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合成实验

药物合成实验
药物合成实验

实验一 盐酸苯海索(Benzhexol Hydrochloride )

的合成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Grignard 反应、Mannich 反应机理以及在药物合成上的应用。

2. 通过Grignard 反应掌握无水反应基本操作。

3. 了解无水乙醚的制备及操作注意点。

4. 正确掌握搅拌、回流、蒸馏、重结晶等基本单元操作。

二、实验原理

盐酸苯海索又名安坦(Anta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为1-环已基-1-苯基-3-哌啶基丙醇盐酸盐(1-Cyclohexyl-1-phenyl-3-piperdino- propanol hydrochloride )。

本品能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毒蕈碱样胆碱受体。临床上用于治疗震颤麻痹综合症,也用于斜颈、颜面痉挛等症的治疗。 盐酸苯海索大多以苯乙酮为原料与甲醛、哌啶盐酸盐进行Mannich 反应制得β-哌啶基苯丙酮盐酸盐中间体,再与氯代环已烷、金属镁作用制得的Grignard 试剂反应,得到盐酸苯海索。反应如下:

COCH3HCOH N H

HCl COCH2CH2

HCl Cl Mg I 2无水乙醚

MgCl COCH2CH2

HCl MgCl C CH 2CH 2OMgCl

N HCl

2CH

2HCl

三、实验方法

(一)β-哌啶基苯丙酮盐酸盐

1. 原料与试剂

苯乙酮 18.1g(0.15mol)

多聚甲醛 7.6g(0.25mol)

哌啶(六氢吡啶) 30g(0.35mol ,约37.5 ml)

浓盐酸 30~40ml 95%乙醇 96ml

2. 实验步骤

(1)哌啶盐酸盐的制备

在分别装有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事先用95%乙醇检漏)、回流冷凝管及干燥管(如何安装)的250 mL三颈瓶中,加入30 g(约37.5 mL)的哌啶,60mL 95%乙醇。在搅拌下从恒压滴液漏斗向反应瓶中滴入35mL浓盐酸,搅拌至反应液pH值约为1,约1小时左右。然后拆除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回流冷凝管及干燥管,改装成蒸馏装置,加热蒸去乙醇和水,当反应物呈稀糊状时[1]停止蒸馏。拆除反应装置,冷却到室温,抽滤,乙醇洗涤,干燥,得白色结晶。溶点240℃以上。

(2)β-哌啶基苯丙酮盐酸盐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250 mL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18.1g(0.15mol)苯乙酮、36 mL 95%乙醇,19.2 g(0.15mol)哌啶盐酸盐(自制的),7.6 g(0.25mol)多聚甲醛和0.5mL(10滴)浓盐酸,搅拌下加热至80~85℃,继续回流3~4小时[2]。拆除反应装置,然后用冷水(流水)冷却,析出固体,抽滤,用少量乙醇洗涤,干燥后得白色鳞片状结晶,重约25 g,熔点190~194℃。

3. 附注

[1] 以蒸馏至稀糊状为宜,太稀产物有所损失,而太稠冷却后易结成硬块,抽滤时很难转移。

[2] 反应过程中多聚甲醛逐渐溶解。反应结束时,反应液中不应有多聚甲醛颗粒存在,否则应延长反应时间,使多聚甲醛颗粒消失。[3] 因下次实验为Grignard反应,为无水操作,本次实验结束后应将下次Grignard反应时所需的仪器洗涤干净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恒压滴液漏斗的活塞应取下另行放置,不可一起干燥,不可相互混淆)。(二)盐酸苯海索的制备

1. 原料与试剂

金属镁条[1] 4.1 g(0.17mol)

氯代环已烷[2]22.5 g(0.19mol)

β-哌啶基苯丙酮盐酸盐(自制的)20 g(0.08mol)

无水乙醚(如何制备的?)50mL

金属碘(作用是什么?)少量(一小粒)

2. 实验步骤

在分别装有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事先应重新涂抹凡士林,并用2-5mL无水乙醚检漏,取无水乙醚时应十分小心,不可将其中用于干燥的金属钠取出,否则极易产生燃烧!)、回流冷凝管及干燥管的250 mL三颈瓶中(以上仪器均应事先干燥过,该装置应预留热水浴加热高度,且严禁使用明火装置,因乙醚极易燃爆,本实验用热水浴

加热),依次投入4.1 g(0.17mol)镁条,30mL无水乙醚,少量碘(一小粒),向已试过漏的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22.5 g(0.19mol) 氯代环已烷。先从恒压滴液漏斗向三颈瓶中加入40~60滴氯代环已烷(为什么不一次性将氯代环已烷全部加入?)。启动搅拌器,用热水浴缓慢升温至微沸,当碘的颜色褪去并呈乳灰色浑浊时,表示反应已经开始,再向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20 mL无水乙醚,然后慢慢滴入余下的氯代环已烷与无水乙醚组成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以控制反应液保持正常回流为宜(如果反应剧烈,应用冷水冷却)。加完后继续回流,直到镁条完全消失为止。冷水冷却,搅拌下于10分钟左右慢慢加入20 g(0.08mol) β-哌啶基苯丙酮盐酸盐(自制的),加完后,再搅拌加热回流2小时。拆除反应装置,反应液冷却到15℃以下,在玻棒搅拌下缓慢且小心地将反应物倒入装有预先配制好的22 mL浓盐酸和66 mL水的稀盐酸的烧杯中[3],搅拌5分钟后,冷却,抽滤,用水洗涤至pH值约为5,抽干,得盐酸苯海索粗品。

上述粗品用约1~1.5倍量95%乙醇重结晶(需用活性炭,用量多少,如何添加?),趁热过滤,将滤液充分冷却,晶体充分析出后,依次用少量乙醇、水、乙醇洗涤,红外灯干燥,得盐酸苯海索纯品,约7 g。熔点250℃(分解)。

3. 附注

[1] 镁条的外面若有灰黑色氧化镁覆盖,则应先用砂纸擦至表面呈白色金属光泽为止,镁条应剪成小条使用。

[2] 氯代环已烷可以由环已醇和浓盐酸作用制得。

[3] Grignard试剂与酮的加成产物遇水即分解,放出大量热量且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故反应液应慢慢加入稀酸中,这样可避免乙醚逃逸太多,也可使氢氧化镁在酸性溶液中转变成可溶性氯化镁,使产物易于纯化。

四、思考题

1. 写出Grignard 反应和Mannich反应的反应机理。

2. 制备Grignard 试剂时加入少量碘的作用是什么?

3. 本实验中Mannich反应为什么要用β-哌啶基苯丙酮盐酸盐?用游离碱可不可以?

4. 在药物制备中Grignard 反应和Mannich反应的应用较广,试各举二例。

五、参考资料

1.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有机药物合成手册,798

2. 上海医药产品生产工艺汇编

实验二 α-苯乙胺(α-phenyl ethylamine )的制备 醛或酮在高温下与甲酸铵反应得到伯胺的反应称为R.Lenchart 反应。例如: COCH 3HCOONH4C

NH2CH3

H

反应中氨基先与羰基发生亲核加成,接着脱水生成亚胺,亚胺随后被还原成胺。与还原胺化不同,这里不是用催化氢化,而是用甲酸铵作为还原剂。反应过程如下:

HCOOH NH3

C O NH3C

NH NH2O

CO2H C NH 2

反应式如下:

COCH 32HCOONH4CHNHCHO CH3

NH3CO2+++2H2O

CHNHCHO CH3+HCl+H2O CHNH 3Cl

CH3+HCOH

CHNH 3Cl

CH3+NaOH CHNH2CH3

+NaCl+H2O 苯乙胺对映体

1. 原料与试剂: 12g(11.8mL,0.1mol)苯乙酮,20g(0.32mol)甲酸铵,氯仿,浓盐酸,氢氧化钠,甲苯

2. 步骤

在250mL三颈瓶中,加入11.8mL苯乙酮、20g甲酸铵和一粒沸石,三颈瓶中间颈口通过温度计套管装上插至瓶底的温度计(0-360℃),侧口装上蒸馏头连接冷凝管搭成简单蒸馏装置。用电热包慢慢将反应物加热到150~155℃,甲酸铵开始熔化并分为两相,并逐渐变为均相。反应物剧烈沸腾,并有水和苯乙酮蒸出(冷凝水应处于什么状态?),同时不断产生泡沫放出氨气。继续缓慢加热升温接近180℃,停止加热,通常约需1.5小时。有时反应过程中可能会在冷凝管壁上生成一些固体碳酸铵(为什么?)。将馏出物转入分液漏斗(事前先用水试漏),分出苯乙酮层,并重新转入反应瓶中,再继续加热1.5小时。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85℃。

稍冷后拆除反应装置,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转入分液漏斗中,用15mL水洗涤,以除去甲酸铵和甲酰胺,分出N-甲酰-α-苯乙胺粗品,将其倒回原反应瓶。水层每次用6毫升氯仿萃取两次,合并萃取液,也倒回反应瓶中,弃去水层。向反应瓶中加入12mL浓盐酸和一粒沸石,先蒸出氯仿,再继续保持微沸回流30-45分钟,使N-甲酰-α-苯乙胺水解。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如有结晶析出,加入最少量的水使之溶解。然后每次用6毫升氯仿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倒入

指定容器回收),水层转入100mL三颈瓶中。

将三颈瓶置于冰浴中冷却,慢慢加入10g氢氧化钠于20mL水的溶液并加以摇振,然后进行水蒸汽蒸馏[1],用PH试纸检查馏出液,开始为碱性,直到馏出液PH=7为止(为什么?),停止加热。约收集馏出液65~80mL。

将含游离胺的馏出液每次用10mL甲苯萃取3次,合并甲苯溶液,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干燥,将干燥后的甲苯滤入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一粒沸石。蒸去甲苯,即得产物α-苯乙胺(如进一步提纯,可将α-苯乙胺用空气冷凝管在180-190℃蒸出,并可以进行拆分)。3. 附注

[1] 水蒸汽蒸馏时,玻璃磨口接头处应正确涂上真空脂,以防止接口因受碱性溶液作用而被粘住。

4. 思考题

(1)本实验中,还原胺化反应结束后,用水萃取的目的何在?后面的实验中,先后两次用氯仿提取的目的是什么?

(2)本实验中,为何在水蒸汽蒸馏前要将溶液碱化?如不用水蒸汽蒸馏,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分离出胺?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讲义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讲义 编写教师:王曼张云凤

目录 实验1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的合成 (1) 一、目的要求 (1) 二、实验原理 (1) 三、仪器与试剂 (2) 四、实验步骤 (3) 五、结构确证 (3) 思考题: (4) 实验2 尼群地平的合成 (5) 一、实验目的 (5) 二、方案提示 (5) 三、要求 (5) 实验3 阿昔洛韦的合成研究 (6) 一、目的 (6) 二、要求 (6)

实验1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的合成 (综合性实验11学时) 一、目的要求 1. 学习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原理和应用氰化钠及维生素B1为催化剂进行反应的实验方法。 2. 了解剧毒药氰化钠的使用规则。 二、实验原理 苯妥英钠为抗癫痫药,适于治疗癫痫大发作,也可用于三叉神经痛,及某些类型的心律不齐。苯妥英钠化学名为5,5-二苯基乙内酰脲,化学结构式为: H N N ONa O 苯妥英钠为白色粉末,无臭、味苦。微有吸湿性,易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和氯仿。 合成路线如下: CHO 催化剂C CH O [O]C C O O C C O +C O NH2 NH2 NaOH H N N ONa O 2

三、仪器与试剂 1、主要仪器 磁力搅拌器、温度计、球形冷凝管、三口烧瓶、水浴锅、真空泵、布氏漏斗、抽滤瓶、圆底烧瓶、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小漏斗等。 2、试剂 名称规格用量 苯甲醛 C.P. 7.5ml NaOH 2mol/L 7.5ml 乙醇 C.P. 20ml VB1 C.P. 2.7g NaOH C.P. 适量 硝酸65%—68%25ml NaOH 15%25ml 醋酸钠 C.P. 1g 尿素 C.P. 3g 乙醇95%40ml 活性炭工业少量95%乙醇-乙醚混合液1:1 少量

新实验药物合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TLC铺板、干燥、活化、色谱用硅胶柱的填装 1.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干燥和活化 薄层色谱中的吸附剂是铺在玻璃、塑料或金属片或薄板上的较薄的、均匀的一层细粉状物质,因支持剂的种类、制备方法和选用溶剂的不同,可按吸附、分配或二者结合的方式达到分离化合物的目的。可以通过比较斑点的R f值,或将未知样品与对照品在同一板上展开至同样高度,对样品进行初步的鉴定。还可通过比较可见斑点的大小进行半定量的判断。还可以通过光密度测量法实现定量测定。 TLC中涂布的物质与柱色谱用的吸附剂非常相似,如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等,只是它们的颗粒更细一些,一般直径为5~40μm。有些还含有石膏、淀粉等粘合剂以增强涂层与薄板的粘合力。有时里面还含有荧光指示剂(如硅酸锌等),在254或365nm的紫外光下能显示荧光,可借此对分离的斑点进行检测。到目前为止,硅胶是最常用的薄层色谱吸附剂。 在涂布吸附剂时,用于排列和放置薄板的排列盘和具有平整表面的薄板是必需的。而涂布器也很常用,当它从玻璃板上移过时,会在板的表面均匀铺上所需厚度的吸附剂涂层。 (1)实验目的 掌握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方法。 (2)仪器和试剂 ①玻璃板(5×10cm或10×20cm,洁净且干燥); ②薄层色谱用硅胶G; ③%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 (3)实验步骤 ①把玻璃板在排列盘中依次相邻放好,置涂布器于其中一端。 ②在具塞锥形瓶中把一份硅胶G和2~3份CMC-Na溶液混合,并用力振摇30秒。 ③把混好的糊倒入涂布器中,均匀地移动涂布器至排列盘的另一端后,移开涂布器。 ④铺好的板静置5分钟,然后把它们面朝上移至一个水平的平面上,阴干。 ⑤把阴干后的板在105℃的烘箱中烘30分钟。 ⑥待板凉至室温后,置干燥器中保存。 2.色谱用硅胶柱的填装 液相柱色谱可以是液-固色谱或液一液色谱。如果固定相是吸附剂,也称为液相吸附色谱.若为离子交换物质,就称为离子交换色谱;若为非离子的聚合物,如聚苯乙烯或hadex,则称为凝胶渗透色谱、凝胶过滤色谱或分子排阻色谱。在柱中或纸上的液一液分配色谱可以进一步分为正相分配色谱(极性固定液)和反相分配色谱(固定相非极性)。 对于液相吸附色谱来说,固定相是填入柱中的表面活性固体(如氧化铝、硅胶和活性炭

设计药物合成路线的方法

设计药物合成路线的方法 一.主要思路 二.主要步骤 1药物结构的剖析:在设计药物的合成路线时,首先应从剖析药物的化学结构入手,然后根据其结构特点,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 2药物剖析的方法:对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整体及部位剖析时,应首先分清主环与侧链,基本骨架与功能基团,进而弄清这些功能基以何种方式和位置同主环或基本骨架连接。 研究分子中各部分的结合情况,找出易拆键部位。键易拆的部位也就是设计合成路线时的连接点以及与杂原子或极性功能基的连接部位。如:C -O 、C -S 、C -N 键等。 3考虑基本骨架的组合方式,形成方法;如:基本骨架是芳香环,可采用苯或者苯的同系物或衍生物为原料合成; 基本骨架为杂环化合物的,有一部分可以以天然来源的杂环化合物为原料,例如吡啶,但大部分需要采用缩合或者环合的方式合成。 以此化合物的合成为 例: 4.类型反应法 类型反应法—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的合成设计。 主要包括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用合成方法,功能基的形成、转换、保护的合成反应单元。 对于有明显类型结构特点以及功能基特点的化合物,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设计。 利用典型有机化学反应:如烷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酯化反应、缩合反应等等。 例1 抗霉菌药物克霉唑(邻氯代三苯甲基咪唑)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 和引入次序功能基和侧链形成方法功能基一侧链架组合方式主环形成方法或基本骨主环与基本骨架工艺路线设计??? ? ???????→→?

路线一: 路线二: Cl C 6 H C 6 H 5 5 N H N Cl CH 3 Cl CCl 3 Cl C 6 H 5 C 6 H 5 Cl Cl COOC 2 H 5 Cl C 6 H 5 C 6 H 5 OH Cl C 6 H 5 C 6 H 5 Cl Cl COOH Cl COCl Cl COC 6 H 5 Cl Cl C 6 H 5 Cl Cl C 6 H 5 C 6 H 5 Cl

药物合成反应 Mannich反应

Mannich 反应 在本学期的《药物合成反应》中,我学到了许多单元反应,了解了这些反 应的机理,还学到了这些反应在实际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在这些反应中,我对Mannich 反应印象最深。下面,我就Mannich 反应详细的说说我所学到的。 摘要:本文简单的概述了曼尼希反应的发现历史,反应的机理,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很多生物碱都是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的,它具有很强的反应性,可 以使很多在通常条件下难以进行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正是Mannich 反应反应原料的多变性,以及它在药物合成中的广泛应用,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关键词:Mannich 反应;机理;应用 0 引言 Mannich 反应,亦称α-氨烷基化反应,是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与甲醛(或 其他醛)、胺进行反应,生成氨甲基衍生物的反应,得到的 -氨基酮类化合物常称为Mannich碱。 1 Mannich 反应的历史 早在1895年便有人发现以酚作酸组分的曼尼希碱,并申请了专利。之后,Tollens、L. Henry、Duden、Franchimont等人发现了其他类型的曼尼希反应,包括以硝基烷和伯硝胺作酸组分的反应,但都没有意识到这些反应所具有的普 遍意义。 1912年,卡尔·曼尼希用沙利比林和乌洛托品反应,得到了一个难溶于水的沉淀。此产物的结构在一年内得到了解释,促使了他对这一类含活泼氢化合物、甲醛和胺之间的反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奠定了曼尼希反应的基础。很多 生物碱都是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的。 托品酮的合成是曼尼希反应的经典例子,被认为是全合成中的经典反应之一。1901年,Willstätter首先合成了这个化合物,用的是环庚酮作原料,通过14步反应,总产率仅为0.75%。1917年,罗伯特·鲁宾逊以丁二醛、甲胺和3-氧代戊二酸为原料,在仿生条件下,利用了曼尼希反应,仅通过一步反应便得到了托品酮。反应的初始产率为17%,后经改进可增至90%。 2 Mannich 反应机理 2.1反应物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前言 药物化学实验是依据药物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合成药物的基本方法;掌握对药物进行结构修饰的基本方法,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巩固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技术及有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本实验教材是在药化教研室教学经验的集体总结并结合其他兄弟院校的实验素材下编写而成的,限于水平,难免有误,我们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修正提高。

2005年10月 目录 实验室基本知识 (3) 实验一苯妥英钠的合成 (6) 实验二扑热息痛的合成 (9) 实验三The Preparation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11) 实验四苯乐来的合成 (13) 实验五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 (16) 实验六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20) 实验七美沙拉秦的合成 (22)

实验室基本知识 一、实验室安全 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一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进入实验室工作之前,希望参加实验者必须对实验课程的内容,要有充分的准备,而且要通晓实验室的一些基本规则,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须知,才能避免可能发生的一些危险情况。 (一)眼睛安全防护 在实验室中,眼睛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飞溅出的腐蚀性化学药品和化学试剂,进入眼睛会引起灼伤和烧伤;在操作过程中,溅出的碎玻璃片或某些固体颗粒,也会使眼睛受到伤害。为了安全起见,在某些实验中,需戴防护目镜。 倘若有化学药品或酸、碱液溅入眼睛,应赶快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和脸部,并赶快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若有固体颗粒或碎玻璃粒进入眼睛内,请切记不要揉眼睛,并赶快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诊治。 (二)预防火灾 有机药物合成实验室中,由于经常使用挥发性的,易燃性的各种有机试剂或溶剂,最容易发生的危险就是火灾。因此在实验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可以预防火灾的发生。 在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实验室中使用明火时应考虑周围的环境,如周围有人使用易燃易爆溶剂时,应禁用明火。 一旦发生火灾,不要惊慌,须迅速切断电源、熄灭火源,并移开易燃物品,就近寻找灭火的器材,扑灭着火。如容器中少量溶剂起火,可用石棉网、湿抹布或玻璃盖住容器口,扑灭着火;其他着火,采用灭火器进行扑灭,并立即报告有关部门或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在实验中,万一衣服着火了,切勿奔跑,否则火借风势会越烧越烈,可就近找到灭火喷淋器或自来水龙头,用水冲淋使火熄灭。 (三)割伤,烫伤和试剂灼伤处理 1.割伤 遇到割伤时,如无特定的要求,应用水充分清洗伤口,并取出伤口中碎玻璃或残留固体,用无菌的绷带或创口贴进行包扎、保护。大伤口应注意压紧伤口或主血管,进行止血,并急送医疗部门

药物合成反应习题集

《药物合成技术》 习题集 适用于制药技术类专业 第一章概论 一、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是什么?学好本课程对从事药物及其中间体合成工作有何意义? 二、药物合成反应有哪些特点?应如何学习和掌握? 三、什么是化学、区域选择性?举例说明。 四、什么是导向基?具体包括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五、药物合成反应有哪些分类方法?所用试剂有哪些分类方法?举例说明。 六、查资料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报道药物合成领域的新技术及发展动态? 第二章卤化技术(Halogenation Reaction) 一、简答下列问题 1.何为卤化反应?按反应类型分类,卤化反应可分为哪几种?并举例说明。 2.在药物合成中,为什么常用卤化物作为药物合成的中间体? 3.在较高温度或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于非极性溶剂中,Br 2 和NBS都可用于烯丙位和苄位的溴取代,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比较X 2 、HX、HOX对双键离子型加成的机理、产物有何异同,为什么? 5.解释卤化氢与烯烃加成反应中,产生马氏规则的原因(用反应机理)。为什么Lewis酸能够催化该反应? 6.解释溴化氢与烯烃加成反应中,产生过氧化效应的原因? 7.在羟基卤置换反应中,卤化剂(HX、SOCl 2、PCl 3 、PCl 5 )各有何特点,它们的 使用范围如何? 二、完成下列反应 三、为下列反应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条件,并说明原因。 四、分析讨论 1.试预测下列各烯烃溴化(Br 2/CCl 4 )的活性顺序。

2.在乙胺嘧啶中间体对氯氯苄的制备中,有如下两条路线,各有何特点?试讨论其优缺点。 3.以下是三种制备溴乙烷的方法,其中哪种适合工业生产,哪种适合实验室制备? 4.在氯霉素生产过程中,对-硝基-α-溴代苯乙酮的制备时, (1)反应有无催化剂?若有,属于哪种催化剂? (2)将对硝基苯乙酮与溶于氯苯中,加热至24-25℃,滴加少量溴,当有HBr生成并使反应液变色则可继续加溴,否则需升温至50℃直至反应开始方可继续滴加溴,为什么? (3)反应毕开大真空排净溴化氢,反应过程中溴化氢也不断移走,是不是移得越净越有利于反应?为什么? (4)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烷基化技术 (Hydrocarbylation Reaction ,Alkylation) 一、解释概念及简答 1.常用的烃化剂有哪些?进行甲基化及乙基化时,应选择哪些烃化剂?引入较大烃基时应选用哪些烃化剂? 2.什么叫相转移催化反应?其原理是什么?采用相转移催化技术有什么优点? 3.利用Gabriel反应与Delepine反应制备伯胺时,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点? 4.什么是羟乙基化反应?在药物合成中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5.进行F-C烃化反应时,芳香族化合物结构、卤代烃对反应有何影响?常用哪些催化剂?如何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6.若在活性亚甲基上引入两个烃基,应如何选择原料和操作方法?并解释原因。 二、利用Williamson法制混合醚时,应合理选择起始原料及烃化试剂,试设计下列产品的合成方法,并说明原因,掌握其中的规律。 三、完成下列反应 四、为下列反应选择适当的原料、试剂和条件,并说明依据。 五、利用所给的原料,综合所学知识合成下列产品 1.以甲苯、环氧乙烷、二乙胺为主要原料,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条件合成局麻药盐酸普鲁卡因。 2.以乙苯为主要原料,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条件合成氯霉素中间体对硝基-α-胺基

药物的合成实验

药物合成实验 实验一苯佐卡因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制备对氨基苯甲酸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回流、重结晶、萃取等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在强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目标产物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分液漏斗、抽滤装置 试剂:对氨基苯甲酸、浓硫酸、95%乙醇、10%碳酸钠溶液、乙醚、无水硫酸镁 四、实验步骤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g对氨基苯甲酸和25mL 无水乙醇,振摇烧瓶

使大部分固体溶解。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加入2mL 浓硫酸,立刻产生大量沉淀(在接下来的回流中沉淀将逐渐溶解),将反应混合物在水浴上加热回流 1.5h ,并不时振摇。 回流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转入烧杯中,冷却后分批(缓慢?)加入固体碳酸钠粉末,可观察到有气体逸出,并产生泡沫(发生了什么反应?),直至无明显气泡产生。检查溶液pH 值,再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至pH 为9左右(用pH 试纸检查pH 值)。在中和过程当有少量固体沉淀产生(是什么?)时,将溶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并用少量乙醚洗涤残余固体,并入分液漏斗中。在分液漏斗中用20mL 乙醚分两次进行萃取,振摇后分出醚层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在水浴上蒸去乙醚和大部分乙醇,至残余油状物约有2mL 为止。残余液用乙醇-水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物约1g ,熔点90℃。 纯粹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熔点为91~92℃。 实验装置图 图1 普通回流装置 1-圆底烧瓶; 2-冷凝管

五、思考题 1、什么叫回流?回流的作用是什么? 2、什么叫蒸馏?回流与蒸馏有何不同? 3、酯化反应结束后,为什么要用Na2CO3溶液而不用NaOH溶液进行中和?为什么中和时不使pH=7而是pH=9? 实验二抗癫痫药——苯妥英的制备 实验I 安息香的辅酶合成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原理。 2. 了解维生素B1的催化原理。 3. 掌握应用以VB1为催化剂合成安息香的实验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安息香(二苯羟乙酮)在有机合成常作为反应中间体,既可被氧化成α-二酮(二苯乙二酮),后经浓碱处理,发生重排反应,生成二苯羟乙酸;也可被还原成二醇、烯、酮等。安息香缩合:采用氰化钾(钠)作催化剂,在碳负离子作用下,芳香醛(如苯甲醛)发生分子间缩合反应生成。但氰化物是剧毒品,危害性较强。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采用具有生物活性的辅酶维生素B1 代替氰化物作催化剂进行缩合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无毒且产率高。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或噻胺,它是一种生物辅酶,常作为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013.12.11

目录 实验一二苯甲醇的制备 (2) 实验二苯氧乙酸的制备 (3) 实验三查耳酮的制备 (4) 实验四1,2-苯并吡喃酮的制备 (5)

实验一二苯甲醇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了解酮的还原反应机理、还原剂的种类和特点。 二、实验原理 三、原料规格及配比 仪器:磁力搅拌器、圆底烧瓶100ml、温度计、回流管、抽滤瓶、布氏漏斗; 药品:二苯甲酮、硼氢化钠、TLC、10%HCl 四、实验操作 于装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三颈瓶中,加入二苯甲酮3.0g,95%乙醇20ml,油浴加热至反应物全溶,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分批加入硼氢化钠0.35g,加入速度以反应温度保持在50度以下为宜,加毕,回流反应1h,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水稀释,加入10%稀盐酸分解未反应的硼氢化钠,待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水洗滤饼,抽滤,石油醚(30-60度)重结晶得精品。 TLC判断终点,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 实验二苯氧乙酸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熟悉williamsons醚化反应的方法,了解其在药物化学结构修饰中的应用。掌握卤代烃的反应活性顺序。 二、实验原理 三、原料规格及配比

仪器:磁力搅拌器、圆底烧瓶100ml、温度计、回流管、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 药品:氯乙酸、碳酸钠、苯酚、浓盐酸。 四、实验操作 将装有回流管、滴液漏斗的三颈瓶中加入氯乙酸3.8g和水5ml,缓慢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至pH7-8,然后加入苯酚2.6g,缓慢滴加30%氢氧化钠溶液至pH=12,回流0.5h,冷却倒入烧杯中,搅拌下滴加浓盐酸至pH=3-4,冷却结晶,抽滤,粗品用冷水洗涤,干燥称重,计算收率。 实验三查耳酮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了解Aldol缩合反应的机理、特点及反应条件。 二、实验原理 CHO+COCH3 2H C C H CO 三、原料规格及配比 仪器:磁力搅拌器、圆底烧瓶100ml、温度计、回流管、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 药品:苯甲醛、苯乙酮、乙醇、氢氧化钠 四、实验操作 于装有电磁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滴液漏斗的100 mL三颈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2.2g溶于20ml水)、95%乙醇15 mL及苯乙酮5.2g,水浴控制20o C,滴加苯甲醛4.6g,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25o C。加毕,于该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0.5h,加入少量的查耳酮做晶种,继续搅拌1.5h,析出沉淀,抽滤、水洗至中性,真空干燥,称重,计算收率。

药物合成反应重要人名反应整理

1.Hunsdriecke反应:羧酸银盐和溴或碘反应,脱去二氧化碳,生成比原反应物少一个碳原子的卤代烃。 2.Sandmeyer反应:用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在相应的氢卤酸存在下,将芳香重氮盐转化成卤代芳烃。 3.Gattermann反应:将上面改为铜粉和氢卤酸。 4.Shiemann反应:将芳香重氮盐转化成不溶性的重氮氟硼酸盐或氟磷酸盐,或芳胺直接用亚硝酸纳和氟硼酸进行重氮化,此重氮盐再经热分解(有时在氟化钠或铜盐存在下加热),就可以制得较好收率的氟代芳烃。 5.Williamson合成:醇在碱(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存在下与卤代烃反应生成醚。 6.Gabriel合成:将氨先制备成邻苯二甲酰亚胺,利用氮上氢的酸性,先与氢氧化钾生成钾盐,然后与卤代烃作用,得N-烃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肼解或酸水解即可得纯伯胺。 7.Delepine反应:用卤代烃与环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反应得季铵盐,然后水解可得伯胺。

8.Leuckart反应:用甲酸及其铵盐可以对醛酮进行还原烃化,得各类胺。 9.Ullmann反应:卤代芳烃与芳香伯胺在铜或碘化铜及碳酸钾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得二苯胺及其同系物。 10.Friedel-Crafts反应: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卤代烃及酰卤与芳香族化合物反应,再环上引入烃基及酰基。 11.Meerwein芳基化反应:芳基自由基可与烯反应,引致烯键的碳原子上。 12.Gomberg-Bachmann反应:芳香自由基与过量存在的另一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取代反应,得到联苯。 方向自由基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最常用重氮离子的分解;其次为N-亚硝基乙酰苯胺类及芳酰过氧化物的分解 13.Hoesch反应:腈类化合物与氯化氢在Lewis酸催化剂ZnCl2的存在下与具有烃基或烷氧基的芳烃进行反应可生成相应的酮亚胺,在经水解则得具有羟基或烷氧基的芳香酮。 14.Gattermann反应:将具有羟基或烷氧基的芳烃在三氯化铝或氯化锌催化下与氰化氢及氯化氢作用生成相应芳香醛的反应。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目录 实验一二苯甲醇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了解酮的还原反应机理、还原剂的种类和特点。 二、实验原理 三、原料规格及配比 仪器:磁力搅拌器、圆底烧瓶100ml、温度计、回流管、抽滤瓶、布氏漏斗; 药品:二苯甲酮、硼氢化钠、TLC、10%HCl 四、实验操作 于装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三颈瓶中,加入二苯甲酮,95%乙醇20ml,油浴加热至反应物全溶,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分批加入硼氢化钠,加入速度以反应温度保持在50度以下为宜,加毕,回流反应1h,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水稀释,加入10%稀盐酸分解未反应的硼氢化钠,待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水洗滤饼,抽滤,石油醚(30-60度)重结晶得精品。 TLC判断终点,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 实验二苯氧乙酸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熟悉williamsons醚化反应的方法,了解其在药物化学结构修饰中的应用。掌握卤代烃的反应活性顺序。 二、实验原理 三、原料规格及配比 仪器:磁力搅拌器、圆底烧瓶100ml、温度计、回流管、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 药品:氯乙酸、碳酸钠、苯酚、浓盐酸。 四、实验操作 将装有回流管、滴液漏斗的三颈瓶中加入氯乙酸和水5ml,缓慢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至pH7-8,然后加入苯酚,缓慢滴加30%氢氧化钠溶液至pH=12,回流,冷却倒入烧杯中,搅拌下滴加浓盐酸至pH=3-4,冷却结晶,抽滤,粗品用冷水洗涤,干燥称重,计算收率。 实验三查耳酮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了解Aldol缩合反应的机理、特点及反应条件。 二、实验原理 三、原料规格及配比 仪器:磁力搅拌器、圆底烧瓶100ml、温度计、回流管、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 药品:苯甲醛、苯乙酮、乙醇、氢氧化钠 四、实验操作 于装有电磁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滴液漏斗的100 mL三颈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溶于20ml水)、95%乙醇15 mL及苯乙酮,水浴控制20o C,滴加苯甲醛,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25o C。加毕,于该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加入少量的查耳酮做晶种,继续搅拌,析出沉淀,抽滤、水洗至中性,真空干燥,称重,计算收率。 实验四 1,2-苯并吡喃酮的合成 一、目的要求 掌握Knoevenagel反应制备香豆素的原理。了解酯水解法制备羧酸。 二、实验原理 三、原料规格及配比 仪器:磁力搅拌器、圆底烧瓶、温度计、回流管、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干燥管; 药品:水杨醛、丙二酸二乙酯、无水乙醇、哌啶、乙酸、KOH、盐酸、冰醋酸 四、实验操作

药物合成反应习题集

《药物合成技术》习题集适用于制药技术类专业

第一章概论 一、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是什么?学好本课程对从事药物及其中间体合成工作有何意义? 二、药物合成反应有哪些特点?应如何学习和掌握? 三、什么是化学、区域选择性?举例说明。 四、什么是导向基?具体包括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五、药物合成反应有哪些分类方法?所用试剂有哪些分类方法?举例说明。 六、查资料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报道药物合成领域的新技术及发展动 态? 第二章卤化技术(Halogenation Reaction) 一、简答下列问题 1.何为卤化反应?按反应类型分类,卤化反应可分为哪几种?并举例说明。 2.在药物合成中,为什么常用卤化物作为药物合成的中间体? 3.在较高温度或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于非极性溶剂中,B r2和NBS都可用于烯丙位和苄位的溴取代,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比较X2、HX、HOX对双键离子型加成的机理、产物有何异同,为什么?

5.解释卤化氢与烯烃加成反应中,产生马氏规则的原因(用反应机理)。为什么Lewis 酸能够催化该反应? 6.解释溴化氢与烯烃加成反应中,产生过氧化效应的原因? 7.在羟基卤置换反应中,卤化剂(HX 、SOCl 2、PCl 3、PCl 5)各有何特点,它们的使用范围如何? 二、完成下列反应 C CH 3CH 3 CHCH 3 Ca(OCl)2/AcOH/H 2O 1. Ph 2CHCH 2CH 2OH 2.CH 3 SO 2Cl Cl /AIBN 3. OH 48%HBr 4 CH 3 CH 3 5. 2 O C O CH 3OH I 2/CaO THF/MeOH AcOK Me 2CO ? 6. 三、为下列反应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条件,并说明原因。 (CH 3)2C CHCH 3 CHCH 2Br (CH 3)2C 1. CH 3 CH CH COOH CH 3 CH CH COCl 2. HOCH 2(CH 2)4CH 2OH (CH 2)4CH 2I CH 2I 3.

药物合成反应课后翻译

1、 About 216–224 g. (1.62–1.68 moles) of powdered anhydrous aluminum chloride is added to a 1Lthree-necked flask.在1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大约 216-224g(1.62–1.68 moles)的无水三氯化铝。While the free-flowing catalyst is stirred (Note 3), 81 g. (0.67 mole) of acetophenone is added from the dropping funnel in a slow stream over a period of 20–30 minutes. 自由流动的催化剂边搅拌边用滴液漏斗缓慢滴加81g苯乙酰。Considerable heat is evolved, and, if the drops of ketone are not dispersed, darkening or charring occurs. 放热反应,假如滴加的酮不能被分散,就会变黑或是碳化。When about one-third of the acetophenone has been added, the mixture becomes a viscous ball-like mass that is difficult to stir.当三分之一的乙酰苯被滴加,反应混合物变成一个很难搅拌的粘性的球状团块。Turning of the stirrer by hand or more rapid addition of ketone is necessary at this point. 在这时,改用手动搅拌或快速滴加酮是非常必要的。The addition of ketone, however, should not be so rapid as to produce a temperature above 180°. 然而,速度不能太快,当反应温度超过180℃时。Near the end of the addition, the mass becomes molten and can be stirred easily without being either heated or cooled. The molten mass, in which the acetophenone is complexed with aluminum chloride, ranges in color from tan to brown.当快滴加完时,团块开始融化,表明苯乙酰已经和三氯化铝混合完全,颜色也逐渐从黄褐色变为棕色。 Bromine (128 g., 0.80 mole) is added dropwise to the well-stirred mixture over a period of 40 minutes (Note 4). 在40分钟内在搅拌下把溴缓慢滴加到混合物中。After all the bromine has been added, the molten mixture is stirred at 80–85° on a steam bath for 1 hour.溴滴加完后,熔融混合物在80-85℃蒸气浴下搅拌1小时。The complex is added in portions to a well-stirred mixture of 1.3 l. of cracked ice and 100 ml. of concentrated hydrochloric acid in a 2-l. beaker (Note 6).反应物加入到1.3L碎冰和100ml浓盐酸的混合物中在2L的烧杯中混合均匀。Part of the cold aqueous layer is added to the reaction flask to decompose whatever part of the reaction mixture remains there, and the resulting mixture is added to the beaker.把部分的冰水层加入到烧瓶中洗涤残留物,然后合并到烧杯中。The dark oil that settles out is extracted from the mixture with four 150-ml. portions of ether 分四次把深色的油从混合物中用150ml萃取出来。The extracts are combined, washed consecutively with 100 ml. of water and 100 ml. of 5% aqueous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dried with anhydrous sodium sulfate, and transferred to a short-necked distillation flask. 合并萃取液,用100ml 水和100ml 5%的小苏打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The ether is removed by distillation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crude 3-bromoacetophenone is stripped from a few

药物合成实验的心得体会

学而时习之 学院:树达学院学号:200921180113 姓名:李小凤经过这几个实验,经过老师的教导,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学到的知识。才发现以前的操作有很多是不规范的,做实验也经常不会去动脑的。在几位老师的引导下,慢慢的也严格的要求自己的每一个动作的规范性,每一步骤的合理性,也学会分析在做实验时出现的问题,而不再仅仅是草草的动手做做实验,也会想想有什么方法可能更好,在哪个时间段用什么试剂,为什么要用到这个试剂,不用会出现什么现象等等……同时也对以前操作过的一些仪器或步骤的进行了回顾和温习,让自己更加熟悉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下面我将谈谈自己在三个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学到了一点点知识。 实验一 甲基2,3,4,6-四-o-苯甲酰基-α-D-吡喃甘露糖苷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首先这个实验我们采用了薄层分析跟踪有机反应进程、柱层析分离纯化目标产物、了解到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 1、薄层分析跟踪有机反应进程 在这个实验中我进一步的了解到薄层分析(TLC),即把样品点到薄层上,用适当的溶剂展开,根据各组分对固定相吸附能力的差异,从而使样品的各组分达到分离的目的。这个实验我们用的固定相是硅胶板,展开剂是乙酸乙酯和甲醇(5:3)混合溶液,然后在紫外灯光下描出点,显色方法是用的硫酸碳化法,并且在电炉上烘烤出点。利用TLC来检测反应的完全程度。Rf=原点中心至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中心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用Rf来表示各个组分的位臵。反应完全意味着我们的溶液里面没有了原料,即TLC的原料液点不会随展开剂展开,烤板后只有两个点反应点没有原料点才表示反应完全了。 TLC还用于检测纯目标产物,经过柱层析后,将流出物点到硅胶板上,和标准物对比,在紫外光下观察是否有荧光点,如没有则代表产物还没被层析出来,在给定的紫外线范围内只有产物才有荧光点,我们大概在14管的时候才出现淡淡的荧光点的,该点和标准物在统一展开线上,总层析了20管,从第14管到

(完整word版)药物合成反应的期末试卷

药物合成反应(第三版)的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 A吸电子基的有-CHO,-COR,-NH2,-COOH,-NO2,-COOR,-COCl,-CN B酸催化的α-卤化取代反应中,过量卤素存在下反应停留在α-单取代阶段 C一般情况下,不同结构下羧酸的置换活性是脂肪羧酸<芳香羧酸 D活性较大的叔醇、苄醇的卤置换反应倾向于S N2机理,而其他的醇反应以S N1机理为主 2.下列催化剂在F-C反应中活性最强的是 ( B ) A.AlCl3 B.SnCl4 C.ZnCl2 D.FeCl3 3.对卤化剂的影响下面正确的是( A ) A.PCl5>PCl3 >POCl3>SOCl3 B. PCl5>PCl3 >SOCl3>POCl3 C. PCl5>SOCl3>POCl3>PCl3 D. PCl3 >POCl3>SOCl3>PCl5 4.离去基团活性正确的是( D ) A. I->Br->F->Cl- B. I->Br->Cl->F- C. Br->F->I->Cl- D. Br->Cl->F->I- 7.下列哪项不是DDC的特性?( C ) A.脱水剂,吸水剂,应用范围广,用于多肽合成等 B.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下进行 C.反应过程激烈,时间短 D.反应过程缓慢,时间长 8.为了使碘取代反应效果变好,下列哪项不行( C ) A.氧化剂 B.碱性缓冲物质 C.还原剂 D.与HI形成难溶于水的碘化物的金属氧化物 9.下列重排中不是碳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的是( D ) A. Wangner-Meerwein重排 B. 频纳醇重排(Pinacol) C. 二苯乙醇酸型重排 D. Beckmann重排 10.下列什么反应可以用于延长碳链( A ) A.Blanc氯甲基化反应 B.芳醛的α-羟烷基化 C.芳烃的β-羟烷基化 D.β-羰烷基化反应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重排反应是指在同一分子内,某一原子或基团从一个原子迁移至另一原子而形成新分子的反应。其按机理可分为?亲电重排、亲核重排、自由基重排、协同重排。 2.DDC缩合法的三个特征是?吸水剂、脱水剂、应用范围广,尤其用于多肽合成;反应条件温和,温室下进行;反应过程缓慢,时间长。 3.常见的酰化试剂有?羧酸、羧酸酯、酸酐、酰氯。 4.几乎可被称为万能催化剂的是?AlCl3 5.Blanc 反应条件ArH+HCHO_ HCl/ZnCl2______ArCH2Cl 6.有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7.由于分子经过均裂产生自由基而引发的反应称为_自由基型反应________ 8.常用的卤代试剂:卤素、NBS、次卤酸酯、硫酰卤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分子中存在多个羟基事,M n O2可选择性地氧化烯丙位(或苄位)羟基(对) 2.羧酸酯为酰化剂时,酸催化增强羧酸酯(酰化剂)的活性,碱催化增强醇(酰化剂)的活性(对) 3.相转移催化剂是一种与水相中负离子结合的两性物质,可以把亲核试剂转移到有机相进行亲核反应。(对)

药物合成技术

课程超市入选课程申请表

《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_________ 制药工艺学 ______________ 学 时 ___________ 72 __________________ 学 分 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课程说明 课程代码:050053 课程名称:制药工艺学 开课学期:4 课程类型:职业方向课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生物化工工艺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学 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药物合成及相关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 操作技能,为毕业后很快胜任药厂不同制剂岗位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生物化工工艺类专业学生学习药物合成的专业课程。前导课程为《生 物化学》、《微生物》、《药物化学》和其专业相关的生产工艺类知识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纲要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部分: 课程内容:绪论 教学要求:1、药物合成技术的研究现象和内容 2、 制药工业的特点 3、 制药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2部分: 课程内容: 酰化反应技术 教学要求: 1、 酰化反应 2、 应用实例 阿司匹林的合成 3、 实验实训 阿司匹林的合成和精制 第3部分: 课程内容:还原反应技术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 (高职高专教材) 辛秀兰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职高专教材) 李家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教学要求: 1、还原反应 2、应用实例——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3、实验实训——对乙酰氨基酚的实验室合成 第4 部分: 课程内容:卤化反应技术 教学要求: 1、卤化反应 2、应用实例——诺氟沙星的合成 3、实验实训——诺氟沙星的实验室合成 第5 部分: 课程内容:烃化反应技术 教学要求:1、烃化反应 2、应用实例——磺胺甲噁唑的合成 第6 部分: 课程内容:缩合反应技术 教学要求:1 、缩合反应 2、光学异构药物的拆分 3、应用实例——氯霉素的合成技术 4、氯霉素生产中的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5、实验实训——氯霉素的实验室合成 第7 部分: 课程内容:氧化反应技术 教学要求:1、氧化反应及常用氧化剂 2、消除反应 3、应用实例——氢化可的松的合成技术 第8 部分: 课程内容:发酵制药技术 教学要求:1、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 2、维生素C 概述 3、应用实例——莱氏法生产维生素 C 工艺原理和过程 4、应用实例——两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 C 工艺过程 5、莱氏法和两步发酵法的比较及维生素 C 收率的计算 6、维生素C 生产中“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 第9 部分: 课程内容:溶剂和催化剂应用技术 教学要求:1、溶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3、抗生素的概述 4、半合成青霉素的合成技术

(完整版)药物合成反应规则总结,推荐文档

药物合成反应规则总结 为了使大家能更快了解与掌握药物合成反应规律,我将其总结 如下,希望大家探讨提议。共同进步!互相交流! 1 Arbuzov 反应 亚磷酸三烷基酯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作用,生成烷基膦酸二烷基酯和一个新的卤代烷: 卤代烷反应时,其活性次序为:R'I >R'Br >R'Cl。除了卤代烷外,烯丙型或炔丙型卤 化物、a-卤代醚、a- 或 b-卤代酸酯、对甲苯磺酸酯等也可以进行反应。当亚磷酸三烷基 酯中三个烷基各不相同时,总是先脱除含碳原子数最少的基团。 本反应是由醇制备卤代烷的很好方法,因为亚磷酸三烷基酯可以由醇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得: 如果反应所用的卤代烷R'X 的烷基和亚磷酸三烷基酯(RO)3P 的烷基相同(即R' = R),则Arbuzov 反应如下: 这是制备烷基膦酸酯的常用方法。 除了亚磷酸三烷基酯外,亚膦酸酯 RP(OR')2和次亚膦酸酯 R2POR' 也能发生该类反应,例如:

反应机理 一般认为是按 S N2 进行的分子内重排反应: 反应实例 2 Arndt-Eister 反应 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 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 3 Baeyer----Villiger 反应 反应机理 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 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

新实验0918(药物合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 TLC铺板、干燥、活化、色谱用硅胶柱的填装 1.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干燥和活化 薄层色谱中的吸附剂是铺在玻璃、塑料或金属片或薄板上的较薄的、均匀的一层细粉状物质,因支持剂的种类、制备方法和选用溶剂的不同,可按吸附、分配或二者结合的方式达到分离化合物的目的。可以通过比较斑点的R f值,或将未知样品与对照品在同一板上展开至同样高度,对样品进行初步的鉴定。还可通过比较可见斑点的大小进行半定量的判断。还可以通过光密度测量法实现定量测定。 TLC中涂布的物质与柱色谱用的吸附剂非常相似,如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等,只是它们的颗粒更细一些,一般直径为5~40μm。有些还含有石膏、淀粉等粘合剂以增强涂层与薄板的粘合力。有时里面还含有荧光指示剂(如硅酸锌等),在254或365nm的紫外光下能显示荧光,可借此对分离的斑点进行检测。到目前为止,硅胶是最常用的薄层色谱吸附剂。 在涂布吸附剂时,用于排列和放置薄板的排列盘和具有平整表面的薄板是必需的。而涂布器也很常用,当它从玻璃板上移过时,会在板的表面均匀铺上所需厚度的吸附剂涂层。 (1)实验目的 掌握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方法。 (2)仪器和试剂 ①玻璃板(5×10cm或10×20cm,洁净且干燥); ②薄层色谱用硅胶G; ③ 0.4%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 (3)实验步骤 ①把玻璃板在排列盘中依次相邻放好,置涂布器于其中一端。 ②在具塞锥形瓶中把一份硅胶G和2~3份CMC-Na溶液混合,并用力振摇30秒。 ③把混好的糊倒入涂布器中,均匀地移动涂布器至排列盘的另一端后,移开涂布器。 ④铺好的板静置5分钟,然后把它们面朝上移至一个水平的平面上,阴干。 ⑤把阴干后的板在105℃的烘箱中烘30分钟。 ⑥待板凉至室温后,置干燥器中保存。 2.色谱用硅胶柱的填装 液相柱色谱可以是液-固色谱或液一液色谱。如果固定相是吸附剂,也称为液相吸附色谱.若为离子交换物质,就称为离子交换色谱;若为非离子的聚合物,如聚苯乙烯或hadex,则称为凝胶渗透色谱、凝胶过滤色谱或分子排阻色谱。在柱中或纸上的液一液分配色谱可以进一步分为正相分配色谱(极性固定液)和反相分配色谱(固定相非极性)。 对于液相吸附色谱来说,固定相是填入柱中的表面活性固体(如氧化铝、硅胶和活性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