协作

原来还有,现在越来越少,做一个小的产品,就可以生活无忧。

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在任何一个单位,将一个产品做好,都需要与同伴主动沟通,与不同部门的人互相协作。经常是跟不同单位的人沟通完成意见事情。

有些人性格内向,从做技术的角度出发,这也是不可取的,还是要善于跟同事沟通,向高手求教,才能学到真本领。

第五步:对某个行业深入理解

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大都需要有一门独到的技术;更何况你是这个论坛的读者;

有的人天生千娇百媚,有的人天生金嗓子,有的人有个好的老爸老妈;这些都不足为恃,更何况没有这些天赋呢?

当你掌握了单片机、ARM、CPLD/FPGA等高端的技术,应该说,养身立命是没有问题了,可以解决人生的基本问题了;但是,还想更上一步,就需要对某个行业进入深入的理解和挖掘。

我认识的靠技术过上宝马豪宅生活的工程师,并不是在技术上一开始就有什么过人之处,也不是说他的产品一开始就会比别人好很

多,而是都是特别有韧性的人,都在捕捉某个行业的机会,在某个行业内精耕细作,坚持不懈,别人都干其它的去了,只有他还在这个行业中慢慢来,过上5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慢慢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产品不断改进,慢慢打开了销路,最后站住脚,机会来了,一下发达了。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修炼成了正果。

有个笑话,说:刚刚离开的行业,发展最快。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大啊,市场大啊,只要认真耕耘,就会有收获。

需要去从事多个行业吗?就个体而言,不需要。那个行业都有金子。

就公司而言,需要吗?那要看你的公司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还需要看有没有这个方面的机制。否则,盲目的进行多个行业的扩展,没有必要。需要做的是至少在某个行业做到前三名。

你看,原来的LOTUS的notes,卖给了IBM,原来只卖出去300万份,到了IBM,就卖到了1000万份。产品就是这样,占领市场的同时,利润就有了,规模效益就有了。一个公司的产品不需要太多,但是要卖的多,才是正路。

象吉列,就是那么个小刀片,作成这么大的企业,多么舒服。

象GE,每个行业都是业内的翘楚,那是资本主义社会200年的技术积累。在中国,需要做的是每一个小的公司都是某个产品最突出的。从小的产品做起,做到国内最好、亚洲最好、世界最好。就行了。中国就强大了。

到那个时候,才有可能出现象GE这样的大公司。才有形成这样

的大公司的技术基础。

售前工程师转正工作小结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fc14074858.html,)/工作总结 售前工程师转正工作小结 时间过的很快,在每天的紧张和充实的工作中,转眼间我已经来到公司快半年了。这半年中,在公司和部门领导的关怀和领导下,在部门同事的热情帮助和指导下,渡过了从学生到职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和思想的变化,现做总结如下: 一、培训学习的感受 专业的技术和产品知识对于我所在的售前技术支持岗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3月份我来公司已经培训过技术和产品线的知识,对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有了基本的了解,七月份来后集团又安排我们去基地实习以及两周的培训课程,真正的接触了产品本身,使我对产品的理解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深入的技术培训,也使我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来部门报道后,领导又安排了马强老师专门负责我们几个新员工的培训,同时又请张琨和张伟老师给我们更加细致的讲解了产品、方案、高性能等知识,马强老师更是组织了我们几个新员工成立学习小组,安排学习计划,通过这些培训和学习,使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

平。 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进入部门后我感觉到部门内部的学习氛围是很浓厚的,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请教各位老师,他们也都很热心的给我进行解答,同时部门每周都会安排某个内容的专业培训,这对我这种需要快速吸纳新知识的新员工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不断的培训过程中,使自己养成了一种不断学习的习惯。 二、工作过程中的感受 初入部门工作,对工作的内容和职责几乎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但是张琨和张伟老师并没有因为我是新员工什么都不懂而不敢将任务交给我,而是大胆的将项目交给我去做,让我去练手。犹记得第一次张老师将一个项目方案交给我去做的时候,我当时的紧张和兴奋,那个方案我整整做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其间给张老师审了4次,返工3次,问了很多很基础的问题,张老师都一一耐心的解答了,虽然任务没有按时完成,但从这次方案制作中我学到了很多培训时学不到的东西,了解到了很多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加强了方案选型和产品知识的学习,还把以前部门的成功案例拿出来仔细的研究和练手,同时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到现在我完成一个简单的方案制作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除了方案制作外,售前还要和销售去拜访客户,这就需要我有很强的呈现和沟通能力,这也是我这样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最

一名优秀的结构设计师的成长之路

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学的土木工程,一毕业就从事结构设计。从08年任公司结构所长(结构所有20个人),现兼任公司副总工。公司总人数90,民营企业,甲级设计单位。以上介绍只是为了说明我下面的话是真实的,是在一线工作多年的经验,是站在领导岗位上阐述自己喜欢的员工类型。下面开始介绍。 经常在一些土木论坛上逛,看到过很多结构从业人员诉说自己很困惑的帖子,有的同志担心自己学历低,比不过人家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不过名牌院校的毕业生;有的同志在单位没人带,做了几年也没学到多少东西,想跳槽有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并且担心新单位是否也一样;有的同志在单位受压制,可能不屑于去逢迎领导,结果比自己能力差的员工混的比自己还好;有的同志还没毕业就有了恐惧,很想从事设计,又担心自己做不好。以下我从几个方面来叙述我总结的经验,与大家共勉。 1.干结构设计学历、职称等只是敲门砖,不是最重要的。 要说学历、职称没一点用那是不可能的,我单位现在招结构人员一律是研究生,本科生以下一般不考虑了。中级职称以上肯定优先。但这只是一个敲门砖,进了门以后还要看自己的能力。有人可能说既然知道只是敲门砖,单位招人为什么还限制学历?因为从很多人身上得出的结论,学历越高,能力还是越强的(平均起来)。这里只是说的平均,肯定不是绝对。我们结构所有20个员工,从个人能力来开,研究生不一定就比本科生强,毕业8年的不一定就比毕业5年的能力强。我们的总工,40来岁,人家是中专毕业,没上过高中,但善于学习,专研能力很强,一注基础专业都是一次性过(高数重来没学过的,厉害吧)。所以,不要担心自己的学历,只要你肯学习,能力全靠自己。什么样的才算有能力?请往下看。 2.领导最看重的能力。 做图速度、做图质量、内部之间的沟通能力、与外部的沟通能力、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基本上是优秀结构师应具备的能力。现在设计行业竞争很激烈,设计院也基本上都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你能给公司带来效益,才会的到领导的青睐,所以做图速度很重要。比如我们这里,同样的楼,别人1周能做两栋,而你只能完成一栋,且质量还比别人的差,甲方天天跟在屁股后面要图,你说我会更喜欢谁?有人说了,不可能吧,速度会差这么多?真的会有的,人家作图快,不光是人家手快,聪明人善于终结,作图前会有个统筹安排,怎么做会事半功倍。有些人做一样的图永远也总结不出快的经验。关于沟通能力,有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有的员工与建筑或设备专业沟通时老沟通不到点子上,说的人家听不懂,态度又不好,最后结果是反映到领导这:建筑某某不合作,死活不改,结构实现不了,你看怎么办?外部沟通更重要,结构设计者需要稳重,但关键时刻还必须能说。现在很多甲方不太懂技术问题,我们设计中遇到一些需要甲方定的事情就要用一种通俗的语言跟他们解释清楚。有些员工一见到甲方就恐惧,说的专业术语人家又听不懂,总得领导出面解决。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自己的专业水平息息相关,做的不好的员工一去工地回来就带回来一堆问题,现场解决不了,还老是让施工监理以为我们水平很差。还有要有自己的思想,遇到问题要自己想一个解决办法,然后请教别人的时候先阐述一下自己的办法看可行不,再去请教有没更好的办法。别一上去就只说:你看怎么办。应该说:你看我这个方法可行不,有没有刚好的办法? 3.关于个人的追求,工作的态度、与同事的相处。 结构设计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技术含量高。所以有能力的人总会得到重用。领导不是傻子,会故意去提拔一些能力低不懂技术的人,而故意压制能力强的,那是会出问题的。设计师应看重单位的什么,薪水是一方面,还有很重要的就是成长的环境,对新员工有没有很

售前工程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售前工程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IT领域有一个特殊的职业岗位---售前工程师,我们曾讨论过售前工程师的成长历程,这是一个极具挑战、而又充满魔力与新奇的岗位,尤其是对刚毕业不久、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来说。曾经有很多朋友问我,售前工程师未来的职业生涯是什么,一定要转为销售吗?技术岗位的职业出路是什么?往大里一些说,做技术的人在中国的企业公司里,未来是怎样的呢? 有人认为售前工程师就是忽悠客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耍嘴皮子”,最高的境界就是没有的说成有的,死的说成活的(现在有很多所谓的专业咨询师就给人这样的感觉)。这种观点是对销售工作的一种误解,无论是售前工程师,还是销售人员本身,完成销售的过程就是与用户建立信任、用心沟通的过程;你忽悠了用户,只要有一次,失去了对你的信任,就没人给你第二次沟通的机会了。 售前工程师有自己的职业生涯,如同踏入这个门槛时是面对的挑战一样,售前工程师的未来也一直是充满智慧与新奇。我以自身的经历与售前技术圈里同仁的发展,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售前工程师是介于销售与技术支持之间的工作,它的目标是帮助销售多签单,签大单。而能说服用户的最终方式是帮助用户理清自己的需求,找到最适合他的解决方案。 进入售前工程师的门槛上是对技术理论与产品操作有较深的了解,你能说明白的前提是你懂得、你会用。成为一名售前工程师后,根据经验积累与能力提升的程度,售前工程师的生涯可分为五种阶段: 1、销售助手:

岗位:售前工程师、销售工程师 主要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售前工程师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支持销售的工作,包括产品交流、方案提供、编写标书等,但成为销售的伙伴,还需要正确理解销售人员的真实意图。不是 每次与客户交流都说同样的东西,不是对一个产品的讲解就像在背课文,也不 是给客户的方案就是公司的模板改为用户名字就可以了,更不是编写标书就是 对着标书全盘拷贝“yes”…好的销售人员对于用户项目是有很强的推动作用的,每次见客户都有不同的目的,你只有“理解”了销售的真实目的,才能提供有 效的支持,才能不浪费销售“辛辛苦苦”争取的各种技术交流机会。 一名售前工程师应该牢记:用户不是我们的练兵场,拿用户做“小白鼠” 来提高自己的阅历,是要付出昂贵代价的。 成为销售助手,就是能融入销售的过程中,与销售配合得默契,你的技术 支持就像手术台上的助理大夫对主刀大夫的支持;大夫一伸手,你就递上所需 的工具,大夫一个眼神,你就报出需要的信息…助手就是表明你就像销售“多”出来的手,如同销售自己的手一样灵活。 2、销售伙伴: 岗位:售前经理、技术支持经理 主要能力:引导需求与方案的能力 说明:不是说售前工程师的能力提高就是当经理,就必须有行政职位。但 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普遍事实(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不能逃脱这种文化环境的影响)。“学而优择仕”的思想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社会的普遍认为:对知识分子的最好奖励就是让他做官,而不是给他优裕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他

技术型管理者的自我成长之路

技术型管理者的自我成长之 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优秀专才转化为管理精英的背景; ●掌握技术型管理者角色转换的关键所在; ●熟知企业的成长历程及各个发展阶段; ●明白企业管理的主要功能; ●完成从优秀专才到管理者的初步转变。 技术型管理者的自我成长之路 一、技术型管理者的基础知识 1.优秀专才转化为管理精英的五个背景 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身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由于在企业中长期熏陶,有着良好专业背景的技术专才会与企业达成一种共识——认同企业的理念和文化。所以,这些优秀专才就会很自然地成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的“第二梯队”。 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 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规模会不断扩大,从一个厂到多个厂,从一元化经营到多元化经营,从企业化经营到集团化经营……这种不断扩充的结果之一,就是促使企业要从内部培养人才后备力量。 需求多元化、技术多元化 企业面对的是多元化需求的市场,最初企业常常以生产市场竞争激烈的产品为主,随着企业发展就要不断寻找新的客户需求,并提供他们所需的新产品。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从“红海”走向“蓝海”的过程。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相应就会产生技术的多元化,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极强的掌握和开发新技术的能力。 技术含量的增加

当前,我国正从传统的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和研发强国迈进,整体技术水准正在不断地深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会越来越高,也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 技优则管 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着技术强国的大环境和快速发展的挑战,许多优秀专才会非常自然地进入管理团队。一方面,许多企业会给优秀技术人才架设一条从技术到管理的晋升跑道;另一方面,掌握企业核心专利和关键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事实上已经运用自身的技术和知识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发展,这种影响力的发挥也是一种管理。因此,正如中国古代社会的“学而优则仕”一样,对于企业中的优秀专才而言,“技优则管”是其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 2.专业人员与管理者的七个不同特质 从优秀专才到管理精英,是一个从一枝独秀到满园皆春的过程,也是一个扬弃和挑战的历练之旅。优秀专才尽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但进入管理层后,工作的出发点、目标和视角等都会大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优秀专才必须要发挥优势,克服短板,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专业人员与管理者的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专业人员与管理者的不同特质 专业人员管理者 完成任务带领团队 细致缜密抓大放小 非黑即白非黑非白 针对任务针对目标 关心过程以终为始 专业技术管理艺术 收敛思维发散思维 完成任务 VS 带领团队 专业人员的工作目标是独自完成某项任务;管理者的工作目标则是带领团队完成任务,在整个过程中,管理者要对各方面的细节有着非常深入细致的了解。 细致缜密 VS 抓大放小

从结构设计过程谈结构工程师素质培养

从结构设计过程谈结构工程师素质培养 1、社会关于工业工程师的定位 “工业工程师是什么样的人”不是什么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由于侧重面和时代的不同,国内外有关工业工程师的说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5种,即:一、工业工程师是这样的人,他们是最佳工作系统的设计者;二、是决策者和各级管理者的助手;三、是管理与技术、经理与工程师们、部门与部门、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接口、沟通者和协调人;四、他们也是区别于管理和其他技术人员而有自己独立和具体业务的专业工程师;五、他们还是敢于和善于提出新见解、新思路,并能够及时接受、倡导、推进暂时一般人尚难接受或还未意识到的、没有一定部门或岗位负责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思想、新策略的高参、革新者或“不管部长”。 这些说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工业工程师的工作性质、内容和作用。其核心或最基本的是第1种说法,即工业工程师是最佳工作系统的设计者。换言之,工业工程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种以某一系统为对象的优化设计/再设计工作,从而使输入系统的人力与其他各种资源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利用,杜绝/减少各种浪费,实现系统的最大/佳的输出。 第2种说法是从工业工程师所处地位、作用的角度,说明他们是各级领导的助手、参谋和智囊,协助管理者发现问题,作出正确的生产和经营决策,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可见IE专业并不直接培养决策层——厂长、经理等管理者,而是培养工程师,一种特殊的工程师。但反过来说,管理者却必须具备IE知识,特别是IE意识。否则,他们也不可能按照工业工程的要求,合理地、科学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把企业搞好。同时另一方面,正如美国IIE学会所说:工业工程师却常常发展为高级经理,因为他们比其他专业工程师具有更多的经营技巧和训练,其结果是,今日许多大公司的高层领导人都具有工业工程的背景。 第3种说法说出了工业工程师有别于其他专业工程师的“接口工程师”的特点,是领导层和其他部门或专业工程师所不能替代的。他们始终从全局和整体出发,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方便,为各部门参谋和咨询,并对各部门(如设计、制造和供应)之间的业务进行协调与综合。 第4种说法则着重说明不能把工业工程师的工作都理解为系统的总体规划

浅谈终身学习与卓越工程师成长之路

Advances in Education教育进展, 2018, 8(1), 52-57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4074858.html,/journal/ae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fc14074858.html,/10.12677/ae.2018.81010 Some Discuss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Engineers Qingli Zhang, Guijie Lui Engineering Colleg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Jan. 8th, 2018; accepted: Jan. 22nd, 2018; published: Jan. 29th, 2018 Abstract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has two class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engineers also has two stages: the birth and the growth period. The training system of excellent engineers in school was established on the analysis of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stan-dards. The lifelong learning is introduced into the growth of the engineer on the premise of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engineers. The rise in space has formed from a single project to comprehensive project, from the technology job to the management job. A system of learning and growth of excellent engineers in the workplace has been established. Excellent engineers who hav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were trained. And they have rich experience in manage-ment of high-level personnel. Keywords Excellent Engineers, Train, Lifelong Learn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浅谈终身学习与卓越工程师成长之路 张庆力,刘贵杰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收稿日期:2018年1月8日;录用日期:2018年1月22日;发布日期:2018年1月29日 摘要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存在校内校外两个课堂,卓越工程师的成长道路分为形成期和成长期两个阶段,在分

售前工程师职业生涯规划

售前工程师职业生涯规划 IT 领域有一个特殊的职业岗位---售前工程师,我们曾讨论过售前工程师的成长历程,这是一个极具挑战、而又充满魔力与新奇的岗位,尤其是对刚毕业不久、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来说。曾经有很多朋友问我,售前工程师未来的职业生涯是什么,一定要转为销售吗?技术岗 位的职业出路是什么?往大里一些说,做技术的人在中国的企业公司里,未来是怎样的呢?有人认为售前工程师就是忽悠客户,用老百姓 的话说就是“耍嘴皮子”,最高的境界就是没有的说成有的,死的说成 活的(现在有很多所谓的专业咨询师就给人这样的感觉)。这种观点是 对销售工作的一种误解,无论是售前工程师,还是销售人员本身,完 成销售的过程就是与用户建立信任、用心沟通的过程;你忽悠了用户, 只要有一次,失去了对你的信任,就没人给你第二次沟通的机会了。 售前工程师有自己的职业生涯,如同踏入这个门槛时是面对的挑战一样,售前工程师的未来也一直是充满智慧与新奇。我以自身的经历与售 前技术圈里同仁的发展,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售前工程师是介于销售与技术支持之间的工作,它的目标是帮 助销售多签单,签大单。而能说服用户的最终方式是帮助用户理清 自己的需求,找到最适合他的解决方案。进入售前工程师的门槛上 是对技术理论与产品操作有较深的了解,你能说明白的前提是你懂得、你会用。成为一名售前工程师后,根据经验积累与能力提升的 程度,售前工程师的生涯可分为五种阶段:

??、??销售助手:岗位:售前工程师、销售工程师主要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售前工程师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支持销售的工作,包括??产品交流、方案提供、编写标书等,但成为销售的伙伴,还需要正??确理解销售人员的真实意图。不是每次与客户交流都说同样的东西,不是对一个产品的讲解就像在背课文,也不是给客户的方案就是公 司的模板改为用户名字就可以了,更不是编写标书就是对着标书全 盘拷贝“yes”…好的销售人员对于用户项目是有很强的推动作用的,每次见客户都有不同的目的,你只有“理解”了销售的真实目的, 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才能不浪费销售“辛辛苦苦”争取的各种技 术交流机会。一名售前工程师应该牢记:用户不是我们的练兵场, 拿用户做“小白鼠”来提高自己的阅历,是要付出昂贵代价的。成 为销售助手,就是能融入销售的过程中,与销售配合得默契,你的 技术支持就像手术台上的助理大夫对主刀大夫的支持;大夫一伸手,你就递上所需的工具,大夫一个眼神,你就报出需要的信息…助手 就是表明你就像销售“多”出来的手,如同销售自己的手一样灵活。 ??、??销售伙伴:岗位:售前经理、技术支持经理主要能力: 引导需求与方案的能力说明:不是说售前工程师的能力提高就是当 经理,就必须有行政职位。但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普遍事实(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不能逃脱这种文化环境的影响)。“学而优择仕”的 思想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社会的普遍认为:对知识分子的最 好奖励就是让他做官,而不是给他优裕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他有

结构工程师的“35 岁之惑” - 建筑结构

16 建闻天下 Building Structure We learn we go 结构工程师的“35岁之惑” 缪六华/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40 人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问题和想法。 应届硕士毕业生进入设计院大约工作5年后达到30岁,此时专业上已经奠定好基础,各种结构类型和 体系例如框架、框-剪、剪力墙、框-筒等都一般会有 所涉猎,地上和地下的结构都设计过,有了比较完整的工作经验,在项目上基本能独挡一面,在职场上处于上升阶段。在设计院大约工作10年以后达到35岁,此时专业上全面发展,除了具备完整的结构设计经验以外,对整个结构体系会有所思考和总结,能完成结构方案选型、结构体系定案等工作,能完成超限项目设计的文本和报告,以及完成计算和图纸校对工作,一般处于专业负责人或领导的位置,职场上处于稳定或瓶颈阶段。 去年北京OKOK “稷下会”论坛曾举办过一次座谈会,很多设计院的结构工程师汇聚一堂,这些工作多年的结构工程师聚在一起侃侃而谈,不约而同谈到了结构工程师35岁以后的职业发展、职业转型甚至创业的问题。 国内的设计院尤其民营设计院的加班非常多,很多结构工程师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60小时,当设计任务繁重时工作时间甚至更多,结构计算和施工图绘制都是很辛苦的工作,而且工程师过了35岁以后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可能较难继续适应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另外由于不同年龄段职业发展的要求或个人心态上的变化,工程师就面临再次的职业抉择。一般说来有3个方向可供选择:1)坚持和发展;2)职业转型;3)创业。 一些结构工程师自身的设计经验、技术达到较高层次,商业人脉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不希望再为别人打工,因此选择了创业。这样的例子很多,低端的如个人从设计院所分包项目的结构专业施工图,高端的如自己开设了专业或综合事务所,或在大型设计院内开设工作室或部门。 几位同事今年上半年开始了创业之路,虽然目前建筑设计市场受房地产调控大环境的影响普遍不佳,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低,但毕竟创业就是一个开始,如果能够坚持下来并逐步打开局面,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若创业失败,仍可留在设计单位工作和生活。 一般来说,单一性的结构专业设计团体在设计市场上生存压力较大,这和国情以及结构专业性质有 关。国外的建筑师习惯向外分包各专业设计任务,而国内的设计单位一般具有完整的专业配置,很少向外分包各专业设计任务,具有中国特色的“炒更”活动也因为设计费价格过低,只适合个人而不适合团体承接。另外,在民用建筑中建筑(方案和施工图)属于龙头专业,在工业建筑中工艺或建筑属于龙头专业,结构专业一般都为辅助配套专业,很难单独承揽设计项目,竞争激烈、可替代性强。因此建议结构工程师在创业时宜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创立综合性的设计团体,减少创业风险。 另一些结构工程师在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之后开始了职业转型,例如加入房地产公司的设计部门或工程管理部门,或加入大型单位的基建部门。职业转型之后,在与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工作交流时其专业技术经验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我们院在与房地产公司项目合作时遇到很多这样的转型工程师,他们一般隶属设计部门,对设计院的设计成果进行过程控制和图纸审查,主要着眼于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和建设成本的经济性,保证设计院的设计成果是房地产公司真正想要的东西,在项目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某项目,在甲方结构工程师的要求之下,基础形式由桩筏基础改为筏板基础,节省了工程造价,节约了项目施工时间,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应。 其实工程设计仅仅是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一小部分,结构专业设计更是如此,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专业设计之外有更广阔的领域等待工程师去面对和发展。结构工程师进入房地产公司,除了巩固原有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学习很多全新的知识,例如结构工程师要适当懂建筑专业、设备专业的知识,要面对很多新的交叉学科,例如住宅项目要了解很多和结构专业相关的经济指标和结构专业在商业项目中的适应性等等。 地产公司的工作性质比较繁杂,结构工程师进入地产公司以后,除了面对结构专业性工作外还要面对很多非专业性事务,工作中专业技术比重下降,同时地产公司的人际关系也更为多样性,结构工程师应及时调整心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就中国目前薪酬体系现状而言,结构工程师进入地产公司往往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回报。 当然更多的人留在设计单位坚持和发展,主动或被动,喜欢或不喜欢,这群人也有很多的迷茫和困惑。

一个电子工程师的成长经历

一个电子工程师的成长经历——南方的老树 我是一个电子工程师,我把我原来写的关于电子工程师怎样成长的一个帖子改改放在这里。 实际上,技术这种东西的规律是大同小异的,虽然是电子工程师的成长的道路,但是,其它领域的技术人员,我想也是一样的。 因为我也是比较痛苦地用了较长的时间才完成了从初学者到一个系统工程师的转变,所以啊,将自己这点体会写出来,希望能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 作为一个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如果有高手带的话,实际上只需要大概6个月到1年的时间就能实现这个转变。 只要你够勤奋、善于沟通、人品好。 前2者大家都可以理解;人品好就是大家看着这个人顺眼,愿意帮他,什么都愿意跟他讲,相处不厌倦。 要是狗脾气、自私,谁爱理你?要知道,自私的人,也愿意跟人品好的人在一起。 一个电子工程师,或者说,一个电子系统设计工程师,需要有机会,这种机会是靠自己去争取,“哭着喊着要进步”,有这种精神,还需要明师带着,就可以。 可是,上了班,谁会带你?很少,或者没有。市场竞争激烈,过去还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种现象,国营单位或许严重一些,民营企业中你需要给老板创造效益,至于学习,是在工作中学,老板是不会让你不干活而学习的,只能边干边学。 我把技术人员的成长之路分成几个阶段: 1.入门 1~2年 2.登堂入室 3年 3.勤奋至卓越 4.沟通、协作 5.对某个行业深入理解,做出产品 5年 第一步入门-51核心和基本电路 中国人有10亿啊,每年有多少大学生毕业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有一张照片,招聘会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十分震撼。从来没有一个时刻让我感觉到中国的人力资源是如此的丰富。但是,从现在的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东西呢?一些理论,跟实际脱钩的理论。有没有用呢?有点用。但是,在企业中,需要的是实际干点事情出来,实际解决问题。所以说,很多企业不想要大学本科出来的大学生,说动手,没有动手能力,不知道电阻电容长得什么样子,能够做什么?但是又自视甚高,对工资的期望值比较高。等到能够干点事情了,又拍拍屁股跑了。所以企业现在喜欢使用大专中专甚至是职业学校培训出来的小孩,至少这些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份量,能够实实在在地做事。要知道,他们很多人的天赋并不差,很多人是家庭条件不好,打小就是苦孩子,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一旦给机会,他们都比较珍惜。 现在的大学,误人子弟甚多。扩招是没有错,但是,实验室扩了吗?教室扩了吗?教师扩了吗?至少实验室是没有扩。老树认得的一个研究生说,只有到了一个阶段,才能到实验室作实验。很多导师就是把学生当奴隶一样干活,要是在干活中能够学到东西那就算是运气好的;运气不好的,直接就是导师的廉价的劳力了,学不到东西,活倒干了不少。 但是,既然学生要拿文凭,要应付考试,没有办法,那怎么自救? 在入门这个阶段,需要去学习大量的知识,摸清你所在的领域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从最基本的学起。 如果励志要做一名出色的电子工程师,老树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 做一个电子工程师,先从51学起,这是得到公认的。不需老树饶舌。 首先,去买一个开发板,越便宜的越好,在上面可以练练keil C。最好再买一个仿真

售前工程师转正工作总结2000字

售前工程师转正工作总结2000字 时间过的很快,在每天的紧张和充实的工作中,转眼间我已经来到公司快半年了。这半年中,在公司和部门领导的关怀和领导下,在部门同事的热情帮助和指导下,渡过了从学生到职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和思想的变化,现做总结如下: 一、培训学习的感受 专业的技术和产品知识对于我所在的售前技术支持岗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3月份我来公司已经培训过技术和产品线的知识,对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有了基本的了解,七月份来后集团又安排我们去基地实习以及两周的培训课程,真正的接触了产品本身,使我对产品的理解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深入的技术培训,也使我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来部门报道后,领导又安排了马强老师专门负责我们几个新员工的培训,同时又请张琨和张伟老师给我们更加细致的讲解了产品、方案、高性能等知识,马强老师更是组织了我们几个新员工成立学习小组,安排学习计划,通过这些培训和学习,使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 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进入部门后我感觉到部门内部的学习氛围是很浓厚的,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请教各位老师,他们也都很热心的给我进行解答,同时部门每周都会安排某个内容的专业培训,这对我这种需要快速吸纳新知识的新员工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不断的培训过程中,使自己养成了一种不断学习的习惯。 二、工作过程中的感受 初入部门工作,对工作的内容和职责几乎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但是张琨和张伟老师并没有因为我是新员工什么都不懂而不敢将任务交给我,而是大胆的将项目交给我去做,让我去练手。犹记得第一次张老师将一个项目方案交给我去做的时候,我当时的紧张和兴奋,那个方案我整整做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其间给张老师审了4次,返工3次,问了很多很基础的问题,张老师都一一耐心的解答了,虽然任务没有按时完成,但从这次方案制作中我学到了很多培训时学不到的东西,了解到了很多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加强了方案选型和产品知识的学习,还把以前部门的成功案例拿出来仔细的研究和练手,同时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到现在我完成一个简单的方案制作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售前工程师岗位职责和基本要求

1、负责组织制定系统集成项目的技术方案编写、标书的准备、讲解及用户答疑等工作; 2、配合客户经理完成与用户的技术交流、技术方案宣讲、应用系统演示等工作; 3、配合业务部其它部门做好用户沟通、资料共享、技术协调等工作; 4、配合市场人员完成应用系统演示、产品宣传资料撰写等工作; 5、配合做好与合作伙伴厂商的技术交流。 工作内容 项目招投标活动的过程描述 项目从前期跟踪,签单,作为售前人员,需要与销售人员密切合作。通常获得一个项目的前期过程如下: 1.销售人员拜访用户,了解用户的项目基本情况,向用户介绍公司和公司的产品,与用户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2.销售人员在用户招标前,引入售前技术支持人员,与用户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用户在项目上的需求,偏好的技术构架,引导用户到本公司的技术思路上,这个过程可能是需要多次反复。至少要做到用户对公司有一定的兴趣,愿意邀请你参加投标。 3.用户发招标书,售前人员根据招标书的要求,结合前期与用户交流的情况,编写投标书。 4.参加招投标会,进行技术、商务上的讲解和答疑。 5.参加商务和技术的谈判,起草项目商务合同和技术协议书。 6.签订合同,项目实施以及维护。 招投标前与用户的接触 招投标前与用户接触,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和想法,通过交流,了解用户对系统框架、平台、新技术的偏好,使以后在投标中能“投其所好”“命中要害”。介绍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使用户在招标前对本公司技术和产品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将用户的需求引导到

本公司的技术和产品的思路上,使用户的在技术上对本公司有一定的偏好。

交流和需要了解的内容通常包括: 1.用户的组织机构,信息化的现状,现有的硬件设备、网络情况、正在使用的软件系统情况; 2.新系统的规划、目标、规模,要求等,包括用户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扩展性的要求; 3.业务内容、业务流程系统的现状,软件功能需求; 4.平台和数据库的选型; 5.信息安全、存储的需求; 6.对软件开发机制的认识; 7.用户感兴趣的热点技术; 交流应该广泛,不要只限于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如果有条件,可以拜访更上级的用户,以及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或技术权威,尽量了解用户的对项目的认识和想法,交流和拜访中要善于识别用户的身份,抓住对项目有决定权、影响大的用户的想法,同时,可以初步分析哪些用户可能是以后的招标评委,留意他们对项目感兴趣的地方。以便在投标和讲标中有所针对性。 引导用户向本公司的擅长的技术路线和产品特点上。可以将以往做过项目的情况、功能特点讲给用户,最好是借助演示,这是用户会告诉你哪些是他感兴趣的,哪些是没有意思的,其它对手的产品是什么样的等等。这样便于与用户进行深入的交流,找到与用户相互的共鸣点。 跟踪和了解对手情况,了解同类产品的现状,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分析对手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可能的特点,找到或提出比对手有新意的、能吸引用户的系统亮点。当然,这些亮点的提出必须先考虑自己的技术实力和项目的投资规模。 . .

结构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3篇

结构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3篇 Model work summary of Structural Engineer (latest edi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结构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3篇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结构工程师工作总结模板常用版 2、篇章2:结构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3、篇章3:结构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本(通用版) 篇章1:结构工程师工作总结模板常用版 xx项目从XX年4月中旬正式施工到现在,其中制管车间门架式钢结构总面积 9820㎡,预留仓库门架式钢结构总面积3840㎡,主体分别于XX年6月初,XX年10月中旬全线投入使用,这成绩与公司的正确领导及项目部全体员工的辛苦劳动是分不开的,也是我们设计部、物资部、工程部等公司上下团结协作的结果。在工程的整体建设过程中,也深刻认识到团队

合作的重要性,一些自身的不足,团队的融洽度等等都是影响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为此,现将工程工作总结如下:一、工期进度方面 工程在建前期,在公司上下一致的努力下,整体运作良好,工程从安全,质量,进度等各方面呈现良好趋势,但是原材料的加工好坏是一项重要环节,为此在材料进场过程中,对其材料的审核验收关系到工程安全、进度等重大环节。(材料常出现的问题:1,材料与原图纸不符。参照图纸逐一检验,确保材料的无误性;其次原材料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公司加大力度对其进行监督以确保材料的正确生产为之后的不必要麻烦做好保证。2,原材料进场相应资料不完善。建议在配发材料过程中,组织相应资料人员准备相应资料随车配发。3,做好图纸会审,原图设计的常理见识可能有时会与现场安装生产相冲突,造成后期现场变更,误工误时)鉴于以上,我希望能在工地开工之前,集公司相应领导,设计部,物资部,工程部(建议施工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会)等相应负责人召开一个"工前会议",针对图纸、合同、原材料采集、材料配发统筹,设计技术,现场管理问题做一个全方位的分析、统筹、商榷,划分相应职责,团结团队力量。

Linux驱动工程师成长之路

本人此刻还不是什么驱动工程师,连入门都谈不上,但我坚信在未来的3-5年我肯定能成为我想像中的人,因为我马上就要进入这一行工作了。写下这个日志来记录我是怎么最后成为我想像中的人才的,呵呵。 《Linux驱动工程师》这个东西是我在大二的时候看到有一篇讲如何学习嵌入式的,点击这里下载PDF,里面讲到嵌入式分为四层:硬件,驱动,系统,应用程序;还说linux驱动最难然后工资也最高就冲着他这句话我就决定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要去做这个linux驱动工程师,随后我就先后买了51单片机,ARM7,ARM9还有一大堆的视频教程准备来进行学习。我还跟我旁边那个哈工大哥们说:“我们学校像我这样的人很少,你们学校呢?”他说:“太少了,不过我们学校都是做这种板子卖的人比较多!”。行,你们牛!即使是买了这些东西,从大二到现在都快毕业了但感觉还是没有入门。回想一下我都学过什么啊:1:自己在ARM9上写bootloader(主要锻炼了三方面的知识:C语言应该写了有近万行的代码,ARM9的外设的基本操作方法如UART,LCD,TOUCH,SD,USB,ETHERNET...,makefile);2:移植和学习linux驱动。下面我说一下我学习Linux驱动的一个思路这也是我在面试的时候自我介绍中最重要的部分;1:硬件知识学习Linux驱动首先得了解这个驱动对应的硬件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比如LCD你得了解它的场同步,行同步,像素时钟,一个像素的表示模式,还有就是这个LCD是怎么把图像显示在屏幕上的。如果是USB,SD卡就得了解相关协议。可以通过spec(协议)、datasheet来了解,这就是传说中的Linux驱动开发三件宝之二,还有一个就是linux相关源码。2:了解linux驱动框架linux下的每一类驱动差不多都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子系统,比如FLASH的驱动它就属于MTD子系统从上到下分为四层:设备节点层,设备层,原始设备层,最下面的与具体硬件相关的硬件驱动层,通常要我们自己来实现就是最下面这个与具体硬件相关那部分代码。3:了解这个驱动的数据流。这个过程与第二个过程紧密相关,如果了解了驱动的框架差不多这个过程也算了解了。比如flash.在/dev/目录下有对应flash的字符设备文件和块设备文件,用户对这些文件进行读、写、ioctl操作,其间通过层层的函数调用最终将调用到最下面的硬件驱动层对硬件进行操作。了解这个过程我相信在调试驱动的时候是很有帮助。3:分析与硬件相关通常需要我们实现的那部分源代码。4:三板子上将驱动调试出来。每次调试都会出问题,但我买的板子提供的资料比较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比较浅显,即使是浅显的问题也要把它记录下来。(这个是我上次在华为面试的时候,那个人问我你调试驱动遇到过什么问题吗?你是如何解决的。当时我学习还没有到调试驱动这一步,所以那次面试也惨败收场)。 好像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进入正题《工作的选择》。在年前去了龙芯,实习2.8K,转正3.5k,环境还是不错,经理很好,头儿也很帅都是中科院的硕士。不过去了两周我就没去了身边的人都不太理解,我也一度有过后悔的时候,从龙芯出来应该是1月6号,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没有再找工作,转而学习linux驱动。一直到上周日。上周日的晚上我就开始投简历一开始要找linux驱动,在智联里面输入linux驱动出来500来个职位,点开一看没有一个自己符合要求的,差不多都要3-5年经验本科,有时候好不容易有个实习的关键字在里面,一看要求硕士,严重打击了我的信心,哎不管了随便投,最后又投了一下嵌入式关键字的职位。最后就瞎申请,看看职位要求差不多就申请。周一来了,这周一共来了6个面试,创下了我求职以来的历史新高。周一下午面了一家感觉还不错不过到现在也没有给我一个通知,估计当时我要了4500把他给要跑了,这家是做测量的不是Linux驱动,差不多是把ARM当单片机用。周二上午一家也是要招linux驱动面了估计不到二分钟,他

IT售前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

IT售前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 一、职业成长回顾 总觉得还没有来得及揣摩自己在这一年中的所有得失~20xx年已经在龙年的爆竹声中成为过去~细细回首这一年走过的路~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绩和战果~但是也经历了一些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我想~20xx年是我工作旅程中的转折一年 ~在这一年中~我在自己的岗位上迎来了更多的历练和思考。我想~这是喜悦和汗水并存的一年~也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一年。 来到xxxx已经一年光景~作为一名项目工程售前的技术工程师~承蒙公司领 导与部门绥同事的批评指导~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也逐渐看到了健自己距离优秀员工所具备的全面素质要求还有一段需要努岚力弥补和完善的差距。空闲的时候我也时常扪心自问~是串否拥有足够的资格去享受”售前工程师”这样责任重大的,称谓? 自从担任公司项目工程售前技术工程师以来~我枥的主要工作是为行业部门以及其他业务部门的同事编写项窗目设计方案、项目施工组织方案~以及就公司现有资源产燕品整合起来编写解决方案。记得过去一年最开始独立接受缓项目派单时~我几乎不太能够理解项目售前的含义~更不占了解应该如何去把项目售前的工作开展实施~而是过多的逾依赖于系统集成项目理论型的方案模板~在一些项目关键肽点部分处理得不 1 / 6 够理想~过于理论化~导致与实际脱节。皖通过几次不太成功的案例锻炼之后~慢慢的我也开始形成笆一套适用于自己成长的思维模式~并摸索出一些相似领域秕、固定产品的处理办法。但是回过头来看~那段时期的方睇案编写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体现在对于项目建设的需求经逵常只顾眼前的形势直奔主题~阐述完功能产

品的适用性~蕺能够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即可~但是却忽略了未来客户发展揣所带来的变化与扩展~对项目的把握不够全面~毕竟系统鹅集成涉及的领域众多~涵盖的技术面较广~这种着眼现在劝直奔主题的处理方式也折射出了自己知识面狭小的事实。魔好在技术中心的韦总及时发现了我所存在的这些问题~通售过单独技术指导以及对整个部门进行的项目经验分享指导单~也让我逐渐明白在进行系统集成项目时宏观了解~全局愠设计的重要~对用户的需求必须要深入的分析~了解客户炉的企业规模、事务处理流程以及发展规划之后~从全局的分角度来进行方案设计~再突出眼前的局部建设构想~这样才能真正把系统集成方案写好~才能真正让客户满意~ 而ㄤ我也必须在具备这样全局把控的思维能力~再加上知识的懿不断积累~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售前工程师。 二、工伤作开展回顾 在过去的一年~我对涉足不同行业的系统集?成需求也进行了一些回顾总结~其中视频监控项目与网络麸安全项目占到了所处理案件的70%~在这些项目中~我莴所要承担的任务主 2 / 6 要包括:项目需求了解、项目设计方案肚编写、项目跟踪、项目施工组织方案编写等四项。而相对矧来说~项目方案设计又占到了很高的精力付出比例~但是尜如何提供解决方案完成工作~亦经历了两个时期的成长。夭 第一阶段:从产品到方案。将公司的产品资料(如海康弹威视、华为、深信服、IBM等常用设备)修改成针对用户的解决方案~这一类售前支持不在少数~处于对公司内部代理的产品比较熟悉~再加上有一定的技术功底~所以这个时期在编写方案的时候从完成速度上来说比较快速~ド但不能站在客户价值角度来理解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