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融入调研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调研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调研报告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

福建省南平团市委

调查目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上世纪1980年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他们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至30岁的占到了近61.6%。在社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这个庞大的新一代群体已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主力,他们的生存状态、思想诉求等问题也日渐引起了各方关注。根据共青团中央近日在全国下发的《关于开展2011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通知》要求,活动主题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为切实了解和掌握闽北社会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和普遍性利益诉求,积极探索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权益维护保障的有效路径,进一步畅通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渠道,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我们组织十个县(市、区)团委在全市开展了1000份的抽样问卷调查。

一、开展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区域调查、网络调查和企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发放问卷和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合计发放问卷1139份,回收问卷1103份,范围涉及全市120多个乡镇(街道)、60多家企业等。本文所引用数据均来自本次调查汇总数据所得。

调查对象:非公企业的务工人员、个体户、大型商场等经营场所的服务人员、乡镇街道(居委会)聘用人员等。

本次抽样调查统计结果:

1、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他们大部分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小学文化和文盲比例低,只有8%,受过初中教育的占39%,受过高中教育(专科)以上的占41%,本科及以上的有12%。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能通过报刊、书籍及网络积极获取知识、信息,所以更注重自己未来的发展。

2、调查对象的就业岗位分布: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工作。普通工人的居多,占到了55%;文员或从事办公室工作的有12%;从事服务业的有23%;进入管理或领导层的极少,只有1%。

3、调查对象的收入情况和使用情况: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16%,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的有61%,收入在1500-2000元之间的有19%,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仅有4%。他们的收入60 %以上用于个人和家庭生活基本消费,25-30%用于子女教育花费,5%寄回家给父母使用,5%用于存钱买房和其他用途。

4、调查对象的居住情况:单位安排宿舍的有11%,自己租房的有18%,与人合租的有4% ,借住亲戚朋友家的有10% ,居住在农村自有房的占57%。大部分的务工人员大都需要驾乘摩托车或公车近40-60分钟前往工作地点。

5、调查对象的业余生活情况:17%的人选择读书看报,44%的人

选择看电视或上网,11%的人选择参加文体活动,12%的人选择与朋友或老乡聚会。

6、调查对象的思想感受:14%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与城里人没什么差别;46%的觉得与城里人差别很大。只有4%的人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幸福,81%的人觉得自己生活得一般,有15%的人觉得自己不幸福。觉得自己对城市的贡献和城市对自己的回报基本成正比的只有15%,75%的人觉得自己对城市的贡献大于城市对自己的回报。

7、调查对象的务工困难和建议:25%的人觉得自己缺乏岗位所需的技术;21%的人觉得维护合法劳动权益很难,不知道要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3%的人觉得很难兼顾家里小孩和老人;8%的人觉得信息不够灵通,好工作很难找。

8、在希望政府提供帮助的选项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几点诉求(见图表)

二、调查对象的群体特征:

1、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有自我的思想意识。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小学文化和文盲比例低,初高中以上学历的占了92%。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意识呈现新变化、新观念,不仅要“饭碗”更要有发展,渴望通过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提素”,由体力打拼到技能淘金,从而为个人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收入水平普遍不高,消费能力不足。调查显示,已婚的农民工群体,他们的务工收入60 %以上用于个人和家庭生活基本消费,25-30%用于子女教育花费,5%寄回家给父母使用,5%用于存钱买房和其他用途。大多数的农民工只能精打细算、节俭度日。未婚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务工收入除支付必须的租房、医疗、通讯费用,主要是用于日常的交友、娱乐、购物等支出,他们大都没有积蓄计划,很多成为典型的“月光族”。

3、精神生活诉求提高,消费观念呈现多元化。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局限于老一代农民工的“生活必须消费”。他们的业余生活也逐渐丰富多元:上网看电视、交友聚会、读书看报、文体健身等,他们对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要求也渐趋提高,但是业余生活整体水平不高。

4、维权意识逐渐增强,重视社会保障机制。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对公正待遇的诉求比他们的父辈更为强烈,他们更加关注务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社会保障、劳动保障等。他们的职业期望值都比较高,他们对恶劣的就业环境敢于说“不”,表现出了较强的“反叛”精神。特别是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较高。

三、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存在的问题

1、生活幸福感和归属感缺失。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大都处于温饱式生活水平。同时居住问题也成为影响务工人员稳定就业的重要因素,闽北各县区目前商品房的房价一般为2600元/平方米至3200元/平方米不等,高昂的房价和偏低的工资水平使得他们根本无法在城镇买房安居。他们被边缘化并被排除在城市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之外。拆分式的务工生活,对他们的婚姻稳定和子女教育都造成了不利影响。81%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在务工地生活得一般,缺失生活幸福感。

2、技能培训和个人发展受限。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虽然比传统农民工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大部分都是初高中文化程度。他们大都在私营企业或个体商户从业,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种。业主愿意提供免费学习或是技术培训的机会较少,个人职业选择迷茫、职业规划欠缺,学习培训的需求难以有效实现,职业愿望实现存在较大的困难。

3、社会保障和权益维护薄弱。在一些私营企业特别是个体经营场所务工的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较低、欠薪时有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等劳动权益受损问题,职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基本公共需求难以满足。农民工参加各类社会保障的总人数尽管逐年递增,但与农民工总数相比仍然偏低。

4、品质文化生活相对缺乏。新生代农民工业余休闲活动主要是集中于上网看电视、交友聚会、读书看报、文体健身等消费成本较低的活动,重娱乐型、消遣型,精神生活仍然十分单调和匮乏。作为新

生代的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理想信念等较之老一代农民工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充满了渴望。

四、对策和建议

结合本次调研所得的统计数据和工作分析,我们从共青团工作实际出发,提出如下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提供就业创业平台支持。通过各级基层团组织,争取农民工务工企业和经营业主的支持,收集本地城镇和农村中务工、务农及待业青年的基本资料,建立青年务工人员档案,并有针对性地根据其所学专业及所从事岗位进行分类归档。通过团组织的资源优势,为务工青年的就业、创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各类支持,为他们的顺利就业搭建平台和沟通渠道。

2、举办各类型的技能知识培训。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学习通用的劳动技能,并根据本地经济项目特色及企业用工需求,进行项目培训和“订单式”培训,为项目开发承接和企业阶段性与长期用工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依据青年务工人员档案,建立信息平台系统,发布相关培训及用工信息。

3、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组织动员爱心集体、企业及个人联合开展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活动,从经济、教育、心理和维权等方面,全面关爱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和家里的留守老人,特别是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在外出或就地务工的过程中安心进行生产、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

4、积极献计献策,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从我们的调查统计数据

显示,有近56%以上的务工人员采取驾乘二轮摩托车上下班,城镇到务工地的行车安全存在较多隐患。近30%以上的务工人员租住城镇住房,但大都租住房的条件偏差,各项安全保障设施薄弱,存在较多隐患。共青团组织应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当地新生代农民工的具体情况,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出台有关城镇务工人员租房补贴或是廉租房申请的政策倾斜,帮助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居住条件,促进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和谐。

5、争取创业资金支持。积极争取金融、劳动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通过青年创业小额贷款、YBC项目等帮助扶持更多优秀的农村青年创业成才。大多数农村青年手头没有生产资源,属于白手起家,即使是较小规模的项目生产也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YBC 等工作项目正是能够解决就业创业青年燃眉之急的“雪中炭”。

6、关爱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团组织应积极引导用工企业和私营业主关心农民工文化生活,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农民工的喜好特征,设计开展一些他们乐于参与、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活动,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追求。

7、加大维权援助支持力度。加强团组织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充实青年的志愿者队伍,依托各部门专家支持和志愿者力量,为向团组织申请援助的青少年提供积极有效的咨询和辅导、维权援助。通过团的组织力量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积极争取社会保障和援助,努力走出困境。

结束语:随着闽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新生代

农民工作为城镇建设的主力军,队伍还将逐步扩大。闽北团组织将竭力做好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创业就业、思想诉求、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各方面的服务、扶持工作,吸引凝聚这一青年群体,服务于闽北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为推进海西绿色腹地建设的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问卷

您好,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真心来收集您的心声,涉及到您的隐私您的隐私我们将完全、严格保密,希望您抽出宝贵的几分钟认真完成以下问卷的问题,衷心感谢您的合作,谢谢!!! 1、您的年龄 □20以下□21-30 2、您的性别 □男□女 3、您的出生地 □生在城市□生在农村 4、您是否是独生子女 □是□否 5、您父母的现状是 □父母都在城市打工□都在城市只有一方打工□在城市但都无工作 □父母有一方在城市□父母都在农村 6、您在农村老家是否有在您名下的承包责任田 □有□无 7、您的文化程度□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大专以上

8、您是否有劳动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没有□初级□中级□高级 9、您是否 □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均不是 10、如果您以上两项都不是,您是否希望争取加入共青团或共产党 □希望入党□希望入团□没有想法 11、您目前的健康状况 □良好□一般□较差□不知道,从未体检 12、您是否从事过农业劳动□从事过□不会 13、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到城里工作的 □初中毕业后进城□高中毕业后进城□在家务农后进城 □随父母在城市长大参加工作 14、您选择从事该行业的原因 □喜欢、有前途□没别的技能,只能干这个□待遇还行□暂时过渡□有老乡或同伴□没想那么多 15、您计划连续从事该工作的年限 □一年以下□1至3年□3至5年□5年以上□

16、您累计从事该工作的年限 □1年以下□1至3年□3至5年□5年以上 17、您进城后变换工作单位的次数 □没换过□2次以下□5次以下□10次以下□10次以上18、您变换工作单位的原因是(若18题选择“没换过”,该题可不答)□收入太少□工作太累□工作危险□学不到技术□工作环境差□工作不稳定□受到不公正待遇□受不了企业各种限制 19、您目前工作单位的性质是 □国有□民营□股份合作□中外合作或合资□外商独资20、您是否与现在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已签订□没有签订 21、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 □企业未签□自己不愿签□没想过这个事 22、您所在单位是否为您办理了社会保险 □ 已办理□没办理□不清楚如何办理 23、目前所在单位为您办理的社会保险项目是

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

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  收稿日期:2011-12- 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 编号:71073102)和国家社科基金(编号:10CGL048)。童雪敏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摘 要: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形成了包括“同化”与“多元”这两大基本取向的社会融合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借鉴国外的理论和视角,结合个案调查、访谈等方式来分析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的状况、适应的层次与路径等,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着包括研究视角单一、缺乏从流动人口自身因素进行探讨等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融入;文献综述 目前, 中国有1.2亿农民工“离土离乡”在大中城市就业和生活。与20世纪80年代第一波民工潮中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来回迁徙、怀有叶落归根之情的“ 候鸟式”农民工相比,新时代的农民工更倾向于融入城市,他们希望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而非被当作“打工者”看待,希望在城市拥有稳定住所而不是居无定所,希望把打工地当作自己的家而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地方。他们的生活状态正逐步由城市流动向城市融入转变(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2006)。农民工合理、有序地融入城市,既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可促进城市化进程,对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旨在对国内外社会融合的文献成果进行梳理。国外对社会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的移民身上,虽然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国外存在差异,乡-城流动人口与国际移民自身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流入地的客观环境也不一样,但他们在流入地均属于弱势群体, 面临许多类似的问题,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的情况无疑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1 国外对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研究 在国外,以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90年代就展开了对从欧洲来到美国的新移民的分析,研究其如何进入和适应新的城市环境。虽然不存在城市户籍和农村土地制度的阻碍和牵绊,他们仍然要面对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要经历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其原有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可能要 随之受到巨大冲击, 因此也面临社会融入问题。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形成了不同流派的社会融合理论。虽然众说纷纭,但大致可以分为“ 同化”与“多元”这两大基本取向。1.1 同化论、 融合论与熔炉论同化论(acculturation)或融合论(assimila-tion )在字面意思有所差异(后者更强调族群之间的竞争、冲突、渗透与交融),但两者均强调外来移民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原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的抛弃。 同化论的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的论述之中,并历经发展,到20世纪中叶,由Gordon等人发扬光大, 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大理论范式。Park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30年版)中为“社会同化”下了定义,“社会同化指的是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具有不同种族源流、不同文化传统的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共同文化的过程, 这种文化的共性至少应当达到足以使国家得以延续的程度。”Gordon提出应从七个方面来测量族群的社会融合程度:文化接触、社会结构的相互深入、通婚、族群意识或身份认同、族群偏见消除、族群间教育或就业等领域无歧视和价值趋同。 同化论认为随着移民在流入地居住时间的延长,并经过语言的适应、经济的整合、文化的认同等一系列过程,移民终将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中。“熔炉论”正是这一同化模式的形象表述。以美国这个移民国家为实证基础,熔炉论认为,各外来民族应当、而且必然会在美国这个“上帝的伟大的熔 ·041·陕 西 农 业 科 学2012(2 )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探讨及对策分析.

编号: 毕业论文(设计 题 完成人: 班级: 学制:4 年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04-04 目录 摘要 ··············································(1一、相关概 念 ·······································(1 (一新生代农民工 ·····································(1 (二社会融入 ········································(1 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现状 ······················(2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2 1. 融入城市的意愿强烈 ·······························(2 2. 文化程度有所提高 ·································(2 3. 自身认知的提升 ··································(3 4. 择业要求提高 ····································(3 (二社会融入的过 程 ··································(3 三、融入城市的阻碍 ·································(3 (一制度障碍 ········································(3 1. 户籍制度 ·······································(3

关于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关于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一) 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农民工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外出务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同时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响应国家号召,关心“三农问题”,同时为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的精神,把大学生的热情奉献给社会,服务于人民,展示当代大学生大良好精神风貌。经过精心准备,在本暑期(7月15日-21日)在**市机加工地针对农民工工资问题通过走访、展板宣传和调研问卷的形式展开调研活动。 通过现场走访和调研结果显示农民工问题大部分方面得到较为理想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问题。具体表现如下文。

1、每个月的工资在何水平?(800元以下)10%在、(800-1500元)85%、(1500-3000元)5%, 2、每个月的消费多少?(300元以下)40%、(300-500元)40%、(500-800元)20%、(800元)以上0%, 3、工作时间,(8小时)22%、(10小时)23%、(12小时)10%、(13小时)45%, 4、有无劳动保险?(有)30%、(无)70%, 5、有没有被拖欠过工资?(有)60%、(无)40%, 6、年龄?(15-19岁)5%、(20-29岁)10%、(30-39岁)10%、(40-49岁)25%、(50岁以上)50%, 7、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有)50%、(无)50%, 8法定假日是否有休息?(有)45%、(无)55%, 9、是否有加班?(有)10%、(无)90%, 10、对现在生活状况的看法,(很好)0%、(一般)50%、(差)5%、(很差)45%。 结果显示大部分工资在800元到1500元之间,这相对过去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仍有部分工资在800元以下,在这个物价上涨,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时代这800元是否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更何况大部分农民工担负着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这800元又能否满足一个家庭的需要?

返乡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之一

返乡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之 一 20__年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伴随着危机进一步蔓延,对我市农民外出务工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市农民工非正常返乡人员增加,务工收入下降,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严峻,给我市农民持续增收带来压力和困难,引起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高度关注。为了及时了解我市农民工非正常返乡情况,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决策依据,近日,市统计局采取全面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及农民工非正常返乡人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市农民外出务工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我市农民外出务工从快速增长期转入到稳定发展期,全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规模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止20__年底全市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31.6万人,占全市农村乡村从业人员比重XX.X%。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凤台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3.7万人,占全市农村外出劳动力比重XX.X%),潘集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8.7万人,占全市农村外出劳动力比重XX.X%),毛集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3.1万人,占全市农村外出劳动力比重XX.X%),

大通区、谢家集区、田家庵区、八公山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及所占比重分别为:2.1万人、XX.X%;1.9万人、XX.X%;1.7万人、XX.X%;0.4万人、1.3%。 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地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和建筑业。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当前农村劳务经济的影响 据调查,截止到20__年12月底,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市农村外出打工劳动力非正常返乡人数2.1万人,仅占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的XX.X%,目前尽管从数量上来看还并未形成大批民工返乡潮,但综合多种因素分析,真正对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影响将在春节后,应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一)因所在单位裁员或停产、收入明显减少成为农民工非正常返乡的主要原因。 据对全市5XXX名非正常返乡人员的问卷调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市2.1万非正常返乡人员中因为收入明显比金融危机发生前减少而返乡的占XX.X%,所在的公司(单位)因订单减少而裁员或停产返乡的占XX.X%,在外生活成本提高,继续外出打工不划算返乡的占XX.X%,所在公司(单位)因经营困难而破产倒闭返乡的占XX.X%,认为所处的打工环境明显不适应(包括:住宿不方便、孩子上学不方便、当地人岐视民工、工资不能足额及时兑现、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政策不配套、在当地受老板欺负等)返乡的占XX.X%,认为其它原因返乡的占XX.X%。

新生代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学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形成浩浩荡荡的“民工潮”。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可是,他们的流动性之大,引发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这个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关键字】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教育危机;解决措施; 作为城市劳动力主要来源之一的农民工,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社会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劳动力还在不断增加,就江苏省而言,至2008年底,江苏16岁以上的农民工,即户籍在乡村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进城务工就业劳动者(包括外省在江苏就业的农民工)为988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达到21.3%,其中,进城务工者556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口的饿22.9%;在这期间,农民工群体已走向分化,并正在完成代际转换,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主力军,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他们对定居和融入城市有着更高的期望值,但受城市二元结构壁垒的限制,他们仍无法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权益。如何认识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境遇、劳动保障、城市融入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生活、身心发展、安全保障等诸方面的问题与需要,是进一步落实和保障他们权益的前提,也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的城乡生活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次调查于2010年8月在镇江进行,主要方式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象为1965年1月1日后、1980年1月1日前出生,有不满18周岁(出生日期在1992年6月30日/农历六月初一之后)的一代农民工以及1980年1月1日后出生的、有不满18周岁的子女新生代农民工。发放问卷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回收率达100%,有效卷率为100%。 据诸项调查结果显示而言,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调查问卷显示41.0%的农民工子女未随父母进城,而依然留在家乡学习。古训说:“父母在,不远行”。现在却有“儿女留守,父母远行”。这部分“留

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视角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在20世纪50年代曾忧心忧心仲仲地指出,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入口处,这就是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这一预言已经成为中国正在面临的事实和严峻挑战。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到城市就业。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三轮驱动下,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一农民工阶层产生了。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已超过了传统产业工人的数量,农民工将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农民工是在一个特殊的国度里、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研究甚至指出,农民工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将构成中国社会新的一元。使中国由传统的二元结构变更为三元结构。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己经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问题,而是有着复杂的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变动的背景,因此,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1.1选题的意义 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可以说是中国转型期的特有现象和重要特色在。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到城市寻找工作,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成为市民,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经历过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十一五”时期,中国将进入城市化加速期,外来农民工将成为城市化的主角(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建立并走向成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与此同时,经济制度与社会政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农民不必被束缚在土地上,城市用工制度也逐渐宽松。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推动下,工资高和的生活条件好的城市对农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流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以寻求较高的收入,人口流动变的空前繁荣,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工潮现象。中国的农民工现象就是在这种社会转型的大前提下产生的。 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民工人数逐年增加,1994年为6000万,2000年是8840万,2003年已达1.14亿。全国已有近两亿农民工进城工作,形成了热极一时的“民工潮”。现在,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由城市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的数量,农民工将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必将长期存在,有的人甚至指出,农民工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将构成中国社会新的一元,使中国由传统的二元结构变更为三元结构。但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市对农民工的歧视,将农民工严重边缘化了。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是没有城市的归属感和相应的文化认同。当前,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进行研究,对破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结构的平衡,重塑农民工的价值体系,加快我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问题文献综述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问题文献综述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农民工群体中新生代农民工数量的增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兴起。文章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着手,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城市适应性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农民工数量在迅速增长,亦农亦工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当今的农民工内部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分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出现了与80年代初期进入城市的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特点,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或“第二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近年来成为广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王春光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流动人口已经出现代际差异,既表现在流动动机上,也表现在他们不同的社会特征上。他将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出打工的人称为新生代(王春光,2001)。而在另一篇文章中,王春光又将新生代农民工量化为“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群体(王春光,2003)。许传新(2007)在2006年的调查中,则将新生代定义为28岁以下的农民工。也有学者受文化研究中断代的提法“80后”的启发,认为可以把新生代农民工在实际操作中量化为在1980年之后出生的一代人。这样做的好处是:分界点特征明确,便于达成共识;可以和其他文化研究中的概念衔接;避免各个研究者在资料使用上因为标准不同而失去可比性(李伟东,2009)。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官方文件中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一词,却没有对其具体的界定。本文比较认同的是李伟东的界定。 作为外来人口的移民群体,进入城市后如何实现与城市生活相互融合,一直是城市研究的经典命题(任远、邬民乐,2006)。当前,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人的现状、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因素以及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人等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注,他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城市融人情况进行了实证或理论的探讨。 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 农民工城市融入或城市适应性问题研究是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越来越多地进人城市,学界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入或城市适应性问题研究的对象也随之转移。 较之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观意愿有所增强。王春光(2001)指出,与第一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出动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经济型转到经济型和生活型并存或者生活型。如果用推拉理论来解释的话,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拉力的作用显然远远大于农村生活推力的作用。李涛(2009)通过调查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大多数人想永久地在工作的城市居住下去,有主动融人城市的要求,而在传统农民工身上的这种渴望就不是这么明显。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在外出的动机上已经发生了变化,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维持生计,他们更想通过这种进城的机会来改变农民的身份,融人到城市环境中,成为一个城市人。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文献综述(1)

社会学研究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文献综述 朱考金,吴磊! (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南京210095) 摘要: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可逆转的潮流,而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民工潮#的出现,有关农民工的研究逐渐兴起。从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如何改善这三个角度出发,对学界的研究成果作出归纳和整理,为今后继续研究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融入;社会融合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72(2007)03?0029?04 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作为外来人口的移民群体,进入城市后如何实现与城市生活相互融合,一直是城市研究的经典命题[1]87-94。当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状、制约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因素以及如何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等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他们对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情况进行了实证或理论的探讨。 一、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 在我国,农民工在流动人口中的比重占据着绝对主导。近年来,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社会,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社会融合的前提是社会适应,因此,考察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必须参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再社会化过程,必须具备3个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其次,这种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能够形成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其具备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条件;最后,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与当地社会的接触,使他可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2]。因此,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包括3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或文化层面。田凯指出,这3个不同方面是依次递进的,经济层面的适应是立足城市的基础;社会层面是城市生活的进一步要求,反映融入城市生活的广度;心理层面的适应是属于精神上的,反映参与城市生活的深度,只有心理和文化的适应,才说明流动人口完全地融入于城市社会。而学界对当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研究也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的。 目前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入度很低,表现为农民工与城市的关系还仅仅限于经济上的交换关系,即农民工付出劳动然后获得相应的一份报酬,这仅仅是一种城市对农民工的经济吸纳,而从城市社会的其他方面来看,农民工实际上还是被拒于门外的。这就是城市对农民工的?经济吸纳,社会拒入#的现状[3]67-69。 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方法,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进行研究,得出了相同结论。徐志旻[4]通过对福州市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发现,农民工家庭已改变某些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城市文明体系靠拢,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在 ? 29 ? 第9卷第3期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9N o.3 2007年6月Journal o f Eastern L i aoning U niversity(Socia l Sc i ences)Jun.2007 !收稿日期:2007-03-08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部分成果(06J SCS H003) 作者简介:朱考金(1973?),女,浙江台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吴磊(1984-),男,安徽宁国人,硕士,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

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

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 所谓城市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在城镇中务工的具有农村户口身份或非城镇非农村户口的劳动者(即因企事业单位或政府办公占地所产生的农转非农民工)。他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处境却相当地困难,游离在城市和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现在,在许多城市,为了改变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提出尊重农民工,把农民工改称为"新市民",从地位上把农民工与市民同等起来。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值得重视和探讨。笔者就目前农民工情况做一调查,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来源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的劳动力,自**年以来,大量农民拥入城市,在不同行业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但工资却最低,同时分布在建筑业,工厂,一些服务业当中,从此,农民工遍布了大江南北。建筑工地的工人、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

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农村,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打工的。 二、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状况 1、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2、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

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认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为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全国总工会成立了由中国工运研究所、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基层组织建设部、保障工作部等部门参加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今年3月至5月,课题组先后赴辽宁、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省的10余个城市,就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此研究报告。 在本报告中,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本报告所用数据资料,大部分来自国家各部委公布的统计数据,另有一部分来自当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的调查数据。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况与基本特征 (一)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的延续和发展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但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之前,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结构下,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总之,这个群体的出现对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1。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2008年为2.25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2.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根据当前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一项为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59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一项为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另一项为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组织对千家已建工会企业的问卷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这要求我们在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时,必须关注与其所处特定年龄阶段相关的一系列特征和问题。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更低,基本上是一离开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一项调查显示,在珠三角,传统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2。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也意味着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 3.近80%的人未婚。 据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当时农民工中80%以上的人已婚。数据对

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认识_王春光

第34卷第2期2010年3月人口研究  P o p u l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V o l.34,N o.2Ma r c h201031 人口与发展论坛 新生代农民工:特征、问题与对策 《人口研究》编辑部 特邀主持人:朱 宇* 背景 自新世纪以来,在与农民工问题相关的学术研究中,农民工群体内部日趋显著的分化逐渐被引起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正是这种分化所产生的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与直接脱胎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打工,因此虽被冠以“农民工”的称号,但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也渐趋陌生;他们的就业经历和成年后的生活历程更多地与城市联系在一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又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之中。因而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处于一种更为漂泊不定的状态。令人欣慰的是,对新生代农民工这种困境在学术和道义上的关注已转化为党和政府最高领导层的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一号文件已明确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对新生代农民工特征和所面临问题的深刻了解和准确把握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重要前提,学术界在这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为此,本期论坛邀请了包括首次提出“新生代流动人口”(王春光,2001)概念的王春光研究员在内的5位学者,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剖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我们希望以此进一步引起各界对这一农民工特殊群体的重视和讨论,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科学的判断。 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认识 王春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上世纪90年代末,农民工已开始着换代的变化,这一变动引起了笔者注意,并于2001年率先提出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和城市融入问题(王春光,2001),在这个人群中新生代农民工占绝大多数。一开始,本人主要是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情况,理由是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在生活阅历、进城动机等方面很不相同,在经历了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他们对家乡和城市的认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对家乡的认同越来越淡漠;另一方面还没有真正确立起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因此他们进入了社会认同的丧失和重构的艰难阶段,有可能成为一群没有认同或认同内卷化了的无“根”漂泊者。没有想到这样的提法,引发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以至于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问题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提出来。* 福建师范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员。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 央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同时也凸显了农民工问题的新特征以及探讨和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迫切性。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相呼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农民工出现后所产生的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 Abstract:Central Document No. 1 in 2010 first proposed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issue, 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new generat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 this special group of migrant workers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care, but also highlights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o explore the new features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into urban urgency. City Integr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proposed by the context, it is with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 echoe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 inevitable trend, but also the emergence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have generated a lot of the key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建议及对策 Key words: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urban integration, status analysis,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正文: 1、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性 1.1新生代农民工界定及特点 1.1.1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 新生代农民工一词第一次在中央的正式文件中出现。所谓“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这批人目前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基本上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队伍的主体。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今天,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全面融入城市的问题,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部署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1.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界定

温州农民工情况调查及建议

温州农民工情况调查及建议 叶忠华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个被称为“农民工”的社会群体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他们户籍仍在农村,却远离家乡进城务工,或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据有关专家估计,2005年我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他们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们党和政府务必加以认真研究和对待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 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是农民工最早进驻的重要城市之一,农民工集聚数量多、作用影响大。2006年,温州市外来农民工达292万人,他们对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解温州农民工生存现状,温州市总工会于2006年7、8月间在全市11个县(市、区)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调查活动分8个小组分赴各地,在当地总工会的配合支持下,深入70多家不同层次的企业,当面向被调查对象即农民工发放问卷表,并同时对个别职工进行专门访谈。此外,在2007年初,组织人员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区域向他们个别发放部分问卷表。调查问卷表共计发放480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表3927份。其中男性对象2032人,占51.7%,女性对象1670人,占42.5%,没有在性别栏上选择的225人,

占5.7%;在婚姻方面,已婚46.7%;未婚48.4%,离异17%,丧偶0.3%;在职业岗位种类方面,工人2563人,占65.3%,技术人员649人,占16.5%,中层管理人员394人,占10%,厂级管理人员114人,占2.9%o男女性别比例、婚姻关系状况和职业岗位种类分布基本符合实际结构。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温州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温州农民工的总体特点是数量多、外省人口比例高、年龄轻、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大,以全职非农为主。 1、农民工数量多。这是温州农民工的第一大特点。温州的工业经济以鞋革、服装、五金电器、眼镜、烟具等轻工制造业为主,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农民工的数量多、发展迅速。根据浙江省总工会2005年4月的调查统计,全省有农民工1100多万人,而温州就有230万,同时期的宁波为202.95万,台州为94.32万。(资料来源:《2005年浙江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浙江省总工会《调研参阅》2006年2月9日第2期,第2页)2006年温州的农民工增至290多万人。而整个温州地区的本地户籍人口仅700多万,且其中又有200万左右的温州人常年在外地做生意或办企业。也就是说在平时温州,来温工作的外地农民工几乎占社会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果仅从劳动力人口计算,那么,完全可以肯定地说,农民工的数量超过了温州企业劳动力的半数。许多企业比较集中地区,外来农民工的数量大大超过本地人口,像温州鹿城区双屿镇,本地常住人

【范文】农民工工资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工工资情况调研报告 XX年春晚农民工代表旭日阳刚以汪峰一首《春天里》感动了全中国。“农民工”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民工的工资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我们根据辖区内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了调研,报告如下: 一、XX-XX年度农民工检查数据分析 XX-XX年度,XX区劳动监察大队按照市发文件精神,组织多次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行动,并将农民工工资维权贯穿落实在日常巡查中,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权益。两年来我大队共主动巡查网格内用人单位565户,涉及劳动者XXXX人次,其中农民工3255人。下达调查询问书XXX份,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12份,督促用人单位补签、新签劳动合同XXXX 份,两年来共接待咨询201起,成功调解简单劳资纠纷XXX 起,为职工追回拖欠工资和押金共计114万元,有效地维护了辖区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主要经验做法 XX区农民工工资检查服务工作以追求服务手段多样化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转变执法理念,通过实施“四大转变”,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推动了农民工工资检查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是转变监管手段,夯实监察基础。随着劳动者维权意

识的不断增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人力少、任务重、难度大的矛盾显现出来,很多时候是疲于应付。为此,大队从完善监管手段出发,变突击应对为常态监控,利用网格化、书面审查、分类监管等手段,充分发挥监察职能,综合运用日常巡察、举报专查、专项检查和劳动年检等手段,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保险缴纳、工资支付等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用人单位随意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二是转变服务态度,提升监察水平。对接待来访咨询、投诉人员,XX区人社局注重超前思维,拓宽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劳动监察大队建立了“心理疏导室”,在主动做好劳资双方情绪稳定工作的同时,探索“心理疏导法”积极调解劳资纠纷。变被动受理为主动热情服务,按照相关办事流程及时处置,对于不属于受理范围的投诉举报,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定期召开执法经验交流座谈会,邀请相关专业人员研讨工作中的疑点和难点。对外来农民工维权实施“绿色通道”制度,不断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XX年1月16日中午,XX劳动监察大队接到江苏淮安来镇江某服装厂打工的女职工刘某等8人投诉,反应自己在辖区某服装厂打工,临近过年已买好车票急着回家,但工资被被老板克扣,请求劳动监察部门帮助维权,接到投诉后监察大队立即启用外乡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当即立案并及时安排上门进行调

论大学生与农民工调查报告

论大学生与农民工调查报告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大学生与农民工调查报告,希望能帮助到您! 大学生与农民工是当代中国两个十分庞大,又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中国两个最基本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却是社会各个群体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视的。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却是令人吃惊、忧虑的。 农民工现状 农民工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生人群,是当代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直接产物。他们一方面是农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则为工,入则为农,生活于城市之中、落户于乡村之内,尔来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农民一旦成为职业农民工,就相当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离乡之前他们变卖了农具、车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没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农村也很难再找到致富生财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稳定工作的人也很难被他们贡献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纳,一座座在他们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楼从来不是他们的荣身之地,一所所宽敞舒适的学校永远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却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却步的高额房价,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农民工们却只能成为祖国大地上永久的暂住居民。

与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相比,中国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镇化进程可圈可点,而从各国城市化质量来看,中国的城镇化则是个畸形儿,虽然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城市,却没有完备的功能来发挥其社会作用,容纳更多务工人员,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长至少还要持续进行四十年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标准,那么这四十年的城市建设靠谁呢?毫无疑问还是那些在农村失去土地或自愿放弃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已不再像他们的父辈第一代农民工,那么廉价那么软弱,也不再具有父辈们吃苦耐劳的美好的品质,取而代之的是对尊严与权益的强烈要求,他们渴望融入城市渴望过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异样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许简单的提高最低工资待遇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最低需求。 一旦这些基本诉求得不到满足,生存权利的不到保障,社会治安就会面临极大的挑战,新生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腾飞时期孕育出的新新人类,传统思想影响力的减弱,以及以快速发展的IT产业为温床带有特殊目的言论的影响,都将会使他们成为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火药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官逼民反这一封建王朝的历史特色也许就会在人类最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再次上演。处理好关系农民工的各项问题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点疏忽遗漏。 据专家介绍:每个国家城市化的推进或多或少都会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然而像中国这样的情形却并不多见,向来以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