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欧洲和美国空气过滤器标准的试验尘源和分级简介

我国、欧洲和美国空气过滤器标准的试验尘源和分级简介
我国、欧洲和美国空气过滤器标准的试验尘源和分级简介

我国、欧洲和美国空气过滤器标准的试验尘源和分级简介

摘要:本文简单地对比了我国、欧洲和美国空气过滤器标准中关于试验尘源的异同,并介绍了三个标准体系中有关空气过滤器分级的情况。

关键词:空气过滤器试验尘源分级

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广的空气过滤器性能检测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T 14295-2008《空气过滤器》[1]、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制定的EN 779: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过滤性能的测定》[2]、美国国家/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标准ANSI/ASHRAE52.1-1992《一般通风用空气净化装置试验方法——计重法和比色法》[3]和ANSI/ASHRAE52.2-2007《一般通风用空气净化装置计径效率方法》[4]。本文简要介绍了上述三个标注体系中试验尘源和分级情况的异同。

1 试验尘源

上述三个标准体系中,用于计重效率和容尘量试验的标准人工负荷尘都是由72%的道路尘、23%的炭黑和5%的短棉绒组成,其粒径分布和化学性质也基本一致。但是用于计数效率试验的尘源有所不同,见表1。

表1 计数效率用尘源的比较

2 分级

2.1 GB/T 14295-2008

按照GB/T 14295-2008的规定,除了粗效3和粗效4级别的空气过滤器是以

标准人工尘计重效率作为级别划分的依据,其它级别的是以其初始计数效率作为空气过滤器分级的依据,其分级情况见表2。

表2 GB/T 14295-2008的空气过滤器分级情况

2.2 EN 779:2002

按照EN 779:2002的规定,粗效过滤器是以人工尘平均计重效率作为分级依据,中效过滤器则是以达到终阻力时整个容尘过程对0.4μm(0.3μm~0.5μm)粒子的平均效率作为分级依据,其分级情况见表3。

表3 EN 779:2002的空气过滤器分级情况

2.3 ANSI/ASHRAE52.2-2007

按照ANSI/ASHRAE52.2-2007的规定,粗效过滤器(MERV 1~4)是以人工尘平均计重效率作为分级依据,中效过滤器则是以达到终阻力时整个容尘过程对0.3μm~1.0μm、1.0μm~3.0μm和3.0μm~10.0μm三个粒径档粒子的平均效率的最低值作为分级依据,其分级情况见表4。

表4 ANSI/ASHRAE52.2-2007的空气过滤器分级情况

3 小结

本文简单地对比了我国、欧洲和美国空气过滤器标准中关于试验尘源的异同,并介绍了三个标准体系中有关空气过滤器分级的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尘源的区别和分级规则的不同,不同的标准体系分级难以进行准确的对

比。

参考文献:

[1] GB.空气过滤器. GB/T 14295-2008, 2008

[2] EN. Particulate Air Filler for General Ventilation-Determination of the Filtration Performance. EN779:2002, 2002

[3] ANSI/ASHRAE. Gravimetric and Dust-spot Procedures for Testing Air-Cleaning Devices Used in General Ventilation for Removing Particulate Matter. ANSI/ASHRAE 52.-1992, 1992

[4] ANSI/ASHRAE. Method of Testing General Ventilation Air-Cleaning Devices for Removal Efficiency by Particle Size. ASHRAE52.2-2007, 2007

(完整word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 个大类,66 个中类,413 个小类,1838 个细类(职业)。8 个大类分别是: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 个中类,16 个小类,25 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 个中类,115 个小类,379 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 个中类,12 个小类,45 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 个中类,43 个小类,147 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 个中类,30 个小类,121 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 个中类,195 个小类,1119 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 个中类,1 个小类,1 个细类;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 个中类,1 个小类,1 个细类。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第 3 页共90 页 分类代码职业名称

1-01-00-00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1-02-01-00 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1-02-02-00 人民政协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1-02-03-00 人民法院负责人 1-02-04-00 人民检察院负责人 1-02-05-00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1-02-99-00 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1-03-01-00 民主党派负责人 1-03-02-01 工会负责人 1-03-02-02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负责人 1-03-02-03 妇女联合会负责人 1-03-02-99 其他人民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1-03-03-00 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 1-03-99-00 其他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1-04-01-01 高等学校校长 1-04-01-02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校长 1-04-01-03 中小学校校长 1-04-01-99 其他教育教学单位负责人 1-04-02-00 卫生单位负责人 1-04-03-00 科研单位负责人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第 4 页共90 页 1-04-99-00 其他事业单位负责人

美国历史与文化

浅谈美国历史 ——见证从蚂蚁到大象历程 引导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留给我们太多的回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繁荣昌盛到民族衰落;从压迫受辱到当家作主、从璀璨奇葩到复兴中华……可是,跨过大洋的彼岸,初出茅庐的美国却在近两百多年的历史跨度下完成了从蚂蚁到大象的历程,创造出美国独特的发展文化。今天的世界,“汤姆大叔”在全球“维护着世界和平”;好莱坞大片充斥着各大荧屏;NBA回荡在茶前饭后的娱乐中……两百多年来,美国历史一直都是民主制度的试验。早年被提出的问题如今持续被提出并获得解决;强大政府对抗弱小政府、个人权利对抗群体权利、自有资本主义对抗受到管理的商业与劳工以及参与世界对抗孤独主义。美国对于民主制度有很高的期待,而现实又是不如人意。然而国家经过妥协,已见成长与繁荣。在今天的发展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必要借鉴美国蚂蚁变大象的历程。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这片土地上开始了她不平凡的发展。十七世纪初,英国开始向北美殖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艰难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在殖民地时代,伴随着与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长期战争,对当地印第安人的肆意屠杀,严重的劳力缺乏产生了像奴隶和契约奴隶这类的非自由劳力。万恶的黑奴贸易盛行起来。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北美洲东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由于英国移民北美是为了追求自由和财富,如被迫害的清教徒和贫农。地方政府享受自治权。殖民地居民有比英人更广泛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培养了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他们相信社会契约中,政府是人民需要保护而得人民支持才组成的。在十八世纪中期,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殖民地议会仍信奉英王乔治三世,不过他们追求与英国国会同等的地位,并不想成为英国的次等公民,但是此时英法的七年战争结束,急于巩固领土,使向北美殖民地人民征租重税及英王乔治三世一改放任政策,主张高压手段。因此引发殖民地人民反抗,如“没有代表就不纳税”宣言、“波士顿惨案”、“不可容忍的法案”等。1775年4月在来克星顿和康科特打响“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前奏。后来,这些殖民地便成为美国北美独立十三州最初的十三个州。 1774年, 来自12州的代表,聚集在费城, 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 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国国王, 并接受处分。 1775年,在麻州点燃战火, 5月,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 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并起草有名的独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这也是最后致胜的要素. 1776年7月4日,宣告了美国的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乔治·华盛顿发表了《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阐明,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与自由的天赋权利;淋漓尽致地历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在美洲大陆犯下的罪行;最后庄严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文献。完全脱离英国,目的是为‘图生存、求自由、谋幸福’,实现启蒙运动的理想。 1781年, 美军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783年, 美英签订巴黎条约,结束了独立战争。这也充分展现出

美国历史简介

美国历史 (一)殖民地时期前后 殖民地时期以前(Before the Colonial Period)(1607年以前)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夫.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发现新大陆(the New World);当时居住在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Indians),被称为“最早的美国人”(the first American) 殖民时期(Colonial Period)(1607-1753) 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第一永久性个殖民地(first English Colony)—詹姆士镇(Jamestown);18世纪中叶,英国在新大陆(the New World)建成13个殖民地(the Thirteen Colonies) (二)独立战争时期 独立战争(War of Independence)及美国独立 1773.12.16,波士顿倾茶事件(the Boston Tea Party)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1774年,来自12个州的代表聚集在费城(Philadelphia) 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顿人民在莱克星顿(Lexington)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the War of Independence)的第一枪,莱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the 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通过了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起草的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7月4日被确定为美国的国庆日(National Day) 1783年,美英签订《巴黎条约》(Treaty of Pairs),结束了独立战争 制宪会议(The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华盛顿被推为总统,会议还制定了宪法(Constitution)草案,1791年增加了宪法的头十条修改案,即“权利法案”(The Bill of Rights) (三)19世纪的美国 1812年战争(War of 1812)(1812-1815) 这是美国独立战争后的第一次对外战争 西进运动(WestWord Movement) 门罗主义(Monore Doctrine) 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原则:“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 “不干涉”原则“美洲体系”原则(European powers were no longer to colonize or interfer with the affairs of the newly independent nations of the Americas) 美墨战争(Mexican-American War)(1846-1848) 南北战争(Civil War)(1861.4——1865.4) 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Abraham Linkon)当选为总统,民主党(the Democratic Party)惨败,这成为南方奴隶主脱离联邦、发动叛乱的导火线 (四)20世纪的美国 20世纪初期的美国(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这一时期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扮演了重要角色,他通过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有力打击了垄断集团,并制定法律以保护环

空气过滤器效率标准空气过滤器的不同效率表示方法

空气过滤器效率标准 一、空气过滤器的不同效率表示方法 当被过滤气体中的含尘浓度以计重浓度表示时,则效率为计重效率;以计数浓度表示时,则效率为计效效率;以其它物理量作相对表示时,则为比色效率或浊度效率等。 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用过滤器进出口气流中的尘粒浓度表示的计数效率。 1.在额定风量下,按国家标准GB/T14295-93《空气过滤器》及GB13554-92《高效空气过滤器》的规定,不同过滤器的效率范围如下: 2.由于现在许多企业选用的是进口的过滤器,而它们表示效率的方法与国内的不同,为便于比较,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列表如下:

二、空气过滤器的规格与额定风量 各类过滤器的一些标准尺寸、风量及初阻力如下表: 空气过滤器的不同效率表示方法,空气过滤器的效率表示方法,空气过滤器效率

空气过滤器效率规格比较表,空气过滤器效率表示方法 容尘量:容尘量是在特定试验条件下,过滤器容纳特定人工粉尘的重量。所谓“特定”,指的是: a. 标准试验风洞,以及相关试验与测量设备; b. 比实际大气粉尘颗粒大得多的标准人工尘; c. 标准规定,或委托方与试验方商定的试验方法与计算方法; d. 委托方与试验方商定的终止试验的条件。 只有在试验条件相同时,才能根据容尘量来粗略估计哪只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会比另一只更长一些。“容尘量”与过滤器实际容纳粉尘的重量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孤立的“容尘量”数据对用户没有任何意义。例如,一只过滤器的试验容尘量为600g,报废时它可能会容纳2.5kg的大气粉尘;另一只的容尘量为900g,到了你手里,它可能只能兜住1.5kg 粉尘。 过滤器厂家和专业试验室在评估一般通风用过滤器产品时,要对过滤器进行破坏性发尘试验,其主要目的是评估过滤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平均效率。容尘量是通过这种试验得到的一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如果某个实验室曾对一大批过滤器进行过发尘试验,试验者可以利用一批容尘量数据来比较相关的过滤器。外人很难搞清那些容尘量的实际意义。欧美大多数标准规定的试验终止条件是: 1、力达到初阻力的2倍或更高时; 2、瞬时过滤效率低于最高效率值的85%时。 大多数过滤器不会发生效率降低现象,只有蓬松的粗纤维(≥10mm)制成的G3以下和少量G4过滤器可能出现这种

美国国家技能标准简介

美国国家技能标准体系简介 刘永澎 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争夺愈演愈烈,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发生了动摇,大多数工业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美国劳工与经济界人士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劳工素质低下,新增劳动力普遍缺乏就业的基本技能,高新技术尤其信息技术发展所需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美国会1994年通过了《国家技能标准法案,The National Skill Standards Act》。根据这一法案,美国于同一年成立了由工商界、劳工、雇员、教育界、社区及民权组织领袖组成的国家技能标准委员会(National Skill Standards Board, NSSB,以下简称委员会)。该法案提出:委员会要成为刺激开发和实施非强制的国家技能标准、鉴定和证书制度的催化剂。 一、工作体系的建立与国家技能标准的作用 委员会根据制定国家技能标准的需要,针对美国的产业结构现状,划分出15个行业部门,并且要求有关方面围绕这15个行业部门中的相关工种或职业群来制定技能标准。委员会本身并不为这些部门制定技能标准,它只负责制定指导方针和整个体系的总体框架结构。 委员会不强制任何部门加入国家技能标准与鉴定证书体系,这是这一制度非强制性的体现。当行业部门认定加入国家技能标准、鉴定和证书体系符合他们的利益并且准备加入时,需组成一个预备工作小组,负责达标工作,达到特定标准后,他们就可以成为委员会的志愿

伙伴(Voluntary Partnerships, VPs)。 志愿伙伴承担各自行业技能标准的开发任务,由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代表组成:雇主组织、劳工组织、政府、雇员组织、民权和社区组织以及教育和培训机构。委员会为其志愿伙伴提供资金,同时监督他们的开发工作,并对他们开发的技能标准进行审批。目前已有四个志愿伙伴开始投入到国家技能标准开发中来:制造业技能标准委员会(MSSC)、商业和服务业志愿伙伴、教育和培训业志愿伙伴、旅馆和旅游业技能标准委员会。 近年来美国很多机构都认识到建立一支高技能劳动者队伍的重要性,纷纷开始组织制定技能标准。但是如此之多的标准也让雇主们、政策制定者、雇员、学生和教育培训工作者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应该使用或相信哪一种标准。由委员会以吸收志愿伙伴的形式组织制定统一的国家技能标准,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省了资金,并且为所有美国人提供了一条非常准确的信息:当前的工作现场究竟需要什么。 委员会认为,标准和证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作用:对雇主而言,有了技能标准和职业证书后,他们可以用技能标准和职业证书,准确而可靠地判定求职者和在职人员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减少他们在招聘新雇员和提升在职员工中的支出和风险;对求职者和在职人员而言,有了技能标准,他们就能知道从事某一个职业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将本人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与雇主的要求进行比较,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且可以根据这些要求对教育和培训计划进行评价和选择;教育和培训机构则可以使用委员会颁布的技能标准作为课程设置和调整的依据,做到用工作

空气过滤器效率标准

空气过滤器效率规格比较表 一、空气过滤器的不同效率表示方法 当被过滤气体中的含尘浓度以计重浓度表示时,则效率为计重效率;以计数浓度表示时,则效率为计效效率;以其它物理量作相对表示时,则为比色效率或浊度效率等。 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用过滤器进出口气流中的尘粒浓度表示的计数效率。 1.在额定风量下,按国家标准GB/T14295-93《空气过滤器》及GB13554-92《高效空气过滤器》的规定,不同过滤器的效率范围如下: 初效过滤器,对≥5微米粒子,过滤效率80>E≥20,初阻力≤50Pa 中效过滤器,对≥1微米粒子,过滤效率70>E≥20,初阻力≤80Pa 高中效过滤器,对≥1微米粒子,过滤效率99>E≥70,初阻力≤100Pa 亚高效过滤器,对≥0.5微米粒子,过滤效率E≥95,初阻力≤120Pa 高效过滤器,对≥0.5微米粒子,过滤效率E≥99.99,初阻力≤220Pa 超高效过滤器,对≥0.1微米粒子,过滤效率E≥99.999,初阻力≤280Pa 2.由于现在许多企业选用的是进口的过滤器,而它们表示效率的方法与国内的不同,为便于比较,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列表如下: 按欧洲标准,粗效过滤器分为四级(G1~~G4): G1 效率对粒径≥5.0μm,过滤效率E≥20% (对应美国标准C1) G2 效率对粒径≥5.0μm,过滤效率50>E≥20% (对应美国标准C2~C4) G3 效率对粒径≥5.0μm,过滤效率70>E≥50% (对应美国标准L5) G4 效率对粒径≥5.0μm,过滤效率90>E≥70% (对应美国标准L6)

中效过滤器分为两级(F5~~F6): F5 效率对粒径≥1.0μm,过滤效率50>E≥30% (对应美国标准M9、M10) F6 效率对粒径≥1.0μm,过滤效率80>E≥50% (对应美国标准M11、M12) 高中效过滤器分为三级(F7~~F9): F7 效率对粒径≥1.0μm,过滤效率99>E≥70% (对应美国标准H13) F8 效率对粒径≥0.5μm,过滤效率90>E≥75% (对应美国标准H14) F9 效率对粒径≥0.5μm,过滤效率99>E≥90% (对应美国标准H15) 亚高效过滤器分为两级(H10、H11): H10 效率对粒径≥0.5μm,过滤效率99>E≥95% (对应美国标准H15) H11 效率对粒径≥0.5μm,SEO,过滤效率99.9>E≥99%(对应美国标准H16) 高效过滤器分为两级(H12、H13): H12 效率对粒径≥0.5μm,过滤效率E≥99.9% (对应美国标准H16) H13 效率对粒径≥0.5μm,过滤效率E≥99.99% (对应美国标准H17) 二、空气过滤器的规格与额定风量 各类过滤器的一些标准尺寸、风量及初阻力如下表: 序号名称外形尺寸额定风量初阻力 1 粗效平板式过滤器 595X595X20 2500m3/h ≤50Pa 2 粗效折迭式过滤器 595X595X46 3600m3/h ≤50Pa 3 中效袋式过滤器 595X595X500 3600m3/h ≤80Pa 4 W型亚高效过滤器 610X610X292 3200m3/h ≤160Pa 5 有隔板高效过滤器 610X610X150 1000m3/h ≤220Pa

国家公认的职业类型分类全

袄中国职业分类体系表 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共1838个职业。 衿这部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大典参照国际标准职业,从我国实际出发,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了科学划分和归类,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职业结构状况,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的一项空白。 罿这部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8个大类分别是: 芅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蚂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羂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聿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 蚆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蒄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七大类:军人;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蚁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腿1(GBM0)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行政机关,各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群众自治组织和其他社团组织及其工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 袂本大类包括下列中类: 蒀 1-01(GBM0-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 腿 1-02(GBM0-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蒈 1-03(GBM0-3)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薃 1-04(GBM0-4)事业单位负责人 蒃 1-05(GBM0-5)企业负责人

美国历史与文化(概况)详解

美国历史与文化 美利坚合众国(英语: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The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缩写:USA、The US),简称美国,是由50个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湾接壤。除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之外,48个州都位于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西北方,东部为加拿大,西面和俄罗斯隔着白令海峡。夏威夷州则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岛。美国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还拥有多处境外领土和岛屿地区。此外,美国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74个海外军事基地。 美国目前有50个州、一个联邦直辖特区及若干境外领土,面积约962.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内陆水域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五大湖中美国主权部分约17万平方公里,河口、港湾、内海等沿海水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或第三名(依水域面积定义而有差异)。美国人口约为3.15亿人,其数量为世界第三。是个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的国家,以白人为主,但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3] 在13个殖民地的公民自1776年脱离大不列颠王国管辖,建立国家,殖民地代表一同发表《美国独立宣言》。在经历美国独立战争后,于1783年与大不列颠王国签订《巴黎条约》,从此受到世界各国承认。美国宪法于1787年通过。1791年,美国权利法案获得批准之后,又经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民权人士努力引发检讨和改正,而后逐步扩展到美国白人以外全体美国人。 美国曾经历过1812年战争、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和经济大萧条(1930年代)[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他盟国共同击败纳粹德国和大日本帝国而获得胜利。经历数十年冷战,在苏联解体后,成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强国。其在经济、工业、军事及科研等领域都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 1.名称 1.1英文名称 “The United States”最初是复数,例如“the United States are”,包括美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1865年批准使用。美国内战结束后使用单数,如“the United States is”。现在单数形式是标准。[17][18] 1507年,由德国制图员马丁·瓦尔德泽米勒制作的《世界地理概论》中,美洲首次在世界地图上被标注为“America”。[19]因为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指出这块大陆是新大陆而非当时包括哥伦布等人所认为的亚洲东部。美国因美洲而得名。在英语中,亚美利加和美利坚为同一词“America”,只是中译不同,前者指美洲,后者指美国。[20][21] “哥伦比亚”是美国一度流行的名称,来自哥伦布,一些美国事物至今仍沿用“哥伦比亚”的名称,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 1.2中文名称 在清朝,美国又被称为米国(日本翻译为“アメリカ合衆国”,简称“米国”),比如曾国藩就说过:“米夷质性淳厚,于中国时思效顺”。中国开始接触美国时,称为“亚美理驾洲大合众国”,简称“美国”或“合众国”,参见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兹中华大清国、亚美理驾大合众国欲坚定两国诚实永远友谊之条约及太平和好贸易之章程……”,因美国国旗的花样,别称“花旗国”,一些美国事物的中文译名至今仍沿用“花旗”的名称,如美国特产花旗参以及美国最大银行之一花旗银行(Citibank)。 美国的谚文名称“??”所对应的朝鲜汉字,在韩国(标准韩国语)为“美國”,在朝

美国文学课程简介

《美国文学》课程简介 参考学时:30 学分:2 课程编号:0801311B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必修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梳理总结美国文学史,让学生了解美国文学史发展的概况,熟悉主要作家;通过阅读赏析主要阶段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体裁的代表作品,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学生对美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批评水平。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确切理解作品选文,经典名著要求通读原著,能就作品的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运用一定的文学理论撰写论文。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课堂教学除教师讲授之外,将给学生以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课堂讨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将配合作品,放映一些经典电影,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等,使课堂更加生动一些。 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美国文学选读》陶洁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美国文学史》童明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 《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美国文学选读》翟士钊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5.《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吴伟仁,印冰编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6.《美国的文学》马库斯?坎利夫编著中央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7. 《牛津文学术语词典》Chris Baldick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 《美国文学导读与应试指南》何树,苏友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考试考核方式:考试 主讲教师:李秋霞

一、学时数:30学时 二、学时分配比例:授课30学时 三、授课对象:外语系英语专业学生 四、使用教材:《美国文学选读》陶洁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五、考核办法:考试

美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ONET系统职业分析

美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O*NET系统职业分析 -------O*NET系统职业分析对我们的启示与借鉴 管平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310053 杭州市 摘要介绍了美国职业分类基本情况,详细分析了美国O*NET系统职业信息网的职业分类、职业描述、对职业工作要求的重要性排序分析,通过比较,提出了O*NET职业信息网数据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启示与借鉴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职业标准职业分析职业教育比较教育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 在推动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美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及其职业分析对引导全美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信息资源库就是职业信息网站(The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简称O*NET)[1],O*NET是在劳动部支持下的一个专业职业信息网,也是全美最大的职业信息数据库,其成果已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2],其信息既可用于学生求学、求职者,也适用于社区学院、需要继续教育者、人力资源工作者和研究工作者。 一、美国标准职业分类与O*NET 1、美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 在美国劳动部公布的标准职业分类系统[3](Standar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 (SOC) system)中,将美国的职业分为23个大类、97个中类、461个小类、840个细类,对具有相近工作职责、技能训练水平、教育水平的具体职业岗位归属于一个细类中,它包括了从洗碗工、搬运工到经济学家、律师等各个职业。2010年美国劳动部统计局对2000年的标准职业分类做了重新修订,发布了2010年的最新的标准职业分类。 2、O*NET信息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职业划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职业划分原则 2008-9-6 12:19:35来源: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友评论0 条点击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于1999年5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统计局共同颁布。这部《大典》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科学规范的划分和归类,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职业结构,为我国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这部《大典》,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大典,凝集着中国上千名专家、学者及有关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职业分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大典》参照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了科学划分和归类,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每个职业的工作内容及活动范围,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职业结构状况。《大典》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不仅为开展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进行就业人口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的统计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对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劳动力市场,完善企业劳动组织管理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职业分类结构包括四个层次,即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依次体现由粗到细的职业类别。细类作为我国职业分类结构中最基本的类别,即职业。《大典》将我国社会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 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 《大典》确定大、中、小类和细类(职业)的划分原则: 1、大类划分的原则。大类是职业分类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大类的划分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主要依据,并考虑我国政治制度、管理体制、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等因素,将我国全部社会职业大致划分为管理型、技术型、事务型和技能型等职业类别。第七和第八大类不再进行下一层次的划分。 (2)中类的划分原则。中类是大类的子类,是对大类职业系统的分解。中类的划分是根据职业涉及的知识领域、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加工和运用的技术以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种类的同一性进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职业分类与代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职业的分类结构、类别、代码及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按职业分类的各种普查、调查统计及行政管理和国内外信息交流等。 2 术语和定义 2.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职业occupation 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的类别。 3职业分类原则 3.1按从业人口本人所从事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 4职业分类及编码方法 4.1职业分类 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其中大类8个,中类65个,小类410个。 8个大类的排列顺序及名称如下: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第七大类:军人(人口普查不涉及)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4.2 代码结构 第一位表示大类;第二位表示中类;第三位表示小类。大类和中类之间用短线“-”隔开,以示区别。 4.3编码方法 第一大类用O表示;第二大类用1/2表示,占1、2两个数字;第六大类用6/7/8/9表示,占用6、7、8、9四个数字;第八大类用999表示;其余各大类均占用一个数字。 5 使用说明 5.1 同时从事一种以上职业的人员,以劳动时间较长的为其职业;如不能确定时间长短者,以经济收入较多的为其职业。在同一工作场所,从事一种以上职业的人员,以其技术性较高的工作为职业。 5.2 学徒工应按其所学习和从事的工作种类进行划分。

5.3 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同时担任行政负责人的,按行政职务归类。 5.4 对同时担任党和行政职务的领导干部,按主要职务归类。 6 职业分类与代码及说明 表1:职业分类与代码表 表2:职业分类与代码说明

usahistory英文版美国历史简介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istory Indians: The “first Americans” The Discovery of the New World Christopher Columbus (31 October 1451 – 20 May 1506) a navigator, colonizer, and explorer He initiated the process of Spanish colonization which foreshadowed general European colonization of the "New World". Pilgrim Fathers Relations of American Indians with European settlers The 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What were the causes of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Britain’s colonial policy The economy in the 13 colonies developed very fas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was to bring the development under control and to collect more taxes from the colonies. “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 无代表,不纳税) How was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started The “Boston Tea Party” ?In 1773, when ships of tea reached Boston to be distributed, several dozen Boston residents boarded the ship at night and threw $75,000 worth of tea into the harbor. This came to be known as the “Boston Tea Party”. The start of the war ?In 1775, about 1,000 British soldiers were sent from Boston to seize the military supplies of the American militia. When

美国军标抽样标准简介MILl-STD-1916(中文版)

一、前言 为强调过程品管与持续不断改进的重要性,美军于1996年推出新版的抽样标准:MIL-STD-1916,用以取代MIL-STD-105E作为美军采购时主要选用的抽样标准。本标准的目的在鼓励供应商建立品质系统与使用有效的过程控制程序,以取代最终产品的抽样方式,希望供应商远离以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为主的抽样计划,而以预防性的品质制度代替它,故本标准之愿景在建立不合格过程改进之制度,而非最终检验品质之水准。 MTL-STD-1916与MIL-STD-105E抽样标准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抽样计划以单次抽样(含加严、正常及减量)为主,删除双次与多次抽样,抽样以“0收1退”(ZBA Zero Based Acceptance)当做判定标准,强调不允许不良品之存在。 2、建立持续不断改善之品质系统制度与善用多项品质改善工具。 3、以预防代替检验,在过程中执行统计过程品管(SPC)。 4、对计数、计量及连续性抽样作业均可适用(分别有三种抽样表),不再像以往MIL-STD-105E仅限于计数值抽样,MIL-STD-414仅限于计量值抽样与MIL-STD-1235仅限于连续性抽样(以上标准美军均已废止)。 5、把抽样视为一种浪费的行为,如供应商可提出不同产品的接收计划,如获顾客同意后,则可按约定的接收方式办理验收。

6、MIL-STD-1916强调供应商品质系统的建立,以预防为主,而MIL-STD-105E强调顾客的抽样技术,避免接收不合格件。 此外,以往最常用的MIL-STD-105E抽样标准,使用的查检表上就有加严、正常及减量等对应查检表数十个,在运用上并不是很方便,而MIL-STD-1916所使用的表格(含计数、计量及连续性抽样),就只有4个,在使用的简便性上,已有大大的改善。 二、适用范围 1、本标准所提供的品质计划与程序,不能减轻供应商满足顾客需求的责任,供应商必须建立品质系统,包括制造程序,品管监控等作业,用以生产符合顾客品质要求的产品。 2、本标准的抽样计划不适用于破坏性试验或无法筛选的产品。 三、定义 ?严重品质特性Critical characteristic 该特性不符合要求时,则在使用与维护的过程中将造成人员危害或不安全。?关键不合格件Critical nonconforming unit 不符合严重品质特性要求的不合格件,不符合事项中包含一项以上的重要品质特性。 ?主要品质特性Major characteristic

美国UL标准简介

美国UL标准简介 UL 是英文保险商试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Inc)的简写。 UL 始建于1894 年,最初阶段UL 主在靠防火保险部门提供资金维持运作,直到1916 年,UL 才完全自立。经过近百年的发展,UL 已成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认证机构,其自身具有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管理体制、标准开发和产品认证程序。UL 由一个有安全专家、政府官员、消费者、教育界、公用事业、保险业及标准部门的代表组成的理事会管理,日常工作由总裁、副总裁处理。目前UL 在美国本土有五个实验室,总部设在芝加哥北部的Northbrook 镇,同时在台湾和香港分别设立了相应的实验室。 目前UL 公司主要从事产品测试、管理体系评估、质量体系评审注册,产品检验及标准制定等多方面工作。UL 标志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安全认证标志之一。 UL 在美国有5个实验室,设在本土和境外,在新加坡、东京、汉城、墨西哥设有分公司,在英国、印度和中国设有办事处,在泰国、马来西亚设有联络处,在8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及美国国内130多个城市都有检验代表。 目前UL 业务范围覆盖了3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有45000多家企业、17000种产品、77000多次的检验任务,每年使用UL 标志的产品上百亿件。经过UL 安全认证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信誉。UL 公司制定的产品安全标准在美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到目前为止,UL 已出版近700项标准,其中70%被采纳为美国国家标准,同时UL 还参与了加拿大标准的制定工作。它同许多制定标准的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的成员。 在美国,尽管产品的安全认证并不是强制性的,即法律上并不要求产品必须带有安全认证标志。但事实上,产品如果没有安全认证标志,就很难找到市场。美国消费者在购买机电产品时总是先看产品是否带有UL 标志;零售商和分销商也希望其经销的产品带有公众认可的认证标志;建筑师和产品说明书的起草人在设计产品和起草说明书时一般都要参考UL 列名产品目录;美国司法机构验收部门,如电器和建筑检查员对安装于建筑物之内的产品和系统都要求带有UL 标志。 1992年,加拿大标准委员会批准认可UL 公司从事进入加拿大市场的产品的测试、认证和质量体系评审方面的服务。 如果某一厂家的产品既想进入美国市场又想进入加拿大市场,那么UL 公司就同时按照美国和加拿大的标准对产品进行测试。这样,通过一次性交验产品,厂家同时可以获得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的产品安全认证标志。这对于厂家来讲是既省时又省钱。 UL 公司还收购了丹麦最大的认证机构——DEMCOA/S。所以UL 安全认证的服务范围又扩大到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与进入加拿大等国的产品一样,生产厂家只要通过一次性交验产品就可同时获得欧盟国家的安全认证标志。

国际标准及各国职业分类的更新

国际标准及各国职业分类的更新 [摘要]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职业分类体系的更新概况,总结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各国与国际标准接轨、分类日趋细化 以及强调技能等级,为我国2010年8月开始启动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提 供借鉴。 [关键词] 职业分类; 更新概况; 发展趋势 2010年8月12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自1999年颁布以来,对于开展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引导职业教育培训,进行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社会职业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现行《大典》已不能适应人力资源开发、信息统计、人口普查、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工作的实际需要,需进行修订完善[1]。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2008》颁布至今,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职业分类体系相继随之更新。我国关于修订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决定,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国际潮流、与世界接轨的要求。修订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我们有必要总结国际标准及各主要国家职业分类体系的更新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的修订工作提供借鉴。 一、国际标准及各国职业分类更新概况 1.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s,简称ISCO)是国际劳工组织(ILO)为给各国提供统一准则而制定的职业分类标准。早在1923年的第一届国际劳工统计学家会议上人们就讨论了制定职业分类国际标准的需要。致1949年,这一项目正式启动。1958年《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初版发行,之后又经1968年、1988年、2008年三次修订,形成目前的最新版本《国际标准职业分类(2008)》(简称ISCO - 08)。 1958年《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第一版上就指出,ISCO的主要目的有三点:(1)为了便于各国统计数据间的比较;(2)指导各国政府进行国家职业分类体系的修订;(3)为在国际背景下辨识某些特殊的地域性职业提供途径。几十年来,ISCO确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和修订职业分类体系的蓝本,也为促进国际间相关领域的交流做出了贡献[2]。 ISCO将职业区分为大类(major group) 、小类(minor group) 和细类( unit group) ,自ISCO - 88起,又在大类和小类之间增加了中类( sub - major group) ,使分类更加细致完整。ISCO 的前两版ISCO - 58和ISCO - 68对职业进行分类所依据的基本标准是该职业所要完成的工作类型(type of work performed),这其中暗含着完成该工作所须具备的技能。到了ISCO - 88和ISCO - 08,技能水平(skill level)和技能的专业程度(skill specialization)作为划分标准被明确提出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 ISCO目前的最新版本是ISCO - 08,它通过于2007年12月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国际标准

美国历史--中英文

1) The "discovery" of the New World 发现新大陆 ①The "first Americans" were the Indians 最早的美国人是印第安人 ②In the late 15th century, Christopher Columbus, an Italian navigator, supported by the Spanish queen, he led his men to sail across the vast ocean in 1492 and reached some small islands in the now west Indies. He thought he had reached Asia and didn't know he had discovered a New Continent. 15世纪后期,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多弗.哥伦布,在西班牙女王的支持下,于1492年率领船队穿越浩瀚的大西洋,抵达了现在西印度群岛的一些小岛。他误以为到达了亚洲,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③Ameriga Vespucci proved that the land was a new continent. Therefore, the land was named America after him. 阿美利歌?韦斯普奇证明了这是新大陆,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 2)Causes of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New World 殖民时期 Opportunity was a magic word. 机遇是一个神气的词 ①The new Would drew English nobles (who dreamed of getting more land and establishing great new estates.). ②Drew other people who could not find jobs in England. ③Most of all , it drew the poor and the homeless from the farmlands and villages of Europe. ④Many settlers came to the English colonies in search of religious freedom because they had been persecuted in England. 1)他吸引了英国的贵族(那些梦想在荒原上创建庞大的新地产的) 2)吸引那些在英国无法找到工作的人。 3)尤其是吸引了欧洲农场和乡村的穷人和无家可归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