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

新编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
新编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从总体上探讨、描述及说明人性、人的心理及心理特征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其主要研究人格的结构、形成、特征、测量和培养等人格现象和及其规律。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用指导作用的理论学科,是集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现将该课程设置的目标及地位概述包括如下: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就业岗位需要阐述);

(1)使学生在掌握了普通心理学中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对于人格现象、人格形成机制、人格培养和人格测量等有系统、深入、熟练的把握,为将来学习或从事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打下知识基础。

(2)为学生理解自己及他人的人格特点和人格形成原因提供理论指导,为学生以后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发现服务对象的人格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实施人格测量、制定人格矫正计划等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人格心理学》是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格理论知识、理解人格的本质和内涵以及将人格理论应用于实践方面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也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实践具体应用的反映,既有基础性又有较强的应用价值,集中体现在目前的人才培训及测评、人格障碍的矫正以及人格教育等各个领域。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及前后课程的联系:

《人格心理学》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居于金字塔的顶端,开设的学期也比较靠后,属于专业知识综合和整合类课程,其及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等学科关系密切。

普通心理学是对人的常见心理现象的分类、一般特点及其规律的研究。普通心理学中所讲述的心理现象中尤其是各种个性倾向性、自我和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等,都是人格心理学中研究的核心内容。人格心理学是从一个更为广阔和深入的角度对这些人格现象及其规律做出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和总结。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一方面人格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中关于人格问题界定、诊断、测量和矫正提供了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中的许多理论假设和实用技术本身就是一些人格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人格心理学相对更侧重于其中的理论成分,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则相对更侧重于其中的技术成分。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授,让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人格测量、人格障碍矫正以及人格教育的一般方法,以期培养出既懂基

本人格理论,又具备解决实际的人格相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力争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1.思想道德及职业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认识到人格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从而牢固树立“敬畏生命”、“以人为本”等专业思想和价值观念,使学生在今后从事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相关的职业中能够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并重的思想,眼中有“人”,踏实做人,诚信为人,牢记社会责任,

2.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深入了解人格的内涵及其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各个主要流派人格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了解人格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相互间的批判及继承关系,深入理解各种人格理论的在人格问题及其相关研究上的独特之处。

3.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技能目标:

1)专业能力:通过对《人格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识记和理解了人格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个人格心理学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和治疗技术,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人格理论及其研究来指导人际间的交往、人才的测评及塑造健全人格,将人格的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能够对实际生活中和心理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人格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和评价,并能够使用人格心理学中提供的方法和工具指导和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个体和他人实现人格的更好发展。

2)方法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今后从事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中能够运用人格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指导社会实践,掌握人格测量、人格障碍矫正以及人格教育的一般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能够有效加以运用,同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协调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安排在第5个学期进行开设,课程的重点是理解精神分析流派、特质论流派、生物学论流派、行为主义流派、认知流派和人本主义流派等各个心理流派关于人格问题的基本理论观点;结合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统计等先学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解人格测评和人格塑造的理论和技术。难点是理解各流派的人格理论以及人格测量和评估的基本方法。重点章节是第1章、第4章、第9章。难点章节是第8章、第11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努力做到个别学习及小组讨论相结合,教师指导及学生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合理运用影视、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在实践中锻炼运用人格理论指导人格测量、人格障碍矫正及人格教育的能力。

1、讲授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对相关章节的讲授,明确相关概念,阐释相关人格理论范型,介绍相关研究和应用,并在教学中设计一定的情境和问题,启发同学们主动思考。具体环节如下:

a)课堂导入

b)课堂教学:概述某人格范型的主要观点,介绍该范型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成果及相关研究,创设启发情境和问题,引导同学思考。

c)课后结尾:总结该章内容,布置学生课后练习。

2、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课前对同学进行分组,分配学习任务,要求他们团队合作,就某个问题或理论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并制作成演讲ppt,在课前给予10-20分钟时间,让他们在班上当众陈述,教师在其完成任务后进行适时反馈和评价。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选用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格心理学》第2版,王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

参考书:

1、[美] Jerry M. 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陈仲庚,张雨新编著《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

4、叶奕乾《人格心理学》,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版。

5、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网络资源:

1、豆瓣社区:人格心理学

2、MBA智库百科:

3、人格心理学的历史:

4、中国心理学网

5、维基词条——人格心理学(强烈推荐)

(七)考核及评价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分标准:期末考试占60%,形成性评价占40%(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具体包括出勤、课堂答问、讨论、作业等方面)。

三、教学内容纲要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人格和人格研究简史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人格的定义,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

2、要求学生熟悉人格的学习:理论、应用、评价和研究

3、让学生了解人格及文化的关系问题

(二)教学内容

1、人格的定义

关于人格,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在本书中,我们把人格定义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起源于个体内部的人际过程。

2、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

为了方便,我们把大量的人格理论归为六个一般类型: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生物学流派和认知流派,在解决人格的个体差异时,每个流派所强调的重点不同。虽然他们在描述行为时发表的意见不同,但为了理解人类的人格,可以用一种相互补充的模式对这六个流派加以思考。

3、人格及文化

近年来,人格心理学逐渐意识到,必须考虑一个人所处的文化。教材中提到的大多数研究结果都来自美国这样的个体主义文化。但是研究发现,这些结论并不总是能够推广到集体主义文化当中去。

4、人格的学习:理论、应用、评价和研究

要更好地理解人类的人格,除了理论研究之外,还需要更多的东西。因此,我们将考察,每一个流派是怎样被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各个流派怎样进行人格评价,此外还将介绍及应用问题有关的一些研究,以及理论所派生出的一些问题。

★重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

★难点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

★思考题

1、什么是人格?

2、稳定的行为方式和人际过程的产生根源是什么?

(三)教学形式及方法

本章主要是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讨论等教学形式。

第二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及评价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以及精神分析论

2、要求学生熟悉投射测验的使用程序

3、了解如何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在100年前开创了一个综合性的人格理论。通过用催眠治疗患歇斯底里症的病人,弗洛伊德开始认识到无意识对行为的影响力。根据他的理论,人格可以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此外,人格还可以划分成伊底、自我和超我。心理活动受一种称为利比多的心理能量的支配。内部心理冲突导致紧张,人类行为的目的是回到不紧张的状态。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一个健康人的人格中,自我控制着伊底冲动和超我的需要。为达到这个目的,自我通常使用防御机制。这些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即把创伤信息排除于意识之外。除此之外,还有升华、替代、反应生成、拒绝、理智和压抑等防御机制。除升华外,自我在运用防御机制的时候都要付出代价。

对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的解释,是弗洛伊德理论中引起最大争论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年幼儿童经历一系列的主要的性敏感区为标志的发展阶段。儿童经历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最后进入性器期,能进行健康的性欲发泄。早年的过度创伤会导致心理能量的固着,成年期的人格将反映发生心理能量固着的那个阶段的特征。成人人格产生的重要一步,发生在性器期结束时,这时俄狄普斯情结得到解决。

精神分析家开创了获得无意识东西的各种方法。弗洛伊德把梦称为“通往无意识的捷径”。他对病人梦的象征物进行解释,以认识他们的伊底冲动。此外,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学家采用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和催眠获得这种东西。无意识情感的线索还表现在弗洛伊德疏忽,“意外”及象征行为中。

(二)应用: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开创了第一个心理治疗体系,称作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的漫长治疗过程,主要是要把引起病人问题的无意识原因带入意识中。弗洛伊德主义的治疗师会主动向病人解释他们的言语、梦及行为的真实的(无意识的)含义。精神分析进展的最初标志之一是抵抗,即:病人停止配合治疗过程,以阻碍治疗师挖掘无意识东西中隐藏的重要东西,防止治疗师的这种努力对他造成威胁。

(三)评价:投射测验

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家用投射测验测量他们感兴趣的概念,在典型的投射测验中,要求受试者对诸如墨迹这样的模糊刺激做出反应。由于没有正确答案,因此假设受试者对测验的回答反映了无意识的联想。投射测验的使用引起了争论。批评针对投射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因为这些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低得让人无法接受。但是,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可以为深入了解病人的人格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启发。

(四)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和批判

弗洛伊德对在他之后发展起来的人格理论家具有重大影响,这是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贡献之一。此外,弗洛伊德开创了第一个心理治疗体系,并为心理科学调查的领域引入许多概念。有人批评弗洛伊德的思想不是新东西,还指出该理论的许多不可验证。有人则批评弗洛伊德使用不具代表性的数据建立他的理论。许多研究弗洛伊德的人反对他过分强调本能,忽视导致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的倾向;而且对于他描述的普遍的人性消极面存在异议。

★重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应用: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和批判

★难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思考题

1、弗洛伊德是如何理解稳定的个体行为差异的?

2、防御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3、如何了解无意识的东西?

4、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三、教学形式及方法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多媒体影视课件、案例法;教学录像;

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及评价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和问题,以及精神分析理论的几位代表人物

2、要求学生熟悉对于新弗洛伊德主义的贡献及不足

3、了解评价的类型有哪些

(二)教学内容

1、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和问题

许多研究弗洛伊德理论的心理学家逐渐从维也纳小组中分离出来,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理

论,并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学派。从总体上,这些理论家以新弗洛伊德主义者而著称,因为他们保留了弗洛伊德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他们认为弗洛伊德的局限是他没有认识到出生头几年后人格的变化,他强调本能而忽略社会影响,以及他对人类本性的总体上的消极描述。

2、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提出寻求优越的概念来说明人类的主要动机。他说,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推动他们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他提醒人们,父母的溺爱和忽略是导致后来人格问题的两个根源。他说中间出生的儿童比起头生和末生的儿童来,是最能取得成就,最少发生心理失调的。

3、卡尔·荣格

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现象,它是原始意象的收容站。集体无意识包含了我们从前辈那里继承的东西,所有人的集体无意识从根本上都是相同的。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这是最重要的原始意象。荣格指出,原始意象的象征物通过民间传说、艺术、梦和精神分析表现出来,从而证明了它们的存在。

4、埃里克·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自我的积极作用,自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发展并保持自我认同感,埃里克森勾画出了一生中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面临一种危机,会选择两个手段中的一种去解决这种危机,这种选择就确定了后来人格发展的方向。

5、评价:测量类型

对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人格评价手段之一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该测验如荣格所描述的那样,是对心理类型进行测量。测验得分将人们划分为四个维度,外倾性格-内倾性格,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判断-知觉。这16种类型可用于职业咨询、教学咨询,帮助人找到最适合的职业和教育。

6、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贡献及批判

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这是它的主要贡献。除纠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外,这些理论家还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后来许多研究人格的方法无疑是受到这些理论家影响的。对新弗洛伊德主义的批评主要是,他们用有偏向性的、有疑问的数据来支持他们的理论;另外,还有人批评他们的某些理论过于简单化和不完整。

★重点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贡献和批判

★难点荣格;测量类型

★思考题

1、阿德勒关于人格动力的理论及弗洛伊德有何不同?

2、试比较个人无意识及集体无意识。

3、新弗洛伊德主义及弗洛伊德主义有何重要区别?

(三)教学形式及方法

本章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的教学形式

第四章特质流派:理论、应用及评价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特质论流派及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2、要求学生熟悉情境论和特质论争论的焦点在哪里,以及特质论的贡献和不足

3、让学生了解特质论的自称量表的概况以及应用情况

(二)教学内容

1、特质流派

特质流派假定我们能够确定个体在行为上的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的相对稳定性。特质理论家通常不关注任何个人的行为,而是关注对处在特质连续体上不同位置上的人的典型行为的描述。

2、重要的特质理论家

奥尔波特是第一个公认的特质理论家。其主要贡献是关于核心特质和次级特质的概念,共通特质研究法及个人特质研究法的概念、机能自主和自我统一体的概念。莫雷把心因性需要看作是人格的基本要素。根据莫雷的观点,一种需要会根据其在一个人的需要层次上所处的位置和这个人所处的情境(压力)而对行为产生影响。

卡特尔的工作是致力于确定基本的人格结构。他使用因素分析法来确定构成人类人格的基本特质有多少种。近期的研究提供了相当一致的证据,证明人格是由五个基本维度构成的。

3、情境论及特质论之争

有关人格的一个旷日持久的论点是特质及情境在决定行为方面谁更为重要的问题。批评者指责特质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而且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表明特质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特质论的拥护者则回答说,假如特质及行为能够被正确地测量,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意义的关系。此外,他们认为特质所解释的行为变异的数量是相当可观和重要的。

4、应用:工作岗位上的“大五”

五因素模式的新近发展恢复了人们对人格及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兴趣。虽然“大五”的几个维度都及商界的绩效有关,但许多研究都表明,尽责性也许是预测绩效的最好指标。

5、评价:自陈式调查表

从事特质研究的人在其工作中都典型地依靠自陈式测量方法。应用最为普遍的自陈式调查表之一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施测者需要注意自陈式调查表所固有的那些问题,包括伪装、粗心大意及恶意对抗,还有反应倾向。

6、特质流派的贡献和批判

特质流派的优势包括:一个坚实的实证基础,在实践中的大量应用,还有它对大量研究的引发。其所受到的批评包括:在揭示问题行为方面缺乏应用性以及没有一个统一的框架结构。

★重点重要的特质理论家;因素分析及对人格结构的探寻;工作岗位上的“大五”

★难点自陈式调查表

★思考题

1、奥尔波特对特质理论有哪些重要贡献?

2、特质流派有哪些主要特征?

3、卡特尔对特质理论有哪些重要贡献?

(三)教学形式及方法

本章主要是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等教学形式

第五章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及评价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流派的理论观点有哪些,代表人物有谁

2、要求学生熟悉生物学流派理论的贡献和不足

3、让学生了解生物学流派在儿童气质和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汉斯·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多年来,艾森克都在倡导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人格。他认为,可以在三个基本维度上划分人格。他把这三个维度称为内外倾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研究发现,内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对刺激更敏感。艾森克认为,这一差异是以遗传的生物差异为基础的。

2、气质

EAS气质模式确定了三种气质维度:情绪性、活动性和交际性。心理学者认为,气质主要是遗传来的,这些遗传倾向及经验交互作用就形成了成年人的人格特质。

3、进化论人格心理学

进化论人格心理学引入自然选择概念来解释人类人格特点的发展和生存功能。主张这一方法的理论家指出,焦虑来自于潜在的社会拒绝。他们认为,由于独居降低了种族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性,因此焦虑帮助了种族的生存。

4、应用:儿童气质及学校教育

研究发现,被确定为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和缓慢发动型气质的儿童比那些被确定为易教养型气质的儿童在学校里表现更差一些。根据良好适应模型,如果学习环境的要求能够及儿童的气质相匹配,儿童会学得更好。

5、评价:脑电活动和大脑不对称性

人格研究者在他们的研究中经常使用一些生理测量方法。最近,研究者们使用了脑电图数据来测查个体在情绪上的差异。他们发现大脑左右半球活动水平的差异及积极、消极情绪间的差异有关。一些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活动的基率的差异性是遗传的,这种差异使人们在体验消极或积极情绪的容易程度上有所不同。

6、生物学流派的贡献及批判

贡献在于,它把人格心理学及生物学原则联系在一起。另外,这一流派的研究查明,关

于人格发展的“白板”说模式在实践中的局限性。生物学流派的第三个长处是它非常强调实证研究。批评主要是,研究者很难对他们的观点给予直接的验证;气质研究者没有一致的模式;生物学流派对行为矫正几乎没有提出什么建议。

★重点: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气质;进化论人格心理学

★难点:脑电活动和大脑不对称性;儿童气质及学校教育

★思考题:

1、什么是EAS气质模型?

2、艾森克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气质研究对学校教育有何启示?

(三)教学形式及方法

主要是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讨论等教学形式。

第六章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及评价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人本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2、要求学生熟悉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和不足

3、熟悉Q分类技术的概况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人本主义心理学起源于欧洲存在主义哲学和几位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尤其是罗杰斯和马斯洛的工作。

2、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下四点标准对区别一个理论是否是人本主义理论是很重要的:强调个人责任,强调此时此地,关注人的存在以及强调人的成长。

3、罗杰斯

罗杰斯提出了完善的人的概念。根据他的理论,人人都朝着满足和欢乐的状态前进,除非被生活的障碍阻挡。

4、马斯洛

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当低级需要满足之后,人们就会努力去满足高级需要。马斯洛还考察了心理健康的人,他发现,自我实现者具有一些典型特征,比如经常感受到高峰体验。

5、应用: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和职业满意度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是罗杰斯对心理学的一大贡献。罗杰斯认为,治疗师的工作就是为患者的成长创设恰当的氛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用来解决工作满意度问题,他认为职业应该为个人成长提供机会。雇主应该安排好工作环境,更好地适应雇员的高层次需要。

6、评价:Q分类技术

许多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师都使用Q分类卡片技术。它可以使治疗师和患者查明患者的自我形象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治疗师可以在治疗时不同阶段使用Q分类卡片测验,从而评价治疗效果。当患者填补了现实自我及理想自我之间的鸿沟时,治疗就成功了。

7、人本主义理论的贡献及批判

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关注人格的积极方面,它在心理治疗及其他领域例如沟通学和职业满意度等方面有很大影响。对它的批评主要是,非科学地用自由意志解释人的行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家提出的那些很难定义的结构。一些治疗师对两个问题提出了质疑,即依赖患者做出治疗评价是否恰当,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是否对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有效。人本主义理论受到批评是因为它对人性本质做出过多的假设。

★重点: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罗杰斯;马斯洛

★难点: Q分类技术

★思考题:

1、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罗杰斯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马斯洛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人本主义的主要贡献和不足有哪些?

(三)教学形式及方法

主要是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和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

第七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及评价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2、要求学生熟悉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和不足

3、让学生了解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

1、行为主义

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至今仍是理解人类行为和人格的一条富于影响力的途径。正统行为主义把心理学限定在对可观察行为的研究中。行为主义者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的发展和延续。人格被描述为是由一个人的条件反射经验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斯金纳是激进行为主义的代言人。由于偏爱可观察的外在事件,他拒绝使用像焦虑这样的内部状态来解释行为。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者把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扩充。洛特认为,给予奖励和惩罚后,由于人的期望改变了,所以行为可能会改变。他用人的期望和对强化的评价来预言,在许多可选择行为中,哪个行为会被激发。

3、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提出,内部状态、环境和行为三者是相互作用的。人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人的思维是有目的并定向于未来的。班杜拉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中加入了这样的概念: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但人是否会表现出通过这种学习获得的行为,取决于对奖励或惩罚的预期。

4、应用:行为矫正和自我效能感疗法

行为矫正治疗师应用条件反射原理为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有些,以经典条件反射为基础,如系统脱敏疗法;另一些,以操作条件反射为原理,如代币制。班杜拉提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因素。患者是否期望治疗成功,对治疗能否成功起决定作用。这些期望的来源很多,包括过去的成就和替代学习。

5、评价:行为观察法

及那些把评价资料解释为基本心理成分的标志的人格流派不同,行为主义治疗师把行为当作治疗的焦点。行为主义使用多种技术对行为进行评价,包括直接观察、自我监控、他人观察、自我报告等。这种方法对确定行为发生率,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目标行为以及查明治疗是否成功,都可以提供有用的资料。

6、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贡献及批判

对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肯定在于其实验基础和由其产生的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程序。批评包括这一方法对人的自由意志和遗传因素的忽视。批评还针对行为主义治疗师把患者的问题局限于可观察行为,以及行为主义者对行为疗法有效性的过高估计。

★重点行为主义;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难点行为矫正和自我效能感疗法;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思考题

1、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洛特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有何区别?

3、班杜拉的人格理论及正统行为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三)教学形式及方法

主要是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讨论等教学方法

第八章认知流派:理论、应用和评价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认知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掌握认知治疗理论

2、要求学生熟悉认知流派的贡献和不足

3、让学生熟悉人格的认知因素;角色建构技能测验

(二)教学内容

1、乔治·凯利的个体建构论

凯利认为是一种本能促使人们去认识世界。他把人比喻成科学家,人们总是力图更好地预测他们身上将要发生的事情。他把人在这一过程中使用的认知结构称为人的建构。凯利还

认为,心理问题源于焦虑,而焦虑是由人们不能预测事件引起的。

2、人格的认知因素

心理学家描述了几种认知结构,以帮助我们解释个体差异和个体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图式就是用来帮助我们知觉、组织和储存信息的认知结构。研究者发现,人们在了解遇到的人或事件时,常用原型来表示其认知范畴。

3、应用:认知心理治疗

最近,从认知角度对心理治疗进行的探讨越来越普遍。这些治疗家关注的焦点是怎样改变患者的想法。阿尔伯特·艾利斯是这种探讨的早期倡导者。他认为,当人们使用非理性观念时,他们就会出现情绪问题。理性情绪疗法就是帮助患者看到他们自己用了什么样的非理性观念并用合理的观念取代之。在自我指导训练中,患者学会用更恰当更积极的内心独白取代原来消极的。

4、评价:角色建构技能测验

凯利用角色建构技能测验内心独白(REP测验)来测量人们在建构方面的差异。该测验让受测者列出他们生活中的相关人物的名单,并把这些人分类。这种方法可帮助治疗师了解患者常用的认识周围人的建构。凯利提出几种隐藏在这个测验背后的假设,其中包括,人们能够恰当地表述出他们使用的建构;治疗师可以用这个测验查明患者建构系统的错误之处。

5、认知流派的贡献和批判

认知学派对人格的探讨的长处之一就是其强有力的实验背景。认知学派还显示出把对特质的研究细化和扩展的倾向,这符合当前心理学中用认知解释行为的趋势。认知学派的主要问题在于,认知心理学家使用的很多概念都比较模糊,另一个问题是,能否总是用认知去解释行为。认知学派苦于没有一个概括的类型把所有的研究工作组织起来。最后,如果认知学派的探讨想要取得成功,心理学家还需要找到一种更好的确定认知结构的方法。

★重点凯利的个体建构论;认知心理治疗

★难点人格的认知因素;角色建构技能测验

★思考题

1、凯利怎样用个体建构解释人格差异?

2、认知心理治疗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如何测量一个人的个体建构?

(三)教学形式及方法

本章主要是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形式。

第九章人格的评估及测量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人格评估及测量的一般问题

2、掌握人格评估及测量的常见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人格测量及评估的一般问题

信度和效度问题是心理测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人格评估及测量而言,信度和效度系数偏低表明该评估或测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足,成为人们质疑其结果的主要原因。人格评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关键取决于它所依赖的资料出处,及这些资料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人格测量和评估存在的问题包括人格力量的分歧、欺骗、预测效度、评估的实用性以及项目的解释力等问题。

2、人格自陈量表

自陈式问卷是目前最广泛、最通用的人格评估工具,反应定势、社会赞许效应、考试通等则是自陈式人格量表测试中最突出的问题。在实践中比较常用的人格自陈量表主要包括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爱德华个人偏好问卷(EPPS),艾森克的人格测验(EPQ),卡特尔的16PF人格问卷、大五人格问卷(NEO-PI-R)等。

3、人格投射测验

人格投射测验通过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他的反应,分析反应的结果,以推断其人格的情况。投射测验一般测验的目的都比较隐蔽,不容易引起被试的伪装及防卫,因而能很好地克服人格自陈问卷测验的弊端,但投射测试因其原理复杂、缺乏标准、难以量化、缺少常模、不易解释以及信度和效度不易建立等缺陷而难以让人接受。目前比较常见的投射测验有房树测验、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等。

4、人格评估的其他方法

尽管自陈式人格问卷是应用最广泛的人格评估和测量手段,而投射测验也是最有可能深刻揭示人格特征和心理问题的测验方法,但是,在人格测量和评估实践中,要全面,整体地了解、评价一个人的人格,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的联合使用。人格评估的其他方法包括访谈、行为观察、等级评定、情境测验等多种方法。

★重点人格评估及测量的几种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难点人格评估及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人格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思考题

1、如何看待人格评估和测量中的问题?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观点。

2、要想客观评价一个人的人格,是用定量的方式好,还是用定性的方式好?为什么?(三)教学形式及方法

本章主要是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形式。

第十章人格障碍及其治疗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人格障碍的界定和成因

2、了解人格障碍的分类及症状

3、掌握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人格障碍概论

(1)人格障碍的界定

(2)人格障碍的成因

(3)人格障碍的司法问题

2、人格障碍的分类及症状

(1)古怪或偏执类人格障碍(A类群):主要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三种;

(2)戏剧化或情绪化人格障碍(B类群):主要包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和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等4种。

(3)焦虑或恐惧人格障碍(C类群):主要包括逃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等。

(4)多重人格障碍

3、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1)心理动力学的治疗:包括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和宣泄、对阻抗的分析、释梦、移情及反移情等以及新精神分析基于自我和人际关系的治疗方法。

(2)人格障碍的行为疗法:包括行为主义的系统脱敏法、内爆疗法、满灌疗法等反条件作用疗法和基于正强化和消退策略的意外事件管理疗法等。

(3)人格障碍的认知疗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矫正和改变错误信念等疗法。

(4)存在-人本主义疗法:如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

4、人格障碍的其他疗法:包括生物医学治疗、药物治疗、团体治疗、人际关系疗法等。★重点人格障碍的概念、成因及诊疗方法

★难点人格障碍的分类及症状

★思考题

1、在界定人格障碍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应对把人格障碍看成是程度问题还是类型问题?为什么?

3、人格障碍有无性别差异?若有请分析其成因?

(三)教学形式及方法

本章主要是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形式。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选用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一书。开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心理学和研究心理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Ⅱ.选修课程要求:无 III.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心理学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中,辅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实例进行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形式。 Ⅳ.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二、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三、考核要求 (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概念与不同状态,了解睡眠的阶段与失眠的种类,了解梦的心理学原理与研究,了解催眠的特征与理论。 二、本章重点:1.意识的概念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 三、考核要求 (一)意识的性质识记:意识、无意识 (二)催眠现象领会:催眠的原理,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了解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基本构造,以及视觉听觉产生的机制。理解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异同,了解社会知觉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 二、本章重点: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三、考核要求 (一)感觉概述识记:感觉的基本概念、感觉阈限 (二)视觉系统了解:视觉适应,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色觉理论 (三)听觉系统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基本的听觉现象 (四)知觉——感觉的整合识记: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 简单应用: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

人格的特征

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人格心理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创构一种理论。通过实践研究检验这一理论。找可行的方法测量与评人格。将人格理论应用于实际 人格研究的理论派;特质论观点,精神动力论观点,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和学习论,认知观点,生物学观点 人格;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人格特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具有同一特质的人,对不同的情境会作出类似的反应。。。特质流派的特征(1)注重行为的长期稳定性,不注重特殊具体化(2)注重行为的差异性,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3)容易把人们进行比较(4) 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6根源特质表(PF) 表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直接可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特质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认为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 ⑴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⑵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性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3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1)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向的差异上(2)神经质:表现在情绪稳定性上的差异(3)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负面人格特征上本能;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可以从根源,目的,对象和动量四个方面加以解释 本我;是人格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力比多。性本能)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管理和执行部分(自我要伺候外在世界,本我,和超我三个苛刻的主人)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道德的一部分,限制自我,指导自我已达到理想的自我 。自我防卫机制: (1) 压抑(2) 拒绝(3) (4)理智化(5) 升华(6) 投射(7)合理化(8)反向生成(9)抵消(10)倒退 意识;人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知觉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 前意识: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 1、一般态度类型 2、机能类型--1)外倾思维型2)内倾思维型3)外倾情感型4)内倾情感型5)外倾感觉型6)内倾感觉型7)外倾直觉型8)内倾直觉型阿德勒,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霍妮;认为文化因素决定人格,重视社会环境在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作用 神经症人格类型;依从性,反抗型,退避型 人本主义的核心内容;(1)个体现象学,尊重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经验。(2)人的责任,人对自己最终要发生的是负责,人可以做出选择。(3)此时此地,做好现在做的事,人不应该成为过去经验的牺牲品。(4)人的成长,人有一种成长和发展的倾向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罗杰斯,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广泛应用于诸多社会生活领域和心理治疗实践领域,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实践者。 自我的概念;个体对所作为整体的自己的意识和体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行为主义,重视从学习的角度看待人格,他们使用强化,条件作用等概念来解释包括迷信行为在内的各种人格现象 斯金纳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 强化,唉一种刺激情景中,人或动物的某种反应所带来的后果使得该反应出现频率的增加的过程。 罗特的内控与外控 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都工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认知流派------凯利--人人都是科学家 个人构念—被个体习惯化的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构念

人格心理学考试总结(仅供参考)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地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地统一体.(郭永玉2007) 二、人格地特性 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三、人格心理学地主要研究领域 (一) 人格结构: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地假设性概念. (二) 人格动力:是个体特征性行为地内在原因. (三) 人格发展:指个体自出生至老年地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与行为表现随年龄和习得经验增加而逐渐改变地过程b5E2R。 (四) 人格适应:个体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地行为反应; (五)人格评鉴 四、人格心理学地主要研究方法 个案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 第二章特质理论 一、奥尔波特地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其人:特质流派地创始人,人格心理学地开山鼻祖 2、特质:人格地基本单位;是一种宽泛地、聚焦地神经生理系统,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能够激发和引导形式一致地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p1Ean。 特质地种类: 特质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 思考:为什么人地特质表现不一样,在不同地情景下? a、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 个别特质(unique traits):某个人具有地特质; 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社区或群体成员所共同具有地特质. 注意: 虽然一个群体地每个成员都具有某些共同地特质,但是这些特质在个别人身上地强度和情况并不相同,而且这些特质地强度在同一个人身上也随时间不同而各异.DXDiT。 b、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处于人格结构地表层,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地一个人地外部行为特点. RTCrp。 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处于人格结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地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地最终根源.5PCzV。 根源特质制约着表面特质,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且一种根源特质能够影响多种表面特质. 表面特质直接与环境接触,常常随环境地变化而变化,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地行为. 根源特质隐藏在表面特质地后面,深藏于人格结构地内层,它是制约表面特质地潜在基础和人格地基本因素,是建造人格大厦地砖石.jLBHr。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人格心理学》 一、概念解释 人格、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投注、生活风格、机能自主、基本焦虑、能和外能、力比多、特质、自卑感、个人构念、现象场、集体潜意识、强化、观察学习、控制点,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途径有:、、。 2.人格的特性有:、、、。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 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 8.梦的工作包括:、、、。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是:、、、。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它按原理和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荣格是、阿德勒是、霍妮是。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维度、维度和维度。 19.特质理论的新进理论是和。 20.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需要、、、、。 23.凯利的CPC循环指、、。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三、简答 1.简述阿尔波特健康人格的特点。 2.简述学习论和特质论的区别。 3.简述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攻击理论。 4.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5.简述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

选择、填空、名词解释 ★威特金的心理分化表现为 1.自我与非我的分化 2.心理机能的分裂 3.神经生理分化 自我—非我的分裂可以通过两种技能即认知改组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的测量来确定。 心理机能分裂的程度可以通过对冲动有组织的控制和特殊化的防卫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基本假设: “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 11个推论 1.建构推论:一个人通过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未来事件。 2.个体推论:人们在建构事件时的方式各不相同。 3.组织推论:每个人在预测事件时都会自然形成一种包括结构顺序关系的建构体系。 4.两分推论:一个人的建构体系包含种种两分结构的构念。 5.选择推论:每个人在通过自己的建构体系对某事物作出预期时,他都会在两分结构 中做出选择。 6.范围推论:一个结构只能对有限范围的事件做出预测。 7.经验推论: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建构与他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8.调整推论:个人构念系统的变化与调整要受到构念渗透度的制约。(是否可容纳新) 9.片断推论:个人构念系统中存在彼此分离、不一致的亚层次构念。 10.共同性推论:建构经验方式的共同性可以导致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相似性。 11.社会性推论:个体在建构自己的构念时,会在社会交往中扮演了他人的角色,以便 更好地理解对方、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控制点理论由罗特提出 ★EAS气质模型划分了三个气质维度: 1.情绪性 2.活动性 3.交际性 ★班杜拉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阿尔波特认为有3种类型的特质: 1.根本特质——在顶层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格心理学 课程代码:1516018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3 总学时:48(其中理论:42课时,实验:6课时) 授课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心理学专业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心理学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人格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人格理论的理解力与分析评判能力;并使学生了解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提高对人格心理学问题的研究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培养健康人格的方法与手段。概括起来,本门学科要完成两大任务:其一是理论任务;其二是实践任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人格心理学》的学习,要求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能对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重要理论比较熟悉,具备运用心理学知识面向中小学校和社会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市场开发和营销、组织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实验和实践环节获得一些实用的人格测评技能,要求学生既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一些实际的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学以致用,解决自身和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4学时) 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节人格心理学理论 第四节人格心理学方法 重点:人格的概念、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难点:人格心理学理论、对人格理论的评价 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4学时)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起源 第二节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 第三节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第四节古典精神分析的研究、测量与应用 重点:弗洛伊德的三因素人格结构说和人格发展阶段论 难点:精神疾病的形成机制、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观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4学时) 第一节个体心理学 第二节自我心理学 第三节社会文化论 第四节新精神分析的研究与应用

人格心理学4之特质流派

第三章特质流派 特质流派假定人格特征:1.在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 2.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 特质流派的特征:1.特质流派不关注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而是关注怎样描述处在特质连续体不同位置上的人们的典型行为。 2.特质流派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更关注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 一、高尔顿·奥尔波特 奥尔波特是第一个公认的特质理论家。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核心特质和次级特质的概念、整体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本体性等。 1937年,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级特质。 1. 人格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指的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如,外向性 ◆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的特质,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只有个人特质才是真实的特质,共同特质只是为了测定复杂的人格特质而抽取出来 的概念。 ◇核心特质:最能说明个体人格的特质。它的概括 性比首要特质低,是构成人格结构的主要成分。它是由 一些在某种程度上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特质构成的。 ◇首要特质:一个人具有的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 特质,它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如马基亚维里式 人物、荷马式人物、唐·璜式人物。 ◇次级特质:个体的一些不重要的特质,往往只在 特殊情况下表现出来,只有关系非常近的人才知道。 ——巴纳姆效应:人类个体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2. 人格的研究方法 —整体研究法:假设对所有人都可以描述其在一个单一维度上所处的水平,如果断性或焦虑。测量每个人在某个特质上的分数,并与其他受测者的分数进行比较。 —个案研究法:试图确定各种特质的独特组合,通过这种组合来说明一个人的人格,而不是把所有人都归入预先确定的类别。 3、奥尔波特关于健康成熟的人格描述 什么是健全人格?马斯洛用“自我实现的人”来描述,罗杰斯则用“功能充分发挥者”来描述,而奥尔波特则用“成熟者”来描述。 成熟的人格必然具有一种自我扩张。他应该能够参加各种各样极其不同的活动并从中感到愉快。他对很多事都很满意,而不只限于极少种而且是老一套的活动。例如,自我扩张包括对未来计划与希望的形象化。成熟的个人必须能够和别人热情相处、情绪稳定和心安理得。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外界现实,他应该是实事求是的。他应该有幽默感和洞察力。说到底,成熟的人有一套统一的人生哲学。

人格心理学提纲与的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基本特征 概念:奥尔波特: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 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黄希庭: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基本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可变性等。 2、人格的形成发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遗传生物因素: 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个体的遗传生物基础。个体的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身体外貌对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因素: 胎内环境的影响:人类生存的最早环境就是母体的子宫。 家庭环境的影响: 儿童从出生时起急在带有民族、阶级、宗教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一种地位,所有这些特征对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①客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父母社会地位及受教育水 平,出生顺序,是否为独生子女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②主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等 学校教育的影响:教师人格、管理风格以及学生各个教育过程对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不同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同。社会阶层等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3、个体与环境的三种交互作用 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 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人们对其做出不同的反应。 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又反过来塑造其人格。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后便产生了超前的交互作用。

08《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61808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 学时数:54 学分数:3 执笔人:编写日期:2004年8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人格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人格的定义、各种人格理论、人格发展及人格评估等。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力图建构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并能运用基本知识分析一些人格心理现象,通过自我教育完善自身人格,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人格研究概论(8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格的多种定义,形成关于人格的自己的看法,明确人格研究的意义及途径,了解影响人格研究的背景因素。 (二)教学内容 重点:人格的定义,人格研究的意义及途径 难点:人格研究的基本假设 第一节人格的多种定义 第二节人格研究的应用和途径 第三节心理学历史因素与现代学术思想对人格研究的影响 第四节人格研究的基本假设 第二章人格特质与人格类型(10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等人的人格特质理论,传统及现代的人格类型论,理解因素分析与特质理论的关系及特质论与类型论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重点: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等人的人格特质理论,传统及现代的人格类型论 难点:因素分析与特质理论的关系,特质论与类型论的关系 第一节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第二节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与因素分析 第三节人格的类型论 第四节艾森克的人格维度 第三章不同学派的人格理论(14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重要的人格理论,并尝试运用理论分析人格现象及问题。(二)教学内容 重点:精神分析人格理论、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难点:人格认知理论、人格自我理论

人格心理学复习材料

论述题: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性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从与自陈测验相比较的角度,谈谈投射测验的特点。 3.如何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你现实生活中的一位亲人或朋友进行性格方面的描述。 4.试述评奥尔波特的性格特质理论。 5.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荣格的性格类型论进行述评。 6.述评测量性格的方法。 7.埃里克森自称是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你如何理解。 8.能力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谈谈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从某一个角度分析自己具有什么能力。 9.评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0.述评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1.简述弗洛伊德的性格理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理论进行评价。 12.试述成功智力理论。 13.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分歧有哪些。 14.什么是能力?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 15.评述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6.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试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进行述评。 17.谈谈你对西方“Big Five”模型与“FFM”的理解。 18.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对此你怎样理解。 19.述评人格五因素模型。 20.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该考虑智力与内在世界、外在世界以及人的经验的关系。你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如何理解。 简答题: 1.人们对气质的含义主要有哪几种意见? 2.简要说明弗洛伊德理论中自我的功能。 3.简要说明罗杰斯提出的“机能健全的人”具有哪些特征。 4.简要说明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 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 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 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 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人格结构.动力.发展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系

艺术心理学 教学大纲

《艺术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艺术心理学是艺术与心理学双结合的学科,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通选课。艺术心理学建立在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各门学科基础之上,主要研究艺术创作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以及欣赏者感受、理解艺术作品心理活动的规律。艺术心理学是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从心理活动的审美特征来看它属于美学,从艺术活动的心理特征来看它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理论方面要求学生对艺术心理学的概念、流派、基本内容有所掌握,对艺术活动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机制有所了解,从实践方面对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艺术作品的心理蕴含、艺术接受的心理本质和规律有所认识与把握,发展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提供学生艺术创作、欣赏所需的美感训练,为将来从事相关艺术创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审美心理基础。 三、教学方式与学时学分: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讨论法以及合作式教学研讨法为主,并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和学习的自主能力。 教学设备:挂图、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学平台 学时与学分:32学时学分:2分 四、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 第一讲导论 一、艺术心理学的含义 二、艺术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三、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二讲西方艺术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实验派艺术心理学 二、精神分析艺术心理学 三、格式塔艺术心理学 四、认知派艺术心理

五、社会历史文化学派艺术心理学 教学时间:6课时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了解艺术心理学产生发展的主要脉络和早期艺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2 、使学生了解西方艺术心理学研究中的几大主要流派及其各自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第三讲艺术和人类心理 一、艺术的起源与人类心理 1、原始艺术的心理学掠影 2、美术原型的心理学假说 3、原型心理和艺术生命 二、艺术的心理功能 1、文本功能 2、体认功能 3、仪式功能 4、“图像仓库”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认识人类的艺术需要; 2、使学生掌握艺术创作动机的主要类型并能联系实际分析艺术家的创作实践。 第四讲艺术家的人格与创作 一、人格概述 1 、概念内涵 2 、特点 3 、构成系统 二、艺术家的人格结构 1 、动力结构 2 、特征结构 3 、调节结构 三、艺术家的人格特点对其创作活动的影响 教学时间:3 课时 教学要求:

人格心理学自我性格分析

一、结合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自我分析 (一)佛洛依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1、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2、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3、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二)自我分析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而就我本人而言,在本我上,我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具有最基本的人类需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然而这些本能的欲望满足,也需要通过自我的帮助来实现。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学习,不能一味的放任本我的“唯乐原则”,现在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吃了睡,睡了吃,而需要通过学习知识,做作业,来达成自我的实现。超我是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在道德理想我的超我这一方面,我在很多具体的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好的,这需要在未来不断改进。 二、结合艾克森人格测试的自我分析 (一)艾克森人格测试介绍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 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1.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不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 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估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7.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升华、理智化、反向、否认、投射、替代 8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性 9.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 10.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1.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方法有自陈式问卷、投射测验 12.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13.人格动力: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阿德勒是自卑感、马斯洛是自我实现 14.14.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15.斯金纳提出了两种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16.罗杰斯“机能完善者”: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积极自我看待、和睦相处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8.多拉德与米勒冲突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19.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根源特质;将人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21.艾森克把人格层次分为特殊反应、习惯反应、特质、类型四个水平 22.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分别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23.大五人格的维度有: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 24.Funder现实准确性模型包括:良好的判断目标、良好的特质、良好的信息、良好的判断者

最新人格心理学考试大纲

人格心理学考试大纲

人格心理学考试大纲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标的要求 现代人格心理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基本必修课程。 人格心理学是从整体上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门心理学基础学科,其主要内容是人格研究的基本问题、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人格特质论、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认知学派人格理论、人格的发展以及人格评估等几个方面。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使攻读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自学者认识到人格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中的性质、意义、地位和作用;学习和理解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重点把握各种理论流派的核心理论观点和相关的实证研究进展;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掌握人格评估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人格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Ⅱ.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人格的定义、特征和含义,了解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概况,以及学习和研究人格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人格的概念

(一)人格的多种定义 人格的总和式定义、整合式定义、层次性定义、适应性定义、区别性定义以及当代大百科全书、心理学词典和主要教科书中的人格定义。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 (三)人格的三种主要含义 最广义的、广义的和狭义的人格含义。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中国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 人性论、人格类型、理想人格、人格评估、中国古代的人格学说和现代中国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 人性论、人格结构理论、气质理论和当前动态。 (三)前苏联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 人格形成理论、人格结构、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第三节学习和研究人格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自然实验法 (三)调查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40112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60学时、3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 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是继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后的又一个指导、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 《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纲要》明确提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共60学时,3学分。 课程目的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和辅导。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要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231023 (二)课程英文名称:Education of Mental Health in school (三)开课对象:心理咨询选修 (四)课程性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各大学心理学专业和教育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当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本门课程就此讲述在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常见心理障碍的调适。为广大心理学专业学生以后从事心理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教学目的:让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一些基本知识及方法,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六)教学内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常见的心理疾病及治疗;以及家长,教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 36 学时 分数: 2 学分 学时数具体分配:

(八)教学方式:讲授法。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查科目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发展教学要点: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的阶段 教学时数:10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实质 一、发展的概念 二、两种发展理论 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一、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 二、人格发展的独有特点 考核要求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实质 一、发展的概念(掌握) 二、两种发展理论(掌握) 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一、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领会) 二、人格发展的独有特点(掌握) 第二篇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教学要点:神经症;精神症及一些身心疾病。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