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教育培训心得

差点教育:让每一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年后的第一次培训,收获颇多,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育部国培专家,东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黄宝国老师总结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借鉴高尔夫球“差点制度”以及对芬兰教育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差点教育。

差点教育即教育者通过关注学生个体纵向发展,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反思,最终使学生个体得以自主发展。其核心思想尊重学生差异,研究学生差点,共享学生差异,缩小学生差距,创造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上持续地发展、健康地成长。

一、差点教育的内涵

差点教育关注学生发展,主张以学生为本,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和自己比,使学生能够发现并发掘自身的潜能,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布鲁姆说,只要提供了适当的前提和现实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能学会的东西。差点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者细心观察并分析每个学生,去关注学生身上的个性差异,深入了解学生的差点,在深入了解学生差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开发并利用好自身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身上潜在的与众不同的地方得以发展和开发。

“差点教育”,即:教育者通过关注学生个体纵向发展,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反思,最终使学生个体得以自主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差点教育”的核心,体现教育者要尊重学生个体的情商、智商以及能力、思维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学生差异、使学生个体得到全面、充分发展的教育追求。

二、差点教育的特征

从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看,差点教育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差点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差点教育关注学生已有基础,差点教育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差点教育评价学生体现多元。著名教育家陶西平说:“素质教育就是开发人的多种潜能,开发弱势智能,发展智能强势。”这就是说素质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说教,让其个性健康地自由延伸,使其创造性潜力得以充分挖掘。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评价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甄别选拔,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差点教育注重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的目的不是得出一个精确的结论或者告诉学生他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分析现有的差异,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这些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承认学生之间发展的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不断迈向自我实现。

三、让每一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时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成真的机会离每个人也不遥远。差点教育恰好就是在教育中让学生学会做最好的自己,各尽其才,各展其才,在不同领域中展示自己最大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

差点教育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然后还有机会表现出来。在教育的那一瞬间,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能量和潜力,学生对自己的看法从此发生改变,向自己的梦想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有用的人才。

四、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路径或者对策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育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中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人人成才”,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笔者认为在教育中应践行差点教育理念,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幸福人生奠基。

(一)在“尊重差异”中关注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是在成长过程中受不同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影响,他们的个性是有所有区别的,各有所长,各自的发展方向也不一样,我们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教育模式去培养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的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是可塑之材。(二)在“研究差点”中发现学生优长

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学习风格,有的人对语言比较敏感,有些人对视觉反应极敏锐,有些人则敏感于触觉。教育者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来赏识学生。差点教育理念主张积极发现学生的优势,找到学生的差点,发挥学生的亮点,即要避短扬长,通过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在“缩小差距”中促进学生成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差点教育理念下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关注学生的成长,要营造每一种智能都是同等重要的良好的教学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多种才能,看到其自身的进步。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回答或者表现跟之前的他有没有进步的信息,表扬他的进步,增强他的信心,使其受到鼓舞,乐于思考和发现,乐于表达和参与。

(四)在“共享差别”中出彩学生人生

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应其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让学生人尽其才,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诉求和全面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中实现最大的成功。教育中只有做到“尊重、扬长、陪伴”,才能真正达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总而言之,差点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差异,发扬个性,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学会做最好的自己。研究差点教育,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快乐当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