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的CT诊断价值

髋臼骨折的CT诊断价值
髋臼骨折的CT诊断价值

【关键词】骨折

髋臼骨折后功能的恢复取决于骨折是否能得到解剖复位[1],对移位的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已成为共识,其结果也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因此,术前准确判断骨折的类型从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尤为重要。ct能为临床提供全面、准确而可靠的诊断依据,指导制定手术方案。选取2002年1月~2005年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且有完整x线片和ct的髋臼骨折共36例,术后随访疗效较为满意。现就本手术组36例患者的术前x线片和ct诊断、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8~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为1 d,最长为62 d,平均16 d。5例为坠落伤,其余31例均为交通事故伤。25例有合并伤:6例下尿道损伤,2例肠道损伤,4例坐骨神经损伤,12例股骨头、颈或四肢骨折,3例颅脑外伤,9例骨盆骨折。

1.2 诊断方法及术前处理

常规摄骨盆前后位平片、患髋骨盆髂骨位及闭孔斜位片和双髋关节ct,必要时进行三维重建。

ct扫描条件:应用 ge prospeed ai单螺旋全身ct机,通过x线片或ct定位像选定兴趣区行薄层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横轴位扫描,扫描类型helical,电压120~140 kv,电流60~130 ma,扫描时间1.5 s,层厚3~5 mm,螺距1.0~1.5,重建矩阵512×512,重建类型std+,扫描时重建间隔3~5 mm。再将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调整显示野,重建间隔等于1/2扫描层厚;选中后重建数据进入/3d0操作程序,选择所需图像摄片。螺旋ct后处理技术: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dstructions,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半自动立体分割法及动态技术。

2 结果

2.1 术前评估

将所有病例的x线片、横断二维、ssd、mip、mpr图像进行对比观察。根据放射学检查结果按照letournel及judet标准进行分类:13例粉碎性后壁骨折,6例移位横行骨折,6例横行加后壁骨折,3例t型骨折,8例双柱骨折。mpr,mip矢、冠位图像所诊断的骨折处数相同;横断二维因1处坐骨支细小的横行骨折,而扫描线正好通过该骨折线(在x线片及ct定位像上没有发现征象,而在三维mip上很确切地再现出来了),故漏诊;ssd有2处裂纹骨折未再现;对x线片作者没有按letournel分类法分类,但通过分析发现x线片诊断髋臼骨折的准确性与ct相比有很显著的差异,对4例有前壁骨折的均体现出了髂耻线中断,对17例有后壁骨折的仅发现6例有明确的髋臼后缘线中断移位,其余7例漏诊,5例关节腔内骨折片及7例臼顶骨折未发现。对6例坐、耻骨支细小的线行骨折,因曝光量及肠道干扰等因素而漏诊,共有14处骨折不能确诊。

2.2 术后评估

按照judet标准:移位<1 mm为解剖复位,介于2~3 mm之间者为满意复位,&3 mm为不满意,放射学检查随访结果按照matta[3]标准进行分级:髋关节形状正常者为优;仅有小骨赘,关节间隙狭窄<1 mm,且有轻微硬化者为良好;中度增生,关节间隙变窄<50%,伴中度硬化者为尚可;明显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50%,股骨头塌陷或磨损,髋臼磨损者为差。

术后拍片解剖复位21例(58.33%),复位满意11例(30.56%),复位不满意者4例(11.11%),复位不满意者均为陈旧性骨折,2例“t”型骨折,1例双柱骨折,1例为横行加后壁粉碎骨

折。

随访8~36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x线片检查:优16例(44.44%)、良9(25%)例、可5(13.89%)例、差6(16.67%)例;6例结果差者,4例为术后拍片复位较差者,2例为t型骨折异位骨化达ⅳ度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38.6分(24~47分)上升为术后82.4分(68~88分),早期满意率为87.9%。1例坐骨神经损伤1年,功能未完全恢复。

3 讨论

髋臼骨折后功能的恢复取决于骨折是否能得到解剖复位,对移位的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已成为共识,其结果也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因此,术前准确判断骨折的类型从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尤为重要。复杂髋臼骨折,在普通x线片上为一个前后重叠的影像,尤其髋关节的正常结构发生变化时,仅凭髋关节平片,易遗漏一些不明显的骨折或对骨折的程度、骨折片移位的情况判断不清,造成临床处理不当,延误治疗,使患者留下永久性功能障碍。本组有9例是髋关节外伤经平片检查未能发现髋臼骨折,而没有给予及时恰当地处理。ct为断层图像,可清晰显示髋关节全部结构,它不仅能准确显示髋臼有无骨折,骨折的程度,骨碎片的数目、大小、位置及移位的情况,还能辨认是否并发髋关节脱位、骶髂关节分离和其它部位骨折,盆腔内脏器有无损伤,以及软组织血肿和关节积血的情况。ct能为临床提供全面、准确而可靠的诊断依据,指导制定手术方案[2]。作者认为对于下列情况应加做ct检查,必要时应行三维重建:髋关节脱位患者一定要弄清是否并发髋臼骨折。本组3例髋关节脱位,骨折片嵌顿在关节间隙内,致使多次整复脱位仍复位不良,经ct检查,髋关节间隙内嵌顿着髋臼碎裂的小骨片;复杂髋部骨折,应进行ct检查,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全髋损伤的细节;髋关节无明显骨折但关节囊高度肿胀者,应做ct检查排除髋臼内撕脱碎片骨折;髋关节平片无骨折的髋外伤,久治仍疼痛者。

髋臼骨折分型

前言 髋臼骨折是创伤骨科临床及科研的重点、难点、热点。创伤骨科医师需要从基本的解剖、受伤机制等入手,熟稔髋臼骨折的分型,根据不同类型髋臼骨折的特性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为加速病人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髋臼骨折的分型(尤其是Judet-Letournel 分型)在指导临床实践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应广大创伤骨科同道的邀请,我提纲携领地撰写了这篇文稿。文中简要地列举了与髋臼骨折诊断、分型及治疗有关的解剖、知识点、受伤机制、影像评估等内容,展示了髋臼骨折分型系统的具体某一类型的影像资料和/或示意图(其中不乏对JOT-OTA髋臼骨折分型文献里示意图疏漏差错的修改)。 由于时间、精力以及篇幅的限制,我没有就上述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因此,对于喜爱髋臼骨折诊疗的创伤骨科新手来说,或许您们还需要从其他书籍、文献等资料中吸取更多的基础知识并在临床实践中多加磨练。对于老手来说,且权当复习吧,也许,大家也能咂摸出些不同滋味。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和测试大家对髋臼骨折分型的掌握程度,我在文末增添了一些试题,分型试题均给出了骨盆正位、髂骨斜位及闭孔斜位X线片,但未提供CT图像,目的在于与大家一同磨炼眼力和提升脑力。要知道,我们敬仰的髋臼骨折临床科学奠基人,伟大的Emile Letournel老师就是在这三位片海里总结出了历经半个世纪且被全世界范围内的创伤骨科临床实践检验的分型系统的。 由于能力有限,文中不免有疏漏谬误,请广大创伤骨科同道不吝批评斧正。 一、基础内容 1.髋臼骨折的定义:髋臼骨质的连续性、完整性中断。 2.相关解剖: 2.1骨性解剖 2.1.1髋臼:髋臼是一个不完全的类半球面,由一个马蹄窝样关节面(horseshoe-shaped articular surface)围绕一个髋臼窝(cotyloid fossa)(非关节面)构成,传导躯干到下肢的负荷,由两个柱(Letournel和Judet描述为倒“Y”形)支撑。

髋臼骨折的治疗策略

髋臼骨折的治疗策略 1 髋臼的解剖及骨折的治疗原则 髋臼由髂骨体、耻骨体、坐骨体组成呈凹形,髋臼后、上方骨质较厚而内壁较薄,表面以软骨覆盖。正常的髋臼向前、外、下方开口,外展45°,前倾约15°,在正常行走中承受约2.5倍体重负荷,髋关节的活动依赖股骨头与髋臼的接触协调。Malkan通过实验证实髋臼骨折移位1mm,接触压力即增加20%,移位2mm,接触压增加50%,从而造成应力分布异常,导致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因此,鉴于髋关节特殊的解剖及功能,诸多学者认为髋臼骨折应强调解剖复位,夯实固定。见图1。 2 髋臼骨折的术前评估 髋臼骨折的术前评估包括:①软组织情况;②影像学检查 2.1 软组织情况髋臼位置较深,即使高能量所致的髋臼骨折也可能无明显的髋周肿胀,但实际引起的髋臼周围软组织损伤,甚至严重双柱骨折所致的周围器官损伤必须高度重视。因此,为减少二次损伤,髋臼骨折的患者入院后需常规予以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待软组织情况好转后择期手术(严重的开放性骨折例外),通常在伤后5~7d手术,此时骨盆小静脉栓塞形成[1],出血少,结合药物治疗,软组织肿胀缓解明显,骨折线清晰骨折块较易复位,亦可减小皮肤张力及术后切口的感染率。但是长时间的手术等待会造成骨痂的形成不利于复位,Matta[2]报道伤后手术时间<7、8~14d和15~21d,解剖复位率分别为74%、71%和57%,其中伤后<14d和15~21d的手术解剖复位率具有明显差异。 2.2 影像学检查①髋臼骨折患者入院后除常规行X片检查外,往往行CT 三维重建,其具有立体性、多角度等特点,且能使用数字化技术切除股骨头,充分显露髋臼关节面,便于骨折的分型,也可以基于原有的数据了解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为术中避开周围神经及血管有指导意义。②目前的髋臼骨折分型有judet-letournel[3]分类及AO分类。前者有助于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后者有助于对术后的评估[4]。但AO分类是基于髋臼的解剖结构制定,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通常依据AO分类选择治疗方案。 附AO[5]分类:A型:单柱骨折;A1:后壁骨折,A2:后柱骨折及其变形,A3:前壁和前柱骨折;B型:横行骨折,臼顶部仍附着于完整的髂骨;B1:横行骨折和横行骨折并发后壁骨折,B2:T型骨折,B3:前壁或前柱骨折加后柱半横行骨折;C型:前柱和后柱骨折,臼顶部与完整的髂骨分离。C1:前柱骨折延至髂骨,C2:前柱骨折延至髂骨前缘,C3:骨折线进入骶髂关节。 3 手术方案的选择 3.1 不同骨折选择的入路与体位

髋臼骨折

髋臼骨折诊断、分型及治疗原则 2016-01-14 作者: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王谦张堃点击量:571我要说 2014年7月3日至5日,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创伤国际委员会(AOTrauma)举办的联合学习班在西安成功举办,AOTrauma 日本委员会主席、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理事Sawaguchi教授应邀就“髋臼骨折诊断、分型及治疗原则”作了精彩报告。在征得Sawaguchi教授同意后,特将报告内容整理成文并呈现给大家,供骨科同道们分享。 髋臼骨折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多见于青壮年,骨折块移位可导致髋关节匹配丧失,若不经复位而任其畸形愈合,将导致股骨头与髋臼接触面减小,局部压力增加,引起关节软骨塌陷,最终导致创伤性关节炎。髋臼骨折手术治疗需恢复髋臼形态、接触区几何形态和关节内压力分布。 1.髋臼解剖结构 Letournel将髋臼分为前柱和后柱2个结构,同时包含前柱和前壁、后柱和后壁4个元素;将940例髋臼骨折患者分为单一元素的骨折(后壁型23.7%、后柱型3.2%、前壁型1.9%、前柱型4.5%和横断型7.4%)和至少包含2个元素的骨折(后柱加后壁型3.4%、T型7.0%、横断加后壁型19.5%、前柱加后半横型6.6%和双柱型22.7%)。2.髋臼骨折诊断

髋臼骨折治疗的难点在于诊断、分型,只有明确的诊断、分型才能指导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并制订合理的内固定方案。髋臼骨折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2.1 X线检查 X线检查包括摄骨盆前后位、髂骨斜位和闭孔斜位X 线片。在骨盆前后位X线片上,需牢记6个标记,即髋臼顶、前壁、后壁、髂坐线(后柱)、髂耻线(前柱)和泪滴(图1)。 图1骨盆前后位X线片上髋臼相关标记a.髋臼顶b.前壁c.后壁d.髂坐线e.髂耻线f.泪滴 2.2CT平扫 仔细解读CT平扫图像,并与X线片进行对照,有助于了解骨折的个性化特点。CT平扫图像中矢状位骨折线在X线片上表现为横断骨折线;CT平扫图像中冠状位骨折线在X线片上表现为前后柱分离的骨折线(图2)。

骨盆骨折诊疗规范

骨盆骨折诊疗规范(试行) 骨伤科二病区 2012年1月修订 一.诊断及检查要点 1.病史:了解受伤时间、机制、暴力种类、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全身情况等。 2.骨折体征的检查。局部肿胀、皮肤擦伤、皮下淤血、骨盆畸形、下肢是否等长、有无旋转。 潜在骨盆环损伤的病人,触诊首先证实骨盆的不稳定和畸形。双手按住两侧髂嵴给于内旋、外旋、向上、向下的应力,任何超量的活动均视为异常(骨盆分离挤压试验)。 急性严重骨盆骨折病例、疼痛剧烈者不宜行骨盆侧方挤压、分离试验,或作前后挤压试验。 肛门指诊检查应用于骶骨骨折及尾骨骨折、脱位的诊断,可触及异常活动或骨擦音。3.合并伤的检查 腹部体征。特别注意膀胱和尿道损伤、生殖道损伤、腰骶丛神经损伤的检查和记录。 头颅、胸、脊柱和四肢检查亦不能忽视。 4.骨盆影像学检查 骨盆正位、出口位、入口位和CT检查。 根据影像学资料,做出骨盆损伤的分型。 5.实验室检查 病情危重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急诊做好输血前各项检查和准备。 病情稳定者,按常规作三大常规、血生化、凝血、免疫等检查。 二.治疗 根据每个病人的特点,包括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骨盆骨折的稳定性进行治疗。(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1补液输血 2恢复骨盆的稳定性及缩小骨盆容积:骨盆带、骨盆C钳、外固定架和内固定。 3其他的止血方法:剖腹探查,填塞止血,血管造影栓塞止血等。 (二)骨盆手术治疗 前环内固定指征:耻骨联合分离>2.5cm;耻骨联合交锁;耻骨支骨折合并股神经血管损伤,耻骨支旋转移位等。 骨盆后环固定指征:骶髂关节脱位或骨折脱位超过1cm,骶骨骨松质部位骨折明显移位出现间隙,合并神经损伤,多发创伤(尤其是合并下肢骨折) 骨盆前后环均损伤骨盆不稳定者。 (三)非手术治疗 稳定的和无移位或微小移位的骨盆骨折适宜于非手术治疗。 单纯髂骨翼骨折卧床休息至疼痛消失即可逐步下地活动。 稳定性耻骨骨折、耻骨联合分离及髂前上、下棘撕脱骨折,卧床期间臀下垫软枕,保持髋关节于屈曲位,至疼痛消失即可逐步下地活动。对坐骨结节撕脱骨折,保持伸髋屈膝位卧床休息。 移位明显但拒绝手术者,行牵引治疗。 (四)药物治疗 根据辨病辨证情况,合理组方用药或选用我院中药制剂或中成药。

双柱型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双柱型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作者:王洪林,闵繁红,谢勇,薛雷,栾洪佳 【摘要】[目的]探讨双柱型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年2月~ 2007年5月共收治双柱型髋臼骨折1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和改良的Kocher Langenbeck 入路(改良K-L 入路),钛质重建钢板固定。[结果]随访1~4年,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4例,复位满意2例。根据d′Aubigne、Postel 髋关节评分,优13例,良3 例。[结论]双柱型髋臼骨折诊断明确后,应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和改良K-L 入路治疗,能够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并采用钛质重建钢板固定,骨折端固定牢固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髋关节损伤;双柱型髋臼骨折; 临床治疗 双柱型髋臼骨折比较少见,2003年2月~ 2007年5月年作者对双柱型髋臼骨折16 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 例,女3例,年龄18~ 54 (平均35.8) 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坠落伤5例。合并休克4例,颅脑外伤3例,腹腔脏器损伤1例。按照分型,均属双柱型骨折。无其他脏器损伤合并症者,伤后1 周内手术12例,合并颅脑损伤、腹腔脏器损伤先行处理后2周内手术者4例。 1.2 手术治疗 1.2.1 术前准备 (1) 影像资料:影像学检查能确定髋臼骨折类型,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术前应拍标准的X 线片,包括前后位,闭孔及髂骨斜位。CT 能确定骨折,移位程度,关节内有无碎骨片,是否合并股骨头骨折及脱位。但CT 不能代替闭孔及髂骨斜位片。(2) 骨牵引:患肢常规行股骨髁上牵引,防止骨折块移位,维持已复位的股骨头,减轻疼痛及髋臼周围的疤痕挛缩,以便伤后时间长的患者(2周)手术时方便,可改善股骨头血运,防止关节软骨的损伤。(3) 术前1d 与术中预防应用抗生素。(4) 备血。 1.2.2 体位及手术入路本组均为双柱骨折,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和改良的Kocher Langenbeck 入路(改良K-L 入路) 。 1.2.3 复位及固定方法 (1) 前柱的固定,暴露清楚后,用骨膜剥

髋臼骨折的治疗原则

【摘要】髋臼骨折往往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必须从接诊后即刻起进行复苏和抢救,复苏和抢救原则无太大的特殊性,这里不再叙述。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不外乎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应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肢体合并伤、骨折脱位类型、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等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关键词】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临床资料手术治疗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骨折原因:车祸伤22例,高处坠落伤了例,房屋倒塌压伤5例。右侧19例,左侧15例。按letoumel 分类[1]:前柱骨折4例,前壁骨折1例,后壁骨折10例,后柱骨折12例,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4例。合并颅脑外伤6例,坐骨神经损伤3例,髋关节前脱位1例,后脱位6例。本组病例均在伤后1周内手术。 (一)闭合复位闭合复位有时是一个应急性的治疗措施,有时也是一个永久性的治疗方法,但是闭合复位之前,也要仔细评估一下病人的情况、骨折的类型、是否有并发症、是否需要麻醉下复位,一般情况下,任何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和股骨头脱位均应行手法复位,可在急症室内实施,如条件许可,最好在复位床上进行,可用c形臂x光机观察复位情况。股骨头脱位,尤其是后脱位,需要急症复位,使股骨头进入髋臼,防止尖锐的骨折片进一步损伤股骨头的关节软骨面。如果股骨头脱位时间较长,会影响股骨头血运,甚至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于坐骨神经麻痹的患者也应该急症复位,以去除脱位的股骨头对坐骨神经的持续压迫。股骨头一旦复位,即无紧急切开复位指征,最好等2-3d 以后再行手术,在此期间根据三个位置的x线平片和ct片进行仔细的影像学评估,确定骨折类型,并通过在骨盆标本上标记骨折线、钢板和螺钉的位置来模拟手术过程,同时准备必要的手术器械和组织最好的手术医生。当急症手术治疗髋臼骨折时,所有这些有利条件都很难达到,所以说急症切开位内固定是迫不得已才做的事情。 (二)急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 1.难以复位的股骨头脱位如果在全身麻醉下用闭合复位的方法不能使股骨头复位,必须行急症手术复位。 2.脱位复位后髋关节仍不稳定如果髋臼的骨折块很大,即使在后脱位时采用下肢外展、伸直、外旋位牵引,在前脱位时采用下肢内收、屈曲、内旋位牵引,股骨头仍难以包容在髋臼内,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应尽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将患者快速转送到有能力处理这种情况的医院。 3.进行性加重的坐骨神经损伤症状山东省立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有此种情况的患者为6例,占4%。 4.合并血管损伤很少见,通常由前柱或前壁骨折片刺破髂外动脉引起。 5.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髋臼骨折很罕见,处理步骤和其他放性骨折相同,即清洗、清创和固定。 (三)骨牵引在移位的骨折或股骨头脱位复位之后、制定出最终的治疗方案之前,应给予患肢临时的骨牵引。这时骨牵引严禁安放在股骨大转子上,因为显露髋臼的最佳手术入路是经大转子截骨的方法,一旦将牵引针插入大转子,就会丧失了应用此方法的机会。因此,可以先对患者行股骨髁上骨牵引,当医生决定最终的治疗方法是行牵引治疗而不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再改行股骨大转子骨牵引。如果牵引的时间很长,必须注意防止膝关节僵硬,应用cpm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的康复步骤

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的康复步骤 发表时间:2010-12-07T13:26:46.8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月30期1供稿作者:邱贤仕 [导读] 在骨折急性期,骨科医生在确定治疗方案的同时应考虑康复问题 邱贤仕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0-0303-02 【摘要】康复治疗在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手术只是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术后康复,要想恢复满意的功能是很困难的。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在手术治疗结束后或在保守治疗期间(无手术指征者),即应开始施行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使原发损伤达到尽可能理想的愈合,并尽可能的减少后遗症。在骨折急性期,骨科医生在确定治疗方案的同时应考虑康复问题,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法考虑制定康复计划并尽可能早期开始康复训练。这对于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防止髋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粘连,防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康复过程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2~56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重物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2例。并脊柱骨折3例,四肢骨折5例,泌尿系损伤7例,胸、腹外伤各1例,骶神经坐骨神经损伤1例,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3例,中心性脱位5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骨折类型按Tile及Letournel分类法分为:B1伴前柱骨折5例,B2伴后壁骨折3例,B2伴前壁骨折3例,B2伴前柱骨折2例,B2伴后柱后壁骨折2例,C1伴双柱骨折1例,C1伴横行加后壁骨折1例,C1伴后柱后壁骨折1例,C1伴前柱骨折1例,C2伴前柱前壁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除2例为20天外,其余为3~7天。 骨盆或髋臼骨折后(包括手术后)的康复步骤一般分3个阶段。 (一)早期 指伤后2周内,此时患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此期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于消肿和固定。而消除水肿最有效、最可行、花费最少的方法是进行主动运动。由股四头肌及髋部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开始,以后随着疼痛的逐渐减轻,逐步增加轻度的舒张收缩、助力运动和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以及患肢踝、膝关节的主动运动,然后再配合一定的物理疗法,如光疗、电疗等,以消除患处水肿,防治肌肉萎缩和髋关节粘连。 (二)中期 指伤后2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此期患者患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或消失,骨折处日趋稳定。此期除继续做患肢股四头肌肌肉收缩及CPM外,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若骨折较轻,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伤后5~6周,骨折处有足够的骨痂形成,可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由一个关节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关节的主动屈伸及各向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髋臼骨折者可促进关节软骨的生化与修复,并使关节面有较好的塑形,同时也可防止关节内粘连。健肢与躯干应尽可能维持其正常活动,可能时应尽早下床活动。在卧床治疗期间,应每日做床上保健操,以改善全身状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改善血液循环、消炎消肿、减轻疼痛、减少粘连、防止肌肉萎缩以及促进骨折愈合,应及时采取合理的物理治疗并配合针灸、推拿、按摩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如用超声波疗法或磁疗可以使骨再生区代谢过程加强,经治疗后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出现早,而骨盆或髋臼骨折因骨折部位较深,更适合于超短波治疗。为防止肌肉萎缩,可用低中频电流(电疗法)刺激骨折部位两端的肌肉。为减少瘢痕与粘连,可采用音频或超声波治疗。 (三)后期 指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或已去除外固定后的时期。此时X线显示骨性骨痂已明显形成,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多存在髋关节及临近关节的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因此,此期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同时最大限度地恢复肌力,恢复肢体的正常力量。在此基础上,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工作能力。康复治疗的基本方法如下。 1.恢复髋、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要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就要牵伸、松解关节内外粘连、挛缩的组织,增强血液循环,为此要进行主动及被动的牵伸运动,并配合应用物理治疗及按摩等。 2.恢复肌力恢复肌力的惟一有效方法是逐步增强肌肉的工作量,引起肌肉的适度疲劳。具体的肌力训练方法见本章前部。 3.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工作能力可通过作业疗法及健身训练活动来改善动作技巧,发展身体素质,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工作能力。 (四)几种损伤程度较轻的骨盆骨折类型的康复 以上所述为较严重的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后所遵循的康复程序和原则,下面介绍几种创伤程度较轻的骨盆骨折(如骨盆边缘孤立性骨折、骨盆环单处骨折)的康复方法。 1.骨盆边缘孤立性骨折包括髂骨翼骨折,髂前上、下棘和坐骨结节撕脱骨折,骶骨横断骨折、尾骨骨折等。因为这一类骨折骨盆环保持完整,骨折后骨折块一般移位不大,不影响骨盆功能,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只需卧床休息(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可于髋、膝屈曲位卧床;坐骨结节撕脱骨折,则在卧床休息时采用大腿伸直、外旋位),同时结合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功能康复及药物治疗,3~4周后即可下床活动。对于髂骨翼骨折,用宽胶布条环形固定骨盆常能缓解疼痛。尾骨骨折或脱位:有移位者可用手指伸入肛门内整复,向后推挤骨折远端复位。 2.骨盆环单处骨折包括髂骨骨折,一侧耻骨上支或下支或耻骨水平支、下支骨折,耻骨联合轻度分离,骶髂关节轻度脱位等几种情况,其中以骨折发生在一侧耻骨支最为常见。由于这一类骨折无明显移位,比较稳定,只需卧床休息,配合其他康复措施,症状缓解后即可下床活动。有时可用宽胶布条作骨盆环形固定,以减轻疼痛。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多无明显移位,让患者屈髋、膝关节仰卧硬板软垫床休息康复治疗4~5周即可下床活动。耻骨联合轻度分离,一侧骶髂关节脱位或一侧骶髂关节附近的髂骨骨折,应用牵引手法整复。骶髂关节脱位后,仰卧位用帆布兜悬吊骨盆,牵引5~6周,同时配合理疗及其他康复疗法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髋臼骨折术后CPM机的使用及康复要点 1.术后早期指麻醉清醒后至术后第2天,用海绵枕固定患侧髋关节于外展15°、屈曲30°位。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膝、踝关节的屈伸活动

回顾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doc

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一、适应症: ⒈垂直不稳定性骨折为绝对的手术适应证 ⒉合并髋臼骨折 ⒊外固定后残存移位 ⒋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如单纯骶髂后韧带损伤 ⒌闭合复位失败 ⒍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 二、骨盆骨折的分型 1、Tile分型法 Tile将骨盆后韧带与骨盆骨性结构的关系比喻为一座吊桥,其骶骨悬吊与两侧髂骨之间。垂直方向上为骶髂骨间韧带,是人体最强韧带,横向部分连接在髂嵴和髂后上棘到骶骨起悬吊作用。骶髂后韧带如同吊桥的绳索稳定骶骨 Type A :稳定型,骨折轻度移位 A1 :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 A2 :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 A3 :骶骨和尾骨的横断骨折、不波及骨盆环 Type B :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 B1 :骨盆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 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旋损伤 B3 :双侧B 型损伤 Type C :不稳定性骨折,骨盆在旋转和垂直方向均不稳定 C1 :单侧不稳 C2 :双侧损伤,一侧B型,一侧C型 C3 : 双侧C型 2、Young-Burgess分类法 3、LC-侧方挤压伤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受压侧骶骨压缩 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新月形骨折(髂骨) I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对侧翻书样(APC)损伤

3、前后挤压伤 三、麻醉方式:全麻或者腰硬联合麻醉视患者情况 四、手术体位:漂浮侧卧位侧卧时因术中可能随时改变为半俯卧或半仰卧,故不必使用前后固定托;俯卧时要保持胸、腹部不受压。 五、手术物品准备:大布包,手术衣,大洞,中单包两个,下肢包,刮勺(大),骨腊,手术薄膜(至少四张),电刀、吸引器、1#、1/0#可吸收线,4号丝线,负压球1-2只,引流袋1-2只。 六、手术步骤及主要配合: 1、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为上至下腹部下肢小腿根部;铺巾:双层中单对折至于患者两侧面,一边一块,中单二块平铺于患肢下,小单4块铺于切开四周,双层中单包裹小腿及脚掌,用绷带固定,穿完手术衣后铺装大洞。接电刀吸引器 2、骨盆骨折手术的三大步骤:显露、复位和固定。显露时,由于骨盆解剖的特殊,骨折部位深,要准备好各种深部拉钩:骨盆骨折的显露广泛,且盆腔,臀部血运丰富,出血较多,要准备好电凝、骨腊和其他止血材料。复位中,因附着于骨盆的肌肉多而强大,加之下肢的重力,常给复位带来困难,术者采用的复位器械和方法有:利用骨圆针钻入骨折两端牵拉复位:用骨盆复位钳提前对位:在骨折两端各置1-2枚螺钉,用撑开钳撑开两端螺钉复位。固定使用的材料有:骨圆针、长螺钉,骶骨钉,不同长度的重建钢板。做深部螺钉固定需给予软轴钻和万向螺丝刀。 3、骨折合并多发伤的病人,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常需同时开展2组手术,一般是一组处理骨盆骨折,另一组处理上下肢骨折或其他开放损伤。开复位内固定术:一般采取多切口的方式。髂腹股沟手术入路,注意保护股外侧皮神经及股动静脉,男性避免损伤精索(剪纱条带两根保护主要血管和神经)植入钢板螺钉后用大量盐水冲洗切口,置引流管,用1#、2#可吸收线逐层缝合。 七、洗手护士配合注意事项:器械物品准备齐全、充分,熟悉手术步骤主动配合,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保管好器械及外来器械、零件,术中要分离部分血管时需要带线结扎,要动作迅速。此手术出血较多,切口内填塞的辅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对辅料完整性的检查。 八、巡回护士配合注意事项:术前访视,做好心理护理,严格限制参观人数,及

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 【概述】 骨盆为一完整的闭合骨环,它由两侧髋骨及骶骨组成,前方由耻骨联合相连接,后方由髂骨与骶骨的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骨盆结构坚固,损伤多因高能量外力所致。压砸、轧碾、撞挤或高处坠落等损伤是骨盆骨折的主要的原因,亦可因肌肉强烈收缩引起撕脱骨折;枪伤也引起开放性损伤。骨盆骨折常因出血量大而引起休克。以往对骨盆骨折多采取保守治疗,如牵引、骨盆悬吊或石膏固定等方法,致残率高,约为50—60%。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国内外广泛开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病因】 1、直接暴力是引起骨盆骨折的主要原因,如交通事故、砸伤及高处坠落伤等。也可以 肌肉强力收缩引起髂前上棘、髂前下棘、坐骨结节等处骨折。 2、应力暴力作用于骨盆侧方,先使其前环薄弱处耻骨上下肢发生骨折,应力的继续, 使髂骨翼向内,在后环骶髂关节或其邻近发生骨折或脱位。侧方的应力使骨盆向对侧挤压并变形。 3、当暴力作用于骨盆后方,使髂骨翼向外翻,先使前环耻、坐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 离,应力继续,髂骨更向外翻,使骶髂关节或其邻近发生损伤,骨盆环的变形是伤侧髂骨翼向外翻或扭转,使与对侧半骨盆分开。 【病理】 骨盆由髂骨、耻骨、坐骨和骶骨组成,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为骶髂关节。骨盆内有许多内脏,骨盆边缘有许多肌肉和韧带组成,保持骨盆的稳定。骨盆多为松质骨,骨盆内侧壁血管丰富,骨折后引起大量出血,易导致腹膜后血肿和出血性休克。骨盆骨折可引起膀胱、尿道、阴道和直肠损伤。同时还可损伤腰骶神经丛和坐骨神经。 【临床分型】 1、I型:无损于骨盆环完整性的骨折。包括髂前上棘和下棘骨折、髂骨翼骨折、坐骨结节骨折、骶尾骨一侧耻骨单支骨折。 2、II型:骨盆环一处断裂的骨折。包括一侧耻骨双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一侧骶髂关节附近骨折脱位。 3、III型:骨盆环两处以上的断裂骨折。包括耻骨联合附近两处骨折脱位(耻骨双

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 什么是骨盆?骨盆包含哪些结构?人体的骨盆由 髋骨和骶尾骨共同融合而成,骨与骨之间由韧带和肌肉附着,因此比较稳定,活动度很小。骨盆在人体中主要起着支撑上半身重量和连接下半身活动的作用,此外,骨盆内容纳部分脏器,如小肠、膀胱、直肠、髂动静脉等。什么是骨 盆骨折?组成骨盆的骨块中,任何一块或者多块骨质发生骨折,都称为骨盆骨折。如: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构成)骨折;坐骨骨折;骶骨、尾骨骨折;髋臼骨折等。造成骨盆骨折的原因有哪些?常见的有两方面原因: (1)暴力性外伤:如高处坠落、高速车祸、建筑工地重物 砸伤等均可造成骨盆骨折。 (2)病理性因素:简单地说,就是疾病本身造成的骨盆骨折,如原发性骨盆恶性骨肿瘤侵蚀破坏骨盆;肺癌或肝癌远处转移至骨盆、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破坏骶尾椎,造成骨盆骨折。骨盆骨折需要住院吗?外伤性骨盆骨折是 需要住院急诊处理的;病理性的可在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后,选择是否住院。病理性骨盆骨折如何诊断?病理 性骨折往往有原发性疾病,如结核病、肺癌、肝癌等,转移至骨盆造成骨盆骨折。诊断需先找到原发病灶,再行骨盆X 线检查,即可诊断。病理性骨盆骨折需要做哪些检查?

根据病情不同,选择不同的检查手段,骨盆X 线检查是必 须的。如肝癌转移至骨盆,需行肺部CT 扫描,骨盆平片(X 线检查),必要时还需做腹部CT 及骨盆CT 及三维重建,以便评估骨盆的破坏情况。病理性骨盆骨折如何治疗?病理性骨折治疗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局部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病人体质较好,可以耐受手术,则常常选择手术治疗;如果病人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如肺癌、肝癌等癌症晚期,麻醉风险交大,则选择保守治疗,即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对症治疗及其他治疗。外伤造成骨盆骨折的常合 并哪些表现?外伤性骨盆骨折常由巨大暴力损伤造成,损伤重、损伤部位较多,常常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1)胸部损伤:如多根肋骨骨折,开放性肋骨骨折,血气 胸(胸腔中进入气体及血液),皮肤开放性外伤(即皮肤有 撕裂、缺失等); (2)腹部损伤:如小肠破裂;肝脏脾脏破裂造成大出血; 结肠破裂;直肠破裂出现血便(大便中出现献血);膀胱尿 道破裂(小便中出现鲜血)等; (3)骨盆骨折:由于骨盆骨折后,骨折断端不断出血,流 入盆腔中,造成大出血,病人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老是想睡觉),加重后可出现昏迷、休克等; (4)四肢及脊柱骨折:由于暴力大,往往合并四肢骨折,

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

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得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一、适应症: ⒈垂直不稳定性骨折为绝对得手术适应证 ⒉合并髋臼骨折 ⒊外固定后残存移位 ⒋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如单纯骶髂后韧带损伤 ⒌闭合复位失败 ⒍无会阴污染得开放性后部损伤 二、骨盆骨折得分型 1、Tile分型法Tile将骨盆后韧带与骨盆骨性结构得关系比喻为一座吊桥,其骶骨悬吊与两侧髂骨之间、垂直方向上为骶髂骨间韧带,就是人体最强韧带,横向部分连接在髂嵴与髂后上棘到骶骨起悬吊作用。骶髂后韧带如同吊桥得绳索稳定骶骨 Type A :稳定型,骨折轻度移位 A1 :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 A2 :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得稳定性? A3 :骶骨与尾骨得横断骨折、不波及骨盆环 Type B :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 B1 :骨盆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 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旋损伤 B3 :双侧B型损伤 Type C :不稳定性骨折,骨盆在旋转与垂直方向均不稳定 C1 :单侧不稳??? C2 :双侧损伤,一侧B型,一侧C型? C3 : 双侧C型 2、Young—Burgess分类法 3、LC-侧方挤压伤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 受压侧骶骨压缩 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 新月形骨折(髂骨) I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 对侧翻书样(APC)损伤

3、前后挤压伤 三、麻醉方式:全麻或者腰硬联合麻醉视患者情况 四、手术体位:漂浮侧卧位侧卧时因术中可能随时改变为半俯卧或半仰卧,故不必使用前后固定托;俯卧时要保持胸、腹部不受压。 五、手术物品准备:大布包,手术衣,大洞,中单包两个,下肢包,刮勺(大),骨腊,手术薄膜(至少四张),电刀、吸引器、1#、1/0#可吸收线,4号丝线,负压球1-2只,引流袋1-2只。 六、手术步骤及主要配合: 1、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为上至下腹部下肢小腿根部;铺巾:双层中单对折至于患者两侧面,一边一块,中单二块平铺于患肢下,小单4块铺于切开四周,双层中单包裹小腿及脚掌,用绷带固定,穿完手术衣后铺装大洞。接电刀吸引器 2、骨盆骨折手术得三大步骤:显露、复位与固定。显露时,由于骨盆解剖得特殊,骨折部位深,要准备好各种深部拉钩:骨盆骨折得显露广泛,且盆腔,臀部血运丰富,出血较多,要准备好电凝、骨腊与其她止血材料、复位中,因附着于骨盆得肌肉多而强大,加之下肢得重力,常给复位带来困难,术者采用得复位器械与方法有:利用骨圆针钻入骨折两端牵拉复位:用骨盆复位钳提前对位:在骨折两端各置1-2枚螺钉,用撑开钳撑开两端螺钉复位。固定使用得材料有:骨圆针、长螺钉,骶骨钉,不同长度得重建钢板。做深部螺钉固定需给予软轴钻与万向螺丝刀。3、骨折合并多发伤得病人,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常需同时开展2组手术,一般就是一组处理骨盆骨折,另一组处理上下肢骨折或其她开放损伤。开复位内固定术:一般采取多切口得方式。髂腹股沟手术入路,注意保护股外侧皮神经及股动静脉,男性避免损伤精索(剪纱条带两根保护主要血管与神经)植入钢板螺钉后用大量盐水冲洗切口,置引流管,用1#、2#可吸收线逐层缝合。 七、洗手护士配合注意事项:器械物品准备齐全、充分,熟悉手术步骤主动配合,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保管好器械及外来器械、零件,术中要分离部分血管时需要带线结扎,要动作迅速。此手术出血较多,切口内填塞得辅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对辅料完整性得检查。 八、巡回护士配合注意事项:术前访视,做好心理护理,严格限制参观人数,及时调节灯光,因此手术多采用多切口得方式,固密切注意手术得进展、骨盆骨折后发生

骨盆骨折分类及处理

骨盆骨折的分类(2) B型旋转不稳定

Tile骨盆骨折分类及表现 类型表现 A 稳定 A1 未涉及骨盆环骨折 A2 稳定,骨盆环骨折轻度移位B 旋转不稳定,纵向稳定 B1 “开书”型骨折 B2 侧方压缩骨折,同侧

B3 侧方压缩骨折,对侧(桶柄型) C 旋转与纵向均不稳定 C1 单侧 C2 双侧 C3 伴有髋臼骨折 治疗 一、整复 1.对于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一般不必复位,卧床2周~3周即可下地活动。 2.对于骨盆环单处骨折:卧硬板床4周~6周即可。 3.对于骨盆环两处断裂者:若病情许可可手法复位。复位的方法应根据骨折移位情况而 定。髂骨翼外旋、耻骨联合分离者,患者仰卧,术者先纵向牵引患侧下肢以纠正半侧骨盆向上移位,然后用两手对挤髂骨部,使骨折整复。或者使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患侧向上,用推按的手法对骨盆略加压力,使分离的骨折段复位。 4.髂骨翼内旋、耻骨联合向对侧移位者,患者仰卧,术者先纵向牵引纠正患侧骨盆向 上移位,然后以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向外推按,分离骨盆,使骨折段复位。 二、固定 1.对于无移位的骨盆骨折一般不必固定。 2.对于髂骨翼外旋、耻骨联合分离者,手法复位后可采用多头带包扎或骨盆兜悬吊固定, 约4周~6周。 3.骨盆向上移位者,可采用患侧下肢皮牵引。 4.向上移位超过2厘米者,应采用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5~ 1/7,牵引时间需6周~8周。 三、功能锻炼:骨盆周围有坚强的筋肉,骨折整复后不易再移位,且骨盆为松质骨,血 运丰富,容易愈合。 1.未损伤骨盆后弓者,伤后第1周练习下肢肌肉收缩及踝关节屈伸活动,伤后第2周练 习髋关节与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伤后第3周可扶拐下地站立活动。 2.骨盆后弓损伤者,牵引期间应加强下肢肌肉收缩和关节屈伸活动,解除固定后即可下 床开始扶拐站立与步行锻炼。

髋臼骨折的CT诊断价值

【关键词】骨折 髋臼骨折后功能的恢复取决于骨折是否能得到解剖复位[1],对移位的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已成为共识,其结果也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因此,术前准确判断骨折的类型从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尤为重要。ct能为临床提供全面、准确而可靠的诊断依据,指导制定手术方案。选取2002年1月~2005年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且有完整x线片和ct的髋臼骨折共36例,术后随访疗效较为满意。现就本手术组36例患者的术前x线片和ct诊断、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8~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为1 d,最长为62 d,平均16 d。5例为坠落伤,其余31例均为交通事故伤。25例有合并伤:6例下尿道损伤,2例肠道损伤,4例坐骨神经损伤,12例股骨头、颈或四肢骨折,3例颅脑外伤,9例骨盆骨折。 1.2 诊断方法及术前处理 常规摄骨盆前后位平片、患髋骨盆髂骨位及闭孔斜位片和双髋关节ct,必要时进行三维重建。 ct扫描条件:应用 ge prospeed ai单螺旋全身ct机,通过x线片或ct定位像选定兴趣区行薄层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横轴位扫描,扫描类型helical,电压120~140 kv,电流60~130 ma,扫描时间1.5 s,层厚3~5 mm,螺距1.0~1.5,重建矩阵512×512,重建类型std+,扫描时重建间隔3~5 mm。再将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调整显示野,重建间隔等于1/2扫描层厚;选中后重建数据进入/3d0操作程序,选择所需图像摄片。螺旋ct后处理技术: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dstructions,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半自动立体分割法及动态技术。 2 结果 2.1 术前评估 将所有病例的x线片、横断二维、ssd、mip、mpr图像进行对比观察。根据放射学检查结果按照letournel及judet标准进行分类:13例粉碎性后壁骨折,6例移位横行骨折,6例横行加后壁骨折,3例t型骨折,8例双柱骨折。mpr,mip矢、冠位图像所诊断的骨折处数相同;横断二维因1处坐骨支细小的横行骨折,而扫描线正好通过该骨折线(在x线片及ct定位像上没有发现征象,而在三维mip上很确切地再现出来了),故漏诊;ssd有2处裂纹骨折未再现;对x线片作者没有按letournel分类法分类,但通过分析发现x线片诊断髋臼骨折的准确性与ct相比有很显著的差异,对4例有前壁骨折的均体现出了髂耻线中断,对17例有后壁骨折的仅发现6例有明确的髋臼后缘线中断移位,其余7例漏诊,5例关节腔内骨折片及7例臼顶骨折未发现。对6例坐、耻骨支细小的线行骨折,因曝光量及肠道干扰等因素而漏诊,共有14处骨折不能确诊。 2.2 术后评估 按照judet标准:移位<1 mm为解剖复位,介于2~3 mm之间者为满意复位,&3 mm为不满意,放射学检查随访结果按照matta[3]标准进行分级:髋关节形状正常者为优;仅有小骨赘,关节间隙狭窄<1 mm,且有轻微硬化者为良好;中度增生,关节间隙变窄<50%,伴中度硬化者为尚可;明显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50%,股骨头塌陷或磨损,髋臼磨损者为差。 术后拍片解剖复位21例(58.33%),复位满意11例(30.56%),复位不满意者4例(11.11%),复位不满意者均为陈旧性骨折,2例“t”型骨折,1例双柱骨折,1例为横行加后壁粉碎骨

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

. 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一、适应症: ⒈垂直不稳定性骨折为绝对的手术适应证 ⒉合并髋臼骨折 ⒊外固定后残存移位 ⒋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如单纯骶髂后韧带损伤 ⒌闭合复位失败 ⒍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 二、骨盆骨折的分型 1、Tile分型法 Tile将骨盆后韧带与骨盆骨性结构的关系比喻为一座吊桥,其骶骨悬吊与两侧髂骨之间。垂直方向上为骶髂骨间韧带,是人体最强韧带,横向部分连接在髂嵴和髂后上棘到骶骨起悬吊作用。骶髂后韧带如同吊桥的绳索稳定骶骨 Type A :稳定型,骨折轻度移位 A1 :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 A2 :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 A3 :骶骨和尾骨的横断骨折、不波及骨盆环 Type B :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 B1 :骨盆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 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旋损伤

B3 :双侧B 型损伤 Type C :不稳定性骨折,骨盆在旋转和垂直方向均不稳定 C1 :单侧不稳 C2 :双侧损伤,一侧B型,一侧C型 C3 : 双侧C型 2、Young-Burgess分类法 3、LC-侧方挤压伤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受压侧骶骨压缩 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新月形骨折(髂I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对侧翻书样(APC)损伤 . 3、前后挤压伤 三、麻醉方式:全麻或者腰硬联合麻醉视患者情况 四、手术体位:漂浮侧卧位侧卧时因术中可能随时改变为半俯卧或半仰卧,故不必使用前后固定托;俯卧时要保持胸、腹部不受压。 五、手术物品准备:大布包,手术衣,大洞,中单包两个,下肢包,刮勺(大),骨腊,手术薄膜(至少四张),电刀、吸引器、1#、1/0#可吸收线,4号丝线,负压球1-2只,引流袋1-2只。 六、手术步骤及主要配合: 1、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为上至下腹部下肢小腿根部;铺巾:双层中单对折至于患者两侧面,一边一块,中单二块平铺于患肢下,小单4块铺于切开四周,双层中单包裹小腿及脚掌,用绷带固定,穿完手术衣后铺装大洞。接电刀吸引器 2、骨盆骨折手术的三大步骤:显露、复位和固定。显露时,由于骨盆解

[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知识骨科(下肢骨、关节损伤、脊柱和骨盆骨折)模拟试卷1.doc

[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知识骨科(下肢骨、关节损伤、脊柱和骨盆 骨折)模拟试卷1 1 简述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型及治疗原则。 1 女,66岁。跌倒摔伤右髋部。查体:右下肢外旋45°畸形,右髋部肿胀、压痛及叩击痛,髋关节活动受限。 2 为确定诊断,最常用的检查是 (A)X线摄片 (B)CT (C)MRI (D)B超 (E)放射性核素骨扫描 3 经上述检查,确诊是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股骨头有旋转,病人不能耐受长期卧床。应进行的处理是 (A)皮肤牵引于外展位6~8周 (B)胫骨结节牵引于外展位6~8周 (C)穿防旋鞋,皮肤牵引6~8周 (D)切开复位3根钉内固定

(E)人工关节置换 4 可与股骨转子间骨折鉴别的体征是(A)右髋部肿胀 (B)右下肢外旋45° (C)右髋部压痛及叩痛 (D)病人系老年女性 (E)股骨大转子有无上移 4 A 骨缺血坏死 B 骨折延迟愈合 C 神经损伤 D 血管损伤 E 骨筋膜室综合征 5 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6 胫骨干上1/3骨折 7 胫骨干中1/3骨折 8 胫骨干下1/3骨折 9 腓骨颈骨折

10 膝关节半月软骨损伤的诊断依据 (A)有关节交锁史 (B)关节间隙有压痛点 (C)研磨试验阳性 (D)回旋挤压试验阴性 (E)抽屉实验阳性 11 下列关于下肢骨折或脱位易损伤的神经叙述正确的是(A)髋关节后脱位可伤及坐骨神经 (B)股骨髁上骨折易伤及胫神经 (C)腓骨颈骨折可伤及腓总神经 (D)股骨干中1/3骨折可伤及坐骨神经 (E)胫骨上1/3骨折可伤及腓总神经 12 骨盆环 五、填空题 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3 与骨盆有关的神经丛包括______、______。

骨盆骨折病历讨论记录2012.11.1612

病史摘要 患者郁xx,男,60岁。外伤致双下肢、右髋部肿痛,伴活动障碍1小时”入院,体检:T37.1℃,P100次/min,R22次/min,BP80/50mmHg,。神志尚清,精神疲倦,双肺呼吸音清,两肺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HR:10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平坦,下腹部中部可见多处软组织挫伤及瘀斑,全腹部有压痛,轻度紧张,下腹部有反跳痛,肝脾区无明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消失。双下肢伤口已缝合,双下肢肿胀,双足趾末梢血运好,L1L2棘突部位有压痛。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10.5×109/L,中性0.70,血小板137×109//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X线片显示右耻骨上下支粉碎性骨折,右小腿中下1/3处粉碎性骨折。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辅检,插导尿时出现全程血尿。 查房讨论 实习医师:汇报病史(同病史摘要)。 住院医师:补充病史:入院后插尿管时间全程血尿,经积极治疗,给以补液、输血等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步平稳,目前继续给以维持右跟骨牵引。血压维持在100/60mmHg,复查各项检测结果:血常规:HGB:85g/l,RBC:2.85x10e12。 主治医师:请问一下xx同学,患者目前的诊断是什么? Xx实习医师:综合患者的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患者的诊断是:1.全身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右胫腓骨骨折)2.失血性休克3.后尿道损伤 Xx实习医师:请问诊断依据是什么?还需要完善哪方面的检测呢? 主治医师:患者的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男性,有明确外伤史,入院体征:T37.1℃,P100次/min,R22次/min,BP80/50mmHg,。神志尚清,精神疲倦, HR:100次/分,下腹部中部可见多处软组织挫伤及瘀斑,全腹部有压痛,轻度紧张,下腹部有反跳痛,肠鸣音消失。双下肢伤口已缝合,双下肢肿胀,双足趾末梢血运好,L1L2棘突部位有压痛。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10.5×109/L,中性0.70,血小板137×109//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影像学检查:X线片显示右耻骨上下支粉碎性骨折,右小腿中下1/3处粉碎性骨折。2.入院给予导尿见全程血尿,考虑有骨盆骨折损伤后尿道,但不能排除盆腔空腔脏器损伤。3.入院后患者血压曾一度下降至60/40mmHg,伴有神志不清,四肢湿冷,经积极补液、输血等治疗后,血压逐步上升,神志逐渐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下一步继续完善的检查,如果你是主管医师,你应该给该例患者做哪些检查呢? Xx实习医师:该患者病情较重,早期并发症较多,故须密切观察病情,定期复查如血常规,肝肾功,凝血等,失血性休克对肝肾功的影响。 主任医师:同学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一定要锻炼临床思维,全面考虑,我在问一下,该例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休克呢? Xx实习医师;骨盆介于脊柱与双下肢之间,除承接脊柱所承受的应力及将其分散和传导至双下肢外,同时具有保护盆内脏器、血管与神经等重要结构的功能。 骨盆骨主要由血运丰富的骨松质构成,骨折后断端极易渗血,其出血量与骨折部位及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盆腔内还有和动脉伴行的静脉及异常丰富的静脉丛,后者的面积约为动脉的10~15倍,且相互通连。由于盆腔内外有密布的血管,而 动脉支及静脉丛又多围绕盆腔内壁,因此骨盆骨折时极易损伤邻近的血管引起大量出血,除形成盆腔血肿外,出血量大者还将沿腹膜后间隙向上扩展,形成巨大的腹膜后血肿,引起腹膜刺激症状及低血容量性休克。 主治医师:休克的治疗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